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IP面向家庭低带宽的远程课件点播学习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柳永春[1](2012)在《基于P2P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传统教学方法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融入到教学中,是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CAI),正是这样一种传统教育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高质量教学方法。目前,业界已经研制出非常多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这些软件大多采用C/S或B/S模式,即将所有教学资源存放在中心服务器上,用户在学习时,登录中心服务器浏览或下载各种教学资源。这种资源集中存放的模式,将会导致两方面的问题:(1)由于各个用户分散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其接入网络的带宽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有的用户到中心服务器的数据传输路径,可能会穿越不同的区域网和广域网,从而导致下载速度缓慢,无法正常观看教学视频;(2)当大量并发用户访问服务器时,会使服务器形成瓶颈,从而降低系统的服务质量。为此,本论文提出将对等网络(Peer-to-Peer,P2P)技术应用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中,建立一个教学资源协作分发平台。本论文在分析现有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基础上,针对阜阳师范学院教务处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实际需求,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混合型P2P网络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该系统包括讨论组、电子白板、课件管理、作业管理、网上考试子系统、教学视频点播子系统等功能。为了缓解中心服务器的压力,本论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层次化的P2P架构来部署辅助教学系统。系统中存在两类节点:超级节点和普通节点。其中,在每个学院维护一个超级节点,该类节点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负责维护每个学院内部普通节点的注册信息和在线信息,并且对普通节点发起的操作请求给予响应;普通节点连入辅助教学系统,必须在学院内部的超级节点上进行注册,然后登录到超级节点,以获得系统提供的服务。本论文对系统研制过程中的需求分析、设计和实现、测试等重要环节进行了详细描述。最后,本论文研制的辅助教学系统已经在阜阳师范学院内部成功部署,且运行效果良好。
胡志洪[2](2012)在《基于视频会议的网络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通过远程教育可以有效地发挥现有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符合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为了充分利用上海交通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将这些优质资源向分校传递,也为了迅速提升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的水平,进行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网络远程教学系统的研究与组建。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梳理了远程教育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总结了视频会议系统的体系结构标准和构成要素,提出了基于视频会议的网络远程教学方案,然后进行方案的实施和评价,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方案。全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首先提出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网络远程教学系统的研究背景,分析了研究现状,由于视频会议在中学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和研究不多,在中学中开展基于视频会议的远程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确定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然后,笔者在第二章中阐述远程教学的相关概念,介绍了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更的远程教与学再度综合的理论,穆尔关于远程教育的交互距离和独立学习理论,霍姆伯格指导性教学会谈理论。指出了远程教育的学习研究应在认知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等学习理论指导下进行。介绍了远程教育中的相关信息技术和网络远程教学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章中,详细介绍视频会议系统的体系结构标准H.320和H.323,各种音视频编解码标准,并对他们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研究了视频会议中两个重要设备MCD和视频终端的功能。第四和第五章是本研究的重点,先根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项目要求,制定了基于视频会议系统的网络远程教学系统建设的详细方案,对系统功能、技术要求和设备的选择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多位教师的的试验情况,在学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教学设计和视频会议系统功能两个方面的优化意见。最后,第六章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林美[3](2012)在《基于DirectShow的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校园网建设在各级学校愈来愈普及,校园网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平台在完成资源共享、互联网访问、教务管理、电子备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大家越来越发现校园网在满足学校核心应用——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方面,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很多学校做的仅仅是将信息点引入到教室,无法让校园网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使校园网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打了很大的折扣。服务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作为校园网建设的核心目标和核心价值,并没有完全实现和挖掘出来。在校园网中架设网络音视频点播(VOD)系统,充分发挥校园网的核心价值,是加强校园网功能的有利措施之一。本文介绍基于宽带校园网建设网络音视频点播(VOD)系统的开发技术——DirectShow,DirectShow是DirectX家族成员之一,在流媒体技术开发方面,已相当成熟。这里介绍的视频点播系统,利用了DirectShow技术开发一个Source Filter用于接收网络流媒体数据,以及对多媒体数据流进行解码回放。该视频点播系统能将日常教学中使用的各种DVD、VCD节目、教学录像、培训资料等音视频转化成适合网络播放的数据格式,为广大师生提供以流媒体应用为主的音视频点播服务。
梁敬坤[4](2012)在《移动学习系统iPad终端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自从苹果公司于2010年发布了iPad平板电脑后,在IT行业刮起了一阵强有力的旋风,其应用也已突破45万,在众多的应用当中,面向移动学习的应用尤其受到重视,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国内目前尚是一片空白。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教育技术等构成的移动学习系统,在高性能、体积小、携带方便、环保的iPad终端上,可在目前应用广泛的在线学习系统的基础上作为补充,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学习者提供全天候、无固定场所限制的移动学习支持服务。论文根据新时期移动学习的特点,依据泛在学习的理论指导,根据移动学习过程中教与学环节的特点,从用户需求分析开始,制定出可行性报告,最后通过移动学习系统课题的研究和开发,实现了适合移动学习的教学设计、课程过程录制、视频剪辑、课件制作及发布、远程服务端及iPad客户端开发,最后还对移动学习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等。系统功能包括课程概况、课件点播、课程讨论、学习讨论、资源下载、做笔记等。系统中用到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移动学习系统在国内的侧重点无不在于管理环节、教学环节和过程管理,而本课题以移动学习的需求出发,以教学环节作为侧重点,重点解决了现有网络课件在iPad终端流畅互动体验,无需学习便能上手的操作界面设计,流媒体视频在线播放及离线下载的客户端开发技术等,并最终完成了直观简洁、交互性强、实用性高的移动学习功能需求。同时,由于iPad设备的价格高昂以及国内网络环境的不足,正是本课题下一步需要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也是移动学习系统发展的方向。
陈颂明[5](2012)在《基于iPad移动学习系统的流媒体课件处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学习,被广泛用于远程教育和企业培训,在我国的教育和培训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在快速发展,特别是无线网络的发展,使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在不断地增加,移动学习发展成为了新的学习方式,移动智能终端功能变得更加的强大,非常适合做为移动学习的实现平台。移动学习流媒体系统的应用开发仍处在起步阶段,传统的移动学习的应用模式只是简单地调用浏览器进行学习,缺乏新颖的学习资源,而且资源单一。本文基于iPad移动终端实现移动学习流媒体系统,提供新型的流媒体课件以及学习资源,丰富了用户的学习体验。本文在分析和总结当前移动学习的研究基础上,探索移动学习的理论,为移动学习实践研究提供在理论上的指导;对当前移动学习流媒体系统的移动通信技术、iPad终端的硬件技术、iOS操作系统、移动流媒体技术等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介绍;对移动学习流媒体系统设计的特点、系统设计的原则及目标展开论述;整个系统是专门针对基于iPad和无线网络环境的多媒体应用而开发的新一代流媒体学习系统;对移动学习流媒体系统主要功能进行具体设计和实现,给出了包括用户登录、系统公告、视频点播、课程论坛、教务管理等主要功能模块的结构图,并介绍了新型流媒体课件的设计方案与实现流程。新型流媒体课件采用H.264多媒体编码算法,占用带宽少,经过测试可以支持近百用户的并发点播。最后,对移动学习流媒体系统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徐飒[6](2011)在《胜利油田员工网上培训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足够的培训机会,从而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使得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胜利油田员工网上培训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这一课题充分利用E-Learning电子远程教育技术、计算机软件和通讯技术的最新成果来解决企业员工网上培训的实际问题。本文从胜利油田员工网上培训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对油田员工工作和地域分布的特殊性及复杂性的深入分析,建立了适用于胜利油田网络培训的系统功能设计方案,将系统划分为培训计划、网上课堂、在线考试、培训评估、课件管理和信息管理六个子系统;重点阐述了网络培训效果评估的模型方法研究,充分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并对系统实施中解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也对系统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胜利油田员工网上培训系统不仅能很好地解决油田员工进修学习问题,使员工不用占用大量的工作时间,而且也不必拘泥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就能源源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不仅能完成对油田干部职工进行大规模定期培训的任务,同时开辟了新的培训渠道,使广大油田职工共享学习资源,共同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张艳萍[7](2010)在《基于H.264编码标准的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视频点播技术是当前计算机应用技术中的重要课题,也是一项具有较高难度的课题。国际上不断涌现的新的视频编码和传输标准,极大地推动了视频点播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其应用推广越来越普及;同时视频点播是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它既体现交互特性,又继承一般交流中的视听特征。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不同格式的资源文件存放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任意与网络相连的计算机访问视频点播服务器,在任何时间调用点播服务器中感兴趣的资源进行教学或自主学习,受教育者可以主动地挑选自己所感兴趣的教育内容和形式,真正实现按需教育。本论文广泛参考现有的教育视频点播系统,总结各点播系统在教育应用方面的特点,独立开发适合于本系现有硬件条件的视频点播系统,设计的内容包括用户应用平台、系统管理平台、数据库的设计调试与开发、H.264视频压缩标准的应用。整个系统在Visual Studio 2008的集成开发环境下,以.NET技术为总体解决方案,采用SQL Sever来组织数据库,以B/S三层架构模式构建所有服务,采用C#、JavaScript进行编程,以嵌入Web页式的RealPlayer播放器实现点播功能,在流媒体制作环节探索应用先进的H.264视频压缩标准,提高视频点播质量和用户体验;探索使用微软ENTERPRISE LIBRARY 4.0改进数据库事务处理,提高系统性能,将教学、资讯集成在一个动态交互的实时管理和服务平台上,实现综合信息共享和交互,为师生提供一个更加具有多样性、友善性和交互性的教学、学习、展示、交流环境。
蒋冬梅[8](2009)在《基于Web远程教学课件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远程教育不断发展,给传统的教育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使大多数人都能公平地接受良好的教育,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打好教育基础。目前世界各国的远程网络教育网站已逐步由传统的多媒体课件转换成流媒体课件,这不仅仅是课件形式上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还使得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流媒体课件点播系统作为远程教学实现的一部分,实现了远程教学实时性与非实时性的结合,具有复合性、分布性的特点,使远程教学成为传统教学手段的有力补充和延伸。因此,研究远程教育中的流媒体课件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它更符合现代的教育理论和教学要求。当前,国内外也出现了一些多媒体课件点播或者直播的系统,但现有的课件点播系统仍然存在缺陷,比如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不合理,不能满足远程学习的需要;网上发布较为困难;课件播放质量不高,速度慢等。针对现有课件点播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学习与参考大量相关论文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个流媒体课件制作和播放系统,通过系统的运行情况验证了方案具有的优势和可行性。本文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克服原系统只能在学校局域网内录制和上传课件的局限,利用C#的控件技术实现文件远程上传,使每位教师可在家中自行录制课件并上传;第二,克服原系统线性查找课件和播放课件不兼容的局限,利用C#控件和数据库技术、Web嵌入式视频流管理技术,实现自动将教师上传的课件按专业和课程生成点播树的功能,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第三,通过深入研究Windows Media Encoder SDK开发包,实现视频流、屏幕流、音频流的捕捉与同步;第四,利用C#语言、数据库技术提供课件及相关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对合法身份的验证,用户登录平台并实现管理功能。平台包含各角色的管理、用户注册管理、精品课程介绍管理、公告信息介绍管理、课件上传、课程管理、专业管理、学历管理、论坛管理、投票管理等功能。第五,提供信息平台,该平台包括精品课程介绍、公告信息介绍、各类信息查询、课程投票、论坛、课件点播等。为了较好实现基于Web的课件点播和管理,在软件体系结构上,本系统采用了B/S模式的网络结构,把整个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为三个层次,即表示层、逻辑层和数据存储层。系统界面简洁明快,导航清晰明确,功能全面,对中小型单位建立远程教学和点播系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论文最后对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流媒体课件点播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黄新斌[9](2008)在《H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普通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发展中存在一起一落的巨大反差。对普通高校现代远程教育教育中存在问题的相关研究,到目前为止还只是停留于现象层面的具体问题的经验总结和分析。以系统论为方法指导研究H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个案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研究上的可行性和较强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试图从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系统的理论方法,整合出一个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概念模型,以此为依托建立考察的基本框架,进而考察H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探寻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相关的解决办法。本研究在对H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组织管理子系统、传播呈现子系统、媒体资源子系统的现实构成进行个案描述的基础上,对系统从内部关系(包括子系统及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和外部关系(包括系统与其他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社会企业界、政府部门的联系)方面进行分析,发现:H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是一个具有二个层级、经历了“一元——二元——一元”结构演变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系统在内部实行资源的共享而不共建,系统引入外部社会资源,但与其他高校远程教育系统之间缺乏联系,在业内呈现出相当的封闭性;这种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基本架构,存在的问题很明显,一是二级架构难以维持大规模办学,二是结构二元化的后果严重,三是本部建设任务繁重,四是网络带宽资源紧张,五是引入的资源服务难以到位,六是校外学习中心的办学效益存在问题。建议根据现有的条件,对目前的系统进行整合改造,以实现规模与质量控制、系统建设与资源共享的多赢:一是对系统的现有结构进行调整,设立多个层次;二是加强与其他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联系,实现直接或间接形式的资源共建共享;三是根据多层级的系统架构,建构多层级的传播呈现子系统;四是加强与成熟的图书发行系统的合作联系,保证解决实物形态媒体资源的及时到位。
丁红林[10](2008)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高校结合当前国内外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应用与发展现状,采用软硬件最新技术并进行优化集成,构建完美的数字化校园和一流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从而实现学习过程智能化、学习资源系列化、教学信息显示多样化、教学信息处理数字化、教学信息传输网络化和教学组织非线性化,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时空。本文分析研究了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结合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实际需求与教学规划,深入研究了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硬件构建和关键技术,包括流媒体技术、IP组播技术、非线性编辑技术等,以及系统组成模式。详细介绍了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构建特色:该系统采用一般中控的46间教室,可实现“一指通”和“开门即用,关门即走”的功能。该系统采用网络中控的72间教室,通过专业多媒体中央控制室对其进行远程监控;定时开关和远程接管多媒体教室相关设备,如投影机、幕布、功放和计算机等;对设备状况通过画面分割器进行16画面循环监视;在录播教室实现一人授课万人听课的同时进行课件录制,这些功能都是以前多媒体教室无法实现和不可想象的。论文还对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展望。整个系统在原有基础上既可实现对所有多媒体教室语音、视频和VGA画面广播教学,也可实现电视和DV直播。目前在资源服务器上的资源已达1.5T左右,通过录播主机教室实现一人授课万人听课类似活动接近30期、60000多人次。通过两年多的使用和技术上的不断研发,基本上实现了软硬件的高效整合,并达到了实际运行效果,使网络中控和多媒体教室功能更加完善。
二、基于IP面向家庭低带宽的远程课件点播学习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IP面向家庭低带宽的远程课件点播学习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2P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综述 |
2.1 P2P 介绍 |
2.1.1 P2P 概念 |
2.1.2 P2P 网络模型 |
2.2 P2P 网络的关键技术 |
2.3 P2P 技术与 NAT 技术 |
2.4 系统架构 |
2.5 SQL Server 2008 数据库 |
2.5.1 关系数据库组件 |
2.5.2 SQL Server 2008 管理构架 |
2.6 流媒体技术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设计目标 |
3.2 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
3.3 系统的性能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总体设计 |
4.1.1 普通节点的设置 |
4.1.2 超级节点的设置 |
4.1.3 全局系统设计 |
4.2 详细设计 |
4.2.1 用户管理模块 |
4.2.2 讨论模块 |
4.2.3 电子白板 |
4.2.4 课件管理 |
4.2.5 作业管理 |
4.2.6 网上考试子系统 |
4.2.7 视频点播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概念数据库设计 |
4.3.2 数据表结构 |
4.4 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及测试 |
5.1 系统实现 |
5.2 系统测试 |
5.2.1 测试方案 |
5.2.2 测试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基于视频会议的网络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二章 远程教育系统构建的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3 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 |
2.4 网络远程教育的实现 |
第三章 视频会议系统构成 |
3.1 视频会议系统协议标准 |
3.2 视频会议终端设备 |
3.3 视频会议多点控制设备(MCU) |
3.4 传输网络和相关设备 |
第四章 网络远程视频教学系统设计方案 |
4.1 项目需求 |
4.2 设计原则 |
4.3 设计要点 |
4.4 系统方案 |
4.5 各校区设备连接图 |
第五章 网络远程视频教学系统实践和优化 |
5.1 网络远程视频教学中的教学设计 |
5.2 网络远程视频教学试验 |
5.3 网络远程视频教学优化意见 |
5.4 网络远程视频教学系统应用研究结果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课堂即时投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基于DirectShow的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VOD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2 国内研究发展状况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视频点播系统的相关理论 |
2.1 流媒体相关知识 |
2.1.1 流媒体和流媒体技术 |
2.1.2 流媒体的发展和应用 |
2.1.3 流媒体技术的特点 |
2.1.4 流媒体技术原理 |
2.1.5 流媒体传输协议 |
2.2 DIRECTSHOW技术概述 |
2.2.1 DirectShow简介 |
2.2.2 DirectShow的组成架构 |
2.2.3 过滤器(Filter) |
2.2.4 过滤器图表(Filter Graph) |
2.2.5 引脚(Pin) |
2.2.6 应用DirectShow 开发应用程序一般步骤 |
2.3 COM 技术 |
2.3.1 COM 对象及接口 |
2.3.2 类工厂 |
2.3.3 COM 对象的创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分析 |
3.1 视频服务器 |
3.2 存储结构与网络 |
3.3 基于点播率的负载均衡 |
3.4 软件系统的组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设计目标 |
4.2 系统模型及其工作机制 |
4.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3.1 中心服务器功能 |
4.3.2 节目源服务器功能 |
4.3.3 客户端点播引擎功能 |
4.4 系统主要业务流程设计 |
4.4.1 中心服务器工作流程 |
4.4.2 节目源服务器工作流程 |
4.4.3 客户点播引擎程序的工作流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编程实现 |
5.1 VOD点播引擎中需要用到的COM接口 |
5.2 COM库的初始化和反初始化 |
5.3 解码和回放功能的实现 |
5.4 网络数据接收器SOURCE FILTER的实现 |
5.5 中心服务器程序的实现 |
5.6 节目源服务器程序的实现 |
5.7 客户端程序的实现 |
5.8 软件的配置与运行结果 |
5.8.1 中心服务器程序的配置与运行 |
5.8.2 节目源服务器程序的配置与运行 |
5.8.3 客户端点播引擎的运行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移动学习系统iPad终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
1.4 课题来源以及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技术分析 |
2.1 移动学习理论及现阶段的特点 |
2.2 移动学习终端——iPad 的技术特点 |
2.2.1 iPad 的硬件规格 |
2.2.2 iPad 在移动教学上的优势 |
2.2.3 iPad 的不足 |
2.3 运行环境与编程技术 |
2.3.1 运行环境—iOS 操作系统 |
2.3.2 编程语言 Object-C |
2.3.3 Web Service 服务器端开发技术 |
2.4 移动通信技术 |
2.4.1 无线互联技术——WIFI |
2.4.2 3G 技术 |
2.5 媒体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学习系统的功能分析与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2 系统设计目标 |
3.3 开发模式 |
3.3.1 现有系统开发模式现状 |
3.3.2 本系统的开发模式 |
3.4 系统功能模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移动学习系统功能实现 |
4.1 系统架构 |
4.1.1 主要开发及调试工具 Xcode |
4.1.2 系统目录结构 |
4.2 系统数据表结构 |
4.2.1 系统数据表结构 |
4.2.2 数据表关系图 |
4.2.3 程序开发 |
4.3 系统运行效果 |
4.3.1 系统启动界面 |
4.3.2 简介页面 |
4.3.3 课程页面 |
4.3.4 论坛页面 |
4.3.5 资源页面 |
4.3.6 隐藏的重要功能——笔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评价 |
5.1 评价内容 |
5.2 测试条件 |
5.3 模块功能测试 |
5.4 测试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iPad移动学习系统的流媒体课件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起缘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关键技术 |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手段 |
1.5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现代远程教育与移动学习理论介绍 |
2.1 现代远程教育概念与特点 |
2.2 移动学习的理论 |
2.2.1 移动学习的概念 |
2.2.2 移动学习的特点 |
2.2.3 情景认知理论 |
2.2.4 建构主义理论 |
2.2.5 远程教育中移动学习的适宜性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学习流媒体系统开发相关技术介绍 |
3.1 3G 移动数据通信技术 |
3.2 WLAN 介绍 |
3.3 iPad 终端设备介绍 |
3.3.1 iPad 终端硬件介绍 |
3.3.2 iPad 获取媒体信息的特点 |
3.3.3 iOS 操作系统介绍 |
3.4 Xcode 技术介绍 |
3.5 移动流媒体技术介绍 |
3.6 多媒体编解码器 |
3.6.1 H.264 视频编解码技术介绍 |
3.6.2 MPEG-4 accPIus 音频编解码技术介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移动学习流媒体系统的总体设计 |
4.1 移动学习流媒体系统的新特点 |
4.1.1 移动学习终端有新的变化 |
4.1.2 移动通讯网速大幅提高 |
4.1.3 平台开发有新的要求 |
4.1.4 流媒体课件新的开发要求 |
4.2 系统开发平台的选择 |
4.3 移动学习流媒体系统总体设计概述 |
4.3.1 设计的总体目标及框架 |
4.3.2 设计的原则 |
4.4 移动学习流媒体系统功能模块分析与设计 |
4.4.1 登录注册模块 |
4.4.2 视频点播模块 |
4.4.3 论坛模块 |
4.4.4 教务管理模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流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
5.1 目前流媒体课件的介绍 |
5.2 “三分屏”流媒体课件的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
5.3 新型流媒体课件制作原则 |
5.4 新型流媒体课件制作过程 |
5.4.1 视频原始采集 |
5.4.2 课件编辑 |
5.4.3 课件压缩 |
5.5 “三分屏”流媒体课件与新型流媒体课件的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移动学习流媒体系统客户端功能展示 |
6.1 概述 |
6.2 用户登录与主界面 |
6.3 课程简介 |
6.4 课程流媒体点播 |
6.5 课程论坛 |
6.6 课程资源 |
6.7 流媒体测试与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胜利油田员工网上培训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和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课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在线学习相关技术 |
2.1 E-learning 技术 |
2.1.1 E-learning 的特点 |
2.1.2 E-learning 平台分类 |
2.1.3 E-learning 培训系统的常见系统结构 |
2.2 B/S 体系架构 |
2.2.1 B/S 架构模式 |
2.2.2 B/S 模式的优点 |
2.3 ORACLE 数据库和触发器简介 |
2.3.1 ORACLE 数据库简介 |
2.3.2 ORACLE 触发器简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胜利油田基础网络平台现状 |
3.2 胜利油田网上培训应用平台现状 |
3.3 网上在线培训应用平台功能的需求分析 |
3.3.1 培训计划的需求 |
3.3.2 网上课堂需求 |
3.3.3 在线考试需求 |
3.3.4 培训评估需求 |
3.3.5 课件管理需求 |
3.3.6 信息管理需求 |
3.4 系统性能需求 |
3.5 系统数据需求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4.1 系统设计思路 |
4.2 系统建设目标 |
4.3 系统设计原则 |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5 系统主体框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功能的详细设计 |
5.1 培训计划子系统功能设计 |
5.2 网上课堂子系统功能设计 |
5.3 在线考试子系统功能设计 |
5.4 培训评估子系统功能设计 |
5.5 课件管理子系统功能设计 |
5.6 信息管理子系统功能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编程与实现 |
6.1 网络视频课件关键技术实现 |
6.1.1 流媒体与SMIL 语言简介 |
6.1.2 流媒体课件方案设计 |
6.1.3 流媒体的技术实现 |
6.2 培训评估方法的实现 |
6.2.1 当前流行的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
6.2.2 软硬综合指标的评估功能设计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系统测试 |
7.1 测试的目标 |
7.2 软件测试策略 |
7.2.1 代码审查 |
7.2.2 单元测试 |
7.2.3 集成测试 |
7.3 功能测试举例 |
7.3.1 用户登录测试 |
7.3.2 信息管理模块测试 |
7.3.3 课件管理测试 |
7.3.4 专家讲座模块测试 |
7.3.5 用户管理测试 |
7.4 测试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H.264编码标准的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国内外视频点播技术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视频点播技术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视频点播技术的研究现状 |
三、视频压缩编码技术应用现状 |
第二节 课题的提出 |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主要任务和意义 |
第二章 视频点播系统的技术发展 |
第一节 视频点播系统概述 |
一、视频点播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二、视频点播系统的功能和应用 |
三、视频点播系统的分类 |
第二节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以及H.264标准 |
一、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
二、H.264压缩标准及其技术特点 |
第三节 多媒体数据的存储技术 |
第四节 负载均衡及内容分发技术 |
第三章 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 |
第一节 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 |
一、系统开发采用的模式 |
二、VOD系统服务器端软件需求分析 |
第二节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第三节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一、用户模块设计 |
二、管理模块设计 |
第四节 系统的硬件环境 |
第五节 系统开发工具 |
一、开发平台Microsoft.Net概述 |
二、系统主要开发语言C# |
三、数据库设计 |
第四章 视频点播系统的实现 |
第一节 VOD系统服务器端软件实现 |
一、注册及登陆 |
二、推荐视频和最新视频 |
三、视频检索 |
四、视频的点播 |
五、视频资源的维护 |
第二节 应用总结 |
一、流媒体制作 |
二、后台管理 |
三、用户体验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一、总结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Web远程教学课件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
1.4 选题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2章 流媒体技术概述 |
2.1 流媒体的概念 |
2.2 流媒体技术的主要解决方案 |
2.3 流媒体的传输 |
2.3.1 流媒体传输系统概述 |
2.3.2 流式传输 |
2.3.3 流媒体的传输模式 |
2.3.4 流媒体传输协议 |
2.4 流媒体编码标准 |
2.5 流媒体文件格式 |
2.6 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
2.6.1 在线点播 |
2.6.2 直播课堂 |
2.7 小结 |
第3章 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开发背景 |
3.2 总体结构与功能 |
3.2.1 流媒体课件制作系统的设计思想 |
3.2.2 基于Web 远程教学课件及应用平台设计思想 |
3.2.3 前台信息公告及交互界面的功能模块设计 |
3.2.4 后台信息管理界面功能模块设计 |
3.2.5 系统结构设计 |
3.3 系统开发环境 |
3.4 系统实现的主要工作 |
3.5 流媒体编码方案 |
3.6 流媒体的播放 |
3.6.1 OBJECT 标签的基本格式 |
3.6.2 OBJECT 标签的简化格式 |
3.7 小结 |
第4章 课件制作系统的技术研究与实现 |
4.1 屏幕流/视频流捕获原理 |
4.1.1 用VFW 捕捉屏幕/视频流 |
4.1.2 用DirectX 方式抓屏 |
4.1.3 用VFW 实现视频流捕捉 |
4.1.4 用Windows Media Encoder SDK 实现屏幕流/视频流捕捉 |
4.2 多个流的同步 |
4.2.1 多个流的同步模型 |
4.2.2 符合标准化技术规范的同步媒体技术 |
4.2.3 多媒体课件中多个流的同步实现 |
4.3 课件制作的详细设计 |
4.3.1 Windows Media Encoder SDK 接口类及继承关系 |
4.3.2 用Windows Media Encoder 录制屏幕流课件 |
4.3.3 用Windows Media Encoder 录制视频流课件 |
4.3.4 课件制作系统的功能简介 |
4.4 课件上传的详细设计 |
4.5 课件点播的详细设计 |
4.5.1 点播的原理及服务器的设置 |
4.5.2 流媒体服务器的配置 |
4.5.3 点播页面的实现 |
4.6 删除课件的详细设计 |
4.7 小结 |
第5章 远程教学课件信息平台的实现 |
5.1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5.1.1 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
5.1.2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
5.2 系统的类设计 |
5.2.1 数据库操作类介绍 |
5.2.2 教师类介绍 |
5.2.3 教师注册类介绍 |
5.2.4 管理员类介绍 |
5.2.5 管理员注册类介绍 |
5.2.6 学生类介绍 |
5.2.7 学生注册类介绍 |
5.2.8 课件管理类介绍 |
5.2.9 精品课程介绍管理类介绍 |
5.2.10 电大公告信息管理类介绍 |
5.2.11 论坛管理类介绍 |
5.2.12 有效性检查管理类介绍 |
5.2.13 其它类介绍 |
5.3 系统功能的详细设计 |
5.3.1 角色管理 |
5.3.2 注册管理 |
5.3.3 精品课件介绍及管理 |
5.3.4 电大公告信息介绍及其管理 |
5.3.5 论坛管理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进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H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第二章 考察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基本框架 |
第一节 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 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几对基本关系 |
第三节 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构成模型 |
第四节 考察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基本框架 |
第三章 H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案例呈现 |
第一节 H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组织管理子系统 |
第二节 H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的传播呈现子系统 |
第三节 H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媒体资源子系统 |
第四章 对 H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分析 |
第一节 对 H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内部关系的分析 |
第二节 对 H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外部关系的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反思 |
附录 |
参加H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05年10月课程考试的考点与学习中心情况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10)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研究意义 |
1.1.1 新型学习模式—e_Learning |
1.1.2 多媒体课件资源 |
1.1.3 多媒体网络教学 |
1.2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 |
1.2.1 国内外现代教育技术 |
1.2.2 网络教育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
1.2.3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构建思路 |
1.3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网络和多媒体教室规划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
1.5 本章小结 |
2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 |
2.1 流媒体技术 |
2.1.1 流媒体技术简介 |
2.1.2 流媒体的格式 |
2.1.3 流媒体服务器 |
2.2 IP 组播技术 |
2.2.1 网络体系结构 |
2.2.2 路由协议 |
2.2.3 模型设计 |
2.2.4 问题与发展 |
2.3 非线性编辑技术 |
2.3.1 基本概念和组成结构 |
2.3.2 特点及应用 |
2.4 虚拟局域网(VLAN) |
2.4.1 VLAN 的划分 |
2.4.2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多媒体教学系统的VLAN |
2.5 本章小结 |
3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功能集成 |
3.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
3.2 纯软件多媒体教学网 |
3.3 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 |
3.4 主播教室多画面实时录播系统 |
3.5 WEB 服务器资源管理平台 |
3.6 网管工作站 |
3.7 画面处理器与视频监控系统 |
3.8 多媒体中央控制室 |
3.9 本章小结 |
4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运行效果 |
5 全文工作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四、基于IP面向家庭低带宽的远程课件点播学习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2P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柳永春.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6)
- [2]基于视频会议的网络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胡志洪.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4)
- [3]基于DirectShow的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林美. 华南理工大学, 2012(12)
- [4]移动学习系统iPad终端的设计与实现[D]. 梁敬坤.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5]基于iPad移动学习系统的流媒体课件处理研究[D]. 陈颂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6]胜利油田员工网上培训系统研究与应用[D]. 徐飒.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4)
- [7]基于H.264编码标准的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艳萍.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8]基于Web远程教学课件及其应用研究[D]. 蒋冬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 [9]H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研究[D]. 黄新斌.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10]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研究[D]. 丁红林. 重庆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