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心的员工——铭记“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江西长江化工厂工会主席傅中建

有爱心的员工——铭记“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江西长江化工厂工会主席傅中建

一、职工的贴心人——记“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江西长江化工厂工会主席富忠坚(论文文献综述)

周晓瑾[1](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研究指明《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蔡珏[2](2016)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火炸药发展史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表明火炸药的发展对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至关重要。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是我军最早研制生产火炸药的敌后革命根据地。它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中从无到有日益发展壮大起来,作为我军军火补给的重要基地,是人民军队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运用史料考证法、案例研究法、内外史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火炸药研制与生产的历史分期、技术特点、组织管理、主要困难,并探讨其经验与启示。通过整理史料,以火炸药制造技术为切入点,从技术研制、产品生产、组织与生产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研究,将晋察冀军事工业及火炸药的发展分为“修械为主,揽兵建厂”、“整合资源,技术攻坚”、“分级管理,规模化生产”三个历史阶段,从宏观上梳理了根据地火炸药发展的历史框架。从火炸药研制生产技术出发,对当时采用的“缸塔法”制硫酸、“钙皂法”制甘油、“大缸法”制硝酸与乙醚等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提炼了主要生产技术的突破点、创新点,概括了火炸药研制生产的主要特点。通过火炸药研制生产组织管理层面,分析了火炸药研制生产管理的内部结构,探索总结了生产管理的运行模式,以及人才队伍管理、培训和团队建设的情况。同时,通过实证分析总结了火炸药研制生产过程中所面临基础设施薄弱、原材料来源匮乏、从业人员稀缺等主要困境,全面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火炸药研制生产的恶劣环境。论文最后从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总结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火炸药发展的历史经验:必须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必须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必须坚持大力弘扬兵工精神。时至今日,上述历史经验对于我国的国防科技创新、国防工业建设仍然具有现实的生命力,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李平,张景成,刘春光,赵鹏[3](2010)在《白山松水战洪图——2010,吉林省抗洪救灾实录》文中认为白山松水间的吉林省,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个风调雨顺的龙兴之地,阳光、雨水和黑土地,成就了世界着名的粮食主产区。孰料,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暴雨,让2010年夏天的吉林格外惊心动魄。这是一个悲壮的夏天。天幕像被撕开了无数道口子,雨水肆无忌惮地朝吉林大地倾泻。洪峰涌起,一次次冲撞着湖泊和江河堤岸。洪水掀翻了道路与桥梁,冲毁了堤坝,吞噬了农田,摧毁了家园,无数村民无家可归。暴雨强度高、历时长、落点重复,前所未有;洪水迅猛、量级超高,内涝与外洪并发,前所未有;丰满水库上下游洪水同时发生,第二松花江暴发全流域大洪水,前所未有。从入汛到8月10日,全省受灾人口达到625.3万人,倒塌房屋11.8万户,直接经济损失499亿元。这是一个历练的夏天。它考验着吉林人民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怕牺牲、担当责任的智慧和勇气,检验着各级党组织、政府部门科学预见、沉着指挥的领导才能,突显着人民子弟兵每到关键时刻的中流砥柱本色,历练出"以人为本、科学决策、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勇于胜利"的"吉林抗洪精神",绘就出白山松水一幅气壮山河的抗洪画卷。

刘运山[4](1999)在《职工的贴心人——记“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江西长江化工厂工会主席富忠坚》文中研究表明坐落在庐山脚下的江西长江化工厂,只要提起“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高级政工师、工会主席富忠坚的名字,职工们无不翘起大拇指称赞他是“职工的贴心人”。曾担任过基层党支部书记、分厂厂长的富忠坚自1990年担任总厂工会主席以来,更是满腔热情地为职工办事,他经常...

二、职工的贴心人——记“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江西长江化工厂工会主席富忠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职工的贴心人——记“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江西长江化工厂工会主席富忠坚(论文提纲范文)

(1)《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方法
        (二)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一、创刊及发展
        二、功能地位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一、报道统计概述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一、政治品质
        二、劳动品质
        三、道德品质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数量变化
        二、英模形象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四、社会效应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数量变化
        二、英模形象
        三、变化原因分析
        四、社会效应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报道数量变化
        二、形象分析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四、社会效应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火炸药发展史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档案资料
        1.2.2 人物传记、回忆录和访谈录资料
        1.2.3 专着资料
        1.2.4 论文、期刊类
    1.3 研究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火炸药发展历史分期
    2.1 军事工业的创建与火炸药早期生产(1937.7-1939.9)
        2.1.1 修械为主,揽兵建厂
        2.1.2 创建期军工人员
        2.1.3 创建期火炸药生产
    2.2 军事工业的壮大与火炸药扩充生产(1939.10-1942.12)
        2.2.1 整合资源,技术攻坚
        2.2.2 壮大期军工人员
        2.2.3 壮大期火炸药生产
    2.3 军事工业的发展与火炸药全面生产(1943.1-1945.9)
        2.3.1 分级管理,规模化生产
        2.3.2 发展期军工人员
        2.3.3 发展期火炸药生产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火炸药的研制与生产
    3.1 火炸药化工原材料制造技术
        3.1.1 “缸塔法”制硫酸
        3.1.2 “大缸法”制硝酸与乙醚
        3.1.3 “钙皂法”制甘油
    3.2 火炸药研制技术创新
        3.2.1 硝化棉与单基无烟火药制造技术
        3.2.2 硝化甘油制造技术
        3.2.3 雷银纸雷管技术
        3.2.4 双基无烟火药制造技术
    3.3 火炸药研制生产规模
        3.3.1 火炸药初建期规模——“无中生有”
        3.3.2 火炸药壮大期规模——“供不应求”
        3.3.3 火炸药发展期规模——“自给自足”
    3.4 火炸药研制工艺发展特点
        3.4.1 就地取材,因陋就简
        3.4.2 源于书本,突破书本
        3.4.3 勇于实践,大胆创新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火炸药研制生产的组织管理
    4.1 党的领导
        4.1.1 所建党委连建支部
        4.1.2 建立职工工会
        4.1.3 成立青年分队
    4.2 人才队伍管理
        4.2.1 组建研制团队
        4.2.2 组织工业培训
        4.2.3 创设技术研究室
    4.3 生产管理
        4.3.1 军事化管理——“劳武结合”
        4.3.2 物资供给管理——“自筹自给”
        4.3.3 医疗保障管理——“军民结合”
第五章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火炸药发展的主要困难
    5.1 火炸药研制基础设施薄弱
        5.1.1 生产环境低劣
        5.1.2 生产设备受限
        5.1.3 运储设施简陋
    5.2 火炸药主要原材料来源匮乏
        5.2.1 民间征集征购难
        5.2.2 敌占区采购风险大
        5.2.3 战争缴获数量少
    5.3 火炸药从业人员稀缺
        5.3.1 专业技术人员少
        5.3.2 生产人员层次低
        5.3.3 管理人员经验不足
第六章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火炸药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6.1 坚持党的统一领导
        6.1.1 政治工作密切结合生产
        6.1.2 支部堡垒密切支持战斗
        6.1.3 党员密切联系群众
    6.2 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6.2.1 政治上信任
        6.2.2 生活上关怀
        6.2.3 危难中优先
    6.3 坚持大力弘扬兵工精神
        6.3.1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6.3.2 开拓进取、无私奉献
        6.3.3 严谨求实、探索创新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1937-1940年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
附录B 1940年晋察冀根据地略图*
附录C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火炸药发展大事年表
附录D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火炸药发展主要人物简介*
附录E 彭德怀、左权关于扩大硫酸硝酸生产致聂荣臻电*

四、职工的贴心人——记“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江西长江化工厂工会主席富忠坚(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2]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火炸药发展史研究(1937-1945)[D]. 蔡珏.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01)
  • [3]白山松水战洪图——2010,吉林省抗洪救灾实录[J]. 李平,张景成,刘春光,赵鹏. 新长征(党建版), 2010(09)
  • [4]职工的贴心人——记“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江西长江化工厂工会主席富忠坚[J]. 刘运山. 中国兵工, 1999(01)

标签:;  ;  ;  ;  ;  

有爱心的员工——铭记“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江西长江化工厂工会主席傅中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