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夏茎尖培养及块茎的品质改良(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丽[1](2005)在《三叶半夏脱毒快繁及离体块茎诱导》文中指出对我国浙江省、四川省、安徽省和北京等半夏主产地的栽培及野生三叶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病毒进行了检测,并以带毒的栽培三叶半夏为材料进行了脱毒快繁及离体块茎诱导研究。获得以下研究结果。 分别于2004年3月和2005年3月,采用DAS-ELISA方法对我国部分主产地的三叶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和野生三叶半夏上的芋花叶病毒(Dasheen mosaic virus,DsMV)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我国三叶半夏普遍受到芋花叶病毒及黄瓜花叶病毒的侵染。其中,21个浙江宁波栽培半夏样品中CMV与DsMV的检出率分别为71.4%和14.3%,18个浙江萧山栽培半夏样品中CMV与DsMV的检出率分别为100%和44.4%;21个河北栽培半夏样品中CMV和DsMV的检出率分别为61.9%和33.3%;12个安徽栽培半夏样品中CMV和DsMV的检出率分别为50.0%和41.7%;12个四川栽培半夏样品中CMV和DsMV的检出率均为16.7%;16个北京栽培半夏样品中DsMV的检出率为31.3%,未检测到CMV。25个来自全国各地的野生三叶半夏样品中DsMV和CMV的检出率均为20.0%。 以栽培三叶半夏为材料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类型的外植体适合采用的表面消毒处理方法不同。(2)以0.5mm左右的顶芽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初代培养基适合采用MS+1.5mg/L 6-BA或MS+2.0mg/L 6-BA+0.1mg/LNAA,而继代培养与扩繁适合采用培养基MS+1.0mg/L 6-BA+0.2mg/L NAA。(3)以半夏叶柄切段为外植体诱导再生分化成苗适合采用培养基MS+1.5mg/L6-BA或MS+1.0mg/L 6-BA+0.2mg/L NAA或MS+2.0mg/L 6-BA+0.1mg/LNAA。极性、定向及在母体的位置影响叶柄切段再生与分化成苗,再生分化成苗的数目由高到低的顺序为:Pp1/H>Pp1/Vup>Pp1/Vin;Pp3/H>Pp1/H>Pp2/H。(4)半夏试管苗生根适合采用培养基1/2MS+0.3mg/L IBA+0.01mg/L 6-BA+0.5g/LAC。 以带毒的栽培三叶半夏为材料进行了脱毒快繁研究,结果显示:以茎尖为外植体对带毒植株进行脱毒处理时发现,茎尖分生组织培养与热处理结合并未显着提高脱毒效果,0.2mm以下的茎尖分生组织进行培养是获得三叶半夏脱毒苗的有效方法。用DsMV与CMV抗体,通过DAS-ELISA方法对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获得的试管苗及移栽苗进行病毒检测,获得均不带DsMV与CMV的三叶半夏。为确保获得的脱病毒半夏不带DsMV与CMV,我们对同一茎尖来源的培养物在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多次病毒检测,成功获得了脱除两种病毒的三叶半夏组培苗。种胚培养苗DAS-ELISA检测均不带DsMV和CMV。 以获得的脱毒苗为基础,研究了三叶半夏离体块茎形成的部分影响因素,结果显示:0.005mg/L GA3可轻微促进离体块茎形成;(0.05,0.5,5)mg/L ABA抑制
何奕昆,刘刚,路铁刚,孙敬三[2](1994)在《半夏茎尖培养及块茎的品质改良》文中研究表明离体培养半夏Pinellia ternata 茎尖获得小植株。用其叶柄作外植体在MS添加2,4-D 和KT的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挑选出一种表面呈颗粒状、易分散、生长快的愈伤组织。在MS添加KT0.5 m g/L, NAA 0.2 m g/L的培养基上,叶柄可直接分化形成小植株,愈伤组织通过形成小块茎的途径产生完整植株。块茎顶端芽分化过程中,先形成的叶原基或幼叶总是覆盖着后面的叶原基而出现一种依次叠套的特殊结构。液体浅层培养对试管苗的增殖速率比固体培养快1 倍。叶柄和愈伤组织的小植株分化率均在70% 以上,移栽成活率为100% 。试管苗的块茎产量(鲜重)比对照(用小块茎繁殖)的净块茎产量(鲜重)高103% 。试管苗块茎的总生物碱含量为0.344% ,野生和人工栽培半夏块茎的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0.264% 和0.203% 。
何煜波[3](2006)在《三叶半夏病毒病和细菌病的鉴定、检测和侵染特性及脱毒组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叶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是天南星科(Araceae)三叶半夏属(Pinellia)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块茎为常用中药材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用药历史。三叶半夏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各省以及东北、华北等省区。在558种中药处方中,三叶半夏列为第22位使用频率最高的药材。由于野生资源的日益减少,许多地方开始采用人工栽培的方法进行三叶半夏种植。但在三叶半夏栽培区中病毒病和软腐病导致了三叶半夏种质逐年下降甚至绝收。本研究对侵染三叶半夏的病毒和细菌进行了鉴定。对病原物的侵染特性、检测技术和三叶半夏脱毒组织培养技术体系进行了探讨。一、三叶半夏病毒病研究1、病毒鉴定:三叶半夏病株呈斑驳、典型花叶、皱缩、叶片变小、沿脉变色、植株矮化及畸形等症状。电镜显示有两种病毒粒体,一种为直径35nm的球形病毒粒子和长度为750nm的线状病毒粒子。病毒复制期间的双链RNA提取和电泳检查、RT-PCR和ELISA检测结果表明它们分属于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和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2、三叶半夏带毒率调查:经ELISA法检测,来自浙江宁波、浙江萧山、河北、安徽、四川南充、北京、江苏丰县七个地区的栽培三叶半夏的CMV检出率分别为75%、100%、63%、30%、5%、0%和30%;SMV检出率分别为35%、30%、40%、25%、0%、25%和30%;复合检出率分别为25%,10%,20%,25%,0%,0%和5%。来自全国各地的25份野生三叶半夏样品中,CMV、SMV,以及复合检出率分别为:20%,20%和16%。检测结果表明,CMV和SMV在栽培的和野生的三叶半夏中均存在,但野生三叶半夏的带毒率明显低于栽培三叶半夏。3、病毒侵染三叶半夏的特性:侵染三叶半夏的CMV不能通过摩擦接种感染三叶半夏和普通烟、苋色黎、昆诺藜和克氏烟;而CMV的番茄分离物和普通烟的分离物可以摩擦接种感染三叶半夏。同时来源于三叶半夏和大豆的大豆花叶病毒均可以摩擦接种三叶半夏无毒苗。二、三叶半夏软腐病研究1、病原鉴定:软腐症状常常表现在人工栽培的三叶半夏块茎上,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则可能导致叶面腐烂和整株死亡。从已软腐病株分离到10个细菌菌株,定名为RF1~RF10,对这些菌株进行了致病性鉴定、电镜观察、细菌学性状测定和生理生化鉴定,并对RF1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这10个菌株均可导致三叶半夏、胡萝卜、土豆、番茄、黄瓜和白菜软腐。病原细菌在电镜下呈两端钝圆的短杆菌,4-6根周生鞭毛,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其DNA的G+C摩尔比为51%。RF1菌株的16S rDNA基因测序和系统发育学分析表明其与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M1菌株报告的序列完全相同,与E161菌株和441菌株的序列相似度达97~98.5%。结果表明三叶半夏软腐病原菌应属于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软腐亚种(P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2、病原细菌的胞外酶检测:在接种胡萝卜软腐果胶菌RF1后24小时,三叶半夏小植株的细胞提取液中果胶酶的活性较对照组提高8倍;蛋白酶的活性较对照组提高12倍以上,而纤维素酶活性近乎为0。在对RF1的离体培养过程中同样检测到了较高的果胶酶和蛋白酶活性。三、三叶半夏组培脱毒研究1、组培污染菌的鉴定和消除:分离到3株导致三叶半夏组培物污染的芽孢杆菌。经形态学和生理生化试验,鉴定为环状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在含30mg/L的青霉素或30mg/L的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内连续继代3次可以消除细菌的污染,同时不影响瓶苗的生长。2、三叶半夏组培苗病毒检测技术比较:以三叶半夏18S rDNA基因为内参照,对携带CMV的三叶半夏组培苗的各部分进行了相对定量Real Time PCR检测,并以ELISA和RT-PCR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证实,来自CMV阳性母株的组培苗叶片中的病毒浓度较块茎和愈伤组织中的高;组培苗的CMV浓度较母株大大降低。ELISA方法在对组培苗中含有的超低浓度的病毒进行检测时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RT-PCR方法灵敏度更高,但不能精确量化病毒的浓度。而Real Time PCR方法具有更好的精确度和量化性。试验结果还提示我们在组培过程中病毒浓度随着扩繁的进行而下降,进行脱毒组培时应该选取Real Time PCR等灵敏度更高的检测方法。3、通过茎尖脱毒技术得到的三叶半夏组培丛生芽可以稳定继代20次。合适的继代周期为20天。大田生长速度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脱毒组培苗的块茎增重速度较带毒非组培块茎高25%。不外加任何处理使生根苗自然倒苗形成离体小块茎直接用于大田播种时成活率近100%。
蔡时可,李静宇,梅瑜,顾艳,徐世强,孙铭阳,王继华[4](2021)在《中草药脱毒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中草药是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优良种苗是中草药标准化生产和高效种植的基础,也是中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草药农业生产上,病原菌或病毒的侵染是导致中药材产量和品质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无性繁殖的中草药品种,在自然环境中长期经受各种病菌或病毒的重复传染而影响光合作用效率导致种苗的生长势变弱,种性退化,种植效益降低。而使用植物脱毒技术培育的种苗可有效避免病菌或病毒的传播积累,获得健康种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商业前景。植物脱毒技术是一项现代生物技术,大多是基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脱毒技术的利用,促进了果树、作物良种的推广,给农业带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利用植物脱毒技术培育健康中草药种苗,达到提纯复壮,增强中草药种苗的抗性,也促进中药材种业的发展。综述了植物脱毒的技术方法及其在中草药种苗上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同时对利用植物脱毒技术开展中草药健康种苗的标准化生产进行探讨,以期为中草药种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李佳婷[5](2019)在《油莎豆的组织培养及多倍体诱导》文中研究指明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是目前已知的能够在块茎贮藏大量油脂的唯一作物,块茎含丰富的可食用油脂,可作为我国食用油的有效补充和新的食物来源。但是油莎豆品种少、块茎体积小、收获成本高,成为制约油莎豆推广的重要因素,因此,利用生物技术培育优良品种已成为当前研究重点。本研究以油莎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离体培养,包括丛生芽增殖、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和生根诱导,建立油莎豆无菌苗快繁及植株再生体系;同时通过探究秋水仙素对油莎豆无菌苗的浸渍浓度和时间,建立适合油莎豆多倍体诱导的技术体系。为油莎豆优良种质资源的繁育和品种改良提供技术方法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油莎豆茎尖作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6-BA、KT和NAA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组合对油莎豆组培苗丛芽增殖及其生长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莎豆丛芽诱导的影响作用大小为6-BA>NAA>KT,6-BA显着促进油莎豆组培苗丛芽增殖,而NAA则起到抑制作用,在所试浓度范围内随着NAA浓度增加,增殖系数降低,综合考虑增殖系数及丛芽的生长状况,最佳组合为:1.0 mg/L 6-BA+0.2 mg/L KT,4周增殖系数为7.58。(2)2,4-D影响油莎豆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再分化。在使用不同浓度2,4-D研究后表明:当2,4-D浓度为3.0 mg/L时最适合油莎豆愈伤的诱导,而当2,4-D浓度为2.0 mg/L时最适合油莎豆愈伤再分化。(3)初步探讨了不同基本培养基种类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莎豆无菌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加任何生长调节剂的情况下,以MS为基本培养基与以1/2 MS为基本培养基相比,油莎豆无菌苗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条数均较高,而添加生长调节剂(0.1mg/L IBA或0.1 mg/L NAA)时情况则相反。综合油莎豆的生根率、生根条数及根的长短、粗细等生长指标,确定最优的生根培养基为MS空白培养基,生根率可达88.10%,平均生根条数为2.04。(4)在组织培养的基础上,利用秋水仙素液体直接浸泡法,研究了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及诱导时间对油莎豆多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1%秋水仙素+2%DMSO浸渍外植体24 h的诱导效果较好,诱导率达58.29%。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法对油莎豆多倍体材料进行筛选鉴定,共获得29个油莎豆四倍体株系和101个嵌合体株系,并初步对油莎豆四倍体植株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观察比较和分析。
田亚杰[6](2016)在《半夏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文中提出半夏在制剂及处方中为常用中药,用药历史悠久,主要含有生物碱、谷甾醇、多糖、氨基酸、挥发油、半夏蛋白、微量元素及核苷类等多种成分,其中核苷为其生理活性的主要物质主之一,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基因治疗等多种生物活性。有研究表明鸟苷可作为半夏的指标性成分,与产量呈弱负相关性。自20世纪70年代末,半夏由野生变家种获得成功以来,在种植过程中长出现种质资源混乱、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长期以来,半夏种植常以无性繁殖为主,繁殖材料3年左右出现品种退化现象,因此,如何利用无性快繁技术使半夏提纯复壮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河南不同产区萌芽期半夏进行综合评价,筛选最佳的快繁材料,运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建立了的半夏切片的快速繁殖体系,并结合实际生产需要进行最佳栽培模式的初步探索。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对河南不同产区半夏进行综合质量评价,得知河南不同产地半夏样品的质量排序为:河南禹州(直径为1.0±0.2cm)>山西新绛>河南周口>山西新绛(切片)>河南禹州(直径为2.0±0.2cm)>河南荥阳>河南中医学院>河南商城。种源相同时水溶浸出物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与半夏块茎的直径呈正相关,且与产地无关;产地种源相同时,游离总有机酸含量与半夏块茎的直径呈正相关,鸟苷含量与半夏块茎的直径呈负相关;种源相同产地不同时,游离总有机酸含量、鸟苷含量与块茎的直径无明显相关性。2.以筛选出的禹州半夏为繁殖材料,建立半夏切片的快速繁殖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叶片和叶柄不适于液体培养,珠芽在培养过程中易形成完整植株,增殖倍数不高。故在选取直径小于1.5cm的块茎为繁殖材料,采取纵切的方法;最佳培养基为1/2MS液体培养基(全部减半)+2.0%蔗糖+1.0mg/LKT+1.5mg/L6-BA+1.0mg/L NAA+0.25mg/L2,4-D。培养培养条件为:光照时长24h/d(7d)、12h/d(8d),温度25±2℃,转速90r/min。3.半夏倒苗对半夏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半夏的倒苗促使块茎消耗内部有机化合物,造成半夏干物质的减少;化学成分中游离总有机酸、鸟苷及腺苷的含量在半夏处于第一次倒苗期时,三者的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强;至9月中下旬,半夏完全枯萎时,三者均有明显的下降。以单粒重为参考指标,无论是什么叶型的半夏,7月下旬的倒苗对12月种植半夏的影响都不明显;此外套种模式可以延迟柳叶型半夏的倒苗期一周左右。4.半夏栽培模式为:优选柳叶型半夏作为种源,于12月中下旬播种种栽,不使用套种模式,适宜采收期为9月末至10月上旬。
张苏锋[7](1998)在《半夏人工种子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半夏株芽生长的茎尖作外植体诱导小块茎,筛选直径5mm的小块茎制作人工种子。人工种子在有菌条件下萌发,30天后统计成苗率98.4%。人工种子苗块茎产量是栽培苗的2.02倍,是试管苗的1.33倍,生物碱含量是栽培苗的1.62倍,是试管苗的1.12倍,是野生苗的1.17倍。
彭向前,张文会[8](2011)在《半夏的分生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技术培育半夏的脱病毒试管苗。为加快半夏脱病毒试管苗繁殖速度,对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的培养基进行了一系列优化试验,筛选出半夏脱病毒试管苗最佳的繁殖培养基。结果表明:在MS+6-苄氨基腺嘌呤(6-BA)2.0mg/L+萘乙酸(NAA)0.1mg/L+6-糠氨基嘌呤(KT)0.10mg/L的培养基中诱导效果较好,技术上达到了快速繁殖规模生产的要求。经反复的病毒检测,证明脱毒试管苗脱病毒彻底。最终获得了半夏茎尖培养脱毒与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以及其生长所需要的外部环境条件和相关配套技术。
张苏锋,谢素霞[9](1998)在《半夏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用半夏珠芽作外植体,在添加IAA3.0mg/L和BA0.5mg/L的MS固体培养基上可诱导出一种乳白色生长快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不含激素的MS固体培养基上可一步分化成完整小植株,在液体培养基中震荡培养可形成大量小块茎。小植株移栽成活率92%,小块茎种植萌发成苗率54.3%。
贾明良[10](2010)在《三叶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组培标准化研究及生物反应器扩繁》文中认为三叶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Breit.)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用药史已有2000多年,是我国最常用的传统中药材之一。本论文通过人为划分生长时期和对组织培养过程的优化,对操作流程进行了规范化和标准化研究。并针对传统组织培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缺点,设计组装了间歇浸没培养反应器,并对三叶半夏进行了初步的培养实验,期望为三叶半夏的大规模自动化生产提供一条新的途径。1.组培标准体系的建立:三叶半夏组培操作标准流程如下:叶柄经75%酒精处理20 s,升汞处理8 min,接种入Ms+6-BA1.0 mg/L+NAA0.05 mg/L+蔗糖3%+琼脂5.0 g/L的培养基诱导愈伤及丛生芽,待其生长至“叶柄伸长期”时切割为单个芽转接至Ms+6-BA1.0 mg/L+NAA0.02 mg/L+蔗糖3%+琼脂5.0g/L的培养基中进行增殖。于栽种季节,取“叶片成熟期”丛生芽接种至1/2Ms+IBA0.03 mg/L+NAA0.01 mg/L+蔗糖3%+琼脂5.0 g/L+AC 0.3 g/L的培养基中诱导生根,30 d后炼苗移栽。如不宜栽种,将“叶片增殖期”的丛生芽接种至1/2Ms+IBA0.03 mg/L+NAA0.01 mg/L+蔗糖5%+琼脂5.0 g/L+AC 0.3 g/L培养基,生根苗在瓶内倒苗得到离体块茎。离体块茎可在瓶内长期储存,栽种时将其洗净,即可播种。2.间歇浸没培养反应器设计组装及培养半夏的研究:设计了一种间歇浸没培养反应器,并进行组装,试运行稳定。随后利用反应器对半夏扩繁进行了研究。一方面通过对生物量、增殖系数、组培苗状态、保卫细胞和叶绿体个数等各方面对比,研究了不同外植体在反应器内的生长情况。实验得到以丛生芽和叶柄为外植体时每个反应器产生的组培苗数目分别为1957棵和1382棵,增殖系数达到39.15和27.65。且以叶柄为外植体得到的组培苗较为健壮,为适合反应器的外植体类型。另一方面以叶柄为外植体,对反应器间歇浸没培养和传统固体培养以及液体摇瓶培养的组培苗进行了对比。间歇浸没反应器的增殖系数为24.73,固体培养为14.75,液体摇瓶培养为12.26;组培苗形态方面固体培养得到的苗最为健壮;叶绿体个数方面固体培养及反应器培养无差别,优于液体摇瓶培养。由此可见相对于传统的固体培养,反应器培养半夏具有增殖系数高,只需一次接种,并且培养基更换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因此间歇浸没培养反应器完全可用于三叶半夏组培苗的生产。
二、半夏茎尖培养及块茎的品质改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半夏茎尖培养及块茎的品质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1)三叶半夏脱毒快繁及离体块茎诱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天南星科植物病毒及脱毒快繁研究进展 |
1.1 天南星科植物病毒研究进展 |
1.1.1 天南星科植物种类及分布 |
1.1.2 天南星科植物病毒研究进展 |
1.2 天南星科植物脱毒快繁研究进展 |
1.2.1 植物脱毒培养方法研究进展 |
1.2.2 天南星科植物脱毒快繁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天南星科药用植物三叶半夏的研究进展 |
2.1 三叶半夏的品种及产地 |
2.2 三叶半夏的生物学特征 |
2.2.1 三叶半夏的生长习性 |
2.2.2 三叶半夏的繁殖方式 |
2.3 三叶半夏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2.3.1 三叶半夏的化学成分及主要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
2.3.2 三叶半夏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2.4 三叶半夏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
2.4.1 遗传不均性 |
2.4.2病毒侵染 |
2.4.3 繁殖系数低 |
2.5 三叶半夏病毒及脱毒快繁研究进展 |
2.5.1 三叶半夏病毒研究进展 |
2.5.2 三叶半夏组织培养及脱毒研究进展 |
第三章 植物地下贮藏器官离体诱导的研究进展 |
3.1 植物地下贮藏器官离体诱导成功的植物 |
3.2 植物地下贮藏器官离体诱导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3.2.1 基因型及材料生理年龄 |
3.2.2 外源环境因素 |
3.3 植物贮存器官离体诱导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及内源物质等研究进展 |
3.4 植物地下贮藏器官离体诱导的应用研究进展 |
3.5 拟研究内容及目标 |
3.5.1 研究内容 |
3.5.2 研究目标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四章 我国部分主产地三叶半夏病毒病发病情况调查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收集与保存 |
4.1.2 人工栽培三叶半夏植株发病情况统计 |
4.1.3 病毒检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人工栽培三叶半夏发病情况统计结果 |
4.2.2 不同地区的栽培三叶半夏病毒检测结果 |
4.2.3 不同地区的野生三叶半夏病毒检测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三叶半夏的组培快繁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物材料及预处理 |
5.1.2 培养基 |
5.1.3 外植体消毒 |
5.1.4 接种 |
5.1.5 培养条件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无菌培养物的获得 |
5.2.2 近成熟胚培养 |
5.2.3 不同激素组合对三叶半夏茎尖分生组织芽分化及增殖的影响 |
5.2.4 不同处理对三叶半夏叶柄再生的影响 |
5.2.5 组培苗的移栽炼苗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三叶半夏的脱毒培养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植物材料及预处理 |
6.1.2 接种 |
6.1.3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6.1.4 病毒检测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茎尖组培苗的获得 |
6.2.2 病毒检测 |
6.2.3 不同脱毒处理的比较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三叶半夏离体块茎诱导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植物材料及预处理 |
7.1.2 培养基 |
7.1.3 培养条件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GA_3、ABA及PDJ对离体块茎形成的影响 |
7.2.2 蔗糖、多效唑、6-BA、活性炭对离体块茎形成正交试验的结果 |
7.2.3 不同浓度蔗糖对离体块茎形成的影响 |
7.2.4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离体块茎形成的影响 |
7.3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移栽试验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组培苗炼苗及移栽 |
8.1.2 块茎鲜重测定 |
8.1.2.1 脱毒苗块茎与相应母株叶柄培养组培苗块茎 |
8.1.2.2 离体块茎与大田移栽苗块茎 |
8.1.3 离体块茎贮藏与萌发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组培苗炼苗及移栽 |
8.2.2 脱毒苗和母株组培苗块茎鲜重比较结果 |
8.2.3 离体块茎与大田块茎鲜重比较结果 |
8.2.4 离体块茎贮藏与萌发 |
8.3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三叶半夏块茎总蛋白分析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供试材料 |
9.1.2 总蛋白分析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脱毒苗与母株组培苗块茎总蛋白分析结果 |
9.2.2 离体块茎与大田块茎总蛋白分析结果 |
9.3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结束语 |
附件1:DAS-ELISA方法缓冲液的配制 |
附件2:MS培养基母液及激素母液的配制 |
参考文献 |
(2)半夏茎尖培养及块茎的品质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
(一) 材料及其培养 |
(二) 生物碱的测定 |
实验结果 |
(一) 茎尖培养 |
(二) 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块茎发生 |
(三) 块茎发生的组织学观察 |
(四) 试管苗的快速繁殖及移栽 |
(五) 块茎的产量和生物碱含量 |
讨 论 |
(3)三叶半夏病毒病和细菌病的鉴定、检测和侵染特性及脱毒组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三叶半夏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1 三叶半夏的品种及产地 |
1.2 三叶半夏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
2 脱病毒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
2.1 热处理脱毒法 |
2.2 愈伤组织培养法 |
2.3 原生质体培养法 |
2.4 珠心胚培养法 |
2.5 花药培养法 |
2.6 微型嫁接脱毒 |
2.7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法 |
2.8 不定芽再生脱毒 |
3 植物病毒检测方法概述 |
3.1 寄主生物学测定法 |
3.2 细胞病理学方法 |
3.3 电镜观察方法 |
3.4 血清学方法 |
3.5 病毒dsRNA分析 |
3.6 PCR和 RT-PCR技术 |
3.7 核酸杂交方法 |
3.8 基因芯片方法 |
3.9 异源双链泳动分析法 |
4 侵染三叶半夏的病原微生物研究进展 |
4.1 侵染三叶半夏及天南星科植物的病毒 |
4.2 细菌性软腐病研究进展以及侵染三叶半夏的病原细菌 |
第二章 三叶半夏病毒的检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三叶半夏块茎采集与保存 |
1.2 野生和人工栽培三叶半夏植株发病情况统计 |
1.3 侵染三叶半夏的病毒的检测 |
1.3.1 病毒粒子检查及感病植物的组织病变观察 |
1.3.2 病毒双链 RNA(dsRNA)提取与病毒基因组分分析 |
1.3.3 RT-PCR方法检测 SMV和 CMV |
1.3.4 DAS-ELISA方法检测 SMV和 CMV |
1.4 三叶半夏病毒寄主反应的测定 |
1.4.1 CMV的寄主反应性测定 |
1.4.2 SMV的寄主反应性测定 |
1.5 侵染三叶半夏的病毒的调查 |
1.5.1 野生和人工栽培三叶半夏植株发病情况统计 |
1.5.3 野生和人工栽培三叶半夏植株病毒检测 |
2 结果及分析 |
2.1 三叶半夏受病毒侵染的田间症状 |
2.2 三叶半夏病毒粒子及组织病变观察结果 |
2.3 侵染三叶半夏病毒dSRNA检测结果 |
2.4 RT-PCR和 DAS-ELISA方法检测三叶半夏病毒的结果比较与分析 |
2.5 三叶半夏病毒寄主反应的测定 |
2.5.1 侵染三叶半夏的CMV的寄主反应性测定结果 |
2.5.2 不同来源的SMV侵染三叶半夏的的寄主反应性测定结果 |
2.6 侵染三叶半夏的病毒的调查结果 |
2.6.1 野生和人工栽培三叶半夏植株发病情况统计结果 |
2.6.2 不同地区的栽培三叶半夏的CMV和 SMV的血清学检测结果 |
2.6.3 不同地区的野生三叶半夏的CMV和 SMV检测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三叶半夏细菌性软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分子鉴定和致病性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三叶半夏软腐病原菌的分离及纯化 |
1.2 致病性测定和病原菌的重新分离 |
1.3 三叶半夏软腐病原菌的形态鉴定 |
1.3.1 菌落形态观察 |
1.3.2 革兰氏染色 |
1.3.3 扫描电镜观察 |
1.4 生理生化反应鉴定 |
1.4.1 接触酶试验 |
1.4.2 氧化酶试验 |
1.4.3 糖发酵试验 |
1.4.4 尿素酶试验 |
1.4.5 结晶紫果胶试验 |
1.4.6 柠檬酸盐试验 |
1.4.7 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 |
1.4.8 硫化氢试验 |
1.4.9 明胶液化试验 |
1.4.10 硝酸盐还原试验 |
1.4.11 甲基红(Methyl Red)试验 |
1.4.12 VP试验 |
1.4.13 吲哚试验 |
1.4.14 淀粉水解试验 |
1.5 DNA的G+C mol%测定 |
1.5.1 DNA提纯 |
1.5.2 Tm值测定 |
1.6 16SrDNA片段的扩增和序列分析 |
1.6.1 软腐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1.6.2 16SrDNA片段的扩增 |
1.6.3 PCR产物(目的片段)的克隆测序 |
1.7 三叶半夏细菌性软腐病病原菌致腐特性研究 |
1.7.1 试剂及配制 |
1.7.2 三叶半夏苗酶提取液制备 |
1.7.3 果胶酶活性的测定 |
1.7.3.1 半乳糖醛酸标准曲线制作 |
1.7.3.2 酶活测定 |
1.7.4 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 |
1.7.4.1 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 |
1.7.4.2 纤维素酶(滤纸酶)活性测定 |
1.7.5 蛋白酶活性测定 |
1.7.5.1 标准曲线制作 |
1.7.5.2 样品酶活测定 |
1.7.6 软腐果胶菌RF1离体条件下产胞外酶活性的测定 |
2 结果及分析 |
2.1 三叶半夏软腐菌的分离与回接试验结果 |
2.2 RF系列菌株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分析 |
2.3 RF1的16SrDNA序列测定分析结果 |
2.4 样品的酶提取液果胶酶活性测定结果 |
2.5 样品的酶提取液纤维素酶活性测定结果 |
2.5.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
2.6 蛋白酶活性测定结果 |
2.6.2 蛋白酶活性的测定结果 |
2.7 离体条件下RF1的胞外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测定结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三叶半夏脱毒组培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带病毒三叶半夏在组培过程中病毒含量的消长研究 |
1.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1.1.2 引物和试验材料 |
1.1.2.1 PCR所用引物 |
1.1.2.2 试验材料 |
1.1.3 DAS-ELISA方法 |
1.1.3.1 样品制备 |
1.1.3.2 测定方法 |
1.1.4 常规RT-PCR方法 |
1.1.4.1 植物总RNA的提取 |
1.1.4.2 cDNA合成 |
1.1.4.3 PCR反应 |
1.1.5 REAL-TIME PCR方法 |
1.1.5.1 植物总RNA提取 |
1.1.5.2 总RNA中去除DNA |
1.1.5.3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1.1.5.4 PCR扩增 |
1.2 组培污染菌的鉴定及控制研究 |
1.2.1 供试材料 |
1.2.2 被污染组培苗的扫描电镜观察 |
1.2.3 三叶半夏组培污染菌的分离和鉴定 |
1.2.4 污染细菌的抗菌谱 |
1.2.5 抗生素对组培污染的控制效果研究 |
1.3 三叶半夏的脱毒组培苗的快繁研究 |
1.3.1 待试材料 |
1.3.2 三叶半夏组培培养基成分 |
1.3.3 组培生产流程研究 |
1.3.3.1 无菌丛生芽的扩繁 |
1.3.3.2 丛生芽传代数对芽体质量的影响 |
1.3.3.3 组培苗生根、炼苗及移栽 |
1.3.3.4 大田生长比较试验 |
1.3.4 离体块茎的形成及萌发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带 CMV组培苗的检测结果 |
2.1.1 DAS-ELISA方法对样品含 CMV的测定结果 |
2.1.2 RT-PCR方法对样品含CMV的测定结果 |
2.1.3 Real-time PCR对样品含CMV的检测结果 |
2.2 三叶半夏组培污染菌鉴定及抗生素试验结果 |
2.2.1 污染三叶半夏组培苗的细菌分离纯化结果 |
2.2.1.1 三叶半夏组培污染菌形态特征 |
2.2.1.2 三叶半夏组培污染菌生理生化特征 |
2.2.2 组培污染苗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
2.2.3 三叶半夏组培污染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
2.2.4 抗生素对组培污染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 |
2.3 三叶半夏的脱毒组培苗的快繁研究结果 |
2.3.1 培养时间对三叶半夏丛生芽组培增重的影响结果 |
2.3.2 继代过程中丛生芽数量的变化 |
2.3.3 继代次数对生长状况的影响 |
2.3.4 三叶半夏组培苗生产流程 |
2.3.5 大田生长比较试验结果 |
2.3.6 三叶半夏离体块茎的形成及萌发试验结果 |
3 讨论及结论 |
3.1 有关组培苗的病毒检测 |
3.2 有关三叶半夏组培污染菌 |
3.3 有关三叶半夏的脱毒快繁技术 |
第五章 结论和讨论 |
1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1.1 三叶半夏病毒病研究 |
1.1.1 病毒鉴定 |
1.1.2 三叶半夏带毒率调查 |
1.1.3 CMV和 SMV侵染三叶半夏的特性 |
1.2 三叶半夏软腐病研究 |
1.2.1 软腐病原鉴定 |
1.2.2 病原细菌的胞外酶检测 |
1.3 三叶半夏脱毒组培过程研究 |
1.3.1 组培污染菌的鉴定和消除 |
1.3.2 三叶半夏组培苗病毒检测技术比较 |
1.3.3 脱毒组培苗的快繁 |
2 下一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件1 DAS-ELISA方法缓冲液的配制 |
附件2 MS培养基母液及激素母液的配制 |
附件3 双链RNA提取用试剂 |
附件4 缩写词表 |
作者简历 |
致谢 |
(4)中草药脱毒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草药脱毒方法 |
1.1 组织培养脱毒法 |
1.1.1 茎尖与珠芽培养脱毒法 |
1.1.2 愈伤组织诱导脱毒法 |
1.2 物理脱毒法 |
1.2.1 热处理脱毒法 |
1.2.2 超低温处理脱毒法 |
1.3 化学物质脱毒法 |
1.4 病毒检测技术 |
2 中草药种传病源 |
2.1 中草药种传病源 |
2.2 种传病源危害现状 |
3 脱毒技术在中草药上的应用 |
3.1 脱毒种苗的表现 |
3.1.1 对生长的影响 |
3.1.2 对产量的影响 |
3.1.3 对药效分成含量的影响 |
3.2 脱毒种苗的现状 |
3.2.1 健康种苗生产现状 |
3.2.2 脱毒种苗的产业发展现状 |
4 展望 |
(5)油莎豆的组织培养及多倍体诱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 油莎豆概述 |
1.1 油莎豆的生物学特性 |
1.2 油莎豆的栽培与应用 |
1.3 国内外油莎豆的研究进展 |
1.4 制约国内发展油莎豆的主要问题 |
2 植物组织培养在块茎类植物中的应用 |
2.1 植物材料的脱毒 |
2.2 快速繁殖植物材料 |
2.3 保存种质资源 |
2.4 生产次生代谢物 |
3 组织培养结合诱变育种进展 |
3.1 组织培养结合诱变育种进行育种的优点 |
3.2 多倍体的诱导及鉴定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油莎豆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块茎消毒 |
1.2.2 培养基 |
1.2.3 培养条件 |
1.2.4 外植体的接种 |
1.2.5 三种激素不同浓度组合对油莎豆增殖的影响 |
1.2.6 2,4-D浓度对油莎豆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再分化的影响 |
1.2.7 油莎豆组培苗生根诱导 |
1.2.8 油莎豆在广州的不同时期生物量动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油莎豆无菌苗的获得 |
2.2 油莎豆芽增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优化 |
2.3 油莎豆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再分化培养基的优化 |
2.4 油莎豆组培苗最优生根培养基的确定 |
2.5 油莎豆无菌苗移栽后不同时期生物量动态 |
3 讨论 |
第三章 油莎豆多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浸泡培养法 |
1.2.2 流式细胞仪鉴定法 |
1.2.3 对油莎豆多倍体材料进行生物学特征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秋水仙素不同浸渍组合的诱导效果 |
2.2 油莎豆多倍体的鉴定 |
2.3 油莎豆多倍体材料生物学特征上的差异 |
3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1.1 油莎豆的组织培养 |
1.2 油莎豆的多倍体诱导及鉴定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半夏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试验概况及研究方法 |
1 试验区域自然状况 |
2 主要研究方法 |
2.1 半夏相关成分含量测定 |
2.2 半夏农艺性状指标的测量与记录 |
2.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方法 |
第二章 最佳快繁材料的筛选 |
1 试验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与设备 |
1.2 试剂 |
1.3 药材来源 |
2 试验方法 |
3 试验结果 |
3.1 半夏薄层色谱鉴别结果 |
3.2 半夏水分测定结果 |
3.3 半夏水溶性浸出物的测定结果 |
3.4 半夏醇溶性浸出物的测定结果 |
3.5 半夏鸟苷含量的测定结果 |
3.6 半夏总有机酸含量测定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水分 |
4.2 水溶性浸出物 |
4.3 醇溶性浸出物 |
4.4 鸟苷 |
4.5 总有机酸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半夏无性快繁体系的建立 |
1 材料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试剂 |
1.3 试验仪器 |
2 方法 |
2.1 快繁材料的获取 |
2.2 快繁材料的灭菌及接种方法 |
2.3 半夏无菌苗的获取 |
2.4 最适架桥条件的筛选 |
2.5 最佳外植体的筛选 |
2.6 最优培养基的筛选 |
2.7 培养条件的优化 |
2.8 炼苗 |
3 试验结果 |
3.1 最适架桥条件的筛选 |
3.2 最佳外植体的筛选 |
3.3 最优培养基的筛选 |
3.4 培养条件的优化 |
3.5 最适栽培基质的筛选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最适架桥条件的筛选 |
4.2 最佳外植体的筛选 |
4.3 最优培养基的筛选 |
4.4 最适栽培基质的筛选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半夏栽培模式的初步筛选 |
1 试验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与设备 |
1.2 试剂 |
1.3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栽培方法 |
2.2 实验方法 |
3 试验结果 |
3.1 半夏干物质积累规律的研究 |
3.2 半夏不同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播种期对半夏干物质及品质的影响 |
4.2 叶型对半夏干物质及品质的影响 |
4.3 套种模式对半夏干物质及品质的影响 |
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图谱 |
附录2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3 在校期间发表的文章 |
(8)半夏的分生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消毒与脱毒处理 |
1.2.2 初代培养 |
1.2.3 继一代培养 |
1.2.4 病毒检测 |
1.2.5 继二代培养和繁殖培养基筛选试验 |
1.2.6 生根与炼苗 |
1.2.7 移栽驯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培养基对茎尖成苗的影响 |
2.2 茎尖大小和成活率关系 |
2.3 繁殖培养基的筛选 |
2.4 脱毒半夏苗的病毒检测 |
3 小结和讨论 |
(10)三叶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组培标准化研究及生物反应器扩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目录 |
表格目录 |
符号及缩写词(ABBREVIATIONS)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三叶半夏及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 |
1.1 三叶半夏概述 |
1.2 三叶半夏生物学特征 |
1.3 三叶半夏药用生产时所面临的问题 |
1.3.1 病虫害严重 |
1.3.2 品种退化导致品质及产量降低 |
1.3.3 野生资源减少且种植产量低不能满足需求 |
1.4 半夏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4.1 半夏组培快繁研究 |
1.4.1.1 外植体的选择 |
1.4.1.2 激素种类的选择 |
1.4.1.3 生根及炼苗移栽 |
1.4.1.4 一步成苗法 |
1.4.1.5 组培选育优良品种 |
1.4.2 悬浮细胞培养及胚状体和体细胞胚诱导 |
1.4.2.1 悬浮细胞培养 |
1.4.2.2 胚状体及体胚诱导 |
1.4.3 人工种子 |
1.5 生物反应器培养研究进展 |
1.5.1 生物反应器种类 |
1.5.2 间歇浸没反应器种类 |
1.5.3 间歇浸没反应器应用于植物培养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部分 |
第二章 三叶半夏组培标准体系的建立 |
前言 |
2.1 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2.1 不同外植体灭菌 |
2.1.2.2 丛生芽诱导优化 |
2.1.2.3 组培苗生长时期的的人为划分 |
2.1.2.4 丛生芽增殖优化 |
2.1.2.5 生长时期以及糖浓度对生根及离体块茎生成的影响 |
2.1.2.6 储藏条件对离体块茎的萌发的影响 |
2.1.2.7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外植体灭菌方式 |
2.2.2 丛生芽诱导优化 |
2.2.3 丛生芽增殖优化 |
2.2.3.1 切割方式及生长时期对增殖倍数的影响 |
2.2.3.2 继代培养优化 |
2.2.4 生根及离体块茎诱导 |
2.2.4.1 生长时期和糖浓度对生根及苗状态的影响 |
2.2.4.2 生长时期和糖浓度对块茎的影响 |
2.2.5 储藏条件对离体块茎萌发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间歇浸没植物组织器官的培养反应器设计及组装 |
前言 |
3.1 间歇浸没植物组织器官的培养反应器设计及原理介绍 |
3.1.1 设计及各部件构造 |
3.1.2 工作原理及过程 |
3.2 间歇浸没植物组织器官的培养反应器各部件定制及组装 |
3.2.1 反应器各部件定制 |
3.2.2 反应器的组装 |
3.3 间歇浸没植物组织器官的培养反应器性能测定 |
3.3.1 反应器参数设定 |
3.3.2 反应器性能测定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利用间歇浸没培养反应器快繁三叶半夏的研究 |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2.1 不同类型的外植体在反应器内培养 |
4.1.2.2 叶柄为外植体在不同培养方式下的生长情况 |
4.1.2.3 利用反应器生产的组培苗的种植 |
4.1.2.4 实验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反应器培养不同的外植体 |
4.2.1.1 不同外植体在反应器内增殖状况比较 |
4.2.1.2 组培苗形态方面比较 |
4.2.1.3 反应器内生长状态及丛生芽外观形态 |
4.2.2 叶柄为外植体在不同培养方式下的生长情况 |
4.2.2.1 不同培养方式愈伤组织诱导情况 |
4.2.2.2 不同培养方式增殖状况比较 |
4.2.2.3 组培苗形态比较 |
4.2.2.4 叶柄在反应器内不同生长时期状态观察 |
4.2.3 反应器生产的组培苗种植 |
4.3 小结与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半夏茎尖培养及块茎的品质改良(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叶半夏脱毒快繁及离体块茎诱导[D]. 王海丽. 浙江大学, 2005(08)
- [2]半夏茎尖培养及块茎的品质改良[J]. 何奕昆,刘刚,路铁刚,孙敬三. 植物学报, 1994(01)
- [3]三叶半夏病毒病和细菌病的鉴定、检测和侵染特性及脱毒组培研究[D]. 何煜波. 湖南农业大学, 2006(02)
- [4]中草药脱毒技术研究进展[J]. 蔡时可,李静宇,梅瑜,顾艳,徐世强,孙铭阳,王继华.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 [5]油莎豆的组织培养及多倍体诱导[D]. 李佳婷.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9(07)
- [6]半夏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D]. 田亚杰.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6(04)
- [7]半夏人工种子的研究[J]. 张苏锋.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3)
- [8]半夏的分生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 彭向前,张文会.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9]半夏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J]. 张苏锋,谢素霞.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1)
- [10]三叶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组培标准化研究及生物反应器扩繁[D]. 贾明良. 浙江理工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