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畜家禽DNA指纹图的研究进展(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王洁[1](2021)在《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探索 ——以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一、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STSE教育作为将人类社会、环境、科学、技术等关联,培养应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具有科学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的教育,与我国生物学课程目标“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不谋而合。虽然至今有关STSE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多,但将STSE教育落实到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提供可应用于高中生物学课堂的融入STSE教育的教学设计,从而促进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实施。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STSE教育的相关理论与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通过内容分析法,梳理并分析2020年修订版生物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整理并比较2004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一、必修二教材(以下简称“旧教材”)和2019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一、必修二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4本教材中的STSE内容;统计分析2016年-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生物)中STSE试题;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石河子市部分学生和教师,采用SPSS 23对数据进行处理,了解STSE教育在高中实施现状,提出解决对策及在生物学课堂实施路径。随后,以新版生物学课程标准对STSE教育的要求为设计教学案例的理论依据,以建构主义理论、情景认知和情景学习理论为指导,对一个体现STSE内容的“问题探讨”栏目、一道STSE试题及必修二新教材第5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进行了教学设计,并在2个没有显着性差异的高二理科班级进行了为期半学期的对照教学实验,比较实验前后学生的STSE意识、对生物学的学习态度和生物学成绩。经过内容分析发现,STSE教育在新课标中被视作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之一。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呈现STSE教育的栏目、STSE内容的维度和数量显着增加。而且,在近5年全国卷(生物)中,每年试卷中的STSE试题的分值几乎占试卷总分的20%-50%。可见,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问卷调查可知: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较低、STSE意识处于一般水平,学生的生物成绩、学生的STSE意识、学校STSE教育的实施两两之间正相关。教师对STSE教育的认识处于一般水平,对教材中STSE内容的了解、在教学中STSE教育的实施都处在不确定和基本符合之间,且教师对STSE教育的实施与教师职称高低显着相关,教师对STSE教育的认识与STSE教育的实施呈正相关。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三方面建议:教育管理层应编排实施STSE教育的纲领和指南、提供公开面向师生的STSE教育精品微课平台。其次,学校层面要配备STSE教育资源、开展多样的STSE教育活动并加强教师培训。最后,教师要提高STSE教育意识,在生物学教学中有意识地联系生活实践。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实施STSE教育虽未能提高实验组学生的生物学成绩(P=0.753>0.05),但可以提高学生的STSE意识(P=0.019<0.05)、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态度(P=0.028<0.05)。总之,本研究为2019年出版的高中生物学必修一、必修二模块蕴含的STSE资源的开发提供方式方法,设计了基于STSE教育的教学设计,实践验证了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为STSE教育融入高中生物学课堂提供探讨与借鉴。
刘志刚[2](2020)在《患病江豚微生态变化及迁地背景下江豚保护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江江豚是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鄱阳湖、洞庭湖等沿江大型湖泊的淡水豚类物种。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生态遭受严重破坏,长江江豚的栖息地环境持续恶化,导致其种群数量快速下降,由20世纪90年代的2700头,下降至2017年的1014头。目前,长江江豚处于极度濒危状态。迁地保护是进行长江江豚保护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江豚保种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疾病感染和饲养管理技术欠缺严重制约了迁地保护区江豚的健康生长和种群繁育。近年来,长江江豚疾病频发,而关于长江江豚病原学(细菌和病毒)方面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迁地保护区饲养管理不当又时常引起江豚死亡率高和繁殖效率低。因此,有必要对长江江豚感染性疾病和迁地保护区江豚的饲养管理开展系统性研究,初步了解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原,掌握长江江豚主要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建立迁地保护区长江江豚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的技术规范。本研究开展了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的病原学调查;长江江豚病料样本的病毒群落研究;长江江豚6种危害较大细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迁地保护区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通过细菌的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理化鉴定、PCR鉴定等,对462份长江江豚呼吸孔、粪便、血液、内脏组织、皮肤病灶、腹腔积液、胸腔积液等样品进行了细菌的分离鉴定,同时使用16S r DNA高通量测序对患病长江江豚和健康长江江豚的肠道菌群进行了研究。结果从462份长江江豚样本中,获得655个细菌纯培养,分离鉴定成功31种细菌,分别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微球菌(Micrococcus)、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变形杆菌(Proteus)、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嗜麦芽窄杆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链球菌(Streptococc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诺卡氏菌(Nocardia)、弧菌(Vibrio)、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魔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肠球菌(Enterococcus)、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黄杆菌(Flavobacterium)、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志贺样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和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其中产气荚膜梭菌、弧菌、爱德华菌等11种细菌在长江江豚属首次发现,大肠杆菌、气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在所有样品中检出率相对较高;肠道内容物高通量测序,共检测到菌属340种,其中15种为潜在致病菌属,分别为埃希氏菌属、乳杆菌属、链球菌属、绿脓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气单胞菌属、诺卡氏菌属、弧菌属、巴氏杆菌属、葡萄球菌属、魔氏摩根菌、肠球菌、幽门螺旋杆菌、弯曲杆菌。2长江江豚主要致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利用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兽医药理学和兽医病理学方法对分离自长江江豚的6种主要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魔氏摩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分离菌株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培养,均可良好生长,与其他动物源细菌无明显差异;生化研究和16s r RNA序列测定结果与各菌最初鉴定结果表型一致;细菌耐药性研究结果显示,6种菌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性,以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最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弱,气单胞菌属不同菌之间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BALB/c小鼠致病性试验证实,6种菌对小白鼠均有致病性,以维氏气单胞菌和杀鲑气单胞菌的致病力最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最弱,感染小白鼠剖解病理变化存在一定差异,但主要以肺脏瘀血、出血和肝脏瘀血、变性和坏死为主。3长江江豚病毒性疾病研究初探通过病毒宏基因组学研究方法,对收集自2017-2019年野外患病死亡的长江江豚组织病料(心脏、肝脏、脾脏、肾脏、皮肤等)进行了病毒群落研究和分析。结果共获得10600个重叠序列(contigs),检测到病毒65个,其中,基于参考序列鉴定出病毒25种,Denovo序列鉴定病毒42种。科水平上,两种方法鉴定出的优势病毒为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长尾噬菌体科(Siphoviridae)、线头病毒科(Nimaviridae)、阿克曼病毒科(Ackermannviridae)、痘病毒科(Poxviridae)、丝状噬菌体科(Inoviridae)、短尾噬菌体科(Podoviridae)、砂粒病毒科(Arenaviridae)、有尾噬菌体目未分类病毒科(Caudovirales unclassified)。除疱疹病毒外,噬菌体病毒、逆转录病毒、线头病毒、痘病毒和砂粒病毒等均为首次在长江江豚上发现。4迁地保护区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研究通过临床大量实践和数据分析,分别对迁地保护区大水域、围网环境下和疗养池中生长的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总结制定出迁地保护区大水域、围网环境下和疗养池中长江江豚饲养管理的技术规范,计算统计出长江江豚血常规和血液生化的正常阈值,发现了长江江豚各生理生化指标与江豚疾病诊断间的相关性,建立了长江江豚健康体检的技术规范和健康评价标准,基本形成了长江江豚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技术体系,其中通过静脉滴注对患病长江江豚进行治疗的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系统阐明了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的流行特点;初步探明了长江江豚病料样本病毒群落的结构和组成,并首次发现了大量的长江江豚源病毒;揭示了6种常见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细菌性疾病药物治疗和疫苗研发的参考信息;建立了迁地保护区长江江豚饲养管理和疾病诊疗的技术规范。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是迁地保护区长江江豚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当前长江江豚保种面临的主要问题,知己(不断提高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水平等)和知彼(掌握长江江豚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点、病原的生物学特性、长江江豚生长特性和各个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等),方能有效解决长江江豚在迁地保护过程中疾病防控盲目和饲养管理欠缺的现状,为长江江豚、中华白海豚等鲸类动物的健康成长和种群繁育提供理论支持。
杨帆[3](2020)在《近交合作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遗传特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在生理学、解剖学等方面与人类的相似度极高,因而成为医学、兽医学的一种常用的大型实验动物。近交系动物具有基因纯合度高、表现型一致、遗传背景清楚等特点,在科研领域的应用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故成为了实验动物培育的方向和热点。目前,国内外培育成功的近交系动物主要是小鼠、大鼠,而近交系猪的品系相对较少,国内主要利用在低海拔地区的地方猪种先后培育成功了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巴马小型猪和版纳小型猪等,而高原近交系猪是国际的空白。合作猪是分布在甘肃甘南藏族地区的一种高原型小型地方原始猪种,若对其进行实验动物标准化培育,可填补高原型近交系小型猪这一空白。因此,该研究对近交培育十六代的合作猪进行了血常规检测、血液生化检测和微卫星位点遗传标志检测,并与原产地合作猪进行比较,旨在探究近交合作猪的生理特征和遗传特性,并为今后近交系合作猪种群的建立提供翔实的数据和科学参考。首先对近交培育的合作猪与原产地合作猪的生理特性表现进行分析。通过12项血常规检测和16项血液生化检测来分析近交培育的合作猪与原产地合作猪在机体的健康状态、代谢水平及免疫功能等生物学方面存在的差异及特点。结果发现:合作猪经过十六代的近交培育之后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生理学特性,其中部分高原动物特有的属性更加显着,这不仅反映出了合作猪较好的异地适应能力和生长潜能,而且表现出了其作为实验动物的独特性。其次,在基因水平上对近交合作猪与原产地合作猪进行遗传特性的分析。运用微卫星DNA技术检测主要的10个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目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察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结果发现:近交合作猪群体的等位基因数目明显少于原产地合作猪,且其基因纯合度更高;原产地合作猪的低、中度多态性座位的数目远高于近交合作猪,说明近交合作猪经过培育后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近交系小型猪品系。研究结果表明:近交合作猪仍然保持着原产地合作猪独特的生理特性,并且等位基因数目明显减少,基因纯合度高,有望培育成为一种新的实验动物品系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中。
许芳[4](2020)在《我国部分地区牛结核病调查与牛肺外结核病病原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认为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bTB)是一种主要由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M.bovis)感染引起的慢性消耗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可通过病牛咳嗽喷出的飞沫或悬浮在空气中的带菌尘埃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摄取带菌的食物、饮水而经消化道传播。症状因发病部位不同而异,常表现为肺结核和淋巴结核,也可出现乳房结核、浆膜结核和肠结核等其他组织器官结核。我国是bTB高负担国家,流行率约为015%,资料表明,建国后,我国bTB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肺结核,其他国家普遍实行牛奶巴氏灭菌后bTB表现形式也是以肺结核为主。但是,进入21世纪,全国bTB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个令人困惑的普遍现象:采用PPD方法检疫结果呈阳性的牛无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剖检极少发现肺脏结核病变。为进一步了解我国部分地区bTB的流行情况,揭示奶牛场PPD阳性牛与剖检肺脏结核病变不对应、不吻合的原因,探究其传染源、传播途径及病原特性,本研究在14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bTB流行病学调查,选取8个规模化奶牛场进行免疫学综合诊断、系统剖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原分离鉴定、动物致病性试验、菌株全基因组测序、系统进化分析等生物学特性研究。1.2015-2018年,采用比较皮内变态反应(SICCT)和IFN-γ试验对我国14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bTB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SICCT或IFN-γ试验阳性牛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利用SICCT方法,共计在6,943头牛中检出阳性1,594头,平均个体阳性率为22.96%;共计在185个场户中检出阳性场114个,平均场群阳性率为61.62%。IFN-γ试验共计在8,677头牛中检出阳性1,786头,平均个体阳性率为20.58%;共计在236个场户中检出阳性场150个,平均场群阳性率为63.56%。共计从64.44%(87/135)的bTB阳性牛中分离到细菌,分离株经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两级多重PCR鉴定,其中72株为M.bovis,11株为M.avium,4株为其他分枝杆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部分地区bTB阳性率仍呈高流行态势,14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有bTB流行。但现场调查发现,PPD或IFN-γ试验阳性牛很少表现咳嗽、呼吸困难和极度消瘦等典型肺结核症状,而且,由于上述原因,在基层出现了对bTB阳性牛扑杀正当性的怀疑及正常检疫难以实施的现象。2.为调查目前规模化奶牛场bTB的表现形式,揭示PPD阳性牛与剖检肺脏病变不吻合的真实原因,并确定其传染源及传播途径,对3个省份8个规模化奶牛场的13,345头奶牛进行SICT、SICCT、IFN-γ试验、PPD点眼反应和ELISA抗体检测5种免疫学综合诊断,剖检后期感染牛并采集病料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和病原分离鉴定。结果显示,综合判定后期感染牛752头,剖检151头,有131头(86.75%)眼观可见明显结核病变,其中119头(占90.84%)病变发生在肝脏、脾脏、肠系膜淋巴结、乳房淋巴结等肺外组织器官,仅12头(占9.16%)病变发生在肺脏。HE染色表明151头剖检牛组织切片镜下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结核病理变化,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显示26头牛组织切片中可见红染的结核杆菌。并从60.26%(91/151)的剖检阳性牛中分离到细菌,且经qPCR、GeneXpert MTB/RIF和Enigma鉴定均为M.bovis。综合诊断结果表明,8个规模化奶牛场bTB主要表现为肺外结核,病变主要分布在肠系膜淋巴结、肠道、肝脏和脾脏等肺外组织器官,且值得注意的是,71.26%的肺外结核与胃肠道有关。而且现场调查、临床表现、剖检病变、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原分离鉴定结果均提示试验牛场肺外结核的传播途径可能是消化道,主要或因牛饮食被M.bovis污染的牛奶或饲草料而感染。3.为验证试验牛场肺外结核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从8个规模化奶牛场共采集54份奶样(其中8份为来自8个牛场的产房混合乳,46份为阳性牛奶样)、54份粪便(其中8份为来自8个牛场粪便处理池的混合粪便样品,46份为阳性牛粪便样品)分别进行qPCR检测和细菌分离培养。qPCR结果显示,8份产房混合乳均为M.bovis核酸阳性,39份阳性牛奶样为M.bovis核酸阳性;8份混合粪便均为M.bovis核酸阳性,34份阳性牛粪便样品为M.bovis核酸阳性。从54份奶样中分离培养出12株M.bovis,但未从粪便中成功分离出M.bovis。结果表明,8个规模化奶牛场肺外结核是经由产房带菌的初乳和常乳以及粪口传播引起的消化道传播所致。4.为研究分离株的致病性,选择代表性分离株(113、105)和阳性对照菌株(M.bovis AN5)进行家兔感染试验。分组并经腹腔注射、口服、滴鼻3种途径感染家兔,8周后剖检,无菌采集各组家兔组织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和组织匀浆活菌培养。家兔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发生在肺脏、肺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可见典型肉芽肿病变,三层结构清晰,中心干酪样坏死层、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构成的特殊肉芽层和淋巴细胞构成的普通肉芽组织层,还可见马蹄样或花环状的郎罕氏巨细胞存在,其他组织镜下未见病变。Z-N抗酸染色在肺脏、肺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可见红染杆状细菌。实验组家兔剖检病变比阳性对照组家兔剖检病变累及范围更广泛,病变程度更严重,从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家兔体内均可回收到细菌,且实验组CFU高于阳性对照组,表明肺外结核分离株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具有感染牛并在牛群中传播的潜在风险。5.利用24位点MIRU-VNTR基因分型方法对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并对典型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系统进化分析。MIRU-VNTR基因分型结果表明,分离株聚类为三个大群,同一地区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可能来自相同的进化分枝,且M.bovis具有独特的地理性差异。对10株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同源性分析表明10株分离株均为M.bovis,与标准株M.bovis AF2122/97同源性在98.80%99.31%;系统发育分析表明10株分离株分为两簇,分别与M.bovis AF2122/97和M.bovis 30亲缘关系较近。综上所述,这是我国首次对bTB肺外组织器官病变分布进行详细调查,证实经消化道传播的肺外结核在我国多个省份奶牛场呈现高患病率。本研究确定了我国部分省份bTB的流行特征,建立了肺外结核综合诊断策略,并确定了肺外结核分离株的致病能力。为当前行业存在的PPD阳性牛扑杀难的问题提供了有力证据,为大型牧场快速降低bTB阳性率提供了诊断策略和防控指导,为我国bTB流行株的溯源及遗传特征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为我国制定bTB控制和根除计划提供了决策依据。
王统苗[5](2020)在《我国地方鸭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品种鉴定》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上鸭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经过长期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部分资源存在遗传多样性衰减、品种血统混杂等现象。为了加强鸭遗传资源保护,支持和引导鸭遗传资源监测评估。本研究以国家级水禽基因库(福建)15个鸭遗传资源为试验材料,测量其体重和体尺性状,进行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它们的群体结构及进行品种鉴定。接着选用我国6个小体型鸭品种,通过STR分型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品种特异性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5个鸭遗传资源内体重和部分体尺性状多样性丰富,其中缙云麻鸭体重变异系数最大,为12.81%;不同类型鸭资源的体重与体尺性状间存在显着相关,特别是大体型鸭品种,如巢湖鸭和吉安红毛鸭,体重与体尺性状之间存在强相关性;通过体重与部分体尺指标的回归分析,建立了 15个鸭遗传资源体重回归方程;将本研究中鸭遗传资源与中国家禽品种志(1984年)和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2006年)上的同一鸭品种的体重和体尺比较发现,金定鸭与攸县麻鸭等体重、体斜长等指标有明显改进,保种效果较好。综上,经过长期的保护,15个鸭遗传资源保持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2、通过PCA分析、群体结构分析、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15个鸭遗传资源的遗传分化相似,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麻旺鸭单独聚为一类,攸县麻鸭、山麻鸭和缙云麻鸭聚为一类;连城白鸭、莆田白鸭和莆田黑鸭聚为一类;三穗鸭和金定鸭聚为一类;绍兴鸭、吉安红毛鸭、龙胜翠鸭、中山麻鸭、巢湖鸭聚为一类,褐色菜鸭聚为一类;通过对重测序数据筛选发现存在于特定群体中的47个SNP,将这些SNP进行组合可以鉴别不同鸭遗传资源。3、使用Microsatellite-Toolkit软件统计6个小体型鸭品种在10个微卫星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结果发现所有微卫星位点在这6个鸭品种中都是中高度多态位点(0.25<PIC<1.00),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96,观察杂合度为0.443;利用DA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图显示,金定鸭先与山麻鸭聚为一类,然后和荆江鸭、连城白鸭聚为一类,再与攸县麻鸭聚为一类,广西小麻鸭单独聚为一类。选用4对具有共有基因型的微卫星位点,构建鸭品种鉴定柱形图,根据基因型频率的不同,将不同位点进行组合可以区分这6个鸭品种。10对微卫星位点在6个鸭品种中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变异程度适中,用其进行品种特异性鉴定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综上,对15个鸭遗传资源体重和体尺性状进行测量,为鸭遗传育种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挖掘存在于15个鸭遗传资源的特定SNP,利用其鉴别不同鸭群体;利用10个微卫星位点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6个小体型鸭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变异程度适中;利用共有基因型频率的不同,构建鸭品种鉴定柱形图,通过几个位点组合可以有效鉴别6个小体型鸭品种。
田景辉[6](2019)在《大理地区NTM临床分离优势菌群MLVA法基因分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运用16SrRNA基因了解云南大理地区常见致病性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mycobacteria,NTM)的流行状况;探讨运用基因多位点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Multiple locus variable-number Tandem-repeat,MLVA)基因分型法在云南大理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中的运用。方法:1.收集云南大理地区经对硝基苯甲酸(P-Nitrobenzoic acid,PNB)和噻吩-2-羧酸肼(2-Thiophenecarboxylic acidhydrazide TCH)初步鉴定的致病性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设计16SrRNA和hsp65双靶基因引物,以初步鉴定为NTM的临床分离株的DNA为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PCR产物经测序后经Blast比对进行菌种鉴定。2.对经过菌种鉴定的、培养良好的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利用MLVA法进行基因分型研究,运用BioNumerics(6.6)软件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和聚类分析。结果:1.通过16SrRNA和hsp65两对引物进行分子菌种鉴定后,结果显示有10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其中鸟分枝杆菌8株,其次是脓肿分枝杆菌2株。由此可以看出,鸟分枝杆菌为大理地区的优势菌株。2.经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鸟分枝杆菌分为共4群(A、B、C、D),7个基因型。A群有2个基因型,有2株,占总菌株数的25%;B群有3个基因型,有4株,占总菌株数的50%;C群有1个基因型,有1株,占总菌株数的12.5%;D群有1个基因型,有1株,占总菌株数的12.5%。在8株鸟分枝杆菌中,B群中有一簇,有2株菌株,成簇率为25%(2/8),6株未成簇,占75%(6/8)。A、C、D群中没有成簇菌株。结论:1.在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中,运用16SrRNA基因,被更精确的鉴定为NTM不同菌种。大理地区主要以鸟分枝杆菌为主要的优势菌群。2.大理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有较高的DNA基因多态性,从该聚类分析图可得出MLVA基因分型分为4个基因群,主要的流行菌群为B群。
汪海燕[7](2019)在《南阳黄牛EST-SSR分子标记开发及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南阳黄牛是我国五大良种黄牛之一,但近年来出现了品种衰退、单一化程度升高等问题。对南阳黄牛遗传多样性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是这一重要地方种质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利用的关键前提。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sepeat,SSR)分子标记在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已知牛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中查找SSR,根据对EST的功能注释筛选出包含SSR位点的与牛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区段,设计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所需引物。然后利用开发出的EST-SSR分子标记对采自不同牛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检测,筛选出可用于检测南阳黄牛遗传多样性的标记,为开展南阳黄牛的种质资源研究提供借鉴。本研究的结果如下:1.从GenBank数据库中调取拼接后的牛(Bos taurus)非冗余UniGene序列45364条,包含1387262条EST序列。经分析共获得4453个包含26个碱基重复的SSR位点,分布在3660条序列上。牛转录序列中平均每间隔12.71 Kb会出现一个SSR位点,检出率为8.07%。分析获得的牛EST-SSR主要是双碱基(49.02%)和三碱基(47.43%)重复,其中核心序列AT/TA(16.45%)最为常见。2.分别利用blastx和interproscan对包含SSR位点的3660条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结构注释,发现有2346条包含SSR位点的牛转录序列可找到同源蛋白产物。参照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数据库对这些序列的基因功能注释和聚类分析,选取了与牛生长发育、肉质和繁殖等重要性状相关的序列,设计获得10对可用于扩增SSR位点的PCR引物。3.从南阳黄牛、西门塔尔牛、夏罗莱牛、皮尔蒙特牛和新疆牛的多个样本采集血样,利用合成的SSR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产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分离并分别采用银染法和荧光染色法进行染色观察。结果显示:(1)、银染法和荧光染色法呈现的DNA电泳条带带型一致,并且荧光染色法步骤更为简单,可替代传统银染法进行SSR电泳检测;(2)、十对SSR引物在所有样本中均能产生有效扩增,其中位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IGF-2)基因的SSR位点(SSR4)经PCR扩增后的片段长度在南阳黄牛和其它品种间呈现差异性,表明该SSR可作为南阳黄牛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有效标记。
郝慧静[8](2016)在《利用染色体基因组上多拷贝16S rRNA基因鉴定耶尔森菌属细菌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API20E生化鉴定系统是肠杆菌科细菌鉴定的金标准,但在耶尔森菌鉴定中,API20E生化鉴定试剂条所能鉴定的耶尔森菌种类有限,除鉴定的结果不稳定外,不同种耶尔森菌还会出现相同的代谢谱,如弗氏耶尔森菌和中间型耶尔森菌具有相同的API20E生化编码,因此还需要多种分子生物学方法作为辅助加以鉴别。16S rRNA(小核糖体RNA)基因常用于原核生物种属的分类及鉴定。但16S rRNA基因在原核生物中为多拷贝基因,且不同拷贝之间存在异质性,使用单一拷贝16S rRNA基因进行物种鉴定会出现鉴定错误的情况。因此,我们欲通过结合耶尔森菌属细菌内多个拷贝的16S rRNA基因信息,探讨不同种耶尔森菌不同拷贝间的异质性及对系统发育鉴定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从本实验室选取744株耶尔森菌属细菌,通过T载体克隆的方法,对每株菌随机挑选5个16S rRNA基因克隆子,通过测序技术得到基因序列。对24株来自NCBI的全基因组测序株,采用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选取5条16S rRNA基因信息。然后结合所有菌株内5个16S rRNA基因信息,对768株菌建立系统发育树,分析耶尔森菌属细菌的分类情况。结果本研究共涵盖了768株耶尔森菌属细菌,共10个种,每株菌得到5条16S rRNA基因信息,所有菌株共3840条16S rRNA基因序列,按照一个碱基不同视为不同类型16SrRNA基因序列,共分为439个型别。分析每株菌的5个克隆子所包含的16S rRNA基因类型数发现,60%菌株包括2-3个16SrRNA基因类型,18%菌株包括4个类型,17%的菌株只有1种16S rRNA类型,而五个克隆子均为不同类型的菌株所占比例最少,为5%;比较五种耶尔森菌种间菌株内16S rRNA基因种类,可以看出假结核耶尔森菌、克氏耶尔森菌种内16S rRNA基因类型集中在I-2种,弗氏/中间型耶尔森集中在2-4种,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16S rRNA基因类型集中在2-3种,致病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则集中在1-3种。5个克隆子全为同一类型的比例,在致病性小肠耶尔森菌为23.5%,非致病性小肠耶尔森菌仅为8.6%。在鼠疫耶尔森与假结核耶尔森中没有发现5个克隆子均为不同种类型16S rRNA基因的菌株;比较耶尔森菌属细菌内多个拷贝16S rRNA基因相似性发现,同一菌株的5个拷贝16S rRNA基因相似度大部分在99%以上,有9株差异较大,低于98.7%。综合菌株5条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耶尔森菌种间的聚类结果基本与生化鉴定结果相符,大部分耶尔森菌能形成相应种内聚类群;使用此方法亦能区分用生化反应鉴定难以区分的弗氏耶尔森菌与中间型耶尔森菌;同时也发现有个别克氏耶尔森菌由于种内变异度高,有种间交叉聚类现象,但并不影响鉴定的整体趋势。同时发现,每种菌有其优势序列,部分种间有完全一致的16S rRNA基因序列。结论1、耶尔森菌属细菌16S rRNA基因为多拷贝基因,大部分菌株不同拷贝间序列并不相同,个别菌株超过16S rRNA基因细菌鉴定阈值鉴,使用单个16S rRNA基因进行种类鉴定出现错误的机率会很大。2、通过综合多个16S rRNA基因信息进行耶尔森菌种类鉴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耶尔森菌种间的鉴别力。3、拥有相同的16S rRNA基因的不同种耶尔森菌,在细菌鉴定时还需结合其他鉴定方法。
李晚霞[9](2016)在《四川省部分地区养鸡场沙门氏菌带菌情况的调查及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试验》文中指出禽沙门氏菌感染可引起禽类各种各样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禽沙门氏菌病在我国养禽业流行广泛,各地区流行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并不完全相同,致病力差异明显。禽沙门氏菌可通过消化道,交配、人工授精等方式水平传播,也可垂直传播。家禽一旦感染沙门氏菌,轻则引起生长受限,重则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下降、出孵后雏鸡大量死亡,病鸡腹泻、组织器官变性坏死、死亡数增高,给养禽业带来重大损失。由于临床抗菌素的不规范使用使沙门氏菌病得不到有效控制,且极易形成耐药性的沙门氏菌的泛滥。为了了解四川地区养鸡场沙门氏菌带菌情况,我们在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对四川11个地区的养鸡场采集的915个样本进行了沙门氏菌的带菌情况调查,通过细菌分离纯化,三糖铁生化试验,PCR鉴定及血清型鉴定等方法获得96株沙门氏菌,分属于4个血清群,8个血清型。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对分离到的96株沙门氏菌进行了21种临床常见药物的药敏试验,筛选出对分离菌具有高度敏感性、便于临床使用的药物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同时检出具有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的沙门氏菌。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如下:一 四川省11个地区沙门氏菌的分离纯化及血清学鉴定1.采用常规方法对采集样本进行沙门氏菌分离纯化实验将临床采集的915份样本前增菌、选择性增菌后,转种至SS、HE培养基培养、纯化。2.分离菌株三糖铁试验将分离纯化后符合沙门氏菌特征的菌株,进行三糖铁试验。3.采用PCR方法检测沙门氏菌inv A基因采用Primer5软件设计的引物,扩增特异的722bp核苷酸片段,参照朱丽娜建立PCR反应体系和优化PCR扩增条件,对符合沙门氏菌三糖铁试验结果的样本进行检测,共检出inv A基因阳性菌株103株,检出率为11.26%(103/915)。4.样本沙门氏菌的血清型鉴定将PCR检出的103株inv A基因阳性菌,进行沙门氏菌A-F多价抗体O血清凝集试验,96株阳性。96株沙门氏菌菌株分属于B、C、D和E 4个血清群,8个血清型,其中仙台沙门氏菌(46/96)为优势血清型,其次为布伦登卢普沙门氏菌(9/96)、马流产沙门氏菌(8/96)、巴尔多沙门氏菌(6/96)、猪霍乱沙门氏菌(5/96)、纽波特沙门氏菌(3/96)和加瓦尼沙门氏菌(3/96)以及山夫登堡沙门氏菌(2/96);未能定型的沙门氏菌有14株。通过观察,沙门氏菌血清型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3株纽波特沙门氏菌分布于四川新津,9株布伦登卢普沙门氏菌分离自四川彭州;值得注意的是纽波特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的多种宿主致病性,具有公共卫生学意义。5.样本采集地的鸡沙门氏菌带菌情况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对四川11个地区养鸡场采集的915个样本的沙门氏菌检出率为10.49%(96/915)。被检地区鸡沙门氏菌检出量分别为:邛崃10株(10/88)、乐至3株(3/19)、金堂11株(11/115)、广汉16株(16/173)、新津9株(9/78)、眉山38株(38/120)和彭州9株(9/19);简阳(0/190)、雅安(0/22)、双流(0/85)、龙泉(0/3)等地的养鸡场采集的样本中没有检出沙门氏菌;其中彭州检出率最高40.91%,其次是眉山31.67%、乐至15.79%。在被检地区养鸡场的各种年龄鸡群养殖中,育雏阶段030日龄沙门氏菌的带菌率最高,为28.22%(68/241);3160日龄的幼雏和年龄大于120日龄鸡只(主要是产蛋鸡)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82%(4/83)、4.29%(19/443);6190日龄的中雏鸡(主要为商品鸡)沙门氏菌的检出率为7.35%(68/926);91120日龄的鸡(主要为蛋鸡)沙门氏菌的检出率0%(0/80)。笼养鸡的沙门氏菌的检出率4.76%(28/588)明显低于圈舍地面散养鸡的检出率20.20%(58/287)。二沙门氏菌分离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分析采用WHO推荐的Kirby-Bauer法对分离鉴定的96株鸡沙门氏菌进行了21种临床常用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并按照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的卫生部制定《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标准》(WS/T125-1999)进行试验结果判定。1.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试验显示对分离菌敏感性较高的药物:?-内酰胺类的头孢菌素类:头孢曲松(CRO)91.7%(88/96)、头孢唑林(CEZ)88.5%(85/96)、头孢噻肟(CLA)67.7%(65/96);氨基糖甙类:丁胺卡那霉素(AMK)99%(95/96)、庆大霉素(GEN)89.6%(86/96)、大观霉素(SPT)75%(72/96)、新霉素(NEO)87.5%(84/96)、卡那霉素(KAN)83.3%(80/96);喹诺酮类:培氟沙星(PEF)97.9%(94/96)、氧氟沙星(OFX)91.7%(88/96)、环丙沙星(CIP)92.7%(89/96)、诺氟沙星(NOR)72.9%(70/96);四环素类:多西环素(DOX)63.5%(61/96);氯霉素类:氟苯尼考(FLO)82.3%(79/96);多粘菌素类:多粘菌素B(PMB)93.8%(90/96)。试验显示对分离菌敏感性较低的药物:?-内酰胺类的青霉菌素类:阿莫西林(AMO)38.5%(37/96)、氨苄西林(AMP)25%(24/96);?-内酰胺类的头孢菌素类:头孢拉定(CRD)49%(47/96)、头孢氨苄(CFL)54.2%(52/96);氨基糖甙类:链霉素(STR)13.5%(13/96);磺胺类:复方新诺明(SXT)34.4%(33/96)。2.耐药性分析对选择的21种临床常用药物,多数沙门氏菌的分离菌显示药物耐受,耐药率从1%66.7%不等。?-内酰胺类的青霉菌素类的耐药率:阿莫西林(AMO)61.5%(60/96)、氨苄西林(AMP)66.7%(64/96);?-内酰胺类的头孢菌素类耐药率分别为:头孢拉定(CRD)31.2%(30/96)、头孢噻肟(CLA)4.2%(4/96)、头孢唑林(CEZ)9.4%(9/96)、头孢氨苄(CFL)28.1%(27/96)、头孢曲松(CRO)1%(1/96);氨基糖甙类药物的耐药率:丁胺卡那霉素(AMK)1%(1/96)、庆大霉素(GEN)10.4%(10/96)、大观霉素(SPT)11.5%(11/96)、新霉素(NEO)8.3%(8/96)、卡那霉素(KAN)8.3%(8/96)、链霉素(STR)63.5%(61/96);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培氟沙星(PEF)1.1%(1/96)、氧氟沙星(OFX)1%(1/96)、环丙沙星(CIP)6.2%(6/96)、诺氟沙星(NOR)8.3%(8/96);四环素类的多西环素(DOX)耐药率:33.3%(32/96);氯霉素类的氟苯尼考(FLO)耐药率:12.5%(12/96);多粘菌素类的多粘菌素B(PMB)的耐药率:6.2%6/96)以及磺胺类药复方新诺明(SXT)的耐药率:64.6%(62/96)。96株沙门氏菌分离菌中有53株表现为多重耐药,多重耐药情况达到55.21%(53/96),多重耐药严重。分离菌中,耐4种药物的菌株最多,共23株;耐3种药物和6种药物的菌株,皆为11株;有1株分离菌甚至耐16种药物。
朱奇,陆斌兴,覃有泉,樊秋云[10](2015)在《沙门氏菌生物学研究进展》文中指出1885年沙门氏等在霍乱流行时分离到猪霍乱沙门氏菌,故定名为沙门氏菌属。沙门氏菌为常见的肠道病原菌之一,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目前已检测出沙门氏菌血清型2 500余种,我国已有292个血清型的报道,所致疾病统称沙门氏菌感染。沙门氏菌不但能引起家畜家禽及其他动物发生急性、慢性或隐性感染,而且还能通过污染食物导致人的食物中毒,对人类造成很大的威胁。在世界各国的各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居榜首。在英国,就以沙门氏菌为首位,美国则为第二位。我国内陆地区以沙门氏菌为首位。文章将对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二、家畜家禽DNA指纹图的研究进展(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畜家禽DNA指纹图的研究进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探索 ——以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一、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现状 |
五、研究对象 |
六、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第三章 高中生物学对STSE教育的要求与教材分析 |
一、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对STSE教育的要求 |
二、人教版必修一和必修二模块旧、新教材中STSE内容比较研究 |
三、2016年-2020年全国卷(生物)STSE试题分析 |
第四章 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施现状 |
一、调查综述 |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 |
三、落实STSE教育的建议 |
第五章 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施方式 |
一、实施STSE教育的教学原则 |
二、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学课堂的实施方式 |
第六章 融入STSE教育理念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设计 |
三、实验结果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不足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附录七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2)患病江豚微生态变化及迁地背景下江豚保护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长江江豚概况 |
1.1 江豚分类 |
1.2 江豚的地理分布 |
1.3 长江江豚的生活习性及特征 |
1.4 长江江豚现状 |
1.5 长江江豚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 |
2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概述 |
2.1 迁地保护 |
2.2 江豚迁地保护历史 |
2.3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现状 |
2.3.1 湖北石首天鹅洲江豚保护区天鹅洲故道江豚繁育群体 |
2.3.2 安徽铜陵淡水豚保护区夹江江豚繁育群体 |
2.3.3 安徽安庆西江迁地保护区江豚繁育群体 |
2.3.4 湖北何王庙/湖南集成垸迁地保护区江豚繁育群体 |
2.3.5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人工养殖种群 |
2.4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面临的问题 |
2.4.1 半自然水域长江江豚的繁殖生物学研究欠缺 |
2.4.2 长江江豚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 |
2.4.3 人工调控和生态补偿机制不足 |
2.4.4 人为伤害和气候条件是潜在的致危因素 |
3 鲸豚类动物疾病研究进展 |
3.1 海洋鲸豚类动物细菌性疾病研究进展 |
3.2 海洋鲸豚类动物病毒性疾病研究进展 |
3.2.1 鲸豚源麻疹病毒 |
3.2.2 鲸类痘病毒 |
3.2.3 鲸类乳头状瘤病毒 |
3.2.4 疱疹病毒/类疱疹病毒 |
3.2.5 流感病毒 |
3.2.6 其他病毒 |
3.3 海洋鲸豚类动物真菌性疾病研究进展 |
3.4 海洋鲸豚类动物寄生虫性疾病研究进展 |
4 长江江豚疾病研究概况 |
4.1 长江江豚疾病研究现状 |
4.1.1 解剖学研究 |
4.1.2 血液生理学研究 |
4.1.3 饲养管理研究 |
4.1.4 疾病相关研究 |
4.2 有关长江江豚疾病防控的几点讨论 |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部分 试验部分 |
第一章 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试验试剂 |
2.2 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长江江豚源细菌的分离鉴定 |
2.2.3 长江江豚肠道菌群16SrDNA测定 |
3 结果 |
3.1 长江江豚细菌性样品采集结果 |
3.2 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
3.2.1 呼吸孔样本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
3.2.2 粪便样本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
3.2.3 内脏组织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
3.2.4 皮肤病灶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
3.2.5 腹腔积液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
3.2.6 胸腔积液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
3.2.7 血液样本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
3.3 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及染色镜检结果 |
3.4 细菌理化鉴定结果 |
3.5 细菌PCR鉴定结果 |
3.6 长江江豚肠道菌群16SrDNA测定结果 |
3.6.1 测序数据处理 |
3.6.2 OTU分析和物种注释 |
3.6.3 各样品细菌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 |
4 分析与讨论 |
4.1 长江江豚样品采集方法和处理方法的选择 |
4.2 水生哺乳动物细菌性疾病检测方法 |
4.3 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流行情况 |
4.4 江豚呼吸道菌群与疾病的相关性 |
4.5 江豚胃肠道菌群与疾病的相关性 |
4.6 长江江豚的主要致病菌 |
5 总结 |
第二章 长江江豚主要致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细菌样本 |
2.1.2 试验动物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试验试剂 |
2.2 方法 |
2.2.1 细菌培养特性观察 |
2.2.2 细菌理化特性鉴定 |
2.2.3 PCR扩增和测序 |
2.2.4 基因序列分析 |
2.2.5 药物敏感性试验 |
2.2.6 细菌致病性试验 |
3 结果 |
3.1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
3.1.1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细菌培养特性 |
3.1.2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
3.1.3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遗传进化关系 |
3.1.4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
3.1.5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
3.2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
3.2.1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细菌培养特性 |
3.2.2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
3.2.3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遗传进化关系 |
3.2.4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
3.2.5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
3.3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
3.3.1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细菌培养特性 |
3.3.2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
3.3.3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遗传进化关系 |
3.3.4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
3.3.5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
3.4 魔氏摩根菌YMM-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
3.4.1 魔氏摩根菌YMM-AQ株细菌培养特性 |
3.4.2 魔氏摩根菌YMM-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
3.4.3 魔氏摩根菌YMM-AQ株遗传进化关系 |
3.4.4 魔氏摩根菌YMM-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
3.4.5 魔氏摩根菌YMM-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
3.5 大肠杆菌YE-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
3.5.1 大肠杆菌YE-AQ株细菌培养特性 |
3.5.2 大肠杆菌YE-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
3.5.3 大肠杆菌YE-AQ株遗传进化关系 |
3.5.4 大肠杆菌YE-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
3.5.5 大肠杆菌YE-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
3.6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
3.6.1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细菌培养特性 |
3.6.2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
3.6.3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遗传进化关系 |
3.6.4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
3.6.5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
4 讨论 |
4.1 长江江豚常见致病菌的培养特性 |
4.2 长江江豚源细菌的鉴定方法 |
4.3 长江江豚源细菌的耐药性 |
4.4 长江江豚源细菌的致病性 |
5 结论 |
第三章 长江江豚病毒性疾病研究初探 |
1 研究背景 |
1.1 病毒性疾病对人和动物的危害 |
1.2 长江江豚病毒性疾病研究现状 |
1.3 未知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病料样本 |
2.1.2 试验仪器 |
2.1.3 试验试剂耗材 |
2.2 方法 |
2.2.1 试验流程 |
2.2.2 测序数据质控 |
3 结果 |
3.1 测序数据质控 |
3.2 去除宿主污染 |
3.3 病毒组成分析 |
3.4 数据组装 |
3.5 病毒序列鉴定 |
3.5.1 基于参考序列的鉴定 |
3.5.2 Denovo病毒序列鉴定 |
3.5.3 基于参考序列鉴定与Denovo序列鉴定的比较 |
3.6 病毒丰度 |
3.7 基因预测 |
3.8 功能分析 |
4 分析与讨论 |
4.1 高通量测序技术与未知病毒检测 |
4.2 长江江豚病毒宏基因组学样本的处理 |
4.3 检测相关病毒分析 |
5 总结 |
第四章 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 |
2.2.2 长江江豚血液学研究 |
2.2.3 长江江豚健康体检方法的建立 |
2.2.4 长江江豚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 |
2.2.5 长江江豚典型病例诊治分析 |
3 结果 |
3.1 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 |
3.1.1 围网环境下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 |
3.1.2 迁地保护区大面积水域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 |
3.1.3 疗养池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 |
3.2 长江江豚血液学研究 |
3.2.1 长江江豚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方法的建立 |
3.2.2 长江江豚正常生理生化指标参考范围的确定 |
3.2.3 长江江豚生理生化指标与其疾病的相关性 |
3.2.4 长江江豚健康体检技术规范 |
3.2.5 长江江豚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 |
3.2.6 长江江豚典型病例诊治分析 |
4 分析与讨论 |
5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近交合作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遗传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英汉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合作猪 |
1.1.1 品种的形成 |
1.1.2 分布情况 |
1.1.3 生态环境 |
1.1.4 饲养方式 |
1.1.5 体貌特征 |
1.1.6 生活习性 |
1.1.7 生长性能 |
1.1.8 生产性能 |
1.1.9 利用前景 |
1.2 近交系动物 |
1.2.1 实验动物的发展方向及意义 |
1.2.2 近交系动物的概念与作用 |
1.2.3 近交系动物的优缺点 |
1.2.4 近交系动物的应用 |
1.3 血液理化指标 |
1.3.1 血液生理指标 |
1.3.2 血液生化指标 |
1.3.3 血液理化指标的意义 |
1.4 遗传质量监测 |
1.4.1 实验动物常用遗传质量监测的方法 |
1.4.2 实验动物遗传质量监测的目的及意义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近交合作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分析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仪器 |
2.1.3 试剂与材料 |
2.2 方法 |
2.2.1 血样采集与处理 |
2.2.2 血常规检测项目与方法 |
2.2.3 血液生化检测项目与方法 |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 |
2.3.1 血常规检测的比较 |
2.3.2 血液生化检测的比较 |
2.3.3 结果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近交合作猪微卫星位点遗传检测分析 |
3.1 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主要仪器 |
3.1.3 实验试剂及配制 |
3.2 方法 |
3.2.1 血样采集与处理 |
3.2.2 血细胞的制备 |
3.2.3 基因组提取 |
3.2.4 琼脂糖凝胶电泳 |
3.2.5 引物合成 |
3.2.6 PCR扩增 |
3.2.7 STR检测 |
3.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 |
3.3.1 基因组抽样检测 |
3.3.2 PCR产物检测 |
3.3.3 PCR产物片段大小 |
3.3.4 峰图 |
3.3.5 遗传多态性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4)我国部分地区牛结核病调查与牛肺外结核病病原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概述 |
2 牛结核病病原学 |
2.1 病原 |
2.2 基因组学 |
2.3 进化关系 |
2.4 毒力因子 |
2.5 抗分枝杆菌感染的作用机制 |
3 牛结核病的流行病学、发病学及其诊断 |
3.1 牛结核病的流行病学 |
3.1.1 传播途径 |
3.1.2 牛分枝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 |
3.1.3 家畜中的牛分枝杆菌 |
3.1.4 人源牛分枝杆菌 |
3.2 肺结核与肺外结核的发病学 |
3.3 牛结核病的诊断 |
3.3.1 皮内变态反应 |
3.3.2 基于血液的试验方法 |
4 国内外防控模式 |
4.1 牛结核病的防控现状 |
4.2 国外发达国家牛结核病的防控模式 |
4.2.1 欧盟等发达国家基本策略和主要措施 |
4.2.2 英国的牛结核病防控策略 |
4.3 我国牛结核病的防控策略 |
第二章 2015-2018年我国部分地区牛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 |
第一节 2015-2018年我国部分地区牛结核病免疫学检测 |
1 材料 |
1.1 样品 |
1.2 主要试剂耗材 |
1.2.1 试剂 |
1.2.2 耗材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现场问卷调查 |
2.2 现场采样调查 |
2.2.1 比较皮内变态反应(SICCT) |
2.2.2 IFN-γ试验 |
3 结果和分析 |
3.1 现场调查结果 |
3.1.1 检疫情况 |
3.1.2 症状和剖检情况 |
3.2 SICCT检测结果 |
3.3 IFN-γ试验检测结果 |
3.4 时间分布 |
3.5 区间分布 |
3.6 群间分布 |
3.7 重点省份bTB流行情况 |
3.8 禽分枝杆菌等的感染情况 |
4 讨论 |
4.1 群发性特征 |
4.2 流行率 |
4.3 区域分布 |
4.4 非特异性干扰 |
5 结论 |
第二节 牛分枝杆菌的分离鉴定 |
1 材料 |
1.1 病料 |
1.2 培养基 |
1.2.1 丙酮酸钠培养基 |
1.2.2 罗氏培养基 |
1.2.3 7H11培养基 |
1.2.4 7H9培养基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病料的采集 |
2.2 病料的处理 |
2.3 分枝杆菌的分离培养 |
2.4 临床分离株的萋尼氏抗酸染色 |
2.5 细菌DNA的提取及浓度测定 |
2.6 临床分离株的种属多重PCR鉴定 |
2.6.1 引物的合成 |
2.6.2 反应体系与程序 |
2.6.3 判定标准 |
2.7 临床分离株MTBC群内PCR鉴定 |
2.7.1 引物合成 |
2.7.2 反应体系与程序 |
2.7.3 判定标准 |
3 结果 |
3.1 剖检病变 |
3.2 分枝杆菌的分离培养结果 |
3.3 临床分离株的萋尼氏抗酸染色观察 |
3.4 细菌DNA的提取及其浓度 |
3.5 分枝杆菌种属鉴定结果 |
3.6 MTBC鉴定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章 牛肺外结核的综合诊断与病原分离鉴定 |
1 材料 |
1.1 试剂和培养基 |
1.2 耗材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试验牛场背景 |
2.2 综合诊断策略 |
2.2.1 免疫学检测方法 |
2.2.2 剖检 |
2.2.3 病料的采集 |
2.2.4 奶样和粪便的采集 |
2.2.5 病理学诊断 |
2.2.6 病原分离培养 |
2.2.7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 针对性防控措施及效果评价 |
2.3.1 针对性防控措施 |
2.3.2 防控效果评价 |
3 结果 |
3.1 免疫学综合检测结果 |
3.2 剖检结果 |
3.3 病理学诊断结果 |
3.3.1 HE染色 |
3.3.2 Z-N抗酸染色 |
3.4 病原分离鉴定结果 |
3.4.1 组织病料分离鉴定结果 |
3.4.2 奶样和粪便样品分离鉴定结果 |
3.5 综合诊断结果 |
3.6 防控效果评价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章 牛肺外结核临床分离株致病性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及菌株 |
1.1.1 实验动物 |
1.1.2 菌株 |
1.2 主要试剂耗材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攻毒程序 |
2.3 剖检 |
2.4 组织病理学观察 |
2.5 靶器官组织匀浆的活菌培养 |
3 结果 |
3.0 实验兔生理状况 |
3.1 剖检结果 |
3.2 组织病理学结果 |
3.2.1 HE染色 |
3.2.2 Z-N抗酸染色 |
3.3 组织匀浆活菌培养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五章 牛肺外结核分离株基因分型与全基因组测序及系统进化分析 |
1 材料 |
1.1 菌株 |
1.1.1 分型菌株 |
1.1.2 测序菌株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MIRU-VNTR |
2.1.1 引物的设计合成 |
2.1.2 反应体系与程序 |
2.1.3 聚类分析 |
2.1.4 各位点分辨率的计算 |
2.2 全基因组测序与分析 |
2.2.1 核酸的提取 |
2.2.2 全基因组测序 |
2.2.3 标准参考序列和数据分析所用的其他MTBC菌株序列的获得 |
3 结果 |
3.1 MIRU-VNTR基因分型多态性结果 |
3.1.1 检测样品结果重复性和准确性 |
3.1.2 不同VNTR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结果 |
3.1.3 牛分枝杆菌VNTR位点的等位基因多态性 |
3.1.4 MIRU-VNTR聚类分析结果 |
3.2 全基因组测序结果 |
3.2.1 测序数据评估结果 |
3.2.2 全基因组测序数据的初步分析 |
3.2.3 基于WGS-SNP的系统发育分析 |
3.2.4 全基因组数据的初步比对分析 |
3.3 肺结核和肺外结核差异基因研究 |
3.3.1 差异基因的比对分析结果 |
3.3.2 差异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5)我国地方鸭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品种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本研究所用鸭遗传资源简介 |
1.3 微卫星标记 |
1.3.1 微卫星概述 |
1.3.2 微卫星标记优点 |
1.3.3 微卫星标记的局限性 |
1.3.4 微卫星分型技术 |
1.3.5 STR标记在畜禽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
1.4 畜禽品种鉴定的概述 |
1.4.1 形态学标记 |
1.4.2 细胞学标记 |
1.4.3 生化标记 |
1.4.4 DNA分子标记技术 |
1.4.5 微卫星标记在生物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地方鸭遗传资源体重和体尺性状测定及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动物 |
2.1.2 测量工具 |
2.1.3 测定指标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鸭品种体重与体尺各项基本参数 |
2.2.2 鸭品种体重、体尺相关性分析 |
2.2.3 体尺对体重指标的回归分析(逐步回归分析) |
2.2.4 部分鸭品种体重和体尺性状与中国家禽品种志比较 |
2.3 讨论 |
2.3.1 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特征 |
2.3.2 体重与体尺相关性分析 |
第3章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对不同鸭遗传资源群体结构分析及品种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动物 |
3.1.2 血液DNA提取 |
3.1.3 全基因组重测序 |
3.2 结果分析 |
3.2.1 基因组DNA检测结果 |
3.2.2 群体结构分析 |
3.2.3 品种鉴定 |
3.3 讨论 |
3.3.1 15个鸭遗传资源群体结构关系分析 |
3.3.2 15个鸭遗传资源的系统发生关系 |
3.3.3 15个鸭遗传资源鉴定 |
第4章 我国6个小体型鸭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品种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本采集 |
4.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1.3 DNA提取 |
4.1.4 溶液配制 |
4.1.5 PCR反应体系及引物设计 |
4.1.6 PCR产物检测 |
4.1.7 STR分型测序 |
4.1.8 统计原理与基因型判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4.2.2 PCR扩增产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
4.2.3 10对荧光引物的最优化反应条件 |
4.2.4 荧光PCR产物的STR分型 |
4.2.5 所选微卫星座位的遗传参数 |
4.2.6 引物在单个群体中的群体遗传学参数 |
4.2.7 F统计量 |
4.2.8 单个群体的遗传学参数分析 |
4.2.9 遗传距离及其初步应用 |
4.2.10 群体结构分析 |
4.2.11 利用特有等位基因型进行品种鉴定 |
4.2.12 利用共有基因型频率进行品种鉴定 |
4.3 讨论 |
4.3.1 各群体的样本含量 |
4.3.2 群体遗传学参数与遗传距离 |
4.3.3 Structure程序分析 |
4.3.4 品种鉴定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大理地区NTM临床分离优势菌群MLVA法基因分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词与英汉对照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10株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菌种鉴定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部分NTM菌落生长情况 |
2 抗酸染色镜检结果 |
3 非结核分枝杆菌传统法鉴定结果 |
4 16S rRNA和hsp65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
5 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及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 |
6 菌种分布情况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大理地区鸟分枝杆菌MLVA法基因分型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南阳黄牛EST-SSR分子标记开发及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南阳黄牛研究进展 |
1.1.1 南阳黄牛品种特性 |
1.1.2 南阳黄牛资源现状 |
1.1.3 南阳黄牛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 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1.2.1 分子标记概述 |
1.2.2 分子标记类型 |
1.2.3 分子标记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1.3 EST-SSR标记开发与应用 |
1.3.1 EST-SSR概述 |
1.3.2 EST-SSR开发 |
1.3.3 EST-SSR应用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牛EST-SSR分析和引物设计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数据库 |
2.1.2 软件 |
2.1.3 EST序列处理 |
2.1.4 EST序列注释 |
2.1.5 EST-SSR分析 |
2.1.6 引物设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EST-SSR类型与分布 |
2.2.2 功能基因注释 |
2.2.3 EST-SSR筛选 |
2.2.4 SSR引物 |
2.3 讨论 |
第三章 SSR位点多态性检测与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DNA提取 |
3.1.3 DNA质量检测 |
3.1.4 PCR扩增 |
3.1.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3.1.6 银染法 |
3.1.7 荧光染色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DNA纯度与完整性 |
3.2.2 银染法和荧光染色法对比 |
3.2.3 多态性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8)利用染色体基因组上多拷贝16S rRNA基因鉴定耶尔森菌属细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1 实验仪器 |
1.1.2 主要生化试剂 |
1.1.3 培养基与试剂配制 |
1.2 参考菌株及参考序列来源 |
1.3 实验方法 |
1.3.1 标本采集 |
1.3.2 标本DNA的提取 |
1.3.3 PCR初筛标本 |
1.3.4 菌株分离培养 |
1.3.5 生化鉴定与生物分型 |
1.3.6 提取目的菌株核酸 |
1.3.7 16S rRNA基因T载体克隆 |
1.3.8 序列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目的菌株分离情况 |
2.2 16S rRNA基因类型数 |
2.3 不同种耶尔森菌菌株内16S rRNA基因相似性比较 |
2.4 16S rRNA基因序列聚类分析 |
2.5 不同种耶尔森菌16S rRNA优势基因类型 |
2.6 不同种间耶尔森菌的16S rRNA共有基因序列分布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9)四川省部分地区养鸡场沙门氏菌带菌情况的调查及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沙门氏菌概述 |
2 沙门氏菌的危害 |
3.沙门氏菌的检测 |
4 抗菌药的耐药性 |
第二章 四川省部分地区养鸡场沙门氏菌带菌情况调查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样本来源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设备 |
1.4 沙门氏菌标准阳性菌株 |
2 试验方法 |
2.1 分离纯化 |
2.1.1 增菌 |
2.1.2 分离培养 |
2.1.3 纯化培养 |
2.2 三糖铁试验 |
2.3 沙门氏菌PCR鉴定 |
2.3.1 PCR模板制备 |
2.3.2 PCR扩增反应 |
2.3.3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4 血清学鉴定 |
2.4.1 沙门氏菌A~F多价菌体O抗原鉴定 |
2.4.2 血清学分型 |
2.5 菌株的保存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沙门氏菌分离纯化和鉴定 |
3.1.1 分离纯化 |
3.1.2 沙门氏菌三糖铁试验 |
3.1.3 沙门氏菌PCR鉴定部分结果 |
3.1.4 血清型鉴定结果 |
3.2 被调查的鸡群沙门氏菌带菌情况 |
3.2.1 被调查区域沙门氏菌的检出率 |
3.2.2 被调查区域鸡群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分布 |
3.2.3 被调查区域鸡群不同日龄沙门氏菌的带菌率 |
3.2.4 被调查区域不同养殖方式的沙门氏菌的带菌率 |
4 讨论 |
4.1 检验方法 |
4.2 分离菌株血清型 |
4.3 沙门氏菌分离率 |
5 小结 |
第三章 沙门氏菌分离株药敏试验 |
1 实验材料 |
1.1 菌株来源 |
1.2 主要仪器 |
1.3 药敏纸片 |
1.4 主要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菌液制备 |
2.2 药敏试验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药敏试验结果 |
3.2 耐药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5.1 沙门氏菌敏感性和耐药性分析 |
5.2 分离沙门氏菌多重耐药情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沙门氏菌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生物学特性 |
1.1 形态与染色 |
1.2 培养特性 |
1.3 生化特性 |
1.5 毒素特性 |
1.6抵抗力 |
1.7 致病性 |
1.8 免疫性 |
2 检测方法 |
2.1传统检测方法 |
2.2 免疫学方法 |
2.2.1 酶联免疫吸附 |
2.2.2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 |
2.2.3斑点免疫金渗滤法 |
2.2.4 免疫磁性分离技术 |
2.2.5免疫荧光标记 |
2.2.6自动酶标免疫检测仪 |
2.2.7 葡萄球菌A蛋白协凝试验法 |
2.3 分子生物学方法 |
2.3.1 聚合酶链反应 (PCR) 技术 |
2.3.2 核酸探针 |
2.3.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
2.3.4 基因芯片技术 |
2.3.5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 |
2.3.6 荧光定量PCR |
2.3.7 噬菌体裂解试验 |
2.3.8 原位荧光LAMP技术 |
3 结语 |
四、家畜家禽DNA指纹图的研究进展(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探索 ——以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一、二为例[D]. 王洁. 石河子大学, 2021
- [2]患病江豚微生态变化及迁地背景下江豚保护性研究[D]. 刘志刚.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3]近交合作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遗传特性的研究[D]. 杨帆.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4]我国部分地区牛结核病调查与牛肺外结核病病原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 许芳.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5]我国地方鸭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品种鉴定[D]. 王统苗. 扬州大学, 2020
- [6]大理地区NTM临床分离优势菌群MLVA法基因分型研究[D]. 田景辉. 大理大学, 2019(01)
- [7]南阳黄牛EST-SSR分子标记开发及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D]. 汪海燕. 南阳师范学院, 2019(08)
- [8]利用染色体基因组上多拷贝16S rRNA基因鉴定耶尔森菌属细菌的研究[D]. 郝慧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6(02)
- [9]四川省部分地区养鸡场沙门氏菌带菌情况的调查及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试验[D]. 李晚霞. 西南民族大学, 2016(07)
- [10]沙门氏菌生物学研究进展[J]. 朱奇,陆斌兴,覃有泉,樊秋云.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