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土中桩基沉降估算(论文文献综述)
薛祥,侯东利,马秉务[1](2021)在《某工程厚层红黏土素填土处理方案优化设计》文中提出近年来,在场地形成后平台上进行工程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多,因设计施工考虑不周导致的工程问题常有发生。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作业条件,对常用地基处理方法、施工工艺、造价及工期等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和优化后,最终采用换填羊矸石及水稳料等处理方法,解决了某工程厚层红黏土素填土处理难题。换填处理设计时,采用了e-p曲线法、考虑应力历史的e-lgp曲线法,同时结合工程实际工况采用基于三轴K0固结变形曲线法等估算换填处理后地基变形,解决了欠固结土、超固结土及非饱和土固结度估算等复杂条件下沉降和工后沉降估算困难的问题,为设计方案提供了理论和经验支持。设计方案成功实施后,节约直接成本300余万元,缩短了工期,该红黏土素填土处理设计思路和变形估算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参考价值。
李文勇,张浩,关宏信,李文静[2](2021)在《软土地基中预应力管桩荷载-沉降曲线计算》文中提出为研究预应力管桩单桩极限承载力,采用指数函数模型计算和分析预应力管桩桩周摩阻力-沉降关系、桩端阻力-沉降关系。以安慈高速预应力管桩单桩极限承载力为例,进行指数函数模型计算和静载试验,并对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指数函数模型的计算结果与静载试验的结果较为相近,该模型可以有效预测软土中预应力管桩单桩极限承载力,可为类似工程估算桩土沉降提供指导。
王永洪,黄永峰,张明义,李长河,苏雷,仉文岗,林沛元,崔纪飞,焉振[3](2021)在《静压桩承载力时间效应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由于静压桩沉桩后桩周土重塑,静压桩承载力表现出随着休止期的延长而增长的特性。本文从静压桩沉桩后桩周土体内孔隙水消散固结的角度出发,对静压桩承载力时间效应的理论和试验分别进行归纳,结合孔隙水消散路径及固结模型,对桩周土体初始超静孔隙水压力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承载力各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对静压桩承载力的时效性进行深化研究,并探讨了不同地质条件、不同桩的类型对休止期内静压桩承载力的影响,进一步对基于实测数据得出的经验公式进行总结。讨论了基于不同本构关系模型的应力场及位移场解答和沉桩后孔隙水压力消散解答,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桩基极限承载力理论公式;探讨了黏性土、砂土条件下,考虑超固结比、不排水抗剪强度和塑性指数比对桩基极限承载力系数A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桩基极限承载力经验公式。建议在经验公式基础上设置多重参数,以提升经验公式的精确度,并完善对不同桩、土类型的参数解答;利用BP神经网络,导入静压桩承载力相关参数,以得到针对不同地质条件、桩型、休止期的承载力最优解。
唐宛玉,叶丰,王国强,吕卿[4](2021)在《邻近基坑降水引起高速磁浮墩柱沉降的初步估算》文中研究指明邻近高速磁浮线路的基坑工程降水是引起高速磁浮墩柱沉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在工程前期阶段对邻近基坑降水工程引起的磁浮墩柱沉降进行初步估算,以便初步判断其对磁浮的影响。以上海高速磁浮线附近某深基坑工程为例,并结合经验公式进行了相应分析。结果表明,即使距离很远,保护区外深基坑降水对磁浮墩柱沉降的影响仍不可忽视,相关经验公式可用于工程前期阶段的初步估算。研究结果对磁浮周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曹梦琪[5](2021)在《地基处理对沿海软土地区桩基加固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以宁波恒大御海天下二期拓地项目为例,运用多种桩基检测手段,针对沿海软土地区地基处理对桩基加固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提出相应基础设计及围护方案,建议进行地基处理后采用直径600~1000mm钻孔灌注桩加固。检测结果表明,地基处理后的桩基偏移不明显,较直接打桩方案有明显改善,满足各项规范要求,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徐炜楠[6](2021)在《滇池软土区某建构筑物变形开裂原因研究》文中提出
刘星毅[7](2021)在《富水地层隧道施工穿越既有桩基力学响应及评价》文中认为
郭鑫[8](2021)在《填海区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承载性能及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赵刚[9](2021)在《超深粘性土桩侧摩阻力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城市建设中高层、超高层建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基础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随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桩基础具备较强的承载性能、稳定性及协调不均匀沉降等优点,因而在城市建设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已经成为所有深基础形式中的首选形式。在超深桩基础工程中,粘性土作为最常见的土层,长时间以来一直对粘性土中桩侧摩阻力所进行的试验分析比较匮乏,且对桩侧摩阻力的取值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能深入研究粘性土中桩-土间相互作用力,把握桩侧摩阻力的取值规律,更好的发挥超深粘性土中桩侧摩阻力的承载性能,开展了本项研究,以超深粘性土中单桩与群桩为研究对象,以承台-桩-土间相互作用为理论基础,通过北京顺丰全自动分拣中心桩基实验基地的单桩静荷载试验,利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建立单桩模型和群桩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运算,分析桩侧摩阻力在不同情况下的发挥机理和变化规律。本文首先分析了前人对桩侧摩阻力在理论方面、实验方面和数值模拟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对桩的功能特点和桩侧摩阻力的作用原理、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进行了论述,对超深粘性土中桩侧摩阻力的发挥机理进行了现场实验研究,得到了在各级荷载下,沉降量、轴力、桩侧摩阻力的变化曲线,运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建立模型,将实测数值和模拟数值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分析表明,桩侧摩阻力沿桩身自上而下逐步发挥,且在桩身上部的发挥明显优于桩身下部,桩身长度越长,桩侧摩阻力达到极值的时间也越长;随着长径比的减小,桩侧摩阻力发挥的时间也越来越提前;随着上部荷载的增加,桩侧摩阻力所占的荷载分担比一开始增长较快,后缓慢增加,直至达到极限状态。在对相同荷载和地质情况下的群桩和单桩数值模拟中发现,单桩桩顶的沉降量大幅小于群桩基桩中桩顶的沉降量,且在群桩中同一承台下中桩的沉降量最大,所发挥的桩侧摩阻力最大,桩侧摩阻力所占的荷载分担比也最大,随后是边桩,最后是角桩,且桩身中上部桩侧摩阻力的作用效果优于下部桩侧摩阻力的作用效果,随着上部荷载的进一步加大,桩侧摩阻力所占的荷载分担比也越来越大。
丁何杰[10](2021)在《高速公路改扩建既有桥梁桩基注浆加固机理及工程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桩基础是桥梁建设中常用的基础形式,作为桥梁下部结构承重构件,桩基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桥梁正常运营至关重要。我国现役桥梁大部分建于上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车流量日益增多,车辆荷载也越来越大,现役部分桥梁无法满足当前需求,因此需对现役高速公路进行改扩建。注浆作为一种提升桩基承载力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桩基加固工程中,能够较大提升桩基承载力,且加固过程不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然而,由于浆液流动与岩土渗透性、强度、注浆压力等有关,注浆浆液扩散模式并非理想的球形、柱形,浆液流动不易控制,实际浆液的扩散是循软弱劈裂或大孔隙渗透,形成不规则浆脉,且注浆加固机理、施工方法、施工工艺还不成熟,亟待开展相关研究。为控制浆液在指定范围内流动,提高浆液有效利用率,提出“先扰后注”(DJS)法加固既有桩基。本文依托京台高速公路德州(鲁冀界)至齐河段改扩建项目,采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了注浆加固后既有桩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优化了既有桩基注浆关键施工参数,明确了不同方案加固既有桩基效果,形成了一套高效既有桩基加固施工工艺。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查阅资料及理论分析,基于岩土介质可注性理论,提出“先扰后注”法加固既有桩基技术并推导出DJS工法相关设计参数计算方法。以静力法中β法为基础,引入DJS工法桩侧加固影响系数Δ,确定了桩基承载力提升幅度与注浆参数之间的量化关系,建立了加固后桩侧承载力计算公式。(2)开展了DJS工法中扰动压力、动注浆压力、静注浆压力、旋转速度、提升速度和水灰比等关键施工参数优化试验,通过加固体强度的对比分析,得出局部优化注浆参数和浆液扩散规律。综合考虑注浆参数的加固效果、施工进度与施工成本,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全局最优参数组合,为现场工程应用中注浆参数的选取提供理论指导。(3)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不同注浆深度、加固体厚度的桩基承载力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桩侧摩阻力、桩身轴力、荷载-沉降等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桩基极限承载力随着注浆加固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桩基极限承载力随着注浆加固体厚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并不是一直存在正比例关系,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加固体厚度存在最合理值,超过合理值后再增大加固体厚度对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影响不明显。(4)结合京台高速德齐段改扩建工程项目,通过对比分析注浆与未注浆桩承载变形性状、荷载传递规律及桩侧摩阻力发挥性状,探究了DJS工法加固既有桩基效果。静载试验结果表明各场地DJS工法加固桩承载性能明显优于未注浆桩,表明DJS工法加固桩基效果显着,极大提升了既有桩基极限承载力。(5)对比分析了黄河冲洪积平原地层具有代表性的粉质黏土、粉土注浆前后扫描电镜试验结果,从微观机理上分析了DJS工法对既有桩基桩侧土的改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注浆后土颗粒之间孔隙数量明显减少、胶结程度增大,浆液与土体相互包裹形成的团聚体能够有效提升土体抗剪强度,从而提高了桩基承载力。
二、软土中桩基沉降估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软土中桩基沉降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3)静压桩承载力时间效应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承载力时效性的理论研究进展 |
1.1 基于圆孔扩张理论的承载力时效性 |
1.1.1 基于圆孔扩张理论的初始孔隙水压力 |
1.1.2 基于孔压消散路径及边界条件的固结模型理论 |
1.1.3 基于桩周土固结的理论 |
1.2 基于数值模拟的承载力时效性 |
1.3 基于其他理论方法的承载力时效性 |
2 试验研究进展 |
3 经验公式研究进展 |
4 结论与展望 |
(4)邻近基坑降水引起高速磁浮墩柱沉降的初步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1 基坑降水引起磁浮结构处降深的分析方法 |
2 水位降深变化引起的土体沉降计算 |
3 工程实例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简介 |
3.1.2 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3.2 水位降深确定 |
3.2.1 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
3.2.2 以基坑外5 m处为基准点计算 |
3.3 土体沉降计算 |
4 结语 |
(5)地基处理对沿海软土地区桩基加固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简介 |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2.1 地形环境及区域地质条件 |
2.2 边坡工程地质特征 |
2.3 特殊岩土体 |
2.3.1 填土 |
2.3.2 软土 |
2.3.3 风化岩 |
3 基础及围护方案设计 |
3.1 基础方案 |
3.2 基坑围护方案 |
4 桩基加固对打桩顺序的影响分析 |
4.1 直接打桩方案及检测结果 |
4.2 地基处理方案 |
4.3 地基处理后打桩检测结果 |
4.3.1 超声波检测结果 |
4.3.2 低应变无损抽样检测结果 |
4.3.3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结果 |
5 结束语 |
(9)超深粘性土桩侧摩阻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桩侧摩阻力的理论研究 |
1.2.1 国外理论研究 |
1.2.2 国内理论研究 |
1.3 桩侧摩阻力的试验研究 |
1.3.1 静载荷实验 |
1.3.2 模型试验 |
1.4 桩侧摩阻力的数值模拟研究 |
1.4.1 有限元方法 |
1.4.2 有限差分方法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超深粘性土桩侧摩阻力理论分析 |
2.1 桩的工程特性 |
2.1.1 桩的特点 |
2.1.2 桩的作用 |
2.1.3 桩的分类 |
2.2 粘性土工程特性 |
2.3 桩侧摩阻力工程特性 |
2.3.1 桩侧摩阻力的作用机理 |
2.3.2 桩侧摩阻力的影响因素 |
2.3.3 桩侧摩阻力的计算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深粘性土桩侧摩阻力试验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地质条件 |
3.1.2 地下水作用 |
3.2 试验设计及检测 |
3.2.1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 |
3.2.2 桩身完整性检测 |
3.3 试验资料处理 |
3.3.1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
3.3.2 低应变法桩身完整性分析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1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结果 |
3.4.2 桩身完整性检测结果 |
3.4.3 桩侧摩阻力的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深粘性土桩侧摩阻力数值模拟分析 |
4.1 数值模拟软件概述 |
4.2 FLAC3D计算方法 |
4.2.1 有限差分法 |
4.2.2 计算特点 |
4.2.3 FLAC3D计算流程 |
4.3 模型的分析应用 |
4.3.1 模型类别分析 |
4.3.2 模型的优势 |
4.3.3 模拟过程 |
4.4 模型的建立 |
4.5 单桩的数值模拟 |
4.5.1 不同长径比 |
4.5.2 不同持力层深度 |
4.6 群桩的数值模拟 |
4.6.1 不同桩长 |
4.6.2 不同桩距 |
4.6.3 不同承台宽度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高速公路改扩建既有桥梁桩基注浆加固机理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注浆浆液扩散机理研究现状 |
1.2.2 喷射注浆施工参数研究现状 |
1.2.3 既有桩基加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黄河冲洪积地层既有桥梁桩基“先扰后注”法注浆加固机理 |
2.1.1 桩基后注浆加固机理 |
2.1.2 “先扰后注”法加固既有桥梁桩基承载力计算 |
2.2 既有桥梁桩基注浆加固施工参数优化试验 |
2.2.1 工程概况及试验设计 |
2.2.2 试验设备与试验过程 |
2.3 既有桥梁桩基注浆加固数值模拟研究 |
2.3.1 “先扰后注”法加固既有桩基模型 |
2.3.2 不同注浆加固深度对既有桩基加固效果分析 |
2.3.3 不同加固体厚度对既有桩基加固效果分析 |
2.4 “先扰后注”法注浆加固既有桩基承载特性现场试验 |
2.4.1 工程地质概况 |
2.4.2 既有桩基承载特性试验方案设计 |
2.4.3 既有桩基承载特性现场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既有桥梁桩基注浆加固参数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
3.1.1 试验结果分析 |
3.1.2 “先扰后注”法加固既有桩基施工参数优化 |
3.2 既有桥梁桩基加固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分析 |
3.2.1 不同注浆加固深度数值模拟结果 |
3.2.2 不同加固体厚度数值模拟结果 |
3.3 “先扰后注”法注浆加固既有桩基承载特性现场试验结果分析 |
3.3.1 桩身抗压强度分析 |
3.3.2 试验桩极限荷载分析 |
3.3.3 试验桩桩身轴力分析 |
3.3.4 试验桩桩侧摩阻力分析 |
3.3.5 扫描电镜试验结果分析 |
4 讨论 |
4.1 本文研究方法 |
4.2 关于基于浆液可控注浆技术的讨论 |
4.3 关于桩侧注浆加固机理研究的讨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创新点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
四、软土中桩基沉降估算(论文参考文献)
- [1]某工程厚层红黏土素填土处理方案优化设计[J]. 薛祥,侯东利,马秉务. 岩土工程技术, 2021(06)
- [2]软土地基中预应力管桩荷载-沉降曲线计算[J]. 李文勇,张浩,关宏信,李文静.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21(03)
- [3]静压桩承载力时间效应的研究进展[J]. 王永洪,黄永峰,张明义,李长河,苏雷,仉文岗,林沛元,崔纪飞,焉振.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05)
- [4]邻近基坑降水引起高速磁浮墩柱沉降的初步估算[J]. 唐宛玉,叶丰,王国强,吕卿. 建筑施工, 2021(07)
- [5]地基处理对沿海软土地区桩基加固的影响分析[J]. 曹梦琪. 工程机械与维修, 2021(04)
- [6]滇池软土区某建构筑物变形开裂原因研究[D]. 徐炜楠.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7]富水地层隧道施工穿越既有桩基力学响应及评价[D]. 刘星毅.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8]填海区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承载性能及施工技术研究[D]. 郭鑫.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
- [9]超深粘性土桩侧摩阻力特性研究[D]. 赵刚.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10]高速公路改扩建既有桥梁桩基注浆加固机理及工程应用[D]. 丁何杰.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