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声波成象钻孔电视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郭海龙[1](2020)在《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变形破坏规律及其漏气位置检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松软煤层打钻抽采瓦斯,对煤岩体进行卸压是降低松软煤层瓦斯含量以及消除瓦斯突出的先决条件。然而,松软煤层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严重的构造破坏,煤质较软,松软煤层抽采钻孔时常会发生钻孔塌孔、径缩以及开裂等问题,不仅形成大面积的漏气通道,也会阻塞瓦斯流出通道,最终致使松软煤层瓦斯抽采效率大幅度降低,为煤矿安全生产埋下隐患。因此,开展瓦斯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渐进性变形破坏的研究,对于提高松软煤层瓦斯抽采效率、保障矿井高效抽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利用DNS200电子万能试验机及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得到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渐进性变形破坏规律,通过现场工业试验得到了井下瓦斯抽采钻孔的漏气情况。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根据线性孔隙弹性模型,推导了钻孔施工前后钻孔孔周煤岩体的应力分布,对于任何水平应力值,临界位置均保持不变。此外,如果水平应力相等,则切向应力和轴向应力恒定且与钻孔周围切向应力的方向无关。(2)为研究抽采钻孔渐进性破坏的变形规律,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获得了含钻孔试样破坏的图像序列,并计算得到了试样表面的应变及位移,引用应力门槛值对含钻孔试样渐进性破坏过程更精确的划分分区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试样整体变形规律以及钻孔孔周位移变化规律。(3)钻孔孔周裂隙萌生阶段处于峰值应力的38.47%~52.05%之间,这意味着处于应力集中区内的钻孔段极易产生裂隙。孔周裂隙破坏阶段处于应力峰值的62.08%~76.14%之间,此时试样表面的裂隙开始贯通,这意味处于破碎区内的钻孔段极易产生贯通裂隙,形成漏气通道。(4)为研究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渐进性破坏的裂隙扩展规律,采用DSCM系统观测试样在变形全过程中的动态裂隙发展演变,试样局部化变形起始于峰值点之前,约为峰值轴向位移80%时。孔周煤壁位移与裂隙周围位移速率都是在峰值应力点附近发生突变,说明孔周煤壁位移和孔周煤岩内部裂隙的发生时间具有一致性。造成试样破坏的主要裂隙类型是张开、错动混合型裂隙。(5)开展了抽采钻孔漏气位置检测现场试验,将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裂隙扩展规律应用于分析瓦斯抽采钻孔漏气原因当中,指出了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裂隙扩展导致的漏气通道,给出了抽采钻孔漏气通道的判定方法,初步形成了一种抽采钻孔漏气位置检测的方法。
薛燕光[2](2019)在《基于H-B强度准则对裂隙岩体巷道松动圈的研究》文中指出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主体和基础能源,目前在煤炭的地下开采过程中,巷道的严重变形阻碍了煤炭的正常生产,造成已掘进巷道修复率的提高,增大了巷道的支护成本,严重影响了煤炭的安全高效生产。松动圈是指围岩在开挖后,会在巷道围岩内部形成圆环形破裂剧烈区,在破裂剧烈区外存在环状塑性软化区,破裂剧烈区和塑性软化区统称为松动圈,松动圈的发生、发展及稳定决定了围岩的稳定性及支护的难易程度。为了准确判断松动圈的大小,本文依托达州煤电有限公司柏林煤矿“松动圈检测”项目,开展了巷道围岩松动圈大小的检测研究。以围岩松动圈理论为基本原理,利用理论分析、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巷道变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了如下结论:(1)系统的阐述和分析了围岩松动圈的特征和分类,探讨了H-B强度准则的使用条件,研究了H-B强度准则在围岩松动圈理论中的应用,及相关参数的选取方法。(2)以柏林煤矿为背景,在现场开展了地应力的测试得到最大主应力接近水平方向,最小主应力为竖直方向。通过地质雷达对煤矿巷道围岩进行了现场实测,得到巷道松动圈的范围在1.91m—3.11m范围内,属于大松动圈,围岩类型为Ⅴ类型不稳定围岩(较软围岩)。(3)采用FLAC数值软件模拟了巷道开挖后松动圈由发生到稳定的动态演化过程,发现围岩松动圈的发育速度随时间呈现先陡后缓。并对矿山巷道断面进行等比例建模,模拟了在现有支护下巷道围岩的松动圈范围。(4)针对现有支护的不足,模拟了两种不同支护条件下的巷道围岩变形的过程,发现使用优化后的支护方式能够有效限制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的扩大以及减小了围岩变形量,控制巷道顶板的下沉和片帮。
张磊[3](2019)在《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扩展机理及其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矿井下钻孔瓦斯抽采是矿井瓦斯治理的重要手段。为提高瓦斯抽采效果,要求抽采钻孔封孔段以里孔周裂隙扩展尽量充分,封孔段孔周裂隙封堵尽量严实。然而,由于目前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扩展衡量困难,裂隙扩展机理仍不明确,造成了井下瓦斯增透抽采及注浆密封施工中主要依赖经验,缺乏有效理论指导。为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及现场测试等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对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扩展的影响规律;通过确定裂隙扩展过程中的超声波特征参数提出了抽采钻孔孔周裂隙超声波检测方法,对煤矿井下抽采钻孔设计、施工及检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钻孔孔周的应力情况进行分析,采用极限平衡理论结合Mohr-Coulomb与统一强度准则,理论推导了钻孔孔周的应力分布,得到了孔周极限平衡区范围。考虑钻孔与巷道交叉三维几何条件,建立了应力重分布影响下的抽采钻孔孔周应力计算模型,得到了钻孔在巷道影响下孔周三维应力分布,获得了抽采钻孔孔周三维破坏分布规律。(2)为研究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扩展机制,采用非接触式全场应变监测系统获得含孔试样破坏的图像序列,计算得到试样表面的位移,系统分析了孔周不同角度的径向位移及环向位移,精细化地研究了孔周移动规律。结合弹性理论与邻近单元加权分担模型提出了试样表面应力反演方法,研究了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孔周位移及应力场演化过程,揭示了不同应力区域的钻孔孔周裂隙扩展机理。(3)针对井下钻孔含水问题,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不同含水率的含孔试样。利用非接触式全场应变监测系统观测不同含水率的试样破坏过程,结合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与应力反演模型计算得到含孔试样变形及应力分布,研究了不同应力水平及不同含水率下的孔周位移及应力演化过程,获得了水-岩耦合作用的孔周裂隙扩展规律。(4)为获得钻孔孔周裂隙扩展过程中的超声波特征,采用RSM-SY7超声波系统收集波形数据。对波形进行频域分析得到透射波功率谱密度,并研究了波形幅值与功率谱密度随孔周裂纹扩展的变化规律。建立了裂纹等效宽度演化模型,量化了孔周裂纹扩展过程,获得了水对裂纹扩展及超声波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5)根据超声波在裂隙中传播的特征参数变化规律,设计了超声波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检测装置。将该装置应用于瓦斯抽采钻孔封孔质量检测,利用波形相似度及功率谱密度分析结合Logistic Regression算法建立了封孔质量评价模型,形成了超声波封孔质量检测方法。开展了瓦斯抽采钻孔封孔质量超声检测的现场试验,分析了所测钻孔的封孔质量。通过山西潞安集团余吾煤业的现场试验,说明该技术的实用性与准确性,为孔周裂隙快速检测及煤与瓦斯共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杨志[4](2019)在《陕北榆神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特征及煤炭开采影响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开发重心已由东部环境优良区逐步转移至西部干旱生态脆弱区。本文以陕北侏罗纪煤田干旱半干旱典型矿区,榆神矿区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收集整理了矿区范围内自然地理、地质和植被生态环境的相关资料,定义了矿区自然条件下不同生态地质环境类型,分析了不同生态地质环境类型植被生态发育的空间展布特征及时间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矿区地下水位空间分布规律及年际变化特征,建立了不同生态地质环境类型下植被生态发育与地下水位之间的定量关系。针对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生态地质环境类型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以金鸡滩井田为研究对象,利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原位和室内试验、数值模拟计算等研究方法,分析不同采厚条件下顶板覆岩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土层相对隔水层渗透性变化特征、开采前后工作面上方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规律及机理和采后地表植被对地下水敏感性分区响应,取得如下的主要结论:(1)矿区内存在的三种生态地质环境类型,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以及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94%,大面积的黄土裸露伴有少量保德红土出露、地形梯度大、纵向节理丰富、黄土易侵蚀等特点,少部分区域有风积沙覆盖,植被类型贫乏主要是耐旱草本类植物和少量灌木。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09%,地表水及浅层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沿着沟谷河流两岸边生长着许多高大乔木,同时草本植物和灌木也十分丰富,同时分布有大面积的农田;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7.97%,地表普遍被风积沙和萨拉乌苏组砂层所覆盖,零星区域有离石黄土出露,浅层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地表植被以小型草本灌木类植物,分布相对稀疏。因此,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是矿区内最为主要且受未来煤炭开采影响最为广泛的生态地质环境。(2)矿区内地下生态潜水主要包括第四系黄土潜水、冲积层潜水、侏罗系烧变岩潜水和萨拉乌苏组潜水四类。黄土生态潜水含水层分布于研究区东部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生态地质环境中。冲积层潜水和侏罗系烧变岩潜水主要分布于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中,常与萨拉乌苏组含水层构成同一含水层。萨拉乌苏组潜水分布于面积比例最大的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中且与黄土潜水、冲积层潜水及烧变岩潜水均有联系。因此,矿区内萨拉乌苏组砂层地下潜水对矿区内植被正常生长发育及居民工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灌溉以及居民生活至关重要。(3)矿区内地下水埋深的展布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变异性,地下水埋深总体在030 m左右变化,局部区域埋深可以超过30 m,仅在研究区北部、中部及南部部分区域地下水埋深大于12 m,东部部分区域地下水埋深相对较大,其余区域地下水埋深普遍小于6 m。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生态地质环境中,潜水位埋深分布在029.8 m之间,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地下水埋深分布在032.5 m之间,其中在地下水埋深01 m之间的数据分布频率最高,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地下水埋深分布在032.3 m之间,其中在26 m左右,数据分布频率最为集中。(4)通过分析不同生态地质环境类型的地下水埋深对反映植被生长发育的植被指数之间相互关系,确定地下水埋深对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及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植被发育控制较为有效,对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植被发育分布情况影响是比较有限的,将矿区植被对地下水埋深敏感性划分为三类区域,Ⅰ类敏感区,植被生长随地下水埋深的下降而增强,在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中这一敏感区临界埋深约8 m,Ⅰ类敏感区约占整个矿区总面积的3.6%。3米是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地下水临界埋深,Ⅰ类敏感区约占整个矿区的9.7%。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中地下水临界埋深约2 m,Ⅰ类敏感区占矿区总面积的16.8%。Ⅱ类敏感区,植被生长随地下水埋深的下降而削弱,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Ⅱ类敏感区地下水埋深变化范围为816 m,约占矿区的1.6%。地表植被在地下水埋深319 m范围内,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植被逐步恶化,约占矿区总面积的10.5%。在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区,Ⅱ类敏感区地下水埋深变化范围约210 m,约占整个矿区的40%。非敏感区,植被生长发育与地下水埋深变化关系不明显,地表径流黄土沟壑类型区地下水埋深大于16 m,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区域范围内地下水埋深超过19 m,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区域范围内地下水埋深超过10m时,EVI值变化相对稳定,植被生长发育状况基本保持不变。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在地下水埋深下降至2 m,地表植被生长发育即开始发生衰败,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在地下水埋深下降至3 m时,其地表植被开始发生退化,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地表植被对地下水埋深变化保持相对稳定,由此,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植被对地下水埋深变化最为敏感。(5)以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下典型矿井金鸡滩矿为例,通过现场实测、原位监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三种不同采厚条件下顶板导水裂缝带最大发育高度。采厚5.5 m分层大采高开采条件下导水裂缝带发育最大高度111.32 m,采厚8 m超大采高一次采全高开采导水裂缝带发育最大高度194.88 m,采厚11 m综合放顶煤开采导水裂缝带发育最大高度203.46 m,对比顶板上覆岩土层厚度分布状况,三种采厚条件开采顶板导水裂缝带一般不会直接发育穿透关键隔水土层进入砂层潜水含水层引发地下水位短时快速下降,给地表植被正常生长发育带来威胁,但为了安全起见,采厚11 m综合放顶煤开采区需对关键隔水土层厚度较小区域采用限制采厚,以防止导水裂缝带直接贯通砂层潜水含水层。(6)通过在工作面正上方及周边布置地下水位监测孔,监测开采前后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状况,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确定采厚5.5 m分层大采高开采过程中地下水埋深最大下降2.07 m,后期水位回升至最高点,下降幅度约0.34 m,约需94天,经过一年补给,地下水埋深上升约0.15 m;采厚8 m超大采高一次采全高开采过程中地下水埋深最大下降约1.31 m,后期水位埋深恢复,水位上升幅度约0.44 m,约需85天,经过一年补给,地下水埋深上升约0.58 m,总的来说,煤层的开采虽在短时期内造成地下水埋深的快速下降,但后期经过约90天地下水埋深基本能够得以恢复,经过一年补给,地下水埋深反而有所上升,有利于植被对地下水的吸收利用。(7)结合对开采前后地下水文动态监测数据,利用地下水模拟软件,反演出关键隔水土层渗透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由于关键隔水土层主要组成不同,采厚5.5m分层大采高开采条件下且土层相对隔水层主要由保德红土组成,渗透系数由初始的0.0012 m/d缓慢增大到0.0187 m/d,其后迅速增大到0.8485 m/d,后由于土层的自修复特性,其渗透系数又逐渐减小并逐渐稳定在0.01884 m/d,渗透系数由0.0187 m/d恢复至0.01884 m/d所需时间约91天;采厚8 m超大采高一次采全高开采条件下土层相对隔水层主要由离石黄土组成,渗透系数大致由初始的0.011 m/d缓慢增大到0.0823 m/d,其后迅速增大到4.9526 m/d,后由于土层的自修复特性,其渗透系数又逐渐减小并逐渐稳定在0.0842 m/d,渗透系数由0.0823 m/d恢复至0.0842 m/d所需时间约82天。(8)通过实地勘察,开采对地表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形成地表裂缝及开采后地面沉陷形成的积水区。模拟四个工作面及一盘区开采后井田内地下水位分布情况,划分出不同植被敏感区,对比结果表明一盘区开采后,地表积水面积有所增大,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向沙漠湿地生态地质环境转化,未开采区虽水位有所下降,但影响不大,预计一盘区植被生长状况将有所改善。该论文有图157幅,表48个,参考文献336篇。
杨浩[5](2018)在《岩土裂隙固化追踪方法及演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获取岩土体内部裂隙发育的几何形态和相关参数是岩土变形破坏微细观研究的重要内容。一种可以在特定应力(应变)状态获取岩土体裂隙结构、成本低廉的室内试验方法,对于全面开展相关问题研究具有突出意义。本文通过改装三轴试验仪和加装注浆装置,进行了系列装置改进效果试验,完成了对多组性质相同的重塑土样在不同应力-应变状态下多层位的裂隙识别,探讨了加载过程中试样整体裂隙的演化特征。同时结合三轴CT试验对原状土样加载过程中多层位的裂隙演化分析,对比论证了自行设计的裂隙识别试验方案和基于此进行裂隙演化分析的可行性。主要获得以下成果。(1)以100:2的A、B液比例配置的改性脲醛树脂作为试验所用化学浆液,设计了压力驱动化学浆液充填法的装置与改装的三轴仪结合的试验系统,在此试验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三轴压缩过程中化学浆液充填固化获取土体内部裂隙的试验原理、方法和步骤。(2)以自行组建的试验系统获取了多组同性质重塑土样在不同应力-应变状态时多个层位的截面图像,应用MATLAB和PCAS对截面图像进行处理分析,计算了裂隙几何参数。以各参数统计均值的变化探讨了从屈服阶段中段至峰值应力后一段范围内试样内部裂隙的演化特征。(3)完成对2个深层原状土试样三轴压缩过程内部结构的CT连续观测,运用多种方法对其中5个典型断面的图像进行分析。根据试样4各典型断面图像分析的结果,探讨了其在整个应力-应变过程中内部裂隙的演化特征。(4)通过对比,以浆液固化体识别土体加载过程中的原生裂隙虽然在识别范围和精度上存在一定的劣势,但基于该方法获得的试样从屈服阶段中段至峰值应力后的过程中各层位裂隙几何参数变化趋势与CT试验结果一致。本文设计的以裂隙固化体对土体加载状态下的原始裂隙进行识别的试验方法和基于此进行的裂隙演化分析是可行、有效的。
田勇[6](2015)在《油田地层岩石力学特性及应力场研究》文中认为岩石力学性质和地应力是石油工业中油气资源评价、油藏模拟、油气井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基础资料之一。本论文利用室内岩心试验、测井资料解释、现场压裂施工资料分析以及地应力场有限元模拟等手段对油田岩石力学特性及应力场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岩心不同围压下的三轴压缩试验,获得了静态岩石力学参数,分析了各三轴参数与围压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与围压的线性拟合关系式。进行了岩心纵横波速试验,获得了动态岩石力学参数,给出了研究区块纵横波波速之间的关系式。分析了动、静态岩石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为工程上获得连续的静态岩石力学参数提供了依据。对油田某区块垂直地层方向和平行地层方向的砂岩岩芯进行了三轴压缩试验和动态岩石力学参数试验,计算了各岩石力学参数的各向异性系数。通过分析围压以及深度对各向异性系数的影响,给出了砂岩峰值强度、纵波波速、纵横波速比和泊松比的各向异性系数与深度的拟合公式。得出峰值强度、纵波波速和纵横波速比的各向异性系数都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而泊松比各向异性系数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动、静弹性模量各向异性系数与深度相关性都很差,动弹性模量各向异性较弱,静弹性模量相对较强。利用灰岩岩样三轴压缩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拟合了3种围压下应变能与应变的关系式,从而可以求得灰岩在任一轴向应变时的能量值。在考虑岩样对液压油做功的前提下,分析了压缩过程中几个阶段的能量转化方式,解释了高围压条件下岩石破坏更加剧烈的原因。基于裂缝扩展程度影响弹性模量大小的情况,提出了裂缝发展系数F的概念,给出了3种围压下利用轴向应力?求取F的经验公式,从而可以获得灰岩压缩破坏过程中各阶段的实际岩石力学参数,并且用F值的变化趋势解释了高围压时峰值强度附近出现塑性平台的原因。进行了地应力大小和方向的室内岩心试验,包括声发射试验、波速各向异性试验和古地磁定向试验。利用围压下的声发射试验进行了研究区块试验岩心的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测试,给出了水平主应力大小与深度的拟合关系式。进行了单轴压缩条件下声发射试验地应力值与实际地应力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单轴压缩条件下声发射试验测得的应力值并不等于某一主应力值或主应力之间的差值,它与各向主应力联合作用下的破坏机理有关;基于单轴加载条件下测得的声发射应力值为实际各向主应力的线性组合,对组合中表征岩石特性的无量纲系数k进行了分析,利用声发射试验结果和水力压裂结果求得的k值在0.08到0.23之间;鉴于库伦破坏准则公式与声发射应力值公式的相似性,对系数k与内摩擦角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求取系数k的公式,两者的指数相关系数高达0.97。通过全直径岩心的波速各向异性试验,获得了地应力方向的相对方位,然后利用带有标志线的小岩心的古地磁定向试验测定了地理北极与标志线之间的方位,最终综合确定了研究区块的水平主应力方向。利用测井资料进行了岩石力学参数和地应力的解释研究。根据油田提供的密度测井和声波测井资料,结合纵横波速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岩石力学参数。介绍了几种以垂向应力为基础估算水平应力的模型方法。利用LogVision软件平台对测井资料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研究区块各井相应深度下的地应力方向玫瑰图。介绍了水力压裂的基本力学模型,给出了根据水力压裂曲线进行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计算的公式,并且考虑了渗透性压裂流体的情况。对水力压裂法应力测量的几个相关参数进行了讨论分析。利用研究区块的现场压裂施工资料,进行了各施工层位地应力大小的计算,给出了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与深度的拟合关系式。综合室内岩心试验和水力压裂获得的地应力数值,得到了研究区块水平主应力大小的梯度。进行了地应力场的有限元模拟。基于线弹性问题的可迭加性进行应力场的多约束优化反演,以实测关键井点的应力值和反演值之间的差值为目标函数,以各边界应力加权系数所要满足的区间范围为约束条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约束优化反演。将实测值与ANSYS软件模拟值进行比较,除井点密集区外围三个点的误差较大外,其余点基本吻合,在整个研究区块内模拟结果较好。
王运森[7](2013)在《开采过程多源信息融合与集成分析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开采过程中各种信息源进行研究,在总结了地质几何模型中的面模型、体模型、数据结构模型和工程巷道模型及力学分析数值模拟模型的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扩展B-REP的统一空间数据共通模型;在研究了信息融合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开采过程中地质测量、数值模拟、采动监测等数据源的多尺度性、多语义性的特点,建立了开采过程中多源信息的标准体系与协议;研究了微震监测等多源信息的特征,建立了采动信息处理的流程,并且利用了小波分析算法对微震监测的信号进行滤波,总结了图像类的增加技术;对于微震监测的应力场与数值模拟的应力场进行了二维图像融合,为解释应力的集中与岩体稳固性分析与预测提供了第三种途径。主要的内容如下:(1)从多源信息融合的概念出发,对适合于我国地下矿山特点的信息融合技术及集成分析平台的内涵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集成分析系统的建设目标、研究内容以及实现的关键技术,对开展我国地下矿山信息融合与集成协同分析工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了已经建立的几何模型、工程模型、数值模型,提出集成共通模型的感念,并且初步阐述了共通模型数据集成的机制与原理,该模型以XML为数据的组织结构,可以灵活的兼容各种信息,并且易于搜索与查询显示。(2)针对开采过程中可以得到的多源信息,研究了微震信号的产生机理、声发射的传播及定位原理,分析了微震监测得到的信息格式;总结了钻孔摄像、声波探测、应力应变监测等常见的监测多源信息。针对量纲不一致,无法进行多源数据的直接融合处理的问题,进行量纲的统一与标准化处理,提出了开采过程中信息标准化的概念与体系,并且制定了基于XMPP的标准化协议与接口定义。针对波形数据的预处理,研究并运用了小波去噪的算法;针对钻孔摄像等图像类型的预处理,阐述了统一图像格式的变换与图像增强技术;针对应力、位移类的数据,分析了监测数据的误差,根据时空效应修正的理论,设计了数据预处理的流程。(3)概述了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与信息融合模型,说明了信息融合的体系结构与层级结构,总结了可以用于开采过程中的信息融合算法,进行了微震监测数据与数据模拟分析数据的融合,说明了融合的步骤与使用的算法,并给出了融合的结果,提出了解释测量数据结果与推理数据结果的综合的第三种解释方法;针对钻孔摄像数据与声波监测数据的融合,提出了变动增益系数的统计插值法,该方法根据波速大小通过线性变化得到增益系数,有效地完成了两者数据的融合,实验结果表明,钻孔摄像图像较原始图像清晰,易于裂隙的识别。(4)对集成分析系统进行了系统架构设计,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架构模型,并且从功能架构、系统逻辑架构、系统技术架构、系统数据架构及系统部署架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研究了系统的关键功能,并且对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了基于Hoops三维可视化技术方法,进行了关键功能模块开发与关键技术的研究,完成了系统地整体实现,结合红透山项目与焦家项目进行了实际应用,集中展示了项目中的数据、数值模拟与图像的研究成果。
赵梅[8](2012)在《渭河中游古洪水滞流沉积物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渭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宝鸡峡至咸阳为渭河中游,流经宝鸡、杨凌、咸阳重要城市。自古以来该区域洪水灾害频繁,然而实测洪水资料只有几十年甚至十几年,远不能满足推测洪水发生频率的要求,更不能保证渭河两岸水利工程的防洪标准的准确性,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渭河中游的古洪水事件。本文通过对渭河的野外考察,在渭河中游咸阳段发现了含有全新世古洪水滞流层的黄土古土壤剖面。选定未经人类活动影响的保存完好的南寺村(NSC)剖面作为研究对象,从该剖面的顶层向下连续采集56个样品,对采集的样品进行了粒度、磁化率、碳酸钙、烧失量、吸湿水、化学元素等试验分析,并且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样品中石英的表面结构特征。野外观察结合实验分析结果表明:NSC剖面的古洪水滞流层的样品为典型古洪水滞流沉积物(SWD)。经地层学对比和OSL测年数据,判定这次古洪水事件发生在3200a B.P.~2800a B.P.之间。并获得了以下结论:(1)根据历史资料统计出渭河干流在1532至1949年417年间,共发生洪水灾害135次,平均3.2年就发生一次。并通过数学分析发现洪水灾害的发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多洪期和少洪期之间的形成与气候等因素具有密切的关系。(2)通过广泛的野外考察,在渭河中游咸阳段南寺村第一阶地前沿发现完整的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其中夹有一组3层古洪水滞流沉积层。其中的波状水平层理、紧实致密的结构和贝壳状断口等,都明显区别于风成黄土和全新世中期古土壤。(3)室内试验分析表明,古洪水滞流沉积层被上层沉积物覆盖之后很少发生生物风化成壤作用,次生磁性矿物含量较少,因此古洪水滞流沉积层的磁化率值低于现代黄土层和古土壤层;古洪水滞流沉积层以细粉沙为主,中值粒径和平均粒径值最小,粘粒含量仅次于古土壤层,表明古洪水滞流沉积层是在流水动力较小的条件下形成的;古洪水滞流沉积层的分选系数最小,粒度分布频率曲线高而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的斜率比它层沉积物曲线斜率大,表明古洪水滞流沉积层分选性比其它层沉积物分选性好。所有实验结果表明古洪水滞流沉积层为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SWD)。(4)通过分析NSC剖面各层沉积物化学元素含量,古洪水滞流沉积物Rb、Fe2O3、V、Cu、Al2O3、Cr、Ba含量较高,介于现代风成黄土层和全新世中期古土壤含量之间;Zr、SiO2含量较低,且低于现代风成黄土和全新世中期古土壤层含量,根据化学元素的沉积特性(Al、Ba、Cu、Fe、Cr、V、Rb一般富集于粘土矿物或细颗粒沉积物中,Zr、SiO2一般富集于粗颗粒沉积物中),表明NSC剖面古洪水滞流沉积物为细颗粒滞流沉积物,是在较弱的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Lo中被淋溶的Sr、P、CaCO3、CaO在古洪水滞流沉积层富集淀积,也表明古洪水滞流沉物粘性较强。(5)通过对石英表面特征观察和统计分析,NSC剖面各层沉积物中石英颗粒表面都具有阶梯状断口、贝壳状断口、麻面、碟形坑及溶蚀坑等特征,具有典型风成沉积物石英颗粒表面特征。而古洪水滞流沉积物中的石英颗粒表面三角痕、v形坑特征明显,表明它们是在河流水动力环境中搬运沉积形成。通过对石英表面磨圆程度统计分析,现代黄土层和古土壤层偏向次棱-次圆,马兰黄土层和过渡层偏向尖棱-次棱,而古洪水滞流沉积物磨圆程度特征较为分散,次棱-次圆、次棱、尖棱-次棱所占比例均衡,表明古洪水滞流沉积物石英颗粒来源较为分散,在被流水搬运过程中,不断有新物质加入。(6)通过地层学对比和OSL测年数据,确定NSC剖面发现的古洪水发生在3200aB.P.~2800a B.P.之间,处于季风区的中国渭河流域正处于全新世大暖期晚期向以干旱和寒冷为标志的全新世晚期气候转变时期,气候系统处于很不稳定状态,降水变率较大,极易引发特大暴雨洪水。渭河上游天水峡谷、宝鸡峡,渭河下游临潼段,以及本文中确认的渭河中游咸阳段所记录的古洪水事件都是在此阶段气候转折时期引发的。(7)通过对渭河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特征值对比分析,渭河上中下古洪水滞流沉积物以细粉沙为主;渭河上游古洪水滞流沉积物磁化率值、粘粒/粉沙值最高,其次是渭河中游、下游;渭河下游的粗粉沙含量和中值粒径最大,其次是中游、上游。这种粒度分布特征和磁化率值特点与渭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时上中下游洪水动力条件具有关密切关系。(8)由于渭河中游为摆荡性河流,河床较宽、河流比降小,并且河道缓慢北移,导致河流断面变化大,计算古洪水流量时误差很大,因此不能采用常用水文模型推算渭河中游NSC剖面记录的3200~2800a B.P.之间发生的古洪水流量。但根据径流汇流过程和渭河流域性特大洪水的来源,依据渭河上游宝鸡峡GCZ剖面推算的同时期古洪水流量,推测出渭河中游NSC剖面记录的3200~2800aB.P.古洪水的流量至少为22560-25960m3/s。
丰成君[9](2014)在《首都圈地区现今地应力环境研究》文中提出首都圈地区(北纬39°~41°,东经114°~119°)是我国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区域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然而,该区位于张家口-渤海构造带、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交汇部位,地震活动强烈而频繁,其中1679年9月2日的三河-平谷Ms8级地震,1976年7月28日唐山Ms7.8级地震等,均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地震灾害的破坏性和突发性严重威胁着首都圈地区社会稳定,制约了经济快速、平稳发展。地震等内动力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壳应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区域内应力长期积累、集中、加强的过程并在应力集中区最终导致岩体破坏应变能突然释放的结果,地壳物质的力学性质与地应力对地壳运动具有决定的意义。在充分认识首都圈及邻区地震地质、活动构造、深部地球物理等基础上,深入研究首都圈地区现今地应力环境及其演化规律,对于断裂活动性、地壳运动、构造活动的动力学机制及地震发生机理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系统收集和分析区域地质、地壳岩石圈动力学特征、活动断裂与构造分区、区域构造应力场及地震活动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重点分析了北京地区内平谷、西峰寺、密云和李四光纪念馆内4个深孔(600-1000m)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结果,获得了北京地区地壳浅层现今地应力随深度变化规律。其次依据研究区地壳结构特征、构造分区及活动断裂分布特征,建立了首都圈地区三维地质模型,基于线弹性有限元模拟方法,运用ANSYS模拟软件,以实测地应力数据及震源机制解等资料作为应力目标约束条件,开展了首都圈地区现今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最后选取1年、20年、40年、60年、80年和100年时间尺度,模拟分析了首都圈地区在现今地壳水平运动作用下研究区内水平主应力大小变化、方位以及弹性应变能密度大小变化的演化规律;重点分析了北京地区在100年时间范围内水平主应力大小演化特征,拟合得到水平主应力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梯度;通过应力叠加计算得到了北京地区近地表分别在2032年、2052年、2072年、2092年以及2112年水平主应力大小和最大水平剪应力及其随时间演化规律,进而探讨了首都圈地区现今水平运动作用方式对其构造应力环境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取得以下主要结论和认识:1、首都圈地区地壳浅层水平主应力随深度的增加基本呈线性增大的趋势,最大水平主应力随深度增加的梯度为0.031MPa/m,最小水平主应力随深度增加的梯度为0.0216MPa/m。3个主应力的关系关系表现为:在0-530m深度内为σH>σh>σv,为逆断型应力状态;在530m-1000m深度内为σH>σv>σh,为走滑型应力状态。相关应力特征参数随深度变化关系表现为:最大水平侧压系数σH/σv=55.7/H+1.37、最小水平侧压系数σh/σv=57.8/H+0.89、平均水平侧压系数(σh+σh)/2σv=61.2/H+1.12、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应力的比值σH/σh=1.47-4.37/H、水平剪应力相对大小μm=0.19-2.33/H。首都圈地区现今最大水平主压应力优势方位为NE-NEE向,该结果与首都圈地壳深部震源机制解资料得到的P轴主压应力方位基本一致,与华北区域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位以相符。2、在0-40km地壳深度内,首都圈地区最大水平主应力大小为10.59~1027.66MPa,最小水平主应力大小为6.37~1000.71MPa,垂向应力大小为5.04~1037.56MPa。3个主应力在0-30km深度内基本上随深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大,而在30-40km深度内,主应力大小增加缓慢,有趋于稳定值的趋势,且曲线形态呈非线性。3个主应力之间的关系表现为:0~15km深度内为σH>6v≥σh,属于走滑型应力状态;15~35km深度内表现为σH>6v>σh,也为走滑型应力状态;35-40km深度,则转为σv>6H>σh,为正断型应力状态。相关应力特征参数随深度变化关系为:最小水平侧压系σh/σv=57.41/H+0.91,最大水平侧压系σH/σv=178.57H+1.16;最大、最小水平侧压系数在地壳浅层时最大,随深度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最大水平侧压系数在25km深度左右趋于1.16,最小水平侧压系数在约10km深度左右趋于0.91,两个水平侧压系数平均为1.04,充分说明了在深部地壳应力环境处于静水压力状态。首都圈地壳深度内最大主压应力方位在地壳浅部和深部差异不大,除鲁东-渤海块体内大连及附近地区主压应力方位为NW~NWW向以外,其他构造单元内大部区域地壳现今主压应力优势方位为NE~NEE向。3、受各次级块体内地壳介质参数差异性以及边界断层弱化作用的影响,首都圈地区各次级构造单元主应力大小分布在纵向和横向上均表现出不连续性,且在边界断层位置多出现主应力集中现象;在较稳定的次级块体内部主应力大小分布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表现为主应力大小在相同的深度范围内多位于一个稳定的应力范围;从地壳近表层至深部地壳首都圈地区各次级构造单元内弹性应变能密度总体呈增加的趋势,其中在华北地区各次级块体内,弹性应变能密度分布均匀,且数值较低,而在各活动块体或构造带边界断层内,弹性应变能密度从浅层到深部均最大,弹性应变能密度较高区域则更易于应力、应变积累和集中。4、在100年时间尺度内,首都圈地区在不同时间尺度累计位移载荷作用下,水平主应力大小变化均呈增加的趋势;受研究区内不同次级构造单元介质差异性以及断层的影响,水平主应力大小变化分布特征具有差异性和不均匀性,不同次级构造单元之间乃至同一构造单元内部也不同;各次级构造单元内水平主应力方位分布一致性较好,水平主压应力方位主要为N700-80°E,与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中最大主压应力方位基本一致,而水平主张应力方位主要表现为N10°-20°W,与华北地区最小主压应力优势方位基本一致;弹性应变能密度年变化量随着位移载荷的不断增大而增加,在次级块体边界或主要活动构造带边界断层内,弹性应变能密度变化值最大,而在次级活动块体和主要活动构造带内部,弹性应变能密度变化值分布较均匀。5、在100年时间尺度内,北京地区在不同时间尺度累计位移载荷作用下,水平主应力大小随着位移载荷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增大,且具有线性增加的趋势,但是在不同深度内水平主应力大小随时间增加的梯度有所差别;在各个时间尺度内,水平主张应力大小变化量大于主压应力大小变化量,前者一般为后者的1.21-1.25倍;受地壳现今运动方式的影响,在不考虑地震等地质事件的影响下,随着时间的不断演化,北京地区最小水平主压应力作用方式在将来的某个时刻转为主张应力作用,而最大水平主压应力则不断增加,结果会导致最大水平剪应力的不断增大,进而可能会诱发研究区内大型走滑断层发失稳的危险性增强。
王群嶷[10](2009)在《大庆油田三维地应力研究与低渗油气资源经济开发》文中认为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扶杨油层约有3.07亿吨难采储量资源,这样资源经济有效开发动用都需要整体压裂投产完井才能实现。地应力是油气田勘探开发、油气井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基础资料之一。目前获得某点地应力最直接的方法仍然是地应力测量,然而由于经费等条件限制,实际开展的测量工作很有限,而离散的实测点只能反映局部位置地应力状态,数值模拟方法是区域地应力场定量研究的有效手段,量化三维地应力场是经济有效开发动用低渗油田难采储层油气资源重要的支撑理论基础。本文以石油地质学、物理测井、岩石力学、钻井工程、储层改造、油气藏工程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按照地应力测量、地质构造研究、地应力场有限元优化反演到应用研究的系列化技术路线,开展三维地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及地应力的应用研究工作,论文在基础理论探讨、技术方法、软件编制及综合应用等方面,均有较明显的突破,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新认识。首先,针对当前数值模拟工作自动化水平低且精度不高的问题,基于数学最优化理论和有限单元法,将地应力场反演过程抽象成数学最优化问题,建立了三维地应力场有限元约束优化反演法;利用ANSYS有限元系统的二次开发功能,研发出基于ANSYS的三维地应力场有限元约束优化反演技术;编制地应力场后处理分析程序,实现三维空间任意截面或曲面上应力矢量的可视化,给出地应力大小和方向受断层扰动区域的范围以及受扰动程度,显着提高了三维地应力场后处理分析功能。其次,从当前地应力场数值模拟存在的缺陷出发,探讨了两种断层介质的力学模型,即:非均质连续介质模型和非连续介质模型,提出断层介质力学模型的选用要遵循两条原则,即:满足研究目的并且简易可行。再次,以岩石力学实验及地应力岩心测量为基础,利用开发的三维地应力场有限元约束优化反演技术,对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树25区块的地应力场进行了综合研究。一方面建立了复合断层交互影响下树25区块的三维地应力场分布规律,重点分析了地应力状态受断层扰动范围以及受扰动程度,总结了断层对地应力场的“动态”影响规律。另一方面,通过对树25区块几口井地层力学参数和地应力的测井解释,建立了动静态弹性参数、破裂压力、出砂指数等参数以及地应力的纵向分布剖面。最后,应用树25区块三维地应力场数据分布规律,进行构造裂缝分布预测、水力压裂优化设计、出砂预测和注水井网布置等应用研究,并有针对性地量化提出了相应的低渗透油田开发方案改进措施。
二、超声波成象钻孔电视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波成象钻孔电视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变形破坏规律及其漏气位置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变形破坏研究 |
1.2.2 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裂隙扩展规律研究 |
1.2.3 抽采钻孔漏气位置检测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应力分布特征 |
2.1 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应力分析 |
2.1.1 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原始应力分析 |
2.1.2 应力重分布后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应力分析 |
2.2 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裂隙场范围分析 |
2.2.1 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裂隙场生成范围 |
2.2.2 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裂隙场范围理论计算 |
2.3 本章小结 |
3 抽采钻孔渐进性破坏变形规律研究 |
3.1 抽采钻孔渐进性破坏模拟试验 |
3.1.1 试验设计 |
3.1.2 试验方法 |
3.1.3 试验过程及结果 |
3.2 抽采钻孔渐进性破坏总体变形规律 |
3.2.1 抽采钻孔渐进性破坏应力状态分区 |
3.2.2 抽采钻孔渐进性破坏表面总体变形 |
3.3 抽采钻孔渐进性破坏应变局部化分析 |
3.3.1 应变场演化分析 |
3.3.2 局部化变形特点 |
3.4 抽采钻孔渐进性破坏孔周位移变化规律 |
3.4.1 抽采钻孔孔周径向位移变化规律 |
3.4.2 抽采钻孔孔周环向位移变化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4 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渐进性破坏裂隙扩展规律 |
4.1 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渐进性破坏试验 |
4.1.1 试验方案 |
4.1.2 试验结果 |
4.2 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裂隙演化过程 |
4.2.1 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动态裂隙演化过程 |
4.2.2 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裂隙分布 |
4.3 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裂隙扩展机理 |
4.3.1 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裂隙张开量 |
4.3.2 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裂隙错动量 |
4.4 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渐进性破坏应变能演化特征 |
4.4.1 应变能计算方法 |
4.4.2 应变能演化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抽采钻孔漏气位置检测现场试验 |
5.1 工程概况 |
5.1.1 工作面概况 |
5.1.2 封孔工艺 |
5.2 试验装置及检测方法 |
5.2.1 抽采钻孔漏气通道 |
5.2.2 检测装置检测方法 |
5.3 抽采钻孔漏气位置检测结果及分析 |
5.3.1 N1101回顺工作面检测结果及分析 |
5.3.2 抽采钻孔变形破坏对瓦斯衰减规律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基于H-B强度准则对裂隙岩体巷道松动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松动圈理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基于H-B强度准则对巷道松动圈理论的研究 |
2.1 围岩松动圈 |
2.1.1 围岩松动圈的概述 |
2.1.2 围岩松动圈的特征 |
2.1.3 围岩松动圈的分类 |
2.2 基于H-B的准则对巷道松动圈理论的研究 |
2.2.1 H-B准则的提出与发展 |
2.2.2 H-B强度准则的适用条件 |
2.2.3 H-B强度准则在巷道松动圈中的应用 |
2.3 强度理论中经验参数的确定 |
2.3.1 单轴抗压强度的确定 |
2.3.2 准确取得经验参数m、s的方法 |
2.3.3 扰动系数D |
2.3.4 地质强度指标GSI |
2.4 本章小结 |
3 巷道现场实测及变形分析 |
3.1 矿井概况 |
3.1.1 煤系地层及地质构造 |
3.1.2 回风巷地质条件 |
3.1.3 巷道支护方式 |
3.2 地应力测试 |
3.2.1 地应力测试方法 |
3.2.2 空心包体应力解除法测地应力 |
3.2.3 地应力现场测量 |
3.2.4 现场测试结果 |
3.2.5 空心包体应变计测量应力 |
3.3 巷道松动圈的现场检测 |
3.3.1 常用测量松动圈的方法 |
3.3.2 地质雷达检测松动圈 |
3.3.3 仪器设备 |
3.3.4 雷达资料处理与解释 |
3.3.5 测试点的布置与方法 |
3.3.6 结果分析 |
3.3.7 巷道破坏原因分析 |
3.4 松动圈支护理论设计锚杆支护参数 |
3.5 本章小结 |
4 围岩松动圈发育特征数值分析 |
4.1 FLAC软件介绍 |
4.1.1 FLAC特点 |
4.1.2 FLAC基本原理 |
4.2 H-B强度准则与M-C强度准则的参数转换 |
4.3 FLAC模拟的一般步骤 |
4.4 松动圈发育过程的数值计算 |
4.4.1 巷道未支护计算 |
4.4.2 两种不同支护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参与的论文 |
B.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3)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扩展机理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抽采钻孔孔周弹塑性应力分布规律 |
1.2.2 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裂隙扩展机理 |
1.2.3 水-煤岩耦合孔周裂隙扩展机理研究 |
1.2.4 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扩展检测技术研究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应力重分布影响的孔周应力分布特征 |
2.1 煤岩基本力学参数测定 |
2.1.1 试样制备及实验装置 |
2.1.2 N1206工作面煤样力学特性测试结果 |
2.2 抽采钻孔孔周应力分布的特性分析 |
2.2.1 抽采钻孔孔周应力分布的影响因素 |
2.2.2 抽采钻孔孔周应力研究的基本假定 |
2.3 抽采钻孔孔周极限平衡区范围 |
2.3.1 Mohr-Coulomb强度准则的孔周极限平衡范围 |
2.3.2 Hoek-Brown强度准则的孔周极限平衡范围 |
2.3.3 统一强度准则的孔周极限平衡范围 |
2.4 抽采钻孔孔周应力重分布的极限平衡区范围 |
2.4.1 钻孔与巷道交叉模型的计算方法 |
2.4.2 钻孔与巷道交叉模型的应力分布特征 |
2.4.3 钻孔与巷道交叉模型的孔周极限平衡区范围 |
2.5 本章小结 |
3 不同应力状态的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扩展规律 |
3.1 抽采钻孔孔周破坏模拟试验 |
3.1.1 抽采钻孔孔周破坏模拟试验设计 |
3.1.2 抽采钻孔孔周变形观测方法 |
3.1.3 抽采钻孔孔周破坏试验及结果 |
3.2 抽采钻孔孔周破坏的变形演化规律 |
3.2.1 孔周破坏应力状态分区方法 |
3.2.2 抽采钻孔孔周破坏的应力状态分区 |
3.2.3 抽采钻孔孔周破坏的裂纹分布 |
3.2.4 抽采钻孔孔周径向位移演化规律 |
3.2.5 抽采钻孔孔周环向位移演化规律 |
3.2.6 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扩展机理 |
3.3 抽采钻孔孔周破坏的应力演化 |
3.3.1 抽采钻孔孔周表面应力反演模型 |
3.3.2 应力反演参数选取及验证 |
3.3.3 抽采钻孔孔周渐进性破坏的表面应力演化规律 |
3.4 抽采钻孔孔周沿轴方向应力与裂隙分布特征 |
3.4.1 抽采钻孔孔周应力分布特征 |
3.4.2 抽采钻孔孔周裂隙分布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抽采钻孔孔周水-岩耦合裂隙扩展规律 |
4.1 抽采钻孔孔周水-岩耦合裂隙扩展规律试验研究 |
4.1.1 抽采钻孔孔周水-岩耦合试样制备过程 |
4.1.2 抽采钻孔孔周水-岩耦合裂隙扩展试验结果 |
4.2 抽米钻孔孔周水-煤岩亲合表面变形规律 |
4.2.1 抽采钻孔孔周水-岩耦合径向变形演化规律 |
4.2.2 抽采钻孔孔周水-岩耦合环向变形演化规律 |
4.3 抽采钻孔孔周水-岩耦合裂隙扩展演化规律 |
4.3.1 抽采钻孔周典型应力演化规律 |
4.3.2 抽采钻孔周水-岩耦合应力演化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5 抽采钻孔孔周水-岩耦合裂隙扩展的超声波特征 |
5.1 抽采钻孔孔周水-岩耦合超声波试验过程 |
5.2 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扩展超声波功率谱密度分析 |
5.2.1 功率谱密度的计算方法 |
5.2.2 抽采钻孔周裂隙扩展的功率谱密度演化规律 |
5.2.3 抽采钻孔周水-岩耦合裂隙扩展功率谱密度演化规律 |
5.3 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扩展超声波波形分析 |
5.3.1 波形相似度计算方法 |
5.3.2 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扩展的波形演化规律 |
5.3.3 抽采钻孔孔周水-岩耦合裂隙扩展波形演化规律 |
5.4 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扩展的等效宽度 |
5.4.1 抽采钻孔孔周裂隙等效宽度的计算方法 |
5.4.2 抽采钻孔孔周裂隙等效宽度计算修正 |
5.4.3 抽采钻孔孔周破坏过程中的等效裂隙宽度演化 |
5.5 本章小结 |
6 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检测技术及其在封孔质量检测的应用 |
6.1 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检测技术 |
6.1.1 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检测原理 |
6.1.2 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检测装置设计 |
6.1.3 基于孔周裂隙检测的封孔质量检测与评价方法 |
6.2 抽采钻孔封孔质量现场检测试验 |
6.2.1 N1206及N2106工作面概况 |
6.2.2 井下封孔质量检测步骤 |
6.3 抽采钻孔封孔质量检测结果与分析 |
6.3.1 封孔质量检测的波形分析 |
6.3.2 封孔质量检测的功率谱密度分析 |
6.3.3 N1206及N2106工作面回风顺槽封孔质量检测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在研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2 在研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3 应力反演主要源程序 |
(4)陕北榆神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特征及煤炭开采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矿区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地质条件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3 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类型及区划 |
3.1 主要植被类型及生态意义 |
3.2 生态地质环境类型 |
3.3 生态地质环境类型区划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生态地质环境植被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特征 |
4.1 植被指数的遥感数据 |
4.2 植被发育空间分布特征 |
4.3 植被发育变化趋势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植被发育与地下水埋深关系的定量分析 |
5.1 矿区地下水埋深变化及分布特征 |
5.2 植被发育的遥感指数分析 |
5.3 EVI与地下水埋深相互关系分析 |
5.4 矿区地下水埋深影响植被生长发育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区煤炭开采影响研究 |
6.1 金鸡滩井田地质概况 |
6.2 煤炭开采对顶板覆岩结构的影响 |
6.3 采动引起地下水位变化动态监测 |
6.4 采动引起的地下水埋深变化数值模拟 |
6.5 地表生态地质环境对煤炭开采响应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岩土裂隙固化追踪方法及演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化学浆液固化岩土裂隙试验装置研究 |
2.1 化学浆液的选择和配置 |
2.2 试样制备 |
2.3 试验装置及方法探究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裂隙固化体的土体裂隙演化分析 |
3.1 试验原理及方案 |
3.2 结果处理分析 |
3.3 土体裂隙演化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原状土三轴CT试验的结构演化分析 |
4.1 原状土试样制备及基本物理性质 |
4.2 三轴CT试验 |
4.3 三轴CT试验结果分析 |
4.4 与基于裂隙固化体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油田地层岩石力学特性及应力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发展趋势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岩石力学参数室内试验研究 |
2.1 静态三轴岩石力学参数试验 |
2.1.1 试验方法 |
2.1.2 三轴试验结果 |
2.2 动态岩石力学参数试验 |
2.2.1 试验原理 |
2.2.2 动态参数试验结果 |
2.2.3 纵横波间的关系 |
2.3 动静态岩石力学参数关系 |
2.3.1 理论分析 |
2.3.2 动静态力学参数试验结果分析 |
2.4 岩石力学参数各向异性研究 |
2.4.1 三轴压缩试验数据分析 |
2.4.2 动态参数试验数据分析 |
2.4.3 结论 |
2.5 三轴压缩过程能量分析 |
2.5.1 三轴试验结果 |
2.5.2 应变能分析 |
2.5.3 裂缝发展系数 |
2.5.4 结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地应力大小和方向室内试验研究 |
3.1 地应力概述 |
3.1.1 地应力的来源 |
3.1.2 地应力的分布规律 |
3.1.3 地应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
3.2 声发射试验测定地应力大小 |
3.2.1 理论基础 |
3.2.2 测试方法讨论 |
3.2.3 试验方法及条件 |
3.2.4 声发射试验结果 |
3.3 单轴声发射试验与实际地应力结果关系研究 |
3.3.1 试验方法 |
3.3.2 试验结果分析 |
3.3.3 结论 |
3.4 岩芯试验确定地应力方向 |
3.4.1 声波各向异性试验 |
3.4.2 古地磁岩心定向试验 |
3.4.3 岩心试验最终地应力方向结果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测井资料的岩石力学参数及地应力研究 |
4.1 测井资料求取岩石力学参数 |
4.2 测井资料求取地应力大小 |
4.2.1 应用密度测井估算垂向应力 |
4.2.2 估算水平应力的模型方法 |
4.3 测井资料求取地应力方向 |
4.3.1 井壁崩落法 |
4.3.2 钻井诱导缝推断法 |
4.3.3 LogV ision测井解释地应力方向 |
4.4 小结 |
第五章 现场压裂施工资料确定地应力 |
5.1 水力压裂法测量原理 |
5.2 水力压裂法应力测量相关参数讨论 |
5.3 压裂资料计算油田某区块地应力值 |
5.4 小结 |
第六章 地应力场有限元模拟 |
6.1 地应力场反演方法 |
6.1.1 地应力场模拟基本方法 |
6.1.2 多约束优化反演 |
6.1.3 约束优化求解方法 |
6.2 地应力场模型建立 |
6.3 整体地应力场反演模拟 |
6.4 实测值与模拟值的比较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开采过程多源信息融合与集成分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模型融合技术研究 |
1.2.2 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研究 |
1.2.3 信息集成分析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章节安排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开采过程中共通模型构建研究 |
2.1 地质几何模型构建研究 |
2.1.1 面模型 |
2.1.2 体模型 |
2.1.3 集成数据结构模型 |
2.2 工程模型构建研究 |
2.2.1 巷道模型概述 |
2.2.2 井巷三维建模 |
2.3 力学分析数值模型构建研究 |
2.3.1 数值模拟求解过程 |
2.3.2 岩石力学数值计算的网格模型 |
2.4 共通模型构建研究 |
2.4.1 地质几何三维数据结构 |
2.4.2 共通模型空间数据集成的机制 |
2.4.3 基于扩展B-REP的模型空间数据集成策略 |
2.4.4 基于XML的共通模型的构建 |
第3章 开采过程多源信息采集与预处理 |
3.1 开采过程中信息的来源 |
3.1.1 微震监测 |
3.1.2 钻孔摄像 |
3.1.3 声波探测 |
3.1.4 应力应变监测 |
3.1.5 数值模拟 |
3.2 开采过程中各种信息的标准化 |
3.2.1 标准化的概念 |
3.2.2 标准化的体系 |
3.2.3 采动监测信息的标准化 |
3.3 微震数据的预处理 |
3.3.1 信号的去噪 |
3.3.2 数字滤波器的概念与分类 |
3.3.3 小波分析理论及其应用 |
3.3.4 小波变换的时频特性 |
3.3.5 应用小波分析理论对信号去噪过程分析 |
3.4 开采过程数值模拟分析结果的预处理 |
3.5 钻孔摄像数据的预处理 |
3.5.1 统一图像格式的变换 |
3.5.2 图像增强 |
3.6 声波探测数据的预处理 |
3.6.1 探测原始信号的去噪 |
3.6.2 探测点波速世界坐标计算 |
3.7 位移监测数据的预处理 |
3.7.1 监测数据误差源分析 |
3.7.2 监测数据的时、空效应修正 |
3.7.3 数据预处理流程 |
第4章 开采过程多源信息融合 |
4.1 多源信息融合概述 |
4.1.1 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 |
4.1.2 信息融合模型 |
4.1.3 信息融合的体系结构 |
4.1.4 信息融合的层次结构 |
4.2 开采过程信息融合算法 |
4.2.1 物理模型类识别算法 |
4.2.2 基于特征的推理技术 |
4.2.3 认知模式类识别算法 |
4.3 微震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分析技术融合算法 |
4.3.1 图像融合介绍 |
4.3.2 图像融合步骤 |
4.3.3 融合算法的选择 |
4.3.4 数字计算数据来源 |
4.3.5 融合的过程与效果 |
4.4 钻孔摄像数据与声波监测数据融合算法 |
4.4.1 声波监测数据二维图像化处理 |
4.4.2 融合算法 |
4.4.3 实验结果 |
第5章 开采过程多源信息融合与集成分析系统架构设计 |
5.1 设计原则和方法 |
5.1.1 架构设计原则 |
5.1.2 应用系统设计方法 |
5.2 总体设计及架构模型 |
5.3 系统功能架构 |
5.3.1 基础平台 |
5.3.2 绘图、建模与辅助设计子系统 |
5.3.3 采动仿真子系统 |
5.3.4 监测数据管理与可视化子系统 |
5.3.5 有限元输入输出子系统 |
5.3.6 集成显示分析子系统 |
5.3.7 Web子系统 |
5.5 系统逻辑架构 |
5.6 系统技术架构 |
5.7 系统数据架构 |
5.8 系统部署架构 |
5.8.1 基于云平台的集成显示协同分析平台的部署 |
5.8.2 基于云平台的集成分析系统的部署 |
5.9 系统性能指标 |
5.9.1 集成分析软件性能指标 |
5.9.2 WEB软件性能指标 |
第6章 开采过程多源信息融合与集成分析系统实现与应用 |
6.1 系统的开发环境 |
6.2 系统实现的关键模块 |
6.2.1 图形引擎 |
6.2.2 事件引擎 |
6.2.3 签入/签出 |
6.3 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
6.3.1 Qt、Hoops |
6.3.2 图形视图框架 |
6.3.3 动画 |
6.3.4 脚本 |
6.3.5 插件(组件)机制 |
6.3.6 ActiveX |
6.3.7 SVG |
6.4 系统运行效果与应用 |
6.4.1 系统主界面 |
6.4.2 基础平台 |
6.4.3 监测数据管理与可视化子系统 |
6.4.4 集成显示子系统 |
6.4.5 Web子系统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获得成果 |
(8)渭河中游古洪水滞流沉积物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1.2 古洪水事件判别标志研究进展 |
1.2.1 古生物学标志 |
1.2.2 考古学标志研究概况 |
1.2.3 沉积学证据 |
1.2.4 地球化学证据 |
1.2.5 微形态研究进展 |
1.3 渭河流域古洪水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貌 |
2.3 气候 |
2.4 水文 |
2.5 经济 |
第3章 渭河流域洪水灾害统计分析 |
3.1 历史时期洪水灾害调查 |
3.2 渭河近现代实测洪水调查 |
3.3 渭河流域洪水统计分析 |
第4章 研究区域古洪水研究的剖面选择、采样和实验分析方法 |
4.1 剖面选择和采样 |
4.2 沉积物判别标志的意义和实验方法 |
4.2.1 粒度分析 |
4.2.2 磁化率分析 |
4.2.3 烧失量分析 |
4.2.4 CaCO_3含量分析 |
4.2.5 化学元素分析 |
4.2.6 吸湿水分析 |
4.2.7 沉积物超微形态结构分析 |
4.2.8 地层年代的确定 |
第5章 试验分析结果 |
5.1 剖面地层年代的确定 |
5.2 粒度分析 |
5.3 磁化率、烧失量、碳酸钙、吸湿水分析 |
5.4 化学元素分析 |
5.4.1 氧化物 |
5.4.2 元素铷、锶、钡和磷 |
5.4.3 重金属元素 |
5.4.4 元素变异系数分析 |
5.5 沉积物超微形态特征 |
第6章 渭河流域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物特征的比较 |
第7章 渭河中游古洪水流量的估算 |
第8章 讨论 |
第9章 结论和不足 |
9.1 结论 |
9.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 |
(9)首都圈地区现今地应力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地应力测量研究及其进展 |
1.2.2 基于地应力数据的地壳构造应力场分析 |
1.2.3 地壳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概述 |
1.2.4 地应力场研究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的主要方面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方法 |
1.5 论文创新性 |
第二章 首都圈地区区域地质背景与活动构造分析 |
2.1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 |
2.1.1 首都圈地区岩石圈动力学特征 |
2.1.2 首都圈地区地壳结构研究综述 |
2.2 首都圈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特征及构造分区 |
2.2.1 首都圈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特征 |
2.2.2 首都圈地区构造活动分区 |
2.3 首都圈地区地震活动概述 |
2.4 小结 |
第三章 首都圈地区关键构造部位深孔地应力测量与现今构造应力场研究 |
3.1 首都圈地区地壳构造应力场背景 |
3.1.1 首都圈地区地壳浅层水平主应力值及其随深度分布规律 |
3.1.2 首都圈地区地壳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位特征 |
3.2 首都圈地区关键构造部位深孔地应力测量研究 |
3.2.1 水压致裂原地应力测量测试原理及技术方法概述 |
3.2.2 首都圈地区深孔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与结果分析 |
3.3 首都圈地区地壳浅层现今构造应力场基本特征研究 |
3.3.1 首都圈地区地壳浅层应力特征参数特征分析 |
3.3.2 首都圈地区地壳浅层最大主压应方位特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首都圈地区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 |
4.1 首都圈地区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 |
4.1.1 有限单元法及ANSYS通用软件简介 |
4.1.2 首都圈地区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方法 |
4.1.3 首都圈地区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2 首都圈地区各构造单元内地应力特征分析 |
4.2.1 首都圈地区次级构造单元内地应力大小特征 |
4.2.2 首都圈地区各构造单元内主压应力方向特征 |
4.3 首都圈地区地应力与地震活动危险性关系探讨 |
4.4 小结 |
第五章 首都圈地区现今水平构造应力场动态演化特征 |
5.1 首都圈地区地壳水平运动特征概述 |
5.2 基于GPS资料研究首都圈地区现今水平构造应力场特征 |
5.3 首都圈地区水平构造应力场演化规律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与发表(或待发表)的文章 |
(10)大庆油田三维地应力研究与低渗油气资源经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地应力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地应力研究概况 |
1.2.2 地应力研究发展趋势 |
1.3 当前地应力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论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三维地应力场有限元约束优化反演方法的建立 |
2.1 地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概述 |
2.2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
2.3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以及后处理程序包的开发 |
2.3.1 有限元软件简介 |
2.3.2 ANSYS 软件的主要模块介绍 |
2.3.3 ANSYS 的二次开发功能 |
2.3.4 基于ANSYS 有限元软件平台后处理程序的开发 |
2.4 断层介质力学模型 |
2.4.1 断层连续介质力学模型 |
2.4.2 断层非连续介质力学模型 |
2.5 三维地应力有限元约束优化反演法的建立 |
2.5.1 前期建模资料收集以及基础实验的开展 |
2.5.2 地质模型的建立 |
2.5.3 模型的单元划分 |
2.5.4 岩石力学参数的选取 |
2.5.5 边界条件的确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岩石力学参数及地应力的室内实验研究 |
3.1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实验 |
3.1.1 岩石力学三轴实验 |
3.1.2 动静态岩石力学参数同步实验 |
3.2 地应力室内实验研究 |
3.2.1 地应力实验研究方法分类 |
3.2.2 古地磁岩心定向实验 |
3.2.3 波速各向异性法确定地应力方向 |
3.2.4 差应变分析法测量地应力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测井资料的岩石力学参数及地应力剖面建立方法 |
4.1 地应力测井解释模型对比 |
4.1.1 莫尔——库仑破坏模型 |
4.1.2 单轴应变经验模型 |
4.1.3 黄氏模型 |
4.1.4 组合弹簧模型 |
4.2 利用测井资料获取岩石力学参数 |
4.3 破裂压力与出砂指数模型 |
4.4 树25 区块地应力及地层力学参数纵向剖面的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维地应力场有限元约束优化反演法的现场应用 |
5.1 树25 区块地质构造特征 |
5.1.1 树25 区块构造特征 |
5.1.2 树25 区块断裂特征 |
5.1.3 树25 区块储层岩性特征 |
5.2 树25 区块地应力场有限元约束优化反演研究 |
5.2.1 地质模型的建立 |
5.2.2 有限元分析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3 断层介质力学性质对研究区地应力场的影响 |
5.2.4 岩石力学参数的确定 |
5.2.5 树25 区块三维地应力场有限元约束优化反演 |
5.3 树25 区块三维地应力场模拟结果分析 |
5.3.1 树25 区块扶余油层顶部和底部地应力分布规律 |
5.3.2 树25 区块杨大城子油层底部地应力分布规律 |
5.3.3 树25 区块纵向地应力分布规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应力场在油田开发中应用研究 |
6.1 构造裂缝分布预测 |
6.1.1 裂缝分布的控制因素 |
6.1.2 裂缝分布的预测方法 |
6.1.3 裂缝分布定量预测方法 |
6.1.4 树25 区块裂缝分布的定量预测 |
6.2 水力压裂优化设计 |
6.2.1 水力压裂裂缝形态 |
6.2.2 树25 井地应力精细描述技术与水力压裂优化设计 |
6.3 出砂预测 |
6.4 注采井网布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州201 区块扶余油层难采储量资源经济有效开发效果分析 |
7.1 预测了人工裂缝方位 |
7.2 井网部署、注水参数和压裂参数的整体优化设计 |
7.2.1 重点试验井选取原则及结果 |
7.2.2 压裂层位选取原则 |
7.2.3 合理匹配井网与压裂人工裂缝参数设计 |
7.2.4 水井和断层附近井采用定向射孔技术 |
7.2.5 薄隔层控制缝高压裂工艺 |
7.2.6 应用低伤害压裂体系 |
7.3 现场试验效果分析 |
7.3.1 压裂效果对比 |
7.3.2 开发效果分析 |
7.3.3 经济效益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超声波成象钻孔电视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抽采钻孔孔周煤岩体变形破坏规律及其漏气位置检测研究[D]. 郭海龙.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2]基于H-B强度准则对裂隙岩体巷道松动圈的研究[D]. 薛燕光. 重庆大学, 2019(02)
- [3]抽采钻孔孔周裂隙扩展机理及其检测技术研究[D]. 张磊.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4]陕北榆神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特征及煤炭开采影响机理研究[D]. 杨志. 中国矿业大学, 2019
- [5]岩土裂隙固化追踪方法及演化特征研究[D]. 杨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2)
- [6]油田地层岩石力学特性及应力场研究[D]. 田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6)
- [7]开采过程多源信息融合与集成分析技术研究[D]. 王运森. 东北大学, 2013(03)
- [8]渭河中游古洪水滞流沉积物特征研究[D]. 赵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3)
- [9]首都圈地区现今地应力环境研究[D]. 丰成君.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4(10)
- [10]大庆油田三维地应力研究与低渗油气资源经济开发[D]. 王群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