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妙笔传情 “天下夺魁”——浅谈《西厢记》中诗歌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彤彤[1](2021)在《《林兰香》与中国古代小说的诗化特征》文中认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形态是在史传的写人叙事及诗歌的抒情言志传统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受诗歌的影响,古代小说表现出诗化的艺术特征。“诗化特征”是指小说不再简单满足于单纯的叙述客观事件,具有了强烈的表现意味和浓郁的情绪色彩。不但在外在形式上引入诗词,更重要的是汲取了诗词的创作技法,从而表现出辞赋化的语言、强烈的抒情性以及小说中意境的构建。本文以《林兰香》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诗化特征”为切入点,结合唐传奇、元明中篇传奇小说、才子佳人小说、《红楼梦》等具有明显诗化特征的作品进行梳理、分析,总结中国古代小说诗化在不同作品中的具体表现,重点阐释《林兰香》的诗化艺术特征。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林兰香》之前小说诗化特征的流变。在《林兰香》之前,小说诗化特征大体经历了三次演进过程,不同阶段诗化特征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差异。唐代传奇小说的诗化特征主要体现在文备众体的小说形式和骈俪隽永的语言风格上。元明传奇小说更多的表现为诗词对小说文体变化的影响上。而才子佳人小说的诗化特征内涵则更为丰富,以“诗”传情和突显人物的“诗才”是其最为鲜明的特点。第二章,《林兰香》中回目、诗词的叙事功能。《林兰香》的诗化首先表现外在形式上,即体现在小说回目以及大量诗词歌赋的穿插上,回目及诗词对于小说文本具有一定的叙事意义。《林兰香》中的诗词有一百余首,包括诗词曲赋等多种样式,在小说中引入诗歌,大大增强了小说的叙事表现力和感染力。诗词对小说的叙事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在《林兰香》中诗词成为小说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词在推动情节发展、组织篇章结构以及增强小说的悲剧意蕴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小说中的人物谈论诗词,由此透露出作者的诗学思想,也增添了作品的文人化及诗化倾向。第三章,《林兰香》诗化特征的审美表现。审美表现是诗化艺术的内涵,《林兰香》是一部个性独特的世情小说,作品中表现出明显的诗化特征,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林兰香》的诗化特征主要表现为:运用诗意化的语言,让小说充满诗之味;塑造诗性品质的人物,使小说富有诗之情;对诗歌创作技法的吸收,为小说营造诗之境。作者综合运用意象叙事、意境创设等多维创作技法,共同构筑起《林兰香》的诗化叙事空间。第四章,《林兰香》诗化特征的文学意义。《林兰香》的诗化特征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文学、文化和美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诗化特征增强了读者的美感体验,在小说的叙事中增添的抒情因子,加强了小说的抒情性。《林兰香》的诗化艺术深刻影响了《红楼梦》等小说,为后世的小说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胡艳敏[2](2021)在《明清《西厢记》时调小曲研究》文中指出
薛婧[3](2020)在《《西厢记》英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毫无疑问,《西厢记》是中国戏曲经典中最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之一,自诞生以来它不仅吸引着无数国内外研究者的目光,同样也引起了各国翻译家和汉学研究者的注意;在短短的百余年间,它被陆续翻译成各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其中,《西厢记》在英语世界取得的成绩尤为瞩目。从19世纪末起,它就先后被十几位译者以全译本、改译本、英文剧本等形式翻译出版;在学术界也有许多学者撰写硕博论文、学术论文,对它进行专题研究,呈现出《西厢记》在海外广泛的接受和强劲的传播态势。本论文主要运用译介学、描述性翻译学、跨学科研究等理论和方法,对《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翻译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研究对象涵盖《西厢记》英语译介的全过程及其他相关因素,如《西厢记》英译的社会文化语境、英译者的身份、翻译目的和翻译思想,不同《西厢记》英译本在文化负载词等细节上的处理、《西厢记》英译本在英语世界的接受和经典化历程等。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西厢记》的英译这一论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具体来说,首先从中国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土壤、元代城市发展和商业繁荣以及文人的被动选择这三方面对元杂剧兴盛的历史文化语境以及对王实甫创作《西厢记》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细致地分析;并对《西厢记》故事的流传和版本问题进行了简单阐述,指出《西厢记》的英译本底本选择以《金批西厢》和弘治本《西厢记》两种为主。继而在广泛搜集大量关于《西厢记》译者、译本和评价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历时性传播进行了梳理,阐明《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并以时间和译者活动为线索对其进行阶段划分;提出《西厢记》在英语世界已经完成经典化的结论,并且从专业人士和赞助人两方面对其经典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西厢记》在译者、研究者、出版社和高等教育机构这些角色的共同推动下完成了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宏观角度上,论文全面分析了《西厢记》七个主要英译本的文本和副文本。重点结合译者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对译者的主要翻译思想或目的进行探讨;并对各个译本在语言和风格上所体现的特色进行了具体分析;某些译本由于副文本内容较多,信息量大,论文也进行了额外的探讨和分析。微观角度上,笔者指出《西厢记》的外译过程其本质乃是文化交流的过程,而文化负载词是文化交流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单位。因此,本论文对《西厢记》译介过程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做了比较细致的微观研究;将原文中的文化负载词分成语言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生态文化五类,每一类各选取大量的例证进行微观分析;总结出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译者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往往呈现出较大差异的结论。最后论文对中国戏曲典籍外译和传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反思和展望。《西厢记》是英语世界被重译次数最多的中国戏曲作品,研究其英语译介活动对于中国戏曲典籍外译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尤其是在中外文化交流日益繁荣的今天,研究和探讨《西厢记》英译活动的过程及其规律,揭示译介传播的本质特征和内因,对于中国戏曲典籍今后的外译工作无疑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项蕾[4](2020)在《《六十种曲》集唐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唐诗和明传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两种文学样式,在其所处时代都取得了极高的文学成就。二者虽然时代相隔甚远,且表达方式各异,但却存在着一定的交集。明代众多传奇作品的下场诗中都存在着集引唐诗的现象,值得我们进行系统地研究。《六十种曲》所选作品众多,几乎囊括了明代所有经典的传奇剧本,对于研究戏曲中集引唐诗的现象具有代表性意义。研究《六十种曲》中的唐诗,不仅可以发现戏曲自身的创作规律,而且可以探索不同文体之间互渗的影响。本文拟从《六十种曲》下场诗中所集引的唐诗出发,通过对其引用情况的统计试图探讨其引用唐诗的原因,以及唐诗对作品本身的影响。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附录等三个重要的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作出概述。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从集句诗的渊源入手,梳理出集唐诗和戏曲中集唐诗发展的大致脉络。第二章叙述《六十种曲》集引唐诗的概况。通过对集引诗人、集引时段和集引形式等分析,概括《六十种曲》集引唐诗的特点,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第三章主要探讨《六十种曲》集引唐诗的作用和局限性。首先论述《六十种曲》集引唐诗对戏曲作品本身的影响,其次论述对整个戏曲发展方向的影响,最后分析其局限性,辩证地看待集引唐诗对戏曲的影响。第四章从时代背景、文体互渗、传奇作者和戏曲创作规律等方面分析《六十种曲》集引唐诗的原因。对于明代诗坛的概况和雅俗文学之间的互渗,这章将作重点论述。附录部分,主要对《六十种曲》下场诗中涉及唐诗的作品进行整理概括。
张靖[5](2019)在《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研究》文中认为木版年画作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典型代表,不仅是喜庆时节的装饰品,更是反映我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晋南木版年画是结合了绘画、雕刻与印刷的民间美术门类,也是“年文化”的产物,其中的戏曲年画数量丰富、题材宽泛、画工精细,为我们提供了众多关于戏曲演剧的历史信息,同时也为了解当时的戏曲面貌以及戏曲的社会功能提供了新的资料。晋南木版年画产生于宋金时期的平阳、绛州地区,并形成了雕刻、印刷、流通为一体的经营模式。晋南木版年画的产生、发展和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传统密不可分,讲求观赏与实用的一致性。晋南木版年画在体裁形式上包含门画、中堂画、拂尘纸、窗画、纸灯画等诸多形式,在年画题材方面包括天仙神只、人情风俗以及戏曲故事等内容。其中,戏曲故事类题材的年画烙印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年画艺人将戏曲与年画相结合,抓取舞台演出的精彩瞬间,创作出可供人们长久观赏的戏曲年画。戏曲年画的故事内容大多出自当地盛行的梆子腔剧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地方戏曲的剧本、脚色、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脸谱勾勒等都对戏曲年画产生影响,特别是梆子腔粗犷豪放的表演风格,促成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笔法干练稚拙、造型简朴生动、色彩装饰意味浓重和构图巧妙独特等艺术特色。清代晋南戏曲年画中反映梆子腔剧目的故事内容众多,常见的有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民间故事等诸多内容。社会生活的变迁和梆子腔的蓬勃发展是促成清代后期晋南戏曲年画创新和繁荣的客观条件,晋南地区梆子腔的兴盛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当地戏曲年画在题材内容、表现技法、造型风格等方面的进步,使得戏曲图像的叙事性逐步增强。清代晋南戏曲年画表现的故事内容是对戏曲角色的动作、神态以及演出场景的描摹,是戏曲年画较之于门神画、吉祥画等象征性木版年画的最大区别。清代晋南戏曲年画是图像叙事的典型代表,能够广泛地传播图像叙事中包含的思想内容,在欣赏戏曲年画时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回忆舞台演出、重温戏曲故事的契机。戏曲年画是拥有广泛欣赏群体的图像叙事类型,其中蕴含着我国传统图像叙事的精华。同时,戏曲年画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将人们的情感情趣转换为可视的图像符号,其图像嬗变过程是将美术学与符号学、传播学等众多学科观点结合,由图像、语言、修辞及文化寓意所组成,采用定格瞬间性时空的表现手法,将戏曲年画置于社会生活与梆子腔的蓬勃发展之下,用生动的图像反映当地民众的民俗人情和生活百态,在传播戏曲艺术的过程中发挥着为人们传递情感和寄托愿景的重要作用。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地域化造型特征主要体现在构图、线条以及装饰上,而在色彩特征的研究以色彩相互间的对比为主,将其置于艺术学的视角下进行研究,清代晋南戏曲年画表现出融合化、通俗化、娱乐化和地域化的叙事特征,清代晋南戏曲年画自然也有着自身独到的艺术语言,作为广大民众在实际生活中培养艺术思维的重要载体,需要挖掘隐含在戏曲年画与戏曲在传情达意、虚拟性、程式化背后的一致性内涵。
郑雯丹[6](2019)在《文学与史实 ——宋元戏曲中的科举书写》文中认为宋元时期是中国戏曲艺术真正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戏曲作品成就最大的主要是宋元南戏和元杂剧,在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宋元时期的戏曲作品中有科举描写的有:《琵琶记》、《荆钗记》、《张协状元》等40余部。这些作品数量相当可观,可见科举在宋元戏曲中的重要地位。科举在宋元戏曲作品中所占有的重大比例,决定了它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学界对这方面的关注并不多。从以上思路出发,本文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文史互证的方法,以宋元戏曲作品中的科举书写为研究对象,将全文分为五个篇章。第一章对宋元时期有科举描写的戏曲作品进行了统计,为以下四章的论述提供了一个基础。在统计这类作品的同时从宋元时期有科举书写的戏曲作品和戏曲作品中的科举书写两个方面对其特征进行总结。第二章从纵向的角度来具体阐述戏曲作品中的科举描写,分为参加科举的目的,戏曲中的乡试、会试和殿试,登科后的恩例庆典三个部分。通过具体分析科举在戏曲作品中的表现情况,探讨宋元时期文学作品中的科举与历史上的科举制度之间的异同。第三章是三个个案分析。有科举描写的戏曲作品有很多,通过对《张协状元》、《潇湘雨》和《琵琶记》三部作品的分析和探讨,更准确地找出文学与史实的异同之处,方便我们理解作者如此设计的意图。第四章着重阐述宋元戏曲作品中描写科举考试的原因。宋元时期有科举描写的戏曲作品的数量相当可观,那么作者如此安排的原因就成了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主要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作者因素和受众需求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第五章主要是对宋元戏曲作品中科举情节叙事功能的探析,包括叙事功能和深化主旨两方面。科举为戏曲家的写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在作品中发挥了强大的叙事功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深化了作品主旨。
吕姝焱[7](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研究指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乔国恒[8](2018)在《宋词与宋代文人生活习尚》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文本的宋词,不仅仅是音乐的附属品,更是历史社会和文化风俗中所产生的独立文学体式。词的创作主体多为文人士子,其成长经历、生命体验是多样化、多层面的,其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娱乐生活、精神信仰等方面的体验最终构成了具有集体共性的习尚,它包含了这一群体所独具的情感取向、文化特质、审美趋向。他们所书写的词作中,就有数量众多的篇章,对当时的文人习尚进行了透射与再现,通过这一途径所展现出的文人精神世界、生命形态,有血有肉,生动鲜明,富含研究价值。据此,本文以“宋词与文人生活习尚”为研究对象,试图以文化学和文学相参照的复合视角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第一章主要论述政治文化视野下的文人生活习尚与宋词创作的关系。第一节论述科举与宋词的关系。科举新形势极大地激发了天下书生的参与热情,亦直接促成了词苑中人的书生化、进士化这一新的人才格局。一方面,宋词成为士子们抒发与举业相关之活动和情感的极佳载体:负笈游学的艰辛与坚持,及第前的情绪纾解,及第后的游赏玩乐,对状元的崇拜,重读书胜于致富贵的信念,新进士子的新政治观念、婚恋态度等,都在宋词中有着生动真切地描绘和反映。另一方面,及第士子又以其创作实践引领着词坛时尚的发展方向:科场文体改革影响下,经学在考试内容中占据了主导,儒家思想文化极大影响了书生词人的词心、词貌与词风,更多的诗文艺术手法如议论、说理、铺排等被移用于词,更宽阔的情感世界、生活习尚、政治伦理走进词人的视野,这些都促使脱化于俗文学的词体逐渐由妩媚流丽趋于趋于雅正庄重。第二节论述礼乐对宋词的影响。赵宋王朝欲借礼乐治天下,儒学遂呈复兴之势。在这样的政治文化生态中,儒家所尊崇的礼乐便成为赵宋王朝统治者推行集权政治的思想文化保障。严格意义上讲,见诸史册的大部分礼乐活动,皆为赵宋皇室的上层政治行为。但活动过程中,朝廷为主导、文人为主体的格局,使得文人士子们真切地感受到帝王的威仪和复兴礼乐的决心,使得他们特别是高层次的词人对于王朝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向心力;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带有政治目的的群体文化活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文化人格的养成,对词的内涵亦有着直接影响,如对明堂形制的探讨、对南郊大礼的记录、对观礼盛况的描写、观礼过程所激发的忠于君国的感情,诸如此类,相关词作皆有详备描写。与之相关的是朝廷对雅乐的重视。特别是宋徽宗时期,朝廷鼓励内外臣工习大晟新乐,制谱填词。受此感召,词曲形式出现新变——词调以婉转为宗、词风以精雅为美、歌唱和美协律;词作内容亦出现服务于社会现实和政治宣传的新取向。大晟乐直接影响了当时及宋代中后期词曲的风格样貌,加快了宋词格律规范化和内容雅正化的进程。第二章重点论述文人的游息习尚与宋词的关系。第一节论述文人游览习尚如游赏、题壁等与宋词的关系。宋代文人雅集游赏、拄杖游赏的活动十分风行,展现出了他们浓郁的人文情怀和正直的政治操守。当时题壁习俗亦蔚然兴起,其中题壁词文辞精雅超脱、内容丰赡、情义深厚,淋漓墨迹中饱含着文人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文人游息生活的细节和旨趣,成为了新的人文与民俗景观。第二节论述文人交游习尚与宋词的关系。相比较其他社会阶层,文人的群体自觉意识分外明晰,对交际对象的选择更为严谨。他们的交际舞台生动地展现了其精神风貌和处世智慧:投献干谒、谀颂祝寿、寻觅知音,以长于言情之词来传达真切的心志与情谊;谈笑戏谑、俳谐游戏,借戏谑之言以消磨岁月、长歌当哭、讥邪讽恶,多角度地折射出他们内心的块垒和时代的积弊;歧路惜别、祖席离歌,折柳相赠,无尽情意也融化入词,令读者于千载之下,依然感同身受。第三节论述文人居家习尚与宋词。文人雅士休憩的庭园居室是他们安顿身心、颐养情志的重要场域。对园林和宅邸的精心营构透露出他们幽静清雅的审美意趣;听雨、种竹、莳花等闲居雅习亦充满闲适的诗意;插花、屏风、悬画等居室布置更尽显宋人在艺术上的独特品位。静谧的书斋里,青灯黄卷,文人们孜孜不倦、伏案苦读的身影犹在目前。这些场景历经千年,尚栩栩如生,与宋词忠实而细腻的记录密不可分。第三章论述信仰习尚与宋词的关系。第一节论述佛禅习尚与宋词的关系。佛禅陌生新奇的言语特色,不合逻辑的表达习惯,“不二”无差别与一切皆空幻的思维惯式,放生、饮茶、食素、焚香等行修习好,以己心体悟、于日用常行而求之的探求“佛性”的惯用方式,对观音、维摩诘等佛禅人物的信仰风尚等都极大地感染了浸润在儒学中的士大夫,当他们以禅学领悟来激发词学灵感时,林林总总的佛禅习语便自然流溢于笔墨之间,以佛禅入词之风亦由此而兴,这样一种清新之风给本是佐酒娱欢的词体带来更大的生存、成长空间。第二节论述道教信仰习尚与宋词的关系。主要着眼于:特殊人物信仰,如吕洞宾等;道教融入自然和弃名远利的价值导向;炼内丹、重长生、养生的行修习好,以及以上习尚在宋词中的生动记录和体现。词体之长短纵横的本色与道教的超脱气韵相契合,彰显出信仰习俗对词体表现力的深度扩容。第四章主要论述娱乐生活习尚与宋词的关系。第一节论述宴饮习尚与宋词的关系。崇文国策下的宴饮风尚对宋词的成就之功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朝廷对宴饮娱乐的提倡、鼓励及经济支持成为词体发展的后盾;酒肆及酒文化的兴盛是士人们宴饮纵乐、浅斟低唱的催化剂,为词体发展提供了直接的推动,无数吟风弄月、赠别遥寄的言情词作由此产生。而宋词的流行,也推动了宴饮习尚更趋兴盛,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极富探讨的意趣。在宴席酒筵间,词体成为宾主交流情感的首选媒介,歌妓奉命唱词、索词等现象极为普遍,而席前歌妓们的婉丽柔歌亦铸就了宋词繁丽柔媚的特色,席间的酒、茶、乐器、曲子词亦满足了与宴饮者身体和心灵的颐养需求。第二节论述赏剧习尚对宋词的影响。宋代京都和地方戏剧艺术都呈勃兴繁盛之态,词人们也积极投身于戏剧的观赏、创作与评议活动中。因而当他们回归到词的书写领域时,戏剧元素便自然渗透于字里行间:戏剧各具异彩的演员角色、生动的演出情景、经典的故事、诙谐的优语,都丰富了词的创作素材;新颖的戏剧体式如演、唱、念、做、打、口号、致语等,皆启发了词在谋篇布局等方面的新变;戏剧嬉笑怒骂、寓讽于谐的精神开拓了词的精神境界。观剧风习拂过词坛,为其留下一片别具风貌的新境。第三节论述游园习尚与宋词的关系。游园活动向上可追溯到殷商时的帝王之游与东汉建安时期的西园雅集。至宋代,由于游园与宋代皇室崇文享乐的政治导向相合、与宋代文人追求闲适安逸的生命状态相符,并契合了他们养生保健之道,因此空前兴盛。无论是及第士子的游园还是士女日常游春,都被词体生动地记录下来,形成了词苑中春意盎然的一道风景线。第四节论述观潮习俗与宋词的关系。宋时观潮之风的盛行根源于政治、经济、娱乐活动的繁盛。宋词中的观潮书写是文人观潮习尚在词体中的具体表现,包括了月与潮的共生、弄潮人与潮的互动等精彩场景的描述,以及物、怪、仙、神故事等民俗学要素,从多角度描绘了文人眼中的钱塘潮和他们所欣赏到的民俗异象,具有别样的美感和气势,展现了一种新的词风。其中,又以对钱塘江潮的描写最具规模。两宋时期,钱塘成为国家水运贸易枢纽以及赏玩娱乐之都,钱塘江弄潮活动也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体育活动,更是一种极富地域、民族特色与深厚历史渊源的文化现象,这一活动与吴越之人健举的体魄与锐兵任死的心性、坚久深牢的信仰崇拜和勇于征服挑战的历史传统精神都有着重要的关联。因此,弄潮活动被纳入词体,无疑为词体带来了更为生新健举的特质。
蔡香兰[9](2017)在《《青琐高议》中的诗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琐高议》是北宋刘斧所撰辑的一部文言小说集,关于该部作品的研究,前人着作论文颇为丰富。本文以其中所运用的诗词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诗歌在传奇志怪小说、杂闻笔记中的作用,以及所引词作的特征。正文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作者和作品,且将《青琐高议》中所有诗词分类概括,以表格形式展现。关于个中诗词的分类做一些说明,并简要总结诗词功能与分布特点。第二章主要论述诗歌在故事中的作用,分别以爱情题材诗歌、咏物抒怀诗、人物纪事诗为类,重点展现诗歌于各类小说、笔记中的具体作用,包括深化故事主题、记录作者感想、连接人物事件等作用。另外将题壁诗、赠别赠和诗、参道悟禅诗列为一类,以其形式之特殊来说明诗歌之若干特点,主要特点是寄托作者志向,劝讽世人参透生死等。第三章针对《青琐高议》中所记录的带有诗话性质的篇章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勾勒出刘斧的诗歌观点,并结合刘斧本人作品探讨刘斧本人诗歌与其诗歌观点相符之处,主要集中于豪放诗风、清越诗句与理趣诗作中。第四章内容主要围绕诗歌艺术特点展开,以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为节,就民歌童谣、生活化语言及七字副题形式三个方面详细论述其通俗之处,以及比喻、用典等手法的使用于故事中的利弊之处。第五章专门以《青琐高议》中的词作为论述重心,结合宋词的发展实况,呈现宋词的盛况在小说中的体现。接着分别以《青琐高议》中出现的隋唐词与宋代词为类,论述词发展过程中由重合曲到重言情的变化历程,并对其中出现的词牌名与词意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
高岩[10](2017)在《宗元思想与明清戏曲经典生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崇尚元曲是明清戏曲史上普遍存在的一种话语方式和思维方式,明清戏曲史的诸多现象都与其有着或隐或显的关联,戏曲经典作品地位的确立也是如此。明清戏曲经典生成研究包含两个方面的维度:一方面是以元曲为崇尚、圭臬、范本,主要表现在《西厢记》《琵琶记》的经典化过程中。元代戏曲作为已经完成的文学资源,具有武库和土壤的意义,被明清戏曲直接模仿,或再创造、延伸、变形、错位,促成了明清戏曲经典的形成。因此,明清戏曲的创作繁荣,深受元代戏曲经典的滋养。另一方面,是以元曲为反拨的依据和变革的前提,主要表现在《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的经典化过程中。我们探讨的重心不在戏曲经典结果的认证,而是将兴趣点集中在探讨戏曲经典形成与“宗元”的互动共生关系上。力求从历时性维度探讨元曲的影响和规范力量,从共时性维度观照明清时期文化指向、时代审美、文人心态等对经典的促成力量。论文主要从以下五章展开论证:第一章,力求梳理明清戏曲史上元曲崇尚的思想脉络及其与经典生成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明清时期普遍存在的崇尚元曲的态度为视角,依据戏曲史的发展变迁轨迹,主要分为四个时段。第一时段为明洪武元年至正德年间(1368-1520),共153年,是元曲全面总结和认知期,也是元曲经典化的萌芽期。第二时段为明嘉靖至万历十五年(1521-1587),共67年,是关于元曲经典的理论争鸣期。此一时期,在众说纷纭的思想碰撞和论辩驳难中,戏曲界最终形成基本共识——确立了《西厢记》《琵琶记》的经典地位。第三时段是明万历十六年至清顺治八年(1588-1651),共64年,是明清戏曲最为辉煌和繁荣的时期,也是戏曲理论水平最高的阶段。在前期围绕元曲经典进行探索和理论研讨的基础上,建构起明代戏曲经典《牡丹亭》,并带动了戏曲的转型。第四时期是清顺治九年至嘉庆二十五年(1662-1820),共169年。这一时期传奇文体和南杂剧的文体规范和理论建树都已经相对成熟,不再依靠元曲寻求成长,而是以元曲为反拨的依据和变革的前提,反观自身发展的弊端并进行总结提升。第二章,以元代戏曲《西厢记》在明清时期的经典化过程为研讨对象。《西厢记》作为范本进入明清戏曲史视野,戏曲史上的批评、创作、演出等诸多规范都依此剧展开研讨。这种戏曲史现象,一方面,反映了明清戏曲家对元曲的崇尚与依偎,另一方面则直接促成了《西厢记》的经典化,并在经典化的过程中影响着明清戏曲的发展方向和经典确立。第三章,围绕《琵琶记》在明清戏曲史上经典地位的确立及影响展开讨论。无论是布景写情,还是串插布局都堪称明清传奇可师可法的典范。明清时期“只看子孝与妻贤”的伦理教化剧风行,以“动人”为戏曲核心理念的故事情节设计,刻意营造女性艰难处境展演纯粹道德精神的关目设计,一生一旦双重生存空间“苦乐相错”的结构布局以及“不寻宫数阙”的语言策略等,都与《琵琶记》的典范性存在有关。第四章,主要从《牡丹亭》的经典性及其戏曲史意义切入。一方面,《牡丹亭》的艺术旨趣中对元曲接受颇深,如《牡丹亭》对元曲有继承、拓展和提升,另一方面,明清曲家以元曲标准认证《牡丹亭》经典性,并以此为话语方式和批评手段展开戏曲观念的探讨。明清戏曲作家在评点、序跋、笔记等表述中反复强调对元曲的依偎及期冀超越心理,并表现出以《牡丹亭》为载体总结戏曲创作规律、规范戏曲发展从而构建当代戏曲经典的努力,最终《牡丹亭》以宗元的话语方式表达了当代的戏曲文体意识和思想感情。第五章,从《长生殿》和《桃花扇》的经典性着眼展开论述。“南洪北孔”的经典性,一方面是其内在的戏曲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来自时代审美趣味和戏曲评论家的推崇,最终“南洪北孔”站在清代戏曲艺术的至高点,代表了古典戏曲艺术的最高成就。两部作品的经典化过程,可以窥见清代戏曲以元曲为反拨的对象和变革的前提,从而在艺术造诣上推陈出新。
二、妙笔传情 “天下夺魁”——浅谈《西厢记》中诗歌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妙笔传情 “天下夺魁”——浅谈《西厢记》中诗歌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林兰香》与中国古代小说的诗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小说“诗化”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林兰香》之前小说诗化特征的流变 |
第一节 唐代传奇小说 |
一、“文备众体”的小说形式 |
二、骈俪、隽永的语言风格 |
第二节 元明传奇小说 |
一、文体特征:诗词羼入 |
二、诗词功能:抒情表意 |
第三节 才子佳人小说 |
一、以“诗”传情(为媒) |
二、人物的诗才 |
第二章 《林兰香》中回目、诗词的叙事功能研究 |
第一节 《林兰香》对章回小说回目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一、《林兰香》回目的艺术特色 |
二、《林兰香》回目的叙事功能 |
第二节 《林兰香》中的诗词及其特点 |
一、中国文学艺术的诗化基因 |
二、《林兰香》中诗词来源考察 |
第三节 《林兰香》中诗词的作用 |
一、诗词是小说情节的组成部分 |
二、诗词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
三、诗词对篇章结构的作用 |
四、诗词与小说的悲剧意蕴 |
五、诗词与作者诗学思想的传递 |
第三章 《林兰香》诗化的审美表现 |
第一节 叙事语言的诗化表达 |
一、语言的典雅美 |
二、语言的色彩美 |
三、语言的音乐性 |
第二节 小说人物的诗性气质 |
一、塑造具有诗性品质的人物 |
二、着重展示人物心灵 |
第三节 情节内容的诗意呈现 |
一、小说意境的诗意建构 |
二、景物描写与“比德”说 |
三、高雅诗意的文化活动 |
第四节 意象叙事及其隐喻意义 |
一、自然意象 |
二、社会(历史)意象 |
第四章 《林兰香》诗化特征的文学意义 |
第一节 《林兰香》诗化特征的小说史价值 |
一、增强读者的美感体验 |
二、加强小说的抒情性 |
第二节 《林兰香》诗化特征的影响 |
一、《林兰香》与《红楼梦》 |
二、对其他小说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西厢记》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西厢记》的创作语境和底本概况 |
第一节 杂剧在元代兴盛的历史文化语境 |
一、地理环境及文化土壤 |
二、城市发展和商业繁荣 |
三、文人的被动选择 |
第二节 王实甫和《西厢记》创作 |
一、元代文化语境对王实甫创作《西厢记》的影响 |
二、《西厢记》的故事流传 |
第三节 《西厢记》的版本和英译底本问题 |
一、戏曲典籍翻译中底本的重要性 |
二、金批本和弘治本的概况 |
三、《西厢记》主要英译本的底本选择 |
第二章 《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之旅 |
第一节 中国戏曲在海外的传播概况 |
第二节 《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
一、小荷才露尖尖角:被误解的首次翻译 |
二、发轫期——中外译者的不经意巧合 |
三、探索期——各具特色的译本 |
四、稳定期——学者型翻译 |
五、瓶颈期——中国译者后继乏人 |
第三节 《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过程 |
一、经典和经典化 |
二、《西厢记》的经典化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厢记》英译本的翻译面貌 |
第一节 熊式一译本:首个英文全译本 |
一、《王宝川》与《西厢记》:截然不同的翻译思想 |
二、晓畅通顺和雅化的语言 |
第二节 亨利·哈特译本:大众读本 |
一、《西厢记》的介绍性译本 |
二、亨利·哈特译本的底本问题 |
三、尊重原文基础上的适度归化 |
第三节 亨利·威尔斯译本:舞台剧本 |
一、亨利·威尔斯:从英国诗歌到中国戏曲 |
二、西方戏剧在亚洲戏剧中寻找灵感 |
三、翻译思想及具体表现:总体戏剧 |
四、舞台性强的戏剧语言 |
第四节 赖恬昌和《西厢记》改译本 |
一、赖恬昌:中国文化的华人传播者 |
二、戏曲的故事性改编 |
第五节 杜为廉:《西厢记》全译本 |
一、杜为廉的中国戏曲研究及翻译 |
二、忠实于原文和译本的“文学性” |
第六节 奚如谷和伊维德:《西厢记》全译本 |
一、伯牙子期:奚如谷和伊维德 |
二、阴和阳:《西厢记》英译本副文本解读 |
三、口语化和诗性并存 |
第七节 许渊冲:《西厢记》韵文本 |
一、许渊冲的翻译理论 |
二、独树一帜的韵文版译本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厢记》中的文化负载词 |
第一节 文化负载词 |
第二节 文化负载词在《西厢记》中的具体表现 |
一、语言文化信息负载词 |
二、社会文化信息负载词 |
三、宗教文化负载词 |
四、物质文化负载词 |
五、生态文化负载词 |
本章小结 |
余论 对中国戏曲典籍外译的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六十种曲》集唐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需要说明的问题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集句诗发展概述 |
第一节 集句诗的发展过程 |
一、集句诗的发展概况 |
二、集唐诗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下场诗与集句诗的遇合 |
一、下场诗发展概况 |
二、下场集句诗发展概况 |
第二章 《六十种曲》集引唐诗概貌 |
第一节 集引数量和体裁概况 |
第二节 集引方式概况 |
一、直接引用 |
二、间接引用 |
第三节 集引诗人和诗歌情况 |
一、集引诗人情况 |
二、集引诗歌情况 |
第三章 《六十种曲》集唐的功能及其局限性 |
第一节 《六十种曲》集唐的文本功能 |
一、概括剧情,契合戏剧情境 |
二、设置悬念,预示剧情发展 |
三、塑造角色,丰富人物形象 |
四、深化主题,增强表现效果 |
五、抒发感情,引起情感共鸣 |
第二节 《六十种曲》集唐的文学功能 |
一、促进戏曲的雅化 |
二、扩大唐诗的传播途径 |
第三节 《六十种曲》集唐的局限性 |
第四章 《六十种曲》集唐的原因 |
第一节 《六十种曲》集唐的客观原因 |
一、中国古典审美传统的影响 |
二、明代复古思潮的盛行 |
三、文词派曲家创作风尚的影响 |
第二节 《六十种曲》集唐的主观原因 |
一、戏曲家即诗人 |
二、下场诗自身创作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晋南木版年画的源流与制作工艺 |
第一节 年画流变简述 |
第二节 晋南木版年画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晋南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 |
第二章 清代晋南平阳地区画店及戏曲年画考略 |
第一节 德隆画店戏曲年画 |
第二节 兴昌画店戏曲年画 |
第三节 西芦曲印改良画店戏曲年画 |
第四节 张家画坊戏曲年画 |
第五节 天泰成画局戏曲年画 |
第三章 清代晋南绛州地区画店及戏曲年画考略 |
第一节 益盛成画店戏曲年画 |
第二节 天福成画店戏曲年画 |
第三节 无名画店戏曲年画 |
第四章 清代晋南戏曲演出与戏曲年画的图像嬗变 |
第一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与当地戏曲演出关系 |
第二节 梆子腔影响下的年画图像嬗变 |
第三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语-图”符号关系 |
第五章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图像叙事机制 |
第一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图像叙事表现 |
第二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图像叙事成因 |
第六章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艺术语言 |
第一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美术特征 |
第二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戏曲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文学与史实 ——宋元戏曲中的科举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和文章的基本框架 |
2 概述 |
2.1 宋元有科举书写戏曲作品的特征 |
2.1.1 宋代有科举书写戏曲作品的特征 |
2.1.2 元代有科举书写戏曲作品的特征 |
2.2 宋元戏曲作品中科举书写的特征 |
2.2.1 杂剧中科举书写的特征 |
2.2.2 南戏中科举书写的特征 |
3 宋元戏曲中科举书写的内容 |
3.1 参加科举的目的 |
3.2 乡试、会试和殿试 |
3.3 登科后的恩例庆典 |
3.4 元代“以曲取士”说考述 |
4 宋元戏曲中科举书写的个案分析 |
4.1 《张协状元》中的科举书写 |
4.1.1 《张协状元》中的科举书写与史实 |
4.1.2 戏曲科举与史实相同的原因 |
4.2 《潇湘雨》中的科举书写 |
4.2.1 《潇湘雨》中的科举书写与史实的异同 |
4.2.2 戏曲科举与史实出现差异的原因 |
4.3 《琵琶记》中的科举书写 |
4.3.1 “文场选士”中的科举书写与史实的异同 |
4.3.2 “文场选士”出现的原因 |
5 宋元戏曲中科举书写的原因 |
5.1 社会背景 |
5.1.1 宋代的社会背景 |
5.1.2 金元时期的社会背景 |
5.2 作者因素 |
5.3 受众需求 |
6 科举考试在宋元戏曲中的叙事功能 |
6.1 推动情节发展 |
6.2 利于主旨表达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
五、研究内容概述 |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
四、以画理阐诗学 |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
一、文学夫妻 |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
五、家集中的女性 |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
二、杨圻宗唐趣尚 |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
二、汪佑南 |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
二、张定鋆 |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
结语 |
参考书目 |
后记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宋词与宋代文人生活习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政治文化视野下的宋词与文人生活习尚 |
第一节 科举与宋词 |
一、科举新变所催发的习尚与宋词 |
二、科场文体改革影响下的词之雅正新风 |
第二节 礼乐与宋词 |
一、礼与宋词—以明堂和南郊大礼为主 |
二、乐与宋词—以大晟乐为主 |
第二章 文人游息习尚与宋词 |
第一节 游览习尚与宋词 |
一、游赏习尚与宋词 |
二、题壁习尚与宋词 |
第二节 交游习尚与宋词 |
一、投献习尚与宋词 |
二、戏谑习尚与宋词 |
三、送别习尚与宋词 |
第三节 居家习尚与宋词 |
一、园居习尚与宋词 |
二、屋居习尚与宋词 |
第三章 文人信仰习尚与宋词 |
第一节 佛禅信仰习尚与宋词 |
一、佛禅言语特色、表达习惯与宋词 |
二、佛禅思维惯式与宋词 |
三、禅宗探求佛性的惯用方式与宋词 |
四、佛教行修习好与宋词 |
五、佛禅人物崇拜风尚与宋词 |
第二节 道教信仰习尚与宋词 |
一、道教思维惯式与宋词 |
二、道教行修习好与宋词 |
三、道教人物信仰风尚与宋词 |
第四章 文人娱乐习尚与宋词 |
第一节 宴饮习尚与宋词 |
一、宋人宴饮生活中词体发展的条件 |
二、宋代宴饮与词之共生互动关系 |
第二节 赏剧习尚与宋词 |
一、援戏剧之内容入词 |
二、借戏剧之体制因素构词 |
三、习戏剧之精神填词 |
第三节 游园习尚与宋词 |
一、游园习尚之历史社会生态 |
二、宋词中的文人游园百态 |
三、文人游园词之生态审美意境 |
第四节 观潮习尚与宋词 |
一、观潮之生态条件 |
二、宋词中的观潮之写 |
三、弄潮习俗的生态文化成因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件 |
(9)《青琐高议》中的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青琐高议》之诗词概貌 |
第一节 《青琐高议》简介 |
一、作者生平 |
二、作品简介 |
第二节 《青琐高议》诗词引用情况 |
第三节 《青琐高议》诗词之分类 |
第二章 《青琐高议》所引诗歌在故事中的运用 |
第一节 爱情题材:情之所至,诗深化之 |
一、人世深情,款款而来 |
二、本为殊途,情亦同归 |
第二节 咏物抒怀:人之所感,以诗记之 |
一、温琬诗三十首,抒怀浅止而清新有余 |
二、刘大方诗三首,人虽鄙陋,其才可赏 |
三、异闻中见诗,题不常见,意不平凡 |
第三节 人物纪事:名人轶事,以诗通之 |
一、群英荟萃,大显诗才 |
二、事以诗说,述古通今 |
第四节 其他类属所涉诗歌 |
一、题壁诗 |
二、赠别、赠和诗 |
三、参禅、悟道诗 |
第三章 《青琐高议》中的诗话探析 |
第一节 刘斧诗论概述 |
一、偏赏豪放诗风 |
二、独怜清越之句 |
三、高赞名公品格 |
四、感叹天才不才 |
五、偶评理趣诗作 |
第二节 刘斧诗歌创作 |
一、明月清歌,舟载类调 |
二、恩怨泯去,豪情顿生 |
三、一花一叶,物理相通 |
第四章 《青琐高议》中诗歌艺术特点 |
第一节 通俗为主的语言风格 |
第二节 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 |
一、比喻 |
二、用典 |
三、想象、联想 |
四、烘托 |
第五章 《青琐高议》所引词作之特征 |
第一节 词之盛况,衍至小说 |
一、烟花巷陌寻柳七,离别相思见诸妓 |
二、当年一片新词境,教得他人懂诗情 |
第二节 隋唐词始,合曲作歌 |
一、隋炀帝制湖上曲《望江南》 |
二、刘长卿等长笛曲《谪仙怨》 |
第三节 有宋一代,为情作词 |
一、独醉高楼不忍别 |
二、相思令中诉相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宗元思想与明清戏曲经典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研究内容的说明 |
二、文学经典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
三、古典戏曲经典生成研究回顾 |
四、本选题拟达到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明清戏曲经典生成与“宗元”思想之关系 |
第一节 明前期:认知元曲经典阶段 |
第二节 明中期:建构元曲经典阶段 |
第三节 明后期至清前期:建构明代戏曲经典阶段 |
第四节 清中后期:元曲再经典化阶段 |
第二章 《西厢记》的典范意义与才子佳人剧的繁荣 |
第一节 《西厢记》经典化过程中的理论旨趣论要 |
一、“有情”主旨的文化认同 |
二、文人审美趣味的艺术彰显 |
三、“尚西厢”与复古情绪的交相呼应 |
第二节 《西厢记》与才子佳人剧人物形象建构 |
一、张生与才子形象的定型 |
二、莺莺与佳人形象定型 |
三、红娘的形象变迁和戏剧角色价值 |
四、老夫人形象影响下的封建家长群像 |
第三节 才子佳人剧对《西厢记》情节模式的延伸 |
一、“一见钟情”情节模式 |
二、“琴诗传情”情节模式 |
第三章 《琵琶记》的经典化与伦理教化剧创作 |
第一节 《琵琶记》在明清的经典化过程 |
一、“风化体”与伦理教化剧兴起 |
二、“动人”的戏曲艺术追求 |
三、“不寻宫数阙”引发的关于戏曲音律和内容思考 |
第二节 伦理教化剧对《琵琶记》人物形象的有意模仿 |
一、赵贞女形象与明清传奇中的“贞孝女” |
二、关于“蔡伯喈”形象讨论与明清道德型文人形象塑造 |
第三节 伦理教化剧对《琵琶记》情节关目的拓展 |
一、一生一旦双重线索的戏剧空间设计 |
二、《临妆感叹》关目设计与“剪发”情节内涵变化 |
第四章 “宗元”思想与《牡丹亭》的经典价值 |
第一节 元曲标准下的《牡丹亭》经典性建构 |
一、与元曲相竞中的经典性阐释 |
二、以《牡丹亭》为标尺矫正戏曲流弊 |
三、《牡丹亭》代表了时代主情贵生的观念 |
第二节 元曲规范的潜在出场与《牡丹亭》的权威性 |
一、明清戏曲以“梦”构建戏曲结构 |
二、明清戏曲以“情”为题旨内涵 |
三、明清戏曲以“奇”为审美追求 |
第五章 “南洪北孔”经典地位的确立与清代戏曲观念 |
第一节 “南洪北孔”并称经典的原因 |
一、内在艺术精神的趋同性 |
二、勾栏争唱孔洪词 |
三、戏曲评价相提并论 |
第二节 元曲妙处谁传得?只有晓人洪稗畦 |
一、深得元曲妙处的《长生殿》 |
二、不弃元人绳墨的推陈出新 |
三、“至情”内涵的延展 |
第三节 对元曲的反拨与《桃花扇》的经典化 |
一、依托元曲而生新的戏曲观念 |
二、以曲写史的文人情结 |
三、超越元曲的当代经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妙笔传情 “天下夺魁”——浅谈《西厢记》中诗歌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林兰香》与中国古代小说的诗化特征[D]. 刘彤彤.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2]明清《西厢记》时调小曲研究[D]. 胡艳敏. 南昌大学, 2021
- [3]《西厢记》英译研究[D]. 薛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六十种曲》集唐诗研究[D]. 项蕾.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5]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研究[D]. 张靖.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文学与史实 ——宋元戏曲中的科举书写[D]. 郑雯丹.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8]宋词与宋代文人生活习尚[D]. 乔国恒. 山东大学, 2018(02)
- [9]《青琐高议》中的诗词研究[D]. 蔡香兰.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10]宗元思想与明清戏曲经典生成研究[D]. 高岩. 黑龙江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