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亲密接触VIA P4M266(论文文献综述)
徐潇[1](2021)在《铝锂合金分流挤压型材纵向焊缝固态焊合行为及其组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结构轻量化一直是航空航天、高速轨道交通、汽车等领域追求的目标,轻量化构件不仅能够提高交通工具的运载能力,而且能够显着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三代铝锂合金具有低密度、高弹性模量、高比强度、可焊耐蚀等特点,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重要用途。采用分流挤压技术生产的空心铝锂合金型材是一种典型的整体化结构件,而整体化和轻量化的铝锂合金结构件有利于提升飞行器运载能力和降低生产成本。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超常服役条件对空心铝锂合金型材性能提出了苛刻要求。由于分流挤压的空心型材会沿其长度方向形成一条或多条纵向固态焊缝,纵向焊缝处易存在焊合缺陷和微观组织不均匀等问题,导致型材性能降低。因此,研究铝锂合金型材纵向焊缝质量的控制方法对于获得高性能铝锂合金空心型材产品具有重要意义。围绕铝合金型材分流挤压技术,人们针对材料变形行为、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对纵向焊缝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界面焊合质量预测方法等,已开展了诸多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关于铝锂合金分流挤压技术的研究还相对匮乏,所涉及的主要科学问题也亟待研究,如铝锂合金固态焊合机制,分流挤压工艺参数、焊合界面微观组织与界面焊合质量之间的关系,型材纵向焊缝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化规律及其对型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纵向焊缝处晶粒异常生长原因及影响因素,型材焊缝区局部晶粒异常生长的抑制方法等。为此,本文主要研究了铝锂合金固态焊合行为及分流挤压型材纵向焊缝微观组织与性能,其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研究进展如下:(1)针对铸态2196进行了热压缩焊合试验,对其固态焊合过程进行了物理模拟,研究了不同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变量条件下材料的热变形和固态焊合行为。首先,研究了上述变形参数对铸态2196合金界面结合质量的影响规律,发现界面焊合质量随应变量增大而提高,在温度470~525℃、应变速率0.6~1 s-1范围内,其热压缩试样的固态焊合质量良好;揭示了 2196铝锂合金界面上的固态焊合机制,发现界面附近晶粒的晶界弓出、微孔洞和界面应变集中等诱导的不连续动态再结晶和晶界迁移是合金实现固态焊合的主要途径;总结分析了变形参数对界面焊合质量的影响规律,提出了焊合激活能的概念,并建立了相应的经验关系式,为铝锂合金固态焊合质量预测提供了一种定量方法。(2)设计并制造了一种分流桥可拆卸的组合式分流挤压模具,在相同挤压参数下获得了含纵向焊缝和不含纵向焊缝的喷射态2195铝锂合金型材,研究了纵向焊缝形成过程中焊合路径上晶粒形貌和取向的演化规律以及焊合界面上微观孔洞的闭合行为。研究表明,分流挤压中流经模具分流桥表面的金属在经历剧烈的摩擦剪切后汇入焊合室进行焊合,进而形成固态焊缝,焊合界面上存在大量微凸起和不连续微孔洞,促进了焊合界面附近材料的微观塑性变形和不连续动态再结晶。型材焊缝区的动态再结晶程度高,从而形成细等轴晶区,导致该处发生局部软化,而远离焊缝的基体区材料变形程度较低,在热挤压过程中主要发生动态回复,并形成小角度晶界丰富的挤压纤维。(3)研究了挤压温度和挤压速度对喷射态2195铝锂合金型材焊缝界面结构演化、焊缝晶粒形貌与取向、二次相粒子特征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提高挤压速度有利于界面焊合,提高挤压温度能够同时提高型材焊合质量和硬度。焊缝区晶粒尺寸和动态再结晶比例随挤压温度的提高而增大,随挤压速度的提高先升高后降低。分析了含有不同焊合缺陷的纵向焊缝在固溶和时效处理中的界面缺陷、晶粒形貌和析出相的演化规律。在固溶过程中,焊缝区细等轴晶发生异常长大,形成毫米级粗晶,由于铝锂合金的易氧化特性,焊合界面上的缺陷进一步恶化,阻碍了焊缝区晶界跨越界面迁移,导致型材沿焊合界面易产生脆性断裂。时效处理后的焊缝区析出了大量T1、δ’和θ’相,使其软化现象逐渐消失,抗拉强度明显提升。但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试样晶界无沉淀析出区变宽,易沿异常长大粗晶界断裂,峰时效后断裂面出现分层现象,导致型材断裂延伸率明显降低。(4)研究了挤压和固溶处理中铸态2196合金型材纵向焊缝处的晶粒异常生长行为,并揭示了晶粒异常生长机理。发现焊缝区形成的细等轴晶为Copper织构,随挤压温度和速度的提高,部分晶粒因动态再结晶而转变为Goss和Cube织构。挤压过程中位于不同织构交界处的无应变Cube取向晶粒具有较高的晶界能、晶粒生长驱动力及生长优先性,这些晶粒易发生“定向生长”,形成Cube取向的粗晶,粗晶内无小角度晶界等亚结构。挤压中未发生晶粒粗化的焊缝区细晶组织在固溶处理中容易发生异常长大,通过原位加热TEM观察发现,该过程是由晶粒内的位错湮灭、亚晶粒合并和晶界迁移所导致的。而基体区晶界较平直,晶粒生长驱动力较低,在热激活作用下其位错多沿平行晶界的方向移动,且难以相遇和湮灭,因此基体区在挤压和热处理中始终保持细晶的Brass织构。(5)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研究了铸态2196合金型材晶粒异常长大的焊缝区与细晶基体区的析出相特征,揭示了焊缝处粗晶组织对强化相析出行为的影响规律。发现无亚结构的粗晶内溶质原子具有较快的扩散速率,在较短时间内就达到峰值时效状态,且易形成低密度的粗大析出相,降低焊缝区力学性能,而基体区大量的亚结构促进了细小均匀的T1相析出。研究了粗晶焊缝区和细晶基体区在1%~1 1%范围内的预拉伸时效硬化行为,发现粗晶焊缝区难以储存预拉伸中引入的位错,导致其在时效过程中的析出相迅速粗化,而细晶基体区引入并固定了大量位错,促进了T1相的均匀析出。铸态2196铝锂合金型材粗晶焊缝区主要析出相序列为 SSS→δ’/β’+GP zone+T1→σ+θ’+T1+δ’/β’→T2+σ+S’/S,而基体区析出相序列为 SSS→δ’/β’+GP zone+T1→σ+θ’+T1+δ’/β’→T1+T2+σ+S’/S+δ’/β’。(6)提出了中间退火+T6处理方法抑制铝锂合金型材焊缝晶粒在固溶中的异常生长。中间退火处理能够促进焊缝区亚晶粒的合并和均匀长大,明显降低焊缝区细晶粒的生长驱动力,进而减少随后固溶中焊缝晶粒异常长大区域的宽度。与传统T6型材相比,经中间退火+T6处理的铸态2196铝锂合金挤压型材,其拉伸时晶间断裂区面积显着减少,断裂延伸率和抗拉强度均有所提高,该方法有效缓解了焊缝晶粒异常长大现象以及型材局部组织性能不均匀问题。
李宇[2](2019)在《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加工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一直以来,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信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良好的信任易形成合作性的人际关系。为此,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关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之间的关系。在我国,随着社会转型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原先的熟人社会关系正向陌生人社会关系转化。即,旧有的信任关系逐渐瓦解,而新的信任关系尚未完全建立,这就导致了社会信任危机的产生。近年来,由信任危机引发的人际冲突事件频发,有些甚至演化为暴力性的社会群际冲突事件。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研究者们对于信任与另一种极端的人际关系—人际冲突之间的关联被提到了研究日程上,显得更为迫切。本研究在梳理及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人际信任区分为特质信任与状态信任两类,引入至人际冲突的信息加工过程中。试图在建构人际冲突信息加工阶段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系列实验研究深入探讨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加工的注意选择偏向、冲突知觉、以及冲突反应过程的影响。在具体研究中,我们对于两类信任的操纵,分别通过经典的人际信任量表筛选出不同信任水平的个体,作为特质信任的被试变量;采用人际信任核心词作为情境性的状态信任的启动范式。在人际冲突加工中,我们引用经典的点探测任务与社会博弈任务作为实验范式,以反应时与正确率作为行为指标,结合ERPs技术,以平均波幅作为脑电指标进一步探讨两类信任对其加工过程的影响。通过系列实验(包括9个行为实验与3个脑电实验),本研究主要的结论可概括如下:(1)信任影响了人际冲突信息的注意偏向。具体来说,在行为水平上:高特质信任者表现出了对不同水平冲突信息的注意偏向;一般被试在低状态信任启动下对冲突信息更加敏感,但在高状态信任启动下对高冲突信息的注意维持时间显着长于低冲突信息;高特质信任者在低状态信任启动下表现出了对高冲突信息的注意警觉与注意脱离困难。在ERP水平上,特质信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N170与P300的平均波幅上,由此提出了注意加工的三阶段理论。(2)信任影响了人际冲突信息的知觉。具体来说,针对研究一的静态冲突信息而言:高特质信任者在面对高冲突信息时知觉到的冲突水平显着高于低特质信任者,且反应时更短;一般被试在面对无冲突信息时,低状态信任启动条件下被试感知到的冲突水平显着高于高状态信任启动;并且,不同特质信任者受到的状态信任影响不同,高特质信任者对信息的冲突感知不受状态信任影响,但是低特质信任者受到状态信任启动的影响。针对研究二的互动中的冲突信息而言:在行为水平上,对无冲突信息的知觉正确率显着大于冲突信息;高特质信任者对信息的冲突知觉正确率显着大于低特质信任者;一般被试在面对冲突信息时,低状态信任启动条件下的正确率显着高于高状态信任启动,且前者的反应时显着较短;不同特质信任者在不同状态信任启动条件下的冲突知觉差异不显着,但他们在高状态信任启动条件下均表现出对无冲突信息的知觉反应时显着短于冲突信息。在ERP水平上,N170、N270、P300与LPP平均波幅指标中体现出了特质信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知觉三阶段理论。(3)信任影响了人际冲突信息的监控反应。具体来说,在行为水平上,特质信任主效应不显着;一般被试的状态信任主效应显着,低状态信任启动条件下,被试更快、更多地选择“保留”,较少选择“分享”;在反应时指标上,不同特质信任者在状态信任启动条件下差异显着,低状态信任启动下低特质信任者较高特质信任者的反应时更短;在高状态信任启动下,高特质信任者的反应时较低特质信任者更短。在ERP水平上,P300的平均波幅呈现出特质信任与电极点之间的交互作用显着。综上,结合前人研究,我们提出了人际冲突信息加工阶段理论,人际冲突信息加工主要涉及对冲突信息的注意偏向加工、对不同冲突信息的知觉加工、以及对冲突信息的监控反应加工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我们首次将特质信任与状态信任引入加工过程中,发现两者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行为水平上,与特质信任相比,状态信任的效应更加显着。在ERP水平上,我们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特质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注意加工的三阶段理论:自动化早期阶段(N1,对冲突信息警觉)、自动化后期阶段(P1与N170,不同特质信任对冲突信息的指向产生分离)与控制加工阶段(P300,高特质信任者对高冲突信息的注意脱离困难);同时,也提出了特质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知觉加工的三阶段理论:自动化加工阶段(P1与N170)、冲突检测阶段(P2与N270)与冲突评估阶段(P300与LPP)。因此,基于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加工的影响,本研究建议可以通过提高情境性的状态信任水平来减少冲突反应,增加个体间的人际合作,构建和谐关系。
方媛萍[3](2019)在《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直接质谱检测及其光催化降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自然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作为新型环境污染物被广泛检出,PAEs作为一类人工合成有机物主要用作化妆品、塑料增塑剂、建筑材料等的生产原料。PAEs与基质中的聚合物不是以化学键结合,而是由氢键或范德华力联接,随着时间推移,PAEs可从聚合物基质中浸出,进入周围环境,造成环境污染,进而损害生物和人体健康。因此,PAEs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检测技术、去除降解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关于水环境中PAEs的检测已有较充分的研究,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色质联用法,但这些常规检测技术均需复杂的样品预处理,消耗大量有机溶剂,易造成二次污染,且检测速度慢,难以满足高通量样品分析需求。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法(EESI-MS)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常压质谱分析技术,能够在常压条件下对样品进行快速检测,无需复杂的样品预处理,可一些样品实现有效的原位在线检测。研究报道显示,光催化降解是PAEs在水环境中的重要降解途径,能有效去除水中的PAEs,但关于PAEs的光催化过程产物及机理的研究并不完全。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以环境中检出率及检出量最高的四种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DMP、DEP、DBP、DEHP)为目标化合物。利用EESI-MS建立了水样中的PAEs的快速检测法;合成了能够有效降解PAEs的CuO/TiO2催化剂,并利用EESI-MS分析了PAEs在光催化作用下的降解中间产物,探究了PAEs的光催化降解机理。首先,采用EESI-MS在正离子检测模式下检测四种PAEs,对其进行了定性分析。考察了电喷雾电压、离子传输管温度、样品溶液流速、萃取剂组成对测定PAEs的影响。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分析PAEs浓度与其相应质谱峰的信号强度的线性关系,建立了PAEs的定量分析方法。其次,采用湿法浸渍法合成了5.0 wt%CuO/TiO2催化剂,在紫外光条件下,对PAEs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体系初始pH、光照条件对PAEs降解的影响,并探究了符合PAEs光催化降解的动力学模型。最后,以DBP为例,采用EESI-MS测定DBP光催化降解的中间产物,根据产物分析其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推测DBP的光催化降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EESI-MS检测四种PAEs,其在正离子检测模式下均以结合一个质子H的形式存在,对[M+H]+进行碰撞诱导解离(CID)实验,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排除了假阳性信号。确定了检测PAEs的最佳质谱条件为:离子传输管温度300℃,电喷雾电压3.0 kV,样品溶液流速为8μL/min,萃取剂为甲醇/水/乙酸(40:40:20,V/V/V)。四种PAEs浓度与其相应质谱峰的信号强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0.98,四种PAEs的回收率为93.84%106.57%,相对标准偏差为2.42%10.04%。在紫外光作用下,本研究合成的5.0wt%CuO/TiO2催化剂能有效降解PAEs,确定了光催化降解的最佳实验条件为:在紫外光照射下,体系初始pH为6,催化剂投加量为20 mg,CuO/TiO2催化剂降解PAEs的效率为75.7%88.2%,且四种PAEs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均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DBP光催化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产物包括邻苯二甲酸单丁酯,苯甲酸丁酯、邻苯二甲酸、苯甲酸等。DBP的光催化降解机理主要为在紫外光作用下,催化剂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等活性氧基团对DBP的氧化分解。本研究建立的PAEs的快速质谱测定方法为环境中的污染物的快速定性定量分析提供了新方法参考,同时对深入了解自然水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光催化降解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邻苯二甲酸酯在环境中的环境行为及生态风险评估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徐悦[4](2019)在《基于网络表示学习的推荐算法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过载问题越来越严重。个性化推荐是解决信息过载问题的有效途径,已被广泛应用于新闻资讯、电子商务等领域,作为其核心的推荐算法近年来成为了研究热点。协同过滤算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推荐算法,但该算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它只考虑了用户和物品两类实体,忽略了用户属性、物品属性、时间、用户行为模式等上下文信息,推荐结果往往不尽人意。此外,随着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大,该类算法将面临着严重的可扩展性问题。网络表示学习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推荐算法的可扩展性问题,为推荐算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基于网络表示学习技术,对融合上下文信息的推荐算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根据不同的上下文信息融合方式,本文提出了两种基于网络表示学习的推荐算法:基于用户-物品图的网络表示学习推荐算法(User-Item Graph based Network Embedding Recommendation,UIGNER)和基于元路径的网络表示学习推荐算法(Meta-Path based Network Embedding Recommendation,MPNER)。两种算法均考虑了用户属性、物品属性、时间、用户行为模式四种上下文信息。UIGNER算法利用上下文信息构建用户-物品图并合理量化两种节点之间的三种类型边的权重,应用网络表示学习方法获取用户节点和物品节点的向量表示,进而挖掘用户和物品之间的相关性,通过相关性进行推荐;MPNER算法将上下文信息转换为实体节点并利用这些实体节点构建相应的异构信息网络,应用网络表示学习方法学习该异构信息网络中不同元路径下的用户特征向量,然后使用贝叶斯个性化排序算法计算不同元路径的用户相似度权重矩阵,通过相似度权重矩阵融合不同元路径下的用户相似度,最后根据融合的用户相似度结果进行推荐。经MovieLens公开数据集和移动公司OTT TV真实数据集验证,这两种算法较其他几种经典推荐算法均有较好的推荐效果。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现阶段常用的推荐算法和网络表示学习算法。接着对电影推荐和互联网电视节目推荐两种场景下的数据集进行了上下文信息分析、数据爬取、数据清洗和数据格式化处理等工作。在此基础上,本文在算法建模时考虑了用户属性、物品属性、时间、用户行为模式四种上下文信息,提出了两种基于网络表示学习的推荐算法。然后针对两种算法分别设计了推荐质量和参数调整方面的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总结了作者在论文期间的工作,并展望了下一步研究方向。
徐云飞[5](2018)在《新疆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与研究》文中提出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满足感、自由实现职业理想、提升自我效能、发挥自我潜质、实现自身价值、获得永续人生意义的持续的愉快体验和蓬勃的生命涌动感。本研究将以Cross&Hong的“个人-环境”教师情感模型的维度划分具体指导调研,结合Tal Ben Shahar所总结出的汉堡型四人生模式对新疆高校英语教师的幸福感状况进行现状总结和影响因素、特征挖掘;基于Martin E.P.Seligman在持续幸福论中所期许的:感到幸福就是觉得“蓬勃的生命力”在涌动的理念,采用V.Frank意义治疗学作为方法论,进行职业幸福感提升的策略探寻,最终目的是提高新疆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升华教师的人生境界。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所收集数据的分析得出新疆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整体现状;其后,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使用“目的性抽样”(Purposive Sampling)的方法选取一位经历丰富、研究价值高的叙事研究个案。选用个案叙事研究的目的首先在于验证量表各维度在本次调查中的适切性;其次,启发、引导研究对象讲述发生在他身上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教学事件;合作挖掘出其所隐含的教育观念、生活理念;再次,共同发现和归纳新疆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最后,合作制定相应的新疆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策略。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从总体上看,新疆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幸福感相对较高;教师的人格成长、生命活力、生活满意、健康关注、利他行为、自我价值、友好关系等因素与幸福感之间存在显着性相关;不同婚姻状况的新疆高校英语教师在生活满意、友好关系、健康关注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已购房的教师生活满意高于未购房的;汉族与少数民族教师在健康关注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不同年龄的教师在健康关注维度差异显着,在人际关系维度差异非常显着;不同教龄的教师其在友好关系、健康关注维度差异显着;不同职称教师在人际关系、健康关注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不同月收入的教师在幸福指数、生活满意方面存在显着差异;学历越高,幸福感得分越高。根据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高新疆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提出以下建议:教师注重全面的提升,学校实施有效管理,社会给予理解支持。
李慧杰[6](2018)在《尼古丁代谢系统相关基因多态性及其他因素与戒烟成功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可预防死亡原因,烟草使用造成的疾病、贫穷和过早死亡对于人类健康、社会发展、国家进步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危害和愈加沉重的压力。当前全球吸烟人群已超过11亿,每年夺去700多万人的生命,相关卫生支出和经济损失超过1.4亿美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消费国,拥有最多的吸烟人口,占全球烟民数量的28.73%,人均年烟草摄入量世界第一;也是遭受烟草使用危害最大的国家,仅2014年,吸烟相关疾病致死人数138.4万人,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我国GDP的0.55%。烟草使用带来的严重危害引起了广大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2003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相继推出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和MPOWER系列控烟政策,得到了包括我国在内的180多个国家的支持,全球范围内的控烟运动已成规模。我国全面推进控烟履约,密切结合健康中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控烟成效。然而,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在我国,人民群众对于烟草使用带来的健康损害认识不足,社会对于烟草使用带来的深层次危害重视不够,仍有约3.16亿吸烟人口,7.4亿人处于二手烟暴露之下。距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到2030年将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控制在20%以内”的远景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控烟工作复杂而艰巨。在众多控烟措施中,帮助吸烟者戒烟是减少烟草使用相关疾病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吸烟行为具有生理、心理、社会等复合特征,具体影响因素包括个人生理特征、遗传特性、社会干预、生活环境、认知水平、心理活动等,戒烟成功是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众多研究显示,吸烟者自身尼古丁代谢速率对其能否成功戒烟有着重要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吸烟者通过不断摄取香烟来维持体内的尼古丁水平,从而避免受到戒断症状的折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吸烟者自身尼古丁代谢速率决定其吸烟行为。尼古丁代谢速度快的吸烟者与慢代谢者相比,为了恢复和保持其血浆尼古丁浓度,他们吸食香烟的频率更高、吸食香烟的量更大,更易成为尼古丁依赖者或尼古丁依赖程度更高,对烟草的渴求度也升高,进而增加其戒烟的难度。系谱调查与双生子研究等均显示,吸烟开始的遗传度为47%-76%,吸烟维持的遗传度也在.60%左右,戒烟成功的遗传度在50%-58%。影响戒烟成功的遗传因素,主要包括两类:一类为药效学方面的基因,如多巴胺通路相关基因、5-羟色胺通路基因。另一类为药代学方面基因,即编码体内尼古丁代谢酶,其基因变异可能影响吸烟者尼古丁代谢率的基因。参与人体内尼古丁代谢的酶主要包括细胞色素P450酶系(CYPs)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系(UGTs)。而其中CYP2A6酶被认为是影响尼古丁代谢速率的关键酶,它在尼古丁转化为可替宁,可替宁进一步转化为反式-3-羟基可替宁(3HC)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它的编码基因CYP2A6基因也受到了最多的关注。除遗传因素外,戒烟成功还受个体心理因素(如吸烟动因、自我效能、焦虑、压力等)、个体生理特征(如尼古丁依赖程度、年龄等)、社会环境因素(如社会支持、吸烟危害认知程度等)共同影响。因此,全面深入研究中国人群戒烟成功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内在交互作用(如遗传-环境),比较各种影响因素相对作用大小,将为对吸烟者实施更有效干预提供重要理论支撑,有利于提高戒烟成功率,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研究目的1、探讨吸烟者尼古丁代谢系统基因单个位点多态性以及整体基因变异与戒烟成功的关系。2、探讨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POR)基因多态性与戒烟成功的关系。3、探讨个体生理特征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其他因素对戒烟成功的影响,并且比较各种影响因素的相对作用大小。4、分析基因得分与拒烟自我效能对戒烟成功的交互作用。研究方法1、采用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戒烟成功者所在组作为病例组,以戒烟失败者所在组作为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血液样本并提取DNA,使用Sequenom MassArray系统和巢氏PCR法进行基因分型,收集遗传因素特征。使用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拒烟自我效能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吸烟危害认知量表、吸烟社会作用认同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收集研究对象个体生理特征、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特征。2、采用加权基因得分法,基于本研究人群中的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尼古丁代谢系统基因的基因得分。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单个位点多态基因型、基因得分与戒烟成功的关系。基因型关联分析在共显性、加性、显性和隐性四种遗传模型下进行分析。采用赤池信息量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判断每个多态性位点最优的遗传模型。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单倍型分布频率采用Pearson’s χ2检验进行比较。3、采用基于相乘模型和相加模型分析尼古丁代谢系统基因得分和吸烟者拒烟自我效能的交互作用对戒烟成功的影响。相乘交互作用是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中的交叉乘积项(基因得分-拒烟自我效能)进行评估。相加交互作用是通过计算交互作用引起的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和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AP)进行评估。4、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戒烟成功中的四个影响因素(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个体生理特征因素)的得分,并进一步应用优势分析比较四个影响因素对戒烟成功的相对作用大小。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有708名研究对象,其中戒烟成功者(病例组)363例,戒烟失败者(对照组)345例。与戒烟失败者相比,戒烟成功者的年龄更大,吸烟年数更长。职业、教育水平、每日吸烟量、戒烟原因等在两组之间分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尼古丁代谢系统中CYP2A6*4 rs11726322、rs12233719 和 rs3100 多态性位点对戒烟成功有积极影响,rs3760657对戒烟成功有消极影响。尼古丁代谢系统 CYP2D6、FM03、UGT2B10、UGT1A9、UGT2B7、UGT2B15 加权基因得分以及尼古丁代谢系统基因总得分与戒烟成功正相关,CYP2B6基因得分与戒烟成功负相关。3、POR基因rs3823884和rs3898649位点变异对戒烟成功有积极影响,促进戒烟。PORrs239953和rs17685位点变异对戒烟成功有消极影响。未发现在戒烟成功组和戒烟失败组之间POR基因单倍型频率分布存在显着性差异。.4、FTND得分在戒烟成功组和戒烟失败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2,P = 0.022)。吸烟原因药理维度中自动量表得分、辅助量表得分以及依赖得分与戒烟成功有关。戒烟成功者拒烟自我效能总分、吸烟危害认知得分高于戒烟失败者。戒烟成功者对于吸烟的社会作用认同度得分低于戒烟失败者。吸烟者的特质应对方式和焦虑评分在戒烟成功者和戒烟失败者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5、相乘作用模型显示,UGT1A9基因得分与吸烟者拒烟自我效能存在负相乘交互作用。相加作用模型显示,UGT1A9基因得分和CYP2D6、POR基因得分与拒烟自我效能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6、优势分析结果显示,个体生理特征可以解释的戒烟成功个体间差异占全部因素可以解释差异的64.7%,遗传因素占20.8%,社会因素占13.0%,心理因素作用最小,仅占1.5%。结论1、吸烟者尼古丁代谢系统基因多态性与戒烟成功有关。不仅是Ⅱ相代谢酶的编码基因,多个Ⅱ相代谢酶的编码基因变异显示对戒烟行为有影响。2、本研究首次探讨POR基因多态性与吸烟行为的关系,发现POR基因的4个SNPs位点影响戒烟成功的遗传易感性,POR基因变异与吸烟行为有关。3、吸烟者个体生理特征、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均对戒烟成功有影响。吸烟者尼古丁依赖程度与戒烟成功相关,与依赖程度较轻的吸烟者相比,尼古丁依赖程度较重的吸烟者更不易戒烟。拒烟自我效能水平更高的吸烟者更容易戒烟,特别是在积极/社交情境和消极/情绪情境。此外,吸烟危害认知程度高、对吸烟行为社会作用认同度低的吸烟者更容易戒烟。4、UGT1A9基因得分与拒烟自我效能存在负相乘交互作用和正相加交互作用,说明两因素联合作用大于两者单独作用之和,小于两者单独作用的乘积。结果还发现CYP2D6、POR基因得分与拒烟自我效能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5、优势分析结果显示,个体生理特征是影响戒烟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后续排名依次为遗传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意义及创新.1、本研究在探讨Ⅰ相代谢酶的编码基因基础上,还分析了 Ⅱ相代谢酶编码基因的遗传变异与戒烟成功的关系。而之前此类研究大多数集中于Ⅰ相代谢酶的编码基因,特别是CYP2A6。以往有关Ⅱ相代谢酶编码基因多态性对吸烟行为的作用,几乎未见报道。本课题为将来进一步探索遗传因素影响吸烟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2、本研究中,不仅分析单个位点基因变异对戒烟成功的影响,还使用加权基因得分评价尼古丁代谢系统基因的整体作用。3、本研究探讨POR基因多态性与吸烟行为的关系,之前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发现POR基因的4个SNPs位点影响戒烟成功,其中POR rs3823884和rs3898649位点变异对戒烟成功有积极影响,促进戒烟。POR rs239953和rs17685位点变异对戒烟成功有消极影响,不利于戒烟。4、本研究发现戒烟影响因素中,遗传因素与心理因素存在交互作用,在控烟工作中应利用各因素间联系,制定更有效的戒烟措施。5、本研究显示,个体生理特征是影响戒烟成功的最主要因素。这提示我们针对有戒烟意愿的吸烟者,特别是尼古丁依赖程度较高的寻求戒烟者,应该建议他们去戒烟门诊,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同时,我们应该加大教育宣传,鼓励建立无烟社区,推进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立法,为戒烟者创造积极的社会环境。对于部分戒烟者,我们还应加强心理疏导,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其树立戒烟信心,促进其戒烟成功。
屈圆圆[7](2017)在《不同方法制备PPy/MnO2复合材料及其电容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当今时代一系列环境问题使得新型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日益迫切,而超级电容器其具有高功率密度,低成本,高安全系数,高工作温度范围,长循环寿命和环境友好的特点,而电极材料作为其核心结构吸引了人们关注。聚吡咯(Polypyrrole,PPy)和二氧化锰(MnO2)是理想电极材料,也广泛应用于电解电容器、超级电容器里,所以对其电容性能的研究很重要。PPy良好的电子导电性有助于补偿MnO2的导电性较差的缺点,反过来,MnO2可以通过将聚合物链互相连接来提供刚性载体和渗透导电路径以确保可以在氧化还原循环过程中改善电荷交换效率和稳定性。此外,MnO2有助于克服导电聚合物在快速充电/放电条件下的循环性能差的难题。所以将两者较好的结合是非常值得研究的。(1)选择高锰酸钾(KMnO4)和硫酸锰,采用水热法控制温度分别为100℃,140℃,180℃,制备了三种不同的MnO2纳米片微球,测试表明三个样品均存在α-MnO2和δ-MnO2两种晶型。研究发现:三种MnO2电极样品比电容依次为165.28 F/g,219.73 F/g和190.83 F/g,产物表现出较好的电容性能。改变体系为硫酸锰和过硫酸按,在不同温度下得到的不同形貌结构的MnO2,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MnO2的形貌从短棒团聚的球形变为长棒形。5个样品最大的比电容为295 F/g。由此可见,过硫酸铵体系制备的MnO2的电容性能比高锰酸钾体系制备的MnO2的电容性能更好,电化学性能更优。将过硫酸铵体系中制备的电化学性能最好的MnO2产物与聚吡咯按不同的物质的量的比进行复合,制得6个样品。对制得的复合材料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 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分析,可以确定产物中有PPy存在,且复合情况良好,PPy均匀的裹在MnO2纳米棒上。对6种样品进行电容测试,比电容最高达385.54 F/g,在高达200 mV/s扫速,-0.4~1.2 V电压范围内,其曲线仍可保持良好的伪矩形形状,库伦效率也可以达到80%以上;循环寿命测试中,M4P1,M2P1,M1P1,M1P2四个样品循环1000次后其电容保持率均高于85%,而M1P4,M1P10产物可能由于PPy含量过多,循环寿命较差。综述所述,将MnO2与 PPy按适当比例进行较合理复合时,其电容性能非常优异。(2)本文首先通过化学氧化聚合方法,在不同的溶剂:乙腈、二乙二醇丁醚、甲酸甲酯、乙酸甲酯与水的混合溶剂体系中制备了 PPy/MnO2复合材料,由一系列的表征可知,在有机溶剂中制备得到的PPy/MnO2复合材料,其粒径较小,都具有无定型结构。由循环伏安曲线(Cyclicvoltammetry,CV)可知,在相同扫速下,几条曲线均无氧化还原峰。在有机溶剂中,以二乙二醇丁醚为溶剂的PM-3复合材料所形成的循环伏安曲线所包围的曲线最大,说明其具有理想的比容量。由充放电曲线可知,以有机溶剂为溶剂合成的PPy/MnO2复合材料的比电容都要高于以水为溶剂合成的PPy/MnO2复合材料(其比电容为187.90 F/g)。而在有机溶剂中,由二乙二醇丁醚为溶剂合成的复合物的比电容最高(229.80 F/g)。由EIS曲线可知,五条通过不同电解液合成的PPy/MnO2电极在低频区的直线斜率较大,是理想的电容行为。(3)采用简单的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电极材料。首先从集流体出发,选择了石墨纸。其次,论文研究了三种电沉积方法对制备PPy/MnO2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采用循环伏安电沉积,恒电位电沉积,恒电流电沉积三种电沉积方法制备了 PPy/MnO2电极材料,用SEM对样品进行了形貌表征,发现电沉积PPy/MnO2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依赖于沉积方法,分别得到了膜层光滑密实的MP1,颗粒紧致的MP2,疏松不均匀的MP3。CV测试结果表明三种电极材料,在不同的扫描速度下,都具有较好的矩形特性,当扫描速度增加到20 mV/s时,仍能良好的矩形特性,扫描速率到50mV/s时均偏离矩形;EIS测试表明三个样品电荷传输电阻较小,也就说明了电解液相对比较容易容易浸入电极内部。循环寿命测试得出:三个样品1000次循环之后,比电容的电容保持率均可达到85%以上,具有优良的循环寿命。实验数据说明,在石墨纸上电沉积的MP1,MP2和MP3三种电极均可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王丹[8](2014)在《霍华德·汉森音高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霍华德·汉森(Howard Hanson,1896-1981)是20世纪美国作曲家、作曲理论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致力于推动美国音乐的发展,在作曲和作曲技术理论领域成就显着,共创作百余部作品,对音高组合材料的研究具有突破性意义,于1960年出版的理论着作《现代音乐中的音高材料—十二平均律资源》被称为汉森(音高)理论,集中反映了他的理论思想和理论高度。汉森音高理论是一部研究十二平均律音阶中音高组合材料及相互间在音程属性上所表现的亲疏关系的理论,本论文阐述了汉森理论中的主要内容和技术难点,分析了该论着中所反映的音高材料的分类、音组间关系及理论特点等问题,同时选取汉森不同阶段创作的三部代表性作品(分别是1.Panand the priest,op.26,1926;2. Symphony No.5Sacra op.43,1954;3.Symphony no.6,1968),通过对其中音高材料的应用分析进一步了解汉森音高理论在其创作实践中所体现的形成过程,从而阐述汉森音高理论的应用方法、实用价值及局限性等问题。此外,笔者对汉森音高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大胆地设想。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五章、汉森理论续和结语八个部分,绪论介绍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选题的意义和学术价值;第一章介绍汉森的生平及音乐创作情况;第二章系统阐述汉森理论的内容;第三章对汉森理论的特点进行分析;第四章采用传统分析方法和汉森理论对所选三部作品中音高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第五章对汉森音高理论的价值和局限性进行分析;汉森理论续是笔者对于汉森理论中未曾讲到的“方法”做试探性的研究;结语归纳总结汉森理论的贡献及理论的实用性问题。
刘慧泉[9](2011)在《真核生物非逆转录病毒内生化与进化基因组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病毒是地球上目前所知的最古老、数量最多、适应性最强的生物实体(biological entities),代表着巨大、多样的新基因源,病毒进化因而很可能也影响到宿主的进化。研究病毒进化不仅可以了解病毒的多样性,预测和解释新病毒病的出现,而且可以深入认识病毒-宿主间的互作关系,揭示病毒-宿主之间遗传信息的交流。病毒基因组比较是研究病毒互作与进化的重要方式,但是常常会受到数据的限制,比如可用的病毒基因组数据量偏少,或着样本不具代表性。更重要的是,病毒没有化石,病毒进化研究只能局限在现存病毒上。由于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es)能够发生基因组整合,在数百万年的进化历程中它们偶尔会内生化(endogenization)到宿主基因组中形成内源逆转录病毒(endogenous retroviruses)。这些内源病毒序列实际上代表着古老病毒基因组的“分子化石”,保留了古代病毒与宿主互作的重要信息,因此对研究病毒-宿主长期的互作与进化历史极为宝贵。此前一直认为非逆转录病毒通常并不能够发生基因组整合,形成“病毒化石”的例子就更加罕见。本研究一方面立足于所在实验室长期研究的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一种重要植物病原真菌,从中分子克隆和测序分析未知真菌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另一方面立足于不断增长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技术,从公共的EST数据库中电子克隆(cloning in silico)未知病毒的基因组序列,更重要的是,从真核生物基因组数据库中挖掘(data mining)作为“病毒化石”的内源非逆转录病毒序列。最后利用这些新得到的病毒基因组序列结合已有的相关病毒的数据,在比较基因组学的框架内,以系统发育分析病毒基因和基因组序列为主要研究方式,全面了解病毒的多样性、宿主范围的广泛性和非逆转录病毒内生化现象,探讨病毒内生化机制、病毒起源进化以及病毒-宿主在基因组水平上的互作关系,揭示病毒在真核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核盘菌弱致病力菌株Ep-1PN中克隆到一种新RNA病毒,命名为核盘菌RNA病毒L (SsRV-L)。SsRV-L基因组全长6043 bp(不包括3’-末端的polyA尾),仅具单个开放阅读框(ORF),编码蛋白具有甲基转移酶、RNA解旋酶和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dRp)保守结构域。序列比较表明该蛋白与隶属ss(+)RNA病毒“类甲病毒”超组的人类戊型肝炎病毒(HEV)的复制酶具有显着相似性,这是首次在真菌中报道与人类病毒具有显着亲缘关系的ss(+)RNA病毒。系统发育分析表明SsRV-L可归于“类甲病毒”超组内的“类风疹病毒”世系,与植物长线形病毒(closteroviruses)、烟草花叶病毒(tobamoviruses)、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enyviruses)、昆虫四病毒(tetraviruses),以及脊椎动物戊型肝炎病毒(hepeviruses)和风疹病毒(rubiviruses)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并且这些病毒的系统进化关系与宿主的分化相一致,表明其祖先可能起源于宿主植物、真菌和动物分化之前,随后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与宿主保持协同进化,该发现对理解众多的RNA病毒进化世系的起源进化以及新病毒的出现具有深远影响。另外,实验证明了SsRV-L能够在宿主核盘菌细胞内独立复制,对宿主生长速度和致病力可造成轻微的影响,进一步明确了引起Ep-1PN菌株弱致病力的原因,对研究病毒介导的植物病原真菌弱毒特性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2从核盘菌强致病力菌株Sunf-M中克隆到一种新单分体(monopartite) dsRNA病毒,命名为核盘菌dsRNA真菌病毒L (SsMV-L)。SsMV-L基因组全长9124 bp,无polyA尾,具两个长ORF (ORF1和ORF2),5’-非翻译区相对较长(1088 bp)而3’-非翻译区相对较短(54 bp)。ORF1推定编码1304个氨基酸的蛋白,该蛋白具有磷酸庚糖异构酶(Sugar ISomerase)保守结构域的部分序列,但功能未知;ORF2推定编码1337个氨基酸的蛋白,该蛋白具有RNA病毒典型的RdRp保守结构域,推测为病毒的复制酶。对SsMV-L及其相关的dsRNA病毒类群进行了全面的系统发育分析和基因组结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sMV-L代表一类新单分体dsRNA病毒世系,而单分体dsRNA病毒实际上具有多样化的病毒世系,当前的病毒分类系统已不能满足需要,可考虑成立新的病毒科或在已有单分病毒科(Totiviridae)内增加新属以容纳这些不同的病毒进化世系。系统发育分析还表明基因组为4节段的产黄青霉病毒(chrysoviruses)可能由单分体dsRNA病毒进化而来。令人惊奇的是,SsRV-L复制酶RdRp结构域的下游还具有植物呼肠孤病毒属(Phytoreovirus)成员所特有的S7核心蛋白结构域的同源序列,通过PSI-BLAST分析,发现该结构域广泛存在于多种RNA病毒类群中,包括产黄青霉病毒、内源RNA病毒(endornaviruses)以及一些未归类的单分体dsRNA病毒。结构域排列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S7结构域序列可能起源于植物呼肠孤病毒属病毒,并且在不同种类的dsRNA病毒间发生过多次水平基因转移事件。该发现首次证明遗传关系非常疏远的dsRNA病毒类群间也能够发生基因水平转移事件,揭示了dsRNA病毒宏观进化(macroevolution)的分子机制。3.从核盘菌Sunf-M菌株中克隆到一种新双分体(bipartite) dsRNA病毒,命名为核盘菌双分病毒S(SsPV-S)。SsPV-S基因组包含大小相似的两个片段:S-1和S-2,长度分别为1856和1783 bp(不包括正链3’-末端的polyA尾),各含一个ORF,分别编码病毒的RdRp和衣壳蛋白(CP)。对SsPV-S及目前已报道的双分病毒(partitiviruses)进行全面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病毒主要形成4个单系类群。同一单系类群中可包括侵染真菌的双分病毒(Partitivirus)和侵染植物的双分病毒(Alphacryptovirus),表明双分病毒可能在植物和真菌间发生过水平转移,同时也说明当前双分病毒科(Partitiviridae)的分类并不能反映病毒真实的进化关系。值得说明的是,SsPV-S的CP蛋白与拟南芥生长素-亮氨酸抗性蛋白2(ILR2)具有最高的氨基酸相似性,而与其它双分病毒的CP蛋白相似性都较低,表明病毒与拟南芥基因组之间可能发生过水平基因转移事件。4.通过电子克隆技术从NCBI EST数据库中克隆到120多条类似单分病毒、双分病毒、产黄青霉病毒和内源RNA病毒的新RNA病毒基因组序列,其中类似双分病毒的新病毒序列达到106条,几乎使已知双分病毒的种类翻了一倍。这些序列不仅代表先前未报道的病毒,而且很多来自新的宿主甚至新的宿主类群。例如许多类似单分病毒和内源RNA病毒的序列来自动物,而目前这类病毒并未发现侵染动物。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新得到的病毒序列以及已报道的相关病毒序列进行全面的系统发育分析,揭示了这些病毒与宿主的互作与进化关系,即这些病毒的祖先可能起源于真核宿主超群(supergroup)分化之前,在漫长的进化历史中与宿主协同进化并伴随频率的宿主转移事件。该研究证明电子克隆方法具有发现新病毒的巨大潜力,通过该方法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对dsRNA病毒多样性、宿主范围广泛性以及病毒-宿主互作与进化的认识。5.通过对dsRNA病毒和真核生物基因组进行系统地数据比较,鉴定真核基因组中内源dsRNA病毒序列,研究结果表明单分病毒和双分病毒都存在广泛的内生化现象。总共从来自植物、节肢动物、真菌、线虫、腹足动物和原生动物等类群的20多种真核生物的核基因组中鉴定出22个类似双分病毒和34个类似单分病毒RdRp或CP基因的序列。通过PCR扩增、测序以及计算分析证明这些序列是真正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内源病毒序列。序列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证明这些序列来自单分病毒和双分病毒的内生化。鉴于许多内源病毒序列来自目前还未报道被单分病毒和双分病毒侵染的真核类群,本研究延伸了这些病毒的宿主范围。另外,通过分析内源病毒基因的保守性和表达情况,证明一些内源病毒基因,例如拟南芥和白菜(Brassica rapa)基因组中的双分病毒CP类似基因和果蝇(Drosophila grimshawi)基因组中的双分病毒RdRp类似基因不仅存在序列保守性而且能够表达,尤其是拟南芥中的CP类似基因(ILR2)已被证明具有调节植物激素吲哚乙酸生物合成的功能。本研究提供翔实的证据证明dsRNA病毒的遗传材料可以水平转移到多样的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并可能产生有重要功能的新基因,表明RNA病毒在真核生物进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6.通过对线性ssDNA病毒和真核生物基因组进行系统地数据比较,鉴定真核基因组中内源线性ssDNA病毒的序列,研究结果表明细小病毒(parvoviruses)和浓核病毒(densoviruses)都存在广泛的内生化现象。总共从来自哺乳动物、鸟类、鱼类和背囊动物等类群的37种真核生物核基因组中鉴定出62个细小病毒非结构蛋白(NS)类似序列和77个CP类似序列:从来自甲壳纲、蛛形纲和昆虫纲动物以及扁形虫等类群的9种真核生物核基因组中鉴定出92个浓核病毒NS类似序列和44个CP类似序列。通过PCR扩增、测序以及计算分析证明这些序列是真正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内源病毒序列。值得说明的是鱼类、背囊动物和扁形虫当前并未发现被细小病毒侵染,但其基因组中存在内源病毒序列清楚的表明它们被或曾经被相关病毒侵染。序列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证明许多内源病毒序列非常古老,至少在动物基因组中存在了数百万年。特别是在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的基因组中鉴定出一个类似细小病毒CP基因的直系同源(orthologous)序列,表明细小病毒与哺乳动物宿主共存至少有9,800万年的历史,此类病毒的进化时间超出前人想象,同时,这也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病毒化石”。另外,通过表达分析证明部分内源细小病毒基因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可以表达,表明细小病毒可能作为宿主未曾预料的遗传革新源(source of genetic innovation)。总之,内源细小病毒和浓核病毒的发现提供了表征病毒入侵的“化石记录”,从而有助于揭示其与宿主的进化历史,增强了我们对病毒一宿主互作的认识。7.通过对环形ssDNA病毒和真核生物基因组进行系统地数据比较,鉴定真核基因组中类似环形ssDNA病毒的序列,研究结果表明类似双生病毒(geminiviruses)、矮缩病毒(nanoviruses)和圆环病毒(circoviruses)的内源序列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核基因组中。总共从来自真菌、植物和原生动物等类群的12种真核生物核基因组中鉴定出31个双生病毒复制相关蛋白(Rep)类似序列和1个CP类似序列;从来自绿藻类、硅藻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等类群的23种真核生物核基因组中鉴定出271个圆环病毒和矮缩病毒Rep类似序列和2个CP类似序列。通过PCR扩增、测序以及计算分析证明这些序列是真正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内源病毒序列。通过将这些内源病毒序列与已知的环状ssDNA病毒以及真核或原核滚环复制质粒进行序列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不仅揭示了环状ssDNA病毒的多样性和宿主范围的广泛性,而且重构了这些病毒与宿主长期的进化历史,并对双生病毒、矮缩病毒和圆环病毒的起源和进化产生了新的认识。另外,本研究不仅通过表达分析证明了部分内源病毒基因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可以表达,预示可能执行生物学功能,而且在内生真菌和半索类海生动物基因组中鉴定出类似双生病毒和类似细小病毒的两种新转座子,证明了ssDNA病毒对真核宿主的进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Artfish[10](2004)在《映泰“利剑”江湖——Biostar P4VMA-M》文中认为
二、亲密接触VIA P4M266(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亲密接触VIA P4M266(论文提纲范文)
(1)铝锂合金分流挤压型材纵向焊缝固态焊合行为及其组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铝合金分流挤压技术研究现状 |
1.2.1 铝合金的分流挤压工艺 |
1.2.2 铝合金分流挤压中的固态焊合机制 |
1.2.3 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对铝合金型材纵向焊缝的影响 |
1.2.4 热处理对铝合金型材纵向焊缝的影响 |
1.3 铝锂合金材料发展和应用现状 |
1.4 铝锂合金挤压技术研究现状 |
1.5 铝锂合金分流挤压技术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铝锂合金分流挤压焊合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原始材料微观组织 |
2.2.2 实验方法 |
2.3 热变形参数对焊合界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1 温度和应变速率对界面微观组织的影响 |
2.3.2 温度和应变速率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3 变形量对界面微观组织影响 |
2.3.4 变形量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 焊合界面变形参数与焊合质量之间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喷射态2195铝锂合金分流挤压中的固态焊合行为 |
3.1 前言 |
3.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3.2.1 材料和挤压实验 |
3.2.2 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分流挤压中的显微组织与材料流动行为 |
3.3.2 焊合过程中的晶粒形貌演变 |
3.3.3 焊合过程中的晶粒取向演变 |
3.3.4 型材焊合界面力学性能 |
3.3.5 型材焊合界面附近微观组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挤压和热处理对纵向焊缝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4.2.1 材料和挤压实验过程 |
4.2.2 微观组织表征和力学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坯料微观组织 |
4.3.2 挤压工艺参数对焊缝晶粒形貌和焊合质量的影响 |
4.3.3 热处理参数对焊缝焊合质量和晶粒形貌的影响 |
4.3.4 挤压和热处理参数对型材焊缝区局部取向差角的影响 |
4.3.5 热处理参数对型材焊缝区强化相析出行为的影响 |
4.3.6 挤压和热处理参数对焊缝区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7 挤压和热处理参数对型材焊缝拉伸断裂行为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挤压型材纵向焊缝晶粒异常长大现象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5.2.1 挤压和热处理实验 |
5.2.2 焊缝微观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表征 |
5.3 实验结果 |
5.3.1 焊缝区的晶粒异常长大现象 |
5.3.2 织构分布对焊缝区晶粒异常长大的影响 |
5.3.3 焊缝区晶粒异常长大对二次相粒子分布的影响 |
5.3.4 挤压焊缝在固溶过程中的热稳定性 |
5.3.5 焊缝区晶粒异常长大对显微硬度分布的影响 |
5.3.6 焊缝区晶粒异常长大对型材拉伸断裂行为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挤压过程中焊缝晶粒异常生长机理 |
5.4.2 固溶过程中焊缝晶粒异常生长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型材纵向焊缝晶粒异常长大对其时效行为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6.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2.2 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表征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固溶处理中型材微观组织变化 |
6.3.2 型材不同区域的时效硬化行为 |
6.3.3 型材不同区域的力学性能 |
6.3.4 晶粒异常长大对析出相演变行为的影响 |
6.3.5 晶粒异常长大对预拉伸时效中强化相析出行为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抑制型材固溶处理中焊缝晶粒异常长大的方法 |
7.1 前言 |
7.2 实验方法 |
7.3 中间退火处理中焊缝微观组织演化 |
7.3.1 中间退火处理中晶粒结构演化 |
7.3.2 中间退火处理对焊缝粗晶区宽度的影响 |
7.3.3 中间退火处理对焊缝亚晶粒结构的影响 |
7.3.4 中间退火处理中的二次相粒子的演化 |
7.4 中间退火处理对晶粒生长驱动力的影响 |
7.5 中间退火处理对型材焊缝力学性能的影响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加工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加工影响的理论研究 |
前言 |
第1章 人际冲突的研究综述 |
1 人际冲突概述 |
1.1 人际冲突定义 |
1.2 人际冲突理论 |
2 人际冲突的研究方法 |
2.1 自陈量表 |
2.2 实验研究范式 |
3 人际冲突的研究进展 |
3.1 人际冲突信息的注意偏向 |
3.2 人际冲突信息的知觉 |
3.3 人际冲突信息的监控反应 |
第2章 人际信任的研究综述 |
1 人际信任的理论研究 |
1.1 人际信任的概念 |
1.2 人际信任类型 |
1.3 人际信任理论 |
2 人际信任的研究方法 |
2.1 自陈测量方法 |
2.2 实验法 |
3 信任对人际冲突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3章 研究构想与思路 |
1 研究述评 |
2 研究构想与思路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的理论构想 |
2.3 研究内容 |
第二部分 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加工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4章 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 |
1 问题提出 |
2 实验1:特质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来自行为与ERP的证据 |
2.1 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3 实验2:状态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 |
3.1 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4 实验3:特质信任与状态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 |
4.1 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5 总体讨论 |
5.1 特质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 |
5.2 状态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 |
5.3 特质信任与状态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 |
6 结论 |
第5章 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的知觉的影响 |
研究一信任对人际冲突静态信息知觉的影响 |
1 问题提出 |
2 实验1:特质信任对人际冲突静态信息知觉的影响 |
2.1 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3 实验2:状态信任对人际冲突静态信息知觉的影响 |
3.1 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4 实验3:特质信任与状态信任对人际冲突静态信息知觉的影响 |
4.1 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5 总体讨论 |
6 结论 |
研究二信任对互动中的人际冲突知觉的影响 |
1 问题提出 |
2 实验1:特质信任对人际冲突动态信息知觉的影响:来自行为与ERP的证据 |
2.1 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3 实验2:状态信任对互动中的人际冲突知觉的影响 |
3.1 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4 实验3:特质信任与状态信任对互动中的人际冲突知觉的影响 |
4.1 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5 总体讨论 |
6 结论 |
第6章 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监控反应的影响 |
1 问题的提出 |
2 实验1:特质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监控反应的影响:来自行为与ERP的证据 |
2.1 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3 实验2:状态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监控反应的影响 |
3.1 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4 实验3:特质信任与状态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监控反应的影响 |
4.1 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5 总体讨论 |
6 结论 |
第三部分 总结与展望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1 理论概要 |
1.1 基本概念 |
1.2 理论概要 |
1.3 本研究的理论建构 |
2 研究的主要结论 |
2.1 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的注意偏向的影响 |
2.2 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知觉的影响 |
2.3 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监控反应的影响 |
3 研究的创新 |
4 研究的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直接质谱检测及其光催化降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酯 |
1.2.1 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来源 |
1.2.2 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现状 |
1.2.3 邻苯二甲酸酯的危害 |
1.2.4 邻苯二甲酸酯的分析检测方法 |
1.2.5 邻苯二甲酸酯的去除方法 |
1.3 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法 |
1.3.1 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法的简介 |
1.3.2 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法的基本工作原理 |
1.3.3 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法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法测定水样中的邻苯二甲酸酯 |
2.2.1 邻苯二甲酸酯标准溶液的配制 |
2.2.2 参数设置 |
2.2.3 离子传输管温度对EESI-MS测定PAEs的影响 |
2.2.4 电喷雾电压对EESI-MS测定PAEs的影响 |
2.2.5 样品溶液流速对EESI-MS测定PAEs的影响 |
2.2.6 萃取剂组成对EESI-MS测定PAEs的影响 |
2.2.7 邻苯二甲酸酯溶液的质谱信号强度与其浓度的相关性 |
2.2.8 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及回收率 |
2.3 CuO/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仪器表征 |
2.3.1 CuO/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 |
2.3.2 扫描电镜图像分析 |
2.3.3 X射线衍射分析 |
2.3.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4邻苯二甲酸酯的光催化降解实验 |
2.4.1 光催化实验模拟体系 |
2.4.2 体系初始pH对邻苯二甲酸酯光催化降解影响 |
2.4.3 催化剂投加量对邻苯二甲酸酯光催化降解影响 |
2.4.4 光照条件对邻苯二甲酸酯光催化降解影响 |
2.4.5 邻苯二甲酸酯的光降解动力学研究 |
2.4.6 邻苯二甲酸酯的光催化降解机理探究 |
2.5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章 邻苯二甲酸酯的直接质谱检测 |
3.1 邻苯二甲酸酯标准溶液的定性分析 |
3.2 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法测定邻苯二甲酸酯的影响因素 |
3.2.1 离子传输管温度 |
3.2.2 电喷雾电压 |
3.2.3 样品溶液流速 |
3.2.4 萃取剂组成 |
3.3 EESI-MS法测定PAEs的线性范围、回收率及精密度 |
3.3.1 邻苯二甲酸酯标准工作曲线的建立 |
3.3.2 加标回收率及精密度 |
3.3.3 几种邻苯二甲酸酯检测方法的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邻苯二甲酸酯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
4.1 CuO/TiO_2催化剂的表征 |
4.1.1 扫描电镜图像分析 |
4.1.2 X射线衍射分析 |
4.1.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4.2 邻苯二甲酸酯光催化降解的影响因素 |
4.2.1 体系初始pH值 |
4.2.2 催化剂投加量 |
4.2.3 光照条件 |
4.3 邻苯二甲酸酯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动力学研究 |
4.4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降解机理探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学术成果 |
致谢 |
(4)基于网络表示学习的推荐算法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背景 |
2.1 个性化推荐系统概述 |
2.1.1 个性化推荐系统简介 |
2.1.2 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 |
2.1.3 基于邻域的推荐算法 |
2.1.4 基于模型的推荐算法 |
2.1.5 推荐算法的评价指标 |
2.2 异构信息网络概述 |
2.2.1 异构信息网络 |
2.2.2 网络模式 |
2.2.3 元路径 |
2.3 网络表示学习技术概述 |
2.3.1 网络表示学习概念 |
2.3.2 网络表示学习分类及代表性方法 |
2.3.3 网络表示习在推荐上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下文信息分析和数据处理 |
3.1 扩展MovieLens数据集 |
3.1.1 原始数据简介 |
3.1.2 上下文信息分析 |
3.1.3 数据缺失情况统计分析 |
3.1.4 数据过滤与数据格式化处理 |
3.2 移动公司OTT TV数据集 |
3.2.1 原始数据简介 |
3.2.2 上下文信息分析 |
3.2.3 数据校验与异常数据处理 |
3.2.4 数据缺失情况统计分析 |
3.2.5 节目数据的爬取与处理 |
3.2.6 节目表缺失字段填充 |
3.2.7 数据过滤与数据格式化处理 |
3.2.8 用户对节目的隐式打分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用户-物品图的网络表示学习推荐算法 |
4.1 算法原理与整体框架设计 |
4.1.1 算法原理 |
4.1.2 整体框架 |
4.2 构建融合上下文信息的用户-物品图 |
4.2.1 构建用户节点与物品节点之间的边 |
4.2.2 构建用户节点与用户节点之间的边 |
4.2.3 构建物品节点与物品节点之间的边 |
4.3 用户-物品图的节点嵌入模型 |
4.4 利用网络表示学习结果进行推荐 |
4.5 实验与分析 |
4.5.1 实验设计 |
4.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元路径的网络表示学习推荐算法 |
5.1 算法原理与整体框架设计 |
5.1.1 算法原理 |
5.1.2 整体框架 |
5.2 构建融合上下文信息的异构信息网络 |
5.3 异构信息网络的节点嵌入模型 |
5.3.1 元路径提取 |
5.3.2 不同元路径下的节点嵌入 |
5.4 利用网络表示学习结果进行推荐 |
5.4.1 不同元路径下的用户相似度融合 |
5.4.2 基于用户融合相似度的协同过滤推荐 |
5.5 实验与分析 |
5.5.1 实验设计 |
5.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全文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6.3 研究生期间工作 |
6.3.1 参与研究 |
6.3.2 提交文档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新疆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理据 |
(一)教师情感模型——调研指导 |
(二)汉堡型四人生——现状分析 |
(三)持续幸福论——人生期许 |
(四)意义治疗学——诊治方法 |
(五)人生境界四层次论——理想境地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问题 |
第二章 新疆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问卷调查研究 |
一、研究工具与数据采集 |
二、问卷信效度检验 |
三、研究结果分析 |
第三章 新疆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幸福的叙事研究 |
一、叙事研究之选择 |
二、研究对象之选择 |
三、资料收集、分析与成文 |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C老师职业生活叙事 |
(一)历时性重要事件 |
(二)共时性情感体验 |
第四章 新疆高校英语教师较高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 |
一、教师个体因素 |
二、微观系统因素 |
三、中观系统因素 |
四、外观系统因素 |
五、宏观系统因素 |
第五章 提升新疆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策略 |
一、教师注重全面的提升 |
二、学校实施有效管理 |
三、社会给予理解支持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6)尼古丁代谢系统相关基因多态性及其他因素与戒烟成功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见缩略语说明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框架 |
四、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尼古丁代谢系统相关基因多态性与戒烟成功的关系 |
1 引言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个体生理特征对戒烟成功的影响和优势分析 |
1 引言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附表1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附英文论文三篇 |
(7)不同方法制备PPy/MnO2复合材料及其电容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级电容器简介 |
1.2.1 超级电容器的历史,发展,特点及应用 |
1.2.2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
1.2.3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分类及研究进展 |
1.3 PPy/MnO_2复合材料概述 |
1.3.1 PPy概述 |
1.3.2 MnO_2的概述 |
1.3.3 PPy/MnO_2电极材料的制备与研究进展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PPy/MnO_2复合材料的两步法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2.2 样品制备 |
2.2.3 电极的制备 |
2.2.4 产物形貌结构及性能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高锰酸钾体系 |
2.3.2 过硫酸铵体系 |
2.3.3 PPy/MnO_2复合电极电容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原位合成技术的PPy/MnO_2复合材料的一步法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PPy/MnO_2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4 电极样品的制作 |
3.2.5 产物形貌结构及性能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Py, MnO_2及PM-1结构与电容性能分析 |
3.3.2 溶剂种类对PPy/MnO_2复合材料形貌与结构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电化学沉积技术制备PPy/MnO_2复合材料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材料制备 |
4.2.4 电极样品的制作 |
4.2.5 产物形貌结构及性能的表征 |
4.3 集流体的选择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SEM表征 |
4.4.2 XRD表征 |
4.4.3 FTIR表征 |
4.4.4 循环伏安测试 |
4.4.5 充放电测试 |
4.4.6 循环寿命测试 |
4.4.7 交流阻抗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8)霍华德·汉森音高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选题意义及学术价值 |
第一章 汉森生平及音乐创作 |
第一节 汉森生平及地位 |
一、汉森生平 |
二、汉森的社会地位 |
第二节 汉森的创作风格 |
一、第一阶段(1915—1921) |
二、第二阶段(1921—1944) |
三、第三阶段(1944—1964) |
四、第四阶段(1964—1981) |
第三节 汉森音乐的思想和影响 |
一、汉森的创作思想 |
二、汉森音乐的继承与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汉森音高理论综述 |
第一节 汉森理论写作背景 |
一、理论研究背景及范围 |
二、汉森音高理论的思想观念 |
第二节 理论中的相关概念及术语说明 |
一、相关概念 |
二、相关说明 |
第三节 音组的演算过程 |
一、单音程映射 |
二、三音组的映射 |
三、两音程的组合映射 |
四、对合映射及其他音程的介入 |
五、互补音组理论 |
六、互补理论的延伸 |
小结 |
第三章 汉森音高理论的特点分析 |
第一节 音组分类及其属性 |
第二节 连接六音组及同质异构音组的对斜包含关系 |
第三节 汉森理论中的音组关系以及与阿伦·福特理论的关联与区别 |
一、汉森理论中的音组关系 |
二、音级集合理论中的集合关系 |
三、两种理论的关联与区别 |
第四节 汉森音高理论的特点 |
一、核心内容突出 |
二、附属内容贯穿 |
三、审美追求明确 |
小结 |
第四章 汉森音高理论在其不同阶段作品中的应用体现 |
第一节 音高理论探索期汉森作品中音高材料的应用——以交响诗 Pan and the priest, op.26 和 Symphony No. 5 sacra, op.43 为例 |
一、交响诗 Pan and the priest, op.26 中汉森理论的表现 |
(一)横向材料分析 |
(二)音高组织特点 |
(三)结构框架 |
小结 |
二、第五交响曲 sacra, op.43 中音高材料的选择与组织 |
(一)音高材料分析 |
(二)调性特点 |
(三)结构框架 |
小结 |
第二节 汉森理论形成后作品中音高材料的应用——以 Symphony no.6 为例 |
一、材料与结构分析 |
二、调性分析 |
第三节 汉森理论在不同时期的应用方法比较 |
一、不同时期对音高材料的选择意识 |
二、音高材料的横向进行 |
三、音高材料的纵向组织 |
小结 |
第五章 汉森音高理论的价值分析 |
第一节 汉森音高理论的实用价值 |
一、作为创作方法 |
二、作为分析手段 |
第二节 汉森音高理论的局限性 |
一、作为创作方法 |
二、作为分析手段 |
小结 |
汉森理论续:方法研究 |
一、单一音程属性 |
二、各音程间的关系 |
三、混合音程的属性 |
四、音组关系及构成结构力的设想 |
结语 |
附录 |
1.十二平均律音阶中的音组映射及相互关系表 |
2. 汉森理论与音级集合理论各参数对照表(1)(2) |
3.汉森所获奖项及荣誉 |
4. 汉森主要音乐作品目录 |
作者简介 |
后记 |
参考文献 |
(9)真核生物非逆转录病毒内生化与进化基因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病毒进化及其对细胞进化的影响 |
1.1.1 病毒是有生命的有机体 |
1.1.2 病毒粒体是生物圈中最多的生物实体 |
1.1.3 病毒起源 |
1.1.4 病毒在细胞起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
1.1.5 病毒对早期细胞进化的重要作用 |
1.1.6 病毒对近期细胞进化的重要作用 |
1.1.6.1 病毒对微生物进化的重要作用 |
1.1.6.2 病毒对复杂的真核生物进化的重要作用 |
1.2 病毒整合和内生化 |
1.2.1 病毒整合 |
1.2.2 病毒内生化和内源病毒序列 |
1.2.2.1 内源逆转录病毒 |
1.2.2.2 非逆转录病毒整合和内生化 |
1.2.2.2.1 副逆转录病毒整合和内生化 |
1.2.2.2.2 ss(+)RNA病毒整合和内生化 |
1.2.2.2.3 ss(-)RNA病毒整合和内生化 |
1.2.2.2.4 dsRNA病毒整合和内生化 |
1.2.2.2.5 ssDNA病毒整合和内生化 |
1.2.2.2.6 线粒体病毒整合和内生化 |
1.2.3 整合机制 |
1.2.4 内源病毒序列的重要价值 |
1.2.5 新的内源病毒序列亟待发掘 |
1.3 基因组时代的病毒进化研究 |
1.3.1 研究病毒进化的目的 |
1.3.2 研究病毒进化的途径 |
1.3.3 基因组序列数据对病毒进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
1.3.4 真菌病毒对病毒进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
1.4 论文研究目的和思路 |
第二章 核盘菌Ep-1PN菌株病毒克隆及相关ss(+)RNA病毒进化基因组学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真菌菌株 |
2.2.2 dsRNA提取 |
2.2.3 全基因组cDNA克隆和测序分析 |
2.2.3.1 长dsRNA片段克隆方法 |
2.2.3.2 短dsRNA片段克隆方法 |
2.2.4 Northern杂交 |
2.2.5 菌丝生长速度和致病力测定 |
2.2.6 序列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L-和S-dsRNA全基因组cDNA克隆和测序 |
2.3.2 S-dsRNA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2.3.3 L-dsRNA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2.3.4 ss(+)RNA类甲病毒超组系统进化分析 |
2.3.5 基因组结构和复制酶保守结构域比较 |
2.3.6 SsRV-L对宿主真菌的影响 |
2.3.7 Ep-1PN菌株病毒自主复制证据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核盘菌Sunf-M菌株病毒克隆及相关dsRNA病毒进化基因组学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真菌菌株 |
3.2.2 dsRNA提取 |
3.2.3 全基因组cDNA克隆和测序分析 |
3.2.4 Northern杂交 |
3.2.5 序列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dsRNA检测及全基因组测序 |
3.3.2 L-dsRNA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3.3.3 S-dsRNA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3.3.4 SsMV-L与相关病毒RdRp系统进化分析和基因组结构比较 |
3.3.5 SsPV-S与其它双分病毒科病毒系统进化分析 |
3.3.6 S7蛋白结构域序列比较与系统进化分析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RNA病毒电子克隆及相关病毒与宿主互作进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种子病毒序列收集 |
4.2.2 病毒电子克隆 |
4.2.3 病毒序列分析 |
4.2.4 多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电子克隆双分病毒科病毒 |
4.3.2 电子克隆产黄青霉病毒科病毒 |
4.3.3 电子克隆单分病毒科病毒 |
4.3.4 电子克隆内源RNA病毒科病毒 |
4.3.5 双分病毒与宿主的互作进化 |
4.3.6 单分病毒和产黄青霉病毒与宿主的互作进化 |
4.3.7 内源RNA病毒与宿主的互作进化 |
4.4 结论与讨论 |
4.4.1 电子克隆在病毒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
4.4.2 双分病毒跨界水平传播 |
4.4.3 RNA病毒-宿主互作与进化 |
第五章 dsRNA病毒内生化及其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真核基因组中病毒类似序列鉴定 |
5.2.2 序列覆盖度分析 |
5.2.3 转座子序列鉴定 |
5.2.4 多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 |
5.2.5 选择检测 |
5.2.6 基因组DNA和总RNA提取 |
5.2.7 PCR,RT-PCR和DNA测序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双分病毒外壳蛋白与拟南芥功能蛋白同源 |
5.3.2 dsRNA病毒内源序列鉴定 |
5.3.3 排除污染的可能性 |
5.3.4 内源病毒及其相关外生病毒系统发育分析 |
5.3.5 内源病毒基因表达和功能 |
5.4 讨论与结论 |
5.4.1 水平基因转移方向 |
5.4.2 整合机制和整合偏好性 |
5.4.3 病毒整合可能的诱发因子 |
5.4.4 内源病毒基因在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 |
第六章 线性ssDNA病毒内生化及病毒-宿主互作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内源细小病毒类似序列鉴定 |
6.2.2 序列覆盖度分析 |
6.2.3 转座子序列鉴定 |
6.2.4 多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 |
6.2.5 检测动物基因组中内源细小病毒基因表达 |
6.2.6 PCR扩增和DNA测序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动物核基因组中的内源细小病毒序列 |
6.3.2 内源细小病毒序列特征 |
6.3.3 内源细小病毒序列存在的真实性 |
6.3.4 内源细小病毒与外源细小病毒系统发育分析 |
6.3.5 内源细小病毒基因在动物基因组内表达 |
6.4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环状ssDNA病毒内生化及病毒-宿主进化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和方法 |
7.2.1 内源病毒类似序列鉴定 |
7.2.2 序列覆盖度分析 |
7.2.3 转座子序列鉴定 |
7.2.4 多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 |
7.2.5 检测内源病毒基因表达 |
7.2.6 PCR扩增和DNA测序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真核环状ssDNA病毒Rep类似蛋白鉴定 |
7.3.2 内源环状ssDNA病毒类似序列在真核生物中的分布 |
7.3.3 内源圆环病毒科或矮缩病毒科病毒类似序列 |
7.3.4 圆环病毒和矮缩病毒起源与进化 |
7.3.5 双生病毒类似序列 |
7.3.6 双生病毒起源与进化 |
7.3.7 细小病毒类似转座子 |
7.3.8 内源病毒序列保守和表达 |
7.4 结论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全文结论与主要创新点 |
8.2 病毒-宿主互作与进化模型 |
8.3 非逆转录病毒整合对病毒-细胞互作的影响 |
8.4 内源非逆转录病毒与宿主互作进化模型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亲密接触VIA P4M266(论文参考文献)
- [1]铝锂合金分流挤压型材纵向焊缝固态焊合行为及其组织与性能研究[D]. 徐潇. 山东大学, 2021(11)
- [2]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加工的影响[D]. 李宇.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3]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直接质谱检测及其光催化降解研究[D]. 方媛萍. 吉林大学, 2019(11)
- [4]基于网络表示学习的推荐算法研究与实现[D]. 徐悦.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8)
- [5]新疆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与研究[D]. 徐云飞. 石河子大学, 2018(12)
- [6]尼古丁代谢系统相关基因多态性及其他因素与戒烟成功关系的研究[D]. 李慧杰. 山东大学, 2018(12)
- [7]不同方法制备PPy/MnO2复合材料及其电容性能研究[D]. 屈圆圆.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8]霍华德·汉森音高理论研究[D]. 王丹. 南京艺术学院, 2014(12)
- [9]真核生物非逆转录病毒内生化与进化基因组学研究[D]. 刘慧泉.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4)
- [10]映泰“利剑”江湖——Biostar P4VMA-M[J]. Artfish. 电脑, 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