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声学学会1999年青年学术会议纪要(论文文献综述)
赵玉卿,周永泽[1](2021)在《陈应时先生学术编年行述》文中提出陈应时先生为我国当代卓有成就的中国音乐史学家,他的研究涉及乐律学、音乐史学、琴学、中国传统音乐、中外音乐交流等多个领域,在敦煌乐谱、琴律理论、宫调体系等方面都有创建性的探索。文章以时间为序,梳理陈先生的学术成果,对其学术生涯进行编年,便于读者了解先生的学术成就,弘扬先生的学术精神,并以此表示对先生的深切怀念。
刘博[2](2020)在《微小型无人潜航器典型结构声散射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研究了两个具有典型结构的微小型无人潜航器(UUV)的声散射特性。一个为自主设计的鱼雷型PMMA材料多舱段微小型UUV,一个为用于商业的鱼雷型金属材料微小型UUV。应用声呐目标回声特性预报的不同方法:在低频段应用有限元方法,在高频段应用板块元方法,研究了具有典型结构的微小型UUV的目标强度;分析了入射平面波频率和入射方位角对微小型UUV目标强度的影响规律;讨论了不同频段、不同舱段充水的微小型UUV目标强度空间分布特性的形成机理;应用目标回声层析成像方法及基于主动声纳目标信道模型的频域间接方法研究了微小型UUV结构对声散射特性的影响。开展了微小型UUV声散射特性研究水声外场实验,测量了微小型UUV散射声场空间分布特性,实验测量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有限元方法及板块元方法对具有典型结构的微小型UUV声散射特性研究的可行性与正确性。对具有典型结构的微小型UUV进行声散射特性研究能为微小型UUV外型设计提供思路,也为微小型UUV的目标探测、通信、类识别、声隐身等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陈辉[3](2020)在《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更新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内外交流更加频繁。同时,许多高校的会议建筑年代较久,面临舒适度差的问题,而更新是较为经济且可行的方式。会议空间受到高校的限制,更新设计解决的矛盾更为突出和特殊,如何找到且分析现状问题和找出更新设计方法,是论文研究的重点。本文试图在对高校会议空间规划布局和会议建筑构成的全面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对华南地区高校的会议空间的更新设计研究展开深入的探讨。主要研究会议空间的布局更新设计和会议空间的物理环境更新两方面,前者是对学校会议空间规划布局、建筑平面布局、会议席布局和吊顶形式等的研究;后者针对采光照明、遮阳、视线、通风和声学等更新改造设计。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同时对相关概念做了界定,确定了本文研究范围和对象,再归纳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框架。第二章分析了会议空间更新设计的理论基础,以深圳香港中文大学校区二期规划,分析会议空间规划布局的更新设计,以广西大学的大礼堂更新设计为例,分析会议空间的问题总结、更新原则和更新方法。此外分析了其他地区的高校会议空间和其他类型的会议空间,分析其更新普遍性和其特殊性,针对华南地区高校做好会议空间的更新设计研究。第三章调研了11个华南地区高校,详细评价7个会议空间,对华南地区的高校做描述记录、公众问卷评价和专业建筑师的诊断分析,之后根据三个维度的调研,归纳了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普遍存在的问题,再对其更新设计的影响因素、趋势、指导原则、流程和方式等进行了总结。第四章主要介绍会议空间在高校中的布局更新方法,在校园建筑中的布局更新方法,以及会议建筑空间本身的布局更新方法。第五章从物理环境更新角度,以被动式技术为主,主动式技术为辅且相结合的策略,根据不同位置和使用情况对声、光、热和视线运用不同的物理环境更新方法。第六章以番禺区广州大学的会议空间更新设计为探索对象,用描述性和诊断性评价以及声光热的仪器测量,来从调研中总结问题,提出更新目标和原则,最后对学校的会议空间规划布局进行更新,且对三个会议建筑提出具体的更新改造设计方法。
彭志[4](2020)在《水下目标声散射频域/时域特性仿真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潜艇作为最具威胁的水下隐蔽作战平台,隐身性一直是其最重要的性能之一。随着潜艇的噪声级不断降低,声目标强度成为了衡量潜艇隐身性能最重要的指标。目前,研究水下结构声目标强度的方法从大类上分可以分为频域和时域两种。本文首先基于有限元法和板块元法对水下目标声散射频域特性开展了仿真分析,之后基于有限元法对其时域特性开展了仿真分析,最后基于这些计算方法开展了几种声散射典型工程问题的计算分析。具体工作如下:用商业有限元软件COMSOL的二维轴对称和二维两种空间维度分别建模计算了水下弹性球壳和无限长圆柱的声目标强度,并与理论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方法和这两种简化处理方法的有效性。然后使用板块元方法计算了刚性球和Benchmark潜艇的声目标强度,分别与理论解和BASIS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板块元方法计算刚性物体目标强度的有效性。然后对于刚性围壳、充水钢制围壳和真空钢制围壳,分别使用有限元法和板块元法计算了它们正横方向入射情况下的目标强度,比较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后对板块元方法在计算弹性物体目标强度时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估。用COMSOL软件的压力声学,瞬态模块计算了截断正弦波入射情况下铝球壳的回波时域波形,与文献中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时域有限元方法的准确性。对于铝球的近场回声强度,分别采用平面高斯波和点声源作为入射波计算得到了铝球的时域回波,把入射波和回波进行FFT后得到频域声压,将入射波和回波的频域声压带入公式计算得到的回声强度与频域有限元法计算得到的回声强度对比,得到相关结论。对于铝球的远场声目标强度,使用平面高斯波作为入射波,运用软件自带研究直接得到远场频域散射声压,与已有的入射波频域声压一起带入公式后计算后得到远场声目标强度,与理论解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论。使用COMSOL软件计算了水下带轴向板无限长圆柱壳在入射角角度变化时,声目标强度随轴向板位置变化的曲线,分析后得到一定规律。对板块元方法的公式进行研究,总结出了潜艇子结构声目标强度和全艇声目标强度的关系,为研究某个或者某些潜艇子结构对整艇声目标强度的影响提供了方法选择。使用时域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水下带自由液面和障碍物情况下测点记录的声波,为实验中选择水听器位置、目标位置、声源位置提供了参考。
李兵[5](2020)在《对抗主动探测水下目标声隐外形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声纳技术装备和探测模式正经历深刻的变革。集主/被动、多频段、多功能于一体以及多基地协同探测成为声纳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由此而生的对抗主动探测目标强度控制技术也逐渐成为水声领域研究的热点。声学覆盖层作为目标强度控制的主要装备已经应用于工程,历经数代发展,但仍难以满足低频声隐身的设计需求,迫切需要开展能够有效降低水下目标声散射的新方法。针对回波贡献最大的镜反射回波,本课题通过研究目标外形与单站目标强度或回声强度的内在联系,结合优化算法与目标声散射数值计算方法,创造性的尝试建立一套对抗主动声纳探测水中目标声隐外形的优化方法,从而满足在一定探测角度范围、探测声波频段内,降低并调控目标强度或回声强度及角检测率的工程设计需求。为了直观地认识目标表面外形对其声散射回波的影响规律,本课题首先计算并分析了4种典型简单形状目标(长形椭球、圆台、圆柱、椭圆柱)及其不同外形参数下的变形体和3类简化潜艇模型(Benchmark潜艇、Be TSSi II潜艇和Los Angeles核潜艇)的目标强度空-频特性,初步显现外形设计对目标声散射的影响规律。受此启发,针对自由场中诸如UUV/水雷头部、潜艇等目标的声隐外形优化问题,将优化算法、目标外形数学描述与目标声散射数值计算方法三者相结合,分别发展了基于有限元声散射降维技术和板块元法目标声隐外形优化方法,实现了给定频段内自由场目标在设定声波入射角的声隐外形优化设计。在基于板块元法目标声隐外形优化方法中,针对非轴对称复杂潜艇目标,采用部件相位干涉叠加法,将复杂潜艇目标简化分解为艇体和指挥台围壳两个主要部分,借助COMSOL-MATLAB耦合模块,并利用建立的基于板块元的优化算法成功实现了复杂潜艇目标的声隐外形设计,优化设计后的潜艇外形光顺,在大部分的探测角度和频段内具有较低的目标强度、角检测率,充分体现了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法的优势。针对Manta水雷等海底界面附近目标的声隐外形优化问题,本课题充分考虑目标与真实海洋环境相融的特点,基于板块元法,将优化方法的应用扩展为多传播路径叠加的声散射优化问题。针对收-发分置路径散射,将经典板块元法算法修正积分区域并考虑影区贡献的收-发分置情形。进而以COMSOL耦合MATLAB模块为平台,将目标表面外形与三维网格的自动剖分以及修正板块元法联合,同时以GA优化算法为控制手段,成功发展了针对沉底目标的声隐外形的优化方法。该方法能够在真实海底环境下实现给定频段内Manta水雷在给定掠射角范围时声隐外形自动优化设计。最后,本课题通过开展Benchmark潜艇缩比模型的声散射湖上试验,部分验证了本文利用板块元法计算非旋转体目标散射声场的准确性,间接保证了自由场中潜艇艇体和指挥台围壳声隐外形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本课题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将对潜艇、UUV/鱼雷、Manta水雷等水中目标的声隐外形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尹琭[6](2020)在《Benchmark潜艇子结构声散射耦合作用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对潜艇等水下大型航行器的水下声散射特征的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潜艇可以划分为多个子结构,不同子结构对于潜艇声散射特性的贡献不同,需要单独进行分析。因此本文主要对潜艇的不同子结构对声散射特性的影响进行计算与分析,计算在不同频段下各子结构对于整艇目标强度的贡献。本文首先介绍了现有的水中目标声散射的主要求解方法,主要对有限元算法、边界元法、物理声学方法进行了介绍,详细分析了本文中要采用的有限元耦合边界元算法以及板块元算法。针对傅里叶变换板块元算法以及Gordon板块元算法,分析了Gordon板块元算法的稳定性。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 5.3a软件的有限元+边界元进行低频仿真计算,使用Gordon板块元算法进行中高频段的声散射特性分析计算。采用刚性球,刚性圆柱,刚性圆锥,弹性球壳等简单结构对有限元耦合边界元算法以及Gordon板块元算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针对Benchmark潜艇模型,对潜艇的单个子结构的全频段声散射特性进行计算。根据目标强度的合成理论,给出了目标强度的空间参数评价方法。数值仿真分析了Benchmark潜艇多子结构之间的耦合情况下的全频段声散射特性,以及整艇的声散射特性。给出了不同频段下不同子结构耦合声散射特性对潜艇的目标强度的影响规律。
刘欣[7](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陶畹琪[8](2019)在《基于高校教室的语音传输指数预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音传输指数(STI)作为评价教室言语可懂度最重要的客观声学参量,可以综合考虑混响和噪声对语音信号的失真影响。将STI作为教室声学设计的参照声学参量,可确保教室实现良好的言语可懂度。但通常STI需要进行实际测量、复杂的评估才能得到,而这在工程早期设计阶段很难实现。因此,精确、快速的STI预测方法对于工程早期声学设计阶段的应用非常重要。本文使用6间高校教室(36个测点)空场实测声学数据对已有的三种STI预测方法进行了验证及对比,并提出使用混响时间(RT或T30)和信噪比(SNR)的STI快速预测方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文首先使用音质仿真软件ODEON对基于仿真脉冲响应的STI预测方法进行研究,对影响预测精度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包括吸声材料吸声系数的折减处理、仿真声源的选择等问题,发现在仿真声场与实际声场等效良好的前提下,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较小;之后对Houtgast等人提出的STI预测方法(需要输入RT、SNR值)进行验证,分别使用教室的实测与预测的RT、SNR对STI进行预测,对影响STI预测精度的RT与SNR估算流程提供了使用建议,可确保预测误差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上述两种STI预测方法虽然可以有效的对STI进行预测,但使用流程复杂、计算时间长,无法满足设计人员在调整声学设计方案时快速获取STI值的需求。针对上述两种STI预测方法存在的问题,有相关学者提出了使用RT快速预测STI的简化方程。本文选取了6个方程进行验证与分析,发现已有STI预测方程会低估距离声源较近测点的STI、高估距离声源较远测点的STI、只能对教室的平均STI进行粗略的估计。针对已有STI快速预测方程存在的问题,本文引入SNR作为修正STI预测结果的参量,基于6间高校教室的声学实测数据,尝试使用RT和SNR建立了STI快速预测方程,并使用另外三间样本教室对方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验证,STI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误差都在1个JND之内。本文对三种STI预测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验证与分析,针对影响预测精度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可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可靠的使用经验;本文使用RT和SNR建立的STI快速预测方程,有助于设计人员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快速获取更为精确的STI值,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张娟[9](2009)在《台湾新音乐(1945-1960)研究》文中认为很早以来,台湾就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历史文化变迁,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台湾音乐。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以后,海峡两岸长期隔离,我们对台湾音乐的了解就很少了。因此,关注和研究台湾音乐就成了我们音乐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再从海峡两岸目前关于研究台湾音乐的成果来看,虽有论着提及1945至1960年代的台湾音乐,但还未见对1945至1960年的台湾新音乐进行全面论述的专着。笔者以为,从整个台湾音乐历史发展进程看,1945至1960年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一方面,1945年台湾恢复中国主权后,新音乐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起点;另一方面,1949年国民政府迁往台湾,此期的音乐艺术有着独特的、区域性的时代特色和艺术形式。如果不了解这一时期的音乐文化,那么对台湾音乐史的认识就是不全面、不系统的。为此,·笔者以“1945至1960年的台湾新音乐”为研究对象,以大量的文献资料及音乐人物的口述史为基础,在尊重客观历史的前提下,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出发,以重要的人、事、物为研究主线,运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秉持论从史出的治史原则,对此期新音乐的面貌进行客观描述,探讨其新音乐的特点,并明确这一时段的新音乐在台湾音乐史上的特殊地位。全文内容有四:一是音乐教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第一章)。从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小学音乐教材、台湾省立师范大学音乐系、政工干部学校音乐系几方面入手,对这一时期台湾的普通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进行考察和研究;二是文艺机构、社会音乐活动及音乐传媒的发展(第二章)。先是以台湾文化协进会、台湾省交响乐团、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中国广播公司”国乐团、“国立音乐研究所”为代表,对此期的文艺机构进行考察。其次,从音乐会、全省音乐比赛、军歌推广活动以及对外音乐文化交流活动诸方面,对当时的社会音乐活动进行考述。最后以《新选歌谣》、“中国广播公司”音乐栏目、远东音乐社为主,对此期音乐传媒的发展进行考述;三是音乐家与专业音乐创作(第三章)。从大陆赴台音乐家、台湾本土音乐家两方面,对此期的作曲家进行重点介绍。同时从音乐体裁切入,对这一时期台湾的音乐创作情况予以回顾,并对主要作品进行音乐学分析;四是流行歌曲创作(第四章)。分台语、国语两部分,探讨当时流行歌曲的题材内容与歌词特点,并对主要作品的音乐特色进行分析。笔者经过深入、系统研究,认为1945至1960年的台湾,除了丰富的社会音乐生活外,还有不少艺术性较高的音乐作品,对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宝贵的食粮。更重要的是,它在整个台湾音乐发展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不但摒弃了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带有严重殖民色彩的殖民音乐文化,恢复了中华音乐文化传统,而且对日后台湾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娟[10](2009)在《台湾地区新音乐(1945—1960)发展管窥》文中提出
二、中国声学学会1999年青年学术会议纪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声学学会1999年青年学术会议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1)陈应时先生学术编年行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总 叙 |
二、学术编年 |
三、后 叙 |
(2)微小型无人潜航器典型结构声散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微小型UUV研发概况 |
1.3 国内外微小型UUV声散射特性研究概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典型结构的微小型UUV声散射研究方法 |
2.1 UUV外形结构分析 |
2.2 水中目标声散射的有限元法 |
2.2.1 有限元方法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简介 |
2.2.2 COMSOL软件模型构建流程 |
2.3 水中目标声散射的板块元法 |
2.4 基于主动声纳目标信道模型的频域间接方法 |
2.5 水下目标回声层析成像方法 |
2.6 数值计算方法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舱段充水PMMA材料微小型UUV声散射特性研究 |
3.1 多舱段充水PMMA材料微小型UUV模型 |
3.2 基于有限元法的声散射特性研究 |
3.3 基于板块元法的声散射特性研究 |
3.4 湖上实验及分析 |
3.4.1 实验布置 |
3.4.2 实验数据计算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属材料微小型UUV声散射特性研究 |
4.1 金属材料微小型UUV的几何模型 |
4.2 基于有限元法的声散射特性研究 |
4.3 基于板块元法的声散射特性研究 |
4.3.1 UUV目标回声强度随方位角变化特征 |
4.3.2 微小型UUV目标ES正横方位随频率变化特征 |
4.3.3 目标信道模型的频域间接方法 |
4.4 湖上实验及分析 |
4.4.1 实验布放 |
4.4.2 实验数据计算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全文总结与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3)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概念的界定 |
1.2.1 华南地区 |
1.2.2 高校 |
1.2.3 会议空间 |
1.2.4 更新设计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高校会议空间更新设计研究现状 |
1.3.2 国外高校会议空间更新设计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框架 |
第二章 会议空间更新设计理论基础与案例分析 |
2.1 会议空间更新的理论基础 |
2.1.1 建筑空间理论 |
2.1.2 文脉理论 |
2.1.3 环境行为心理学 |
2.1.4 绿色建筑理论 |
2.2 深圳香港中文大学会议空间布局更新案例研究 |
2.2.1 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概况 |
2.2.2 新建会议空间选址 |
2.2.3 会议空间规划布局更新形态 |
2.3 广西大学大礼堂更新设计案例研究 |
2.3.1 大礼堂基本概况 |
2.3.2 问题总结 |
2.3.3 更新设计原则 |
2.3.4 更新设计方法 |
2.4 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更新设计的横向对比分析 |
2.4.1 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与其他地区高校会议空间对比分析 |
2.4.2 高校会议空间与其他类型会议空间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调研及更新设计分析 |
3.1 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用后评价及问题归纳 |
3.1.1 评价体系 |
3.1.2 实地调研描述性记录 |
3.1.3 用后评价调查性分析 |
3.1.4 现场断性评价 |
3.1.5 问题归纳 |
3.2 影响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更新设计的因素 |
3.2.1 自然因素 |
3.2.2 经济因素 |
3.2.3 科技进步因素 |
3.2.4 会议模式 |
3.3 更新设计的趋势 |
3.3.1 会议过程无纸化 |
3.3.2 会议模式多样化 |
3.3.3 会议空间智能化 |
3.3.4 会议设施再多媒体化 |
3.3.5 建筑节能生态化 |
3.4 更新设计的指导原则 |
3.4.1 校园空间的协调性 |
3.4.2 空间使用的功能性 |
3.4.3 施工建造的经济性 |
3.4.4 会议空间的多样性 |
3.4.5 会议空间的生态性 |
3.5 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更新设计流程及方式 |
3.5.1 高校会议空间更新设计流程 |
3.5.2 会议空间更新设计方式 |
3.5.3 高校会议空间管理思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布局更新方法 |
4.1 会议空间在校园中的布局更新 |
4.1.1 集中式更新 |
4.1.2 散点式更新 |
4.1.3 功能混合式更新 |
4.2 会议空间在校园建筑中的布局更新 |
4.2.1 外置尽端型 |
4.2.2 外置独立型 |
4.2.3 内置型 |
4.3 高校会议建筑内布局更新 |
4.3.1 高校会议空间构成要素 |
4.3.2 会议席布局更新 |
4.3.3 附属用房的布局更新 |
4.3.4 吊顶更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物理环境更新方法 |
5.1 声环境更新 |
5.1.1 地面 |
5.1.2 墙面 |
5.1.3 吊顶 |
5.2 光环境更新 |
5.2.1 自然采光环境更新 |
5.2.2 遮阳方式更新 |
5.2.3 人工照明更新 |
5.3 热环境更新 |
5.3.1 引导自然通风 |
5.3.2 送回风方式 |
5.3.3 空调系统的选择 |
5.3.4 围护结构隔热方法 |
5.4 视线更新 |
5.4.1 屏幕 |
5.4.2 摄影机 |
5.4.3 参会者视线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实践探索——以番禺区广州大学会议空间更新设计为例 |
6.1 会议空间调研及问题总结 |
6.1.1 广州大学会议空间概况 |
6.1.2 会议空间调研 |
6.1.3 会议空间建筑技术测量及分析 |
6.1.4 会议空间问题总结 |
6.2 会议空间更新目标及原则探索 |
6.2.1 更新设计目标 |
6.2.2 更新设计原则 |
6.3 学校会议空间规划布局更新 |
6.3.1 新建会议空间拟选址 |
6.3.2 会议空间规划布局更新形态 |
6.4 图书馆副楼会议中心更新设计方法 |
6.4.1 交通空间布局更新 |
6.4.2 平面布局形式更新 |
6.4.3 吊顶布局更新 |
6.4.4 物理环境更新 |
6.4.5 细节更新 |
6.5 图书馆副楼报告厅更新设计方法 |
6.6 行政西楼多功能报告厅更新设计方法 |
6.6.1 会议区布局更新 |
6.6.2 附属用房布局更新 |
6.6.3 会议区吊顶布局更新 |
6.6.4 会议区声环境更新 |
6.6.5 会议区自然光环境更新 |
6.6.6 会议区视线调整 |
6.6.7 会议区热环境更新 |
6.7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附件1 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诊断性评分表 |
附件2 广州大学会议空间诊断性评分表 |
附件3 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调研描述性表 |
附件4 广州大学会议空间调研描述性表 |
附件5 广大图书馆副楼二楼会议中心技术图纸 |
附件6 广大图书馆副楼五楼报告厅技术图纸 |
附件7 行政西楼多功能厅技术图纸 |
致谢 |
(4)水下目标声散射频域/时域特性仿真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声散射频域仿真分析 |
2.1 声散射问题的有限元方法 |
2.2 频域有限元法算例校验 |
2.3 声散射问题的板块元方法 |
2.4 板块元方法算例校验 |
2.5 频域有限元法与板块元方法对比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声散射时域仿真分析 |
3.1 时域声波方程及频谱分析 |
3.2 时域有限元法算例校验 |
3.3 通过时域有限元法计算目标声目标强度方法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声散射频域时域计算方法应用 |
4.1 水下带轴向板无限长圆柱壳声散射 |
4.2 Benchmark潜艇子结构目标强度合成方法研究 |
4.3 典型结构声散射特征及实验测量布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研究内容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对抗主动探测水下目标声隐外形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目标强度预报和评估技术研究 |
1.2.2 目标强度控制技术研究 |
1.2.3 目标线型优化技术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水中目标声散射有限元降维技术与板块元法 |
2.1 声散射有限元降维技术 |
2.2 板块元法 |
2.2.1 收-发合置计算 |
2.2.2 收-发分置计算 |
2.2.3 推广到界面附近目标散射计算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典型简单目标及潜艇简化模型声散射空-频特性研究 |
3.1 典型简单目标声散射空-频特性 |
3.1.1 长形椭球 |
3.1.2 圆台 |
3.1.3 圆柱 |
3.1.4 椭圆柱 |
3.2 典型潜艇简化模型声散射空-频特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UUV/鱼雷头部声隐外形优化设计 |
4.1 UUV/鱼雷头部声隐外形优化方法 |
4.1.1 UUV/鱼雷头部几何描述和优化变量控制 |
4.1.2 优化目标函数 |
4.1.3 优化计算模型设置 |
4.1.4 Nelder-Mead优化算法简介 |
4.2 优化结果 |
4.2.1 单频点、单角度优化 |
4.2.2 多频点、单角度优化 |
4.2.3 多频点、多角度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潜艇艇体和指挥台围壳声隐外形优化设计 |
5.1 潜艇艇体和指挥台围壳的声隐外形优化方法 |
5.1.1 潜艇艇体几何描述和优化变量控制 |
5.1.2 指挥台围壳几何描述和优化变量控制 |
5.1.3 优化目标函数 |
5.1.4 模拟退火优化算法简介 |
5.2 优化结果 |
5.2.1 艇体多频点、多角度优化 |
5.2.2 指挥台围壳多频点、多角度优化 |
5.2.3 艇体和指挥台围壳组合体优化效果评估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沉底Manta水雷声隐外形优化设计 |
6.1 Manta水雷声隐外形优化方法 |
6.1.1 Manta水雷壳体几何描述和优化变量控制 |
6.1.2 优化目标函数 |
6.1.3 海底淤泥声学环境 |
6.1.4 遗传算法简介 |
6.2 优化结果 |
6.2.1 多频点、单掠射角优化 |
6.2.2 多频点、多掠射角优化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潜艇艇体和指挥台围壳的声隐外形优化方法试验验证 |
7.1 试验设备及模型 |
7.2 试验结果及与板块元仿真结果对比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Benchmark潜艇子结构声散射耦合作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水下目标声散射研究概况 |
1.2.1 水下目标声散射特性研究常用方法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与内容 |
1.3.1 本文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水中目标声散射计算方法 |
2.1 有限元法 |
2.2 边界元法 |
2.3 有限元耦合边界元算法 |
2.4 物理声学方法 |
2.5 板块元算法 |
2.5.1 傅里叶变换积分板块元算法 |
2.5.2 Gordon板块元算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尺度模型数值计算方法有效性验证 |
3.1 简单结构水下目标声散射理论 |
3.2 有限元耦合边界元算法有效性验证 |
3.2.1 边界元算法有效性验证 |
3.2.2 有限元耦合边界元算法有效性验证 |
3.3 板块元算法有效性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Benchmark潜艇子结构目标强度 |
4.1 Benchmark标准潜艇模型简介 |
4.2 Benchmark潜艇单子结构声散射特征 |
4.2.1 低频段Benchmark潜艇单子结构声散射特征 |
4.2.2 中高频段Benchmark潜艇单子结构声散射特征 |
4.3 不同计算方法对于计算重叠频段的分析 |
4.4 水中目标声散射目标强度的合成理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Benchmark潜艇目标强度 |
5.1 Benchmark潜艇多子结构耦合声散射特征 |
5.1.1 低频段Benchmark潜艇多子结构声散射耦合特征 |
5.1.2 中高频段Benchmark潜艇多子结构声散射耦合特征 |
5.2 Benchmark潜艇目标强度分析 |
5.3 计算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基于高校教室的语音传输指数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创新之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概念阐述及STI预测方法 |
2.1 相关声学参量概念阐述 |
2.1.1 言语可懂度 |
2.1.2 语音传输指数STI |
2.1.3 混响时间RT |
2.1.4 背景噪声与信噪比SNR |
2.2 STI预测方法及相关研究概况 |
2.2.1 基于仿真脉冲响应的STI预测方法 |
2.2.2 基于Houtgast等人提出的STI计算模型 |
2.2.3 快速预测STI的简化方程 |
2.3 本章小结 |
3 声学参量测量与实验方法 |
3.1 样本教室介绍 |
3.1.1 教室地理位置 |
3.1.2 教室基本信息 |
3.1.3 教室声源、测点位置设置 |
3.2 混响时间RT测量结果 |
3.2.1 测量方法及实验仪器介绍 |
3.2.2 RT测量结果 |
3.3 信噪比SNR计算结果 |
3.3.1 测量方法及实验仪器介绍 |
3.3.2 工作语音声级测量结果 |
3.3.3 背景噪声测量结果 |
3.3.4 SNR计算结果 |
3.4 语音传输指数STI测量结果 |
3.4.1 测量方法及实验仪器介绍 |
3.4.2 STI测量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STI预测方法的验证与有效性分析 |
4.1 基于仿真脉冲响应的STI预测方法有效性分析 |
4.1.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4.1.2 仿真声场与实际声场的声学等效 |
4.1.2.1 声源及测点的等效 |
4.1.2.2 材质吸声系数及散射系数的设置 |
4.1.2.3 其它仿真参数设置 |
4.1.3 STI预测结果与分析 |
4.1.3.1 吸声系数合理的折减系数探讨 |
4.1.3.2 两种仿真声源的STI预测结果对比 |
4.2 Houtgast等人提出的STI计算模型有效性分析 |
4.2.1 使用实测RT、SNR预测STI |
4.2.2 使用预测RT、SNR预测STI |
4.2.3 STI预测结果与分析 |
4.3 已有STI预测方程有效性分析 |
4.3.1 已有STI预测方程的选择 |
4.3.2 STI预测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混响时间RT和信噪比SNR建立STI预测方程 |
5.1 STI预测方程的建立 |
5.2 STI预测方程预测精度验证 |
5.2.1 样本教室的选择及声学数据获取 |
5.2.2 STI预测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混响时间RT实测数据 |
附录B 工作语音声级实测数据 |
附录C 背景噪声倍频带实测数据 |
附录D STI、SNR等声学参量数据汇总 |
附表E 混响时间RT — ODEON仿真格栅图 |
附表F 两种仿真声源的STI预测结果对比 |
附表G 语音传输指数STI — ODEON仿真格栅图 |
附表H 6间教室混响时间计算表格(依据Eying公式) |
附录I 方程 4.1~4.6 的STI预测结果 |
附录J 方程 4.1~4.6 的STI预测误差计算(JND)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台湾新音乐(1945-1960)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
二、与本课题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概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研究步骤 |
概述 |
第一章 音乐教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
第一节 普通音乐教育 |
一、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 |
二、中小学音乐教材的初步完善 |
(一) 《101世界名歌集》 |
(二) 《初级中学音乐(合订本)》 |
第二节 专业音乐教育 |
一、台湾省立师范大学音乐系 |
二、政工干部学校音乐系 |
小结 |
第二章 文艺机构、社会音乐活动及音乐传媒的发展 |
第一节 文艺社团与音乐表演团体 |
一、台湾文化协进会 |
二、台湾省交响乐团 |
三、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 |
四、"中国广播公司"国乐团 |
五、"国立音乐研究所" |
第二节 社会音乐活动 |
一、音乐会 |
二、全省音乐比赛 |
三、军歌推广活动 |
四、对外音乐文化交流活动 |
第三节 音乐传媒的发展 |
一、《新选歌谣》 |
二、"中国广播公司"音乐栏目 |
三、远东音乐社 |
小结 |
第三章 音乐家与专业音乐创作 |
第一节 专业音乐家 |
一、大陆赴台音乐家 |
(一) 萧而化 |
(二) 张锦鸿 |
(三) 康讴 |
(四) 李永刚 |
(五) 李中和 |
(六) 沈炳光 |
二、台湾本土音乐家 |
(一) 陈泗治 |
(二) 吕泉生 |
(三) 郭芝苑 |
第二节 声乐创作 |
一、群众歌曲 |
二、儿童歌曲 |
三、抒情歌曲与艺术歌曲 |
四、合唱曲 |
第三节 器乐曲与歌(舞)剧创作 |
一、民族器乐独、合(重)奏曲 |
二、室内乐与小型器乐曲 |
三、交响乐 |
四、歌(舞)剧音乐 |
小结 |
第四章 流行歌曲创作 |
第一节 台语流行歌曲 |
一、题材内容及歌词特点 |
二、歌曲选介及其音乐特色 |
第二节 国语流行歌曲 |
一、题材内容及歌词特点 |
二、歌曲选介及其音乐特色 |
小结 |
结论 |
一、1945-1960年间台湾新音乐的特点 |
(一) "反攻"大陆 |
(二) 思乡 |
(三) 悲情 |
二、对1945至1960年台湾新音乐的认识与评价 |
(一) 扫除日本殖民色彩,恢复中华音乐文化传统 |
(二) 奠基音乐事业基础,开拓音乐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此部分内容限定在1945-1960年) |
附录一:台湾省立师范学院音乐学系第1届毕业演奏会节目单 |
附录二:歌咏比赛统计表 |
附录三:省交室内定期音乐会统计表 |
附录四:省交露天音乐会统计表 |
附录五:节庆音乐会统计表 |
附录六:访台音乐家音乐会统计表 |
附录七:专业音乐家的演出活动 |
附录八:其它音乐会活动纪事 |
附录九:赴台音乐家及音乐表演团体活动纪事 |
附录十:台湾音乐家及音乐表演团体出访活动纪事 |
附录十一:《新选歌谣》刊载歌曲一览表 |
附录十二:吕泉生创作歌曲一览表 |
附录十三:郭芝苑音乐作品一览表 |
附录十四:台语流行歌曲一览表 |
附录十五:国语流行歌曲一览表 |
附录十六:台湾新音乐大事记(1945-1960)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与主要成果 |
后记 |
四、中国声学学会1999年青年学术会议纪要(论文参考文献)
- [1]陈应时先生学术编年行述[J]. 赵玉卿,周永泽. 音乐文化研究, 2021(03)
- [2]微小型无人潜航器典型结构声散射特性研究[D]. 刘博.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3]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更新设计研究[D]. 陈辉. 广州大学, 2020(02)
- [4]水下目标声散射频域/时域特性仿真及应用研究[D]. 彭志.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5]对抗主动探测水下目标声隐外形优化设计[D]. 李兵.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3)
- [6]Benchmark潜艇子结构声散射耦合作用特征研究[D]. 尹琭.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7]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8]基于高校教室的语音传输指数预测方法研究[D]. 陶畹琪.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9]台湾新音乐(1945-1960)研究[D]. 张娟. 中央音乐学院, 2009(05)
- [10]台湾地区新音乐(1945—1960)发展管窥[J]. 张娟. 音乐研究,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