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乐之家——上海东大名路仓库改造方案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余静[1](2021)在《近代上海美租界城市化空间过程研究(1862-1911)》文中研究表明上海开埠后超过广州成为全国的第一港口,且在洋人划立租界的情况下,境内城市空间迅速由传统江南水乡蜕变为近代都市。其中,上海美租界不仅是近代上海重要的港口区之一,还是上海工业萌芽之地,境内水乡面貌向近代城市的转变过程见证了这一地区的社会环境转型,其转变过程及其内在的驱动机制更是对认识上海近代城市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运用历史地理学和ARCGIS的方法,复原了上海美租界地区由传统江南水乡蜕变为近代都市的具体过程,并分析这一演变过程的实现路径与驱动机制。意义在于厘清了开埠初期上海美租界城市化空间过程,突破了已有近代上海美租界城市空间研究在资料和方法方面的瓶颈,并探讨了上海港口区在美租界城市空间演变过程中的作用。首先,本文利用上海道契等文献资料复原出开埠前上海美租界地区的乡村要素,并对其分布格局与河浜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以河浜与道路为主要切入点,系统的复原出前者的消退与后者的扩张过程,并分析在原始水乡面貌与城市空间扩张的矛盾冲突中,其地产开发、市政建设以及人口集聚在其中的影响。最后,通过对上海港口区发展的梳理,从城市布局形态、经济发展以及人口规模三个方面分析了港口区对美租界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吴天煜[2](2020)在《全要素一体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上海北外滩老旧街区微更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赖世贤[3](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提出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曹兆坤[4](2020)在《解放战争时期上海港码头工人运动研究》文中认为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工运史一个重要的时期,工人阶级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个时期,上海港码头工人在我党领导下,积极开展反蒋反美斗争,配合人民解放军完整接管上海,为上海解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本文以解放战争时期上海港码头工人运动为研究对象,使用文献分析的方法,试图梳理这个时期上海港码头工人运动的全过程,探讨其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盘踞上海港的各种势力,以及上海港码头工人的悲惨处境等方面来论述解放战争时期上海港码头工运发生的背景。第二章按照时间脉络,叙述了上海港党组织从恢复、发展到陷入低潮,再到重振组织的全过程。第三章梳理我党领导上海港码头工人的罢工斗争和护港迎解放的斗争过程,试图使用历史档案还原解放战争时期上海港码头工人运动的真实场景。第四章力图阐述解放战争时期上海港码头工人运动所具有的历史意义以及对现实工作的启示。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港码头工人运动,是码头工人争取福利、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与争取全国解放、改变国家命运的结合,有着特殊作用,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是有价值的。
范恒鑫[5](2020)在《洛阳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1950年代苏联为帮助我国国民经济快速恢复,对新中国实施了基于156项工程的大规模援助,推动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故而苏联援建156项工程具有重大历史价值。苏联援建的工业项目有6个项目落户洛阳,使洛阳成为“一五”期间重要的新兴工业城市之一。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苏援工业项目也陷入到“退二进三”的发展困境,大量优秀的苏援工业遗产正在迅速消失。随着民众对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高,对城市文脉与记忆的保护也越来越关注,即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也对工业建筑遗产的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苏援工业建筑的保护研究往往局限表面,大面积“苏式”街坊也正在消失,一大批优秀的苏援工业遗产急待保护。因此,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保护与利用的任务紧迫。本文首先从1950年代苏联援助新中国工业建设的历史背景出发,剖析苏援建筑的特点与遗产现状,对苏援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价值评估。通过对洛阳1950年代苏援建筑的保存现状研究,分析当下苏援建筑的保护困境。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作为苏联援建156项工程在洛阳的开篇之作,在同时期的苏援工业项目中具有典型代表性。故以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为例,回顾第一拖拉机制造厂诞生的历史背景,研究厂区规划布局与建筑遗产构成,通过价值评估进而探索出了三种价值转化方式,并基于这三种价值转化方式提出一拖厂保护与利用的三种模式:商业会展模式、公共服务模式和体育场馆模式。基于调研情况与一拖厂保护和再利用原则,以商业会展模式为例,分别从一拖厂整体更新保护与工业建筑改造方面提出策略建议,并选取装配车间为例给出了具体的保护与利用虚拟设计思路,对探究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保护与利用策略发挥出先行示范作用。
戴天晨[6](2019)在《空间叙事 ——城市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研究》文中提出空间叙事的研究自1960年代起,成为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其核心关注点是空间之于人的意义,包括意义如何建构在空间中以及如何传达给体验者。空间叙事研究能够帮助建筑从业者理解空间之于人产生意义的机制,并总结出空间叙事视角下空间营造的设计策略。近几十年来中国城市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对地域性文化信息的忽视导致了城市文脉断裂、城市物质空间与文化意义脱离等问题。针对这些现象,本文旨在结合现有的空间叙事和城市设计理论研究成果,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范围内探索城市的非物质性要素如何通过建成环境的物质性转译向人们传递空间意义、建构城市意象。本文强调了非物质性要素在传递空间意义、建构城市意象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提出了空间叙事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从城市空间体验者的角度解析了空间叙事物质基础,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以及城市意象的营造、传播过程。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基于空间叙事理论框架分别选取了三个城市空间叙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探索出一系列城市空间叙事与非物质性要素转译策略。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视野方面:从非物质要素的视角研究了城市空间的形成、结构与意义,拓展了以空间叙事赋予城市空间场所精神与文脉联结的研究视野,阐述了非物质性要素在城市空间形态结构中扮演的角色和所具有的意义。2)理论架构方面:空间叙事是体验者在建成环境中通过参与一系列事件,获得与建成环境相关联的体验、感知和情绪,建立关于此空间意义的认知,建立场所独特性的过程。本文从城市空间体验者的角度提出了空间叙事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揭示了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公共空间中的事件和行为,以及大众传媒在城市文化内涵感知中的重要性。3)方法探索方面:非物质性要素通过转译,能够成为物质空间的构成部分,为体验者所感知。本文将文学、艺术领域中的“拼贴”、“再现”、“图符”、“隐喻”等经典叙事结构和方法延伸到了建筑领域,提出了空间叙事视角下非物质性要素的设计转译策略,并根据当今的数字技术和信息传播特性,提出了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策略。论文正文约17.1万字,365幅插图。
索雯雯[7](2019)在《基于POI的上海黄浦江中段滨水区混合功能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滨水区的再开发已成为席卷全球的浪潮,而混合功能作为其开发的核心策略被越来越多规划者所关注。面对我国滨水区更新改造空间潜力巨大,但混合功能理论体系不成熟,定量研究方法尚缺的现状,亟需在实际的滨水区考察中深入探讨其混合功能布局与特征。本文以我国较早进行滨水区混合功能开发的上海黄浦江中段为研究对象,利用POI数据对滨水区混合功能分布特征及滨水街区的混合功能影响因素相关性和布局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在相关理论及研究部分,主要对混合功能、滨水区再开发研究进行了完整的梳理。其次,在滨水区层面,基于百度地图POI数据及OSM路网体系,利用频数密度和密度比例的公式识别了黄浦江中段的单一功能单元及混合功能单元,结合开发导向选取出外滩金融集聚带、北外滩地区、杨树浦地区和徐汇滨江工业地区四个典型滨水街区。在滨水街区层面,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四个典型街区内的主要功能,外滩金融集聚带以金融企业、购物为主,北外滩、杨树浦地区均以企业与金融企业为主导,而徐汇地区文化与购物功能突出;利用熵指数模型定量研究了典型滨水街区的功能混合度,并选取街区尺度、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以及公交可达性和驾车可达性6个混合功能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较高的建筑密度和均好的街区尺度可以促进混合功能的形成。最后,结合典型滨水街区内开放空间和临江街区的混合功能布局,总结出滨水街区混合功能的布局方式建议,即在较高建筑密度,均好街区尺度的滨水街区结构内,有形态变化的滨水岸线、交通和视线的可达性、开放空间公共活动功能多样性及主次功能在水平、垂直向的混合多样性。
张家浩[8](2018)在《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建构研究;第二部分是基于该体系以全国、天津市和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案例对体系三个层级的信息采集、信息管理系统和BIM信息模型的建构、以及对相关的分析应用进行实践性研究。本研究是在我国目前工业遗产研究背景下,所进行的探索性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国家层面的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机构和体系的建立。第一部分,首先,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充分总结国内外前人的相关研究,并对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基于这些现实问题,提出建立“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必要性。然后,对该体系进行了建构研究,体系包括“国家层级”、“城市层级”和“遗产本体层级”。现阶段“国家层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统筹全国各部门、机构、地区和学者成果,解读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全貌;“城市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制定标准化的“普查表”和相应的“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为未来我国工业遗产专项普查做好准备;“遗产本体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对工业遗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全面信息采集与管理标准的建立,以及GIS、BIM技术在保护中的应用进行探索。第二部分,首先,依据“国家层级”对全国目前工业遗产的研究成果进行信息采集,收集了我国1537项工业遗产,为我国未来工业遗产普查提供第一手的基础资料;建立“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并对全国工业遗产的行政区、时空、行业、保护、再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我国工业遗产的整体面貌。然后,基于“城市层级”对天津市域范围工业遗产进行普查,并建立“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基于GIS技术对天津市工业遗产的基本情况、再利用潜力以及工业遗产廊道的规划进行了研究。再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对北洋水师大沽船坞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建立了“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管理系统”,并基于GIS技术对大沽船坞的历史格局演变、价值评估等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保护规划的编制。最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由于遗产领域BIM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且数据处理复杂;因此笔者先对其工作流程进行研究,然后基于BIM技术对轮机车间、甲坞和设备的信息采集与信息模型建构进行案例研究;并基于Revit软件、Revit SDK和C++语言开发了“建筑遗产修缮管理软件”,将其应用于轮机车间修缮设计的残损信息管理中。
吴文治[9](2018)在《近代上海提篮桥地区人居环境研究(1843-1949)》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的地区性特征是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累积形成的,当前处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提篮桥地区的地区性正在被逐渐消解、擦拭和抹去,地区人居基因处在无法逆转的消失过程中。本文以近代上海提篮桥地区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融贯综合的研究方法,从城市空间、街道形态、建筑类型、绿化景观、公共环境卫生等进行研究。同时,以设计学的专业视角将人居环境研究拓展到室内陈设、建筑装饰等方面,全方位的梳理近代一百多年来提篮桥地区的人居状况、人居演变规律、人居文化构成等内容。本文基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大核心学科和设计学的专业本位,对提篮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深入挖掘。从相关史料和临近地区照片资料出发,有依据的提出提篮桥开埠前的自然环境为江南农村水乡、大小村落零星分布、农田密布为主的自然风貌,并随着上海开埠和美租界的辟立、公共租界的拓展而逐渐改变。提篮桥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城市空间和街道形态体现了其人居城市空间的转变过程和主要特征。本文首先分析了水网、道路之间的关系和演变情况,即人居环境的变迁和城市化的推进是依托道路的拓展而在空间上逐渐延伸,道路的修筑在城市化发展初期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水网的分布和走向。街道形态的研究依据《老上海百业指南》(约1937-1940年间)的测绘图和作者所进行的实地测绘图进行,主要从平面形态、立面形态、空间形态既独立又互相融合的三个方面展开。近代提篮桥地区的平面形态呈现出规划中的自生长性,即在整体有序的城市平面形态中较为普遍的存在私搭乱建、占用道路等情况:立面形态则体现出中式传统建筑样式与西方现代建筑交融共存的特点,街道D/H的比值也经历了从大变小的明显变化;空间形态主要依据历史实景照片进行论述,同时综合了街道各种形态指标,可以判断出提篮桥的街道空间形态从传统到现代、从断续到连贯、从乡村到城市、从单一的居住到商业为主的商住结合的转变,在时空上是以百老汇路、熙华德路为起点,并逐渐向东、向北推进。提篮桥地区建筑类型多样,里弄住宅为分布最广最为普遍的类型,宗教建筑、监狱建筑、服务航运建筑、菜场建筑、学校建筑等既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中也蕴藏着地区的独特性——提篮桥监狱和犹太人建筑构筑出独有的地区文化。室内人居环境是设计学角度研究人居环境对于该理论的有效补充。提篮桥地区的室内人居环境体现出时代的设计和审美特征和居住主体阶层的差异化。从材料上来看主要是以木材、石膏等作为装饰的主要材料,吊顶、楼梯扶手、地面铺装、壁炉、门窗、家具等因为居民层次的不同而差异明显;也有紧凑型的平民装饰(如唐山路三益村)和大户有格调的装饰(如高阳路215弄)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别的外国人带来了不同风格的室内陈设文化,尤以反映日本人恶行的“慰安所”和犹太人带来的“犹太风格”最为典型。近代提篮桥地区长期扮演租界非中心地带的角色,道路绿化景观呈现出断续、不均衡的状态,没有形成比较系统、全面的绿化景观。其中,两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园林景观是霍山公园和汇山大戏院的屋顶花园,它们为二战时期的犹太难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户外活动空间。霍山公园作为本地区唯一的公园其作用尤为显着,其公园景观发生了四次以上的历史性大的变化。提篮桥地区公共环境卫生受租界整体管理、运营的影响统一于租界整体,同时也具有自身的“双重角色”。除了解决本地区的公共环境卫生之外,还依托虹口港等承担着租界地区的垃圾转运与焚烧、粪便转运等公共环境卫生问题。近代一百多年间,提篮桥地区从传统乡村转向现代都市,人居环境受地理区位与滨江环境影响,建设时序呈现由南向北、由西往东逐步推进的规律性变化和质的转变。这个过程受近代上海开埠和租界扩展的极大影响,在不同历史阶段极大的融入了不同的异质文化,形成了该地区包括里弄文化、犹太文化、法制文化和宗教文化等在内的人居文化。近代上海提篮桥地区的人居环境受前现代社会“互嵌式”发展模式的影响,受制于经济、社会、宗教、政治等的总体影响,呈现出一种外力决定的阶段性、断裂式的发展态势,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微观区域差异和时序性特征。阶段性体现在至少可以将其划分为上海开埠至美租界时期(1843-1863)、公共租界初期(1863-1900)、公共租界中期(1900-1937)、日占时期(1937-1945)和抗日胜利至新中国成立(1945-1949)五个阶段。微观区域差异性体现在该地区西南老美租界区域、南部滨黄浦江区域与虹口浜沿岸和北部区域的不同人居特征。时序性直接体现在租界当局成立并活动的时序、方向与强度。近代提篮桥地区人居软环境(政策、法规、文化、宗教等)既具有与公共租界的同步性、同质性,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的地区性特征最终形成并延续至今。基于以上的历史性研究,结合人居环境现状及其突出问题,对如何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作了归纳和展望。
马力元[10](2016)在《既有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策略研究 ——以昆明金鼎山文化创意园改造设计为例》文中指出自90年代起,我国开始了在既有工业建筑改造方面的实践,虽然有了一定广度的理论研究,但总体来说缺乏建筑学层面上的整体性思考,也缺乏能够指导实践的方法性的总结归纳。基于这样的现状,本文在国内外优秀的改造案例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既有工业建筑改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应对问题的方法,从空间与结构两个方面归纳总结既有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策略,并以昆明金鼎文化创意产业园16号、17号平台厂房的改造设计为例,通过多方案的对比演进,探讨在面对具体的问题时如何分析、运用相应的策略。
二、聚乐之家——上海东大名路仓库改造方案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乐之家——上海东大名路仓库改造方案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上海美租界城市化空间过程研究(1862-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 研究对象和重要概念厘定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四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上海城市化之前的水乡面貌 |
第一节 上海地区河浜体系的形成 |
一 塘浦圩田式的农田开发体制 |
二 半人工水网的脆弱性 |
第二节 虹口美租界乡村景观要素的复原与分析 |
一 乡村景观要素的初步复原 |
二 由水系串联的乡村要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近代上海美租界城市化过程中河浜体系的演变与驱动机制 |
第一节 河浜体系的时段性复原及其特征 |
一 1848年前美租界内的河浜分布状况 |
二 上海美租界河浜体系的演变及其特征(1848—1911) |
第二节 上海美租界河浜体系演变的驱动机制 |
一 私人地产商的无序开发 |
二 租界内市政建设与技术的进步 |
三 人口的增多与其卫生观念的进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上海美租界城市空间扩展过程 |
第一节 近代上海美租界城市道路系统的形成与驱动机制 |
一 城市道路的辟筑与延伸(1862—1911) |
二 城市道路形成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
第二节 新式住宅区里弄的兴起 |
一 传统村落、集镇与新式住宅 |
二 新式住宅区兴起与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代上海港口区对美租界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1842—1911) |
第一节 港口区的空间演变与重心区转移 |
一 近代上海港口区的扩张(1842—1911) |
二 近代上海港口重心区的转移(1842—1911) |
第二节 港口区对美租界城市内部结构的影响 |
一 狭长形港口区 |
二 港口经济下的工业区 |
三 人口规模与职业结构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时间概念界定 |
1.2.3 空间范围说明 |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难点 |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
2.4.4 天津机器局 |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
2.5.4 天津机器局 |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
4.3.1 制砖技术传播 |
4.3.2 制砖工业分布 |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
7.2 研究创新 |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
7.3 未竟之处 |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A:随文附表 |
附录B:随文附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解放战争时期上海港码头工人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解放战争时期上海港码头工人运动的背景 |
第一节 解放战争初期上海港码头盘根错节的各方势力 |
一、抗战胜利后上海港码头概况 |
二、外国势力对上海港的控制 |
三、官僚资本在上海港的经营 |
四、民族资本在上海港的存在 |
五、上海港码头的工会组织 |
第二节 上海港码头工人的生存状况 |
一、残酷的剥削 |
二、繁重的劳动 |
三、血腥的迫害 |
四、苦难的生活 |
第二章 解放战争时期上海港党组织的发展 |
第一节 解放战争初期上海港党组织的恢复与挫折 |
一、上海港码头党组织的恢复 |
二、上海港码头诸多党组织遭到破坏 |
第二节 新任务的提出和上海港党组织的重振 |
一、全国解放战争进入新阶段 |
二、码头工运的领导核心——航运支部成立 |
第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上海港码头工人运动的开展 |
第一节 上海港码头党组织领导下的罢工斗争 |
一、大来码头工人罢工斗争 |
二、公和祥码头工人罢工斗争 |
三、招商局码头工人罢工斗争 |
第二节 上海港码头工人护港迎解放的斗争 |
一、上海港码头工人反劫运、反破坏斗争 |
二、工人纠察队、人民保安队的护港护产斗争 |
三、上海港码头工人许孔珊策反209师 |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上海港码头工人运动的意义与启示 |
第一节 解放战争时期上海港码头工人运动的意义 |
一、打击了国民党在上海的统治 |
二、凝聚了码头工人的信心与力量 |
三、为解放后新上海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上海港码头工人运动的启示 |
一、党的领导是胜利保证 |
二、群众路线是生命线 |
三、统一战线是法宝 |
四、斗争中的不足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洛阳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洛阳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历史背景与现状 |
2.1 洛阳1950年代苏援建筑概况 |
2.1.1 苏联援助新中国工业化建设 |
2.1.2 新兴工业城市洛阳的苏援建筑 |
2.1.3 洛阳1950年代苏援建筑现状 |
2.2 洛阳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特点 |
2.2.1 布局与规划特点 |
2.2.2 结构与空间特点 |
2.2.3 风格与装饰特点 |
2.3 洛阳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遗产分析 |
2.3.1 洛阳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遗产构成 |
2.3.2 洛阳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遗产类型 |
2.3.3 洛阳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估 |
2.4 洛阳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保护现状与困境 |
2.4.1 早期工业用地被中心化 |
2.4.2 保护策略缺乏价值评估 |
2.4.3 洛阳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保护困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一拖厂建筑价值与保护利用模式研究 |
3.1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概况 |
3.1.1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历史沿革 |
3.1.2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规划布局 |
3.1.3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特殊性 |
3.2 一拖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分析 |
3.2.1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遗产构成 |
3.2.2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价值分析 |
3.3 一拖厂价值转化方式 |
3.3.1 空间置换方式 |
3.3.2 文化消费方式 |
3.3.3 工业景观方式 |
3.4 基于价值转化的一拖厂保护与利用模式 |
3.4.1 商业会展模式 |
3.4.2 公共服务模式 |
3.4.3 体育场馆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保护与利用研究 |
4.1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保护与利用原则 |
4.2 国内外工业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案例 |
4.2.1 国外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
4.2.2 国内案例--北京首钢工业园 |
4.2.3 国内外工业建筑保护与利用经验 |
4.3 基于商业会展模式的一拖厂保护与利用研究 |
4.3.1 实地调研资料总结 |
4.3.2 一拖厂保护与利用虚拟思路 |
4.4 一拖厂装配车间的保护与再利用 |
4.4.1 一拖厂装配车间概况 |
4.4.2 装配车间保护与利用策略 |
4.4.3 一拖厂装配车间再利用虚拟设计思路 |
4.4.4 相关图纸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保护与利用前景 |
5.2 洛阳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保护与利用思考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6)空间叙事 ——城市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背景及研究对象 |
0.1.1 问题背景 |
0.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0.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0.2.1 空间叙事理论研究 |
0.2.2 以场所营造为目标的城市设计理论研究 |
0.2.3 空间叙事的设计转译 |
0.2.4 该领域中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
0.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3.1 研究目的 |
0.3.2 研究意义 |
0.4 研究方法 |
0.4.1 文献研究 |
0.4.2 多学科交叉研究 |
0.4.3 实证调研 |
0.5 研究框架 |
上篇:城市空间叙事的理论框架 |
1.城市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
1.1 非物质性要素构成 |
1.1.1 传统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 |
1.1.2 当代全球化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 |
1.1.3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 |
1.2 非物质性要素的物质性呈现形式 |
1.2.1 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的关联性辨析 |
1.2.2 非物质性要素的“神像”式呈现 |
1.2.3 非物质性要素的“图符”式呈现 |
1.2.4 非物质性要素的“神像”+“图符”式综合呈现 |
1.3 本章小结 |
2.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
2.1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类型 |
2.1.1 日常性事件 |
2.1.2 周期性事件 |
2.1.3 偶发性事件 |
2.2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参与动因 |
2.2.1 参与事件的内部动因 |
2.2.2 参与事件的外部动因 |
2.2.3 内部动因与外部动因之关联 |
2.3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参与形式 |
2.4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之于空间建构的意义 |
2.4.1 事件的社交意义 |
2.4.2 事件的美学意义 |
2.4.3 事件的规训意义 |
2.4.4 事件的传承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3.城市空间叙事的运行机制 |
3.1 城市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
3.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
3.2.1 传统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空间感知 |
3.2.2 全球化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空间感知 |
3.2.3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空间感知 |
3.3 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
3.3.1 城市意象的营造 |
3.3.2 城市意象的传播 |
3.4 本章小结 |
下篇:城市空间叙事的案例研究与设计策略 |
4.威尼斯本岛的空间叙事 |
4.1 案例调研对象 |
4.2 威尼斯本岛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
4.2.1 对海洋的敬畏和利用 |
4.2.2 对形式和表象的重视 |
4.2.3 对节庆的热爱 |
4.2.4 宗教与世俗的融合 |
4.2.5 展示的传统 |
4.2.6 分隔与融合 |
4.2.7 商人的城市 |
4.3 威尼斯本岛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
4.3.1 日常性事件 |
4.3.2 周期性事件 |
4.3.3 偶发性事件 |
4.4 威尼斯本岛的空间叙事运行机制 |
4.4.1 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
4.4.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
4.4.3 威尼斯本岛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
4.5 本章小结 |
5.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的空间叙事 |
5.1 案例调研对象 |
5.2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
5.2.1 水上的生活方式 |
5.2.2 黄金时代的商业辉煌 |
5.2.3 地位群体的非正式界定 |
5.2.4 对科学知识的渴求 |
5.2.5 古典和现代艺术的繁荣 |
5.2.6 对自由与平等的向往 |
5.3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
5.3.1 日常性事件 |
5.3.2 周期性事件 |
5.3.3 偶发性事件 |
5.4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的空间叙事运行机制 |
5.4.1 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
5.4.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
5.4.3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
5.5 本章小结 |
6.上海外滩的空间叙事 |
6.1 案例调研对象 |
6.2 上海外滩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
6.2.1 中国早期的对外贸易窗口 |
6.2.2 多功能经济中心 |
6.2.3 五方杂处的移民社会 |
6.2.4 多元复合的身份认同 |
6.2.5 自下而上的商业发展模式 |
6.3 上海外滩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
6.3.1 日常性事件 |
6.3.2 周期性事件 |
6.3.3 偶发性事件 |
6.4 上海外滩的空间叙事运行机制 |
6.4.1 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
6.4.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
6.4.3 上海外滩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
6.5 本章小结 |
7.城市空间叙事与非物质性要素转译策略 |
7.1 非物质性要素的提取 |
7.2 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策略 |
7.2.1 异质拼贴 |
7.2.2 系统层叠 |
7.2.3 图符再现 |
7.2.4 意象隐喻 |
7.2.5 虚拟呈现 |
7.3 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策略 |
7.3.1 城市意象的营造策略 |
1 )日常性功能与标志性建筑设计 |
2 )针对性场景设计 |
3 )事件再现 |
7.3.2 城市意象的传播策略 |
1 )大众传媒介入下的城市意象“预设” |
2 )标志性图符的选取 |
3 )交互式的城市意象传播 |
7.4 本章小结 |
结语 |
研究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专着 |
期刊文章 |
学位论文 |
学术成果 |
致谢 |
(7)基于POI的上海黄浦江中段滨水区混合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滨水区再开发已成为全球性浪潮 |
1.1.2 混合功能研究的局限性 |
1.1.3 大数据在定量研究中的突破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混合功能及混合功能开发 |
1.2.2 滨水区 |
1.2.3 滨水区再开发 |
1.3 研究区域及对象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混合功能及城市滨水区再开发理论与案例综述研究 |
2.1 混合功能相关研究综述 |
2.1.1 混合功能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2 混合功能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1.3 混合功能测度方法研究综述 |
2.1.4 混合功能研究现状述评 |
2.2 滨水区再开发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滨水区再开发进程 |
2.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4 滨水区再开发研究现状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POI数据的上海黄浦江中段混合功能识别 |
3.1 上海黄浦江中段再开发历程 |
3.2 研究方法及步骤 |
3.2.1 数据来源 |
3.2.1.1 POI数据 |
3.2.1.2 研究范围及街区数据栅格化处理 |
3.2.2 分析方法 |
3.2.2.1 POI赋分方法 |
3.2.2.2 频数密度与密度比例 |
3.2.2.3 空间连接 |
3.3 上海黄浦江中段单一及混合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
3.3.1 单一及混合功能单元划分 |
3.3.2 单一功能单元识别 |
3.3.3 混合功能单元识别 |
3.3.3.1 功能混合种类数及其分布 |
3.3.3.2 混合功能单元识别及其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4 上海黄浦江中段典型滨水街区混合功能量化及相关性研究 |
4.1 街区选取及划分 |
4.1.1 教据来源 |
4.1.2 街区范围的划分 |
4.2 上海黄浦江中段混合功能兼容性特征 |
4.2.1 研究方法 |
4.2.2 典型滨水街区功能兼容性讨论 |
4.2.3 对比与分析 |
4.3 典型滨水街区功能混合度量化研究 |
4.3.1 研究方法 |
4.3.2 功能混合度测度 |
4.3.3 对比与分析 |
4.4 典型滨水街区混合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影响因素的分析与选取 |
4.4.2 街区尺度分析 |
4.4.3 建筑密度分析 |
4.4.4 建筑高度分析 |
4.4.5 容积率分析 |
4.4.6 典型滨水街区道路可达性分析 |
4.5 典型滨水街区中混合功能相关性研究 |
4.5.1 研究方法 |
4.5.2 典型滨水街区相关性结果 |
4.5.3 相关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上海黄浦江中段典型街区混合功能布局研究 |
5.1 典型滨水街区开放空间的混合功能布局 |
5.1.1 外滩滨水区 |
5.1.2 北外滩滨江地区 |
5.1.3 徐汇滨江地区 |
5.2 临江街区混合功能布局研究 |
5.2.1 临江街区的混合功能布局研究 |
5.2.2 小结 |
5.3 滨水街区混合功能布局方式建议 |
(1) 合理配置街区密度与街区尺度 |
(2) 注重岸线或道路形态的变化 |
(3) 纵向沿江方向注重多种公共活动功能的多样性 |
(4) 避免与城市街区的割裂,加强与城市的可达性联系 |
(5) 实现主次功能在水平、垂直向的混合 |
6 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国工业遗产的整体情况仍未可知 |
1.1.2 城市化高速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的矛盾 |
1.1.3 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研究的缺失 |
1.2 研究对象 |
1.2.1 中国工业遗产 |
1.2.2 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 |
1.3 国内外既往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综述 |
1.3.2 国内综述 |
1.3.3 既往研究的经验与问题 |
1.4 研究问题及解决途径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创新及未尽事宜 |
1.7.1 研究创新之处 |
1.7.2 研究未尽事宜 |
第二章 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 |
2.1 体系结构总述 |
2.1.1 体系建立依据 |
2.1.2 体系的总体结构 |
2.1.3 体系应用技术介绍 |
2.1.4 对我国未来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工作实施的讨论 |
2.2 国家层级标准研究 |
2.2.1 信息采集标准 |
2.2.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
2.3 城市层级标准研究 |
2.3.1 信息采集标准 |
2.3.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
2.4 遗产本体层级标准研究 |
2.4.1 信息采集标准 |
2.4.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
2.4.3 信息模型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家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全国工业遗产为例 |
3.1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的实施 |
3.1.1 信息采集标准 |
3.1.2 信息采集的实施及成果 |
3.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3.2.1 全国工业遗产GIS数据库建构 |
3.2.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3.3 基于GIS的我国工业遗产现状分析研究 |
3.3.1 全国工业遗产总体情况分析研究 |
3.3.2 我国行政区层面的工业遗产分布研究 |
3.3.3 基于我国工业发展史的时空分布研究 |
3.3.4 基于行业类型的空间分布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为例 |
4.1 天津市工业遗产普查的实施 |
4.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4.2.1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GIS数据库建构 |
4.2.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文件数据库建构 |
4.2.3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 |
4.3 基于GIS的天津工业遗产分析及廊道规划研究 |
4.3.1 天津工业遗产总体分析研究 |
4.3.2 天津工业遗产廊道规划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遗产本体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例 |
5.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采集的实施 |
5.1.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简介 |
5.1.2 信息采集的实施 |
5.2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5.2.1 GIS数据库框架建构 |
5.2.2 文件数据库的建构 |
5.2.3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的建构 |
5.3 GIS在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
5.3.1 基于时态GIS的大沽船坞历史沿革探究 |
5.3.2 基于GIS技术的价值评估研究 |
5.3.3 GIS技术指导下的保护规划编制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遗产本体层级BIM信息模型建构及应用研究--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为例 |
6.1 工业遗产领域BIM技术工作流程研究 |
6.2 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的信息采集与处理 |
6.3 BIM信息模型建构研究 |
6.3.1 轮机车间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
6.3.2 甲坞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
6.3.3 BIM在工业设备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
6.4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
6.4.1 Revit自带功能在工业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与弊端 |
6.4.2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 |
6.4.3 轮机车间残损信息管理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
7.1 本研究内容总结 |
7.2 本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
参考文献 |
本人学术成果 |
鸣谢 |
附录A 中国工业遗产名录(笔者编制,截至2018年6月1 日) |
附录B 国内外工业(文化)遗产普查表汇编 |
附录B-1《世界遗产名录》遗产申报材料 |
附录B-2 英国IRIS调查表 |
附录B-3 美国HABS调查表 |
附录B-4 美国HAER调查表 |
附录B-5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
附录B-6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 |
附录B-7 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8 上海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9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10 济南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11 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C 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笔者编制) |
附录C-1《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2018 年试行版)》 |
附录C-2 普查表填写规范 |
(1)封面 |
(2)基本信息 |
(3)生产工业流程 |
(4)重要建构筑物遗产 |
(5)重要设备遗产 |
(6)测绘图 |
(7)照片 |
(8)参考文献和其他信息 |
附录C-3 中国工业遗产编号索引 |
附录C-4 《中国工业遗产行业名称及代码表(2018 版)》 |
附录D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信息采集表(笔者编制) |
附录D-1 《工业遗产历史环境调查表》 |
附录D-2 《工业建构筑物残损信息调查表》 |
附录D-3 《工业遗产设备信息调查表》 |
附录D-4 《三维激光扫描站位记录表》 |
附录D-5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文献资料登记表》 |
附录D-6 《生产工艺流程登记表》 |
附录E 工业遗产相关行业类型列表翻译及整理 |
附录E-1 英国IRIS工业遗产普查表附录I工业行业类型 |
附录E-2 1936 年中华民国《实业部月刊》工业分类[105] |
附录E-3 1982 年版《中国统计年鉴》中工业分类 |
附录E-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3-1984》 |
附录F 各层级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框架标准(笔者编制) |
附录F-1 国家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
附录F-2 城市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
附录F-3 遗产本体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
附录F-4 遗产本体层级文件数据库框架 |
附录G 工业遗产BIM信息模型标准化族库(笔者编制) |
附录H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成果展示(笔者参与) |
附录J 轮机车间主要残存信息汇总(笔者编制) |
(9)近代上海提篮桥地区人居环境研究(1843-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材料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1 国外研究概况 |
1.4.2 国内研究概况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提篮桥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 |
2.1 传统江南水乡渔村风貌 |
2.1.1 明清至上海开埠前提篮桥地区的自然环境 |
2.1.2 上海开埠以后自然环境的渐进变化 |
2.2 不断变动的行政区划与区域范围 |
2.2.1 提篮桥名称的由来 |
2.2.2 提篮桥的历史地理沿革 |
第三章 提篮桥地区的城市空间与街道形态 |
3.1 空间的城市化演变与特质形成 |
3.1.1 水网道路构筑空间的宏观肌理 |
3.1.2 城市空间演变的动力及方向 |
3.1.3 城市空间的特质性要素 |
3.2 具有多重意义的街道空间形态 |
3.2.1 街道形态的总体演变 |
3.2.2 主要街道的业种分布及其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
第四章 提篮桥地区的建筑类型与室内陈设 |
4.1 体现地区人居环境特征的建筑类型 |
4.1.1 中西结合的传统里弄建筑 |
4.1.2 教堂与监狱等特殊建筑 |
4.1.3 其他特色建筑 |
4.2 风格多样的建筑装饰 |
4.2.1 里弄过街楼装饰 |
4.2.2 建筑风格与构件装饰 |
4.2.3 门窗样式与装饰 |
4.3 优雅与窘迫交织的室内陈设 |
4.3.1 普通市民居住的室内陈设 |
4.3.2 犹太难民居住的室内陈设 |
4.3.3 其他类型的室内设计 |
第五章 提篮桥地区的绿化景观与公共环境卫生 |
5.1 渐进建设的绿化景观 |
5.1.1 绿化景观的性质转变、建设时序与微观分区 |
5.1.2 东西差异且零散断续的道路绿化与室外绿化 |
5.1.3 犹太人的户外乐园:霍山公园与临时改建的屋顶花园 |
5.2 提篮桥地区的公共环境卫生 |
5.2.1 提篮桥的“双重角色”与“自西向东”拓展的环境卫生建设 |
5.2.2 公共环境卫生的宣传、管理与举报 |
第六章 提篮桥地区的人居文化及其历史价值 |
6.1 提篮桥地区的人居文化 |
6.1.1 提篮桥人居文化的形成 |
6.1.2 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 |
6.2 提篮桥地区历史人居环境的价值 |
6.2.1 历史人居环境的价值分析 |
6.2.2 提篮桥地区历史人居环境的价值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2.1 从国际经验到共识 |
7.2.2 从共识到现实 |
7.2.3 从现实到行动 |
7.2.4 后续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
(10)既有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策略研究 ——以昆明金鼎山文化创意园改造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课题任务、研究内容及实现途径 |
1.2.1 课题任务 |
1.2.2 研究内容 |
1.2.3 实现途径 |
1.3 结构框架 |
第二章 既有工业建筑改造的发展与现状 |
2.1 国外既有工业建筑改造的发展与现状 |
2.2 我国既有工业建筑改造的发展与现状 |
2.4 理论研究的发展与困境 |
2.5 小结 |
第三章 既有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策略研究 |
3.1 对象解析 |
3.1.1 工业建筑 |
3.1.2 结构解决问题——设计方法 |
3.1.3 空间——结构体系——空间特性 |
3.2 既有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策略 |
3.2.1 空间策略 |
3.2.2 结构策略 |
3.2.3 气氛重塑 |
3.3 小结 |
第四章 昆明市金鼎文化创意园改造设计 |
4.1 项目背景 |
4.2 建筑现状 |
4.2.1 项目区位 |
4.2.2 项目基地 |
4.2.3 建筑现状 |
4.3 改造要求(任务书) |
4.4 方案演进 |
4.4.1 发现问题 |
4.4.2 结构的限制 |
4.4.3 结构策略:改造 |
4.4.4 结构策略:加建 |
4.4.5 设计策略生成 |
4.4.6 设计成果 |
4.5 总结 |
4.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图片索引 |
四、聚乐之家——上海东大名路仓库改造方案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上海美租界城市化空间过程研究(1862-1911)[D]. 余静.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全要素一体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上海北外滩老旧街区微更新为例[D]. 吴天煜. 浙江农林大学, 2020
- [3]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4]解放战争时期上海港码头工人运动研究[D]. 曹兆坤.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洛阳1950年代苏援工业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为例[D]. 范恒鑫. 深圳大学, 2020(10)
- [6]空间叙事 ——城市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研究[D]. 戴天晨. 东南大学, 2019(01)
- [7]基于POI的上海黄浦江中段滨水区混合功能研究[D]. 索雯雯.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D]. 张家浩. 天津大学, 2018(06)
- [9]近代上海提篮桥地区人居环境研究(1843-1949)[D]. 吴文治. 上海大学, 2018(03)
- [10]既有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策略研究 ——以昆明金鼎山文化创意园改造设计为例[D]. 马力元.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