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稀土元素添加剂在导电铝中的作用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郭蓓,李冬冬,束俊杰,张哲,刘兰轩,汪洋,刘秀生[1](2021)在《铝合金表面化学转化膜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铝合金的广泛应用,如何改善铝合金的耐蚀性也成为重要研究课题。综述了几种关于铝合金表面处理的化学转化方式,包括铬酸盐处理、稀土处理、凝胶-溶胶法、有机酸以及有机硅烷处理等,论述了每种方法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对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优缺点进行了对比,指出目前能够完全替代六价铬钝化法的环保高效的转化法尚未成熟,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巩锐,侯步逸,陈彤,王延龙,李兰芸,李宏伟,张新[2](2021)在《镁合金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文中提出镁合金具有的独特性能已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兵工等领域广泛应用,但其极易腐蚀的缺点给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潜在的危险,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从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现状着手,重点讨论了电解液体系、电参数、氧化时间、添加剂等对镁合金陶瓷膜性能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微弧氧化陶瓷膜的组成、结构特征和形成过程,并提出了镁合金微弧氧化的发展方向。
冯涛[3](2021)在《CeO2改性石墨烯对PAO5w-40润滑油润滑性能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润滑油作为一种能够减少运动零件间摩擦磨损的最有效方式而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尽管传统润滑油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但在重载条件下使用时,极易被“挤出”,造成摩擦副的直接接触,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型纳米添加剂来满足传统润滑油在重载条件下失效时,仍能对摩擦副起到润滑效果。石墨烯凭借着其自身优异的光学、热学、导电性、力学性能等特性成为当今研究的明星材料,但是当石墨烯纳米粉体作为润滑油添加剂时,存在易团聚、均匀分散不可控等诸多问题制约着石墨烯改性润滑油的发展和应用。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石墨烯表面改性方法,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表面负载氧化铈(CeO2)纳米颗粒的石墨烯复合粉体,并且从摩擦学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了石墨烯作为PAO5w-40润滑油添加剂的减摩性能,并对其减摩机理进行了分析。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共混-水热-冷冻干燥的新工艺,在rGO纳米片上生长出了晶粒尺寸在6.64-11.84nm之间、分散均匀的CeO2纳米粒子,得到了负载有CeO2纳米颗粒的还原氧化石墨烯粉体(CeO2/rGO)。2.分析了 CeO2/rGO纳米粉体的活化指数、在PAO5w-40润滑油中的Zeta电位值以及 CeO2/rGO-1:3、CeO2/rGO-1:1、CeO2/rGO-3:1 纳米粉体作为润滑添加剂在 PAO5w-40润滑油中的分层沉淀现象。活化指数值(CeO2/rGO-1:3、CeO2/rGO-1:1、CeO2/rGO-3:1活化指数值分别为 36.8%、41.6%、64.1%),Zeta 电位值(rGO、CeO2/rGO-1:3、CeO2/rGO-1:1、CeO2/rGO-3:1 Zeta 电位值分别为-27.578mV、-28.099mV、-33.805mV、-33.827mV)。静置宏观照片(rGO、CeO2、CeO2/rGO-1:3、CeO2/rGO-1:1等纳米粉体在润滑油中静置一个月出现了明显分层和沉淀现象,而CeO2/rGO-3:1粉体在润滑油中静置一个月无明显分层和沉淀)。3.研究了在特定温度下纳米粉体对润滑油粘度和对金属腐蚀性的影响,rGO、CeO2、CeO2/rGO-1:3、CeO2/rGO-1:1等纳米粉体均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 PAO5w-40润滑油的粘度,而添加CeO2/rGO-3:1纳米粉体降低了基础润滑油的粘度,提高了润滑油的流动性;对照铜片腐蚀卡片,添加几种石墨烯纳米粉体并不会增加润滑油的腐蚀性。4.通过POD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含纳米粉体添加剂润滑油的摩擦性能,粉体添加质量比为3%时,添加CeO2/rGO-3:1纳米粉体润滑油具有最佳的润滑性能,相比纯PAO5w-40基础润滑油,摩擦系数降低了 31.9%,磨痕深度减少了 23.1%,磨损体积减少了 83.3%。
王臣[4](2021)在《矿井提升钢丝绳改性润滑油摩擦学特性研究》文中认为
李竹韵[5](2021)在《高分散体系与掺杂对ZnO压敏电阻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
聂天成[6](2021)在《焙烧活化对煤矸石中稀土元素的赋存及浸出影响研究》文中指出
师慧娟[7](2021)在《电解铜箔镀液中添加剂检测及抗腐蚀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铜箔作为印制线路板和锂离子电池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因腐蚀导致经济损失高达上千万,因此研究表面涂层提高铜箔的抗腐蚀性并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有机添加剂由于其可以改善电镀溶液的稳定性、分散能力、深镀能力及镀层的组织结构等而被广泛应用在电解铜箔制备及表面处理过程。但是由于在施镀过程中,添加剂存在分解、团聚、失效等问题,使之有效浓度难以准确得知,因此精准控制镀液中添加剂的含量,对于稳定铜箔质量非常重要。目前水溶液中各添加剂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滴定法和电化学法等,但是单独使用这些方法无法避免镀液中大量铜离子和硫酸的干扰。因此探索一种合适的方法对酸铜镀液中添加剂浓度进行快速精准检测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系统研究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酸铜镀液中有机添加的基本原理及样品分析,同时采用电化学辅助硅烷偶联剂改性氧化石墨烯涂层提高铜箔的抗腐蚀性。论文的详细内容和结果如下:1.介绍了电解铜箔、添加剂种类、添加剂含量检测及抗腐蚀等相关内容,阐述了镀液中各成分对铜箔性能的影响,举例说明了各成分含量检测及铜箔抗腐蚀性的研究现状,并讲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2.研究了酸铜镀液中聚乙二醇的结构特征,结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理和显色剂与聚乙二醇形成离子缔合物的发光原理,建立吸光度与聚乙二醇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针对传统非酸铜溶液中聚乙二醇的检测方法无法避免镀液中铜离子和氢离子的干扰,通过调节镀液的pH值,利用中性条件下氢氧化铜沉淀与聚乙二醇溶液的密度差原理,分离出聚乙二醇。依据朗伯比尔定律,聚乙二醇在1~3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大于99%,为后续酸铜镀液中聚乙二醇含量的测定提供技术支撑。3.研究了酸铜镀液中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的性能特征,在排除镀液中铜离子和氢离子干扰后,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及显色剂与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的发光原理,建立吸光度与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利用紫脲酸铵为显色剂,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分析铜离子的含量;依据硫酸钡沉淀法及溶液电中性原理,定量分析镀液中硫酸的浓度,为后续未知镀液中添加剂及主盐成分的测定提供数据支撑。4.研究了酸铜镀液中明胶的结构特征,分别采用电化学方法和凯氏定氮法与水杨酸法相结合法测定镀液中明胶含量,阐明了明胶对吸氧电位的影响规律和显色原理,建立了明胶浓度与吸氧电位和吸光度的线性关系。5.针对传统硅烷偶联剂改性氧化石墨烯涂层提高铜箔抗腐蚀性存在涂层易开裂和性能不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化学辅助硅烷偶联剂改性氧化石墨烯涂层的方法。以涂有氧化石墨涂层的铜箔作为阴极,在直流电作用下,铜箔表面发生局部碱化,促进硅烷偶联剂网状交联结构生成,在此过程中氧化石墨烯被还原。该方法制备的涂层抗腐蚀性能高达98.44%,接触角为103.3℃,使铜箔的抗腐蚀性和疏水性显着提高。
付利雯[8](2021)在《超声喷雾热解制备氧化钆和氧化镨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工业上制备稀土氧化物的方法通常为沉淀-焙烧法。此类方法存在沉淀剂成本高、能耗高、副产品及废水难处理等问题。因此,探索一种绿色高效的稀土氧化物制备方法对稀土产业技术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氯化稀土溶液为原料,开展了柠檬酸辅助超声喷雾热解制备稀土氧化物理论及实验研究。获得了氯根含量满足工业需求的稀土氧化物产品。论文简要工作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对氯化钆和氯化镨钕热解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相关反应进行了热力学计算研究。基于对热力学数据的分析,开展了柠檬酸辅助超声喷雾热解实验研究。使用纯氯化钆作为原料,探索了柠檬酸辅助超声喷雾热解制备稀土氧化物的可行性,并分析了柠檬酸在超声喷雾热解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引入柠檬酸后制备的前驱体为多孔球壳或碎片,形貌疏松,有利于反应气体的进入和生成气体的逸出。前驱体转化为氧化钆产品所需的焙烧温度显着降低,在700℃左右焙烧4 h即可获得氧化钆粉末产物。(2)开展了工业原料酸性氯化钆溶液超声喷雾热解实验,探索了柠檬酸辅助超声喷雾热解对于工业原料的适用性。主要研究了柠檬酸添加量、前驱体焙烧温度等工艺参数改变对于最终产品的物相和氯根含量的影响。获取了制备氧化钆较优的工艺条件:氯化钆换算为氧化钆与一水合柠檬酸的质量比为2:1,焙烧温度为950℃,焙烧时间为4 h。此条件下可制备氯根含量为401 ppm的氧化钆产品。(3)开展了工业原料氯化镨和氯化钕酸性混合溶液超声喷雾热解实验,进一步研究此类超声喷雾热解过程的普适性。深入研究了柠檬酸添加量、前驱体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混合氧化物复杂产品的物相和氯根含量的影响。获得了制备氧化镨钕较优的工艺条件:氯化镨钕换算为氧化镨钕与一水合柠檬酸的质量比为4:1,焙烧温度为1050℃,焙烧时间为4 h。此条件下可制备氯根含量为136 ppm的氧化镨钕产品,氧化镨钕物相为Pr4O7和A型Nd2O3。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酸辅助超声喷雾热解过程在较低温度下即可有效制备低氯根含量的稀土氧化物。相比于传统的沉淀-焙烧法,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废水的产生。研究成果为推动超声喷雾热解工艺流程广泛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基础。
黎兆鑫[9](2021)在《制备工艺对银铜合金的组织与性能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一些在强度、导电性、耐热性、延展性方面都有较高要求的高端领域,如工业机器人手臂、无人机、电机转子等。现有的高强高导材料都不满足相应的性能要求,而铜银合金在这些方面却展现出了其巨大的优势。本文采用“连续熔炼-上引连铸”的新方法制备了Cu-2Ag合金杆坯、板坯及Cu-3Ag合金板坯。结合固溶、时效、退火、轧制、拉拔等工艺制备了Cu-2Ag合金线材和Cu-2Ag、Cu-3Ag合金板材。利用拉伸试验、导电率测试、硬度测试等性能测试手段测量了Cu-2Ag及Cu-3Ag合金在加工制备过程中性能的变化规律,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显微分析手段观察了Cu-2Ag及Cu-3Ag合金在加工制备过程中微观组织及第二相的演变规律,分析了不同制备工艺对Cu-2Ag及Cu-3Ag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以上引连铸的方式制备Cu-2Ag和Cu-3Ag板坯,可实现合金板型规整、致密度高,表面光洁而不需铣面,满足后续成型和使用性能的需要,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显着的优势。Cu-Ag合金经过一定变形量的冷变形后,晶粒沿冷变形的方向被拉长,晶界变得较为模糊,呈现典型的冷变形组织,大量的位错团簇将晶粒包裹,银颗粒也会沿冷变形的方向拉长;当变形量比较大时,合金组织呈现细纤维状,且平行于冷变形方向,富银颗粒沿冷变形方向被拉的更加细长,呈不连续的纤维状。通过对Cu-3Ag合金板进行固溶工艺研究,发现950℃×4 h、850℃×2 h、900℃×1 h、950℃×1 h这四个工艺可使银原子固溶的较为彻底;而经过750℃×1 h固溶,银原子固溶不完全。Cu-3Ag合金经过400℃×12 h时效后,其达到了较好的导电率和显微硬度匹配,综合性能可达160.0 HV0.2、89.1%IACS,铜基体上有较多椭圆状的面心立方Ag析出相弥散分布,其尺寸在10-40 nm。固溶后的Cu-2Ag合金板经过450℃×30 min时效后,球状银颗粒在基体上分布的较为均匀;450℃×4 h时效后,球状银颗粒的数量无明显增多,其尺寸略微增大;450℃×12 h时效后,基体中出现了少量棒状的银相;450℃×48h时效后,棒状银相变得更加粗大,数量也有了一定增加。Cu-2Ag合金板在450℃下时效不同时间,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合金的硬度和导电率都有所提升,但增幅不大。450℃×48 h时效时综合性能最好,即硬度为74.9 HV0.2,导电率为92.7%IACS。相比于板坯,Cu-2Ag合金杆坯基体上的球状银颗粒分布的更加弥散,尺寸更小,维氏硬度提高15.8%。冷变形对Cu-Ag合金导电率的降低并不明显,但冷变形后合金的强硬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在相同冷变形量时,冷拉对Cu-2Ag合金的加工硬化率要高于冷轧。900℃×2 h固溶后,合金的强硬度大幅下降,但相比上引铸态时有略微提升,固溶后合金的导电率也有一定升高。经过900℃×2 h固溶后在400℃下时效不同时间,Cu-2Ag合金杆的强硬度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而下降,但降幅不大;导电率有大幅提升。从综合性能看,400℃×2 h时效的性能较好,即抗拉强度为481 Mpa,导电率为90.0%IACS。在本研究中,采用新方法制备的Cu-3Ag合金的抗软化温度在450~500℃之间,Cu-2Ag合金板材和杆材的抗软化温度均在400~450℃之间。
韩钰[10](2017)在《稀土微合金化高导电率耐热铝合金材料研究、表征及其微动磨损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架空输电线路耐热铝合金导线的导电率≥60%IACS(20℃),较钢芯铝绞线用硬铝导体材料的导电率低1%IACS,造成线路损耗增加1.5%,这导致耐热铝合金导线未能大面积应用。因此,在保证较高载流量的同时,如何提高耐热铝合金的导电率,减少输电线损,是目前耐热铝导线发展的关键。同时,架空导线运行由于覆冰、一定风速等都会发生振动和舞动,由此产生的微动磨损行为也将对铝合金材料构成损伤。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期望通过微合金化对铝导体材料微观结构及耐热机理、微动磨损行为等方面研究,获得理想的耐热铝合金导体合金体系及制备工艺。论文以耐热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耐热铝合金导线导电率低、耐热性与力学性能及电性能难以兼顾、微动磨损严重的突出问题,开展基于微合金化的高导耐热铝合金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选用Al-Zr合金作为主要研究材料,通过添加微量稀土元素Er或Y对铝导体材料微观结构、耐热机理、耐热铝合金导体合金体系配方。揭示了Zr、B、稀土Re微合金化元素复合添加对性能的调控规律,解决了铝合金微合金化配方与性能的匹配性设计问题。(2)系统研究了耐热铝合金导线中不同第二相的强化机理,提出并验证了第二相组态对电工铝合金材料宏观性能的调控机制,获得了Zr、稀土Re微合金化元素复合添加的最优化添加量,实现了耐热铝合金导体综合性能的最优化设计,最终获得了61%IACS高导电率耐热铝合金导体材料的成分配方。(3)通过对新型微合金化高导耐热铝合金单丝导线进行高温时效试验、常温拉伸及导电性试验,结果表明多元微合金化设计使导线的原始组织晶粒细化,保证了较高的初始强度和塑性。导线具有良好的抗短时软化和抗120℃长时软化特性,时效过程中含Zr和Er的沉淀相的析出,在提高耐热性的同时,也改善了导线的导电性。(4)采用导电润滑脂和不同的架空脂对自研耐热铝合金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分析了磨斑表面形貌和成分,结果表明,导电润滑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抗磨性能;新型架空脂在2HZ和5HZ不同载荷条件下均时表现出比传统的架空脂具有更好的减摩抗磨性能。
二、稀土元素添加剂在导电铝中的作用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稀土元素添加剂在导电铝中的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铝合金表面化学转化膜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
1 各种化学转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
1.1 铬酸盐转化法 |
1.2 稀土元素转化法 |
1.3 磷化膜法 |
(1)工艺参数 |
(2)不同添加剂 |
(3)前后处理 |
1.4 钼酸盐法 |
1.5 高锰酸盐法 |
1.6 钛锆转化法 |
1.7 溶胶-凝胶法 |
1.8 有机酸处理法 |
1.9 有机硅烷处理法 |
2 结 语 |
(2)镁合金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微弧氧化的研究现状 |
工艺参数对镁合金微弧氧化的影响 |
电解液体系 |
电参数 |
氧化时间 |
添加剂 |
稀土对镁合金微弧氧化的影响 |
微弧氧化膜的组成 |
结束语 |
(3)CeO2改性石墨烯对PAO5w-40润滑油润滑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润滑简介 |
1.1.1 润滑油的构成及作用 |
1.1.2 润滑机制 |
1.1.3 润滑添加剂 |
1.2 石墨烯概述 |
1.2.1 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能 |
1.2.2 石墨烯的制备 |
1.3 石墨烯表面改性 |
1.4 石墨烯在润滑油中的应用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1.5.2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 实验方案与方法 |
2.1 实验方案 |
2.2 实验技术路线 |
2.3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3.1 实验材料 |
2.3.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4 稀土改性石墨烯纳米复合粉体的制备 |
2.4.1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 |
2.4.2 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的制备 |
2.4.3 稀土改性石墨烯(CeO_2/rGO)的制备 |
2.5 微观组织结构分析 |
2.5.1 相结构分析 |
2.5.2 微观形貌观察 |
2.5.3 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 |
2.5.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5.5 热稳定性分析 |
2.5.6 粒径分析 |
2.6 润滑油性能测试 |
2.6.1 分散稳定性分析 |
2.6.2 粘度分析 |
2.6.3 铜片腐蚀测试分析 |
2.6.4 摩擦学性能分析 |
3 稀土改性石墨烯的组织结构与特性分析 |
3.1 XRD分析 |
3.2 Raman分析 |
3.3 SEM分析 |
3.4 XPS分析 |
3.5 TEM分析 |
3.6 FT-IR红外光谱分析 |
3.7 热稳定性分析 |
3.8 粒径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4 添加稀土改性石墨烯润滑油性能分析 |
4.1 润滑油理化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4.1.1 流动性分析 |
4.1.2 铜片腐蚀实验 |
4.2 分散稳定性分析 |
4.2.1 活化指数 |
4.2.2 Zeta电位分析 |
4.2.3 添加粉体润滑油宏观照片 |
4.3 不同比例CeO_2/rGO-3:1复合粉体添加剂摩擦学性能分析 |
4.3.1 摩擦系数 |
4.3.2 磨痕形貌分析 |
4.3.3 磨痕三维形貌分析 |
4.4 相同比例下不同类别添加剂摩擦学性能分析 |
4.4.1 摩擦系数 |
4.4.2 磨痕形貌分析 |
4.4.3 磨痕三维形貌分析 |
4.5 磨痕Raman分析 |
4.6 改性石墨烯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减摩机理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及奖励 |
(7)电解铜箔镀液中添加剂检测及抗腐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解铜箔概述 |
1.1.1 电解铜箔的发展史 |
1.1.2 铜箔的分类 |
1.1.3 电解铜箔与压延铜箔的区别 |
1.1.4 铜箔表面处理工艺 |
1.2 粗化技术中添加剂的分类 |
1.2.1 晶粒细化剂 |
1.2.2 整平剂及光亮剂 |
1.2.3 表面活性剂 |
1.2.4 无机添加剂 |
1.3 酸铜镀液中添加剂含量的定量分析 |
1.3.1 酸铜镀液中有机添加剂的定量检测方法 |
1.3.2 酸铜镀液中无机物的含量检测 |
1.4 金属防腐蚀 |
1.4.1 铜箔的防腐 |
1.4.2 硅烷偶联剂KH-550 概述 |
1.4.3 氧化石墨烯概述 |
1.5 本论文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酸铜镀液中聚乙二醇含量的分析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原理 |
2.2.4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次碳酸铋体系显色剂组分的选择及用量 |
2.3.2 次碳酸铋体系缓冲溶液pH值的影响 |
2.3.3 次碳酸铋体系显色剂用量的影响 |
2.3.4 次碳酸铋体系缓冲溶液用量对吸光度的影响 |
2.3.5 次碳酸铋体系离心转速对吸光度的影响 |
2.3.6 次碳酸铋体系校准曲线 |
2.3.7 次碳酸铋体系样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酸铜镀液中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及主盐含量的定量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部分 |
3.3.1 酸铜镀液中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的检测 |
3.3.2 铜离子含量的测定 |
3.3.3 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
3.3.4 氢离子的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酸铜镀液中明胶含量的分析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部分 |
4.3.1 酸铜镀液中微量明胶的定量分析 |
4.3.2 酸铜镀液中大量明胶含量的定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硅烷偶联剂改性氧化石墨烯涂层提高铜箔抗腐蚀性能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3 GO的合成 |
5.2.4 GO涂层的制备 |
5.2.5 S-GO涂层的制备 |
5.2.6 E-GO涂层的制备 |
5.2.7 E-GO涂层制备的机理研究 |
5.3 表征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GO的物性表征 |
5.4.2 不同涂层的物性表征 |
5.4.3 不同涂层的电化学表征 |
5.4.4 不同涂层的亲水性表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超声喷雾热解制备氧化钆和氧化镨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土及其应用概况 |
1.1.1 稀土元素简介 |
1.1.2 稀土资源概况 |
1.1.3 稀土应用概况 |
1.2 稀土氧化物制备研究现状 |
1.2.1 沉淀焙烧法 |
1.2.2 水热法 |
1.2.3 溶胶-凝胶法 |
1.2.4 微乳液法 |
1.2.5 其他方法 |
1.3 喷雾热解及其在制备稀土氧化物的应用 |
1.3.1 喷雾热解的特点 |
1.3.2 火焰喷雾热解技术 |
1.3.3 超声喷雾热解技术 |
1.3.4 喷雾热解在制备稀土氧化物的应用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 实验主要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纯氯化钆超声喷雾热解实验 |
2.3.2 工业氯化钆溶液超声喷雾热解实验 |
2.3.3 工业氯化镨钕溶液超声喷雾热解实验 |
2.4 分析检测方法 |
2.4.1 前驱体和产品物相检测 |
2.4.2 前驱体和产品形貌检测 |
2.4.3 双羟基氯化稀土热分析 |
2.4.4 前驱体和产品元素状态检测 |
2.4.5 产品氯离子含量检测 |
2.4.6 前驱体和产品粒度检测 |
第三章 氯化钆和氯化镨钕溶液热解过程热力学研究 |
3.1 氯化钆溶液热解的热力学 |
3.2 氯化镨钕溶液热解的热力学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氯化钆超声喷雾热解制备氧化钆实验研究 |
4.1 纯氯化钆超声喷雾热解实验研究 |
4.1.1 柠檬酸对前驱体物相的影响 |
4.1.2 柠檬酸对产品物相的影响 |
4.1.3 焙烧温度对产品物相的影响 |
4.2 柠檬酸促进GdOCl热解机理研究 |
4.2.1 前驱体和产品形貌分析 |
4.2.2 前驱体成分分析 |
4.2.3 反应机理分析 |
4.3 工业氯化钆溶液超声喷雾热解实验研究 |
4.3.1 实验结果分析 |
4.3.2 氯根含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声喷雾热解制备复合氧化镨钕实验研究 |
5.1 工业氯化镨钕溶液超声喷雾热解实验研究 |
5.1.1 柠檬酸对前驱体物相的影响 |
5.1.2 低温焙烧对氧化镨钕转变的影响 |
5.1.3 高温焙烧对氧化镨钕转变的影响 |
5.1.4 焙烧时间对产品物相的影响 |
5.1.5 实验条件对产品氯根含量的影响 |
5.1.6 实验条件对前驱体和产品粒度的影响 |
5.2 前驱体和产品组成和形貌分析 |
5.2.1 前驱体的组成和形貌分析 |
5.2.2 产品的组成和形貌分析 |
5.2.3 氧化镨钕组成形式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产物粒度分布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制备工艺对银铜合金的组织与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导耐热铜合金的研究现状 |
1.2 Cu-Ag合金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1.3 Cu-Ag合金的沉淀析出效应 |
1.4 Cu-Ag合金的制备技术现状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原料 |
2.2 试验设备 |
2.3 合金制备工艺路线及试验方案 |
2.4 性能测试 |
2.4.1 硬度的测量 |
2.4.2 抗拉强度的测量 |
2.4.3 导电率的检测 |
2.4.4 抗软化温度的测定 |
2.5 显微组织的观察 |
2.5.1 光学显微组织观察 |
2.5.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2.5.3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三章 基于“上引-冷轧”的铜银合金板带材组织与性能 |
3.1 铜银合金的上引带坯工艺开发及铸坯组织 |
3.1.1 铜银合金带坯上引工艺开发 |
3.1.2 铜银合金上引带坯的组织特点 |
3.2 轧制规程的设计 |
3.3 形变热处理对Cu-2Ag合金板带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3.3.1 Cu-2Ag合金上引板坯及冷轧板的显微组织 |
3.3.2 Cu-2Ag合金固溶状态及时效析出的显微形貌 |
3.3.3 Cu-2Ag合金固溶后直接时效的性能分析 |
3.3.4 Cu-2Ag合金固溶后冷轧再时效的性能分析 |
3.4 形变热处理对Cu-3Ag合金板带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3.4.1 退火工艺状态下Cu-3Ag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
3.4.2 固溶工艺对Cu-3Ag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3.4.3 二次冷轧和时效对Cu-3Ag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3.5 Cu-Ag合金板带材的抗软化温度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上引-冷轧”工艺路线的铜银合金杆线材的组织与性能 |
4.1 铜银合金上引铜杆工艺开发 |
4.2 冷轧和冷拉工艺过程 |
4.3 形变热处理过程中铜银合金的组织和性能转变 |
4.3.1 Cu-2Ag合金宏观组织及金相显微组织分析 |
4.3.2 Cu-2Ag合金扫描显微组织及EDS图像分析 |
4.3.3 Cu-2Ag合金断口形貌分析 |
4.3.4 Cu-2Ag合金各状态下的性能 |
4.4 铜银合金的抗软化性能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稀土微合金化高导电率耐热铝合金材料研究、表征及其微动磨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铝合金导线的耐热机理 |
1.3 金属导电性能研究发展 |
1.3.1 温度的影响 |
1.3.2 冷塑性变形和应力的影响 |
1.3.3 合金化的影响 |
1.3.4 合金组织对导电性的影响 |
1.4 铝合金的微合金化 |
1.4.1 常用稀土对铝合金导电性能影响 |
1.4.2 常用稀土对铝合金耐热性能的影响 |
1.5 耐热铝合金导线的性能 |
1.5.1 耐热性能 |
1.5.2 导电性 |
1.5.3 蠕变特性 |
1.5.4 耐热导线配套金具性能 |
1.6 磨损的相关机理与研究进展 |
1.7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7.1 研究背景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微合金化对耐热铝合金性能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1.2 试验工艺 |
2.1.3 性能测试方法 |
2.2 配料设计 |
2.3 合金元素存在形态、交互作用及微观结构对铝性能影响规律研究 |
2.3.1 稀土元素的影响 |
2.3.2 B元素的影响 |
2.3.3 Fe元素的影响 |
2.4 多元系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其影响 |
2.5 铝合金形变诱发析出动力学规律研究 |
2.5.1 动力学计算方法 |
2.5.2 实验数据及其分析 |
2.5.3 析出相对耐热性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导电率耐热铝合金导体配方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配料设计 |
3.3 导体配方研究 |
3.3.1 微合金元素含量、合金化体系及交互作用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3.3.2 合金元素加入对铝导体性能的影响及合金锭配方的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合金化元素及微观结构对高温导电率的影响机理研究 |
4.1 时效试验 |
4.2 时效处理后导电性测试结果 |
4.3 合金成分对铝导线显微组织的影响 |
4.3.1 铝合金相图分析 |
4.3.2 多元合金之间的相互作用 |
4.4 光学金相及显微硬度分析 |
4.4.1 原始状态导线的金相分析 |
4.4.2 导线 120℃时效后的金相组织 |
4.4.3 导线 150℃时效后的金相组织 |
4.4.4 显微硬度测试结果 |
4.5 SEM分析 |
4.5.1 原始状态导线的SEM分析 |
4.5.2 导线 120℃时效后的SEM分析 |
4.5.3 导线 150℃时效后的SEM分析 |
4.6 TEM分析 |
4.6.1 基体相和析出相形貌的比较 |
4.6.2 晶粒平均直径的比较 |
4.6.3 原始状态导线析出相的EDS分析 |
4.6.4 120℃×720H时效后析出相的EDS分析 |
4.6.5 150℃×720H时效后析出相的EDS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导电率耐热铝合金的微动磨损性能研究 |
5.1 离子液体在润滑脂中的润滑性能和导电能力 |
5.2 导电润滑脂的性能 |
5.3 耐热铝合金的摩擦磨损试验 |
5.3.1 试验条件 |
5.3.2 试验材料的制备 |
5.3.3 摩擦磨损行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稀土元素添加剂在导电铝中的作用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铝合金表面化学转化膜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J]. 郭蓓,李冬冬,束俊杰,张哲,刘兰轩,汪洋,刘秀生. 材料保护, 2021(09)
- [2]镁合金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J]. 巩锐,侯步逸,陈彤,王延龙,李兰芸,李宏伟,张新. 金属世界, 2021(04)
- [3]CeO2改性石墨烯对PAO5w-40润滑油润滑性能影响研究[D]. 冯涛.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矿井提升钢丝绳改性润滑油摩擦学特性研究[D]. 王臣.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5]高分散体系与掺杂对ZnO压敏电阻性能的影响[D]. 李竹韵. 上海大学, 2021
- [6]焙烧活化对煤矸石中稀土元素的赋存及浸出影响研究[D]. 聂天成.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7]电解铜箔镀液中添加剂检测及抗腐蚀性能研究[D]. 师慧娟.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8]超声喷雾热解制备氧化钆和氧化镨钕研究[D]. 付利雯.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9]制备工艺对银铜合金的组织与性能影响研究[D]. 黎兆鑫.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10]稀土微合金化高导电率耐热铝合金材料研究、表征及其微动磨损性能研究[D]. 韩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