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认识改善管理——简论中文期刊工作

提高认识改善管理——简论中文期刊工作

一、提高认识 改善管理——对中文期刊工作的浅见(论文文献综述)

周红利,冷怀明[1](2021)在《增强期刊人文化自信 推进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文中指出"唯论文""SCI至上"导向严重阻碍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中文科技期刊应服务于我国科技创新,服务于中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期刊人肩负着推动科技期刊强国建设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本文就如何办好中文科技期刊,从文化自信视角,分析期刊人文化自信的内涵及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然后从出版导向、中国特色科研评价体系、融合发展、办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思考、提出建议,以期通过增强期刊人文化自信来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

何佳讯,葛佳烨,张凡[2](2021)在《中国学者管理学研究的世界贡献:国际合作、前沿热点与贡献路径——基于世界千种管理学英文期刊论文(2013~2019年)的定量分析》文中提出本文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战略方向下,基于2013~2019年间1000种国际英文管理学期刊483484篇论文(含中国学者32511篇)的纵向文献数据,从世界贡献的角度深入分析中国学者管理学研究的整体发展概况、国际合作以及前沿热点和重要贡献。研究结果显示,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中国管理学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及其份额迅猛增长,与海外合作发表的成果在稳定数量份额的基础上提高了中国学者的主导地位;中国学者引领10个领域共32个前沿热点,主要分布在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及管理交叉学科领域,对世界学界的贡献存在多元路径特征,主要通过使用中国数据、基于中国问题和中国情境,但弱于运用中国理论思想。本文的创新在于涵盖管理学学科门类所有领域,采用数据智能和专家咨询意见结合的多阶段研究方法,重在前沿热点领域挖掘而非侧重个人或机构的绩效评价。本文的结论为中国管理学者要在国际上加强中国理论思想研究和运用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行动指引,也为管理学门类学科发展和科研战略规划提供了若干政策性建议。

黎氏玲(LE THI LINH)[3](2021)在《中文纳入越南国民教育体系的现状、挑战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指海外各国通过颁布法令、教学课程大纲等形式,以大中小学开课、高中会考、汉语专业学历教育、公务员考试等方式,在国民教育体系的各个学段进行汉语教育。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动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越南也不例外。这样会促进了汉语在海外的多层次传播,也增强了各国民众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接受度和认同感,更提升了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力。根据越南培训与教育部的2006年5月5日第16/2006/QD-BGDDT号规定,英语、俄语、法语和汉语等四种外语作为第一外语。因此,自从2006年,汉语正式纳入越南国民教育体系。中文纳入越南国民教育体系的特征为:汉语学习者年龄段扩大,呈现出低龄化趋势;赴中国留学生数量曾家;教学规模有所改变;教学培养模式及教学内容有待发展;越南中覆盖全面、难度和针对性强;越南本土中文教师日益增多,师资队伍有待提高;现代化教学广泛应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呈现多样化趋势;越南河内大学孔子学院课堂需要进一步改善。谈起中文纳入越南国民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方案和策略,笔者发现越南虽然已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但中文考试无论在形式、考试内容、题型上都不够成熟和完善,报考人数也相对较少。另外,在越南开展中文教学的学校及专业分布不均衡,越南中文教师的业务和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以及教材也存在很多不足也是一个大问题。针对中文纳入越南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及措施为教育部门的关于中文考试的相关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在这方面可借鉴其他国家,提高教师的待遇以及加强双方各级院校的汉语交流;增强中文教材的多元性和实用性,针对不同的专业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教材;加强教材的科学性。另外,多多引进电子教材的版权,在某些教学场合,电子教材用起来更方便。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栾嘉[4](2020)在《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几十年高速经济发展,中国开始拓展国家发展战略,把卫生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卫生与健康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并对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创新提出了新要求。科学的医学研究成果是临床决策的指南,也是国家制定卫生政策的依据。作为记载、传播医学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医学科技期刊承载着为各类医疗卫生决策提供证据的重任。然而,我国至今处于临床医学研究证据的“进口国”地位,多年来我国的临床指南主要参照欧美国家的指南或研究结果;我国的临床医学研究的学术影响力与欧美国家相比总体处于较低的水平,中文医学期刊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的质量一直未能获得国际业界的广泛认可。针对于此,本研究旨在对我国医学期刊近年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深入查找并证实我国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聚焦医学期刊编辑部,探讨我国临床研究论文整体质量控制对策。首先,从论文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概念内涵的描述出发,梳理文献,结合专家访谈,对“临床研究论文质量”以及“影响因素”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界定“临床研究论文质量”“质量评价”与“质量影响因素”的概念并丰富其内涵。其次,采用“滚雪球法”抽取中文医学期刊近年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229篇,以研究注册率、伦理审查率、前瞻性研究患者知情同意等数据评价其伦理;以该篇论文发表之前国内同类研究论文篇数评估其创新性;以“国际医学报告清单”评估其报告质量;“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评估其方法学质量并评价其证据强度。结果显示:中文医学期刊近年发表了大量单中心(97.38%)、小样本(单组≤100例占77.3%)、纯阳性结果(99.22%)、高重复性(国内同类研究>10篇占37.11%)、低质量(报告率≤50%占85.15%,高偏倚风险论文占44.10%)的临床研究论文;研究注册率(3.06%)和伦理审查率(16.95%)均低;研究的真实性和严谨性均不可考。再次,结合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田野调查等方式募集、筛选中文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自行设计问卷,对纳入评估的229篇临床研究论文的作者、编辑部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模型显示:作者因素方面,专业阶层(学历、职称)对论文质量的直接影响较弱,而作者科学思维、科研方法学水平、对论文质量有较强的正向影响。机构环境方面,科研政策和组织监管均对论文质量有正向影响;科研资源既能直接对论文质量发挥正向影响,也能通过作用于科研政策和组织监管间接影响论文质量。编辑部(编辑)因素方面,编辑的专业能力、期刊管理水平、审稿人水平均对论文质量有正向影响;格式标准化要求对论文质量有负向影响。最后,采用析因设计证实以上可能因素对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作者与研究机构相关的23项可能影响因素里仅伦理审查1项与论文综合质量相关(χ2=11.075,P=0.010);在编辑部与编辑相关的18项可能因素中,编辑是否具有医学专业背景(χ2=21.533,P=0.000)、医学编辑的统计学水平(t=2.221,P=0.028)、编辑工作时间和精力用于版面形式消耗(t=-3.064,P=0.002)与期刊是否为核心期刊(χ2=4.714,P=0.034)等4项与论文质量显着相关。研究证明:期刊编辑部及编辑相关因素是国内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本研究结果,为控制我国医学临床研究论文质量,针对我国医学期刊编辑部管理构架提出:医学编辑必须具有医学相关专业背景,按照发展要求满足医学编辑数量并进行功能性分工,向学术型方向培养医学编辑等举措建议。针对编辑部审定稿流程提出:中文医学期刊亟待统一临床研究论文录用的基本标准,严格实行临床研究注册制度,复核研究的伦理审查,加强临床研究国际规范、评价工具以及报告清单的认知普及,注明利益冲突以及允许发表阴性结果等举措建议。针对医学编辑的职能拓展提出:医学编辑应在执行论文发表准入标准的同时做好作者教育,并为审稿人提供详细的审稿标准及必要的相关培训等举措建议。从而令中文医学期刊能够严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出口”关,真正服务于“健康中国”。

娜斯佳(Anastasia Vorontsova)[5](2020)在《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学校汉语教学现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无论从哪个视角或方面进行讨论都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更决定其生活品质及生活方式。俄罗斯与中国的教育体系大相径庭,教学方法及采用的教学策略也有所不同,因此很多中国学者、在中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都对俄罗斯汉语教学及课程给予高度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研究包括教学法论、课程内容、教师及学生实际情况等方面,将对中俄语文教学方法的拓展及教育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本研究从七个方面介绍远东地区的哈巴罗夫斯克开设汉语课程的五所高等院校,并对这些高等院校进行调查。具体来说,这七方面包括:一、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目标;二、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内容;三、俄罗斯的评价标;四、俄罗斯远东地区教学环境;五、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方法;六、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师队伍;七、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学习者,包括在哈巴罗夫斯克市开设汉语课程的五所高等院校。虽然本调研的研究领域宽,研究方面广,但本文提供了真实且可信度极高的调查研究数据。截至目前,本研究是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哈巴罗夫斯克市开设汉语课程的五所高等院校汉语教学最具拓展性的唯一研究。本文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价值。对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与不足、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的部分(包括:苏联和俄罗斯评价标准、苏联和俄罗斯教育体系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现阶段总览)进行详细的介绍。第二部分,中俄学者的相关研究。论述了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第三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这部分介绍了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含义及要点,并且指出这些方面与汉语教学的关系及它们对汉语教学的重要性。此外,第三部分的目标是从理论方面分析两要素对语言教学过程的影响(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习得)、俄罗斯汉语教学的状态,并分析俄罗斯汉语教学的主要因素(包括俄罗斯汉语教学目标、俄罗斯汉语教学内容、俄罗斯评价标准、俄罗斯汉语教学环境、俄罗斯汉语教学方法、俄罗斯汉语师资与俄罗斯汉语学习者)。该部分的理论对研究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哈巴罗夫斯克)的研究就是上述汉语教学的因素。因此,第三部分奠定了本研究汉语教学理论的基础。研究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历史。本章介绍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历史、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关键因素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阶段。其发展共有三阶段:第一阶段为汉语教学的发端,即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第二阶段为汉语教学的稳步发展,即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第三阶段为汉语教学的加速发展,即20世纪下半叶至今。这部分还归纳了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四个发展因素(地理因素、人口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此外提出了该地区的三个主要发展特点:一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曲折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形成的缓慢性、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过程的断续性、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现代发展的稳定性);二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迟缓性;三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复杂性(包括两个方面: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复杂性与曲折性、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复杂性与迟缓性的因果关系)。第五部分,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研究。更准确地说,是对该地区汉语教学现状的研究。本部分介绍了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现状的调查,包括七个方面:研究过程、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教学开展概况、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目标定位现状、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教材选择与使用现状、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环境现状、俄罗斯远东地区教学师资现状、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学习者现状。第六部分,俄罗斯远东地区哈巴罗夫斯克汉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并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哈巴罗夫斯克高等院校汉语教学的研究表明,主要问题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目标存在问题(问题有四点:汉语教学目标不清晰、汉语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教学内容脱节、教学目标单一、汉语教学目标制定过低);二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队伍存在问题(问题有四点:汉语教学师资收入低、汉语教学师资从事汉语教学的时间短、汉语教学师资在中国学习汉语的经历少、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师缺乏工具性动机);三是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问题有四点:俄罗斯评价标准缺乏客观性与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教师公平度的判断缺乏明确性);四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课程内容存在问题(问题有四点:汉语课堂上只采用俄文版的汉语教材、汉语教材的听力材料不足、汉语教材不符合教学活动、汉语教材提供的中国文化知识不多);五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教学环境存在问题(问题有三点: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环境缺乏系统性、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环境缺乏能动性、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师行为模式不利于良好的课堂气氛);六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学习者存在问题(问题有四点: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学习者的拼音及声调发音不标准、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学习者汉语语法理解度低、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学习者识字率低、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学习者缺乏学习动机);七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问题有三点:教师的教法单一、不符合教学活动、缺乏现代化)。此外,本部分从本质上解释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第七部分,主要从两方面论述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现阶段对外汉语教学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在论述过程中,作者结合部分教学案例、问题调查结果、访谈结果并加以说明。该部分还介绍了改善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对策及建议。具有七个方面:一、提高高等汉语教学目标的清晰度及适切性(包括两个点:依据不同汉语水平层次设定梯次性教学目标与依据汉语不同需求设定不同功能的教学目标);二、优化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内容;三、优化俄罗斯汉语教学的评价标准;四、改善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环境;五、提高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方法的适切性;六、改善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教师工作条件与提高汉语教师的动机;七、提高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学习者的生活条件与学习效率。研究分析表明,为了在汉语教学过程中获得成效,应该采取对策改进把汉语教学作为第一语言及第二外语的整个过程。需要改进的方面有四个:改进学习汉语学生学习进度的对策、改进汉语教师课程设置的对策、改进办学机构设备的对策。此外,本章也给中国国家汉办提出了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改进建议。综上所述,本文的目的,既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明确该地区汉语教学的所处发展阶段,了解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基本情况,又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探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改进的策略,为俄罗斯汉语教学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可供推广的研究成果。

范梦[6](2020)在《社会资本、制度资本与工人安全行为关系研究 ——工人安全能力的中介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然而,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严峻的生产安全问题,其中,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改善工人的安全行为,提升企业的安全绩效,施工企业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但就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态势而言,安全管理制度实施的有效性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探究制度因素对工人安全行为的作用机理,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对工人安全行为的提升路径,是当前建筑安全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由于施工活动本质上是一个多主体参与的社会化生产活动,工人是施工生产活动的主体,除安全管理制度对工人的安全行为产生约束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网络所形成的非正式规范也会对人的行为产生约束,社会资本作为社会网络资源的集合体,探究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对工人安全行为的重要影响,对于管理者从非正式制度这类软约束方面改善工人的安全行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借鉴社会资本理论与制度资本理论,引入工人安全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管理者制度资本、工人安全能力和工人安全行为之间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首先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研究数据,然后对回收数据进行质量检验,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所提出概念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管理者制度资本对工人安全行为的作用机理及工人安全能力的中介作用,对比分析了嵌入管理者制度资本和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后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变化。再次,基于NetLogo平台构建了变量之间的多Agent仿真模型,探究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和管理者制度资本的动态变化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作用。最后,基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提出了施工安全管理对策与建议,为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如下:(1)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和管理者制度资本分别对工人安全行为有显着影响,且不同维度的影响关系不同。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对工人安全遵守行为的影响不显着,对工人安全参与行为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对工人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管理者制度资本预防类制度和控制类制度对工人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评价类制度对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都有显着负向影响。(2)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和管理者制度资本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共同影响大于单独影响。当嵌入管理者制度资本后,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对于工人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的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结构维度对于工人安全参与行为的显着负向影响有稍许缓和;当嵌入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后,预防类制度、控制类制度和评价类制度对工人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的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评价类制度对安全遵守行为的负向影响不显着,对安全参与行为的负向作用减小。虽然在嵌入其余变量后当前变量的影响都有所减少,但当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和管理者制度资本共同作用时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要大于其分别作用时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3)工人的安全能力在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和管理者制度资本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工人安全能力在结构维度对工人安全参与行为的负向影响作用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在认知维度对工人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的影响作用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但是在嵌入管理者制度资本后,工人安全能力不再中介认知维度对安全行为的影响作用。工人安全能力中介预防类制度、控制类制度对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的正向影响,中介评价类制度对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的负向影响,当嵌入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后,工人安全能力在评价类制度对安全参与行为的负向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4)仿真分析的结果显示了管理者制度资本和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的动态变化对工人安全行为的不同影响作用管理者制度资本和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的提高对于工人安全行为和工人安全能力的提升都有积极的影响,且管理者制度资本的动态变化对于工人安全行为和安全能力影响作用要大于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的动态变化,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对工人安全行为的提升作用可以作为管理者制度资本对安全行为作用的辅助工具;管理者社会资本的动态变化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提高工人安全能力来起作用,而管理者与工人制度资本的动态变化对工人安全能力的影响较小,通过工人安全能力对工人安全行为的提升作用也较弱。管理者制度资本的波动变化与工人安全行为的峰值变化大致呈相反方向。

薛峰[7](2020)在《人工智能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人工智能热议不断。除去直接现实原因外,人工智能热潮背后暗含历史与逻辑的必然性。人工智能是一个历史生成的概念,它首先发轫于古代追求劳动解放的美好夙愿,生长于近代关于身心问题的哲学之辩,实现于现代“图灵测试”的可操作化标准,“后图灵测试”时代人工智能曲折发展的历史表明,技术的发展也会经历“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辩证过程。人工智能哲学领域的基本问题是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问题。人工智能目前在问题求解、模式识别等诸多领域应用广泛。符号主义、行为主义和联结主义三种研究范式之间哲学理念的转换,启示我们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须依赖三种范式的互相融合。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体现在其将劳动理解为实践与哲学思维方式的创建。“智能劳动”同属马克思劳动理论所关涉范畴之内。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都符合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规律。马克思劳动理论时代性展现在其内含的肯定性、批判性和理想性维度,这也是我们能够将其与人工智能现实对接的理论基础。作为时代产物的人工智能,其仍属于人类“对象性活动产物”这一物质范畴。人工智能既具有时代的特殊性,又具有人类劳动产物的普遍性特征。人工智能对劳动的挑战按时间维度可分为短期、中期和远期,按空间维度可从主体(劳动者)、中介(人工智能技术)和客体(人类社会)三个方面来解析。如何运用劳动逻辑应对人工智能挑战,将是马克思劳动理论在智能时代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从劳动本体论看,人工智能无法取代劳动在人类存在论意义上的主体地位;从劳动价值论看,人工智能技术下催生的“智能经济”与“智能劳动”对传统劳动理论的阐释提出新的要求;从劳动幸福论来看,人工智能有利于人的劳动解放、人的劳动尊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回应表明人工智能本质依然符合马克思劳动理论所揭示的一般规律。从生产力来说,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变革劳动者的思维方式,使作为劳动工具的人工智能获得有限的自主性,更拓展了人类劳动对象的时空范围;从生产关系来说,人工智能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更加合理,劳动者地位趋向平等,同时也会推动财富分配方式的转变。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历史和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体现了其历史唯物主义意蕴。人工智能自身面临哲学悖论的解决在于以马克思劳动理论视角为指导,以人类劳动的现实存在为基础。未来人工智能与人类将会组成新的“人机命运共同体”,马克思劳动理论将指导我们处理“后人类中心主义”中的人机关系。

刘微[8](2020)在《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中国英语教育的兴起是中国被迫融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产物。从改变政治外交的被动局面到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主动诉求,英语凭借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藉以近代新学制被正式确立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本文以近代中国早期英语的传播为背景,从香港地区的英语教育着手,对近代中国本土英语学科的建立及教育发展进行全景式勾勒与历时性考察,研究内容既有对英语学科教育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概括,也有对相应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梳理;既有对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整体描述,也有对个别地区、个别教学机构英语教育的深层剖析;既有以英语教育活动为对象的本体研究,也有对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互动关系的探讨;既有对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范式的归纳,也有对其社会功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启示的总结。论文主要内容分述如下:文章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对研究的相关概念与范围进行界定,通过对本选题相关的学术史进行回顾,总结了之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最后交待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英语在中国早期的传播情况。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之间的矛盾催生了近代英语通事与中国洋泾浜英语。本章通过对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梳理,论述了两者在扫除语言障碍、沟通中西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后急需开展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第二章分析了近代中国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笔者对英华书院、马礼逊学堂等几所具有代表性的教会学校进行考察,揭示其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形及特点。此外,还分析了香港地区英语教育政策的变化以及该地区对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产生的影响。第三章探讨了处于起步阶段的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笔者除了对洋务运动时期外语学堂与军事技术学堂的英语教育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还对京沪粤三地的同文馆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通过回顾这一时期教会学校关于“英语教学”问题争论的整个过程,阐述了这次争论对本土英语教育产生的重要意义。第四章论述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制度化的过程。笔者讨论了从清末到民国几次重要学制变革以及不同学制下初等、中等、高等三个不同阶段英语学科教育的情况;分别以南开中学与北京大学为个案,从历史沿革、教学师资、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对这两所学校的英语学科教育进行微观层面分析及历史评价,揭示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水准与运行实态;最后,从经费的筹措与使用探究了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的关系。第五章分晚清时期与民国初中期两个时间段对近代中国的英语教育政策进行了历时梳理,展现其演变进程、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从教育目标、教材使用、教育研究与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总结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第六章从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入手,揭示了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由改制传统书院再到创设新式学堂的发展路径,通过学制的更迭分析不同时期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变化,并结合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格局归纳出近代武汉地区外语学科教育的特点。结语部分是对近代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包括英语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历史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启示。本文通过研究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程,藉以重新审视当下英语学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以历史关照现实。笔者期望在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语境中,科学认识英语学科的地位,挖掘英语学科教育的内涵,通过深化英语学科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在与世界交往的过程中,以英语为通用语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

岳翃[9](2020)在《中文黑体字构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基于东西方文化融合视域下,对中文黑体字视觉识别因素、方法、规律进行的探讨、归纳和总结,亦是对中文黑体字构型的历史与应用性研究。论文首先讨论了中文黑体字形成的历史条件。以对西文无衬线字体与日本哥特体的构型源起与演化过程的相关研究作为起点,着重分析了近代工业社会产生无衬线体外形特征的历史原因和它为中文黑体字构型的发生形成的基础铺垫,同时论证了清末民初是我国中文黑体字构型探索与构建的开启时代。梳理分析了中文黑体字由日本哥特体设计风格移植到汉字的金属活字印刷中,并逐步从标题字体发展成为正文阅读字体的演化过程。讨论了中文黑体字发轫之初的时代背景、技术条件与审美观念,揭示了我国印刷字体构型滞后的原因和亟待解决的历史问题。同时,提出了在不同中文字体技术与传播媒介的背景下,中文黑体字的设计实践在审美观念和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下的新思考。文章又讨论了中文黑体字构型在演变过程中并存的两条线索——即显性线索与隐形线索。显性线索是指科学技术变革为字体设计及整个字体行业变化,而隐形线索是指汉字中审美意趣、艺术流派等内在导向性对字体设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本土化因素对字体文化内涵和底蕴的微调与修正,以及对多种黑体字衍生样式产生的助推,进一步强调了我国传统书法意趣中的人文情怀。文章继而深入讨论了本文的论述重点——中文黑体字构型的量化研究。通过对黑体字的量化参考,以时间为序,将中文黑体字四个时期的代表性构型:金属铅活字、印刷字体、屏显字体、参数化字体作为分析对象,采取图像学研究方法,从字面率、字体灰度、中宫位置、重心位置、阅读速度等方面的具体数值入手进行量化计算与对比分析,通过客观量化总结出黑体字构型的主要特点和构形法则。最后的结论部分对前几章所论述的中文黑体字产的必要条件、技术沿革和文本阅读审美范式的嬗变,以及对量化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并从中提炼出中文黑体字对于我国艺术设计的核心价值和意义等。目的是通过对中文黑体字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希望能借助中文黑体字这一具有典型新的设计案例,形成有利于指导我国艺术设计发展的经验和建议。

张巧宏[10](2019)在《意大利华二代祖语保持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意大利华二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意大利五所中文学校管理者、华二代及其家长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主要围绕家庭语言使用、语言态度、语言管理、语言认同、族群认同、文化认同等方面考察华二代的祖语保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期望为减缓华二代祖语流失速度提供一点参考。调查发现,意大利华二代的中文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均得到均衡发展,令人欣慰的是,华二代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有较高程度的自信。华二代对中文、中国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认同较高,其中族群认同最高,文化认同最低,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更多停留在饮食层面。意大利华侨华人家庭中文环境整体较好,家庭成员的不同代系在华二代的中文保持上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华二代认为学习中文的有效途径是中文语境的双向互动,就学习内容而言,诗歌诵读深受华二代的喜欢。与此同时,家长对华二代的中文教育也存在着很多困惑,具体表现在平衡自己的工作和子女的学习、中意双语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规划子女的教育三个方面。此外,意大利华人社会普遍存在家长忙于工作而未参与华二代的成长教育的问题;中文学校承担着华二代的双语学习、中国人意识形成和道德品质培养的重任,但体系性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基于意大利华二代祖语保持的现状及阻碍因素,笔者尝试着从中文教育、家长和政府三个角度提出解决方案。意大利中文教育可以与国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高校建立合作基地,选派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或研究生去意大利中文学校短期实习或长期任教;开展家长课堂,引导家长科学规划家庭中文教育;我国政府应采取合乎时宜的国籍政策,放宽对双重国籍的限制。

二、提高认识 改善管理——对中文期刊工作的浅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认识 改善管理——对中文期刊工作的浅见(论文提纲范文)

(1)增强期刊人文化自信 推进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期刊人的文化自信是新时代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1.1 期刊人文化自信的内涵
    1.2 期刊人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
    1.3 重塑期刊人文化自信的紧迫性
    1.4 增强期刊人文化自信的意义
2 努力践行期刊人文化自信,推进科技期刊强国建设
    2.1 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是坚定期刊人文化自信的政治要求
    2.2 建立有中国特色科研评价体系是塑造期刊人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2.3 坚持融合发展提高服务能力是增强期刊人文化自信的基础
    2.4 重视办刊人才培养是增强期刊人文化自信的根本保障
        1)携手专家学者一起办刊。
        2)努力选拔和培养擅长新媒体运营的期刊人。
        3)积极进行期刊人才梯队建设。
3 结束语

(2)中国学者管理学研究的世界贡献:国际合作、前沿热点与贡献路径——基于世界千种管理学英文期刊论文(2013~2019年)的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研究方法
四、结果分析
    (一)总体概况与影响力
    (二)国际合作研究概况及特征
        1. 海外合作的地理特征
        2. 国际合作的特征趋势
    (三)中国学者(不含港澳台)引领的前沿热点及重要贡献
        1. 工商管理学科
        2.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3. 公共管理学科与管理交叉学科
        4. 不同学科贡献优势的差异
    (四)中国学者引领前沿热点的贡献路径
        1. 分析框架
        2. 样本总体概况
        3. 具体贡献路径的分析
五、结论和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贡献
    (三)发展路径与政策建议
    (四)不足之处
《中国学者管理学研究的世界贡献:国际合作、前沿热点与贡献路径——基于世界千种管理学英文期刊论文(2013~2019年)的定量分析》附录

(3)中文纳入越南国民教育体系的现状、挑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促进两国经济文化教育交流
        2.推动双边亲密友好来往
        3.对促进世界中文教学研究的发展起着重要桥梁
    (三)研究对象和范围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访谈法
        3.问卷调查法
        4.综合分析法
一、文献综述
    (一)关于中文纳入越南国民教育体系的研究情况
    (二)关于越南中学中文教学情况的研究
    (三)关于越南高校中文教学情况的研究
    (四)关于越南孔子学院的研究
    (五)关于越南中文教师发展的研究
二、越南教育体系机制概况及现状调查
    (一)越南教育体制简介
    (二)国民教育体系的结构框架
        1.学前教育
        2.通识教育
        3.职业教育
        4.高等教育
    (三)中文纳入越南国民教育体系的现状调查
        1.国家相关政策及考试要求
        2.越南中学中文教学现状
        3.越南高校中文教学现状
        4.孔子学院中文教学现状
三、中文纳入越南国民教育体系的特征
    (一)汉语学习者年龄段扩大,呈现出低龄化趋势
    (二)赴中国留学生数量增加
    (三)教学规模有所改变
    (四)教学培养模式及教学内容有待发展
    (五)越南中覆盖全面、难度和针对性增强
    (六)越南本土中文教师日益增多,师资队伍有待提高
    (七)现代化教学法广泛应用
    (八)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呈现多样化趋势
    (九)越南河内大学的孔子学院课堂需要进一步改善
四、中文纳入越南国民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政策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二)中文教学机构及专业分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三)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四)教材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五)中文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六)本土中文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创新点
    (三)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4)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控制相关理论研究
    2.1 临床研究的定义
    2.2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评价概念辨析
    2.3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概念辨析
    2.4 本研究涉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概念及其评价方式
    2.5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控制的概念辨析
    2.6 小结
第3章 中文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现况的抽样调查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我国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质性访谈
    4.1 访谈目的
    4.2 访谈设计
    4.3 访谈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中文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3 研究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我国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建立及作用机理阐释
    6.1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
    6.2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探索性因子分析
    6.3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验证性因子分析
    6.4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及修正
    6.5 修正后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分析
    6.6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关系及机理探讨
    6.7 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
    7.1 研究结论
    7.2 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控制对策
    7.3 本研究的创新点
    7.4 本研究的局限性
    7.5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学校汉语教学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课堂观察法
        (三)半结构访谈法
        (四)问卷调查法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之处
    六、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一)概念界定
        (二)相关说明
第二章 研究现状
    一、参考文献基本情况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俄罗斯汉语教学机构
        (二)俄罗斯汉语教学师资的情况
        (三)俄罗斯汉语学习者的情况
        (四)俄罗斯汉语教材的情况
        (五)俄罗斯汉语教学方法
        (六)俄罗斯远东汉语教学历史
        (七)俄罗斯远东汉语教学内容的情况
        (八)俄罗斯远东汉语教学师资的情况
        (九)俄罗斯远东汉语学习者的情况
    三、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研究不够充分
        (二)研究缺乏整体性
        (三)研究不够深入
第三章 理论基础
    一、跨文化交际理论与汉语教学
        (一)跨文化交际的含义
        (二)跨文化交际的理论要点
        (三)跨文化交际理论对俄罗斯汉语教学的启示
    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汉语教学
        (一)第二语言习得的含义
        (二)第二语言习得教学的理论要点
        (三)第二外语习得理论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三、从所述理论对俄罗斯汉语教学现状进行解构分析
        (一)俄罗斯汉语教学目标
        (二)俄罗斯汉语教学内容
        (三)俄罗斯远评价标准
        (四)俄罗斯汉语教学环境
        (五)俄罗斯汉语教学方法
        (六)俄罗斯汉语教学师资
        (七)俄罗斯汉语学习者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历史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历史阶段
        (一)第一个阶段:汉语教学的发端(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
        (二)第二个阶段:汉语教学的稳步发展(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
        (三)第三个阶段:汉语教学的加速发展(20世纪下半叶至今)
    二、影响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内在因素
        (一)地理因素
        (二)政治因素
        (三)人口因素
        (四)经济因素
    三、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发展特点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迟缓性
        (二)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复杂性
        (三)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曲折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现状调查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的概况
    二、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现状的研究过程
        (一)半结构式观察
        (二)调查对象及选取
        (二)调查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
        (四)调查的信度与效度
        (五)问卷调查的过程
    三、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现状调查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的情况
        (二)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目标的情况
        (三)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内容的情况
        (四)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环境情况
        (五)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方法的情况
        (六)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教学师资的情况
        (七)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学习者的情况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
        (二)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三)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四)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环境存在的问题
        (五)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六)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七)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学习者存在的问题
    二、俄罗斯远东地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目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二)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内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五)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方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六)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教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七)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学习者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提高高等汉语教学目标的清晰度及适切性
        (一)依据不同汉语水平层次设定梯次性教学目标
        (二)依据汉语不同需求设定不同功能的教学目标
    二、优化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内容
        (一)提高汉语教材的系统化
        (二)提高汉语教材的有效度
    三、优化俄罗斯汉语教学的评价标准
        (一)改善俄罗斯的“五分评价标准”
        (二)提高俄罗斯汉语教学评价的客观性
    四、改善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环境
        (一)改进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学校汉语教学环境的管理
        (二)促进汉语教学环境外在因素
    五、提高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方法的适切性
        (一)修订2019年新的《普通高等教育的联邦州教育标准》教学方法的部分
        (二)优化高等院校的配备与教师管理
        (三)促进汉语活动教学及教法
        (四)提高汉语教师的工作有效率
    六、改善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教师工作条件与提高汉语教师的动机
        (一)提高汉语教师福利
        (二)优化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三)提高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师的动机
    七、提高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学习者的生活条件与学习效率
        (一)提高汉语学习者的物质生活状况
        (二)改善生活与学习环境
        (三)提高学习效率
        (四)提高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学习者的动机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时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社会资本、制度资本与工人安全行为关系研究 ——工人安全能力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1.4.1 论文结构安排
        1.4.2 技术路线图
    1.5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安全行为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2.1.1 文献检索
        2.1.2 安全行为的文献计量分析
        2.1.3 建筑施工领域安全行为文献计量分析
    2.2 建筑施工安全行为的研究进展
        2.2.1 安全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2.2.2 安全行为维度划分
        2.2.3 安全行为影响因素
        2.2.4 安全行为其他相关研究
        2.2.5 文献评述
    2.3 制度资本理论的相关研究
        2.3.1 制度资本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2.3.2 制度资本的概念与研究领域
    2.4 社会资本理论的相关研究
        2.4.1 社会资本理论的来源与内涵
        2.4.2 社会资本的测度与研究领域
    2.5 安全能力的相关研究
        2.5.1 安全能力的概念及测度
        2.5.2 安全能力的研究现状
    2.6 其他相关理论
        2.6.1 过程安全管理理论
        2.6.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2.6.3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概念界定与模型假设
    3.1 界定基本概念、维度和研究对象
        3.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3.1.2 基本概念及维度的界定
    3.2 假设提出
        3.2.1 社会资本与安全行为
        3.2.2 社会资本与安全能力
        3.2.3 制度资本与安全行为
        3.2.4 制度资本与安全能力
        3.2.5 安全能力的中介作用
    3.3 概念模型的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量表开发与数据质量检验
    4.1 量表设计
        4.1.1 量表开发过程
        4.1.2 问卷设计过程
    4.2 变量测量题项设计
        4.2.1 解释变量: 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和管理者制度资本
        4.2.2 中介变量: 工人安全能力
        4.2.3 被解释变量: 工人安全行为
    4.3 数据收集
        4.3.1 问卷试调查与最终问卷确定
        4.3.2 误差防范措施
        4.3.3 问卷发放与回收
    4.4 数据质量检验
        4.4.1 数据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4.2 量表信度分析
        4.4.3 量表效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PLS的模型检验
    5.1 方法介绍
        5.1.1 PLS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5.1.2 PLS模型判定标准
        5.1.3 中介作用检验
    5.2 假设检验
        5.2.1 模型拟合优度检验
        5.2.2 模型路径系数检验
        5.2.3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多Agent模型构建与仿真模拟
    6.1 多Agent建模与仿真理论基础
        6.1.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6.1.2 Agent建模与仿真流程
        6.1.3 Multi-Agent建模与仿真适用性分析
        6.1.4 Multi-Agent建模与仿真平台
    6.2 多Agent仿真模型设计
        6.2.1 工人安全行为系统描述及抽象层次划分
        6.2.2 仿真模型构建
        6.2.3 仿真模型参数设置
    6.3 多Agent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6.3.1 基准模式设定与仿真系统验证
        6.3.2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管理启示
    7.1 社会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管理启示
    7.2 制度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管理启示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方向
        8.2.1 不足之处
        8.2.2 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一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7)人工智能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人工智能现象的哲学分析
    第一节 人工智能存在论:由人工智能现象引发的哲学思考
        一 引起人工智能热潮现象的直接现实原因
        二 引起人工智能热潮现象的历史与逻辑必然性
        三 人工智能现象的进一步追问:人工智能存在论
    第二节 人工智能认识论:概念生成史
        一 人工智能发轫于古代追求劳动解放的美好夙愿
        二 人工智能生长于近代关于身心问题的哲学之辩
        三 人工智能实现于现代“图灵测试”的可操作化标准
        四 后“图灵测试”时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哲学启示
    第三节 人工智能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四节 人工智能价值论:研究目标分歧及其现实应用
        一 强弱人工智能的划分
        二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第五节 人工智能方法论:研究范式及其哲学意蕴
        一 三种研究范式:符号主义、联结主义和行为主义
        二 人工智能范式转换依据的哲学原理及启示
第二章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与时代性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一 劳动观念演进史
        二 马克思劳动理论变革的问题逻辑与思想历程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变革内在契合智能时代之需
        一 劳动被理解为实践与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二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三个维度
        三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时代性
第三章 人工智能对劳动的挑战与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回应
    第一节 人工智能对劳动的挑战
        一 弱人工智造成冲击人类现有就业结构的短期挑战
        二 强人工智能造成动摇人类主体地位的中期挑战
        三 超人工智能造成人类生存危机的远期挑战
        四 应对人工智能挑战的劳动逻辑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理论视域下回应人工智能挑战的三个维度
        一 劳动本体论:存在论维度
        二 劳动价值论:经济维度
        三 劳动幸福论:伦理维度
        四 正确处理人工智能三个诠释维度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 马克思劳动三要素理论对人工智能挑战的再回应
        一 人工智能是劳动手段而非目的
        二 人工智能仍属劳动对象范畴
        三 人工智能是对机械性劳动资料的超越
第四章 人工智能为马克思劳动理论注入的新内涵
    第一节 人工智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一 变革劳动者生活和思维方式
        二 劳动工具获得有限的自主性
        三 拓展劳动对象
    第二节 人工智能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更加合理
        二 生产者地位趋向平等
        三 财富分配方式的转变
第五章 余论
    第一节 人工智能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一 人机交互的工作原理体现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二 人工智能发展史体现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三 人工智能的双重属性体现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四 人工智能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第二节 人工智能技术面临的哲学困境及未来通途
    第三节 后人类中心主义时代的人机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20世纪上半叶的相关研究
        (二)20世纪下半叶的相关研究
        (三)近二十年的相关研究
    三、相关界定
        (一)选题研究的语言
        (二)研究的时间跨度
        (三)英语学科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英语在华早期传播的回溯
    一、通事:早期英语的主要操持者
        (一)明清两朝政府机构中的通事
        (二)不同贸易体制下的通事:从澳门通事到广东通事
        (三)从通事到买办:条约时期核心“中介”角色的转移
    二、洋泾浜英语的发展:从“广州英语”到“上海洋泾浜英语”
        (一)中国别式英语:别琴(皮钦)英语、广州英语、上海洋泾浜英语
        (二)洋泾浜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三、洋泾浜英语的传播
        (一)洋泾浜英语的传播途径
        (二)洋泾浜英语的学习读物
    四、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
        (一)清政府政治外交的被动局势
        (二)西学东渐、救国图存的外语需求
第二章 中国英语教育的先声: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
    一、以教会学校为中心的英语教育
        (一)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学
        (二)香港政府对教会学校英语教育的政策
    二、香港英语教育世俗化的转向
        (一)政府对中文学校英语教育的资助
        (二)理雅各计划:突出英语教育
    三、香港早期英语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一)为内地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二)向内地输送外语人才
第三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正式起步
    一、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之滥觞——京师同文馆
        (一)创办的社会背景
        (二)招生、办学及历史沿革
        (三)课程、师资与教学
        (四)办学成效及影响
    二、京沪粤同文三馆之比较
        (一)招生范围与条件
        (二)学年制度
        (三)课程设置
        (四)英语教学
        (五)实践教学
    三、“西艺”学堂的英语教学:以福州船政学堂为例
        (一)教习与学员
        (二)课程体系
        (三)教学特色
    四、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发展:传教士关于英语教学的争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争论的全面爆发
        (三)结果及其影响:“英语”地位的确立
第四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发展
    一、清末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
        (一)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
        (二)各类学校英语教学概览
    二、民国时期英语学科教育的调整与个案分析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的英语学科教育
        (二)壬戌学制及之后的英语学科教育
        (三)中学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南开中学
        (四)高校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北京大学
    三、英语学科教育经费
        (一)教育经费的筹措与来源
        (二)教育经费的使用与开支
第五章 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政策与范式
    一、英语学科教育政策的演变
        (一)晚清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二)民国初中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二、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
        (一)教育目标
        (二)教材使用
        (三)教育研究
        (四)教学评价
第六章 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考察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与武汉地区英语学习的萌发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
        (二)传统书院改制以及英语学习的萌发
    二、新式学堂的创设及其英语学科教育
        (一)外语学堂——从湖北自强学堂到方言学堂
        (二)非外语类学堂
    三、学制的更迭与英语学科教育:从本土学校到教会学校
        (一)不同学制下本土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
        (二)教会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演变
    四、近代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特点
        (一)地方决策者的引领作用突出
        (二)教会教育与官办教育相互渗透、各具优势
        (三)凸显本地“自强”文化特色
结语: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
    一、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9)中文黑体字构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五节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六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西文无衬线字体与日本哥特体的源起与演变
    第一节 西文无衬线字体的源起
        一、石碑文学说
        二、哥特体学说
    第二节 西文无衬线字体的发展
        一、机械化生产与卡斯隆的设计
        二、德国铸字公司与怪诞体
        三、拜尔与通用字体
        四、包豪斯与模块化字体
    第三节 日本哥特体的起源
        一、美华书馆和中文字模的开发
        二、东京筑地文字制造研究所与日本哥特体的开发
        三、修文书局与商务印书馆
        四、金港堂印刷所与商务印书馆
第二章 中文黑体字构型的沿革
    第一节 中文黑体字的过渡时期(1912-1949)
        一、西式铅字活版印刷技术与黑体字的开发
        二、中文黑体字设计的萌芽期
    第二节 中文黑体字的革新时期(1949-1978)
        一、印刷字体审美范式的形成
        二、上海活字字体研究室的成立
    第三节 中文黑体字的繁荣时期(1978-今)
        一、计算机时代的黑体字
        二、互联网时代的黑体字
第三章 影响中文黑体字构型的因素
    第一节 影响黑体字构型的外部因素
        一、图案文字和日本装饰风格
        二、装饰艺术风格
        三、风格派、包豪斯和构成主义
        四、瑞士平面设计风格
    第二节 影响黑体字的内部因素
        一、传统书法的审美意趣
        二、碑学与黑体字设计的民族性构建
        三、传统装饰图案
    第三节 影响黑体字构型的技术沿革
        一、 中文印刷字体的初期探索——铅字印刷
        二、中文排印技术的更迭——照相排版
        三、数字字体的设计开端——点阵字体
        四、数字字体的设计拓展——屏显字体技术
        五、数字字体的设计展望——参数化字体
第四章 中文黑体字构型的量化研究
    第一节 黑体字的字样来源及具体文字
        一、字样的来源
        二、字体的选择标准及具体文字
    第二节 黑体字样的测试与分析
        一、字面率测试
        二、字体灰度测试
        三、横竖比
        四、重心位置
        五、中宫位置
        六、阅读速度分析
        七、黑体字测试小结
第五章 中文黑体字的核心价值与未来展望
    第一节 中文黑体字的历史积淀——人文与技术的交融
    第二节 中文黑体字的核心价值——实用与审美
        一、兼具信息阅读和图形审美的综合载体
        二、联结西方文化和东方传统的视觉符号
        三、代表工业文明和本土设计的中国制造
        四、象征灵感活力和广阔空间的未来字体
    第三节 中文黑体字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一、无衬线字体的中西交互融合
        二、可变量字体的应用范围扩大
        三、中文黑体字的技术根基——从技术在场转向文脉重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意大利华二代祖语保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
    1.5 概念界定
第二章 意大利华侨华人概况
    2.1 意大利华侨华人的移民历史
    2.2 意大利华侨华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2.3 意大利华二代和未成年华裔的基本状况
第三章 意大利华二代祖语保持研究问卷调查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实施
    3.2 调查数据的分析及讨论
    3.3 问卷调查的结论
第四章 意大利华二代祖语保持研究访谈
    4.1 访谈设计及实施
    4.2 访谈结果及分析
    4.3 访谈结论
第五章 意大利华二代祖语保持的建议
    5.1 多方合力,改善意大利中文学校办学困境
    5.2 开展家长课堂,积极引导华一代转变观念
    5.3 完善国籍法,放宽对双重国籍的限制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意大利华裔祖语保持调查(学生卷)
附录二 意大利华裔祖语保持调查(家长卷)
附录三 意大利中文学校教学情况调查(校长卷)
致谢

四、提高认识 改善管理——对中文期刊工作的浅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增强期刊人文化自信 推进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J]. 周红利,冷怀明. 编辑学报, 2021
  • [2]中国学者管理学研究的世界贡献:国际合作、前沿热点与贡献路径——基于世界千种管理学英文期刊论文(2013~2019年)的定量分析[J]. 何佳讯,葛佳烨,张凡. 管理世界, 2021(09)
  • [3]中文纳入越南国民教育体系的现状、挑战与对策[D]. 黎氏玲(LE THI LINH).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对策研究[D]. 栾嘉.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
  • [5]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学校汉语教学现状研究[D]. 娜斯佳(Anastasia Vorontsova).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6]社会资本、制度资本与工人安全行为关系研究 ——工人安全能力的中介作用[D]. 范梦.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7]人工智能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影响研究[D]. 薛峰.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D]. 刘微. 武汉大学, 2020(07)
  • [9]中文黑体字构型研究[D]. 岳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10]意大利华二代祖语保持研究[D]. 张巧宏. 暨南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提高认识改善管理——简论中文期刊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