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前期对“四余”定义及其存废的争执——社会天文学史个案研究(下)(论文文献综述)
杨柳[1](2021)在《论彝族《宇宙人文论》中的日月食理论》文中研究指明彝族文献《宇宙人文论》记载了彝族历法中的日月食理论。文章考证和分析表明,彝族的日月食理论抛弃了"虎吃太阳""天狗吃月"等神话说法而运用阴阳宇宙观来解释,是重要的进步,与汉族的日月食理论相当。分析作为日月食成因的"红眼星"和"豹子星"的含义,与来自印度的"罗睺""计都"比较,提出彝族日月食理论可能受到了印度天文学的影响的观点。
赵江红[2](2021)在《《七政历》考原——从国图藏《大明万历四十四年岁次丙辰五星伏见目录》谈起》文中研究表明《七政历》指的是明代钦天监岁造的《七政躔度历》,明末增入五星纬行而改称《七政经纬躔度历》,入清后又更名为《七政经纬躔度时宪历》。一件完整的《七政历》应首列五星伏见目录,次列日、月、木、火、土、金、水每日宿度,后列月孛、罗睺、计都、紫炁行度。国图藏本仅凭历书首页标题,将其定名为《五星伏见目录》,是不可取的。一般认为,明清时期的《七政历》发行量少,仅供宫廷和少数官署使用。通过对《七政历》存世状况与颁行情况的初步梳理,可以发现,明清《七政历》不仅远传日本、朝鲜、越南,岁造《七政历》的制度也为这些国家所效仿;与此同时,《七政历》也逐渐走向民间,成为百姓日常可以取用的历书。明朝政府初造《七政躔度历》,是为了查验天象以修缮历法,但随着《七政历》流传日广,其天象记录也被广泛应用于星占与择日。
李亮[3](2020)在《明清之际中西历法同异的争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讨论了明清之际的数次中西历法同异之争,随着对西法了解的深入,人们对中西差异的认识更加明确和具体,双方的冲突也愈加激烈。中西历法优劣之辩如同水火交争,不仅影响了明代历法改革的进程,也造成了清代中西思想和文化上的冲突。可以说"其所不同者,则人为之也",中西历法的论争不仅是科学上的争论与冲突,更是文化乃至政治上的隔阂与摩擦。
钮卫星[4](2020)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月亮远地点概念及其域外起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传统天文历法从东汉《乾象历》开始就把月亮近地点设定为用于修正月亮视运动不均匀性的月离表的起始点。然而,在颁行的中国古代历法中,大约有四分之一历法中的月离表以月亮远地点为起始点。另外,在唐宋之际兴起的星命术中也把包括月亮远地点在内的四余(罗睺、计都、月孛、紫气)作为一个重要的推算项目,到明代四余的推算成为官方历法的组成部分。该文指出,无论是官方历法还是民间星命术中对月亮远地点的重视都有来自印度天文学的影响,而印度天文学又受到希腊几何天文学的影响。通过对月亮远地点这一天文概念在希腊的起源、由印度天文学作为传播中介、在中国产生影响这一天文学传播个案所做的梳理和分析,揭示天文学知识把古代不同文明联系在一起并产生深远影响的生动案例。
孙伟杰[5](2019)在《十一星曜在宋元道教内的多重演化》文中提出十一星曜是中西方天文星占学说融合的结果。宋元时,十一星曜信仰在社会上十分流行。道教除保留其原有的天文、星命学思想外,随着两者互动关系的深入,十一星曜的称谓、职能渐趋丰富,并在道教的斋醮科仪、符箓道法以及内丹修炼等不同领域流转,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象征符号,拓展了十一星曜的宗教文化意涵。
杨凯[6](2017)在《薮内清及其中国天文学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中国科学技术史学界中的重要历史人物、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科学史家薮内清进行了专门的人物研究。近现代日本的中国天文学史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学界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发展阶段和存在形态,薮内清的研究成果又具有尤其重要的指标意义和引领作用。因此,本研究对于新历史时期,以及对此后天文学史研究的继续深入和发展,将是大有裨益的。本文旨在透过薮内及其中国天文学史研究,首先达到以下目标:梳理京都大学独具特色的中国天文学史学派的崛起历程,并且要追溯薮内的学术本源所在。该学派受惠于京都大学“中国学”学派所给予的新史观和新立场,力图更加客观地考察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起源,并利用天文历史年代学考证中国上古历史的真实性。新城新藏的先驱性工作,为后来的薮内清打下了基础,并启发薮内转向历法史研究。在历经波折后,薮内清成长为该学派的第二代核心。本文对战后以薮内为核心的京都大学中国天文学史研究群体的主要活动情况也进行了梳理。同时也将叙述薮内与同时代其他的研究者和团体间进行学术交流后,所做出的部分创新。另外,本文对薮内清及其学术团队的其他侧面也将有所介绍。本文在方法上,尝试从薮内清其人其事及其所在学派为切入点,剖析薮内学术思想的根源和基础。另外,本文将在薮内的历法史和天文算法的重新解读工作中,努力还原薮内的思想成熟历程。这一还原过程的要点:首先是梳理薮内在其几十年求学和工作生涯中,是如何具备了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各方面都能够加以思考能力的这一成长历程;其次是探讨薮内当时对各个已有成说加以修正并新创的个人见解,在今日来看是否依旧合理。其次,本文设法还原、厘清薮内清是如何运用西方学术和数理分析方法对部分中国历法术文进行整理的这一研究过程。对这一过程的梳理,有利于发掘薮内的研究思路并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纰漏。在学术立场方面,薮内始终坚持以京都大学“中国学”派对中国独到的理解视野为依托,对中国传统天文历法进行了再解释,并且从各个方面努力对中国历法的社会和政治意义进行了发掘。本文除绪言之外,共分九章。第二至四章主要以作为学者的薮内清与其身处学派及其与研究对象的互动关系为论述中心;第五至八章则着眼于薮内清的中国天文学史研究成果,并对其主要成果进行评述;第九章是有关结论与展望。第二至三章以薮内清的学术渊源为中心,论述薮内之学问的来源、学术成长过程、研究工作的条件和氛围。京都大学中国学学派是日本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发源地和孕育母体,尤其是狩野直喜、内藤湖南与新城新藏是薮内研究的理论指导者和精神引领者。新城新藏素来有“东洋天文学史权威”之称,本文首先就对京都大学中国学与新城新藏的东洋天文学史进行了挖掘。从中可以发现薮内清的思想原点及其将东洋天文学史转换为中国天文学史乃至扩展至整个中国科学技术史领域的学术动机和理论根据。此外,通过对薮内清人生境遇、学习历程以及其如何在本学派和科技史学界中历经波折、逐步成熟的人生经历加以分析,可以了解薮内的学术积累和思想成熟过程。薮内的一生证明:优秀学者的培养与学术自由、良好工作氛围,就如两镜相映、难分彼此。另外,以薮内清与中国的互动关系为主要探讨内容,论述日本从近代军国主义猖獗、战后在废墟上重建、直至今日和平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薮内清与自己的研究对象之间复杂的关联和互动。军国主义时代,薮内所在学派的“中国学”研究成为了军国主义者手中一种宣扬侵略、鼓吹扩张、美化军国主义的工具。战后,在战时遭到胁迫的薮内主动进行了反省,转变了自己的学问宗旨。薮内从允许日本当局利用自己的研究来制造思想糟粕的沉默状态中觉醒过来,转而高举起以“维护中日和平、重新认识中国”为宗旨的研究观和学术观,对中国的态度也从麻木走向积极。总之,薮内清的学术观和中国观的转变历程,就是日本广大科学史学者从一个是非黑白完全颠倒的历史阶段走向一个致力于“重新认识中国”新阶段的缩影。因此,本文对于薮内的人生历程,重点选取了一些片段来加以阐述和分析,对这位学者的心路历程有所披露。第五至八章则主要论述了薮内清的中国历法史研究并对其结论进行了再检讨。尽管薮内使用了内藤湖南的中国史分期法,但从其论述的主要内容来看,中国的历法史被其实际分成了四个阶段、两个大时期:即起源、定型、发展、式微四个阶段和上升以及下降两个时期(与同时代的西方相比较)。通过对薮内所梳理之历法史进行分析,基本上可以确定,当时的薮内已经发掘出了“中国历法作为中国特有的政治、文化活动”——这一中国历法改革的特殊形态中之绝大部分内容。中西天文学有一定数量的共通性,但二者的风格迥异、走向不同。薮内清从两个路径切入这一比较研究中,首先是从二者源流和发展的比较中寻找二者的本质差异,以及为何会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原因;其次是薮内分析了印度天文学和伊斯兰天文学进入中国并被吸收融汇这一历史进程,进而阐释了明清之际东西天文学无法会通的原因。总之,薮内分析了中国天文历法从繁荣走向式微的路径,并且为后人提供了进行中国天文历法史研究的现代意义。薮内清的历法史研究,着力于对中国历法的社会意义之发掘,是对传统中国天文学研究路径的颠覆和重新开拓。其研究思路和方法融会贯通了历史和数理两种传统,并希望以此来还原中国天文历法的历史原型。在践行这一研究路径时,薮内注意到要避免以数理化方法单纯地解释历法。同时薮内也努力驾驭思想史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以防止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通过本文之梳理,可以发现:薮内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很多可取之处。最后,以薮内清的数理天文学研究为中心,展示其四项重要的研究成果:首先是薮内对中国古代的天体坐标系进行了考察,提出了“中国存在一种特殊坐标系”的观点。薮内还对古代星表进行了倒推和成立时代考证。其对中国的坐标转换计算也进行了解析。其次是薮内较早分析了隋唐历法中的日月运行位置计算法,并且揭示了中国古代定朔法计算模型。再者是薮内以中国的行星运动论变迁为切入点,对中国天文学是否有一种内在的、不为外人所知的行星运动理论的存在可能性进行了挖掘;最后是薮内以内插法为突破口,对中国古代天文算法进行了算法还原并赋予该算法以现代天文学意义。应该说,本文在梳理了上述薮内的研究成果后,发现薮内试图将中国古代的算法最终归宗于一种“科学的”非西方理论。但同时,在薮内笔下的该种理论又是一种可以与西方殊途同归的“科学”。薮内揭示了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某些理论因素,与西方相对应的理论因素具有某种可比拟性。由此,其开拓了科学思想史的某种新进路。但其这一思路究竟是否可行,依旧需要有待来日加以验证。
廖旸[7](2014)在《明智化寺本《佛说金轮佛顶大威德炽盛光如来陀罗尼经》图像研究》文中认为《金轮佛顶大威德炽盛光如来陀罗尼经》为中唐时期译出的一种炽盛光陀罗尼经,未入藏。北京智化寺藏有该经的天顺六年(1462年)内府刻本,卷首置炽盛光佛率星宿天神巡行天界图版画,卷后十一幅插图单独表现十一大曜形象。画面均呈典型的汉式风格,但经比较可知,后者中星神之持物遵循的主要是印藏传统,与秉承汉地风尚的卷首图不同。在同经绘画中出现两种不同体系的形象,尤其是在既有强大的星神图像传统的情况下,汉地犹乐于汲取印藏元素,饶富意味。在此前对炽盛光佛及诸星宿眷属的研究中,《炽盛光如来陀罗尼经》、尤其是明代的刻本或写本尚未得到重视。智化寺本有助于解释当时的炽盛光佛信仰与图像,也是揭示汉藏文化传统结合众相的生动个案。
廖旸[8](2014)在《明智化寺本《佛说金轮佛顶大威德炽盛光如来陀罗尼经》图像研究》文中提出《金轮佛顶大威德炽盛光如来陀罗尼经》为中唐时期译出的一种炽盛光陀罗尼经,未入藏。北京智化寺藏有该经的天顺六年(1462年)内府刻本,卷首置炽盛光佛率星宿天神巡行天界图版画,卷后十一幅插图单独表现十一大曜形象。画面均呈典型的汉式风格,但经比较可知,后者中星神之持物遵循的主要是印藏传统,与秉承汉地风尚的卷首图不同。在同经绘画中出现两种不同体系的形象,尤其是在既有强大的星神图像传统的情况下,汉地犹乐于汲取印藏元素,饶富意味。在此前对炽盛光佛及诸星宿眷属的研究中,《炽盛光如来陀罗尼经》、尤其是明代的刻本或写本尚未得到重视。智化寺本有助于解释当时的炽盛光佛信仰与图像,也是揭示汉藏文化传统结合众相的生动个案。
褚龙飞[9](2014)在《薛凤祚历法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朝末年,欧洲天文学传入中国,并在清代成为官方历法,对中国天文学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间中国天文学家面对欧洲天文学所做出的不同反应,也一直是天文学史与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课题。尽管前人在此方向上已经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但目前学界对薛凤祚这位清初重要历算学家的研究却明显存在不足。尤其是他的天文历法,迄今尚无人对之进行系统研究,许多关键问题也亟待解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新旧史料,采用计算机编程模拟的方法,并结合明末清初的时代背景,对薛凤祚及其天文历法着作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进展。首先,本文对薛凤祚的生平与着述重新进行了梳理。根据新发现的史料,本文对薛凤祚的生平进行了补订,并重点讨论了一些前人没有提及的事迹。尤其关于薛凤祚的交往方面,本文专门考察了其弟子的情况。此外,本文对薛凤祚与晚明心学的关系重新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看法,指出薛凤祚事实上从未摒弃过心学。本文通过考证还发现,关于薛凤祚几部最重要着作(《历学会通》、《气化迁流》、《两河清汇》等)的成书时间,实际上目前尚无法确定,而前人观点其实大都缺乏足够史料支持。其次,本文对薛凤祚着作中的天文历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因《天步真原》的天文部分主要译自兰斯玻治的《永恒天体运行表》,该书中的宇宙模型为哥白尼日心体系,故本文同时分析了《永恒天体运行表》中的天文理论,并将之与《天体运行论》进行了比较。从日月五星的运动模型上来看,《永恒天体运行表》与《天体运行论》差别很小,只有月亮模型存在明显的差别。不过,兰斯玻治对大部分模型参数都进行了调整,而且还增加了一些经验性调整,例如春分差理论的调整和“火星冲日修正”。通过编程模拟计算发现,《永恒天体运行表》整体上要比《天体运行论》更加精确,这说明兰斯玻治的调整是成功的。另外,本文还将《天步真原》与《西洋新法历书》的精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部历法各有千秋,精度不分伯仲。再次,本文还对《天步真原》文本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详细考察。与《永恒天体运行表》对比可发现,《天步真原》中的数据、插图等存在诸多讹误,导致其内容晦涩难解。此外,《天步真原》中还存在一个根本性问题,即没有交代如何计算与历元之间的时间差。薛凤祚意识到了这些问题的存在,并在《历学会通.正集》中修正了其中一些重要的内容。然而,《正集》中介绍原理的部分仍然存在很多讹误,而薛凤祚所修正者大多只是在历法部分。总体而言,薛凤祚的着作中的确存在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对读者的理解与使用带来诸多不便。最后,本文系统考证了《历学会通》各卷内容的来源,并在此基础上对薛凤祚会通历法的特征进行了探讨。《历学会通》中的历法内容主要取自《天步真原》、《古今律历考》、《西洋新法历书》、《回回历法》等着作,其他类型内容的出处则比较多元化。本文通过分析还发现,薛凤祚会通历法表现出两个显着的特征:一为回归传统历法的形式,一为融合注历与星占的内容。事实上,薛凤祚会通历法的特征与其所处时代关系密切,而薛凤祚尽其全力会通中西历法,实际上是对明末清初天文历法环境的一种回应。另外,本文在结语部分还概要地讨论了薛凤祚天文历法工作的特点、影响及其与当时其他中国天文学家之间的比较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薛凤祚的天文历法工作进行了初步评价。
朱晓珂[10](2014)在《罗睺、计都图像研究 ——从印度到中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整理存世的罗喉、计都图像,采用图像与文献相结合的方法,结合相应的文化、宗教和社会背景,阐述了罗喉、计都形象由印度传入中国并发展演变的过程,展示了一种外来文化在本土流变的一个有趣案例。全文共分为五章,依次分析了印度雕塑,汉译佛经,敦煌、西夏文献,寺观壁画,以及明清刻本中的罗喉、计都形象,梳理出罗喉、计都由印度神话中的恶魔,变为佛教中的星神,之后跟随佛教传入中国,并逐步演变为中国道教星君的过程,表明了具有神话背景的罗睺、计都前后“神格化”、“世俗化”的倾向。论文的第一章介绍了罗喉、计都在印度的起源以及早期形象的由来。通过印度“搅乳海”的神话故事,分析罗睺、计都早期形象的特点。并通过印度雕塑中的罗喉、计都形象,结合当时印度的天文学和星占背景,阐述了罗喉、计都进入九曜星神崇拜体系的过程。罗睺、计都由印度传入中国以后,其相关文字和图像主要保存在汉译佛经中。论文第二章根据前文的讨论和分析,对中国最早出现罗喉、计都的文献《摩登伽经》的年代和内容提出质疑。通过对《胎藏图像》、《梵天火罗九曜》、《火罗图》、《九曜秘历》等佛教经典的罗喉、计都形象的梳理和分析,结合文献材料探析了其形象变化的原因以及依据。宋、辽、西夏时期对炽盛光佛以及星曜的崇拜十分流行。作为佛教传播的交通要道,敦煌和西夏地区保留了许多用来禳灾的炽盛光佛与星曜的绢画、彩绘作品等,它们展现了罗喉、计都从开始出现,到进入星曜体系,并由七曜转变为九曜、十一曜的过程。然而由于时间久远,画作损毁严重,前人对西夏宏佛塔炽盛光佛与星曜图等研究有一些错讹,论文第三章对这些错讹进行纠正,并补充相关证据,对星曜的身份进行了重新考证。此外,本章还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敦煌文献中保存的符箓,总结了罗喉、计都陀罗尼符的用法以及功用,体现了当时敦煌地区释道融合的社会环境。本章还特别分析了一幅西夏文炽盛光佛与十一曜星神图,因其内容与其他作品相比较为特殊,笔者借助《番汉合时掌中珠》以及印度的其他材料综合分析,认为该图是一幅融合了印度与中国等多元文化的特殊作品。罗喉、计都从元代开始进入道教壁画。论文第四章通过对元代永乐宫道教壁画《朝元图》与广胜寺佛教壁画《炽盛光佛佛会图》的比较,说明此时道教的罗喉、计都形象是借用了其在佛教中的形象。随着儒、释、道的融合,释道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明代寺观壁画中出现了儒、释、道和民间神灵同时存在的情况,并在山西以及河北等地极为普遍。本章通过对六例明代寺观壁画进行比较和分析,表明此时的罗睺、计都虽作为道教星神出现,但仍然具备佛教中罗喉、计都的特征,且表现在壁画中的特征呈现多样化,这些差异体现了释道等多元背景以及可能的地域因素。入清以后,寺观壁画中的九曜星神形象倾向于写意,罗睺、计都与其他星君相比,特征已不再明显。随着印刷术的发展,罗喉、计都图像在明清两代普遍出现于各种版画、术数书、年代通书等刻本中,为其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论文第五章通过描述明清时期版画和不同版本《玉匣记》中的罗睺、计都形象,说明罗喉、计都在这时已经广泛渗入了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且其形象更加亲民,这也反映了古人信仰的复杂性与功利性特点。总之,本文通过对罗喉和计都图像的研究,阐述了其形象产生、传播、流变和融合的整个过程,并讨论和分析了在这一过程背后,不同文化、宗教和社会因素间的碰撞和交融。
二、清前期对“四余”定义及其存废的争执——社会天文学史个案研究(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前期对“四余”定义及其存废的争执——社会天文学史个案研究(下)(论文提纲范文)
(1)论彝族《宇宙人文论》中的日月食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 《宇宙人文论》对日月食的描述 |
2 彝族日月食理论的分析 |
3 “红眼星”“豹子星”与印度天文学中的“罗睺”“计都” |
4 结论 |
(2)《七政历》考原——从国图藏《大明万历四十四年岁次丙辰五星伏见目录》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五星伏见目录》即《七政历》 |
二、明清《七政历》之沿革 |
三、《七政历》之颁行 |
四、结论 |
(3)明清之际中西历法同异的争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崇祯改历与中西之辩 |
1.李之藻:昔贤未及十四事 |
2. 徐光启:二议七论 |
3. 李天经:新旧异同二十六则 |
二、表西法之异,证中术之疏 |
1. 罗雅谷:新旧二法疏密之征 |
2.汤若望:新法大要凡四十二事 |
三、 从“中西同异”到“西学中源” |
结 语 |
(4)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月亮远地点概念及其域外起源(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古代官历中的月亮近地点和远地点 |
2 中国古代星命术中的月亮远地点 |
3 中国古代历法和星命术中月亮远地点概念的外来影响和溯源 |
4 结论 |
(5)十一星曜在宋元道教内的多重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星占与禳星仪式中的十一星曜 |
二、“四余”说 |
三、雷法、内丹等道法中的十一星曜 |
(一)十大星帅 |
(二)雷神、祈晴雨、掩日光与十一星曜 |
(三)考召、内丹等道术中的十一星曜 |
(6)薮内清及其中国天文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件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 |
第三节 方法与思路 |
一 从更立体的人物研究视角来审视薮内清 |
二 研究的关键和难点 |
三 研究思路 |
四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薮内清的学术渊源 |
第一节 日本的汉学、东洋学与中国学 |
一 “中国学”的思想来源 |
二 汉学、中国学与东洋学 |
第二节 京都的“中国学”学派 |
一 “中国学”研究机构的创立 |
二 “中国学”研究机构的学风 |
第三节 中国天文学史研究的诞生 |
一 学科诞生的背景 |
二 新城新藏所开拓的进路 |
第三章 薮内清的学术生涯 |
第一节 战前的青葱岁月 |
一 早年的求学阶段(1906-1929) |
二 学术研究第一阶段:中国天文学史领域的积累和研究阶段(1929~1945) |
第二节 战后的全面研究 |
一 学术研究第二阶段:主持对中国科技史的全面研究(1945~1969) |
二 学术研究第三阶段:成熟和整理时期 |
第三节 薮内清与中国 |
一 生活中的薮内清 |
二 薮内清的中国缘 |
三 薮内清的中国认知 |
第四章 薮内清的殷历和汉历研究 |
第一节 对上古历法的看法 |
一 关于殷历的争论 |
二 修正新城新藏的观点 |
第二节 对汉历的研究 |
一 《历术甲子篇》与《太初历》辨疑 |
二 《三统历》之制历背景和讨论 |
三 探讨音律学和《世经》 |
第五章 薮内清的汉唐历法改革研究 |
第一节 对隋唐历法改革的再检讨 |
一 探讨中国分裂时代的历法:以魏晋南北朝历法为例 |
二 薮内清的隋代历法改革探析 |
三 关于唐代历法改革的辨析 |
第二节 对中国的天文机构和天文学家 |
一 薮内清对中国天文机构规制的研究 |
二 天文学家和机构管理探析:以唐宋为例 |
第六章 薮内清的中国古代天文计算研究 |
第一节 薮内清的中国古代天文观测和天文坐标系研究 |
一 关于中国的坐标系和天体观测的讨论 |
二 薮内清的汉代和宋代星表研究 |
第二节 薮内清的中国古代天体理论与推步方法的研究 |
一 薮内清的日月运动推算研究 |
二 薮内清的理论整理和算法挖掘 |
第七章 薮内清对中国天文学外来影响的探讨 |
第一节 薮内清的印度天文学研究 |
一 探讨西来的印度历法及其影响 |
二 关于西来占星术对中国影响之讨论 |
第二节 薮内清的伊斯兰天文学研究 |
一 关于伊斯兰天文学家的讨论 |
二 伊斯兰的天文书籍、星表和观测法 |
三 薮内清的伊斯兰历术研究 |
第八章 薮内清的中国天文历法“发展极限”论 |
第一节 对“中国科学传统”的检视 |
一 儒学笼罩下的“科学传统” |
二 中国的数理传统:薮内清的中国数学史观点 |
第二节 中国天文学式微原因的探讨 |
一 中国古代天文学存在发展局限 |
二 日本对中西天文学的取舍 |
三 中国对西方天文学“不顺遂”的学习 |
第九章 结语和后续研究规划 |
第一节 结语 |
一 薮内清及其时代 |
二 薮内清的学术创新 |
第二节 后续研究规划 |
一 下一步计划 |
二 思考 |
附录一.薮内清博士年表 |
附录二.薮内清博士主要着作目录 |
附录三.薮内清博士主要论文目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的学术成绩 |
致谢 |
(9)薛凤祚历法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 前人研究概况与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三.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一章 薛凤祚的生平及其历法着作 |
1.1 薛凤祚的生平 |
1.1.1 早年学习经历 |
1.1.2 中年倾心历学 |
1.1.3 晚年潜心着述 |
1.2 薛凤祚的历法着作 |
1.2.1 兰斯玻治及其大文活动 |
1.2.2 穆尼阁与《天步真原》 |
1.2.3 《历学会通》:薛凤祚集大成之作 |
第二章 《天步真原》中的太阳理论 |
2.1 《永恒天体运行表》中的太阳理论 |
2.1.1 《永恒天体运行表》与《天体运行论》中的太阳模型 |
2.1.2 兰斯玻治对春分差的修正及其对太阳理论精度的影响 |
2.2 《天步真原》中的太阳理论及其问题 |
2.3 薛凤祚对太阳理论的调整 |
第三章 《天步真原》中的月亮理论 |
3.1 《永恒天体运行表》中的月亮理论 |
3.1.1 《永恒天体运行表》与《天体运行论》中的月亮经度模型 |
3.1.2 《永恒天体运行表》与《天体运行论》中的月亮纬度模型 |
3.2 《天步真原》中的月亮理论及其问题 |
3.3 薛凤祚对月亮理论的调整 |
第四章 《天步真原》中的外行星理论 |
4.1 《永恒天体运行表》中的外行星理论 |
4.1.1 《永恒天体运行表》与《天体运行论》中的外行星经度模型 |
4.1.2 《永恒天体运行表》与《天体运行论》中的外行星纬度模型 |
4.2 《天步真原》中的外行星理论及其问题 |
4.3 薛凤祚对外行星理论的调整 |
第五章 《天步真原》中的内行星理论 |
5.1 《永恒天体运行表》中的内行星理论 |
5.1.1 《永恒天体运行表》与《天体运行论》中的内行星经度模型 |
5.1.1.1 《永恒天体运行表》与《天体运行论》中的金星经度模型 |
5.1.1.2 《永恒天体运行表》与《天体运行论》中的水星经度模型 |
5.1.1.3 《永恒大体运行表》与《天体运行论》内行星经度理论的精度 |
5.1.2 《永恒天体运行表》与《天体运行论》中的内行星纬度模型 |
5.2 《天步真原》中的内行星理论及其问题 |
5.3 薛凤祚对内行星理论的调整 |
第六章 《历学会通》内容考 |
6.1 《历学会通》卷数考 |
6.1.1 《历学会通·正集》卷数 |
6.1.2 《历学会通·考验部》卷数 |
6.1.3 《历学会通·致用部》卷数 |
6.2 《历学会通》内容来源考 |
6.2.1 《历学会通·正集》内容来源 |
6.2.2 《历学会通·考验部》内容来源 |
6.2.2.1 《考验部·旧中法选要》内容来源 |
6.2.2.2 《考验部·回回历》内容来源 |
6.2.2.3 《考验部·今西法选要》内容来源 |
6.2.2.4 《考验部·新西法选要》内容来源 |
6.2.3 《历学会通·致用部》内容来源 |
6.3 小结 |
第七章 薛凤祚会通历法的特征 |
7.1 《历学会通·正集》:会通古今中西的“新中法” |
7.2 回归传统历法的形式 |
7.3 注重历法的占验功能 |
7.4 薛凤祚会通历法的时代因素 |
结语 |
附录一: 《天步真原》校订示例(太阳部分) |
附录二: 《天步真原》日月行星理论概述 |
一. 《天步真原》中的太阳理论 |
二. 《天步真原》中的月亮理论 |
三. 《天步真原》中的外行星理论 |
四. 《天步真原》中的内行星理论 |
附录三: 《两河清汇易览》附录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10)罗睺、计都图像研究 ——从印度到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前人研究概况 |
2.1 罗睺、计都的研究 |
2.2 星神画像的相关研究 |
三、前人研究不足 |
四、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
第一章 罗睺、计都的起源与印度的早期形象 |
1.1 罗喉在印度的原型 |
1.2 计都在印度的原型 |
1.3 印度雕塑中的罗睺、计都 |
1.4 罗喉、计都形象起源的其他线索 |
1.5 小结 |
第二章 汉译佛经中的罗喉、计都形象 |
2.1 《摩登伽经》与罗喉、计都在中国的传入 |
2.2 早期汉译佛经中的罗喉、计都 |
2.3 《梵天火罗九曜》中的罗睺、计都 |
2.4 《火罗图》中的罗喉、计都 |
2.5 《九曜秘历》中的罗喉、计都 |
2.6 小结 |
第三章 敦煌和西夏文献中的罗喉、计都形象 |
3.1 敦煌《炽盛光佛与诸曜星宿图》的罗喉、计都 |
3.2 西夏宏佛塔《炽盛光佛图》中的罗喉、计都 |
3.3 敦煌陀罗尼符中的罗喉、计都 |
3.4 西夏《炽盛光佛诸星宿陀罗尼经》中的罗睺、计都 |
3.5 小结 |
第四章 元明寺观壁画和水陆画中的罗睺、计都形象 |
4.1 释道星神融合的背景 |
4.2 元代寺观壁画中的罗睺、计都 |
4.3 明清水陆画和寺观壁画中的罗喉、计都 |
4.3.1 山西右玉宝宁寺水陆画 |
4.3.2 山西繁峙公主寺壁画 |
4.3.3 山西浑源永安寺壁画 |
4.3.4 河北蔚县故城寺壁画 |
4.3.5 河北石家庄毗卢寺壁画 |
4.3.6 河北怀安昭化寺壁画 |
4.4 小结 |
第五章 明清宗教刻本中的罗睺、计都形象 |
5.1 明代版画中的罗睺、计都 |
5.2 清代《玉匣记》通书中的罗睺、计都 |
5.3 清代民间年度通书中的罗睺、计都 |
5.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清前期对“四余”定义及其存废的争执——社会天文学史个案研究(下)(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彝族《宇宙人文论》中的日月食理论[J]. 杨柳.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21(04)
- [2]《七政历》考原——从国图藏《大明万历四十四年岁次丙辰五星伏见目录》谈起[J]. 赵江红.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3]明清之际中西历法同异的争论[J]. 李亮.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0(09)
- [4]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月亮远地点概念及其域外起源[J]. 钮卫星.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20(03)
- [5]十一星曜在宋元道教内的多重演化[J]. 孙伟杰. 宗教学研究, 2019(03)
- [6]薮内清及其中国天文学史研究[D]. 杨凯.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6)
- [7]明智化寺本《佛说金轮佛顶大威德炽盛光如来陀罗尼经》图像研究[J]. 廖旸. 藏学学刊, 2014(01)
- [8]明智化寺本《佛说金轮佛顶大威德炽盛光如来陀罗尼经》图像研究[A]. 廖旸. 藏学学刊(第10辑), 2014
- [9]薛凤祚历法工作研究[D]. 褚龙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06)
- [10]罗睺、计都图像研究 ——从印度到中国[D]. 朱晓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