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胜利公社冬春季老鼠调查初报

海伦胜利公社冬春季老鼠调查初报

一、海伦胜利公社冬春季节鼠类调查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万心[1](2017)在《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文中认为民国时期余江县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给人民群众的生命、生育、生长、生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血防之前的余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疫区社会,社会各阶层关系基本处于不良互动状态。这种对瘟疫“不设防”社会生态,为瘟疫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建国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余江人民用“开新填旧”等办法,经过消灭血吸虫病和巩固血防成果等几个阶段的努力,不仅在全国率先取得了根除血吸虫病的胜利,而且很好的巩固了血防成果。作为地方社会重大历史事件,血防对余江地域社会变迁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使得当代余江地域社会带有深刻的“血防”烙印。从政治上看,余江地域政治出现了明显的血防化趋势。表现为血防领导机构常规化,保血防“第一面红旗”成为党和地方政府最大的政治任务。领导人对余江血防的高度关注为余江争得了多种政治资源,使余江政治声誉远播国内外。同时,血防改变了余江许多人的政治命运。从经济上看,血防对余江地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血防为生产提供了健康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改善了疫区人民的生活。如:诸多血防工程的建设,直接推动了余江农业经济的发展;送瘟神纪念馆的建立,每年都会吸引大量中外游客来此参观学习,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在思想文化方面,血防引发了余江地域文化急剧变化。随着血防的胜利,原来余江那种病态的地方文化,逐渐向健康文化演变。围绕血防,大量的文化产品不断出现,余江地域文化被打上了浓厚的“血防”色彩。在血防胜利的鼓舞下,余江血防精神得以形成。一个积极向上、争创一流、充满自信的余江形象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血防也给余江的社会关系带来了巨大变化。在血防运动中,党和县人民政府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奔赴血防第一线“救死扶伤”;人民群众则积极参与血防,主动配合医务人员开展血防运动。通过血防余江形成了社会各阶层良性互动、密切配合的良好社会关系。而且,血防使余江生态环境得到优化。血防彻底改造了余江钉螺的滋生环境,消除了传染源,优化了余江水环境,使余江卫生环境大为改观。但从余江血防模式在鄱阳湖地区推广的情况看,它只适应山丘型疫区,在湖沼型疫区效果有限,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湖区血防不能照搬余江模式,必须另辟溪径。总之,血防成为建国以来国家治理余江地域社会的手段,通过血防国家成功地介入余江地域社会,并成功地塑造了余江地域社会的“血防”色彩。

尚海琳[2](2009)在《桃儿七形态与生理特征的地理变异及种子萌发生理》文中指出桃儿七是小檗科鬼臼亚科桃儿七属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体内所含鬼臼毒素可作为前体用于合成抗癌药物而被人们大规模的无限制的滥挖滥采,植物资源及其生境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已被作为国家三级保护物种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并被《中国植物红皮书》收录。本研究从保护生物学的角度出发,从桃儿七的个体形态特征、种实形态特征、光合作用特征等的地理变异及其种子的萌发特性等方面对桃儿七的一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1.桃儿七的表型性状无论在居群内还是居群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且居群间的分化大于居群内的分化,即桃儿七的形态特征在物种水平上有着丰富的变异。但桃儿七形态特征在整体水平上表现为分化的无序性,表明桃儿七的形态变异是各种环境因子和内部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桃儿七种子产量较大,每果种子数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多,单粒种重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且这两性状在不同居群间已达到了显着性差异(P<0.05)。这是桃儿七在不同生境条件下对不同生活史策略的选择结果。每果种子数与单粒种重之间表现出了很弱的负相关(r=-0.1659,p=0.134)。总的来看,对桃儿七来说,较大的果实含较多比较小的种子,而较小的果实具有较少但较大的种子。3.桃儿七种子的生活力及萌发率(92%)都很高。虽然外界因素对种子内CAT、SOD和脱氢酶、淀粉酶等的活性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或增强,但其对桃儿七种子最终的萌发结果影响不大。致密的种皮、果皮内容物以及种胚的发育和生理等并不是引起桃儿七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所以,桃儿七种子是否真的存在休眠,若存在,引起其休眠的具体原因又是什么,仍需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来说明。4.桃儿七是一种介于阳生和阴生植物之间的耐阴植物,但不同地区的个体耐阴性也不太相同,中部和南部地区的桃儿七应该更适合在较为阴蔽的地段生长,而北部地区的则更适于生活在光照状况较好的环境中。且不同地区桃儿七在PFD-Pn响应和CO2-Pn响应过程等方面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异,各项光合参数差别较大。表明随时间的推移,生活在不同生境中的桃儿七不仅在形态等方面发生了适应性变化,在光合生理方面也同样发生了变异。且这种变异是由于不同桃儿七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所致。5.根据我们的初步研究和观察,认为引起桃儿七种群更新困难、面临濒危的原因与过渡采挖、鸟类和鼠类等对果实的摄食、营养生长期长、种子不耐贮藏且萌发缓慢、生境破碎化严重等有关。

肖建文[3](2006)在《江西的血吸虫病与地方社会 ——以民国时期及1950年代为考察时限》文中指出血吸虫病是我省最严重的地方病之一,危害极大。本文灵活交叉应用历史学、社会学、医学等学科理论,充分重视比较分析法、综合归纳法、计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的运用,并注重实地社会调查,不仅论述血吸虫病本身,更重要的是探讨血吸虫病与地方社会的互动。 终民国时期及1950年代,我省血吸虫病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感染方式多样,蔓延30多个县市。血吸虫病流行的原因除了与当时江西的自然地理和社会政治背景、医疗卫生背景有关,同样生物学因素,灾荒因素、人口流动因素、习俗因素也是血吸虫病爆发与流行的主要因素。血吸虫病的流行给社会带来了诸方面的影响,这包括对农村人口的变迁、乡村经济、生态环境等的影响。面对血吸虫病,百姓出于求生的本能,或许求神拜佛,出神、叫魂、祭港、立禁、系红腰带;或许慌乱求医求药,倾家荡产;或许举家迁移,颠沛流离。更有甚者选择自杀的方式以求解脱。对于政府,当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往往导致政府对问题的漠视,或是为体现国家的职能,轻描淡写一番,做出少许努力却不了了之,民国政府便是如此。建国后,由于政府的清醒认识与重视,采取了自主的自上而下的行为,以行政力量对血吸虫病的普查,血防知识的宣传,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与规划,进行系统血防科研,组织各级力量预防治疗,进行群众性血防等,发动人们进行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消灭血吸虫病的人民战争,一时我省成为全国防治血吸虫病的光辉典范,这为我们今天如何防治血吸虫病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冯永忠[4](2006)在《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因素分离与效应强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研究是当前地学界、生态学界和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科学的判断、分析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区域生态环境演变机理和效应强度,对客观评价自然和人文因素各自在生态环境演变中的作用意义重大。本论文以江河源区为研究对象,通过2002年8月、2003年7月、2004年8月和2005年8月先后4次对江河源区海南州、果洛州、玉树州、黄南州、青海湖环湖区、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沿线等的畜牧业、农业、人口、宗教习俗等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水文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类型和生物多样性等自然生态状况的系统调查,结合遥感资料、树木年轮、孢粉、考古文献资料分析和模型构建等手段,对江河源区生态系统演变因素、演变过程、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程度、效应强度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因素分析通过查阅文献和相关的地质资料,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根据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驱动机制,将自然因素分为外因和内因,即以地球表层系统以外的因素和地球表层系统内部的因素。通过对地球表层内气候、地形、土壤、水等自然因素和农业生产、战争、科技教育、宗教等社会因素的系统分析,建立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体系。2.区域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分析根据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演变过程中有无人类干扰,将其演变过程划分为单一因素作用阶段和双重因素作用阶段;单因素阶段青藏高原区域生态环境演变划分为高原隆升过程和高原形成之后两个阶段。3.自然因素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机理以温度和降水为主的气候因素是江河源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气候因子对江河源区植被时空演变、土壤形成及演化、水文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演变的作用机理。4.人文因素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机理从历史和考古学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以战争和战争遏制手段的政治活动、以农作制度为主的农业生产活动、畜牧业生产活动、人类水事活动、公路建设等人类活动对该区土壤、植被、冰川冻土、水文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理。5.区域生态环境演变主导因素分离理论及分离模型的构建根据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作用机理,提出了区域生态环境演变主导因素分离的整体性、主导因子和易识别原则。系统介绍了波动理论、痕迹学和生

李立军[5](2004)在《中国耕作制度近50年演变规律及未来20年发展趋势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采用历史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专家走访和GIS信息技术等方法,建立和完善了1985—2000年全国分县统计资料数据库,涉及3000多个县共500多万条数据,并实现了基于GIS的耕作制度历史变化趋势和未来布局区划;在此基础上,从作物布局、复种指数、间混套作、轮作连作、土壤耕作方式、物质投入等方面对近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1985—2001年中国耕作制度的演变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还根据FAO数据库,对我国1961-2001年食物需求和供给量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和国际比较,预测了2020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需求;在总结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和食物需求预测的前提下,以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预测了以粮食作物基本生产田、高产和超高产田布局为核心的2020年耕作制度发展趋势。 1.耕作制度近半个世纪演变主要趋势。(1)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增产的压力越来越大。(2)作物结构不断优化,作物布局区域化、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国稻谷、小麦和玉米为主的粮食生产格局已经形成。三大粮食作物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比例从1950年的63.18%上升到2001年的85.24%,其中水稻的产量比例略有下降,小麦的产量增加了一倍,玉米的产量比例增加了一倍半;大豆、薯类的产量比例分别下降了50%,其他作物的比例下降了近4/5。各分区和县级GIS分析表明,水稻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和华南区,分别占各区总播种面积的60~70%;小麦以黄淮海区为主,占总播种面积的50%;玉米的主要分布在东北区和黄淮海区,分别占总播种面积的40%;大豆以东北区为主,占总播种面积的30%。(3)作物复种方式不断优化,复种指数呈波动式增长。(4)作物种植模式由高产为主向高产高效的方向发展。(5)轮作面积逐渐缩小,呈现单一化趋势。(6)土壤耕作由多耕多种向少耕精种方向发展。 2.耕作制度近半个世纪演变基本规律。精耕细作仍将是耕作制度发展的主要方向;社会需求是耕作制度发展的基本动力;促进粮食增产、环境改善是耕作制度发展与改革的核心任务;可持续发展是耕作制度发展的根本原则;农业科技进步与合理的生产要素投入是耕作制度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3.中国食物及粮食安全趋势及预测。(1)我国食物需求已经进入植物性产品需求基本稳定、动物性产品持续增长的阶段。(2)我国食物安全的现状是:热量基本达标、蛋白质不足、植物脂肪偏低。(3)2020年我国食物及主要粮食作物需求量预测。高谷物方案的粮食需求总量为61857万t,水稻18904万t、小麦11450万t、玉米14137万t、大豆2193万t;低谷物方案的粮食需求总量为64319万t,水稻16953万t、小麦8966万t、玉米14154万t、大豆2193万t。 4.未来20年耕作制度发展的主要趋势。(1)精耕细作仍将是耕作制度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2)确保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和吸引劳动力就业是耕作制度的根本任务。(3)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是耕作制度的主要目标。根据县级GIS分析的结果,实现2020粮食总产目标,需要现有低产田提升为中低产田、中低产田提升为中产田、中产田提升为中高产田、中高产田提升为高产田、高产水平再提升40%。(4)区域化、专业化是作物布局的主要趋势和方向。基于粮食生产的基本农田分析,按高谷物需求的三个方案,到2020年分别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469.7万hm2、7959.0万hm2和6872.2万hm2;按低谷物需求方案分别需9846.6万hm2、8275.8万hm2和7145.7万hm2。(5)复种方式应不断优化、复种指数需进一步恢复和提高。按复种指数恢复和提高方案,2020年所需粮食作物耕地面积高、中、低三个水平为5557.4万hm2、4676.4万hm2和4042.0万hm2,分别占2001年的89.3%、75.1%和64.9%。(6)间混套作方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和提高,土地生产率进一步提高。(7)土壤耕作次数减少,耕作质量提高,少免耕进一步得到推广与应用。(8)技术集约和生产要素投入减少是未来高效耕作制度的发展方向。

李玉偿[6](2004)在《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史研究(1820-1953)》文中研究说明1820-1953年江南地区环境的变化可以分为缓慢变化、较大变化和剧烈变化三种。环境的缓慢变化使得病原体与人最终达到一种平衡。环境的较大变化和剧烈变化打破了这种平衡。这种平衡的打破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病原体和宿主各自的生态系统的变化,从而使通常情况下原本相离的生态因子互相靠近。另一种是自然力量或者社会力量对生态系统中各个原本相关的因子的强烈干扰,促使其发生剧烈的变动。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病原体与人之间也存在着一种从不平衡到平衡的关系。有的病原体在1820年之前已经与江南地区的人达成一种平衡,有的在1820-1953年间由不平衡完成了平衡,有的在这一段时间里这种转换正在进行当中。1953年前传染病对人口死亡、人口生育和人口身体健康所造成的深刻影响促使江南民众采取措施,减轻或者消弭这种影响。从清末开始,公共卫生机构不断由主要城市、一般城市、市镇和乡村扩张,在1950年代完成。公共卫生的主要内容是消除传染病赖以生存的环境因素、提高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患者进行治疗。这样,环境、病原体与人之间达到了一种新的平衡,其表征就是传染病逐渐被控制在一个相当低的发病率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近代江南的历史,既是环境、病原体与人相互影响的历史,也是环境、病原体与人相互作用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公共卫生成为国家现代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病原体与人的关系也因此达成新的平衡。尽管如此,由于人与微生物环境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危机始终存在,我们没有理由对于人类将来的历程持乐观的态度。

海伦县卫生防疫站[7](1977)在《海伦胜利公社冬春季节鼠类调查初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的宿主和媒介一般认为与鼠类(特别是黑线姬鼠)及其体外寄生虫有关。为了累积这方面的材料并给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我们在胜利公社开展了鼠类及其体外寄生虫的调查工作,现将75年11月至今年5月的工作情况初步报告如下:鉴于本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多发生在低洼潮湿地带,我们选择了靠近沿河荒草甸子及低洼地的十三个自然屯作为调查点。自75年11月下旬自76年5月下旬,共调查18次,布放鼠夹3570夹次,捕到鼠类176只,

二、海伦胜利公社冬春季节鼠类调查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伦胜利公社冬春季节鼠类调查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和本文创新之处
    三、研究视角:血吸虫病防治与社会变迁
    四、研究内容和本文框架
    五、资料来源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血吸虫病与余江疫区社会
    第一节 余江县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及流行史
        一、余江县的地理环境
        二、血吸虫病流行的自然环境因素
        三、血吸虫病流行社会因素
        四、流行史
    第二节 血吸虫病流行的危害
        一、危害生命,毁灭村庄
        二、影响生育,破坏经济生产
        三、使生活贫困,造成社区恐慌
    第三节 余江疫区的社会状况
        一、政府“缺位”
        二、医疗界无奈
        三、富裕阶层缺乏义举
        四、迷信势力趁火打劫
        五、普通民众的挣扎与绝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建国后余江血防的社会条件、历程与成就
    第一节 余江血防模式生成的社会条件
        一、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需要
        二、发展农村经济的要求
        三、中共领导方式的惯性及时代的产物
    第二节 余江血防历程
        一、调查摸底
        二、制定规划
        三、全面防治
        四、巩固成果
    第三节 余江血防的成就
        一、发明“开新填旧”的灭螺方法
        二、成为第一个消灭血吸虫病的县
        三、长期巩固了血防成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血防与余江地域政治演化
    第一节 血防成为最大的政治任务
        一、崇高的政治使命
        二、各级领导的持续关注
        三、政府官员深入推进血防工作
        四、历届党委、政府最大的政治任务
    第二节 迅速调动各级组织资源
        一、建立自上而下的防疫系统
        二、建立高效的血防领导工作机制
        三、密集出台政令,使血防工作制度化、法制化
        四、血防领导机构常规化
    第三节 血防为余江争得了多种政治资源
        一、余江“血防圣地”声誉远播海内外
        二、血防改变了余江许多人的政治命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血防与余江地方经济发展
    第一节 艰苦奋斗的血防模式
        一、“勤俭办事”的血防措施
        二、余江血防的产出大于投入
        三、条件困难亦能战胜“瘟神”
    第二节 血防与生产相促进
        一、灭螺与水利建设相结合
        二、治病救人与农业生产相结合
        三、灭螺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四、粪管、“三光”与农业积肥相结合
    第三节 血防促进余江经济发展
        一、提供大量劳动力
        二、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善经济结构
        三、推动旅游业繁荣
        四、促进水利事业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血防与余江文化特色形成
    第一节 从“病态文化”到“健康文化”
        一、解放前余江疫区的“病态文化”表征
        二、血防胜利后余江“健康文化”出现
    第二节 血防对余江地域文化的塑造
        一、中共对余江血防文化的建构
        二、血防引起余江地域文化转变的原因
    第三节 余江血防文化的繁荣
        一、新闻报道宣传和学术论文
        二、血防文学和史学
        三、建立纪念馆——血防文化的物质载体
        四、经常性的血防纪念活动
    第四节 余江地域文化之魂:血防精神
        一、余江血防精神的内涵
        二、余江血防精神对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血防与余江地域社会关系改善
    第一节 党和政府:为了群众、依靠群众
        一、耐心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二、积极做好群众动员工作
        三、把血防知识和技术交给群众
        四、建立群众性的血防队伍
    第二节 血防人员:救死扶伤、认真履责
        一、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
        二、解病人之所难
        三、吃苦耐劳
        四、把病人当亲人
    第三节 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自觉血防
        一、积极参加治疗,感恩政府
        二、积极参加灭螺运动
        三、积极开展“两管”工作
        四、自觉开展环境改造
    第四节 良好社会关系的形成
        一、干部、技术人员与群众三结合
        二、多部门联合血防
        三、官民同心,群防群控局面的出现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血防与余江生态环境变化
    第一节 虫-人-环境构成的“生态环境系统”
        一、血吸虫及其生命周期
        二、血吸虫的“终宿主”:人或哺乳动物
        三、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
        四、血吸虫病的传播媒介——疫水
    第二节 余江血防“环改”特点及其对环境优化
        一、余江“环改血防”的主要措施
        二、血防与余江生态环境的优化
    第三节 余江血防模式的推广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
        一、余江血防模式在鄱阳湖地区的推广
        二、余江血防模式带来的环境问题
        三、未来湖沼型疫区血防策略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桃儿七形态与生理特征的地理变异及种子萌发生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
    2 表型变异研究概况
    3 桃儿七研究进展
        3.1 地理分布范围及分布格局的生态适应性
        3.2 形态特征及其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特点
        3.3 系统位置
        3.4 发育生物学
        3.5 繁殖生物学
        3.6 化学成分及药用开发
        3.7 化学成分的生态适应性
        3.8 遗传多样性
    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桃儿七体形态变异初步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和分析
        2.1 不同居群桃儿七形态指标的统计分析
        2.1.1 桃儿七形态特征变异状况分析
        2.1.2 不同居群间桃儿七形态特征差异显着性分析
        2.2 桃儿七形态特征的Mantel检验
        2.3 桃儿七形态特征间的相关性分析
        2.4 桃儿七形态特征与经纬度和海拔的相关性分析
        2.5 聚类分析
        2.5.1 对实体的聚类分析
        2.5.1.1 居群水平上的聚类分析
        2.5.1.2 个体水平上的聚类分析
        2.5.2 对性状的聚类分析
        2.6 桃儿七形态特征的主因子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桃儿七种实形态变异初步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野外调查与取样
        1.2 形态指标测定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不同居群间种子及果实的形态特征变化
        2.2 同一居群不同单株种子及果实的形态特征变化
        2.3 桃儿七种子及果实形态特征间的相关性分析
        2.4 桃儿七种子及果实形态特征与纬度和海拔间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桃儿七光合生理特性的地理变异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测定方法
        1.2.1 光响应(PFD-Pn)曲线测定
        1.2.2 CO2响应(CO2-Pn)曲线测定
        1.2.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种源桃儿七光合作用的PFD-Pn响应比较
        2.2 不同种源桃儿七光合作用的CO_2-Pn响应比较
        2.3 不同种源桃儿七蒸腾速率(Tr)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光响应曲线
        2.4 不同种源桃儿七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的CO_2响应曲线
        2.5 不同种源桃儿七叶绿素含量的比较
    3 讨论
第五章 桃儿七种子萌发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种子千粒重的测定
        1.2.2 种子生活力的测定
        1.2.3 种子吸水速率的测定
        1.2.4 种子发芽率的测定
        1.2.5 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指标的测定
        1.2.6 土壤播种后的种子萌发试验
    2 结果
        2.1 种子千粒重
        2.2 种子的生活力
        2.3 种子的吸水速率
        2.4 种子的萌发
        2.5 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2.5.1 脱氢酶和淀粉酶活性
        2.5.2 抗氧化酶活性
        2.5.3 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
        2.6 土壤播种后的种子萌发试验结果
    3 讨论
第六章 桃儿七致危因素及保护对策
    1 濒危现状
    2 致危原因
    3 保护对策及有关保护对策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江西的血吸虫病与地方社会 ——以民国时期及1950年代为考察时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江西的生态社会背景
    第一节 生态自然背景
    第二节 社会政治背景
    第三节 医疗卫生背景
第二章 江西的血吸虫病
    第一节 流行史
    第二节 流行范围和程度
    第三节 钉螺的分布及其特点
    第四节 家畜的感染情况与防治
第三章 血吸虫病流行成因探析
    第一节 流行病学因素
    第二节 洪灾因素
    第三节 习俗因素
    第四节 人口流动因素
第四章 血吸虫病的社会影响
    第一节 血吸虫病与农村人口变迁
    第二节 血吸虫病与乡村经济
    第三节 血吸虫病与乡村生态环境
第五章 百姓对血吸虫病的认识与应对
    第一节 百姓对血吸虫病的认识
    第二节 百姓对血吸虫病的自然应对
第六章 地方政府与社会各界对血吸虫病的应对防治
    第一节 民国时期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努力
    第二节 1950年代政府对血吸虫病的认识与防治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4)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因素分离与效应强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研究热点问题以及热点地区
    1.3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研究历程
    1.4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研究的进展
    1.5 存在问题及展望
    1.6 研究主要内容
    1.7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1.8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
    2.1 自然资源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存在主要问题
第三章 江河源区区域界定及生态地理区划
    3.1 江河源区区域界定
    3.2 江河源区生态地理区划
    3.3 小结
第四章 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因素分析
    4.1 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自然因素
    4.2 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人为因素
    4.3 结论
第五章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及主导因素分析
    5.1 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分析
    5.2 区域生态环境演变阶段性划分
    5.3 阶段划分
    5.4 结论
第六章 自然因素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作用机理
    6.1 自然因素江河源区植被区系演变作用机理
    6.2 自然因素对江河源区水文系统演变作用机理
    6.3 自然因素对江河源区土壤演变作用机理
    6.4 自然因素对江河源区生物多样性演变机理
    6.5 结论
第七章 人文因素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分析
    7.1 江河源区人类活动历史追溯
    7.2 政治因素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
    7.3 农业生产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
    7.4 牧业生产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
    7.5 道路建设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影响
    7.6 水事活动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影响
    7.7 宗教文化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
    7.8 结论
第八章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分离模型构建
    8.1 分离原则
    8.2 分离的理论
    8.3 分离理论选择
    8.4 分离方法及分离模型
    8.5 分离指标体系
    8.6 分离模型建立
    8.7 结论
第九章 江河源区草地生态系统作用的效应强度分析
    9.1 自然因素对江河源区草地生态系统演变效应强度分析
    9.2 结果分析
    9.3 人文因素对江河源区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效应强度分析
    9.4 结果分析
    9.5 江河源区草地生态系统生态压力分析
    9.6 结论
结论与讨论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中国耕作制度近50年演变规律及未来20年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1 农业进入新阶段面临巨大的挑战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业成为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耕作制度研究现状
    1.2 作物超高产栽培研究进展
    1.3 有关粮食安全的研究
    1.4 有关小康社会的研究
    1.5 有关预测的研究
第二章 研究内容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材料方法
第三章 中国耕作制度近半个世纪演变趋势及规律
    第一节 近半个世纪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演变趋势
        3.1.1 近半个世纪中国农村产业结构演变趋势
        3.1.2 近半个世纪中国农业内部结构演变趋势
        3.1.3 近半个世纪中国耕地面积演变趋势
        3.1.4 近半个世纪中国粮食总产量演变趋势
    第二节 近半个世纪中国耕作制度演变趋势
        3.2.1 近半个世纪中国作物布局演变趋势
        3.2.2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复种指数演变趋势
        3.2.3 近半个世纪我国间混套作演变趋势
        3.2.4 近半个世纪我国轮作连作演变趋势
        3.2.5 近半个世纪中国土壤耕作演变趋势
        3.2.6 近半个世纪用地和养地演变趋势
        3.2.7 各熟制区农业物质投入演变趋势
        3.2.8 影响耕作制度演变的因素分析
        3.2.9 近50年耕作制度演变主要规律
    小结
第四章 中国粮食供需发展趋势及预测
    第一节 1960-2001年我国食物供给分析评价
        4.1.1 我国粮食人均热量供给40年变化趋势
        4.1.2 我国人均蛋白质供给40年变化趋势
        4.1.3 我国人均脂肪供给40年变化趋势
        4.1.4 我国食物人均供给量40年变化趋势
    第二节 我国粮食安全供需分析与预测
        4.2.1 中国与世界不同发展阶段国家食物安全需求比较及预测
        4.2.2 我国与美国、日本食物安全需求的比较预测
        4.2.3 中国2020年粮食安全供给预测
    小结
第五章 2020年中国耕作制度发展趋势
    第一节 2020年中国作物布局发展趋势
        5.1.1 2020年作物布局原则--用超高产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5.1.2 2020年中国粮食总产区域布局预测
        5.1.3 2020年水稻生产区域布局预测
        5.1.4 2020年小麦生产区域布局预测
        5.1.5 2020年玉米生产区域布局预测
        5.1.6 2020年大豆生产区域布局预测
    第二节 2020年中国粮食复种发展趋势
        5.2.1 2020年我国复种指数预测
        5.2.2 2020年复种指数预测方案下的耕地面积需求
    第三节 2020年中国间混套作发展趋势
    第四节 2020年中国轮作连作发展趋势
    第五节 2020年中国土壤耕作发展趋势
    第六节 2020年中国用养结合发展趋势
    第七节 2020年中国食物安全资源及物质投入代价
        5.7.1 我国近半个世纪粮食生产资源及物质投入代价
        5.7.2 近半个世纪粮食总产上升500亿KG台阶的代价
        5.7.3 近半个世纪粮食单产上升25KG台阶的代价
    第八节 中国耕作制度国际定位与宏观战略
        5.8.1 中国粮食安全在世界上的地位分析
        5.8.2 2020年耕作制度宏观战略
    小结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6.1 主要结果
        6.1.1 近50年耕作制度演变基本趋势
        6.1.2 近50年耕作制度演变主要规律
        6.1.3 中国2020年食物安全需求预测
        6.1.4 中国2020年耕作制度发展主要趋势
    6.2 讨论
        6.2.1 关于耕作制度近半个世纪演变趋势和规律问题
        6.2.2 关于未来20年耕作制度发展趋势问题
        6.2.3 关于耕作制度数据和方法应用问题
附录1 中国耕作制度0级区、1级区和2级亚区区划图
附录2 全国各熟制区主要高产高效模式及技术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史研究(1820-1953)(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医史学和历史学对传染病史的研究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三节 研究资料
    第四节 概念界定
第二章 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的生态背景
    第一节 乡村环境与传染病
    第二节 城市环境与传染病
    第三节 贫民、难民与传染病
    第四节 本章结论
第三章 1820-1912 年的传染病
    第一节 1820-1912年江南县志疫情辨析 29一 问题的提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嘉庆至宣统年间江南县志疫情辨析
    第二节 县级以下单位疫病:以乡镇志为资料
    第三节 清代中后期江南通商口岸地区的传染病
        一 宁波
        二 镇江
        三 苏州
        四 上海和杭州
    第四节 本章结论
第四章 1912-1953 年的传染病与流行病学转型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特征和病种
        一 苏州
        二 湖州
        三 江南其他地区
    第二节 城市和乡村传染病及人口死亡
        一 南京
        二 上海市区及郊县
        三 苏州
        四 奉化和鄞县
        五 江阴峭岐镇
    第三节 1951-1954年的传染病及人口死亡
        一 南京市区和郊区
        二 上海市区和杭州市区
        三 一般城镇和乡村:1951-1952年的嘉定城厢和郊区
        四 1954年嘉兴专区各县市全年传染病患病及死亡人数
    第四节 本章结论
第五章 1870-1940年上海公共租界的传染病(上)
    第一节 死亡记录、人口数据与传染病的含义
        一 人口死亡记录
        二 人口数据和死亡记录的统计口径
    第二节 传染病死亡人口在死因构成中所占的比例
    第三节 影响公共租界传染病的人口因素
        一 人口年龄构成
        二 人口生活程度和人口密度
    第四节 自然和社会环境变动与传染病的关系
    第五节 预防医学与传染病波动
    第六节 本章结论
第六章 1870-1940年上海公共租界的传染病(下)
    第一节 各类传染病死亡人数和死亡季节
        一 各类传染病死亡人数及比重
        二 各类传染病死亡季节
    第二节 烈性传染病死亡人数所占的比重
    第三节 各种呼吸道传染病长时段特征和影响
        一 天花
        二 肺结核与其他结核
        三 麻疹
        四 猩红热
        五 白喉
        六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七 百日咳
    第四节 各种肠道传染病死亡人数
        一 霍乱
        二 伤寒
        三 痢疾
    第五节 各种动物源性传染病死亡人数
        一 鼠疫
        二 其他动物源性传染病
    第六节 其他种类传染病死亡人数
        一 虫媒传染病
        二 各种性传播疾病和蠕虫病死亡人数
    第七节 本章结论
第七章 战争中的传染病问题:以太平天国时期为例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传染病对战争和军队的影响
    第三节 传染病对战区民众的影响
    第四节 鼠疫、霍乱与战区人口
    第五节 本章结论
第八章 江南城市霍乱病史研究(上)-- 上海城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上海城区霍乱流行史
    第三节 “地方病”还是“外来病”
    第四节 上海霍乱弧菌之演化
    第五节 上海城区霍乱发生或流行的背景
    第六节 华界、租界对霍乱的不同预防措施
    第七节 本章结论
第九章 江南城市霍乱病史研究(下)-其他城市与霍乱对公共卫生的触动
    第一节 江南其他城市霍发生或流行机制
        一 霍乱传播途径
        二 江南其他城市霍乱发生或者流行机制
    第二节 霍乱对公共卫生的触动
        一 霍乱的治疗
        二 霍乱与防疫机关的设立
    第三节 本章结论
第十章 地理环境与江南地区的血吸虫病和钩虫病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江南地区的血吸虫病
        一 江南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史
        二 血吸虫病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
        三 水系、植被与钉螺的分布
        四 水源之污染与疫水之接触
    第二节 地理环境与江南地区的钩虫病
        一 江南地区钩虫病流行史
        二 钩虫病对于健康的危害
        三 江南地区钩虫病的传播途径
        四 粪便管理与上海城乡之间的钩虫病流动
        第三节 本章结论
第十一章 清代以来苏州城市的公共卫生-- 以环境卫生和防疫为中心
    第一节 清代苏州城区的环境卫生与防疫
    第二节 1912-1937年的传染病防治和环境卫生
        一 “救疫”与“防疫”:政府在1918年和1926年疫病中的角色
        二 “救疫”医院:慈善事业中的国家力量
        三 环境卫生整饬
    第三节 1937-1949年的防疫与环境卫生
    第四节 本章结论
第十二章 民国时期江南公共卫生的扩张
    第一节 1912-1937年间公共卫生的扩张
        一 烈性传染病对于卫生机构建立的触动
        二 中西医论争及对医者和民众的不同影响
        三 1912-1937年的卫生机构的扩张与公共卫生
    第二节 城乡之别:1945-1949年浙北地区的公共卫生
        一 嘉兴
        二 吴兴
        三 硖石镇
    第三节 本章结论
第十三章 结论:环境、病原体与人
    一 “结构”:环境对传染病的影响
    二 剧烈变化:环境异常变动对传染病的影响
    三 不适应与适应:病原体及其变化对传染病的影响
    四 病种及长时段流行特征
    五 传染病对于人的影响
    六 公共卫生:人对病原体的认识和对环境的改造
    七 疾病生态:平衡与不平衡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海伦胜利公社冬春季节鼠类调查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D]. 万心.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2]桃儿七形态与生理特征的地理变异及种子萌发生理[D]. 尚海琳. 西北大学, 2009(08)
  • [3]江西的血吸虫病与地方社会 ——以民国时期及1950年代为考察时限[D]. 肖建文. 江西师范大学, 2006(12)
  • [4]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因素分离与效应强度分析[D]. 冯永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5]中国耕作制度近50年演变规律及未来20年发展趋势研究[D]. 李立军.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6]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史研究(1820-1953)[D]. 李玉偿. 复旦大学, 2004(01)
  • [7]海伦胜利公社冬春季节鼠类调查初报[J]. 海伦县卫生防疫站. 黑龙江医药, 1977(01)

标签:;  ;  ;  ;  ;  

海伦胜利公社冬春季老鼠调查初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