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农垦工业发展平稳,效益回升(论文文献综述)
李雪松[1](2021)在《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特征识别及其影响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农业生产是国家发展的命脉,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解决好农业发展对国家未来的走向至关重要。受高强度人类活动和变化环境综合影响,粮食产量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化肥、农药施用量和地下水开采量也随之增加,导致土壤酸化、犁底层加厚等一系列衍生问题日渐显着,农业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针对区域农业大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判据不足、易增加系统不确定性问题,引入和谐论思想,将区域农业水、土资源系统视为一个复合系统,对其和谐性进行整合研究,提出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理论。以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建三江分公司(原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管理局)为研究基点,采用多学科交叉、多方法并用的形式,开展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特征识别及其影响效应研究。该研究可以延伸和谐论研究领域,丰富农业系统运行诊断研究内容,为农业区域的和谐发展提供新路径,对实现区域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而又长远的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最优参数选取不确定性难题,利用蜻蜓算法(Dragonfly Algorithm,DA)进行参数率定,构建了改进的随机森林模型(DA-RF),为多目标评价提供了一种更为精确、有效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建三江分公司水环境评价中。结果表明,建三江分公司水环境总体呈现“西北农场水质差,地下水水质优于地表水”的特征;地表水TN、TP,地下水NH3-N、Fe、Mn是主要污染物,其中地表水TP和TN、地下水NH3-N超标是因为化肥的施用,特别是氮肥的施用,而地下水Fe和Mn是原生有害物。(2)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法界定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内涵及其判定依据,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符合建三江分公司的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所谓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就是社会经济、农业和资源三个子系统内部处于健康的运行状态,子系统外部相互调谐与均衡,使整个大系统呈现出协调、一致和平衡的稳定形态;依据“三删一整理一添加”将指标海选库(347个指标)约简至指标初选库(79个指标),再利用变异系数-R聚类-灰关联优势分析模型(Coefficient of Variation-R Clustering-Grey Correlation Advantage,CV-RC-GCA)进行筛选,最终得到23个指标,其中社会经济、农业、资源子系统指标分别有7、11、8个;通过与RC-GCA模型筛选结果、人水和谐性指标体系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CV-RC-GCA模型所建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可靠性。(3)运用基于内涵的和谐性方程和基于DA-RF的和谐性测度模型两种方法对建三江分公司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基于内涵的和谐性方程更符合内涵要求,基于DA-RF的和谐性测度模型更符合客观规律且具有普适性;本文遵循客观规律,因此采用基于DA-RF和谐测度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后续分析;建三江分公司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年际变化呈现“N”型趋势,1997-2005时期,尚未进入资源开发与农业发展高峰时期,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在该时期稳步提升;2005-2008时期,由于掠夺式经营导致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降低且速度较快;2008-2016时期,当地严格管控水土资源开发、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逐步回升;空间上,由于临江农场在水资源与地势上具有优势,其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高于内陆地区;针对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增速较慢的问题,依据关键驱动因子,提出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严控侵占生态用地等针对性调控策略。(4)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未来演变趋势分析是探究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种新手段。利用定量与定性预测方法分析了不同情景下建三江分公司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的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若各关键驱动因子按照多年趋势发展且无人为干扰时,建三江分公司的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在200-2030年呈现“U”型变化,徘徊在较为和谐与较不和谐区间内;当人均生产粮食达到规划最优值,同时按照和谐调控策略将原本失谐的指标提升至相关政策规划值时,可以有效、快速地提升当地和谐性,是最理想的和谐发展情景;当只调整人均生产粮食,其他指标保持不变时,当地和谐也会有所提升,但增速较慢;当人均生产粮食仅为规划最低值,其他指标遭受“差”逻辑发展时,当地和谐性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为降低最差情景发生时的和谐性损失,提出了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开展机井封填的补救措施。(5)将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作为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中的一个约束条件,并结合区域经济效益和生态消耗函数,构建了不同和谐性情景约束下的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利用Plat EMO平台进行模型求解,探究了不同和谐性约束情景对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的影响。结果表明,和谐性越高的情景,水稻种植比例越小,大豆种植比例越高,地表水利用率和开发率越高,农业水土资源的利用情况越多元、越合理;不同和谐性情景对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影响不同,较不和谐情景会导致水稻种植面积提28%~60%,地下水利用率下降87%~93%,较为和谐会情景导致水稻面积提升20%~30%,地下水利用率下降60~92%,非常和谐情景会导致水稻面积提升6%~14%,地下水利用率下降20%~30%;分析不同情景下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的效益发现,和谐性越高的情景,资源消耗量越小,但经济效益越低;与建三江分公司现有水土资源配置研究成果相比,本文的配置方案具有明显的“和谐发展”目的。
周言艳[2](2021)在《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教育全球化趋势已经无法逆转,各国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日渐频繁。但与此同时,各国在教育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掌握先进思想和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使得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继而转变为全球性的人才竞争。在人力资本理论和软实力理论的影响下,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教育全球化趋势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世界各国把教育看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强自身软实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关键阵地。因此,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俄两国都十分重视教育水平的提升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中俄两国互为最大友好邻邦,且都拥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加强两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是双方提高各自教育水平,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直面教育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此外,人文交流作为我国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双边和多边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是人文交流的重点领域。发展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对提升两国人文交流水平和推动两国双边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俄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合作程度也不断加深,逐渐实现机制化和多层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因此,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围绕苏联解体以来的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展开研究,以中苏教育交流与合作作为论文的逻辑起点,以梳理和评价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效为关键环节,落脚于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以期对我国在全面了解掌握中俄教育与合作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制定新时代对俄教育政策有一定的咨政作用。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与论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以及论文的思路与结构。第一章:中俄(苏)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回顾。本章主要对从新中国建立到苏联解体的中苏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进行回顾,阐述并归纳这一阶段不同时期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背景、主要成就和特点、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这一时期,中俄(苏)两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受两国关系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当两国关系处于“蜜月”期时,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十分密切;当两国关系不断恶化时,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则逐渐走向低谷;当两国断绝来往时,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则处于停滞状态;而当两国关系逐渐恢复正常之后,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也逐渐恢复正常并发展起来。第二章: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就。本章主要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法律基础进行梳理,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果进行整理与评价。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化,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一阶段,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程度逐渐加深,交流与合作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逐渐形成了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化。第三章: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问题。本章分别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存在的部分交流活动及合作机制成效不佳、留学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语言障碍以及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的留学吸引力不足这四个问题进行了探究,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第四章: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本章首先分析了两国国家关系和教育合作基础、两国的教育战略以及国际环境(全球化和中俄美三边关系的变化)对两国未来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促进作用,然后阐述了两国的教育政策和新冠疫情对双方目前及未来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可能造成的影响,最后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系统总结,在归纳中俄各时期教育交流与合作内容、分析未来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走向的基础上,指出中俄未来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罗慧[3](2021)在《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是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更是加快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力量。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目标已从单一的数量安全向多元目标转变,这就要求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方式和路径必须做出战略性调整,才能有效地应对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什么样的粮食生产技术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更符合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需要?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历史演进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究竟呈现怎样的演进特征和内在机制,以往的研究忽略了哪些问题。新时代背景下,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又会呈现哪些规律。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和要素错配理论,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进行探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在构建“历史情境—制度框架—激励机制—技术选择”情境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经历了跨越式技术进步(1978-1985年和2012年以后)和递进式技术进步(1985-2011年)两种变化节奏。跨越式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制度激励所引发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递进式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单一要素技术进步的推动。从要素组合的演进变化来看,对我国粮食生产起到明显推动作用的单一技术进步先后是育种技术、肥料相关技术和机械技术。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呈现“制度激励→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形成新要素组合”的逻辑。演进的内在机制主要有: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分析主线是技术成本与收益的对比,波动强度取决于宏微观目标匹配度。第二,在放松要素配置最优的假设条件下,采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得到,在考虑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的情况下,2000-2018年我国粮食作物的广义技术进步率平均为1.7%。6种粮食作物的测算结果分别是:中籼稻(2.72%)、小麦(2.45%)、粳稻(1.73%)、早籼稻(1.27%)、晚籼稻(1.07%)和玉米(0.97%)。进入新时代以来,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波动趋于平缓,狭义技术进步仍是推动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动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地区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进步呈现弱偏向性,主要偏向使用机械技术、(使用或节约)育种技术。从要素错配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粮食生产中大部分要素配置处于过度投入状态。第三,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在不考虑要素配置效率的情况下,集体组织统一经营的农地配置模式的广义技术进步率高于家庭承包分散经营模式,且前者的农地配置效率高于后者,但是家庭分散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表现更优。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农业补贴政策的精准化,挖掘生产技术潜能;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保障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减少灾害对技术进步的冲击;激发农业金融市场的活力,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充分发挥集体组织的统筹优势,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王宠[4](2021)在《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也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时期,为实现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高质量的发展,本研究以黑龙江省12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与驱动因素研究。首先,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围绕新型城镇化内涵,结合黑龙江省地区特征,构建4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的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黑龙江省12地级市2009-2018年间的发展质量展开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维度上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上升缓慢,存在动力不足问题。2.空间维度上仍以哈齐牡佳大龙头城市为主要发展质量较高地区,相较之下其他地区与龙头城市之间的质量差距偏大,存在明显的发展不均衡问题。3.从指标维度分析,生活基础设施与社会和谐保障发展状态良好,而后分别为经济发展、人居绿色环保,表明二者仍有较大改善空间。其次,为更好的实现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探寻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将12地级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的评价得分作为因变量,从政府行为、产业发展、市场经济、个体行为、外源动力五个方向选取13项指标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驱动因素指标体系,同样利用熵值法,将各维度综合得分作为自变量。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市场经济、政府行为与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最为显着,而后分别为个体行为与外源动力。最终,根据以上分析,提出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引入民间资本运作,强化产业支撑能力,激活外源发展潜力,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五大建议,以推动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赵嘉明[5](2021)在《财务战略视角下ST大控退市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面值退市制度愈加完善,上市公司已经从“退市难”向“保壳难”转变,在面值退市时,ST企业财务战略是能够实现自救的关键因素。并且随着“中国制造”的有序推动,财务战略视角下,老东北制造业面值退市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老东北制造业面临诸多问题,财务战略没有立足于长远的发展目标,技术升级落后,产业转型缓慢,思想观念保守等,整个老东北制造业的经营效益不佳。ST大控是全国第五家面值退市,沪市第一家面值退市,并且也是老东北制造业企业之一,从财务战略视角研究ST大控退市问题十分具有价值。面对现今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东北自贸区的试行,rcep协议的签订,老东北制造业应当抓住这些机遇,从ST大控面值退市中吸取教训,立足于长远的发展目标,制定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财务战略。本文基于财务战略视角对ST大控面值退市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公司财务战略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何最终面值退市,能为类似企业带来什么启示。首先系统地介绍了财务战略和面值退市制度,以及产业生命周期等理论,为后文运用铺垫。其次对ST大控的基本情况和战略决策进行分析,2012年公司遇到经营问题后,进行大规模股权融资,致使股权过度集中,实际控制人利用控制权,制定错误的财务战略,盲目向大宗商品贸易和电子金融投资转型,2019年战略转型失败,面值退市。然后对ST大控企业展开具体的案例分析,宏观上分析ST大控的筹资战略、投资战略、运营战略问题。再具体分析财务战略对投资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转型升级的影响,判断ST大控投资性业务所在产业的生命周期阶段,运用财务战略矩阵,分析ST大控经营性业务的价值创造性和可持续发展性,能否进行产业升级。最后总结ST大控财务战略在筹资、投资、运营角度,为何没有把握住经营和投资两大战略转型的机会,导致公司面值退市,针对ST大控财务战略问题,提出ST大控面值退市对相似的企业有什么启示。财务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应注重整体长远的系统性分析,有助于提高了企业整体协调性,维持企业良好发展,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帮助其提升公司价值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王倩倩[6](2020)在《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机理与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居民饮食结构的优化,牛奶作为均衡饮食的一部分,受到了全民的关注。基于奶业的重要地位,中国政府对奶业战略地位进行了明确,提出“奶业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作为奶产业链的上游产业,原料奶产业的发展是保障整个产业顺利运行的基础。然而,近年来中国原料奶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价格的大幅波动成为突出问题。在中国原料奶价格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的今天,中国奶农作为弱势一方承担着较大的价格与市场风险,各地区频发的“倒奶杀牛”事件折射出奶农之痛。基于此背景下,本研究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重点提出并回答了以下问题: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具有哪些显性与隐性特征?通过垂直与空间传导如何影响原料奶价格波动?有哪些可以平抑原料奶价格波动的途径与实践?通过机理与实证结合,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第一,首先采用季节调整与滤波法对中国原料奶价格的波动进行分解,结果发现,中国原料奶价格季节性波动特征明显;样本期内出现了两次不规则的剧烈波动;从2007年以来,原料奶价格呈上升趋势,并于2014年中旬达到最高值,随后开始缓慢下降逐渐趋向稳定;样本期间中国原料奶价格可分为四个完整的周期。其次使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类模型对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的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原料奶价格波动具有显着的集簇性;原料奶价格波动具有成本推进型特征,牛肉的价格收益率的提高则能显着地降低原料奶价格波动;原料奶价格波动不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特征;在加入控制变量后,原料奶价格波动没有显着的非对称性。第二,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考察了产业链上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与牛奶价格波动的垂直传导关系,研究发现,下游牛奶价格波动是上游原料奶价格波动的原因,但上游原料奶价格波动却不是下游牛奶价格波动的原因,中国奶产业链农场到零售价格波动垂直传导存在着方向的非对称性;利用门限向量自回归(TVAR)模型对非线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样本区间内变量关系并未发生显着的非线性变动。第三,利用多变量GARCH模型即BEKK-GARCH模型,研究了开放背景下国际奶粉市场价格波动对中国原料奶市场波动的空间传导,即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全球乳制品贸易(GDT)全脂奶粉市场与中国原料奶市场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具体来说,GDT全脂奶粉对中国原料奶存在ARCH型的价格波动溢出效应,且中国原料奶对GDT全脂奶粉存在着GARCH型的波动溢出效应;但GDT脱脂奶粉市场与中国原料奶市场间仅存在单向波动溢出效应,即GDT脱脂奶粉对中国原料奶市场存在着GARCH型的波动溢出效应,但中国原料奶市场的不存在向GDT脱脂奶粉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第四,基于养殖规模化的视角,利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不同的养殖规模化对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的作用效果,结果发现,在控制影响原料奶波动相关变量的条件下,存栏量100~199头的小型养殖规模化水平的提升能显着地减少原料奶价格波动,从而促进原料奶价格的稳定;存栏量200~499头中型养殖规模化在平抑原料奶价格波动方面所起的作用不显着;存栏量500头以上大型养殖规模化水平的提高反而加剧了原料奶价格的波动。第五,对上海市、黑龙江省、山东省与河北省的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从发展的历程、价格的产生、经验与特点三个方面开展论述。从整体上来看,四个省(市)都建立了完善的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尽管在实践中的发展演化、运行机制等存在着差异,但建立的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稳定各区域的原料奶市场供给,是对维护奶农利益、平抑原料奶价格波动的有益探索与实践。但是在现实操作中,仍然存在着协调性不足、监督约束力弱等问题,未来需要政策的进一步保障。本文以现实问题为背景,深入剖析了中国原料奶的价格波动,主要的创新点体现在:(1)在研究视角方面,本研究从显性特征与隐性特征双视角对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的规律与特征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将进口乳制品划分为短缺消费型与价差替代型,并指出对原料奶产业影响最大与最直接的是价差替代型的乳制品;在对平抑原料奶价格波动方面,本研究从规模养殖化的视角揭示出能够平抑价格波动的养殖规模,为中国政府在养殖规模方面的扶持政策转变提供依据与参考。(2)在研究内容方面,为了全面把握国内外市场对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的影响,本研究在原料奶价格波动传导中将产业链的垂直传导与国外市场的空间传导两个方面都纳入研究系统中,综合判断出影响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的国内外因素与动因。(3)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利用月度、周度等高频观测数据构建出了包括周度、双周、月度及年度多类型、多层次的研究数据对原料奶价格波动展开了多维度的计量经济模型研究。此外,对GARCH类模型进行扩展,更清晰地揭示出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的隐性特征。
赵鑫[7](2020)在《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异常迫切。为了应对这种需求,我国自2014年起成立了数量众多、总规模庞大的政府投资基金。希望通过政府投资基金这一政策性金融工具,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机制的各自优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起兼容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机制的投资策略体系,并完善相应的财政支持机制,以最小化政府干预的成本,最大化政府投资基金的干预收益,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和经济效应。而以往的研究或偏重于宏观战略的探讨、或偏重于微观效果的分析,缺乏宏观目标与微观机制相融合的分析视角。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的研究,将财政的宏观策略目标与基金的微观效率目标相统一,建立起目标清晰、路径明确的投资策略和财政支持体系,为更好的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作用进行一些有益探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失灵,正是因为市场失灵的存在,才需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纠正市场失灵。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更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形成合力,突破关键领域的发展瓶颈。政府投资基金则是将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在基金运作中,要实现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兼顾,就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投资策略体系,而这一策略体系要得到有效的执行,离不开完善的财政支持机制。本文从投资方向、投资方式和投资时点三个维度构建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模型,并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有力的印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美国经验的深入对比分析,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而这方面也正是中国政府投资基金面临的短板,急需完善相关机制。结合理论、实证和美国经验的分析,本文对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基金、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并对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通过投入产出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向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应该以纠正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为宏观策略目标,投资于带动效应强、市场失灵显着、社会综合收益高的产业。实证分析显示,政府投资基金对具有较强带动效应的产业进行投资后,切实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并且这种促进效用是其他财政支出方式所不具有的。2、通过分阶段、分行业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式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在政府干预成本低、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干预成本高、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间接投资的方式。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政府投资基金采取间接投资方式取得的效果更好,尤其是混合所有制的管理人具有最优的投资效果,应给予重点支持。3、通过分阶段效果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时点策略的有效性。即财政应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加强对政府投资基金的资本和机制支持力度,通过政府投资基金的积极投资带动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回归结果显示,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政府投资基金对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都更显着。4、通过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三维度投资策略的合理性,并指出财政支持机制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成功经验和A基金的失败教训,验证了遵循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是实现政府投资基金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对两只基金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得以切实执行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建立了兼容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体系。2、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体系的合理性、可行性,为财政创新投入方式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撑。3、从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的高度,提出了系统性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政策建议。
杜建斌[8](2020)在《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旱灾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分析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情况的变化趋势及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提高粮食主产省的抗旱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旱灾受灾、成灾面积、粮食产量等数据,系统的分析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和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以部分省份为例总结不同区域的抗旱减灾措施,最后基于全球气候模型,模拟预测RCP4.5和RCP8.5情景下2031-2060年我国全国范围及粮食主产区不同干旱等级发生的频率及不同干旱等级所占比例,预测未来情景下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干旱的演变趋势,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我国东北地区旱灾受灾和成灾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均高于其他三个粮食主产区,其中内蒙古省粮食平均受灾和成灾率均最高,其次为辽宁。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黄淮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旱灾显着降低粮食单产和总产,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呈负相关。大部分粮食主产省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年变化率负相关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较大的年份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减产较大的年份相对应。(2)不同的种植区域有不同的抗旱减灾措施,东北地区针对玉米主要有育苗移栽、垄作、薄膜覆盖和免耕等抗旱措施,针对大豆有调整耕作方式和应急补灌等抗旱技术。黄淮海地区针对冬小麦、夏玉米主要有秸秆覆盖、应急补灌技术和优化灌溉措施等抗旱减灾技术。西南地区四川省抗旱减灾措施主要有合理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合理的耕作技术、调整合适的播期和管理技术以避开旱灾的影响以及灾后的减灾农艺措施等四个方面。长江中下游的湖南省,年降雨量较大,但易发生季节性干旱,在湖南省主要采用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使用化学制剂调控避旱减灾技术以及干旱适应性防控高产栽培技术等。(3)在气候持续变暖情况下我国干旱发生将进一步加剧,本文基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对我国2031-2060干旱程度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RCP4.5情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大于1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在15%以上,其中黑龙江北部、山东南部、江苏、广东、福建、江西、四川、陕西和西藏南部等地干旱发生频率在25%以上。在RCP8.5情景下我国不同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差异较大,西北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低于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30%,其中黑龙江东北部、辽宁南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40%。RCP8.5情景下干旱频率和干旱程度比RCP4.5情景高,对我国不同粮食主产区干旱预测表明在RCP8.5情景下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频率和程度比RCP4.5情景下进行加重,而西南地区在RCP8.5情景下干旱比RCP4.5情景下有所减缓。
包鸿[9](2020)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中煤能源环境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煤炭行业受经济下行压力、需求压力和产能过剩等影响,供求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市场价格再次呈现下降趋势。煤炭价格的下降给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煤炭行业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由此煤炭企业面临着严格的政府法规和广泛的媒体关注,企业实施环境战略管理能够提升环境表现进而减少负面的环境影响,通过提升公司信誉度从而改善外部经营环境。因此,作为煤炭企业,通过管理方法革新构建一套适合其特性,促进其发展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用以衡量煤炭企业环境绩效管理水平则显得尤为紧迫且重要。本文立足于绿色发展理念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在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中煤能源环境绩效评价现状进行分析,利用2010-2018年的样本数据,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中煤能源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煤能源环境绩效评价体系进行研究运用。研究发现:中煤能源环境绩效得分在2012年出现峰值,此后整体呈递减趋势,于2016年达到最小值并逐步回升。各维度指标中财务维度与内部业务流程维度波动情况较为显着,说明煤炭行业市场整体不利的趋势及供给侧改革对其二者影响明显。客户维度分析显示中煤能源以煤炭销售为主、煤炭装备为辅的战略布局,内部业务流程维度分析显示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持续重视,结合专利授权数指标环境绩效得分来看,在煤炭行业“寒冬期”企业倾向于投入资金换取行业获奖和专利授权等长期发展能力,和谐绿色发展维度分析显示中煤能源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以提升企业环境绩效。
谭琳元[10](2020)在《大麦进口对中国大麦产业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膳食消费结构不断发生改变,肉蛋奶等畜产品和啤酒的消费需求快速增加,作为优良的饲料和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大麦消费需求刚性增加。然而,大麦生产却没有随之增加,国内供给出现明显不足。与此同时,大麦进口大幅快速增加,严重冲击国内大麦市场,导致国产大麦价格大幅下降、生产规模严重萎缩。鉴于大麦进口大量增长导致国内产业遭受严重损害,中国商务部于2018年11月和12月分别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发起反倾销与反补贴立案调查,以期对国内大麦产业进行救济,保障大麦产业安全。因此,分析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业的影响,阐明进口影响的具体表现,防范进口的消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制定与完善大麦进口贸易和国内产业发展等方面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基于市场供给与需求、价格传导、局部均衡等理论,采用实地调研、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分析等方法,首先对大麦进口贸易现状、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剖析大麦进口增加的原因;其次,在描述分析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业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应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研究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市场价格和生产的影响程度;再次,采用进口依赖性指数衡量方法评估大麦进口依赖性风险;最后,采用中国农业产业模型,构建大麦市场供求模型框架,通过设定不同的大麦进口关税提高情景方案,模拟分析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国内大麦价格、生产、消费及进口等方面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大麦进口增加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大麦缺乏国际竞争力,难以抵御进口冲击,影响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为生产成本较高、价格无竞争力、品质难以满足加工需求以及进口关税水平较低。(2)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业造成严重冲击与损害。首先,大麦进口价格对国内大麦价格具有显着传导影响,影响程度高达18.11%,大麦进口量对国内大麦价格具有显着负向影响,影响程度最高达20.43%;其次,大麦进口量对国内大麦生产具有显着挤出影响,影响程度达7.11%。大量低价进口大麦挤占国内大麦市场,导致国产大麦市场需求下降,国内大麦价格不断下跌,农民种植积极性降低,种植面积大幅减少,产量持续下降。(3)大麦进口存在依赖性风险。大麦进口集中度过高,进口依存度显着上升,自给率大幅下降,产业控制力减弱,威胁产业安全发展。(4)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国内大麦产业具有重要影响。以最大大麦进口来源国澳大利亚为例,在《中澳自贸协定》下中国对澳大利亚进口大麦实行零关税为参照,关税分别提高到3%、12%和20%,大麦饲用消费需求量将分别下降3.50%、12.29%和16.77%,对国内大麦饲用需求影响显着;国内大麦价格分别上涨2.89%、11.54%和19.23%,种植面积分别增加0.43%、1.64%和2.48%,总产量分别提高1.00%、3.86%和5.88%,对国内大麦产业起到一定的保护效应;大麦净进口量分别下降2.20%、7.82%和10.84%,产生一定的贸易保护和贸易救济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适度进口大麦,减小进口冲击;推动大麦进口来源多元化,降低进口依赖风险;加大政策支持与保护,提高国内大麦综合生产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国际竞争力等保障中国大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全国农垦工业发展平稳,效益回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农垦工业发展平稳,效益回升(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特征识别及其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和谐论研究 |
1.3.2 水土资源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
1.3.3 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运行状况研究 |
1.3.4 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建三江分公司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概况 |
2.1.3 自然资源概况 |
2.1.4 农业发展概况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直接获取和简单计算的指标 |
2.2.2 超采区面积占比 |
2.2.3 生态需水量 |
2.3 本章小结 |
3 区域水土资源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
3.1 实验方案及研究方法 |
3.1.1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
3.1.2 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
3.1.3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
3.1.4 水土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3.1.5 水土资源环境质量评价模型性能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水资源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3.2.2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3.2.3 水土资源环境质量反演 |
3.3 讨论 |
3.3.1 DA-RF模型在水质研究中“一模多用”的可能性探讨 |
3.3.2 水土资源质量评价结果可靠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论内涵解析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研究方法 |
4.1.1 内涵解析方法 |
4.1.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4.1.3 指标体系合理性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论内涵解析 |
4.2.2 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最优评价指标体系 |
4.2.3 指标解释 |
4.3 讨论 |
4.3.1 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判据分析 |
4.3.2 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特征识别及驱动力解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基于内涵解析的和谐性方程 |
5.1.2 基于DA-RF的和谐性测度模型 |
5.1.3 关键驱动因子解析方法 |
5.1.4 和谐性测度模型的性能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等级区间确定 |
5.2.2 基于和谐性方程的和谐性测度及驱动力解析 |
5.2.3 基于DA-RF和谐测度模型的和谐性测度及驱动力解析 |
5.3 讨论 |
5.3.1 和谐性方程与和谐性测度模型的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5.3.2 基于DA-RF和谐性测度模型的优势分析 |
5.3.3 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调控策略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演化趋势分析 |
6.1 研究方法 |
6.1.1 定量预测方法 |
6.1.2 定性预测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情景I模式构建 |
6.2.2 情景Ⅱ~Ⅳ模式构建 |
6.2.3 不同情景下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发展趋势分析 |
6.3 讨论 |
6.3.1 不同情景下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演变趋势对比分析 |
6.3.2 最劣情景下和谐性补救措施探讨 |
6.4 本章小结 |
7 和谐性约束下区域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
7.1 研究方法 |
7.1.1 决策变量 |
7.1.2 目标函数 |
7.1.3 约束条件 |
7.1.4 模型求解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现状年相关效益分析 |
7.2.2 不同和谐性情境约束下水土资源配置结果 |
7.2.3 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对不同和谐性情景的响应分析 |
7.3 讨论 |
7.3.1 不同和谐性约束情景下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对比分析 |
7.3.2 不同约束条件下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的对比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论文思路与结构 |
第一章 中俄(苏)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中苏“蜜月”时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背景 |
二、富有成效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
三、教育交流与合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二节 中苏关系恶化时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由萎缩走向停滞 |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萎缩 |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停滞 |
第三节 中俄(苏)关系趋缓时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回暖与恢复 |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逐渐恢复 |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正常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就 |
第一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法律基础 |
第二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果与评价 |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程度逐渐加深 |
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化日趋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问题 |
第一节 交流活动及合作机制成效不佳 |
第二节 留学生培养质量问题 |
一、留学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
二、影响留学生培养质量的原因 |
第三节 语言障碍问题 |
一、俄(汉)语水平欠佳 |
二、语言障碍产生的原因 |
第三节 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留学吸引力问题 |
一、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留学吸引力相对不足 |
二、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留学吸引力不足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 |
第一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有利因素 |
一、两国国家关系及教育合作的顺利发展 |
二、两国教育战略的促进作用 |
三、国际环境的推动作用 |
第二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不确定因素 |
一、两国教育政策的影响 |
二、新冠疫情对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影响 |
第三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前景预测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相互承认学历、学位证书的协议》 |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在俄罗斯联邦学习汉语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习俄语的协议》 |
附录三 本科及以上教育中俄合作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名单 |
附录四 高等专科教育中俄合作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名单 |
(3)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一般分析框架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粮食生产技术与技术进步 |
2.1.2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 |
2.1.3 粮食生产要素及其最优配置 |
2.1.4 粮食安全涵义的演变 |
2.2 文献综述 |
2.2.1 技术进步及其路径选择理论溯源 |
2.2.2 农业技术进步路径研究的文献综述 |
2.3 一般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农业技术进步与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 |
3.1 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
3.1.1 促进粮食总产量跨越式发展以及单产大幅度提高 |
3.1.2 促进粮食优质化以及粮食生产区域的新格局 |
3.1.3 为粮食生产提供物质技术支撑 |
3.1.4 促进种粮技术的提高和生产管理方式的改进 |
3.1.5 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3.2 支撑我国粮食发展的主要农业技术进步 |
3.2.1 育种技术的进步 |
3.2.2 栽培技术与耕作制度的改进 |
3.2.3 地力改善技术的进步 |
3.2.4 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进步 |
3.2.5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3.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变迁之路 |
4.1 数据说明及其特征表现 |
4.1.1 数据处理及说明 |
4.1.2 数据变化特征 |
4.2 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分析 |
4.2.1 情境分析框架构建 |
4.2.2 粮食生产技术的外部情境演变 |
4.2.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情境分析 |
4.2.4 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变更历程 |
4.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特征 |
4.4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内在机制 |
4.4.1 技术进步路径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 |
4.4.2 技术进步路径的波动强度取决于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的匹配度 |
4.4.3 技术进步路径的分析主线取决于技术成本与技术收益的对比 |
4.5 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存在的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规律 |
5.1 本章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
5.1.1 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 |
5.1.2 要素错配概念及理论回顾 |
5.1.3 本章研究框架 |
5.2 研究设计 |
5.2.1 要素错配对技术进步率影响的研究机理 |
5.2.2 基本模型设定 |
5.2.3 广义技术进步率(TFP增长率)的分解 |
5.2.4 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测定方法 |
5.2.5 要素错配指数测定方法 |
5.3 数据处理和假设检验 |
5.3.1 数据收集和处理 |
5.3.2 假设检验与估计结果 |
5.4 生产要素及其产出弹性分析 |
5.4.1 平均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分析 |
5.4.2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变化趋势 |
5.5 粮食生产的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
5.5.1 要素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时空演进特征 |
5.5.2 粮食偏向性技术进步率的变化趋势 |
5.6 粮食作物要素错配指数的时空测度 |
5.6.1 要素错配时序变化特征 |
5.6.2 要素错配空间异质特征 |
5.7 粮食作物广义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要素错配、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广义技术进步的扩展讨论 |
6.1 粮食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整体表现 |
6.2 要素错配指数与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对比分析 |
第七章 农地配置与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 |
7.1 调研点的选择及基本情况介绍 |
7.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
7.3 模型检验与估计结果 |
7.4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对比分析 |
7.5 不同农地配置模式下技术进步状况对比分析 |
7.5.1 技术效率的对比分析 |
7.5.2 狭义技术进步状况的对比分析 |
7.5.3 广义技术进步率及其分解项的测算及对比分析 |
7.6 农地错配程度的对比分析 |
7.6.1 农地错配的测算方法 |
7.6.2 农地错配的程度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型城镇化 |
2.1.2 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非均衡增长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
3.1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但发展不均衡 |
3.2 社会发展提升但区域间存在差距 |
3.3 生活基础设施改善但比较薄弱 |
3.4 人居生态环境水平仍需提升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指标选取说明 |
4.1.3 数据来源 |
4.2 评价方法及权重确定 |
4.2.1 熵值法 |
4.2.2 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3 评价结果分析 |
4.3.1 基于时间空间视角分析 |
4.3.2 基于维度视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驱动因素实证分析 |
5.1 指标选取与指标体系构建 |
5.1.1 驱动因素指标选取 |
5.1.2 指标体系构建 |
5.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5.2.1 指标数据来源 |
5.2.2 指标数据处理 |
5.3 驱动因素回归分析 |
5.3.1 单位根检验 |
5.3.2 协整性检验 |
5.3.3 回归模型识别 |
5.3.4 回归模型构建 |
5.3.5 回归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6.1 提高政府管理水平 |
6.2 引入民间资本运作 |
6.3 强化产业支撑能力 |
6.4 激活外源发展潜力 |
6.5 提升人力资源素质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财务战略视角下ST大控退市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财务战略 |
2.1.2 面值退市制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2.2 财务战略矩阵理论 |
2.2.3 战略管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ST大控公司基本现状分析 |
3.1 ST大控公司简介 |
3.2 ST大控股权结构状况分析 |
3.3 ST大控生产经营状况分析 |
3.4 ST大控总体财务战略决策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基于财务战略视角的退市问题分析 |
4.1 财务战略视角的退市问题分析 |
4.1.1 筹资战略问题分析 |
4.1.2 投资战略问题分析 |
4.1.3 运营战略问题分析 |
4.2 投资性业务转型失败问题分析 |
4.2.1 投资性业务产业生命周期判断 |
4.2.2 ST大控投资战略与产业生命周期不匹配 |
4.3 经营性业务转型失败问题分析 |
4.3.1 财务战略矩阵计算 |
4.3.2 财务战略矩阵分析 |
4.3.3 ST大控财务战略与财务战略矩阵不匹配 |
4.4 ST大控财务战略及退市原因总结 |
4.4.1 ST大控财务战略总结 |
4.4.2 筹资战略退市原因 |
4.4.3 投资战略退市原因 |
4.4.4 运营战略退市原因 |
4.5 本章小结 |
5.ST大控面值退市的启示 |
5.1 筹资战略启示 |
5.1.1 制定多元化平衡的筹资战略 |
5.1.2 优化股权结构制衡决策权力 |
5.2 投资战略启示 |
5.2.1 投资战略要匹配产业生命周期 |
5.2.2 加大研发投入形成核心竞争力 |
5.3 运营战略启示 |
5.3.1 制定成本领先战略降低成本 |
5.3.2 积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机理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主要的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主要的不足 |
1.6 分析框架 |
2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原料奶产业相关概念 |
2.1.2 价格波动的度量 |
2.2 理论基础 |
2.2.1 供给需求理论 |
2.2.2 蛛网模型理论 |
2.2.3 理性预期理论 |
2.2.4 市场失灵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的研究 |
2.3.2 农产品价格波动驱动的研究 |
2.3.3 农产品价格波动传导的研究 |
2.3.4 文献评述 |
3 中国原料奶产业发展概况与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
3.1 中国原料奶产业发展概况 |
3.1.1 中国原料奶产业的发展历程 |
3.1.2 中国原料奶生产面临的主要挑战 |
3.2 原料奶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国内供给因素 |
3.2.2 市场需求因素 |
3.2.3 国际贸易因素 |
3.2.4 制度性因素 |
3.2.5 突发事件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规律与特征分析 |
4.1 引言 |
4.2 基于分解法的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规律分析 |
4.2.1 Census X13 季节调整方法 |
4.2.2 H-P滤波法 |
4.3 基于GARCH类模型的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
4.3.1 理论适用性与模型介绍 |
4.3.2 变量设置与数据说明 |
4.3.3 模型构建与诊断性检验 |
4.3.4 估计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下的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传导 |
5.1 引言 |
5.2 概念界定与机理分析 |
5.2.1 价格波动传导的界定 |
5.2.2 中国原料奶与乳制品价格波动传导的机理分析 |
5.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5.3.1 模型设定 |
5.3.2 数据说明 |
5.4 模型估计与非线性检验 |
5.4.1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5.4.2 门限非线性检验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农场到零售价格波动的非对称传导 |
5.5.2 非对称性的原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开放背景下的国际市场对中国原料奶市场波动溢出效应 |
6.1 引言 |
6.2 贸易结构与作用机理 |
6.2.1 中国奶粉进口贸易结构 |
6.2.2 国际奶粉对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溢出作用机理 |
6.3 理论模型与数据说明 |
6.3.1 BEKK-GARCH模型 |
6.3.2 数据说明 |
6.4 模型构建与检验 |
6.4.1 条件均值方程的确定 |
6.4.2 ARCH效应检验 |
6.5 检验结果与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平抑效应:基于养殖规模化的视角 |
7.1 引言 |
7.2 结构演化与作用机理 |
7.2.1 中国奶牛养殖规模结构演化 |
7.2.2 不同养殖规模化对原料奶价格波动的作用机理分析 |
7.3 变量选取、模式设置及数据说明 |
7.3.1 变量选取 |
7.3.2 模式设置 |
7.3.3 数据说明 |
7.4 模型估计与分析 |
7.4.1 估计方法选取 |
7.4.2 估计结果分析 |
7.5 稳健性检验 |
7.5.1 内生性分析 |
7.5.2 子样本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8 稳定原料奶价格的各地实践: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 |
8.1 引言 |
8.2 各地区的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 |
8.2.1 上海市的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 |
8.2.2 黑龙江省的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 |
8.2.3 山东省的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 |
8.2.4 河北省的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 |
8.3 各地区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的比较与评价 |
8.3.1 比较分析 |
8.3.2 成就与不足 |
8.4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内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7)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主题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一般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
1.2.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
1.2.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产业政策 |
1.2.4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技术经济 |
1.2.5 政府投资基金与财政支持机制 |
1.2.6 文献评述 |
1.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 |
1.3.1 市场失灵理论 |
1.3.2 财政相关理论 |
1.3.3 政府失灵及委托代理理论 |
1.3.4 政策性金融理论 |
1.3.5 理论评述 |
1.4 主要概念界定 |
1.4.1 政府投资基金的概念 |
1.4.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概念 |
1.4.3 财政支持机制 |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
1.6.1 本文的创新 |
1.6.2 存在的不足 |
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分析 |
2.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设立情况 |
2.1.1 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总量及结构情况 |
2.1.2 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的设立及分类情况 |
2.2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支持机制现状 |
2.2.1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出资支持 |
2.2.2 其他配套支持机制 |
2.2.3 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支持部门现状 |
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三维度分析 |
3.1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3.1.1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宏观策略模型 |
3.1.2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微观机制模型 |
3.1.3 投资方向的宏观策略内涵 |
3.1.4 投资方向的微观策略内涵 |
3.2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
3.2.1 投资方式的模型构建 |
3.2.2 投资方式的宏观策略内涵 |
3.2.3 投资方式的微观策略内涵 |
3.3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3.3.1 不同水平生产模型的构建 |
3.3.2 宏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
3.3.3 微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
3.3.4 低水平经济均衡的判断依据 |
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
4.1.1 高带动效应产业分析 |
4.1.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特点分析 |
4.1.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宏观效果分析 |
4.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
4.2.1 数据的分类处理 |
4.2.2 模型与变量设置 |
4.2.3 回归结果 |
4.2.4 对回归结果的分析 |
4.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
4.3.1 对经济均衡水平的研判 |
4.3.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微观效果分析 |
4.3.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宏观效果分析 |
4.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效果评价的案例分析 |
4.4.1 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成功案例分析 |
4.4.2 基金的失败案例分析 |
4.4.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效果评价 |
4.5 财政支持机制对投资策略的影响分析 |
4.5.1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4.5.2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
4.5.3 财政相关机制变化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4.5.4 财政的公共性是投资策略得以切实执行的机制保障 |
4.5.5 财政的资本动员机制是提升投资策略效果的物质保障 |
5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经验借鉴 |
5.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
5.1.1 DARPA计划的投资方向 |
5.1.2 SBIC计划的投资方向 |
5.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
5.2.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间接投资策略 |
5.2.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直接投资策略 |
5.3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
5.3.1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宏观指标 |
5.3.2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产业结构指标 |
5.4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监管与支持机制分析 |
5.4.1 DARPA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
5.4.2 SBIC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
5.5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对比分析 |
5.5.1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相同点 |
5.5.2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支持机制的不同点 |
5.6 美国经验对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借鉴意义 |
5.6.1 投资于市场失灵明显并且社会综合收益高的领域 |
5.6.2 提高财政资金投入强度并实现差异化出资安排 |
5.6.3 采取信息成本最低的投资方式 |
5.6.4 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才进行大规模投资 |
5.6.5 建立完善的基金支持机制 |
6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及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6.1 政府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 |
6.1.1 投资方向不当导致投资策略执行偏差 |
6.1.2 直接投资方式占比过高与成功经验不符 |
6.1.3 基金部门化和同质化降低了投资策略的有效性 |
6.1.4 单只基金规模过大造成忽视投资策略经济性的压力 |
6.2 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 |
6.2.1 相关配套支持机制的碎片化 |
6.2.2 资本动员机制缺乏稳定性和带动性 |
6.2.3 缺乏政策之间的统筹协调 |
6.3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
6.3.1 转轨中部门和局部利益尾大不掉导致战略扭曲 |
6.3.2 深化财政制度改革不到位 |
6.3.3 基金预算绩效管理措施不到位 |
6.3.4 基金立法不健全且执行机构缺失 |
7 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思路与建议 |
7.1 以现代财政制度为统领建立通盘的政府投资基金体系 |
7.2 以财政全域治理理念建立常态化的财政支持机制 |
7.2.1 建立现代政府投资基金预算制度 |
7.2.2 加强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差异化投入力度 |
7.2.3 落实财政绩效管理机制 |
7.2.4 理顺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关系 |
7.3 由财政部牵头建立政府投资基金监管体系 |
7.3.1 部际协调监管模式 |
7.3.2 组建政策性金融监管委员会模式 |
7.3.3 建立统一规范的基金管理制度 |
7.4 优化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 |
7.4.1 细分与整合现有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7.4.2 缩小单只基金的资金管理规模 |
7.4.3 降低国家级基金直接投资方式的比重 |
7.4.4 改变部门各自为政的基金设立方式 |
7.4.5 动态优化掌握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7.5 建立科技银行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
7.6 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 |
7.6.1 加强制度统筹协调 |
7.6.2 加强政策执行协调 |
7.6.3 加强人员交流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
1.3 旱灾的发生及抗旱对策 |
1.3.1 旱灾的定义及评价指标 |
1.3.2 我国农业旱灾发生的原因 |
1.3.3 防旱抗旱措施及对策 |
1.4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内外旱灾的发生情况 |
1.4.1 国外旱灾发生 |
1.4.2 我国旱灾发生特点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1.3 技术路线 |
2.2 数据来源 |
2.3 指标测定 |
2.4 计算方法 |
第三章 我国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东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
3.2.1 黑龙江 |
3.2.2 吉林 |
3.2.3 辽宁 |
3.2.4 内蒙古 |
3.3 黄淮海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
3.3.1 河北 |
3.3.2 河南 |
3.3.3 山东 |
3.4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
3.4.1 安徽 |
3.4.2 湖北 |
3.4.3 湖南 |
3.4.4 江苏 |
3.4.5 江西 |
3.5 西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
3.5.1 四川 |
3.6 讨论 |
3.6.1 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的时空变化 |
3.6.2 粮食主产省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变化趋势 |
3.6.3 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
3.7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区域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东北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
4.3.1 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
4.3.2 大豆抗旱技术研究 |
4.4 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
4.4.1 夏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
4.4.2 冬小麦抗旱技术研究 |
4.5 西南地区 |
4.5.1 水稻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
4.5.2 玉米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
4.5.3 小麦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
4.6 长江中下游地区 |
4.6.1 红黄壤坡耕旱地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 |
4.6.2 农业化学节水制剂研制与避旱减灾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
4.7 小结 |
第五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未来干旱发生的趋势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干旱指标 |
5.3 我国不同区域的干旱演变趋势 |
5.3.1 轻旱演变趋势 |
5.3.2 中旱演变趋势 |
5.3.3 重旱演变趋势 |
5.3.4 特旱演变趋势 |
5.3.5 干旱演变趋势 |
5.4 我国粮食主产区干旱特征演变 |
5.4.1 东北地区 |
5.4.2 黄淮海地区 |
5.4.3 长江中下游地区 |
5.4.4 西南地区 |
5.5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生产的影响及未来抗旱对策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中煤能源环境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煤炭企业 |
2.1.2 环境绩效 |
2.1.3 平衡计分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煤能源环境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
3.1 中煤能源简介 |
3.2 中煤能源环境管理现状 |
3.3 中煤能源环境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3.3.1 中煤能源环境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
3.3.2 中煤能源环境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成因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平衡计分卡构建中煤能源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4.1 中煤能源环境绩效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4.1.1 ISO14031 环境绩效评价标准 |
4.1.2 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 |
4.1.3 WBCSD的生态效益指标架构 |
4.2 中煤能源环境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
4.2.1 科学全面与重要性结合原则 |
4.2.2 可操作性与适用性结合原则 |
4.2.3 普遍与特殊结合的原则 |
4.2.4 可比性原则 |
4.3 中煤能源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引入平衡计分卡对中煤能源环境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
4.3.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中煤能源环境绩效评价指标选取 |
4.3.3 基于熵值法的中煤能源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 中煤能源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 |
5.1 中煤能源环境绩效评价计算过程 |
5.2 中煤能源环境绩效评价结果 |
5.2.1 中煤能源各年度环境绩效评价结果 |
5.2.2 中煤能源各维度环境绩效评价结果 |
5.2.3 中煤能源各指标环境绩效评价结果 |
5.3 中煤能源环境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大麦进口对中国大麦产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产品进口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
1.2.2 进口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
1.2.3 大麦国际贸易问题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粮食安全 |
2.1.2 大麦产业 |
2.1.3 进口安全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产品贸易理论 |
2.2.2 产业安全理论 |
2.2.3 价格传导机制理论 |
2.2.4 投资挤出机制理论 |
2.2.5 局部均衡理论 |
第三章 中国大麦进口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
3.1 中国大麦进口贸易现状 |
3.1.1 大麦进口数量大幅快速增加 |
3.1.2 大麦进口价格波动性较大 |
3.1.3 大麦进口来源高度集中 |
3.1.4 大麦进口依存度显着提高 |
3.2 中国大麦进口增加的原因分析 |
3.2.1 大麦消费需求大幅快速增加 |
3.2.2 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分析 |
3.2.3 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与生产影响的路径分析 |
4.1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的传导影响路径分析 |
4.1.1 大麦进口价格大幅下降,影响国内大麦价格 |
4.1.2 国内大麦价格不断下跌,比较收益降低 |
4.2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生产的挤出影响路径分析 |
4.2.1 进口挤占国内市场空间,抑制大麦生产 |
4.2.2 国内大麦供给不足,产需缺口不断扩大 |
4.2.3 自给率显着下降,影响大麦产业安全 |
4.3 大麦进口依赖性风险分析 |
4.3.1 大麦进口依赖性指数衡量方法 |
4.3.2 大麦进口依赖性风险评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与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
5.1.1 向量自回归模型介绍 |
5.1.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5.2 实证分析 |
5.2.1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2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大麦产业影响的模拟分析 |
6.1 局部均衡理论模型 |
6.2 中国农业产业模型 |
6.2.1 模型介绍 |
6.2.2 大麦市场供求模型框架 |
6.2.3 模型参数 |
6.2.4 稳健性检验 |
6.3 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大麦产业影响情景模拟 |
6.3.1 情景模拟分析步骤 |
6.3.2 情景模拟方案设定 |
6.3.3 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调整和完善大麦进口贸易政策,降低进口冲击与损害 |
7.2.2 建立健全大麦产业支持政策,提高国内生产能力 |
7.2.3 实施大麦科技创新政策,增强国际竞争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全国农垦工业发展平稳,效益回升(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特征识别及其影响效应研究[D]. 李雪松.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D]. 周言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D]. 罗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4]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研究[D]. 王宠.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2)
- [5]财务战略视角下ST大控退市问题研究[D]. 赵嘉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2)
- [6]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机理与实证研究[D]. 王倩倩. 浙江大学, 2020(04)
- [7]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D]. 赵鑫.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8]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D]. 杜建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9]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中煤能源环境绩效评价研究[D]. 包鸿.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10]大麦进口对中国大麦产业的影响研究[D]. 谭琳元.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