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颅内黑色素瘤的病理与临床(附5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段甲利,邢丽华[1](2021)在《肺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一例并文献回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并总结肺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诊疗及预后。方法报道1例原发于肺的恶性黑色素瘤病例。并以"恶性黑色素瘤、肺脏、原发"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库, 以"malignant melanoma、lung、primary"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中我国的肺原发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文献进行文献回顾。结果本例患者, 男, 65岁, 因"咳嗽伴咯血2月余"入院。胸部CT显示右肺上叶占位, 肿物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恶性黑色素瘤。免疫组化示:S-100(+), SOX-10(+), HMB45(+), MelanA(-), AE1/AE3(-), CK5/6(-), Ki-67(40%)。PET-CT提示多发脏器转移, 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 由于未接受进一步治疗, 病情进展, 于3个月后死亡。对36篇文献报道中的41例及本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患者多为中老年人, 中位年龄55岁, 肿瘤肺叶分布及症状无特异性, 影像学绝大部分表现为单发肿物或结节, 容易早期转移和复发, 31例确诊后生存期范围为27 d至24个月, 其中23例(74.2%)患者生存期<12个月。结论肺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罕见, 不易与肺癌等疾病相鉴别, 需结合症状、影像学以及组织病理结果等综合诊断, 手术、放化疗以及免疫治疗等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但由于恶性程度高, 极易复发和转移, 总体预后不良。
王金锦,马建民[2](2021)在《原发性眼眶黑色素瘤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原发性眼眶黑色素瘤(POM)是一种罕见的眼眶恶性肿瘤。POM的发生与原有的黑色素病变如眼皮肤黑色素细胞增多症、蓝痣等有关, 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渐进性无痛性眼球突出。疾病的罕见性导致其诊断较为困难。MRI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 组织病理学检查为诊断POM的金标准。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辅以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本文主要回顾了POM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以及治疗的进展, 将这一罕见疾病进行系统地总结, 以期为POM的研究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 2021, 57:861-864)
景彩萍,张春莉,李艳菊[3](2021)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8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学特征,对其诊断进行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8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下所见及病理学特征。结果本次研究的患者共8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为58.63岁;临床病理学分析发现该8名患者的肿瘤结构复杂,细胞形态多样,瘤细胞由上皮样、梭形及未分化小细胞等多种细胞构成;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S-100(强+)、Vimentin(强+)、HMB45(强+)、MelanA(强+),CK(-)、LCA(-),Ki-67增殖指数为20%~90%。随访时间1~96个月不等,术后1年、2年、5年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37.5%、25.0%、12.5%。结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症状多样,诊断及鉴别诊断依赖内镜下所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肿瘤切除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对所有患者建议术后再进行辅助化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
陈妙玲,郑晓林,邹玉坚,梁满球,黄翔,高敏[4](2021)在《原发性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表现》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PMDT)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PMDT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10例PMDT患者中6例影像表现为蕈伞型肿块充满管腔,4例表现为管壁明显增厚,均沿肠管纵轴生长,大于2.0 cm,局部扩大管腔,但多无消化道梗阻;肿瘤T1WI呈稍高信号,T2WI多呈高低混杂信号;密度均匀,无钙化及囊变坏死;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多呈中度强化,静脉期呈进行性强化,其中7例周围见增粗血管;PET/CT示肿瘤18F-FDG摄取明显。6例肿瘤浸润周围脂肪,7例可见周围多发淋巴结。结论:原发性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肿瘤较大却多无梗阻、质地均质、T1驰豫时间缩短、较明显强化并持续性强化、高代谢水平对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王英,李严严,谭军[5](2021)在《以反复头痛、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1例报告》文中提出恶性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 MM)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嵴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2%,在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中约占1%,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恶性黑素瘤常发生于皮肤和邻近皮肤的黏膜、眼球,恶性程度高,起病隐匿,主要通过血行和淋巴转移,转移早而广泛,误诊率高,预后很差,是临床诊治比较棘手的一种恶性肿瘤。本文就1例患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徐勇,邱锷,李永,董浩,赵景武,吴江平,张天明,康军[6](2021)在《显微镜开颅联合内镜经鼻入路手术切除颅内侵袭性嗅神经母细胞瘤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颅内侵袭性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手术策略和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0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诊断与治疗的24例颅内侵袭性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均行双侧扩大经基底入路联合内镜经鼻入路手术+颅底重建术。结果 24例患者肿瘤全切除22例(91.67%)、近全切除2例(8.33%),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嗅神经母细胞瘤。术后2例(8.33%)发生短暂性脑脊液漏,2例(8.33%)出现颅内感染,均经对症治疗治愈;1例视力下降加重,2例眼动障碍加重。20例完成随访,平均随访54.60个月,均未发生远期手术相关并发症,12例(60%)肿瘤复发,5年生存率为45%(9/20)。结论扩大经基底入路联合内镜经鼻入路手术切除颅内侵袭性嗅神经母细胞瘤安全、有效,术者应同时具备显微神经外科和神经内镜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孔桂香,武玉娟,马崇智,田军,刘娜,徐茜[7](2021)在《甲下恶性黑色素瘤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甲下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相对低,临床上缺乏识别,导致该病就诊时已为晚期,预后差。查阅并分析国内外最新相关文献,探讨该病的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发现目前该病首选治疗方式仍为手术治疗,生物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为术后首选辅助治疗。但对于更多临床诊断为晚期的甲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来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分子靶向药物,可以使此类患者获得比以往更好的生存期。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识别度,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
魏雪静,张彦宁,徐瑞,岳冰,郑晓丹,柳玮华,陈光勇[8](2021)在《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14例临床病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melanoma, PGIM)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PGI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采用qRT-PCR法检测BRAF基因突变情况,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4例PGIM中女性8例,男性6例;中位年龄59岁(年龄44~84岁);肿瘤位于食管7例,直肠肛管4例,胃2例,小肠1例。除4例术前得到确诊外,其余10例均被误诊。发生于食管者以进食哽咽感,发生于直肠肛管者多因腹痛便血、排便困难为首发临床表现。组织学表现为大部分呈实性巢状,部分呈假乳头结构,在57%(8/14)病变中可见移行的邻近上皮组织内黑色素细胞Pagetoid样累及。肿瘤细胞可呈四种类型:上皮样细胞为主型最多见,其次为梭形细胞型、横纹肌样细胞型以及小细胞型。免疫表型:HMB-45、Mart-1、vimentin、MUM1、S-100阳性,CD56部分阳性,14例均无BRAF V600E基因突变。随访3~48个月,11例死亡(平均生存期11个月),2例存活,1例失访。结论 PGIM好发于食管和直肠肛管,恶性程度高,病理特征多样,易被误诊,应结合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综合诊断。
辛晓玥,殷翔,刘明永,罗科宇,刘鹏,赵建华,刘瑶瑶[9](2021)在《原发性髓外硬膜下黑色素瘤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文中提出原发性髓外硬膜下黑色素瘤在临床上极为罕见,发生率约为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黑色素瘤的1/2[1],主要以脊髓压迫症状为首发临床表现,常被误诊为脊膜瘤、神经鞘瘤等[2],最终确诊需结合病理。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尚无统一标准[3-4],相关文献多为病例报告,治疗方法主张以手术完全切除为主,不能完全切除者结合术后放、化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
郭旭瑞[10](202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突变负荷与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水平的关系,研究晚期NSCLC患者的分子特征与TMB水平的关系,分析TMB水平对晚期NSCLC患者的影响,探讨TMB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2017年8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和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用二代测序的方法进行TMB水平和9种常见驱动基因(EGFR、ALK、ROS-1、KRAS、MET、RET、HER2、BRAF、NTRK)及8种常见非驱动基因(TP53、APC、RUNX1、ASXL、PIK3CA、PTEN、ZNF217、RB1)检测的晚期NSCLC患者,按照不同的研究背景将不同TMB水平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病理特征及分子特征。基于基因检测公司研究提供的数据,将研究对象中TMB突变在NSCLC患者数据库中的排序为前1/4(即排名数值≤25%)的患者定为高TMB组,排名数值>25%的患者定为低TMB组。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运用pearsonχ2、连续校正χ2、Fisher’s精确检验、Kaplan-Meier生存评估、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及线性回归模型等研究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检验,以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总体情况:(1)不吸烟(p=0.012)、腺癌(p=0.038)与低TMB水平的晚期NSCLC相关。(2)不同TMB水平与各转移部位的转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驱动基因突变在不同TMB水平下无明显差异。(3)在纳入研究的8种非驱动基因突变范围中,低TMB水平的患者单种非驱动基因突变发生率比多种基因发生率更高。(4)在纳入研究的8种非驱动基因突变范围中,包含TP53基因(p=0)或APC基因(p=0.022)突变在内的多种非驱动基因同时发生突变的情况更常见于高TMB水平的患者当中。2.在晚期鳞癌患者中,PIK3CA基因突变更易发生于高TMB水平的NSCLC患者(p=0.048)。3.在晚期腺癌患者中,RB1突变更常见于高水平TMB患者中(p=0.001),而驱动基因和研究范围内的其他7种非驱动基因突变在不同TMB水平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在晚期NSCLC患者中,出现TP53基因突变的患者(p=0.026)可能使得TMB水平升高。5.在单因素分析中,高TMB者较低TMB者中位PFS没有明显延长(10m vs 7.0m,p=0.235),多因素分析发现,女性(p=0.036)、具有EGFR基因突变(p=0.019)患者的PFS生存数据好于男性、不含有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结论:1.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特征与TMB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吸烟的肺腺癌患者更易出现低TMB水平。2.晚期NSCLC患者驱动基因突变与TMB水平无明显相关,TP53、APC、RUNX1等非驱动基因突变更易单独发生在低TMB水平的患者。3.包含TP53或APC基因突变在内的多种非驱动基因同时发生突变的情况更常见于高TMB水平的晚期NSCLC患者中。4.在晚期NSCLC鳞癌患者中,高TMB水平的患者更易发生PIK3CA基因突变。5.在晚期NSCLC腺癌患者中,高TMB水平的患者更易发生RB1基因突变。6.TP53基因突变可导致TMB水平升高。7.TMB水平并不影响晚期NSCLC患者的PFS,女性和具有EGFR突变者更易获得较好的PFS生存情况。
二、颅内黑色素瘤的病理与临床(附5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颅内黑色素瘤的病理与临床(附5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3)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8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判定 |
2 结果 |
2.1 病理诊断结果 |
2.2 临床分析 |
2.3 巨检 |
2.4 镜检 |
2.5 免疫组化结果 |
3 讨论 |
(4)原发性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1.病例资料 |
2.检查方法 |
3.图像分析及病理检查 |
结 果 |
1.影像表现 |
2.病理表现 |
讨 论 |
1.影像特点 |
2.鉴别诊断 |
(5)以反复头痛、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
2 实验室检查 |
3 辅助检查 |
4 诊治经过 |
5 讨 论 |
(6)显微镜开颅联合内镜经鼻入路手术切除颅内侵袭性嗅神经母细胞瘤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1. 纳入标准 |
2. 排除标准 |
3. 一般资料 |
二、研究方法 |
1. 手术方法 |
2. 疗效评价及随访 |
结果 |
讨论 |
(7)甲下恶性黑色素瘤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 |
2 病因 |
3 临床表现 |
4 病理特点 |
5 诊断和鉴别诊断 |
6 治疗和预后 |
(8)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14例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免疫组化 |
1.2.2 qRT-PCR |
2 结果 |
2.1 临床特征 |
2.2 病理特征 |
2.3 免疫表型和qRT-PCR结果 |
2.4 随访 |
3 讨论 |
3.1 临床特点 |
3.2 病理特征 |
3.3 鉴别诊断 |
3.4 治疗及预后 |
(9)原发性髓外硬膜下黑色素瘤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及治疗 |
2 讨 论 |
(10)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突变负荷与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汇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NSCLC的流行病学特征 |
2.2 NSCLC的病理学特征 |
2.3 NSCLC的分期系统 |
2.4 NSCLC驱动基因突变的临床研究进展 |
2.4.1 EGFR基因突变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
2.4.2 ALK基因突变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
2.4.3 ROS1基因突变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
2.4.4 KRAS基因突变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
2.4.5 Met基因突变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
2.4.6 Ret基因突变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
2.4.7 Her-2 基因突变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
2.4.8 BRAF基因突变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
2.4.9 NTRK基因突变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
2.5 TMB在 NSCLC中的研究进展 |
2.5.1 TMB |
2.5.2 TMB在晚期NSCLC免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前景 |
第3章 临床资料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设计 |
3.3 统计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不同TMB水平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基因突变情况 |
4.1.1 基线特征 |
4.1.2 基因突变分布情况 |
4.1.3 不同TMB水平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
4.1.4 不同TMB水平NSCLC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及特征分析 |
4.1.5 不同病理类型的NSCLC患者TMB的临床特征及分子特征 |
4.2 TMB对 NSCLC患者预后(PFS)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单因素分析 |
4.2.2 多因素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0 总述 |
5.1 TMB水平与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
5.2 TMB水平与NSCLC患者的分子特征 |
5.3 TMB水平与晚期NSCLC的预后 |
5.4 研究的局限性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颅内黑色素瘤的病理与临床(附5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肺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一例并文献回顾[J]. 段甲利,邢丽华. 中国医师杂志, 2021(11)
- [2]原发性眼眶黑色素瘤的研究进展[J]. 王金锦,马建民. 中华眼科杂志, 2021(11)
- [3]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8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J]. 景彩萍,张春莉,李艳菊.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1(03)
- [4]原发性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表现[J]. 陈妙玲,郑晓林,邹玉坚,梁满球,黄翔,高敏. 放射学实践, 2021(09)
- [5]以反复头痛、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1例报告[J]. 王英,李严严,谭军. 内科, 2021(04)
- [6]显微镜开颅联合内镜经鼻入路手术切除颅内侵袭性嗅神经母细胞瘤疗效分析[J]. 徐勇,邱锷,李永,董浩,赵景武,吴江平,张天明,康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08)
- [7]甲下恶性黑色素瘤的研究进展[J]. 孔桂香,武玉娟,马崇智,田军,刘娜,徐茜.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21(07)
- [8]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14例临床病理分析[J]. 魏雪静,张彦宁,徐瑞,岳冰,郑晓丹,柳玮华,陈光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1(06)
- [9]原发性髓外硬膜下黑色素瘤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辛晓玥,殷翔,刘明永,罗科宇,刘鹏,赵建华,刘瑶瑶. 脊柱外科杂志, 2021(03)
- [10]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突变负荷与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的关系[D]. 郭旭瑞.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