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然纤维织物的转移印花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邹小龙[1](2021)在《海藻酸纤维及其纺织品表面结构设计与生色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海藻酸纤维是一种绿色可再生的生物质材料,其原料在大自然中储量十分丰富。海藻酸纤维的主要制备方法是湿法纺丝法,将海藻酸钠纺丝液从喷丝孔挤出至凝固浴中使其固化后就可得到海藻酸纤维。海藻酸钠是从褐藻类植物中提取出的天然高分子,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其无毒、无污染且可生物降解的特性使得海藻酸纤维在纺织、服装、医疗卫生等领域被广泛运用。海藻酸纤维及其织物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但是因为以下的几个问题导致海藻酸纤维及其织物的染色处理很难进行:不耐强酸强碱,易被盐溶液溶解,其抗氧化性也比较低,还不溶于有机溶剂,上染率随染料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上染时间以及上染温度也随之增加。为解决海藻酸纤维及其织物的染色问题,本文将从原液染色以及结构生色角度着手,对海藻酸纤维及其织物生色方法开展以下研究:(1)利用微流控纺丝法制备了皮芯结构的热致变色海藻酸纤维,纤维由含有热致变色粉末的皮层和纯海藻酸盐的芯层组成。通过红外光谱表征确定热致变色粉末和海藻酸盐之间没有化学反应,而皮芯结构海藻酸纤维的拉伸强度会随着粉末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对于热致变色皮芯结构海藻酸纤维而言,皮芯结构不会影响其颜色的饱和度以及鲜艳程度;热致变色的海藻酸纤维变色敏锐,能精确地在临界温度处变化温度;热致变色海藻酸纤维的颜色可以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可逆调节。(2)采用stober法制备了单分散性好的Si O2微球,并利用重力沉积自组装法,在聚多巴胺处理过的海藻酸/棉混纺织物表面构筑以Si O2为单位的结构色;Si O2微球的粒径随着正硅酸四乙酯加入量的增多,呈现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随着正硅酸四乙酯加入量的增多,构筑出的结构色的反射光谱呈现先红移后蓝移的趋势;聚多巴胺处理基底后,得到了耐久度和饱和度更好的结构色织物。(3)以丙酮为溶剂,二茂铁和双氧水为原料,用溶剂热法制备出了Fe3O4@C微球,通过将其与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混合并分散均匀,将分散液在织物上涂抹均匀并固定,再用紫外光在磁场中照射织物,最后制备出了具有结构色的海藻酸/棉混纺织物,该织物具有好的耐久性能,高的颜色饱和度,并且不易褪色。此外,通过对Fe3O4@C微球的研究发现,在磁场中,随着磁场减弱,磁性微球分散液的颜色会越来越淡,而分散液的浓度的下降会导致液体在相同磁场中的颜色亮度下降,颜色也会逐渐变淡。
迟阳阳[2](2021)在《艺术染整工艺在涤纶面料中的运用研究 ——以迭代~(?)涤纶针织面料为例》文中提出艺术染整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以现代扎染工艺为核心的染整学科分支,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又能够顺应现代人对时尚理念的追求。近年来,随着现代扎染在国际时尚服装的流行,艺术染整的研究价值、市场价值和独具中国文化意义的“人文染整”价值和视觉创新优势,得到了充分的显现。但与工业染整相比,艺术染整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染整细分领域,由于艺术染整是从扎染发展而来的,现主要工艺面料选择更多局限于棉、麻、毛、真丝等天然纤维织物,像涤纶、腈纶等现代工业合成面料的应用相对较少。所以,艺术染整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染整细分学科,拓宽面料应用领域,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目前艺术染整工艺在涤纶面料中的运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三维记忆再造工艺,而在二维平面染色工艺以及综合工艺的生产应用尚未展开,迫切需要开展对新型改性涤纶面料的选型与实验研究,进一步拓宽艺术染整工艺在涤纶面料的应用。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市场调研法、实验研究法、设计实践法等研究方法。系统性的整理、归纳和分析了艺术染整的历史起源及发展、工艺特征、工艺类别、应用现状和“迭代?涤纶”面料的概念、分类、面料特性等。并重点对艺术染整在迭代?涤纶面料中的运用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运用二维平面染色类别中的浸染、注染、吊染等工艺使迭代?涤纶面料获得了极具现代美感的平面视觉效果,运用三维记忆再造中的机械压褶成型和三维纸模对合焙烘工艺赋予迭代?涤纶面料以独特的立体肌理,综合工艺的创新运用则使得迭代?涤纶面料同时具备二维平面和三维立体双重视觉效果,更好的展现了艺术染整的工艺特色和魅力。后将各工艺实验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后发现,二维平面染色类别中的多数工艺以及三维记忆再造类别中的机械压褶成型工艺更为适合应用于迭代?涤纶面料中,最后根据艺术染整工艺处理后迭代?涤纶面料特点及优势进行了服装设计,充分发挥艺术染整面料后整理艺术的艺术美感和优势。
数码智造图书馆[3](2021)在《转移印花工艺研究进展情况介绍》文中研究指明转移印花依据其转印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热转移印花和冷转移印花。热转移印花是指将印有分散染料图案的印花纸,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将印刷图案转移到涤纶布上的印花过程;冷转移印花是指将印有活性染料图案的印花纸,在一定的压力下,将印刷图案转移到浸轧碱液的棉布上,然后冷堆固色的印花过程。本文就转移印花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进展作一介绍。
杨兴[4](2021)在《织物高压静电染料微胶囊喷印系统开发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自然纤维的无水少水环保印花方法为研究背景,提出了基于分散染料微胶囊技术与自然纤维织物的微纳米层次的作用进行染色,同时利用这种微胶囊触变、升华特性,尝试了自然纤维的免水洗印花整理的合并工艺。本文提出了高压静电法制备分散染料微胶囊。首先设计高压静电染料微胶囊的系统方案,其次进行高压静电微胶囊实验平台机构设计,通过对微胶囊高压静电喷制原理及特点学习,了解各种工艺参数对喷制印染过程的影响,确定实验装置功能要求和控制要求,设计并构建了高压静电微胶囊喷制印染实验平台,进而对喷制印染轨迹进行规划。然后利用实验平台制备的微胶囊电喷印染于织物所得到的织物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该系统的功能。最后通过该系统进行自然织物的直接喷染,测试印染所得样品的性能,分析该方法应用于纺织印染行业的可行性。对所得试样进行了微观分析及性能测试,在放大10000倍下观察微纳胶囊在织物纤维表面形成凹凸不平地致密结构,所得试样进行各种色牢度测试达到4~5级,仅摩擦色牢度为4级,均高于合格级别(3级合格)。实验结果表明,高压静电耦合方法可以获得分散染料的微纳级别的胶囊,其对染料进行了良好的固定,避免了染料聚集和泳移,使织物的强度、透气性、色牢度、匀染性、稳定性等方面均获得较大提升。本文实现了分散染料对自然纤维的染色,染料微胶囊加工条件温和,整个过程无水、清洁、低耗。避免了传统染色整理工艺流程中酸碱环境对织物纤维的损害,在清洁印染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喷制的速度和稳定性方面还有待于提高,改进之后,可以进一步扩大应用。
赵伟伟[5](2020)在《2020年中国优秀印染面料评估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简要介绍了2020年"中国优秀印染面料"征集展示活动的情况,并分别从印染面料的健康属性、绿色环保理念、高品质特征等3方面分析了2020年印染面料的开发趋势。
张欣宇[6](2020)在《锦纶织物的酸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文中指出锦纶纤维化学结构与天然蛋白质纤维相似,可以采用酸性染料进行印花,酸性染料色彩丰富,对锦纶织物亲和力高。目前关于锦纶织物酸性染料转移印花的报道较少,为了提高锦纶印花织物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表观得色、匀染性和牢度等问题,本研究采用酸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处理锦纶织物。在不对锦纶织物进行任何处理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保留锦纶织物的优良性能,研发一种低耗、环保的改性糊料,探讨糊料配比、优化转移印花工艺条件,获得高得色量和高色牢度的锦纶织物印花产品,为酸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的工业应用提供理论支持。首先,采用酸性染料对锦纶织物进行干法转移印花,探讨了改性糊料中增稠剂种类和用量、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H-HPC)用量、酸剂用量及种类、吸湿剂等其他助剂用量对印花织物表观得色和染料固色率、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HPC含量直接影响转移纸与织物间的贴合力,其对表观得色影响较大,采用含有3%H-HPC、4.5%罗望子胶粉、4%酒石酸铵、5%尿素、2%双氰胺、1%纳米SiO2改性糊料制备的转移印花纸,转印后锦纶织物的表观得色和固色率最高,轮廓清晰度和手感良好,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牢度均达到4级以上。其次,使用优化后的印花糊料配方来进行锦纶织物转印工艺的探究。优化后的印花工艺条件为改性糊料放置时间9h,涂层后纸张放置时间12h,涂层厚度0.5mm,热压温度95℃,热压压力3MPa,辊轮转速11r/min,汽蒸温度100℃,汽蒸时间25min,水洗温度40℃,水洗时间2min。在此工艺条件下,锦纶印花织物的表观得色和固色率高,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牢度均可达到4级以上,具有良好的花纹清晰度和手感。最后,对锦纶织物干法转移印花和筛网印花进行各项织物性能测试对比和分析。通过对两种印花方法的表观得色、颜色特征值、增重率、透湿透气性、手感、白度、色牢度、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转移印花锦纶织物的表观得色高于筛网印花锦纶织物,其渗透率低于筛网印花,并且转移印花可以使得织物具有更高的亮度,筛网印花的匀染性好于转移印花。印花后织物的力学性能、白度和透湿性均改变不大,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转移印花锦纶手感好于筛网印花锦纶,筛网印花锦纶的色牢度略优于转移印花锦纶,但转移印花锦纶的花纹具有更高的精细度,印制产品色泽丰富,直观上具有更好的印制效果。
何柳[7](2019)在《蚕丝织物的酸性染料干热转移印花》文中研究表明与传统的纺织品印花技术相比,转移印花印制的图案精细,花纹丰富,图案线条轮廓清晰,且转移印花污染少,对环境友好,完全符合当今绿色发展的主题。蚕丝织物组织缜密,面料雍容华贵,且穿着舒适感好,其经过印花后,颜色鲜艳亮丽,显得高贵而大气。利用现代印花技术,印得集技术和艺术于一体的蚕丝织物逐渐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酸性染料色谱齐全,色泽鲜艳,染色牢度优良,能与蛋白质纤维分子中的氨基以离子键相结合,常用于羊毛、蚕丝等蛋白质织物的染色和印花。目前关于酸性染料转移印花的研究较少,本文以真丝织物为印花织物,采用酸性染料对其进行数码喷墨打印干热转移印花,主要研究转移涂层剂、印花工艺和预处理对蚕丝织物印制效果的影响。首先,用水溶性聚酯和增稠剂等助剂配置转移涂层剂,对转移纸张进行涂层,制备转移印花纸,再进行后续的印花工艺。探讨转移纸涂层剂组成对蚕丝织物数码喷墨打印干热转移印花的表观得色,染料固色率和渗透率的影响,并评价印花织物的水洗牢度和摩擦牢度。结果表明,转移涂层剂的配方为水溶性聚酯含量3%、瓜尔胶粉含量6.5%、双氰胺含量1%、纳米二氧化硅含量1%、酒石酸铵含量3%、尿素含量5%时,印得的真丝织物的K/S值和固色率最高,轮廓清晰度最好,织物水洗牢度可达到4级,摩擦牢度可达5级。接着,探究印花工艺对蚕丝织物印花效果的影响,并对印花蚕丝织物的水洗牢度和摩擦牢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印花工艺为涂层剂放置时间12h,热压温度115℃,热压压力4MPa,压辊速度14r/min,汽蒸时间50min,汽蒸后放置时间30h,水洗时间2min,水洗温度50℃时,获得的印花织物水洗牢度可达到4级,摩擦牢度可达4-5级。最后,对蚕丝织物的转移印花预处理进行了研究。分别使用酸剂、尿素和双氰胺对蚕丝织物进行预处理后再印花,研究预处理对织物白度、印花织物轮廓清晰度、K/S值、固色率和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对织物的白度影响最小;双氰胺可以有效减少染料的渗化,印花图案的轮廓清晰度最好;酒石酸铵作为酸剂时可以有效提高印花织物的K/S值和固色率。
印花社[8](2019)在《天然纤维织物转移印花有关技术知识解析》文中研究指明提及转移印花,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涤纶升华转移印花。该工艺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和应用,目前已实现大规模连续化工业生产。升华转移印花的机理在转移过程发生前,全部染料都印在纸上,被印花织物和空气间隙中的染料浓度为零,空气间隙的大小取决于织物结构、纱支和转移压力。在转移过程中,当纸达到转移温度时,染料开始挥发或升华,此时纸与纤维表面间形成染料浓度差,纤维表面开始吸附染料;当织物达到转移温度时,纤维内
赵思梦[9](2016)在《粘胶及蛋白质纤维织物的活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粘胶及蛋白质纤维织物的活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即通过热压将转印纸与未上浆的干态织物紧密贴合后,再经由汽蒸完成活性染料的溶解、扩散及固色。其优点是在不对织物进行任何处理的条件下完成活性染料的转移印花,极大限度的保留了织物的亲肤透气等优良性能,同时,因不需要对织物进行预湿上浆处理,降低了废水的产生和排放。首先探讨了改性糊料中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H-HPC)用量、海藻酸钠(SA)用量、碱剂种类、碱剂用量、尿素用量对印花粘胶织物得色量和染料渗透率、固色率的影响;接着对转移印花工艺中的热压温度、热压压力、汽蒸温度、汽蒸时间进行了优化选择。结果表明:采用含有3%H-HPC、2.5%SA、5%尿素、3%碳酸氢钠、2.5%三氯乙酸、3%双氰胺、0.5%纳米Si O2的改性糊料制备转印纸,并在热压温度为120℃、热压压力为5Mpa、汽蒸温度为100℃、汽蒸时间为15min的条件下,获得的印花粘胶织物得色量最高,并且具有较高的固色率,而且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可达到4-5级,且粘胶印花织物的手感极佳。其次,对羊毛织物活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印花增稠剂、酸碱剂和吸湿剂种类的选择及改性糊料中各组分用量对羊毛织物活性干法转移印花性能的影响、转移印花工艺对羊毛织物活性干法转移印花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H-HPC 2%、CMC 0.75%、吸湿剂5%(尿素/三甘醇为30/70)、硫酸铵3%、纳米Si O2 0.5%的改性剂配方对转印纸进行涂层改性,并在热压温度为125℃、热压压力为6MPa、汽蒸温度为100℃、汽蒸时间为30min的转移印花工艺条件下印制的羊毛印花织物的表观色深值最大,色牢度可达到4-5级,且手感较佳。最后,对真丝转移印花与真丝喷墨印花的各项印花性能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分别对两种印花方法的印花废液、印花织物颜色特征值、色牢度、印花轮廓清晰度、印花织物手感以及放置时间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喷墨印花废液的COD值是转移印花的1.5倍左右,印花废液中染料浓度也比转移印花高许多,且真丝转移印花渗透率远高于喷墨印花。转移印花花纹精细度没有喷墨印花好但印制的线条均匀度好于喷墨印花,可以印制轮廓均匀的花型。对两种印花织物而言,真丝织物的色牢度和手感好于喷墨印花。放置时间对转移印花的影响较大,而对喷墨印花真丝的影响相对较小。
刘永庆[10](2014)在《天然织物热升华转移印花的发展》文中认为叙述了用分散染料在天然织物纤维上进行升华转移印花的机理,介绍了为改善分散染料印花效果对天然纤维织物和分散染料进行改性处理的方法,并对同步法热转移印花工艺进行了讨论。
二、天然纤维织物的转移印花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然纤维织物的转移印花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海藻酸纤维及其纺织品表面结构设计与生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海藻酸纤维及其纺织品 |
1.2.1 海藻酸纤维 |
1.2.2 海藻酸织物 |
1.3 节水无水染色技术 |
1.3.1 节水染色技术 |
1.3.2 无水染色技术 |
1.4 结构生色 |
1.4.1 结构生色的定义 |
1.4.2 结构生色的原理 |
1.4.3 纤维及织物构筑结构色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皮芯结构海藻酸纤维的原液染色与性能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皮芯结构海藻酸纤维的表面形貌 |
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2.3.3 皮芯结构海藻酸纤维的热稳定性能 |
2.3.4 皮芯结构海藻酸纤维的光学性能 |
2.3.5 皮芯结构海藻酸纤维的机械性能 |
2.3.6 热致变色纤维的耐久度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iO_2结构生色海藻酸/棉混纺织物的构筑与性能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iO_2微球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3.3.2 SiO_2微球的粒径分析 |
3.3.3 SiO_2的红外光谱图 |
3.3.4 SiO_2微球构筑结构色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表征 |
3.3.5 SiO_2微球构筑结构色的光学性能 |
3.3.6 SiO_2微球构筑结构色的耐久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磁场诱导结构生色海藻酸/棉混纺织物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步骤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磁性颗粒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4.3.2 磁性颗粒的光学性能 |
4.3.3 整理后织物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表征 |
4.3.4 整理后织物的光学性能 |
4.3.5 整理后织物的耐久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艺术染整工艺在涤纶面料中的运用研究 ——以迭代~(?)涤纶针织面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艺术染整的研究现状 |
1.2.2 迭代~(?)涤纶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艺术染整概述 |
2.1 艺术染整的概念 |
2.2 艺术染整的起源与发展 |
2.2.1 起源 |
2.2.2 历史发展阶段 |
2.2.3 近现代发展阶段 |
2.2.4 艺术染整概念的提出与发展阶段 |
2.3 艺术染整的特征 |
2.3.1 印染技法丰富 |
2.3.2 立体肌理美感 |
2.3.3 激发设计灵感 |
2.3.4 适应市场需求 |
2.4 艺术染整的工艺类别 |
2.4.1 二维平面染色工艺 |
2.4.2 三维记忆再造工艺 |
2.5 艺术染整在服装中的应用现状 |
2.5.1 二维平面染色工艺在服装中的应用 |
2.5.2 三维记忆再造工艺在服装中的应用 |
第三章 迭代~(?)涤纶概述 |
3.1 迭代~(?)涤纶简述 |
3.1.1 迭代~(?)涤纶的概念 |
3.1.2 迭代~(?)涤纶的研发经过 |
3.2 迭代~(?)涤纶的特性 |
3.2.1 迭代~(?)涤纶的物理性质 |
3.2.2 迭代~(?)涤纶的服用性能 |
3.2.3 迭代~(?)涤纶的加工性能 |
3.2.4 环保性 |
3.3 迭代~(?)涤纶的设计及应用现状分析 |
3.3.1 色彩及图案设计 |
3.3.2 面料质感及肌理 |
3.3.3 设计应用 |
第四章 迭代~(?)涤纶在艺术染整工艺中的创新性实践 |
4.1 二维平面染色工艺实验内容 |
4.1.1 绞缬浸染工艺 |
4.1.2 聚集浸染工艺 |
4.1.3 注染工艺 |
4.1.4 吊染工艺 |
4.1.5 喷染工艺 |
4.1.6 彩绘染工艺 |
4.2 三维记忆再造工艺实验内容 |
4.2.1 热敏辅料记忆成型工艺 |
4.2.2 机械压褶成型工艺 |
4.2.3 三维纸模对合焙烘工艺 |
4.3 综合工艺实验内容 |
4.3.1 二维平面染色工艺与机械压褶成型工艺组合 |
4.3.2 二维平面染色工艺与三维纸模对合焙烘工艺组合 |
4.4 迭代~(?)涤纶运用艺术染整工艺后所产生的变化分析 |
4.4.1 面料视觉 |
4.4.2 面料肌理 |
第五章 迭代~(?)涤纶的设计及运用 |
5.1 设计方案一 |
5.1.1 设计主题及灵感来源 |
5.1.2 工艺选择及面料试样效果 |
5.1.3 设计效果图及说明 |
5.2 设计方案二 |
5.2.1 设计主题及灵感来源 |
5.2.2 工艺选择及面料试样效果 |
5.2.3 设计效果图及说明 |
5.3 设计方案三 |
5.3.1 设计主题及灵感来源 |
5.3.2 工艺选择及面料试样效果 |
5.3.3 设计效果图及说明 |
5.4 设计方案四 |
5.4.1 设计主题及灵感来源 |
5.4.2 工艺选择及面料试样效果 |
5.4.3 设计效果图及说明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一 图片目录 |
附录二 工艺试样 |
致谢 |
(3)转移印花工艺研究进展情况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热转移印花 |
冷转移印花 |
(4)织物高压静电染料微胶囊喷印系统开发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纺织染整行业现状 |
1.2 数码喷墨印花技术 |
1.2.1 数码印花喷印墨水 |
1.2.2 数码印花工艺 |
1.3 微胶囊技术及织物印花整理应用 |
1.4 高压静电微胶囊喷印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工作 |
1.6 论文章节安排 |
2 染料微胶囊高压静电喷印基本原理与系统方案设计 |
2.1 分散染料高压静电微喷基本理论 |
2.2 高压静电微胶囊喷射的稳定性要求 |
2.2.1 高压静电微胶囊喷射印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2.2.2 电压影响 |
2.2.3 供液速度 |
2.3 实验仪器及材料 |
2.3.1 染料微胶囊喷印原型实验系统 |
2.3.2 喷印装置 |
2.3.3 接收装置 |
2.3.4 高压电源 |
2.3.5 在线实时显微观察装置 |
2.3.6 液滴直径测定系统 |
2.3.7 实验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3 染料微胶囊喷制与织物承印实验系统设计 |
3.1 引言 |
3.2 实验系统构建方案 |
3.2.1 实验研究对系统平台要求 |
3.2.2 实验系统构建方案 |
3.3 三维运动平台系统设计 |
3.3.1 机械运动平台的设计 |
3.3.2 运动控制系统选型 |
3.3.3 运动控制系统的线路设计 |
3.4 实验系统硬件平台搭建 |
3.4.1 三维运动硬件平台搭建 |
3.4.2 实验系统硬件平台 |
3.5 本章小结 |
4 运动控制算法软件开发及试验系统试验 |
4.1 引言 |
4.2 运动控制系统的PID算法及参数整定 |
4.2.1 PID算法简介 |
4.2.2 运动控制系统的PID算法 |
4.2.3 运动控制系统的PID仿真分析 |
4.2.4 运动控制系统的参数调整 |
4.3 运动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 |
4.3.1 面向轴的运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开发 |
4.3.2 三轴联动插补运动控制的软件设计 |
4.3.3 基于Autolisp语言的cad二次开发 |
4.4 实验系统的试验 |
4.4.1 三维运动系统试验 |
4.4.2 高压静电染料微胶囊喷制印染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5 染料微胶囊喷射实验研究 |
5.1 染料微胶囊喷射实验及参数整定 |
5.2 实验过程观察及工艺参数实验 |
5.2.1 染料液滴及微胶囊形成及演变实验过程观察 |
5.2.2 注射速率对喷射效果和成型的影响 |
5.2.3 接收装置移动速度对染料微胶囊喷射效果的影响 |
5.3 分散染料微胶囊染整织物性能测试 |
5.3.1 微观测试及分析 |
5.3.2 织物匀染性分析 |
5.3.3 织物的染整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2020年中国优秀印染面料评估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健康属性成为面料开发热点 |
1.1 选用具有抗菌功能的原料 |
1.2 通过后整理赋予抑菌、保健等功能 |
2 面料开发更注重绿色环保理念 |
2.1 选择新型、环保型原料 |
2.1.1 生物基纤维 |
2.1.2 再生纤维 |
2.2 采用绿色环保印染工艺 |
3 产品高品质特征凸显 |
3.1 原料多组分 |
3.2 工艺精细化 |
3.3 功能多样化 |
3.4 色彩图案时尚化 |
4 结语 |
(6)锦纶织物的酸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纺织品印花 |
1.2.1 传统印花 |
1.2.2 喷墨印花 |
1.2.3 转移印花 |
1.2.4 印花增稠剂概述 |
1.3 锦纶纤维的结构性能与染色机理 |
1.3.1 锦纶纤维基本性能与应用 |
1.3.2 锦纶用酸性染料的染色机理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改性糊料配方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改性糊料的配制 |
2.3.2 转移印花纸的制备 |
2.3.3 喷墨打印 |
2.3.4 转移印花 |
2.4 测试方法 |
2.4.1 K/S值 |
2.4.2 固色率和渗透率 |
2.4.3 色牢度 |
2.4.4 轮廓清晰度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增稠剂种类的影响 |
2.5.2 增稠剂用量的影响 |
2.5.3 H-HPC质量分数的影响 |
2.5.4 酸剂种类的影响 |
2.5.5 酸剂用量的影响 |
2.5.6 吸湿剂用量的影响 |
2.5.7 双氰胺用量的影响 |
2.5.8 纳米二氧化硅用量的影响 |
2.6 织物色牢度的测试 |
2.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印花工艺对酸性染料印花性能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改性糊料的配制 |
3.3.2 转移印花纸的制备 |
3.3.3 喷墨打印 |
3.3.4 转移印花工艺 |
3.4 测试方法 |
3.4.1 K/S值 |
3.4.2 固色率和渗透率 |
3.4.3 色牢度 |
3.4.4 断裂强力 |
3.4.5 织物风格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改性糊料放置时间的影响 |
3.5.2 转印纸放置时间的影响 |
3.5.3 涂层厚度的影响 |
3.5.4 热压温度的影响 |
3.5.5 热压压力的影响 |
3.5.6 辊轮转速的影响 |
3.5.7 汽蒸温度的影响 |
3.5.8 汽蒸时间的影响 |
3.5.9 水洗温度的影响 |
3.5.10 水洗时间的影响 |
3.5.11 印花织物色牢度的测试 |
3.5.12 印花织物手感的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锦纶织物的干法转移印花与传统筛网印花的比较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1 实验材料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改性糊料的制备 |
4.3.2 转移印花纸的制备 |
4.3.3 喷墨打印 |
4.3.4 转移印花 |
4.3.5 筛网印花色浆的制备 |
4.4 测试方法 |
4.4.1 增重率 |
4.4.2 K/S值和颜色特征值 |
4.4.3 白度 |
4.4.4 力学性能 |
4.4.5 织物风格 |
4.4.6 透湿透气性 |
4.4.7 色牢度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两种印花锦纶增重率的对比 |
4.5.2 两种印花锦纶K/S值和颜色特征值的对比 |
4.5.3 两种印花锦纶白度和强力的对比 |
4.5.4 两种印花锦纶织物风格的对比 |
4.5.5 两种印花锦纶织物透湿透气性的对比 |
4.5.6 两种印花锦纶织物色牢度的对比 |
4.5.7 两种印花锦纶织物放置时间的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7)蚕丝织物的酸性染料干热转移印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纺织品印花 |
1.2.1 以印花工艺划分的印花方法 |
1.2.2 以印花设备划分的印花方法 |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转移涂层剂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材料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制备涂层剂 |
2.3.2 涂层 |
2.3.3 喷墨打印 |
2.3.4 转移印花 |
2.4 测试方法 |
2.4.1 粘度 |
2.4.2 表观得色 |
2.4.3 固色率和渗透率 |
2.4.4 增重率 |
2.4.5 色牢度 |
2.4.6 pH值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水溶性聚酯与各增稠剂的相容性 |
2.5.2 涂层剂配方对转移印花效果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印花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1 材料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转移涂层剂的制备 |
3.3.2 涂层 |
3.3.3 喷墨打印 |
3.3.4 转移印花 |
3.4 测试方法 |
3.4.1 表观得色 |
3.4.2 固色率和渗透率 |
3.4.3 断裂强力 |
3.4.4 色牢度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转移涂层剂放置时间的影响 |
3.5.2 涂层后纸张放置时间的影响 |
3.5.3 热压温度的影响 |
3.5.4 热压压力的影响 |
3.5.5 压辊速度的影响 |
3.5.6 汽蒸时间的影响 |
3.5.7 汽蒸后织物放置时间的影响 |
3.5.8 水洗温度的影响 |
3.5.9 水洗时间的影响 |
3.5.10 印花织物色牢度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织物印花预处理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1 材料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织物的预处理 |
4.3.2 转移涂层剂的制备 |
4.3.3 涂层 |
4.3.4 喷墨打印 |
4.3.5 转移印花 |
4.4 测试方法 |
4.4.1 表观得色 |
4.4.2 固色率和渗透率 |
4.4.3 轮廓清晰度 |
4.4.4 白度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预处理方法对印花效果的影响 |
4.5.2 酸剂对印花效果的影响 |
4.5.3 尿素对印花效果的影响 |
4.5.4 双氰胺对印花效果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8)天然纤维织物转移印花有关技术知识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升华转移印花的机理 |
天然纤维织物改性 |
分散染料改性 |
活性染料转移印花 |
结语 |
(9)粘胶及蛋白质纤维织物的活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纺织品印花 |
1.2.1 辊筒印花 |
1.2.2 筛网印花 |
1.2.3 数码喷墨印花 |
1.2.4 转移印花 |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研究意义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粘胶织物活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2 转移印花纸的制备 |
2.3.3 转移印花工艺 |
2.4 测试方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改性糊料中各组分用量对粘胶织物活性干法转移印花性能的影响 |
2.5.2 转移印花工艺对粘胶织物活性干法转移印花性能的影响 |
2.5.3 牢度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羊毛织物活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改性糊料的配制 |
3.3.2 转移印花纸的制备 |
3.3.3 转移印花工艺 |
3.4 测试方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羊毛印花助剂的选择 |
3.5.2 改性糊料中各组分用量对羊毛印花性能的影响 |
3.5.3 转移印花工艺对羊毛印花性能的影响 |
3.5.4 牢度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真丝织物的干法转移印花与喷墨印花的比较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真丝织物活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 |
4.3.2 真丝织物活性染料喷墨印花 |
4.4 测试方法 |
4.4.1 真丝印花废液COD值的测试 |
4.4.2 增重率的测试 |
4.4.3 真丝印花废液Abs值的测试 |
4.4.4 印花真丝颜色特征值的测试 |
4.4.5 色牢度 |
4.4.6 印花真丝轮廓清晰度的测试 |
4.4.7 印花真丝织物手感的测试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真丝转移印花和喷墨印花废液的对比 |
4.5.2 转移印花真丝与喷墨印花真丝颜色特征值的对比 |
4.5.3 转移印花真丝与喷墨印花真丝色牢度的对比 |
4.5.4 转移印花真丝与喷墨印花真丝轮廓清晰度的对比 |
4.5.5 转移印花真丝与喷墨印花真丝手感的对比 |
4.5.6 放置时间的影响 |
4.5.7 真丝转移印花与喷墨印花试样的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10)天然织物热升华转移印花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模拟分散染料对涤纶织物转移印花的机理 |
1.1 纤维变性后的分散染料转移印花 |
1.2 在天然纤维某个基团上连接分散染料的受体 |
1.3 发生交联反应的升华转移印花 |
2 升华转移分散染料的改性 |
3 同步法热转移印花工艺的研究 |
4 升华转移印花的展望 |
四、天然纤维织物的转移印花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海藻酸纤维及其纺织品表面结构设计与生色性能研究[D]. 邹小龙. 青岛大学, 2021
- [2]艺术染整工艺在涤纶面料中的运用研究 ——以迭代~(?)涤纶针织面料为例[D]. 迟阳阳. 青岛大学, 2021
- [3]转移印花工艺研究进展情况介绍[J]. 数码智造图书馆. 网印工业, 2021(04)
- [4]织物高压静电染料微胶囊喷印系统开发与实验研究[D]. 杨兴.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1)
- [5]2020年中国优秀印染面料评估报告[J]. 赵伟伟. 染整技术, 2020(11)
- [6]锦纶织物的酸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D]. 张欣宇. 苏州大学, 2020(02)
- [7]蚕丝织物的酸性染料干热转移印花[D]. 何柳. 苏州大学, 2019(04)
- [8]天然纤维织物转移印花有关技术知识解析[J]. 印花社. 网印工业, 2019(04)
- [9]粘胶及蛋白质纤维织物的活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D]. 赵思梦. 苏州大学, 2016(01)
- [10]天然织物热升华转移印花的发展[J]. 刘永庆. 染整技术,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