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1997 年元旦社论

欢迎来到 1997 年元旦社论

一、迎接辉煌的一九九七年 元旦社论(论文文献综述)

寓真[1](2010)在《六十年史诗笔记》文中认为前言史诗,在辞典中通常释为"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或以古代传说为内容的叙事长诗"。这种释义显然受了西方文学的影响,以古希腊诗人荷马的《伊利亚特》为楷范,以为只有那种塑造英雄形象、充满神话色彩的长诗,才叫做史诗。殊不知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史诗的概念有别于西方,我们的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向有史诗之称。史诗意识一直

文洁若[2](2004)在《老巴 你好——巴金与萧乾》文中认为 写在前面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是巴金一百零一岁华诞。二○○五年一月二十七日是萧乾九十五岁诞辰。本文分三部分。一、巴金;二、萧乾;三、书信。巴金和萧乾的友谊持续了六十六年(一九三三至一九九九)。由于萧乾以言获罪,足足有二十年,两人没有来往。一九六六年九月,巴金致萧乾的信(一百多封)全部化为灰烬,萧乾致巴金的信,奇迹般地保存下十封。一九七七年至一九九九年,二人鱼雁往还,又积信一百二十六封。

周全华[3](1997)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文中指出“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毛泽东认为是一场“政治大革命”,中共11届6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定性为一场内乱。“文革”中的“教育革命”是什么性质呢?决议没有讲。有人认为是教育的大破坏,有人认为是失败的教育改革。要弄清它的性质,先要弄清“文革”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实际做法又如何。方针与执行,有时一致,有时并不一致。如1957年提出的培养目标和1958年提出的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两条方针几十年不变,但执行中的变化很大。所以研究者既要注意方针政策本身更应注重其实际执行,并从实际做法中归纳出这一时期实际执行的方针。而不为表面宣称的方针所惑。 “文革”中没有废弃1957—1958年教育方针,但是宣称这个由党的领袖提出的方针没有得到执行,各级领导执行的是一条刘少奇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于是从左的方面重新解释教育方针,从培养“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导出大学生“与工农兵划等号”。从“为政治服务”导出“专政工具”论。这样,“文革”期间的教育方针实际发生重大变化。 一般认为“教育革命”方针由三个文件构成,这就是五·七指示、七·二一指示和七·三0指示。其中以五·七指示为思想指导。五·七指示提出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教育革命”的对象,(后来张春桥提为“全面专政”的对象)。“革命”的方式是由工农兵对之“改造”“再教育”。虽说人人皆须改造,但不言而明:知识分子改造与工农的自我改造有性质上的区别。本世纪初,以资本主义新学堂取代封建读经应试教育,以现代教育取代旧式教育,是一场真正的教育革命,但这场革命却是渐进的,洋学堂与旧私塾并存,新派教员与老先生和平共处,并未将私塾和塾师作革命斗争对象。 五·七指示明确说所提不是“新鲜意见”,“多年以来……已经是这样做了,不过还没有普及”,现在是要将过去的经验、即农村军事共产主义条件下不正规教育经验,来匡正社会主义现代正规教育之“偏”。革命年代突出政治、突出阶级斗争、突出生产、突出实际应用是合理的,而以此指责社会主义时期教育“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工农、脱离实际”则是偏颇的。时代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城市领导乡村,重视科学文化教育、重视知识分子是必然的。斯大林适时地完成了这一转变,提出“技术决定一切”“(技术)干部决定一切”,纠正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一些做法。中国由阶级斗争向和平建设的转变则较为艰难。这不能不影响到教育。“教育革命”实质是“革”现代教育的“命”,它从属于那条阻碍滞现代化进程的错误政治路线。 书稿以开首部分论述“教育革命”的缘起和真实含义,阐述它与“文化大革命”的关系,它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为指导,又有自己的分支理论。中间几章分述:“教育革命”随“文化大革命”而发动,是其最要组成部分;分析解剖“教育革命”建立的新体制,指出这是一个对知识文化和知识分子“全面专政”、分裂知识分子与其他劳动人民关系的体制;叙述

段炼[4](2011)在《从革命型到建设型的民主模式转换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历程(1949-2002)》文中研究指明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可以说,民主政治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民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指导民主政治建设,对经济社会建设也产生深远影响。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全面启动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民主政治理论,取得许多重要成就,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六十二周年,面对历史发展的前后相继点,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民主政治理论发展的历程,把握基本线索,探索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总结基本经验教训,对进行民主政治建设、乃至执政理论建设等,都有比较重要的借鉴价值与现实意义。本论文分序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序言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意义,民主政治理论的概念界定,大陆和海外研究综述,以及主题、理论依据、史料来源等论文的基本特点。正文部分在比较充分地占有和分析基本史料基础上,对1949-2002年间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历程进行总体考察,认为民主政治理论出现过革命型、建设型理论发展状态。这两种发展状态的互动,甚至冲突,实现了民主政治理论从革命型到建设型的民主模式转换,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以来最重要的民主政治理论的质变。正文共分六章,基本思路如下:第一章对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理论三大来源作了介绍。本章通过分别介绍理论来源(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论述)、实践来源(革命和建设的民主政治道路)和传统文化来源,揭示出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理论发展的基本动力。理论、实践和传统,这三大来源共同推动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共同决定理论发展的深入与准确程度,也是本文分析历史进程的基本立足点。第二章对革命型和建设型的民主政治理论模式作了界定。本章首先分析了两种理论模式的联系,认为他们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实质相同,根本目的相同,基本实现方式和路径相同,基本规律相同。然后,着重分析了两种理论模式的区别,认为他们所处时代主题和基本内涵不同,主要任务不同,主要内容不同,具体实现方法不同,基本特色不同,所属思想体系不同。两种理论模式的联系和区别,说明他们既一脉相承,又不可混淆混用。界定革命型和建设型的理论模式,是本文分析历史进程的基本逻辑工具。第三章对1949-1956年的民主政治理论发展作了考察。本章认为,由于国际国内主要矛盾的特点,和中国共产党对此的正确判断,民主政治理论初现两种发展状态,即革命型理论发展状态和建设型理论发展状态。这两种发展状态同时存在,一方面革命型理论已完成模式化构建,并在新中国建立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建设型理论的萌芽刚刚产生,距离模式化构建尚早。革命型、建设型理论发展状态承担不同的历史任务,并形成前者为主,后者为辅的民主政治理论形态,指导了民主政治建设成功开展。第四章对1956-1966年的民主政治理论发展作了考察。本章认为,由于国际国内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但中国共产党对此的判断出现错误,民主政治理论继续出现两种发展状态。这两种发展状态互相交错,一方面探索建设型理论获得非常宝贵的思想结晶;另一方面继续大范围运用革命型理论模式,给民主政治建设带来严重失误。革命型、建设型理论发展状态错误并行,使建设型理论模式迟迟无法形成,无法持续推动民主政治理论的正确发展,两种理论发展状态已经严重冲突。这十年间,民主政治理论模式初步转换的任务没有完成,相反革命型理论发展状态越来越强化,建设型理论发展状态越来越弱化。第五章对1966-1976年的民主政治理论发展作了考察。本章认为,由于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国内主要矛盾变化的判断,出现全局性错误,民主政治理论也就出现两种发展状态的错误统一。一方面革命型理论模式畸形发展,给民主政治建设带来惨重损失;另一方面建设型理论发展艰难延续,但受到严重干扰和束缚。这种错误统一,偏离了探索建设型理论的正确方向,产生出一个呈现出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包含大量错误思想、经过实践证明失败的理论形态,是建设年代民主政治理论的反动。经过充分的反面教育,发展建设型理论渐渐成为全党和人民群众的共识。第六章对1976-2002年的民主政治理论发展作了考察。本章认为,由于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民主政治理论终于实现两种发展状态的正确统一,建设型理论模式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成功理清发展民主政治的基本思路,既科学扬弃革命型理论模式,又继承和拓展探索建设型理论的思路。从1976-1992年,建设型理论模式基本形成;从1992-2002年,建设型理论模式得到进一步发展,成功实现民主模式的转换。建设型民主政治理论模式,实现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民主政治理论的质的飞跃,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中国化的丰硕成果,应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结束语部分对新中国建立以来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孙科[5](2013)在《新中国体育广告研究 ——基于《中国体育报》广告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内广告史学的研究中,新中国体育广告的发展研究是个盲点。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以《中国体育报》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广告学的有关理论,系统总结了新中国体育广告的类型、特点,分析了新中国体育广告发展与体育、时代的关系,勾勒出新中国体育广告的发展状况,并对新中国体育广告进行了反思。研究结论表明:(1)目前,新中国体育广告的发展共经历了四个时期:改革开放以前(1949-1979)、恢复发展期(1979-1991)、快速发展期(1992-1999)和稳定发展期(2000-2008)。(2)生活资料的缺乏、教育的需求和文化热导致了体育图书报刊杂志广告是改革开放以前和恢复发展期广告数量最多的类型。在体育社会化政策的导向下,恢复发展期出现了体育赞助营销广告。快速发展期,受市场经济的的驱动,运动用品广告的数量最多。21世纪以后,体育广告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体育信息广告迅速增多。(3)从体育广告的演进来看,体育广告的标题、标题、插图、标语,开始以符合信息传递规律和广告目标要求的方式加以布局组合,体育广告的创意从“语言修辞的变化”向“形象及画面意境的营造”的手法转变。(4)从时代发展来看,体育赛事与赞助的紧密结合,感性诉求的理念的引入,碎片化营销时代的到来,影响了体育广告的发展,导致了体育广告在不同时代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也体现出了体育广告信息告知、售卖推介、品牌传播的不同功能。(5)名人体育广告经历了由厂长到集体形象、个人品牌过渡的阶段,80年代多以厂长形象为主,90年代体育明星创业集企业形象代言和企业运营为一体,是体育明星与运动队集体形象并存的时期。21世纪以后,体育明星代言成为主流。差异化营销背景下的体育名人广告,不仅有体育明星代言,娱乐明星代言体育产品也成为一种新的促销形式。(6)体育广告记录了体育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风貌,引领了社会的风尚,影响了人们的着装、休闲娱乐的方式和审美体验。体育广告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文化需求、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方便人民生活和宣传国家体育的方针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刘淮[6](2004)在《二十世纪初叶湖南现代化之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拟就二十世纪初叶湖南现代化,来探讨二十世纪初中国现代化走向。因而对二十世纪初叶湖南现代化的显现、意义、进展,以及推动的困境、阻碍、限制、成就、影响等作探索,藉以阐明衍生出来的千形万象,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行文时以二十世纪初叶湖南现代化的进展为线索,力求客观评述,分成八章。 第一章说明研究的动机、目的和方法、现代化的共同指标、以及开创「湖南精神」。然后就撰写方法和材料来源提出具体摘要,期望能涵盖前人心血和后学心思创意,勾划出二十世纪初叶湖南现代化的情况。续论现代化的世界理论和形成,以及促进中国现代化的情结深入剖析,并透过二十世纪初叶湖南各种生活活动为考察的内容。在此典型的现代化历程上,首推湖南精神的发扬,以及新湖南性格和尚武的社会,尤其是教育奠基,培育出人才的摇篮;从创新思想到英雄豪杰的使命感和心理意识的推展「湖南精神」也是现代化重要的因素。 第二章就湖南近现代的情势演变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展开阐释,并说明湖南近代崛起的背景和原因以及如何因应情势的转变,而造化出这些先贤、先烈们的伟绩和贡献。再论湖南人崇尚气节的历史精神和地理特性相结合,以阐释清末学士潘祖荫所说:「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自豪之语。因为湖南无地形险要,也非财赋充盈之地。确实有着革新之盛,冠于各省之举。因而带动了其它省区努力前进之势,宛如

朱一帆[7](2017)在《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文中提出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是现代中国女性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浮沉轨迹和艺术演变趋势与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嬗变密切相关。因此,为呈现出百年来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流变,本文特选取现代女性意识作为核心进行观照与统摄。通过揭示现代女性意识流变下,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在题材、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表现,最终彰显百年来女性旧体诗词的历史浮沉与演变趋势。在本文的第一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期(1912-1936),由于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历史语境的转型,造就现代中国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由传统的闺阁意识向现代女性意识转变。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促使她们一面向外观照,或书写着女性视域下的现代民族国家观念、或以审美无功利视角审视大自然;一面向内审视自身,抒发现代女性友谊。现代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对公共空间的拥抱,也促使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突破了传统诗词题材的局限,拓展了现代女性旧体诗词题材在公共空间方面的表现。至于诗艺变革方面,她们或大胆用现代语言入旧体诗词、或“用旧瓶装新酒”激活古典意象,从容表达女性现代感受。在本文的第二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期(1937-1949),由于抗战现实政治时势的影响,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进一步深化。她们向外进一步拓展叙事视域,着重表达了女性视域下的抗日救亡理念;她们也向内进一步审视自身,或书写女性流亡体验、或书写现代爱情体验、或书写现代母女关系。在题材方面,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促使她们不再满足于将视线放置在对旧体诗词空间的拓展上,她们开始将视线转向时间领域,通过以线性时间观念观照现代战争,她们书写了女性自身的成长历程、书写了现代战争的宏大叙事、抒发了对故乡“往事不可追”、现如今乡村生活“今日难停留”的苦涩。在诗艺取向方面,深化的现代女性意识,明晰的女性自我主体身份,促使她们在旧体诗词中以高频的疑问句式,醒目表达自身观点,或者直接以女性身体意象表现自身独立看法。在本文的第三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流期(1949-1976),大陆与海外华裔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出现了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形成了二水分流的女性诗词艺术景观。具体就中国大陆而言,“延安经验”在建国后的延续,促使大陆中国女性的现代女性意识异化。她们或书写“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政治豪情、或书写花木兰式女英雄、或书写被压抑的生命体验,这表现在艺术风格上,便是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特征与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特征。具体就港澳台及海外地区而言,相对宽松的历史语境,使得她们多彰显出明晰的现代女性意识认同感。她们或书写漂泊困境与女性生命焦虑、或书写离散体验与中华文化认同、或书写异域风情与西方文化认同。在本文的第四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期(1977年以来),由于中国内地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尤其是新世纪进入网络文学时代以来,当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语言、意象、题材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而言,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过程,伴随着女性诗词创作主体重新探索由“人”向“女人”再向“个人”的女性意识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她们或书写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或书写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或书写对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感悟。这在题材方面的表现,便是突破了“毛泽东时代”单一化的旧体诗词题材局限,逐渐走向多样化。至于艺术特征方面,也呈现出诗歌语言的日常化以及古典意象重塑的特点。在本文的余论部分,着重以“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视角观照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创作,揭示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创化”方面的成果,并以“天人合一”传统创化为代表集中进行阐释。最终指出,现代女性旧体诗词对于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现代中国小说、散文、诗歌一道,共同丰富了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研究,而这一研究路径,同时也是重现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古今维度的必由之路。

侯奔奔[8](2021)在《与连环画《江畔朝阳》相关的贺友直日记和手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3年,时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的贺友直为完成小说《江畔朝阳》连环画的创作任务,到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体验生活,创作出了在其艺术生涯中较为特殊的连环画作品。通过对连环画《江畔朝阳》相关的贺友直日记和手稿的挖掘、整理与考证,揭示出贺友直在北大荒时期的活动和创作的真实情况,以及连环画《江畔朝阳》特殊的“三结合”创作形式,并为人们呈现一套不同于发行版本的未面世连环画手稿。通过对有关人员的采访调研与个案研究等方式对连环画《江畔朝阳》和贺友直写给侯国良、吕敬人、刘宇廉、韩书力信件等手稿内容的考证分析,展现出贺友直“画故事”的连环画创作特点和其连环画创作理念,即“画什么、怎么画”。在贺友直看来,“画什么”就是指从事绘画人员要审视自己,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自己最适合画什么,以此为基础寻找创作题材;“怎么画”是你根据所选题材的表现内容、基调和你要表达的东西选择最适合的艺术语言。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几乎贯穿了贺友直的创作人生,他所坚守的连环画道路是在自我审视后做出的自觉选择。对贺友直未面世的日记与手稿的考证和分析分为三个部分:1.考证论述贺友直日记内容:通过对贺友直日记的考证梳理,阐述1973年他在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的活动和创作情况以及“三结合”的特殊创作形式。2.贺友直绘画手稿作品分析:包括为创作连环画《江畔朝阳》而画的手稿和未曾面世的国画作品,在这些手稿中充分展现了贺友直“画故事”的创作特点,并利用中国画的写意性使自己在严谨的连环画创作中始终保有对艺术创作的敏锐力。3.考证分析贺友直文字手稿的具体内容:涵盖贺友直在中央美术学院年画连环画系任教期间的部分讲义,对连环画创作的感悟与思考的文章,以及贺友直与侯国良、韩书力、吕敬人和刘宇廉的重要书信。通过对史料的梳理、考证与分析,向人们披露了贺友直大量未面世的原始文献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贺友直在北大荒创作期间史料研究的不足,也从史实考证的深入性和个案陈述的详实性补充了以往对贺友直艺术理念及艺术思想研究的缺失。贺有直的这些日记和手稿也成为其在连环画繁盛与衰落的历史背景下对连环画创作的思考及坚守的史料佐证,传达出他在连环画艺术创作道路上不断探索的精神与品格。

丁淑梅[9](2006)在《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禁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借助官方的权力话语形成强势破坏力,带来社会政治与文化生活的振荡与浩劫。禁毁戏剧作为禁毁文化的一种特定表现,显示了不同时代文化政策的复杂性,对中国古代戏剧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序列性地梳理禁毁戏剧史料,对于中国古代禁毁戏剧的历史流程展开阶段性考察,概括分析禁毁戏剧的权力话语对中国古代戏剧史发生发展、形态衍变的作用和影响。 大体上,以先秦至汉魏、隋唐、两宋、元代、明代、清代几个阶段,展开对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的纵向梳理。通过一些较为典型的禁毁事件、言论、行动的归纳总结及其具体表现的探讨,试图完整勾勒伴随戏剧史发生发展进程的禁毁戏剧全貌。在有关禁毁戏剧的性质、原因、目的、手段、效果的分析开掘中,切入不同时代的禁戏侧重与力点,把握禁毁戏剧的历史流程。与此同时,以演剧活动、剧本剧目、参与群体等戏剧载体的横断面考察,追踪禁毁戏剧所造成的古代戏剧艺术在宫廷与民间、雅与俗、中心与边缘之间流衍递变,戏剧生态发展在平衡与失衡之间振荡的社会文化动因。禁毁戏剧伴生于古代戏剧史的生成过程中,这与每一时代的文化政策、政府管制及仪典制度变迁密切相关。先秦至汉魏时期是儒家礼乐文化制度得以确立并发展的时期,伴随着戏剧的发生和形态构造,官方禁戏的言论主要体现的是儒家治世以礼的思想观念。隋唐时期的禁毁戏剧则反映了社会政治权力的制衡与文化的冲突。总体上看,宋代以前禁毁戏剧的官方政治统制意识并不是很明确,儒家礼乐文化的思想意识发挥着一贯而隐性的抑制作用。两宋时代的禁毁戏剧,在官方禁巫禁淫祀的宗教清理以及君权与相权之争的时事政治大背景影响下,对于戏剧撰演活动造成了一定的打击和破坏。元代禁集场演剧,主要出于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从元代戏剧的繁荣局面看,禁毁戏剧没有形成政治强势和管制力度。明代禁撰演禁观赏的一系列戏剧文化政策的颁行,与集权专制的强化和统治者推行的道德教化政策相关,伦理倾向较为显然。戏禁、戏教造成了戏剧撰演形态在不同层面的分化。清代的官私合力、设局收缴与禁毁戏剧载体,肇因于民族避讳,后而逐步扩大化,在演剧活动、剧本剧目、参与群体诸层面形成封建末世对于戏剧文化的专制禁毁态势。禁毁戏剧具有自身的权力话语特征,并与中国古代戏剧史的发生发展参差伴生、交错互动。在禁毁戏剧的权力话语发生作用与戏剧史自身的发生发展历程之间,一直存在着禁毁与反禁毁的对峙与交锋。这种对峙与交锋集中体现在礼乐规范、人神禁忌、情理冲突、雅俗交锋几个层面。禁毁戏剧也具有自身的复杂性,如作为官方仪典的戏剧被管制,

谢依伦(CHIA JEE LUEN)[10](2018)在《《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的研究范围从《红楼梦》被带入马来亚的可能性(1820年代)开始乃至2018年近两百年的时间。笔者通过文献记录,尝试呈现出《红楼梦》在某个时代如何传播,当时的传播主体是谁、传播了什么信息、其受众范围的大小,以及根据受众的反馈来探讨《红楼梦》传播的影响力。而后再对已出版的《红楼梦》相关文章与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为马新红学做一个概括性的基础介绍。最后,总结马新红学的特点及不足,参照世界红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为未来马新的红学研究的拓展提些建议。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重点探索《红楼梦》入境马新的时间与传播的可能性。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甲本出版的时间,与槟榔屿(1786)、马六甲(1795)、新加坡(1819)开埠的时间相去不远。马礼逊是西方最早提倡《红楼梦》的学者,他于1815年开始节译《红楼梦》,并在其编纂的《华英字典》大量引用了《红楼梦》的词句,认为初学中文读红楼梦甚好。郭实腊是西方第一篇《红楼梦》评论文章的作者。无独有偶,他们恰好是十九世纪初在马新最为活跃和着名的传教士。马礼逊和和米怜更于1818年在马六甲创建英华书院,内置的中文图书馆至1923年,藏书已达3380册,其中中文藏书2850册。我们相信这是《红楼梦》入境最好的契机。马礼逊以其中文藏书编纂而成的《马礼逊手稿书目》出版于1824年,书内着录与《红楼梦》相关的着作有7种,着录译名为: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他认为《红楼梦》是叙写一个北京贵族家庭的传记,他收藏的版本有东观阁嘉庆辛末重镌《新增批评红楼梦》、东观阁嘉庆戊寅重镌《新增批评绣像红楼梦》、后来失散的四卷本《红楼梦》三种,逍遥子《后红楼梦》、陈少海《红楼复梦》、海圃主人《续红楼梦》续书三种,还有小说原着改编的戏曲脚本《红楼梦散套》一种。1881年始,领事官左秉隆、黄遵宪在马新开荒,办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的努力为华人社会培育了许多文人,让《红楼梦》有了传播的土壤。邱炜萲《红楼梦分咏绝句》初刻出版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标志着马新《红楼梦》研究的开始。第二章主要探讨《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通过文学思潮、教育制度、书业经济、红楼梦藏书的分布等角度去梳理《红楼梦》文本在马新流传的情况以及不同时代传播情况的变化。这样以传播学的要素勾勒出《红楼梦》在英属马来亚时期,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独立前后,以及独立后至今的传播情况,产生的描述是具体且丰富的。二十世纪初期,受中国文坛及思潮直接的影响,构成了马新知识份子心中“《红楼梦》是最杰出的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观念。《红楼梦》节选被编入华文教科书,影响了一代代的华人。中文报业和书业的发展,扩展了《红楼梦》的传播范围,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图书馆中的《红楼梦》藏书也让学生便于接触和阅读。日治时期(黑暗的三年零八个月)、英殖民政府反共的紧急法令、教育政策对中文教育的约束等,外来干预并没能永恒地阻断《红楼梦》与读者的联系。然而,1963年马来亚联合邦联同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组成了马来西亚。1965年新加坡共和国独立,合合分分,两国语言和教育政策的不同,导致影响到后来《红楼梦》在两地呈现不同面貌的传播形式。新加坡70年代独尊英语,其他语言为辅,大大削弱了国民在中国文学上的阅读能力。80-90年代,大部分马来西亚学生仍以阅读中文原着、听讲座来理解《红楼梦》,而新加坡学生能读懂中文版的相对较少,他们借助《红楼梦》英文译本,或更多以音乐、影视、戏曲来感受《红楼梦》。第三章探讨的是《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从影视传播、戏剧传播、音乐广播、艺术文化展览、美食文化、学术讲座等方面来探讨《红楼梦》演绎产品对大众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此类传播方式更为大众化,其影响范围之广和传播速度之快是《红楼梦》文本传播没法相比的,但其传播的内容受传播者的鉴赏水平和传播目的所影响,极大可能不符合原着原义。通过梳理从1928年就在马来亚开始播放的种种《红楼梦》影视,从报章广告的宣传、电影的内容简介、到影评和观众反应,尝试反映去当时传播的实况。同时也看到科技与时代的变化,电影从兴盛到没落直到逐渐电视机取代的过程。其他类型的传播也是以此模式叙述,从发现到最早的记录叙述到现代的情况,如:1926年3月20日牛车水岭南新剧团就邀请了新丁香耀到来演出《黛玉葬花》,至今新加坡已有属于自己的《红楼梦》戏曲:敦煌剧坊粤剧《红楼梦》、折子戏《幻觉离恨天》《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双语话剧团体“演艺坊”有《雪剑鸳鸯》四幕剧;新加坡福建公会芗剧团有《情殇红楼》《宝玉哭灵》;新加坡琼剧团有《忆·红楼梦》,其他流传改编的还有歌舞剧、话剧等等。以视觉文化传播形式所产生的功效是巨大的,通过戏曲电影、音乐艺术、精致中式美食、极具中华特色的塑像手工艺品等物的吸引,使到新加坡大部分人民在丢弃华语的使用权之时,却依然能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些现象实则来之不易,这是当地的艺术传播者与文史传播者积极地推动,用了大半辈子去维护改良所产生的成果。回顾历史,理解实况,更有助当代人去珍惜。第四章按年代梳理相关的《红楼梦》研究文章,并专题论述当时研究成果较为显着的红学专家,以及他的研究所带来的影响。至于报章上零散或作者身份不可考的文章则穿插概述,以期能更为完整地呈现不同时代的《红楼梦》谈论热点。此章也重点论述马新大学中文系教育对《红楼梦》研究的贡献。《红楼梦》被纳入大学课程,开启了教学模式以后,系统性的《红楼梦》研究方才逐步成型。以马新各大专《红楼梦》课程导师的红学论文,与学生的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的研究方向和《红楼梦》研究观点。最后一章结语总结了马新《红楼梦》现今的传播情况与《红楼梦》研究展望。进入了新媒体时代,《红楼梦》文本与视听文化产品可说唾手可得,各种版本、译本、研究论集、优秀课程视频、影视、戏曲、现代版舞台剧表演皆可轻易获得。但要怎么去感悟、读懂《红楼梦》仍需要有领路人。许多人通过仔细阅读《红楼梦》而得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启示,进而获得成功的实例在本论文中多有陈述。因此,如何引导读者正确理解或研究《红楼梦》,通过读懂《红楼梦》得到自己人生所需才是首要任务。感谢前人辛勤付出,搜罗了不少材料。在这基础上,笔者也将自己目前所搜集到的资料加上,并按时间细细整理成表,记录一些重要资讯。其中有中文报章刊登过的文章(从1894年至今目前有917条)、英文报章(56条)、期刊(114篇)、学位论文(70本)、马新出版的《红楼梦》文本(包括改编22种)、译本(2种)、红学论集和专着(17种)、讲座研讨会(55条)、戏曲歌剧表演(59条)、影视上映记录(51条)、广播节目歌曲(37条)和音乐会(27场)。笔者将这些《红楼梦》以不同传播形式在马新留下的痕迹作为论文的附录,期待有更多同好者共同去填补、完善。

二、迎接辉煌的一九九七年 元旦社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迎接辉煌的一九九七年 元旦社论(论文提纲范文)

(3)“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前言
第一章 "教育革命"的由来与含义
    第一节 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回顾
    第二节 "教育革命"的再提出
        一、八届十中全会后全面开展"阶级斗争"
        二、毛泽东早年对传统教育的激烈批判
        三、毛泽东频频指责教育工作
        四、提出新的解决方法--"教育革命"
    第三节 "教育革命"的根据与内涵
        一、"教育革命"的理论根据
        二、"教育革命"理论从属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三、"教育革命"内涵--五七指示分析
第二章 "教育革命"全面展开
    第一节 "教育革命"的发动--"砸烂旧学校"
        一、停课闹革命
        二、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
        三、形形色色的教改方案
    第二节 向新体制过渡--"搞好斗批改"
        一、工宣队进驻学校
        二、"斗批改"总述
        三、清队整党
        四、精简下放
        五、大批判与改革教育体制
第三章 "教育革命"新体制确立
    第一节 三结合的新领导体制--所谓"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解决
        一、叠床架屋突出"阶级斗争"的领导机构
        二、工宣队状况
        三、贫管会状况
        四、解决所谓"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的种种措施
        1、在批判改造中使用
        2、"掺砂"--三结合办法
        3、劳动改造、工教对换、取消教师
    第二节 开门办学的新教学体制--两个突出一个削弱
        一、"三结合"之称名实不符
        二、突出"阶级斗争主课"
        三、突出生产劳动课
        1、厂、社、校挂勾办"学工""学农"基地
        2、校办厂场
        3、临时任务劳动
        四、削弱"主学"文化课
        1、开门办学
        2、不考试、开卷考试、开门考试
        3、突出政治、突出实用的课程与教材
    第三节 平均主义的新学制
        一、单一结构的中等教育
        二、自发转向职业劳动教育的普通中学
        三、废除重点学校制度
        四、盲目求短的大中小学学制
        五、大学分散农村办学
        六、政治夜校模式的群众业余教育
第四章 "教育革命"的种种"新生事物"
    第一节 工农兵大学生
        一、概况
        二、文化学习状况
        三、生产劳动与专业实践
        四、政治活动与专业实践
        五、"上管改"状况
        六、质量评估
    第二节 "结合典型产品教学"与"结合战斗任务教学"
        一、"打破老三段,火烧三层楼"
        二、打破传统教学组织形式
        三、"边干边学"
        四、政治需要出"经验"
        五、文科"结合战斗任务教学"
    第三节 七·二一大学与五七学校
        一、七·二一大学概况
        二、七·二一大学学习状况
        三、五七学校
    第四节 "朝农经验"--向政训班与生产队看齐
        一、朝阳农学院概况
        二、对朝农的政治宣传
        三、集左之大成的经验
        1、办成政治大学
        2、办成农场
        3、"大学就是大家来学"
        4、"社来社去"与"划等号"
        5、"三上三下"
        6、"对着干"
    第五节 其他"新生事物"综述
        一、下放农村小学公办教师
        二、城市中小学下放工厂、街道办
        三、同济大学"五七公社"
        四、中学"结合典型产品与战斗任务教学"
第五章 围绕"教育革命"的斗争
    第一节 1972年调整与教育的复苏
        一、周恩来发动教育调整
        二、教育悄悄复苏
        1、文化考查旋风
        2、重整学校秩序
        3、抓文化学习
        4、调减生产劳动课
    第二节 从批陈批林到批林批孔的转折
        一、纠左与批右之争
        二、"反潮流"与"反复辟回潮"
        三、批孔与批儒评法
        四、批林批孔
    第三节 插手教育做政治文章的一系列事件
        一、张铁生答卷(1973.7.19.)
        二、考教授事件(1973.12)
        三、清华园三个月运动(1973.10)
        四、刘丽华谈话(1973.11.21.)
        五、黄帅来信和日记(1973.12.12.)
        六、马振抚中学事件(1974.1.25.)
        七、永乐中学事件(1974.3.)
        八、批判湘剧《园丁之歌》(1974.8.4.)
第六章 围绕"教育革命"的再次较量
    第一节 1975年再次整顿教育
        一、1975年的政治转机
        二、教育的整顿
    第二节 教育又成战场
        一、风云突变
        二、"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发动
        三、"反击"的两次升级
        四、教育界的"反击"
    第三节 "教育革命"的严重后果
第七章 "教育革命"的终结与教育拨乱反正
    第一节 推倒"两个估计"
    第二节 1977年恢复高考
        一、恢复高考决策经过
        二、12届考生同赴考堂盛况
        三、招生录取情况
        四、考后风波
    第三节 教育的整顿与复兴
        一、恢复招考研究生
        二、1978年大学招生高峰
        三、稳定与建设师资队伍
        1、平反冤假错案
        2、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3、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四、建设与改革学校各项制度
        五、复兴高等教育
        1、收回被占校舍
        2、增加基本建设投资
        3、恢复与增设高校
        六、复办重点学校
        七、创办大学少年班
        八、整顿与发展各类成人教育
        九、清算左的教育思想
第八章 "教育革命"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第一节 关于农村军事共产主义条件下的不正规教育经验
    第二节 从狭隘经验主义到实用主义、蒙昧主义
        一、近世学风一变
        二、狭隘经验主义的抬头与盛行
        三、滑向实用主义与蒙昧主义
    第三节 关于文化平均主义
        一、解决现代教育问题的历史回顾
        1、革命时期的两种方案:改良与革命
        (1) 改良--普及平民教育的努力
        (2) 革命--争取劳动者受教育权的斗争
        2、革命后普及工农教育的努力
        3、普及教育的两种方案:承认差别发展经济与文化平均主义
        二、文化平均主义的源流与实践
        1、认为脑体分工不是社会进步,而是不公正
        2、幻想立即消灭脑体分工和脑体差别
        3、消灭差别、造就"全面发展新人"、超阶段过渡的实验
        4、用拉平的方法消灭脑体差别
        5、大学不培养知识分子
        6、取消考试竞争、文化学习大锅饭
结语
参考文献

(4)从革命型到建设型的民主模式转换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历程(1949-2002)(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大陆文献综述
        (一) 改革开放以前的主要文献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文献
    四、大陆研究综述
        (一) 关于民主政治理论发展阶段
        (二) 关于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基本经验
        (三) 关于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基本特点
        (四) 关于民主政治理论发展的历史、现实条件
        (五) 关于科学划清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界限
        (六) 关于发展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
        (七) 关于发展民主政治的基本程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八) 关于发展民主政治的重要依托——政治体制改革
    五、海外研究综述
    六、本文基本特点
        (一) 本文主题
        (二) 本文理论依据
        (三) 本文基本史料依据
        (四) 本文基本思路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理论三大来源
    一、理论来源
        (一) 马克思、恩格斯论民主政治
        (二) 列宁、斯大林论民主政治
    二、实践来源
        (一) 新中国建立前在革命的民主政治道路上,革命型理论从稚嫩到成熟,最后完成模式构建
        (二) 新中国建立后在革命和建设的民主政治道路上,革命型理论模式继续运用,建设型理论模式基本确立和初步发展
        (三) 新中国建立后错误实践导致错误认识,推动理论一度向反面发展
    三、传统文化来源
        (一) 肯定通过商汤式革命,诛“民贼”和“独夫”,支持了革命型理论模式的正义性
        (二) 提倡民本、仁政和个人权利的思想非常丰富,为发展建设型理论模式提供坚实土壤
        (三) 监察与谏言制、科举选官制等历史悠久,为发展建设型理论模式提供了制度参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界定革命型、建设型民主政治理论模式
    一、两种理论模式的联系
        (一) 思想基础和精神实质相同
        (二) 根本目的相同
        (三) 基本实现方式和路径相同
        (四) 基本规律相同
    二、两种理论模式的区别
        (一) 所处时代主题不同
        (二) 基本内涵不同
        (三) 主要任务不同
        (四) 主要内容不同
        (五) 具体实现方法不同
        (六) 基本特色不同
        (七) 所属思想体系不同
    三、两种理论模式既一脉相承又不可混淆
        (一) 两种理论模式需要回答不同的基本问题
        (二) 两种理论模式对革命的理解不尽相同
        (三) 混淆两种理论模式曾在实践上造成很大危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主政治理论初现两种发展状态(1949-1956)
    一、国际国内形势的特点
    二、指导思想发生重要变化
    三、革命型理论模式继续发展和完善
        (一) 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和批判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二) 民主政治建设服务于工作大局
        (三) 发展民主政治的最根本要求
        (四) 明确人民和敌人的界限
        (五) 探索人民行使民主政治权利的主要方式
    四、建设型理论基本思路的产生
        (一) 确立和发展基本制度
        (二) 法制建设的起步
    五、历史的反思
        (一) 两种理论发展状态承担不同的历史任务
        (二) 两种理论发展状态高度统一
        (三) 民主政治理论需要破旧立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主政治理论继续出现两种发展状态(1956-1966)
    一、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
    二、指导思想发生混乱
    三、探索建设型理论的思想结晶
        (一) 开始独立发展本国的民主政治
        (二) 再次分析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三) 探索发展民主政治的最根本要求
        (四) 尝试拓展人民的范围
        (五) 探索社会主义时期人民行使民主政治权利的主要方式
    四、继续大范围运用革命型理论模式
        (一) 中苏大论战的重大影响
        (二) 继续突出民主政治的工具属性
        (三) 坚持革命年代发展民主政治的最根本要求
        (四) 错误界定人民的范围
        (五) 错误探索人民行使民主政治权利的主要方式
    五、历史的反思
        (一) 徘徊在两种理论发展状态的基本特点
        (二) 徘徊在两种理论发展状态的具体原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主政治理论两种发展状态的错误统一(1966-1976)
    一、开展建设的极端紧迫性
    二、指导思想的错误统一
    三、革命型理论模式畸形发展
        (一) 中苏两党的严重冲突
        (二) 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大批判”
        (三) 无限放大民主政治的工具属性
        (四) 扭曲地强调发展民主政治的最根本要求
        (五) 片面强调民主政治对经济社会建设的推动
        (六) 从严重混淆敌我到敌我不分——错误界定人民范围的惨痛教训
        (七) 人民行使民主政治权利主要方式受到严重破坏
    四、建设型理论艰难延续
        (一) 约束革命型理论模式的应用
        (二) 保留建设型理论一些基本内容
    五、历史的反思
        (一) “文革”时期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基本特点
        (二) 理论发展出现严重错误的具体原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民主政治理论两种发展状态的正确统一与基本形成建设型民主政治理论模式(1976-2002)
    一、紧扣时代脉搏
    二、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
    三、基本形成建设型理论模式(1976-1992)
        (一) 坚持民主政治目的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二) 独立发展本国的民主政治
        (三) 坚持正确方向
        (四) 基本确定社会主义时期发展民主政治的最根本要求
        (五) 大范围拓展人民的范围
        (六) 改革和探索人民行使民主政治权利的主要方式
        (七) 民主政治建设战略——实现民主政治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进一步发展建设型理论模式(1992-2002)
        (一)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二)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三)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四) 认真反省苏联解体深刻教训
        (五) 明确提出发展民主政治的最根本要求
        (六) 探索人民范围的新拓展
        (七) 继续创新人民行使民主政治权利的主要方式
        (八) 致力于建设国际政治新秩序
    五、历史的反思
        (一) 改革开放新时期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基本特点
        (二) 理论正确发展的具体原因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新中国体育广告研究 ——基于《中国体育报》广告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的需要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多学科视阈下体育广告的研究成果
        2.1.1 广告学角度
        2.1.2 文化学视角
        2.1.3 产业学切入
        2.1.4 文艺学视角
        2.1.5 符号学视角
    2.2 体育广告定义及分类的相关界定
    2.3 体育广告文献研究的总体评析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数理统计法
        3.2.3 专家访谈法
4 研究理论的相关界定
    4.1 体育广告的定义
    4.2 体育广告的分类
    4.3 体育广告研究的历史分期
5 分析与讨论
    5.1 新中国体育广告的现实镜像
    5.2 新中国体育广告的镜像重构
        5.2.1 改革开放前体育广告的发展(1958—1978)
        5.2.2 恢复发展期的体育广告(1979—1991)
        5.2.3 快速发展期的体育广告(1992-1999)
        5.2.4 稳定发展期的体育广告(2000-2008)
    5.3 新中国体育广告镜像的反思
        5.3.1 体育广告:广告与体育
        5.3.2 体育广告:功能的拓展
        5.3.3 体育广告:观念的演绎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
    6.2 启示
7 研究的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二十世纪初叶湖南现代化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目的
    第二节 研究范围和方法
    第三节 现代化和湖南精神
第二章 近代湖南之崛起
    第一节 湖南崛起背景和原因
    第二节 二十世纪初叶湖南新情势和地理关系
第三章 二十世纪初叶湖南政治现代化
    第一节 内政运作与军事变革
    第二节 地方自治和省宪运动的推展
第四章 二十世纪初叶湖南经济现代化
    第一节 财政、交通、农业的变革
    第二节 工业、商业、矿业的进展
第五章 二十世纪初叶湖南社会现代化
    第一节 湘人性格与社会生活及风气
    第二节 城市化兴起
第六章 二十世纪初叶湖南文化现代化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思潮、文艺、报章杂志、科技的展现
第七章 二十世纪初叶湖南现代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第八章 结论
参考书目
附录:
    (一) 二十世纪初叶湖南大事记
    (二) 二十世纪初叶湖南省图
    (三) 大陆现行湖南行政区图(2004)
    (四) 民初湖南省长任期表(民国元年~民国廿六年)
    (五) 二十世纪初叶湖南人口统计表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7)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与分期
        1、“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界定
        2、“现代女性意识”的界定
        3、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期
    二、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1、研究现状
        2、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第一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1912-1936)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转型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从晚清到民国的建立
        二、文化语境: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性的生成
        三、文学语境:文学革命·新诗·旧诗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一、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女性表达
        二、现代女性友谊的自由抒发
        三、现代自然意识的审美观照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拓展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题材的局限性
        二、现代社会政治空间的介入
        三、现代城市生活空间的开拓
    第四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诗艺变革
        一、现代语言的引入与古典节奏的坚守
        二、古典意象的激活与现代意境的生成
第二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1936-1949)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兴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抗日战争与国共合作
        二、文化语境:民族主义文化的复归与高涨
        三、文学语境:“民族形式”讨论与旧体诗词的再兴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
        一、抗日救亡的女性表达
        二、战乱中女性流亡体验的诗词书写
        三、战乱中现代爱情体验的诗词书写
        四、战乱中现代母女关系的自我审视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聚焦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与战争
        二、战争与女性成长题材的开掘
        三、战争与社会政治题材的女性诗词
        四、战争与现代乡土题材的女性诗词
    第四节 战争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诗艺取向
        一、高频的疑问句类修辞
        二、繁多的女性身体书写
第三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化(1949-1976)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分化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统一·批判·分离
        二、文化语境:本土·现代·西方
        三、文学语境:合法性·认同感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
        一、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
        二、现代女性意识的认同
    第三节 分化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风格类型
        一、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
        二、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
        三、港澳台及海外女性诗词的离散写作
第四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1977年以来)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复兴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构
        二、文化语境:消费主义文化浪潮与民族主义文化思潮
        三、文学语境:新旧之争与诗词媒介的繁荣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复苏
        一、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
        二、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
        三、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书写
        四、海内外交流中女性自我身份的确证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题材的多样化
        一、从单一走向多样化
        二、当代社会时政题材的广泛开启
        三、当代城市生活题材的深入观照
        四、当代乡土生活题材的别样审视
        五、当代域外生活题材的崭新书写
    第四节 复兴时期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艺术特征
        一、日常化的诗歌语言
        二、古典意象的解构与重塑
余论: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参考文献
附录: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人略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后记

(8)与连环画《江畔朝阳》相关的贺友直日记和手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主要问题点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贺友直艺术现实意义的研究
        (二)贺友直文字着作
        (三)贺友直对连环画创作的反思: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框架
第二章 贺友直日记研究
    一、连环画《江畔朝阳》的社会评价
        (一)贺友直来到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的原因
        (二)连环画《江畔朝阳》的社会评价
    二、贺友直在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活体验与创作环境
        (一)贺友直在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活体验
        (二)贺友直在北大荒建设兵团的创作环境
    三、连环画《江畔朝阳》的创作过程
        (一)《江畔朝阳》的核心元素
        (二)《江畔朝阳》的创作形式
第三章 贺友直绘画作品手稿分析
    一、《江畔朝阳》创作手稿的由来
    二、《江畔朝阳》连环画手稿作品分析
        (一)手稿《江畔朝阳》创作过程的严谨性
        (二)手稿《江畔朝阳》表现手法的创新
        (三)手稿《江畔朝阳》的构图特点
        (四)手稿《江畔朝阳》时间性的表现
        (五)《江畔朝阳》手稿与发行版本比较
    三、贺友直中国画作品手稿分析
第四章 贺友直文字手稿研究
    一、连环画市场的繁荣与衰落
    二、贺友直课程讲义分析
        (一)中央美术学院年画连环画系的教学讲义
        (二)业余培训班讲课提纲
    三、贺友直连环画体会与思考杂记
    四、贺友直的书信
        (二)《江畔朝阳》的创作形式
        (二)贺友直与吕敬人的书信
        (三)贺友直与刘宇廉的书信
        (四)贺友直与韩书力的书信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绪言
    一、问题的提出及立论依据
    二、关于禁毁戏剧的研究现状
    三、“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的研究思路、设想和方法
第一章 先秦至汉魏时期:正乐、禁戏与罪优
    第一节 正乐与禁新声
    第二节 焚《诗》《书》与禁百戏
    第三节 禁巫与罪优
第二章 隋唐时期:禁断散乐戏弄、禁限装扮竞演与诛禁优伶
    第一节 禁断散乐杂戏
    第二节 唐代弄孔子戏的妆演与逐禁
    第三节 禁约装扮竞演
    第四节 罢遣诛禁徘优伶人
第三章 两宋时期:废教坊、禁民间丧祭演戏与禁南戏宋杂剧
    第一节 制乐设宫、禁撰优词与废罢教坊
    第二节 丧乐、淫祀之盛与禁演丧祭戏及南戏的发生土壤
    第三节 禁撰演南戏与宋杂剧
    第四节 弄孔戏儒、优伶惩戒与宋杂剧的徘谐精神
第四章 金元时期:乐人限令、罢犯上作乱戏与禁治集场演剧
    第一节 颁禁乐人限令
    第二节 禁撰演戏类、罢犯上作乱戏及禁治集场演剧
    第三节 禁毁戏剧的力度与戏剧繁荣的局面
第五章 明代:戏教、戏祸与戏剧撰演之分化
    第一节 集权专制、伦理教化与明代官方的戏剧文化政策
    第二节 禁毁戏剧与戏剧撰演形态之分化
    第三节 官方的不禁之禁与社会舆论的妥协
第六章 清代(上):官私禁戏、设局缴毁与地域性禁毁戏剧
    第一节 沉迷、利用与禁毁:帝王好戏、禁戏与查缴曲本
    第二节 清代的官方设局禁毁戏剧
    第三节 从清代几类禁戏的地域性反弹看民间演剧活动的反禁毁
第七章 清代(下):禁毁戏剧载体与清代戏剧的生态发展
    第一节 从禁行剧类声腔互动看清代戏剧的发展偏向
    第二节 从禁毁剧本曲目看清代戏剧文本形态的边缘化
    第三节 从禁诫戏剧参与群体看清代戏剧的主体贫困
第八章 禁毁戏剧的权力话语特征与中国古代戏剧发生发展之关系
    第一节 禁毁戏剧的历史流程与权力话语考察
    第二节 禁毁戏剧与禁毁诗文、禁毁小说的差异比较
    第三节 禁毁戏剧对于古代戏剧史发生发展的影响
附录
    附录一 先秦至汉魏:正乐、禁戏与罪优年表
    附录二 隋唐:禁断散乐戏弄、禁限装扮竞演与诛禁优伶年表
    附录三 两宋:废教坊、禁民间丧祭戏与禁南戏宋杂剧年表
    附录四 金元:禁倡优、罢犯上作乱戏与禁治集场演剧年表
    附录五 明代:戏禁、戏教与禁毁戏剧撰演年表
    附录六 清代:官私禁戏、地域性设局收缴与禁毁戏剧载体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10)《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探讨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
第一章 梦下南洋初绽红:《红楼梦》入境马来亚的起始探源
    第一节 传教士学中文传福音
    第二节 领事官弘扬中华文化
    第三节 星洲寓公邱炜萲对《红楼梦》的接受与传播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梦在南洋百年红:《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
    第一节 《红楼梦》作为古典小说代表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教科书中的《红楼梦》节选
    第三节 书业与《红楼梦》销售市场
    第四节 《红楼梦》藏书的分布与价值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梦植南洋百花红:《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
    第一节 影视传播
    第二节 戏剧传播
    第三节 音乐传播
    第四节 艺术文化传播
    第五节 中式美食文化传播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南洋入梦千朝红:马新《红楼梦》研究
    第一节 报章期刊上的《红楼梦》文章
    第二节 大学机制下产生的《红楼梦》研究
    第三节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红楼梦》研究学位论文分析
总结—历史、现状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迎接辉煌的一九九七年 元旦社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六十年史诗笔记[J]. 寓真. 黄河, 2010(05)
  • [2]老巴 你好——巴金与萧乾[J]. 文洁若. 作家, 2004(12)
  • [3]“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D]. 周全华. 中共中央党校, 1997(01)
  • [4]从革命型到建设型的民主模式转换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历程(1949-2002)[D]. 段炼.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5]新中国体育广告研究 ——基于《中国体育报》广告的分析[D]. 孙科. 北京体育大学, 2013(10)
  • [6]二十世纪初叶湖南现代化之研究[D]. 刘淮. 湖南师范大学, 2004(07)
  • [7]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D]. 朱一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8]与连环画《江畔朝阳》相关的贺友直日记和手稿研究[D]. 侯奔奔.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9]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D]. 丁淑梅.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10]《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D]. 谢依伦(CHIA JEE LUEN). 山东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欢迎来到 1997 年元旦社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