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建立多轨制的中学数学课程设置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范良火[1](1991)在《论建立多轨制的中学数学课程设置结构》文中研究表明 中学数学课程的改革是整个数学教育改革系统中的“主体工程”.长期以来,我国关于中学数学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相当薄弱,远远落后于我国数学课程建设实践和发展的需要.这种情况随着我国八十年代中期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新的数学课程教材改革实践的广泛展开,正逐步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
罗寿兰[2](2004)在《中日高中数学课程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和日本的数学教育都具有东亚文化传统。近二十年来,日本进行了大量的数学课程改革工作,逐步提出改善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向是重点精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现在日本的算术、数学教育更强调、重视“基本性”、“个性化”,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提倡具有愉快感、充实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倡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丰富的感觉;编排了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注意了学生的不同层次个性和将来的出路,增加选修课时,使课程具有较大的弹性;提倡选择性学习,安排了课题探究和综合学习,进一步体现数学课程个性化、活动化和实践性方面的走向,这些都是引人注目的。我国的传统数学课程,注重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加强学生双基的学习和训练,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我们的教材长期以来改变不多,内容偏难、偏深、偏窄,且与生活实际联系少,缺少数学的前沿知识。本文通过对两国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等的比较研究和分析,提出我国的高中数学改革应发扬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统优势,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尊重个性、注重自主教育的先进经验;根据学生的兴趣、认知特点和数学学科的发展,精选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适当设置选修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在高中教材中适当介绍前沿性的现代数学内容。
郑茹[3](2014)在《中英高中数学教材概率与统计内容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教育国际比较已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而数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并且在中小学课程中具有一致性的特点,因此在教育国际比较中数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学科。教材是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工具,直接体现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综观中外的教育改革,无不把教材改革放在突出的位置。因而数学教材成为数学教育国际比较中的核心内容。本研究拟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B版与英国A-level高中数学教材进行比较研究,笔者试图以中英高中统计与概率内容为切入点,去探讨中英高中数学教材的异同点,并努力揭示产生这异同点的原因,结合本国实际,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建议。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为:1.宏观层面的中英高中数学教材的比较,如内容的含量分布特征与深度、编写特点、结构体系的比较;英国教材在文字、图片和版面设计等方面有何特色?在微观方面的比较,如知识的呈现方式、思维水平、例题习题及考纲对内容的要求等方面的比较。2.中英高中数学教材的差异对中国高中数学教材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先通过英国A-Level课程的介绍,包括课程种类、课程体系、课程组合、考试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对A-level课程给出一个整体的解释,以便对A-level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采用文献分析法、教育比较研究法、访谈调查法,对两国高中数学教材进行以下的研究:首先,从宏观方面对中英高中数学教材“统计与概率”内容进行了比较。主要是文字、图片、纸质和版面设计,统计与概率内容的分布,结构体系,考纲要求,例题、习题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寻找其各自的特点,并希望通过在比较中得到一定的启示与思考,利于我国教材的改革与发展。其次,从课程难度方面,通过课程难度模型对中英高中教材“统计”方面进行了比较。主要是通过数据对课程的时间、广度、深度,以及数学题的综合难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借助表格得出比较直观的结论并对其进行了适当的原因分析。再次,从微观方面对中英高中数学教材“统计与概率”中的“条件概率”、“正态分布”内容进行了比较。对于“条件概率”主要是从整体方面,概念的引入方式,考纲以及课程标准对条件概率的要求,例题、习题的解题方法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得出一定的启示与思考。对于“正态分布”主要是从教学内容、数学实践、思想观念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对比分析,在教学内容方面又进一步按照内容安排、具体任务、导入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对比分析。最后,通过对以上的比较研究,得出一些总结性的结论与建议,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材的编写方面,二是教师的教学方面,三是,考试的形式方面。希望这些方面能对我国的高中数学教育以及教材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方成智[4](2010)在《艰难的规整 ——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中小学教科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科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的载体,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教科书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教科书是从众多的文化知识里精选出来的文本,在知识准入教科书的过程中,国家必然会介入其中,因此,教科书又是国家主流价值观的物质载体,它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历史的、社会的和现实的内容。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十七年的时间尽管不长,但在共和国60年的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大变革时期。新中国十七年的教育经历了一条曲折的、变幻的运行轨迹。在这一时期,学校教育始终贯穿着制度化、正规化与政治化、革命化之间的对立、冲突。在这种形势下,为了促进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保证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教科书中的贯彻落实,国家是如何规整中小学教科书?在规整过程中碰到哪些困难?究竟有哪些力量在冲突和斗争?这些引导着本研究的展开。本研究采取系统分析和重点深入研究相结合的思路,采用时间与问题结合的方式安排结构框架,力求在详尽占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从知识与权力的视角,探讨新中国十七年中小学教科书的发展,充分关注传统与变革、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多方探寻国家是如何规整教科书的,反思其经验与教训,并就如何规整当前教科书提出了建议。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规整的缘起,第二章为规整的策略,第三章为规整中的博弈,第四章为规整的反思。各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研究教科书规整的缘起。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新中国十七年国家对教科书进行规整的缘由。首先,教科书的规整是国家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任何一个新生的国家和政府要想长治久安,必须首先要取得政治合法性的地位,培养广大民众对新生政权的认同和忠诚,而这种认同则主要通过学校教育特别是教科书对特定思想的灌输来完成。可以说,教科书是获取政权合法性的主要渠道。其次,教科书规整也是教育及教科书自身发展的需求,只有通过规整才能使教科书摆脱建国初期的混乱无序状态,才能提高整个学校教育的质量。再次,教科书规整也是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使然。随着我国中央集权体制的逐步建立,教育领域概莫能外,政府明确地制定了教科书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第二章分析了教科书规整的策略。新中国对教科书的规整是从借鉴、模仿开始的。主要依赖三个方面的经验:延安经验、苏联经验、民国经验。三种经验各有千秋。延安经验来自老解放区,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留下的宝贵经验,但它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战斗的痕迹,与现代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苏联经验是当时比较成熟的、或者说是比较成功的社会主义教育的代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它植根的土壤、成长的文化氛围、国情背景与我们有较大的差距。民国经验源自西方正规的学校教育体系,注重质量,反映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但由于政治的原因,它是我们刻意回避的乃至斗争的对象,当然,实际上是我们是无法回避的。理想的状态是吸收三者之长,为我所用。事实上,新中国十七年中,政府也在想办法寻求三者之间的均衡,可惜没有做到。第三章剖析了教科书规整中各种力量的博弈。教科书是社会各种政治、经济和文化作用的结果。教科书是教育决策者、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影响学校教育的一个缩影。因此,在教科书规整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冲突和斗争。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新势力与代表资产阶级的旧遗留的博弈,二是本土经验与外来经验的博弈,三是党内以毛泽东为首的激进派或者说革命派与代表传统教育的保守派之间的博弈。诚然,在教科书规整过程中政府的行政干预是必要的,但要适度。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从推翻旧中国到治理新中国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其所秉承的革命情怀和狭隘的边区政府管理经验,与要结束国家的贫弱状况、迅速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国家所要求的技术专长和平稳的行政管理很难兼容,所以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风云变幻莫测、种种冲突不断。在对待教育问题上,在教科书的规整中也是如此。一会儿一切向苏联老大哥学习,一会儿弘扬延安经验,开展群众运动;一会儿以健康的名义要求减负,一会儿以质量的名义强调“双基”教学。其实际在于中央行政干预过多、过度,无视教育教学本身的规律,导致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棋不定,客观上也使得教科书的规整动荡、曲折、艰难。第四章探讨教科书规整的反思。首先,总结了教科书规整的经验与教训。通过规整,逐步规范了中小学教科书市场,形成了教科书管理的“国定制”,统一编制、统一出版,既保证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学校教育中的有效贯彻,又提高了中小学教科书的质量。当然,规整也导致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中小学教科书市场的垄断。这种垄断弊端在于:难以适应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不平衡状况;难以适应不同个性的学生的需求,不利于因材施教;没有竞争,不利于教科书的健康发展。其次,反思当前中小学教科书的建设。在国家对中小学教科书实行“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今天,教科书规整仍然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措施有:第一,要严格审查教科书编写者的资质,确保教科书的品质。第二,不断完善教科书的审定工作。第三、努力规范教科书的发行和选用工作。总之,规整可以提高教科书的质量,规整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各方的无序竞争而带来的巨大资源浪费,规整有助于遏制教育腐败。但规整不等于统一,规整本身不排斥教科书多样化的发展,规整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赖观模[5](1993)在《中专数学教育刍议》文中研究指明根据我国中专数学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对比发达国家的中专数学教育模式,我国的中专数学课程建设应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为指导,高度重视中专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骨干地位,加强对中专数学教育的行政管理与业务指导,明确该课程的设置目的及其教改的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努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中专数学教育模式。
杨顺友[6](2000)在《加快我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设置结构改革步伐》文中研究指明
高天明[7](2001)在《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教学方法改革的历史,就会知道我国有着悠久的教学方法实验传统。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教学方法改革实验则主要借鉴西方,起步晚,时间短。既有的相关研究由于种种原因,都没能就教学方法进行历史的深入考察,这在教育史及教学论史的研究中都是一个不足。 在论文的第一部分,作者以20世纪我国教学方法的演进为线索,重点就二三十年代我国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进行了历史的剖析。在我国教学方法发展的历史上,特别是在解放前,西方的教学理论极大地影响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欧美教学方法的输入,为中国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参照模式,驱动中国教育界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深层次的反思。20世纪初西方教学方法的引进及实验对我国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教授法到教学法,从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到活教育,大体反映了中国教育界探索新教学方法的运行轨迹。在不同历史时期,一些有时代历史感的教育家通过自己的亲身教学实践,如俞子夷、李廉方、陶行知等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方法,他们的教学法思想渗透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他们的教法改革本身又是人类教育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陶行知提出的教学方法论所体现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变革,也不仅仅是教学论的变革,而是我国整个现代教育观念的变革,正是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揭示了陶行知教育理论与传统教育理论的根本区别,也就显示出了他的教学方法的时代差异性。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教育界天暇顾及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验。在这一时期,全国教育事业处于瘫痪状态。作者除了介绍解放前我国教学方法的演进外,且就几种典型的教学方法实验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评叙。就教学方法实验过程中的课程等因素进行了历史的分析。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作者就我国教学方法的在近20年来的方法改革与实验进行了回顾和分析。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来,从所涉到的教学方法的总体状况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年,我国教学方法改革与实验的探索的确取得了巨大成就。教学方法的“名”与“实”在这一时期方才显现出其“人文”特征性。教学方法改革的时代特性在这时更加突出。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注意到了实验的“规范”和“科学”特性。教学方法改革与实验的统计数据及教法改革现状说明: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的传授知识、技能的教法模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弘扬人的主体性成为时下教法改革的主旋律。在这一部分,作者还就教学方法的改 高天明: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 革与实验进行了个案分析。作者主要选择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法和邱学化的尝 试教学法的实验为例。通过研究,作者发现20世纪后期中国有成效的教学方 法实验,多在50年代末起步,十年浩劫被迫中止,但文革后,大都立即着手 原有实验。邱学华50年代即致力于小学数学教改实验,80年代提出尝试教学 法,90年代才积淀出尝试教学理论。尝试教学法己走出国门。放眼世界,沙 塔洛夫经40年实验,才提炼出“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赞科夫由1个实验 班发展到1200多个,二十年如一日,方浓缩出教学的五原则,提出“教学要 走在发展前面”的命题。根深才能叶茂,具有重大影响的教学理论都经过了 艰难曲折的漫长探索。急功近利、应时即景的教学法实验,既不会有明显的 实验效果,也不可能提出面向末来的教学理论。 在论文的第三部分,作者主要就教学方法变革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探 讨。这些内容包括影响教学方法变革的几个相关因素、教学方法变革特点、 教学方法改革中的矛盾及方法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方法体系建立的科 学化等。作者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几点研究性结论。作者认为现代意义上的 教学制度是西方文明的产物。教学方法在西方经历的明显变化,清晰地显示 出教与学、师与生的矛盾始终是教育改革的一种动力。师生关系是教学方法 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师生关系从某种角度来说,其实质就是课堂教学中教 师与学生的交流教学。交流教学是现代课堂教学的精髓。教学方法研究重“教 法”还是重“内容”?因此如何对待教学方法与课程教材之间的关系是教学 法改革所不可回避的问题。关于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的问题,作者也进行了初 步的探讨。关于我国教学方法体系的科学化问题,在论文的最后作者进行了 理论上的探讨。作者认为由于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方法体系是沿用前苏联五。 六十年代的划分标准,即把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和知识来源作为划分标准。 因而,我国许多学者及教学论教材上的分类基本上仍未跳出这一“标尺”。对 于当代我国教学方法体系的科学化构建,作者试图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既以启发式教学法为基础,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科学化的教学方法体系。 ?
张建英[8](2020)在《高中物理光学内容的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篇文章主要是以高中物理光学内容为研究对象,对其内容发展的变化进行系统的研究。文章先从光学在人类的历史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于地位进行探究,阐述了光学在不断地被发掘被有效地利用的事实,也就激励着当今时代下的我们去探索关于光学的知识。其次,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高中物理课标和大纲的变化进行研究,对比新课程改革前后的课标的变化,分析得出高中物理光学部分永恒不变的知识点始终都是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这两个知识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更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难点。再者,笔者基于课堂教学,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选定的对象(高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专题调查——高中物理光学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此外,笔者还对身处高中物理教学第一线的十名物理青年教师进行了访谈。从而推断出当今高中物理光学部分学生自身的学习问题,教师教学观念的问题以及多年的课程改革下光学内容是否发生变化等等。重点则是在于对建国以来新旧版地教材地内容上的对比进行分析与探究,找出改动大的地方并找出相应的原因。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为了提高高中物理光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其课程内容改革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高中物理光学部分是学习的一个重难点,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高中物理光学部分的学习效率,优化出更合适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接受学习。在文章的最后,我针对着在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就高中物理光学内容发展变化研究对当今教学的启示进行了讨论。
许建美[9](2004)在《教育政策与两党政治——英国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研究(1918—197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形成两党制的国家。自20世纪以来,逐渐形成了工党与保守党轮流执政的局面。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两党在教育政策的具体主张上也多有分歧。其中,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是20世纪大部分时期两党教育政策冲突的焦点。本文探讨的主题便是两党政治与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或者说是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在两党政治争斗中的变迁过程。 论文共包括导言、正文五章和结语七部分。导言部分主要说明了选题的意义,对论题中涉及的关键概念,如“教育政策”、“两党政治”、“中等教育综合化”等进行了界定;此外,还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进一步突出了研究的主题;最后,就本文对文献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的具体运用进行了阐释。 第一章主要做了背景铺陈,其目的是展现20世纪前期工党和保守党中等教育政策的特点。在酝酿英国中等教育组织制度的这一最关键的历史时期中,综合学校思想还处于萌芽阶段,主要是基层组织的一种改革设想,还没有被两党采纳为其中等教育政策。但是,这一时期对于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的考察之所以两是必不可少的,是因为综合中等教育问题已经作为一个政策议题出现在了中央教育机构关于中等教育未来组织形式的讨论中。尽管,讨论的结果抛弃了综合中学作为一种普遍的中等教育组织形式的政策,但综合中等教育的思想却保留了下来。在这一时期,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所表现出的突出特征是多边思想作为一种改革设想主要在基层涌动,而在中央决策层则是三轨制思想大行其道。这种力量不均衡的对比态势表现得非常明显。 第二章主要探讨的是工党采纳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的过程。通过对工党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转变的过程的探讨,说明了工党并不是综合中等教育政策自始至终的积极倡导者,并解释了工党高层抵制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的原因。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在该阶段表现出的主要特征是工党内部在教育政策问题上的意见分歧,特别是工党年会上通过的决议与工党政府实际执行的政策之间的冲突。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工党内部在中等教育综合化问题上的分歧大于工党与保守党之间在政策取向上的差异。尽管工党内部以全国工党教师联合会为代表的压力集团在综合中等教育问题上不断施加压力,工党的两个教育部长仍然主张实施中等教育的三轨制组织形式,将综合学校限制在实验范围内。工党政府在这一时期实施的中等教育政策可以说与保守党所主张的政策没有本质上的差异。中等教育的三轨制组织形式是两党教育政策共识的基础。在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的具体形态上,它甚至还不能说是工党的政策,而是工党内部的压力集团所积极倡导的政策。 第三章考察的重点是工党采取的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在选举政治中遇到的困难和脆弱性,以及这种政策如何被保守党所利用;保守党自身的政策如何从消极应对到积极规划以适应选举政治需要。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是工党内部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的逐渐明晰和强硬,与执政的保守党所实施的维护教育制度现状的中等教育政策之间形成鲜明对比。随着工党采纳了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两党在前一阶段出现的共识局面结束,代之而起的是两党在中等教育综合化问题上的辩论与诘难。由于工党在政策宣传中,不但在综合学校组织方式上强调了难度较大的一贯制,而且在倡导综合学校政策的措辞上显示出了明显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色彩,从而遭到保守党的猛烈攻击。总之,这一阶段的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是以刻板、强硬和在两党政治斗争中的脆弱性为其特点。 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工党的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迫于竞选政治的需要而修正的过程。这一时期两党的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都明显地受到了竞选政治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出了在竞选政治的压力下两党教育政策的妥协性。工党的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在经历了内部修正主义思想的冲击和保守党的攻评后,摆脱了整齐划一和危及地方自治传统的面貌,以“人人受文法学校教育”的口号增加了综合学校的吸引力。这个演变过程也是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逐渐温和、弹性和妥协的过程,体现了工党政治纲领的实用主义特征。在三轨制教育制度的合理性遭到质疑的氛围中,保守党对待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的态度也在解冻,一些高层人士公开表达了对中等教育综合化的支持态度。这一转变一方面体现了教育和心理学理论对于决策者获得决策合理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保守党并非一味抵制变革而是主张渐进变革的保守主义本质。 第五章考察的是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随着执政党的更迭而沉浮的过程。通过对工党发布的通告、泰姆萨德案件以及教育法的分析,展示了工党政府的政策目的与政策实施手段逐渐由不协调走向协调一致的过程,以及英国的司法机构对政策实施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表现出的显着特征是不连续性以及在执行过程中所遭遇的尴尬。工党上台执政以后,随即将党的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上升为国家教育政策,并发布了通告,试图将中央政策的影响遍布全国。但是,由于政策目的与政策实施手段之间的不协调,导致政策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保守党在1970年重新执政后,立刻废除了中等教育
杜光友[10](2014)在《我国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认为早在上世纪90年代,针对我国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就有学者提出,其原因在于我国的教育价值取向存在偏差。教育的价值取向存在着偏差,作为整体教育基本组成部分的课程,其价值取向自然也会出现偏差。过去我国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否存在着偏差,我国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历程,学校体育开展较好的欧美国家体育课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其价值取向是如何演变的,当今欧美国家的体育课程有哪些课程模式及价值取向,有何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总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研究的缘起,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的方法、思路,并对相关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对体育课程的本质与特点,体育课程的功能与价值,以及几种典型的价值取向等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与分析。第三部分,对我国自清朝末年开设体育课程以来,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演变过程进行回顾。第四部分,对欧美国家体育课程模式及其价值取向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分析了当今欧美国家几种主要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第五部分,在以上研究基础之上,总结我国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发展的教训,借鉴欧美国家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经验,提出我国当代体育课程应有的价值取向。本研究对我国自清朝末年以来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得出,我国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在大部分时问里都存在着偏差,其价值取向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需要。价值取向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过于关注国家与社会的需要,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体需求;片面强调增强体质与学科知识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学生需求的满足与个人的发展;过于强调整体划一,而缺乏灵活性;过于重视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习的过程。由于价值取向的偏差,导致了诸多问题:在内容上,过于繁多,且与生活脱节;在教学中,教师居于强势地位,且习惯于指令式的教学方法,学生成为被规训的对象,课堂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在评价上,过于强调运动水平与身体素质的硬性指标,而缺乏发展性指标。对于学生而言,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学不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感受不到运动的快乐,教学过程就是被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最终参加相应的考核,达到相应的标准。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甚至厌烦体育课,或者出于对考试的担忧而害怕体育课。其结果是“老师什么都教了但学生什么都没学会”,少有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本世纪初第8次课程改革之后,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基本扭转了过去只重视社会的需求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需求的价值取向,但也存在着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而欧美国家的体育课程经历了训练主义、体能主义(针对身体的教育)、多功能主义(通过身体的教育)、体适能模式、动作教育模式、发展模式、运动教育模式、人的真谛模式的发展过程。早期的训练主义及体能主义课程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表现为强烈的社会本位。之后,体育课程价值取向逐渐趋于合理,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主要有学科精熟、学习过程、社会重建、自我实现与生态整合五种体育课程价值取向,这些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在个人、学科、社会三者之间各有偏重但又保持平衡。总的来说,欧美国家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趋势是:由重视体育课程的外在价值转向注重体育课程的内在价值,不再仅仅关注学习的结果而是关注学习的过程,不再仅仅关注学生体能的发展与学科知识技能的掌握而是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不再只关注个人的发展而是关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我国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之所以产生偏差,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受到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忽视了人的重要性与价值,将社会凌驾与个人之上,甚至没有把人当“人”看待,而是把人当作将来安装到社会这部大机器里的一个零部件,出现了无“人”的教育。另一方面,受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我们对体育本质属性缺乏清晰的认知,我们只看到了体育课程的外在价值,仅仅把体育课程当作一种工具,以实现传承体育文化、增强体质、训练组织纪律性、培养公共道德等社会目的,而没有看到体育课程的内在价值,即体育课程满足人的运动需求,让人获得满足的价值。由于以上两方面原因,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自然表现为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本位,而忽视了人的需求与发展。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只有每个人都获得了全面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而且,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具有情感的生命个体,学校教育对其而言是其生命中重要的一段,也是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杜威曾说过“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转变传统的观念,重视人的价值,将人当“人”看,重视其所思所想,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让其在学校里不仅学习到知识,还能感受到快乐,让其自由茁壮地成长,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真正的“人”,只有这样,他才能更好地生活与工作,从而贡献自己的价值,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基于以上的研究与分析,当今我国体育课程应有的价值取向可以表述为:“以人为本,关怀生命”。体育课程不能仅仅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应该重视人的地位与价值,把目光投射到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之上,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关注他们的兴趣与爱好,关注他们的需求与感受,实现体育课程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统一、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相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相统一。体育课程不应片面的强调体质的增强、三基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健康的促进,让其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体育课程不应仅仅是一种任务,也应是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体育课程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也应该充满欢声笑语。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喜欢体育课,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与习惯,终身参与体育活动,健康快乐地生活,才能更好地回报社会,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论建立多轨制的中学数学课程设置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建立多轨制的中学数学课程设置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2)中日高中数学课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 言 |
1 影响日本数学教育改革的有关理论 |
1.1 培利-克莱因教育思想 |
1.2 杜威的教育理论 |
1.3 教育投资论 |
1.4 布鲁纳的教育思想 |
1.5 国家主导型的教育 |
1.6 终生教育思潮和学习化社会的影响 |
2 日本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思想及进程 |
2.1 数学教育的近代化 |
2.2 “生活单元”的数学教育 |
2.3 “系统学习”的数学教育 |
2.4 数学教育的现代化 |
2.5 “留有余地”的数学教育 |
2.6 20世纪80年代的数学教育(问题解决) |
2.7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 |
2.8 日本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 |
3 我国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历程 |
3.1 吸收苏联成果,选编教材内容 |
3.2 摆脱机械模仿,独立研究数学课程 |
3.3 建立现代化的数学教育内容 |
3.4 数学课程研究逐渐走向成熟 |
4 中日高中数学课程比较 |
4.1 中日高中数学教学目的比较分析 |
4.1.1 对培养未来公民素质的着眼点不同 |
4.1.2 数学态度提法上的不同 |
4.2 中日高中数学课程内容比较分析 |
4.2.1 数学学科内容的选取 |
4.2.2 关于数学史的处理 |
4.2.3 适当运用信息技术上的差异 |
4.2.4 对传统数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态度 |
4.3 中日高中数学课程设置结构比较分析 |
4.4 两国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方式比较分析 |
4.4.1 相同内容的处理方式不同 |
4.4.2 对同一内容的不同处理方式 |
4.4.3 知识的拓广与加深 |
4.4.4 各分支学科相互融合的比较 |
4.4.5 对内容的简化处理 |
5 课程实施案例调查与分析 |
5.1 案例比较 |
5.1.1 我国的教学案例 |
5.1.2 日本的教学案例 |
5.2 课程实施调查与分析 |
5.2.1 问卷调查 |
5.2.2 访谈 |
6 借鉴与启示 |
参考资料 |
附 录 |
致 谢 |
(3)中英高中数学教材概率与统计内容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本文的研究课题 |
二、研究的方法及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教材比较研究 |
二、对概率统计内容的比较研究 |
第三章 中英高中数学教材“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比较 |
一、对英国 A-Level 课程及其特点的分析 |
二、教材的版面设计、内容分布等宏观方面的比较 |
三、中英教材结构体系的比较 |
四、考试大纲对中英教材统计与概率内容要求的比较 |
五、“统计与概率”教材例题、习题的比较 |
六、“统计与概率”内容宏观比较的启发和思考 |
第四章 中英高中教材“统计”课程难度的对比分析 |
一、课程难度模型 |
二、两种教材“统计”难度的逐项定量分析 |
三、两种教材练习题难度的定量分析比较 |
四、研究结论及原因分析 |
第五章 中英高中数学教材内容的案例分析 |
一、“条件概率”案例分析 |
二、正态分布的案例分析 |
第六章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艰难的规整 ——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中小学教科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及研究的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的思路与拟解决的问题 |
六、采用的研究方法 |
七、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规整的缘起:新中国新秩序新教育 |
第一节 规整教科书是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 |
一、教科书:维持政权合法化的主渠道 |
二、教科书: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媒介 |
三、教科书:维持社会稳定的有力武器 |
第二节 规整教科书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 |
一、建国初期教育的落后状况 |
二、建国初期教科书的混乱与无序状态 |
第三节 规整教科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使然 |
一、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确定 |
二、教科书全国统一供应方针的确定 |
第二章 规整的策略:从模仿借鉴到自主探索 |
第一节 借助统一的名义来规整 |
一、统一的前提与基础 |
二、统一的具体措施 |
三、统一过程中的特点 |
第二节 仿效苏联的模式规整 |
一、学习苏联浪潮的兴起 |
二、效法苏联的方式方法 |
三、照搬苏联的后果 |
第三节 借鉴延安的经验规整 |
一、延安经验回归的背景 |
二、借鉴延安的具体做法 |
三、规整的特色 |
第四节 以质量的名义规整 |
一、注重质量的缘由 |
二、提高质量的路径 |
三、规整的效果 |
第三章 规整中的博弈:各种力量的角逐 |
第一节 除旧布新,新中国教育与旧教育遗留的博弈 |
一、学制变革中的反反复复 |
二、课程设置及教科书内容选择中的"兴无灭资" |
第二节 延安经验、民国经验与苏联经验的相互冲突 |
一、延安经验、民国经验、苏联经验简析 |
二、本土经验与苏联经验的碰撞 |
三、延安经验与民国经验的冲突 |
第三节 毛泽东的教育模式与正规教育模式的斗争 |
一、毛泽东的教育模式与正规教育模式简析 |
二、毛泽东教育模式的特点 |
三、毛泽东的教育模式与正规教育模式的较量 |
第四章 规整的反思:经验、教训及启示 |
第一节 教科书规整的经验 |
一、有利于国民共同价值观的树立 |
二、形成了优秀的编辑团队,提高了教科书质量 |
三、规范了教科书市场,利国利民 |
第二节 教科书规整的教训 |
一、导致了教科书的垄断 |
二、强调"政治挂帅",忽视人性需求 |
三、规整依据的不确定,导致规整的动荡 |
第三节 当前教科书规整的启示 |
一、规整不等于垄断 |
二、规整重在制度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加快我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设置结构改革步伐(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数学课程设置结构 |
2.英国SMP课程设置结构 |
3.和中国的比较和分析 |
4.改革我国数学课程设置结构的必要性 |
5.改革建议 |
(7)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 |
第一部分 20世纪上半时我国教学方法变革及发展 |
第一章 20世纪上半叶我国教学方法的演进及方法实验 |
第一节 解放前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历史演进 |
第二节 教学方法实验及几种典型教学方法实验介绍 |
第三节 教学方法实验中课程等因素的分析 |
第二章 20世纪上半叶我国教学方法及实验的评价 |
第一节 西方教学理论对新教学方法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新教学方法实验过程中的局限性 |
第三节 中小学实验新教学方法的意义 |
第三章 20世纪上半叶我国现代教学方法改革与实验的几个问题 |
第一节 教学方法改革实验的“中国化”问题 |
第二节 教学法研究的“中国化” |
第三节 教学方法改革与实验的推广问题 |
第四章 20世纪上半叶我国教学方法变革与实验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俞子夷与单级教授法研究 |
第二节 李廉方与廉方教学法 |
第三节 个案研究的启示 |
第二部分 20世纪下半叶我国教学方法的变革及发展 |
第五章 20世纪下半叶我国教学方法改革实验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的教学方法 |
第二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
第六章 20世纪下半叶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将爱心交给孩子的孩子王:李吉林与“情景教学法” |
第二节 从乡村教师到教学法专家:邱学华与创新的尝试教学法 |
第三节 个案研究的启示 |
第三部分 教学方法变革的若干理论问题 |
第七章 影响教学方法变革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双基论”与教学方法 |
第二节 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 |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方法 |
第四节 教师个性与教学方法 |
第五节 文化传统与教学方法 |
第八章 教学方法改革中的矛盾及关系分析 |
第一节 教与学及师与生的矛盾,始终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内在动力 |
第二节 师生关系:教学方法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 |
第三节 教学方法研究重“教法”还是重“内容” |
第九章 教学方法变革的特点及所需注意的问题 |
第一节 教学方法变革的特点 |
第二节 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三节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的原则 |
第十章 教学方法体系的建立与现代化 |
第一节 科学化教学方法体系建立的实践基础 |
第二节 教学方法体系建立的方向及原则 |
第三节 以启发式教学法为基础,建立我国教学方法理论体系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高中物理光学内容的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学的重要地位及作用 |
1.2 研究的背景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高中物理课标与大纲光学部分的变化研究 |
2.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2 高中物理光学部分知识量的变化 |
2.3 高中物理光学部分课程深度的变化 |
2.4 比较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三章 高中物理人教版教材光学部分的变化 |
3.1 高中物理人教版教材内容篇幅分布与变化 |
3.2 高中物理人教版教材的实验统计与分析 |
3.3 高中物理人教版教材的习题统计与分析 |
3.4 高中物理人教版教材的例题分布与分析 |
第四章 高中物理光学部分的调查研究 |
4.1 高中生光学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研究 |
4.2 高中教师对光学部分内容变化的访谈 |
4.3 教与学的问题与教学建议 |
第五章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5.1 本研究的局限性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教育政策与两党政治——英国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研究(1918—197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一、 选题缘由 |
二、 论题解析 |
三、 研究文献综述 |
(一) 中文研究文献 |
(二) 英文研究文献 |
四、 论文框架结构 |
五、 本文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三轨制的发展与多边主义的萌芽(1918~1944) |
第一节 工党中等教育政策的酝酿 |
一、 工党的教育重建方案 |
二、 “人人受中等教育”政策的形成 |
第二节 工党中等教育政策实施的困境 |
一、 两党中等教育政策的分歧 |
二、 杜维廉法案的失败 |
第三节 三轨制的扎根与多边主义的萌芽 |
一、 《斯宾斯报告》与多边主义 |
二、 《1944年教育法》与三轨制 |
第二章 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的酝酿(1945~1951) |
第一节 工党政府的中等教育政策 |
一、 倡导三轨制:威尔金森时期的中等教育政策 |
二、 有限实验:汤姆林森时期的综合学校政策 |
三、 工党政府与综合学校政策:一种解释 |
第二节 全国工党教师联合会与综合学校政策 |
一、 全国工党教师联合会及1945年前的主张 |
二、 全国工党教师联合会对工党的影响 |
第三节 关于综合学校政策的争论 |
一、 教育界对综合学校的反应 |
二、 保守党对综合学校的攻击 |
第三章 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的僵化(1951~1955) |
第一节 工党综合学校政策的僵化 |
一、 大选失败与刻板政策的形成 |
二、 对工党综合学校政策的反应 |
第二节 保守党政府的中等教育政策实践 |
一、 保守党政府的综合学校政策实践 |
二、 保守党的削减教育开支政策 |
第四章 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的修正(1955~1964) |
第一节 修正主义对工党政策的影响 |
一、 修正主义的兴起 |
二、 修正主义者的教育政策建议 |
第二节 三轨制理论基础的崩溃 |
一、 教育心理学家提出的质疑 |
二、 教育社会学家提供的证据 |
三、 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报告揭示的事实 |
四、 学术研究和报告结论的影响 |
第三节 工党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反败为胜 |
一、 《学会生活》中的综合中学政策 |
二、 保守党教育政策问题的暴露 |
三、 工党通向成功之路 |
第五章 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的实施(1965~1979) |
第一节 中等教育综合化上升为国家政策 |
一、 1965年第10号通告及其效力 |
二、 肖特法案的命运 |
第二节 公学和直接拨款学校与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 |
一、 平等与自由:工党的政策难题 |
二、 纽瑟姆委员会的政策建议 |
三、 唐尼森委员会的政策建议 |
第三节 司法介入与立法成功 |
一、 政策交锋:1970年第10号通告与1974年第4号通告 |
二、 司法机构干预教育行政:泰姆萨德案件及其影响 |
三、 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合法化:《1976年教育法》 |
结语 |
一、 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演变的阶段 |
二、 政党政治对教育政策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 |
三、 英国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发展的特征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我国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基本问题的厘清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课程功能 |
二、课程价值 |
三、课程价值取向 |
四、课程观 |
五、课程价值观 |
六、课程(教学)指导思想 |
第二节 体育课程的本质、特点、功能与价值 |
一、体育课程的本质 |
二、体育课程的特点 |
三、体育课程的功能 |
四、体育课程的价值 |
第三节 体育课程观与体育课程价值取向 |
一、几种不同的体育课程观 |
二、几种典型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 |
第二章 对我国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审视 |
第一节 清朝末年(1840-1911)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 |
一、洋务运动时期(1861-1895) |
二、维新变法时期(1895-1903) |
三、“癸卯学制”时期(1903-1911) |
第二节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1-1927)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 |
一、“壬子癸丑学制”时期(1912-1922) |
二、“壬戌学制”时期(1922-1927) |
第三节 国民党政府时期(1927-1949)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 |
一、暂行课程标准时期(1927-1932) |
二、正式课程标准时期(1932-1936) |
三、修正课程标准时期(1936-1940) |
四、重新修正课程标准时期(1940-1949) |
第四节 新中国(1949至今)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 |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957)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8—1965) |
三、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 |
四、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初期(1976—1984) |
五、义务教育建立和发展时期(1985—2000) |
六、课程体系全面现代化时期(2001至今)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我国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偏差的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偏差的表现 |
一、过于重视体育课程的社会价值而忽视了其个人价值 |
二、过于重视体育课程的科学价值而忽视了其人文价值 |
三、过于重视体育课程的外在价值而忽视了其内在价值 |
四、强调共性的培养而忽视了个性的发展 |
第二节 我国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偏差的原因 |
一、主体地位的忽视 |
二、工具理性的膨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欧美国家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借鉴 |
第一节 欧美国家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演变 |
一、价值取向演变过程 |
二、价值取向演变特征 |
第二节 欧美国家五大体育课程价值取向 |
一、欧美国家体育课程五大价值取向的提出 |
二、欧美国家体育课程五大价值取向的内涵 |
三、几种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之比较 |
第三节 欧美国家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特点 |
一、重视个人的主体地位与主体需求 |
二、注重个人、学科、社会之间的平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体育课程应有价值取向的探寻 |
第一节 我国体育课程应有价值取向的思考 |
一、对人与社会的重新解读 |
二、对体育及体育课程的再次审视 |
第二节 我国体育课程应有价值取向的提出 |
一、哲学层面——以人为本,多元统整 |
二、实践层面——关怀生命,健康快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论建立多轨制的中学数学课程设置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建立多轨制的中学数学课程设置结构[J]. 范良火. 数学通报, 1991(01)
- [2]中日高中数学课程比较研究[D]. 罗寿兰. 广西师范大学, 2004(01)
- [3]中英高中数学教材概率与统计内容的比较研究[D]. 郑茹.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4]艰难的规整 ——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中小学教科书研究[D]. 方成智.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8)
- [5]中专数学教育刍议[J]. 赖观模. 长江水利教育, 1993(01)
- [6]加快我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设置结构改革步伐[J]. 杨顺友.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0(S1)
- [7]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D]. 高天明. 西北师范大学, 2001(01)
- [8]高中物理光学内容的变化研究[D]. 张建英. 西南大学, 2020(01)
- [9]教育政策与两党政治——英国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研究(1918—1979)[D]. 许建美.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10]我国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杜光友.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