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道路两侧各单位统一挂挂国旗支架的通知

关于城市道路两侧各单位统一挂挂国旗支架的通知

一、关于市区马路两旁各单位统一安装插挂国旗支架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1](1990)在《关于市区马路两旁各单位统一安装插挂国旗支架的通知》文中提出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驻穗各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以下简称《国旗法》),严肃认真地依法做好在重大节日和日常升挂国旗的工作,是各级人民政府、各单位应尽的职责,也是公民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鉴于近年来我市马路两旁各单位在重大节日期间插挂国旗存在不统一、不整齐的凌乱现

刘广雄[2](2010)在《中国维和英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凌晨5时53分,海地强震。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大楼瞬间倒塌,8名中国维和人员被埋入废墟。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一个略显陌生的名词在接下来的10天之内全方位进入公众视野。10年维和,彰显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8名中国警察,为世界和平献出宝贵生命。2010年1月2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命令,追授李钦、钟荐勤、和志虹同志"维和英雄"荣誉称号。2010年5月3日,第八支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壮丽凯旋。从缉毒勇士到维和英雄,从缅北丛林到加勒比岛国,来自中国禁毒斗争最前沿的云南公安边防部队独立组建中国第六、第八支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10年维和的风雨历程,鲜为人知的异国风情,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铁骨柔肠的家国情怀,强震之后的生死救援,痛失战友后的顽强奋战,交织成一曲"责任、荣誉、国家"的英雄壮歌。

史煜[3](2019)在《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鸦片战争遭遇西方武力冲击,中国渐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延续千年的传统建筑体系从沿海至内陆城市渐次发生近现代化演变。西安作为中国内陆传统城市典型代表与华夏文化生发繁荣之地,经历了20世纪来持续变革求新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在取得城市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因明城区大片历史街区建筑消失与城市记忆难以承续的现状。在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从经济指标“量”的扩张转向历史文化与环境生态“质”的彰显之际,学界对西安都城时代的关注逐步转向对城市近现代发展变迁的研究。鉴于建筑是城市最基本的物质组成,本文选择以20世纪来西安明城区不同时段所生发新建筑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具体产物,以西安从传统向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历史为线索,利用影像文本“客观纪实性”功能再现建筑形态特征,呈现与解析明城区建筑演进历程,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以及再塑古城历史文化风貌的探索实践提供借鉴。首先,立足影像与建筑文化研究方向,将建筑影像与历史文本相结合作为还原城市记忆的基本载体,在以人为主体、建筑为客体所形成的城市记忆框架中,以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历史为线索,搜集整合20世纪来(1900-2010)不同历史时期典型的建筑影像文本,将其置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时空背景中进行分期、分类及演变研究。其次,以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与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在西安城市建筑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参照,将清末(1900-1911)、民国(1912-1949)与共和国(1949-2010)三个典型时期建筑影像文本进行分类对比,以“图文”互证方式还原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演变历程,借助图像学与现象学等研究方法进行解读,揭示演变特征、规律及综合动因。再次,利用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地标)作为体验与认知城市的一种方法,对应分析20世纪不同时段西安城市代表性建筑,尝试还原与建构近现代西安城市记忆。近现代西安传统建筑是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现实需求,从“模仿搬用”到“选择吸收”西方先进建筑形式与技术的演进历程,展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主体审美与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传统建筑体系融合西方文化不断做出权衡与选择的实践过程。以城市记忆的“整体性、时代性、延续性与建构性”为原则,对20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建筑状况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1)“体用”原则上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延续性在西安城市近现代化转型历程中,城市发展渐从传统社会的闭守走向近现代的开放,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体”对西方建筑形式、材料、结构等因素“用”的基础上,传统建筑主体地位逐步被削弱而日趋式微。是在政治与军事因素主导下,从清末“洋风”模仿建筑到民国以不同程度的中西“折衷”特征为主、兼有少量几何形式特征工业化建筑,经历共和国初期“苏化”因素影响,又从单一国家性建筑逐步走向现代化探索与多元化发展历程,建筑是“自上而下”非自然发展路径,以“局部-整体-简化-创新”不同程度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渐变为其发展规律。(2)传统建筑文化承续及创新的矛盾性与表面性作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西北区域重镇与传统内陆城市,近代“洋风”模仿、中西“折衷”建筑到建国10周年经典的“传统”复兴建筑,在改革开放后1990-2010年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以房地产商业开发与以旧城拆迁改造为手段的城市化建设,带来明城区商业化、功能化的大尺度的现代建筑在明城墙内外无序耸立,因其与西安历史文化缺乏关联而影响古城整体建筑风貌。近年来,西安明城区依旧以在建筑上附加传统元素与佩戴仿古头饰屋顶作为体现古都风貌的手法,令人深感传统建筑传承与创新层面缺乏文化关联呈现出的矛盾心态与形式的表面性。(3)城市建筑演变缺乏历史文化承续性与整体观伴随20世纪以来西安城市建筑特征近现代化演变历程,西安明城区多数历史街区风貌逐步被科技文明所打造的功能化、商业化与符号化的新建筑所替代与消解,建筑景观的汰换更新导致历史特色被抹除失去城市记忆载体,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在加速城市记忆的缺失,不利于获得古城西安作为精神家园应有的历史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基于城市记忆与建筑影像的互动同构关系再现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历程,省察急躁功利的赶超式与风貌式城市建设行为,汲取东西方城市近现代化发展正反经验,以期在健全城市建设评估与民众参与的监督管控机制,重拾城市文化自信、再塑城市历史风貌,将西安建成生态宜居的家园,肩负起“国家文化形象”的城市职能与使命。

叶鹏[4](2012)在《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客家文化为主的多文化互动博弈》文中提出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是目前城市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城市规划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章、贡、赣三江的交汇处,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在赣州历史上,包括古越文化、客家文化、徽州文化在内的多个文化都曾经在不同时期、从不同层面对赣州的空间营造产生了影响。对于赣州的研究,将有益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营造。本文通过对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的研究,探寻影响赣州空间营造的作用因子,研究赣州空间营造的特征和规律,并在此基础对于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未来进行预测和分析。本文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角度出发,将整个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列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背景,介绍赣州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通过国内外城市空间研究和赣州城市空间研究的现状分析,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入手对于各个历史阶段赣州空间营造活动的特征展开研究、从空间意象角度研究其空间尺度,运用易学思维建构其营造法则的研究方法。并简要介绍赣州自然条件、社会背景和历史沿革,以此为基础展开各历史时期的城市空间营造研究。第二部分为古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该部分包括三章:第二章介绍东晋之前赣州的城市起源和早期城址变迁,探讨古越文化影响下的赣州空间博弈规则。第三章研究东晋到五代十国时期赣州城市空间营造活动,这一时期是赣州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客家人开始大量进入赣州,客家文化成为了影响赣州空间营造活动的主要文化。本章重点介绍客家文化对于赣州空间营造活动的影响,并揭示新来的客家文化和旧有的古越文化之间的互动博弈。第四章是宋代到晚清(185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集中在宋代和明清时期赣州城的空间营造活动,以及客家文化和徽州文化对于赣州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的影响。第三部分研究近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该部分包括一章:第五章为1859~191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西风东渐”的大背景下,在赣州这个客家文化的大本营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及其对于当地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第四部分为研究现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该部分包括两章:第六章介绍1919-194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主要介绍上世纪三十年代后,在岭南文化和蒋经国“新赣南“运动影响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这一时期,以骑楼为代表的岭南建筑在赣州的流行正是客家文化和岭南文化之间互动博弈的结果。第七章研究1949~197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主要研究建国后,在国家计划经济影响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及其特征。第五部分研究当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该部分包括三章:第八章是1979~200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市场经济影响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其特征。第九章总结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分析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文化对于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作用。第十章研究未来多元文化认同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博弈规则,展望未来三十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远景。

杜文娟[5](2013)在《祥瑞草原——走进鄂托克前旗》文中指出前言这里是歌的海洋这里是舞的故乡这里是牧人的天堂这里是朋友相聚的地方……这是一首草原牧歌中的几句歌词。放之四海而皆准,无论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呼伦贝尔草原,还是花海如潮的伊犁草原,甚至是夏季青草萋萋、秋季金色无垠的藏北那曲草原,这些盛产油画和史诗的烂漫之地,无论如何赞美都不为过。但是,如果你从千里之外万里之遥、从江南水乡或是雪域高原走进毛乌素沙漠腹地,拜谒了神圣的苏

二、关于市区马路两旁各单位统一安装插挂国旗支架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市区马路两旁各单位统一安装插挂国旗支架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3)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演发
        1.1.2 近代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论文研究现状
        1.3.1 近现代西安城市建筑研究
        1.3.2 近现代西安城市及建筑影像
        1.3.3 城市记忆的研究与实践
    1.4 研究对象界定
        1.4.1 研究时间界定:1900-2010年
        1.4.2 研究空间界定:以西安明城区为空间界限
        1.4.3 研究对象界定:20 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所生发新建筑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2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逻辑关联
    2.1 建筑影像:城市记忆的载体
        2.1.1 影像的内涵及其特征
        2.1.2 影像文本的阐释
        2.1.3 影像文本的选择
        2.1.4 影像文本的价值
    2.2 城市意象:显现的城市记忆
        2.2.1 意象的概念及特征
        2.2.2 城市意象要素的应用
        2.2.3 城市意象理论的探索
        2.2.4 城市意象理论的借鉴
    2.3 城市记忆:内化的城市意象
        2.3.1 记忆的概念及其特征
        2.3.2 城市记忆三要素及其建构
        2.3.3 城市记忆的所指及特征
        2.3.4 城市记忆的保存与延续
    2.4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互动生成结构
    2.5 小结
3 清末西安“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1900-1911)
    3.1 西北重镇的历史机遇
        3.1.1 “两宫西狩”与清末新政发布之地
        3.1.2 清末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3.1.3 欧美及日本人眼中的西安
    3.2 “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
        3.2.1 教会建筑“洋风”的先导
        3.2.2 洋务军事工业的创立
        3.2.3 城墙城门建筑与行宫内的“洋风”
    3.3 内陆传统城市地域风貌
        3.3.1 坚固的城防体系
        3.3.2 严整的空间布局
        3.3.3 延续的建筑风貌
    3.4 公共建筑近代化萌芽
        3.4.1 近代城市功能的增加
        3.4.2 近代文教建筑的创设
        3.4.3 近代寺观建筑的衰落
    3.5 小结
4 民国西安“中西折衷”建筑的创发(1912-1949)
    4.1 国内外战争期间:短暂而有限的城市发展
        4.1.1 持续的战火饥荒与“陪都”西京建设
        4.1.2 城市生活与建筑影像的丰富
        4.1.3 “洋风”模仿到“中西折衷”建筑
    4.2 北洋政府时期:持续的灾乱致使城市发展滞缓(1912-1926)
        4.2.1 战争对城市的影响
        4.2.2 公共建筑的初创
        4.2.3 医疗建筑的建立
        4.2.4 文教建筑的近代化发展
    4.3 南京政府时期:“陪都”西京建设促进经济繁荣(1927-1945)
        4.3.1 开发西北与“西京”建设
        4.3.2 市政交通建筑的发展
        4.3.3 军工商业建筑的初创
        4.3.4 文教建筑持续发展
    4.4 国内外战争频发:动荡变局导致城市发展衰败(1945-1949)
        4.4.1 抗战时期城市遭受重创
        4.4.2 战后城市发展快速萧条
        4.4.3 建筑行业发展走向衰落
    4.5 小结
5 共和国西安建筑现代化的探索实践(1949-2010)
    5.1 共和国时期的城市建设环境
        5.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风貌
        5.1.2 城市建筑的阶段性发展
        5.1.3 影像文本从政治化到多元
    5.2 工业化建设时期:“生产型”城市建筑的发展(1949-1978)
        5.2.1 经济恢复期与“一五”期间的建筑成就(1949-1957)
        5.2.2 大调整时期城市建设萎缩(1958-1966)
        5.2.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城市建设停滞(1966-1978)
    5.3 市场经济转型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建筑增长(1978-1999)
        5.3.1 改革开放时期建筑渐趋起步(1978-1989)
        5.3.2 “旧城拆迁改造”时期建筑的突变(1990-1999)
        5.3.3 城市化加速时期明城区建筑的杂糅(2000-2010)
    5.4 小结
6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化演进分析(1900-2010)
    6.1 农业经济背景下建筑近代化的布局与特征
        6.1.1 “洋风”模仿搬用时期的建筑(1900-1911)
        6.1.2 “传统”革新求变时期的建筑(1912-1931)
        6.1.3 “现代”初创繁荣时期的建筑(1932-1945)
        6.1.4 战争导致发展停滞时期的建筑(1945-1949)
    6.2 建筑近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6.2.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6.2.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动因
    6.3 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筑现代化的布局与特征(1949-1978)
        6.3.1 “苏化”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形式”的建筑(1949-1957)
        6.3.2 大调整时期“新的民族形式”的建筑(1958-1966)
        6.3.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的建筑(1966-1978)
    6.4 市场化与“旧城改造”背景下建筑的布局与特征(1978-2010)
        6.4.1 改革开放初期全面复苏的建筑(1978-1989)
        6.4.2 经济转型时期去旧布新的建筑(1990-1999)
        6.4.3 城建加速时期国际化多元化建筑(2000-2010)
    6.5 建筑现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6.5.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6.5.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社会动因
        6.5.3 新建筑演进的影响因素
    6.6 小结
7 20 世纪西安城市建筑演进的文化反思
    7.1 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探索历程
        7.1.1 政治军事因素的主导
        7.1.2 地域交通因素的制约
        7.1.3 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
        7.1.4 文化观念因素的转变
        7.1.5 城市建设管控与监督机制的不力
    7.2 近现代城市建筑文化的省视
        7.2.1 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景观的异化
        7.2.2 国际化大都市与再塑国家文化形象
        7.2.3 对21 世纪城市发展的展望
    7.3 小结
8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客家文化为主的多文化互动博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与思想影响下的空间营造活动
        1.2.2 古城文化印记的保护
        1.2.3 思考在新的时代与文化背景下城市的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城市空间理论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空间营造思想的来源和城市空间营造个案研究的现状
        1.3.4 赣州空间营造研究现状
        1.3.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1.4 相关概念
        1.4.1 空间营造
        1.4.2 空间营造的“身体”
        1.4.3 空间营造的“灵魂”
        1.4.4 空间营造的“成长”
        1.4.5 影响空间营造“成长”的三个层面
        1.4.6 古越文化
        1.4.7 客家文化
        1.4.8 徽州文化
        1.4.9 西风东渐
        1.4.10 岭南文化
        1.4.11 “新赣南”运动
        1.4.12 国家计划经济
        1.4.13 市场经济
        1.4.14 多元文化认同下的空间营造
        1.5 研究对象、范围、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范围
        1.5.3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背景
        1.7.1 自然地理概况
        1.7.2 赣州的社会人文环境
        1.7.3 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简史
第二部分:古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二章 东晋之前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2.1 东晋之前的赣州空间营造历史
        2.1.1 先秦时期的赣州空间营造历史
        2.1.2 秦人对于南野城的设计与建造
        2.1.3 汉代赣县的设计与建造
        2.1.4 西晋葛佬城的设计与建造
        2.2 东晋之前的赣州空间博弈因子分析
        2.2.1 地处交通要冲的刺激作用以及防洪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
        2.2.2 古越文化影响下的空间博弈活动
        2.2.3 古越人的巫术崇拜对于空间博弈的影响
    第三章 东晋至五代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3.1 东晋时期赣州城的首次出现
        3.2 唐代对于赣州城的呵护与保护
        3.3 五代卢光稠对于赣州城的设计与建造
        3.4 东晋至五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3.4.1 五代之前赣州城址变迁的分析
        3.4.2 赣州城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和完善
        3.5 客家文化影响下的赣州空间营造研究
        3.5.1 客家文化影响下的建筑空间营造
        3.5.2 客家文化影响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3.6 东晋至五代的赣州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3.6.1 体:赣州“龟城”的形成以及五代城市规模确定的依据标准
        3.6.2 面:玄武“重城”和城市功能分区的进一步完善
        3.6.3 线:从两街到六街的赣州街道
        3.6.4 点:城市功能的中心节点
        3.7 小结:古越文化和客家文化的互动博弈
        3.7.1 多山封闭的自然环境对于赣州空间营造的影响
        3.7.2 古越族“巫”文化与客家堪舆文化的互动:客家风水文化
        3.7.3 个人诉求的体现—风水与营造
    第四章 宋至晚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4.1 时代背景
        4.1.1 唐朝梅岭古道的开通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对于赣州城市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刺激作用
        4.1.2 十八滩的开通对于赣州航运的影响
        4.1.3 客家人南下的影响
        4.2 宋代对于赣州城的呵护与保护
        4.2.1 孔宗瀚修城
        4.2.2 赣州的福寿沟
        4.2.3 赣州浮桥
        4.3 元代对于赣州城的呵护
        4.3.1 文天祥抗元和赣州行政区划的调整
        4.3.2 元代城墙的拆毁与重建
        4.4 明代对于赣州城的呵护与保护
        4.4.1 明代对于赣州城墙的修缮
        4.4.2 城市街道体系和功能分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4.4.3 明代“狼兵”的进驻对于赣州城市语言的影响
        4.4.4 赣关的设立
        4.5 清代对于赣州城的呵护与保护
        4.5.1 清代对于赣州城墙的修缮
        4.5.2 清代赣州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的形成
        4.5.3 清代对于“福寿沟”的修缮
        4.5.4 赣州城市行政办公区的改变
        4.6 五代至清代中叶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分析
        4.6.1 客家文化影响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4.6.2 徽州文化影响下的赣州空间营造活动—徽派建筑
        4.7 宋至晚晴的赣州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4.7.1 体:五代“龟城”的延续
        4.7.2 点:城市功能的中心节点
        4.7.3 线:城市街道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的建设
        4.7.4 面:城市功能分区的进一步完善
        4.8 小结 客家文化和徽州文化的互动博弈
        4.8.1 优越的商道位置刺激了徽商的到来
        4.8.2 客家文化的“农耕特点”和徽州文化“行商特点”的互动
        4.8.3 赣州士大夫从程朱理学到王阳明“心学”
第三部分:近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五章 1859—191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5.1 历史发展背景
        5.1.1 九江开埠
        5.1.2 粤汉铁路的修建
        5.2 1859—1889年的赣州空间营造研究
        5.2.1 赣州大公路天主堂和南康天主教堂
        5.2.2 赣州基督教堂
        5.3 1889—1919年的赣州空间营造研究
        5.3.1 宾谷馆和群仙楼
        5.3.2 曾家药铺
        5.4 小结客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互动博弈
        5.4.1 城市交通地位的下降导致西方影响的弱化
        5.4.2 客家文化中的保守性对于“西风东渐”的影响
        5.4.3 从传教士的中式立面到客家人的西式立面的转变
第四部分:现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六章 1919—194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6.1 1919—1933赣州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与民国初年对于赣州城市的呵护
        6.1.1. 新型工厂和商业设施的出现
        6.1.2 城市护城河的消失和城市机场的建设
        6.2 1933—1936粤系军阀在赣州的营造
        6.2.1 赣州市政公署的成立和《赣州市政计划概要》的制定和实施
        6.2.2 1933年—1936年,赣州市政公署完成的主要城市建设项目
        6.2.3 赣州市政公署进行市政工程建设实施的办法
        6.2.4 市政公署的管理工作
        6.2.5 赣州市政公署的宣传工作
        6.2.6 1933年—1936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意义和特点
        6.3 1938—1945蒋经国对于赣州的呵护与保护以及侵华日军的破坏
        6.3.1 蒋经国主政赣州时期,赣州的建设和发展
        6.3.2 侵华日军对于赣州的破坏
        6.4 1919—194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6.4.1 岭南文化影响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骑楼
        6.4.2 建设“新赣南”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
        6.5 1919—1949年赣州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6.5.1 体:对于五代确定下的城市框架的第一次突破,城市开始改变“龟城”的形态
        6.5.2 面:城市商业中心区的转移和城市风景区的彳广展
        6.5.3 线:赣州市政公署对于赣州街道的建设和蒋经国对于街道的呵IrP
        6.5.4 点:民国时期城市功能的中心点
        6.6 小结:岭南文化和客家文化的互动博弈
        6.6.1 靠近广东的地理位置,使它易于接受岭南文化的影响
        6.6.2 客家文化开放性的表现
        6.6.3 广东军人政府的强势推动
    第七章 1949—197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7.1 1949—197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7.1.1 1949—1959年对于赣州的呵护、设计与建造
        7.1.2 1959年—1979年对于赣州的呵护与建设
        7.2 1949年—197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分析
        7.2.1 国家计划经济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7.3 1949—197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尺度研究
        7.3.1 体:城市开始突破“龟”形的限制,向外扩展,初步形成了一主两副的组团式结构
        7.3.2 面:工业区和南部科教文化区的形成,以及城市新商业中心区的确立
        7.3.3 线:城市东西向交通走廊的形成
        7.3.4 点:时代思想的物质表现
        7.4 小结:计划经济下的内聚式的城市空间博弈
        7.4.1 沿江城墙的保护和新的道路与桥梁的建设
        7.4.2 马列主义意识形态的兴盛和客家文化的衰落
        7.4.3 共产党人平等追求下的住宅建设和“红色”价值观追求下的建筑破
第五部分:当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八章 1979年—200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8.1 1979年—200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8.1.1 1979年—1989年赣州的设计、建造和保护
        8.1.2 1989—1999年赣州的设计、建造和保护
        8.1.3 1999—2009年赣州的设计、建造和保护
        8.2 1979年—200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分析
        8.2.1 市场经济影响下的空间营造活动
        8.3 1979年—200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尺度研究
        8.3.1 体:从六大片区到“一脊、两带、三心、六片”,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
        8.3.2 面:赣州城市商业中心区和工业区的转移
        8.3.3 线:从红旗大道到城市“金脊”
        8.3.4 点:从城市集会广场到商业广场的转变
        8.4 小结:市场经济影响下的开放式城市空间博弈
        8.4.1 三江环绕的地形影响下的城市南向发展
        8.4.2 市场经济影响下的城市空间营造和客家文化的重生
        8.4.3 城市居民对于现代城市的追求和历史记忆的搜寻
    第九章 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研究
        9.1 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
        9.1.1 多文化互动下的空间博弈
        9.1.2 客家文化影响下的赣州空间营造
        9.1.3 经济体制的影响
        9.2 赣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
        9.2.1 空间体:三江环绕的“风水宝地”
        9.2.2 空间面:多文化拼贴的城市
        9.2.3 空间线:中轴对称的城市格局
        9.2.4 空间点:多文化作用下的城市遗留物
        9.3 赣州城市营造的现状问题
        9.3.1 各片区内建筑混杂,城市特色不突出
        9.3.2 客家文化没有得到凸显
    第十章 展望:赣州城市未来发展预测
        10.1 2009—2039年多元文化认同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10.1.1 对于城市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需求的平衡:保障性住房建设
        10.1.2 历史与现代的平衡:对于赣州历史老城区的保护
        10.1.3 中心城区利益和周边区域利益的平衡:赣州都市区规划
        10.1.4 客家文化品牌的打造
        10.2 未来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尺度预测
        10.2.1 体:“一主两副三圈双轴多组团”的城镇空间结构
        10.2.2 面:多文化认同下的城市空间拼贴
        10.2.3 线:都市区的城市“金脊”—赣南大道
        10.2.4 点:多元文化认同下的空间标志物
        10.3 小结:多元文化认同下的开放式的城市空间博弈
        10.3.1 江西省南部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设
        10.3.2 多元文化认同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10.3.3 城市居民多元价值观追求下的城市空间
        10.4 深入研究工作的议题
        10.4.1 纵向研究的思路
        10.4.2 横向研究的思路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后记

四、关于市区马路两旁各单位统一安装插挂国旗支架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市区马路两旁各单位统一安装插挂国旗支架的通知[J]. 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广州市政, 1990(12)
  • [2]中国维和英雄[J]. 刘广雄. 中国作家, 2010(10)
  • [3]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D]. 史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4]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客家文化为主的多文化互动博弈[D]. 叶鹏. 武汉大学, 2012(01)
  • [5]祥瑞草原——走进鄂托克前旗[J]. 杜文娟. 中国作家, 2013(16)

标签:;  ;  ;  ;  ;  

关于城市道路两侧各单位统一挂挂国旗支架的通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