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是藏书管理的重要环节——以我馆图书的新陈代谢为例

淘汰是藏书管理的重要环节——以我馆图书的新陈代谢为例

一、剔除是藏书管理的重要环节——以我馆藏书代谢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欧丽清[1](2014)在《浅谈学校图书馆藏书剔除工作——以广西团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结合广西团校图书馆藏书剔除的现状和实际操作经验,阐述了藏书剔除工作的迫切性、重要性、阻碍因素、原则与方法,并介绍了剔除藏书的处理途径。

黄群娣[2](2011)在《公共图书馆藏书清点工作探讨》文中认为介绍了公共图书馆藏书清点工作面临的新变化,论述了藏书清点工作的问题分类,以东莞图书馆藏书清点工作为例,探讨了藏书清点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宋海沂[3](2011)在《图书馆搬迁策略》文中认为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新建、扩建图书馆。针对图书馆藏书搬迁这一实际工作,以我校为例,系统地探讨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利用藏书搬迁对图书馆的馆藏布局、藏书质量、馆藏结构等管理工作进行一次提升,进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范兴坤[4](2010)在《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文中提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48年针对党在新时期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时特别强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国实现社会管理的规则是党的政策,而非法律,即使是在已改革开放30年、提倡“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化社会的今天,长期以来依靠政策和行政系统实现社会管理的传统仍然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国家管理包括图书馆事业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的首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在图书馆事业领域制定颁布的地方法规、行政法规及各种制度,都仍然是在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和各级政府社会发展政策框架下发挥作用。因此,对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研究和了解,必须在对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对政府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指导政策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和社会环境政策的了解,需要有适用的科学方法。政策科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学者开创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了一门基础雄厚、专业系统、研究手段多样的成熟学科,并已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实践和学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图书馆学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起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问题,也开始尝试结合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研究,期望通过借助政策科学的帮助加强图书馆事业的研究,但惜乎研究成果数量不多、研究深度也稍嫌不够。该论文是在宏观上将我国1978-2008年三十年间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作为考察对象,以政策科学研究的模式和方法作为工具,在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政策进行总体评价的基础上,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及政策特点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研究。论文第一章《导论》部分,定义了研究的相关背景,对以政策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国内外情况进行了综述和评介,介绍了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作为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的综合性介绍部分,分别以阶段性方式和综述性方式介绍了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变化的特点,认为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思想的指引下,图书馆事业通过内部改革和对外开放,开始形成符合事业客观规律的政策体系,逐步实现了事业政策的科学化、客观化,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效率化和效益化的发展;在篇章结构上,第三、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全面介绍了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社会环境,包括建国后三十年(1949-1978)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史及挫折,介绍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图书馆发展的总体情况,介绍了1949-1978年间的政策演变及相关影响因素;改革开放后,对我国图书馆事业产生巨大影响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图书馆事业的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直接引导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图书馆界的努力方向;该章并结合我国图书馆系统现实状态,分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四个方面讨论了中观政策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制定的影响;第四章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主体情况,分别介绍了国家立法机关、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各级行政及事业管理部门、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图书馆的情况,以及他们所制定的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种类及政策特点等方面的内容;第五章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部分,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情况,分管理、文献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建设、技术建设、建筑等几个方面,对我国30年来在这些方面的政策进行了分类缕析和总结述评,使各领域的政策沿革通过研究变得更为清晰,并据此总结出这些政策在变化过程中的特点;第六章是研究的实证部分。图书馆立法是我国当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界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论文的研究方向,以政策分析的过程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的问题,按照政策过程划分模式,以立法的提出、法律的制定、法律实施、法律监测、法律效果评价、法律修正和终止的六个阶段讨论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过程,对立法在不同阶段的观点、立法背景、立法理论研究及立法进度进行了汇总和综述性研究,认为我国当前的图书馆法建设在立法基础、立法程序和进度发展上是符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客观现实的,图书馆界和社会在《图书馆法》立法上的努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在结束语部分,以从制度建设角度考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三个部分陈述了作者对我国1978年以来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的总体认识,认为政策建设的基础在于图书馆事业的制度设计,需要从事业制度设计的基本点着手解决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当前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为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教科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的未来,图书馆事业政策需要检讨、完善、优化,基于法制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体系更需要新的发展。该论文的研究设想,是通过借用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建设实践与图书馆理论,以“政策科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在研究图书馆政策的过程中,实现“政策内容”和“政策形式”的有机结合;在覆盖领域上,实现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各领域政策的全面概括;在纵向政策整合上,实现对30年间主要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变化沿革的条理化分析;在研究目标上,实现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政策承前启后的价值论证;在体系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贯通……。但种种研究设想,受研究者理论水平、专业背景和研究时间、研究手段、资料完整度、资料取舍标准等种种条件的限制,每一个方面都只能部分地实现,而且在个别问题的研究上还逃不出“剪不断理还乱”的窘境,深感自己以后还需要更多地潜心学习,并在该论文研究方向上继续努力。对于已完成论文的不足,欢迎各位老师和同行批评指正。

金胜勇[5](2010)在《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践的发展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研究提供了迫切的要求。该研究旨在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概括,分析相关理论研究的主要范畴,梳理研究内容的逻辑关系,形成以目标为逻辑起点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框架,并对其具体内容进行论证。和谐社会的构建为该研究提供了理论契机,实践的发展为该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该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已有的研究现状对该研究提出了深层次的要求。论文共分九章,第三章到第八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三章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进行构建,第四章至第八章则主要论述目标导向型理论体系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概念和目标、相关理论、原则和机制、模式以及实现共建共享目标的保障等。该研究属理论研究,遵循演绎推理的一般逻辑对目标导向型理论体系进行构建,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表达。具体而言,主要使用文献法收集资料,使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资料。在收集资料过程中,除了采用文献法之外,“相关理论”部分计划使用德尔菲法做专家调查,“共建共享模式”部分使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做典型调查;在分析资料过程中,“理论体系类型”研究内容会使用比较法,“共建共享模式”特别是其中的““布局模式”、“共建模式”研究内容计划使用功能—结构分析法。研究表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包括的具体理论内容有: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概念、历史、目标等基本问题,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相关理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政策、法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机制,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方法、技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指,图书馆作为收藏和保存丰富文献信息资源、公开向公众提供信息和知识服务的社会机制,对信息资源所进行的共同选择、共同建设、共同组织、共同利用的社会活动,其目标是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合力建设并自由共享完整而不重复的信息资源体系,即“完整的学科拼图”。从理论发展来看,包括图书馆学五定律、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以及系统论、拥有与存取理论、资源配置理论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的相关理论,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起着重要的支撑、引导或借鉴作用。面向“完整学科拼图”目标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应该坚持共建与共享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以政府平衡为主、社会平衡和市场平衡为辅的动力机制,并坚持以科学的评估方法保证上述机制的实现。面向“完整学科拼图”目标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所应采取的管理模式是:在国务院下设一个全国信息资源建设委员会(或全国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直接负责各系统。各行业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所应采取的布局与共建模式应该是一个三级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体系,即在在全国建立几个一级信息资源单位,按照学科构成来分工建设信息资源,目标是保证各学科的一次信息资源达到完整级、数字化。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以课题招标的形式建立若干二级信息资源单位,主要任务是建设二次、三次信息资源,开发各种专题数据库。,而其余众多的三级信息资源单位将不再承担信息资源的建设任务。其服务模式即共享模式应该是:一级单位和二级单位主要承担信息资源共建任务,而三级单位的信息服务将主要集中于检索服务、专题服务、推送服务等更深层次的服务形式,同时要负责收集用户的信息需求,反馈给一、二级单位以促进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为实现“完整学科拼图”的共建共享目标,要求深入分析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宏观环境和影响因素,加大共建共享的人文保障、法律与制度保障、技术保障。论文的研究创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构建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第二,提出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完整学科拼图”目标;第三,确定了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郑春汛,赵伯兴[6](2009)在《网络时代下我国合作建立存储图书馆的现实意义》文中认为藏书大量增加与书库空间不足之间日益尖锐化、普遍化的矛盾,是各国图书馆正在努力探索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读者的个性化需求释放,对文献保障要求的提高,藏书剔除制度已显得不合时宜。发展数字化图书馆,由于不能完全取代纸质文献,所以不能从根本上缓解空间问题。存储图书馆在国外发展的成功案例,为我国文献保障与拓展存储空间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

左洪英,罗年珍[7](2009)在《试谈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剔旧工作》文中研究说明藏书剔旧工作是目前高校图书馆普遍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阐释了藏书剔旧的目的和对象,并就藏书剔旧出现的尴尬局面及如何走出困境进行了一番探析。

贾固清[8](1998)在《试论图书拒借的原因及对策》文中指出图书拒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从主客观因素方面分析了产生拒借的原因,提出了将拒借率控制在最小值的对策。

文正芳[9](1995)在《图书馆藏书评价方法探索》文中认为本文从分析图书馆藏书评价的意义和作用入手,探讨了藏书评价应包括的内容及应采取的形式和方法。

文正芳[10](1995)在《图书馆藏书评价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图书馆在经常地不断地补充藏书,要了解我们补充的藏书是否具有实用性、科学性,这就需要我们定期的对入藏的文献进行评价,才能得出结论.因此,搞好图书馆藏书评价,是我们开展图书馆藏书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图书馆怎样对藏书体系进行评价?进行藏书评价有哪些重要意义和内容?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和方法进行评价?这是开展这项工作应该了解的首要问题.

二、剔除是藏书管理的重要环节——以我馆藏书代谢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剔除是藏书管理的重要环节——以我馆藏书代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学校图书馆藏书剔除工作——以广西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藏书剔除工作的迫切性
    1.1 空间有限而藏书日益增多
    1.2 闲置藏书较多
    1.3 藏书质量下降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1.4 藏书剔除工作应制度化
2 藏书剔除工作的重要性
    2.1 缓解馆舍压力
    2.2 提高藏书质量
    2.3 提高馆藏利用率
    2.4 提高工作效率
    2.5 优化馆藏结构
3 藏书剔除工作的阻碍因素
    3.1 传统观念的影响
    3.2 图书馆的评估要求
    3.3 馆员人数与馆员素质
4 藏书剔除工作的原则与方法
    4.1 藏书剔除的原则
        4.1.1 时效性原则
        4.1.2 实用性原则
        4.1.3 专业性原则
        4.1.4 利用率原则
        4.1.5 外观性原则
    4.2 藏书剔除的方法
        4.2.1 制订藏书剔除计划
        4.2.2 列出藏书剔除初步清单
        4.2.3 保证登记造册一致
5 剔除藏书的处理
6 结语

(2)公共图书馆藏书清点工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藏书清点面临的新变化
    1.1 藏书地点的多元化
    1.2 藏书流通的实时性
    1.3 藏书变化的动态性
2 藏书清点工作问题分类
    2.1 图书典藏问题
    2.2 书目数据问题
    2.3 图书条码问题
    2.4 图书书标问题
    2.5 图书破损问题
3 东莞图书馆藏书清点工作情况
4 藏书清点工作中需注意的事项

(3)图书馆搬迁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馆藏清点
    1.1 清理库藏
    1.2 统计数据
    1.3 清点馆藏
2 藏书组织
    2.1 确立新的管理模式
    2.2 划分藏书等级
    2.3 藏书布局
3 结束语

(4)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关键词释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述评
        1.2.2 国内研究述评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案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3.4 论文框架
        1.3.5 论文研究预期达到的目标
        1.3.6 论文研究实现的创新点
    1.4 本选题背景、现实价值、学术意义
        1.4.1 本论文选题背景
        1.4.2 现实价值
        1.4.3 学术意义
    1.5 本论文选题研究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1.5.1 研究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
        1.5.2 对三大图书馆系统共性与个性政策的包容问题
        1.5.3 时间、空间、层次、内容四维关系的处理
第二章 3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
    2.1 三十年以来我国图书馆政策建设特点
    2.2 三十年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政策发展特征
    2.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发展变化特征
第三章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环境
    3.1 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及环境
        3.1.1 建国后到文革前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
        3.1.2 "文革"时期我国的图书馆事业
    3.2 三十年来对外开放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3.2.1 我国学习西方图书馆事业的方法
        3.2.2 我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3.3 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环境对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影响
        3.3.1 政治环境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3.3.2 文化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3.3.3 教育政策对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影响——以高校馆为例
        3.3.4 国家科技信息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第四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主体及所制定的政策
    4.1 国家立法机关
    4.2 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
    4.3 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事业部门
    4.4 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
    4.5 图书馆
    4.6 其他
第五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各领域发展政策
    5.1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的特点
    5.2 管理现代化发展政策
        5.2.1 我国各类图书馆的宏观管理政策
        5.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划
        5.2.3 大众化服务的发展方向的确立
        5.2.4 以检查和评估促发展
        5.2.5 设置图书馆管理机构
    5.3 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发展
        5.3.1 1978年后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主要相关法规政策
        5.3.2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5.4 人力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
        5.4.1 1978年以来我国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相关法规政策
        5.4.2 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5.5 技术现代化政策
        5.5.1 改革开放后我国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发展政策环境
        5.5.2 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政策
    5.6 图书馆建筑的技术性规则和标准
第六章 以政策分析法解析我国《图书馆法》立法
    6.1 本研究中政策过程阶段划分
    6.2 《图书馆法》的立法相关问题
        6.2.1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社会任务规定
        6.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社会预期及其实现
        6.2.3 以立法手段解决政策问题的思路来源
        6.2.4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文化政策对图书馆立法的促进
        6.2.5 《立法法》为图书馆法的制订提供了技术条件
        6.2.6 《图书馆法》立法的前期准备基础
        6.2.7 对以立法解决问题的预期
    6.3 《图书馆法》的制订
        6.3.1 《图书馆法》的性质
        6.3.2 立法活动历程
        6.3.3 《图书馆法》立法法律案的提出
    6.4 图书馆法立法原则及相关内容规定
        6.4.1 基于法理的立法原则
        6.4.2 元政策问题及指导思想的规定
        6.4.3 正确处理图书馆法规定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6.4.4 《公共图书馆法》中条款规范侧重点的处理
        6.4.5 对各领域问题的规范明确性和深度问题
    6.5 《图书馆法》的实施
        6.5.1 《图书馆法》实施的原则
        6.5.2 《图书馆法》执行的政策工具
    6.6 《图书馆法》实施的监测、修订与终结
        6.6.1 《图书馆法》实施过程中的监测
        6.6.2 《图书馆法》的修订和终止
第七章 结束语
    7.1 从制度建设角度观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
    7.2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
    7.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后记

(5)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标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1 主要内容与观点
        1.2.2 重点和难点
        1.2.3 论文基本框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总体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回顾
    第一节 相关文献检索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述评
第三章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构建
    第一节 理论体系构成
        3.1.1 研究假设的提出
        3.1.2 基于德尔菲法的调查分析
        3.1.3 构成要素分析
    第二节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理论体系表达
        3.2.1 数据收集
        3.2.2 关键词预处理
        3.2.3 关键词整体网络分析
    第三节 理论体系类型划分
        3.3.1 事业导向型
        3.3.2 服务导向型
        3.3.3 模式导向型
        3.3.4 技术导向型
        3.3.5 目标导向型
第四章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目标的确定
    第一节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概念
        4.1.1 研究主题的语词确定
        4.1.2 共建共享主体
        4.1.3 共建共享客体
        4.1.4 共建共享过程
    第二节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价值观
        4.2.1 信息共享是信息的增值
        4.2.2 信息共享是知本的置换
        4.2.3 信息共享是价值的共享
    第三节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
        4.3.1 5A目标及肖氏目标
        4.3.2 完整的学科拼图
第五章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相关理论
    第一节 各相关理论基本内容阐述
        5.1.1 图书馆学五定律
        5.1.2 传统文献资源建设理论
        5.1.3 存取与拥有理论
        5.1.4 资源配置理论
        5.1.5 系统论
    第二节 相关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的关联性分析
        5.2.1 图书馆学五定律与共建共享目标
        5.2.2 传统文献资源建设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5.2.3 存取与拥有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5.2.4 资源配置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5.2.5 系统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第三节 相关理论对共建共享的要求
        5.3.1 "以用户为中心"为宗旨
        5.3.2 信息资源"有机生长"
        5.3.3 自建与共建相结合
        5.3.4 追求整体效率
        5.3.5 成员馆协调发展
第六章 以目标为导向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第一节 共建共享原则
        6.1.1 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原则分析
        6.1.2 共建共享目标对传统建设原则的影响
        6.1.3 以目标为导向的共建共享原则制定
    第二节 共建共享机制
        6.2.1 共建共享机制的功能
        6.2.2 共建共享机制的类型分析
        6.2.3 以目标为导向的共建共享机制选择
    第三节 共建共享评估
        6.3.1 共建共享评估的价值
        6.3.2 共建共享评估方法
        6.3.3 以目标为导向的评估指标体系
第七章 以目标为导向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第一节 共建共享的管理模式
        7.1.1 国内管理模式分析
        7.1.2 国外管理模式分析
        7.1.3 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模式的提出
    第二节 共建共享的布局与共建模式
        7.2.1 国内布局与共建模式分析
        7.2.2 国外布局与共建模式分析
        7.2.3 以目标为导向的布局与共建模式的提出
    第三节 共建共享的服务模式
        7.3.1 国内服务模式分析
        7.3.2 国外服务模式分析
        7.3.3 以目标为导向的服务模式的提出
第八章 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目标的保障
    第一节 共建共享的思想观念保障
        8.1.1 打破观念中的条块分割
        8.1.2 明确共建共享目标
        8.1.3 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第二节 共建共享的法律与制度保障
        8.2.1 图书馆法
        8.2.2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8.2.3 相关信息法规
        8.2.4 标准规范制度
    第三节 共建共享的技术保障
        8.3.1 共建共享对存储技术的要求
        8.3.2 共建共享对资源组织技术的要求
        8.3.3 共建共享对访问技术的要求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主要贡献
        9.1.1 研究结论
        9.1.2 主要贡献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9.2.1 研究局限
        9.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网络时代下我国合作建立存储图书馆的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剔除制度执行存在障碍
2 剔除制度存在缺陷
    1) 剔除制度不可避免造成文献链缺损。
    2) 剔除制度跟不上时代发展。
3 发展数字图书馆不能有效解决空间危机
4 合作建立文献存储库在我国有待实践
    4.1 存储图书馆的合作构建模式
    4.2 存储图书馆的优点
        4.2.1 降低成本
        4.2.2 提高储藏效率
        4.2.3 聚合文献供应
        4.2.4 加强了文献保障体系

(7)试谈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剔旧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藏书剔旧的目的
    1、缓解库房压力
    2、改善馆藏结构
    3、 提高检索效率
    4、 反馈采集信息
二、藏书剔旧的对象
    1、内容陈旧老化的藏书
    2、复本量大及利用率低的藏书
    3、破损残缺的藏书
三、藏书剔旧面临的尴尬局面
四、藏书剔旧解困途径
    1、修改评估标准
    2、建立剔旧制度
    3、组建专门的藏书剔旧队伍

(10)图书馆藏书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藏书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二、开展藏书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标准
三、藏书评价的形式和方法
    1、藏书评价的两种形式
    2、藏书评价的方法
        (1)专家评价法
        (2)分类统计法
        (3)藏书数量统计法
        (4)藏书利用统计法
        (5)藏书拒借统计法
        (6)、引文查核法
        (7)、藏书结构分析法

四、剔除是藏书管理的重要环节——以我馆藏书代谢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学校图书馆藏书剔除工作——以广西团校为例[J]. 欧丽清.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4(10)
  • [2]公共图书馆藏书清点工作探讨[J]. 黄群娣.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18)
  • [3]图书馆搬迁策略[J]. 宋海沂.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1(01)
  • [4]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D]. 范兴坤. 南京大学, 2010(07)
  • [5]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研究[D]. 金胜勇. 南开大学, 2010(08)
  • [6]网络时代下我国合作建立存储图书馆的现实意义[J]. 郑春汛,赵伯兴.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07)
  • [7]试谈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剔旧工作[J]. 左洪英,罗年珍.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 [8]试论图书拒借的原因及对策[J]. 贾固清. 四川图书馆学报, 1998(06)
  • [9]图书馆藏书评价方法探索[J]. 文正芳.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1995(04)
  • [10]图书馆藏书评价方法[J]. 文正芳. 宜宾师专学报, 1995(03)

标签:;  ;  ;  ;  ;  

淘汰是藏书管理的重要环节——以我馆图书的新陈代谢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