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磷酸酶直接促进胶原蛋白钙化

碱性磷酸酶直接促进胶原蛋白钙化

一、Direct Promotion of Collagen Calcification by Alkaline Phosphatase(论文文献综述)

孙志婷[1](2020)在《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疾病和肿瘤防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和肿瘤作为致死率最高的两大慢性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作为体内具有生物活性的信号传导分子,在慢性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与其他制剂相比,NO内源性的存在以及作用6秒后转化为无害离子的特点决定它不仅能发挥药效,而且能最大限度减少毒副作用。因此,NO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药物。基于提高NO产生的策略用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防治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Calcific aortic valve disease,CAVD)已成为继高血压和缺血性心脏病之后的第三大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随着NO在心血管领域应用研究的不断开展,NO在CAVD中所起的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NO在抑制心血管钙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潜在的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根据NO不同作用的发挥具有明显浓度依赖性的特点,近年来,NO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被广泛挖掘。基于提高肿瘤部位NO的生成来改善肿瘤微环境的策略能显着增敏其他传统疗法。基于上述理论背景,本文以提高NO生成为出发点,探索NO在CAVD和肿瘤联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NO对BVICs钙化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采用两步酶解法从牛主动脉瓣瓣膜中分离提取牛主动脉瓣瓣膜间质细胞(Bovine Valve Interstitial Cells,BVICs),并通过α-SMA和Vimentin免疫荧光染色法对分离提取的BVICs纯度及表型进行鉴定。用钙化诱导培养基培养BVICs,构建基于BVICs的体外钙化模型并利用相关表征判断钙化模型构建成功与否。通过外源性补充NO供体DETA-NONOate和NOS抑制剂L-NAME对钙化诱导下的BVICs进行干预,探讨NO对BVICs中成骨分化、炎症产生、钙盐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分离BVICs并构建了良好体外钙化模型。采用DETA-NONOate或L-NAME对钙化诱导下的BVICs进行干预的结果显示,NO可通过下调成骨分化相关基因及蛋白(Runx2、ALP、OCN和OPN)的表达、抑制巨噬细胞迁移及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产生、直接抑制BVICs中钙盐沉积等发挥抑制瓣膜间质细胞钙化的作用,为NO在CAVD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L-Arg/NO对主动脉瓣钙化影响的体内实验研究。采用高脂饲养6-8周龄的雄性ApoE-/-小鼠构建主动脉瓣钙化模型,并腹腔注射L-精氨酸(L-Arginine,L-Arg)或L-NAME。探索NO对小鼠主动脉瓣钙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高脂饲养ApoE-/-小鼠可成功构建主动脉瓣钙化模型;L-Arg/NO的干预不仅能降低小鼠血脂水平,还能抑制主动脉瓣中钙盐沉积、下调主动脉瓣膜中钙化相关基因的表达;L-Arg/NO亦能通过调控RANKL的表达来降低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以及瓣膜组织中巨噬细胞的浸润。该部分研究提示L-Arg有望成为一种具有抗炎、调节脂质代谢、抑制钙化等多重作用的治疗CAVD的新型药物。NO对生物瓣膜钙化影响的体内实验研究。构建Wistar幼鼠皮下埋植钙化模型,通过腹腔注射NO供体药物L-Arg和NOS抑制剂L-NAME,探索NO对人工生物瓣膜(戊二醛交联的牛心包,Glutaraldehyde-crosslinked bovine pericardium,GA-BP)钙化的影响。结果表明:NO可以抑制GA-BP表面钙盐的沉积,并且能够促进GA-BP表面M2型巨噬细胞的粘附。NO用于肿瘤联合治疗的体内外实验研究。将NO供体L-Arg和光敏剂ICG共包载于PLGA纳米粒和PCL-PEG-PCL温敏水凝胶双重递送系统中,通过提高肿瘤部位NO的生成,探索NO对PDT在肿瘤治疗中的协同增敏作用。结果表明:NO一方面可以直接引起肿瘤细胞的凋亡;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肿瘤部位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s)的激活,降解肿瘤部位过表达的细胞外基质胶原蛋白,协同增强PDT在肿瘤治疗中的效果,从而为肿瘤的联合治疗提供新的可能。综上所述,NO既能通过调节炎症反应、成骨分化、钙盐沉积而抑制CAVD的发生发展,又能通过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和对肿瘤部位胶原基质的破坏作用协同增强PDT的效果。因此,NO在CAVD的防治和肿瘤联合治疗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朱云森[2](2020)在《骨粘连蛋白通过p38MAPK通路调控成骨细胞矿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正常的骨基质矿化是骨形成和骨修复重建的关键步骤;成骨细胞分泌的I型胶原组成基质的主要成分并提供矿化的基础框架结构,而非胶原蛋白参与并调控羟基磷灰石的有序沉积。骨粘连蛋白(osteonectin,ON)是一种重要的非胶原蛋白,又称为SPARC或BM-40,它对1型胶原和羟基磷灰石有高度的亲和力,参与了细胞外基质矿化的始末过程;同时作为重要的细胞外基质功能调节蛋白,骨粘连蛋白调节细胞外基质和胶原的合成,影响成骨细胞数量和功能,对矿化起重要的调控作用。P38 MAP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是细胞外信号向细胞内传导的重要通路,也是骨形成的重要信号枢纽,在不同的成骨信号的作用下,p38MAPK可以调节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和矿化能力。既往骨粘连蛋白在矿化中的研究多集中于基因敲除的动物实验,本课题的目点是为骨粘连蛋白调控成骨细胞矿化提供直接的实验依据,同时对p38 MAPK是否是其重要的信号传导途径进行实验研究,为有效干预骨基质矿化提供更多的作用位点。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成骨细胞分离、培养与鉴定取新生SD乳鼠(出生48h内)的颅盖骨,采用酶交替消化法进行成骨细胞分离,利用差异贴壁法进行纯化,获得的成骨细胞使用碱性磷酸酶染色进行阳性率测定,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结节形成。第二部分:不同浓度的骨粘连蛋白对成骨细胞矿化期OCN、OPN、BSP及p38 MAPK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分离培养获得的传代成骨细胞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大鼠重组骨粘连蛋白(SPARC/BM-40):A组,空白对照组,不添加骨粘连蛋白;B组,0.01μg/ml骨粘连蛋白;C组,0.1μg/ml骨粘连蛋白;D组,1μg/ml骨粘连蛋白;E组,10μg/ml骨粘连蛋白;在第2、5及8d分别取材并提取各组RNA,通过RT-qPCR检测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骨涎蛋白(BSP)及p38 MAPK的基因表达,明确骨粘连蛋白在成骨细胞矿化中的调控作用,并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实验的最佳适宜浓度(骨粘连蛋白OPTIMA)及取材观察时间。第三部分:骨粘连蛋白对成骨细胞其它矿化指标的影响及SB203580(p38MAPK特异性阻断剂)的阻断效应研究根据第二部分实验结果,我们对骨粘连蛋白在成骨细胞中的正向调控作用进行进一步证实,同时对p38的具体作用进行研究,实验进行重新分组:空白对照组,不添加骨粘连蛋白;骨粘连蛋白OPTIMA组,添加骨粘连蛋白OPTIMA;p38阻断剂组,预先在成骨细胞内加入20.0μmol/l的SB203580(p38 MAPK特异性阻断剂)培养2h,再添加骨粘连蛋白OPTIMA;实验增加了小整合素结合配体N-连接糖蛋白家族: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MEPE)、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和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基因表达的RT-qPCR检测;同时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成骨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进行了测定;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结节及电镜下观察成骨细胞的超微结构;Western-blot测定各组p38 MAPK及磷酸化p38 MAPK(P-p38)的蛋白表达。第四部分:P38 MAPK重组腺病毒载体及p38 MAPK-shRN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P38MAPK重组腺病毒载体(AD-p38)的构建:根据基因库序列,设计p38MAPK引物,加入酶切位点,以大鼠心脏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经过测序鉴定后,将目的基因片段连入pShuttle-CMV的相应酶切位点,构建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酶切线性化处理后将其与AdEasyTM DNA共转化BJ5183感受态菌,抽提重组AdEasyTM质粒制备Ad-p38MAPK DNA转染细胞。P38MAPK-shRN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根据p38MAPK基因序列,由公司合成提供3条干扰靶点序列shRNA1、shRNA2、shRNA3及非特异性靶序列,经酶切线性化处理后,通过连结慢病毒穿梭质粒及辅助包装共转染细胞,进行病毒滴度测定,通过效应蛋白表达检测选择干扰程度最大的用于后续试验。第五部分:P38信号通路在骨粘连蛋白调控成骨细胞矿化中的作用的进一步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p38 MAPK在骨粘连蛋白调控成骨细胞矿化中的信号通路作用,我们通过构建的p38 MAPK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成骨细胞过表达p38及p38-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成骨细胞来抑制表达p38,并进行实验分组:对照组,仅添加骨粘连蛋白OPTIMA;AD-p38 MAPK组:成骨细胞被AD-p38 MAPK转染再添加骨粘连蛋白OPTIMA;p38阻断剂组,预先在成骨细胞内加入20.0μmol/l的SB203580(p38 MAPK特异性阻断剂)培养2h再添加骨粘连蛋白OpTIMA;p38 MAPK-shRNA组:成骨细胞被p38 MAPK-shRNA转染再添加骨粘连蛋白OPTIMA;使用RT-qPCR和Western-blot法测定各组OCN、OPN、BSP、DMP1、DSPP、MEPE及p38MAPK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第一部分:分离培养的成骨细胞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细胞阳性率接近100%,矿化诱导2周后茜素红染色及四环素培养标记的矿化结节观察,结果满意。第二部分:不同浓度的骨粘连蛋白对成骨细胞非胶原蛋白(OCN,OPN,BSP)及p38的基因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确定1μg/ml骨粘连蛋白为本组实验最佳效应浓度(骨粘连蛋白OpTIMA),第5天为实验观察取材时间;1μg/ml的骨粘连蛋白组在第5天能显着提高成骨细胞OCN、OPN、BSP及p38的基因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OCN,p<0.01;OPN,p<0.05;BSP,p<0.05;p38,p<0.001);同时我们得出初步结论,骨粘连蛋白对成骨细胞矿化存在正向调控作用,并对p38 MAPK通路有激活作用。第三部分:实验进一步证实了骨粘连蛋白对成骨细胞矿化中的正向调控作用,p38 MAPK是其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P38 MAPK蛋白测定结果显示骨粘连蛋白OPTIMA组p38及P-p38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骨粘连蛋白OPTIMA组Sibling家族蛋白(DMP1、DSPP、MEPE)的基因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MP1,p<0.01;DSPP,p<0.01;MEPE,p<0.001);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测定显示骨粘连蛋白OPTIMA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茜素红染色及photoshop成像分析,骨粘连蛋白OPTIMA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矿化结节面积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下超微结构观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骨粘连蛋白OPTIMA组细胞成骨活性增加,成骨细胞内含有更多的细胞器及富含矿化物的囊泡结构。添加p38阻断剂(SB203580)后与骨粘连蛋白OPTIMA组比较,P-p38的蛋白测定有显着下降(P<0.001),非胶原蛋白(OCN、OPN、BSP)及Sibling家族蛋白(DMP1、DSPP、MEPE)的基因表达也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电镜下观察成骨细胞活性较骨粘连蛋白OPTIMA组明显受到抑制。第四部分:P38MAPK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中的基因片段电泳验证及序列测定结果均与基因库一致;p38MAPK-shRNA慢病毒载体通过干扰预实验选择p38MAPK-shRNA3转染成骨细胞(干预性能与对照组比较:shRNA1、shRNA2,P<0.01;shRNA3,P<0.001),病毒滴度的测定阳性转染组为1.7×108IU/ml(对照组:2 × 108IU/ml),符合实验标准。第五部分:实验进一步证实了 p38 MAPK在骨粘连蛋白调控成骨细胞矿化中的重要作用;结果显示AD-p38组明显上调了骨粘连蛋白对成骨细胞矿化的正向调控作用,与对照组(骨粘连蛋白OPTIMA)比较,OCN、OPN、BSP、DMP1、DSPP、MEPE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以及P-p38的蛋白表达均显着升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p38-shRNA组及p38阻断剂组明显下调了骨粘连蛋白对成骨细胞矿化的正向调控作用,与对照组(骨粘连蛋白OPTIMA)比较,两组的OCN、OPN、BSP、DMP1、DSPP、MEPE的基因、蛋白表达以及P-p38的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粘连蛋白通过p38 MAPK通路调控成骨细胞矿化:①骨粘连蛋白对成骨细胞矿化存在正向调控作用:1μg/ml的骨粘连蛋白能显着提高成骨细胞非胶原蛋白(OCN,OPN,BSP)及Sibling家族蛋白(DMP1、DSPP、MEPE)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显着提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促进成骨细胞矿化结节的形成和成骨活性。②骨粘连蛋白可以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1μg/ml的骨粘连蛋白能显着提高成骨细胞p38 MAPK的基因和蛋白表达。③P38MAPK是骨粘连蛋白调控成骨细胞矿化的重要信号通路:p38阻断剂的使用及p38-shRNA病毒载体转染的成骨细胞(p38抑制表达)明显下调骨粘连蛋白对成骨细胞矿化的正向调控作用;AD-p38转染的成骨细胞(p38过表达)上调骨粘连蛋白对成骨细胞矿化的正向调控作用。

严才平,陈路,邓长弓,陈骞,蒋科,易源缘,李毓灵[3](2020)在《β-蜕皮甾酮促进小鼠前成骨细胞体外增殖及诱导成骨分化》文中研究指明背景:β-蜕皮甾酮作为"植物类雌激素"不仅具有刺激蛋白质合成,促进碳水化合物和脂质代谢,缓解高血糖、高脂血症,以及保护内皮细胞免于凋亡并诱导其增殖的多种生物活性,而且有学者报道其在治疗骨质疏松症、骨折和其他骨骼炎症性疾病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目的:观察β-蜕皮甾酮对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以及在安全剂量下,β-蜕皮甾酮是否对该细胞具有诱导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取第4代MC3T3-E1细胞在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基中培养7,10,14,21,28 d后,检测细胞不同时间段成骨分化蛋白(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蛋白、骨桥蛋白以及钙化结节)的表达量,以鉴定该细胞是否具有成骨分化的能力;然后将MC3T3-E1细胞接种于含不同终浓度β-蜕皮甾酮(0.01,0.1,1,10,100μmol/L)的诱导培养基中,分别于第1,2,3,4,5,6,7天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最后设置对照组(普通诱导培养基组)和实验组(普通诱导培养基+β-蜕皮甾酮),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并测定不同时间段各组细胞成骨标志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结论:①MC3T3-E1细胞在成骨诱导培养基刺激下,第10天碱性磷酸酶染色以及Ⅰ型胶原蛋白荧光染色表达较高,同时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也验证了这一结果(P <0.05);诱导培养第14天骨桥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也有明显表达;茜红素染色显示成骨诱导后的细胞较对照组结节数量明显增加,第28天比第21天的钙结节形成数目更多、直径更大、颜色更深;②CCK 8法测得β-蜕皮甾酮对MC3T3-E1细胞作用5 d后增殖活性达到最佳,促增殖活性最佳剂量为0.01μmol/L、0.1μmol/L,2种浓度之间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③实验组细胞经β-蜕皮甾酮诱导培养第10天较对照组细胞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更高;第14天实验组细胞内骨桥蛋白、骨钙素表达更高;第28天2组钙结节染色无明显差异;④结果说明,β-蜕皮甾酮能促进MC3T3-E1细胞体外增殖,且在安全剂量下能提高MC3T3-E1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

郝赛[4](2020)在《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NF-α、骨硬化蛋白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文中认为背景:2型糖尿病对骨代谢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糖基化终产物(AGE)、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过氧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PPARγ)、肠促胰岛素(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多肽(GIP)、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2(GLP-1和GLP-2))、骨源性激素(骨钙素和骨硬化蛋白)。多项研究证实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骨硬化蛋白与骨密度呈明显相关,但正负相关性报道不一。2型糖尿病作为一种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的疾病,且已证实TNF-α与2型糖尿病明显相关,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TNF-α是否对骨密度有影响,TNF-α与骨硬化蛋白的相关性也仍待进一步研究。骨硬化蛋白通过Wnt不仅对骨代谢有影响,还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骨硬化蛋白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关系尚无临床数据分析。目的:本研究对90例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骨硬化蛋白、TNF-α及其相关骨代谢指标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骨硬化蛋白、TNF-α与骨密度及骨代谢相关产物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本研究收集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老年病科在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住院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其中女性53例,男性37例。2型糖尿病的诊断参照2018版《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制定的标准。从住院病历中获得身高、体重、BMI、糖尿病病程等基本资料。使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定骨密度BMD,根据性别划分后将研究人群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分组参照2011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制定的标准。入选对象抽血前至少空腹8小时,次日空腹取血。主要包括: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PL)的水平。离心获取血浆,至-20℃冰箱保存。ELISA方法检测骨硬化蛋白、TNF-α、1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血清1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人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人甲状旁腺素(PTH)。统计分析使用SPSS 22.0版软件分析数据。如数据为连续变量是正态分布的,则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偏差(SD),非正态分布的则表示为中位数,四分位数中值,和P值。通过非配对t检验分析平均值。使用SPSS软件通过单向ANOVA分析分类数据。使用Pearson或Spearman的检验来验证双变量相关性分析。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逐步模型来分别识别血清骨硬化蛋白或TNF-α的独立预测因子。使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了T2DM患者90例,其中女性患者53例,其中骨质正常6例,骨量减少17例,骨质疏松30例。男性患者37例,骨量正常11例,骨量减少20例,骨质疏松6例。将2型糖尿病人群是否合并下肢动脉动脉硬化闭塞症分为AD组59例(合并)其中女性36例,男性17例,和NAD组34例(不合并)其中女性17例,男性17例。2、女性糖尿病患者中骨质疏松组年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两两组间比较,骨量正常组(58.6±6.4)与骨质疏松组(68.3±8.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骨量减少组(62.1±7.3)与骨质疏松组(68.3±8.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量正常组与骨量减少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人群中,BMI、病程、身高、体重、年龄在三组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不同性别骨密度值比较在腰椎L1-L4、股骨颈、wards三角、大粗隆、全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骨密度值均高于女性。且以腰椎L1-L4骨密度值最高(男:1.1±0.20 g/cm2;女:0.90±0.13 g/cm2)。4、女性人群三组在CTX-1骨质疏松组较骨量正常、骨量减少组明显降低(P=0.028)。骨硬化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1.25二羟维生素D3骨质疏松组较其他两组降低(P=0.028)。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钙、磷、碱性磷酸酶、P1NP、P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钙、碱性磷酸酶、P1NP、CTX-1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骨硬化蛋白、1.25二羟维生素D3、PTH在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指标CRP及TNF-α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差异(P>0.05)。5、骨硬化蛋白与相关临床指标及骨代谢标志物之间的双变量相关性分析(person)。在女性人群中骨硬化蛋白和P1NP、CTX-1、PTH血清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464、0.446、0.477,P<0.01;骨硬化蛋白与1.25(OH)2D3血清水平呈负相关,其系数为:r=-0.518,P<0.01。TNF-α也显示于P1NP、CTX-1、PTH血清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388、0.305、0.388,P<0.05,与1.25(OH)2D3血清水平呈负相关,其系数为:r=-0.518,P<0.01.但骨硬化蛋白与TNF-α无明显相关。在男性人群中,骨硬化蛋白亦显示与P1NP、CTX-1、PTH血清水平呈正相关,r=0.709、0.513、0.563,P<0.01;与1.25(OH)2D3血清水平呈负相关,其系数为:r=-0.560,P<0.01,而在男性人群中无明显无TNF-α明显相关性指标。6、P1NP及CTX-1与各指标的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女性P1NP与1.25-二羟VD3负相关(r=-0.768,P<0.01),与骨硬化蛋白、PTH、TNF-α呈正相关(r=0.368、0.648、0.388,P<0.01)。CTX-1与1.25-二羟VD3呈负相关(r=-0.427),与PTH、wards三角、大粗隆、全髋的骨密度值呈正相关(r=0.439、0.314、0.298、0.281,P<0.05)。P1NP与1.25-二羟VD3负相关(r=-0.602,P<0.01),与骨硬化蛋白、PTH、腰椎L1-L4呈正相关(r=0.709、0.677、0.343,P<0.01)。CTX-1与1.25-二羟VD3呈负相关(r=-0.391,P=0.017),与PTH、骨硬化蛋白呈正相关(r=0.437、0.513、0.298、0.281,P<0.05)。7、女性模型中以骨硬化蛋白为应变量,以PINP、1.25(OH)2D3、PTH、腰椎L1-L4及股骨颈BMD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骨硬化蛋白与1.25(OH)2VD3呈负相关(β=-0.524,调整R2=0.26,P<0.001)。线性回顾方程为Y=137.692-0.26X1.25(OH)2VD3。以TNF-α为应变量,以P1NP、1.25(OH)2D3、PTH、Hb A1c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骨硬化蛋白与1.25(OH)2VD3呈负相关,与Hb A1c呈正相关,线性回归方程:Y=357.895-5.348X1.25(OH)2VD3+12.784XHb A1c。男性模型中进一步以骨硬化蛋白为应变量,以PINP、CTX-1、1.25(OH)2D3、PTH、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骨硬化蛋白与P1NP呈线性正相关(β=0.709,调整R2=0.489,P<0.001),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线性回归方程为:Y=8.529+4.005XP1NP。8、女性AD组与NAD组相比较在wards三角(.54±.14)、大粗隆(.64±.11)和全髋(.83±.12)的骨密度值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D组骨密度值较NAD组明显偏低。年龄、BMI、P1NP在AD组和NA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66.7±8.3)年龄较NAD组(62.0±8.1)高。P1NP及BMIA组较NAD组低。而骨硬化蛋白、TNF-α、1.25二羟VD3在两组中未见明显差异。P1NP(OR=1.630,95%CI:1.021-2.601,P=0.40)和年龄(OR=0.670,95%CI:0.461-0.972,P=0.035)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独立危险因素。9、男性AD组与NAD组骨密度资料分析示AD组与NAD组相比较在腰椎L1-L4、wards三角、股骨颈大粗隆和全髋的骨密度值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AD组和NA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63.1±6.4)年龄较NAD组(56.2±8.5)高。余指标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年龄(OR=1.179,95%CI:1.029-1.351,P=0.018)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在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人群中骨硬化蛋白水平较高2、骨硬化蛋白与TNF-α无明显相关性。女性患者骨硬化蛋白、TNF-α与1.25(OH)2VD3呈负相关,TNF-α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男性患者骨硬化蛋白与P1NP呈正相关3、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骨硬化蛋白水平较非合并无明显差异

高飞[5](2020)在《AGEs通过Wnt/β-catenin通路抑制BMSCs成骨分化及PTH的干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糖尿病及骨质疏松症都是发病率很高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二者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是造成患者致残及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是体内各脏器蛋白质在非催化酶参与的Maillard反应中,形成的多种结构稳定而不可逆的化合物。高血糖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生成加速,是造成多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成因。一定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以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来源于链尿霉素诱导的糖尿病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更趋向于衰老,增殖及分化能力减弱。体外实验中,AGEs抑制MSCs的增殖、自我更新及分化。AGEs增加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表达,抑制MSCs的矿化及成熟。体内、外实验均证明AGEs-RAGE可从多个方面影响骨质量,是糖尿病致骨质疏松的主要成因之一。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骨形成与骨分化,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抑制成脂。细胞外的Wnt糖化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刺激细胞内事件合后发生,最具代表性的Wnt信号通路是经典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既往研究多集中于AGEs或RAGE作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株或成骨细胞系的机制研究,然而,AGEs在原代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报道不多。本研究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在原代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层面抑制成骨分化机制及甲状旁腺素(PTH)的干预作用及机制,为糖尿病致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第一部分大鼠BMSCs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目的:诱导、纯化BMSCs,观察BMSCs的成骨细胞、成脂细胞分化能力,进行BMSCs表面标记物的鉴定。方法:取4周龄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脱颈处死后,分离双下肢,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培养瓶中,于37℃、5%CO2的孵育箱中孵育。采用1:2的比例传代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第三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细胞的形态改变以及生长变化;连续观察1周,通过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氏细胞仪进行第三代BMSCs细胞表型鉴定;茜素红染色及油红O染色观察BMSCs成骨细胞、成脂细胞诱导分化能力。结果:原代BMSCs形态以梭形细胞为主,呈现放射状的集落细胞单位排列,伴随传代增加,细胞形态较前变短,且见伸出足突。细胞生长曲线提示传代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符合正常细胞的生长特征且细胞生长能力良好。第三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29,CD44,CD90表达为阳性,CD34,CD45表达隐阴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成骨诱导分化后,茜素红染色、Von Kossa染色呈阳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成脂诱导分化后,油红O染色呈阳性。结论: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其操作步骤简单,且满足大量分离、纯化、扩增要求。培养成熟的细胞符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经诱导分化后具有成骨及成脂分化潜能。第二部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AGEs抑制BMSCs成骨分化目的:AGEs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方法:不同浓度AGEs(0.01mg/ml、0.02mg/ml、0.05mg/ml、0.1mg/ml、0.2mg/ml)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72小时,CKK-8法鉴定细胞增殖水平。选择0.2mg/ml AGEs和小牛血清白蛋白干预,细胞培养至3-7天CCK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成骨液诱导第7天RT-PCR测定Col-Ⅰ及LRP5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AGEs对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B-cateninm、OSX、RUNX2、RAGE表达量的影响,28天茜素红染色比较矿化结节形成差异。给予RAGE中和抗体阻断RAGE信号通路后观察AGEs对ALP、LRP5、RUNX2、OSX和RAGEmRNA及B-cateninm、OSX、RUNX2、RAGE蛋白表达的影响。给予Wnt/β-catenin通路促进剂Wnt3a后观察β-catenin、OSX、RAGE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在BMSCs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AGEs后与相应浓度的BSA组比较,BMSCs的OD值都有所降低,且在0.05mg/ml0.2mg/ml范围内(P<0.05)。0.2mg/ml的AGEs及相应浓度的BSA作用细胞3-7天,AGEs组较BSA组BMSCs的增殖情况有差异(P<0.05)。AGEs组作用于BMSCs28天后较对照组矿化结节的形成数量减少。选用含0.2mg/ml AGEs的成骨诱导液培养细胞7天后,Western-blot检测显示AGEs增加RAGE蛋白表达,抑制β-catenin、OSX、RUNX2蛋白表达(P<0.05)。给予RAGE中和抗体阻断RAGE信号通路后减少RAGE表达,增加ALP、Runx2、OSXmRNA表达(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AGEs增加RAGE蛋白表达,抑制β-catenin蛋白表达(P<0.05)。给予Wnt/β-catenin通路促进剂Wnt3a后增加了β-catenin、OSX蛋白表达,抑制了RAGE蛋白表达(P<0.05)。28天茜素红染色比较矿化结节提示AGEs组明显抑制了钙结节的形成,而间断加入Wnt3a后可以部分对抗AGEs的成骨分化抑制作用。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AGEs抑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抗RAGE中和性抗体阻断AGEs与RAGE的结合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增强。Wnt3a促进Wnt/β–catenin通路作用,部分拮抗AGEs的成骨分化抑制作用。第三部分AGEs对BMSCs增值、成骨分化影响及PTH干预作用目的:在给予AGEs刺激因素的基础上,加入外源性的PTH,检测细胞增殖及分化,观察PTH是否可拮抗AGEs的作用。方法:AGEs作用于BMSCs7天后,采用RT-PCR检测ALP、COL-ⅠmRNA;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OSX、RUNX2、RAGE蛋白;AGEs作用于BMSCs 28天后,茜素红染色和Von Kossa染色检测AGEs对于BMSCs矿化的影响。PTH预处理BMSCs,给予AGEs作为干预因素,RT-PCR法检测ALP、COL-ⅠmRNA,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cateninm、OSX、RUNX2、RAGE蛋白,第28天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形成情况。结果:PTH干预后,抑制了AGEs的作用,与AGEs组相比RAGE蛋白表达减少,β-catenin、OSX、RUNX2蛋白表达增高(P<0.05)。10-8mmol/L PTH干预后部分逆转AGEs成骨分化,定量分析茜素红染色钙结节的形成表明在28天AGEs抑制88%细胞矿化(P<0.05),PTH可以修复23%AGEs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负性作用(P<0.05)。结论:PTH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部分逆转AGEs对BMSCs增殖、成骨分化的负性作用。

王世林[6](2020)在《骨形态发生蛋白缓释载体的研制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比较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BMP7和化学诱导配方(地塞米松、抗坏血酸和β-甘油磷酸钠)诱导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的能力,为下一步实验中缓释材料负载因子的选取提供依据。2、虽然BMPs在许多临床应用中被用来促进骨形成,但是,BMPs在体内固有的不稳定,因此需要与载体结合进行控制性递送。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高效的纤维蛋白胶/纤维粘连蛋白/肝素(FG/Fn/Hep)为载体的BMP2缓释体系,用于骨缺损修复。研究方法:1、在比较BMP2、BMP7和化学配方的成骨诱导效果的实验中,通过茜素红染色钙结节,定量检测碱性磷酸酶(ALP),免疫组化和ELISA检测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桥蛋白(OPN)和骨钙素(OCN)的表达来评价成骨诱导效果。2、在制备新型的FG/Fn/Hep-BMP2缓释体系并评价其骨修复性能的实验中,设计纤维蛋白胶作为组织修复细胞浸润的临时支架,纤维粘连蛋白为细胞提供粘附位点,并作为纤维蛋白和肝素之间的连接器,肝素作为控制释放BMP2和防止BMP2被体内蛋白酶降解的储存库。通过体外释放实验检测缓释体系释放BMP2情况。通过MC3T3-E1细胞诱导实验检测缓释体系诱导细胞成骨能力,并检测MC3T3-E1细胞成骨特征指标,包括钙结节、ALP、RUNX-2、OPN、OCN和Ⅰ型胶原蛋白(COL-Ⅰ)。最后进行大鼠颅骨植入实验,使用缓释材料修复大鼠颅骨临界缺损,通过X线扫描和Giemsa染色来评估缓释体系在体内修复骨缺损能力。结果:1、在比较BMP2、BMP7和化学配方的成骨诱导效果的实验中,茜素红染色结果、ALP定量检测、免疫组化和ELISA检测结果表明,在第7天,各诱导组(化学组,BMP2,BMP7,BMP2+BMP7)诱导MC3T3-E1细胞均出现少量钙结节,且各组间ALP表达量无显着差异。BMP2组中的RUNX-2表达量较其它组增加显着,而化学组中的OPN表达量较其它组有显着增加。此时,各组间OCN表达量无显着差异。在第14天,各诱导组均出现大量钙结节,化学组和BMP2组的钙结节着色面积较大。BMP2组和BMP2+BMP7组中的ALP表达量较其它组有显着增加。化学组和BMP2组中的RUNX-2表达量较其它组增加显着。各诱导组的OPN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有显着增加,此时,化学组的OPN表达量仍然最高,且各诱导组的OCN的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有显着差异。在第21天,化学组、BMP2组和BMP2+BMP7组的钙结节着色面积显着增大,而BMP7组较第14天增加不明显。BMP2组中的ALP表达量较其它组有显着差异。此时,BMP2组中的RUNX-2表达下降,化学组较其它组的RUNX2表达量仍有显着差异,且各诱导组的OPN表达量有所下降,此时仅化学组和BMP2组较对照组有显着差异,化学组的OPN表达量仍然最高。各诱导组的OCN的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有显着差异。在诱导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的过程中,BMP2与BMP7的协同效果不显着。实验结果表明化学配方和BMP2的诱导效果比较突出,不过由于化学配方中的一些成分,比如地塞米松,对骨骼的愈合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我们选用BMP2作为缓释材料的负载因子。2、在制备新型的FG/Fn/Hep-BMP2缓释体系实验中,纤维粘连蛋白和肝素的掺入可显着减缓BMP2的释放,而基本上不影响纤维蛋白胶的结构和硬度。FG/Fn/Hep-BMP2水凝胶释放BMP2主要是由于水凝胶降解而不是简单扩散。体外释放实验和MC3T3-E1细胞诱导实验表明,水凝胶可显着减少BMP2的初始爆发,使得BMP2可以平稳释放并诱导MC3T3-E1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并取得与每隔两天直接加入BMP2相近的诱导效果。其特征成骨指标,钙结节,ALP,与RUNX-2,OPN,OCN和COL-Ⅰ均比对照组有显着增加。大鼠颅骨X线扫描和Giemsa染色评估显示,当填充FG/Fn/Hep-BMP2水凝胶时,骨缺损区域愈合急剧加快。在愈合三个月后,超过80%的原始缺损区域被钙化组织覆盖。结论:1、化学配方和BMP2成骨分化诱导能力显着,较BMP7成骨诱导能力强。2、在诱导细胞成骨期间,BMP2组中的RUNX-2和ALP表达量较高,而RUNX-2和ALP均是成骨早期标志物,表明BMP2在成骨早期诱导效果更为显着。3、综合各成骨指标表达情况,BMP2和BMP7的联合诱导效果不佳。4、FG/Fn/Hep-BMP2水凝胶显着促进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以及大鼠颅骨临界尺寸缺损模型中的骨再生,有望用于修复骨缺损。

伍小沛[7](2019)在《骨水泥中柠檬酸根对骨再生和代谢过程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磷酸镁基骨水泥(Magnesium phosphate-based cement,MPBC)因具有比磷酸钙水泥更优异的早期强度、固化性能、降解性能及生物活性等,已广泛用于骨科植入物的研究。MPBC的降解产物中的钙、镁及磷酸根离子是其发挥生物学效应的主要原因。柠檬酸或柠檬酸盐通常作为缓凝剂加入到骨水泥中以调控水化反应,因此缓凝剂柠檬酸根对骨水泥的生物学效应可能存在影响。对MPBC的降解产物,如钙、镁及磷酸根,在体内外的代谢途径及生物学效应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但是关于骨水泥中柠檬酸根对骨再生和代谢过程的影响缺乏深刻的认识。本文首先研究了MPBC中柠檬酸根在骨组织再生方面的生物学效应,重点探讨了骨水泥中柠檬酸根在骨组织再生过程中的作用,包括成骨分化、成骨矿化及成血管化等;其次研究柠檬酸根对钙、磷酸根生物效应的调控;最后探讨了柠檬酸根及其改性聚合物对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将柠檬酸溶液与水泥固相粉末混匀制备出含柠檬酸根的MPBC。通过FT-IR、XRD及XPS分析,研究了柠檬酸根对MPBC物相结构的影响。采用小鼠前成骨细胞系(MC3T3-E1)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模型,研究了柠檬酸根对成骨分化、血管生成的作用,且在成骨细胞成骨矿化模型中探索了柠檬酸根对骨磷灰石晶体结构的调节。最后,在大鼠颅骨缺损模型中评估了柠檬酸根对MPBC的体内促成血管和成骨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柠檬酸根在骨水泥与骨组织界面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调控效果,在靠近材料附近的高浓度离子区域抑制钙、磷酸根介导的矿物沉积,促进血管生成,在远离材料的低浓度离子区域促进成骨分化和成骨矿化。采用合成的β-磷酸三钙(β-TCP)纳米粒子模拟钙、磷酸根的释放微环境,研究了钙、磷酸根介导的ATP合成与ERK1/2通路及BMP-2表达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柠檬酸根对高钙和高磷酸根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活性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柠檬酸根在BMSCs培养过程中对钙、磷酸根生物效应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磷酸根通过转运到细胞内环境,影响ATP的合成和分泌,该生物过程对BMP-2的表达和ERK1/2的磷酸化异常重要,而钙直接上调BMP-2的表达和ERK1/2的磷酸化,该生物过程不依赖于ATP的合成和分泌。此外,维持恰当的柠檬酸根浓度可抑制过早矿物沉积,避免细胞死亡和凋亡,有利于细胞的成骨分化和矿化。采用DPPH、ABTS、脂质过氧化及铁离子螯合等化学试验,评估了柠檬酸根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采用双氧水诱导的细胞氧化应激模型,评估了柠檬酸根对BMSCs活性和凋亡的影响。采用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大鼠气囊模型,评估了柠檬酸根的体内抗炎症和抗氧化能力。以上研究表明,柠檬酸根具有稳定的分子结构,与氧化物无直接化学反应,对BMSCs具有保护和抗凋亡作用,能够抑制大鼠气囊模型中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采用蛋白质组学鉴定和分析柠檬酸根在BMSCs中调控的蛋白质,鉴定了大量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发现柠檬酸根上调了171个蛋白。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发现柠檬酸根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上调多种自由基清除蛋白的表达,同时下调各种促炎症反应的因子,揭示了柠檬酸根在调控细胞氧化还原信号中的作用以及PPARγ信号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最后,合成柠檬酸根改性聚乙烯醇(PVA-C),旨在研究柠檬酸根对材料抗氧化和抗炎症的影响。采用细胞氧化应激模型评价结果显示,PVA-C浸提液在氧化应激下对BMSCs具有保护作用。它可以通过抑制活性氧(ROS)来增强干细胞的抗凋亡能力。免疫印迹结果表明,PVA-C浸提液可上调核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的受体γ(PPAR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2)。体内动物实验显示,PVA-C浸提液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因此,柠檬酸根改性聚合物可以通过从材料中释放柠檬酸根来调节干细胞和组织氧化还原信号。

任聪[8](2019)在《马鹿茸多肽“补肾健骨”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马鹿茸多肽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不同分子量的马鹿茸多肽(A~E)。研究马鹿茸多肽(A~E)对MC3T3-E1成骨细胞的增殖及成骨分化作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及骨向分化的作用;马鹿茸多肽A对大鼠肾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探究马鹿茸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通过HPLC-MS联用技术分析马鹿茸多肽A的组分组成,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对马鹿茸多肽A的表面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采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探究马鹿茸多肽A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靶基因和靶蛋白,及相关的作用机制的信号通路,为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材料与方法:1材料鹿茸药材购于辽宁西丰药材市场,经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教研室的李峰教授鉴定为鹿科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马鹿茸多肽,由实验室自制。2方法2.1马鹿茸多肽(A~E)的分离纯化及分子量的分布测定采用多级膜分离技术分离并纯化得到5种不同分子量的马鹿茸多肽(A~E);采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和SDS-PAGE电泳法测定马鹿茸多肽(A~E)的分子量。2.2马鹿茸多肽(A~E)对MC3T3-E1成骨细胞的增殖及分化作用采用MTT法研究马鹿茸多肽对MC3T3-E1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以ALP为指标,采用ELISA法研究马鹿茸多肽(A~E)对MC3T3-E1成骨细胞的分化作用。2.3马鹿茸多肽(A~E)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增殖及骨向分化作用采用MTT法研究马鹿茸多肽(A~E)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作用;以ALP、BGP、BMP-2为指标,采用ELISA法研究马鹿茸多肽(A~E)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骨向分化作用。分别采用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BMSCs中BMP-2、Smad1、Smad5、Runx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2.4马鹿茸多肽A对大鼠肾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作用采用切除雌性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建立肾虚型骨质疏松症模型,分别以补佳乐(Progynova),仙灵骨葆(XLGB)作为阳性对照药,连续给予12周的马鹿茸多肽A。采用骨密度仪测定大鼠的骨密度;采用称量法测定大鼠的子宫指数;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的雌二醇(E2)、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骨形成蛋白-2(BMP-2)、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的活性,及骨组织中的BALP、BMP-2、Smad1、Smad5、Runx2、TGF-β1,以及下丘脑和肾脏组织的TIEG1、TGF?1。分别采用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骨组织BMP-2、Smad1、Smad5、Runx2基因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股骨、椎骨的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骨组织的形态变化和阳性表达。2.5马鹿茸多肽A的组成与特征采用柱前衍生化的方法,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马鹿茸多肽A水解后的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采用HPLC-MS测定马鹿茸多肽A的组分分析。利用原子力显微镜,以粗糙度、表面高度分析、功率谱密度等为参数,测定马鹿茸多肽A的表面形貌。采用GO分析、KEGG分析和String蛋白互作网络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马鹿茸多肽A的72个多肽片段中,推测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靶基因和靶蛋白,以及作用机制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结果:1分离纯化得到五种分子量的多肽,即多肽A(200~3000 Da),多肽B(3000~5000 Da),多肽C(5000~10000 Da),多肽D(10000~50000 Da),多肽E(>50000 Da)。2马鹿茸多肽(A~E)均能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的增殖及成骨分化,其中分子量为200-3000 Da的多肽A,在浓度为200μg·m L-1,作用48 h后,促成骨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作用最显着。3马鹿茸多肽(A~E)对BMSCs细胞的增殖及分化作用3.1马鹿茸多肽(A~E)均能促进BMSCs的增殖及骨向分化,其中以分子量为200-3000 Da的多肽A,在浓度为200μg·m L–1时,促BMSCs的增殖及骨向分化的作用最显着。3.2马鹿茸多肽(A~E)增强Bmp-2、Smad1、Smad5、Runx2基因、蛋白的表达;多肽A上调Bmp-2、Smad1、Smad5、Runx2基因、蛋白的表达最接近诱导液组,可能跟激活Bmp-2/Smad1、Smad5/Runx2信号转导通路有关。4马鹿茸多肽A对大鼠肾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作用4.1血清中骨代谢相关指标检测结果马鹿茸多肽A升高E2、ALP、BGP、BMP-2的水平,并降低TRAP和PPARγ2水平。4.2子宫指数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子宫明显萎缩,各组的子宫指数明显小于正常组;与模型组比较,多肽A高、低剂量组、西阳对照组、中阳对照组,与模型组的子宫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骨密度的检测结果各给药组均能增加大鼠骨密度,马鹿茸多肽A高剂量组的效果最显着。4.4骨组织中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组织中BALP、BGP、BMP-2、Smad1、Smad5、Runx2、TGFβ1、TIEG1含量显着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马鹿茸多肽A高、低剂量组、西阳对照组、中阳对照组均能显着提高骨组织中BALP、BGP、BMP-2、Smad1、Smad5、Runx2、TGFβ1、TIEG1的水平,其中多肽A高剂量组的效果最显着。4.5下丘脑中的TGF-β1和TIEG1蛋白的表达各给药组均增强下丘脑中TGF-β1、TIEG1的表达水平,多肽A高剂量组的效果最显着。4.6肾中的TGF-β和TIEG1蛋白的表达各给药组均增强肾中TGF-β1、TIEG1的表达水平,多肽A高剂量组效果最显着。4.7骨组织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各给药组大鼠骨组织中BMP-2、Smad1、Smad5、Runx2基因相对表达量显着升高;多肽A高剂量组对BMP-2、Smad1、Smad5、Runx2基因相对表达量优于其他组。4.8骨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组织中BMP-2、Smad1、Smad5、Runx2蛋白灰度值量显着降低;各给药组均能增加BMP-2、Smad1、Smad5、Runx2的蛋白表达量,且多肽A高剂量组的效果最显着。4.9骨组织形态学检测的结果4.9.1 HE染色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马鹿茸多肽A高、低剂量组可见骨小梁增厚,结构紧密,骨髓腔变小,骨外膜可见骨原细胞。4.9.2骨组织的免疫组化的结果与正常组比,模型组中的Bmp-2、Smad1、Smad 5、Runx2的平均光密度显着下降;与模型组比,各组的Bmp-2、Smad1、Smad 5、Runx2的平均光密度显着高于模型组,马鹿茸多肽A高、低剂量组的Smad1和Runx2的平均光密度显着高于西阳对照组;多肽A高、低剂量组的Bmp-2、Smad1、Smad 5、Runx2的平均光密度接近甚至高于阳性组。5马鹿茸多肽A的组分分析5.1马鹿茸多肽A中氨基酸的种类与含量在水解后氨基酸中含有18种氨基酸,约占26.4%;组氨酸的含量最高,天冬氨酸含量最少,且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是2071.24mg.g-1占53.04%。游离氨基酸含有18种氨基酸,约占23.6%;苏氨酸的含量最高,脯氨酸含量最少;8种必需氨基酸553.81mg.g-1,占60.18%。结合氨基酸中必须氨基酸含量1517.43mg.g-1,达50.84%。5.2 HPLC-MS法测定马鹿茸多肽A的组分组成分析得到多肽片段共72个,分子量在700~2000 Da,等电点在4.33-11.45之间。5.3马鹿茸多肽A的表面形貌特征5.3.1表面形貌概况马鹿茸多肽A表面呈现有尖锐的椎体状,且不规律分布在表面。且当浓度从0.1μg.m L-1增加到5μg.m L-1,粗糙度Ra/Rq减小,但变化不明显。5.3.2表面高度分布浓度为0.1 ug.m L-1的马鹿茸多肽的表面高度是6.13969 nm;浓度为0.25μg.m L-1的马鹿茸多肽的表面高度是39.4588 nm;浓度为0.5μg.m L-1的马鹿茸多肽样品的表面高度是14.5105 nm;浓度为1 ug.m L-1的马鹿茸多肽样品的表面高度是16.6944 nm;浓度为5μg.m L-1的马鹿茸多肽样品的表面高度是28.6132nm。5.3.3功率谱密度(PSD)当波长为0.208祄,频率为4.80/祄,马鹿茸多肽A的PSD值为水平轴PSD为40.1 nm3,垂直轴PSD为44.7 nm3,二维的PSD分别为75055 nm4;当波长为0.0971祄,频率为10.3/祄,马鹿茸多肽的PSD值为水平轴的PSD为3.29 nm3,垂直轴的PSD为6.3 nm3,二维的PSD分别为2931 nm4。5.4马鹿茸多肽A的网络药理学研究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多肽A中的主要的靶蛋白是胶原蛋白α-1(I)链(COL1A1)、有丝分裂蛋白活化蛋白激酶激酶14(MAPK14)、纤维蛋白2(FBN2)等,推测分析可知PI3K-Akt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FOX信号通路等,可能与马鹿茸的“补肾健骨”的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有关,其共同作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这些信号通路的发现与推测是对鹿茸多肽防治肾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的补充,推测鹿茸多肽“补肾健骨”的作用,可能是这几种信号通路协同作用的结果。结论:1马鹿茸多肽分离并纯化为为五种不同分子量的多肽(A~E);采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和SDS-PAGE电泳法测定马鹿茸多肽的分子量的结果基本一致。2马鹿茸多肽(A~E)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且分子量为200-3000 Da的多肽A的促增殖及分化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分子量的多肽。3马鹿茸多肽(A~E)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增殖和骨向分化;且分子量为200-3000 Da的多肽A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分子量的多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与其上调Bmp-2、Smad1、Smad5、Runx2信号转导通路有关。4马鹿茸多肽A能防治大鼠肾虚型骨质疏松症。作用机制可能是其激活Bmp-2、Smad1、Smad5、Runx2信号转导通路。5采用HPLC-MS技术分析马鹿茸多肽A有72个多肽片段,结合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了骨质疏松症相关的直接和间接的靶蛋白和靶基因,及其他信号通路,靶基因靶蛋白及多条信号通路协调作用,能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发生。6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从微观角度分析马鹿茸多肽A的表面结构,表面有凹凸不平的的椎体状,不规律地分布在分子表面,推测可能是多肽的不规则的锥形结构促使多肽A更容易进入细胞,发挥药效作用;且多肽A溶液的的浓度越低,越能清晰地观察的表面形貌。AFM对多肽A结构的深入分析,为研究马鹿茸多肽的构效关系奠定基础。

邵楠楠[9](2019)在《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骨修复、骨肉瘤治疗方面的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成年人骨架由213块骨(包含籽骨)组成,这些骨大致可以分为四类:长骨、短骨、扁平骨和不规则骨。它们不仅需要为身体的其他部位提供力学支撑,为肌肉运动提供杠杆,保护重要的内脏器官,而且能够有效调节体内酸碱和矿物平衡,存储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为骨髓造血提供空间。骨单位构成了皮质骨和骨小梁,二者分别占成人骨骼的80%和20%,且通常以层状结构存在,中间交替掺杂着胶原纤维。皮质骨内外包被着骨膜,其中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纤维,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骨膜表面活性对骨再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骨外膜表面骨生长的速度超过骨吸收的速度才能使骨正常发育。而随着年龄增长,骨内膜表面骨吸收的速度超过骨的生成速度,从而使骨髓腔逐渐增大。研究表明,造成骨缺损的原因通常为以下几点:创伤、感染、骨肿瘤、骨髓炎手术清创等。严重撞击、骨丢失、感染及骨肿瘤切除造成骨损伤的案例每年已达百万,且这个数字还会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长而迅速增加,从而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和负担。目前常用的临床治疗手段,例如自体/异体移植、异种骨移植等,存在取量少、并发症高、疾病传播、易引起免疫反应等缺点,还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因此本论文以颅骨创伤、炎症对骨再生的影响以及骨肉瘤治疗为出发点,制备了相应的高分子复合材料,用于不同创伤条件下骨再生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制备了 BMP-2多肽修饰的纳米径基磷灰石/明胶复合水凝胶,并且构建了大鼠的颅骨缺损模型,从而对创伤型骨缺损进行了修复研究。该水凝胶框架由双键化的明胶和四臂PEG10K组成,不仅模仿了骨胶原基质的化学组成还具有很好的力学强度。其次,我们将BMP-2修饰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掺杂进该水凝胶中,不仅能够改变凝胶表面孔径形貌,而且赋予了凝胶生物活性。此外,该水凝胶不仅适用于细胞的2D培养,能够促进表面细胞增殖,而且适用于干细胞的3D培养。BMP-2体外释放实验证明,共价结合于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的BMP-2多肽,可以长效缓慢释放,从而赋予水凝胶更持久的生物活性。除此之外,体内颅骨缺损修复实验表明,此复合水凝胶的确能够促进颅骨再生,且新生骨体积高达64.38±17.22%。(2)在微孔二氧化硅的表面进行了RAFT聚合,接枝上NIPAM和DMAEMA聚合物链段,制备了具有多功能载药性的纳米硅球载体。二氧化硅的微孔空腔可以用来担载具有抗炎以及促成骨细胞分化功能的地塞米松分子。聚阳离子PDMAEMA链段可以与带负电的P15-Suc多肽复合,增强纳米材料的促骨修复性能。除此之外,具有温敏性的NIPAM链段可在37℃下成胶,且成胶浓度下材料体现出了一定的抗菌性能。巨噬细胞转型实验表明,地塞米松的释放确实能够使M1型巨噬细胞(促炎)转化为M2型巨噬细胞(抗炎),从而缓解慢性炎症。成骨细胞矿化实验表明,P15-Suc的担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 MC3T3成骨细胞的矿化。且体内成骨实验结果表明,炎症较轻的实验组其体内矿化的程度均较高,多肽的担载虽然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内矿化点的形成,但是在慢性炎症的体内环境中,其作用微乎其微。(3)合成了侧链带有羧酸基团的三嵌段聚合物PEG5K-PCL10K-PAGE6(MPA),利用亲疏水和静电相互作用,将IR-780碘化物包裹进高分子链段形成胶束。体外和体内光稳定性研究证实该胶束具有理想的结构稳定性,并且与IR-780分子相比,水溶性、生物相容性、光稳定性都有了较大提升。除此之外,IR-780的封装对其原始物理化学性质无影响,仍保留其良好的光学和热特性。该载药胶束的粒径小于200 nm,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通过光热与光动力共同作用对Saos-2(成骨肉瘤细胞)产生明显的细胞毒性。此外,该纳米胶束在肿瘤组织中有较长时间积累,可以产生足够的热量杀死肿瘤细胞,表明其在癌症临床治疗中的潜力。(4)将纳米金(Au)、羟基磷灰石(nHAp)与壳聚糖三者有效结合,制备了具有良好控温性能的双层水凝胶。该水凝胶含有上下两层,上层主体由壳聚糖和醛基化的四臂PEG10K组成,为隔热层;下层含有Au@nHAp纳米粒,且凝胶主体与上层一致,为光致发热层。由于过量的醛基和氨基可以形成席夫碱,因此上下两层能较好地粘合在一起。由于上层凝胶有较好的透光性以及隔热性能,该双层凝胶在激光照射下底层和表层会形成较大温差。实验证明,通过调节nHAp表面担载的金含量,可以控制上下层温差的大小,且光热循环实验证明该水凝具有良好的光热稳定性,即使多次照射上下两层的温差也能保持稳定。通过与骨肉瘤细胞MG-63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在黑暗条件下共培养48小时,证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动物模型直接考察,该双层凝胶能否在光热治疗骨肿瘤的同时,避免皮肤组织烫伤、烧伤。验证其多孔的结构,能否吸附肿瘤切除术后的渗出液及游离的肿瘤细胞,并结合光热治疗防止肿瘤复发。

郭劲书[10](2019)在《腱-骨愈合用硅磷酸钙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腱-骨止点复杂的过渡结构导致其术后修复组织在组成和力学性能上难以匹配原生组织,从而极易造成术后二次拉伤。目前越来越多的生物材料被应用于腱-骨止点的修复。考虑到修复部位特殊的结构和成分需求,本文选择具有生物活性的硅磷酸钙陶瓷(CPS)和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束蒸镀法、热压法和流延法构建硅磷酸钙基复合材料,研究其理化性能及细胞相容性,通过动物体内植入实验评价其促进腱-骨止点软骨过渡区重建的效果,阐述材料成分、结构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联。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有:(1)电子束蒸镀法制备PLGA/CPS纳米层复合膜及性能采用电子束蒸镀的方法制备了不同厚度的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PLGA)/硅磷酸钙(CPS)纳米层复合膜。研究结果表明,CPS纳米层的厚度随着蒸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形貌呈现不规则的颗粒分布,钙、磷、硅元素在PLGA表面深度分布不同。蒸镀CPS后的PLGA表面电负性增加,亲水性得到改善,表面蛋白吸附量减少。细胞实验表明,CPS蒸镀复合材料更有利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的粘附和增殖,并能促进rBMSCs的成骨分化。(2)热压法制备PLLA/CPS复合膜及性能采用简单且环境友好的热压法制备了聚乳酸(PLLA)/硅磷酸钙(CPS)复合膜。CPS均匀分布在PLLA基体中。与PLLA膜相比,CPS的添加会使复合膜表面接触角变小,亲水性和表面zeta电位增加。PLLA/CPS复合膜能够在SBF模拟体液中诱导磷灰石的形成。细胞实验表明,随着CPS含量的增加,rBMSCs细胞在复合膜上的粘附和增殖能力提升,碱性磷酸酶的表达、细胞外基质矿化和胶原表达都有所上调。体内植入实验进一步证实,PLLA/CPS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可促进胶原组织的有序排列、新骨和软骨过渡区的形成,术后12周后即能够形成良好的腱-骨愈合界面。(3)流延法构建PCL/CPS梯度复合膜及性能采用流延法制备了聚已内酯(PCL)/硅磷酸钙(CPS)梯度复合膜。随着CPS含量的增加,单个组分PCL/CPS复合膜表面粗糙度减小,表面接触角降低,亲水性增加。细胞实验说明,PCL/CPS复合膜随着CPS含量的增加,促进小鼠胚胎成骨细胞MC3T3和NIH3T3细胞的粘附和增殖,表明PCL/CPS复合膜具有成骨和成纤维的潜力。动物实验表明,PCL/CPS梯度复合膜有利于腱-骨愈合界面过渡区的形成,并提高止点结合部位的力学性能。采用表面肝素固定的方法制备了活性分子改性的PCL膜。结果表明,肝素固定后PCL表面电负性增强,蛋白吸附量增加。细胞实验结果显示,肝素能够促进NIH3T3细胞和小鼠软骨细胞ATCD5的粘附和增殖,并能提高相关细胞的胶原分泌和葡聚糖表达。(4)流延法构建PCL/Sr-CPS复合膜及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不同锶(Sr)掺杂的CPS粉体。在1300℃合成温度下,低含量(5%)的Sr-CPS物相主要是CPS相,高含量(10%)的Sr-CPS物相除了CPS主相,存在Sr2SiO4。CPS晶格中Sr和Ca形成有限固溶体,Sr离子通过填充或者取代Ca离子的位点进入CPS晶格中。当Sr掺杂过量时,Sr与其他离子结合析出杂质相。采用流延法制备了聚己内酯(PCL)/掺锶硅磷酸钙(Sr-CPS)复合膜。Ca离子释放量与PCL/Sr-CPS复合膜中Ca含量呈正比,Sr离子释放量与掺Sr量相关。细胞实验表明,PCL/Sr-CPS复合膜能够促进与腱-骨相关细胞的早期粘附和增殖,Sr的存在能够促进细胞的成骨分化和胶原表达。

二、Direct Promotion of Collagen Calcification by Alkaline Phosphatas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irect Promotion of Collagen Calcification by Alkaline Phosphatase(论文提纲范文)

(1)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疾病和肿瘤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NO及其生物学功能
        1.1.1 NO的产生
        1.1.2 NO的生物学功能
    1.2 NO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1.2.1 心血管疾病概述
        1.2.2 NO与心肌重塑
        1.2.3 NO与动脉粥样硬化
        1.2.4 NO与血管钙化
        1.2.5 NO与CAVD
        1.2.5.1 CAVD
        1.2.5.2 NO在CAVD中的作用
    1.3 NO与肿瘤
        1.3.1 肿瘤概述
        1.3.2 NO在肿瘤中的应用
        1.3.2.1 NO与化疗联合
        1.3.2.2 NO与光动力治疗联合
    1.4 课题提出及研究内容
    1.5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一氧化氮对BVICs钙化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1.1 实验动物
        2.2.1.2 实验细胞
        2.2.1.3 主要试剂
        2.2.1.4 主要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2.2.1 牛主动脉瓣瓣叶的分离获取
        2.2.2.2 BVICs的分离提取及培养
        2.2.2.3 BVICs的鉴定
        2.2.2.4 BVICs的钙化诱导
        2.2.2.5 BVICs的钙化诱导鉴定
        2.2.2.6 实验分组和细胞培养及干预
        2.2.2.7 ROS含量的测定
        2.2.2.8 总RNA的分离提取及cDNA的合成
        2.2.2.9 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
        2.2.2.10 蛋白表达的检测
        2.2.2.11 ALP染色分析及活性的测定
        2.2.2.12 巨噬细胞迁移的检测
        2.2.2.13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症因子的含量
        2.2.2.14 Ca~(2+)含量的检测
        2.2.2.15 实验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BVICs的鉴定
        2.3.2 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
        2.3.3 碱性磷酸酶活性表征
        2.3.4 NO对BVICs中ROS含量变化的影响
        2.3.5 NO抑制BVICs向成骨方向分化
        2.3.5.1 NO对BVICs中成骨分化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2.3.5.2 ALP染色分析
        2.3.5.3 ALP活性测定
        2.3.6 NO对RANKL表达及sRANKL含量变化的影响
        2.3.7 NO对巨噬细胞迁移和炎性因子产生的影响
        2.3.8 NO对Ca~(2+)含量变化的影响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2.6 参考文献
第三章 L-精氨酸-一氧化氮改善小鼠主动脉瓣钙化的体内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1.1 主要试剂
        3.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1.3 实验动物
        3.2.2 实验方法
        3.2.2.1 动物模型的构建
        3.2.2.2 动物实验分组及干预
        3.2.2.3 动物样本的采集
        3.2.2.4 主动脉瓣的H&E染色、Von Kossa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
        3.2.2.5 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
        3.2.2.6 血清中Ca~(2+)的定量检测
        3.2.2.7 血清中ALP活性的测定
        3.2.2.8 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的测定
        3.2.2.9 Ca~(2+)含量的检测
        3.2.2.10 总RNA的提取分离及cDNA的合成
        3.2.2.11 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
        3.2.2.12 实验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L-Arg/NO对高脂饲养的ApoE--小鼠血脂水平的调节作用
        3.3.2 L-Arg/NO对小鼠血清中ALP活性和Ca~(2+)含量的影响
        3.3.3 L-Arg/NO对小鼠主动脉瓣细胞浸润的影响
        3.3.4 L-Arg/NO对小鼠主动脉瓣中钙盐沉积的影响
        3.3.5 L-Arg/NO对小鼠主动脉瓣中钙化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3.3.6 L-Arg/NO对巨噬细胞浸润及炎性因子的产生的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3.6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一氧化氮对人工生物瓣膜钙化性能影响的体内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2.3.1 脱细胞牛心包的制备
        4.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面形态
        4.2.3.3 脱细胞牛心包组织学染色及DNA含量检测
        4.2.3.4 GA交联脱细胞牛心包的制备
        4.2.3.5 埋植模型的构建及给药
        4.2.3.6 动物取材
        4.2.3.7 H&E染色分析
        4.2.3.8 Von Kossa染色分析
        4.2.3.9 ICP-MS定量分析钙盐沉积
        4.2.3.10 巨噬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分析
        4.2.3.11 实验数据分析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脱细胞牛心包的表征
        4.3.2 NO和L-NAME对GA-BP钙化性能的影响
        4.3.3 巨噬细胞浸润及表型鉴定分析
    4.4 本章小结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一氧化氮联合光动力抗肿瘤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1.1 实验试剂
        5.2.1.2 实验仪器
        5.2.1.3 实验细胞和动物
        5.2.2 实验方法
        5.2.2.1 纳米粒的制备
        5.2.2.2 纳米粒的稳定性及包封率测定
        5.2.2.3 体外NO和ROS产生的测定
        5.2.2.4 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的测定
        5.2.2.5 纳米粒摄入及胞内ROS和NO的产生
        5.2.2.6 PLGA@ICG@L-Arg的细胞毒性研究
        5.2.2.7 PLGA@ICG@L-Arg的细胞凋亡研究
        5.2.2.8 PLGA@ICG@L-Arg/Gel的合成及表征
        5.2.2.9 多光谱荧光成像实时观察ICG的体内释放
        5.2.2.10 体内抗肿瘤效果的评价
        5.2.2.11 体内生物相容性的评价
        5.2.2.12 肿瘤组织中NO含量的测定
        5.2.2.13 肿瘤组织中Collagen Ⅰ含量和MMPs活性的测定
        5.2.2.14 实验数据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PLGA@ICG@L-Arg的理化表征
        5.3.2 细胞摄入及ROS和NO的产生
        5.3.3 PLGA@ICG@L-Arg的细胞杀伤作用
        5.3.4 PLGA@ICG@L-Arg/Gel的表征
        5.3.5 体内多光谱成像实时观察ICG释放
        5.3.6 NO联合PDT体内抑瘤效果的评价
        5.3.7 瘤内NO、Collagen Ⅰ和MMPs的产生
        5.3.8 生物安全性评价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5.6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存在问题及展望
英文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个人简介
致谢

(2)骨粘连蛋白通过p38MAPK通路调控成骨细胞矿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成骨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二部分 骨粘连蛋白影响成骨细胞矿化期非胶原蛋白基因的表达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三部分 骨粘连蛋白对其它矿化指标的影响及SB203580的阻断效应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四部分 AD-p38及p38-rhRNA病毒载体构建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五部分: P38 MAPK在骨粘连蛋白调控成骨细胞矿化中信号通路作用的进一步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生物矿化及仿生的机制研究及应用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一览表
致谢

(3)β-蜕皮甾酮促进小鼠前成骨细胞体外增殖及诱导成骨分化(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 材料
    1.4 实验方法
        1.4.1 MC3T3-E1细胞培养
        1.4.2 药物的配制
        1.4.3 MC3T3-E1细胞成骨鉴定
        1.4.4 CCK8法检测β-蜕皮甾酮对MC3T3-E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1.4.5 β-蜕皮甾酮对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
    1.5 主要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培养细胞形态学观察
    2.2 MC3T3-E1细胞成骨鉴定结果
        2.2.1 MC3T3-E1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
        2.2.2 MC3T3-E1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
        2.2.3 MC3T3-E1细胞Ⅰ型胶原蛋白细胞表达
        2.2.4 经诱导后细胞内骨桥蛋白表达
        2.2.5 MC3T3-E1细胞茜素红染色结果
    2.3 β-蜕皮甾酮对MC3T3-E1细胞的安全剂量测定
    2.4 β-蜕皮甾酮作用的MC3T3-E1细胞内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蛋白、骨桥蛋白表达
        2.4.1 MC3T3-E1细胞内碱性磷酸酶表达
        2.4.2 MC3T3-E1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表达
        2.4.3 MC3T3-E1细胞中骨桥蛋白、骨钙蛋白表达
        2.4.4 MC3T3-E1细胞的矿化能力
3 讨论Discussion

(4)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NF-α、骨硬化蛋白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1.4 研究方法
    1.1.5 统计学分析方法
1.2 结果
    1.2.1 女性骨质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的基线及实验室资料分析
    1.2.2 男性骨质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的基线及实验室资料分析
    1.2.3 骨硬化蛋白、TNF-α与骨密度及骨转换标记物的相关性
    1.2.4 P1NP/CTX-1 与其他生化数据之间的双变量相关性
    1.2.5 影响骨硬化蛋白及 TNF-α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
    1.2.6 2型糖尿病患者女性人群骨硬化蛋白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相关性分析
1.3 讨论
    1.3.1 本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2型糖尿病对骨代谢的影响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AGEs通过Wnt/β-catenin通路抑制BMSCs成骨分化及PTH的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部分 大鼠BMSCs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观测 BMSCs 的形态学
        2.2 BMSCs的细胞生长曲线
        2.3 BMSCs表面标记物的表达
        2.4 BMSCs 成骨诱导分化鉴定
        2.5 成脂诱导分化鉴定 BMSCs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AGEs抑制BMSCs成骨分化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AGEs对 BMSCs增殖的影响
        2.2 AGEs对 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矿化(钙结节的形成)的影响
        2.3 AGEs对 Col-ⅠmRNA、LRP5 mRNA表达的影响
        2.4 AGEs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cateninm、OSX、RUNX2、RAGE蛋白表达影响
        2.5 促进B-cateninm信号通路观察AGEs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矿化的影响
        2.6 抑制RAGE表达后AGEs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AGEs对 BMSCs增殖、成骨分化影响及PTH的干预作用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实验组对细胞ALP、COL-1mRNA表达水平影响
        2.2 Western-blot检测B-cateninm、OSX、RUNX2、RAGE的表达量
        2.3 茜素红染色,观察PTH预处理后AGEs对 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矿化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1.AGEs
        1.1 AGEs的来源
        1.2 AGE的受体
    2.RAGE
    3.AGE和 RAGE不利的影响:
        3.1 非受体介导途径
        3.2 受体介导的机制
    4.AGEs 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4.1 AGEs介导骨胶原蛋白交联
        4.2 AGEs与成骨细胞
        4.3 AGEs与破骨细胞
        4.4 AGEs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5.RAGE异变体的产生
    6.预防 AGE-RAGE 的相互作用
    7.预防AGE对骨的不利影响
    8.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骨形态发生蛋白缓释载体的研制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MC3T3-E1细胞诱导成骨的方法学比较与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
        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化学配方与BMP2和BMP7 诱导培养细胞
        2.3.2 矿化测定
        2.3.3 碱性磷酸酶测定
        2.3.4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2.3.5 免疫组化半定量
        2.3.6 RUNX-2、OPN和 OCN的 ELISA检测
        2.3.7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MC3T3-E1细胞培养的矿化分析
        3.2 碱性磷酸酶的定量检测
        3.3 免疫细胞化学
        3.3.1免疫细胞化学检测RUNX-2
        3.3.2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OPN
        3.3.3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OCN
        3.3.4 免疫细胞化学半定量分析 RUNX-2、 OPN 和 OCN
        3.4 ELISA 检测 RUNX-2、OPN 和 OCN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纤维蛋白胶/纤维粘连蛋白/肝素为基础的BMP2 缓释系统诱导MC3T3-E1细胞成骨及大鼠颅骨临界缺损成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
        2.2 主要仪器
        2.3 FG/Fn/Hep-BMP2水凝胶的制备
        2.4 用扫描电镜观察水凝胶的微观结构
        2.5 水凝胶力学性能的流变分析
        2.6 水凝胶体外释放BMP2曲线
        2.7 体外成骨实验的方案设计
        2.8 RUNX-2、OPN、OCN和 COL-Ⅰ的q RT-PCR检测… …… … …… ……
        2.9 动物与外科手术
        2.10 大鼠颅骨的放射学检查
        2.11 大鼠颅骨缺损修复的组织学评价
        2.12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三种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及结构观察
        3.2 BMP2体外释放曲线
        3.3 FG/Fn-BMP2 诱导MC3T3-E1 细胞体外成骨
        3.4 MC3T3-E1细胞培养的矿化分析
        3.5 碱性磷酸酶定量分析
        3.6 RUNX-2、OPN和 OCN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 … …… …… … …
        3.7 RUNX-2、OPN、OCN and COL-Ⅰ的ELISA检测
        3.8 RUNX-2、OPN、OCN and COL-Ⅰ的q RT-PCR… … … … …… … …
        3.9 大鼠颅骨的放射学检查
        3.10 大鼠颅骨缺损修复的组织学评价
    4 讨论
    5 小结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7)骨水泥中柠檬酸根对骨再生和代谢过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骨缺损与骨修复
        1.2.1 骨缺损
        1.2.2 骨修复
    1.3 可注射性骨修复材料
    1.4 磷酸镁基骨水泥降解产物的生物学效应
        1.4.1 钙介导的生物学效应
        1.4.2 镁介导的生物学效应
        1.4.3 磷酸根介导的生物学效应
        1.4.4 钙、镁及磷酸根协同介导的成骨效应
    1.5 柠檬酸根的生物学效应
        1.5.1 柠檬酸根增强材料的成骨能力
        1.5.2 柠檬酸根调控钙、磷酸根介导的成骨矿化
        1.5.3 柠檬酸根抑制钙、磷酸根诱导的血管钙化
        1.5.4 柠檬酸根的抗氧化和抗炎症效应
        1.5.5 柠檬酸根生物学效应的总结
    1.6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2章 柠檬酸根调控MPBC的成骨和成血管效应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主要试剂
        2.2.2 使用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MPBC的制备和表征
        2.3.2 细胞培养
        2.3.3 细胞活性检测
        2.3.4 免疫印迹试验
        2.3.5 实时荧光定量PCR
        2.3.6 碱性磷酸酶染色
        2.3.7 茜素红S染色与四环素荧光标记
        2.3.8 矿物相的分析与表征
        2.3.9 免疫荧光染色
        2.3.10 体内动物实验
        2.3.11 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
        2.3.12 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3.13 统计学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MPBC的表征
        2.4.2 柠檬酸根调控MPBC介导的成骨分化和矿化
        2.4.3 柠檬酸根调控MPBC介导的血管生成反应
        2.4.4 柠檬酸根调控MPBC介导的体内成骨和血管生成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柠檬酸根调控钙、磷酸根的生物学效应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主要试剂
        3.2.2 使用的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β-TCP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
        3.3.2 β-TCP纳米粒子浸提液的制备
        3.3.3 细胞培养
        3.3.4 细胞活力检测
        3.3.5 免疫荧光染色
        3.3.6 ATP含量分析
        3.3.7 免疫印迹试验
        3.3.8 茜素红S染色
        3.3.9 碱性磷酸酶活性定量检测
        3.3.10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3.3.11 统计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β-TCP纳米粒子的表征
        3.4.2 钙、磷酸根对BMSCs活性的影响
        3.4.3 钙、磷酸根对细胞内ATP水平和BMP-2 表达的影响
        3.4.4 SLC20a1对钙、磷酸根调控的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影响
        3.4.5 柠檬酸根对BMSCs活性和表型的影响
        3.4.6 柠檬酸根对钙、磷酸根调控的细胞功能的影响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柠檬酸根调控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及信号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主要材料
        4.2.2 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动物
        4.3.2 细胞培养
        4.3.3 自由基清除试验
        4.3.4 β-胡萝卜素漂白试验
        4.3.5 铁离子螯合试验
        4.3.6 细胞活力检测
        4.3.7 细胞膜染色
        4.3.8 活性氧测量
        4.3.9 细胞凋亡评价
        4.3.10 动物实验
        4.3.11 组织学评价
        4.3.12 气囊中的氧化还原状态
        4.3.13 实时荧光定量PCR
        4.3.14 蛋白质提取
        4.3.15 LC-MS/MS分析
        4.3.16 数据处理与蛋白质定量
        4.3.17 生物信息学分析
        4.3.18 蛋白印迹试验
        4.3.19 统计分析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化学法评价柠檬酸根的抗氧化性能
        4.4.2 柠檬酸根对氧化应激环境中BMSCs的保护作用
        4.4.3 Na藕联的柠檬酸根转运蛋白对柠檬酸根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4.4.4 柠檬酸根对体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4.4.5 定量蛋白质组学鉴定柠檬酸调控的蛋白
        4.4.6 生物信息学分析柠檬酸根调控的蛋白
        4.4.7 PPARγ 对柠檬酸根抗氧化效应的影响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柠檬酸根改性聚合物的抗氧化及抗炎症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主要材料
        5.2.2 主要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动物
        5.3.2 细胞培养
        5.3.3 PVA-C的合成
        5.3.4 PVA-C的表征
        5.3.5 降解产物分析
        5.3.6 细胞活性
        5.3.7 活性氧测量
        5.3.8 细胞凋亡检测
        5.3.9 体内动物实验
        5.3.10 组织学评价
        5.3.11 气囊的氧化还原状态
        5.3.12 免疫印迹试验
        5.3.13 统计学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PVA-C的表征
        5.4.2 PVA-C的降解产物
        5.4.3 PVA-C浸提液对氧化应激下BMSCs的保护作用
        5.4.4 PVA-C浸提液对BMSCs中PPARγ 和SOD2的调控
        5.4.5 PVA-C浸提液对气囊中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与特色
参考文献
附录-缩写词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与成果
致谢

(8)马鹿茸多肽“补肾健骨”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肽的分离与纯化
    第一节 肽的分离与纯化
    第二节 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马鹿茸多肽的分子量
    第三节 SDS-PAGE法测定马鹿茸多肽分子量的分布
第二章 马鹿茸多肽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的作用
第三章 马鹿茸多肽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骨向分化的作用
    第一节 马鹿茸多肽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的作用
    第二节 马鹿茸多肽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的机制研究
第四章 马鹿茸多肽对大鼠肾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第五章 马鹿茸多肽A的组分研究
    第一节 马鹿茸多肽A中的氨基酸的组分分析
    第二节 HPL-MS测定马鹿茸多肽A的组分分析
    第三节 马鹿茸多肽A的表面结构研究
    第四节 马鹿茸多肽A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一 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多肽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9)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骨修复、骨肉瘤治疗方面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骨组织工程概述
        1.1.1 骨的结构与组成
        1.1.2 骨骼中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1.1.3 骨细胞
        1.1.3.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1.1.3.2 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1.1.3.3 巨噬细胞
        1.1.4 骨基质
        1.1.5 骨再生
    1.2 骨肉瘤概述
        1.2.1 诊断标准和分期
        1.2.2 骨肉瘤癌症干细胞
        1.2.3 骨肉瘤治疗
        1.2.3.1 手术和放疗治疗
        1.2.3.2 新型疗法
    1.3 合成骨支架代用品
        1.3.1 磷酸钙陶瓷
        1.3.1.1 羟基磷灰石
        1.3.1.2 磷酸三钙
        1.3.1.3 无定型磷酸钙盐
        1.3.1.4 双相磷酸钙盐
        1.3.2 生物玻璃
        1.3.3 生长因子
        1.3.4 骨形态发生蛋白
        1.3.5 生物无机离子
        1.3.6 合成和天然高分子材料
    1.4 选题依据和意义
第二章 复合生物活性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用于体内颅骨缺损修复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主要药品和化学试剂
        2.2.2 测试仪器及方法
        2.2.3 氧磷酸乙醇胺修饰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合成
        2.2.4 BMP-2多肽修饰及体外释放
        2.2.5 双键化明胶(GelMA)的合成
        2.2.6 双键化四臂PEG_(10K)(PEGMA)的合成
        2.2.7 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溶胀率检测
        2.2.8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分离和提纯
        2.2.9 与纳米粒共培养后的BMSCs细胞活性,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以及矿化检测
        2.2.10 细胞内吞
        2.2.11 水凝胶2D/3D培养下BMSCs的形态观察
        2.2.12 水凝胶表面BMSCs细胞增殖检测
        2.2.13 水凝胶表面BMSCs的钙化
        2.2.14 动物实验
        2.2.15 水凝胶的体内降解及异物反应检测
        2.2.16 水凝胶用于SD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多肽接枝纳米羟基磷灰石的表征
        2.3.2 复合水凝胶的物理化学性能
        2.3.3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复合凝胶表面存活率,增殖,分化和矿化情况
        2.3.4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复合凝胶内部的3D培养
        2.3.5 复合凝胶的体内降解和生物相容性检测
        2.3.6 复合水凝胶对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效果
    2.4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多功能硅球载体的制备及其在抗菌、抗炎、骨再生方面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主要药品和化学试剂
        3.2.2 测试仪器及方法
        3.2.3 多功能二氧化硅纳米载体的制备
        3.2.4 纳米粒成胶后的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检测
        3.2.5 担载有地塞米松的多功能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制备
        3.2.6 地塞米松的体外释放
        3.2.7 FITC标记的多功能二氧化硅纳米粒(含地塞米松)的制备
        3.2.8 多肽标曲测定和多功能二氧化硅纳米粒复合多肽的能力
        3.2.9 担载多肽的复合纳米粒的制备
        3.2.10 细胞来源和培养条件
        3.2.11 担载有地塞米松二氧化硅纳米粒的生物相容性和抗炎性能检测
        3.2.12 多肽复合纳米粒的生物相容性和体外促进成骨细胞钙化的能力
        3.2.13 动物实验
        3.2.14 多肽复合二氧化硅纳米粒促体内异位成骨能力及其异物反应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多功能二氧化硅纳米载体的制备
        3.3.2 二氧化硅载体抗菌性能检测
        3.3.3 地塞米松的包裹和释放,担载有地塞米松的二氧化硅纳米粒的粒径大小和分布
        3.3.4 担载有地塞米松的二氧化硅纳米粒的生物相容性和抗炎性能检测
        3.3.5 P15多肽的担载量,P15、DXMS复合纳米粒的Zeta电势和粒度分布
        3.3.6 P15、DXMS复合纳米粒体外促进成骨细胞矿化的效果评价
        3.3.7 P15、DXMS复合纳米粒体内促进异位成骨的效果评价及其体内异物反应评价
    3.4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光热及光动力在骨肉瘤治疗方面的初步探索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主要药品和化学试剂
        4.2.2 测试仪器及方法
        4.2.3 侧链含有羧基的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4.2.4 三嵌段共聚物包裹IR-780形成胶束的制备
        4.2.5 IR-780的担载量DLC和包封率EE
        4.2.6 三嵌段共聚物包裹IR-780形成胶束的稳定性
        4.2.7 三嵌段共聚物包裹IR-780形成胶束的体外光稳定性
        4.2.8 近红外光辐照下胶束的光热效果
        4.2.9 细胞培养和动物模型建立
        4.2.10 三嵌段共聚物包裹IR-780形成胶束的细胞内吞
        4.2.11 三嵌段共聚物包裹IR-780形成胶束对骨肉瘤细胞杀伤效果
        4.2.12 三嵌段共聚物包裹IR-780形成胶束的光热和光动力效果,以及二者联合对骨肉瘤细胞杀伤的效果评价
        4.2.13 三嵌段共聚物包裹IR-780形成胶束的体内光稳定性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侧链含有羧基的三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4.3.2 三嵌段共聚物包裹IR-780形成胶束的制备和表征
        4.3.3 三嵌段共聚物包裹IR-780形成胶束体内和体外的光稳定性检测
        4.3.4 三嵌段共聚物包裹IR-780形成的胶束对骨肉瘤细胞的杀伤效果
    4.4 本章结论
第五章 壳聚糖双层控温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在骨肉瘤治疗方面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主要药品和化学试剂
        5.2.2 测试仪器及方法
        5.2.3 担载金颗粒的羟基磷灰石纳米棒的制备(Au@nHAp)
        5.2.4 吸附于nHAp表面金纳米粒的表征
        5.2.5 壳聚糖Chitosan成胶前驱体溶液A的配制
        5.2.6 四臂醛基化的PEG_(10K)[four-amred PEG_(10K)(CHO)_4]成胶前驱体溶液B的配制
        5.2.7 双层控温凝胶(Au@nHAp DG)上层和下层主体的制备
        5.2.8 双层控温凝胶主体的流变力学性能检测
        5.2.9 Au@nHAp纳米粒和Au@nHAp DG_0凝胶的光热效果检测
        5.2.10 Au@nHAp DG_1和Au@nHAp DG_2双层凝胶的光热效果以及Au@nHAp DG2的光热稳定性检测
        5.2.11 细胞培养
        5.2.12 Transwell孔板检测凝胶的生物相容性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含金量的Au@nHAp纳米棒的制备
        5.3.2 Au@nHAp表面纳米Au的表征
        5.3.3 Au@nHAp纳米粒光热效果和光热稳定性检测
        5.3.4 Au@nHAp对以壳聚糖和醛基化四臂PEG_(10K)为主体的水凝胶储能模量的影响
        5.3.5 Au@nHAp DG_0光热凝胶的SEM表征
        5.3.6 Au@nHAp DG_0凝胶的光热效果检测
        5.3.7 Au@nHAp DG_1和Au@nHAp DG2双层凝胶的光热效果以及Au@nHAp DG2的光热稳定性检测
        5.3.8 Au@nHAp DG_2双层凝胶的流变力学性能检测
        5.3.9 Au@nHAp DG_0凝胶的生物相容性
    5.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10)腱-骨愈合用硅磷酸钙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腱-骨修复现状
    1.2 腱-骨界面组成和结构
    1.3 腱-骨界面愈合存在问题
    1.4 研究进展
        1.4.1 生物高分子材料
        1.4.2 生物陶瓷材料
        1.4.3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1.5 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1.5.1 电子束蒸镀技术
        1.5.2 热压法技术
        1.5.3 溶液流延技术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第2章 电子束蒸镀法制备PLGA/CPS纳米层复合膜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用原材料及试剂
        2.2.2 PLGA/CPS纳米层复合膜的制备
        2.2.3 理化性能表征
        2.2.4 体外降解性能表征
        2.2.5 蛋白吸附能力表征
        2.2.6 细胞相容性评价
        2.2.7 数据统计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和讨论
        2.3.1 物相和表面形貌
        2.3.2 表面化学成分
        2.3.3 表面亲疏水性和Zeta电位
        2.3.4 降解行为和pH值变化
        2.3.5 蛋白吸附能力
        2.3.6 细胞相容性
        2.3.7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热压法制备PLLA/CPS复合膜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用原材料
        3.2.2 PLLA/CPS复合膜的制备
        3.2.3 理化性质表征
        3.2.4 力学性能表征
        3.2.5 体外降解性能表征
        3.2.6 磷灰石沉积性能表征
        3.2.7 细胞相容性评价
        3.2.8 体内动物实验
        3.2.9 数据统计学分析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物相和表面形貌
        3.3.2 表面亲水性及Zeta电位变化
        3.3.3 力学性质
        3.3.4 降解行为
        3.3.5 磷灰石沉积能力
        3.3.6 细胞相容性
        3.3.7动物实验
        3.3.8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流延法构建PCL/CPS梯度复合膜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PCL/CPS梯度复合膜制备及性能研究
        4.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 肝素改性PCL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3.1 引言
        4.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4.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延法制备PCL/Sr-CPS复合膜及性能初步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原材料
        5.2.2 PCL/Sr-CPS复合膜的制备
        5.2.3 理化性能表征
        5.2.4 离子释放表征
        5.2.5 细胞相容性评价
        5.2.6 数据统计学分析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Sr-CPS粉体的材料学性能
        5.3.2 PCL/Sr-CPS复合膜的材料学性能
        5.3.3 PCL/Sr-CPS复合膜的细胞相容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Direct Promotion of Collagen Calcification by Alkaline Phosphatase(论文参考文献)

  • [1]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疾病和肿瘤防治中的应用研究[D]. 孙志婷.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2]骨粘连蛋白通过p38MAPK通路调控成骨细胞矿化的研究[D]. 朱云森. 苏州大学, 2020(06)
  • [3]β-蜕皮甾酮促进小鼠前成骨细胞体外增殖及诱导成骨分化[J]. 严才平,陈路,邓长弓,陈骞,蒋科,易源缘,李毓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29)
  • [4]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NF-α、骨硬化蛋白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D]. 郝赛.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AGEs通过Wnt/β-catenin通路抑制BMSCs成骨分化及PTH的干预作用[D]. 高飞.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1)
  • [6]骨形态发生蛋白缓释载体的研制与评价[D]. 王世林.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7]骨水泥中柠檬酸根对骨再生和代谢过程的影响[D]. 伍小沛. 武汉理工大学, 2019
  • [8]马鹿茸多肽“补肾健骨”作用与机制研究[D]. 任聪.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9]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骨修复、骨肉瘤治疗方面的评价[D]. 邵楠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10]腱-骨愈合用硅磷酸钙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D]. 郭劲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2019(03)

标签:;  ;  ;  ;  ;  

碱性磷酸酶直接促进胶原蛋白钙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