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地区灰棕紫泥土中11种元素背景值的确定(论文文献综述)
李华容[1](2020)在《重庆市荣昌区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元素评价》文中提出土壤肥力质量是评价土壤的基本属性及本质特征的重要指标,是土壤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掌握土壤基础地力和土壤养分状况十分必要,能为合理施肥和农田管理提供有效的指导。本研究区位于重庆市荣昌区,过去对该区土壤及其生态环境的调查精度不够,研究程度不深,对土壤肥力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土壤养分中有机质、全氮(N)、全磷(P)、全钾(K)、硫(S)、硼(B)、氧化钙(CaO)等7个指标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土壤养分分析,并使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荣昌区土壤大量养分元素氮、磷、钾元素进行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得出如下结论:1.对土壤养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研究区绝大部分地方土壤中有机质、P和CaO含量分布不均,局部严重缺乏。因此在这些养分缺乏地区的土壤,应适量投入相应的肥料。2.研究区土壤K元素广泛处于富足状态。土壤K元素含量处于富足级别的土壤主要分布于水稻土和紫色土的农耕区。大面积土壤中S元素含量属于很富足状态,其土壤主要以水稻土为主;N元素大面积处于适度状态;B元素大面积处于适度以上水平,存在局部缺乏状态。3.研究区用地类型依据土壤肥力由高到低依次为耕地>果园>荒地>林地。其中,耕地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为4.62。林地的综合评价指数最低,为3.59。其他两类用地类型介于两者之间。果园和耕地的土壤肥力分别达到丰富和较丰富水平,而林地和荒地土壤肥力适量。4.据土壤肥力高到低,研究区土壤类型依次为水稻土>紫色土>黄壤土>冲积土。水稻土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为4.38。冲积土的综合评价指数最低,为1.39。水稻土的土壤肥力比较丰富,紫色土、黄壤土土壤肥力适量,冲积土土壤肥力缺乏。5.母岩类型土壤肥力条件由高到低为泥岩区>砂岩区>页岩区>石灰岩区。泥岩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为4.56。石灰岩区的综合评价指数最低,为2.36。泥岩区的土壤肥力比较丰富,砂岩区、页岩区土壤肥力适量,石灰岩区土壤肥力缺乏。
李艳,张薇薇,程永毅,李忠意,谢德体[2](2017)在《重庆紫色母岩及土壤As、Hg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掌握紫色土类中As和Hg在不同发育阶段土壤中元素含量的理论值(基线值),在重庆市合川区系统采集侏罗系沙溪庙组(J2s)紫色母岩及其不同发育程度的各土种样品,利用土壤"钛值"法测定和验证土壤发育程度;通过对土壤全量As、Hg的测定,采用标准化方法,建立紫色土类中灰棕紫泥土属As、Hg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模型。结果表明:侏罗系沙溪庙组(J2s)紫色母岩发育的土壤As、Hg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均表现为随土壤发育加深而轻度累积,As基线值大小顺序为母岩<石骨子土<半沙半泥土<大眼泥<紫黄泥,而Hg的基线值大小顺序为母岩<石骨子土<半沙半泥土<紫黄泥<大眼泥;Hg在土壤发育过程中的富集程度约大于As;深度发育土中As和Hg的化学基线值分别为5.94 mg kg-1、29.0μg kg-1,可作为重庆地区中性紫色土亚类、灰棕紫泥土属土壤污染评价的参考。
李艳[3](2017)在《重庆紫色母岩及土壤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 ——以合川区沙溪庙(J_2s)土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环境地球化学基线”是指在特定土壤发生学条件(母质、气候、地形、生物、时间等)下,土壤中某一元素浓度随土壤发育、演化过程而发生自然变化的规律;与土壤特定元素的“背景值”—未经扰动下该元素在土壤中的“原始浓度值”不同,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是以该元素环境地球化学活性强弱为基础,以土壤特定发生学条件和过程为背景,反映土壤在各发育阶段元素在土壤中相对迁移或累积的强度。因此,从理论上讲,掌握了特定发生学条件下某一土壤类型中特定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就掌握了该土壤在同一发生学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土壤中同一元素含量的理论值(基线值),这不仅对土壤元素迁移、累积过程和含量特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提供了更加准确可靠的依据。由紫色母岩发育形成的紫色土类是重庆地区主要的土壤类型,也是区域农业用地的主要土壤类型。由于紫色土类所具有的独特发生学特性,土壤发育过程从紫色母岩风化成土到反映出深度发育阶段的地带性土壤特征,将经历由强物理风化—物理风化与化学风化共同作用—化学风化为主的三大过程,因而,土壤中特定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过程也必将受到影响而表现出不同迁移或累积的强度;同时,由于不同地质时期紫色沉积岩在岩相构成、沉积物成份、矿物初始风化度等的差异,各地质时期母岩在“三大过程”中的风化强度、各阶段风化期、风化物相环境及特定元素在母岩中含量和化学构成也必将不同,其结果是也将具有不同的特定元素环境地球化学基线,据此,紫色土类的元素环境地球化学基线按“紫色土属”(以母岩为分类依据)进行分别研究,其结果将更具实际意义。本文以重庆市合川区侏罗系沙溪庙组(J2s)母岩发育的土壤(灰棕紫泥土属)为对象,按土壤习惯命名,系统采集该母岩及其不同发育阶段的各土种,并利用土壤“钛值”法测定和验证土壤发育程度;通过对土壤全量As、Hg、Cu、Pb的测定,采用标准化方法,建立紫色土类、灰棕紫泥土属各金属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模型,并确定土壤各发育阶段的化学基线值,同时,采用不同污染评价方法对研究区的土壤质量进行对比评价。试验结果如下:(1)合川区沙溪庙组紫色母岩及土壤全钛含量平均变化于4.268.51 g/kg,无定型TiO2含量平均变化于1.072.71 g/kg。用“钛值”衡量土壤的风化发育程度,钛值越大,发育程度越浅,除母岩外,4种土壤钛值变化于3.104.25,大小顺序为:石骨子土>半沙半泥土>大眼泥>紫黄泥,反映的土壤发育深度与紫色土发生学分类的排列顺序一致,表明本次研究采集的所有样品符合研究要求。(2)As基线值变化于3.766.01 mg/kg,大小顺序为:母岩﹤石骨子土﹤半沙半泥土﹤大眼泥﹤紫黄泥;Hg基线值变化于17.329.6μg/kg,大小顺序为:母岩﹤石骨子土﹤紫黄泥﹤半沙半泥土﹤大眼泥;Cu基线值变化于23.033.1mg/kg,大小顺序为:母岩﹤紫黄泥﹤石骨子土﹤半沙半泥土﹤大眼泥;Pb基线值变化于13.722.3 mg/kg,大小顺序为:母岩﹤石骨子土﹤半沙半泥土﹤紫黄泥﹤大眼泥。说明随土壤自然风化发育,各元素自然变化规律存在差异。(3)合川区沙溪庙组紫色母岩、浅度发育土及深度发育土As基线值分别是背景值的0.8、1.0、1.1倍;Hg基线值分别是背景值的0.8、0.3、0.4倍;Cu基线值分别是背景值的2.0、2.3、2.2倍;Pb基线值分别是背景值的0.9、1.0、1.1倍。由此看出,用某金属元素的背景值评价具体某地区该金属元素的污染状况,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4)元素富集程度大小顺序为Cu<Pb<As<Hg。(5)母岩及土壤重金属含量与pH相关分析得出:除Cu与pH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外,其余3种元素含量与pH均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相关性最高的为Hg,其次为Pb和As。(6)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与有机质含量相关分析得出:除As与有机质含量无显着关系外,其余3种元素与有机质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相关性最高的为Pb,其次为Hg和Cu。(7)对合川区沙溪庙组土壤典型代表区域:沙鱼镇、肖家镇、龙市镇、官渡镇、涞滩镇、云门镇6个镇土壤质量进行评价。从土壤环境安全角度,根据国家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合川区沙溪庙6个镇土壤中As、Hg、Cu、Pb总体状况良好,均在环境安全范围内。以土壤背景值为基础的污染评价结果显示:Cu在6个镇的大部分样点均存在轻度到中度污染;Pb和As在龙市镇出现小部分样点为中度污染外,其余5个镇仅存在轻度污染,Hg在6个镇土壤中均表现为清洁。以地球化学基线为基础的污染评价结果显示:6个镇土壤中Pb和As的污染较为严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轻度到中度污染,其中龙市镇约有3%的样点为重度污染;Cu和Hg仅在沙鱼镇、肖家镇存在约2%的轻度污染,龙市镇及云门镇存在约2%的中度污染。(8)深度发育土中As、Hg、Cu、Pb的化学基线值分别为5.94 mg/kg、29.0μg/kg、30.4 mg/kg、19.6 mg/kg,可作为重庆地区中性紫色土亚类、灰棕紫泥土属土壤污染评价的参考。
武玲珍[4](2013)在《基于土壤重金属的城市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们生存的不可缺少的场所,在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的时代,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城市土壤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绿地植物的生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环境质量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近年来城市大气中形成的雾霾也会受到绿地土壤质量的影响。本文以北碚城区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区分为4个功能区取样,共计42个样点;在每个功能区内,挖取一个剖面,根据剖面发育情况,每个剖面分为3-4层取样。主要对北碚区城市土壤部分理化性质(pH值、容重、有机质和机械组成)、重金属Cd、Pb、Cu、Zn的全量和有效态含量以及Pb的化学形态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北碚区城市土壤重金属Cd、Pb、Cu、Zn大部分超过背景值,但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北碚区城市土壤重金属Cd、Pb、Cu、Zn全量平均值分别为0.23mg/kg、22.08mg/kg、25.60mg/kg、104.57mg/kg,其有效态含量均值为0.08mg/kg、2.45mg/kg、2.37mg/kg、5.95mg/kg;其活化率的差异性很大,分布情况为0%-92.32%、1.27%-31.48%、1.39%-30.88%、1.04%-27.38%。北碚区城市土壤的重金属全量、活化率与有效态含量的数值高低存在一定差异。北碚区城市士壤重金属Cd、Pb、Cu、Zn大部分超过其背景值,Cd超过背景值的比例最大,达到了80.95%,但参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大部分土壤属于一级土壤的限定值,小部分属于二级土壤的限定值,这表明北碚区城市土壤的环境质量基本上可以维护人体健康。(2)北碚区城市土壤的剖面中,土壤表层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元素积累,剖面上土壤重金属表聚现象说明人类活动是其重要来源,土壤母质作为内源是北碚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次要来源。多数士壤剖面各土层重金属全量分布较为均匀,但部分分布有较大差异。土壤表层重金属有效态含量与活化率的分布规律较为一致,都比重金属全量在土壤剖面的表聚性强(除居民区的样点剖面外);土壤剖面下层有效态含量和活化率均很小并趋近于0。这与表层生物影响较大,有机质含量、粘粒含量较高,吸附了更多的有效重金属元素,使其有效态含量增加有关。因此,仅全量差异难以说明重金属对环境的冲击,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对土壤环境质量的指示作用更为显着,防控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应加强对土壤重金属外部来源的控制。北碚区城市土壤中Pb、Cd、Cu、Zn的全量、有效态含量的相关性都很好,有效态含量与全量的相关性均为极显着性正相关,说明这四种重金属在来源上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伴生性较好,在协同作用下复合污染的可能性会增强。(3)北碚区多数城市土壤剖面不同土层中四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差值较小,分布较为均匀;城市功能区之间重金属元素垂直分布规律性较差,特别是居住区与其他功能区差异较为明显。这表明城市土壤受客土影响、人为扰动土层的影响较大,搬迁过来发育时间较短,打破了城市土壤在剖面发育的规律性,不同土层间发生学上联系被扰乱甚至没有发生学的联系。(4)北碚区城市土壤表层重金属Pb的不同形态的含量为残渣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可交换态>有机结合态。在北碚区各个功能区中,各个化学形态所占的比例差别很大,但Pb各化学形态含量的大小顺序与北碚区城市土壤表层重金属Pb的各化学形态含量的大小顺序一致。通过通径分析,发现对北碚区城市土壤重金属Pb的有效态含量起贡献的主要是其化学形态中的可交换态Pb和有机结合态Pb,其次是碳酸盐结合态Pb和残渣态Pb,贡献最小的是铁锰氧化物结合态Pb。北碚区城市土壤Pb各种形态随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可交换态的增加更为显着;随土壤pH的增加可交换态极显着下降而残渣态增加;土壤有机质对Pb的形态影响较为复杂,Pb的有机结合态随有机质增加而极显着增加;土壤质地对Pb的形态影响较为复杂。北碚区城市土壤重金属Pb的生物活性系数和迁移系数都比较低,表明其在土壤中较为稳定,目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危害的影响较小。但由于重金属在土壤中处于动态系统中,会随重金属全量、土壤pH、有机质、粘粒含量以及人类活动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甚至有可能随扬尘进入城市大气中形成雾霾,所以对于城市土壤中的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提高重视程度,防止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的破坏。(5)本文分别基于全量和基于有效态,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指数法的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大体一致,土壤中Pb、Cu、Zn的污染指数都处于安全级别或轻度潜在生态风险级别,土壤Pb的生物活性系数和迁移系数的结果也与其一致;土壤中Cd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最大,其中,Cd的全量评价虽为轻度污染,但其基于有效态的评价则是97.62%的Cd处于安全级别。相比之下,基于有效态的评价可以更为准确反应土壤中重金属的环境效益和生态风险程度,开展城市土壤质量的评价采用区域土壤有效态污染起始值作为评价标准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更能精准的评价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以便制定适当的措施来保护土壤环境。通过对北碚区城市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表明北碚区城市土壤总体上处于安全无污染的状态,符合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但由于重庆市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土壤易淋溶致酸,重金属的活性随pH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对于城市土壤中的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提高重视程度,应尽早采取措施,防止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的破坏。
汪子昆[5](2012)在《四川沱江茎瘤芥产区的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茎瘤芥一种蔬菜,是制作榨菜的原材料。四川榨菜中外闻名,产品营养丰富,含有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糖类、脂肪等,并具有鲜、香、嫩、脆的独特风味。它是老幼皆宜,居家旅游的上乘佐餐佳品。随着科技发展,人民生化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品质和安全等问题日益重视。四川沱江作为茎瘤芥主产区,产区生态地球化学特征如何?其所产茎瘤芥为何优质?近几年大量出现的茎瘤芥软腐病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成为我们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本论文运用地质、地球化学方法,在内江市沱江乡茅蓬寺村、兰家寺村、中心村、龙门村开展农业地质调查,查明该区土壤、水、大气、生物等环境介质中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对研究区进行软腐病实验及钾肥实验,找出了导致茎瘤芥软腐病菌,发现钾肥的抗软腐病及促进茎瘤芥生长的效应;同时开展茎瘤芥吸收富集研究,使我们更好的对研究区进行茎瘤芥种植规划。通过对沱江乡茎芥瘤产区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的研究,表明研究区土壤以中性和弱碱性为主,元素空间分布不均匀。土壤中Cd、Mg、P的背景值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富集系数分别为3.41、1.68、1.42,而CaO、Se、As、I的背景值低于全国土壤背景值,,富集系数分别为0.72、0.70、0.33、0.22;其余元素含量与全国背景值基本持平。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Cu、Cr、Hg、Ni、Pb、Zn的含量较低,85%以上处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Cd元素含量稍高,85%处于二级标准,其原因主要是受日益增多的人类活动影响。实验研究证明茎瘤芥软腐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肠杆菌科、欧氏杆菌。同时通过施肥实验,得出无论何种地层,壤土上使用钾肥都能够降低茎瘤芥软腐现象。当K肥施肥浓度在300时(385ppm),茎瘤芥感病指数最低,即使用300~400ppm的K肥可以预防茎瘤芥感软腐病,且当K肥施肥浓度在300~400ppm时,茎瘤芥高、基茎生长均有利。植物中的元素绝大部分来自土壤,生物富集系数能说明元素从土壤中转移到植物体的程度。研究区茎瘤芥根茎能从土壤中吸收近18倍的Fe元素,说明研究区茎瘤芥根茎有富集Fe元素的特征。茎是茎瘤芥的主要食用部分,对重金属的高富集可能会对茎瘤芥的品质、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应严格控制土壤中Fe元素含量很重要。根据图论理论的交并集理论实施茎瘤芥的种植区圈定,形成茎瘤芥种植区综合评价图,将整个区域划分为茎瘤芥主要种植区、茎瘤芥种植扩展区和非茎瘤芥种植区三大类型,沱江乡大部分区域属于适宜种植茎瘤芥区,该种植区的圈定为沱江乡茎瘤芥的种植提出了规划和建议。
刘应平[6](2012)在《成都平原土壤地球化学组成及其生态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成都平原是四川盆地的核心区,是中国西南河网稠密和最大平原地区之一,又被称川西平原或盆西平原。是四川省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该区出露地层几乎全为第四系,属山前堆积盆地河流相,沉积碎屑岩物源主要由涪江、绵远河、石亭江、鸭子河、金马河、西河-南河、蒲江河和岷江(新津-乐山段)等8大水系输送。源区出露岩石/地层单元的不同,决定了沉积区碎屑物的化学成分,因此不同水系流域沉积物源各具特色;随着源区剥蚀风化地加深,又造成沉积区第四系各年代地层单位由老至新化学组分逐渐发生变化;对于同一流域同一地点同一时代地层单位,风化层受地质作用、生物作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风化层(第二环境)表层环境与深层环境碎屑物化学成份的差异。基于上述基本地质环境条件,本论文依据野外调查、室内分析所取得的地球化学成分分析成果,就成都平原第四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展开深入的研究,并利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进行第四系物源区的划分和阶地的划分,同时研究了第四纪农业种植区区的地球化学响应。归纳起来,论文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系统收集整理了成都平原已有地质资料,厘定了成都平原第四纪地层单元,并划分了不同的成因相带。(2)以典型剖面为例,较为深入地讨论了成都平原第四系土壤层第二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地球化学丰度系数、标志元素、风化指数及其意义等;(3)以典型剖面为例,进行深层环境(第一环境)与表层环境(第二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对比,讨论了相对丰度、富集成分、亏损成分及富集或亏损的成因;(4)以典型流域为例,进行高阶地和低阶地土壤层地球化学对比,对剥蚀区源岩与沉积区土壤层地球化学特征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分析;(5)以流域为单位,在全面分析成都平原第四系土壤层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以深层环境背景值(基准值)和表层土壤环境背景值(基线值)为标准,分析了龙门山隆升区源岩与第四系地层地球化学的相关性,得出的结论是:第四系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受控于源岩,风化、淋失作用对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则主要与化学成分的性质和土壤层的风化程度有关;(6)依据上述成果,进行成都平原第四系横向、纵向地球化学特征及地球化学异常对比,从而发现,成都平原第四系在纵向上不同年代地层单位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主要由龙门山的不断抬升并伴随源区剥蚀深度的加大及出露的源岩发生变化引起;横向上则主要随水系的不同和沉积物被搬运距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7)研究了成都平原区土壤地球化学对地质的响应及农区生态地球化学响应。成都平原土壤质地优良,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优,大宗农产品地球化学成分分析表明总体质量较好。土壤环境符合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农产品安全。但也发现Cd、Hg、Pb有部分样品的检测含量超过无公害食品的限量标准。超标农产品样点基本分布在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污染土壤(Ⅴ、Ⅵ等土壤)分布区域,同时与土壤环境的酸碱度密切相关。综上所述,本研究查明揭示了成都平原第四系地球化学的基本特征,探讨了沉积物与剥蚀区源岩的地球化学关系,探讨了地球化学地质响应及农区地球化学响应,为成都平原区土地资源科学规划利用、名特优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扩种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本论文亦告诉我们,以后从事研究成都平原第四系地球化学研究工作,不仅要紧紧抓住物源、水系和基底构造形态三大要素,同时要考虑风化、淋滤和元素活动性以及人类与生物活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本研究由于缺乏源区原岩的系统地球化学成分资料,成都平原第四系地球化学的某些特征还难以进行科学合理的成因解释,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
赵丽娟[7](2008)在《重庆都市经济圈土壤八种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特征和分布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庆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也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制造业发达的显着优势。但是,近年来的环境质量监测表明,重庆都市经济圈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因此本文针对重庆都市经济圈开展了土壤(浅层与深层)中As、Cd、Cr、Cu、Hg、Ni、Pb、Zn等八种重金属的分布状况及地球化学特征的调查,并对土壤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及其在母质、深层、浅层土壤中的富集规律及控制因素进行研究,旨在为重庆都市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及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研究获得如下主要成果:(1) As在各地层中的含量远高于岩石圈的平均含量,Cd元素在上侏罗系、中侏罗系与三叠系中的含量高于岩石圈的平均含量,Pb在上侏罗系与中侏罗系中的含量高于岩石圈;其他元素在地层中的含量都低于岩石圈的平均含量。总体上,研究区地层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表现了高As、Cd和Pb,低Cr、Cu、Hg、Ni和Zn的特点。(2)深层土壤中八种重金属元素除了As和Cu(除了三叠系分布区),含量基本都高于全国土壤中重金属的平均含量。浅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比深层土壤更高。(3)在母质、深、浅层土壤中As、Hg、Zn和Pb的含量变化规律为:浅层土壤>深层土壤>母质;Cd和Cu为:浅层土壤>母质>深层土壤;Cr和Ni并没有明显规律。(4)浅层土壤中除了Hg元素,其他7种重金属元素与土壤pH值都呈显着正相关,相关性最高的为Cu、Ni和Zn。浅层土壤中Zn元素的含量随着土壤pH值增加最为显着,其次是Cr、Cu和Ni元素的含量,As、Cd和Pb的含量随土壤pH值的变化增加最小。(5)研究区浅层土壤中,Cu、Ni、Pb、Zn的含量在黄棕壤中最高,As、Cr和Hg在石灰(岩)土中的含量最高,Cd在棕壤中的含量最高。As、Hg、Zn和Cu的含量在水稻土中最低,Cr和Ni在棕壤中的含量最低,Cd在黄壤和Pb在石灰土中的含量最低。(6)浅层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受用地类型影响,其中As和Hg元素的含量变化最显着,Cd、Cu和Zn次之,Cr、Ni和Pb的含量在各种用地类型中都比较相似,波动较小。(7)研究区浅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受地貌类型的影响。其中As、Cd、Cu、Ni、Pb和Zn的含量在褶皱抬升低山最高,Hg在河谷平原中含量最高,Cr在侵蚀剥蚀丘陵的含量最高。(8)浅层土壤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重金属污染面积序列为:Cd>Pb>Hg>Zn>Cr>As>Ni>Cu。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大部分都存在轻度污染,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位于西北部,应加强对研究区污染的控制和治理。
陈高武[8](2008)在《重庆都市圈土壤重金属元素迁移富集及生态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是目前环境科学、农业地质、沉积地质学、生态地球化学、应用化学等领域的重点研究问题之一。论文通过在重庆市都市经济圈范围内采集了1772件沉积圈层最顶部的土壤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样品,并选择了都市圈4个典型污染区采集了红薯、空心菜、空心莲子草、南瓜、水稻、土豆、玉米等7种植物样品和对应根系土样,分析测试了As、Cu、Zn、Pb、Cd、Hg、Cr、Ni在岩石、土壤、植物等介质中的含量。通过数据统计及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重庆市都市圈范围内沉积圈层最顶部的土壤环境重金属的分布特征,总结元素迁移富集规律;结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利用尼梅罗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地质累积指数3个较常用的土壤质量环境评价方法对都市圈土壤作出综合评价。结合研究结果,对都市圈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农业产业布局调整、土壤污染防治等实践工作提出建议。论文主要取得以下结论和认识:(1)通过对重庆都市圈440件深层土壤样品的数学统计,首次系统提出了重庆都市圈土壤重金属含量推荐背景值,分别为:As为5.819ug/g、Cd为0.133ug/g、Cr为76.140 ug/g、Cu为23.830 ug/g、Hg为0.053 ug/g、Ni为30.648 ug/g、Pb为25.480 ug/g、Zn为75.837 ug/g。(2)发现都市圈范围内沉积圈层最顶部的表层土壤8种重金属元素中,As、Cu、Zn、Pb、Cd和Hg受外源重金属元素的影响显着。其中,Cd和Hg在表层土壤的富集受外源迁入因素影响比较突出。Cr、Ni两种元素在表层土壤富集受外源影响强度相对较低。(3)通过比较研究,部分重金属元素分布受沉积地层的影响明显。As元素在表层土壤的空间分布受地层控制明显,其中在三叠系表土中,As元素含量较高。(4)通过土壤重金属元素与其它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重金属元素的富集与一些元素的富集有一定关系。其中,As和u、Cd、Zn、Cr和U、Hg和U、Ni和U、Pb和U都具有显着正相关。U元素的分布与多种重金属的分布相关性较大,呈同步消长关系。(5)都市圈土壤pH大小和土壤重金属含量之间具有一定规律性。土壤pH在4~9范围内,土壤重金属含量和pH的关系主要呈现两种模式:①两翼型:即随着土壤pH值的变化,土壤重金属含量在某pH范围内出现峰值或最小值;②增长型:即土壤中某种重金属的含量随着pH值的增大而增大。其中As、Cd、Cu、Hg、Pb、Zn六种元素属于两翼型,Cr和Ni元素则属于增长型。pH值7~8的范围更加有利于土壤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重庆都市圈土壤弱碱性区域主要集中分布于城区及长江两岸,该地区为重金属的高富集区。(6)重庆市都市圈重金属元素分布和海拔高度的关系密切。土壤重金属含量从低海拔到高海拔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分布规律主要有两种模式:波浪型和平滑型。其中元素As、Pb、Hg属于波浪型;Cd、Cr、Cu、Ni、Zn属平滑型。对波浪型分布元素是一种对地质背景的突变反应,即在某个海拔段受外源输入或输出扰动有关;对平滑型分布模式则更多属于地质背景的连续性变化,受人为或外源迁移影响较小。(7)由采集的都市圈表层1772个土样的数据分析和空间集成,结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等标准对都市圈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表明:重庆都市圈Cd和Hg污染比较严重,并且呈面状污染态势,是都市圈8种污染重金属中对土壤污染危害最大的2种元素。样点中83.97%的采样点的土壤都受到了Cd元素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他重金属中,Cr、Pb、Zn元素污染比率分别达到了13.32%、13.77%、13.32%。通过尼梅罗指数、地质累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综合评价,土壤比较清洁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接龙镇-神童镇-大观镇区域、邻丰镇区域和北碚西部山区三大区域。在金刀峡镇、白市驿镇等区域出现重金属局部中度到重度重金属污染,并属于多种重金属复合叠加污染。(8)都市圈4个典型农业污染区,水稻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要高于其他作物,南瓜比较小,属比较安全农产品。井口的空心菜、白市驿的水稻、王家场土豆的综合安全风险指数较高,在农产业结构调整中值得注意和规避。(9)本文在尼梅罗指数的公式基础上,基于重金属在人体内的积累效应,首次提出农作物安全风险指数概念与评价方法,将农产品质量进行划分等级评价。通过植物吸收土壤重金属生态效应的研究表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根据不同植物和不同重金属种类有一定关系。由这种关系研究得出在产地环境中含有高含量Cr的土壤环境中避免栽植红薯和空心菜;虽研究区域水稻籽实内重金属含量并未超过国家标准,但基于重金属的生理富集作用,在Cd高含量的土壤中应尽量避免栽植水稻;土豆在高As含量土壤中的栽植安全威胁系数较低。(10)首次利用沉积圈层最顶部的土壤地球化学研究成果,提出重庆城区用地扩张方向以东北方向为优先考虑扩张主方向,西南方向为次扩张方向,西北方向为有条件限制性扩张方向,东南方向为限制性扩张方向。在重庆都市圈,接龙镇、神童镇、大观镇区域和邻丰镇区域形成绿色食品产业的优先发展区,优先发展绿色产业,为城市菜篮子工程确定优先了区域。(11)通过对都市圈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强度和空间特征分析,将重庆都市圈范围内沉积圈层最顶部的土壤划分为清洁保持区、污染源控制区、污染治理区三种不同防治区域。针对不同区域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主要综合防治措施为控制污染源头排放,减少高污染区重金属元素外迁,开展农业区重金属生态治理工作,保护优良土壤及阻止外源污染。
韩勇[9](2007)在《三峡库区消落带污染特性及水环境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峡工程自开工建设以来,其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一直为世人所关注。建成后的三峡水库将有650km长,水域面积为1084km2,总库容达445.7亿m3,这将是中国最重要的战略性水资源之一。三峡工程自2003年6月正式蓄水以来,库区水位已抬升至156m,到2009年水位将最终升至175m。鉴于三峡工程采用的“蓄清排浊”运行方式,即冬季(枯水期)运行水位为175m,夏季(丰水期)运行水位为145m,这将使库区沿江地区形成最大水位落差为30m的消落带。消落带又被称之为水库的“肝脏”,具有很强的解毒净化作用,同时也是水陆两种生态系统间交换的廊道,具有缓冲带的功能和植物护岸功能。但消落带受到水、陆环境的交替影响,其生态系统结构同时受到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双重作用。由于受到陆地污染物的进入、淹没地污染物的浸出以及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的影响,消落带水环境存在着岸边污染带和水陆交叉污染两方面的问题,将严重影响库区水环境质量,扰乱该地区原生生态系统,影响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消落带面临的水环境问题、水土流失问题、库岸地质环境问题以及周边人群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消落带的生态环境问题亟待解决。本论文依托重庆市科委、重庆市发改委基金项目:“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研究及生态模式重建”(项目编号03-26),开展了三峡库区消落带污染特性的研究,分析了消落带水质现状,以及氮、磷及重金属等物质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从生态系统角度提出消落带生态构建的基本原则及防治措施。主要研究内容为:三峡工程蓄水后,库区消落带初步形成,流域内消落带的水位变化最为明显,尤其是支流受到长江主干流江水顶托后,水位上升幅度较大,流速明显变缓,极大可能发生富营养化现象。本论文主要选择了典型消落带断面,分析了浮游生物种类,并以典型流域——小江流域,对该流域的消落带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调查、采样、监测和分析,并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评价模型,对消落带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判,发现蓄水后长江支流富营养化现象较为严重。本论文对库区消落带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进行了采样和剖面分析。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中的紫色土淋溶层镉、汞,母质层的镉、锌、汞的平均含量高于全国同类土壤同层次的平均值;潮土的淋溶层、母质层锌、铜、铅、汞的平均含量高于全国同类土壤同层次的平均水平;石灰岩土的淋溶层、母质层的金属平均含量均低于全国同类土壤同层次的平均水平。从消落带土壤中金属元素中的分布特征来看,Cd、Cr、As、Hg、Ni基本符合正态分布(Sig.>0.05),Pb、Zn和pH值均不符合正态分布。土壤pH值与土壤Cd、Cu的含量之间显着相关,与其它金属元素的含量相关性不显着。消落带土壤中Cd-Cu的相关系数为0.67,Pb-Ni的相关系数为0.786,As-Ni的相关系数为0.642,这三种元素在消落带土壤中的含量具有显着相关。在实验室模拟浸泡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Cd、Hg、Pb三种重金属元素的浸出规律,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这三种重金属元素的溶出速率方程。论文采用一维水质模型,以小江流域消落带为研究对象,预测小江流域消落带的土壤处于淹水期后,其中重金属元素释放后对库区水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消落带土壤的分析,结果表明消落带土壤中氮的含量为0.06~0.28%,磷的含量为0.037~0.071%,土壤中氮磷含量在全国属于较高地区。其中潮土和紫色土氮磷含量比黄壤含量高。消落带土壤中的TN与pH值之间具有一定负相关,TN-TP以及TP-pH之间的相关性不显着。消落带土壤中的全磷含量没有显着差异,但全氮含量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着差异。论文仍以小江流域消落带为研究对象,运用一维水质模型预测小江流域消落带土壤处于淹水期后,释放的氮磷元素对水环境的影响。小江流域消落带处于出露期时,因土壤流失而带进水体的全磷和全氮的负荷分别为21.6t、9.64t,对水质中TP和TN浓度的最大贡献值分别为0.02 mg/l和0.01mg/l,衰减到10km处,对水体影响浓度变为0.018 mg/l和0.001 mg/l。库区消落带周边环境因素及管理水平等,对维护库区消落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防止消落带产生的环境问题对三峡水库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论文最后就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杨剑虹[10](2005)在《紫色母岩和土壤中的钛》文中提出钛是地球上藏量占第九位最丰的元素(克拉克值0.57%),是地壳中占第七位的成矿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丰度是0.63%。就全世界土壤而言,全钛含量约为3.0~6.0g(TiO2)·kg-1,平均为4.6g(TiO2)·kg-1,其元素含量属中量元素水平。从现有的资料统计,我国土壤中全钛含量在2.0~39.0g(TiO2)·kg-1之间。在紫色母岩和土壤中,钛的含量为2.5~20g(TiO2)·kg-1,平均值为6.7g(TiO2)·kg(-1),总体位于中~高含量水平。 作为最主要的造岩元素之一,钛以各种含钛矿物的形式存在于所有类型的岩石中。钛的原生和次生矿物主要有:钛铁矿、板钛矿、金红石、榍石,无定型的白钛石矿、锐钛矿等。此外,钛在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中,还往往与硅、铁和铝的原生矿物伴生在一起,或以类质同晶体存在于原生和次生铝硅酸盐粘土矿物晶格中,也可以浸入各类长石或以金红石侵入体的形态存在于石英当中。一般认为,钛在火成岩中的含量高于沉积岩;其中,基性火成岩高于酸性火成岩,河湖相沉积岩或浅海相沉积岩高于海相沉积岩。 目前认为:在地球化学的表生——迁移——沉积旋回中,钛属于弱活性元素,化学迁移强度极弱。因此,土壤中钛含量的高低与土壤母质含钛水平关系最为密切;同时,由于不易迁移,导致随土壤风化发育程度的加深,钛可能在土壤中相对富集;因而,在深度发育的土壤中,钛往往较为丰富。土壤中含钛矿物的种类较多,目前,在土壤中已发现的钛的独立矿物数目,就可达60种以上。而在土壤钛的各种伴生矿物中,钛以不同的比例形成各种铝硅酸盐粘土矿物和复合的、无定型的氧化物、水合物、羟基化物等。和硅酸盐粘土矿物中的“Si—O”键一样,“Ti—O”也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据认为,其化学键的强度仅次于“Al—O”健,可达5908~7216kJ·mol-1。因此,由钛取代Si或Al所形成的粘土矿物,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除矿物形态或无定型态以外,土壤中也许还存在钛的有机配位反应,这种反应如果确实存在的话,土壤中就应该存在有机钛络合或有机钛缔合钛,同时,也应该有一定数量的钛的离子态化合物存在。但这些配位态或离子态化合物的形式、化学性质、可溶性状、与土壤胶体之间的化学过程目前不清楚。而这些形式的钛,应该是土壤中最容易被提取剂所提取,或者说也是与植物的有效性最密切相关的钛的组成部分。 从生物学的角度,目前并无确切的依据证明钛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但大量的实验表明了钛对植物某些生理功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种类植物体中钛的含量差异极大,低的只有不足1g(Ti)·kg-1,高时则可达100g(TiO2)·kg-1。但对于各种植物的实际最佳需要
二、重庆地区灰棕紫泥土中11种元素背景值的确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地区灰棕紫泥土中11种元素背景值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重庆市荣昌区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元素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养分研究现状 |
1.2.2 土壤肥力评价概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2.1.1 研究区位置 |
2.1.2 自然地理 |
2.1.3 社会经济条件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大地构造 |
2.2.2 区域地层 |
2.2.3 区域构造 |
2.3 研究区土壤类型及地球化学特征 |
2.3.1 土壤类型及分布 |
第3章 材料和方法 |
3.1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3.1.1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
3.1.2 样品测定方法 |
3.2 研究方法 |
3.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2 土壤养分分析 |
3.2.3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土壤养分的地球化学特征 |
4.1.1 土壤养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不同条件下土壤养分特征 |
4.2.1 不同用地类型的土壤养分分布 |
4.2.2 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养分分布 |
4.2.3 不同母岩的土壤养分分布 |
4.3 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 |
4.4 土壤肥力综合研究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重庆紫色母岩及土壤As、Hg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1.3 土壤“钛值”的确定 |
1.4 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的确定 |
1.5 迁移富集系数的确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土壤发育程度 |
2.2 土壤中As、Hg含量分布 |
2.3 As和Hg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模型 |
2.4 迁移富集系数 |
3 结论 |
(3)重庆紫色母岩及土壤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 ——以合川区沙溪庙(J_2s)土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紫色土成土特征 |
1.2 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 |
1.2.1 土壤重金属来源 |
1.2.2 土壤重金属的迁移富集 |
1.3 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进展 |
1.3.1 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的定义 |
1.3.2 化学基线值与化学背景值的区别 |
1.3.3 研究现状 |
1.4 存在的不足及发展方向 |
第2章 引言 |
2.1 选题依据 |
2.2 研究方案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2.3 研究方法 |
2.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地理位置及人口状况 |
3.1.2 自然状况 |
3.2 试验材料 |
3.2.1 化学基线研究样品的采集 |
3.2.2 土壤污染评价样品的采集 |
3.2.3 样品的制备 |
3.3 试验项目及方法 |
3.3.1 母岩及土壤中钛的测定 |
3.3.2 母岩及土壤中全量砷、汞的测定 |
3.3.3 母岩及土壤中土壤全量铜、铅、铁的测定 |
3.3.4 母岩及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 |
3.4 数据统计分析 |
3.5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土壤发育程度 |
4.1.1 母岩和土壤全钛含量 |
4.1.2 母岩和土壤无定型TiO_2含量水平与“钛值” |
4.2 母岩和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基线模型的建立 |
4.2.1 标准化方法 |
4.2.2 As含量统计及化学基线模型的确定 |
4.2.3 Hg含量统计及化学基线模型的确定 |
4.2.4 Cu含量统计和化学基线模型的确定 |
4.2.5 Pb含量统计与化学基线模型的确定 |
4.2.6 小结与讨论 |
4.3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迁移富集特征 |
4.3.1 基线值与背景值的对比 |
4.3.2 迁移富集系数 |
4.3.3 影响土壤重金属迁移富集的因素 |
4.3.4 小结与讨论 |
4.4 合川区沙溪庙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
4.4.1 评价方法 |
4.4.2 土壤环境洁净度评价 |
4.4.3 环境背景值评价 |
4.4.4 地球化学基线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 |
4.4.5 两种评价方法的比较 |
4.4.6 污染原因分析 |
4.4.7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致谢 |
(4)基于土壤重金属的城市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品采集 |
2.3 样品测定方法 |
2.4 城市土壤部分理化性质分析 |
第3章 城市土壤重金属全量分析 |
3.1 城市土壤Pb、Cd、Cu、Zn全量总体特征分析 |
3.2 城市土壤Pb、Cd、Cu、Zn元素相关性分析 |
3.3 城市土壤Pb、Cd、Cu、Zn剖面分布情况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分析 |
4.1 城市土壤Pb、Cd、Cu、Zn有效态含量特征分析 |
4.2 城市土壤Pb、Cd、Cu、Zn有效态含量的剖面分布情况分析 |
4.3 城市土壤Pb、Cd、Cu、Zn有效态含量与全量的相关性分析 |
4.4 城市土壤Pb、Cd、Cu、Zn有效态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土壤重金属Pb化学形态分析 |
5.1 城市土壤重金属Pb化学形态特征分析 |
5.2 城市土壤重金属Pb化学形态与有效性关系的定量分析 |
5.3 基于城市土壤重金属Pb化学形态的生物有效性评价 |
5.4 城市土壤重金属Pb化学形态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6.1 基于土壤重金属全量的城市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6.2 基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城市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论文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5)四川沱江茎瘤芥产区的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立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立题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生态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
1.2.2 茎瘤芥研究现状 |
1.2.3 实验区研究现状概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研究区范围 |
2.1.2 地貌 |
2.1.3 气候 |
2.2 地质特征 |
2.3 农业生产环境概况 |
2.3.1 土壤 |
2.3.2 植被分布 |
2.3.3 农业种植 |
2.3.4 土地利用 |
2.3.5 社会经济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资料收集 |
3.2 地质地球化学参数调查 |
3.2.1 样地选择 |
3.2.2 生态地质环境背景调查 |
3.2.3 典型样点调查 |
3.2.4 样品采集 |
3.3 地质地球化学参数分析 |
3.3.1 分析测试指标 |
3.3.2 分析测试方法 |
第4章 茎瘤芥产地地球化学特征 |
4.1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4.2 茎瘤芥种植核心区土壤元素背景值比较 |
4.2.1 地球化学特征参数 |
4.2.2 茎瘤芥种植核心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4.3 茎瘤芥核心种植区地球化学元素聚类分析 |
4.3.1 生命元素 Se 分析 |
4.3.2 营养元素 N 元素分析 |
4.3.3 必需微量元素 I 元素分析 |
4.4 茎瘤芥扩展种植区地球化学元素聚类分析 |
4.5 茎瘤芥产地地球化学元素聚类分析 |
4.6 茎瘤芥产区土壤背景与国家背景值比较 |
4.7 茎瘤芥产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组合关系分析 |
4.8 茎芥瘤核心区土壤中有益元素组合关系 |
4.9 茎瘤芥产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4.9.1 单因子评价法 |
4.9.2 尼梅罗综合评价法 |
4.9.3 绿色食品标准评价 |
4.10 不同岩组岩石、土壤特征 |
4.11 沱江乡与其它茎瘤芥种植地比较 |
第5章 茎芥瘤软腐病研究及施肥试验 |
5.1 茎芥瘤软腐病研究 |
5.1.1 实验设备及器材 |
5.1.2 实验步骤 |
5.1.3 结果与分析 |
5.2 茎芥瘤施肥试验 |
5.2.1 施肥试验 |
5.2.2 不同供钾水平对茎芥瘤生长效应 |
5.2.3 不同供钾水平对茎瘤芥感病率影响 |
第6章 茎芥瘤吸收富集功能 |
6.1 农业养分元强度 |
6.2 茎瘤芥元素吸附特性 |
6.3 茎瘤芥元素累积特征 |
6.3.1 生物富集系数 |
6.3.2 土壤元素与植物根茎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 |
第7章 茎瘤芥种植基地规划 |
7.1 茎瘤芥种植区生态环境基础剖面 |
7.2 茎瘤芥产区重金属污染状况 |
7.3 沱江乡茎瘤芥产区有益元素丰缺状况 |
7.4 种植区划 |
结论 |
一、结论 |
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成都平原土壤地球化学组成及其生态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四川省内研究现状 |
1.2.5 地质地球化学与名特优农产品产地的关系 |
1.2.6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与水文 |
2.1.3 地质构造 |
2.1.4 土地与土壤 |
2.1.5 农业种植 |
2.1.6 社会经济 |
2.2 研究方法 |
2.2.1 典型地质单元特征研究 |
2.2.2 地球化学研究 |
2.2.3 样品分析测试 |
2.2.4 数据处理与编图 |
第3章 成都平原第四纪地质环境特征 |
3.1 地质构造及岩石特征 |
3.1.1 川西山前拗陷盆地(Ⅰ1 -4-1) |
3.1.2 龙门前山盖层逆冲带(Ⅰ1 -1-2) |
3.1.3 龙泉山前缘隆起带(Ⅰ1 -4-2) |
3.1.4 峨眉山断块(Ⅰ1-4-4) |
3.2 第四系岩石地层 |
3.2.1 总体特征 |
3.2.2 不同第四系单元的分布 |
3.3 不同水系第四系沉积物 |
3.3.1 不同河流源区岩石特征 |
3.3.2 不同河流源区地球化学特征 |
第4章 成都平原区第四纪地球化学特征 |
4.1 典型剖面地球化学特征 |
4.1.1 剖面描述 |
4.1.2 变化规律 |
4.2 不同时代第四纪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4.2.1 深层土壤中元素丰度特征 |
4.2.2 表层土壤元素丰度特征 |
4.2.3 元素分布的异同 |
4.2.4 成都平原第四纪环境中氧化物或指标的比值及其特征 |
4.3 不同流域第四系地球化学特征 |
4.3.1 表层土壤地球化学富集系数 |
4.3.2 标志元素 |
4.3.3 表层环境对风化作用的响应 |
4.3.4 表层环境风化指数及意义 |
4.4 不同流域单元深层、表层地球化学对比分析 |
4.4.1 相对丰度 |
4.4.2 富集成分 |
4.4.3 富集成因 |
4.4.4 亏损成分 |
4.4.5 亏损成因 |
4.5 典型流域不同阶地土壤地球化学对比 |
4.5.1 金马河流域高阶地和低阶地对比 |
4.5.2 西河-南河流域高阶地和低阶地对比 |
4.5.3 西河-南河高、低阶地地球化学特征对于风化作用的响应 |
4.6 地球化学与地质响应关系 |
4.6.1 氧化物比值选择及其意义 |
4.6.2 利用深层土壤氧化比值划分流域及物源区 |
4.6.3 利用表层土壤氧化物比值初步划分阶地类型 |
第5章 农业种植区地球化学响应 |
5.1 成都平原农业种植区种植作物分布 |
5.2 土地安全性响应 |
5.2.1 农区土壤酸碱性响应 |
5.2.2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
5.2.3 分级指数的计算 |
5.2.4 农区土壤环境质量地球化学分等 |
5.3 农产品安全性响应 |
5.3.1 大宗农产品安全性响应 |
5.3.2 典型名特优农作物地球化学响应 |
5.3.2.1 川芎 |
5.3.2.2 大蒜 |
5.3.2.3 柑橘 |
5.3.2.4 烟叶 |
5.4 成都平原区表生生态系统响应分析 |
5.4.1 名特优农作物产地环境概要 |
5.4.2 名特优农产品产地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及主要成果 |
(7)重庆都市经济圈土壤八种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特征和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土壤重金属来源及污染特点 |
1.3.2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研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线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地质概况 |
2.4.1 地层岩性 |
2.4.2 主要基本构造特征 |
2.5 土壤类型 |
第3章 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 |
3.1 基础术语 |
3.2 重金属元素分布地球化学特征 |
3.2.1 母岩中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 |
3.2.2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3.3 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1 母质与深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关系 |
3.3.2 深层与浅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关系 |
3.4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 |
第4章 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规律及影响因素 |
4.1 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规律 |
4.2 影响重金属元素富集的因素 |
4.2.1 土壤pH值对重金属富集的影响 |
4.2.2 土壤类型对重金属富集的影响 |
4.2.3 用地类型对重金属富集的影响 |
4.2.4 地貌类型对重金属富集的影响 |
4.3 重金属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5章 重庆都市经济圈土壤质量评价 |
5.1 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 |
5.1.1 评价方法 |
5.1.2 评价标准 |
5.2 评价结果 |
5.2.1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
5.2.2 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
5.2.3 两种评价方法的比较 |
第6章 结论及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A |
(8)重庆都市圈土壤重金属元素迁移富集及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论文完成过程及工作量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概述 |
2.1 生态地球化学 |
2.2 重金属生态地球化学 |
2.3 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研究 |
2.4 土壤重金属生态地球化学 |
2.4.1 重金属来源 |
2.4.2 重金属空间分布规律 |
2.4.3 重金属迁移转化 |
2.4.4 土壤重金属生态效应 |
2.4.5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方法 |
2.4.6 重金属污染防治 |
2.5 研究现状评述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研究区位置 |
3.1.2 气候特征 |
3.1.3 水系 |
3.1.4 地质背景 |
3.1.5 土壤背景 |
3.1.6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2 研究方法 |
3.2.1 野外采样 |
3.2.2 数据测试与分析 |
第4章 岩石及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 |
4.1 基本术语 |
4.2 母岩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 |
4.2.1 不同地质时期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4.2.2 不同类型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4.3 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 |
4.3.1 表层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 |
4.3.2 不同地层分布区的深层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 |
4.3.3 不同类型土壤表层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 |
4.3.4 不同沉积岩分布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 |
4.4 区域土壤重金属背景值 |
第5章 重金属元素的迁移富集 |
5.1 重金属在沉积圈层最顶部的土壤中的赋存形态 |
5.1.1 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特征 |
5.1.2 污染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特征 |
5.1.3 高异常点土壤重金属形态特征 |
5.2 不同类型土壤重金属元素富集规律 |
5.3 pH对重金属元素迁移的影响 |
5.4 高程对重金属元素迁移和富集的影响 |
5.5 重金属元素在沉积岩-土壤系统的迁移规律 |
5.5.1 深层土壤与沉积岩石 |
5.5.2 深层至表层土壤中金属元素迁移规律 |
5.6 土壤重金属元素相关关系分析 |
5.6.1 不同类型土壤重金属与其它元素相关性分析 |
5.6.2 影响重金属元素间关联性的其它因素 |
第6章 都市圈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6.1 评价标准 |
6.2 评价方法 |
6.2.1 单因子指数评价 |
6.2.2 综合评价方法 |
6.3 都市圈范围内土壤重金属含量总体特征 |
6.4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6.4.1 尼梅罗指数单因子评价 |
6.4.2 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
6.4.3 潜在生态污染指数评价 |
6.4.4 地质累积指数评价 |
第7章 土壤重金属生态效应 |
7.1 评价方法 |
7.2 植物重金属富集能力分析 |
7.3 农产品品质与产地环境关系 |
7.3.1 品质评价 |
7.3.2 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7.3.3 产地环境与作物品质的关系 |
7.4 植物重金属吸收相关性分析 |
7.5 人体健康效应分析 |
第8章 都市圈土地利用与土壤环境防治对策 |
8.1 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用地战略规划 |
8.2 环境防治对策 |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9)三峡库区消落带污染特性及水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2 消落带区域环境概况 |
2.1 自然地理状况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3 三峡库区消落带基本特征及主要环境问题 |
2.3.1 三峡库区消落带基本特征 |
2.3.2 消落带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2.4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境稳定性研究 |
2.4.1 库区消落带生态资源现状 |
2.4.2 消落带生境结构解析 |
2.4.3 消落带生态系统功能分析 |
2.5 典型消落带——小江流域消落带概况 |
2.5.1 小江流域消落带自然环境状况 |
2.5.2 小江流域社会经济及其淹没情况 |
2.5.3 小江流域面临的环境问题 |
3 消落带水环境问题研究 |
3.1 消落带水环境问题 |
3.1.1 消落带水质及水污染现状 |
3.1.2 消落带对水环境的影响 |
3.2 消落带水生浮游生物调查分析 |
3.2.1 浮游藻类分析 |
3.3.2 浮游动物分析 |
3.3 消落带水体富营养化分析 |
3.3.1 采样与分析方法 |
3.3.2 富营养化监测结果 |
3.3.3 富营养化评价模型 |
3.3.4 评价结果 |
3.4 小结 |
4 消落带土壤金属元素含量和分布特征研究 |
4.1 消落带土壤概况 |
4.2 消落带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研究 |
4.2.1 实验方案 |
4.2.2 消落带土壤剖面分析 |
4.2.3 消落带土壤金属沿程变化 |
4.2.4 消落带土壤金属分布特征分析 |
4.3 小结 |
5 消落带土壤金属对水环境影响研究 |
5.1 土壤中金属元素的迁移机理 |
5.2 土壤中金属元素溶出实验 |
5.2.1 实验方案 |
5.2.2 模拟浸泡实验结果分析 |
5.3 消落带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对水环境影响 |
5.3.1 水质模型的基本形式 |
5.3.2 水质模型的选取 |
5.3.3 重金属溶出模型构建 |
5.3.4 预测研究——以小江流域消落带为例 |
5.4 小结 |
6 三峡库区消落带水土流失及氮磷影响分析 |
6.1 水土流失及对水质的影响 |
6.2 消落带土壤流失因素分析 |
6.2.1 母岩风化 |
6.2.2 库水周期性涨落 |
6.2.3 河道淤积影响 |
6.3 消落带土壤流失对水环境影响预测——以小江流域消落带为例 |
6.3.1 消落带土壤全磷全氮含量测定 |
6.3.2 氮磷负荷预测 |
6.4 小结 |
7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问题防治对策研究 |
7.1 消落带水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
7.2 消落带生态恢复与重建模式 |
7.2.1 消落带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原则 |
7.2.2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重建的模式 |
8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紫色母岩和土壤中的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钛的基本化学性质 |
1.2 钛的地球化学特征 |
1.3 土壤中的钛 |
1.3.1 土壤中钛的含量水平 |
1.3.2 土壤中钛的存在形态 |
1.3.3 土壤中钛的剖面分布 |
1.3.4 土壤中钛的溶解与沉淀 |
1.3.5 钛与土壤理化性质 |
1.4 土壤中钛的测定方法 |
1.4.1 全钛含量的测定 |
1.4.2 可溶性钛的测定 |
1.5 动植物中的钛 |
1.5.1 一般植物中钛的含量和分布 |
1.5.2 动物体中的钛 |
1.6 钛的生理功能和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7 钛肥的研制和应用 |
1.8 小结 |
第2章 立题依据和研究方案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方案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2.3 研究方法 |
2.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采集制备 |
3.1.1 母岩样品的采集 |
3.1.2 土壤样品的采集 |
3.1.3 土壤胶体样品的制备 |
3.2 样品测定 |
3.2.1 母岩及土壤中全钛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
3.2.2 土壤和母岩中无定型TiO_2含量测定 |
3.2.3 土壤可溶性钛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
3.2.4 岩石和土壤中全量Fe、Ca、Mg、Mn测定 |
3.2.5 常规项目测定 |
3.3 土壤对钛吸附、固定 |
3.3.1 土壤对Ti~(2+)的吸附固定 |
3.3.2 土壤对Ti~(3+)的吸附固定 |
3.4 母岩、土壤颜色比较标准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母岩和土壤中全钛、无定型TiO_2测定方法比较 |
4.1.1 全钛的测定 |
4.1.2 无定型TiO_2的测定 |
4.1.3 小结 |
4.2 紫色土壤中可溶性钛提取方法比较 |
4.2.1 提取方法及提取条件 |
4.2.2 提取结果比较 |
4.2.3 小结 |
4.3 不同紫色母质中钛含量 |
4.3.1 各地质时期紫色母质中全钛含量 |
4.3.2 紫色母岩中钛含量与岩性的关系 |
4.3.3 紫色母岩中钛与母岩原始风化度 |
4.3.4 紫色母岩颜色与钛含量的关系 |
4.3.5 小结 |
4.4 各地质时期紫色母岩发育的土壤中全钛和无定型TiO_2含量 |
4.4.1 各紫色母岩发育土壤中全钛含量 |
4.4.2 各紫色母质发育土壤中无定型TiO_2含量和土壤“钛值”水平 |
4.4.3 小结 |
4.5 紫色土壤中钛与土壤发育程度的关系 |
4.5.1 紫色土壤总钛水平与土壤发育程度 |
4.5.2 紫色土壤中无定型TiO_2与土壤发育程度 |
4.5.3 土壤钛值与紫色土壤的发育程度 |
4.5.4 钛在紫色土剖面中的分布 |
4.5.5 小结 |
4.6 紫色土中钛的形态及溶解特性 |
4.6.1 不同提取剂对紫色土壤中钛的提取量 |
4.6.2 钛的溶解性与土壤条件 |
4.6.3 土壤有机质与可溶性钛 |
4.6.4 紫色土壤中钛的形态划分 |
4.6.5 小结 |
4.7 紫色土壤对钛的阳离子吸附和固定 |
4.7.1 Ti~(2+)等温吸附的Langmuir方程拟合 |
4.7.2 Ti~(3+)等温吸附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2.1 方法创新 |
5.2.2 理论创新 |
5.3 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参加课题与发表论文 |
四、重庆地区灰棕紫泥土中11种元素背景值的确定(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市荣昌区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元素评价[D]. 李华容.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2]重庆紫色母岩及土壤As、Hg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J]. 李艳,张薇薇,程永毅,李忠意,谢德体. 土壤学报, 2017(04)
- [3]重庆紫色母岩及土壤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 ——以合川区沙溪庙(J_2s)土区为例[D]. 李艳. 西南大学, 2017(02)
- [4]基于土壤重金属的城市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D]. 武玲珍. 西南大学, 2013(12)
- [5]四川沱江茎瘤芥产区的生态地球化学评价[D]. 汪子昆.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3)
- [6]成都平原土壤地球化学组成及其生态响应研究[D]. 刘应平.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1)
- [7]重庆都市经济圈土壤八种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特征和分布规律[D]. 赵丽娟. 成都理工大学, 2008(04)
- [8]重庆都市圈土壤重金属元素迁移富集及生态效应研究[D]. 陈高武. 成都理工大学, 2008(09)
- [9]三峡库区消落带污染特性及水环境影响研究[D]. 韩勇. 重庆大学, 2007(06)
- [10]紫色母岩和土壤中的钛[D]. 杨剑虹. 西南农业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