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大地震的发生方式、时间间隔及概率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郑建中[1](1983)在《中国大地震的发生方式、时间间隔及概率分布》文中提出本文导出与地震活动有关的两个参数m和E[T]以及地震发生的概率分布函数,并由中国大地震资料求出中国各地震区的这两个参数值和大地震发生的概率分布。其结果是:(1)中国各地震区的判断性参数或地震发生方式参数m值均大于-1,证明中国大地震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其发生方式为周期性的;(2)中国各地震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或同一地点范围内大地震复发的优势时间间隔E[T]值随震级而异,随地区而异。即震级越大其值也大,反之亦然。板缘地区其值较小,板内地区其值较大,离板缘越远其值越大;(3)中国各地震区大地震发生的概率分布曲线也与震级和地区有关。即震级越大,曲线越缓,震级越小曲线越陡。板缘地区曲线较陡,板内地区曲线较缓,且离板缘越远曲线越缓。m、E[T]和地震发生的概率分布函数不仅对研究大地震及共预报是有一定意义的,而且对研究中小地震活动也是适用的。
姚为民[2](2014)在《马尔可夫更新过程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地震灾害挥之不去,经常在人们不经意间发生,带给人类的是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面对地震,人们头痛不己,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地震的发生机理,以更好地对地震进行预测。经过几十年的地震研究表明,在一个地区上发生中强地震序列具有一定规律性,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重复性。这样一种规律的发现为地震预测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这说明人们可以利用一定的数理统计模型来描述一定强度地震的发震周期和地震的发生概率,以此来达到预测地震的目的。总体而言,研究地震预测的随机模式有多种,而各自又有着不同的特点:泊松模式比较适合经常发生小震级的地区。若发震频率低、发震震级较大,采用泊松模式进行预测的概率偏高,对长期的发震概率的预测估计又偏低。在短期预测中,采用泊松模式与马尔可夫模式估算的概率最多相差40%。半马尔可夫、双重泊松、周期泊松还有自出发点过程等模式都需要大量的资料,故适用的区域是非常有限的。在数学模型的选择方面,本文将更新过程引入到马尔可夫过程当中,形成了马尔可夫更新过程这一新的数学模型。而这一模型可以将连续时间的马尔可夫过程的状态之间的逗留时间所服从的分布由指数分布推广到一般函数分布,这就为分布函数的组合上提供了多种可能。于是本文在密度函数选择上,提出了将指数函数与威布尔函数进行组合形成新的混合密度函数。与此同时,这一模型在状态转移时刻仍具有马尔可夫性。因而它有着比其他数学模型更加优良的特性。马尔可夫更新过程属于数理统计模型的一个重要分支,该模型在统计学、生物学、地理、因特网等领域中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华东地区4、5级以上的地震数据进行数学建模,着重运用指数分布与威布尔分布形成的混合函数作为事件所服从分布的密度函数,并运用极大似然估计的方法进行相关参数估计,最后对华东地区4、5级以上地震进行了预测,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所做主要工作如下:(1)简要介绍了地震预测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研究现状,并且对常用的地震预测研究算方法进行了相关过程介绍,突出了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2)对于数学模型的引入,本文着重介绍了随机过程、马尔可夫性、马尔可夫过程、更新过程,最后再介绍了马尔可夫更新过程的相关知识,介绍了马尔可夫更新函数、基本特性以及其推论,为本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3)在数据预处理方面,①针对EQT格式的地震日志文件进行了格式标准化,②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化版的余震消除算法。(4)在研究中发现,对华东地区4、5级以上数据进行分析,若按传统的2种状态对其进行建模,匹配效果并不是很好。若将整个研究对象序列视为一种状态考虑,而用威布尔分布与指数分布的两种分布函数的组合对其时间间隔数据其进行函数拟合,参数估值之后,对两个不同震级的地震状态进行发震预测,分别计算了未来时间内发生4级以上、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邓起东,闻学泽[3](2008)在《活动构造研究——历史、进展与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中综述了国内外活动构造研究的历史与进展。在简要介绍国际以及中国早期活动构造研究历史的基础上,重点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活动构造及其定量研究的历史与发展,阐述了中国在活动构造基础调查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区域活动构造及其运动学、动力学理论研究等方面的主要工作与认识;进一步介绍了在活动构造定量参数测定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基于这些定量参数进行的活动断裂潜在地震危险性与危害性评价工作与进展。最后,结合中国活动构造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宜重点加强工作的若干建议。
王炜,刘震华[4](1987)在《地震时间间隔的统计分布及其地震危险度 D 值在华北大震前的异常变化》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探讨了华北小震时间间隔τ的统计分布规律,并且经过统计检验认为,它服从韦布尔(Weibull)分布,f(τ)=μτρ-1exp[-μ(ιρ/ρ)]。实际计算表明,地震发生方式参数ρ一般小于1,说明华北小震活动呈续发性方式。本文利用可靠性理论中的一些成果,引入地震危险度函数D(t)=1-exp[-μ(tρ/ρ)],它表示 t 时刻内发生地震的概率。本文取 t=1d,将 D(1)称为地震危险度 D 值。得到自1970—1984年期间华北共发生的九次 Ms≥5.8地震前,震中周围区域的地震危险度 D 值,都出现一个明显的异常上升过程。文中还就ρ,μ和 D 值与实际地震活动的关系,以及 D 值变化的稳定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 D 值是应力的函数。同时,可靠性理论中的其它一些参数,也有着与 D 值相类似的变化。
武亚群[5](2019)在《川滇地区块体构造基础与地震时空对称性》文中研究指明川滇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界,该区地质构造复杂、强震频发。强烈又多发的地震灾害不仅会直接使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害,还可能通过引发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对人类造成二次伤害。因此,从块体角度分析活动块体与地震灾害的时间对称性特征,并研究不同块体地震与地球自转、太阳黑子活动等相关因子的关系,对于实现活动块体与地震趋势判断的精细化对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川滇地区地震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可公度方法分析了不同活动块体内地震的时间对称性特征,运用太阳黑子周位相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了不同活动块体地震事件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关系,运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了不同活动块体地震灾害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的关系。主要结论有:(1)川滇块体Ms彡6.3地震2025年或2027年在101.1°E以西、31.2°N以南地区发生的可能性较大。通过时间对称性趋势判断,结果表明川滇块体Ms≥6.3地震在年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7年和2035年,其次是2021年,在月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5年11月,而在日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0年1月1日和2022年9月5日;从地震与太阳黑子统计规律看,川滇地震多发生在太阳黑子相对数极值年附近和下降段,而2025年、2027年分别处于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峰值年附近、下降段,故这两个年份发生地震可能性较大;地震与地球自转关系表明,川滇块体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季节变化减速期、加速期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接近,故2025年1 1月可能发生地震。在空间对称性上,川滇块体的震中纬度位置呈现出“3次南移、2次北移”变化特征,震中经度呈现出“2同1异”特征,因此,川滇块体Ms彡6.3地震在2025年或2027年可能出现北部地区。(2)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2019年或2028年7月29日在102.6°E以西、23.0°N以北地区发生的可能性较大。通过时间对称性趋势判断,结果表明滇西南块体Ms彡6.4地震在年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8年,其次为2019年和2020年,在月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8年8月和2033年8月,其次为2020年10月,在日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1年8月16日、2021年8月17日、2028年7月29日、2028年8月1日;从地震与太阳黑子统计规律看,滇西南块体地震在太阳黑子相对数谷值年附近和下降段发生可能性较大,而2019、2028年分别处于太阳黑子周期的谷值年和下降段,故这两个年份发生地震可能性较大;地震与地球自转关系表明,滇西南块体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季节性变化加速期的发震可能性明显高于减速期,故2028年7月发生地震可能性较大;滇西南块体发震时间分布规律表明,每月的下旬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大。在空间对称性上,滇西南块体震中纬度呈现“3同2异”特征,震中经度表现出“2东1西”或“2西1东”的迁移规律,因此,滇西南块体Ms彡6.4地震在2019年或2028年7月29日可能出现中部地区。(3)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在2019年或2032年3月在101.8°E以西、32.8°N以南地区发生的可能性较大。通过时间对称性趋势判断,结果表明巴颜喀拉块体Ms彡6.5地震在年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6年,其次为2019年和2020年,在月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19年7月、2032年3月,其次为2022年8月,在日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0年1月19日;从地震与太阳黑子统计规律看,巴彦喀拉块体地震多发生在太阳黑子相对数极值年附近,而2019年和2032年正好处于太阳黑子周期的谷值年附近,故这两个年份发生地震可能性较大;地震与地球自转关系表明,巴彦喀拉块体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季节性变化减速期的发震频次明显高于加速期,故2032年3月发震可能性较大。在空间对称性上,巴彦喀拉块体地震震中纬度呈现“2同1异”分布特征,震中经度则呈现“3同2异”分布特征,因此,巴彦喀拉块体Ms彡6.5地震在2019年、2032年3月可能出现南部地区。(4)川滇块体、滇西南块体、巴彦喀拉块体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对数及活动周期相关性存在差异。川滇块体Ms≥6.3地震多发生在太阳黑子相对数极值年附近和下降段,且主要发生在太阳黑子活动双周;滇西南块体Ms彡6.4地震在太阳黑子相对数谷值年附近和下降段发生可能性较大,且与太阳黑子活动单、双周关系不大;巴彦喀拉块体Ms彡6.5地震在太阳黑子相对数极值年附近发生可能性高于上升和下降阶段,在太阳黑子相对数峰值年附近发震可能性最高,且与太阳黑子活动单、双周关系不大。(5)不同时间尺度上,川滇块体、滇西南块体、巴彦喀拉块体地震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也存在明显差异。川滇块体Ms彡6.3地震、滇西南块体Ms彡6.4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加速年份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巴彦喀拉块体Ms彡6.5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减速年份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川滇块体Ms≥6.3地震、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在在地球自转速率季节变化减速月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季节性变化加速月发生的可能性明显高于减速月。川滇块体Ms≥6.3地震的无震月为6-8月和10月,滇西南块体Ms彡6.4地震的无震月为1月、9月和12月,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的无震月为6月、10月和12月。
王腾[6](2013)在《川滇地区地震灾害时空对称性及机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频发。地震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龙头老大”更是越演越烈。地震灾害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但是地震的预测一直是世界性难题,研究地震灾害的未来趋势判断成为地震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目前地震预测运用的方法参差不齐,但大多都是从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等微观的和唯理层面分析的,而从唯象理论来解释地震发生的研究甚少。本文运用时空对称性方法,从唯象的角度来寻找地震发生机理,结合探索地震发生与其宇宙影响因子和地球自身影响因子的关系。目的为寻找出适合川滇地区地震灾害趋势判断的方法,为地球科学认识对称性规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地震预测研究做基础性工作。本文研究的主要结果有:(1)20世纪以来川滇地区Ms≥6.7和Ms≥7.1地震,均具有良好的可公度性,能组成完整的可公度结构系。三元、四元和五元可公度计算结果发现本研究区下一次发生Ms≥6.7地震的可能年份为2013年,置信水平为99.5%,随机性概率为70%;下一次发生Ms≥7.1地震的年份是2015年,置信水平为99.5%,随机性概率为66.7%。20世纪以来云南地区Ms≥6.5地震,有良好的可公度特性,综合三元、四元和五元计算结果得出2014年和2017年发生地震的信号较强,置信水平分别为89%和99%,随机性概率分别为55.6%和38%;分析19世纪以来四川地区Ms>6.8地震事件,可公度特性明显,可公度计算结果得出该区域在2013年和2016年发生Ms≥6.8地震的可能性较强,置信水平均为99.5%,发生随机性概率均为52.6%。(2)20世纪以来川滇地区Ms≥6.7地震具有良好的三边形和四边形空间分布,结合震中经纬度钟摆分析,得出下一次发生Ms≥6.7地震震中位置大概位于经度平均值1010E以东,纬度平均值27°N以南。云南地区16世纪以来Ms≥7地震,存在以101.50E为对称轴东西震荡的特点,且三边形结构分布均匀,未来地震的空间趋势发生在云南的东部地区可能性较大;四川地区19世纪以来Ms≥6.8地震的空间对称性存在以101.6°E为对称轴东西震荡分布,具有良好的三边形结构特征,推断未来该地区地震发生可能位置在101.6°E以东,30.9°N以南,即四川的东南地区。此次研究从时间、地点和震级三要素得出结果,成功的验证了发生在2013年4月20日8点零2分的四川雅安芦山7.0级地震(震中30.3°N,103°E)。(3)从认识论角度解释翁文波信息预测论唯象理论的哲学基础和学术思想,周期性、可公度、时空对称性等都是一种秩序,是客观世界存在的,只有被挖掘出来应用于实际才能被认识。时空对称性是我们对翁文波信息预测论的延伸,用时间对称性寻找出未来发震的可能时间,用空间对称性找出未来发震可能发生的地点,从而做到对地震预测三要素的趋势判断。(4)太阳黑子活动与18世纪以来川滇地区Ms≥7地震存在明显的关系,18世纪和19世纪发震年在太阳黑子活动下降段不明显,B值为1。但是进入20世纪后,川滇地区发生Ms≥7地震的年份大多为太阳黑子活动的谷年附近,B值达到了1.57。近三百年来川滇地区强震发生的时间与太阳黑子活动谷年对应趋势愈来愈明显。计算出下一次太阳黑子相对数谷年在2019年前后三年内,届时川滇地区发生Ms≥7地震的概率为78.3%,其置信水平为97.5%。(5)地球自转速度的加速或减速对川滇地区Ms≥6地震的发生无明显关系,但是地球自转日长速度的变化趋势与地震震级2年平均滑动趋势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规律,即地球自转日长速度越慢川滇地区地震发生的震级就越大,地球自转日长速度越快川滇地区地震发生的震级就越小。近几年从2003年至今都是地球自转速度减慢期间,因此也是川滇地区地震发生的危险时期。
李双双[7](2013)在《对称性与部分强震时空结构及其物理机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变化下重大自然灾害日益频发,城市化、国际化、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承灾体暴露性和脆弱性逐渐增强,自然灾害引发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与日俱增。强震灾害是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其发生频次虽然较低,但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巨大,能否准确判断强震灾害未来趋势备受学界关注。本文以对称性为切入点,通过大量实证分析,探索重大自然灾害与对称性的关系,揭示重大自然灾害时空对称结构内在规律,在唯象基础上寻求唯理机理,为地球科学认识对称性规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得到初步结论如下:1)对称性是普遍存在的。有结构就有对称;存在不可观测量,就存在对称性。重大自然灾害趋势越具有不确定性,其唯象机理越趋于对称;对称性可以作为部分重大自然灾害趋势判断的切入点。2)西北太平洋北部地区强震、印度尼西亚岛弧强震、中国西部地震空间对称轴、台湾地震空间对称轴、新疆地区强震等时空对称结构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结合表象特征寻找空间对称轴的动力学基础,可以为判断地震灾害未来发生的时间、空间趋势提供一些理论的思考和方法上的借鉴。3)物理原理、物理基础与物理机理是三个既有联系又存在不同的概念。物理原理是宏观机理,物理机理是具体的动力学过程,物理基础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状态,物理基础是认识物理机理的基础,是探索地震对称性物理机理的前提,空间等间距现象则是形成对称轴的基础。4)地震活动的空间对称性,其物理基础可能主要与地球内部结构和活动有关,特别可能与岩浆活动及板块活动有关。由于地球运动直接受太阳系引力场控制,就地震灾害而言,也可能是时间对称性控制着空间对称性。5)时间对称性原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波动变化、周期变化、叠加变化、共振变化等。时间对称性的内在基本原理,应该与太阳系及地球运动变化周期有关,如年运动周期、太阳黑子的年际周期、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周期等。
王炜[8](1987)在《华东地区五次中强震前地震危险度D值的异常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当前在地震时、空、强三个方面的研究中,人们对震级所服从的统计规律以及表征其特征的b值研究较多,而对时、空两个方面的研究较少。另外,在地震预报的实践中,尚缺乏一些描述地震活动在时、空两方面特征的定量参数。关于地震时间统计分布的问题,部
蔡鉴明[9](2012)在《地震灾害应急物流时变性及可靠性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中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灾害占全球的二分之一。据统计,自1949年至2000年间,中国在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口死亡数量中,地震灾害占到了54%。强地震灾害发生后,需要大量的求援物资以维持灾区幸存者的生存、伤者的救治以及卫生防疫、家园重建等,以减少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历次大地震灾害救援中,如中国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和2010年的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害救援过程中,暴露了应急物流存在的许多问题。因此,开展地震灾害救援应急物流问题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针对地震灾害的特征,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基于系统时变性理论、系统可靠性理论、可能性理论、图与网络理论等,对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灾害、地震、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及应急物流等相关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和界定,并对地震灾害的特征及影响进行了分析。(2)对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系统的概念进行了分析与定义;分析了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的特征及与其它物流的区别;重点分析了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系统组织结构、功能、运作流程及生命周期,并分析了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系统运行的保障机制。(3)对地震灾害应急物流救援物资的需求指标进行了分析,从时空的角度分析了地震灾害救援物资需求的特征。针对地震灾害的关键救援时期来自灾区的多个不同救援需求信息源的信息混乱和不确定的情况,提出了一个识别动态救援需求信息可靠性的模型。以此估算时变的救援需求量,便于救援资源的动态分配和物资配送。(4)针对地震各个灾区不同的受灾情况及救援资源需求的紧急程度,对不同种类的救援物资分配优先权问题进行了研究。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系统地对地震灾区应急资源分配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利用风险优先数方法,建立了一个识别地震灾害救援需求紧急程度的动态模型,用于确定救援物资分配优先权。(5)研究了地震灾害情况下应急物流交通运输网络可靠性问题。通过对地震灾害情况下交通运输网络可靠性的分析,基于传统GO法,并结合时变性系统的特征,用概率测度定量分析了地震灾害情况下的应急物流运输网络的可靠性。针对地震灾害统计数据匮乏或不确定性情况,基于可能可靠性理论和GO法原理,并结合时变性系统的特征,提出了可能性GO法。用于对地震灾害情况下应急物流运输网络的可靠性进行预测。通过对可能性GO法和传统概率GO法的比较与分析,说明了它们各自适合的应用情况,并阐明了两者的关系。(6)研究了地震灾害情况下应急物流运输路径选择问题。分析了地震灾害应急物流运输的最短路径内涵,并应用车流波动理论研究了地震灾害下道路行程时间的计算方法。考虑到地震灾害环境下运输网络各路段的旅行时间和可靠性的时变性,并结合决策者的决策权重等因素,给出了地震灾害应急物流运输路径选择的分析和计算模型。通过仿真例子演示了模型的应用方法,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文章重点研究了地震灾害救援物资动态需求预测、资源配置与物流配送优选权的确定、应急物流运输网络可靠性及路径选择等4个关键问题。主要创新点可归纳为:(1)建立了地震灾害救援物资动态需求预测模型。在地震灾害的关键救援时期来自灾区的多个不同救援需求信息源的信息混乱和不确定的情况下,以此估算时变的救援需求量。(2)提出了基于RPN的地震灾害救援资源动态分配优化方法,用于确定各灾区救援资源配置与物流配送优先权。(3)提出了可能性GO法,并用于分析地震灾害应急物流运输网络的可靠性。(4)建立了基于时变性和可靠性的地震灾害应急物流运输路径选择模型,用于应急物流运输路径选择。以上研究成果,丰富了应急物流的理论和方法,可为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的运作方案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魏华林,李文娟,程志刚[10](2009)在《大地震发生规律及其保险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人类历史上,大地震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规律。近百年来大地震的发生日趋频繁,范围日趋广泛,其风险损失补偿制度也随之完善。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地震灾难中,形成了政府埋单的救灾传统,产生了传统文化与风险意识对冲的矛盾,在民众中产生了对保险业责任的质疑。以政府主导、商业保险参与的市场化手段调动全社会资源,发展社会化的地震保险制度,发挥保险业减灾防损的作用,是未来地震保险的发展思路。
二、中国大地震的发生方式、时间间隔及概率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大地震的发生方式、时间间隔及概率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2)马尔可夫更新过程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常用地震研究算法 |
1.3.1 地震预测的模式识别方法 |
1.3.2 地震预测的小波分析方法 |
1.3.3 地震预测的神经网络方法 |
1.3.4 地震预测的数据挖掘方法 |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论文组织 |
第二章 马尔可夫更新过程及其参数估计 |
2.1 随机过程与马尔可夫过程 |
2.1.1 随机过程 |
2.1.2 马尔可夫性与系统状态 |
2.1.3 马尔可夫链 |
2.1.4 马尔可夫过程 |
2.1.5 更新过程 |
2.2 马尔可夫更新过程 |
2.2.1 马尔可夫更新函数 |
2.2.2 马尔可夫更新过程的基本特性 |
2.2.3 马尔可夫更新过程的推论 |
2.3 参数估计 |
2.3.1 参数的点估计问题 |
2.3.2 矩估计 |
2.3.3 贝叶斯估计 |
2.3.4 极大似然估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预处理 |
3.1 地震日志文件简介 |
3.2 读取文件 |
3.3 格式转换和数据存储 |
3.4 余震消除 |
3.5 数据入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尔可夫更新过程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 |
4.1 华东地区4级以上的地震预测 |
4.1.1 两种状态下的参数估计 |
4.1.2 一种状态下的参数估计 |
4.1.3 状态预测 |
4.2 华东地区5级以上的地震预测 |
4.2.1 两种状态下的参数估计 |
4.2.2 一种状态下的参数估计 |
4.2.3 状态预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下一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3)活动构造研究——历史、进展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活动构造研究历史 |
1.1 国际活动构造研究概要 |
1.2 中国早期活动构造研究 |
1.3 中国活动构造研究的发展 |
1.4 活动构造定量研究 |
1.5 活动构造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
2 活动构造定量参数的测定和研究 |
2.1 活动断裂分段与破裂长度 |
2.2 同震位移与累积位移 |
2.3 滑动速率 |
2.4 古地震 |
2.5 离逝时间 |
3 活动构造的地震危险性和危害性定量评价 |
3.1 时间相依的活动断裂地震潜势概率评估 |
3.2 活动断裂潜在地震震级的预测 |
3.3 活动断裂的潜在危害性预测 |
4 对活动构造研究的建议 |
4.1 制订和实施一个活动构造大比例尺地质填图与定量研究的国家或部门计划, 稳步推进中国不同活动构造区及主要地震带的活动构造定量研究工作 |
4.2 重视并加强活动构造定量参数不确定性研究 |
4.3 加强中国活动构造研究薄弱地区的工作 |
4.4 活动构造与新构造研究相结合, 以深化中国现代和新生代构造动力学研究 |
4.5 发展能考虑复杂地震行为的活动断裂地震危险性评价方法 |
(5)川滇地区块体构造基础与地震时空对称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地震灾害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对称性在地震灾害中研究进展 |
1.3 研究区概况 |
1.4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川滇地区历史地震统计规律 |
2.1 川滇地区历史地震统计 |
2.1.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2 川滇地区历史地震发震时间特征 |
2.1.3 川滇地区地震发震间隔特征 |
2.2 川滇地区地震空间分布特征 |
2.2.1 川滇地区地震密度分布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川滇地区不同块体内地震时空对称性分析 |
3.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1 资料来源 |
3.1.2 研究方法 |
3.2 川滇块体Ms≥6.3地震时空对称性分析 |
3.2.1 年尺度上川滇块体Ms≥6.3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2.2 月尺度上川滇块体Ms≥6.3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2.3 日尺度上川滇块体Ms≥6.3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3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时空对称性分析 |
3.3.1 年尺度上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3.2 月尺度上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3.3 日尺度上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4 巴颜喀拉块体Ms≥6.5地震时空对称性分析 |
3.4.1 年尺度上巴颜喀拉块体Ms≥6.5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4.2 月尺度上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4.3 日尺度上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川滇地区不同活动块体内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关性分析 |
4.1 资料来源与方法 |
4.1.1 资料来源 |
4.1.2 研究方法 |
4.2 太阳黑子长期变化特征分析 |
4.2.1 太阳黑子相对数数量变化特征 |
4.2.2 太阳黑子相对数周期变化特征 |
4.3 川滇块体Ms≥6.3地震活动与太阳黑子相关性分析 |
4.3.1 川滇块体Ms≥6.3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相关性分析 |
4.3.2 川滇块体Ms≥6.3地震与太阳黑子相位角相关性分析 |
4.4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活动与太阳黑子相关性分析 |
4.4.1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相关性分析 |
4.4.2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与太阳黑子相位角相关性分析 |
4.5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活动与太阳黑子相关性分析 |
4.5.1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相关性分析 |
4.5.2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与太阳黑子相位角相关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川滇地区不同活动块体内地震与地球自转相关性分析 |
5.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5.1.1 资料来源 |
5.1.2 研究方法 |
5.2 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周期分析 |
5.3 川滇块体Ms≥6.3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相关性分析 |
5.3.1 川滇块体Ms≥6.3地震与地球自转“十年起伏”变化关系 |
5.3.2 川滇块体Ms≥6.3地震与地球自转季节变化关系 |
5.4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相关分析 |
5.4.1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与地球自转“十年起伏”变化关系 |
5.4.2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与地球自转季节变化关系 |
5.5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相关分析 |
5.5.1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与地球自转“十年起伏”变化关系 |
5.5.2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与地球自转季节变化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川滇地区Ms≥6.0地震历史统计 |
6.1.2 川滇地区地震时空对称性 |
6.1.3 地震活动与太阳黑子相关性 |
6.1.4 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相关性 |
6.2 对策 |
6.2.1 强化地震预警研究,增强科研成果转化 |
6.2.2 划定重点防御区域,确定重点防御时段 |
6.2.3 重视地震趋势判断,提前制定防范措施 |
6.3 创新之处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川滇地区地震灾害时空对称性及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地震预测研究概况 |
1.2.1 国外地震预测研究概况 |
1.2.2 国内地震预测研究概况 |
1.2.3 对称性研究概况 |
1.2.4 川滇地区地震研究概况 |
1.3 研究区概况 |
1.3.1 自然地理背景 |
1.3.2 地质构造背景 |
1.4 资料来源 |
1.5 研究方法 |
1.5.1 对称性方法 |
1.5.2 可公度性方法 |
1.5.3 蝴蝶结构图 |
1.6 研究步骤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川滇地区时空对称性分析及趋势判断 |
2.1 川滇地区地震时间对称性分析及未来趋势判断 |
2.1.1 川滇地区Ms≥6.7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2.1.2 川滇地区Ms≥7.1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2.1.3 云南地区Ms≥6.5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2.1.4 四川地区Ms≥6.8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2.1.5 小结 |
2.2 川滇地区地震空间对称性分析及未来趋势判断 |
2.2.1 川滇地区Ms≥6.7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2.2.2 云南地区Ms≥7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2.2.3 四川地区Ms≥6.8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2.2.4 小结 |
第3章 川滇地区地震相关机理探讨 |
3.1 唯象论 |
3.1.1 概念介绍 |
3.1.2 唯象论与可公度 |
3.1.3 唯象论与对称性 |
3.2 川滇地区强震活动与太阳黑子活动关系分析 |
3.2.1 川滇地区Ms≥7地震与太阳黑子活动关系分析 |
3.2.2 利用太阳黑子对川滇地区Ms≥7地震做趋势判断 |
3.3 川滇地区强震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关系分析 |
3.3.1 川滇地区Ms≥6地震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关系分析 |
3.3.2 地震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关系分析与趋势判断 |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川滇地区时空对称性特点及未来趋势 |
4.1.2 川滇地区地震发生机理特征 |
4.2 建议 |
4.2.1 重视地震灾害趋势研究 |
4.2.2 集思广益,专家群策群力 |
4.2.3 重视唯象,系统地探索地震的发生机理 |
4.3 讨论 |
4.3.1 本文研究特色 |
4.3.2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对称性与部分强震时空结构及其物理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全球变化下重大自然灾害日益频发 |
1.1.2 强震灾害未来趋势倍受关注 |
1.1.3 对称性研究体系日益成熟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对称性与重大自然灾害 |
2.1 对称的基本概念 |
2.1.1 空间对称性与时间对称性 |
2.1.2 文学中的对称 |
2.1.3 数学中的对称 |
2.1.4 建筑中的对称 |
2.2 对称与非对称性 |
2.3 地理学中的对称性 |
2.3.1 自然地理学中的对称性 |
2.3.2 人文地理中的对称性——城市地理学中的对称 |
2.4 灾害地理学中的对称性 |
2.4.1 逻辑学论证 |
2.4.2 弯曲实验类比 |
2.4.3 有运动就有对称 |
2.4.4 有周期就有对称 |
2.5 部分重大自然灾害中的对称性 |
2.5.1 洪涝灾害时间对称性 |
2.5.2 干旱灾害时间对称性 |
2.5.3 强震灾害时间对称性 |
2.5.4 强震灾害空间有序性 |
第3章 强震灾害时空对称结构方法体系 |
3.1 信息预测理论 |
3.1.1 信息预测与统计预测 |
3.1.2 信息预测中的随机性判断 |
3.2 可公度理论 |
3.2.1 可公度信息系 |
3.2.2 公度性原则 |
3.2.3 可公度方法局限性 |
3.2.4 三元、四元、五元可公度方法关系 |
3.3 蝴蝶图结构法 |
3.3.1 蝴蝶结构的随机性概率 |
3.3.2 地震活动分布特征系数 |
3.3.3 西太平洋北部俯冲带强震例证 |
第4章 部分强震灾害的时空对称结构 |
4.1 中国强震灾害时空对称结构 |
4.1.1 中国强震构造活动背景 |
4.1.2 三元可公度趋势判断 |
4.1.3 四元可公度趋势判断 |
4.1.4 元可公度趋势判断 |
4.1.5 蝴蝶对称结构图趋势 |
4.1.6 区域强震空间迁移特征 |
4.2 中国台湾强震灾害时空对称结构 |
4.2.1 台湾地区构造活动背景 |
4.2.2 三元可公度趋势判断 |
4.2.3 四元可公度趋势判断 |
4.2.4 五元可公度趋势判断 |
4.2.5 蝴蝶对称结构图趋势 |
4.2.6 区域强震空间对称特征 |
4.3 新疆地区强震灾害时空对称结构 |
4.3.1 新疆地区构造活动背景 |
4.3.2 三元可公度趋势判断 |
4.3.3 四元可公度趋势判断 |
4.3.4 五元可公度趋势判断 |
4.3.5 蝴蝶对称结构图趋势 |
4.3.6 可公度结构系趋势 |
4.3.7 区域强震空间对称特征 |
第5章 时空对称性物理基础探讨 |
5.1 外力源——太阳活动周期变化 |
5.2 面力源——地球自转速度变化 |
5.3 内力源——地幔与板块运动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6.3 本研究核心关键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地震灾害应急物流时变性及可靠性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近十年发生的大地震灾害 |
1.1.2 二十一世纪世界历史大地震统计 |
1.1.3 中国是地震多发国家 |
1.1.4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 |
1.1.5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应急物流现有研究情况统计分析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2.4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1.3 研究目的、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相关概念 |
2.1.1 灾害 |
2.1.2 地震及其灾害 |
2.1.3 应急管理 |
2.1.4 应急物流 |
2.2 理论基础 |
2.2.1 时变理论 |
2.2.2 图与网络理论 |
2.2.3 可能性理论 |
2.2.4 系统可靠性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系统分析 |
3.1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系统的概念 |
3.2 地震灾害情况下应急物流的特殊性 |
3.2.1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运作决策特点 |
3.2.2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的组织的特殊性 |
3.2.3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与其他物流的区别 |
3.3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系统分析 |
3.3.1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系统构成 |
3.3.2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系统的生命周期 |
3.3.3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系统运作流程 |
3.4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系统运作的保障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震灾害应急物资及需求预测 |
4.1 地震灾害救援物资需求指标 |
4.1.1 地震灾害救援物资需求种类 |
4.1.2 地震灾害救援物资需求数量 |
4.1.3 地震灾害救援物资需求结构 |
4.1.4 地震灾害救援物资需求质量 |
4.2 地震灾害救援物资需求特征 |
4.3 地震灾害救援物资需求实时预测 |
4.3.1 基于可能性的救援物资预测方法 |
4.3.2 地震灾害物资需求仿真算例 |
4.3.3 预测方法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资源优化配置 |
5.1 地震灾区应急物流资源分配风险管理 |
5.1.1 地震灾害应急资源 |
5.1.2 地震灾区应急资源分配的风险分析 |
5.2 地震灾区应急需求等级评估指标 |
5.3 基于风险优先数方法的地震灾害应急物流资源优化配置 |
5.3.1 风险优选数方法 |
5.3.2 地震灾害应急资源分派优选权识别模型 |
5.3.3 仿真例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运输网络可靠性分析 |
6.1 交通运输网络可靠性概述 |
6.2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运输网络特征分析 |
6.2.1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航空运输影响分析 |
6.2.2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地面运输网络特征分析 |
6.2.3 地震灾害对交通运输网络损毁的实例 |
6.3 基于传统GO法的地震灾害应急物流运输网络可靠性分析 |
6.3.1 GO法的研究现状 |
6.3.2 GO法的原理 |
6.3.3 基于时变性的GO法的概率测度定量分析 |
6.3.4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运输网络可靠性的GO法概率分析 |
6.3.5 仿真例子 |
6.4 基于可能性GO法的地震灾害应急物流运输网络可靠性分析 |
6.4.1 可能性GO法 |
6.4.2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运输网络的可能性GO图建立与分析 |
6.4.3 仿真例子 |
6.4.4 可能性GO法结论 |
6.5 两种GO法的比较与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运输配送路径选择 |
7.1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运输最短路径问题 |
7.1.1 最短路径问题的概述 |
7.1.2 地震灾害运输最短路径 |
7.1.3 地震灾害救援路径选择指标 |
7.1.4 地震灾害情况下路径行程时间的确定 |
7.2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运输路径选择 |
7.2.1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运输路径时变性分析 |
7.2.2 目标决策分析 |
7.2.3 仿真算例 |
7.2.4 结论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10)大地震发生规律及其保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 |
一、大地震的发生规律 |
(一) 大地震发生的空间规律 |
(二) 大地震发生的时间规律 |
二、中国大地震的应对历史 |
(一) 中国大地震分布的空间特征 |
(二) 中国大地震分布的时间特征 |
(三) 中国历史上的震灾救济传统 |
三、大地震的保险制度安排 |
四、中国大地震的发生方式、时间间隔及概率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地震的发生方式、时间间隔及概率分布[J]. 郑建中. 地震研究, 1983(S1)
- [2]马尔可夫更新过程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D]. 姚为民. 安徽大学, 2014(09)
- [3]活动构造研究——历史、进展与建议[J]. 邓起东,闻学泽. 地震地质, 2008(01)
- [4]地震时间间隔的统计分布及其地震危险度 D 值在华北大震前的异常变化[J]. 王炜,刘震华. 地震学报, 1987(02)
- [5]川滇地区块体构造基础与地震时空对称性[D]. 武亚群.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6]川滇地区地震灾害时空对称性及机理分析[D]. 王腾.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7]对称性与部分强震时空结构及其物理机理分析[D]. 李双双.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8]华东地区五次中强震前地震危险度D值的异常变化[J]. 王炜. 地震, 1987(01)
- [9]地震灾害应急物流时变性及可靠性相关问题研究[D]. 蔡鉴明. 中南大学, 2012(12)
- [10]大地震发生规律及其保险问题研究[J]. 魏华林,李文娟,程志刚. 武汉金融,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