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煤跳汰泥浆水循环的初步研究

块煤跳汰泥浆水循环的初步研究

一、块煤跳汰煤泥水循环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慧超[1](2019)在《灵新洗煤厂块煤TDS智能干选工艺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根据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加工利用现状,为克服其对西部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煤质缺陷,选择分选指标良好、成本低廉的动力煤分选工艺十分必要。灵新选煤厂为矿井型动力煤选煤厂,运行过程中生产系统老化严重,并且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洗水无法实现闭路循环,不满足环保生产要求;(2)跳汰机分选精度低,矸石带煤率高。因此,为彻底解决环保生产问题,并提高分选效率,最终采用TDS智能干选机分选20040mm块煤。应用TDS智能干选机后,原煤破碎粒度上限提高,入洗块煤率增加,洗中块产率提高。产品结构发生改变,由此造成洗小块、洗精末产率下降。但矸石产率相应减少并且分选不产生煤泥,末煤产率相应增加,且块煤的分选精度还优于原跳汰分选。仅产品效益就可比跳汰分选增收1979.58万元/年。并且TDS智能干选系统工艺精简、智能化程度高,年可节支水电、人工418.68万元。从社会效益上分析,智能干选是行业升级的趋势和代表,符合国家煤炭产业政策,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避免环境污染,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结合灵新洗煤厂实际生产中40mm200mm块原煤的分选效果,无论从技术经济效益方面还是社会效益方面分析,TDS智能干选机在分选精度、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为宁东地区推广奠定了基础,TDS智能干选机分选精度高,取得显着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该论文有图15幅,表18个,参考文献51篇。

翟海涛[2](2019)在《核桃峪煤矿煤炭资源特性及选煤工艺研究》文中认为核桃峪煤矿位于陇东地区,属鄂尔多斯聚煤盆地西南缘,区内含2#、5#、8#等3个可采煤层,其中:2#、5#煤层为弱粘煤,分布不稳定;8#煤层为不粘煤,分布较稳定,是区内主采煤层。本文以核桃峪煤矿2#、5#、8#煤层为研究对象(重点是8#煤层);在弄清区内煤炭资源特性的基础上,对该矿选煤工艺进行系统研究,厘定核桃峪煤矿煤炭资源的最佳加工工艺,以期实现区内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和合理开发。根据区内2#、5#、8#煤层煤质的变化规律合理确定开采工艺及开采顺序,既可保证资源回收率,又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掘进率。针对不同煤层煤质变化情况,合理布置选煤工艺,有助于提高分选精度、实现高效分选、大幅提高原煤入选比例,对于实现选煤厂规模大型化、生产运行高效化、工艺流程简单化、生产自动化、设计标准化、工艺布置模块化、企业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价值。对区内2#、5#、8#煤层煤炭资源特性参数研究发现,其整体上具有低灰、中高挥发分、低硫、中磷、高发热量、不粘~弱粘结、较难磨、处于烟煤第II变质阶段等特点,可作为动力用煤和化工用煤。对区内2#、5#、8#煤层筛分浮沉特征及可选性研究发现,2#、5#、8#煤层主导密度级1.30~1.40kg/1的灰分小于9.0%,且产率高,有利于分选出灰分小于9.0%的低灰精煤;次主导级密度级+2.0 kg/1的灰分高,块煤中纯矸石含量较多;1.6~2.0 kg/1密度级的中煤含量少,有利于洗选加工。核桃峪矿煤的整体理论分选密度为1.8 kg/1,属中等可选,但不同灰分煤的产品组成存在差异;其中:中灰煤理论分选密度为1.8 kg/1时,理论精煤灰分为11.76%,理论精煤产率为75.57%;高灰分煤理论分选密度为1.8 kg/1时,理论精煤灰分为12.96%,理论精煤产率为68.5%。对区内煤层选煤工艺、产品结构和技术经济条件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合理的选煤工艺是:-13 mm的末原煤灰分较低、发热量较高,无需洗选;+13 mm块煤的分选工艺流程为:200~13 mm级原煤采用重介浅槽分选机;13~3 mm末精煤采用离心机脱水回收;3~0.15 mm级粗煤泥采用煤泥离心机回收;-0.15 mm级煤泥采用压滤机脱水回收;在高灰煤选别时增加智能排矸系统。同时,考虑到后期矿井原煤煤质的变化,应预留-13m末原煤的入洗通道及场地。

夏云凯,李功民[3](2017)在《我国动力煤干选技术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表明鉴于现有湿法分选工艺在处理动力煤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比较了不同排矸设备的技术特点和优缺点;介绍了各种煤炭干选工艺和技术的应用进展,论述了不同干选工艺和设备的技术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动力煤干选以提高产品发热量、排除矸石及硫分为目的,具有产品不增加水分、分选成本低等优点。采用分级入选、块煤加介选、末煤干选、湿煤预处理浅度脱水再干选的双干提质、空气重介选等新工艺可以实现干选厂工艺流程的个性化设计,弥补传统FGX风选工艺和设备单一的局限性。建立先进、高效、经济、大型化的煤炭干选厂,开发分选精度高、处理能力大、能耗低、更低分选粒度下限的干选设备是煤炭干选厂的未来发展方向。

杜杰[4](2014)在《井下煤流矸石跳汰分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前矸石充填采煤所用矸石为洗选矸石和井下掘进矸石,工作面采出原煤提升至地面并运送至选煤厂进行选煤处理,而洗选矸石在作为充填采煤技术中的充填物料时又要被运回井下采空区,使得矸石在井上井下折返运输,加大了矸石运输成本;地面选煤也造成了诸多环境问题;因此,我国学者逐步研究煤矸井下分选技术,而井下分选技术必须解决井下煤泥水处理、井下分选系统布置及工艺、井下分选设备和设备安装空间等问题。本文从分析井下分选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入手,研究相应解决办法,通过理论分析、三维建模、运动学仿真分析、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研究了井下动筛跳汰分选技术系统布置、井下煤泥水处理工艺,应用ADAMS虚拟样机技术对井下动筛跳汰机的驱动机构做了运动学仿真分析,验证了井下动筛跳汰机的急回特性,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井下大断面分选硐室的变形控制技术。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优化设计了适合井下生产的井下煤矸分选系统布置方案,设计出能够实现井下分选用水循环使用的井下煤泥水处理工艺,并结合煤泥水处理工艺优化设计了的井下煤流矸石动筛跳汰分选工艺。(2)针对井下特殊条件对动筛跳汰机进行了改造,设计了井下煤流矸石动筛跳汰分选机,对井下动筛跳汰机驱动机构进行简化,分析其主要设计参数,并对井下动筛跳汰分选驱动机构做了三维建模和运动学分析,验证了井下动筛跳汰分选机构的性能。(3)研究了井下宽6.2m高9.27m的大断分选面硐室的变形控制技术,对井下大断面分选硐室的施工顺序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下行施工比上行施工更有利于控制硐室围岩变形的结论,提出锚网喷+砌碹基本支护和反底拱联合支护的支护方案,为井下分选系统提供安全可靠地安装空间,使得煤流矸石井下分选成为现实,为大断面巷道支护与施工提供了技术参考。

汤力[5](1990)在《试论直接浮选的充分应用条件》文中研究指明 一、问题的提出 本刊1990年第一期发表了《块煤跳汰煤泥水循环初探》一文,该文陈述了跳汰煤泥水按粒度独立循环的原理。本文想就煤泥水循环理论方面进一步展开讨论,并结合直接浮选问题,阐明煤泥水按粒度独立循环原理再为直接浮选提供充分应用条件的同时,也为分级跳汰流程的推广与应用创造新的有利条件。这是因为煤泥水不经浓缩直接浮选是有很多优点的,但到目前为止,直接浮选发展还很缓慢,其主要原因是煤泥水浓度太低,引起浮选机台数及厂房面积增加过快,投资过大等。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并探索跳汰浮选流程中煤泥水浓度问题,以新的跳汰流程用水制度(即煤泥水循环)来保证达到直接浮选经济浓度的额定值,以满足直接浮选的应用条件。

刘伯荣,刘静丽[6](1990)在《动力煤块煤跳汰工艺的简化》文中研究指明 目前,我国动力煤加工绝大部分都采用块煤跳汰工艺。事实上,仔细考虑块煤跳汰与一般炼焦煤洗选的混合跳汰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但是,正在设计和生产中的动力煤块煤跳汰工艺,除了不设浮选外,基本上与混合跳汰工艺相同。现在,我们借助于跳汰过程的“重介模型”理论,从煤泥水的循环入手研究块煤跳汰工艺系统的特点,亦即与混合跳汰的区别,以达到简化工艺的目的。我们可以把块煤跳汰工艺中的洗水循环系统看成类似于重介工艺的介质循环系统,煤泥作为循环水中的加重剂。在循环水中保持一定量的煤泥,对增加循环水的密度,从而提高块煤分选效率是有益的。另一方面,根据动态平衡原理,在跳汰溢流的脱水分级过程

曹伟[7](2019)在《煤矿井下原煤初选动筛跳汰机结构优化和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作为人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性能源,由于环保、能源枯竭以及成本等因素开始逐步被多样化的能源结构所替代,但因其利用模式简单,仍占据我国一半以上的一次性能源消费比例。我国煤炭经历了“黄金十年”高速发展,随着整体经济转型和供给侧改革调整,其产量仍居高位。煤炭的规模化机械开采,给环境保护和治理带来一定压力,是煤炭作为低成本能源无法充分利用的重要原因。由于煤炭特殊的赋存条件,现有大规模开采工艺不可避免地将其中的夹矸、或部分顶底板矸石混入煤炭。矸石被运输到地面后,需要额外的工艺加以分离,其堆积形成的矸石山也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固体废弃物来源。因此,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新建矿井不得堆放矸石山,现有矸石山要进行环境友好治理或消除。现代化采煤作业多采用滚筒采煤机配合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进行割煤、装煤和连续运输。规模化机械开采模式不可避免地要将煤层夹矸,部分顶底板矸石一并采出。尤其是放顶煤工艺,后部放煤均为人工控制,作业面现场条件恶劣,混入顶板矸石很难避免。排除粒度50mm以上的原煤中的矸石,是洗选煤的第一步骤,也称为原煤入洗准备或初选,因为集中处理块原煤中的矸石工艺方法相对简单,而且可以直接排除60%以上矸石量,所以在井下实施块煤排矸,在技术层面上具有可行性,同时也具有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德国KHD公司最早提出了在井下利用液压动筛跳汰方法进行块煤排矸(原煤入洗准备),国内于2009年由本人带领团队成功地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协庄矿实施了以机械动筛跳汰机为主洗设备进行煤矸分选,近年来探索了多种井下矸石分选工艺,但由于井下工况条件相比地面更加复杂多样和存在诸多限制,想要成功在井下实施矸石分选,还需要解决诸多理论和技术方面的问题。本文在总结了目前煤矿井下排矸工艺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井下机械式动筛跳汰机结构,开发了新型控制方法,并在工程验证中证明设备更简单可靠,分选效果显着提高,完善了以井下机械动筛跳汰机为核心设备的井下原煤初选系统,具有工程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该系统包括原煤筛分、破碎运输、动筛跳汰分选、煤泥水循环处理等子系统。结合河北开滦矿业集团唐山煤业分公司矿井实际产能和产品质量要求,基于原煤筛分浮沉报告等数据,设计了原煤井下排矸系统工艺和系统各主要参数,并成功完成了井下工程验证。机械式动筛跳汰机在分选效果上已属成熟设备,但由于一直缺乏动筛跳汰理论方面的研究,尤其是缺少针对动筛体运动特性的优化方法,所以在结构上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动筛跳汰的一些基本运动学参数仍是从实践而来,传统科学研究和理论无法从复杂的液体和固体相互作用中描述和优化相关参数;从地面应用经验总结分析,动筛跳汰机的体积庞大、土建工程量大,安装过程复杂,精度不易保证。尤其是现有提升分选物料的机构庞大复杂,无法在煤矿井下安装运输和使用。因此,研发能够适应井下运输、安装和使用维护的洗(分)选设备,并在现有设备和相关经验基础上通过现代设计优化方法进行创新,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通过对主驱动机构、箱体、提料排料等机构的改进设计和参数优化,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并进一步优化了整机性能和可靠性。同时,通过对核心运动机构的运动学仿真,得到了动筛体的重要运动参数。在ADAMS软件中,以动筛体的急回特性为目标函数,施加了约束,优化结果有效提高了动筛的分层效率。跳汰过程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液固两相流动态过程。由于分层机理复杂,有很多变量同时作用,相互藕合影响。目前还不具备动筛分层状态的检测技术,同时存在环境干扰等不确定因素,生产工艺操作控制参数与系统所要求之间难以用传统的模型描述,基于精确数学模型的经典控制方法还无法准确描述跳汰机分层过程。在动筛跳汰分选过程中,除了保证动筛跳汰机的分层效果,精确控制矸石的排出量,保持矸石床层厚度的稳定,是使分层后的矸石和煤正确分流的保证,对于提高系统分选精度和处理能力具有至关重要作用。传统动筛跳汰机是通过各种传感数据反馈判断矸石床层厚度变化,依据特定的线性模型控制排矸马达转速,以实现自动排矸,但这种控制方式存在响应速度慢等缺点。针对井下动筛跳汰机分选控制系统非线性、时变不确定性和纯滞后特点,提出了一种模糊逻辑组合控制方法,实现了排矸电动机转速的模糊逻辑控制。经过在唐山矿工业性试验,得到三种工况下动筛内矸石量及排矸电机频率输出曲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模糊逻辑控制系统下,入料发生突发或大幅波动时动筛体内床层能快速趋于稳定,有效解决了动筛跳汰洗煤过程非线性、时变性、滞后性数学模型难以确定等问题,达到了预期排矸目标,煤矸分选效率有较大提高,达到较理想排矸效果。以唐山矿井下原煤初选系统为背景,在分析该矿煤质、生产和运输等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了井下原煤初选系统工艺流程和系统布置设计,历经近一年半时间设备研制,井巷工程施工、安装调试等工作,顺利开展了井下工业性试验并投入生产运行。该项目采用集中控制系统,包括安全检测系统和生产监控系统,提高了自动化控制水平。经抽取原煤初选系统处理后的产物进行检验分析表明,该系统有效地实施了 50mm以上粒度块煤与矸石分离,相应灰分指标符合煤与矸石浮沉特性,系统运行参数均达到设计目标,有效验证了本文理论研究的正确性。目前,唐山矿井下原煤排矸系统仍在正常运行,成为矿井必要生产环节。该系统投入应用以来,每年节省提升运输和充填等综合费用而创造的净利润达1 165万元;节省地面重介选煤费用约500万元;同时减少了地面矸石流转处理和排放60%以上,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煤矿绿色开采是我国煤矿发展的必然方向,井下原煤排矸和初选技术是实现煤矿绿色开采的关键技术途径之一。通过对井下动筛跳汰选煤工艺和以井下机械动筛跳汰机为核心处理设备的井下原煤初选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为实现井工煤矿绿色可持续发展拓展了基础且做出了重要贡献。

汤力[8](1990)在《块煤跳汰煤泥水循环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者结合华东地区气煤动力煤选煤厂的建设,注意到与不分级跳汰的区别,提出了实际运行中跳汰机床层松散度的计算式;引入了床层浓度和床层中不同粒度级跳汰时当量煤泥水浓度的新想法;推出了跳汰煤泥水按粒度独立循环原理。其思路是好的,我们希望同行都来关心、讨论,以探讨符合中国实际的选煤新方法,使该理论更加完善。

周少雷,刘峰,刘炯天,王宏,邓晓阳,刘文欣,郭牛喜,李功民,黎哲欣,曾琳,张海军,叶鹤,陶秀祥,常春祥[9](2009)在《大型选煤技术装备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选煤工业基本情况与技术装备第一节我国选煤工业基本情况一、我国选煤工业现状"十一五"期间,我国煤炭行业原煤入洗总量增加较快,从2000年的3.4亿t增加到2006年的7.8亿多t,翻了一倍多。但是全国煤炭的入选率一直徘徊在26%~33%之间,与先进国家80%以上的入选率相差甚远。

翟红[10](2010)在《提高大型机械式动筛跳汰机分选效果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概述了动筛跳汰机的发展史、使用情况、分选原理。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体模型实验证明,得出了动筛跳汰与空气式跳汰的跳汰理论的不同及动筛跳汰的理想跳汰曲线。通过对机械动筛跳汰机运动学、动力学的研究及对其主要结构:自动排矸机构、提升轮系统的结构优化、三维分析和有限元强度校核,得出了优化的曲柄连杆传动的主驱动结构和可以适应入选煤质情况变化的提升轮提料板比例及可调的提升速度,使得GDT23/4.6型机械动筛跳汰机的主要结构更加合理,更有理论根据。结合GDT23/4.6型机械动筛跳汰机在汾西矿业集团公司应用的实践,对动筛排矸系统环保影响最大的煤泥水处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了根据不同矿井条件,因地制宜的四种煤泥水处理工艺,同时对GDT23/4.6型机械动筛跳汰机在汾西矿业集团应用中最大的问题-矸石中带碎煤问题从系统的工艺流程上查找了原因,提出了很好的改进方案。改进后的动筛跳汰机在应用中获得了良好的工艺效果,大大提高了洗煤精度,洗煤数量效率95.03%、不完善度(Ⅰ)0.093、吨煤耗水量0.04吨。

二、块煤跳汰煤泥水循环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块煤跳汰煤泥水循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灵新洗煤厂块煤TDS智能干选工艺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综述
    1.2 研究目标
2 动力煤块煤主要分选设备现状
    2.1 块煤主要分选设备现状
    2.2 传统干选工艺主要设备现状
    2.3 智能干选设备的发展现状
    2.4 智能干选设备应用现状
3 灵新洗煤厂工艺改造研究
    3.1 灵新洗煤厂煤质资料研究
    3.2 分选粒级及选煤方法
    3.3 块煤智能干选试验
    3.4 车间主要改造布置研究
    3.5 工艺流程确定
    3.6 工艺流程计算
    3.7 工艺设备的选型及计算
    3.8 生产工艺系统的完善
4 TDS智能干选机应用研究
    4.1 生产质量控制标准
    4.2 生产过程分选效果检测措施
    4.3 TDS智能干选机应用效果
5 TDS智能干选机应用问题分析
    5.1 布料器故障及解决办法
    5.2 除尘器故障及解决办法
    5.3 传感器类故障及解决办法
    5.4 分选精度差
    5.5 其他故障
6 TDS智能干选机应用效益评价
    6.1 经济效益分析
    6.2 社会效益分析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核桃峪煤矿煤炭资源特性及选煤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分析
        1.2.1 煤炭可选性评价方法
        1.2.2 煤炭选矿方法
        1.2.3 国内外选煤技术与工艺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核桃峪煤矿煤炭特性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样品来源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2.1.3 实验方法与步骤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工业分析及元素分析
        2.2.2 煤岩显微组分及组成分析
        2.2.3 工艺性质特征
        2.2.4 核桃峪煤灰分参数空间变化规律
    2.3 小结
3 核桃峪煤矿煤的可选性评价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仪器及药剂
        3.1.3 实验方法及步骤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原煤筛分结果分析
        3.2.2 原煤浮沉结果分析
        3.2.3 矸石泥化程度分析
    3.3 原煤可选性研究
        3.3.1 中灰分煤可选性研究
        3.3.2 高灰分煤可选性研究
    3.4 小结
4 核桃峪煤矿选煤工艺研究
    4.1 产品结构
    4.2 入选上下限的研究
        4.2.1 入洗粒度上限
        4.2.2 入洗粒度下限
    4.3 选煤方法研究
        4.3.1 重介浅槽分选
        4.3.2 块煤跳汰分选
    4.4 重介及跳汰技术及经济比较
        4.4.1 技术比较
        4.4.2 经济比较
    4.5 工艺流程
    4.6 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3)我国动力煤干选技术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常规排矸方法对比
    1.1 重介浅槽刮板分选机排矸
    1.2 动筛跳汰机排矸
    1.3 普通跳汰机
    1.4 干法排矸
2 普通FGX复合式风选的问题
3 动力煤干选技术
    3.1 高效风选设备大型化
    3.2 大块块煤智能分选
    3.3 末煤干选排矸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3.4 块煤分选技术
    3.5 空气重介选煤技术
    3.6 干燥干选双重提质技术
4 动力煤分选发展趋势
    4.1 复合式干选机分选机理
    4.2 新设备的研制
    4.3 宽粒级重介质流化床干选技术
    4.4 全粒级干选分选工艺技术的完善和提高
    4.5 设备通用化和模块化
5 结语

(4)井下煤流矸石跳汰分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图清单
表清单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工程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主要研究成果
2 井下煤流矸石分选方法
    2.1 井下分选系统布置
    2.2 井下跳汰分选煤泥水处理
    2.3 分选过程控制
    2.4 井下煤流矸石跳汰分选工艺流程
    2.5 本章小结
3 井下动筛跳汰分选基本原理
    3.1 动筛跳汰分层理论
    3.2 动筛跳汰分选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井下动筛跳汰分选设备设计与仿真
    4.1 动筛跳汰机结构
    4.2 井下动筛跳汰机优化设计
    4.3 井下动筛跳汰机驱动机构模型
    4.4 驱动机构运动仿真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井下大断面分选硐室变形控制技术
    5.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5.2 大断面分选硐室施工顺序模拟分析
    5.3 大断面分选硐室支护技术数值模拟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工程应用
    6.1 应用矿井概况
    6.2 井下煤流矸石特性
    6.3 井下煤流矸石分选系统
    6.4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煤矿井下原煤初选动筛跳汰机结构优化和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井下原煤初选系统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井下原煤初选系统的发展现状
        1.2.2 井下原煤初选系统的工作原理
        1.2.3 我国井下原煤初选系统的主要方法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井下原煤初选系统关键设备设计及机构优化
    2.1 动筛跳汰技术概述
    2.2 井下机械动筛跳汰机主要参数设计
        2.2.1 入料粒度的选择与设计
        2.2.2 处理量与筛面面积设计
        2.2.3 井下动筛跳汰机整体尺寸设计
    2.3 跳汰机主要结构设计
        2.3.1 组合箱体设计
        2.3.2 动筛体设计
        2.3.3 驱动机构设计及机构优化
        2.3.4 排矸机构改进设计
        2.3.5 提料机构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跳汰机的运动学分析优化及关键部件有限元分析
    3.1 动筛机构主要参数确定
    3.2 动筛机构的运动学仿真
    3.3 动筛机构的优化设计
        3.3.1 主驱动机构建模
        3.3.2 参数化建模
        3.3.3 参数优化设计
    3.4 动筛机构的模态和动载荷分析
        3.4.1 动筛机构的模态分析
        3.4.2 动筛体的动载荷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机械动筛跳汰机模糊逻辑控制
    4.1 动筛跳汰机自动排矸原理和控制系统
        4.1.1 跳汰机自动排矸原理
        4.1.2 跳汰机控制系统现状
    4.2 模糊逻辑控制的实现
        4.2.1 逻辑线性控制
        4.2.2 模糊控制
        4.2.3 模糊逻辑控制输出
        4.2.4 PLC控制系统设计
    4.3 实验及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井下原煤初选系统的工业性试验
    5.1 试验概况
        5.1.1 项目实施背景
        5.1.2 主要改造方案
        5.1.3 排矸分选系统的工艺布置
    5.2 试验方案设计
        5.2.1 煤质特征分析
        5.2.2 原煤初选系统工艺流程设计
        5.2.3 洗选设备选型
        5.2.4 系统总平面及工艺布置
        5.2.5 供配电系统
        5.2.6 其它辅助系统
    5.3 系统运行效益
        5.3.1 系统井下运行情况
        5.3.2 经济效益
        5.3.3 社会效益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提高大型机械式动筛跳汰机分选效果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动筛跳汰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2.1 动筛跳汰发展简史
        1.2.2 动筛跳汰机在汾西新阳矿的应用情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2 动筛跳汰机的结构特征与跳汰理论
    2.1 液压动筛跳汰机
        2.1.1 主机
        2.1.2 液压驱动系统
        2.1.3 电气控制系统
        2.1.4 工作原理
    2.2 机械动筛跳汰机
    2.3 动筛跳汰的跳汰理论及跳汰曲线
        2.3.1 跳汰理论研究
        2.3.2 动筛跳汰的跳汰曲线研究
    2.4 小结
3 动筛跳汰机筛体主要参数研究
    3.1 筛体运动学分析
        3.1.1 筛体运动学解析法求解
        3.1.2 筛体运动学有限元方法
    3.2 筛体强度分析
    3.3 辅助系统研究
    3.4 小结
4 自动排矸机构及提升轮系统的研究
    4.1 自动排矸机构的研究
    4.2 提升轮系统及其结构和功率的研究
        4.2.1 结构参数的确定
        4.2.2 传动方式的确定
        4.2.3 功率的确定
        4.2.4 托轮和挡轮的设计
        4.2.5 传动装置
    4.3 小结
5 机械动筛排矸系统煤泥水处理的研究
    5.1 机械动筛系统的煤泥水
        5.1.1 机械动筛跳汰机的溢流
        5.1.2 机械动筛跳汰机的定期放水
        5.1.3 事故放水
        5.1.4 车间打扫卫生废水
    5.2 常用的煤泥水处理工艺
        5.2.1 斗式捞坑处理工艺
        5.2.2 斗式捞坑、煤泥沉淀池处理工艺
        5.2.3 斗式捞坑、深锥浓缩机、压滤机处理工艺
        5.2.4 浓缩旋流器、高频振动筛处理工艺
        5.2.5 经济效益分析
    5.3 小结
6 机械动筛跳汰机的应用及工艺流程的研究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块煤跳汰煤泥水循环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灵新洗煤厂块煤TDS智能干选工艺的应用研究[D]. 王慧超.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2]核桃峪煤矿煤炭资源特性及选煤工艺研究[D]. 翟海涛.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3]我国动力煤干选技术现状及展望[J]. 夏云凯,李功民. 洁净煤技术, 2017(06)
  • [4]井下煤流矸石跳汰分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杜杰.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2)
  • [5]试论直接浮选的充分应用条件[J]. 汤力. 煤矿设计, 1990(12)
  • [6]动力煤块煤跳汰工艺的简化[J]. 刘伯荣,刘静丽. 煤矿设计, 1990(11)
  • [7]煤矿井下原煤初选动筛跳汰机结构优化和控制方法研究[D]. 曹伟.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1)
  • [8]块煤跳汰煤泥水循环初探[J]. 汤力. 煤矿设计, 1990(01)
  • [9]大型选煤技术装备政策研究[A]. 周少雷,刘峰,刘炯天,王宏,邓晓阳,刘文欣,郭牛喜,李功民,黎哲欣,曾琳,张海军,叶鹤,陶秀祥,常春祥.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2005~2008)(下册), 2009
  • [10]提高大型机械式动筛跳汰机分选效果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翟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0(12)

标签:;  ;  ;  ;  ;  

块煤跳汰泥浆水循环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