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学体育教学手册》内容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孟杰[1](2020)在《适应性体育活动影响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安置的主体形式,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进入到普通环境中接受教育,其中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占有很大比例。随着随班就读工作的不断深入,其发展方向逐渐由规模扩大向质量全面提升转变。体育作为随班就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对于特殊学生的全面发展及随班就读质量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随班就读体育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在集体教学方面随班就读学生常常被忽视,处于边缘状态。同时,在个别化辅导方面,资源教室、个别教学计划对于体育学科的覆盖还相对匮乏,使得身心存在缺陷的特殊儿童与健全儿童之间的差距得不到有效弥补,对于他们融入普通体育课程及活动十分不利。这种现象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随班就读学生运动参与的不足,不利于特殊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同时也对随班就读整体质量的提升造成一定的阻碍。在现有资源条件下,继续完善随班就读体育集体教学的同时,重视并不断开发、开展不同形式的个别化辅导,对于改善随班就读学生个体能力、提升运动参与、促进他们在普通环境中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符合特殊需要人群参与需求的适应性体育活动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测试、行动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通过行动研究对方案进行实施,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并探究其对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的影响。以期能够为目前尚处起步阶段的相关实践性研究提供借鉴,对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的促进提供新的思路,同时能够为我国随班就读体育发展的改革探索实践提供案例参考。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体育运动参与现状与影响因素。通过资料收集、测试、访谈等方法,对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运动参与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该群体运动参与促进方案的构建与实施提供现实依据。运用TGMD-2、ActiGraph GT3X+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运动动机量表、情感错误归因程序分别对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基本运动技能、身体活动水平、运动动机、运动态度等进行测量评价,并收集相关体质测试数据,从不同层面对目前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运动参与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此外通过读随班就读学校管理者、体育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访谈,了解目前随班就读体育的开展状况及影响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因素。结果表明,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水平整体偏低。他们的速度、力量、柔韧、耐力等运动素质发展水平相对较弱,其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身体和心理投入相对不足。身体活动水平整体偏低,并且对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并不积极。2、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的构建。通过理论依据、方案目标体系、组织形式、内容选择、实施结构等方面,构建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搭建适应性体育活动制定和实施的参照框架,为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的实践开展提供参考;基于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不足的现状,及哲学、教育学、特殊教育学、体育学等理论的指导,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应以充分尊重和重视每个随班就读儿童为出发点,承认他们接受公平教育的需求与权利,并且正视他们与健全同龄者之间的差异性;建立明确的目标体系,循序渐进,是保障方案持续实施,最终达到理想效果的基础;组织形式上,集中式个别化的组织形式能够节约资源,提升效率;内容方面以简单的专门性动作技能为基础,针对参与者特点及需求进行调整,保障每个孩子有效的参与和练习;人员配置方面,教师、家长、教练、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团队合作方式,能够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共同协调运转,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过程和结果、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结合的方式,能够及时反应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不断促进方案的完善;衔接对应的比赛与活动,为参与者搭建技能学习与运用的平台,是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持续开展的重要保障。3、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实施效果的行动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以研究人员与实践者共同设计,并分工完成实施及资料收集与反馈的方式,对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进行实践,检验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探究适应性体育活动对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的影响。依照上述随班就读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构建的原则,设计了以网球基本技术为内容的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通过方案实施前后,参与者的运动素质、基本运动技能、身体活动水平、运动动机、运动态度等指标的测量,同时在方案实施后,进行学生家长及体育教师访谈,对参与者回归普通班级后的表现进行了解来评价方案实施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参与适应性体育活动,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各项指标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时,在他们回归普通班级后,其参与运动的兴趣和自信心得到了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适应性体育活动对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运动参与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基于以上研究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水平整体较低。学校资源的局限性、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及实践经验的缺乏,随班就读学生自身缺陷等是导致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受到限制的重要因素。(2)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的制定应以充分尊重和重视每个随班就读儿童为出发点,承认他们接受公平教育的需求与权利,并且正视他们与健全同龄者之间的差异性。这是具体方案目标制定、内容设置、实施流程规划的基础。(3)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以促进运动参与为阶段目标。由“集中式个别化辅导”的组织形式;以基本动作技能、过渡性技能和专门性竞技技能学习为内容的结构性框架;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段式的实施结构;社会、学校、家庭合作式的团队教学人员配比;过程性与结果性、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方式组成的方案制定与实施架构,具有较强的可行性。(4)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的实施对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运动素质水平、基本运动技能、身体活动水平、运动动机、运动态度及参与运动的兴趣、自信心等方面具有提升作用,并改善了他们回归融合环境后的参与表现。过程和结果共同表明了,适应性体育活动对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运动参与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刘慕洁[2](2020)在《法国中小学电影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影教育是指电影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开展的教育活动以及增进人们关于“电影”的知识、技能,传递电影文化价值观,进而影响人们思想观念、促进身心健康的活动。电影诞生于法国,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以及电影内容的不断延伸和拓展,电影逐渐具备教育、认识、审美诸多功能。欧洲有着悠久的电影教育传统,其中,法国是电影强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展中小学电影教育,且成效斐然的国家之一,实践经验丰富,值得借鉴。目前,法国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中小学电影教育体制,在实践方面,在世界电影教育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我国对中小学影视教育的重视度提高。2018年,我国教育部提出用力争取用3年到5年的时间,实现我国影视教育在中小学实现基本普及。如何实施好中小学电影教育,是我国教育界亟需深入研究的热点话题,也是迫切的现实需要。本研究以法国中小学电影教育作为研究主题,绪论部分,首先介绍研究缘起以及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接着对电影教育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合整理和论述,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对本文涉及的关键概念,包括电影素养、电影教育和影视教育进行概念厘定,接着对中小学电影教育的理论基础进行介绍,理查德·迈耶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怀特海的教育节奏思想以及布鲁纳的教育文化观都为电影教育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将法国中小学电影教育历程划分为起源、萌芽期、全面发展时期和发展新阶段四个时期,详细梳理其发展历程。第三章分别介绍法国电影教育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具体实施,以“电影与小学”、“电影在初中”和“电影在高中”三大国家级电影项目为具体案例进行研究。第四章介绍法国电影教育的校外实施情况。第五章将关注点转向国内中小学电影教育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实施情况,在总结我国存在的问题和法国电影教育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未来电影教育完善的建议。
陈栋[3](2017)在《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俐侏人”是世居于云南省临沧市的一个彝族支系。在其长期对外封闭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族群独特而又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文化系统。通过对相关历史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对俐侏本土文化研究人员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对俐侏本土文物进行的归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俐侏人的族群渊源、地域分布和人口流动等社会情况,以及俐侎人的民间信仰、节庆礼仪、生活方式、族群语言等文化特征。由于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俐侏社会的封闭状况逐渐被打破并进入急剧变化期,因此很多社会矛盾如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等开始凸显。俐侎地区的学校教育正是在这种区域社会变迁和族群存续困境的大背景下,得以大力推进和整体变革的。通过对俐侏地区的十余所学校进行参与式观察,对相关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可以发现俐侎地区学校复刻了国家教育的普遍模式并鲜有区域和民族特色,具有维稳和支边的地方性意义。而俐侎地方教育中的本土课程和地方知识等本土化努力均行动迟缓且权力微弱。俐侎地区学校教育的内容及形式通过俐侏学生和学校教师为载体,向俐侏人的社会生活渗透;同时俐侏社会中的组织型和个体型力量,又对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俐侏地区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支持和制约作用。镶嵌于俐侎社会场域中的教育场域自在且自为地与周遭社会环境进行规则和资源的互换与对流。俐侎族群的早恋早婚、懒散宽松的文化习性和害羞腼腆、实用实际等心理习性,与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本匮乏等知识因素、打工潮和精准扶贫等时代因素、外向型和去民族化等教育体制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了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在俐侎族群文化场域与惯习的作用下,绝大多数俐侎学生得到了家庭、社会对他们教育成就获得方面的纵容与护佑,而这种文化机制恰恰形成了一个社会闭环,维持了俐侏族群的人口和文化的再生产。在空间、时间和意义上都已深埋入俐侎族群生活场域的国家教育体制,通过在这个民族、边疆、农村三重边缘化的区域社会中,传播和制造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等意识形态共识,从而达成维稳和接轨的功能。少数俐侏学生在结构化的教育及社会环境中,通过身份、行为和观念三个维度上的微权力运作,利用和转化了家庭、学校的各种规则与资本,达成了对族群传统社会、文化和心理结构的抵制与反哺,迎合了主流价值观和教育成就体系的偏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就,并与其他学生一起推动了区域社会变迁。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并对研究者在田野和书斋中的双向建构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尝试构建一种中层理论意义上的区域教育社会学。
蒋宏宇[4](2014)在《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文中认为教科书集中体现了国家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工具,教科书文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系统回顾我国近现代以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轨迹,审视了小同时期体育教科书的发展特点,总结了体育敦科书变迁演避中的相关规律与经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近代体育敦科书,是在西学东渐与变法图强的冲击下,伴随着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与兴起而出现在历史舞台的。近代体育教科书既是体育课程的产物,也是西方体育文化传入我国的表现和载体。(2)我国近代体育教科书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内容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的飞跃。1922新学制颁布前,体育教科书内容上以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为主:新学制后,田径、球炎、体操、游戏和武术等成为了体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3)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呈现出丫鲜明的阶段性特征:1949年至1985年为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全国统编体育教科书时代:1986年至1999年体育教科书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由“一纲一本”的“国定制”时代转变为“一纲多本”的“审定制”时代:1990年后,体育教科书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进入了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深化改革阶段。(4)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的发展演变,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体育等多种冈豢交互影响和制约的结果,足国家意志的体现。同时,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会受到教科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总结和积累的经验和规律等“内在逻辑性”的影响。(5)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在名称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再到“体育与健康”的演变;在发展模式上经历了从“拿来主义”到“本土化探索”,再到“国际化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在内容选择上经历了努力追求统一性,到高度统一后逐步加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过程;在审查制度上经历了由“审定制”到“国定制”.再同归“审定制”的过程:在学习对象上经历了“以日为师”到“以欧美为师”,再到“以俄为师”,最后进入到以口本、美国等多个囡家先进经验为学习对象的过程。(6)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总体水平随着时代发展取得了不断进步,表现出了由关注体育教材的社会价值到关心个人发展、由“教材”到“学材”、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转变。
刘江岳[5](2014)在《专业化: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中学教师的培养面临着来自教师专业化理论的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及学生就业困境加剧所带来的挑战。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和基础教育发展需要、达到专业化水平的中学教师,对中学教师职前教育进行改革是当务之急。在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指引下,如何对中学教师职前教育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的研究目的即是在教师专业化的价值立场中,运用系统论方法、国际比较方法、文献研究方法、访谈方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发达国家的中学教师教育实践的特点,剖析我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资格认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给出具体的改革对策建议。本文第二章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特点以及中学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结构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首先从分析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入手。以社会功能、专业资质、专业制度这三个方面的标准来衡量,教师作为一种专业性职业的确定性毋庸置疑。就中学教师而言,教师专业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中学教师与其它学段教师在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及教育方式上具有明显的区别;其二,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呈现出阶段性递进的特点,可以分为新手、适应与调整、胜任、熟练及专家五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专业水平;其三,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由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组成。其中,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专业能力形成教师专业素养的特质,而专业品质把控教师专业素养的方向,呈现出“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的特色。中学教师的专业化需要通过职前教育来实现。中学教师职前教育需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教师”、如何培养、如何检验培养的结果等一系列核心问题。立足于教师专业化的价值观并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本文第三章对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目标设定、模式选择、课程设置及对职前教师的资格认证等各个要素进行了概念的厘定和深入细致的分析。职前教育目标是教育理念和培养标准的具体体现,直接决定着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在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目标的诸多影响因素中,培养理念及培养标准是最为关键的两个因素。培养模式是为了达成特定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学资源配置及教学过程组织方式,包含四个关键要素:培养人才的层次定位、专业准入标准的制定、培养过程的设计以及职前与职后的衔接等。课程设置是教师职前教育极为重要的核心部分,课程质量的高低、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以及实施的有效性等都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及其实现的程度。教师资格认证是对培养结果的检验,资格认证制度是否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学教师教育的质量,影响到中学教师专业化的现实水准。分析发达国家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实践对我国能够提供一些参照和借鉴。考虑到世界范围内教师教育水平的先进性、教师教育制度的完善性以及与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之间的可比性等,本文第四章选取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三个发达国家作为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国际比较对象,梳理和分析了三个国家的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目标制订、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以及教师资格认证的特点。其中,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分析涉及到相关的教师职前教育机构,本章选取了美国的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英国的伦敦大学和澳大利亚的弗林德斯大学这三所较有代表性的高校,对上述国家中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总结。在教师专业化的价值立场中,以发达国家的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实践作为参照,本文第五章分析了我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在目标设定、模式设计、课程设置与资格认证方面所存在的偏差或滞后。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培养理念偏执、培养标准落伍、具体目标错位等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培养途径上,存在主流培养模式单一、成熟性欠佳、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缺少连贯性等问题;在课程体系方面,既有某些课程要素的缺失,也有结构方面的不足;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方面,由于起步较晚,存在着教师资格证书分类不合理,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偏低,资格证书有效期太长,资格认证组织系统不够完善等问题。鉴于上述诸多问题,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及教师教育机构对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改革一直在推进之中,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的第二个十年,各种改革举措不断出台。本文第六章对2010年后,我国在中学教师职前教育方面的改革实践状况予以梳理和分析。无论是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试点,还是高校各自的教师教育改革实践,都表明我国在提升中学教师职前教育水平方面所付出的不懈努力。改革的成绩固然令人振奋,但其中显露的不足更值得人们关注。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指导,基于以上的问题分析和比较借鉴,并运用了访谈方法征求了中学一线教师、校长、师范毕业生等群体的意见、建议和实际需求,本文第七章指出,中学教师职前教育体系的改革要真正取得成效,必须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指引之下,需要从目标、内容、模式到资格证书制度的整体推进: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应更新教育理念,建立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并制定符合基础教育发展需求并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职前培养目标;在培养模式上应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控性、灵活性、多元性、连贯性,以及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等特点;在培养内容上应改变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横向结构与纵向结构,增加能够提高师范生专业素养的教育专业课程,并对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实施方式进行全面的改革;在教师资格制度上应增强教师资格融通的合理性,提高教师资格认定标准,落实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配套服务措施,增强教师资格认证机构的专业性。
尹志华[6](2014)在《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探索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质量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而通过构建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来引导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教师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绝大部分国家都将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发提上日程,推动教师教育标准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本研究结合国际发展走向,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提出要“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的要求,对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为进一步提升中国体育教师的质量做出贡献。本研究共分为十章,采用混合方法研究设计(Mixed Method),力图实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高度融合。首先,解读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阐述了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核心作用与地位,梳理了中国、美国、爱尔兰和加拿大等国家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专业素质要求)的历史演进。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性研究分析了美国6所大学实施NASPE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情况,并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分析了美国NBPTS在职优秀高级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情况;通过调查516名中小学体育教师、427名大学体育教师教育专业任课教师和1022名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在读学生(职前体育教师),了解了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可能遇到或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和定量研究方法分别制订了一份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并对两份标准进行了优化整合,形成了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讨论稿);调查了65名大学体育教师教育专业负责人(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等)对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开发相关问题的意见,开发了具体的绩效评估认证程序。最后,总结了研究内容和不足之处,对今后基于标准的体育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展望。通过上述系列研究,本研究得到了如下结论:1.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在通过体育教师教育而推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从多元化视角(逻辑起点与终极追求、他者镜像与自我反思、门户视域与适度张力)解读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加深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本质的认识,理解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在其中的重要性。2.世界各国对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专业素质)的要求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演进,影响标准发展的因素包括普通教师专业标准的指导、非营利性专业协会的参与、社会现实的需求、专业人士的呼吁、教育政策的影响、大型教育报告的发布、课程改革的推动等,但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差异性。3.美国大学对NASPE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本身的认同度较高,但标准仍需改进。标准实施会带来正面与负面影响,耗时是实施过程中的最大障碍。与综合性大学和普通本科大学相比,研究型大学对标准实施的热情相对较低且实施效果未如预料般那样明显。NBPTS在职优秀高级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面较广,外部支持对教师通过标准认证非常重要。虽然目前通过认证的总体人数较少,但所产生的正面效应比较明显,尤其是有效促进了在职体育教师主动寻求专业发展,提升了其社会地位。4.中国目前具备了制订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理论,首先应积极启动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可采用科研立项、专题研究、逐级落实的形式进行。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应侧重于提升职前体育教师的专业意识和基本体育课堂教学能力,同时要体现出与教师资格证的差异性。5.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专家咨询、比较研究与自我核查的意见,可以研制出最优化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该标准的框架构成为“维度→领域→标准→具体要求”,包括3个维度、8个领域、24个标准和242条具体要求,在引领高校体育教师教育专业人才(职前体育教师)的培养,为各地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提供依据,促进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6.为了促进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应用,应开发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且目前已具备了程序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证程序开发的重点是考察职前体育教师的整体绩效表现、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提供反馈信息和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并应由专门机构进行严格认证。开发的认证程序包括评估准则(rubrics)和需要提交的评估材料。这为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实践应用及其效果评估提供了有效指导。本研究仅是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相关研究的一个开端,今后还可以在基于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体育教师教育专业、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体育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体育教师教育者等多方面的改革与发展,真正发挥标准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深层次作用。
杜尚荣,王笑地[7](2019)在《我国中小学教学目标研究70年:回顾与展望》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学目标研究经历了初步确立、深化发展和多元整合三个时期。整个研究历程呈现出清晰的发展脉络,理论运用由外来借鉴迈向本土研究,研究内容从关注单一到多元化发展,研究取向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研究方式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研究动力离不开政策、理论和实践三条发展线索的交织影响。反思现有发展经验和现存问题,未来我国中小学教学目标研究应着力深化教学目标相关理论体系的转型与升级,积极开展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研究,采取学科融合下的多维性思维研究,努力推动个性化、层次化教学目标的形成与建构,从而不断加强教学目标研究的实践转化工作,促进教学目标政策、理论、实践三者的协同发展。
郑晓坤[8](2017)在《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研究(1978-2016)》文中认为十七大以来,特殊教育发展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党的“十七大”提出“关心特殊教育”,十八大报告提出“支持特殊教育”,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办好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发展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是特殊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是促进特殊教育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和支撑。然而,已有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特殊教育的师资还面临数量缺乏、教学能力与经验匮乏、教师资质偏低以及自我效能感不足的发展瓶颈。2012年《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4年《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等重大政策,把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作为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对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笔者选择“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题目,旨在通过对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历程梳理和反思,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揭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路径构想。本研究借助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档案资料、政策法规文件、教育统计年鉴、各高校师资培养内部资料等,通过对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史料和文献的梳理,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历史,全面考察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导论部分。说明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明确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基本内涵和具体研究对象,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筑本论文的整体写作框架和基本思路,介绍了基本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兴起与发展。主要探讨了自西学东渐以来至改革开放前期,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建立,经历了早期的曲折发展,到文革期间的断裂,寻求复兴和稳步发展的进程,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是如何从早期发展的困窘状况,发展到形成了一些师资培养经验,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培养,开始了初步的探索。系统分析了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发展受自身能力和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揭示了背后推动和制约的原动力。第二章,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步形成(1978—1997)。分别从我国特殊教育教育师资培养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培养模式的变迁,课程设置的发展等不同维度,分析我国改革开放至上个世纪90年代末,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不同表现形式及成因,阐述这一时期所呈现出的共同特点和基本发展趋向。第三章,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深化改革(1998—2016)。本章主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探讨从20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在教育一体化、融合教育、全纳教育开展的背景下,尤其是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召开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蕴、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以及培养、培训模式和相应的政策建设和实施。本文同时选取了2所部属和2所省属院校为案例,通过对上述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进行文本分析,目的是更加直观地呈现我国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发展演变过程和基本特点。第四章,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历程反思与国外借鉴。对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历程进行反思,揭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经验和问题,采用比较研究的视角,以美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为镜鉴,分析美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资格准入制度、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并以美国N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为例,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阐释和分析,总结其对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改革的借鉴和参考价值。第五章,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路径建构。本章具体分析和详细阐述了我国在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从移植走向本土化,吸收与自我发展的结合,中西文化冲突背景下的本土化生长,提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发展的新构想:文化觉醒和关怀是中国特教育师资发展的必由之路,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是重点,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是趋势,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构建是基本手段,特殊教育教师教学能力从个体“他主——自主”建构是重要方式。
李根,张晓杰,高嵘[9](2019)在《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计划的多维审视》文中认为运用文献资料、个案研究对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计划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表明:从历史上看,国际奥委会一直重视奥林匹克教育的开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计划应运而生,旨在鼓励青少年参与运动并践行奥林匹克价值观。该计划编写生动详实的教学手册,并在世界各国通过多种活动开展教育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该计划的实施具有运用新颖多元的教育活动、提倡教育生活化、重视采用仪式和符号等特色。解决该计划教育内容的统一性、教育主体的协调性等问题,将有利于该计划的后续发展。
陈徐[10](2019)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文中提出语文学科教育的历史已有百年之久,传统模式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有很多重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语文教育仍然处于困局之中。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积极想办法应对,新型教学法逐渐运用到中学课堂中,21世纪以来,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模式成为教育界炙手可热的模式,近几年,另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也以飞快的速度进入人们的视野,该模式于2014年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它指导下的教学过程分为讲授、内化和吸收、讨论三个阶段,可简称为PAD课堂,在实际教学中,这三个阶段具体可分为5个环节,分别为讲授、独立学习、独立做作业、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短短5年间,该模式在我国教育界赢得了很多学者、教师的喜爱。全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3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历史,在理清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前辈们研究时遇到的问题,从而得出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概念阐释,并以泸州市田家炳中学实施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对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第二章采用案例分析法,呈现对分团队专家马迎红老师的一次教学案例,坚持“一个核心”、“一套环节”的理念,分析其教学过程,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更深入地了解,并归纳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步骤;再以行动研究法和访谈法客观分析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亲自参与到实际教学中,在对分课堂实验学校泸州市田家炳中学完成教学实践,并与该校教师、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有时间周期的跟踪调查,采用群体研究和个案研究的方式,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第三章根据一线优秀的教学经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借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中部语文教学方法,汲取其优秀之处,完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运用,设计出具体的教学步骤,并进一步优化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手册》内容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学体育教学手册》内容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适应性体育活动影响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与必然趋势 |
1.1.2 我国融合教育实践随班就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3 随班就读中体育教育的理论必要性与现实边缘化 |
1.1.4 随班就读体育提升与改善的理论支持与路径选择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及流程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轻度智力障碍 |
2.1.2 适应性体育活动 |
2.1.3 随班就读 |
2.1.4 运动参与 |
2.2 文献综述 |
2.2.1 融合教育概述 |
2.2.2 融合体育教育概述 |
2.2.3 运动参与的概述 |
2.2.4 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特点与运动参与 |
2.2.5 运动干预对智力障碍儿童的运动参与的影响 |
2.3 文献总结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测试法 |
3.2.4 行动研究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3 研究伦理 |
第四章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现状与影响因素 |
4.1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现状分析 |
4.1.1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能力 |
4.1.2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表现 |
4.1.3 小结 |
4.2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的影响因素 |
4.2.1 随班就读学校管理者、体育教师、学生家长对运动参与的态度 |
4.2.2 随班就读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开展 |
4.2.3 促进随班就读学生运动参与面临的困难与需求 |
4.2.4 小结 |
4.3 总结 |
第五章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构建 |
5.1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构的理论依据 |
5.1.1 哲学——人本主义理论 |
5.1.2 教育学——教育公平理念 |
5.1.3 特殊教育学——部分融合理念 |
5.1.4 体育学——动作技能发展模型 |
5.1.5 社会生态学——社会生态环境理论 |
5.2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构建原则 |
5.2.1 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的目标 |
5.2.2 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的组织形式 |
5.2.3 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的内容 |
5.2.4 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的实施 |
5.2.5 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的发展性 |
5.3 总结 |
第六章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实施效果的行动研究 |
6.1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行动方案的提出 |
6.1.1 行动研究问题的提出 |
6.1.2 进入研究现场 |
6.1.3 提出行动研究方案 |
6.2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行动方案内容 |
6.2.1 方案内容目标 |
6.2.2 方案内容设置 |
6.3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行动方案实施计划 |
6.3.1 参与者的招募 |
6.3.2 行动方案实施的人员配比及职责 |
6.3.3 行动方案实施的组织形式 |
6.3.4 行动方案实施效果的评价 |
6.4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实际行动过程 |
6.4.1 时间安排的调整 |
6.4.2 实施人员的调整 |
6.4.3 方案实施内容的调整 |
6.5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行动结果 |
6.5.1 行动研究前后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的参与能力 |
6.5.2 行动研究前后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运动参与表现 |
6.6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行动结果分析 |
6.6.1 适应性体育活动对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能力的影响 |
6.6.2 适应性体育活动对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表现的影响 |
6.7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6.8 随班就读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的实际推广与应用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2)法国中小学电影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电影教育研究综述 |
二、文献综述小结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小学电影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电影素养 |
二、电影教育 |
三、影视教育 |
第二节 中小学电影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
二、怀特海教育节奏思想 |
三、布鲁纳的教育文化观 |
第二章 法国中小学电影教育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法国中小学电影教育的起源 |
一、电影的诞生 |
二、电影教育功能的探索 |
第二节 法国中小学电影教育的萌芽时期 |
一、40-50 年代:经济复苏的同时重视教育事业 |
二、60-70 年代:电影教育在艺术教育中萌生 |
第三节 20 世纪80-90 年代:法国中小学电影教育全面发展时期 |
一、1988《艺术教育法》的颁布 |
二、“电影在初中“、“电影与小学”以及“电影在高中”三大国家电影教育项目成立 |
第四节 电影教育在21世纪的发展 |
一、《学校文化艺术计划》:文化艺术教育置于教育体系核心 |
二、数字时代背景下电影教育更受重视 |
第三章 法国中小学电影教育校内实施 |
第一节 法国基础教育体制简介 |
第二节 法国小学电影教育实施 |
一、教学大纲中的电影教育 |
二、“小学与电影”项目 |
第三节 法国初中电影教育的实施 |
一、教学大纲中的电影教育 |
二、“电影在初中”项目 |
第四节 法国高中电影教育的实施 |
一、教学大纲中的电影教育 |
二、“电影在高中”项目 |
第四章 法国中小学电影教育校外实施 |
第一节 青少年电影节 |
一、高中生让·雷阿诺奖 |
二、高中生凯撒奖 |
第二节 社会机构 |
一、图像传递者协会 |
二、短片机构 |
第五章 法国中小学电影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法国中小学电影教育的特征 |
一、各学龄段电影教育相互衔接 |
二、全社会广泛参与 |
三、配套资源完善 |
第二节 我国中小学电影教育现状与当前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中小学电影教育历史发展 |
二、我国中小学电影教育目前实施方式 |
三、我国中小学电影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法国中小学电影教育对中国中小学电影教育的启示 |
一、政府发挥主导职能,同时给予地方自主权 |
二、争取最广泛的社会参与 |
三、完善配套教学资源 |
四、加强电影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五、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第一章 俐侎人的族群身份与生存状况 |
第一节 俐侏人概况 |
一、族群名称及其历史渊源 |
二、族群地域分布情况 |
三、族群人口发展及流动情况 |
第二节 俐侎人的生存环境及其社会生活 |
一、俐侎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 |
二、历史遭遇的地域投射:俐侎人的社会生活变迁 |
三、俐侎人的总体教育状况 |
第三节 现今俐侎人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主要困境 |
一、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 |
二、政策待遇的忽视问题 |
三、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 |
第二章 俐侎人的族群风俗与社会文化 |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俐侎人的民间信仰 |
一、万物有灵:祭社林、田地、山神、畜神、龙洞等 |
二、多神崇拜:祭家庙、土庙、石佛 |
三、俐侎人的禁忌和习惯法 |
第二节 家堂祭祀与族内融通:俐侎人的节庆礼仪 |
一、“桑沼哩”:俐侎人的情人节 |
二、火把节:俐侎人的“团圆节” |
三、春节和其他节日:对祖先的敬畏与祈求 |
第三节 早婚内婚与葬祭以礼:俐侎人的婚丧嫁娶 |
一、婚姻 |
二、丧葬 |
三、生育 |
第四节 靠山吃山与自给自足:俐侎人的衣食住行 |
一、一袭黑衣掩映下的风华:俐侎人的服饰文化 |
二、靠山吃山的简约自然:俐侎人的饮食文化 |
三、依山而居的大通房:俐侎人的建筑文化 |
四、“交通基本靠走”:俐侎人的出行方式 |
第五节 心口相传与自我强化:俐侎人的语言文化 |
一、俐侎人的民族语言 |
二、俐侎人的民歌小调 |
三、俐侎人的民间故事 |
第三章 俐侎学生学校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
第一节 复刻:国家教育的区域化写照 |
一、学校日常教育结构 |
二、教育管理活动结构 |
第二节 守望:学校教育的地方性意义 |
一、教育维稳 |
二、教育支边 |
第三节 洞察:地方教育的本土化努力 |
一、教育场域中的本土课程 |
二、学校场域中的地方知识 |
第四章 俐侎学生社会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
第一节 嵌入与共变:社会场中的教育场域 |
一、俐侎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 |
二、俐侎地区的社会力量的教育作为 |
第二节 早婚与懒散:俐侏族群文化的教育影响 |
一、早恋早婚:小登科压倒大登科 |
二、懒散宽松:族群生活习性的教育制约 |
第三节 害羞与实用:俐侎族群心理的教育影响 |
一、害羞腼腆:封闭环境下的闭塞心理 |
二、实用实际:打工潮的影响和追逐眼前利益 |
第五章 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社会学分析 |
第一节 护佑与闭环:俐侏族群文化对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
一、社会护佑: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学生的“放任自流” |
二、社会闭环: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族群再生产的维持 |
第二节 维稳与接轨:教育体制对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
一、维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结构化功能 |
二、接轨:国家教育结构的同化与涵化作用 |
第三节 抵制与反哺:俐侎学生在结构化环境中的微权力 |
一、文化抵制:对族群传统社会结构的反抗与超越 |
二、文化反哺:由俐侎学生推动的区域社会变迁 |
第六章 反思与奠基:从田野经验到迈向区域教育社会学 |
第一节 走进田野:田野调查的初见与追索 |
一、初入田野:满腔热诚和不知所措交织的旅程 |
二、再访田野:灵活变通与随时跟进并存的探险 |
第二节 形成文本:田野资料的处理与运用 |
一、处理访谈资料:录音的整理、筛选和取用 |
二、处理纸质文献:材料的归类、编码和提取 |
第三节 未来之路:迈向一种“区域教育社会学” |
一、“区域教育社会学”何以可能 |
二、区域教育社会学的田野经验 |
三、区域教育社会学的实践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教科书历史研究是深化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需要 |
1.1.2 体育基础课程改革面临亟需解决课程内容选择的问题 |
1.1.3 探寻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规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课程的必经之途 |
1.1.4 体育教科书历史研究是丰富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体育史的有益工作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教科书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教科书的起源和发展 |
2.1.2 教科书概念界定 |
2.2 体育教科书的相关研究 |
2.2.1 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变迁 |
2.2.2 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影响因素 |
2.2.3 体育教科书编写 |
2.2.4 体育教科书研究的总体评析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清朝末期体育教科书的萌芽与兴起 |
4.1.1 社会背景 |
4.1.2 近代学制建立前体育教科书的起源 |
4.1.3 癸卯学制建立后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1.4 清末体育教科书内容分析 |
4.1.5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1.6 清末体育教科书总体评价 |
4.2 民国时期体育教科书的演进 |
4.2.1 民国初年与北洋政府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1.1 社会背景 |
4.2.1.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1.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1.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1.5 总体评价 |
4.2.2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2.1 社会背景 |
4.2.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2.5 总体评价 |
4.3 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与变迁 |
4.3.1 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1 建国初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4 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1 社会背景 |
4.3.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2.5 总体评价 |
4.3.3 新中国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3.1 社会背景 |
4.3.3.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3.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3.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3.5 总体评价 |
4.4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历史规律与经验 |
4.4.1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外部因素 |
4.4.2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内部动因 |
4.4.3 体育教科书内容的历史变迁 |
4.4.4 体育教科书审查制度的历史变迁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5)专业化: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教师专业化对我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带来的影响 |
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挑战 |
三、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对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诘问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教师专业化研究 |
二、中学教师职前培养理念与目标研究 |
三、中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模式研究 |
四、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课程体系研究 |
五、中学教师的资格认证制度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主要概念 |
二、研究目的与问题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研究视野:教师专业化理论 |
第一节 教师是一种专业性职业 |
一、职业、专业与专业标准 |
二、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分析 |
三、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进程 |
四、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
第二节 阶段性递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
一、中学教师与其它学段教师的区别 |
二、中学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
第三节 知识、能力与品质的三位一体:中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 |
一、中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及其比较 |
二、中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专业知识 |
三、中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特质:专业能力 |
四、中学教师专业素养的保障:专业品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专业化视野下的中学教师职前教育解析 |
第一节 标准与追求: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目标设定 |
一、培养目标及相关概念 |
二、教师职前培养目标的影响因素 |
三、教师专业化对职前教师培养目标的要求 |
第二节 路径与组织: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选择 |
一、培养模式的概念 |
二、教师培养模式的分类 |
三、教师专业化对培养模式选择的要求 |
第三节 内容与实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 |
一、课程与课程体系相关概念 |
二、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分类与课程体系构成 |
三、优质课程体系的专业化特征 |
四、中学教师职前培养课程体系的开发依据 |
第四节 制度与保障: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成果的衡量与检验 |
一、教师资格与认证 |
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
三、专业化对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要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比较与参照:国外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实践 |
第一节 美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实践 |
一、美国中学教师的职前教育目标分析 |
二、美国中学教师的职前教育模式 |
三、职前教育的内容:以课程设置为切入点 |
四、美国中学教师的职前资格认证 |
第二节 英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实践 |
一、英国中学教师的职前培养目标分析 |
二、英国的中学教师职前教育模式 |
三、英国中学教师职前培养课程 |
第三节 澳大利亚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实践 |
一、澳大利亚中学教师的培养目标分析 |
二、澳大利亚中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模式分析 |
三、澳大利亚中学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设置 |
四、澳大利亚职前教师的资格认证 |
第四节 美、英、澳三国中学教师的职前教育实践的主要特点 |
一、中学教师职前培养目标的主要特点 |
二、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
三、中学教师职前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 |
四、中学教师资格认证的主要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问题与原因:我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现状 |
第一节 方向之殇: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目标偏离问题 |
一、中学教师职前培养理念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
二、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标准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三、中学教师职前培养目标的具体问题分析 |
第二节 急需优化: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问题 |
一、我国中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演变 |
二、我国当前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
第三节 敏感度匮乏:落伍的课程体系 |
一、课程要素问题 |
二、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结构问题 |
第四节 专业性职业的含金量亟待提升:教师资格认证问题 |
一、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历程(改革开放-2010) |
二、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践与进展:2010 年后我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改革 |
第一节 改革在途中:2010 年后的改革实践与成效 |
一、2010 年后的教师教育发展新政策 |
二、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的改革实践与成效 |
第二节 正视不足:中学教师职前教育改革的主要启发 |
一、教师专业标准亟待细化与高校教师教育目标的修正问题 |
二、改革后的课程设置仍不够合理 |
三、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仍有待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专业化:我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专业化的目标设定:更切实可行的方向指引 |
一、更新教师培养的理念 |
二、建立教师专业标准体系 |
三、修正中学教师的职前培养目标 |
第二节 专业化的模式创新:更符合社会需求的渠道选择 |
一、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策建议 |
二、中学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模式的改革设想 |
第三节 专业化的内容优选:更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 |
一、课程体系结构的合理性构建 |
二、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对策建议 |
三、教育见实习的改革对策建议 |
第四节 专业化的制度保障:更完善的资格认证 |
一、规范教师资格的融通性,放宽教师资格的学科范围 |
二、提高教师资格认定标准 |
三、落实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配套服务措施 |
四、增强教师资格认证机构的专业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关于中学一线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关于中学校长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关于师范生教育实习的访谈提纲 |
后记 |
(6)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研究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
一、标准 |
二、教师教育标准 |
三、教师专业标准 |
四、体育教师专业标准 |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框架 |
一、研究设计 |
二、内容框架 |
第二章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与标准 |
第一节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外延解读 |
一、逻辑起点与终极追求 |
二、他者镜像与自我反思 |
三、门户视域与适度张力 |
四、专业标准对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
第二节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与核心地位解析 |
一、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理论基础 |
二、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 |
三、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核心地位 |
第三章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中国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要求的历史演进 |
一、解放前(1949年之前):从强调体操技术掌握到注重综合知识 |
二、建国初至文革前(1949年-1966年):注重专项运动技术习得 |
三、文革期间(1966年-1976年):十年动乱冲击导致无明确要求 |
四、改革开放至教师教育标准化前期(1976年-2001年):重视综合素质养成 |
五、教师教育标准化至今(2001年之后):紧跟时代需求 |
第二节 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萌芽期(1776年-1980年) |
二、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迅猛发展期(1980年-2000年) |
三、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成熟期(2000年之后) |
第三节 爱尔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爱尔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萌芽期(2010年之前) |
二、爱尔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初步发展期(2010年之后) |
第四节 加拿大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加拿大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初步发展期(2000年以前) |
二、加拿大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应用期(2000年之后) |
第二部分 实证分析研究 |
第四章 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实施状况分析 |
第一节 NASPE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实施状况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分析与讨论 |
五、结论与建议 |
第二节 NBPTS高级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实施状况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分析与讨论 |
五、结论与建议 |
第五章 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相关问题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分析与讨论 |
五、结论与建议 |
第二节 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的意见与建议调查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分析与讨论 |
五、结论与建议 |
第三部分 制订开发研究 |
第六章 基于定性方法的中国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通过开放性译码分析得到概念与范畴 |
二、通过主轴译码分析得到主范畴 |
三、通过选择性译码分析得到核心范畴 |
四、通过凝练“故事线”形成标准框架 |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
一、遵循了“扎根数据、以人为本、突出重点、把握特色、强化整体”的基本思路 |
二、秉持了“科学性、发展性、整体性、操作性”的基本原则 |
三、构建了全面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框架体系 |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建议 |
第七章 基于定量方法的中国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预试问卷项目分析结果 |
二、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一级指标确定结果 |
三、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二级指标确定结果 |
四、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各级指标聚合结果 |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
一、遵循定量研究过程制订了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框架 |
二、专业标准框架体现了各个方面的能力素质要求 |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建议 |
第八章 基于混合设计的中国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优化整合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两份标准框架存在的问题 |
二、专业标准的框架整合 |
三、专业标准的内容整合 |
四、专业标准的最终形成 |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
一、优化整合后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更加合理 |
二、混合设计思想指导专业标准的优化过程 |
三、优化整合后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能发挥多种作用 |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建议 |
第九章 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评估认证程序开发 |
第一节 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开发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分析与讨论 |
五、结论与建议 |
第二节 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开发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分析与讨论 |
五、结论与建议 |
第四部分 总结与展望 |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研究总结 |
二、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第五部分 论文附件 |
附录 |
附录1 INTERVIEW OUTLINE FOR ASSESSING THE INFLUENCE OF NASPEACCREDITATION 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
附录2 PROFESSOR INFORMED CONSENT FORM OF NASPE INITIAL STANDARDSRESEARCH |
附录3 INTERVIEW OUTLINE FOR NATIONAL BOARD CERTIFIED PHYSICALEDUCATION TEACHER(NBCPET) |
附录4 NBCPET INFORMED CONSENT OF NBPTS STANDARDS RESEARCH |
附录5 制订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相关意见和建议的调查问卷 |
附录6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研究开放性访谈提纲 |
附录7 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预试问卷 |
附录8 基于专业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开发相关问题的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9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我国中小学教学目标研究70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中小学教学目标研究70年发展历程 |
(一) 初步确立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至1977年) |
(二) 深化发展时期 (1978年至2000年) |
(三) 多元整合时期 (2001年至今) |
二、我国中小学教学目标研究的经验与问题 |
(一) 我国中小学教学目标研究的主要经验 |
1.教学目标研究从外来借鉴转向本土研究 |
2.教学目标研究从关注单一到多元化发展 |
3.教学目标研究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取向 |
4.教学目标研究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 |
5.教学目标研究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理论和实践三条发展线索的交织影响 |
(二) 我国中小学教学目标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中国特色的教学目标理论体系尚不明显 |
2.教学目标研究存在分析思维两极化的现象 |
3.教学目标研究过于追求统一化、标准化的目标, 缺乏层次性 |
4.教学目标研究的实践指向不足 |
三、我国中小学教学目标研究的未来展望 |
(一) 深化教学目标相关理论体系的转型与升级 |
(二) 深入开展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研究 |
(三) 坚持学科融合下的多维性思维研究 |
(四) 推动个性化、层次化教学目标的形成与建构 |
(五) 加强教学目标研究的实践转化工作 |
(六) 加强教学目标研究的政策、理论、实践三者协同发展 |
(8)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特殊教育 |
(二)特殊教育教师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 |
三、研究综述 |
(一)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
(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哲学本体论研究 |
(三)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培养的研究 |
(四)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 |
(五)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变迁的研究 |
(六)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研究 |
(七)国外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案例研究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选题上的创新 |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兴起与发展(19 世纪末—1977) |
一、中国近代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嚆矢 |
(一)晚清以降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
(二)民国初期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初兴 |
(三)民国中后期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发展 |
二、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整顿与改革 |
(一)民主制度的初创与特殊教育师资培养 |
(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整顿与提高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师傅带徒弟”和“短期训练班”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步形成(1978-1997) |
一、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政策制定 |
(一)国家和地方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政策 |
(二)特殊教育师资待遇和聘任政策 |
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变迁 |
(一)从定向型向非定向型转变的中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 |
(二)从单一到多样化的高等特殊师范教育培养模式 |
三、特殊教育师资课程设置的转变 |
(一)中等特殊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二)高等特殊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深化改革(1998—2016) |
一、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政策建设 |
(一)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制的建立 |
(二)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培养培训的制度与政策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转向 |
(四)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类型的转变 |
二、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发展 |
(一)特殊教育师资专业思想素质的提升 |
(二)特殊教育师资的多元复合性知识结构 |
(三)特殊教育师资的教育理念与良好心理素质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目标的改革 |
(一)B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 |
(二)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 |
(三)L师范大学和C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 |
四、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变迁 |
(一)大专培养模式 |
(二)本科培养模式 |
五、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课程改革 |
(一)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性转变 |
(二)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向理论与实践并重转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历程反思与国外借鉴 |
一、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历程反思 |
(一)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培养的政策演进历程反思 |
(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培养的演进历程反思 |
(三)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培养的课程演进历程反思 |
二、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国外借鉴:以美国为例 |
(一)明确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标准 |
(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专业化、系统化 |
(三)美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对我国的镜鉴与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路径建构 |
一、中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中西文化交融背景 |
(一)从移植走向本土化 |
(二)吸收与自我发展的结合 |
(三)中西文化冲突背景下的本土化生长 |
二、中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路径的建构视野 |
(一)文化觉醒和关怀是中国特教育师资发展的必由之路 |
(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是重点 |
(三)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是趋势 |
(四)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构建是基本手段 |
(五)特殊教育教师教学能力从个体“他主——自主”建构是重要方式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著作情况 |
(9)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计划的多维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1 OVEP的历史背景与发展历程 |
1.1 奥林匹克教育推行的历史背景 |
1.2 OVEP的发展历程 |
2 OVEP的主要内容 |
2.1 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的教学手册 |
2.2 OVEP在各国进行的具体实践 |
3 OVEP的主要特色 |
3.1 教育活动形式多元,包含运动、文化、艺术等类型 |
3.2 教学方式和手段新颖独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3.3 注重仪式和象征符号的运用,提倡教育生活化的取向 |
4 对OVEP的批判性思考 |
4.1 教育内容的统一性:普世性与在地性,独立性与依赖性 |
4.2 教育主体的协调性:成效与问题 |
4.3 中国环境下实践奥林匹克教育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
(10)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对分课堂的文献统计与主题分布 |
(二)关于对分课堂的内容分析 |
(三)关于对分课堂的研究趋势与实施建议 |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重点和难点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运用对分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
一 对分课堂及其实验学校基本情况 |
(一)对分课堂简介 |
(二)实验学校简介 |
二 该校对分课堂的实施情况 |
(一)实验对象与对照对象成绩对比 |
(二)与该校师生群体的访谈情况 |
(三)对分团队专家对该校的指导 |
(四)该校对分课堂科研情况 |
三 对分课堂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第二章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运用对分课堂的教学案例 |
一 马迎红老师《林黛玉进贾府》教学案例分析 |
(一)教师备课 |
(二)教学目标 |
(三)教学过程 |
(四)教学后续 |
二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运用对分课堂的教学设计 |
(一)教学对象 |
(二)教学计划 |
(三)教学过程 |
三 个人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录展示 |
第三章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运用对分课堂的问题与策略 |
一 课堂教学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 |
(一)教师方面 |
(二)学生方面 |
(三)学校方面 |
二 以某校教学法优化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
(一)前期准备 |
(二)课堂讲授 |
(三)课堂讨论 |
三 更大范围推广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中、小学体育教学手册》内容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适应性体育活动影响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的实证研究[D]. 孟杰.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9)
- [2]法国中小学电影教育研究[D]. 刘慕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3]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D]. 陈栋.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4]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D]. 蒋宏宇.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4)
- [5]专业化: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研究[D]. 刘江岳. 苏州大学, 2014(07)
- [6]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探索性研究[D]. 尹志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7]我国中小学教学目标研究70年:回顾与展望[J]. 杜尚荣,王笑地. 教育学报, 2019(03)
- [8]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研究(1978-2016)[D]. 郑晓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1)
- [9]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计划的多维审视[J]. 李根,张晓杰,高嵘. 体育学刊, 2019(05)
- [10]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D]. 陈徐. 海南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