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现状与战略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吴旭[1](2021)在《基于水权分配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强调将水资源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刚性约束。为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治水方针和治水思路,实现“以水定经济结构”、“以水定发展规模”、“以水定产业布局”,本文从水权的角度入手,探讨水权分配如何应用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化解“资源型缺水”危机,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实现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综合系统的稳定协调发展,为区域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本研究以邯郸平原区为例,根据区域自然资源情况、经济社会情况、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构建基于水权分配及用水结构的水资源承载力体系,并对研究所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提出基于水权分配的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理论框架系统分析了水权分配对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包括水资源承载力理论、水权及水权分配理论,重点对水权分配、水资源优化配置及水资源承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并就水权分配、农业用水结构体系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机制进行剖析,表明水权分配是一种彻底改变以往水资源“以需定供”局面、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有效途径。(2)建立农业用水结构优化模型构建了农业用水结构优化模型,在农业可利用水资源量控制准则下,以用水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采用区域农业总产值与农业灌溉总用水量的比值表征用水效益,针对模型的最优化种植结构,根据实际灌溉基础设施及区域特性对其进行合理化校核修正,结果表明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后,平原区丰水年农业需水量减少36.10%,平水年农业需水量减少38.14%,枯水年农业需水量减少39.38%,平均减少38.12%,节水效果明显。(3)考虑供用水次序的水权分配模型建立了考虑供用水次序的水权分配模型,以供水效益最大、供需协调度最大、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为目标,首先根据水权分配原则,建立不同水源对于不同用水户供用水次序,作为水权系数,然后将其纳入到模型的目标函数中,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按照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水权优化分配之后规划水平年可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地下水动态平衡,有效地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4)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基于水权优化分配成果,结合农业用水结构体系,构建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从水质和水量两个角度出发,建立了双要素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同时采用水资源宽松度和水资源超载度两个指标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定性评价。对区域现状水平年、规划水平年以及规划水平年将水资源从时间尺度上“以丰补歉”的水资源承载力分别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区域农业种植结构,进行水权分配以及“以丰补歉”之后,水资源可承载的经济社会规模及人口数量显着增大。(5)考虑水资源承载力的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以国民生产总值最大、水资源承载的人口最多、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水量平衡约束、宏观经济约束和生态环境约束。采用NSGA-Ⅱ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出满足约束条件的多目标非劣解集,决策者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确定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平衡点”,制定区域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薛洪岩[2](2020)在《水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环境问题在不同国家之间蔓延,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造成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担忧。其中,水环境问题备受国际社会关注。因为水资源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它的安全与否关系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水资源危机的发生是质变到量变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因此,在水资源危机发生之前能够依据一定的理论和技术识别特定的危险征兆,实现预警,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风险,防患于未然,确保水资源和水环境安全,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开展水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论和预警理论的指导下,对水环境承载力预警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对水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预警指标体系及相关概念的探究与分析,构建了水环境承载力预警的指标体系和系统动力学模型。(2)通过对水环境承载力预警的概念、预警原理和运行机制的探究,初步构建了水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理论体系。(3)通过对水环境承载力一般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区分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确定警兆和警情指标,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水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标体系。(4)在构建的水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对水环境承载力预警综合指数进行计算,以计算结果结合相关文件划分警度,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建模,建立了水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动力学模型,经过模型检验,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5)开展了水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的实证分析。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常规发展模式下武汉市2019-2030年的水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标各项取值,并计算预警综合指数。根据预测结果,设计了五种不同的调控方案,并对比其实施效果,以此为依据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使武汉市的水环境承载力由黄色警报下的临界超载状态向无警报下的不超载状态发展。
王豪杰[3](2020)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概念,并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改革、和谐社会相统一,实施了“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提出了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新时代下开展生态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方式方法。以创新生态技术、协调生态保护、绿色发展计划、开放生态格局和共享建设经验为指导,深入全国展开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十九大首次将“美丽”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之一,旗帜鲜明的提出中国未来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现代化,提出了生态现代化的路线图和方程式,确立了 21世纪的百年生态蓝图。中共产党人对于生态现代化的创新与探索,表明了生态现代化逐渐由理论争鸣的象牙塔迈向治国理念和付诸行动的轨道。展望生态现代化强国,需要切实可行的战略步骤。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好的生活的强烈需求;如何在不放弃工业文明的前提下实现生态良好的永续发展;如何正确借鉴国外生态现代化战略的有益经验,率先完成生态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掌握国际话语权等现实难题,都在等待着中国特色的生态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发声。面对国内国外的历史背景,梳理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提出、形成和完善过程。对于今年全面小康的建成以及2050年中国现代化强国的实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本文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指导下,以“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现代化发展战略”为核心主题。采用文献调查、案例分析、模型比较等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分析视角,梳理、诠释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的生态现代化战略选择。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归纳了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关于生态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研究成果。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生态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特征,争取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行创新。第二部分总结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实施生态现代化发展的战略依据。包括马克思主义、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理论依据;新中国成立至今所采取的生态发展战略的历史依据;对比国内外生态环境发展的现实依据。第三部分着重论述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采取的生态现代化发展战略部署。包括战略目标、战略原则、战略布局和战略重点四个方面。第四部分则对十八大以来生态现代化发展战略实施的具体建议。主要从加强党的领导、增强生态意识、完善生态制度、构建生态保护体系、加强生态科技研发、健全生态法治、优化生态空间布局七个方面展开。第五部分是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分析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国际意义。
毛丽佳[4](2019)在《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为研究地域,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体而言,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厘清和界定跨省界地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相关概念,并对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以民族学、经济学、管理学、经济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进一步地,本论文的研究以断裂点模型为研究工具,并对其参数应用进行拓展,从而进一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县域间的经济空间联系关系,由此计算出重庆市黔江区的综合得分最高,有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潜力;进而对跨省界两两相邻的县域进行空间联系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空间联系。同时,本论文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在中药材、茶叶、畜牧养殖、矿产、旅游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空间关联性,但依然存在现代农业发展较为滞后、地理标志产品区域特色不明显、缺乏优势产业带、缺乏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和缺乏地方政府间协调机制等问题。本文基于空间关联视角,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为基础,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区位熵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得出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的优势分布县域,再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进行综合得分排序,进而基本确定蔬菜、茶叶、烤烟、中药材、畜牧养殖、清洁能源、矿产升级转型、加工业、医药化工业和旅游业可以作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象。综上所述,本论文以空间关联为视角,针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提出了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协同创新开发模式和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由此,进一步地提出了促进武陵山区跨省界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六条对策建议,对武陵山片区跨省界区域特色产业的协调发展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刘文文[5](2019)在《中线工程运行下汉江中下游水质时空变异性研究及污染等级推估》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大流域水环境影响机制的复杂性,开展流域层面不同时空尺度下河流水环境调查及生态健康影响研究十分必要,也可为流域水环境规划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汉江流域是长江第一大支流,自然条件复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水利工程众多。20世纪90年代以来,点面源污染排放持续威胁汉江中下游水质健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14年起从汉江中游丹江口水库调水,对缓解京津及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改善受水区生态环境、促进华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巨大作用。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汉江中下游水文条件随之发生改变,汉江流域的水体资源自身可利用量大幅度减少,产生一系列水环境问题。为减缓因工程调水可能造成汉江中下游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汉江中下游地区兴建引江济汉工程,以补充汉江下游地区的用水要求,并减缓汉江点面源污染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此外,汉江中下游有数条污染严重的支流,也会影响汉江干流水质,调水后不同污染形式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影响需要明确研究。本论文以汉江中下游为研究对象,明确水利工程实施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条件的改变及水利工程实施后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时空变异情况;针对受水利工程和重污染支流影响的汉江典型河段,分析影响水环境的主要水质指标及污染类型,并针对典型水质指标对汉江中下游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明确汉江内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全面了解汉江中下游水环境时空变异特性,并提出控制流量进行水质管理及污染物调控的具体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后,汉江中下游流量和水位明显降低。通过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汉江中下游水文及自然环境资料,基于IHA(Index of Hydrologic Alteration)指标体系的变化范围法(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RVA)对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前后汉江中下游水文条件的变化,并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分析水文站点径流的变化趋势,明确水利工程实施对流域水文条件的影响。结果发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后汉江中下游的月平均及年平均流量和水位均有明显降低;汉江中下游流量及水位在高阈值条件(上四分位数)频率降低,而在低阈值条件(下四分位数)的频率明显升高;其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第一年(2014-2015年)变化趋势最为明显,2016年以后水利工程调控趋于稳定,汉江中下游流量及水文指标较2014年有所上升;汉江下游虽有引江济汉工程补给流量,但流量水位下降趋势仍十分明显。(2)调水运行后汉江中下游水质时空差异性大,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有机污染是影响汉江水质的主要污染形式。针对汉江中下游流域,分析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情况,并应用因子分析识别影响流域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及污染类型,探讨监测变量间的关联性;应用聚类分析确定汉江具体采样点的污染类型,分析不同采样点所受污染形式的时空变异性。结果发现:汉江水质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旱季(每年11月至次月3月)水质较差,其中汉江下游的污染较上游严重的多,旱季部分点位营养盐指标(总氮(TN)和总磷(TP))甚至可能劣于V类水标准,雨季(每年5-10月)采样点位的水质则有明显改善;农业面源污染与有机污染是影响汉江水质的主要污染形式,且旱湿季的变化会影响汉江中下游水质的污染类型的变化。旱季时,汉江水质受有机污染与营养化面源污染的双重影响;湿季时,随降雨及流量增加,面源污染成为主要的污染方式,由于流量与水质呈现负相关,湿季水质反而比旱季时好。流量的变化严重影响汉江中下游的水质情况,南水北调工程与引江济汉工程在旱季对汉江中下游水质影响较大,流量Q<500 m3/s时,汉江上游有机污染超出Ⅲ类水上限值3.5倍,下游为中等富营养化水平,污染严重;雨季时Q>800 m3/s,有机污染与富营养化污染极大缓解,均在Ⅲ类水范围内。(3)水利工程及污染严重的支流不但是干流典型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也会影响水体的水化学循环,特定条件下可能造成水体污染甚至引发水华。利用最大最小自相关因子分析法(Min/Max Autocorrelation Factor Analysis,MAFA)及动态因子分析法(Dynamic Factor Analysis,DFA)针对两个污染严重的支流(唐白河及汉北河)及引江济汉工程汇入汉江处,确定代表这三个区域水质变化的主要水质指标及两条支流及引江济汉工程对汉江干流的影响方式。MAFA结果说明叶绿素a(Chl-a)、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定义为藻类数量)可作为代表唐白河-汉江交汇处及汉北河-汉江交汇处(人口密集区)干流水质的主要水质指标。TN、硝酸盐(NO3-)、COD和磷酸盐(PO43-)(定义为营养盐形态)可作为代表引江济汉工程-汉江交汇处(面源污染区)干流水质的主要水质指标。DFA结果表明唐白河-汉江交汇区域及引江济汉工程-汉江交汇区域汉江干流城市排放大量生活污水进入汉江,唐白河和汉北河携带大量农业面源污染物进入汉江,影响汉江水质;有机污染促使有机氮向无机氮转化,并进一步促进汉江下游藻类生长。此外,流量变化会显着影响营养盐、有机污染及藻类浓度。分析不同流量条件下流量与水质指标的关系,发现低流量条件下(Q<700 m3/s)时水质指标浓度变化剧烈,平均浓度总体普遍较高。这是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需求限制了丹江口水库下泄至汉江干流的流量,且引江济汉工程引入汉江的流量也较低。可通过增大两个水利工程引入汉江的流量将汉江中下游的流量调控至Q>700 m3/s改善水质;中等流量时(700<Q<1100 m3/s),流量与部分营养盐及藻类浓度成正相关关系。中等流量多处于降雨集中时期(3月、4月及6月),降雨会导致地表径流增大,携带大量营养盐进入汉江水体,促进藻类生长,导致Chl-a浓度增大,可通过增大引江济汉工程引入汉江的流量来改善水质。(4)优化的普通克里格-指示克里格方法(IK-OK)可以兼顾极端值对下游水质的影响,更好的描述典型水质指标的浓度空间分布。利用普通克里格(Ordinary Kriging,OK)、指示克里格(Indicator Kriging,IK)及 IK-OK 方法对汉江中下游三个典型水质指标(Chl-a、TN和TP)进行插值分析,并评价其污染现状。结果发现:汉江中下游流域下游段Chl-a浓度较上中游段明显增大,且TN和TP浓度也有所增加,说明河流下游段富营养化水平高,水质较差。克里格插值结果表示无污染及轻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丹江口水库-钟祥段。重度污染河段主要分布在引江济汉工程下游段,该河段较上游河段水质明显变差。由于雨水冲刷作用,雨季(5月)农业面源污染排入河流的比例增大,整体污染比旱季更为严重,水质也较旱季差。TP相比TN更能促进Chl-a浓度的升高,并可能引发水华现象。普通克里格和指示克里格插值对水质指标的污染等级评价分别有其优点和局限性,本研究通过优化后的普通克里格-指示克里格插值法评价污染物的污染等级,评价结果可兼顾指示克里格与普通克里格的优点,既针对不同阈值条件下污染等级混乱交叉的情况进行了优化,更精确分析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情况,也兼顾一些极端的高值进行评价。优化普通克里格-指示克里格法可更有效分析和判断汉江流域水华预防,并提出规划意见。(5)底泥对氮磷的吸收过程很快,而解析过程相对缓慢,且扰动和底泥磷浓度明显影响底泥氮磷释放过程。分析汉江干流仙桃段和通顺河水质及底泥样品,结果发现通顺河水质指标和底泥中氮磷含量明显比汉江干流的浓度高。汉江干流仙桃段及通顺河各河段采样点底泥中的重金属浓度的高低顺序均为:Zn>Pb>Cu>As>Cd>Hg,且所有的重金属元素都明显超过其相应背景值。根据Hankanson生态危害系数,评价通顺河底泥中重金属潜在的生态危害,由强至弱的顺序为Cd>Hg>As>Pb>Cu>Zn,其中Cd和Hg的高污染情况可能由人为排放导致。通过对不同底泥样品吸附解析特征分析,发现底泥对磷的吸附随溶液中磷浓度提高而增加,通顺河底泥磷吸附随浓度增加呈L型变化。Elovich方程对各采样点底泥对磷的吸附动力学拟合效果最好,底泥对磷的吸附过程可分为快速吸附和慢速吸附两个阶段。快速吸附阶段在开始至4小时内,4小时内底泥对磷的吸附量达到总吸附量的80%-90%。在考虑底泥中TP浓度和扰动强度下,拟合不同条件下的磷释放过程,得到方程(Psed=(-0.048POsedP0sed×D1/3-0.012)× lnt+1.1 × P0sed),说明底泥磷扩散不仅和时间有关,且与扰动强度和该河段底泥TP背景值有关。相比扰动强度,底泥TP浓度对底泥磷释放的影响更为明显,随底泥浓度增大,底泥对磷释放的影响呈现指数增强的趋势。对汉江中下游不同时空条件下水环境污染特征的研究,可明确汉江中下游流域不同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特性;对典型污染支流和水利工程对汉江干流的影响机制研究,可明确重大水利工程和支流的影响,并了解汉江干流典型污染物的化学循环机制;通过对底泥氮磷释放特性的研究,探明内源污染对汉江干流水质的影响,同时明确汉江中下游的污染特性和水质现状。通过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及水化学循环机制的全面了解,可帮助管理者提出控制不同内外源污染及调控流量以改善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管理措施,为汉江中下游水质规划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魏静[6](2019)在《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页岩气作为非常规天然气的一种具有低碳、绿色、高效的特点,现已成为我国未来清洁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也是我国平衡经济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枢纽。美国页岩气革命的巨大成功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能源自给力,降低了对外依存度,改善了能源消费结构,对世界经济发展和能源供需格局都有着重要影响。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如何像美国一样实现页岩气的大规模经济开采,提高产业竞争力,对我国的能源战略意义重大。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法多角度剖析中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的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外部条件通过与美对比分析来阐述,内部条件通过钻石模型分析产业自身竞争力来说明,综合剖析并总结我国现阶段页岩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最后结合当下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情况,切实提出提高我国页岩气产业竞争力的针对性战略对策。研究表明,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存在开发难度大;勘探技术落后,缺乏自主研发性,尚未实现国有化;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力度小,落实不到位;产业专项基金不健全;管网基础设施薄弱;市场机制有待完善的弊端,制约了我国页岩气产业的发展。但是,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市场需求迫切、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发展都相对成熟且主体开发企业战略明确、结构合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驱动了页岩气产业的发展,同业如与致密气、煤层气之间的竞争关系,也可以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动力。为全面提升页岩气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建议切实制定符合国情的页岩气发展战略目标;把握“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加强技术革新与国际合作;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完善税收减免体系;推动央地规划对接;建立多元化产业专项基金,推进管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机制;充分认识当下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给我国页岩气产业带来的潜在影响,最终实现中国页岩气产业的经济可持续稳健发展。
黄鹏程[7](2019)在《基于系统耦合度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还是人类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因此,要维持人类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要有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作为保障。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是区域制定合理用水规划,保证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性工作。当前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多以评价指标获取相对较易的行政区或流域为研究对象,评价指标体系相对繁杂,对一些指标获取相对较难的区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论文在对水资源承载力基础理论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参考耦合度模型,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支撑和压力两个系统,构建了量级和效率两套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一种适用于资料缺乏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基于系统耦合度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并引入负载指数,用于模型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最后,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研究区,将该模型应用到关中平原城市群区域和分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有:(1)从支撑系统和压力系统两个角度出发,结合耦合度模型的特点,构建了量级和效率两套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耦合度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基于系统耦合度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最后引入负载指数,欲对模型的评价结果作对比分析;(2)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因子影响度的计算方法作了介绍,以便有针对地提出对策与建议;(3)对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水资源与社会经济概况作了简要分析,并利用基尼系数分析了该区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在各分区上的匹配状况,得出了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研究区,对其进行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可行性和必要性;(4)将基于系统耦合度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应用到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区域和分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在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中,采用量级指标和效率指标,结合基于耦合度建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评价结果比较一致,2010年至2016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持续变弱后,在2017年有所反弹;然而在分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中,两种指标的评价结果却不尽相同,利用负载指数对比后发现,采用效率指标的评价结果要优于采用量级指标的评价结果,商洛市和宝鸡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对较强,杨凌区和咸阳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对较弱,其余分区水资源承载能力一般。可以看出,基于耦合度模型建立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能够应用于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5)以效率指标评价结果为准,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区域和分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指标的影响度进行了计算,发现在区域和分区中,水资源本底条件都是重要的影响因子。因此,从水资源角度出发,对提升关中平原城市群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对策。
何晓静[8](2017)在《湖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湖州市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口的剧增、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加上人类活动造成的水环境污染、水生态退化,导致水资源日益短缺,水资源供需平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通过对湖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掌握湖州市水资源承载状况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为解决湖州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提供借鉴,实现水资源与人口、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在分析国内外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现状以及进程的基础上,对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进行了分类,梳理了水资源承载力常用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水资源承载力的基本理论出发,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内涵、特性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的辩证关系。(2)针对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湖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供用水现状以及水资源禀赋条件,在遵循完整性、可操作性、动态性、层次性、地域性等原则的基础上,筛选出能反映水资源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内部变化对承载力影响的22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湖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再根据评价指标分级标准值的拟定原则,合理设计和拟定湖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值。(3)在预测影响湖州市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发展变化的各种因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PSO-PPE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模型(PCA模型)对2014年、2020年的湖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并判别各县区水资源承载力的所属等级。PSO-PPE模型的评价结果表明:2014年市区、德清县、长兴县水资源承载力均处于Ⅲ级,水资源承载状况中等,安吉县水资源承载力处于Ⅱ级,水资源承载状况较好;到2020年,除市区的水资源承载力从Ⅲ级向Ⅳ级发展外,其余各县区的评价等级不变。PCA模型的评价结果表明:无论是2014年还是2020年,市区的水资源承载力均处于Ⅳ级,水资源承载状况较差,德清县、长兴县水资源承载力均处于Ⅲ级,水资源承载状况中等,安吉县水资源承载力均处于Ⅱ级,水资源承载状况较好。(4)将两种模型的评价结果与湖州市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可知,两种模型对2020年湖州市各县区的水资源承载状况评价结果一致,但PCA模型对于2014年的评价更为客观,评价结果更符合湖州市的实际情况,且PCA模型可借助SPSS软件直接进行计算,操作上相对于基于MATLAB编程的PSO-PPE模型更为简便。
刘伟[9](2016)在《浑河流域基于生态足迹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变化规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浑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浑河流域水资源水资源紧缺严重,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保证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就浑河流域的水资源状况、社会经济状况及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本研究以浑河为研究对象,应用不均匀系数、集中度等相关参数及线性回归、距平累积、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浑河流域水资源状况,采用相关分析、脱钩分析、Kuznets假说等方法分析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应用生态足迹法设立水资源账户,建立分时段的浑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在分别计算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基础上,研究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盈亏演变规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新形势下,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应强调人为因素对水资源、水循环(跨流域调水)及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强调人为因素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提高水资源承载力中的重要性。鉴于此,本文对新形势下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含义进行了诠释。(2)浑河流域降水和径流主要集中在汛期的7-8月,其中降水7月更为集中,而径流则在8月更为集中,降水年内分布不均匀程度上游大于小游,径流的年内分配则在下游较为均匀,与径流相比降水年内分布更不均匀;在年际间,降水和径流均呈递减趋势,二者变化周期基本一致;近20年降水和径流均在1995年、2005年和2010年出现峰值。(3)1992年以来浑河流域GDP持续增长,第二产业为流域的支柱产业。浑河流域产业结构与用水量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小,GDP的增长对用水量依赖性较小。脱钩分析进一步证实浑河流域GDP的增长对用水量依赖性较小,但尚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库兹涅茨曲线分析显示,浑河流域各行业人均用水量与人均GDP总体上均符合一定形式的库兹涅茨曲线,拟合结果显示农业用水量稳中有降,工业用水量逐渐减小,生活用水量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依赖关系。(4)将水资源总量按汛期与非汛期区分后,参照Tennant法分别按照非汛期和汛期扣除河道内的适宜生态需水量后,建立了浑河流域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并得到浑河流域水资源平均产量值为2507 m3/hm2,水资源均衡因子值为5.19,水资源产量因子的值为0.8510。(5)利用建立的浑河流域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计算得出的水资源承载力高于按年水资源总量计算得到的水资源生态承载力。1992以来,除抚顺市稍有增长外,沈阳、鞍山、辽阳和铁岭的生态足迹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不同产业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均为农业用水生态足迹所占比例最高,超过总生态足迹的50%,说明浑河流域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与径流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在1995年、2005年和2010年达到峰值。抚顺市历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均高于其他城市,而沈阳市则相对较低。1992年以来,沈阳、鞍山、辽阳和铁岭四市总体处于的水资源生态赤字状态,只有水资源相对充沛的抚顺市多数年份处于水资源生态盈余状态;按水资源生态赤字严重程度排序,依次为辽阳、沈阳、铁岭、鞍山和抚顺。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解决浑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供给的关键。
张家其[10](2015)在《恩施地区生态安全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生态安全是指人的健康、基本权利、生活来源、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不受威胁,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被破坏的状态,涵盖了自然、社会及经济等领域。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活动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致使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持续增大,进而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例如资源战争、环境污染、生态难民、环境健康等。生态环境问题给国家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生态安全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恩施地区是指包括了巴东县、建始县、恩施市、利川市、鹤峰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在内的典型农业贫困地区,八县市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市,被列入“十二五”规划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区。该地区农村人口将近80%,整体贫困发生率超过30%,虽然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是恩施地区人均GDP与全国人均水平的差距却越拉越大。如今我国的扶贫开发已经从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在国家积极推动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的战略背景下,基于恩施地区的典型性,其率先成为了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试点区,在扶贫开发过程中,该区积极推行“生态立州”战略,以期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要解决好环境问题,就必须全面分析包含人类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的状况,一方面寻求一条能够增强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稳定性及维护其正常结构、功能的途径;另一方面寻求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恩施地区自然资源禀赋良好,对该地区进行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评价可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及经济建设提供具体可行的参考建议。本研究结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扶贫空间信息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2012BAH33B00)选题,选择恩施地区作为研究区,在对生态安全基本理论进行深入探讨的前提下,利用恩施地区的遥感影像数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及贫困数据,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区域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以及万元GDP生态足迹进行计算与时空分析;运用生态当量法,对恩施地区2000年、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进行计算及对比分析,进而通过构建指标体系,结合影子工程、市场价值、机会成本等方法和基于生态当量法分别计算了恩施地区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并对两种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补偿额度、生态补偿优先指数计算和分析;在了解了研究区生态资源状态、生态经济发展潜力后,采用PSR框架模型,根据研究区自然、社会、经济特点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通过灰色关联度模型计算研究区生态安全指数,并基于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生态价值、生态安全指数等计算结果,对恩施地区进行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最后对研究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进行敏感度分析,并基于敏感度高的因子尝试提出生态安全调控对策。以下是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2000年、2010年恩施地区人均生态足迹均低于湖北省人均水平,人均生态承载力高于湖北省整体水平。相较于2000年,2010年恩施地区的生态足迹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但生态承载力增长更快,导致生态盈余量出现较大增长,而研究区的万元GDP生态足迹下降趋势明显。恩施地区贫困村分布密度最高的来凤县、建始县,人均生态承载力在八县市中处于较低水平,人均生态盈余相对较少,该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不明显,扶贫开发难度较大:鹤峰县、宣恩县贫困村分布密度最低,人均生态盈余量又高,其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明显,减贫脱贫的难度相对较小。2)基于生态当量法计算得到恩施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10年下降25.07%,采用生态当量法计算得到的生态总价值高于结合影子工程、市场价值、机会成本等方法计算的生态总价值,但差额相对较小;恩施地区生态补偿额度最大的是利川市,补偿额度最小的是建始县,生态补偿优先顺序为鹤峰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恩施市;生态补偿优先指数与各县贫困村比例、人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生态补偿优先指数、人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各县贫困人口比重均存在较强正相关,说明贫困人口比重越高的地区,人均生态价值量越大,人均生态价值及贫困村比重越高的地区越需要优先进行生态补偿。3)10年期间,恩施地区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压力、状态、响应指数整体上有一定程度的提升。2010年各县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没有必然联系,说明在恩施地区开展扶贫工作,若只注重发展经济并不一定能改善当地生态安全状况;各县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与贫困村比重存在反相关,即贫困村比重越低,生态安全综合指数越高。巴东县、建始县、恩施市、来凤县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相对较高,生态环境整体状况最好,生态价值量大,但人均生态盈余量较小,四县市发展生态经济的潜力相对较低;利川市、鹤峰县、宣恩县、咸丰县人均生态承载力巨大,人均生态盈余量亦多,人均生态价值更高,四县市发展生态经济的潜力巨大。4)恩施地区生态系统较为敏感,生态安全各评价指标的较小变化能够对整个生态系统安全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评价体系中敏感度高的因子主要来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医疗教育投入、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本研究尝试对评价指标体系中敏感度高的因子进行生态安全调控,以期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湖北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现状与战略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现状与战略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水权分配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2 水权分配研究进展 |
1.2.3 存在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采用的关键技术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水权分配的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理论框架 |
2.1 水资源承载力理论 |
2.1.1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
2.1.2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
2.1.3 水资源承载力的主体和客体 |
2.1.4 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2.1.5 水资源承载力指标 |
2.2 水权及水权分配理论 |
2.2.1 水权的概念 |
2.2.2 水权的特性 |
2.2.3 水权分配 |
2.3 基于水权分配的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
2.3.1 水权分配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 |
2.3.2 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重要途径 |
2.3.3 水资源承载力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约束条件 |
2.3.4 水权分配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机制 |
2.3.5 农业用水结构体系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
3.1 自然资源概况 |
3.1.1 自然地理 |
3.1.2 气象水文 |
3.1.3 河流水系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3.2.1 人口情况 |
3.2.2 生产总值 |
3.2.3 耕地面积 |
3.3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
3.3.1 水利工程情况 |
3.3.2 区域水资源总量 |
3.3.3 出入境水量 |
3.4 现状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3.4.1 现状水平年可供水量分析 |
3.4.2 现状水平年需水量分析 |
3.4.3 现状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 |
3.5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业用水结构优化模型 |
4.1 农业用水结构 |
4.1.1 现状年灌水定额及灌溉次数 |
4.1.2 现状年种植结构及净需水量 |
4.2 农业用水结构优化模型 |
4.2.1 决策变量 |
4.2.2 目标函数 |
4.2.3 约束条件 |
4.3 农业用水结构优化模型求解 |
4.4 农业用水结构优化结果分析 |
4.4.1 灌水定额及灌溉次数确定 |
4.4.2 种植结构优化 |
4.4.3 农业净需水量计算 |
4.5 规划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4.5.1 规划水平年可供水量分析 |
4.5.2 规划水平年需水量分析 |
4.5.3 规划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供用水次序的水权分配 |
5.1 水权配置原则 |
5.2 多水源多目标水权分配模型 |
5.2.1 决策变量 |
5.2.2 目标函数 |
5.2.3 约束条件 |
5.3 水权分配模型求解 |
5.3.1 水权分配思路 |
5.3.2 水源供水范围 |
5.3.3 供用水次序系数 |
5.3.4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 |
5.4 水权优化分配成果分析 |
5.4.1 规划水平年丰水年水权分配 |
5.4.2 规划水平年平水年水权分配 |
5.4.3 规划水平年枯水年水权分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
6.1 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 |
6.2 双要素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 |
6.3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 |
6.4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6.4.1 现状水平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6.4.2 规划水平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6.4.3 规划水平年“以丰补歉”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6.4.4 对比分析 |
6.5 水资源超载度与归因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考虑水资源承载力的区域发展规划研究 |
7.1 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构建 |
7.1.1 决策变量 |
7.1.2 目标函数 |
7.1.3 约束条件 |
7.2 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求解 |
7.2.1 NSGA-Ⅱ基本原理 |
7.2.2 总体求解流程 |
7.3 结果分析 |
7.3.1 模型参数设置 |
7.3.2 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附录A 邯郸平原区现状水平年可供水量 |
附录B 邯郸平原区现状水平年需水量 |
附录C 邯郸平原区规划水平年可供水量 |
附录D 邯郸平原区规划水平年需水量 |
附录E 邯郸平原区规划水平年水权分配 |
(2)水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水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现状 |
1.2.1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 |
1.2.2 水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 |
1.2.3 水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系统论 |
2.3 预警理论 |
3 水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理论研究 |
3.1 水环境承载力 |
3.1.1 水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
3.1.2 水环境承载力的特征 |
3.2 水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 |
3.2.1 水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的内涵 |
3.2.2 水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的原理及技术框架 |
4 武汉市水环境承载概况及问题况 |
4.1 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概况 |
4.1.1 自然环境 |
4.1.2 社会经济 |
4.2 水资源概况 |
4.2.1 降水量 |
4.2.2 地表水资源量 |
4.2.3 地下水资源量 |
4.2.4 水资源总量 |
4.3 供用水变化趋势分析 |
4.3.1 供用水现状 |
4.3.2 供用水变化趋势分析 |
4.4 存在的问题 |
4.4.1 地表水资源开发接近极限 |
4.4.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
5 水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构建 |
5.1 水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
5.1.1 水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标体系的分类 |
5.1.2 水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5.1.3 水环境承载力一般指标体系的建立 |
5.1.4 预警指标的筛选 |
5.1.5 武汉市水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标综合指数 |
5.2 水环境承载力预警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
5.2.1 系统动力学模型 |
5.2.2 水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动力学建模 |
5.2.3 系统结构分析 |
5.2.4 SD模型仿真方程构建 |
5.2.5 模型参数估计 |
5.2.6 模型检验 |
6 武汉水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SD模型应用研究 |
6.1 自然发展模式下系统动力学模拟结果分析 |
6.1.1 基本分析 |
6.1.2 水环境承载力预警综合指数 |
6.2 备选方案设计及最优方案的选择 |
6.2.1 备选方案的设计 |
6.2.2 最优方案的选择 |
6.2.3 最优方案下的系统模拟运行结果及对比分析 |
6.3 提高武汉市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政策性建议 |
6.3.1 开源节流,科学用水 |
6.3.2 优化经济结构,合理配置水资源 |
6.3.3 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加强水环境治理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五) 生态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概念溯源 |
1. 生态现代化 |
2. 生态现代化发展战略 |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现代化发展战略依据 |
(一) 理论依据 |
1. 马克思主义中的生态思维 |
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
3. 中国共产党生态现代化战略思想的历史积淀 |
(二) 历史依据 |
1. 新中国成立初期:“滞后型”生态发展战略 |
2. 改革开放初期:“兼顾型”生态发展战略 |
3. 进入新世纪以来:“前瞻型”生态发展战略 |
4. 进入新时代之后:“一体型”生态发展战略 |
(三) 现实依据 |
1. 西方现代化发展战略中的生态警示 |
2. 资本主义带来的生态悖论 |
3. 国内生态挑战的日益凸显 |
4. 国内生态现代化发展战略理论的日渐成熟 |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现代化的战略布局 |
(一) 生态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 |
1. 近期战略目标 |
2. 中期战略目标 |
3. 长远战略目标 |
(二) 生态现代化发展战略原则 |
(三) 生态现代化发展战略布局 |
1. 推进绿色发展布局 |
2. 提升防治污染布局 |
3. 深化生态修复布局 |
4. 强化生态治理体系布局 |
(四) 生态现代化发展战略重点 |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现代化发展战略对策 |
(一) 加强党对生态现代化建设的领导 |
(二) 增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构建多元主体共治 |
1. 理念层面:树立科学政绩观、生态共同体和国际合作观 |
2. 实践层面:建立多元共治模式 |
(三) 完善生态现代化的制度体系 |
(四) 构建生态保护和修复体系 |
(五) 依靠科技手段,提升环境治理能力 |
(六)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体系 |
(七)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
五、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现代化战略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 |
(一) 传承与复兴: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 |
(二) 转变和助力:创新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实践模式 |
(三) 超越与引领: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关于特色产业的研究 |
1.2.2 关于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 |
1.2.3 关于省际边界经济联系的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点 |
第2章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基础 |
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基本界定 |
2.1.1 跨省界地区的基本界定 |
2.1.2 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基本界定 |
2.1.3 特色产业的基本界定 |
2.1.4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概念 |
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
2.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2.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形成因素 |
2.2.3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
2.3 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演化 |
2.3.1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 |
2.3.2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 |
2.3.3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21世纪初期 |
2.3.4 第四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 |
2.4 特色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2.4.1 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2.4.2 有利于提升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 |
2.4.3 有利于推进城乡统筹协调 |
2.4.4 有利于集聚各类生产要素 |
2.4.5 有利于促进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2.4.6 有利于跨省界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及其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
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基本概况 |
3.1.1 地理区位概况 |
3.1.2 自然资源情况 |
3.1.3 民族文化资源 |
3.1.4 资本现状 |
3.1.5 科教文卫发展情况 |
3.1.6 政策环境 |
3.2 产业与产业结构特征 |
3.2.1 产业结构现状 |
3.2.2 产业结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的空间作用分析——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
4.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空间关联的天然基础 |
4.1.1 地缘关系的紧密性 |
4.1.2 民族文化的相似性 |
4.1.3 自然资源的共有性 |
4.1.4 经济发展的共通性 |
4.1.5 社会发展的依存性 |
4.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
4.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 |
4.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
4.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空间作用的评价与结果——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
4.3.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 |
4.3.2 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
4.3.3 指标体系的选择与权重赋值 |
4.3.4 数据处理与评价结果 |
4.3.5 经济联系空间作用及其特征分析 |
4.4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各县域功能定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1 武陵山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资源类型、分布特征及比较分析 |
5.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1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渝东南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2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湘西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3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恩施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4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铜仁市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5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
5.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
5.3.1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制约现代农业发展 |
5.3.2 地理标志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区域特色不明显 |
5.3.3 缺乏具备资源特色的优势产业带 |
5.3.4 缺少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的合作 |
5.3.5 城市体系发育尚未成熟,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带动 |
5.3.6 缺乏地方政府间的协调机制,社会管理边缘化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选择及评价体系研究 |
6.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意义 |
6.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 |
6.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必要性 |
6.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思路 |
6.2.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原则 |
6.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
6.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资源禀赋评价 |
6.3.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影响因素 |
6.4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
6.4.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
6.4.2 选取指标 |
6.4.3 对区位熵模型的改进 |
6.4.4 特色产业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
7.1 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 |
7.2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
7.3 旅游产业协同创新开发模式 |
7.4 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8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
8.1 打造跨省界连片特色现代农业小镇,实现特色农业协调发展 |
8.2 突出地理标志产品民族特色,扩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
8.3 立足优势资源特征培育优势工业产业带 |
8.4 以共有的民族人文资源助推特色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
8.5 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培育中心城市 |
8.6 实现地方政府间跨域协调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展望与不足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9.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中线工程运行下汉江中下游水质时空变异性研究及污染等级推估(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河流污染机制研究现状 |
1.2.2 水资源开发利用进展 |
1.2.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研究现状 |
1.2.4 目前研究的局限性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汉江中下游流域水环境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现状 |
§2.1 汉江中下游流域概况 |
2.1.1 汉江中下游流域气候条件概况 |
2.1.2 水文环境与水资源 |
§2.2 社会经济条件 |
2.2.1 人口 |
2.2.2 工农业发展水平 |
§2.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江济汉工程现状 |
2.3.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
2.3.2 引江济汉工程 |
2.3.3 汉江流域开发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影响 |
§2.4 汉江中下游水质水文变化 |
2.4.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前汉江中下游水质的时空变化 |
2.4.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前汉江中下游流量的时空变化 |
2.4.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后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变化情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前后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变化 |
§3.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研究方法 |
§3.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条件的影响 |
3.2.1 汉江中下游流量水位时空变化特性 |
3.2.2 基于RVA法的水文条件变化分析 |
§3.3 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汉江中下游流量变化趋势 |
3.3.1 汉江中下游流量年际及月际特征分析 |
3.3.2 Mann-Kendall突变型检验分析流量的变化趋势 |
§3.4 结论 |
第四章 汉江中下游水质时空变化及主要污染特性研究 |
§4.1 水质采样和水质指标分析 |
4.1.1 汉江中下游采样 |
4.1.2 水质指标分析 |
§4.2 研究方法 |
4.2.1 因子分析 |
4.2.2 聚类分析 |
4.2.3 有机污染指数与富营养化指数 |
§4.3 汉江中下游水质变化及污染特性研究 |
4.3.1 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 |
4.3.2 水文指标时空变化特征 |
4.3.3 因子分析的结果 |
4.3.4 基于因子分析的水质评价结果 |
4.3.5 空间聚类分析的结果 |
4.3.6 流量与水质的关系 |
4.3.7 两项水利工程对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指数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五章 水利工程及支流对汉江中下游水质的影响 |
§5.1 水质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
§5.2 研究方法 |
5.2.1 最大最小自因子分析法(min/max autocorrelation factor analysis,MAFA) |
5.2.2 动态因子分析方法(Dynamic factor analysis,DFA) |
5.2.3 模型拟合验证 |
§5.3 水利工程及支流对汉江中下游水质的影响研究 |
5.3.1 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 |
5.3.2 最小/最大自相关因子分析(MAFA)结果 |
5.3.3 动态因子分析(DFA)结果 |
5.3.4 流量与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 |
§5.4 结论 |
第六章 汉江中下游典型污染物水质现状评价 |
§6.1 水质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
6.1.1 汉江中下游采样 |
6.1.2 实验室分析 |
§6.2 研究方法 |
6.2.1 克里格法(Kriging)原理 |
6.2.2 普通克里格插值(Ordinary Kriging) |
6.2.3 指示克里格插值(Indicator Kriging) |
§6.3 汉江中下游水质指标的时空差异分析 |
6.3.1 汉江中下游水质指标的空间差异 |
6.3.2 汉江中下游水质指标的季节性差异 |
§6.4 汉江中下游典型水质指标水质现状评价 |
6.4.1 指示克里格法法评价汉江中下游Chl-a的污染等级现状 |
6.4.2 指示克里格法法评价汉江中下游总氮和总磷的污染等级现状 |
6.4.3 普通克里格法评价汉江中下游不同河段水质指标的水质现状 |
6.4.4 优化的指示克里格-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 |
§6.5 结论 |
第七章 底泥氮磷释放规律及对水质的影响研究 |
§7.1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 |
7.1.1 采样及实验装置设置 |
7.1.2 实验方案设计 |
§7.2 汉江地表水及底泥的理化性质 |
7.2.1 汉江干流及通顺河地表水水质特性 |
7.2.2 通顺河底泥特性分析 |
§7.3 潜在生态危害风险评价 |
7.3.1 潜在生态指数危害法 |
7.3.2 潜在生态危害风险评价结果 |
§7.4 底泥对氮磷的吸附解析特征分析 |
7.4.1 底泥磷的等温吸附解析特征 |
7.4.2 底泥磷的吸附动力学特征 |
7.4.3 底泥氮的等温吸附特征 |
7.4.4 底泥氮的吸附动力学特征 |
§7.5 不同条件对底泥磷释放的影响研究 |
7.5.1 扰动对pH和 EC的影响 |
7.5.2 扰动强度和时间对磷的释放量影响 |
7.5.3 考虑扰动强度和底泥特性的磷释放拟合方程 |
§7.6 结论 |
第八章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文献评述 |
2 我国页岩气开发历史与现状 |
2.1 资源分布与特征 |
2.2 勘探开发阶段 |
2.3 近期突破性进展 |
3 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外部条件分析 |
3.1 资源禀赋 |
3.1.1 基础资源概况 |
3.1.2 资源条件 |
3.2 勘探开发技术 |
3.2.1 水平钻井技术 |
3.2.2 水力压裂技术 |
3.3 激励政策 |
3.3.1 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 |
3.3.2 规划性扶持政策 |
3.4 支撑条件 |
3.4.1 专项基金 |
3.4.2 管网基础设施 |
3.4.3 市场机制 |
3.5 小结 |
4 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内部条件分析 |
4.1 生产要素 |
4.1.1 初级生产要素 |
4.1.2 高级生产要素 |
4.2 需求条件 |
4.3 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
4.3.1 上游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
4.3.2 中游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
4.3.3 下游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
4.4 企业战略、结构及同业竞争 |
4.4.1 企业战略与结构 |
4.4.2 同业竞争 |
4.5 政府 |
4.6 小结 |
5 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
5.1 资源禀赋 |
5.2 勘探开发技术 |
5.3 激励政策 |
5.4 支撑条件 |
6 战略对策 |
6.1 基础性条件 |
6.2 勘探开发技术 |
6.3 激励政策 |
6.4 支撑条件 |
6.5 当下机遇与挑战 |
7 主要认识与前景展望 |
7.1 主要认识 |
7.2 前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基于系统耦合度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资源承载力 |
1.2.2 耦合度模型 |
1.3 存在问题和研究内容 |
1.3.1 存在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和技术路线 |
2 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论基础 |
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与特性 |
2.1.1 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 |
2.1.2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
2.1.3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性 |
2.2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2.2.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 |
2.2.2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
2.3 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3 基于系统耦合度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 |
3.1 耦合度模型构建过程 |
3.2 基于系统耦合度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2 模型构建流程 |
3.2.3 模型对比方法 |
3.3 水资源承载力因子影响度计算方法 |
3.3.1 GRA模型 |
3.3.2 基于GRA的水资源承载力因子影响度计算方法 |
4 关中平原城市群水资源与社会经济概况 |
4.1 基本概况 |
4.2 水资源概况 |
4.2.1 区域水资源概况 |
4.2.2 分区水资源概况 |
4.3 社会经济概况 |
4.3.1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
4.3.2 分区社会经济概况 |
4.4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指标匹配分析 |
4.4.1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
4.4.2 基于基尼系数的水资源匹配均衡性评价方法 |
4.4.3 研究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匹配现状 |
5 基于耦合度模型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5.1 基于量级指标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 |
5.1.1 区域尺度量级指标评价分析 |
5.1.2 分区尺度量级指标评价分析 |
5.2 基于效率指标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 |
5.2.1 区域尺度效率指标评价分析 |
5.2.2 分区尺度效率指标评价分析 |
5.3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5.3.1 指标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5.3.2 负载指数计算 |
5.3.3 负载指数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5.4 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因子影响度与对策 |
5.4.1 区域尺度因子影响度计算 |
5.4.2 分区尺度因子影响度计算 |
5.4.3 对策与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湖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水资源承载力基本理论 |
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与内涵 |
2.1.1 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 |
2.1.2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
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性 |
2.3 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
2.3.1 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 |
2.3.2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2.3.3 生态环境水平 |
2.3.4 其他资源 |
2.4 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 |
2.4.1 可持续发展 |
2.4.2 水资源承载力 |
2.4.3 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的辩证关系 |
3 研究区域概况 |
3.1 区域基本概况 |
3.1.1 自然地理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水文气象 |
3.1.4 河流水系与水利工程 |
3.2 社会经济状况 |
3.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3.1 水资源状况 |
3.3.2 供水现状 |
3.3.3 用水现状 |
3.4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
4 湖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 |
4.1 评价模型的选取 |
4.2 PSO-PPE模型 |
4.2.1 投影寻踪模型 |
4.2.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4.2.3 PSO-PPE模型实现过程 |
4.3 PCA模型 |
5 湖州市水资源承载力预测与评价 |
5.1 湖州市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发展变化预测 |
5.1.1 水资源影响因子预测 |
5.1.2 社会影响因子预测 |
5.1.3 经济影响因子预测 |
5.1.4 生态环境影响因子预测 |
5.2 湖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
5.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5.2.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5.2.3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研究 |
5.2.4 湖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数据集 |
5.3 PSO-PPE模型的湖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5.3.1 评价指标数据集的归一化 |
5.3.2 最佳投影方向的确定 |
5.3.3 最佳投影值计算 |
5.3.4 计算水资源承载力分级标准的最佳投影值 |
5.3.5 水资源承载力等级评价 |
5.4 PCA模型的湖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5.4.1 水资源承载力主成分分析 |
5.4.2 主成分综合值得分计算 |
5.4.3 计算水资源承载力分级标准的主成分综合得分值 |
5.4.4 水资源承载力等级评价 |
5.5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5.5.1 评价结果分析 |
5.5.2 评价结果差异性分析 |
5.6 湖州市水资源承载力增强措施 |
5.6.1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
5.6.2 贯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
5.6.3 做好用水计量监控和取水许可监督管理 |
5.6.4 合理控制经济发展规模和优化用水结构 |
5.6.5 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
5.6.6 强化水资源管理基础能力建设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
(9)浑河流域基于生态足迹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资源承载力 |
1.2.2 水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 |
1.2.3 生态足迹法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资源承载力基本理论 |
2.1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及内涵 |
2.1.1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
2.1.2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
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点 |
2.3 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内容 |
2.4 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方法 |
2.5 小结 |
第三章 浑河流域概况与水文特征分析 |
3.1 浑河流域概况 |
3.1.1 自然地理 |
3.1.2 水文 |
3.1.3 社会经济 |
3.1.4 水资源概况 |
3.2 水文特征分析指标与方法 |
3.2.1 年内变化规律 |
3.2.2 年际变化规律 |
3.3 降水量时空分布规律 |
3.3.1 降水量空间分布格局 |
3.3.2 降水量年内变化规律 |
3.3.3 降水量年际变化规律 |
3.4 河川径流变化规律 |
3.4.1 径流年内变化规律 |
3.4.2 径流年际变化规律 |
3.5 小结 |
第四章 浑河流域社会经济状况及其与水资源的关系 |
4.1 浑河流域经济状况 |
4.1.1 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
4.1.2 社会经济格局 |
4.2 产业结构与水资源 |
4.2.1 产业结构与用水量 |
4.2.2 用水量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分析 |
4.3 用水与经济增长的Kuznets假说 |
4.3.1 农业人均用水量与人均GDP关系分析 |
4.3.2 工业人均用水量与人均GDP关系分析 |
4.3.3 生活人均用水量与人均GDP关系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浑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建立 |
5.1 生态足迹模型简介 |
5.2 水资源生态足迹账户划分 |
5.2.1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账户 |
5.2.2 水资源生态足迹账户 |
5.3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 |
5.4 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
5.4.1 生活用水生态足迹 |
5.4.2 工业用水生态足迹 |
5.4.3 农业用水生态足迹 |
5.4.4 生态与环境生态足迹 |
5.5 水资源生态赤字和水资源生态盈余 |
5.6 模型中相关参数的确定 |
5.6.1 水资源平均生产能力 |
5.6.2 水资源均衡因子 |
5.6.3 水资源产量因子 |
5.7 小结 |
第六章 浑河流域基于生态足迹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变化规律研究 |
6.1 流域历年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承载力计算 |
6.1.1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计算方式与传统计算方式比较分析 |
6.1.2 流域历年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 |
6.2 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演变 |
6.2.1 水资源生态足迹演变 |
6.2.2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演变 |
6.2.3 水资源生态赤字(盈余)演变 |
6.3 水资源生态足迹评价 |
6.3.1 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演变 |
6.3.2 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演变 |
6.4 提高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战略对策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恩施地区生态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生态安全相关概念及特点 |
1.2.1 生态安全的概念 |
1.2.2 生态安全的特点 |
1.2.3 生态安全的分类 |
1.3 国内外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
1.3.3 贫困地区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
1.4 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综述 |
1.4.1 生态安全评价综述 |
1.4.2 我国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6.3 数据来源 |
第2章 恩施地区概况 |
2.1 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
2.1.1 自然环境 |
2.1.2 资源状况 |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
2.3 研究区贫困概况 |
2.4 恩施地区生态环境概况 |
第3章 恩施地区生态足迹研究 |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处理 |
3.2 计算方法 |
3.2.1 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
3.2.2 生态承载力计算方法 |
3.2.3 生态赤字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计算结果 |
3.3.2 结果分析 |
3.4 人均生态足迹等指标与贫困村密度相关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恩施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
4.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方法简介 |
4.2 数据处理与计算方法的确定 |
4.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2 基于生态当量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 |
4.2.3 基于影子工程、市场价值、机会成本等方法的生态价值评估方法 |
4.2.4 生态补偿额度计算方法 |
4.2.5 区域生态补偿优先指数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两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对比 |
4.3.2 基于生态当量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析 |
4.3.3 基于影子工程、市场价值、机会成本等方法的生态价值分析 |
4.3.4 基于两种评价方法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比较 |
4.3.5 生态补偿额度分析 |
4.3.6 区域生态补偿优先指数分析 |
4.3.7 区域生态补偿优先指数与贫困因子相关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恩施地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5.1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5.1.1 生态模型 |
5.1.2 景观生态模型 |
5.1.3 数学模型 |
5.1.4 数学生态模型 |
5.2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的确定 |
5.3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5.3.1 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模型体系 |
5.3.2 暴露—响应指标体系 |
5.3.3 生物、环境与生态系统分类体系 |
5.3.4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5.4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5.5 数据获取与权重确定 |
5.5.1 数据来源 |
5.5.2 权重确定 |
5.6 生态安全基准值的确定 |
5.7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生态安全计算 |
5.7.1 评价指标数值标准化 |
5.7.2 求关联系数 |
5.7.3 生态安全指数计算 |
5.8 生态安全等级划分 |
5.9 结果与分析 |
5.9.1 两期生态安全指数分析 |
5.9.2 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与贫困因子耦合分析 |
5.9.3 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5.10 小结 |
第6章 基于敏感度分析的生态安全调控对策研究 |
6.1 生态安全调控的必要性 |
6.2 恩施地区生态安全调控的可行性 |
6.2.1 生态安全整体、压力、状态及响应调控的可行性 |
6.2.2 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敏感因子调控的可行性 |
6.3 基于敏感度分析的恩施地区生态安全调控措施 |
6.3.1 子系统调控 |
6.3.2 敏感因子调控措施 |
6.4 生态安全综合调控对策 |
6.4.1 完善法律法规 |
6.4.2 构建高效的决策管理机制 |
6.4.3 加强用能管理,构建绿色GDP绩效考评机制 |
6.4.4 构建生态补偿制度,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 |
6.4.5 建立节能交易市场,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
6.4.6 建立生态安全预警机制,提高全民生态安全意识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湖北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现状与战略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水权分配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 吴旭.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2]水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薛洪岩.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D]. 王豪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 毛丽佳.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5]中线工程运行下汉江中下游水质时空变异性研究及污染等级推估[D]. 刘文文.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6]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 魏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基于系统耦合度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 黄鹏程.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8]湖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D]. 何晓静. 扬州大学, 2017(01)
- [9]浑河流域基于生态足迹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变化规律研究[D]. 刘伟. 沈阳农业大学, 2016(10)
- [10]恩施地区生态安全评价[D]. 张家其. 华中师范大学,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