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刘琨[1](2015)在《红色文化研究》文中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吸引力,这一点赋予了中国以强大的文化自信。红色文化形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精神动力,是新时期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泉。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弘扬、创新红色文化,增强红色文化的感召力、吸引力、生命力,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的精神诉求。红色政权的建立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是红色文化产生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红色文化是时代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与器物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文化的内涵表现为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以及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红色文化具有斗争性、群众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等特征。红色文化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凝聚力量、动员群众和活跃人民群众生活的作用,最主要的是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内涵,它是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活动的文化凝结。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不断转型与发展,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频繁交流与碰撞,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也不断提高,这些都对红色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使命。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红色文化以其新的表现形式、新的载体以及新的内涵成为文化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来源,成为国家主流文化中的核心部分。红色文化在当代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红色旅游文化、红歌文化、红色网站文化和红色影视文化,等等。在红色文化的发展中,出现了诸多歪曲和恶搞红色文化的现象,出现了市场化、功利化的种种取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红色文化的当代发展构成了威胁,不利于红色文化的时代发展和时代转型。本文深入剖析了红色文化的概念及文化形成的社会背景,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当代的红色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推动我国红色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对策与途径。首先,本文介绍了什么是红色文化,红色文化的表现形态以及红色文化与先进文化、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的关系,分析了红色文化的主要内容,认为红色文化包含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人民服务的先进理念、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等内涵。同时,红色文化也包括了革命性、群众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等特征。其次,本文介绍了红色文化形成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分析了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认为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构成了红色文化的核心,毛泽东思想是红色文化的理论表现形态。革命政权建立是红色文化形成的政治基础,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是红色文化形成的社会基础。红色文化精神无论是从社会的角度、民族的角度还是国家认同的角度来看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不仅于此,红色文化对于个体而言,也具有赋予个体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作用。再次,本文分析和审视了当前存在的红色文化热现象,梳理了红色文化热的表现形式以及兴起的历史背景。本文重点分析了在目前红色文化热中需要处理和关注的问题,比如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问题、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问题以及对红色文化的歪曲解读等问题,并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红色文化的发展,也不利于红色文化时代价值的发挥。论文对红色文化传播中出现的各种现象给予了理性分析,并提出要批判和澄清附加在红色文化内涵中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因素,要避免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形式主义,从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传播红色文化的正能量。最后,本文提出了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对策和途径:一是要创新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二是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红色文化产业发展;三是拓展红色文化交流传播渠道;四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红色文化的有机结合。通过这些方式,拓展红色文化交流传播渠道,从而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和碰撞中,不断通过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的优秀资源,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红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资源和文化资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内涵,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传承文化传统的重要使命,可以指导红色文化的发展方向。从这个角度看,本文对红色文化的分析和论述对于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拓展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理论资源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指导意义。
诸莉莉[2](2014)在《高中物理热学知识学习结果的测试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新课程改革中,热学知识设置在了选修模块中,对于选修模块中学生可以进行选择,这就导致了热学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岌岌可危,逐渐边缘化。但是热学的基本概念在高中物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包含的统计思想和能量转换与守恒规律在日常生活和解释自然现象中具有普遍意义,对学生思维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今后物理继续学习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物理概念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对课程标准中热学部分的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对人教版教材中热学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对高中热学概念进行结构分析,并选取热学核心概念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辨析。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对高中热学概念的分析与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了解高中学生对热学概念的学习情况。依据上述研究,针对学生对热学概念的学习情况提出教学建议,为教师讲授热学概念、学生学习热学概念提供借鉴。
许静[3](2007)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文中认为自1999年开始,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改革的力度之大是空前的,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上发生了根本的变革,是一个全方位整体改革的系统工程。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物理课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改革顺应了世界科学教育和物理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了使高中毕业生具有更高的科学素质,以适应二十一世纪技术化社会的需要,在物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现行的高中物理新课程在内容上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是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基于学生通过高中物理学习对现行大学物理学习的适应性如何的疑问而进行的,即高中物理新课程所提供的知识准备是否充分?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的变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物理教育研究者的意见存在分歧,至今为止,没有清楚的研究,因此我们认为对现行高中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本研究可使我们真正了解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可以真正了解通过新课程学习的学生,在现行大学物理课程学习中的适应性如何?理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促进中学物理新课程改革有序健康地发展,同时也可为大学物理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涉及到以下三项研究:1.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分析我们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呈现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对于高中物理教材的选取,我们认为现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统一的课程标准之下、统一编审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了多样化,出现了“一纲多本”的局面,对于每个版本的教材进行分析,显然是不现实的,各版本的教材是遵循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体现了相同的课程理念,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是基本相同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知识呈现的方式,语言文字的叙述,版面的设计等方面,即教材的深层结构没有什么差别,这也正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所以在此我们选择“司南版”高中物理教材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对于高中物理课程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3个系列)的内容分析,我们主要从知识分析和方法论分析着手。知识分析主要分析教材体系和逻辑结构、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其知识应用,方法论分析即教材中所体现的研究物理学所应用的各种基本方法,如: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理想化方法等,通过分析,可以明确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体现出教材如何实现对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科学世界观的培养。2.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由于专业设置的不同,大学物理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所以我们以大学物理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呈现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对于大学物理教材的选取,我们通过调研就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调查取样是在全国各省市选取综合性大学、工科院校、师范院校、农林、医学院校进行调查,调查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向各高校发出信件询问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向100所高校发出信件),二是通过电话与高校的物理学院取得联系,三是通过上网,进入各高校的物理学院进行查询(教学计划),或者是通过各高校的精品课程介绍也获取了有价值的信息,最后我们收集到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共105所高校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我们经过统计得到使用数量较多、具有代表性的物理教材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共约53本教材)。3.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比较和分析在对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就高中物理模块课程与大学不同专业物理课程的对应情况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高中物理模块课程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同时,考虑到模块课程的选取问题,我们还要分析不同模块课程的选取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1.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1系列同文科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文科大学物理的需要文科大学物理教材对力、热、电、光、原的知识进行了简单的定性讲述,教材内容大部分介绍了物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如基本粒子、现代宇宙学、熵、混沌、分形、对称性原理等,还探讨了物理学与社会、科技发展有关的问题,主要涉及到航天技术、物理学与材料科学、物理学与能源科学、物理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学与环境科学、医学中的物理学、信息技术、激光的应用、微观世界的近代技术应用等。高中物理必修模块讲述了经典力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初步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电磁学、热学等知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选修1-1讲述了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选修1-2讲述了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而对于机械振动、机械波、波动光学的基本知识没有涉及到。学生在学习了高中物理共同必修和选修1系列后,能够掌握力学、电磁学、热学、原子物理、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的基础知识,为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对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以及波动光学的知识,虽然在选修1系列中没有涉及到,如果在大学阶段需要进一步的学习这部分知识,那么根据学生高中阶段的物理基础知识,结合文科大学物理自身的特点来讲,学生同样可以较容易地接受。2.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系列同一般工科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工科大学物理的需要工科大学物理涉及到力学、热学、电磁学、波动与光学、近代物理的内容,是在高中物理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其重点放在讲清物理本质上,讲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通过计算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帮助学生建立鲜明的物理图像。没有繁琐的公式推导和数学运算,数学仅限于微积分和矢量分析。就教材中涉及到的具体内容而言,光学部分只讲解了波动光学的内容,而没有涉及到几何光学部分,对于物理学在工程技术上应用的内容介绍较少。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没有涉及到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动量的知识内容,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此外,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突出了物理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从事实际应用和操作等方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系列同农林、医学院校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大学物理的需要农林院校和医学院校的物理课程所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基本相同,就具体的知识内容而言,力、热、电、原子四部分基本相同,只是在光学部分内容稍微有些差异,农林院校没有讲述几何光学的内容,讲述了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而医学院校则与之相反,在原子物理部分,医学院校则重点讲述了X射线的知识。如果将农林、医学院校的物理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与工科院校相比较,其区别在于流体力学的知识和光学部分,对农林、医学院校来讲,这部分知识都是作为专门的一章来介绍的,涉及到流体力学的主要概念和规律。光学部分工科院校物理课程只讲述了波动光学的知识,而医学院校则讲述了几何光学、波动光学,农林院校讲述了波动光学和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在知识的讲述上,农林、医学院校的讲述方式是简单介绍物理学基本原理,然后就介绍物理理论知识在生物科学、农林科技以及日常科技中的应用、物理学在现代医学方面的应用,较少涉及到公式的推导、数学计算等。由此看来,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与农林、医学院校大学物理课程相比,两者在取向上是一致的,都侧重于物理学知识在生产、技术中的应用,它所提供的知识准备也是足够的。4.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3系列同理科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大学物理的需要理科大学物理同样涉及到力、热、电、光、原五部分的内容,但是,同工科院校相比每一部分的内容讲得都比较深入,注重物理学的理论、思想、方法、数学方法的运用、计算量较多。此外,对于某些重点工科院校及相应的专业,其对物理知识的要求较高,对于今后想报考这些学校的高中学生来讲,选择高中物理选修3系列进行学习同样是适合的。5.不同模块课程的选取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通过高中物理共同必修1、共同必修2、选修3-1、选修3-2的学习,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学中力学、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其中的物理学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为大学阶段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选修3-1、选修3-2可作为选修3系列中的必选内容。就选修2系列来讲,对于那些今后从事实际应用和工程技术的学生而言,选修2-1是电磁学的基础知识及应用,学生可将这一模块作为选修中的必修,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选修2-2是力学和热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这一模块涉及到刚体、热机、制冷机等应用性知识,对于将来从事工程技术方面学习的学生可选择这一模块进行学习。选修2-3是波动光学、几何光学和原子物理的基础知识,对于从事农林、医学方面学习的学生可选择这一模块进行学习。就选修1系列而言,选修1-1讲述了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文科学生可将这一模块作为选修中的必修。
党亚茹[4](2020)在《“学播热”现象的文化思考 ——以哔哩哔哩网站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学播”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学播”是“学习播放视频”的简称,以“学习直播”的形式出现,后又以短视频的形式被更多人熟知。“学播”率先传播于国外的社交网站,如今,国内越来越多的学生群体也热衷于直播自己的备考过程或以短视频的形式记录学习日常、分享学习方法,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哔哩哔哩网站是国内领先的年轻人文化社区,有着近亿的月活跃用户和月均10亿次的用户互动,社区生态繁荣,在年轻群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也是国内学播群体的最大聚集地。本文以当前哔哩哔哩网站上的“学播热”现象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文化思考,以期为“学播”视频的传播及其他学习视频的创新性发展提供借鉴。文章首先概述了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针对相关词汇进行了文献梳理和综述,并就本文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的具体展开做分析,为研究的进行打下基础。其次梳理了哔哩哔哩网站及“学播”的发展概况,界定了“学播”的定义和主体,并将“学播”的发展归因于文化、媒介环境、技术、平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随后立足于哔哩哔哩网站的“学播热”现象,选取一定数量的热门“学播”视频进行内容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典型的案例对“学播热”现象进行文化思考。最后做出总结与反思。研究发现“学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具有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特征,同时也体现了浓厚的视觉文化色彩,而对仪式的构建以及风格化表演的呈现方式也是其重要的文化特性。当前,“学播”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也需要警惕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过度虚拟社交、过度仪式化及盈利难等带来的问题。
严慧[5](2013)在《高中物理热学部分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热学是中学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热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热现象的规律存在疑惑,普遍对于应用统计思想和能量转化与守恒规律解释现象、处理问题不适应。本研究试图通过对高中物理热学部分教学策略的研究达到改善热学教学现状、提升热学学习的重视程度、凸显热学独特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中学生热学部分学习准备的调查研究;对学生学习热学中对热学的认识水平,重点难点知识掌握程度,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高中物理热学部分教学内容进行;研究了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对高中物理热学部分相关知识的教学要求;查找出了学生在学习热学相关概念时存在的心理障碍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在高中物理热学教学实践中,合理采取强化热学与生活和社会联系策略、热学形象化教学策略、贯穿能量主线策略、深化物理模型教学策略、活化图像教学的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探索出了开展热学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经验。
谢步时[6](2008)在《沪科教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3—3》的编写思路和特点》文中指出 沪科教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3—3》的知识内容包括《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4个二级主题、16个三级主题,相当于传统教材的热学部分,即: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固体和液体、气体等几章.我们根据教材编写组确定的总的编写思路,努力遵循《课程标准》关于热学部分的三维目标以及编好新教材的要求,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编写实践.下面就《选修3—3》模块的编写思路和特点作一介绍,欢迎大家指正.
冯珊珊[7](2019)在《近代西方热学在中国的传播(1855-1902)》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下半叶,来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扮演着科学知识传播者的重要角色,翻译出版了很多著作、创办报刊、开办学堂等,为我国近代科学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在查阅原始文献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法,旨在考察这一时期通过传教士著作传入的热学知识的内容水平、翻译情况、存在的问题、特色、以及影响等。此外,还探讨了传教士著作对清末民初我国物理学教科书编写的影响。本文所做的具体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较为完整的收集和分析了晚清来华传教士翻译出版的物理学著作及报刊,介绍了这些译著的底本信息、原作者、译者、出版背景和缘由等,将其所载热学知识分为热本质、传热学、胀缩知识、量热学、相变等几部分,并对比了中译本与底本在结构和内容方面的差异。2.考察了传教士对热本质问题的介绍。其中,《博物新编》的作者持热质说观点,《格致启蒙》较早引入了热动说。重点分析这两部著作对热本质的论证,并结合其他著作论述传播特点。研究认为,晚清传入的热学内容很多是陈旧的、不完善的,以现在的认知水平看,还有不少错误,这是当时科学传播的特点之一。3.考察了胀缩知识传播的特点。《物体遇热改易记》是晚清出版的学术水平最高的热学著作,原著是19世纪下半叶西方重要的化学辞典。在掌握一些原始材料的基础上,首先对原书的作者与底本、内容和特色、翻译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其次,分析了书中的胀缩实验和计算,指出了实验和计算中存在的不足。此外,还考察了晚清期刊及著作对温度计的介绍,分析了温度计在原理、制作、类型等方面的特点。认为晚清传入的温度计知识非常全面,是当时西学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温度计知识对清末民国社会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当时民众学习、认识科学的标志性事件之一。研究表明,像温度计这类简单、实用、有一定文化内涵的科学知识较那些需要高等数学才能解决的物理难题来说,更适宜在晚清的社会及知识背景下传播。4.考察汉语热学概念和术语的形成及演变情况。热学中如温度、热量、潜热、热值、比热容等核心概念是较难理解的、极易混淆的。早在西方量热学发展初期,将这些概念区分开就用了很长时间。晚清来华传教士最早创立了热学相关译名,曾出现过表述上不合理、不恰当、不一致的情况。对此进行研究有益于了解晚清汉语科学语言形成及统一工作的重要性。5.考察了传教士译书工作的意义和影响。法国教育家阿道夫·迦诺的《基础物理学》在晚清有三个中译本,分别是赫士的“揭要”系列物理教科书、李杕的《形性学要》、伍光建的《最新中学教科书·物理学》。首先介绍《基础物理学》原著的风格和特点,其次考察了李杕的《形性学要》和伍光健《最新中学教科书》使用的底本及在晚清的编辑出版情况。最后以热学为例,分析了中译本与底本在内容和翻译方面的差异,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传教士译书对清末国内学者编写教科书的影响。6.文章从内容的来源、内容的时效性、内容的优缺点等三方面概述了传教士译书的特点,并整理了叶企孙、王冰、胡化凯等学者对传教士译书工作的评价。通过与清末译自日本的教科书做对比,认为从大纲内容看两者相差不多,教授的知识范围基本一致。传教士著作不如日译教科书印刷精美、书写规范、层次感强。综上,来华传教士的汉译近代西方科技书籍的工作促进了晚清科学思想的启蒙,对中国物理教育的诞生和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深远。
韦正航[8](2004)在《普通物理热学教材知识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有关普通物理教学内容现代化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提出了一系列颇有深度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为《热学》这样一门具体课程的教材及其知识点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热学教材是进行热学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重要资源和工具。一些热学教材存在教学内容陈旧、难以体现学科综合的趋势、对教与学过程不够重视等问题,影响了热学教材功能的发挥。 近期出版的诸多富有新意的热学教材,为问题的阐明及研究的深化提供了很好的视角。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通过对典型热学教材的比较,在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分析热学教材知识点,是一条研究热学教材现代化的良好思路。 但是,知识点分析是一项复杂的研究,课程理论及教材比较说明,教材知识点的确定应该在遵循若干原则的前提下,寻求学科、学生、社会之间的某种平衡。这是一个十分具体与复杂的课题,与其泛泛而谈,不如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从知识形态转换角度分析热学教材知识点,就是一个较好的突破口。本文从教学论的角度将知识分为学术形态的与教育形态的,通过探讨它们的内涵与意义,指出知识形态转换就是将学术形态的知识转换为教育形态的知识,它为教材知识点的确定提供了良好的指导理论。结合具体例子讨论了热学教材知识点的形态转换。 知识的形态转换要求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集中体现在教材知识结构上。从知识形态转换的需要出发,深入讨论构建热学教材知识结构的影响因素,有望构建以假设—理论—应用为线索的热学教材知识结构形式,以别于常见的热学教材知识结构形式。这并非企图否认常见形式的合理性,而是试图从一个侧面重新审视教材知识点及其知识结构问题。
杨会平[9](2019)在《微放电效应与松散连接对无源互调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抑制无源互调干扰是保证移动通信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前提,也是推进我国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多系统频段兼容的重要保证。国内外学者经过近50年的研究,总体上将无源互调的产生原因分为接触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两种类型。但是,随着无线通信领域的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无源互调的产生机理方面,仍然有许多尚未完全明晰的地方。本文针对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大功率-易放电、高频率-电连接要求高的特点,重点研究了微放电和松散电接触两个亟待解决的无源互调产生机理,主要内容包括:1)微放电效应对无源互调的影响机理研究;2)松散电接触对无源互调的影响机理研究。1.在微放电效应对无源互调的影响机理方面,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1)单载波微放电效应的频谱特征解析。首先以微放电效应的稳定状态为着眼点,建立一种微放电效应的稳态分析模型,并仿真验证其正确性;然后依据此稳态分析模型,提出一种单载波微放电效应电流密度频谱特征解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单载波微放电效应所产生电子噪声的频率成份为基波频率的奇数倍,因此,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设计射频噪声抑制器件或滤波器件,滤除由于单载波微放电效应所产生的电子噪声干扰。2)多载波微放电效应的频谱特征解析。首先利用单载波条件下已论证的稳态分析模型,求解出多载波微放电效应的瞬时速度;然后将此瞬时速度分解为连续时间分量vosc(t)和周期常数分量vcon(t);最后利用傅立叶级数求解出多载波微放电效应电子噪声的频率成份。研究结果表明:多载波微放电效应所形成电子噪声的频率成份为载波中心频率的奇数倍,其3阶谐波和7阶、9阶、11阶次谐波非常接近三阶无源互调频率。2.在松散电接触对无源互调的影响机理方面,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1)松散连接电特性量的无源互调影响机理分析。首先建立一种紧凑电接触的等效电路模型;然后在松散电接触条件下,对阻抗、电流以及S-参数三种电特性量进行理论分析与仿真;最后,构建一种松散连接等效电路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松散电接触导致无源互调干扰水平升高的原因在于通过非线性膜电阻的电流增加和接触阻抗的电热耦合现象。2)松散连接电热耦合效应的无源互调影响机理分析。首先建立一种电磁域与热域之间的能量转化模型—电热耦合热路分析模型;然后将此模型拓展到松散连接的同轴连接器中,并利用计算机仿真(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CST)软件的多物理场工作室验证该拓展模型的正确性;最后给出一种松散连接电热耦合效应所导致的无源互调值与其影响因子的定量描述式,实现了对松散连接电热耦合效应无源互调值的准确预测。3)提出一种松散电接触无源互调测试方法。通过研究松散电接触的电特性量无源互调影响机理和电热耦合无源互调影响机理;揭示了松散电接触增加的无源互调值与电特性量的内在联系,即:松散电接触增加的无源互调值与增加的接触阻抗成正比,并建立了一种松散电接触无源互调测试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无源互调测试方法都需要专门且昂贵的无源互调测试仪器或频谱分析设备的不足,仅需利用示波器中集成的时域反射(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TDR)模块测量出松散电接触增加的阻抗,就能间接求解出松散电接触增加的无源互调值,为无源互调测试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本论文微放电和松散电接触影响机理的研究,对抑制无源互调干扰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为无源互调源判断、低无源互调电路(系统)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
李仑[10](1975)在《热是物质的一种运动形式》文中提出 热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还是物质的一种运动形式?这本来是物理学史上经过长期争论并已经解决的问题。但是,近来出现了不同的看法,有一种观点认为:热是“一种辐射的物质”,即“辐射热”,它和光没有本质区别。并且说: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为这种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论据。”因此,对这个老问题还有深入讨论的必要。
二、热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红色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1.4.3 实地调查法 |
1.5 本文创新点 |
1.5.1 把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 |
1.5.2 提出了红色文化发展和创新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1.5.3 多学科研究方法 |
第2章 红色文化的内涵 |
2.1 什么是“红色文化” |
2.1.1 “红色”的特定内涵 |
2.1.2 红色文化中的器物文化 |
2.1.3 红色文化中的精神文化 |
2.1.4 红色文化中的制度文化 |
2.2 相关概念的解释 |
2.2.1 红色文化与先进文化 |
2.2.2 红色文化与主流文化 |
2.2.3 红色文化与大众文化 |
2.3 红色文化的实质 |
2.3.1 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
2.3.2 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
2.3.3 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 |
2.3.4 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
2.4 红色文化的主要特征 |
2.4.1 革命性 |
2.4.2 群众性 |
2.4.3 民族性 |
2.4.4 时代性 |
2.4.5 先进性 |
第3章 红色文化的形成及社会价值 |
3.1 红色文化形成的理论基础与理论资源 |
3.1.1 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
3.1.2 马克思主义构成了红色文化的核心 |
3.1.3 毛泽东思想是红色文化的理论表现形态 |
3.2 色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 |
3.2.1 红色革命政权建立是红色文化形成的政治基础 |
3.2.2 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是红色文化形成的社会基础 |
3.3 红色文化价值的社会维度 |
3.3.1 红色文化增强国家认同 |
3.3.2 红色文化增强民族认同 |
3.3.3 红色文化增强执政党认同 |
3.4 红色文化价值的个体维度 |
3.4.1 从奉献中找到人生意义 |
3.4.2 在敬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
3.4.3 从自强中完善个人品格 |
3.4.4 在奋斗中成就人生追求 |
第4章 理性看待当前红色文化热现象 |
4.1 红色文化热现象 |
4.1.1 红歌会 |
4.1.2 红色旅游文化 |
4.1.3 影视作品热播 |
4.1.4 红色网站 |
4.2 红色文化热的背景分析 |
4.2.1 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需要 |
4.2.2 红色文化产业的经济发展前景 |
4.2.3 公民重新寻找生活目标与意义的需要 |
4.2.4 现代传媒的广泛运用推动了红色文化热 |
4.3 红色文化热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
4.3.1 处理好红色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
4.3.2 对红色经典的解读与艺术表现的关系问题 |
4.3.3 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问题 |
第5章 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途径 |
5.1 创新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 |
5.1.1 加强新媒体建设 |
5.1.2 开展文化精品活动 |
5.1.3 借鉴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 |
5.2 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红色文化产业发展 |
5.2.1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5.2.2 完善红色文化产业经营机制 |
5.2.3 创新红色文化产业资源开发思路和理念 |
5.3 拓展红色文化交流传播渠道 |
5.3.1 加强红色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
5.3.2 依靠科学技术手段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播力 |
5.4 思想政治教育与红色文化的有机结合 |
5.4.1 思想政治教育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 |
5.4.2 红色文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高中物理热学知识学习结果的测试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物理概念的重要性 |
1.1.2 物理新课改对热学教学的影响 |
1.2 热学概念教学的研究现状 |
1.2.1 物理概念教学研究现状概述 |
1.2.2 热学教学研究现状概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物理概念教学的相关理论 |
2.1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
2.2 物理概念教学的理论 |
2.2.1 物理概念的形成 |
2.2.2 物理概念形成的教学 |
第三章 高中热学教学目标分析 |
3.1 热学在物理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3.1.1 热现象与人类的联系 |
3.1.2 对热的两种认识观点 |
3.1.3 热学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
3.2 高中热学的新课程教学目标分析 |
3.2.1 热学在教材中的分布 |
3.2.2 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对比 |
第四章 高中热学概念的分析与研究 |
4.1 高中热学概念的结构 |
4.2 高中热学重点概念的分析与研究 |
4.2.1 温度 |
4.2.1.1 课标要求 |
4.2.1.2 教材研究 |
4.2.1.3 概念研究 |
4.2.2 热量 |
4.2.2.1 课标要求 |
4.2.2.2 教材研究 |
4.2.2.3 概念研究 |
4.2.3 内能 |
4.2.3.1 课标要求 |
4.2.3.2 教材研究 |
4.2.3.3 概念研究 |
4.2.4 理想气体 |
4.2.4.1 课标要求 |
4.2.4.2 教材研究 |
4.2.4.3 概念研究 |
4.2.5 能量守恒定律 |
4.2.5.1 课标要求 |
4.2.5.2 教材研究 |
4.2.5.3 概念研究 |
4.3 几个热学概念关系的辩析 |
4.3.1 内能与温度 |
4.3.2 内能与热量 |
4.3.3 温度与热量 |
第五章 热学概念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 |
5.1 调查目的与意义 |
5.2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5.2.1 问卷编制 |
5.2.2 问卷实施 |
5.3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5.3.1 调查结果的统计 |
5.3.2 调查结果的分析 |
第六章 高中热学概念的教学建议 |
6.1 加强实验教学 |
6.2 加强概念教学 |
6.2.1 注重简单记忆性概念的教学 |
6.2.2 注重概念的引入 |
6.2.3 揭示概念的本质 |
6.2.4 注意概念的区别 |
6.3 加强科学方法的渗透 |
6.3.1 理想化方法 |
6.3.2 统计方法 |
6.3.3 控制变量法 |
6.3.4 类比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物理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研究概述 |
2.1 中学物理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研究概述 |
2.2 大学物理课程研究概述 |
3 知识结构问题的探讨 |
3.1 知识结构理论 |
3.2 教材知识结构的基本内涵 |
3.3 物理教材的知识结构 |
3.4 物理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 |
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5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分析 |
5.1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模块内容分析 |
5.2 高中物理选修1-1内容分析 |
5.3 高中物理选修1-2内容分析 |
5.4 高中物理选修2-1内容分析 |
5.5 高中物理选修2-2内容分析 |
5.6 高中物理选修2-3内容分析 |
5.7 高中物理选修3-1内容分析 |
5.8 高中物理选修3-2内容分析 |
5.9 高中物理选修3-3内容分析 |
5.10 高中物理选修3-4内容分析 |
5.11 高中物理选修3-5内容分析 |
6 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 |
6.1 大学物理教材使用现状的调查与统计结果 |
6.2 文科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6.3 工科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6.4 农林院校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6.5 医学院校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6.6 理科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7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7.1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1与文科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
7.2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与工科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
7.3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与农林、医学院校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
7.4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3与理科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
7.5 不同模块课程的选取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分析 |
8 研究结果及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物理课程知识点统计表 |
附录二 大学物理教材使用情况调查信函 |
附录三 大学物理教材使用情况统计表 |
附录四 大学物理教材知识内容统计表 |
致谢 |
(4)“学播热”现象的文化思考 ——以哔哩哔哩网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关于哔哩哔哩网站的相关研究 |
(二) 关于“学播”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内容分析法 |
(三) 案例研究法 |
第一章 哔哩哔哩网站及“学播”概况 |
一、哔哩哔哩网站发展概况 |
(一) B站的创办: 小众狂欢 |
(二) B站的发展: 大众围观 |
二、“学播”发展概况 |
(一) “学播”的定义 |
(二) “学播”的主体 |
(三) “学播”的发展历程 |
三、“学播”兴起的背景 |
(一) 文化渊源: 手账文化的发展演变 |
(二) 技术驱动: 移动终端下直播、短视频的发展 |
(三) 媒介环境: 互联网时代催生在线学习的浪潮 |
(四) 平台优势: B站成为新型社交学习平台 |
第二章 “学播”的内容分析 |
一、样本来源与选择 |
二、“学播”的内容分析 |
(一) 学习直播的内容呈现形式分析 |
(二) “学播”短视频的内容要素分析 |
第三章 “学播热”现象的文化思考 |
一、认同与抵抗 |
(一) 因学习结缘的网络趣缘群体 |
(二) 学播青年亚文化的抵抗与收编 |
二、窥视与审视 |
(一) 猎奇心与窥视欲下的情感宣泄 |
(二) 镜头下的镜像体验心理与身份认同 |
(三) 现实对比下的自我审视与模仿 |
三、仪式与表演 |
(一) 仪式化建构弥补心理缺失 |
(二) 风格化表演积累文化资本 |
总结与反思 |
一、研究过程的总结与反思 |
(一) 研究过程的总结 |
(二) 研究过程的局限性 |
二、“学播热”现象的总结与反思 |
(一) 虚拟互动加剧人际关系疏离 |
(二) 过度仪式化忽略学习本质 |
(三) 盈利渠道模糊导致发展受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高中物理热学部分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0.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0.3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0.4 研究的主要方法与研究成果 |
0.4.1 研究的主要方法 |
0.4.2 研究成果 |
第1章 中学生热学部分学习准备的调查研究 |
1.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1.1.1 调查目的 |
1.1.2 中学生热学部分学习准备的调查问卷双向细目表 |
1.2 调查的实施 |
1.3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1.3.1 对高中学生热学部分学习准备的调查结果统计 |
1.3.2 对高中学生热学部分学习准备的调查分析 |
1.4 结论 |
第2章 高中物理热学部分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
2.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2.1.1 调查目的 |
2.1.2 中学生热学部分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双向细目表 |
2.2 调查的实施 |
2.3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2.3.1 对高中学生热学部分学习现状的调查结果统计 |
2.4 典型问题分析 |
2.5 结论 |
第3章 高中物理热学部分教学内容研究 |
3.1 高中物理热学部分教学要求 |
3.1.1 对分子动理论教学要求的理解与解读 |
3.1.2 对固体、液体与气体教学要求的理解和解读 |
3.1.3 对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教学要求的理解和解读 |
3.1.4 对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解读 |
3.2 高中物理热学的地位分析 |
3.3 高中物理热学部分教材结构与特点分析 |
3.4 近五年江苏高考热学部分考题分析 |
3.5 高中物理热学部分难点知识的分析 |
3.5.1 对微观的理解 |
3.5.2 基本概念的辨析 |
3.5.3 图像问题的分析 |
第4章 高中物理热学部分教学策略 |
4.1 强化热学与生活和社会联系 |
4.2 热学形象化教学 |
4.3 贯穿能量主线 |
4.4 深化物理模型教学 |
4.5 活化图像教学 |
第5章 高中物理热学部分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
5.1 策略实施的原则与方法 |
5.1.1 策略实施的原则 |
5.1.2 策略实施的方法 |
5.2 策略实施的过程 |
5.3 案例分析 |
5.4 教学策略实施效果评价 |
5.5 结论与思考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近代西方热学在中国的传播(1855-190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问题的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思路和框架 |
1.6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热学著作概述(1855—1902) |
2.1 著作统计 |
2.2 传教士自编的著作 |
2.2.1 合信与《博物新编》 |
2.2.2 丁韪良的《格物入门》及其修订本 |
2.2.3 傅兰雅的《热学图说》和《热学须知》 |
2.3 传教士翻译的著作 |
2.3.1 最早的蒸汽机译著《汽机发轫》 |
2.3.2 最早的格致学译著《格致启蒙》 |
2.3.3 其他热学译著 |
2.4 小结 |
第3章 热本质说与传热学在晚清的传播 |
3.1 热本质说在晚清的传播 |
3.1.1 热本质说历史概述 |
3.1.2 《博物新编》对“热质说”的诠释 |
3.1.3 《格致启蒙》较早论证“热动说” |
3.1.4 传教士对热本质的认识 |
3.1.5 小结 |
3.2 传热学知识在晚清的传播 |
3.2.1 传热学历史概述 |
3.2.2热传导的理论与实验 |
3.2.3热对流的理论与实验 |
3.2.4热辐射的理论与实验 |
3.2.5 小结 |
第4章 胀缩知识在晚清的传播 |
4.1 胀缩理论专著《物体遇热改易记》研究 |
4.1.1 《物体遇热改易记》的原作者和底本 |
4.1.2 《物体遇热改易记》的内容及特色 |
4.1.3 《物体遇热改易记》的翻译 |
4.1.4 小结 |
4.2 晚清传入的胀缩理论及计算 |
4.2.1 胀缩理论历史概述 |
4.2.2 固、液、气的胀缩原理 |
4.2.3固、液、气的胀缩实验 |
4.2.4 固、液、气的胀缩计算 |
4.3 胀缩理论的应用:温度计知识在晚清的传播 |
4.3.1 温度计的原理 |
4.3.2 温度计的制作 |
4.3.3 温度计的种类 |
4.3.4 小结 |
第5章 量热学与相变知识在晚清的传播 |
5.1 历史概述 |
5.1.1 量热学的早期发展 |
5.1.2 古代对气象的观测 |
5.1.3 “永久气体”的液化 |
5.2 比热容知识在晚清的传播 |
5.2.1 《博物新编》首先提出“本热”概念 |
5.2.2 《格物入门》最早表达“比热”涵义 |
5.2.3 比热容概念的翻译 |
5.2.4 比热容实验及应用 |
5.2.5 清末教科书中的比热容 |
5.3 相变知识在晚清的传播 |
5.3.1 相变的内涵与本质 |
5.3.2 相变术语的形成 |
5.3.3 相变潜热 |
5.3.4 水的相变与气象成因 |
5.3.5 小结 |
第6章 传教士译作的影响及评价 |
6.1 影响:以迦诺《基础物理学》的译介为例 |
6.1.1 《基础物理学》的成书背景及特色 |
6.1.2 《基础物理学》中译本的底本及出版情况 |
6.1.3 《基础物理学》中译本的翻译 |
6.1.4 小结 |
6.2 传教士热学译作(1855—1902)评析 |
6.2.1 内容特点及影响 |
6.2.2 翻译特点及影响 |
6.2.3 实验特点及影响 |
6.2.4 晚近学者的评价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普通物理热学教材知识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引言 |
一 教材及其知识点 |
(一) 概念的界定 |
1 教材 |
2 知识与知识点 |
(二) 从课程理论看教材与知识点 |
1 课程流派综述 |
2 课程教材与知识 |
(三) 热学教材知识点确定的影响因素 |
1 社会因素对热学教材知识确定的影响 |
2 学科因素对热学教材知识确定的影响 |
3 学生因素对热学教材知识确定的影响 |
二 热学教材知识点确定的原则 |
(一) 几本典型热学教材对热学知识点的取舍 |
1 总体比较与评价 |
2 细致比较 |
(1) 热学教材中的知识点更新 |
(2) 热学教材中的史料选择 |
(3) 热学教材知识点的纵横向联系 |
(二) 热学教材知识点的主要范围 |
(三) 热学教材知识点确定的若干原则 |
1 符合普通物理热学教育目标与任务的原则 |
2 反映热学学科精髓的原则 |
3 符合学生认知特征的原则 |
4 体现时代与社会要求的原则 |
三 热学教材知识点的形态分析 |
(一) 学科知识的两种形态 |
1 知识的学术形态 |
2 知识的教育形态 |
(1) 知识的教育形态 |
(2) 教育形态的内涵 |
3 教材知识应以教育形态为主 |
(二) 热学教材知识点的形态转换 |
四 热学教材知识结构 |
(一) 教材知识结构的内涵 |
1 对教材知识结构的几种不同看法 |
2 教材知识结构的具体内涵 |
(二) 影响热学教材知识结构建构的因素 |
(三) 热学教材知识结构的几种形式 |
1 以宏观方法微观方法及其理论为主线的结构形式 |
2 以平衡态理论与非平衡态理论为主线的结构形式 |
3 以对称性理论为基础的结构形式 |
4 以假设--理论--应用为线索的结构形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微放电效应与松散连接对无源互调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无源互调概述 |
1.1.1 无源互调的来源 |
1.1.2 无源互调的危害 |
1.1.3 无源互调的研究意义 |
1.2 无源互调的研究现状 |
1.2.1 无源互调产生机理研究 |
1.2.2 无源互调分析方法研究 |
1.2.3 无源互调测量技术研究 |
1.3 现有研究方法的不足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微放电效应影响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微放电效应的分析 |
2.2.1 微放电效应的产生过程 |
2.2.2 微放电效应的影响因素 |
2.3 单载波微放电效应频谱特征解析 |
2.3.1 微放电效应饱和状态等效物理模型 |
2.3.2 单载波微放电效应瞬时速度求解 |
2.3.3 单载波微放电效应电流密度谱求解 |
2.4 多载波微放电效应频谱特征解析 |
2.4.1 多载波微放电效应瞬时速度求解 |
2.4.2 多载波微放电效应电流密度谱求解 |
2.5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2.5.1 微放电效应的仿真模型 |
2.5.2 微放电效应仿真与频谱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松散连接的电特性量影响机理分析 |
3.1 引言 |
3.2 金属面微观接触特征分析 |
3.2.1 紧凑接触机理模型 |
3.2.2 紧凑接触等效电路模型 |
3.3 松散连接的电特性量分析 |
3.3.1 松散连接机理模型 |
3.3.2 松散连接的电流特性量分析 |
3.3.3 松散连接的阻抗特性量分析 |
3.4 松散连接的电特性量仿真 |
3.4.1 松散连接的仿真模型 |
3.4.2 松散连接的电流特性量仿真 |
3.4.3 松散连接的阻抗特性量仿真 |
3.4.4 松散连接S-参数特性量仿真 |
3.5 松散连接的等效电路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松散连接的电热耦合影响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电热耦合与热传导现象分析 |
4.2.1 电热耦合现象分析 |
4.2.2 热传导现象分析 |
4.3 电热耦合分析方法 |
4.3.1 热传导方程的拉普拉斯变换 |
4.3.2 分数阶热传导方程 |
4.3.3 电热耦合的热路分析模型 |
4.4 松散连接电同轴连接器热耦合模型与仿真 |
4.4.1 松散连接的电热耦合模型 |
4.4.2 松散连接的电热耦合仿真 |
4.5 松散连接电热耦合的无源互调分析 |
4.5.1 电热耦合无源互调的产生机理 |
4.5.2 电热偶合无源互调的定量描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测试及结果分析 |
5.1 引言 |
5.2 无源互调测试平台搭建 |
5.2.1 反射式无源互调测试平台 |
5.2.2 近场扫描式无源互调测试平台 |
5.3 松散连接阻抗的无源互调干扰验证 |
5.3.1 松散连接的阻抗测试 |
5.3.2 松散连接阻抗的互调干扰测试 |
5.4 松散连接电流的无源互调干扰验证 |
5.4.1 松散连接电流的互调测试理论 |
5.4.2 松散连接电流的无源互调测试 |
5.5 松散连接电热耦合的互调干扰验证 |
5.5.1 松散连接电热耦合的互调测试理论 |
5.5.2 松散连接电热偶合的无源互调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与发明专利 |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项目与获得的资助 |
四、热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红色文化研究[D]. 刘琨. 辽宁大学, 2015(01)
- [2]高中物理热学知识学习结果的测试与分析[D]. 诸莉莉. 苏州大学, 2014(01)
- [3]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D]. 许静. 西南大学, 2007(05)
- [4]“学播热”现象的文化思考 ——以哔哩哔哩网站为例[D]. 党亚茹.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高中物理热学部分教学策略研究[D]. 严慧. 苏州大学, 2013(01)
- [6]沪科教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3—3》的编写思路和特点[J]. 谢步时.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08(07)
- [7]近代西方热学在中国的传播(1855-1902)[D]. 冯珊珊.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8]普通物理热学教材知识点分析[D]. 韦正航. 浙江师范大学, 2004(04)
- [9]微放电效应与松散连接对无源互调的影响机理研究[D]. 杨会平. 湖南大学, 2019(01)
- [10]热是物质的一种运动形式[J]. 李仑. 物理学报, 197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