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

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

一、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戴武林[1](2021)在《小肠梗阻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小肠梗阻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接受小肠梗阻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小肠梗阻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50例小肠梗阻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16例(32%)。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症、肠切除、肠绞窄是小肠梗阻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症、肠切除、肠绞窄是小肠梗阻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合并症、肠切除、肠绞窄是小肠梗阻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医务人员需要加强对上述因素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能够确保患术后的安全。

侯丁丁,王建方,秦春和,张子超,许建林,杨国山,赵力[2](2020)在《87例急性小肠梗阻手术时机及术式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需行急诊手术治疗的急性小肠梗阻的手术时机及术式,为临床急性小肠梗阻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20年1月,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急诊手术治疗的87例急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标准为急性小肠梗阻且需急诊手术治疗者,观察术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分析急诊小肠梗阻手术时机及术式。结果:87例急性小肠梗阻患者,73例行开腹手术,14例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其中9例中转开腹,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治愈85例,好转2例,2例术后出现肠漏,经非手术治疗后好转。结论:对于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一旦伴有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水、肠穿孔、肠壁缺血或者无以上征象而行保守治疗12 h效果不佳等均为手术探查时机,而对于急性非粘连性小肠梗阻,一经发现,应尽早手术探查,小肠梗阻术式以开腹为主,腹腔镜手术需严格控制指征。

刘华锋[3](2020)在《成人急性粪石性小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成人急性粪石性小肠梗阻最佳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选择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8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成人急性粪石性小肠梗阻患者84例,按照患者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其中保守治疗组有患者48例,手术治疗组有患者36例。收集各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对可能对成人急性粪石性小肠梗阻患者手术时机选择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运用R语言软件绘制成人急性粪石性小肠梗阻患者手术风险列线图并采用Bootstrap自抽样法(1000次重抽样)对模型的拟合度进行内部验证,以一致性系数(Harrell’s concordance index,C-index)评估其预测准确度,绘制校准曲线和手术风险ROC曲线。结果:根据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提示,两组患者中粪石嵌顿位置、保守治疗时间、是否有腹腔积液、是否持续腹痛、肠管是否扩张、白细胞计数是否升高等6个因素和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具有相关性,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提示,上述因素均为成人急性粪石性小肠梗阻手术时机选择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成人急性粪石性小肠梗阻患者手术风险列线图的一致性系数为0.947,提示列线图具有高度的预测准确性。结论:对于成人急性粪石性小肠梗阻患者,粪石嵌顿位置、保守治疗时间、是否有腹腔积液、是否持续腹痛、肠管是否扩张、白细胞计数是否升高均为影响手术时机选择的因素,当患者粪石位于远段小肠,保守治疗时间超过3天,CT提示有腹腔积液,患者有持续性腹痛,肠管扩张程度≥3.7cm,白细胞计数升高时更应考虑积极手术治疗,通过列线图可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为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崔成龙,王锐,刘书先,吴文周,许榕生[4](2020)在《按标准化手术时机选择法选择手术时机对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探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按标准化手术时机选择法选择手术时机对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72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35例)与研究组(37例)。按常规的手术时机选择法选择手术时机对常规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标准化手术时机选择法选择手术时机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包括肠瘘、电解质紊乱、腹腔感染等)的发生情况。结果:1)研究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P<0.05。2)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按标准化手术时机选择法选择手术时机对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康复。

张雅[5](2020)在《肠粘连缓解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索肠粘连缓解汤灌肠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效果,根据组方药物的药理作用分析及其作用机制,比较、分析、评价中药灌肠结合西医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优势及可行性,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实验共收入患者30人,根据随机分组结果,对照组共15人,脱落2人。实验组共15人,脱落1人。共脱落3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予禁食禁水、胃肠减压、抑酸止吐、生长抑素、抗生素、肠外营养支持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肠粘连缓解汤保留灌肠治疗。每日1剂,分早晚2次灌肠,本次治疗以14天为观察时长,分别于D1、D7、D14测量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指标,并予行疼痛评分、胃肠症状等级评估量表(GSRS)、体力状况评分(KPS评分),并进行对比。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受试者治疗前情况具有可比性(P>0.05)。1、疼痛: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疼痛指标均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血清炎症因子CRP、IL-6: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炎症因子情况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RP、IL-6水平均较前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实验组CRP、IL-6水平下降情况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GSRS评分:两组受试者治疗前胃肠道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时间和治疗存在交互作用,两组患者胃肠道症状评分均下降(P<0.05),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4、血清凝血因子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凝血因子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因子水平均较前无明显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凝血因子水平下降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KP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KPS评分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水平均较前上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实验组创面KPS评分上升情况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粘连缓解汤灌肠联合西医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有明显优势,可以明显缓解患者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指标,使病程呈缩短趋势。

曹晓勇[6](2019)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选择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粘连性肠梗阻(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是肠袢间相互粘连或索带挤压肠管导致肠道通过障碍的一种急腹症,发病率约占肠梗阻的60%[1],患者以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和排便或改为痛,吐、胀、闭为主要表现,粘连性肠梗阻一旦发生肠壁血运障碍(即绞窄性肠梗阻)会使病情加重,肠壁缺血、坏死、穿孔、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相继发生而导致死亡[2,3]。肠梗阻的治疗决定于梗阻的性质、类型、部位、程度,以及患者的全身情况。治疗有非手术与手术两种方法,有很多

薛以华[7](2019)在《绞窄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绞窄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及其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04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入院至接受手术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手术组(61例)和晚期手术组(43例)。早期手术组接受手术在入院12 h以内,晚期手术组接受手术超过12 h。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术式、预后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各手术术式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患者肠管坏死率和死亡率均显着低于晚期手术组(P<0.05);早期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总有效率显着高于晚期手术组(P<0.05);早期手术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和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均显着短于晚期手术组(P<0.05)。结论在绞窄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上,可放宽手术指征、提前手术时机,尽可能在肠坏死前进行手术干预,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挽救患者生命,改善临床预后。

刘学[8](2018)在《小肠内排列术和常规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比较》文中指出目的比较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常规的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实施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肠梗阻手术治疗,对比2组肠管损伤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肠管损伤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症状运用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徐晓晨[9](2018)在《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12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80例,按照相关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保守治疗组84例,手术治疗组96例,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最后将肠管扩张程度,腹腔积液量及是否有明确梗阻部位这三个危险度高的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中肠粘连次数、保守治疗时间、是否持续腹痛、肠管扩张的程度、肠鸣音是否减弱、腹腔积液量、白细胞计数是否升高以及CT是否明确梗阻部位等8个因素与手术时机选择有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这些因素均为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选择的因素(P<0.05)。危险度高的三个因素比较结果显示,当腹腔积液大于7cm、肠管扩张大于3.7cm、CT提示明确梗阻部位时,7天内手术治疗的患者多。结论:对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肠粘连次数、保守治疗时间、是否持续腹痛、肠管扩张的程度、肠鸣音是否减弱、是否有腹腔积液、白细胞计数是否升高、CT是否明确梗阻部位均为影响手术时机选择的因素,其中腹腔积液的量、肠管扩张的程度、CT是否明确梗阻部位与手术时机的选择密切相关,尤其当同时存在腹腔积液大于7cm、肠管扩张大于3.7cm或者CT提示明显梗阻部位时尽早采取手术治疗。

卢汉军[10](2018)在《分析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分析粘连性肠梗阻手术的最佳治疗时机。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入并展开治疗的肠梗阻患者8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2例患者其中2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痊愈、76例患者手术治疗痊愈、4例患者病情得到改善,未出现死亡病例,共治愈78例(95.12%)、有效治疗4例(4.88%),临床治愈率为95.12%(78/82)。手术治疗后出现1例患者中毒性休克、2例肠坏死、1例伤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4.88%。结论对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来讲,入院后应密切观察疾病变化情况,灵活选择手术时间,可以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二、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小肠梗阻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小肠梗阻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单因素分析
    2.2 小肠梗阻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2)87例急性小肠梗阻手术时机及术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入组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手术方法(以剖腹探查术为例)
    1.3 术后处理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结局
    2.2 梗阻原因
    2.3 并发症
3 讨论

(3)成人急性粪石性小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研究对象、内容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3 诊断标准
    1.4 研究内容
2 实验方法
    2.1 单因素分析
    2.2 多因素 Logistics 线性回归分析
    2.3 绘制手术风险列线图并验证
    2.4 绘制ROC曲线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单因素分析结果
    3.2 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3.3 手术风险列线图
    3.4 手术风险ROC曲线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粪石性小肠梗阻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4)按标准化手术时机选择法选择手术时机对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3 讨论

(5)肠粘连缓解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认识
        1.1 中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中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治法
    2. 现代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认识
        2.1 粘连性肠梗阻的流行病学
        2.2 粘连性肠梗阻的病因病理
        2.3 现代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
        2.4 预防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疗效判定标准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比较
        2.2 临床症状指标比较
        2.3 实验室指标比较
    3. 讨论
        3.1 肠粘连缓解汤药物组成分析
        3.2 疗效分析
        3.3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写对照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选择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2组患者肠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粘连性肠梗阻复发率比较:
3 讨论

(7)绞窄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术式占比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2.4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8)小肠内排列术和常规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9)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研究对象、内容
    1.1 研究对象
    1.2 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3 诊断标准(根据肠梗阻临床诊断标准)
    1.4 研究内容
2 实验方法
    2.1 单因素分析
    2.2 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
    2.3 危险度高的因素比较分析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单因素分析结果
    3.2 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3.3 危险度高的因素比较分析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分析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急诊手术治疗。
        1.2.2 观察、保守治疗。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小肠梗阻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研究[J]. 戴武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21(20)
  • [2]87例急性小肠梗阻手术时机及术式探讨[J]. 侯丁丁,王建方,秦春和,张子超,许建林,杨国山,赵力.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0(05)
  • [3]成人急性粪石性小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分析[D]. 刘华锋. 桂林医学院, 2020(03)
  • [4]按标准化手术时机选择法选择手术时机对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探讨[J]. 崔成龙,王锐,刘书先,吴文周,许榕生. 当代医药论丛, 2020(10)
  • [5]肠粘连缓解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D]. 张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选择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 曹晓勇.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19)
  • [7]绞窄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 薛以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9(07)
  • [8]小肠内排列术和常规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比较[J]. 刘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25)
  • [9]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分析[D]. 徐晓晨. 桂林医学院, 2018(01)
  • [10]分析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J]. 卢汉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33)

标签:;  ;  ;  

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