真空蒸馏自动分析仪

真空蒸馏自动分析仪

一、减压蒸馏自动分析仪(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波[1](2019)在《纳米纤维素基中性笔墨水的研究》文中认为纤维素是当前世界上含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在传统石化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其高值化利用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纳米纤维素作为纤维素的纳米尺度单元,在反应活性、力学模量、比表面积等方面较传统纤维素具有更为优异的性能。基于纳米纤维素的产品在多个行业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仍然因成本高、得率低等问题而受到限制。本文基于传统的酸水解均质制备纳米纤维素的方法,在酸水解中和后纤维悬浮液的离心纯化过程中加入了碳酸氢铵多次离心,除掉纤维悬浮液中的硫酸钠等杂质离子,随后采用减压蒸馏的方法将离心后残留的碳酸氢铵分解为氨气和二氧化碳除掉,均质后得到高得率的纯净纳米纤维素。本改进方法可以使离心纯化过程中纤维悬浮液的更多细小纤维组分得以保留,降低了纤维悬浮液离心纯化过程中的损失,提高了纳米纤维素的得率,避免了透析过程高纯水的消耗,降低了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成本,以期可以为纳米纤维素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可行性路线。中性笔为当前最受欢迎的书写工具,其具有的特殊流变性,使其具有极佳的书写手感。但因为其墨水成分的复杂性,使得基于当前墨水体系的中性笔墨水,尤其是高档中性笔墨水的研发、生产困难。本文基于中性笔墨水及纳米纤维素相似的流变性,提出了一种纳米纤维素基中性笔墨水的制备方法,并制备出了接枝型纳米纤维素墨水、可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和不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三类纳米纤维素基中性笔墨水,为中性笔墨水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1)接枝型纳米纤维素中性笔墨水的制备。本文将活性红120染料接枝到纳米纤维素上首次制备出了基于纳米纤维素的接枝型纳米纤维素中性笔墨水。对接枝过程的反应时间、活性红120用量、纳米纤维素浓度等进行探讨了,确定了活性红120在纳米纤维素上合适的接枝条件为:活性红120用量300%(相对于绝干纳米纤维素质量),纳米纤维素浓度1.0%,Na2CO3用量20 g/L,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90 min。最终制得的接枝型纳米纤维素墨水中活性红120在纳米纤维素上的接枝量为280 mg/g。用红外、核磁、元素分析、结晶度分析等手段对活性红120在纳米纤维素上的接枝进行了表征。从理论上分析确认了,在接枝反应过程中,活性红120的C-Cl基团与纳米纤维素非结晶区的C6位上的羟基主要参与了反应。用流变仪对接枝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的流变性进行了探讨,结合Herschel Bulkley方程分析确定了该接枝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用作中性笔墨水的理论可行性。将接枝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灌装于普通中性笔笔芯中,用写字机器人实际书写,探讨了该接枝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用作中性笔墨水的书写性能,确定了用作中性笔墨水的接枝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的最佳浓度为5.96%。通过对接枝型纳米纤维素墨水性能的分析,确定了该墨水具有良好的抗乙醇及抗油性能,抗水性能介于普通中性笔墨水和水性笔墨水之间。用偏光显微镜确定了该接枝型纳米纤维素墨水具有明显的偏光性,具有一定的防伪功能。(2)可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中性笔墨水的制备。将活性红120、表面活性剂OP-10加入到纳米纤维素中,制备了一种可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中性笔墨水。该墨水制备过程简单、纳米纤维素用量少、颜色深度大。探讨了可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中表面活性剂OP-10用量对其表面张力、剪切应力和剪切粘度的影响,确定了该可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中表面活性剂OP-10的最佳用量为0.04%。对比市售中性笔墨水的颜色深度,确定了该可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中活性红120染料的最佳用量为2.5%。用写字机器人对不同浓度纳米纤维素制备的可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的书写性能进行了比较,确定了可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中合适的纳米纤维素浓度范围为1.63%-1.82%,对应的墨水粘度为85.10 mPa·s-156.13 mPa·s。对比普通中性笔墨水、水性笔墨水及可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的抗水性能后发现,可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的抗水性能相较于普通中性笔墨水有明显差距,但是不会像水性笔墨水那样浸水后产生字迹模糊现象。用偏光显微镜证实了可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同样继承了纳米纤维素的偏光性能,可以用于防伪。(3)不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中性笔墨水的制备。参考传统中性笔墨水的制备方法,将不溶性染料靛蓝超声分散后加入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纳米纤维素中,制备出了一种不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中性笔墨水。该墨水制备过程简单、颜色深度大、稳定性好。探讨并确定了该不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所用靛蓝的最佳超声破碎时间为30 min。对比市售中性笔墨水的颜色深度,确定了该不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中靛蓝的最佳浓度为1.5%。将不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灌装入中性笔芯,用写字机器人实际书写测试,确定了纳米纤维素在该不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中的最佳浓度范围为3.81%-5.31%。探讨并比较了本文中制备的接枝型纳米纤维素墨水、可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不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墨水及市售普通中性笔墨水的稳定性。通过比较发现,市售中性笔墨水和本文中制备的可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的稳定性都较差,但是,本文中制备的接枝型纳米纤维素墨水和不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都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通过比较三类纳米纤维素基中性笔墨水的稳定性可知,纳米纤维素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其制备的中性笔墨水的稳定性。因此本文对纳米纤维素在不同酸碱性、存储温度、盐含量、浓度等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发现偏酸或偏碱性的纳米纤维素较中性条件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较高温度存储的纳米纤维素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大量盐的存在能够明显降低纳米纤维素的稳定性。总结并推导了不同盐含量下纳米纤维素间的势能公式:(?),其中κ=(?),γ=tanh(?)。得到了不同盐含量时,纳米纤维素团聚需要克服的势能。根据公式计算,当纳米纤维素中的盐含量大于0.4%时,纳米纤维素团聚需要克服的势能趋近于0,因此会较易团聚。对纳米纤维素稳定性的公式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进行了比较,发现当盐含量大于0.13%时,公式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可以较好的吻合,但是当盐含量小于0.13%时,公式计算值不能用于衡量该微量盐含量下的纳米纤维素稳定性。主要原因可能为,该公式中没有考虑到纳米纤维素空间位阻对其稳定性的贡献作用。本文对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其更加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创新性的提出了三种纳米纤维素基中性笔墨水的制备方法,并对纳米纤维素的分散稳定性理论进行了探讨。

王立业[2](2016)在《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处置与残留消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艾地普林为新型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类抗菌药,药效学与甲氧苄啶(TMP)相似,但在多种动物的药动学性质显着优于TMP,预示着该药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药物在动物体内代谢和处置不仅关系到药理活性或毒性的变化,同时也影响其残留部位与消除速率。为了全面揭示艾地普林在多种动物体内的变化过程与规律,科学评价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本研究首先合成了氚标记艾地普林,采用放射性示踪与LC-v.ARC/MS-IT-TOF联用对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代谢、排泄、分布和消除进行研究;制备艾地普林及主要代谢物的标准物质;研制艾地普林注射剂并对其在猪体内的排泄规律进行研究;建立了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在猪、鸡和鱼主要组织中的多残留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对艾地普林在猪、鸡和鱼体内的残留消除进行研究,进一步确定残留靶组织和残留标示物;最后按照JFFCA等国际组织推荐的食品安全性评估的指导原则,艾地普林开展食品安全性评价。本研究为艾地普林的临床使用和残留监控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1氚标记艾地普林的合成及其质量标准研究以3,5-二甲氧基-4-二甲氨基苯甲醛为原料,经醛基还原、溴取代、斯文氧化、Knoevenagel反应及成环反应合成2-溴-艾地普林。2-溴-艾地普林在氢氧化钠的甲醇溶液和DMF的混合溶液中与250mmHg氚气在60℃下被10%Pd/C催化发生T-Br交换生成粗产物2-氚-艾地普林。对粗产物进行制备液相分离纯化得到2-氚-艾地普林。对2-氚-艾地普林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化学纯度≥99%,放化纯度≥99.2%,比活度为17.2Ci/g,-20℃存储6个月其化学纯度和放化纯度均保持在98%以上,稳定性良好。2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物料平衡与代谢研究猪4头和鸡、鱼、大鼠各6只/尾按5mg/kg BW单次灌胃3H-ADP后不同时间点收集排泄物。样品一部分经消化后LSC测定总放射性,分析艾地普林在动物体内的排泄规律;另取一部分样品经提取净化后LC-v.ARC/MS-IT-TOF对放射性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艾地普林在四个物种中排泄集于0-1d,之后缓慢排泄。停药后0-1d,猪、鱼和大鼠的累积排泄回收率达到72%以上,鸡的达到85%以上;停药后0-7d,四种动物的回收率均达到90%以上。在14d的回收期内,猪、鸡、鱼和大鼠的累积排泄回收率分别为95.6±1.2%、94.2±3.1%、94.2±2.7%和94.8±7.9%。在猪和大鼠,约78%剂量通过尿液排泄,剩余通过粪便排泄。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分别发现包括原型在内的12、11、3和6种放射性化合物,代途径包括N-脱甲基化、甲氧基脱甲基化、α-羟基化、N-氧化和NH2-葡萄糖醛酸结合。N-脱甲基化是主要的代谢方式,形成两个主要代谢物N-脱一甲基艾地普林和N-脱二甲基艾地普林。艾地普林是所有样品中最主要的成分能被检测到最后时间点,其它代谢物消除较快。停药后6h,艾地普林、N-脱一甲基-ADP和N-脱二甲基-ADP在猪尿液和粪便中分别占样品放射性的42.3、11.4、11.8%和89.1、9.7、1.1%,在鸡排泄物占样品放射性的63.2、12.8、6.5%,在鱼排泄物占样品放射性的87.5、9.9、2.5%,在大鼠粪便和尿液中占样品放射性的71.2、14.7、2.6%和79.6、20.5、0.0%。3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分布与消除研究猪24头、鸡36只、鱼42尾和大鼠36只分别随机分为6组(鱼7组)按5mg/kg BW连续7天灌胃3H-ADP,末次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宰杀一组动物并收集所有组织。样品一部消化后LSC测定其总放射性,得到组织中总残留量的分布特征;另取一部分主要组织样品经提取净化后HPLC-v.ARC/MS-IT-TOF对药物及其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在四个物种中分布广泛,停药后6h,浓度最高的组织为胆汁,其次是肾脏、肝脏、脾脏、肺、肾上腺以及免疫和消化系统,在心脏、肌肉、脂肪、血液、鱼鳔、皮肤和被毛中的浓度相对较低。停药后1d药物浓度下降较快,约为6h浓度的1/2。停药后第7d(鱼第14d)所有组织均能检测到放射性。停药后第14d(鱼21d),肝脏中的药物浓度最高,在猪、鸡、鱼和大鼠中分别达到372±25、160±23、103±21和185±25μg/kg,其次为肾脏;其他组织只能检测到少量放射性。总残留在肝脏的消除半衰期最长,分别达到4.38、3.40、6.63和4.17d,肝脏被推荐作为艾地普林残留监控的靶组织。在猪、鸡、鱼和大鼠的主要组织中,12(A0-A11)、8(A0、A1、A2、A3、A9、A10、A11、A12)、3(A0、A1、A2)和6(A0、A1、A2、A6、A9、A10)放射性化合物被检测到,大部分的放射性化合物在肝脏和肾脏中被发现,肌肉和脂肪中只检测到A0、A1和A2。A0、A1和A2作为主要的组分能被检测到停药后第3d,其他次要代谢物仅能被检测到6h或1d。停药后7d或14d,只能检测到少量A0。在所有四个物种主要组织中,A0的含量最高,占样品放射性的比例均大于42%。A1作为主要代谢物,分别在猪、鸡、鱼和大鼠样品中占样品放射性的18.2~34.1%、21.3~26.8%、12.4~16.8%、19.2~38.5%和 4.0~14.1%、1.6~7.9%、1.6~2.9%、3.1~5.3%。在肝脏中,A0的消除半衰期最长且其消除趋势与总残留趋于一致,建议作为艾地普林在猪、鸡和鱼体内的残留标示物。4艾地普林及其主要代谢物标准物质的制备及质量研究通过优化的艾地普林合成路线合成艾地普林。以3,5-二甲氧基-4-甲氨基苯腈为原料,经过腈基还原、Knoevenagel反应和环合反应合成N-脱一甲基艾地普林。以对氨基苯腈为起始原料,经过苯环溴取代、甲氧基化、腈基还原、Knoevenagel反应及环合反应合成N-脱二甲基艾地普林。以艾地普林为原料、无水三氯化铝为脱甲基试剂,对艾地普林脱甲基反应得到3-羟基艾地普林。将合成的各化合物经分离纯化、干燥后得标准品候选物。对标准品候选物的结构进行紫外、红外、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的确证并通过对其质量标准研究,得出艾地普林、N-脱一甲基-艾地普林、N-脱二甲基-艾地普林、3-羟基-艾地普林的含量定值分别为98.76%、98.48%、98.41%和98.32%,相关质量标准符合含量测定标准物质的要求。5艾地普林注射制剂的研制及其在猪体内的排泄研究以ADP为原料药,注射用水为溶媒,乳酸作为助溶剂筛选得到最佳处方组成为:200mg艾地普林加入20.0μL乳酸助溶后定容至2mL注射用水中,溶液经过过滤、封装、灭菌得到艾地普林注射剂。对研制注射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版)注射制剂质量标准要求进行质量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ADP注射液符合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其在6个月的加速试验和12个月的长期试验研究中,含量下降均<5%,外观色泽等指标无明显变化,艾地普林注射剂的稳定性良好。建立了艾地普林(AO)、N-脱一甲基艾地普林(A1)、N-脱二甲基艾地普林(A2)和3-羟基艾地普林(A3)在猪粪便和尿液中的多残留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猪4头按5 mg/kg BW单次肌注艾地普林注射剂,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分别收集粪便和尿液,样品经提取净化后分别HPLC-UV和LC/MS-IT-TOF测定。结果表明,排泄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0-6h和6h-1d,分别占给药量的25.5±2.9%和26.4±4.7%,之后只有很少的药物被回收。14d内累积回收到66.7士3.5%的给药剂量,其余给药剂量可能为随尿液排泄的未被定量的次要代谢物。尿液中药物的回收量显着大于粪便,分别占给药量的61.4±4.7%和5.3±1.7%。质谱检测结果表明,所检测的化合物种类与放射性研究中口服给药的基本的一致,并未有新的化合物被发现。6艾地普林在猪、鸡和鱼体内的残留消除研究建立了 A0、A1、A2和A3在猪和鸡的肝脏、肾脏、肌肉、脂肪、心、肺、胃、大肠和小肠9种组织和鲤鱼的肝脏、肾脏、肌肉、皮肤、胃肠和鳔6种组织中的多残留检测方法。猪30头、鸡36只和鲤鱼60尾分别平均随机分成6组,猪按5mg/kg BW连续7d肌肉注射、鸡和鲤鱼分别5mg/kg b.w连续7d灌胃艾地普林后不同时间点宰杀一组动物,收集组织。按建立的方法对样品处理并测定。结果表明,肝脏、肾脏和肺脏中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最高,A0是三个物种中不同时间点各组织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其次是A1,A2的含量最低,未检测出A3。在猪、鸡和鱼体内,肝脏是药物滞留时间最长的组织,其中艾地普林原型在肝脏中的半衰期最长,分别为3.04、2.54和4.53d,推荐艾地普林在猪、鸡和鲤鱼体内的残留靶器官为肝脏,残留标示物为艾地普林原型。7艾地普林在猪、鸡和鱼可食组织中休药期和最高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按照JECFA等国际组织推荐的兽药残留风险评估的程序和方法,对艾地普林在猪、鸡和鲤鱼可食组织进行风险评价,制定艾地普林的最高残留限量(MRLs)和休药期(WDT)标准。结合我国国情,建议采用相对保守的EMEA评价程序所制定的休药期和残留限量标准:艾地普林在猪和鸡肝、肾、肌肉和脂肪及鱼的肌肉中的MRLs为50μg/kg;在猪、鸡和鲤鱼的WDT分别为20d、17d和12d。本研究改进了艾地普林的合成路线并合成得到质量合格的氚标记艾地普林,科学阐释了其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代谢和处置特点,制备得到艾地普林及主要代谢物的标准物质,成功研制艾地普林单方注射制剂并揭示了其在猪体内的排泄规律,确定了艾地普林在猪、鸡和鲤鱼体内的残留靶组织和残留标示物,结合毒理学数据最终制定了艾地普林三种动物体内最大残留限量和休药期等食品安全性标准。这些成果进一步完善了艾地普林安全性评估的内容,为艾地普林的科学合理使用和成功上市提供了必要科学依据。

张朵[3](2020)在《醚基氨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得益于阴阳离子的可修饰性,通过灵活设计,功能化离子液体得以制备。利用醚基以其对低粘度和高电导率的独特贡献,以及氨基酸可生物降解等优势,合成了多种醚基氨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1-烷基-3-甲基咪唑苏氨酸盐[CnMim][Thr](n=2-6)、1-(2-烷氧基乙基)-3-甲基咪唑氯盐[CnOC2Mim][Cl](n=1,2)、1-(2-烷氧基乙基)-3-甲基咪唑苏氨酸盐[CnOC2Mim][Thr](n=1,2)、1-(2-烷氧基乙基)-3-甲基咪唑丙氨酸盐[CnOC2Mim][Ala](n=1,2)、1-(2-烷氧基乙基)-3-甲基咪唑溴盐[CnOC2Mim][Br](n=1,2)和1-(2-烷氧基乙基)-3-甲基咪唑甘氨酸盐[CnOC2Mim][Gly](n=1,2)。分别采用1H NMR、13C NMR、TG和元素分析对上述离子液体进行了表征,通过分析确定为目标产物并且纯度均大于99%,符合物化性质测定要求。在不同温度范围内测量了离子液体[CnMim][Thr](n=2-6)、[CnOC2Mim][Cl](n=1,2)、[C2OC2Mim][Br]、[CnOC2Mim][Thr](n=1,2)、[CnOC2Mim][Ala](n=1,2)、[CnOC2Mim][Gly](n=1,2)的密度、表面张力、折光率和粘度性质数据。在此基础上,计算和讨论了上述离子液体体积性质中亚甲基基团和醚氧原子对分子体积、标准熵和晶格能的贡献,以及表面性质和极化性质中的表面熵、表面能、声速、热膨胀系数、摩尔极化度和摩尔极化率的变化规律;此外,依据Eyring粘度方程和热力学方程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离子液体粘滞流动活化Gibbs自由能ΔG≠、粘滞流动活化焓ΔH≠和粘滞流动活化熵ΔS≠,判断了离子液体粘滞流动的阻力主要来源于焓效应。将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的定义式代入到Lorentz–Lorenz方程中,预测了离子液体的表面张力,并且预测值与实验值具有高度相关性。此外,结合离子液体的蒸发焓与Glasser’s晶格能理论,应用热力学循环提出了预测离子液体在气相中离子对缔合焓的方法,有助深入理解离子液体中阴阳离子间的作用模式。更为重要的是,提出了预测离子液体液相和气相的热容差ΔlgC0p,m的半经验方法,与传统Verevkin方法的计算结果和离子液体的ΔlgC0p,m经验值(-110 J·K-1·mol-1)相比,数量级基本一致。提出了离子液体的极性系数P,并将其应用到分子液体,结果发现极性系数P值变化趋势与介电常数值变化趋势呈正相关,说明极性系数P值不仅可以作为离子液体的极性标度,还可作为分子液体极性标度,从而表现出优异的普适性。将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与传统的E?tv?s经验方程相结合,得到摩尔表面熵。该热力学函数可用于表征离子液体极性,具体地,摩尔表面熵越大离子液体表面秩序性越差,而表面秩序性是决定离子液体极性的重要因素,从而实现摩尔表面熵与离子液体极性之间的紧密连接。这种创新的离子液体极性表征途径,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系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离子液体在萃取氧化脱硫中的应用。基于离子液体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对噻吩类硫化物较高的选择性,考察了离子液体[C2OC2Mim][Thr]、[C2OC2Mim][Gly]以及[C2OC2Mim][Cl]作为萃取剂对模型油中含硫底物的脱除效率。结果表明,这三种离子液体对DBT具有优异的单次萃取脱硫效率(52-56%),较常规离子液体(15-20%)表现出更为优异的脱硫能力。通过优化实验参数确定了脱硫的最佳操作条件:萃取剂用量为3 mL、催化剂用量为0.05 g、氧硫比为4和温度为55°C。在最优条件下对DBT的脱硫率达到100%。进一步对燃油中两种常见的硫化物进行了对比脱硫,脱硫体系表现出了优异的脱硫效果,为离子液体的进一步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刘双明,邢龙春,李海涛[4](2007)在《在线分析仪表及其系统集成在炼油化工装置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录1、我国在线分析仪表现状2、在线分析仪表应用的意义3、在线分析仪表介绍4、采样、预处理系统、样品回收系统5、在线分析仪表系统集成介绍6在线分析仪表及其系统集成在兰州石化公司常减压装置的应用1、我国在线分析仪表现状1、1我国炼油化工生产中在线分析仪表的应用工作起始于70年代,当时就建立了一支研制和应用在线分析仪表队伍,研制了一批生产急需的在线分析仪表,并应用于生产现场。经过30多年的工作,研制的在线分析仪,如倾点、密度(比重)、闪点、蒸汽压、粘度、辛烷值、工业色谱仪等已成功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并在现

邢龙春,张明忠,王俊梅[5](2006)在《浅议在线分析仪表》文中指出在对在线分析仪表进行一般性论述的同时,重点论述有关石油化工方面的在线分析仪表的一般原理、应用、效益,也是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在线分析仪表,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班庆福[6](2018)在《超支化聚合物的拓扑调控与其金属络合体系研究》文中认为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种支化度介于线性聚合物与树枝化聚合物之间的一类高度支化的聚合物,高度支化的拓扑结构赋予其独特的物理与化学性质。与线性聚合物相比,超支化聚合物具有大量的分子内空腔、末端基团以及高溶解性、低粘度、无结晶等独特性质。与树枝化聚合物相比,性质相似,却可以采用一锅法批量制备。基于高度支化拓扑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上的优势,超支化聚合在粘合剂、加工助剂和药物递送体系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长链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内环化、多单体共聚所制备的超支化聚合物分子内环化的表征与控制等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本论文主要进行超支化聚合物的控制合成、拓扑表征和金属络合体的递送研究。基于对超支化聚合物拓扑结构的理论分析,得到了长链超支化聚合物分子结构单元数目与分子内环化数目的定量关系。依此为基础,推导并提出了“大分子环化指数”这一拓扑结构参数,解决了长链超支化聚合物分子内环化难以定量表征的难题。随后,通过调节聚合单体的骨架,研究了骨架差异、单体反应活性对分子内环化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控制规律。在上述制备的超支化聚三唑模型聚合物中,发现三唑基团与催化剂铜离子具有强配位作用,导致了铜离子在聚合物中的残留,我们开发了一种界面液相驱动的铜离子移除策略并评价了除铜效率及聚合物生物相容性。另一方面,有效利用三唑基团与铜离子之间的配位作用合成了含金属超支化聚三唑前药,并研究了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二章:以A2+Bn型长链超支化聚合物为研究对象,依据逐步聚合过程中链增长与分子内环化之间的竞争方式,推导出了超支化聚合物中A2和Bn单体结构单元数目与分子内环化数目之间的定量关系,提出了一个新的拓扑结构参数-大分子环化指数(m-CI),用于长链超支化聚合物分子内环化的定量表征。合成了两种具有A2单体骨架长度差异的A2+B3型超支化聚三唑模型和超支化聚酯模型,采用1H NMR验证了所推导的m-CI对于长链超支化聚合物分子内环化表征的正确性。对比具有不同骨架长度的超支化聚合物,随着单体骨架长度的增加,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内环化程度变高,即单体的骨架长度越大越容易形成分子内环化。第三章:以A2+B3型超支化聚三唑作为模型聚合物,通过改变单体骨架的刚度和长度,研究其对单体反应性的影响规律,进而探讨单体反应性对超支化聚三唑分子内环化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单体骨架长度的增加、刚度的降低都会减弱聚合过程中单体的反应活性。在多单体共聚中,单体反应活性直接影响单体骨架在超支化聚合物骨架中的百分含量,进而影响聚合物的分子内环化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刚性骨架含量的增高和长链骨架含量的降低会降低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内环化程度,但却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第四章:超支化聚三唑中的三唑基团与铜离子催化剂之间具有强配位作用,为了解决三唑基团与铜离子配位所引起的铜离子残留问题,提出了一种界面液相驱动的铜离子移除策略,包括(Na2S+H2O)/DMF、(Na2S+H2O)/DCM和(Na2S+H2O)/(DCM+DMF)三种具体的方法,主要利用有机溶剂和水溶液之间的互溶性所形成的界面作用、硫离子与铜离子之间强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硫化铜沉淀。为了验证除铜效果的通用性,合成了三种聚合模型,包括C8-triazole-C8、mPEG-triazole-C8和hb-polytriazoles。结果表明,C8-triazole-C8和mPEG-triazole-C8模型中所配位的铜离子都能借助上述三种方法除掉。但是,对于hb-polytriazoles模型来说,只有(Na2S+H2O)/(DCM+DMF)这种法才能得到高除铜效率。就作用机理来讲,DCM能够抑制DMF和水溶液的互溶,调节铜离子与硫离子的接触速度,而DMF则可以提高DCM和水溶液的互溶性,硫离子与铜离子之间快速接触形成硫化铜沉淀,借助于溶液之间的界面作用将形成的硫化铜沉淀快速的从超支化聚三唑中脱落。细胞毒性实验确认除铜后的超支化聚三唑具有非常好的生物相容性。第五章:基于铜离子与三唑基团之间的配位作用,我们“反向设计”了具有还原响应的两亲性超支化聚三唑(mPEG-hb-S-S-PTAs),实现了铜离子络合体的靶向递送、可控释放和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此外,超支化聚三唑具有聚集诱导增强的荧光特点,可以用作荧光纳米探针以实现细胞成像。结果表明,还原响应的两亲性超支化聚三唑在肿瘤细胞环境中(谷胱甘肽浓度高)能够快速释放出铜离子。两亲性超支化聚三唑本体材料对细胞几乎没有毒性,具有非常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是,含有铜配位络合物的超支化聚三唑则显示出了显着的细胞毒性,能够高效的促使肿瘤细胞凋亡。

陈轩[7](2016)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典型常减压装置腐蚀监控系统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在我国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随着原油劣质化而引发的设备腐蚀泄漏事故频发。作为炼油化工行业的源头生产装置常减压装置的设备及管道腐蚀情况显得尤为突出。对常减压装置开展的腐蚀监、检测并实现有效控制腐蚀,成为当前炼油化工行业腐蚀控制的重中之重,也会大大降低随后其他装置的腐蚀风险。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腐蚀防护专家们开始了将物联网技术运用于腐蚀防护工作的探索。本文以典型常减压装置及其循环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物联网的腐蚀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物联网的核心是研究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在常减压装置工艺流程分析及腐蚀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腐蚀回路的划分,进而以腐蚀回路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其腐蚀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将影响腐蚀的各类参数分为动态因素和静态因素,又将动态影响参数细分为腐蚀性物质参数、生产工艺参数、腐蚀结果参数三类,并系统研究、归纳总结了各类参数的特性及常见监测技术。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以腐蚀案例库和腐蚀大检查腐蚀数据库中的大量数据作为依据,在表征常减压装置腐蚀特征的同时验证了回路划分的合理性。对于可表征设备腐蚀状态的腐蚀参数的实时监测是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基础。目前仍有许多关键腐蚀参数未能实现在线监测。本文针对此问题,研究开发了两种新型监测技术,并进行试验应用。研究开发内容包括针对常顶出口处HC1和H2S气体含量的在线监测技术以及可实现对水中漏油情况实时监测的水中油测漏在线监测技术。此外,针对目前铁离子仍然无法实现在线监测的问题,本文通过构造深度学习模型对常减压装置常压塔顶油气回路、常压塔转油线回路和循环水系统回路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腐蚀的主要因素,并实现了铁离子浓度的预测预警。在基于物联网的腐蚀控制技术研究方面,本文利用基于风险的腐蚀管理控制技术,对其主要支撑技术完整性操作窗口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常减压装置重要腐蚀回路为对象构建了完整性操作窗口,确定了完整性操作窗口的参数、参数边界值及超限后的响应行为。进而针对目前人工注剂数据滞后、加剂断续、加剂量模糊的缺点,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注剂自动控制方案。本文最后以某石化公司的腐蚀监测数据为基础,研究并开发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一体化腐蚀监测系统。实现了将生产工艺操作参数与腐蚀监测数据进行关联查询、分析及预警功能,利用完整性操作窗口技术,动态把控装置腐蚀状况。当设备出现异常状况时,实现了物与物间的自主联系及相互分析,并为最终实现能根据分析结果指导装置自我调整运行状况的目标提供设计依据及技术支撑。

谭子豪[8](2020)在《基于随机配置神经网络的柴油质量指标软测量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对于炼油企业来说,产品的质量是最重要的指标,决定了企业的收益和命运。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产品质量大都是通过采样、化验分析得到的,不能及时地指导生产操作。比如油品的质量指标:干点、闪点、初馏点等,无法通过现有测量手段在线实时测量。为了解决产品质量的闭环控制,软测量技术迅速发展起来,在工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已经很多年,中外研究者们对软测量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模算法的研究上。随着建模技术的发展,软测量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针对常减压蒸馏过程中,常压塔常三线采出柴油95%点这个重要的质量指标,对其进行在线软测量技术进行研究。从工艺原理、辅助变量确定、数据预处理、建模方法、模型校正、软测量仪表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从软测量的应用背景、软测量实施难点出发,以炼油生产中的第一道加工工序常减压蒸馏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测试对现场数据处理和挖掘,确定辅助变量;分析了传统的基于回归分析的建模方法;最终建立了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Based Function,RBF)神经网络模型,鉴于该模型对网络结构敏感,使用了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进行优化。但还是发现该模型,严重依赖先验知识,在现场实施中存在困难。于是本文建立了基于随机配置神经网络的柴油质量指标软测量模型;该软测量模型具有精准的学习能力和优良的泛华能力。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该神经网络的结构不需要人为的干预,在通用渐进逼近不等式的约束下,其结点个数是自增的,偏置和权值是随机配置的。通过软测量系统的实现测试,在现场应用效果良好;应用结果表明:基于随机配置神经网络的柴油95%点软测量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为实施常减压装置柴油质量的闭环控制提供了依据和条件。

毕洪生[9](2020)在《半脂环结构聚酰亚胺的制备及其液晶分子取向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薄膜晶体管驱动液晶显示器件(TFT-LCD)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液晶取向膜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器件的显示品质。基于现有聚酰亚胺(PI)液晶取向膜的主流TFT-LCD,包括扭曲向列型(TN-LCD)和面内开关型(IPS-LCD)等显示器件在光电性能方面尚存在着诸多缺陷,如电压保持率(VHR)偏低、残留直流电压(RDC)偏高等。因此急需研制开发新型PI取向膜材料。本论文首先设计并合成了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脂环二酐单体,3,3’,4,4’-双环己基四酸二酐(HBPDA)与3,4-二羧基-1,2,3,4,5,6,7,8-全氢萘-1-丁二酸酐(HTDA)。旨在通过脂环结构的引入提高PI树脂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并通过降低电荷的转移作用而提高取向膜的VHR特性。其次,分别基于新研制开发的HBPDA与HTDA脂环二酐单体以及商业化芳香族二胺单体,聚合制备了两类可溶性PI(Soluble PI,SPI)树脂,HBPDA-PI与HTDA-PI。分别考察了脂环结构的引入对上述两类SPI树脂分子量以及溶解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上述SPI取向膜装配了液晶盒。系统考察了SPI取向膜对液晶盒光电特性,包括VHR、RDC以及液晶分子预倾角(θp)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SPI取向膜均可赋予液晶盒良好的光学性能。其中基于HBPDA-PI取向膜的液晶盒的VHR>96%,RDC最低可达605 mV,θp<2o,透光率>97%(550nm波长),具备了满足IPS-LCD应用需求的基础条件;而基于HTDA-PI取向膜的液晶盒的VHR>97%,RDC低达880 mV,θp>2o,透光率>97%(550 nm波长),具备了满足TN-LCD应用需求的基础条件。最后,分别采用新研制开发的HBPDA-PI与HTDA-PI型SPI树脂与课题组先前开发的聚酰胺酸(PAA)型树脂进行复合,制备了“SPI+PAA”混合型取向膜,MPI-IPS与MPI-TN。装配的液晶盒表现出了优良的光电特性,其中基于MPI-IPS取向膜的液晶盒VHR为98.05%,RDC为170.2 mV;而基于MPI-TN取向膜的液晶盒VHR为98.33%,RDC为292.3 mV,均达到了实用化应用需求。

兰政达[10](2019)在《离子液体萃取脱除船用残渣燃料油中硫化物的研究》文中指出离子液体参与下的萃取脱硫技术因具有工艺设备要求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本课题围绕离子液体直接萃取、离子液体萃取结合氧化脱除船用残渣燃料油中的硫成分这一方向和热点,有针对性地对该重柴油中硫化物的脱除效果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主要实验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首先对四种离子液体([Bmim]BF4、[Bmim]PF6、[Omim]PF6、以及[Bmim]Br)直接萃取脱硫性能进行了探究,改变反应条件(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剂油比、萃取级数)后对重柴油中的硫含量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Bmim]BF4以及[Bmim]PF6的脱硫效果较好,脱硫率与剂油比和萃取时间成正比,最佳剂油比均为1:2;最佳萃取时长分别为30 min、40 min,最佳脱硫温度分别为40℃、60℃,单级脱硫率可以分别达到29.24%和29.08%,四级脱硫率可以分别达到75.1%和71.02%,并且萃取剂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然后在[Bmim]BF4以及[Bmim]PF6两种离子液体脱硫体系中引入了氧化体系,探究萃取—氧化对真实燃料油的脱硫效果,结果表明当催化剂选用磷钼酸时,脱硫效果有了较大的提升,同时离子液体用量也大幅度下降,最高脱硫率分别可以达到65.89%与70.75%,此时,[Bmim]BF4体系操作条件为:剂油比1:8,氧油比1:16,氧化时间5 h,氧化温度50℃;[Bmim]PF6体系操作条件为:剂油比1:8,氧油比1:8,氧化时间5h,氧化温度40℃。最后将真实燃料油换成三种模型燃料油,研究了[Bmim]BF4和[Bmim]PF6两种离子液体对于不同噻吩类模型油的脱硫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最高,其次是苯并噻吩,对噻吩的脱除率最低。本文结合了硫化物以及离子液体的结构、催化氧化机理,对硫化物与离子液体之间的分子作用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两种脱硫机理对以上实验现象进行了解释。

二、减压蒸馏自动分析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减压蒸馏自动分析仪(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纤维素基中性笔墨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1.2.1 纳米纤维素的来源
        1.2.2 纳米纤维素的化学制备方法
        1.2.3 纳米纤维素的物理制备方法
        1.2.4 纳米纤维素的物理化学结合制备方法
        1.2.5 纳米纤维素的生物制备方法
        1.2.6 纳米纤维素的其它制备方法
    1.3 纳米纤维素的应用
        1.3.1 纳米纤维素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
        1.3.2 纳米纤维素在环境净化方面的应用
        1.3.3 纳米纤维素在电子材料方面的应用
    1.4 中性笔墨水
        1.4.1 国内外现状
        1.4.2 中性笔墨水的特点
        1.4.3 中性笔墨水的组成
        1.4.4 中性笔墨水的制备过程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纳米纤维素制备方法的改良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纳米纤维素制备的酸水解处理方法
        2.2.3 酸水解后纤维悬浮液纯化方法的改进
        2.2.4 离心纯化过程中纤维得率的计算方法
        2.2.5 改良的离心纯化过程中离心速度和碳酸氢铵用量的探讨方法
        2.2.6 纳米纤维素冷冻干燥样品的制备方法
        2.2.7 纳米纤维的元素表征方法
        2.2.8 纳米纤维素AFM形貌表征方法
        2.2.9 纯化后纤维悬浮液的光学显微镜观察方法
        2.2.10 纤维悬浮液的高压均质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纳米纤维素中碳酸氢铵用量对离心沉淀效果的影响
        2.3.2 酸水解过程中纤维得率的必要损失
        2.3.3 改良的纤维悬浮液离心纯化过程
        2.3.4 碳酸氢铵在离心过程中降低纤维损失的机理
        2.3.5 碳酸氢铵改进方法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性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接枝型纳米纤维素中性笔墨水的制备及其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3.2.3 纳米纤维素与市售中性笔墨水的流变性检测
        3.2.4 活性红120 溶液p H等吸收点测定
        3.2.5 活性红120 溶液标准曲线的制作
        3.2.6 染色纳米纤维素样品的制备
        3.2.7 染色纳米纤维素悬浮液的纯化方法
        3.2.8 染色纳米纤维素的元素分析
        3.2.9 染色纳米纤维素的结晶度分析
        3.2.10 染色纳米纤维素、纳米纤维素及活性红120 染料的红外表征
        3.2.11 染色纳米纤维素的核磁表征
        3.2.12 染色纳米纤维素的流变性检测
        3.2.13 接枝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的书写性能测试
        3.2.14 接枝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的偏光性检测
        3.2.15 接枝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的抗水、抗酒精、抗油性能测试
        3.2.16 接枝型纳米纤维素墨水和普通纳米纤维素的AFM形貌观察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纳米纤维素的流变性及其用于中性笔墨水的可行性分析
        3.3.2 染色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3.3.3 染色纳米纤维素用于中性笔墨水的理论探讨
        3.3.4 接枝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的书写性能
        3.3.5 接枝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的防伪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中性笔墨水的制备及其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4.2.3 可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的流变性检测
        4.2.4 可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的表面张力检测
        4.2.5 可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颜色深度检测
        4.2.6 可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的书写性能检测
        4.2.7 可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的抗水性能检测
        4.2.8 可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的偏光性能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制备可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的前期探索
        4.3.2 离子染料对纳米纤维素表面张力的影响
        4.3.3 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的机理分析
        4.3.4 表面活性剂对纳米纤维素悬浮液表面张力的降低作用
        4.3.5 表面活性剂对纳米纤维素剪切应力和剪切粘度的影响
        4.3.6 活性红120 用量对墨水颜色深度的影响
        4.3.7 可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的书写性能
        4.3.8 可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的防伪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中性笔墨水的制备及其表征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5.2.3 靛蓝原料的超声分散
        5.2.4 不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颜色深度的测量方法
        5.2.5 不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的书写性能测试
        5.2.6 不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的AFM表征
        5.2.7 接枝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的稳定性测试
        5.2.8 可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的稳定性测试
        5.2.9 不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的稳定性测试
        5.2.10 市售中性笔墨水的稳定性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超声对靛蓝分散效果的影响
        5.3.2 靛蓝用量对墨水颜色深度的影响
        5.3.3 不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的书写性能
        5.3.4 不溶性染料型纳米纤维素墨水的形态分析
        5.3.5 三类纳米纤维素基中性笔墨水的稳定性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纳米纤维素稳定性的理论探讨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原料
        6.2.2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6.2.3 活性红120 标记的纳米纤维素制备方法
        6.2.4 酸碱性对纳米纤维素稳定性影响的测量方法
        6.2.5 储存温度对纳米纤维素稳定性影响的测量方法
        6.2.6 微量盐含量对纳米纤维素稳定性影响的测量方法
        6.2.7 纳米纤维素浓度及盐含量对纳米纤维素稳定性影响的测量方法
        6.2.8 不同盐含量纳米纤维素的Zeta电位测量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纳米纤维素酸碱性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6.3.2 存储温度对纳米纤维素稳定性的影响
        6.3.3 纳米纤维素中微量盐含量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6.3.4 盐含量对纳米纤维素稳定性影响的理论探讨
    6.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结论
    创新之处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处置与残留消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立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药效学研究
        1.2.2 毒理学研究
        1.2.3 代谢研究
        1.2.4 药动学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2 氚标记艾地普林的制备及其质量标准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药物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1.3 氚标记艾地普林的合成工艺
        2.1.4 氚标记艾地普林的质量标准研究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氚标记艾地普林及其中间产物结构鉴定
        2.2.2 氚标记艾地普林的质量标准
    2.3 讨论
3 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物料平衡与代谢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药物与试剂
        3.1.2 溶液的配制
        3.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3.1.4 实验动物
        3.1.5 给药与采样
        3.1.6 样品处理
        3.1.7 样品的测定
        3.1.8 方法学考核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方法学考核
        3.2.2 样品提取方法的确定
        3.2.3 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物料平衡
        3.2.4 艾地普林代谢物的鉴定
        3.2.5 艾地普林在四种动物体内代谢谱和代谢路径
    3.3 讨论
        3.3.1 方法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3.2 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物料平衡规律
        3.3.3 艾地普林在各个动物体内代谢特点
4 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分布和消除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药物与试剂
        4.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4.1.3 实验动物
        4.1.4 动物给药与采样
        4.1.5 样品处理
        4.1.6 样品测定
        4.1.7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提取方法的确定
        4.2.2 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分布
        4.2.3 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在猪、鸡、鱼和大鼠组织中的消除
    4.3 讨论
        4.3.1 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特征
        4.3.2 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在动物体内的消除规律
5 艾地普林及其主要代谢物标准品的制备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仪器和设备
        5.1.2 原料和试剂
        5.1.3 艾地普林的合成与纯化
        5.1.4 N-脱一甲基艾地普林的合成与纯化
        5.1.5 N-脱二甲基艾地普林的合成与纯化
        5.1.6 3-羟基艾地普林的合成与纯化
        5.1.7 质量标准研究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结构表征
        5.2.2 纯度测定
        5.2.3 理化性质及一般杂质检查
        5.2.4 含量定值
        5.2.5 均匀性检验
        5.2.6 稳定性检验
    5.3 讨论
6 艾地普林注射制剂的研制
    6.1 药品与试剂
    6.2 仪器与设备
    6.3 处方研究
        6.3.1 辅料的选择
        6.3.2 处方筛选
        6.3.3 制备工艺
        6.3.4 工艺流程
    6.4 质量标准研究
        6.4.1 外观性状
        6.4.2 鉴别
        6.4.3 检查
        6.4.4 稳定性研究
    6.5 结果与分析
        6.5.1 处方筛选
        6.5.2 质量标准
    6.6 讨论
7 艾地普林注射制剂在猪体内的排泄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药物与试剂
        7.1.2 溶液的配制
        7.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7.1.4 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在猪尿液和粪便中多残留检测方法
        7.1.5 动物给药、样品的收集与测定
        7.1.6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艾地普林及其主要代谢物在猪尿液和粪便中的定量方法学
        7.2.2 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在猪尿液和粪便中的排泄规律
    7.3 讨论
        7.3.1 艾地普林及其主要代谢物在粪便和尿液中的定量方法学
        7.3.2 艾地普林在粪便和尿液中的排泄规律
8 艾地普林在猪、鸡和鱼可食性组织中的残留消除研究
    8.1 材料与方法
        8.1.1 药物与试剂
        8.1.2 溶液的配制
        8.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8.1.4 艾地普林及其主要代谢物在动物可食性组织中的多残留检测方法
        8.1.5 动物给药、样品的收集与测定
    8.2 结果与分析
        8.2.1 艾地普林及其主要代谢物在动物可食性组织中的定量方法学
        8.2.2 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在动物可食性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
    8.3 讨论
        8.3.1 艾地普林及其主要代谢物的定量方法学
        8.3.2 艾地普林在三种食品动物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
9 艾地普林在食品动物的安全性评价
    9.1 JECFA
        9.1.1 每日允许摄入量(ADI)
        9.1.2 残留靶组织和残留标示物
        9.1.3 推荐最高残留限量(MRL)
        9.1.4 休药期
        9.1.5 膳食暴露评估
    9.2 FDA
        9.2.1 日许量(ADI)
        9.2.2 安全浓度(Safety Concentration,SC)
        9.2.3 残留靶组织与残留标示物
        9.2.4 最高残留限量(MRLs)
        9.2.5 休药期
    9.3 EMEA
        9.3.1 日许量
        9.3.2 安全浓度
        9.3.3 残留靶组织与残留标示物
        9.3.4 最高残留限量(MRLs)
        9.3.5 计算TMDI
        9.3.6 休药期
    9.4 推荐我国的残留限量标准草案
10 全文创新性总结
11 文献综述:抗菌增效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1.1 作用机制
    11.2 构效关系
    11.3 耐药机制
    11.4 应用于临床的抗菌增效剂
        11.4.1 甲氧苄啶
        11.4.2 巴喹普林
        11.4.3 奥美普林
        11.4.4 溴莫普林
    11.5 新型抗菌增效剂的研发
        11.5.1 依匹普林
        11.5.2 克拉普林
        11.5.3 AR-709
        11.5.4 RAB1
        11.5.5 K-130
    11.6 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Ⅰ—作者简介
    附录Ⅱ—氚标记艾地普林制备的标准操作规程
    附录Ⅲ—动物可食性组织中艾地普林及主要代谢物定量检测的标准操作规程
    附录Ⅳ—答辩主要问题的回答与论文修改

(3)醚基氨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功能化离子液体的概述
    1.2 醚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的研究进展
        1.2.1 醚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合成
        1.2.2 醚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的性质
        1.2.3 醚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应用
    1.3 氨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的研究进展
        1.3.1 氨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合成
        1.3.2 氨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的性质
        1.3.3 氨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应用
    1.4 离子液体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与极性的研究进展
        1.4.1 离子液体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
        1.4.2 离子液体极性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工作
第2章 离子液体的合成和表征
    2.1 本章研究内容
    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2.3 苏氨酸离子液体[C_nMim][Thr](n=2-6)的合成和表征
        2.3.1 苏氨酸离子液体[C_nMim][Thr](n=2-6)的合成
        2.3.2 苏氨酸离子液体[C_nMim][Thr](n=2-6)的表征
    2.4 醚基苏氨酸离子液体[C_nOC_2Mim][Thr](n=1,2)的合成和表征
        2.4.1 醚基苏氨酸离子液体[C_nOC_2Mim][Thr](n=1,2)的合成
        2.4.2 醚基苏氨酸离子液体[C_nOC_2Mim][Thr](n=1,2)的表征
    2.5 醚基丙氨酸离子液体[C_nOC_2Mim][Ala](n=1,2)的合成和表征
        2.5.1 醚基丙氨酸离子液体[C_nOC_2Mim][Ala](n=1,2)的合成
        2.5.2 醚基丙氨酸离子液体[C_nOC_2Mim][Ala](n=1,2)的表征
    2.6 醚基甘氨酸离子液体[C_nOC_2Mim][Gly](n=1,2)的合成和表征
        2.6.1 醚基甘氨酸离子液体[C_nOC_2Mim][Gly](n=1,2)的合成
        2.6.2 醚基甘氨酸离子液体[C_nOC_2Mim][Gly](n=1,2)的表征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离子液体物化性质的测定和估算
    3.1 本章研究内容
    3.2 实验药品与仪器
    3.3 醚基氨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的物化性质测定
        3.3.1 含水量的测定
        3.3.2 密度的测定
        3.3.3 表面张力的测定
        3.3.4 折光率的测定
        3.3.5 粘度的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体积性质
        3.4.2 表面性质
        3.4.3 热膨胀系数
        3.4.4 极化性质
        3.4.5 粘流性质
        3.4.6 实验测量数据的不确定度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离子液体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和极性
    4.1 本章研究内容
    4.2 用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预测表面张力
    4.3 用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估算离子液体缔合焓
    4.4 用摩尔表面熵估算离子液体气相和液相的热容差Δ_l~gC_(p,m)~0
    4.5 离子液体的极性
        4.5.1 离子液体的极性系数P的提出
        4.5.2 离子液体极性和摩尔表面熵的关系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离子液体在燃油脱硫中的应用
    5.1 本章研究内容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
        5.2.2 模型油的配制
        5.2.3 ECODS脱硫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模型油中硫含量的检测方法
        5.3.2 基于离子液体的萃取催化氧化脱硫机理研究
        5.3.3 不同离子液体萃取剂的萃取脱硫比较
        5.3.4 萃取剂用量对DBT脱硫效率的影响
        5.3.5 催化剂用量对DBT脱硫效率的影响
        5.3.6 不同体系的脱硫比较
        5.3.7 氧硫比(O/S)对DBT脱硫效率的影响
        5.3.8 反应温度对DBT脱硫效率的影响
        5.3.9 不同含硫底物的脱硫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5)浅议在线分析仪表(论文提纲范文)

1 在线分析仪表及其结构特点
    1.1 产品的质量特性
    1.2 质量分析仪表
    1.3 在线质量分析仪表
    1.4 在线质量分析仪表的结构特点
2 石油化工工艺特点及使用在线质量分析仪表的必要性[1~3]
    2.1 石油化工工艺特点
    2.2 使用在线质量分析仪表的必要性
3 使用在线质量分析仪表的效益
4 在线质量分析仪表的分析机理
    4.1 油品在线质量分析仪表的分析机理
        4.1.1 模拟式
        4.1.2 半模拟式
        4.1.3 新机理式
    4.2 在线气体分析仪表的分析机理
    4.3 在线放射线 (同位素) 检测仪的分析机理
        4.3.1 γ射线的吸收
        4.3.2 中子的散射法
    4.4 在线分析的新技术
5 在线分析系统

(6)超支化聚合物的拓扑调控与其金属络合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超支化聚合物的拓扑结构构筑
        1.2.1 基于单单体的拓扑构筑策略
        1.2.2 基于双单体的拓扑构筑策略
        1.2.3 基于多单体的拓扑构筑策略
    1.3 超支化聚合物的拓扑结构表征
        1.3.1 支化度
        1.3.2 平均环化数
        1.3.3 环化指数
        1.3.4 端基指数
    1.4 超支化聚合物的拓扑结构控制
        1.4.1 单体浓度的影响
        1.4.2 单体投料比的影响
        1.4.3 单体投料顺序的影响
        1.4.4 单体骨架的影响
    1.5 超支化聚合物的功能化应用
        1.5.1 超支化聚合物型药物载体材料
        1.5.2 复合材料应用
        1.5.3 超支化聚合物型陶瓷前驱体的构筑及应用
        1.5.4 超支化聚合物型光电材料
    1.6 论文研究重点
第二章 A_2+B_n型长链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内环化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表征仪器
        2.2.3 单体的合成
        2.2.4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2.3 长链超支化聚合物分子内环化的理论分析
        2.3.1 以A封端的长链超支化聚合物的拓扑结构分析
        2.3.2 以B封端长链超支化聚合物的拓扑结构分析
        2.3.3 无末端基团的全环化聚合物拓扑结构分析
    2.4 A_2+B_n型逐步聚合所制备长链超支化聚合物的NA/NB分析
    2.5 基于N_A/N_B的大分子环化指数(m-CI)推导
    2.6 超支化聚合物模型的合成
        2.6.1 单体的合成
        2.6.2 超支化聚合物模型的合成
        2.6.3 超支化聚合物的m-CI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支化聚合物分子内环化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可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表征仪器
        3.2.3 单体的合成
        3.2.4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单体的合成
        3.3.2 超支化聚三唑的合成
        3.3.3 超支化聚三唑分子内环化的可控性分析
        3.3.4 超支化聚三唑T_g的可控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界面液相驱动的超支化聚三唑分子内配位铜离子的移除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表征仪器
        4.2.3 单体的合成
        4.2.4 聚合模型的合成
        4.2.5 铜配位聚合模型的预处理
        4.2.6 不同铜离子移除方法的过程描述
        4.2.7 除铜前后两亲性超支化聚三唑的细胞存活率评价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单体的合成
        4.3.2 聚合模型的合成
        4.3.3 配位结构分析
        4.3.4 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支化聚三唑-铜离子络合体用于细胞成像及铜离子递送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
        5.2.2 仪器表征
        5.2.3 单体的合成
        5.2.4 超支化聚三唑的合成
        5.2.5 聚合物自组装体的制备
        5.2.6 两亲性超支化聚三唑的细胞存活率评价
        5.2.7 两亲性超支化聚三唑自组装体的细胞吞噬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单体的合成
        5.3.2 超支化聚三唑的合成
        5.3.3 两亲性超支化聚三唑的自组装及其降解性能分析
        5.3.4 超支化聚三唑的光学性质
        5.3.5 超支化聚三唑的荧光成像
        5.3.6 体外细胞吞噬和细胞毒性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典型常减压装置腐蚀监控系统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常减压装置的腐蚀研究意义及现状
        1.2.1 常减压装置腐蚀现状
        1.2.2 常减压装置主要工艺流程
        1.2.3 常减压装置主要腐蚀机理
    1.3 腐蚀监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3.1 离线腐蚀监测技术现状
        1.3.2 在线腐蚀监测技术现状
        1.3.3 腐蚀检查及评估技术现状
    1.4 腐蚀预测模型分析及研究现状
    1.5 腐蚀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5.1 传统腐蚀控制技术进展
        1.5.2 新型腐蚀控制技术进展
    1.6 物联网在炼油装置腐蚀监控中的研究应用现状
        1.6.1 物联网的定义及发展
        1.6.2 物联网在炼油装置的初步探索与应用
    1.7 本文主要工作
        1.7.1 现有工作的不足
        1.7.2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典型常减压装置腐蚀监测技术研究与开发
    2.1 常减压装置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2.1.1 常减压装置低温系统腐蚀性物质参数分析
        2.1.2 常减压装置低温系统生产工艺参数分析
        2.1.3 常减压装置低温系统腐蚀检测结果参数分析
        2.1.4 常减压装置循环水系统参数分析
    2.2 常减压装置静态检查数据库应用
    2.3 常减压装置基本腐蚀特征
        2.3.1 常减压装置各系统腐蚀案例和问题统计情况
        2.3.2 常压系统腐蚀案例和问题的统计情况
    2.4 新型在线腐蚀传感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2.4.1 常压塔顶HC1和H2S气体含量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2.4.2 循环水系统水中油测漏在线监测技术开发
    2.5 小结
第三章 典型常减压装置腐蚀预测模型技术研究
    3.1 腐蚀回路划分基本原理及步骤
    3.2 常减压装置腐蚀回路划分
        3.2.1 常顶油气线腐蚀回路划分示例
        3.2.2 常压蒸馏系统腐蚀回路划分结果
    3.3 常减压循环水系统回路划分
        3.3.1 常顶油气线循环水冷器腐蚀回路划分示例
        3.3.2 常压蒸馏系统循环水冷器腐蚀回路划分结果
    3.4 腐蚀预测模型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概述
        3.4.1 浅层腐蚀预测模型
        3.4.2 基于深度学习的腐蚀预测模型
        3.4.3 数据处理分析方法
    3.5 常压塔塔顶低温腐蚀预测模型技术研究
    3.6 循环水系统腐蚀预测模型技术研究
    3.7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完整性操作窗口的常减压装置腐蚀控制研究
    4.1 完整性操作窗口(IOW)的建立方法
        4.1.1 IOW参数选择
        4.1.2 IOW边界定义
        4.1.3 腐蚀控制行为确定
    4.2 常顶油气回路IOW设计
        4.2.1 常顶油气回路IOW参数选择
        4.2.2 常顶油气回路监测方案确定
        4.2.3 常顶油气回路IOW边界确定
        4.2.4 常顶油气回路腐蚀控制行为确定
    4.3 常减压循环水系统IOW设计
        4.3.1 常减压循环水系统IOW参数确定
        4.3.2 常减压循环水系统监测方案确定
        4.3.3 常减压循环水系统IOW参数边界确定
        4.3.4 常减压循环水系统腐蚀控制行为确定
    4.4 常减压装置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4.4.1 注中和剂的自动控制系统
        4.4.2 注缓释剂的自动控制系统
        4.4.3 注水的自动控制系统
        4.4.4 塔顶“三注”总体控制结构及流程
    4.5 循环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4.5.1 加酸和氧化性杀菌剂的自动控制系统
        4.5.2 注非氧化性杀菌剂的自动控制系统
        4.5.3 缓释阻垢剂的自动控制系统
        4.5.4 循环水水质总体控制结构及流程
    4.6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物联网的腐蚀监控系统设计与开发
    5.1 炼化装置腐蚀监控系统基础架构设计
        5.1.1 基于物联网的腐蚀监控系统架构设计
        5.1.2 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系统架构概述
        5.1.3 基于SOA架构的腐蚀监控系统集成架构设计
    5.2 炼化装置腐蚀监控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与开发
        5.2.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与开发
        5.2.2 与其他腐蚀监测系统集成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8)基于随机配置神经网络的柴油质量指标软测量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应用水平
        1.2.1. 常减压蒸馏装置控制现状
        1.2.2. 软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第二章 传统软测量建模方法
    2.1. 常减压装置工艺背景
    2.2. 选取辅助变量
        2.2.1. 辅助变量的选取原则
        2.2.2. 辅助变量的确定
    2.3. 数据的预处理
        2.3.1. 异常数据的处理
        2.3.2. 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2.4. 基于回归分析的软测量模型
        2.4.1. 多元线性回归和多元逐步回归
        2.4.2. 主元分析和主元回归
        2.4.3. 偏最小二乘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软测量模型探索
    3.1. RBF神经网络概述
        3.1.1. RBF神经网络简介
        3.1.2. RBF神经网络结构
    3.2. RBF神经网络学习训练方法
        3.2.1. 隐含层中心的确定
        3.2.2. 隐含层到输出层连接权值的计算
    3.3. 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
        3.2.1. 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概述
        3.2.2. 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原理
    3.4. 基于BBO算法优化的RBF神经网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随机配置神经网络的软测量模型
    4.1. 随机配置神经网络概述
    4.2. 随机配置神经网络理论基础
    4.3. 随机配置网络的算法描述
    4.4. 基于随机配置神经网络的软测量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柴油质量指标软测量仪表系统的实现
    5.1. 软测量仪表系统的架构
    5.2. 基于OPC协议的数据通讯
    5.3. 基于ADO技术的Access数据库访问
    5.4. 基于MFC的对话框程序
    5.5. 软测量仪表的维护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9)半脂环结构聚酰亚胺的制备及其液晶分子取向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液晶显示技术发展概况
    1.2 液晶显示器相关材料发展概况
    1.3 液晶取向剂
        1.3.1 TFT-LCD对聚酰亚胺(PI)液晶取向剂的性能要求
        1.3.2 PI液晶取向剂的结构与组成设计
        1.3.3 PI取向剂化学结构的演变
        1.3.4 PI取向剂取向工艺的演变
    1.4 聚酰亚胺液晶取向剂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4.1 PI取向剂的商业化进展
        1.4.2 PI取向剂发展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目标的提出
        1.5.1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脂环族二酐单体的结构设计与制备研究
    2.1 引言
    2.2 原料与试剂
    2.3 测试与表征
    2.4 单体合成
        2.4.1 脂环二酐单体HBPDA的合成
        2.4.2 脂环二酐单体HTDA的合成
    2.5 结果与讨论
        2.5.1 HBPDA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5.2 HTDA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6 小结
第3章 基于HBPDA的可溶性PI液晶取向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原料与试剂
    3.3 测试与表征
    3.4 液晶取向剂的制备
    3.5 结果与讨论
        3.5.1 PI合成
        3.5.2 热性能
        3.5.3 光学性能
    3.6 小结
第4章 基于HTDA的可溶性PI液晶取向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原料与试剂
    4.3 测试与表征
    4.4 液晶取向剂制备
    4.5 结果与讨论
        4.5.1 PI合成
        4.5.2 PI取向膜热性能
        4.5.3 PI取向膜光学性能
    4.6 小结
第5章 聚酰亚胺液晶取向剂的应用基础研究
    5.1 引言
    5.2 MPI-IPS取向剂在IPS型 TFT-LCD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5.2.1 MPI-IPS取向剂的组成结构设计
        5.2.2 MPI-IPS取向剂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5.2.3 结果与讨论
    5.3 MPI-TN取向剂在TN型 TFT-LCD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5.3.1 MPI-TN取向剂的组成结构设计
        5.3.2 MPI-TN取向剂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5.3.3 结果与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作者简历
    (2)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10)离子液体萃取脱除船用残渣燃料油中硫化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船用残渣燃料油的介绍
        1.1.1 船用残渣燃料油的组成
        1.1.2 船用残渣燃料油的含硫化合物
        1.1.3 含硫化合物的危害
    1.2 油品脱硫工艺技术
        1.2.1 加氢脱硫
        1.2.2 吸附脱硫
        1.2.3 氧化脱硫
        1.2.4 生物脱硫
        1.2.5 萃取脱硫
    1.3 离子液体研究现状
        1.3.1 离子液体概述
        1.3.2 离子液体工业应用
        1.3.3 离子液体直接萃取脱硫
        1.3.4 离子液体萃取-氧化脱硫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离子液体用于船用残渣燃料油单萃取脱硫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设备及材料
    2.3 实验流程及步骤
    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2.4.1 剂油比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2.4.2 萃取温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2.4.3 萃取时间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2.4.4 多级萃取效果
    2.5 离子液体再生性能探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离子液体用于船用残渣燃料油萃取-氧化脱硫实验探究
    3.1 引言
    3.2 实验设备及材料
    3.3 实验流程及步骤
    3.4 萃取-氧化脱硫正交实验设计
        3.4.1 正交实验介绍
        3.4.2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3.5 单因素影响探究实验与分析
        3.5.1 催化剂的选择与用量实验探究
        3.5.2 氧化时间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5.3 氧油比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5.4 反应温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离子液体作用于模型油的效果分析及脱硫机理探究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4.3 实验流程与步骤
    4.4 离子液体直接萃取脱硫分析及机理探究
        4.4.1 不同硫化物直接萃取脱硫结果比较
        4.4.2 离子液体直接萃取脱硫机理探究
    4.5 离子液体萃取-氧化脱硫分析及机理探究
        4.5.1 不同硫化物萃取-氧化脱硫结果比较
        4.5.2 离子液体萃取-氧化脱硫机理探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减压蒸馏自动分析仪(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纤维素基中性笔墨水的研究[D]. 王文波.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2]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处置与残留消除研究[D]. 王立业.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5)
  • [3]醚基氨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D]. 张朵. 辽宁大学, 2020(01)
  • [4]在线分析仪表及其系统集成在炼油化工装置的应用[A]. 刘双明,邢龙春,李海涛. BCEIA2007分析仪器应用技术报告会论文集, 2007
  • [5]浅议在线分析仪表[J]. 邢龙春,张明忠,王俊梅. 石油化工自动化, 2006(01)
  • [6]超支化聚合物的拓扑调控与其金属络合体系研究[D]. 班庆福. 西北工业大学, 2018
  • [7]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典型常减压装置腐蚀监控系统研究及应用[D]. 陈轩.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1)
  • [8]基于随机配置神经网络的柴油质量指标软测量方法研究及应用[D]. 谭子豪.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9]半脂环结构聚酰亚胺的制备及其液晶分子取向特性研究[D]. 毕洪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10]离子液体萃取脱除船用残渣燃料油中硫化物的研究[D]. 兰政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标签:;  ;  ;  ;  ;  

真空蒸馏自动分析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