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足风险源控制探索农行防范风险之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高雄伟[1](2007)在《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以国内外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的理论为基础,从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出发,按照问卷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系统研究我国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确定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防范、控制、化解及长效机制,构造了我国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全过程管理系统。基本观点为:第一,本文从界定县域金融概念入手,系统地分析了县域金融信贷资金的运动特点、信贷风险的内涵和特征,对县域金融信贷主要风险源和风险值的测定进行探讨,认为县域金融信贷资金运动与一般性金融信贷资金运动有着明显的差异,县域金融信贷风险存在着普遍性高风险、静态窒息性风险和动态震荡性风险三个基本特征,农业信贷风险源是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核心,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应重点关注农民贷款、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和农村公共产品贷款三个风险点。第二,借鉴国际最新的信贷风险类别划分,提出我国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主要类型是政策风险、环境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6个类型。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生成机理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实证研究,认为,金融生态的劣质性是导致县域金融信贷风险产生的土壤和温床,县域金融信贷风险存在着行政制度的不规范、信贷制度的不规范、法律制度的不规范和信用制度的不规范等几个制度性缺陷。通过对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生成机理的研究,为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防范、控制和化解提供科学依据。第三,根据国内外风险管理原理和乡村银行经验,从事前风险防范的角度出发,从借款人的信用估测、贷款前对贷款风险度的计量、主要风险管理环节的监测与处置,分析县域金融信贷风险防范的一般性方法,重点探讨分析农民贷款信贷风险的防范;农村中小企业贷款信贷风险防范;农村公共产品信贷风险防范,设计县域金融信贷风险防范方案。第四,县域金融信贷风险控制是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事中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引入定量贷后风险分析方式,建立贷后风险数据模型,通过量化数据准确地识别贷后风险。依据Zeta分析法、复审模型、分类和回归树、信贷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县域金融信贷风险进行实证分析。通过个体信用跟踪分析和整体信用预警分析,提出分散贷款、合理定价和贷款政策科学、适用等县域金融信贷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从法人治理、人力资源、内控体系、金融文化方面,对我国县域金融机构信贷风险进行控制,构造金融生态的内优化机制。第五,在汲取国内外先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从事后风险化解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资本充足率和呆账贷款准备金制度建设,增强县域金融自身化解信贷风险的能力;系统地总结整理了国内银行业的多种方法,结合我国县域金融的实际,在资产清收保全、资产盘活激活、资产抵债补偿、资产打包出售等方面进行理论探讨和方法创新,从而突破传统的化解信贷风险方法,提高县域金融化解信贷风险效率。第六,结合县域金融的实际,以县域金融主要风险点为依据,从财政补贴政策、农地抵押制度、农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农业保险创新和农村金融体系再造等方面进行研究,重点解决农民贷款、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和农村公共产品贷款等相关信贷风险的配套措施和宏观战略。一是通过增加财政补贴、增强货币政策稳定、东西融资互动、金融生态建设等途径,消除县域金融风险;二是以国内外农地金融制度成功的经验为依据,分析我国农地金融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农民贷款抵押担保产生的信用风险问题;三是构造县域中小企业担保体系,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问题;四是进行县域农业保险制度创新,解决县域金融环境风险问题;五是通过农村金融体系的再造,构造多元化的县域金融格局,解决县域金融的结构性问题,为我国县域金融信贷风险全过程控制提供保障。
杨方能[2](2018)在《行政法视野下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界对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的研究集中在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本研究以行政法为视角,以我国特大城市面临的主要社会风险为背景,以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的预防、监测、处置和危害后果恢复阶段内各项机制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所面临的合法性危机,总结域外国家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经验和教训,优化我国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法律路径。从行政法角度研究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有助于健全我国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的治理体系;有助于完善和发展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行政权力的基本理论;有助于丰富特大城市社会风险行政法治理论;有助于特大城市政府有效监管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确保特大城市社会和谐稳定,也有助于保障特大城市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特大城市社会风险是指,在特大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由于特大城市所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引发的可能造成社会损害事件,具有覆盖面广、危害严重、发生频率高、种类复杂、国际化趋势加强等特征。特大城市社会风险主要包括政治安全风险、暴恐安全风险、社会稳定风险、社会治安风险、公共安全风险、民生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8大类。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由市场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复合型风险治理机制。它是根据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的发生和发展周期所设置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监管机制。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法制化的本质是监管机制的常态化和规范化,规定行政权力的优先性,强调公民权利的保障,通过法律明确相关主体在风险监管过程中的权力范围和边界,并明确风险监管程序。建构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时应当以风险社会理论、流程再造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突发事件分类、分级和分期原理作为理论基础。而完善或优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法律制度需要以公共利益理论、部门利益理论、综合管制理论、行政过程原理为基础。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阶段的各项机制,即风险源的排查、登记、识别机制;风险信息交流机制;风险定级评估机制;风险预案机制;风险应急动员机制,以及物资保障机制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可以借鉴或者吸取日本东京都、美国加州以及美国纽约等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及其法律制度的经验或者教训。优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的法律制度需要遵循依法行政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比例原则、效率原则、协调性原则。优化之总体思路则是:坚持整体性治理,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运用行政过程理论,对特大城市社会风险进行全过程监管;以行政责任制为手段,督促各部门积极履职;注重对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的差异化管理。而优化之具体路径则包括调整或规范风险源的排查、登记、识别机制;风险信息交流机制;风险预评估机制;风险预案机制;风险应急动员机制以及物资保障机制等方面。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阶段各项机制,即风险信息互联互通机制;风险信息报送机制;风险情报合作机制;定期审查机制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可以借鉴或者吸取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新加坡、以及日本东京都等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及其法律制度的经验或者教训。优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的法律制度需要遵循及时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优化之总体思路则是:建立和健全适合风险监测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平台;规范风险监测机制流程;降低监测预警的重心。优化之具体路径则包括规范或调整风险信息的互联互通机制;风险信息的报送机制;风险情报合作机制;定期审查机制等方面。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阶段各项机制,即风险处置联动机制和行政应急措施机制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可以借鉴或者吸取美国纽约、日本东京都、新加坡城、英国伦敦等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其法律制度的经验或者教训。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的法制优化,需要围绕“法治化”这一主线,以优化风险处置联动机制为抓手,以强化行政应急措施机制为支撑,通过法制建设、制度建设、平台建设、配套建设,完善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的法制依据、制度规范、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问责机制,全面提升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能力。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危害后果恢复阶段机制,即善后恢复、调查评估、救助补偿、规划重建和心理抚慰等机制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可以借鉴或者吸取美国针对“卡特里娜飓风”恢复机制及法律制度,以及日本针对阪神大地震的恢复机制及法律制度的经验或者教训。优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危害后果恢复机制的法律制度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统一领导、属地为主的原则;坚持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原则;坚持质量与注重效率相结合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原则;坚持科学统筹与资源整合原则;坚持合理规划原则。优化之总体思路则是成立恢复小组、制定和启动恢复计划、践行总体灾害恢复理念。优化之具体路径则涵盖到善后恢复机制、调查评估机制、救助补偿机制、规划重建机制和心理抚慰机制等方面。就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立法者或者监管者而言,需要适时制定一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法》,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交流机制的制度规范,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度建设,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措施的制度建设,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制度设计要发挥基础理论的作用,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过程中的责任制度建设,注重有选择性的借鉴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法律制度,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中的心理抚慰机制的制度建设,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网络的制度化建设。
刘霞[3](2019)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层结构与统计监测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经济增长率平均达到9.48%的水平,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继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升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2018年GDP总量突破90万亿元,再度迈入一个新台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已初步建立起依赖市场机制作为社会资源配置基础性手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形成了经济多元化、布局全球化的全新经济格局。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经济结构的变迁,一个与现代经济相适应,且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体系得以初步建立,形成了以国有金融机构为主导、市场效率为原则、多层次资产市场为支撑的金融体系结构。如果说,在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结构形成及金融发展过程中不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那显然是“闭眼说瞎话”,可是,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表明,40年的市场化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的确未曾发生过系统性金融风险,这种现象不仅与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理论不一致,而且在世界各国的实践中也是极其罕见的。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1)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得系统性金融风险始终处于可控之范围;(2)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使得金融运行中累积的系统性风险不断得到化解;(3)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金融结构的不断优化使系统性金融风险得以缓解,相对风险水平不断被降低。然而,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增大,外部经济冲击愈来愈强,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越来越突出,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错位日益明显。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我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不仅不可能在发展中获得化解,相反更有可能使系统性金融风险加速恶化,甚至有可能成为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引爆点,因此,从理论与实践上系统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测度、演化过程以及监测与防范,对于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保障我国经济与金融稳定健康运行无疑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载体是金融体系,金融体系结构决定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风险源、影响程度、相互关系及其演化规律,当我们考察系统性金融风险时,首先要立足于金融体系结构,然后依据金融体系结构的特征去探讨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演化过程及其规律,并依此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统计监测系统,为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科学的依据及其有效的政策指引。简单观察不难发现,我国的金融体系结构属于较为典型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交通银行五大国有银行又是银行体系下的系统性重要银行,这就意味着,只要我们抓住了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的经营风险特征,就能基本反映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状况。为了给出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量测度,本文借鉴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下金融危机的表现特征,将我国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与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下爆发金融危机相对应,由此提出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从银行资产构成层面入手,分别对系统性重要银行各类资产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压力测试分析探寻我国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风险源,为构建相应的统计监测系统与寻求化解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着力点提供现实的依据与技术支持。本文的分析表明:(1)整体来看,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不高,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率不大,金融体系运行安全,即便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与2015年国内股灾的冲击下,系统性金融风险也是处在可控区间内;(2)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自身不断恶化的趋势,这一点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3)就当前的状况而言,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风险源是房地产市场,其次是外汇市场,再次是同业拆借市场;(4)压力测试分析显示,如果房地产市场均价降低34.14%,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下降至5.5RMB/$,同业拆借利率降至0附近,均都必然促发系统性金融风险;(5)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基本不产生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这么三点,一是现行分业经营制度安排阻隔了风险的传递,二是无风险债券主导的产品结构提供的保障,三是散户型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分散化效应;(6)虽然我国金融运行一直处于相对安全区,但经济下行的压力、外部环境可能的恶化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自身的累积与演化过程必将加深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隐患,当前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的重点应置于房地产市场和外汇市场,保持汇率稳定与房价的适度泡沫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层结构,并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这种分层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与机理;(2)构建了符合我国金融体系结构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模型,明确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数界面;(3)探寻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风险源,明确了控制房地产市场、外汇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风险对防范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意义;(4)构建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统计监测体系与重要市场监测次序。
王希迎,孙永红,马腾[4](1996)在《立足风险源控制探索农行防范风险之途径》文中研究指明立足风险源控制探索农行防范风险之途径王希迎,孙永红,马腾当前,农业银行向商业化经营机制的转变正面临着存量信贷资产质量不高,增量资产风险防范体系尚未成型的发展困境。一方面,不良信贷资产的存在,削弱了银企间的信用关系,增大了商业化经营的“成本”,同时也意...
雷勋平[5](2019)在《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面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因此成为学界和实业界高度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地防范和规避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基于供应链视角,本文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形成、演化、评估与治理等方面展开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供应链视角,首先从原材料供应等方面剖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借助质量螺旋模型示意了农产品质量形成的一般规律和过程,进而剖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形成过程。然后,通过整理近10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从风险源、风险流、风险载体识别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关键要素,并结合“三鹿奶粉”事件和上海福喜“问题肉”事件剖析了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链式传导路径。最后,分别从农产品提供和治理部门两个方面,揭示了责任主体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机制和治理主体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机制。(2)综合考虑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因素,从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构建了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和突变级数分析法展开实证研究。增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运用熵权法确定评估系统中各控制变量的相对重要性,有效规避了传统突变模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估结果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改进突变模型运用熵权法排序并对控制变量逐层实施归一化处理,适当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总值间的差距,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分辨率和评估结果的客观性。(3)基于前景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农产品提供企业与治理部门的策略演化,并引入政府补贴深入探讨了他们的演化动态。研究发现,治理部门积极治理,提供企业必然讲究诚信,可以有效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讲究诚信的成本付出、处罚力度、不诚信的收入三个指标直接影响提供企业的策略选择;风险规避系数的大小直接决定政府补贴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防范效果,治理部门必须通过加大查处力度或增加处罚强度才能取得良好的风险治理效果。(4)通过分析我国食品安全质量监管组织架构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的体系框架,尝试设计了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结构,并基于供应链视角,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体系、监管体系、可追溯体系和信用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如下:一是揭示了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机制;二是构建了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演化博弈模型;三是设计了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体系。
赵其宏[6](2000)在《经济转轨中的农村金融风险 ——以中国农业银行为案例的研究》文中指出改革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迅速,为我国农村的改革、发展和国民经济成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农村金融中所积聚的风险在近几年也逐渐暴露。中国农业银行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主体,其风险表现更为突出。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已成为农村金融稳健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和银行信用理论为指导,运用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现代产权理论、信息经济学的成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中国农业银行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深入研究农行风险的基本特征、农行风险的特殊成因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农行风险管理机制的构造,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国内关于金融风险和商业银行风险的研究80年代末才刚刚起步,而国外关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已经比较成熟和规范。从最初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资产风险管理理论、60年代的负债风险管理理论、70年代的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到80年代的资产负债表外风险管理理论,以及金融工程学的产生、“巴塞尔体系”的成型,可以说,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同时,风险和不确定性研究文献的大量出现,也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从市场的交易分工、资源配置的效率、产权的流动转让、经济行为主体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以及经济环境等方面,论证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风险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产生背离,从而导致银行蒙受经济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和可能性。本文所说的“风险”不同于“损失”,不同于保险业务中的风险。保险业务中的风险总是损失的代称,而经济学中的风险应是指一种动态行为,是指对经济主体的双重影响方式,即蒙受损失和获取收益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促使经济主体相应调整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以寻求资源的有效配置。所以,风险是一种机制,不是单纯的经济现象。换言之,由于风险具有导致蒙受损失和获取收益双重机制的作用,商业银行可以寻求发展速度和运行质量的最优组合,并通过深化改革促进银行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本文认为,银行的脆弱性和银行业危机已成为全球化的经济问题。自1980年以来,1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不同阶段经历了银行业的严重问题。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和所有转轨国家都受到了影响。在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坏的银行制度就充当了罪魁祸首,成为这场危机的主要诱因。东南亚金融危机虽也冲击中国经济,并未形成毁灭性打击,这主要得益于我国近20年的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但中国经济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 银行风险的威胁并未消除,只不过没有爆发罢了。近年来,我国银行业中的长期隐藏的多种风险开始浮现。突出的表现就是银行业风险过于集中在工、农、中、建四家国有银行,而国有银行的风险又主要表现为不良贷款的比重过高。到1997年底,“双呆”贷款总额超过了银行自有资本,从理论上讲,国有商业银行已经是在资不抵债、技术上处于破产、但实际上并未破产的状态下运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之所以还能够运行下去,至今没有出现公众信任危机, 一方面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非对称使公众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严重程度缺乏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则是公众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对国家银行的充分信赖和对我国政府绝不会让国有商业银行倒闭的信念支撑。否则,早就倒闭了。如果不及早根治银行制度问题,不消除不良贷款的巨大风险隐患,一旦某一天因某种原因使人们对银行的信心发生动摇,就会发生挤兑风潮,就会发生象国外那样的银行支付危机。 中国农业银行作为我国四家国有两业制了之一 汉期以十一直居丁我囚农村金融体系的上体地位。农行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反映了当前阶段我国壮村金融所处的h境。这其中既有资产风险,也有负债风险、表外风险;既有量化的风险,也有非量化的风险:既有历出遗留卜来的存量风险,也有近儿年快速生成的增量风险。本文练合分析了农行在当前阶段所面临的14种风险:个良贷款比例过高,且从动态上来看,增量风险大于在蒸风险,农3丁资产在进一步恶化;资产盈刊性差,贷款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在四家国有银行中最低;资产流动性差 流动性资产对总资产的比例不合理 资本充足率过低,农行利川自有资金抗御风险的能力较弱;表外业务发展较快,风险管理措施滞后:投资仕资产隐藏在其他科目内,风险尚未公开暴露,实际卜处工高风险状态;机构网点多、规模小,经营集约化水平低;资产结构单一,各类贷款占总资产的比例过大;存款增幅减缓,存贷比大幅上升,超负荷运营;业务管理混乱,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人员素质难以适应市场竞争,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并存的另一面是违法乱纪、贪污腐败;国际评级机构纷纷降低对农行财务状况和长期负债的评级:制度空缺和制度漏洞并存,而
吴昱[7](2014)在《我国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传导机理及管控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作为我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主体,村镇银行的诞生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破解城乡二元难题,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自2007年3月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成立以来,经过六年多的快速发展,村镇银行已突破千家,实现全国31个省份全覆盖,1880个县市覆盖面超过50%,成为支农支小的金融生力军。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农业的弱质性和农民的弱势性使村镇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日益突出,如何化解风险、加强管理成为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从动态视角全面剖析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的形成和传导机理,改变往往在信用风险发生后才采取应急措施的被动局面,以期为提高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提供一定方法借鉴。本文沿着“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传导理论基础-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传导过程-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传导效应-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传导管控模式-实证研究”这一逻辑主线,综合运用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信用风险管理理论、风险传导理论,借鉴博弈论、传染病理论、系统动力学等相关知识,从风险传导角度对村镇银行信用风险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揭示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传导机理,提出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传导三大管控模式,进而进行实证研究。全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提出了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传导机理及管控模式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章界定了信用风险及村镇银行信用风险概念,剖析了村镇银行信用风险成因,详细阐述了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传导内涵,提出了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传导的关键构成要素;第3章在归纳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传导主体的基础上,提出村镇银行信用风险内部传导和外部传导,通过提炼关键影响因子,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演绎村镇银行信用风险内、外部传导相互作用的路径;第4章运用耦合流量模型、博弈模型、传染病模型、银行间拆借模型阐释了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传导耦合效应、羊群效应、传染效应和溢出效应;第5章从多维度探讨了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传导的管控模式,包括激励与惩罚共施的动态监管模式,集群与分散结合的风险化解模式和担保与保险并存的风险转移模式;第6章为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调研结果进行模型修正和模拟;第7章是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传导机理及控制研究”(项目编号:77071085)的后续成果之一。
郭凯[8](2017)在《区域土地生态风险评估及防范 ——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土地退化和生态安全问题仍旧严重,与世界诸多国家相比,我国土地生态安全形势尤为严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资源大肆开发,不仅造成了土地生态系统难以逆转的毁坏,更是危及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土地生态风险评价为科学地评价当前人类及自然活动对土地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提供了宝贵工具,从而为达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本文面向土地资源管理的要求,将生态风险评价理论、方法和技术推广到区域层面的土地生态风险评价领域,并基于湖北省传统工矿城市大冶开展了实证研究,为实现土地生态保护及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参考。具体内容和结论包括:(1)土地生态问题调查通过长期对大冶土地生态环境野外调查、数据分析及专家组研讨,探讨了大冶主要的土地生态问题,并基于此确定了区域尺度层面的风险受体及生态终点;同时,选取了主要的土地生态风险源,分析了各类可能的风险压力因子。根据大冶经济开发活动的类型与特征,探讨了区域土地生态风险的传递过程,基于此构建了大冶区域土地生态风险的暴露-响应分析概念模型,揭示了大冶土地生态退化风险机理,对于土地利用规划及生态保护具有积极意义。(2)基于综合评价概念模型的土地生态风险评价基于风险源危险度和土地生态系统易损度两方面构建区域尺度的土地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大冶区域土地生态风险的时空特征进行评价与分析。主要结果包括:(i)土地生态风险源高危险度区域面积约为168km2,面积约占的10.10%,危险度指数普遍介于0.22-0.38;(ii)土地生态极高易损区域分布于中北部和东南区域,易损度指数介于0.68-0.77之间,占区域面积3.13%;(iii)综合生态风险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其中极高风险区域面积约占13.83%,涉及面积230 km2,集中分布于大冶东部、中西部矿带,以及中部矿业加工带上,风险指数普遍介于0.13-0.23。高风险区域约占21.35%,涉及面积355 km2,其主要分布于北部城市中心的罗桥、金山街办、城北经济开发区,以及中部区域的陈贵镇;中度风险区域面积约占全区面积33.79%,面积562 km2多分布为一些农耕区域;以及低风险区域面积约占全区31.03%,涉及面积516km2,主要分布于大冶南部及东南大部分林区。通过专家评估法,对研究展开了不确定性分析,拟定了风险评价工作的不确定因素。依据不同等级的风险格局划分,并参考不同风险源类别及土地利用现状,提出了差别化风险管理对策,进而为区域土地生态保护和资源可持续提供决策依据。(3)基于相对风险模型的土地生态风险评价将相对风险模型(Relative Risk Model,RRM)引入区域土地生态风险评价中,通过在目标区域大冶应用,将评价区域划分为6个风险子区域,量化风险源与生态终点之间的暴露响应关系,对各评价子区域的风险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强调了土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异质性,为多重压力的区域土地生态风险评价在方法上提供新思路。结果表明:(i)风险子区域2和子区域4,作为传统铁-煤矿开采区和采矿加工区处于极高风险状态;(ii)采矿是整个区域最大的风险源,其次是固废堆弃和城市化;(iii)生境移除是最强的压力因子,其次是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累积;(iv)在确定的8个生境受体中,湖泊生境承受潜在风险威胁最大;(v)很明显健康威胁、土壤污染和景观美学价值下降是承受最大风险压力的终点。利用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蒙特卡罗模拟技术,开展了区域土地生态风险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给出了大冶土地生态风险评价不确定性分析结果,并解释了蒙特卡罗模拟曲线具体反映的不确定性问题。最后,基于不同的风险区域,不同的风险类别,及不同的生境受体管理视角,提出了不同风险小区的生态风险管理建议。(4)基于空间贝叶斯建模的土地生态风险防范决策基于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s,BN)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结合应用,构建区域尺度的土地生态风险防范的空间决策工具,并实证应用于湖北省传统工矿城市大冶。研究基于多次专家小组探讨,构建了区域层面的土地生态退化模型,意在更好地揭示大冶土地生态风险复杂的作用机理。基于大量先验知识的构建,划分了网络中变量的状态,同时,为了提高模型参数设计效率,研究多次进行专家组研讨,设计变量之间的概率分布(condition probability table,CPT),进而降低后续模拟的不确定性。基于土地资源不同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设计了土地资源供给情景、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情景、维持土地生产力情景、城市发展转型情景,针对四个情景进行风险决策模拟。结果表明:(i)适宜的城镇化规划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地资源短缺;(ii)对采矿和围湖养殖的严格管控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土壤及水环境恶化;(iii)加大保护生境和防治土壤退化力度能够较好地维持土地生产力;(iv)严格控制采矿能够有效的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空间的模拟分布结果直观地显示了决策行为的生态效益,对于区域土地生态风险防范提供管理决策参考。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土壤质量退化最为敏感的是采矿,工业点源排放,和灌溉节点;对于水质恶化最敏感的不是工业点源排放,而是围湖养殖;地表损毁、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变量公众安全与健康威胁之间的影响关系明显;同时,发现围湖造田和固废堆弃对多层次节点都具有贯穿性影响。最后,就本文基于区域尺度提出的区域土地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多指标土地生态风险综合评价、基于相对风险模型的土地生态风险评价、基于空间贝叶斯建模的风险防范决策分析、以及不确定性的处理等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刘华荣[9](2017)在《我国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户外运动深受大学生青睐,从21世纪伊始在高校得到快速普及,但相关风险因素复杂特殊,其安全问题未得到充分认识,学生发展、人才培养、学校声誉等因此受到潜在威胁,学界理应给予应有观照。本文以“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结合、调查研究与理论分析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论证结合”三原则为指导,审视高校户外运动风险及其管理问题,旨在尝试构建相关理论体系,探索一般范式和防控模式。研究遵循如下思路:从内涵、目标、特性、原则等方面构建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的理论体系;对风险源、风险因素识别归纳,并分类阐述;对风险因素进行帕累托分析排序,以层次分析、列表排序和风险矩阵评估的结果作为验证和补充,完成风险评估;以风险应对基本策略为指导,阐述高校应对户外运动风险的基本措施;依据量化结果,从框架、要素、功能等维度探讨高校户外运动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问题。研究认为:(1)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是针对高校户外运动发生人身损害和不利后果程度的不确定性实施识别、评估和应对,以最小成本尽力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和减少损失的动态过程;具有力求规避人身安全风险、目标多元化、贯穿全过程、坚持系统观点和存在内在规律等特征;应遵循全面周详、预防为主、量力而行、及时反馈、弹性调整、成本效益对比、整分合等原则。(2)高校户外运动风险因素包括人、物、环境及其他等4大类16小类173条。学生、器材装备、气象条件分别为前三大类的关键因素。150个案例中,由人员、环境、物质直接引发的事故分别占59.33%、25.33%、14.00%。(3)学生、教师、气象条件、社团负责人是高校户外运动的主要风险源,各类风险源主要因素条目数分别为8、7、2、5条,次要因素2、3、1、2条。(4)高校户外运动可采取回避、承担、转移和减缓等四种风险应对策略,分别适用于发生可能性大且后果严重、后果损失小频率低或频率高损失较小、后果非常严重且损失巨大、必须面对的等各类风险。(5)高校户外运动风险防控体系由五个系统构成,识别评估系统依靠定性定量分析实现辨识分类;事前预防系统通过回避(10类风险)和预防(53类风险)实现防患于未然;现场监控系统依靠四级联动立体监控模式实现监督、预警和控制(47类风险);事后减损系统通过应急救援减轻伤害和损失;责任转移系统通过保险、免责协议或打包销售等向第三方转移损失。
于菁[10](2020)在《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联动处置研究 ——以上海市COCC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风险隐患呈现多元化、复杂化、长态化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设备数量大、系统类型多、网络布局广、乘客需求高等方面。突发事件逐渐成为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日常难题,对上海轨道交通的平稳运行造成了重大的干扰。而突发事件所具有的发生时空随机、发生概率频次高、影响范围深远、事故致因复杂多变等特征,形成了对现行应急联动处置机制的巨大考验,成为了近年来广受关注的发展热点。本论文主要以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协调与应急指挥中心(COCC)为研究视角,对现行上海轨道交通所采用的“四长联动”应急处置机制进行系统思考和探索的过程。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式有效结合,以COCC为切入点,通过不同响应等级突发事件,分别借助与之相匹配的“实战”案例,分析并对比在实际应急联动处置过程中联动主体单位在参与数量、范围、影响等方面的实质性变化,COCC的重要职能以及联动主体单位间职能变化也是本论文的显着体现。同时本论文主要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分别从主体多元、共同准则、组织协作和系统互通四个特征入手,针对不同响应等级的突发事件,对上海轨道交通应急联动处置机制进行因果分析。同时进一步借助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的相关结果,对应急联动处置机制现存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充分探讨现行“四长联动”应急处置机制的问题和原因。本论文的研究表明:应急联动机制的不完善直接与应急联动主体“单一”、应急联动机制“存异”、应急联动协作“受限”和应急联动互通“不畅”存在着因果关联。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发现:应急联动处置机制的不健全不仅仅受人员、设备、技术、体系的制约,而且对资金投入程度、经济发展速度、技术水平支持等多重外部条件反应敏感,同样应急联动处置效果很大程度上与联动单位的配合度等都存在着客观的联系。本论文结合现行应急联动处置机制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原因的深入解析,分别从引入应急联动多元化主体、完善应急联动共通准则、提升应急联动高效协作和构建应急联动系统互联的四个方面,以实际操作为原则导向,提出有效的基于人才、机制、技能、体系的合理化建议,旨在为完善上海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机制提供助力,进一步贯彻落实上海轨道交通以“申城地铁,通向美好生活”为宗旨的服务理念,期盼为未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贡献绵薄的学术之力。立足于现行上海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四长联动”应急处置机制,通过多理论文献支持及问卷、访谈所得数据实证分析得出现行COCC在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实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借助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典型案例”进一步深入探寻产生该现状的原因,主要从应急联动处置的“横向”和“纵向”层面分别解析内部、外部各专业或各单位的“协作效果”及明晰各自职责所在,为优化未来上海轨道交通应急联动处置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二、立足风险源控制探索农行防范风险之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立足风险源控制探索农行防范风险之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不断加剧的国际经济金融竞争形势及全球信用环境的恶化使信贷风险管理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挑战性课题 |
1.1.2 我国金融体制的全面改革和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对县域金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
1.1.3 发展县域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县域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
1.1.4 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为县域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
1.1.5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问题是推进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县域经济发展一切矛盾问题的焦点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价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县域金融及其信贷风险 |
2.1 县域金融发展概述 |
2.1.1 县域金融的内涵 |
2.1.2 县域金融的发展历程 |
2.1.3 县域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1 县域金融信贷的含义及其特殊性 |
2.2.2 县域金融信贷资金的运动特点及其客观要求 |
2.2.3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内涵及主要特点 |
2.3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主要风险源和风险点 |
2.3.1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主要风险源 |
2.3.2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主要风险源的风险量化估值说明 |
2.3.3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主要风险源风险值的区域估值 |
2.3.4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主要风险点的综合量化估值 |
2.3.5 结论 |
第三章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类别及生成机理 |
3.1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类别 |
3.1.1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金融风险的理性整合 |
3.1.2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类型识别 |
3.2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生成机理的综合分析 |
3.2.1 政策风险的生成机理 |
3.2.2 环境风险的生成机理 |
3.2.3 信用风险的生成机理 |
3.2.4 操作风险的生成机理 |
3.3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生成机理的实证分析 |
3.3.1 金融生态的悲哀:一个基于破产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实例 |
3.3.2 金融生态的劣质性:导致县域金融信贷风险产生的土壤和温床 |
第四章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防范 |
4.1 国外信贷风险防范模式 |
4.1.1 荷兰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模式 |
4.1.2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模式 |
4.2 我国县域金融信贷风险防范的传统方法 |
4.2.1 借款人信用分析 |
4.2.2 贷款前对贷款风险度的计量 |
4.2.3 主要风险管理环节的评价、监测与处置 |
4.3 农民贷款信贷风险防范 |
4.3.1 农民贷款信贷风险机理的特殊性研究 |
4.3.2 农民贷款信贷风险的微观因素分析 |
4.3.3 农民贷款信贷风险的防范模式 |
4.4 农村中小企业贷款信贷风险防范 |
4.4.1 农村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几个制约因素分析 |
4.4.2 县域金融对农村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防范的策略 |
4.5 农村公共产品贷款信贷风险防范 |
4.5.1 农村公共产品贷款的内在风险特征 |
4.5.2 农村公共产品信贷风险的政府性陷阱 |
4.5.3 地方政府背景下农村公共产品信贷风险的体制缺陷 |
4.5.4 农村公共产品贷款信贷风险防范模式 |
第五章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控制 |
5.1 县域金融贷后风险的计量 |
5.1.1 县域金融贷后风险的传统计量方法 |
5.1.2 Zeta 分析法 |
5.1.3 复审模型 |
5.1.4 分类和回归树 |
5.1.5 信贷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
5.2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控制的方法 |
5.2.1 个体信用跟踪分析 |
5.2.2 整体信用预警分析 |
5.2.3 风险控制策略选择 |
5.3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控制的金融生态内优化 |
5.3.1 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
5.3.2 优化人力资源组合 |
5.3.3 完善内控机制 |
5.3.4 塑造金融文化 |
第六章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化解 |
6.1 创新县域金融信贷资产清收保全机制 |
6.1.1 县域金融信贷资产清收保全的制度设计 |
6.1.2 县域金融信贷资产清收保全的策略和方法 |
6.1.3 案例分析 |
6.2 营造县域金融信贷资产盘活激活机制 |
6.2.1 县域金融信贷资产盘活激活的策略和方法 |
6.2.2 县域金融信贷资产盘活激活的主要误区 |
6.2.3 案例分析 |
6.3 健全县域金融信贷资产抵债补偿机制 |
6.3.1 县域金融抵债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6.3.2 县域金融抵债资产管理方法 |
6.3.3 案例分析 |
6.4 构造县域金融信贷资产打包出售机制 |
6.4.1 县域金融信贷资产打包出售的制度设计 |
6.4.2 县域金融信贷资产打包出售的采用方式 |
6.4.3 案例研究 |
6.5 构建合理完善的贷款核销机制 |
6.5.1 贷款核销制度的内在特征 |
6.5.2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要求 |
6.5.3 我国县域金融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
6.5.4 我国县域金融贷款核销制度的合理构建 |
6.6 提高资本充足率 |
6.6.1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
6.6.2 我国县域金融资本充足率的现状 |
6.6.3 县域金融机构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 |
第七章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的配套保障措施 |
7.1 实施财政金融和谐支持政策 |
7.1.1 实施切实可行的财政扶持政策 |
7.1.2 实施积极稳健的金融支持政策 |
7.2 推进农地金融制度改革 |
7.2.1 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局限性 |
7.2.2 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实践与探索 |
7.2.3 构建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有效途径 |
7.3 建立县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
7.3.1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现状 |
7.3.2 县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构建 |
7.4 推进县域农业保险发展 |
7.4.1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 |
7.4.2 我国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
7.4.3 农户贷款理赔案例 |
7.5 重塑县域金融体系 |
7.5.1 塑造功能完善形式多样的县域金融组织体系 |
7.5.2 塑造制度合理信誉良好的县域社会信用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行政法视野下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为何要从行政法角度研究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 |
(一) 引子 |
(二) 应对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需要监管机制 |
(三) 应对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需要将监管机制法制化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
(二)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
三、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四、研究方法、基本框架与主要新意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基本框架 |
(三) 主要新意 |
第一章 研究对象之界定 |
第一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之厘定 |
一、“特大城市”之界定 |
二、特大城市社会风险之界定 |
第二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法制化之厘定 |
一、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之界定 |
二、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法制化之界定 |
第二章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法制化的合理性基础 |
第一节 建构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之原理 |
一、风险社会理论 |
二、流程再造理论 |
三、整体性治理理论 |
四、突发事件分类、分级和分期原理 |
第二节 优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法律制度之原理 |
一、公共利益理论 |
二、部门利益理论 |
三、综合管制理论 |
四、行政过程理论 |
第三章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之法制优化 |
第一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之合法性危机 |
一、风险源的排查、登记、识别机制之缺陷 |
二、风险信息交流机制之缺陷 |
三、风险定级评价机制之缺陷 |
四、风险预案机制之缺陷 |
五、风险应急动员机制之缺陷 |
六、物资保障机制之缺陷 |
第二节 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及法律制度 |
一、日本东京社会风险预防机制及其法制化 |
二、美国纽约社会风险预防机制及其法制化 |
三、美国加州社会风险预防机制及其法制化 |
第三节 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的法律制度 |
一、优化之基本原则 |
二、优化之总体思路 |
三、特大城市风险预防机制法制优化之具体路径 |
第四章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之法制优化 |
第一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之合法化危机 |
一、风险信息互联与互通机制之缺陷 |
二、风险信息报送机制之缺陷 |
三、风险情报合作机制之缺陷 |
四、风险定期审查机制之缺陷 |
第二节 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及法律制度 |
一、美国纽约市的经验 |
二、日本东京都的经验 |
三、新加坡的经验 |
四、英国伦敦的经验 |
五、经验小节 |
第三节 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的法律制度 |
一、优化之基本原则 |
二、优化之总体思路 |
三、特大城市风险监测机制法制优化之具体路径 |
第五章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之法制优化 |
第一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之合法性危机 |
一、风险处置联动机制 |
二、行政应急措施机制 |
第二节 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法律制度 |
一、美国纽约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其法制化 |
二、日本东京都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其法制化 |
三、新加坡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其法制化 |
四、英国伦敦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其法制化 |
第三节 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的法律制度 |
一、优化之基本原则 |
二、优化之总体思路 |
三、特大城市风险处置机制法制优化之具体路径 |
第六章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后果恢复机制之法制优化 |
第一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后果恢复机制之合法性危机 |
一、善后恢复机制之缺陷 |
二、调查评估机制之缺陷 |
三、救助补偿机制之缺陷 |
四、规划重建机制之缺陷 |
五、心理抚慰机制之缺陷 |
第二节 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后果恢复机制及法律制度 |
一、美国针对“卡特里娜”飓风恢复机制及法律制度 |
二、日本针对阪神大地震的恢复机制及法律制度 |
第三节 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后果恢复机制的法律制度 |
一、优化之基本原则 |
二、优化之总体思路 |
三、特大城市风险恢复机制法制优化之具体路径 |
第七章 主要立法和监管建议 |
一、适时制定一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法》 |
二、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交流机制的制度规范 |
三、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度建设 |
四、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措施的制度建设 |
五、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制度设计要发挥基础理论的作用 |
六、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过程中的责任制度建设 |
七、注重有选择性的借鉴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法律制度 |
八、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中的心理抚慰机制的制度建设 |
九、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网络的制度化建设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层结构与统计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总体分析框架和主要内容 |
1.3.1 总体分析框架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 |
2.1.1 概率法 |
2.1.2 波动性法 |
2.1.3 范围法 |
2.2 预警分析与压力测试 |
2.2.1 预警模型 |
2.2.2 压力测试 |
2.3 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 |
3.1 金融体系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
3.1.1 金融结构的形成 |
3.1.2 金融结构的演化 |
3.2 金融体系结构分类 |
3.2.1 两分法 |
3.2.2 我国金融体系结构 |
3.3 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的层次性 |
3.3.1 银行业市场结构 |
3.3.2 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
3.4 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 |
3.4.1 银行危机的标准 |
3.4.2 基于CCA模型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 |
3.5 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的层级结构 |
3.5.1 系统性重要银行的资产层级结构分析 |
3.5.2 银行主要资产对应的资产市场分析 |
3.5.3 基于资产构成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层级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股票市场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
4.1 我国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分析 |
4.1.1 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状况 |
4.1.2 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测度方法 |
4.1.3 我国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水平 |
4.1.4 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影响 |
4.2 股票市场风险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 |
4.2.1 融资融券渠道 |
4.2.2 股权质押渠道 |
4.3 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
4.3.1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 |
4.3.2 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3 压力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房地产市场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
5.1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分析 |
5.1.1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及原因 |
5.1.2 房地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
5.2 房地产市场风险向系统性金融风险传导的机制 |
5.2.1 投资挤出渠道 |
5.2.2 银行信贷渠道 |
5.3 房地产市场系统性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
5.3.1 房地产市场价格与银行信贷的数量关系 |
5.3.2 房地产市场系统性风险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分析 |
5.3.3 压力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债券市场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
6.1 我国债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分析 |
6.1.1 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状况 |
6.1.2 债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
6.2 债券市场风险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 |
6.2.1 债券市场商业银行托管分析 |
6.2.2 价格渠道和信用违约渠道 |
6.3 债券市场系统性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外汇市场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
7.1 我国外汇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分析 |
7.1.1 汇率的决定理论与汇率制度 |
7.1.2 我国汇率市场的发展及汇率制度 |
7.1.3 外汇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
7.2 外汇市场风险向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机制 |
7.2.1 汇率风险 |
7.2.2 汇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7.3 外汇市场系统性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
7.3.1 银行汇率风险的测算方法 |
7.3.2 我国商业银行外汇敞口状况 |
7.3.3 汇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
7.3.4 压力测试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同业拆借市场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
8.1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系统性风险分析 |
8.1.1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状况 |
8.1.2 同业拆借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
8.2 同业拆借市场风险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 |
8.2.1 利率渠道 |
8.2.2 银行部门内部风险传递 |
8.3 同业拆借市场系统性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
8.3.1 同业拆借利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
8.3.2 压力测试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统计监测 |
9.1 系统性金融风险自身恶化趋势监测 |
9.2 资产市场监测 |
9.2.1 房地产市场监测 |
9.2.2 外汇市场监测 |
9.2.3 同业拆借市场监测 |
9.2.4 股票市场监测 |
9.2.5 债券市场监测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与建议 |
10.1.1 研究结论 |
10.1.2 政策建议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参考文献 |
后记 |
(5)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来源 |
1.3 相关理论基础与主要概念界定 |
1.3.1 相关理论基础 |
1.3.2 主要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研究述评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成效与存在问题分析 |
2.1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 |
2.2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成效分析 |
2.2.1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法律法规日趋完善 |
2.2.2 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遏制 |
2.2.3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进程快速推进 |
2.2.4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应急能力稳步提升 |
2.2.5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能力不断提高 |
2.3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1 立足风险评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不健全 |
2.3.2 立足风险交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体系不完善 |
2.3.3 立足风险预警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不规范 |
2.3.4 立足风险防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不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形成与传导分析 |
3.1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与形成过程 |
3.1.1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2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形成过程 |
3.1.3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形成过程 |
3.2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关键要素识别与传导路径 |
3.2.1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关键要素识别 |
3.2.2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路径分析 |
3.3 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机制 |
3.3.1 责任主体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机制 |
3.3.2 治理主体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分析 |
4.1 评价方法 |
4.1.1 改进的突变模型 |
4.1.2 熵权法 |
4.2 算例分析 |
4.2.1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4.2.2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证分析 |
4.2.3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演化博弈分析 |
5.1 引言 |
5.2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多主体博弈分析 |
5.3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提供企业与治理部门的策略演化 |
5.3.1 演化博弈的假设条件与支付矩阵 |
5.3.2 农产品提供企业的策略演化分析 |
5.3.3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部门的策略演化分析 |
5.3.4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部门与提供企业策略演化分析 |
5.4 政府补贴下我国农产品提供企业与治理部门的演化动态 |
5.4.1 农产品提供企业与治理部门的动态博弈 |
5.4.2 引入政府补贴对农产品提供企业行为的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的政策建议 |
6.1 引言 |
6.2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的特点与启示 |
6.2.1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的特点 |
6.2.2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的启示 |
6.3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结构设计 |
6.4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对策 |
6.4.1 构建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体系 |
6.4.2 构建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管体系 |
6.4.3 构建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可追溯体系 |
6.4.4 构建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用体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经济转轨中的农村金融风险 ——以中国农业银行为案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0.1 选题思考及研究意义 |
0.2 前人研究综述 |
0.3 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理论突破 |
0 .4 研究方法、范围界定及说明 |
第 1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一般理论 |
1.1 经济学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
1.1.1 不确定性 |
1.1.2 风险 |
1.1.3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风险经济 |
1.2 风险管理的起源和发展 |
1.2.1 从思想萌芽到管理科学 |
1.2.2 风险管理的内涵 |
1.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的历史演进 |
1.3.1 资产风险管理理论 |
1.3 .2 负债风险管理理论 |
1.3.3 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 |
1.3 .4 新近发展 |
1.4 商业银行风险的特征及分类 |
1.4.1 商业银行风险的定义 |
1.4.2 商业银行风险的特征 |
1.4.3 商业银行风险的分类 |
1.5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程序和策略 |
1.5.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 |
1.5.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程序 |
1.5 .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策略 |
第2章 银行脆弱性的全球化表现 |
2.1 全球化的银行问题 |
2.2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坏的银行制度 |
2.2.1 危机过程 |
2.2.2 危机后果 |
2.2.3 危机的主要诱因 |
2.3 中国:经济转轨中银行业的风险压力 |
2.3.1 金融体制及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
2.3.2 银行体制改革的绩效 |
2.3.3 银行压力:各种风险开始浮现 |
第3章 中国农业银行风险透视 |
3.1 不良贷款静态分析:一逾两呆比例过高 |
3.1.1 不良贷款的口径 |
3.1.2 农行的不良贷款 |
3.2 不良贷款动态分析:增量风险大于存量风险 |
3.3 资产盈利性差 |
3 .4 资产流动性差 |
3 .5 资本充足率过低 |
3.6 表外业务风险 |
3.7 投资性资产风险 |
3. 8 集约化水平低 |
3.9 资产结构单一及无效率占用 |
3.10 存款增幅减缓,市场份额下降 |
3.11 业务管理混乱 |
3 .12 人员素质难以适应市场竞争 |
3.13 信誉风险 |
3 .14 制度风险 |
第4章 中国农业银行风险分析 |
4.1 风险成因 |
4.1.1 转轨中的经济体制 |
4.1.2 企业行为与银行风险 |
4.1.3 农业银行自身 |
4.1.4 政府行为与农行风险 |
4.1.5 中央银行制度 |
4.1.6 社会环境 |
4.2 农业银行风险特征描述 |
4.2.1 存量积聚性和增量扩张性 |
4.2.2 形成的多因性和承担的集中性 |
4 .2.3 形式的隐蔽性 |
4 .2.4 主体的缺位性 |
4.2.5 根源的体制性 |
4.3 农业银行风险的相关比较 |
4.3.1 农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的比较 |
4.3.2 农行与工、中、建三家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比较 |
4 .4 农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路径选择 |
第 5章 农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重构 |
5.1 构建内部控制制度 |
5.1.1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 |
5.1.2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实践探索 |
5.1.3 农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的逻辑顺序 |
5.1.4 构建农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 |
5.1.5 完善农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机制 |
5.2 强化外部监管体制 |
5.2.1 经济学中的监管理论和银行监管的理论证明 |
5.2.2 外部监管的主体 |
5.2.3 外部监管的目标 |
5 .2 .4 外部监管的内容 |
5.2.5 农业银行外部监管的特征 |
5.2.6 农业银行外部监管机制构造 |
5.3 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的协调 |
5 .3.1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的关系 |
5.3.2 协调的原则 |
5.3.3 协调的内容 |
第6章 防范和化解农业银行风险的对策思考 |
6.1 改造农业银行产权制度 |
6.1.1 公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变革的国际比较 |
6.1.2 产权变革的启示 |
6.1.3 改革定位:国家控股 |
6.2 化解和重组农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
6 .2.1 全球银行业不良资产触目惊心 |
6.2.2 国外不良资产的重组和再生 |
6 .2.3 农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重组 |
6 .3 加快发展与防范风险并重 |
6 .3.1 扩大存款的市场份额 |
6.3.2 合理安排信贷投放 |
6 .3 .3 调整和优化客户结构 |
6.3.4 突出业务重点区位 |
6.3.5 积极开拓中间业务 |
6 .4 重新构造转轨时期的银企关系 |
6.4.1 我国银企关系的扭曲及其矛盾尖锐化 |
6.4.2 银企债务危机的体制探源 |
6.4.3 转轨时期银企关系重构 |
6.5 强化金融法治 |
6.5.1 依法经营,从严治行 |
6.5.2 强化金融执法,健全信用制度 |
6.5 .3 完善法律制度 |
6.5.4 预防泡沫企业滋生 |
6.5.5 惩治从业人员腐败 |
6 .6 提高农业银行织织效率 |
6 .6.1 农业银行外部组织结构中的薄弱环节 |
6.6 .2 设计要点 |
6.6.3 重组的思路 |
6.7 提高资本充足率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我国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传导机理及管控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章 我国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传导的理论基础 |
2.1 信用风险概述 |
2.2 村镇银行信用风险概述 |
2.3 村镇银行信用风险成因剖析 |
2.4 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传导内涵 |
2.5 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传导关键构成要素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传导过程 |
3.1 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传导主体 |
3.2 村镇银行信用风险内部传导 |
3.3 村镇银行信用风险外部传导 |
3.4 基于 SD 模型的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传导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传导效应 |
4.1 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传导耦合效应 |
4.2 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传导羊群效应 |
4.3 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传导传染效应 |
4.4 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传导溢出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传导管控模式 |
5.1 激励与惩罚共施的动态监管模式 |
5.2 集群与分散结合的风险化解模式 |
5.3 担保与保险并存的风险转移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研究 |
6.1 实证对象 |
6.2 实证数据 |
6.3 模型修正 |
6.4 模型仿真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情况 |
(8)区域土地生态风险评估及防范 ——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1 生态风险评价进展 |
1.2.1.2 土地生态风险评价 |
1.2.1.3 多指标综合评价进展 |
1.2.1.4 相对风险评价模型应用 |
1.2.1.5 贝叶斯建模研究进展 |
1.2.2 当前研究存在不足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组织 |
1.3.1 论文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的框架 |
1.3.3 论文的组织 |
1.4 研究区与数据 |
1.4.1 研究区概况 |
1.4.1.1 大冶市地理位置 |
1.4.1.2 大冶市行政区划 |
1.4.1.3 大冶市自然地理条件 |
1.4.1.4 社会经济发展 |
1.4.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1.4.2.1 数据来源 |
1.4.2.2 数据预处理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基本概念及内涵 |
2.1.1 土地生态风险 |
2.1.2 土地生态风险评价 |
2.1.3 区域土地生态风险评价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土地生态学理论 |
2.2.2 生态风险理论 |
2.2.3 生态系统效应建模 |
2.2.4 管理学理论 |
2.3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2.3.1 野外调查与文献搜集 |
2.3.2 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 |
2.3.3 相对风险评价模型 |
2.3.4 蒙特卡罗法 |
2.3.5 空间的贝叶斯网络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综合评价概念模型的土地生态风险评价 |
3.1 区域土地生态风险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 |
3.1.1 多指标综合风险评价框架 |
3.1.2 综合风险评价模型 |
3.2 问题描述与形成 |
3.2.1 受体分析与生态终点选取 |
3.2.1.1 风险受体分析 |
3.2.1.2 生态终点选取 |
3.2.2 风险源及压力因子分析 |
3.2.2.1 风险源分析 |
3.2.2.2 风险压力分析 |
3.3 暴露响应分析 |
3.4 区域土地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4.2 风险源危险度评价指标体系 |
3.4.3 土地生态易损度评价指标体系 |
3.5 大冶土地生态风险源表征 |
3.5.1 风险源权重设计 |
3.5.2 风险源危险度表征 |
3.5.2.1 风险源单因子度量 |
3.5.2.2 综合风险度量 |
3.6 大冶土地生态易损度表征 |
3.6.1 生态易损度权重设计 |
3.6.2 生态质量指数度量 |
3.6.3 脆弱度指数度量 |
3.6.4 生态易损度格局 |
3.7 生态风险综合评价 |
3.7.1 生态风险格局 |
3.7.2 不确定性分析 |
3.8 大冶区域土地生态风险管理对策 |
3.9 本章小结 |
4 基于相对风险模型的区域土地生态风险评价 |
4.1 提出区域建模研究问题 |
4.2 RRM评价模型构建 |
4.2.1 问题形成 |
4.2.1.1 研究区域及风险单元划分 |
4.2.1.2 风险变量的选择 |
4.2.2 概念模型设计 |
4.3 风险分析 |
4.3.1 数据处理 |
4.3.2 暴露响应分析 |
4.3.3 风险表征 |
4.3.4 不确定性分析 |
4.4 评价结果 |
4.4.1 风险源 |
4.4.2 风险压力 |
4.4.3 生境受体 |
4.4.4 生态终点 |
4.4.5 子区域风险状况 |
4.4.6 不确定性分布 |
4.5 讨论与分析 |
4.5.1 生态风险分析 |
4.5.1.1 风险源分析 |
4.5.1.2 压力分析 |
4.5.1.3 生境受体分析 |
4.5.1.4 生态终点分析 |
4.5.2 不确定性分析 |
4.5.3 土地生态风险管理措施 |
4.5.4 对土地资源管理研究的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空间贝叶斯建模的土地生态风险防范决策 |
5.1 区域土地生态风险决策建模 |
5.2 贝叶斯空间建模 |
5.2.1 区域土地生态风险防范决策框架 |
5.2.2 贝叶斯网络构建 |
5.2.2.1 确定BN中使用的变量 |
5.2.2.2 空间的贝叶斯 |
5.2.2.3 数据处理 |
5.2.2.4 CPT参数设计 |
5.2.3 模型应用 |
5.2.3.1 敏感性分析 |
5.2.3.2 多情景模拟设计 |
5.3 研究结果 |
5.3.1 模型基础训练 |
5.3.2 敏感性分析 |
5.3.3 情景模拟分析 |
5.4 讨论与分析 |
5.4.1 模型基础训练 |
5.4.2 敏感性分析 |
5.4.3 情景模拟分析 |
5.4.4 对于土地资源管理的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6.2 可能的创新点 |
6.3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内容 |
附录一 土地利用分类整合表 |
附录二 大冶工矿调查环境损毁情况汇总表 |
附录三 RRM研究暴露响应分析设计 |
附录四 RRM研究模拟计算结果 |
附录五 BAYESIAN NETWORKS变量选取及状态描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9)我国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依据 |
1.2.1 风险点多、事故频发呼唤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研究 |
1.2.2 固化的舆论偏差亟待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研究予以纠正 |
1.2.3 学科发展需要充实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理论 |
1.2.4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为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
1.2.5 现有户外运动研究平台和前期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条件支撑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流程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流程 |
1.5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6.1 研究的创新点 |
1.6.2 研究的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高校户外运动研究 |
2.1.1 关于高校户外运动课程的研究 |
2.1.2 关于高校户外运动活动的研究 |
2.1.3 关于高校户外运动社团的研究 |
2.2 风险管理相关研究 |
2.2.1 风险管理研究 |
2.2.2 户外运动风险研究 |
2.2.3 学校体育风险研究 |
2.2.4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专用工具分析法 |
3.2.5 层次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
4.1.1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4.1.2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 |
4.1.3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的目标 |
4.1.4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的基本特性 |
4.1.5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
4.1.6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的过程 |
4.2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识别 |
4.2.1 一般风险识别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4.2.2 高校户外运动事故分类与分析 |
4.2.3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源、风险因素的识别与分析 |
4.2.4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检查表的编制与运用 |
4.3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评估 |
4.3.1 一般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4.3.2 基于帕累托分析法的高校户外运动风险评估 |
4.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户外运动风险评估 |
4.3.4 基于列表排序法和风险矩阵图法的高校户外运动风险评估 |
4.4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应对 |
4.4.1 风险应对概述 |
4.4.2 高校户外运动的风险回避 |
4.4.3 高校户外运动的风险承担 |
4.4.4 高校户外运动的风险转移 |
4.4.5 高校户外运动的风险减缓 |
4.5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防控体系构建 |
4.5.1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防控体系框架及结构功能 |
4.5.2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识别评估系统 |
4.5.3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事前预防系统 |
4.5.4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现场监控系统 |
4.5.5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事后减损系统 |
4.5.6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责任转移系统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附录 5 |
附录 6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联动处置研究 ——以上海市COCC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2 研究方案设计与实施 |
1.4 论文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轨道交通 |
2.1.2 突发事件 |
2.1.3 应急联动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协同治理理论 |
2.2.2 危机管理“4R”理论 |
第三章 上海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的现状分析 |
3.1 上海轨道交通基本发展现状 |
3.1.1 上海轨道交通发展历程简介 |
3.1.2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运营与应急指挥中心(COCC)情况简介 |
3.1.3 上海轨道交通基本运营状况 |
3.2 上海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现状分析 |
3.2.1 上海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现有应急联动预案现状 |
3.2.2 上海轨道交通应对突发事件的“四长联动”应急联动处置现状 |
3.2.3 基于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协调与应急指挥中心(COCC)的应急联动处置现状 |
3.2.4 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建立专项应急联动处置现状 |
第四章 上海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应急联动主体“单一” |
4.1.1 参与联动主体简单 |
4.1.2 联动主体权责“单一” |
4.1.3 联动主体处置技能固化 |
4.2 应急联动准则“存异” |
4.2.1 联动人才队伍建设不规范 |
4.2.2 联动技术支持平台不统一 |
4.2.3 联动系统运行机制不完善 |
4.2.4 联动执行保障机制不全面 |
4.3 应急联动协作“受限” |
4.3.1 联动协作能力不足 |
4.3.2 联动处置配合嫌隙 |
4.3.3 联动过程职权不清 |
4.3.4 联动管理权限时滞 |
4.4 应急联动互通“不畅” |
4.4.1 联动专业技术沟通不足 |
4.4.2 联动应急资源共享欠缺 |
4.4.3 联动处置指令传达失误 |
第五章 上海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的建议 |
5.1 引入应急联动多元化主体 |
5.1.1 规范联动主体的引入 |
5.1.2 拓宽联动主体职责权限 |
5.1.3 加强联动处置技能更新 |
5.2 完善应急联动共通准则 |
5.2.1 规范联动人才建设机制 |
5.2.2 搭建联动技术支持平台 |
5.2.3 优化联动系统运行机制 |
5.2.4 强化联动执行保障机制 |
5.3 提升应急联动高效协作 |
5.3.1 全面培养联动协作能力 |
5.3.2 高效强化联动间默契度 |
5.3.3 明晰联动处置职能要求 |
5.3.4 合理规范联动管理授权 |
5.4 构建应急联动系统互联 |
5.4.1 加强联动专业技术沟通 |
5.4.2 贯通联动资源共享模式 |
5.4.3 建立联动指令传达核准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四、立足风险源控制探索农行防范风险之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高雄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2]行政法视野下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研究[D]. 杨方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3]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层结构与统计监测研究[D]. 刘霞.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4]立足风险源控制探索农行防范风险之途径[J]. 王希迎,孙永红,马腾. 农村金融研究, 1996(01)
- [5]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问题研究[D]. 雷勋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
- [6]经济转轨中的农村金融风险 ——以中国农业银行为案例的研究[D]. 赵其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01)
- [7]我国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传导机理及管控模式研究[D]. 吴昱. 武汉理工大学, 2014(04)
- [8]区域土地生态风险评估及防范 ——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D]. 郭凯. 武汉大学, 2017(01)
- [9]我国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研究[D]. 刘华荣. 北京体育大学, 2017(09)
- [10]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联动处置研究 ——以上海市COCC为例[D]. 于菁.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