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着澳大利亚人的悲惨命运

土着澳大利亚人的悲惨命运

一、澳大利亚土着的悲惨命运(论文文献综述)

赵春丽[1](2021)在《国内澳大利亚土着问题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汪诗明《澳大利亚土着问题研究:以种族和解为线索》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内澳大利亚土着问题研究发展迅速,研究队伍逐渐壮大,研究领域有所扩展,研究专题性不断提高,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如今,土着问题已成为国内学者认知和考察澳大利亚历史演进和现实发展的重要视角。然而,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研究门类或领域,国内澳大利亚土着问题研究整体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一些值得深入挖掘的研究点没有得到学者的充分重视,亟待跟进;部分研究成果通俗性有余,学术性和专题性不足等。因此,

王爱松[2](2021)在《奴役与保护:西方殖民扩张中的逻辑与悖论》文中提出在漫长的殖民扩张史中,西方殖民帝国往往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策略,呈现出奴役与保护的双重面孔。在近年"档案转向"的学术背景下,帝国史、殖民史和全球史的研究者充分利用殖民时期留下的档案材料,对保护的全球谱系和地方实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然而,只有参照奴役,才能准确了解保护,揭开西方文明野蛮征服的殖民逻辑和内在悖论。殖民者的自由和平等,是以被殖民者的不自由和不平等为代价的。与保护相关联的人道主义思想及其制度实践,对改变被殖民者的境遇有影响,但并不能彻底改变被殖民者的"非人"命运。在后殖民语境下,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杜明明[3](2021)在《19世纪早期英国殖民澳大利亚的土着政策及其引发的争论——以“黑色战争”为例》文中指出19世纪20—30年代,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土着人遭到英国殖民者的血腥杀戮,被称为塔斯马尼亚的"黑色战争",是英国殖民澳大利亚早期采取极端种族主义土着政策的例证和缩影。然而,对于土着遭到残酷迫害的历史事实,英国殖民地政府却长期持否定和回避态度。自19世纪30年代中期以来,围绕"黑色战争"是否存在种族屠杀的确凿证据等问题,澳大利亚主流社会展开持续不断的激烈争论。二战结束后,澳大利亚史学界出现以曼宁·克拉克和杰弗里·布莱尼为代表的两个观点针锋相对的阵营,分别被称为"黑臂章"与"白眼罩"。澳大利亚殖民历史认知的混乱对其建构现代民族国家身份认同有着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

雷香荣[4](2021)在《种族史着作《澳大利亚黑人与白人》第8-10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篇翻译实践任务为非文学翻译,翻译材料节选自玛格丽特·安·富兰克林的澳大利亚种族史着作《澳大利亚黑人与白人》第8-10章内容,至今未发现公开发行的中文译本,该书于1976年海涅曼教育出版社出版,叙述了1788-1975年间的澳大利亚种族史,其中该书第8-10章主要讲述了在英国殖民统治下,澳大利亚各州的人道主义者为维护土着居民的权益四处奔走,但由于种种原因,土着人的境况没有得到改善,努力宣告失败。本篇翻译材料中的长句和分句较多,句型多变,分析句子结构就显得困难重重。原文本属于信息类文本,具有逻辑性强的特点,强调内容的真实性与可读性。在翻译过程中笔者以“关联理论”指导理论,运用词类转换法、重译法、引申法、前置法、分译法和状语转换法对词语的解释和关系分句的翻译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充分体会到“关联理论”的“交际原则”与“认知原则”对翻译实践的理论指导价值。笔者希望本次翻译实践能为国内澳大利亚种族史方面的资料起到增补作用。

刘琦[5](2020)在《《澳大利亚黑人与白人》第六章第七章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文是一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的翻译实践报告,所译章节选取自玛格丽特·安·富兰克林所着的澳大利亚种族史作《澳大利亚白人与黑人》,该书于1976年海涅曼教育出版社出版,至今未发现公开发行的中文译本。译者翻译的内容为该书的第六章第七章,所翻译章节的主要内容是:随着殖民过程的完成,澳大利亚各殖民地相继颁布法律,建立土着保留地或布道所,任命土着保护官或组建保护委员会,救济和控制土着居民,全面确立土着保护政策。但最后由于各种原因,土着保护政策走向失败。原文本属于信息类文本,具有信息量大,逻辑紧密的特点。在翻译过程中笔者运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指导理论,使用脚注法、意译法、拆分法、增译法、转换法等翻译方法,从词汇、句子两个方面对文本进行分析。笔者希望通过本篇实践报告,使读者更加了解澳大利亚的历史,同时也希望本次实践过程中所得的经验能够为国内同类文本提供参考,并为同类着作的汉译提供借鉴。

申育娟[6](2020)在《“狄更斯改写小说”与文化记忆 ——澳大利亚的国族身份重构》文中认为“狄更斯改写小说”(Dickensian rewriting)指当代澳大利亚作家通过挪用和/或戏仿狄更斯作品当中的人物、情节,他的创作风格或其生平而创作的小说。论文选取四位当代澳大利亚作家创作的“狄更斯改写小说”—努南(Michael Noonan)的《麦格威奇》(Magwitch,1982)、博德(Carmel Bird)的《蓝鸟咖啡馆》(The Bluebird Cafe,1990)、凯里(Peter Carey)的《杰克·麦格斯》(Jack Maggs,1997)和弗拉纳根(Richard Flanagan)的《欲望》(Wanting,2008)—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参照后殖民文学理论和原住民文化相关研究,以文化记忆为切入点,考察当代澳大利亚作家对狄更斯的“后殖民改写”。这里的文化记忆指人们借助文本、图象、节日、仪式等有形或无形的文化形式所形成的对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特定时代的记忆。因澳大利亚曾为英国殖民地,本土作家对帝国经典的改写往往被归于“逆写帝国”一类。论文指出,以上四部改写作品并未囿于“逆写帝国”范畴,澳大利亚作家改写狄更斯作品并非意味着他们对狄更斯作品的否定。狄更斯作品既因其体现出的帝国情感结构成为抵抗对象,也凭借其经典身份成为崇敬和怀念的对象。改写作家与狄更斯之间属于对抗式对话的关系,他们一方面继承了狄更斯独特的创作手法,另一方面超越了狄更斯作品以英国身份为主体的故事结构,并突出他们对本土身份的重视。有鉴于此,论文论证澳大利亚作家通过讲述本土特殊历史揭示狄更斯作品以英国身份为主体的故事结构,改造对狄更斯其人、他的作品以及作品中呈现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记忆,同时塑造本国独特历史文化记忆并以此重新建构澳大利亚国族身份。四部小说的改写对象虽同是狄更斯作品,但它们讲述澳大利亚不同群体的历史,并探讨这些群体与澳国族身份之间的关系。《杰克·麦格斯》与《麦格威奇》着眼于流放犯在澳大利亚的经历以及他们在塑造白澳身份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欲望》和《蓝鸟咖啡馆》分别呈现了被殖民时期原住民的悲惨境遇和后殖民时代原住民历史与文化被商业化的现状,并聚焦于原住民与澳国族身份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凯里在《杰克·麦格斯》中将麦格威奇(小说中更名为麦格斯)这样的男性流放犯看作澳大利亚的建国之父,但小说以伦敦为主体的故事结构、麦格斯对英国身份的强烈认同以及澳文化对英国文化的传承等均说明澳国族身份难以摆脱英国的影响。凯里建构的以白人男性为主导的白澳身份具有矛盾性。与凯里塑造的男性流放犯神话不同,努南在《麦格威奇》中突出了流放地白人女性(包括女性流放犯和流放犯的女性后代)在流放地经济发展和思想风貌塑造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她们同样为构建白澳身份作出重要贡献。《麦格威奇》与《杰克·麦格斯》关注狄更斯小说中边缘化的流放犯,弗拉纳根的《欲望》则将狄更斯作品中完全缺席的群体—澳大利亚原住民—置于文本中心。小说展现了原住民被殖民时期的历史与他们的独特文化,批判英帝国对原住民进行的殖民占领与文化压迫,并强调原住民历史文化是澳国族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德的《蓝鸟咖啡馆》同样关注原住民历史与文化,但该小说着重展现了白人开设的博物馆对原住民文化及其被殖民历史与当代历史的储存。换言之,从被殖民时期至今,原住民从未掌握展现自身历史文化的权力,他们尚未被纳入澳国族身份之内,而且自身独特的族群与文化身份也被剥夺。四位当代澳大利亚作家通过改写狄更斯的作品和传记,讲述了流放至澳大利亚的英国罪犯和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历史,塑造了澳大利亚独特的历史与文化记忆,构建了以流放犯和原住民为主体的澳大利亚国族身份。

杨文[7](2020)在《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文中认为社会生活是着名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学术考察的基本领域,尤其是其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这一关注对象的选择体现了其特定时代背景、问题意识、学科特征和个人学术特点,对此进行历史探讨,有助于认识费孝通对于中国近代化的独特思想贡献,亦可为社会史研究提供跨学科借鉴。费孝通成长于江南绅士家庭,新旧兼及的家庭教育开启了他的知识视野,而人类学的熏陶促使他更关注普通民众生活,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获取了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洞见,显示了其传统文化根基和对世界文化态势的总体把握。费孝通直面近代中国剧烈的社会变局和现实生活问题,立志探求社会发展路向,溯源社会问题的历史症结,揭示社会生活变迁的规律,体现了人类学的学术使命。在他看来,构成中国历史症结的贪污无能、技术落后和高文盲率等,是社会结构、匮乏经济和儒家思想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些问题的解决非一般社会改良所能济事,社会发展论应运而生。根据这一理论,中国乡村社会的重要出路在于以技术和组织变革为特征的工业化,落后族群只有在不同文化之间互动和学习中才能获得发展的机会。按照上述既定学术目标,费孝通在实证考察和理论省思层面,都作出了独特建树。费孝通的民众生活研究开始于对中国小农社区的观察,表明了社会人类学学者清晰的生活空间意识,他积数十年之功最终找到一条对庞大中国进行日常生活观察的“现实的方法”。以花蓝瑶、江村和禄村等不同类型的小农社区生活为个案进行考察,费孝通充满自信地认为,积以时日,必将增进对整体中国社会的认识。在众多的日常生活空间里,费孝通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所获得的社会仪式、口传和物质文化资料等,与历史通识的系统化资料以及经书、正史、地方志和官方统计等文献的使用,共同揭示了近代中国民众生活的细节。这些田野调查资料、历史通识和历史文献的结合,展示了以人类学为主、史学为辅的素材应用技艺。费孝通的近代中国生活审思聚焦于文化特质的变化、社会关系的产生和社会生活的变异。近代交通和价值观念等文化特质的变化,或者是近代以降的自我生成,或者是文化播迁的结果,其间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中国社会结构的制约。随着近代中国城乡的人口流动,社会逐渐由血缘结合转变为地缘结合,家庭亲属关系以新的形式进行组合和调整,青年人普遍追求以感情为基础的婚姻结合,传统农业社会悄然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替易,与此,在这同时,手工业的衰落和劳工的社会地位成为重要中国社会问题。费孝通认为,外部助力和当地自立相结合的计划变迁构成社会生活近代变迁的基本路径。上述关注焦点的聚成,源自于费孝通敏锐的问题意识。作为功能派人类学家,费孝通反对以西方为中心的“台阶式”历史观,以“志在富民”为职志,特别关注处于文明世界边缘的中国乡村社会,从而提出了乡村工业化等一系列现实而可行方案。由此可见,时代关切、学科关怀和个人学术志趣等共同催生了费孝通的历史问题意识。就理论工具而论,功能派人类学以社会生活结构的考察见长,而费孝通特别强调文化历史性与社会性的深度关联,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探究不能离开其长时段的社会历史背景,这体现了一种日常生活史观。这样的生活探究既充满具象的社会描述,更重视一般原则的抽象;既注意仍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活着的历史”元素,更注目于动态生活脉络的勾勒;既有研究者的理性判断,更重视当时、当地、当事人的日常思维逻辑。功能主义的文化观、生活史观和主位—客位认识论成为费孝通认识近代中国生活的独特理论工具。基于近代中国社会史的研究方向,选择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进行考察,我们不但认识了费孝通对于中国近代化的独特思想贡献,也可见其对于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指导价值,而对于历史研究来说,功能派人类学对于中国社会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借鉴意义。

韦虹[8](2020)在《威廉·戈尔丁小说的神话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威廉·戈尔丁(1911-1993)是迄今为止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14位英国作家之一。评论界曾经为其作品是寓言还是神话而产生诸多分歧,这使戈尔丁本人多次做出表态,宣称自己创作的是神话,而不是寓言。从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人类学的理论视角看,戈尔丁13部小说的叙事确实存在诸多有关洪水神话、堕落神话和巴别塔神话的神话素。这些神话素的反复出现使13个小说文本形成了一套喻意复杂的话语体系,它们虽然在人物塑造、事件架构和情节设置等非功能性构成因素方面产生了彼此千差万别的变化,但其言语本质和最终所指却始终与经典神话保持一致。这13部小说虚构人类在远古、两希文明时期和中世纪、近现代、当代甚至未来的各种足迹,既以人物贪得无厌的占有和肆无忌惮的堕落等为聚焦对象,表现人类社会各时期存在的普遍现象,又在反映现实生活境况的同时,借助精心设计的人物故事和巧妙配置的叙事话语,表达作者对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及发达文明状态下人际关系的极大忧虑和犀利批判。鉴于国内外学术界尚未对戈尔丁小说神话叙事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遂试图以经典洪水神话、堕落神话和巴别塔神话为参照点,分析架构戈尔丁小说的神话叙事体系,挖掘其中艺术价值和社会批判的意义之所在。第一章考察戈尔丁小说中的“当代洪水神话叙事”。经典洪水神话是早期人类结合自然界的洪涝灾害和现实生活而展开丰富想象的结果,它既表达人类对自然界及宇宙现象的迷信无知和敬畏,又暗示附加在自然洪水灾变中的人为因果报应逻辑,强调道德教化和心灵洗礼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戈尔丁早期创作的《蝇王》、《继承者》和《品彻·马丁》堪称当代心灵指引和道德教化的教科书。它们当中的洪水神话素和事件描写频频指向不同时期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路标,将由玩闹嬉戏的儿童、高尚的野蛮人和诡异幽灵所演绎的人物故事转化为经典洪水神话的当代变体。这三部小说与经典神话中的主人公挪亚及其家人依靠神助创造死里逃生奇迹的不同之处在于,异类同质的水使经历海水、河水和湖水洗礼的人物及其故事为读者创建了极大的想象空间,一再促使人们反思人类文明进程和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恶果。第二章讨论“当代堕落神话叙事”,指出经典堕落神话的核心要素并非在于食物禁忌,而是聚焦早期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认识自我和宇宙万物的思想巨变,并为文明日渐发达的人类提供时刻注意辨别善恶,努力修正自身前进方向的启示。通过对经典堕落神话进行当代改写,戈尔丁的《自由堕落》、《金字塔》、《黑暗昭昭》和由《航程祭典》、《邻近的卧舱》及《船舱下的火》组成的“航海三部曲”均成为再现经典神话的当代文学范例。这六部小说以叙述诸多人物的道德堕落甚至邪恶人性为出发点,突出地表现了危害巨大的当代堕落具有普遍存在性、荒诞性、隐蔽性和狂欢化,以及可救赎性及不可救赎性等特征。第三章解读戈尔丁小说的“当代巴别塔神话叙事”,阐明经典巴别塔神话实质上是早期人类社会及其冷酷无情的权力体系之缩影,不仅浓缩社会成员之间复杂的物质生产和人际交往关系,而且反映其精神生活状况。《塔尖》、《纸人》、《蝎神》和《巧语》四部小说围绕宗教、学术和神权政治三个文学生成场域,对经典巴别塔神话进行了当代激活与重构。这四部小说通过叙述圣母大教堂的教长、蝎神王国的头人、罗马帝国将军和古希腊祭司等人物故事,既影射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普遍存在的权力斗争及利益争夺,又批判了不注重团结协作和不顾他人死活的各种建“塔”领导者之狂妄自大,最终生动地图解人类的僭越欲望,揭示极端自我中心主义危害极大的傲慢和贪欲。在深受二战影响的戈尔丁笔下,《蝇王》等13部小说以经典神话为原型对照点,构筑了一个个关乎当代社会文明走向、时代精神与人文信仰的新神话,反暴力杀戮、反虚伪堕落和反贪得无厌等则是其中频繁出现的主题要素。这些新神话以远古、两希文明时期和中世纪前后、当下甚至未来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为摹仿和再现对象,以具有典型时代错误特征的人物及其言行为标记与载体,不断聚焦人们密切关注的战争、暴力、权力、地位和财富等热门话题,并同时对暴力杀戮、贪得无厌的占有和个人中心主义等丑恶社会现象进行揭露,其中涉及军事、政治、宗教、历史、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叙事话语隐含多重喻意,它们既以日常生活和平凡琐事讲述复杂抽象的政治话语,为文本建构净化人类心灵及改良社会的主题目标发挥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又在表达对为数众多的当代人缺乏高尚生活目标和崇高精神引领疑问及忧虑的同时,颠覆性地批判骚动不安的大众与社会现实中律法制约机制的随意性和游戏化,使有关经典洪水神话、堕落神话和巴别塔神话的当代文学创作最终转化为震撼人心的媒介,帮助读者对人类社会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境况做出全面深入的反思,甚至提出了供人们参考借鉴的应对措施。

肖立川[9](2020)在《后殖民视域下彼得·凯里小说澳大利亚主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澳大利亚是古老又年轻的国家,历史悠久,但独立建国时间不长,长期被大英帝国殖民,二战后也深受世界霸主美国影响。彼得·凯里成长于澳大利亚,在世界文坛崭露头角后移民美国,后殖民是他小说重要主题之一。本文以凯里长篇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短篇小说为辅,涵盖范围较广。论文分为三大章。第一章由后殖民“他者”视角看澳大利亚,反映殖民牢笼里被凝视、妖魔化、囚禁束缚的困境,统治者把殖民地阴柔化描绘,边缘人物和民族举步维艰。将后殖民与女性主义结合,关注澳大利亚“属下”妇女夹缝求生境遇。第二章从葛兰西文化霸权和福柯权力话语理论,分析澳大利亚所受的殖民压制,如何颠覆文化霸权、争取权力话语。第三章将澳大利亚置于全球化背景,按移民来源划分,考察多元文化政策影响。由澳大利亚女性人物塑造、后殖民借鉴改写,分析彼得·凯里创作。研究后殖民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澳大利亚,以及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民族经济。看处于世界边缘、富有异域气质的澳大利亚文学艺术何去何从。本文通过分析彼得·凯里后殖民小说,梳理了澳大利亚从被殖民到独立的发展脉络,最后指出澳大利亚出路,分析彼得·凯里后殖民写作不足之处,警惕文化民族主义走向极端。

常菁[10](2020)在《《凯利帮真史》的复调叙事研究》文中指出在20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澳大利亚文学在世界文坛一直没有地位。到了 1973年,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克·怀特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才将澳大利亚文学推向世界舞台。继怀特之后,彼得·凯里又将澳大利亚文学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作为两次布克奖的获得者,其作品在民族文化方面的深切发问,几乎使他成为澳大利亚文化的代言人。《凯利帮真史》作为凯里的代表作,被授予布克奖、英联邦文学奖等重要奖项,得到了多方认可。作品塑造了一个澳大利亚英雄,力图挖掘澳大利亚本土的文化精神。《凯利帮真史》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大量运用了现代叙事手法,呈现出明显的复调特征。本文将从叙述话语、叙述结构、叙事文体三个方面展开,较为全面地分析《凯利帮真史》的复调叙事。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由三章组成。绪论 包括选题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国内外对《凯利帮真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题与叙事两个方面,其中主题研究较多,学者们运用后殖民批评、比较文学、新历史主义批评等方法,对作品的文化主题、历史主题、政治主题进行解读。叙事方面的研究也有一些,主要针对文本的权力话语、叙事张力、元叙事、伦理叙事以及含混、改写等叙事方法展开。《凯利帮真史》表现出明显的复调叙事特征,但尚未有人全面展开这个问题的研究。本文主要运用巴赫金和米兰·昆德拉的复调小说理论,并结合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民批评等批评方法,探讨作品的复调叙事及所蕴含的文化历史内涵,为作品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有利于准确把握彼得·凯里后期创作的现代性特征,重新认识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定位,对于当代澳大利亚社会发展仍具有警示意义。第一章 探讨《凯利帮真史》中的多声部话语。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研究》中提出了自己的复调小说理论,复调是指“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复调”。他认为复调的实质在于“不同声音仍保持各自的独立,作为独立的声音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即多声部话语并存。《凯利帮真史》通过不同人物的多声话语来呈现维多利亚殖民地中的压迫、冲突与反抗,从而显示出复调特点。小说主要以主人公凯利的信件形式展开,并在内聚焦中穿插了大量视角转换。非聚焦、内聚焦等视角反复转换,从多角度叙述复杂的场面。作家还在凯利的自述中穿插了评论和报道等形式的记录,同时还使用了对他人话语的引用、转述等方法,将主人公凯利的个人话语、以新闻或报道形式呈现出来的官方话语以及凯利的妻子、伙伴、母亲等其他人的话语融入文本中,使作品呈现出众声喧哗的多声部叙事特征。本文在对多种声音进行分析时,也将探讨不同话语之间的对话关系,例如官方权力话语与凯利所代表的平民话语之间的对话与冲突等等。通过分析多声部话语间的对话性,深入把握文本的复调叙事特征,让读者在多种话语冲突中形成自己对历史真相的理解。第二章 探讨《凯利帮真史》中三线并置的叙述结构。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对布洛赫的复调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做了比较,提出复调也指不同情节线索之间的对位或对话关系。在情节结构上,《凯利帮真史》中有凯利帮落草为寇、抗警造反最终失败的情节线索,同时还有生活在维多利亚殖民地的爱尔兰后裔处境贫困、遭受压迫欺辱的情节线索,以及凯利的个人成长线索。这种三线并置的叙述结构使得文本在结构上呈现出复调特征。不同的线索展现了作品想要表达的不同意旨,使《凯利帮真史》呈现出政治小说、历史小说、成长小说等不同的面貌,有了讲述民族历史、反思殖民文化、关注人物成长等更为丰富的内涵。第三章 探讨《凯利帮真史》叙事文体复调特征。米兰·昆德拉认为布洛赫小说复调的高明之处在于小说中杂糅了多种文体,有小说、诗歌、报道、随笔。这种文体杂糅使复调小说能够接纳传统小说以外的多种文体形式,成为一种表现力和包容力更强的文学体裁。《凯利帮真史》使用了许多不同的文体形式,包括对小说和戏剧的引用以及融入民间诗歌和爱尔兰神话传说等文体形式。这些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叙事作用与目的,突出了主人公英雄形象和澳大利亚地方及族裔特色,蕴含着反殖民、反西方中心主义的主题意蕴。结语 从多声叙述话语、三线并置的叙述结构以及杂糅的叙事文体三方面总结《凯利帮真史》的复调叙事特征,加深对作家后期小说创作现代性的理解。凯里的多部长篇小说都通过独特的现代性叙事传达出超越文本的文化意义,他在叙事方面的探索将澳大利亚文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称得上是继帕特里克·怀特之后屈指可数的有特点、有深度的澳大利亚作家之一。《凯利帮真史》重述殖民帝国留下的历史,试图重构民族的“历史记忆”。作品反对殖民统治、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内涵对于当代澳大利亚社会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

二、澳大利亚土着的悲惨命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澳大利亚土着的悲惨命运(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澳大利亚土着问题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汪诗明《澳大利亚土着问题研究:以种族和解为线索》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选题新颖,视角独特
二、概念明晰,资料翔实
三、主题明确,脉络清晰
四、解读深入,多有创见

(2)奴役与保护:西方殖民扩张中的逻辑与悖论(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从档案中发现和修正历史
只有参照奴役才能准确了解保护
奴役与剥夺的基本形式与逻辑
保护的思想起源与制度实践
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结语

(3)19世纪早期英国殖民澳大利亚的土着政策及其引发的争论——以“黑色战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塔斯马尼亚土着的“血泪”
二、关于“黑色战争”的早期观点
三、“黑臂章”与“白眼罩”之争

(4)种族史着作《澳大利亚黑人与白人》第8-10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Task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3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Two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parations for Translation
        2.1.1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Tools
        2.1.2 Translation Schedule
    2.2 Process of Translation
        2.2.1 The Making of Glossary
        2.2.2 Implementation of Translation Schedule
    2.3 Quality Control
        2.3.1 Self-Proofreading
        2.3.2 Others Proofreading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Case Analysis
    3.1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3.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Words
        3.2.1 Conversion
        3.2.2 Repetition
        3.2.3 Semantic Extension
    3.3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Relative Clauses
        3.3.1 Prepositioning
        3.3.2 Division
        3.3.3 Adverbial Methods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4.1 Reflections on Translation Practice
    4.2 Limitations and Proposals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Appendix Ⅱ Glossary
Acknowledgements

(5)《澳大利亚黑人与白人》第六章第七章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中文摘要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Task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3 Literature Review
    1.4 Purpose and Meaning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Chapter Two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parations for Translation
        2.1.1 Choice of Translation Theory
        2.1.2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Tools
    2.2 Process of Translation
        2.2.1 The Making of Glossary
        2.2.2 Implementation of Translation Plan
    2.3 Quality Control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Case Analysis
    3.1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to Lexical Translation
        3.1.1 Use of Footnote Method
        3.1.2 Use of Free Translation
        3.1.3 Use of Conversion
    3.2 Difficulties in and Solutions to Long Sentences Translation
        3.2.1 Use of Division
        3.2.2 Use of Addition
        3.2.3 Use of Integrated Approach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4.1 Experience Gained from the Practice
    4.2 Suggestions for Future Translation Research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Appendix Ⅱ Glossary
Acknowledgements

(6)“狄更斯改写小说”与文化记忆 ——澳大利亚的国族身份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经典改写
    二.澳大利亚的“狄更斯改写小说”
    三.理论框架—文化记忆
    四.澳大利亚的“狄更斯改写”与文化记忆
    五.论文框架
第一章 流放犯形象重塑与白澳身份
    第一节 《杰克·麦格斯》:流放犯形象重塑
    第二节 单向的英国身份认同与英国绅士身份祛魅
    第三节 白澳身份建构及其矛盾性
第二章 流放地白人女性与白澳身份
    第一节 《麦格威奇》中边缘化的男性流放犯
    第二节 女性形象重塑
    第三节 《麦格威奇》中的反记忆话语
第三章 “逆写帝国”: 原住民历史与文化展现
    第一节 《欲望》:经典作家与边缘人物的并置
    第二节 “英国性”及其内在矛盾
    第三节 认知暴力下的原住民
第四章 殖民主义在当代的延续及其新形式
    第一节 《蓝鸟咖啡馆》:殖民历史的当代回响
    第二节 博物馆记忆
    第三节 博物馆的商业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7)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费孝通学术生涯与社会生活考察轨迹
    第一节 作为人类学家的费孝通
        一、费孝通的成长环境
        二、来往于故土与他乡
        三、近代变动潮流中的费孝通
    第二节 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考察的历程
        一、田野调查方法的确立(1930年代初—1936年初)
        二、对小农社区的调查与研究(1936年夏—1946年底)
        三、对乡土中国的理论分析(1947年初—1949年5月)
        四、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回溯(1978年—2003年底)
    小结:人类学家的生活眼光
第二章 费孝通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学术目标
    第一节 现实问题的历史溯源
        一、中国问题的社会历史症结
        二、域外华人问题的由来
    第二节 社会发展路向的探索
        一、从“社会目的论”到“社会发展论”
        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缓解
        三、“中国问题”及其药方
    第三节 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
        一、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
        二、对近代社会演变规律的省思
        三、发展中民族的出路
    小结: 学术使命的学科体现
第三章 费孝通观察近代中国的空间单元
    第一节 对小农社区的解剖
        一、走向小农社区
        二、小农社区个案
    第二节 类型比较法:从局部到整体
        一、对微型社区研究的辩护
        二、近代社区类型及其成因
        三、类型比较法的意义
    小结: 历史研究的空间意识
第四章 费孝通考察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素材
    第一节 田野考察
        一、田野调查
        二、社会仪式
        三、物质文化资料
    第二节 历史文献
        一、经典载录
        二、地方文献
        三、官方统计
    第三节 历史通识
        一、日常旧事系统化
        二、历史常识系统化
    小结: 历史素材的学科特色
第五章 费孝通关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焦点
    第一节 近代中国文化特质的变化
        一、近代文化要素的生成
        二、文化特质的近代播迁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关系的产生
        一、近代以降的中国社会流动
        二、社会纽带的递嬗
        三、社会变迁与社会关系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异
        一、近代江南乡村生活的剧变
        二、近代计划变迁
    小结: 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近代脉络
第六章 费孝通的历史问题意识
    第一节 费孝通的时代关切:变与常
        一、对于近代变革时势的认识
        二、近代社会变迁中的中国文化利病
    第二节 社会人类学的关怀
        一、人类学对进化的关注
        二、人类学的平民性格
    第三节 费孝通的学术志趣
        一、钟情“乡巴佬”
        二、关注“小城镇”
        三、改造“乡土工业”
    小结: 问题意识的产生途径
第七章 费孝通探究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理论视角
    第一节 功能主义文化观
        一、文化:生活的手段
        二、文化迫力及其社会变迁
        三、费孝通的晚年反思:文化的历史性
    第二节 功能主义生活史观
        一、理论抽象与具象史
        二、“活着的历史”与“死的历史”
        三、“协调论”与“动态论”
    第三节 主位—客位认识论
        一、社会生活考察的价值问题
        二、地方性知识
        三、理解“他者”
    小结: 理论与生活
余论: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研究的跨学科借鉴
    一、费孝通对中国近代化的独特思想贡献
    二、费孝通对社会史研究的方法论启示
参考文献(按作者拼音为序)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威廉·戈尔丁小说的神话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
导论
第一章 当代洪水神话叙事
    第一节 儿童游戏改写的洪水神话
    第二节 高尚“野蛮人”演绎的洪水神话
    第三节 幽灵故事喻示的洪水神话
第二章 当代堕落神话叙事
    第一节 普遍存在却不可见的堕落神话
    第二节 荒诞闹剧和狂欢中的堕落神话
    第三节 聚焦人类救赎的堕落神话
第三章 当代巴别塔神话叙事
    第一节 宗教场域的巴别塔神话
    第二节 学术场域的巴别塔神话
    第三节 神权政治场域的巴别塔神话
结论
引用文献
后记

(9)后殖民视域下彼得·凯里小说澳大利亚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彼得·凯里及其小说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3 研究思路、意义及创新点
第1章 “他者”视域下的澳大利亚
    1.1 殖民牢笼里的“他者”
        1.1.1 被凝视的“他者”
        1.1.2 被妖魔化的“他者”
        1.1.3 被囚禁束缚的“他者”
    1.2 阴柔的“他者”民族
        1.2.1 被弱化贬低的“他者”
        1.2.2 男扮女装的“他者”
        1.2.3 夹缝求生的女性“他者”
第2章 帝国权力视域下的澳大利亚
    2.1 文化霸权下的澳大利亚
        2.1.1 帝国文化追随者
        2.1.2 文化霸权反抗者
    2.2 知识权力话语下的澳大利亚
        2.2.1 被支配的殖民地
        2.2.2 夺取知识权力话语
第3章 全球化视域下的澳大利亚
    3.1 多元文化熔炉
        3.1.1 华裔移民群像
        3.1.2 其他少数族裔移民群像
    3.2 澳大利亚后殖民文学借鉴与改写
        3.2.1 澳大利亚女性人物塑造
        3.2.2 戏仿《百年孤独》
        3.2.3 改写《远大前程》
    3.3 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澳大利亚
        3.3.1 后殖民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澳大利亚
        3.3.2 举步维艰的民族经济
        3.3.3 销售边缘异域文化
        3.3.4 艺术商品化考验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10)《凯利帮真史》的复调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多声部的叙述话语
    第一节 官方记载
        一、新闻报道形式的记载
        二、漫画、纪实形式的记载
    第二节 凯利的自我辩白
        一、自述中的视角转换
        二、凯利话语与官方话语的对话
    第三节 妻子、好友等人的话语
        一、妻子玛丽的反驳与辩解
        二、好友贝尔纳的崇拜与同情
        三、众人话语的反讽与嘲弄
第二章 三线并置的叙述结构
    第一节 凯利抗警起义的反抗线索
        一、从丛林周旋到城镇突围
        二、从被迫起义到正面夺权
    第二节 爱尔兰移民后裔被压迫的苦难线索
        一、维多利亚殖民地的穷苦环境
        二、爱尔兰移民后裔的底层地位
    第三节 凯利的成长线索
        一、成长中的引路人
        二、恋母情结及转移
第三章 杂糅的叙事文体
    第一节 对小说、戏剧和诗歌的引用
        一、对小说《洛纳·杜恩》的引用
        二、对《亨利五世》的引用
        三、对民间诗歌的引用
    第二节 对神话故事、英雄传说的采用
        一、对神话故事的采用
        二、对英雄传说的采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澳大利亚土着的悲惨命运(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澳大利亚土着问题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汪诗明《澳大利亚土着问题研究:以种族和解为线索》述评[J]. 赵春丽. 英国研究, 2021(01)
  • [2]奴役与保护:西方殖民扩张中的逻辑与悖论[J]. 王爱松.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21(03)
  • [3]19世纪早期英国殖民澳大利亚的土着政策及其引发的争论——以“黑色战争”为例[J]. 杜明明.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21(08)
  • [4]种族史着作《澳大利亚黑人与白人》第8-10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雷香荣.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5]《澳大利亚黑人与白人》第六章第七章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 刘琦.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6]“狄更斯改写小说”与文化记忆 ——澳大利亚的国族身份重构[D]. 申育娟.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7]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D]. 杨文. 苏州大学, 2020(06)
  • [8]威廉·戈尔丁小说的神话叙事研究[D]. 韦虹. 南京大学, 2020(04)
  • [9]后殖民视域下彼得·凯里小说澳大利亚主题研究[D]. 肖立川. 南昌大学, 2020(12)
  • [10]《凯利帮真史》的复调叙事研究[D]. 常菁.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土着澳大利亚人的悲惨命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