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腻友”:伦理观念的新变化——说《聊斋志异·娇娜》(论文文献综述)
陈昊[1](2020)在《《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我国古代文言小说的高峰,数百年来以《聊斋志异》为素材的艺术创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当下,以影视媒介的呈现最为丰富。影视媒介具有快速化、娱乐化和简易化等特征,从《聊斋志异》小说到再创作的影视剧,彰显了文学与影视媒介之间互相融合的复杂关系。其中,文学作品自身的成就支撑起影像呈现的空间,影像表达的规律也拓展着文学底本的影响力。可以说,根据《聊斋志异》小说再创作的影视剧对原作改编的角度、程度是繁复多样的,也是深具意味的。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前影像时代的《聊斋志异》。在前影像时代,视听艺术的表达促进了小说的流传,推动了后世影视剧作品的产生,形成传播场域。本论文对蒲松龄的生平及创作背景进行溯源,总结了前影像时代《聊斋志异》文字纸本传播的三种类别,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抄本、刻本、译本的纸本传播情况,阐述了《聊斋志异》的图画纸本传播特征,分析了《聊斋志异图咏》的文图意指和创作原因,说明了《聊斋志异》文字及图画纸本二者在传播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小说的流传经历了一个由小众到大众、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在分析图画纸本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聊斋志异》舞台戏曲传播的动态性,展示了《聊斋志异》从文字表达到舞台戏曲传播的递进发展进程。第二部分,《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媒介阐释。影视媒介的介入,使《聊斋志异》小说的意义空间有所扩充,视听体验感被不断放大。本论文对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作品进行了历时性的梳理,论述了影视剧本二次创作的重要性,说明《聊斋志异》影视剧本在小说和影视剧之间的“桥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分析了小说中男性、女性、异类形象在影视剧当中的特征,并深入到小说内部,探讨影视媒介如何对小说场景进行呈现,分析了小说在视听化表达过程中,传统思想、世俗审美以及民俗书写的影像继承问题。第三部分,《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故事范型。本论文通过对小说情节内容进行提炼,挖掘出《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内容核心,即男女相处的心理景观和社会大众的生活交往。在由家庭到社会、由个体到群体的考察中,从影像叙事的角度分析影视剧在故事呈现上与小说的异同,深入剖析了小说文本适应于影视改编的内容特征。第四部分,《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艺术手段。影视剧以多种改编形式拓展了《聊斋志异》影视剧作品的容量,不同艺术手段的运用丰富了人们对文学底本的认知。这一部分聚焦影视情节结构、影视音效、影视镜头的艺术化特征,清晰呈现影视剧具体的改编路径。第五部分,《聂小倩》的个案研究。《聊斋志异》影像传播既有“多篇多改”,也有“单篇多改”,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局面。针对“单篇多改”的影视剧作品,以《聂小倩》最为人所熟知,故本论文以此为个案进行研究,发现《聂小倩》故事的影像传播具有典型性和规律性,在呈现《聊斋志异》内容层面,《聂小倩》电影及电视剧两种不同影视媒介有其各自特点,电影注重画面内涵的艺术表现,强调梦幻的视听感受,电视剧则以内容浅近的写实特征吸引大众。《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百年历史印证了其作为文言小说的文学经典性,说明《聊斋志异》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是可以相互赋能、交融发展的。对《聊斋志异》影像传播规律的揭示,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为古代文学作品的现代传播提供参考。
齐心苑[2](2017)在《《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比较论》文中认为《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分别是清代两类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题材类似,但艺术风格迥异,一个是才子式的,一个是着述性的。在《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的创作中,作者对于所要叙述的内容已经居于一种绝对的掌控地位,他们有足够的信心突破史学实录规范的藩篱,不再是单纯的直录或者转述见闻,而是在志怪创作观念的主导之下,依照虚构原则、遵循审美理想、为实现审美诉求而为文本结构各元素分层设色。纪昀与《聊斋志异》有多种因缘。纪昀好友董元度曾为《聊斋志异》题辞,同僚兼同门余集是青柯亭刻本的重要校订者,纪昀长子纪汝佶酷爱《聊斋志异》并有效仿作品。然而纪昀并未爱屋及乌,他把长子无功而夭亡的责任归咎于《聊斋志异》。他创作《阅微草堂笔记》,一方面在文体源流上确立自己的定位,一方面针对《聊斋志异》作反面文章。因政治、文化、纪昀个人好恶多种原因,《聊斋志异》未能在《四库全书》或《总目》中占据一席之地,却在王士禛《精华录》解题中受到点名批评。《聊斋志异》的盛行,是纪昀选择志怪题材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没有《聊斋志异》,或许就不会有今日模样的《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提供了刺激纪昀创作《阅微草堂笔记》的外因。从作者不满足于一个作品,到创作包容了自己思想、理念的作品,内外影响因素很多,诸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作者自身的观念和审美诉求。蒲松龄和纪昀都是传统知识分子,两人的思维模式或多或少受到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儒家传统文化里记录鬼神大都本着以常释怪、由怪证常的思维方向,把神道设教、醒世安人当作使命,将志怪创作当作消闲娱乐而不是立言之作。受儒家文化影响,蒲松龄和纪昀都把神道设教视为自身责任,但具体又有不同。蒲松龄鬼神观念矛盾的焦点在于神,写神的同时指出神由人造;纪昀观念的矛盾处在于他纠结于真实和传闻鬼神传说的矛盾,难以相信又不得不信,总是困在不可知的境地。两人对志怪创作定位差别很大,蒲松龄把《聊斋志异》当作是千秋事业,纪昀却生怕人把他当成"鬼董狐"。创作观与小说观直接相关,蒲松龄把小说创作当作文章创作,自由灵活;纪昀小说观立足于目录学,用杂说改造"无关大体"的小说,以增强小说的实用功能。虚构原则上,蒲松龄随心所欲,将鬼神狐鬼当作表现工具;纪昀认可小说叙事虚构想象的合理性,但前提条件是作者的虚构当以现实情理为根据。蒲松龄喜爱才子式作家,崇尚才子之笔;纪昀尚质黜华,偏好充满理性智慧的宏博或简淡的作品。个人经验和理想的不同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审美诉求,蒲松龄为抒情言志和显露才华,纪昀把广见闻、资考证、益人心作为核心追求。时空、事件、人物是叙事作品必不可缺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小说整体构思的主要内容。因为审美诉求不同,蒲松龄和纪昀在构设三种基本要素时所采用的维度也不相同。《聊斋志异》空间想象多种多样,类型上继承前人,具体想象却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冥间,成为现实世界的镜像。时间想象也有新的生发,蕴含哲学思辨。《阅微草堂笔记》时间、空间想象缺乏细节,仅是人物活动的概念性背景。而且,因为纪昀见多识广,远方想象已经失去了神秘性。构思情节时,蒲松龄兼用逻辑思维和图像想象,构思方式灵活多样;纪昀多用逻辑思维,以增强说理效果为主导,缺乏图像想象。构思中的思维模式首先造就了两部作品人物形象的差别。《阅微草堂笔记》人物在构思之际已处于边缘化位置,纪昀习惯地以道德教化类的逻辑想象为构思起点和指导方向,无限遏制原本因情节自然生发的图像想象的空间,人物缺乏鲜活生命,沦为符号式存在。与《聊斋志异》中妍媸不等、性格各异、灵动传神的系列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人物姓名和身份设定是人物构思的内容之一。《聊斋志异》人物命名是小说整体构思中重要的一部分。许多篇章中人物姓名看似寻常,实则在代指人物的指称功能之外还另外蕴含深意,与人物性格、命运的设定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方向直接相关。在《阅微草堂笔记笔记》中,故事叙述者的姓名和身份与故事的真实性直接相关,为了标明所载内容的信实可靠有必要清楚记载他们的身份信息。而主体故事人物的姓名与故事主旨、作者诉求关系不大,他们的身份信息是否模糊并不重要。《聊斋志异》不论长篇短篇,都有题名。蒲松龄应用题名最值得注意的是一反常态,题名与叙述重心异调,在叙述重心外,营造另一个隐含重心。纪昀小故事都不用题名。他重视故事实用功能和真实性,讲述故事总不忘探究其真假有无,往往在最后加上真假不可知、曲直难定论或当为他人寓言的尾巴。在他看来,真假是非尚难定论,更不用说总结主旨、提炼题名了。而且出于对"名"与"实"关系的严谨恪守,他严厉斥责书商妄加题名的行为。《聊斋志异》叙事不用直笔,时间剪切主要出于文学效果考虑。《阅微草堂笔记》叙事大多数时候是平铺直叙,偶有变化也主要出于增强故事实用价值的考虑,通过调整叙事时间强化因果联系,加深教化效果,或为便于说明更多的人情世事的经验和道理。描写是叙事的手法之一。《聊斋志异》有工笔细描,有点睛式描写。人物描写本于生活情理,声情并茂。场景描写综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角度,设身处地,意在求真。《阅微草堂笔记》人物描写集中在人物语言。他让人物代自己发声,结果不管故事人物是神是妖、是老是少、是男是女,语气措辞、善辩风格、谆谆教化的态度等都在不同侧面与纪昀本人契合。场景描写非常随意,与故事情节和他要表达的主旨没有必然关系,是随性所至、信手点画,无意通过这些描写为故事增华添彩。《聊斋志异》虽然篇章长短不一,意旨有显有隐,但各自主旨统一。评论部分文本集中,作用鲜明,多独立在叙事部分之外,起着指示故事深层意蕴、制造多声部效果或连接相关故事的作用。《阅微草堂笔记》不以叙事为要,就事而论才是纪昀感兴趣的地方。《阅微草堂笔记》评论占据文本篇幅多,位置随意,形式多样,可以随意打断叙事过程,也可以在一则故事前后多次出现,有时候成为叙述对象以人物语言的形式道出。评论是纪昀小说整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起着引起话头、阐明道理故事中道理、充当连接不同故事的桥梁等作用。《聊斋志异》"异史氏曰"具有强烈主观色彩和抒情意味。蒲松龄不仅仅借狐鬼故事书写自况、自喻,还常常为故事人物歌哭,表现出对普通众生的遭遇、对现实生活现象的热切关怀。纪昀评论不拘泥于一种观点,用多元化评论的方式层层拨开真相,或陈列相反的观点发人深省,这与纪昀穷理、征实的思维是一致的。从最终结果看,蒲松龄、纪昀两作家都求仁得仁,通过对相似材料的不同处理和运用,成功创作出了符合其各自审美理想的作品。但是从小说文体独立发展的角度看,《聊斋志异》毫无疑问胜过《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完全符合文学作品的本质,一是以语言艺术营造意味,再是观照现实和人生,是小说发展史上成功的典范。《阅微草堂笔记》议论说理但求有补于世,却缺乏真切对现实和人生的观照。蒲松龄与纪昀的志怪创作都具有清楚的作者主体地位的认识,但因观念和诉求不同,作品的艺术性和生命力也随之不同。蒲松龄超乎时代的以志怪小说为千秋大业的观念激发了怪异题材的生命力,纪昀保守的着作观念限制了他作品的文学境界的开拓。
孙悦[3](2016)在《明清小说“双姝”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双姝”模式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叙事模式,它包含“一男二女”和“双姝对比”两种叙述范式,其核心是塑造两位女性形象,以她们的性格、气质与行为方式的差别来形成小说的情节冲突,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一男二女”范式和“双姝对比”范式有着文学渊源。“一男二女”的人物关系配置可以在古老的神话中找到故事原型,最早的“一男二女”神话故事是《山海经》中记载的殷商民族的祖先神帝喾有两个妻子,其后最为大家所熟知的是舜与娥皇、女英的神话传说,后世“一男二女”的组合是远古神话的变型和心理投射。《世说新语》记载的“林下之风”与“闺房之秀”的二元文化意象对古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叙事文学的“双姝对比”范式。“双姝”模式在发展历程中呈现出神话——仙话——人话的流变。宋代充满世俗气息的双姝小说创作大量出现;明代白话小说的繁荣使“双姝”模式的叙事表现力十分丰富;清代小说的“双姝”模式有了新的发展,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因模式因袭严重出现了艺术上的固化。《聊斋志异》、《红楼梦》是“双姝”叙事模式的艺术范例。《聊斋志异》塑造的具有奇趣性的双姝群像,是作者“求而不得”的心理慰藉;《红楼梦》“影身人物”、“真幻人物”与“钗黛合一”的艺术创造代表了曹雪芹的审美理想。“双姝”模式在形象塑造与情节结构上有着独一无二的艺术特色,它塑造两个女性形象,以这两个女性形象的对立、对比作为建构小说的框架,制造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的手段。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双姝”叙事模式的形成至关重要:儒家文化“美善相济”艺术思维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影响了“双姝”模式女性形象的塑造,尧文化的“中和”观体现在“双姝”模式中便是二女的和谐共处,相反相成的辩证思想造就了二女的相反性格,“阳奇阴偶”渗透在男女关系设置上便是“一男二女”的人物组合。
段萍萍[4](2014)在《《左传》“君子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左传》作为一部很重要的文学典籍,深受后世学者的推崇,它也在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君子曰”大量的、集中地出现在《左传》中,既呈现出鲜明地文体特色,又呈现出别样的文化特色——“君子文化”。它的来源有原始史料,有借助当时贤士的言论,有出自作者的一家之言。在春秋时代的礼乐制度、文化的影响之下,“君子曰”显示出它鲜明的思想倾向,除此之外,它借助“君子”以发言,并在其中引《诗》为证,显示了受到“诗言志”的影响,更显示了它含有的诗教思想,以至于对后代的文学作品在史论及评论模式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地影响,开启了后世文学的各种论赞文体。正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君子曰”概述。《左传》中大量出现的“君子曰”是否是刘歆所伪作?这一问题引起了很多学者的争论,弄清这一问题对研究“君子曰”相关的诸多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弄清这一问题的基础上,探究“君子曰”出现的文化背景:春秋之后,周道浸坏,礼崩乐坏,出现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文化局面。与此同时,诸侯国的不断强大,政治文化舞台上出现了一大批“君子”代言立说,从而形成了以“君子”为核心的君子文化,“君子曰”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的。第二章“君子曰”之思想倾向。“君子曰”借“君子”以“立言”,不管在评论人物方面,还是在评论历史事件上,“君子曰”以它独有的文体形式来表达,在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的大背景下,“君子”们的思想倾向:在礼乐方面,“君子”坚持“崇德尚礼”,尊崇人的德行并且崇尚礼仪,做事注重是否合乎礼仪;作为人臣还必须得有“忠君”的思想,一切要以君王及社稷为重;还坚持“举贤授能”要求不管是君王还是臣子都要善于举荐贤人,善于举荐贤人的人是会受到称颂的;还坚持“重民重信”思想,重视人民一直是治国的根本,“君子”们也是赞成这一点的,更重要的是要讲求信用,诚信也是会受到赞赏的;除此之外,“君子”们还坚持“惩恶扬善”,“善”的品格和事情往往是“君子”们所坚持的,对于“恶”的人或事都是持批评的态度。在“君子曰”中所呈现的这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的思想主流,也成为了儒家思想中的主要内容,很具有代表性。第三章“君子曰”之引诗研究。在“不学诗,无以言”的时代,用诗对于上层人士和准备进入上层社会的人士意义重大。“诗”在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之后被纳入国家意识形态中,获得了某种权威性。在正式场合中,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巧妙地用诗、引用古籍名着不仅仅是一种社会风尚,更是一种自身涵养的集中体现,在《左传》中引诗、赋诗的集中呈现就说明了这一点。引诗、赋诗不仅出现在《左传》的行文中,“君子曰”中的引诗也是值得关注的,它所反映出的诗教思想更是值得关注。并且本章节将会从“君子曰”中所呈现的士人、贤者形象以及对西周的诗教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等方面来了解其中的诗教思想。第四章“君子曰”之影响。“君子曰”对文学的影响,这就包括对史传文学以及古典小说的影响,在许多的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其影响的痕迹。本章节会从具体的文学作品来谈谈“君子曰”在史论及评论模式方面的影响。
张聪[5](2013)在《《聊斋志异》男子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在书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清代社会的众生相,其中男子形象这一群体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聊斋志异》中男子形象的系统性整体把握,明确清晰地揭示作者的创作心态及男子形象所表现的思想文化内涵,借此管窥作品的艺术特征。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本课题的选题意义与价值,概述目前学界对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二部分,分析作者蒲松龄的创作心态,联系作者的经历、见闻,从喜好、失意、愤懑、慰藉等方面体会“孤愤”之书的由来,感受作者在书中寄寓的思想和情感。第三部分,对《聊斋志异》中的男子形象进行分类研究,将男子形象划分为情感、道德、人格、人生理想等四个层面,并在每个层面进行再分类来研究每类形象的具体特点。第四部分,从男子形象看《聊斋志异》的思想文化内涵,从世风、士风和民风三个方面对《聊斋志异》的思想文化内涵作了细致地分析,力图对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有一个全面深入的探讨。第五部分,分析男子形象的塑造方法,对作品中的皴染法、想象艺术及语言艺术等写人手法进行详细分析,体会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刘湘吉[6](2013)在《《聊斋志异》中的死而复生现象研究》文中指出《聊斋志异》共有61篇死而复生故事,在另外的11篇故事中,作者把人物描写为死而复生,但是经过分析,这些人物只是昏倒复苏。这么多的此类故事在一本小说中集中出现,是有其深厚的文化渊源的。同时,《聊斋志异》中出现的诸多死而复生作品,也是有其文言小说传统的。而对于蒲松龄本人来说,他对死而复生的传统思想持积极接纳态度。首先,蒲松龄所处的时代和地域背景为其创作死而复生作品提供了条件。其次,蒲松龄个人“雅爱搜神”的创作偏向为其创作死而复生作品提供了动力。第三,《聊斋志异》中的死而复生小说并不是突兀出现的,它们在题材、人物塑造、情节等方面都对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死而复生小说存在着继承关系,前人的着作给了蒲公这方面的灵感。在作品方面,《聊斋志异》中的死而复生小说基本涵盖了死而复生作品的所有类型,种类齐全、数量繁多。这些故事在叙事结构、时间、空间、叙事视角都有显着地特点,并用假死而复生的描写来为叙事服务。在文化内涵方面,书中死而复生作品寄寓了作者的思考。第一,死而复生描写体现因果报应观,具有规训意义。第二,死而复生描写表达了蒲松龄的生死观。第三,作者宣扬至情思想,人物可以为爱复生。第四,讽喻病态的社会现实。第五,离魂而变泰,表现了作者的实用主义精神及对功名利禄的向往。第六,死而复生是蒲松龄在文网森严的情况下对当时明清易代、新旧王朝更替的隐喻。《聊斋志异》自问世之后,对长期处于寂寞低谷期的清代文言小说界造成了巨大影响,其死而复生描写,也深深地影响了一大批清代文言短篇小说作品,这些小说中不但出现了大量借鉴《聊斋志异》死而复生情节的内容,同时沿袭了其死而复生故事“假幻设以寓意”的精神,用假死情节为叙事服务,丰富了故事的内涵。
肖爱云[7](2012)在《晚清四大小说杂志现代性研究》文中提出现代性是20世纪最具活力的理论话语。自1990年代以来,以现代性为视角的晚清文学研究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研究热点。本论文试图通过对晚清四大小说杂志现代性的考察,探寻现代性在小说杂志这种早期大众媒介形态上呈现出来的独特内涵与意义,为构建以现代性为核心的新文学史提供更宏阔的参考。晚清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动荡、大分化时期,古今、中外、朝野、满汉之间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文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充分表现和承载着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中国文学从以经学为中心的古典形态走向以小说为中心、以西方文学为典范的现代形态,并最终完成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历史转型与嬗变。现代文学的兴起离不开现代大众媒介。在现代资本主义印刷技术带动下发展起来的报刊媒介,迅速成为思想文化转型的重要载体和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文学与媒介结合产生的小说杂志不仅改变了中国文学的传播方式、传播速度、传播范围,而且影响了晚清文学的生产与消费,使文学在多种因素的合力下开始突破传统古典文学的束缚,建构具有现代品质的新态文学。小说杂志的出现,培养了新一代职业作家和职业报人,他们积极借鉴西方和日本文化新形式,使中国文学杂志从一开始就具有了明显的世界眼光和丰富样式。杂志的创办为晚清小说的大量生产与传播提供了可能,促使小说在20世纪最初十年成为启蒙思想、反映现实、揭露和批判社会黑暗最有力的思想工具,创建了中国早期并不成熟的公共知识空间,为女性走出私空间进入社会公共领域提供了可能。晚清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小说杂志中,无论是以政治启蒙为主导思想的《新小说》,以批判讽刺为指向的《绣像小说》、《月月小说》,还是以文学审美追求为目的的《小说林》,均发表了大量的创作和翻译文学,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中历史、社会、言情等主题,从外国文学中吸收了新的文学主题,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科幻、侦探、哲理、心理等新文学样式,通过各种不同形式与内容的文学实验,展示出文学杂志在初创时期各自不同的现代性特征,与晚清其它艺术形式一起建构了晚清的现代性图景。论文的研究时间选取1898至1911年为论述的时间域。史学家费正清说:“在中国思想史上,1898年和1919年通常被认为是与儒家文化价值观决裂的两个分水岭”。王德威则说:“晚清文学的发展,当然以百日维新(1898)到辛亥革命(1911)为高潮。这一时期的作品从题材到形式无所不包,从侦探小说到科幻奇谭,从艳情纪实到说教文字,从武侠公案到革命演义,在在令人眼花缭乱”。1898年在文学领域内体现出来的特殊的意义有两个:一是该年严复、夏曾佑在《国闻报》刊发了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发声之作《本馆附印说部缘起》,自此,小说开始从创作与翻译两个不同路向走向现代之途;二是该年的百日维新从思想上对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深刻影响,传播主体思想上发生了质的转变,社会改革由改良运动转向思想启蒙,小说开始成为承载政治启蒙的主体形式和中国文学的核心文体。1902年至1911年,小说杂志从开始创办到走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1911年,存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彻底崩溃,无论新的民主共和政府有多么地名副其实,政治体制的转变都宣告了封建王朝的结束,小说杂志也在这一年从高潮走向低谷。论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六章:绪论部分在梳理晚清四大小说杂志研究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考察了现代性话语的概念,探究其本意与“中国化”脉胳及其在晚清小说杂志的文本及非文本研究中已有的意义阐释,对其在研究中存在的理论上的缺失和意义上的含混进行辨析,为论文的展开提供一个富于理性认识的理论前提。第一章分析晚清四大小说杂志产生的文化语境。政治上,通过对晚清两个标志性的历史事件——甲午战争和维新变法的分析,考察晚清的政治环境,探讨这两个政治事件对晚清国民思想上造成的影响。甲午战争彻底惊醒了中国人的天朝梦,对中国知识分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造成巨大打击,维新变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它对中国封建体系产生了极大触动,也证明了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在中国是行不通的;经济上,主要阐述上海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在晚清时期已经成长为国际化大都市,经济的崛起和它创建的文化氛围使得这座城市迅速成为中国经济、文化发展中心,晚清四大小说杂志中有三份在这里创办并从这里向全国发行;外来文化上,主要阐述西学东渐和日本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西学东渐的过程,正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互通、融合与创新的过程,没有西学东渐,20世纪的中国文学就不可能迅速建立起与世界文化接轨的现代新文化体系。甲午战争后的日本,成为中国文化输入的主要来源,两国相邻的地缘关系、相似的生活习俗以及战后日本对华的特殊政策,均为日本文化的输入提供了便利。教育上,晚清教育制度的改革、科举制度的废除带给社会的大震荡在文学领域中的表现是非常显着的,新的创作群体和读者群体的形成、文学主题的变化都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媒介的发展是晚清四大小说杂志创办的前提,没有现代媒介的发展,就没有现代小说杂志这种新媒介形态的出现,它既是历史的催生物,又是现代媒介形态成熟的表现。第二章“宏大的政治叙事:《新小说》的现代性”,《新小说》是晚清创办的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杂志,它的现代性表现非常充分,从它的形式、主编梁启超的报刊思想和文学思想、政治小说文本《新中国未来记》、图画、歌谣等五个层面的分析,分别展示《新小说》作为现代化媒介与文学共同建构的丰富的现代性特征。第三章“强烈的社会批判:《绣像小说》的现代性”,首先分析李伯元作为职业报人的特殊身份及其批判意识的培养,以此为基点考察《绣像小说》与《新小说》不同的社会追求,探讨《绣像小说》在社会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现代批判意识,进面多面向地探寻其科幻小说与翻译小说的现代性。对《文明小史》的分析,则意在发掘这篇小说呈现出来的独特现代性风貌;对杂志“绣像”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分析,则力求展示《绣像小说》继承传统文化底蕴基础上创新的现代性气质。第四章“丰富的文学实验:《月月小说》的现代性”。在四大小说杂志中,《月月小说》刊载的小说文本最多,仅长短篇小说就有113种,实在是“热闹”非凡。论文首先对《月月小说》的概况进行了细致梳理,继而对职业小说家吴趼人的各种小说实验进行了分析论述,并对翻译小说家周桂笙在《新小说》和《月月小说》发表的翻译文本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探讨《月月小说》在文学领域里开展的多样化现代实验。第五章“独特的审美追求:《小说林》的现代性”。《小说林》是四大小说杂志中发行最晚、持续时间最短、刊载作品最少的一个杂志,它之所以被纳入到四大小说杂志当中,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审美品质。主编徐念慈、文学家黄人和评论家觚庵共同建构的晚清小说的审美追求,使《小说林》摒弃了小说改良社会、开启民智的工具论思想,转向理性地强调小说必须合乎美的要求,使晚清小说杂志的审美品格由此建立起来。论文通过对徐念慈等人小说理论思想的解读和分析,试图对其进行客观理性的重估。第六章“晚清四大小说杂志小说理论与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发生”。在晚清四大小说杂志中,刊载了大量的小说理论,或是长篇论说文,或是短小的“小说小话”,也有序、跋、发刊词、批注等带有评论性质的文章,探讨了小说的社会地位、小说的功能、小说翻译存在的问题、小说的创作技巧、小说的形态、小说的类型以及小说的特征等多个理论问题,积极参与中国小说理论体系的建构。这些理论虽然形式上还保留着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的特点,但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已经开始吸纳西方小说理论元素,显示出种种创新,促使小说创作在新的理论总结与指导下做了各种实验,为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提供了多种可能,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晚清小说杂志的现代性。“结语”。晚清四大小说杂志无论在媒介学意义上还是在文学意义上,都表现出其稍纵即逝却又永恒的现代性特征,无论是启蒙、批判、实验还是审美追求,它们都不是独立表现的,而是在相互交融在一起,在不同的时期共同建构晚清的现代性景观。这种丰富性在20世纪学术研究领域内并没有受到充分关注,处于“被压抑”的状态。论文在这一领域的开拓,既是对文学史权力话语的反抗,也是对以现代性为核心的文学史的丰富。
吴琼[8](2012)在《明末清初的文学嬗变》文中提出明末清初的文学嬗变,这是一个综观的大课题。明末清初本身乃重要的社会历史转型期,伴随着这个历史转型,文学发生了明显的风格迁移与性格转变:政治经济的变化改变了社会风气与生活方式;个性解放思潮的风起云涌颠覆了知识分子的陈旧观念;传统的伦理道德在式微与复归之间摆荡;士人的命运与精神亦席卷在历史洪流中不能自已。这些文化环境的剧烈变化影响了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学创作,也在其中遗留了许多深刻而真实的历史信息。截取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段,考察时代作用于文学的复杂层次、丰富形式与辩证过程,梳理文学发展演变的脉络,有助于我们对明末清初历史与文学的关系进行综合把握。明末清初的文学嬗变中,文学思潮、时代变化、官方意志分别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明末时个性解放思想对传统文道观进行挑衅与突破,当时心学泛滥,士人思想开放,整个社会呈现出摆脱旧有轨道的兴奋狂乱与生机勃勃。文学创作也积极赶上时代的步伐,加大了对现实生活的表现范围和对个体心灵的挖掘力度。明末文学这在这种精神的笼罩下一改前期颓气,呈现出一种全面繁荣的景象。易代之际的强大外力将文学引领到眼前实际,前期的思潮骤然搁浅,进入到积极反思与调整阶段,时代巨变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深沉宏阔、震荡人心的题材,明末文学的自由与自我被大时代图景与心灵震荡替代。清初,传统文学观正式开始对明末个性解放进行打压与修正,命运巨变的一代士人,谱写着宫阙山河之感,衣冠人物之悲,新朝士人则开始顺应太平,大奏雍容和雅之调。各个阶段都充满了激烈的新旧对抗,社会因素的老朽与新变,思想观念的顽固与觉醒,文学表现的保守与激进,明末清初的文学正是在新旧对抗与兼容的文化环境中收获了丰富的成果,而它原本缓慢推进的风格转变每每因为突然的社会历史变化而加快步伐,出现种种新异状况。其种种宏观的风格转变,种种具体而微的原因和表现,正是本文所希望能展现的。本论文以概括阐述明末清初的文学创作变化为内容,从一个大的文化视角,透视明末清初之际文学嬗变的内在外在状貌,描述它背后各种社会的、历史的、思想的因素所勾连形成的文化背景,通过对各个阶段内社会道德风气、社会心理、作家生存精神状况的把握,揭示这个文化背景是怎样作用于文学转变的。即在把握明末清初历史社会变化的基础上,描绘出彼时文学嬗变的清晰轨迹,勾勒出一个文化学角度的明末清初文学简史。本文正文部分三章为一段,时段界定为:第一阶段万历后期至天启末,这是明末文风的完全展现期;第二阶段崇祯初至顺治前期,这是鼎革之际文学的转变期;第三阶段顺治后期至康熙中后期,这是清代文学性格的初步成型期。各部分从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切入,联系社会心理与作家本身,从制度层面、思想文化层面进而推进到文学表现层面,层层深入。文学表现部分,选取了各时间段内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流派或者具体作品,通过对作品与时代精神风貌联系的分析,展现文学整体风格转变的蛛丝马迹、社会历史变迁影响文学的途径,从而直观显现明末清初文学嬗变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明末清初文学的嬗变,是明末清初时代巨变引起的。这种引发并非是单方面的直接外力强加,而是有一个影响力传递和选择接受及变形表现的复杂过程,这也正是明末清初文学嬗变的特殊魅力。
张艳梅[9](2011)在《《聊斋志异》影视改编理念变迁研究 ——以《画皮》为中心》文中认为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因作品本身丰富的想象、奇绝的构思、曲折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闻名于世,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去阅读、鉴赏。其中很多故事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广泛流传,影响深远。清代就有许多剧作家将其中的故事改编成各种地方戏;1925年前后,就有电影导演开始改编“聊斋故事”拍成影片。不同时代的人们都对这部作品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特别是20世纪以来,随着影视艺术的进一步发展,《聊斋志异》越发成为编剧、导演的“宠儿”,港台、大陆均掀起了一股股《聊斋志异》影视剧改编的浪潮,几乎是每一个十年就会引发人们对新一轮“聊斋影视”及作品本身的热切关注,改编数量是相当可观的。本文主要针对这种《聊斋志异》改编现象,以《聊斋志异》的影视改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25年以来的大陆、港台多年的改编实践的梳理、分析,探讨《聊斋志异》得以广泛关注、传播的原因,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聊斋志异》影视改编理念变迁的进程。并指出其改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应对策略。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相较于以往单篇或部分的对改编作品的关注与研究,本文试图紧密结合文学作品本身思想、人物、情节等方面的特点,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一条清晰的以《画皮》为代表的“聊斋故事”影视改编实践线索,结合隐藏在这些影视作品背后的改编理念,探询改编理念变迁背后的原因,通过不断地比较原着和各个改编版本,指出已有改编作品间存在的差异和问题,找到独特的有价值的东西,以提出如何引导影视改编理念正确健康发展的措施:即在尊重原着的前提下谨慎创新,通过解读原着主旨,重建社会人文精神,提高改编团队的整体文化素养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改编队伍的整体水平。文章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立论,希望能够对《聊斋志异》随后的影视改编实践提出有益的建议。
吕金洲[10](2010)在《议《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文中提出在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妇女一直处于被压迫、受歧视的地位,而诞生于封建社会晚期的《聊斋志异》中却描绘了大量有现代特色的新型女性形象,表现出女性自主、独立、不屈的优异品质。
二、“腻友”:伦理观念的新变化——说《聊斋志异·娇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腻友”:伦理观念的新变化——说《聊斋志异·娇娜》(论文提纲范文)
(1)《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研究综述 |
(一)《聊斋志异》小说研究 |
(二)中国古代文学名着影视改编研究 |
(三)《聊斋志异》改编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传播溯源:前影像时代的《聊斋志异》 |
第一节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
一、蒲松龄生平事略 |
二、《聊斋志异》的创作缘起 |
第二节 文学底本的影像化潜质 |
一、人物、环境的动态化描写 |
二、服饰色彩的丰富性展现 |
三、逼真的声音描绘 |
第三节 前影像时代《聊斋志异》小说传播的积淀 |
一、从小众到大众:纸本流传打开传播视野 |
二、从抽象到具体:视听介入拓宽传播渠道 |
第二章 影视改编:《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媒介阐释 |
第一节 影视媒介放大小说的视听体验 |
一、电影:注重内容深度,突出画面质感 |
二、电视剧:拓展故事容量,强化娱乐效果 |
第二节 影视媒介促生剧本的二次创作 |
一、剧本创作突出了小说的儒家伦理观念 |
二、剧本创作突显了小说的志怪和传奇色彩 |
三、剧本创作强调了演员表演的因素 |
第三节 影视媒介扩大小说的意义空间 |
一、人物的形象意义 |
二、场景的典型意义 |
三、民俗的文化意义 |
四、审美的世俗意义 |
第三章 内容选择:《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故事范型 |
第一节 鬼狐与人的矛盾纠葛 |
一、鬼狐向往人间故事范型 |
二、人对鬼狐依恋故事范型 |
第二节 市井生活的人情百态 |
一、生活交往故事范型 |
二、经贸往来故事范型 |
第三节 家庭伦理的人性思考 |
一、家庭和睦故事范型 |
二、家庭矛盾故事范型 |
第四节 科举取士的官场沉浮 |
一、科举故事范型 |
二、官场故事范型 |
第五节 生死观念的隐喻表达 |
一、人入幽冥故事范型 |
二、生死游历故事范型 |
三、“城隍”故事范型 |
第四章 形式表达:《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艺术手段 |
第一节 《聊斋志异》影视情节结构的异变 |
一、原作情节的沿用 |
二、原作情节的选用 |
三、脱离原作的情节重构 |
第二节 《聊斋志异》影视音效的运用 |
一、演员对话音效 |
二、场景音效 |
第三节 《聊斋志异》影视镜头的操控 |
一、全景镜头 |
二、长镜头 |
三、特写镜头 |
四、蒙太奇 |
第五章 从文字到影像:《聂小倩》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小说中的《聂小倩》 |
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
二、视觉效果的渲染 |
三、环境的描写 |
第二节 图画艺术中的《聂小倩》 |
一、《聊斋志异图咏》中的聂小倩 |
二、现代插画、图画中的《聂小倩》 |
第三节 舞台剧中的《聂小倩》 |
一、川剧《飞云剑》与《聂小倩》 |
二、音乐剧《聂小倩》 |
三、话剧《兰若寺》 |
第四节 影视作品中的《聂小倩》 |
一、电影作品《聂小倩》 |
二、电视剧作品《聂小倩》 |
三、《聂小倩》影视作品的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情况 |
(2)《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比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1、志怪小说发展史中作者对叙事内容的掌控力度的变化 |
2、选题意义 |
二、研究历史、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
1、研究历史、现状 |
2、存在问题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纪昀与《聊斋志异》之因缘 |
第一节 纪昀亲友圈内的《聊斋志异》拥趸者 |
一、余集与青柯亭刻本 |
二、董元度与《聊斋志异》 |
三、纪汝佶与《聊斋志异》 |
第二节 纪昀对《聊斋志异》的态度 |
一、公开批评 |
二、针对《聊斋志异》作反面文章 |
三、"四库"系列不收《聊斋志异》原因 |
第二章 蒲松龄、纪昀志怪小说观念比较 |
第一节 儒家伦理道德影响下的文人志怪思想 |
一、以常释怪由怪证常 |
二、神道设教醒世安人 |
三、不足以立言 |
第二节 蒲松龄、纪昀志怪创作观念的异同 |
一、"文士例有好奇癖" |
二、殊途同归的鬼神观念 |
三、志怪创作定位之不同 |
第三节 小说文体意识 |
一、蒲松龄:自由灵活的文章小说观 |
二、纪昀:立足于目录学的实用小说观 |
第四节 志怪小说观念影响下的审美诉求 |
一、虚构原则的差异 |
二、"才子之笔"与"着书者之笔" |
三、审美诉求不同 |
第三章 整体构思 |
第一节 时空想象 |
一、《聊斋志异》:以人为中心的多样时空 |
二、《阅微草堂笔记》:失去神秘意味 |
第二节 构思中的逻辑想象和图像想象 |
一、《聊斋志异》:兼用逻辑想象和图像想象 |
二、《阅微草堂笔记》:主要依照逻辑想象 |
三、图像想象与人物形象 |
第三节 人物姓名和身份的设定 |
一、《聊斋志异》:多重涵义的人名 |
二、《阅微草堂笔记》:身份清晰的讲述者和模糊的被讲述者 |
第四章 篇章结构 |
第一节 篇章题名与叙述重心 |
一、小说题名的常见功能 |
二、《聊斋志异》:题名与叙述重心异调 |
三、《阅微草堂笔记》:不用分题名 |
第二节 叙事时间的剪接 |
一、《聊斋志异》:有益于作品文学性 |
二、《阅微草堂笔记》:突出实用效果 |
第三节 叙述中的描写 |
一、《聊斋志异》:志在求真 |
二、《阅微草堂笔记》:写人意在说理写景随性而为 |
第五章 评论的功能与特质 |
第一节 评论的功能 |
一、《聊斋志异》"异史氏曰"的功能 |
二、《阅微草堂笔记》评论的功能 |
第二节 两书评论的特质 |
一、《聊斋志异》:带有强烈主观色彩和抒情意味 |
二、《阅微草堂笔记》:多元化评论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表 |
(3)明清小说“双姝”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本文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双姝”模式的神话原型及文学渊源 |
第一 节“一男二女”范式的神话原型 |
第二节“双姝对比”范式的文学渊源 |
第二章 小说“双姝”模式的历代传承和发展 |
第一节 神话、仙话、人 话的流变 — —明 前小说“双 姝”模式 |
第二节 世俗生活的真实画卷 — —明 代小说“双 姝”模式 |
第三节 双姝小说的全面繁荣 — —清 代小说“双 姝”模式 |
一、女性形象内涵丰富 |
二、“双姝”模式在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固化 |
三、“效英皇”情结 |
四、“二女”相对形象的成功刻画 |
第三章“双姝”模式的经典作品与作者的创作心态 |
第一节 《 聊斋志异 》与 文人创作心态 |
一、《聊斋志 异》“双姝”模式特点 |
二、《聊斋志异》双姝故事深层意蕴 |
三、《聊斋志异》双姝故事创作心态 |
第二节“钗黛合一”与曹雪芹的审美理想 |
一、《红楼梦》双姝形象 |
二、《红楼梦》双姝技法 |
三、末世的创作心态 |
第四章“双姝”模式的艺术特色与美学阐释 |
第一节“双姝”模式的艺术特色 |
一、影响小说篇章结构 |
二、塑造人物形象 |
三、双姝形象审美内涵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对“双姝”模 式影响的美学阐释 |
一、“美善兼济”与理想女性人格塑造 |
二、相反相成的辩证思想与二女相反性格设置 |
三、“阳奇阴偶”与一男二女结构 |
四、“和合”精神与二女关系处理 |
五、大团圆结局背后的“中和”文化意识与佛学思维 |
余论 苏曼殊双姝小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4)《左传》“君子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成果综述 |
二、选题的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四、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君子曰”概述 |
第一节 关于“君子曰”的争论 |
第二节 “君子曰”的文化背景 |
第三节 “君子曰”的几种形式 |
第四节 “君子曰”的评论模式 |
第二章 “君子曰”之思想倾向 |
第一节 崇德尚礼 |
第二节 忠君思想 |
第三节 举贤授能 |
第四节 重民重信 |
第五节 惩恶扬善 |
第三章 “君子曰”之引《诗》 |
第一节 “君子曰”引《诗》的原因 |
第二节 “君子曰”引《诗》统计与分析 |
第三节 “君子曰”引《诗》格式 |
第四节 引《诗》与其诗教思想 |
第四章 “君子曰”之影响 |
第一节 对史论的影响 |
第二节 对古典小说评论模式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聊斋志异》男子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本课题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二、目前学界研究的现状 |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二章 作者创作心态论 |
一、对搜新猎奇狐鬼故事的雅好 |
二、对黑暗腐败社会现实的愤懑 |
三、对辛酸苦闷科场失意的排解 |
四、对落寞孤苦坐馆生活的慰藉 |
第三章 男子形象分类研究 |
一、情感层面 |
(一)情痴形象系列 |
(二)朋友形象系列 |
(三)兄弟形象系列 |
二、道德层面 |
(一)任侠形象系列 |
(二)清官形象系列 |
(三)孝子形象系列 |
三、人格层面 |
(一)智勇双全的男人形象 |
(二)率性狂放的男人形象 |
(三)慷慨诚朴的男人形象 |
四、人生理想层面 |
(一)儒生形象系列 |
(二)商人形象系列 |
(三)僧侣形象系列 |
第四章 从男子形象看《聊斋志异》的思想文化内涵 |
一、世风 |
(一)批判封建统治的黑暗 |
(二)赞扬被压迫者的反抗 |
二、士风 |
(一)对科举的痴迷与怨憎 |
(二)对士林文化的新思考 |
三、民风 |
(一)婚恋观念的进步 |
(二)对笔下人物美德、情操的赞颂 |
第五章 男子形象的塑造方法 |
一、以皴染法凸显人物思想性格 |
二、运用想象艺术塑造男人形象 |
(一)虚幻情节中突出人物性格 |
(二)奇特细节中刻画人物个性 |
三、以丰富的语言突出人物个性 |
(一)身份化的人物语言 |
(二)简洁语言中揭示人物复杂心理 |
(三)运用口语、俗语突出人物个性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聊斋志异》中的死而复生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死而复生现象的文化、文学渊源 |
一、 死而复生现象的文化渊源 |
二、 死而复生作品的文言小说传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蒲松龄喜好“死而复生”情节的原因 |
一、 蒲松龄所处时代和地域的背景为其创作死而复生作品提供了条件 |
二、 蒲松龄个人的创作偏向为其创作死而复生作品提供了动力 |
三、 前人的文学成果为蒲松龄创作死而复生作品提供了灵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聊斋志异》中死而复生作品的类型 |
一、 凭借机缘巧合,魂魄离开躯体又得以回归,因而复活 |
二、 死后凭借外在力量而活 |
三、 死后凭借自己的力量而活 |
四、 凭借成仙的方式死而复生 |
五、 假死而复生,实则是昏倒 |
附表1 《聊斋志异》中死而复生作品汇总表 |
附表2 《聊斋志异》中假死而复生作品汇总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聊斋志异》中死而复生作品的叙事特点 |
一、 “生——死——生”的圆形叙事模式 |
二、 《聊斋志异》中死而复生故事在叙事时间上的特点 |
三、 《聊斋志异》中死而复生故事在叙事空间上的特点 |
四、 《聊斋志异》中死而复生故事的叙事视角 |
五、 虚实结合的入幻与出幻写作 |
六、 消解人们对死亡的恐惧 |
七、 《聊斋志异》中死而复生叙事的其它特点 |
八、 用假死而复生来为叙事服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聊斋志异》中死而复生类型作品的文化内涵 |
一、 死而复生描写体现因果报应观,具有规训意义 |
二、 死而复生描写表达了蒲松龄的生死观 |
三、 宣扬至情思想,死死生生为情多 |
四、 讽喻病态的社会现实 |
五、 离魂而变泰,表现了作者的实用主义精神及对功名利禄的向往 |
六、对明清易代、新旧王朝更替的隐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晚清四大小说杂志现代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晚清四大小说杂志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二节 现代性:晚清四大小说杂志研究的新视角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晚清四大小说杂志的文化语境 |
第一节 晚清的政治:甲午战争与百日维新 |
第二节 晚清的经济:上海——现代化商业都市上海的崛起 |
第三节 晚清的教育:教育制度的改革与科举制度的废除 |
第四节 晚清的外来文化:西学东渐和日本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
第五节 晚清的媒介环境:晚清报业和印刷业的发展 |
第二章 宏大的政治启蒙:《新小说》的现代性 |
第一节 时代的启蒙者:梁启超现代报刊思想和文学思想 |
第二节 《新小说》:政治启蒙的现代载体 |
第三节 想象的风貌一:《新中国未来记》的现代性 |
第四节 想象的风貌二:图画中的现代景观 |
第五节 杂歌谣:以启蒙为目的的现代变身 |
附录一 《新小说》研究资料汇编 |
附录二 《新小说》长篇小说作品目录 |
第三章 强烈的社会批判:《绣像小说》的现代性 |
第一节 职业报人李伯元 |
第二节 《绣像小说》文本的现代性 |
第三节 吴祷和他的翻译小说 |
第四节 现代性视野中的《文明小史》 |
第五节 《绣像小说》之“绣像”图画 |
附录一 《绣像小说》研究资料汇编 |
附录二 《绣像小说》长篇小说回目 |
第四章 丰富的文学实验:《月月小说》的现代性 |
第一节 《月月小说》概况 |
第二节 吴趼人及其小说试验 |
第三节 周桂笙及其翻译活动 |
附录一 《月月小说》所刊图画汇编 |
附录二 《月月小说》研究资料汇编 |
附录三 《月月小说》长篇小说回目 |
第五章 独特的审美追求:《小说林》的现代性 |
第一节 徐念慈与《小说林》 |
第二节 黄人及其小说美学理论 |
附录一 《小说林》所刊图画汇编 |
附录二 《小说林》研究资料汇编 |
附录三 《小说林》长篇小说回目 |
第六章 晚清四大小说杂志小说理论与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发生 |
第一节 晚清四大小说杂志的小说理论概述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先声 |
附录一 晚清四大小说杂志小说理论研究资料汇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明末清初的文学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编 个性思潮滋养中的文学创作 |
第一章 明末文学的发生背景 |
第一节 明末社会的终极性特征 |
一、 集权政治的巅峰与统治秩序的失控 |
二、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动 |
三、 异端思想的泛滥与传统纲常的濒临崩溃 |
四、 古典文化的总结和近代文明的依稀曙光 |
第二节 明末俗世掠影 |
一、 商贾货殖甚嚣尘上 |
二、 城市文化蓬勃发展 |
三、 拜金与纵欲的横流 |
四、 全民性的消费狂欢 |
第三节 明末士林景观 |
一、 悠游末世的生活状态 |
二、 师心悦禅的精神信仰 |
三、 出雅入俗的审美取向 |
第二章 开到荼蘼的明末文学 |
第一节 诗文领域复雅与任俗的激荡 |
一、 公安诗文的任俗趋向 |
二、 竟陵文人的复雅主张 |
三、 小品文字的灵思妙想 |
第二节 小说中的末世风情图画 |
一、 魑魅魍魉《金瓶梅》 |
二、 “三言二拍”的全新视角 |
三、 类型小说的蓬勃发展 |
第三节 情理争胜的戏剧舞台 |
一、 汤显祖的真情世界 |
二、 吴江派的本色信仰 |
第三章 明末文学的个性及走向 |
第一节 明末文学的鲜明个性 |
一、 娱人娱己、锐意出奇 |
二、 俗化倾向明显 |
三、 市场主导因素的增强 |
第二节 明末文学的走向思索 |
一、 自由的写作风气 |
二、 通俗文学的登堂入室 |
三、 良性的文化市场 |
中编 岸谷之变主导下的文学呈现 |
第四章 明清之际的文化语境 |
第一节 历史逆流与夷夏之变 |
一、 明亡前夕的动乱失序 |
二、 甲申国变的历史逆流 |
三、 夷夏之变的深刻内涵 |
第二节 文人的升沉际遇 |
一、 慷慨济世与以身殉国 |
二、 奔走抗清与萧然逃世 |
三、 贰臣的尴尬地位 |
第三节 学风的悄然转向 |
一、 士人的经世倾向 |
二、 对王学的有意修正 |
第五章 易鼎之际的文学变化 |
第一节 传统诗文理性的回归 |
一、 别裁伪体的复古风潮 |
二、 追忆痛悔的心灵哀章 |
三、 汲古通今的诗学建设 |
第二节 白话小说生气的彰显 |
一、 时事小说的忧患情绪 |
二、 短篇小说的布道意旨 |
第三节 戏曲舞台热情的迸发 |
一、 临川、吴江的合流 |
二、 时事剧的轰动效应 |
三、 苏州派的时代精神 |
第六章 明清之际的文学风貌及反思 |
第一节 易代之际的文学风貌 |
一、 爱国情怀高涨 |
二、 功利文学观的抬头 |
三、 浓重的末日感伤 |
第二节 文学转变的特殊情境 |
一、 天翻地覆时的应激反应 |
二、 通俗文学影响力的抬升 |
下编 明末精神与官方意志博弈中的文学迁移 |
第七章 清初文学的历史土壤 |
第一节 艰难的文化整合 |
一、 异质文化的融汇整合 |
二、 恩威并施的文化政策 |
三、 汉族知识分子的境遇 |
第二节 清初学风的演化形成 |
一、 攻讦君主专制 |
二、 反思明末学风 |
三、 发扬经世传统 |
第三节 清初对明代文学的回顾 |
一、 清初的明代诗文批评 |
二、 清初文学批评的正名内涵 |
第八章 清初文坛的熙攘图景 |
第一节 诗坛重现雅正之风 |
一、 遗民诗的悲美风貌 |
二、 淳雅格调的兴起 |
三、 词作的中兴与嬗变 |
第二节 小说家主体意识的增强 |
一、 李渔的人间喜剧 |
二、 才子佳人南柯梦 |
三、 蒲松龄的苦心孤诣 |
第三节 雅俗并峙的戏剧舞台 |
一、 抒情剧的悲愤寄寓 |
二、 风情剧的喜剧内涵 |
第九章 清初文学的个性与地位 |
第一节 清初文学的个性 |
一、 炽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深邃的生命悲剧感 |
二、 主体精神的沉潜与现实表现的畏缩 |
第二节 清初文学的“继往”与“开来” |
一、 清初对明末文学的继承 |
二、 清初文坛对明代文学的反拨与指向 |
结语 |
致谢词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聊斋志异》影视改编理念变迁研究 ——以《画皮》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聊斋志异》的改编状况及改编潜质 |
1.1 《聊斋志异》影视改编状况 |
1.1.1 《聊斋志异》影视改编分期 |
1.1.2 其他形式的“聊斋”影视改编 |
1.2 《聊斋志异》改编特点 |
1.2.1 表现形式的不同决定着影视改编作品的多样化 |
1.2.2 故事文本的特点决定着影视改编作品的模糊性 |
1.3 “聊斋故事”的改编潜质 |
1.3.1 唯美浪漫的故事文本 |
1.3.2 明确深刻的道德观念 |
1.3.3 曲折传奇的故事情节 |
1.3.4 适于铺陈的婚恋题材 |
1.3.5 迎合受众的审美期待 |
第2章 “聊斋”改编的理念变迁及原因 |
2.1 “聊斋”改编的理念变迁 |
2.1.1 20 世纪60-90 年代改编理念变迁 |
2.1.2 20 世纪90 年代后改编理念变迁 |
2.1.3 改编理念变迁综述 |
2.2 理念变迁原因 |
2.2.1 社会文化氛围的改变 |
2.2.2 影视创作机制的改变 |
2.2.3 受众收视期待的改变 |
第3章 《聊斋志异》影视改编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3.1 《聊斋志异》影视改编中存在的问题 |
3.1.1 风格质朴、缺少灵性 |
3.1.2 选材欠优、个性淡化 |
3.1.3 语言陈旧、色彩暗淡 |
3.2 《聊斋志异》影视改编问题的应对策略 |
3.2.1 尽量解读原着主旨 |
3.2.2 重建社会人文精神 |
3.2.3 提升改编团队素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议《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聊斋志异》中所表现的现代女性特点 |
(一) 敢于突破传统封建礼教的束缚 |
(二) 女尊而男卑 |
(三)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还拥有其他很多优点 |
二、蒲松龄创造新型女性形象的原因 |
三、结 语 |
四、“腻友”:伦理观念的新变化——说《聊斋志异·娇娜》(论文参考文献)
- [1]《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研究[D]. 陈昊.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2]《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比较论[D]. 齐心苑. 山东大学, 2017(08)
- [3]明清小说“双姝”模式研究[D]. 孙悦. 暨南大学, 2016(03)
- [4]《左传》“君子曰”研究[D]. 段萍萍.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6)
- [5]《聊斋志异》男子形象研究[D]. 张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02)
- [6]《聊斋志异》中的死而复生现象研究[D]. 刘湘吉. 暨南大学, 2013(01)
- [7]晚清四大小说杂志现代性研究[D]. 肖爱云.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3)
- [8]明末清初的文学嬗变[D]. 吴琼. 上海师范大学, 2012(12)
- [9]《聊斋志异》影视改编理念变迁研究 ——以《画皮》为中心[D]. 张艳梅. 河北大学, 2011(11)
- [10]议《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J]. 吕金洲. 语文学刊,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