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洋沉积物分析中值得讨论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朱慧星[1](2021)在《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储层出砂过程及对产气影响的数值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新型战略资源,因其巨大的储量而备受关注。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思路是通过降压、加热、气体置换、注入抑制剂等方法打破其原有的相平衡状态,使其分解为水和甲烷气并对产生的气体进行抽取回收。在流体抽取过程中,受其拖曳作用影响,沉积物颗粒可能发生脱落和运移,即出现出砂现象。这一方面可能造成地层亏空、井壁失稳等问题;另一方面,流体中携带的固体颗粒会对电潜泵、井筒等开采装置造成磨损及堵塞,影响水合物开采的持续进行。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由于埋深浅、胶结程度差,更易出现出砂问题。目前,世界范围内已开展的水合物试采工程几乎都遭遇了这一问题,部分试采工程甚至因为严重的出砂而被迫提前终止。出砂问题已经成为限制水合物长期安全高效开采的重要因素。然而,水合物开采储层出砂机理还不甚明确,并且缺乏相应的数值模拟软件对出砂过程及其对产气性能的影响进行定量评价。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厘清水合物开采储层出砂机理的基础上,开发一款适用于水合物开采出砂数值模拟的程序,以实现水合物开采过程中气-水-砂产出及其互馈作用的定量刻画,为水合物长期安全高效开采提供理论支撑。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归纳总结,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明确了水合物开采储层出砂机理,即储层固体颗粒的脱落主要受地层破坏变形、流体侵蚀及水合物分解地层弱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固体颗粒脱落之后的运移过程受到流体拖曳作用和颗粒大小与流动通道孔径尺寸之间相互关系的共同作用。通过将悬浮固体颗粒类比于溶液中的溶质,并在溶质运移质量守恒方程的基础上引入颗粒沉积滞留及启动运移等过程,实现了对固体颗粒输运过程的定量刻画。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含水合物储层固体颗粒脱落、运移刻画模型并开发了相应的模拟模块。通过采用序列耦合的方式将其与水合物开采THM(Thermal-Hydrological-Mechanical)耦合程序Hydrate Biot进行搭接,开发了首款内嵌到水合物开采国际通用模拟软件TOUGH+Hydrate的出砂模拟程序Hydrate Sand,并通过与前人出砂实验结果的对比初步验证了其可靠性。由于水合物开采出砂问题的复杂性,目前很难获得其精确的解析解。本文通过将模拟结果与日本Nankai海槽2013年第一次水合物试采工程公布的气、水、砂产出数据进行对比拟合,进一步验证了新开发程序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考虑出砂过程及其引发的防砂装置堵塞现象,对Nankai海槽2017年第二次水合物试采中AT1-P3井异常偏低的产气表现进行了解释,显着改善了前人未考虑出砂过程模拟产气速率较实测值大幅偏高的问题(最多偏高近一个数量级)。提出降压幅度和降压速率的降低能够缓解出砂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防砂装置堵塞现象,由此能解释为什么第二次试采中AT-P2井能以更小的最大降压幅度(约为5MPa)获得高于AT-P3井(最大降压幅度约7.5 MPa)3倍以上的平均产气速率。考虑到我国南海神狐海域水合物试采场地泥质粉砂储层中巨大的水合物储量及较高的出砂风险,进一步选取该场地为研究对象,首次定量化系统分析了神狐海域水合物试采场地泥质储层的出砂过程及其对产气的影响。提出虽然相较于传统的水合物层开采,“三相区”开采所需的更小的降压幅度有利于缓解出砂现象,但是预测得到的泥质储层开采产出流体中固体颗粒含量仍高于适度出砂上限值(0.05%)的数倍至数十倍。为保证开采的安全进行,需要借助高性能防砂装置(挡砂率>60%)进行防砂。同时,研究结果表明,高挡砂率防砂装置的使用会造成井周堵塞和产气速率的降低,如开采中后期(半年至1年)挡砂率设置为60%时能够获得的产气速率仅为挡砂率为10%的1/2至2/3左右。如何在防砂与增产之间寻求平衡点是水合物开采未来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次研究能够帮助进一步认识水合物开采出砂过程及其对产气性能的影响,为未来水合物试采中开采及防砂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刘天尉[2](2021)在《广东省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文中认为“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强国。截止2019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高达2万亿,海洋经济连续25年位居是我国首位,是当之无愧的海洋大省,2019年省委制定加快发展海洋六大产业行动方案,未来将打造数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海洋经济无疑成为拉动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经济快速发展也伴随着一些自然资源环境问题的产生,海洋具有强大的自我净化能力,接纳着来自陆域排污口排放的污染物,海洋生态系统首当其冲。因此,必须深入海洋相关承载力的研究,以实现海洋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将基于相关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探索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方式方法以及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生态足迹和基于主因子分析的评价模型并展开定量分析,前者重点分析的是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情况,后者对海洋这个复合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各有侧重,评价结果对后续的预测以及对策建议提供了支持。具体的研究成果包括以下:(1)对广东省近岸海域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综合分析。通过对基础资料的分析显示,广东省沿海地区经济十分发达,城镇化水平较高,但表现出区域发展不协调,围填海情况明显等情况,海岸带地区虽然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但资源利用率不高,生态环境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工业废水及废弃物排放入海量日益增多。(2)结合生态足迹模型以及基于主因子分析模型进行评价。通过生态足迹模型结果显示,生物质消费生态足迹以及能源消费生态足迹处于生态赤字,污染物消纳生态足迹处于生态盈余,综合来看生态赤字占生态承载力比重从2009年全省的3.71%扩大到2018年的83.97%,说明现阶段近岸海域生态承载力与社会发展尚且处于可载接近满载的情况。通过基于主因子分析的模型结果显示,2009-2016年尚处于可载状况,2017-2018年承载力整体处于超载情况,但情况有所好转,趋向于临界点。(3)通过GM(1.1)灰色预测模型进行承载力预测。以时间次序为横轴的结果显示,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将会延续2009-2018年的发展趋势,呈上升趋势,承载力指数将从2018年的0.1107上升到2025年的0.1609以及2030年的0.2102。以城市为横轴的承载力预测显示粤西地区的承载能力水平较高,但年均增长最大的是珠海市,到2030年增长6.73%,其次是深圳市、东莞市,均超过了沿海地区的平均水平。最后提出提升近岸海域承载力的能力的建议,一是要依靠海洋环境治理能力,加大海洋科技创新力度;二是树立人们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坚持陆海一体化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三是注重区域协调,加快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杨军飞[3](2020)在《南矶山碟形湖硅藻沉积特征及环境评价指数适宜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河流湖泊水环境监测评价是其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河流湖泊生态健康安全评价的重要支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在国外,由欧盟开发的硅藻指数已被广泛用于淡水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在中国,大多数基于硅藻指数监测与评价尚未得到广泛应用。为此,论文研究调查了鄱阳湖南矶山自然保护区内8个碟形湖20个样点的水质参数和表层沉积硅藻群落结构,探究了欧洲硅藻指数在南矶山碟形湖内的适用性,为构建南矶山湿地碟形湖硅藻指数提供基础资料;同时论文研究调查了南矶山碟形湖以往历史沉积硅藻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并结合南矶山湿地内战备湖与上北甲湖沉积柱状样理化指标在时间尺度下的分布特点,通过主成分分析与冗余分析,探讨了南矶山湿地碟形湖以往历史环境变化的驱动因素。本次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南矶山湿地碟形湖流域共鉴定硅藻77种,分属5目8科11属,主要以Melosira varians、Fragilaria capucina、Synedra ulna、Cyclotella meneghiniana、Cocconeis placentula、Navicula veneta为流域优势种;根据战备湖的沉积硅藻群落变化可知,战备湖沉积硅藻共发现64种硅藻,分属2纲5目9科15属,其中指示种为Cyclotella meneghiniana、Synedra acus、Navicula capitata、Melosira varians、Cocconeis placentula;根据上北甲湖的沉积硅藻群落变化可知,上北甲湖沉积硅藻共发现60种硅藻,分属2纲5目8科13属,其中指示种为Cyclotella meneghiniana、Synedra acus、Melosira varians(2)水环境因子经过主成分(PCA)、对应分析(DCA)、冗余分析(RDA)分析后,发现南矶山湿地碟形湖流域内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总氮(TN)、总磷(TP)与叶绿素(Chl-a),该流域受人为干扰的富营养化影响。通过对战备湖与上北甲湖的优势种硅藻及沉积指标进行PCA分析与RDA分析可知,两湖泊水体历经贫营养、中营养、富营养,且主要的影响因素或驱动因素为总氮(TN)、总磷(TP)与总有机碳(TOC)。(3)采用主成分、层次聚类、箱型图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硅藻指数在南矶山碟形湖流域的适用性,分析发现特定污染敏感指数(Specific Pollution Sensitivity Index,IPS)、硅藻生物指数(Biological Diatom Index,IBD)、勒克莱尔指数(Louis Leclercq Diatom Index,IDSE)为南矶山最适的评价指数,且在能够很好适用于南矶山碟形湖以往沉积环境的生态环境评价。(4)根据战备湖210Pb比活度测量结果,战备湖的有效深度为0-32cm,对应年代段为:1952-2018年,总共67年,结合战备湖沉积硅藻在时间尺度下的变化特征,战备湖硅藻群落结构可分为三个组合带,组合带1(时间段为:1952-1975)、组合带2(时间段为:1980-1999)以及组合带3(时间段为:2001-2018)。根据上北甲湖210Pb比活度测量结果,上北甲湖的有效深度为0-40cm,对应年代段为:1944-2018年,总共75年。结合上北甲湖沉积硅藻在时间尺度下的变化特征,上北甲湖硅藻群落结构可分为两个个组合带:组合带1(时间段为:1944-2001)、组合带2(时间段为:2003-2018)。
臧忠江[4](2020)在《西昆仑与西南天山结合部晚古生代沉积型锰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文中指出研究区位于西昆仑和西南天山两个构造带的结合部,两个研究区带分列于其南北两侧,南侧的玛尔坎苏矿带呈近东西向沿着帕米尔北东缘展布,隶属于西昆仑构造带;北侧的吉根成矿区呈北北东向展布,隶属于西南天山构造带。近年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不断发现晚古生代沉积型锰矿床(点),玛尔坎苏一带有奥尔托喀讷什、玛尔坎土和穆呼等锰矿床,已成为新疆最重要的锰矿带。吉根地区的博索果嫩套、铁克列克等锰矿点呈多点带状分布,找矿潜力较大。但是,由于这些矿带发现时间不长,基础地质和矿床地质的研究程度较低,吉根地区研究程度基本属于空白。因此,开展研究区晚古生代岩相古地理和沉积环境研究,开展研究区容矿地层的对比以及构造格架的研究,探讨锰矿的富集机制、成矿演化及成矿规律,对于新疆克州及其周边国家锰矿资源评价与富锰矿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西昆仑与西南天山结合部沉积型锰矿床,锰矿体常常以层状产出,严格受一定时代的含锰地层(下泥盆统和上石炭统)控制,含锰岩系多样,有以硅质岩为主的,还有碳酸盐岩型居多的。锰矿床形成后受后期构造改造的影响,锰矿体形态、产状发生明显变化。玛尔坎苏锰矿带内火山—沉积型锰矿床(锰质内源外成)伴有块状硫化物矿化(铜锌)。玛尔坎苏锰矿带锰矿床主要产于上石炭统喀拉阿特河组(C2k),按其岩性分为三个岩性段:(1)生物碎屑灰岩,(2)灰绿色岩屑砂岩,(3)泥质灰岩夹薄层状灰岩,是区内最主要的沉积型锰矿赋矿层位。吉根一带锰矿床(点)产于下泥盆统萨瓦亚尔顿组(D1s),该组为一套浅变质复理石建造,分为四个岩性段:(1)底部粗碎屑岩段,(2)下部浅变质泥岩—硅质岩—细碎屑岩段,(3)中部碳酸盐岩段,(4)上部浅变质硅质岩—泥岩—细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段。在下部硅质岩和中部碳酸盐岩中均发现锰矿体。玛尔坎苏锰矿带奥尔托喀讷什锰矿床Fe/Ti比值平均为29.79;锰矿石Al/(Al+Fe+Mn)比值为0.14~0.19(平均为0.165),围岩的在0.29~0.74之间,具有热水沉积特征。矿石的Y/Ho比值平均为25.69,与深海热水流体的基本一致。含锰岩系下伏的早石炭世玄武岩锰含量在1000×10-6~1500×10-6之间,锰的背景值较高,说明锰源与深部来源有关。矿石REE总量平均为99.03×10-6,明显偏低,表明成矿过程中有热液活动。碳酸锰矿石及其顶、底板灰岩LREE/HREE比值平均为3.25。锰矿石δCe值平均为1.15;围岩δCe值平均为0.83。这可能是早石炭世地质活动频繁,海底出现基性火山岩喷发等海底火山作用引起的。矿石δEu值平均为0.95,围岩δEu值平均为0.89。均呈微弱的Eu负异常。锰矿床矿体顶、底板围岩δ13C在0.26‰~-2.73‰之间,与海相碳酸盐δ13C值相近。碳酸锰矿石δ13C在-9.47‰~-21.67‰之间,变化范围较大,说明锰成矿中存在有机物降解过程,造成碳同位素分馏。δ13CPDB值偏负,推断锰矿石的形成是有机质参与造成的。锰矿石δ18O值在-5.2‰~-11.45之间。计算的围岩温度集中在68.1~78.2℃之间;锰矿石温度范围在42.7~84.1℃之间,也说明锰矿床的形成具有热水沉积特征。吉根一带锰矿床Fe/Ti值平均为24.60;Al/(Al+Fe+Mn)值平均为0.24,REE总量平均为57.99ppm。锰矿石及其顶、底板围岩LREE/HREE比值平均为9.04。锰矿石δCe值平均为1.17,围岩δCe值平均为1.02,说明锰在沉积成岩—成矿过程中受到海底火山作用影响。矿石δEu值平均为1.09,围岩δEu值平均为0.96。显示为弱的Eu正异常,反映出岩/矿石沉淀时有海底热水作用参与。玛尔坎苏锰矿带自早石炭世起,在持续拉张的伸展环境下形成下石炭统乌鲁阿特组巨厚的基性—中性火山岩。至晚石炭世火山活动基本结束,构造沉积盆地内发育一套海相碳酸盐岩组合,古地理环境属于浅海沉积盆地。锰的成矿作用分为沉积成岩期、热液改造期和表生氧化期。成矿模式为:由火山口(火山喷溢VMS)、近源(火山口)以火山—沉积为主导,到远源(火山口两侧)以化学沉积为主的锰多金属矿成矿作用演变过程。西南天山吉根周边下泥盆统萨瓦亚尔顿组下部和底部对应于河口三角洲沉积环境;中部代表较深水的浅海沉积环境;而上部则是浅海沉积环境。锰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沉积成岩期、变质改造期和表生氧化期三个阶段,含矿岩系具有热水沉积特点,锰质来源与其关系密切,锰矿床属于热水沉积—变质成因。对研究区及其外围开展以构造要素及其对锰矿体制约(改造)为目的的野外调查研究,构建了研究区的构造格架。玛尔坎苏锰矿带穆呼—玛尔坎土一带的构造轮廓整体为一个近东西向的玛尔坎苏河复背斜,它自北向南包含玛尔坎苏河背斜—玛尔坎土倒转向斜—坦迭尔倒转背斜—玛尔坎阿塔乔库倒转背斜等次级褶皱,倒转褶皱轴面均向南倾斜,反映自南向北的推覆动力。玛尔坎土向斜是研究区主要赋矿构造。在穆呼—玛尔坎土以西,厘定了12线的石炭系构造形态,确立了坦迭尔背斜核部,其南翼向东延伸,划分出南部新的含锰岩带,拓宽了找锰矿范围。在吉根锰矿远景区确定了泥盆系构成一系列NNE向—SN向的褶皱构造,中部的艾提克复式背斜向东、西两翼均有托格买提组下段碳酸盐岩的重复出现,西侧更有托格买提组上段碎屑岩的分布,反映出一个中间老两侧新的背斜构造格局。东部与上—顶志留系塔尔特库里组接触的是下泥盆统萨瓦亚尔顿组偏上层位。东部一系列以托格买提组下段为核部的向斜构造,识别出两个倒转的向斜构造,对于找锰矿是最为有利的。西昆仑和西南天山结合部沉积型锰矿床具有以下特点:(1)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锰成矿作用表现出“内源外成”特点。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海底火山喷发所引起的深源富锰含烃热液(水)喷流沉积。(2)都有热水溶液参与成矿的迹象,玛尔坎苏锰矿带属于近火山—沉积建造,含锰建造中伴有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吉根一带则属于远离火山—沉积建造,含锰建造以陆源碎屑岩类为主,偶见少量火山物质,但是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热水沉积特层。(3)容矿岩石均有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岩石类型富含炭质,硅质岩中出现复杂的微量元素组合。吉根锰矿远景区北部博索果嫩套是硅质岩砂页岩容矿,南部克尔克昆果依山则是碳酸盐岩容矿。玛尔坎苏锰矿带坦迭尔锰矿点产于火山岩建造顶部的凝灰岩中。(4)锰矿石类型均为富锰矿石,但是两个成矿带矿石的矿物组合有明显差别。玛尔坎苏锰矿带以原生碳酸锰矿石为主,少量次生氧化锰矿石。矿石中菱锰矿和钙菱锰矿居多,少量肾硅锰矿和硫锰矿。而吉根锰矿远景区矿石中锰的硅酸盐相占较大比例。(5)锰矿具有成群(带)分布特点,吉根锰矿远景区可能是被动性大陆边缘的岛弧沉积岩带火山弧间洼地—弧后盆地,玛尔坎苏锰矿带为主动性大陆边缘的岛弧火山—沉积岩带,属于浅海较深水洼地。两者均属于复杂的拉张构造环境中生成的海底热水沉积型锰矿床。(6)锰矿体形成后明显受后期构造运动所改造,构造改造是矿体的结构和矿物组成由简单、完整到复杂、破损的变化过程。现存的锰矿体多定位于向斜构造的核部和两翼。(7)锰矿成矿时间均属于晚古生代,玛尔坎苏锰矿带以石炭纪为主,二叠纪次之;吉根地区锰矿的成锰时代为早泥盆世。锰的聚集具有区域同时性。对比玛尔坎苏锰矿带与吉根锰矿远景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含锰建造类型、成锰期沉积相和沉积环境,以及探明的富锰矿石资源和构造改造程度等成矿要素表明,前者具备形成大中型富锰矿床的良好条件,其中,长期大量的中基性岩浆喷发以及火山熔岩和凝灰岩与海水的水岩交换提供充足的Mn源,而火山岩建造之上的相对沉积凹陷区域起到很好的聚矿作用,以及充足的生物有机质对矿质的沉淀和固着等尤为重要,因此区域找矿潜力较大;而后者成矿条件较为复杂,在锰源、含锰建造和古地理环境、成矿后构造改造等方面对成锰矿及矿体定位的贡献较小,增大了找矿难度。根据以上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区物探、化探和遥感找矿信息,在玛尔坎苏锰矿带划分出3个Ⅰ级找矿靶区和1个Ⅱ级找矿靶区。在吉根锰矿远景区提出3个值得进一步找矿区段:即Ⅰ-1靶区、Ⅰ-2靶区和Ⅱ-1靶区。
翟如一[5](2020)在《昌都地区达孜剖面粘土矿物组合和微量元素特征与沉积—成岩环境研究》文中指出昌都-兰坪-思茅-呵叻盆地同处于特提斯东段构造带上,呵叻盆地发现了超大型的古代钾盐矿床,而在我国境内的兰坪-思茅盆地仅发现了小型古代钾盐矿床。兰坪-思茅-呵叻盆地的含钾蒸发岩矿床的形成与陆相环境下的海水变异有关,其碳酸盐矿物分布特征、成矿时代以及铷和溴含量变化特征指示了海水从北部兰坪侵入到呵叻盆地。因此特提斯东段钾盐成矿模式为多级盆地海水迁移变质成盐成钾模式,即新特提斯洋海水以变质浓缩的形式依次进入昌都-兰坪-思茅-呵叻盆地,并在不同的沉积环境下发育了厚度及规模不等的盐类沉积。兰坪-思茅-呵叻盆地缺失了正常海水蒸发浓缩而形成的硫酸盐沉积,而昌都盆地却分布有大量的硫酸盐。昌都盆地石膏中S和Sr同位素研究表明其为海相沉积,与兰坪-思茅盆地蒸发岩同源,暗示思茅盆地钾盐矿床的物质来源于东羌塘地区的变质海水,但是对于昌都盆地含膏盐地层的沉积-成岩环境特征方面的研究工作缺乏。本论文以昌都地区晚侏罗世含膏盐达孜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剖面粘土矿物组合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和研究了达孜剖面的沉积-成岩环境特征,并结合剖面岩性沉积和构造特征,尝试对卤水浓缩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增添了昌都地区含盐系地层沉积-成岩环境数据资料,为多级盆地海水迁移变质成盐成钾模式提供一定的线索和依据,有利于今后的找钾工作。粘土矿物的分析研究表明,达孜剖面中伊/蒙混层矿物类型为ISⅡ型有序伊/蒙混层矿物,每隔9~19个伊利石晶层才有蒙脱石晶层出现,表明蒙脱石伊利石化程度高,受成岩作用影响较大。剖面呈晚成岩阶段的特征,其成岩温度大于190℃。高含量的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以及低含量的高岭石表明其沉积环境和成岩环境具有弱碱性的特征。此外,高含量的Na+、K+、Al3+和低含量的Fe2+、Mg2+这一特征对蒙脱石-蒙脱石/伊利石-伊利石这一粘土矿物转化过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抑制了埋藏过程后期绿泥石的大量生成。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剖面岩性特征的研究表明,达孜剖面古气候环境演化共经历了2个阶段:第一阶段(85~65m)古气候整体为干燥炎热的环境;第二阶段(65~0m)古气候整体为温暖湿润的环境,其中期间包括有3次干热-温湿-干热明显的气候次级波动。达孜剖面沉积时期,石膏沉积阶段时处于咸水的沉积环境,而在厚层石膏沉积阶段完成后的沉积环境整体呈现了淡水的特征。达孜剖面的水体主要呈氧化环境,只有在个别时期的水体呈弱氧化环境。通过对剖面沉积-成岩环境特征分析,并结合剖面岩性沉积和构造环境特征,表明在达孜剖面沉积时期,卤水浓缩程度相对较低不足以促进钾盐的结晶沉淀,强烈的构造抬升运动也有可能使已浓缩的卤水发生迁移,致使达孜剖面沉积时期缺少钾盐矿的沉积,因此昌都盆地晚侏罗系不宜作为今后的找钾远景地层。
刘文[6](2020)在《青藏高原北部湖泊有机质构成与微生物降解过程及其对盐度响应的研究》文中提出青藏高原发育着为数众多且类型多样的湖泊,其湖泊平均海拔、湖泊数量及总面积均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青藏高原成为了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和放大器。微生物是维持湖泊生境中生态网络结构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重要生源元素(例如:碳、氮、硫、磷等)循环和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重要驱动者。因此,目前已有大量学者进行了针对青藏高原湖泊微生物种群构成及其对环境因子响应的研究。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温度加速上升,气候呈现出了由暖干向暖湿的转变,由此所导致的冰川消融、冻土融化及地表径流增加等作用不但改变了湖泊理化性质,还导致大量岸源有机碳汇入湖泊,给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系统带来巨大影响。然而,目前针对该地区湖泊微生物与外源有机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仍较为稀少。因此,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研究青藏高原湖泊微生物与有机质相互作用及其生态效应(如CO2释放)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将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研究以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具有不同盐度的湖泊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选取我国东部地区部分湖泊作为对比,应用FT-ICR-MS,ToF-SIMS等先进的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对青藏高原地区不同盐度湖泊的有机质组分构成进行测定,结合微宇宙培养模拟实验及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对青藏高原地区湖泊碳循环相关微生物与湖泊有机质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盐度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在青藏高原不同盐度的典型湖泊中,大部分(~70%)溶解有机质(DOM)可能源自陆生,有多酚类化合物的典型特征,主要由具有高氧含量,低氢碳比(H/C)的分子组成。在所检测到的分子中,大部分(>20%)属于脂肪族化合物,其饱和度高于大多数在河口,陆地淡水和冰川/海洋生境中所报道过的同类型化合物。高饱和度化合物的积累可能是由于微生物在较高盐度下的代谢活动受限所造成。DOM的化学组成与盐度显着相关(R>0.7或R<-0.7,P<0.01),表明具有不同代谢功能的关键微生物类群在影响盐/超盐湖DOM的组分构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这些关键微生物类群(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a、Cyanobacteria、Firmicutes、Tenericutes)可能在湖泊有机质的降解及维持生态网络稳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青藏高原盐/超盐湖中的DOC总量极高,因此在评估全球碳收支过程中可能需要重新校正全球盐/超盐湖中的DOC储量。2)岸源溶解有机质(tDOM)汇入湖泊后,微生物细胞总数增加,溶解有机碳(DOC)减少,优势类群(相对丰度>1%)和富营养类群(在环境中通常很少,相对丰度<0.1%,但随营养物质增加而变多,相对丰度>1%)可能在利用t DOM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微生物类群与不同DOM的转化之间可能有不同的对应关系。高盐度湖泊中的微生物群落比低盐度湖泊中的微生物群落具有更强的利用拥有高碳数和复杂化学结构的t DOM的能力。3)外源有机质的添加导致湖泊CO2释放速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淡水湖泊沉积物CO2释放速率的增量远高于盐/超盐湖泊(one-way ANOVA:P<0.01),表明盐度可能是影响微生物介导的有机质矿化的重要因素。在短时间内,有机质添加并未造成湖泊微生物群落组成的显着改变(ANOSIM:P>0.05),但在不同盐度的沉积物环境中仍有部分微生物类群对有机碳的添加响应敏感,Betaproteobacteria,Epsilonproteobacteria和Fusobacteria在淡水湖泊沉积物中敏感地响应了有机碳添加,而Halobacteria则敏感地响应了盐/超盐环境下有机碳源的添加,Gammaproteobacteria,Deltaproteobacteria和Clostridia在所有盐度下均对有机谈添加响应较为敏感。此外,基于BIOLOG的碳源利用测试结果表明,盐度是控制Gammaproteobacteria碳源利用能力的关键环境因素:在低盐度环境下,每个属的菌株碳源利用能力均高于其在高盐度环境;分属于同一属但分离自不同盐度环境的菌株的碳源利用偏好相似,这种现象表明相同属的微生物在不同盐度环境下可能执行着相似的生态学功能。4)针对小柴旦湖具有不同盐度的样品进行的有机质添加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碳的添加可增加所研究湖泊沉积物中的微生物丰度,多样性和有机碳呼吸速率(以CO2排放量表示)。随着盐度的增加,沉积物微宇宙系统中微生物的α多样性增加,而CO2净排放速率降低。有机碳的增加也改变了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在低盐度下,富营养型微生物相较于寡营养型微生物更占优势;而在高盐度下,这种趋势则恰好相反。
杜楠[7](2020)在《云南禄丰石灰坝地点古猿生活环境重建》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及其他生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热点问题。评估当今人类发展与地球生态系统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需要对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尤其是地质历史中重大环境变化产生的原因和过程等问题进行探究。云南高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对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气候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是研究古地貌和古气候的理想区域,同时云南还因产出丰富的古猿及古人类化石成为探讨人类起源地的热点地区。生存于距今约8 Ma的人科早期成员——禄丰古猿(Lufengpithecus lufengensis Xu et al.,1978),发现于滇中地区的禄丰石灰坝,是研究早期人类起源与演化的关键材料。探索禄丰古猿与环境演变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人类起源与演化的环境影响因素,为重大地史转折期生物与环境的耦合过程和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基于此,本论文选取滇中禄丰地区为研究区,在石灰坝禄丰古猿化石遗址点进行科学钻探,获取一系列沉积连续稳定的钻孔岩芯。针对典型钻孔LF1805和LF1807沉积物进行沉积相分析及粒度、元素地球化学和黏土矿物等古环境替代指标的综合分析,重建禄丰古猿生活前、生活时和生活后的环境演化过程,探讨了环境变化对禄丰古猿演化的可能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禄丰古猿生活以前:禄丰地区是一个滇中山间洼地,附近有湖泊,地势低矮,气候以温暖少雨为主,后期出现短暂的暖湿时期,末期趋于干冷。湖泊面积、水位和沉积动力条件均随着气候的干湿变化而变化,前期、后期为深水弱动力条件,中期为浅水强动力条件,末期气候变得十分干冷,湖泊退缩,水位下降,沉积环境转变为湖滨亚相。(2)禄丰古猿生活时期:禄丰地区沉积环境由强动力作用的浅水湖泊沉积向弱动力作用的沼泽转变,最后保持在较稳定的静水环境。总体气候由温暖湿润向寒冷干旱转变。前期,寒冷干旱与相对温暖湿润气候交替出现,此时,禄丰古猿在此繁盛发展。后期趋于寒冷干旱,这样的气候条件可能使禄丰古猿的食物来源减少,为获取更丰富的食物资源,禄丰古猿开始营地栖生活,地栖生活可能为禄丰古猿的直立行走提供了条件。(3)禄丰古猿生活之后:受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影响,禄丰地区气候进一步变冷变干。湖泊退缩,陆地开始出现。食物和水源的减少,可能导致了禄丰古猿的灭绝或迁移。
陆扬博[8](2020)在《上扬子五峰组和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岩相定量表征及沉积过程恢复》文中认为奥陶纪–志留纪是地质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地质转折时期,全球板块构造聚敛及气候环境重大变迁使得生物的生存处于不断的动荡之中,导致了奥陶纪末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同时,该时期还发生了一系列全球和区域性地质与环境事件,如赫南特冰期、全球性海退和海泛淹没、上升流活动趋于活跃、局域性火山喷发和底流活动等,并在该转折期形成了中国南方颇具规模、及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巨大价值的黑色页岩层系。然而,关于该套黑色富有机质页岩在上扬子克拉通内拗陷盆地内是如何形成及分布的基本问题,如多重地质事件影响下的古海洋环境变迁、富有机质页岩层序地层划分与内部岩相的沉积构成,不同类型岩相的成因机理及其沉积过程,脆性矿物和有机质的来源等缺乏深入探讨。本文综合利用钻井、露头和地球化学测试(0.01-1m间距)资料,在建立上扬子克拉通内拗陷盆地五峰组和龙一段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的基础上,查明了富有机质页岩的时空展布;探讨等时地层格架下富有机质页岩的岩相类型与多重沉积非均质性特征;分析不同古海洋条件下的岩相成因及其沉积过程(多重地质作用–控制因素耦合过程);阐明了脆性矿物有机硅和有机质的来源,进而建立了多重地质作用(或控制因素)联控的页岩岩相成因模式,提出了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优质页岩岩相甜点段的预测评价模型。其主要认识如下:1)在笔石带分层约束及天文旋回地层年代标尺精细标定的基础上,建立了上扬子克拉通内拗陷盆地内奥陶纪–志留纪重大转折期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多学科结合,综合利用研究区内的钻井岩芯和测井、露头剖面和高密度地化测试数据等资料,在层序界面精细识别的基础上,将五峰组凝缩段(包括观音桥段)划分为4个受三级海平面变化驱动的旋回周期,结合笔石带年龄,确定每个三级旋回的时限约1.2-myr,所对应的平均沉积速率约为0.2cm/kyr;龙一段为1个三级层序,可进一步划分出3个体系域(海进体系域、早期高位体系域、晚期高位体系域)和8个四级准层序组,其每个四级准层序组时限约为405-kyr,所对应的平均沉积速率约为2.5cm/kyr。结合收集的120条野外剖面、258口钻井的层序单元划分和对比,查明了各层序单元在上扬子克拉通内拗陷盆地内的时空分布,揭示出了其具有“三洼二隆”古地理格局,同时各洼陷中其沉积沉降中心具有逐渐向西北迁移及隆–洼地形分隔逐渐加大的演化规律。2)在等时地层格架下开展页岩岩相划分及多重沉积非均质性精细表征,恢复了上扬子克拉通内拗陷盆地内各层序单元发育时期的页岩岩相空间配置关系。在参考前人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集沉积构造–矿物成分–有机质丰度为一体的页岩岩相三端元的4大类和13亚类分类方案。通过威远–长宁、涪陵、鄂西等地区典型钻井岩芯观察、室内薄片鉴定,TOC含量和矿物成分定量分析,精细划分了五峰组、观音桥层、龙一段层序的页岩岩相类型,理清了不同页岩岩相的多重沉积非均质性特征,结合跨洼陷沉积断面图和岩相时空分布图的精细编制,查明了不同页岩岩相在上扬子克拉通内拗陷盆地内的时空分布。研究表明,上扬子克拉通内拗陷盆地的各洼陷中,岩相分布与古构造、古气候、古海洋环境及其沉积时的突发地质事件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同时,受古构造地貌分隔的沉积分区(洼陷中心、下斜坡、上斜坡和隆起边缘)具有覆水深度、氧化–还原和古生产力等沉积环境的差异性,直接控制了沉积分区页岩岩相类型、组成及分布范围。3)通过威远–长宁、涪陵、鄂西各洼陷的高分辨率地球化学参数标准剖面的建立,探讨了奥陶纪–志留纪重大转折期的古气候、古海洋环境对不同类型页岩岩相发育的控制作用。通过分析火山喷发、冰期、上升流、底流和陆源输入等事件在上扬子克拉通内拗陷盆地内不同层序体系域中的沉积记录,探讨了其起始时间、作用强度、波及范围及对页岩岩相形成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全球性和区域性的地质事件相互间的联动机制,对上扬子克拉通内局限海产生了叠加效应,最终通过古生产力,氧化–还原条件,陆源输入强度指标所体现,并清晰地记录在不同洼陷、不同层位占主导的页岩岩相中。同时,在同一海平面背景下,毗邻秦岭洋的外陆棚(鄂西洼陷)易受上升流或底流作用影响,为半开放或弱局限海环境;中陆棚(涪陵洼陷)次之,为适度局限海环境;内陆棚(威远–长宁洼陷)为适度局限–强局限海环境;从而导致各洼陷中其页岩岩相类型、沉积特征及其分布的差异。明确了火山灰是诱发生物硅(放射虫、海绵骨针、硅藻)和烃类生物(疑源类和藻类)勃发富集,并促进氧最小带的形成,从而在适度局限或强局限海内发育富有机质的硅质页岩相的成因机理。4)分析各洼陷、各层序单元页岩岩相的基本特征、表征参数、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的差异性,提出了全球性(如板块聚敛、冰期、海泛和海退)和局域性地质事件(火山喷发、上升流、底流、陆源输入)联控机制下的页岩岩相成因模式。其中,五峰组凝缩段和龙一段海进体系域的硅质页岩相,为强局限海在火山喷发和上升流协同控制下高生物硅和有机质的成因模式:滞流、低沉积速率(<1cm/ky)、缺氧(V/Cr>4)、高古生产力(Ba/Al>300ppm/%)及高TOC%>4。龙一段早期高位体系域的混合质页岩相,为适度局限海在底流控制下的中生物硅和有机质的成因模式:滞流、低速底流、中沉积速率(>1-2cm/ky)、贫氧(V/Cr>2-4)、中古生产力(Ba/Al>200-300ppm/%)及中TOC%>2-4。龙一段晚期高位体系域灰质–泥质页岩(或泥岩)相,为弱局限海在强制性海退陆源输入主控下的高粘土–低有机质的成因模式:低速流动、较高沉积速率(>4cm/ky)、贫氧–氧化(V/Cr<2)、低古生产力(Ba/Al<200ppm/%)及低TOC%<2。明确了五峰组(凝缩段)和龙一段海进体系域的高生物硅和有机质的硅质页岩相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优质岩相甜点段。
席方超[9](2020)在《珊瑚砂体积变形特性与孔压增长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珊瑚砂是一种具有多孔隙、多棱角、易破碎等性质的特殊土,是一种从粉土到砾砂甚至更大颗粒均有分布的宽级配土,全球分布与岛礁吹填工程应用广泛。历史上发生了多次严重的珊瑚砂地震液化现象,如:1993年美国关岛8.1级地震珊瑚砂液化导致Apra港口几百米的地表破裂、侧向滑移;2006年夏威夷6.7级地震Kawaihae港口的人工吹填和天然沉积的珊瑚砂均遭受大范围的液化和地基破坏;2010年海地7.0级地震造成了Port-au-Prince港口人工吹填珊瑚砂地基灾难性的破坏。然而,学术界一般认为,与石英砂相比珊瑚砂具有更高的抗液化强度,珊瑚砂的液化可能性仍存在较大争议。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开展了珊瑚砂液化特性的相关研究,但均局限于粉砂、细砂等。实际上,由于距离吹填管口的远近不同,吹填场地颗粒级配差异很大,吹填管口区域以砾砂、砾石为主,而远离吹填管口主要沉积粉砂、细砂。目前相关研究主要以粉砂、细砂等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成果与实际情形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南海某岛礁的珊瑚砂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珊瑚砂的基本物理性质,研究了不同颗粒级配下的珊瑚砂液化特性、体积变形特性以及孔压增长趋势,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开展珊瑚砂基本物理性质试验,发现珊瑚砂颗粒形状极不规则,且存在较多孔隙,采用元素分析获得珊瑚砂的含钙量,最大干密度试验前后珊瑚砂破碎势约为2.16%;(2)开展不同颗粒级配的珊瑚砂共计36组动三轴试验,分析了级配、有效固结压力、循环应力比等对于动孔压、动强度、动应变等的影响,着重阐述了级配对珊瑚砂液化特性的影响;(3)开展珊瑚砂体积变形特性试验,通过GDS动三轴仪加荷、卸荷回弹试验,发现循环加荷过程中存在临界剪应变,卸荷点对可恢复体应变有一定的影响,获得了体积相容方程各分量;(4)根据体积变形特性试验结果,给出了Martin-Finn-Seed孔压应变模型各计算参数,对孔压的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珊瑚砂的孔压增长。
顾森[10](2019)在《秋季北极海冰对东亚冬季瞬变活动的影响》文中指出北极是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增温最强的区域。随着近年来北极地区的异常增暖和北极海冰的加速融化,其气候变率增强、影响增大,越来越成为影响北半球的天气和气候、尤其是一些极端天气事件的关键区域。然而,受到不同的天气事件和环流变化的定义方法、判别标准和分析手段的影响,北极的气候变化对中低纬度的影响及其中的动力过程和机理依旧是当前研究的焦点和难点。本文从瞬变扰动能量的角度来考察北极海冰对东亚冬季天气的影响及机理。首先通过对HadISST1和NSIDC的北极海冰数据以及NCEP/NCAR和ERA-Interim的大气再分析数据的诊断分析,研究了 1979年到2014年夏秋季北极海冰和东亚冬季瞬变扰动活动的协同变化规律,分析了秋季海冰对东亚冬季瞬变活动的可能影响及机制。并借助15个CMIP5耦合模式的历史情景模拟结果,对北极海冰、冬季瞬变扰动活动以及两者的关系进行了评估,探讨了海冰影响东亚冬季瞬变扰动活动的关键性过程。论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年际尺度上,秋季的北极海冰与东亚冬季的瞬变活动存在显着的联系本文分别对东亚冬季的瞬变活动(瞬变扰动动能,EKE)与前期7-12月逐月的月平均北极海冰面积的原始场、去趋势场和年际增量场进行了 SVD(奇异值分解)统计分析。去趋势场和年际增量场的SVD结果表明,在年际尺度上,夏秋季(尤其是10月)北极海冰和随后冬季东亚瞬变活动表现出相一致的协同变化,即:对应着10月份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和东西伯利亚海海冰的减少,冬季250 hPa EKE在临近极地上空和巴尔喀什湖、贝加尔湖以北等欧亚北部地区明显增强,在黑海、伊朗高原附近和青藏高原东南部明显减弱。而原始场的结果显示,仅11月和12月北极海冰和东亚冬季的瞬变活动存在关联,且不同于去趋势场的结果,随着11月和12月巴伦支海、喀拉海海冰的减少,包括东北亚在内的整个欧亚北部的EKE减弱。进一步分析发现,原始场中11月海冰与冬季EKE的协同变化,本质上表征了两者在过去36年的趋势变化,而不是两者在年际尺度上的关联。2、揭示了年际尺度上秋季的北极海冰影响东亚冬季瞬变活动的可能机制诊断分析显示,随着10月份北极海冰的减少,欧亚北部冬季的EKE和瞬变扰动位能(EAPE)都有明显的增强,EAPE增强区域更为广泛,其中时间尺度为10到90天的低频扰动能量(包括10到30天次月尺度和30到90天次季节尺度的扰动能量)的增加起到了主要作用,而2到10天高频扰动能量在欧亚北部反而有所减弱。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在北极夏秋季海冰显着偏少的年份,巴伦支海和喀拉海附近在随后的冬季常会出现低频波动的异常增强以及由极区向欧亚大陆北部的传播。配合更加弯曲的背景流场和更强的经向输送,南传的低频扰动能量进一步增强,对应着巴尔喀什湖和贝加尔湖以北地区低频瞬变扰动活动的增加,和更多持续性异常天气事件的发生。同时,随着北极圈附近海域和陆地上空的变暖,欧亚大陆北部的低层斜压性减弱,可能是天气尺度瞬变扰动减弱及短时天气事件减少的主要原因。3、揭示了低频扰动在模式模拟北极海冰—东亚冬季瞬变活动联系中的关键作用模式评估分析发现,大部分CMIP5模式可以模拟出夏秋季巴伦支海到东西伯利亚海区域海冰面积的气候态分布,但模拟的海冰减少趋势整体要高于观测。在东亚冬季250 hPa EKE的模拟上,大部分模式对东亚区域低频EKE年际变化空间分布的模拟要稍好于高频,如ACCESS1.3、GFDL-CM3、GFDL-ESM2M和HadGEM2-CC等模式可以模拟出区域低频EKE的年际变化。对于秋季北极海冰和东亚冬季EKE的协同变化的模拟评估显示,MIROC-ESM-CHEM、MPI-ESM-LR等模式可以较好模拟出SVD第一模态中海冰的空间变化分布,GFDL-ESM2M和HadGEM2-CC模式可以较好模拟出SVD第一模态中EKE的空间变化。结合海冰和EKE的各自模拟评估可以发现,能较好地模拟东亚低频EKE年际变化模态的模式往往能较好地再现东亚冬季EKE对前期海冰变化的响应。进一步对模式中低频扰动的能量收支诊断显示,低频EKE的模拟主要取决于正压转化过程(动能从时间平均流向低频扰动的转化),低频EAPE的模拟主要取决于斜压生成作用(有效位能从时间平均流向低频扰动的转化)。提高对这两个过程的模拟可能是较好地模拟出大气中的低频扰动、进而改进CMIP5模式中大气对北极海冰变化响应的有效途径。
二、海洋沉积物分析中值得讨论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洋沉积物分析中值得讨论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储层出砂过程及对产气影响的数值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合物试采工程中的出砂问题 |
1.2.2 水合物开采出砂实验研究 |
1.2.3 水合物开采出砂数值模拟研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特征及储层出砂机理 |
2.1 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特征 |
2.1.1 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环境 |
2.1.2 天然气水合物赋存模式 |
2.1.3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结构类型 |
2.2 固体颗粒脱落机理 |
2.2.1 地层破坏变形 |
2.2.2 流体侵蚀 |
2.2.3 水合物分解 |
2.3 固体颗粒运移机理 |
2.3.1 流体因素 |
2.3.2 颗粒大小与孔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储层固体颗粒脱落量计算与气-液-固多相输运理论 |
3.1 固体颗粒脱落量计算模型总结 |
3.1.1 Mohr-Coulomb等强度准则 |
3.1.2 临界塑性应变准则 |
3.1.3 流体侵蚀准则 |
3.2 气-液两相渗流理论 |
3.2.1 多孔介质单相渗流 |
3.2.2 多孔介质气-液两相渗流 |
3.3 固体颗粒运移刻画模型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合物开采出砂数值模型构建及程序开发 |
4.1 水合物开采出砂数学模型构建 |
4.1.1 传热-气水流动过程数学模型构建 |
4.1.2 岩土力学过程数学模型构建 |
4.1.3 含水合物储层固体颗粒脱落运移数学模型构建 |
4.2 水合物开采出砂数值模型构建 |
4.2.1 空间离散 |
4.2.2 时间离散 |
4.2.3 方程组求解 |
4.3 数值模拟程序开发 |
4.4 程序验证 |
4.4.1 出砂实验概况 |
4.4.2 出砂实验数值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砂质储层开采气-水-砂产出过程模拟与分析 |
5.1 日本NANKAI海槽水合物试采工程概述 |
5.1.1 试采区地理位置及井位设置 |
5.1.2 试采矿体储集特征 |
5.1.3 开采段设置及防砂措施 |
5.1.4 试采气-水-砂产出结果对比 |
5.2 试采模型构建 |
5.2.1 概念模型及网格剖分 |
5.2.2 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及模型参数 |
5.3 试采气-水-砂产出过程对比拟合与分析 |
5.3.1 AT1-P井 |
5.3.2 AT1-P3 井 |
5.3.3 AT1-P2 井 |
5.3.4 开采井产气性能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典型泥质储层开采气-水-砂产出过程模拟与分析 |
6.1 我国南海神狐海域第二次水合物试采工程概述 |
6.1.1 试采区地质背景 |
6.1.2 试采矿体储集特征 |
6.1.3 试采井位设置及水平井轨迹优选 |
6.1.4 试采气-水-砂产出表现 |
6.2 神狐海域水合物储层“三相区”形成机理分析 |
6.3 水平井“三相区”开采模型构建 |
6.3.1 概念模型及网格剖分 |
6.3.2 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及模型参数 |
6.3.3 模型适用性分析 |
6.4 短期试采气-水-砂产出过程分析 |
6.4.1 气-水-砂产出表现 |
6.4.2 储层物性参数空间分布及演化 |
6.5 长期开采气-水-砂产出过程预测 |
6.5.1 气-水-砂产出表现 |
6.5.2 储层物性参数空间分布及演化 |
6.5.3 不确定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科研成果及所获奖励 |
致谢 |
(2)广东省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方法及框架路线 |
1.4.1 技术方法 |
1.4.2 论文框架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理论及评价方法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与内涵 |
2.1.2 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与内涵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能值理论 |
2.2.3 系统理论 |
2.3 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内容及原则 |
2.3.1 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基本内容 |
2.3.2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
2.4 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方法 |
2.4.1 生态足迹评价方法 |
2.4.2 基于主因子分析的承载力评价方法 |
2.5 指标数据处理方法 |
2.5.1 理想状态值确定方法 |
2.5.2 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东省近岸海域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概况 |
3.1 广东省沿海基本概况 |
3.2 近岸海域环境基本概况 |
3.2.1 海域功能区基本表现优良 |
3.2.2 主要入海污染物排放情况 |
3.2.3 油污、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情况 |
3.2.4 水质及富营养化情况 |
3.2.5 赤潮 |
3.3 近岸海域资源状况 |
3.3.1 近岸渔业资源 |
3.3.2 海洋矿产资源 |
3.3.3 滨海旅游资源 |
3.4 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概况 |
3.4.1 沿海经济概况 |
3.4.2 海洋产业发展概况 |
3.4.3 我国沿海各省市经济产出能力比较 |
3.5 岸线变化及沿海城镇建设状况 |
3.5.1 岸线变化情况 |
3.5.2 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东省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
4.1 基于生态足迹的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计算 |
4.1.1 近岸海域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
4.1.2 近岸海域生态承载力计算方法 |
4.1.3 近岸海域生态赤字/盈余计算 |
4.1.4 结果分析 |
4.2 基于主因子的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分析 |
4.2.1 构建指标体系 |
4.2.2 理想值的确定 |
4.2.3 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
4.2.4 指标权重确定 |
4.2.5 指标权重分析 |
4.2.6 广东省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分析 |
4.3 结合承载力评价认识提高广东省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性 |
4.3.1 城市急剧扩张带来海洋环境污染 |
4.3.2 经济高速发展以及人口迅速增长带来的压力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东省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预测及对策建议 |
5.1 预测模型 |
5.2 目标层资源环境承载力预测 |
5.3 横向预测分析 |
5.3.1 基于的人口数量沿海各城市承载力预测模型 |
5.3.2 系统层承载力预测 |
5.4 对策建议 |
5.4.1 坚持陆海统筹战略,推进海洋环境治理 |
5.4.2 加强海洋科技力量建设,提升海洋资源利用效率 |
5.4.3 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
致谢 |
(3)南矶山碟形湖硅藻沉积特征及环境评价指数适宜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背景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湿地研究现状 |
1.2.2 硅藻研究概况 |
1.2.3 硅藻指数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创新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材料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环境 |
2.2 样品的采集及方法 |
2.2.1 野外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2 年代序列测定方法 |
2.2.3 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2.2.4 硅藻处理与制片 |
2.3 实验仪器与样品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现代沉积硅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 |
3.1 水环境的基本特征 |
3.1.1 水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
3.1.2 水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
3.1.3 TP、TN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 现代沉积硅藻的组成与空间分布 |
3.2.1 现代沉积硅藻的组成与分布 |
3.2.2 现代沉积硅藻优势种的分布特征及指示意义 |
3.2.3 现代沉积硅藻的分类与评价 |
3.3 现代沉积硅藻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 |
3.4 硅藻指数对生态环境的适用性评价 |
3.5 小结 |
第四章 历史沉积硅藻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
4.1 历史沉积年代序列的建立 |
4.1.1 战备湖沉积年代序列 |
4.1.2 上北甲湖沉积年代序列 |
4.2 历史沉积环境指标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
4.2.1 战备湖沉积环境指标 |
4.2.2 上北甲湖沉积环境指标 |
4.3 历史沉积硅藻群落变化及环境意义 |
4.3.1 战备湖硅藻群落变化及对环境的响应 |
4.3.2 上北甲湖硅藻群落变化及对环境的响应 |
4.3.3 硅藻群落对生态环境响应的异同及原因探讨 |
4.4 硅藻指数的应用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4)西昆仑与西南天山结合部晚古生代沉积型锰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锰矿研究现状 |
1.2.1 全球锰矿资源概况 |
1.2.2 锰矿床成因类型 |
1.2.3 沉积型锰矿床成因研究现状 |
1.2.4 我国锰矿研究与勘查历史 |
1.2.5 西昆仑与西南天山结合部锰矿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岩浆岩 |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3.1 区域重力特征 |
2.3.2 区域航磁特征 |
2.4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典型锰矿床地质特征 |
3.1 西昆仑玛尔坎苏锰矿带 |
3.1.1 奥尔托喀讷什锰矿床 |
3.1.2 穆呼—玛尔坎土锰矿床 |
3.2 西南天山吉根锰矿远景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1 玛尔坎苏锰矿带 |
4.1.1 主量元素特征 |
4.1.2 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 |
4.1.3 碳和氧同位素特征 |
4.2 吉根锰矿远景区 |
4.2.1 主量元素 |
4.2.2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成锰期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 |
5.1 石炭系沉积相与沉积环境 |
5.1.1 上石炭统喀拉阿特河组(C2k) |
5.1.2 下石炭统乌鲁阿特组(C1w) |
5.2 下泥盆统沉积相与沉积环境 |
5.2.1 沉积相 |
5.2.2 沉积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成矿作用与矿床成因 |
6.1 锰的物质来源 |
6.2 锰沉积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 |
6.3 锰的成矿作用 |
6.3.1 西昆仑玛尔坎苏锰矿带 |
6.3.2 西南天山吉根地区锰的成矿作用 |
6.4 西昆仑与西南天山结合部锰矿床富锰矿石形成机制 |
6.4.1 锰质供给具有多来源特点 |
6.4.2 Mn与Fe分离与富集 |
6.4.3 含炭质含锰岩系具热水沉积特征 |
6.4.4 沉积成岩—成矿过程有利的物理化学条件 |
6.4.5 小结 |
第七章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
7.1 控矿地质因素分析 |
7.2 锰矿床保存的构造因素——构造改造 |
7.3 锰矿床成矿规律 |
7.4 玛尔坎苏锰矿带与吉根锰矿远景区对比 |
7.5 物探、化探和遥感找矿信息 |
7.5.1 玛尔坎苏锰矿带喀拉苏勘查区 |
7.5.2 吉根远景区 |
7.6 成矿预测 |
7.6.1 预测准则 |
7.6.2 主要找矿标志 |
7.6.3 锰矿床找矿靶区预测 |
7.7 沉积型锰矿床有效的找矿方法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认识和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昌都地区达孜剖面粘土矿物组合和微量元素特征与沉积—成岩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昌都-兰坪-思茅-呵叻盆地成盐成钾研究现状 |
1.2.2 粘土矿物在沉积-成岩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
1.2.3 元素地球化学在沉积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东特提斯构造演化及区域构造特征 |
2.2.1 东特提斯构造演化 |
2.2.2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达孜剖面地质特征概况 |
3.2 样品采集与分样 |
3.3 方法 |
3.3.1 粘土矿物的测试分析 |
3.3.2 微量元素的测试分析 |
第4章 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及其沉积-成岩环境意义 |
4.1 结果分析 |
4.2 讨论 |
4.2.1 成岩和构造环境特征分析 |
4.2.2 介质条件特征分析 |
4.2.3 古气候意义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
5.1 结果分析 |
5.2 讨论 |
5.2.1 沉积环境中古气候特征 |
5.2.2 古盐度特征及卤水浓缩程度的探讨 |
5.2.3 沉积环境中古氧化还原性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青藏高原北部湖泊有机质构成与微生物降解过程及其对盐度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2.1 青藏高原湖泊微生物群落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1.2.2 微生物对有机质组分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 |
1.2.3 有机质组分类型及其检测方法 |
1.3 本研究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湖泊区域地质背景条件 |
2.2 研究湖泊区域气候环境条件 |
2.3 青藏高原北部湖泊 |
2.4 中国东部湖泊 |
第三章 青藏高原湖泊有机质组分构成及其对微生物群落影响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湖泊水体及沉积物样品采集 |
3.2.2 地球化学参数的测定 |
3.2.3 三维荧光光谱(EEM)及PARAFAC建模 |
3.2.4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分析 |
3.2.5 ToF-SIMS测试及PCA分析 |
3.2.6 DNA提取及Illumina Miseq测序 |
3.2.7 统计分析 |
3.3 研究结果 |
3.3.1 地球化学参数 |
3.3.2 水体荧光DOM分类及荧光指数 |
3.3.3 水体DOM的FT-ICR-MS分析 |
3.3.4 沉积物有机质的ToF-SIMS测试及PCA分析 |
3.3.5 湖泊水体微生物群落组成 |
3.3.6 水体有机质组分与微生物群落相关性 |
3.3.7 水体微生物群落及关键OTUs类群功能多样性预测 |
3.3.8 湖泊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组成 |
3.3.9 湖泊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预测 |
3.4 讨论 |
3.4.1 青藏高原湖泊拥有较高含量活性有机碳 |
3.4.2 关键微生物类群对湖泊有机质组分的影响 |
3.4.3 环境因子对DOM化学组分分布的影响 |
3.4.4 青藏高原湖泊DOC的估算 |
3.5 小结 |
第四章 青藏高原湖泊水体微生物对岸源有机质的利用潜力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水体及岸源土壤样品采集 |
4.2.2 模拟实验设计 |
4.2.3 实验室分析 |
4.2.4 DOM提取及FT-ICR-MS分析 |
4.2.5 DNA提取,PCR,高通量测序及序列分析 |
4.2.6 统计分析 |
4.3 研究结果 |
4.3.1 地球化学参数 |
4.3.2 微生物总量及群落组成的变化 |
4.3.3 DOC浓度与DOM分子组成 |
4.3.4 微生物OTUs与DOM分子相关性 |
4.4 讨论 |
4.4.1 微生物在t DOMs转化中起着关键作用 |
4.4.2 不同盐度湖泊微宇宙对DOM降解的差异 |
4.5 小结 |
第五章 湖泊微生物碳源利用偏好对盐度的响应及其气候效应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多碳源添加的微宇宙培养实验 |
5.2.2 单碳源富集培养及菌株分离鉴定 |
5.2.3 Gammaproteobacteria多样性及碳源利用测试 |
5.3 研究结果 |
5.3.1 多碳源添加的微宇宙培养实验结果 |
5.3.2 单碳源培养及菌株分离鉴定结果 |
5.3.3 Gammaproteobacteria多样性及碳源利用测试结果 |
5.4 讨论 |
5.4.1 盐度对OC添加后湖泊CO_2释放的影响 |
5.4.2 盐度对细菌多样性和碳源利用的影响 |
5.4.3 盐度对Gammaproteobacteria群落组成的影响 |
5.4.4 盐度对Gammaproteobacteria碳源利用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有机质增加对湖泊微生物群落及CO_2释放的影响及其对盐度的响应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采样点描述及样品采集 |
6.2.2 沉积物微宇宙培养体系的建立 |
6.2.3 DNA及气体样品采集 |
6.2.4 地球化学参数测定 |
6.2.5 DNA提取,定量PCR(q PCR)及高通量测序 |
6.2.6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6.3 研究结果 |
6.3.1 地球化学参数 |
6.3.2 微生物丰度,多样性及群落组成 |
6.3.3 不同盐度下微生物群落对葡萄糖添加的响应 |
6.3.4 CO_2净排放与盐度,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度的相关性 |
6.4 讨论 |
6.4.1 微生物群落与OC添加的相关性及其对盐度的响应 |
6.4.2 CO_2释放与微生物群落相关性及其对盐度变化的响应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云南禄丰石灰坝地点古猿生活环境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新世气候特征研究 |
1.2.2 中新世生物演化研究 |
1.2.3 中新世气候变化与生物演化的耦合关系研究 |
1.2.4 人类演化进程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 |
1.3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
1.3.1 论文选题及意义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3 禄丰古猿地层介绍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1.1 野外科学钻探 |
3.1.2 岩芯分样及保存 |
3.2 地层对比分析 |
3.3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
3.3.1 地球化学元素在古环境方面的应用 |
3.3.2 XRF岩芯扫描 |
3.4 粒度分析 |
3.4.1 粒度在古环境方面的应用 |
3.4.2 粒度参数分析 |
3.4.3 粒度实验过程 |
3.5 黏土矿物分析 |
3.5.1 黏土矿物在古环境方面的应用 |
3.5.2 黏土矿物XRD分析方法简介 |
3.5.3 黏土矿物实验过程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岩性描述及沉积相分析 |
4.2 地层年代分析 |
4.3 地球化学元素结果 |
4.4 粒度结果 |
4.4.1 粒度特征 |
4.4.2 粒度频谱分析 |
4.5 黏土矿物结果 |
4.5.1 定性分析 |
4.5.2 半定量分析 |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
5.1 地球化学元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
5.1.1 元素指标选取 |
5.1.2 地球化学元素指示的环境意义 |
5.2 粒度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 |
5.3 黏土矿物的环境指示意义 |
第六章 禄丰古猿生活时期的古环境演化 |
6.1 禄丰古猿生活时期的古环境演化 |
6.2 与云南其他古猿遗址古环境研究的对比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致谢 |
(8)上扬子五峰组和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岩相定量表征及沉积过程恢复(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2 岩相类型和脆性矿物来源的研究现状 |
1.2.3 富有机质页岩成因机理研究现状 |
1.3 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上扬子地区构造特征 |
2.2 上扬子地区地层特征 |
2.3 上扬子地区古构造地理演化 |
第三章 五峰组和龙一段高精度层序地层研究 |
3.1 层序界面识别及其地质归属 |
3.1.1 层序界面识别及其特征 |
3.1.2 龙一段沉积充填中的体系域界面识别 |
3.1.3 准层序组(四级或小层)界面识别 |
3.2 层序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
3.2.1 五峰组凝缩段–观音桥层特征 |
3.2.2 龙一段层序特征 |
3.3 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及时空展布特征 |
3.3.1 年代层序地层格架序列 |
3.3.2 跨区带层序单元对比及其层序地层格架特征 |
3.3.3 等时格架中层序单元的时空分布特征 |
3.3.4 层序形成演化 |
3.4 旋回年代学分析 |
3.4.1 高频率光谱扫描数据 |
3.4.2 晚奥陶世–兰多维列世轨道参数 |
3.4.3 频谱分析 |
3.4.4 沉积速率与演化图谱分析 |
3.4.5 凯迪期–赫南特期地质年代校正 |
第四章 页岩岩相特征与时空分布规律 |
4.1 页岩岩相类型及特征 |
4.1.1 页岩岩相划分方案 |
4.1.2 五峰组和龙一段层序页岩岩相类型及其特征 |
4.2 等时格架中页岩岩相垂向序列及多重非均质变化 |
4.2.1 页岩岩相垂向序列 |
4.2.2 页岩岩相的沉积非均质性特征 |
4.3 等时格架中页岩岩相时空分布 |
4.3.1 页岩岩相的横向变化 |
4.3.2 平面分布特征 |
第五章 页岩岩相发育主控因素和成因机理 |
5.1 “主动”控制因素分析 |
5.2 “被动”控制因素分析 |
5.2.1 火山事件 |
5.2.2 赫南特冰期事件 |
5.2.3 上升流事件 |
5.2.4 底流事件 |
5.2.5 强制性海退陆源输入事件 |
5.3 联控因素分析 |
5.3.1 陆源输入 |
5.3.2 古生产力条件 |
5.3.3 氧化–还原条件 |
5.4 石英和有机质来源及富集机理 |
5.4.1 脆性矿物石英来源及成因 |
5.4.2 有机质来源及富集 |
第六章 页岩岩相的充填演化、成因模式及优质岩相预测 |
6.1 页岩岩相充填演化及成因模式 |
6.1.1 晚奥陶世五峰组凝缩段–观音桥段沉积演化和成因模式 |
6.1.2 兰多维列世龙一段层序沉积演化和成因模式 |
6.2 优质页岩岩相评价与预测 |
6.2.1 优质页岩岩相评价 |
6.2.2 甜点段确定和优选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珊瑚砂体积变形特性与孔压增长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当前研究现状 |
1.2.1 液化特性 |
1.2.2 颗粒破碎特性 |
1.2.3 橡皮膜嵌入特性 |
1.2.4 体积变形特性 |
1.2.5 孔压增长消散特性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珊瑚砂基本物理性质 |
2.1 试验材料 |
2.2 基本物理特性 |
2.2.1 颗分试验 |
2.2.2 碳酸钙含量 |
2.2.3 比重 |
2.2.4 最大和最小干密度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珊瑚砂液化特性试验研究 |
3.1 液化机理与判别方法 |
3.1.1 液化机理 |
3.1.2 液化判别方法 |
3.2 珊瑚砂液化特性试验方法和试验方案 |
3.2.1 试验方案 |
3.2.2 试验设备 |
3.2.3 试样制备 |
3.2.4 试样饱和 |
3.2.5 加载方式 |
3.3 珊瑚砂孔压发展特性 |
3.4 珊瑚砂动强度特性 |
3.5 珊瑚砂应力应变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珊瑚砂体积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体积变形特性试验 |
4.2.1 排水循环加荷试验 |
4.2.2 卸荷回弹体积变形试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珊瑚砂孔压增长模型研究 |
5.1 引言 |
5.2 孔压模型构建 |
5.2.1 体应变增量试验参数 |
5.2.2 回弹模量试验参数 |
5.3 孔压实测值与计算值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秋季北极海冰对东亚冬季瞬变活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北极放大效应和海冰加速消融 |
1.1.2 北极海冰的减少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
1.1.3 北极海冰对大气影响的不确定性 |
1.1.4 北极海冰的CMIP5模式评估的相关研究进展 |
1.1.5 大气瞬变活动的相关研究进展 |
1.2 北极海冰对欧亚地区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北极海冰的减少对欧亚地区的影响 |
1.2.2 北极海冰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
1.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案 |
1.6 论文章节安排 |
2 观测中北极海冰对东亚冬季瞬变活动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资料和方法 |
2.2.1 海冰和大气资料 |
2.2.2 诊断方法和数据处理 |
2.3 8到12月巴伦支海到东西伯利亚海海冰的气候态分布 |
2.4 冬季瞬变扰动动能和位能的气候态分布 |
2.5 SVD第一模态结果 |
2.5.1 SVD第一模态的显着性检验 |
2.5.2 SVD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变化和空间模态分布 |
2.6 资料和范围选取的敏感性 |
2.7 本章小结 |
3 前秋北极海冰影响东亚冬季瞬变活动的可能机理 |
3.1 引言 |
3.2 资料和方法 |
3.2.1 资料 |
3.2.2 方法及变量、事件定义 |
3.3 瞬变扰动能量的变化 |
3.4 扰动能量的传播变化 |
3.4.1 E矢量和TN01波通量的水平传播 |
3.4.2 E矢量和TN01波通量的垂直传播 |
3.5 背景环流场的调整 |
3.5.1 位势高度和风场的变化 |
3.5.2 气温和斜压性的变化 |
3.6 极端事件的变化 |
3.6.1 阻塞、冷事件和积雪的变化 |
3.6.2 机制示意图 |
3.7 本章小结 |
4 CMIP5模式对夏秋季北极海冰和东亚冬季瞬变活动的模拟评估 |
4.1 引言 |
4.2 资料和方法 |
4.2.1 观测资料 |
4.2.2 CMIP5模式资料 |
4.2.3 评估方法 |
4.3 模式对夏秋季北极海冰的模拟评估 |
4.3.1 夏秋季北极海冰的气候平均态模拟 |
4.3.2 夏秋季北极海冰的趋势模拟 |
4.3.3 夏秋季逐月巴伦支海到东西伯利亚海海冰的模拟 |
4.4 模式对冬季瞬变活动的模拟评估 |
4.4.1 北半球冬季瞬变活动气候平均态的模拟 |
4.4.2 东亚冬季瞬变活动年际变化的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5 CMIP5模式中东亚冬季瞬变活动对夏秋季北极海冰变化的响应 |
5.1 引言 |
5.2 资料和方法 |
5.3 北极海冰对东亚冬季瞬变活动影响的模拟评估 |
5.3.1 10月SIC和冬季EKE的SVD第一模态的模拟 |
5.3.2 10月份海冰时间系数的变化 |
5.3.3 冬季EKE同其它月份SIC的SVD第一模态比较 |
5.4 低频扰动能量对海冰变化响应的模拟评估 |
5.4.1 低频扰动动能的变化 |
5.4.2 低频扰动位能的变化 |
5.5 影响模式模拟低频扰动能量变化的可能机制 |
5.5.1 背景环流场的调整 |
5.5.2 正压和斜压转化项的作用 |
5.5.3 斜压生成项和平流项辐合辐散的作用 |
5.5.4 不同频率扰动能量之间的转化 |
5.5.5 扰动能量平衡方程各项变化的垂直分布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讨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问题讨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成果 |
四、海洋沉积物分析中值得讨论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储层出砂过程及对产气影响的数值模型研究[D]. 朱慧星. 吉林大学, 2021
- [2]广东省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 刘天尉.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3]南矶山碟形湖硅藻沉积特征及环境评价指数适宜性分析[D]. 杨军飞. 南昌工程学院, 2020
- [4]西昆仑与西南天山结合部晚古生代沉积型锰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D]. 臧忠江.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5]昌都地区达孜剖面粘土矿物组合和微量元素特征与沉积—成岩环境研究[D]. 翟如一.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20(04)
- [6]青藏高原北部湖泊有机质构成与微生物降解过程及其对盐度响应的研究[D]. 刘文.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7]云南禄丰石灰坝地点古猿生活环境重建[D]. 杜楠. 云南大学, 2020(08)
- [8]上扬子五峰组和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岩相定量表征及沉积过程恢复[D]. 陆扬博.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9]珊瑚砂体积变形特性与孔压增长模型研究[D]. 席方超.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10]秋季北极海冰对东亚冬季瞬变活动的影响[D]. 顾森. 南京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