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海财险公司实行保险车辆道路交通事故伤者抢救服务卡(论文文献综述)
谢婷[1](2017)在《商业车险费率改革下A财险公司车险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汽车已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国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为我国机动车辆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机动车辆保险是我国财产险市场上的最主要的险种,其保费收入一直位居财产险首位。车险业务的运营状况直接影响整个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效果,在商业车险费率改革驱动下,研究财险公司在车险费改中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又如何有效应对从而改善车险业务发展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选择A财险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车险费改经验的充分研究,分析总结本次车险费改与以往的异同以及对A财险公司车险市场的影响。本文针对此次商业车险费率改革下A财险公司车险业务的经营现状,对费改内容前后进行对比研究。运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A财险公司在新环境下的车辆保险业务的发展状况。通过宏观环境及竞争环境分析了解A财险公司车险业务的外部营销环境,通过内部营销环境分析和问卷调查探寻影响A财险公司车险业务营销策略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探究隐藏在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其次,基于精准营销4C理论和精准营销建立车险业务策略改善的思路框架,提出改善的目标和原则,并从营销渠道、产品定价、产品差异和服务成本四方面内容进行具体改善,为A财险公司的车险业务能够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最后给出A财险公司车险业务发展策略改善方案的具体实施措施和实施保障,以确保改善方案的有效长期执行。本文研究思路不仅限于A财险公司的车险业务,其他保险经营主体对研究成果的效仿也可以推动保险行业的优化升级,更好的服务满足客户需求,适应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因此,对广大消费者,乃至整个保险行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于波[2](2012)在《湖南省交强险运营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我国第一个法定强制保险,交强险自200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便一直备受社会公众关注,主要集中在费率拟定和保障范围两方面。尽管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交强险业务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其经营不是很顺畅,湖南省也不例外,湖南省的亏损程度之深严重影响到了交强险业务的开展,系统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非常必要。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在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基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该保险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伤的赔偿责任追究原则以及该保险制度的特征和意义;同时还对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几个国家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这些国家在实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后所累积的主要经验;详叙了我国交强险发展的坎坷过程和现状,通过和全国的比较,认真剖析了湖南省交强险这几年的经营状况,重点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针对湖南省乃至全国交强险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在最后一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冀能对如何完善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保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游桂云[3](2009)在《环境责任保险模式选择与定价研究》文中认为环境责任保险是一种运用现代保险制度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政策。从上世纪60年代产生至今的四十多年中,欧美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瑞典、芬兰、英国、法国都先后开展了环境责任保险的业务实践与制度建设,积累了不少经验。而在我国十几年的实践中,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推进环境责任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必须要理论先行。论文遵循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综合运用环境经济学、保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环境责任保险模式选择和定价进行系统而有深度的研究。除0章和13章分别属于介绍和总结性的内容外,主体内容由12章构成,可大致分为三个模块:理论分析、模式选择和定价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是一种运用经济理论促进环境保护的制度。与其他环境经济政策相比较,环境责任保险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也有其相对的局限性。(2)我国的环境责任保险模式选择建议:性质上确定为政策扶持下的商业化运作;推行上强制模式与自愿模式相结合;经营主体方面,采用“官办民营”式的特设主体经营;保险责任范围逐步扩展;与普通公众责任保险的关系:独立;与环境保护基金的关系:协同运作。(3)期权定价方法考虑了传统计量方法中所忽略的价值,是传统定价方法的一种延伸,但它在计算过程中需要预测保险标的资产的未来价值,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期权定价方法并不是对传统费率厘定方法的否定,二者互为补充、对照。总而言之,保险费率的期权定价方法的最大价值在于为保险费率的定价开启了一条新的道路。(4)在环境责任保险的具体定价方法上,单纯运用逐一法或分类法都会面临现实困难。结合运用逐一法和分类法可实现定价相对准确和相对经济的双重目标。并且,广泛实施的环评工作,使得结合运用具有实践支持条件。(5)对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行业的环境责任保险定价实证研究表明,只要数据充分,方法合理,可以对环境责任保险科学定价,技术上的障碍可以突破。只要各方努力推动,环境责任保险经营技术会愈加成熟,这项制度会在我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论文的主要创新和贡献在于:(1)提供了新颖而系统的模式选择分析目前既有的关于中国环境责保险模式选择的研究,多限于从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本身去探讨。与既有研究不同,论文在对中国环境责任保险模式研究的过程中,分别从保险制度效率理论、市场条件、国际比较、相近业务参考四个维度分析,分析视角新颖而系统。特别是在论证环境责任保险与农业保险在正外部性、公益性、风险异质性、与巨灾联系密切等多方面存在相似性的基础上,提出环境责任保险的模式选择应当借鉴农业保险的经验教训,使得研究不再局限于纯理论层面的讨论,与现实更加贴近。(2)提供了现实而可行的定价方法思路目前既有的关于环境责任保险定价的研究,多强调定价中的困难,少回答如何克服困难;少量模糊的观点倾向于强调环境责任的风险异质性突出,应当采用逐一法定价。与既有观点不同,论文明确提出环境责任保险可以采用分类法与逐一法相结合的定价方法。这个思路的特点在于:既承认逐一法的不可替代性,也强调一定条件下分类法定价的可行性。逐一法与分类法相结合,既可以保证环境责任保险定价的相对准确和公平,也可以控制定价成本,提高定价可行性。分别对采用两种方法的定价过程进行了设置,提高了环境责任保险定价的现实可行性,正面回答了“如何解决定价困难”的问题。(3)进行了分类法定价理论和实证研究对环境责任保险的分类法定价理论过程进行了分析,结合运用保险精算定价理论和B-S期权定价理论,对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行业环境责任保险定价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有参考价值的结论。其中,将精算定价和B-S期权定价结合运用的思路,对于一般的财产责任保险定价具有借鉴价值。
李昕[4](2006)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许多国家都已经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赋予了机动车三者险强制性的特征,并分别建立了各自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强制三者险)制度。各国的实践证明:机动车强制三者险制度不仅能够有效地分散交通事故加害人的损害赔偿风险,而且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在我国,机动车强制三者险制度还尚未建立。这主要是因为《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和《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至今未颁布实施,制度的建立缺乏必要的实施细则。然而,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巨额损失、人身损害赔偿额度的增加、保险公司车险经营中遇到的困难等等我国的现实情况要求尽快建立强制三者险制度。显然,制度的建立离不开理论研究,但国内对强制三者险制度理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对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理论进行深入探讨,是一件具有很强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工作。正是基于此,笔者通过对机动车强制三者险制度理论知识系统地梳理,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国内外的实际发展状况,在本文中论证了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制度建立的具体措施提出了几点政策性建议。本文的内容构架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章内容是文章的导言部分。主要论述了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从第二章开始至文章结尾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内容。第二章是对机动车强制三者险基本理论的文献综述。该部分从机动车强制三者险制度的特征和价值出发,先后对机动车强制三者险的定义,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制度与机动车三者险的联系,机动车强制三者险的保险事故以及受害人有无直接请求权的问题进行综述。第三章将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机动车强制三者险制度的发展实践作为参照对象,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得出了对我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建立的一些启迪。同时,概述了我国三者险发展的现实情况。第四章是对我国建立机动车强制三者险制度必
汝永才[5](1998)在《青海财险公司实行保险车辆道路交通事故伤者抢救服务卡》文中认为
二、青海财险公司实行保险车辆道路交通事故伤者抢救服务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财险公司实行保险车辆道路交通事故伤者抢救服务卡(论文提纲范文)
(1)商业车险费率改革下A财险公司车险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机动车辆保险的相关概念 |
2.1.1 机动车辆保险的概念 |
2.1.2 机动车辆保险综合成本率的概念 |
2.1.3 机动车辆保险赔付率的概念 |
2.2 SWOT分析法 |
2.2.1 SWOT分析法的概念 |
2.2.2 分析模型 |
2.3 精准营销的概念及4C理论核心思想 |
2.3.1 精准营销的概念 |
2.3.2 “4C”理论的核心思想 |
第3章 商业车险费率改革对A公司车险业务的影响分析 |
3.1 A财险公司概况 |
3.2 商业车险费率改革的核心及主要变化点 |
3.2.1 商业车险费率改革的核心 |
3.2.2 商业车险费率改革的主要变化点 |
3.3 商业车险费率改革对A财险公司车险业务的影响 |
3.3.1 积极影响 |
3.3.2 消极影响 |
第4章 A财险公司车险业务营销环境分析 |
4.1 A财险公司车险业务外部营销环境分析 |
4.1.1 宏观环境分析 |
4.1.2 竞争环境分析 |
4.2 A公司车险业务内部营销环境和调研分析 |
4.2.1 A财险公司车险业务内部营销环境 |
4.2.2 A财险公司车险业务内部调研 |
4.3 A财险公司车险业务SWOT分析 |
4.3.1 优势S(Strengths) |
4.3.2 劣势W(Weaknesses) |
4.3.3 机会O(Oppotunities) |
4.3.4 威胁T(Threats) |
4.3.5 SWOT矩阵分析 |
4.4 A财险公司车险业务营销策略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1 营销渠道方面存在的问题 |
4.4.2 产品定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
4.4.3 产品差异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
4.4.4 服务成本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A财险公司车险业务营销策略改善 |
5.1 策略改善基本思路 |
5.1.1 改善经营观念 |
5.1.2 改善经营制度 |
5.1.3 改善技术水平 |
5.2 策略改善目标和原则 |
5.2.1 改善目标 |
5.2.2 改善原则 |
5.3 策略改善的具体内容 |
5.3.1 营销渠道的改善策略 |
5.3.2 产品定价的改善策略 |
5.3.3 产品差异化的改善策略 |
5.3.4 服务及成本的改善策略 |
第6章 A财险公司车险业务营销策略的实施措施与保障 |
6.1 车险业务营销策略实施的措施 |
6.1.1 全员树立维系客户关系的意识 |
6.1.2 强化服务管理体系 |
6.1.3 明确“客企双赢”的营销思路 |
6.1.4 重视内部营销 |
6.2 车险业务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 |
6.2.1 服务体系的保障 |
6.2.2 信息技术的保障 |
6.2.3 激励机制的保障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调查问卷 |
(2)湖南省交强险运营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及其特征 |
2.1 建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意义 |
2.2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
2.2.1 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保险制度的起源 |
2.2.2 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因 |
2.3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特征 |
2.4 交强险制度所体现的社会价值 |
第3章 国际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保险制度比较及启示 |
3.1 美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
3.2 英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
3.3 日本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 |
3.4 德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
3.5 台湾地区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保险 |
3.6 对我们的启示 |
3.6.1 制度原则方面启示 |
3.6.2 经营模式方面启示 |
第4章 湖南省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发展现状分析 |
4.1 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发展 |
4.1.1 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建立 |
4.1.2 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现状 |
4.2 湖南省交强险的经营现状 |
4.2.1 湖南省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 |
4.2.2 交强险承保情况分析 |
4.2.3 湖南交强险效益分析 |
4.3 湖南省交强险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3.1 存在问题 |
4.3.2 湖南省交强险经营亏损主要影响因素 |
4.3.3 湖南省交强险经营亏损原因分析 |
4.4 湖南省交强险经营对保险公司绩效考核的影响 |
4.4.1 保险公司绩效考核方式 |
4.4.2 不同考核方式对其绩效的影响 |
4.4.3 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5章 改进湖南省交强险经营的对策建议 |
5.1 逐步改革完善费率机制 |
5.2 完善公司经营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 |
5.3 加大监管力度,改善交强险拒保或搭售现象 |
5.4 实行市场化经营下的交强险代办模式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环境责任保险模式选择与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1 环境保护的一般经济政策与金融保险政策 |
1.1 环境科学与经济学的融合发展 |
1.1.1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
1.1.2 环境科学与其他科学的融合 |
1.1.3 环境科学与经济学的融合发展 |
1.2 环境保护的一般经济政策 |
1.2.1 收费手段 |
1.2.2 环境税 |
1.2.3 补贴手段 |
1.2.4 排污权交易 |
1.2.5 押金-退还制度 |
1.2.6 鼓励金制度 |
1.3 环境保护中的金融保险手段 |
1.3.1 环境项目BOT 融资 |
1.3.2 证券手段 |
1.3.3 环境保险与环境责任保险 |
2 环境责任保险的属性与效应比较 |
2.1 经济属性 |
2.1.1 基于社会互助的风险分散机制 |
2.1.2 以特定的环境责任风险为处理对象 |
2.1.3 以风险分散和组织损失补偿为根本职能 |
2.1.4 以准确复杂的计算技术和经营技术为保障 |
2.1.5 伴随重要的资金融通职能和防灾防损职能 |
2.2 制度特征 |
2.2.1 具有正外部性 |
2.2.2 具有社会公益性 |
2.2.3 模式多样性 |
2.2.4 技术复杂性 |
2.2.5 需要政府扶持 |
2.3 与其它环境经济手段的效应比较 |
2.3.1 与环境税收和排污收费的比较 |
2.3.2 与补贴手段的比较 |
2.3.3 与排污权交易的比较 |
2.4 在环境保护中的优势与局限性 |
2.4.1 优势 |
2.4.2 局限性 |
3 环境责任保险在中国的实践历程与前景分析 |
3.1 实践历程 |
3.1.1 起步(1991~1995) |
3.1.2 停滞(1996~2005) |
3.1.3 重新发展(2006 年以来) |
3.2 我国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意义 |
3.3 中国环境责任保险发展前景分析 |
3.3.1 多种因素推动 |
3.3.2 现实障碍明确而具体 |
4 环境责任保险模式选择:理论分析 |
4.1 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 |
4.1.1 政策性保险的优势与成本 |
4.1.2 商业性保险的优势与成本 |
4.1.3 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主要适用范围 |
4.2 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 |
4.2.1 强制模式的优势与成本 |
4.2.2 自愿模式的成本效率 |
4.3 特设主体专营与普通主体兼营 |
4.3.1 普通主体兼营的优势与成本 |
4.3.2 特设主体经营的优势与成本 |
5 环境责任保险模式选择:市场条件 |
5.1 宏观经济发展 |
5.1.1 经济总量 |
5.1.2 人均GDP 增长水平 |
5.1.3 税收收入及增长 |
5.1.4 居民消费价格涨跌 |
5.2 企业盈利状况 |
5.3 保险市场发展状况 |
5.3.1 水平指标 |
5.3.2 资产机构与从业人员 |
5.3.3 保险业务构成 |
5.3.4 地区间平衡 |
5.4 各方主体接纳程度 |
5.4.1 环保部门 |
5.4.2 企业 |
5.4.3 保险公司 |
5.4.4 保监部门 |
6 环境责任保险模式选择:国际比较 |
6.1 西方主要国家环境责任保险发展状况 |
6.2 西方国家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比较 |
6.2.1 强制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
6.2.2 任意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
6.2.3 强制保险制度与财务保证相结合 |
6.2.4 制度条款比较 |
7 环境责任保险模式选择:相近业务参考 |
7.1 农业保险与环境责任保险的比较 |
7.1.1 经济属性特征相近 |
7.1.2 风险特征相近 |
7.1.3 经营目标相近 |
7.1.4 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严重 |
7.1.5 推行条件与发展规律相近 |
7.2 农业保险的实践历程与经验教训 |
7.2.1 农业保险的实践历程 |
7.2.2 农业保险的经验教训 |
8 中国环境责任保险模式选择 |
8.1 性质:政策扶持下的商业化运作 |
8.1.1 需要政策扶持 |
8.1.2 政策性保险范围不宜过大 |
8.1.3 更接近于农业保险 |
8.1.4 与国际接轨的趋势 |
8.2 模式:强制模式与自愿模式相结合 |
8.2.1 纯粹强制模式或自愿模式的弊端 |
8.2.2 强制模式 |
8.2.3 自愿模式 |
8.3 经营主体:“官办民营”式的特设主体经营 |
8.4 保险责任范围:逐步扩展 |
8.5 与公众责任保险的关系:独立 |
8.6 与其他制度(环境保护基金)的关系:协同运作 |
9 国外财产责任保险定价理论发展 |
9.1 精算定价理论 |
9.1.1 精算原理 |
9.1.2 非寿险精算定价过程 |
9.2 风险效用定价理论 |
9.3 金融定价理论 |
9.3.1 保险CAPM 定价模型 |
9.3.2 期权定价模型 |
10 环境责任保险定价技术与定价方法选择 |
10.1 环境责任保险定价难点 |
10.1.1 保险金额难确定 |
10.1.2 事故损失难计算 |
10.1.3 风险异质性突出 |
10.1.4 数据积累过少 |
10.2 环境责任保险定价技术选择 |
10.2.1 对主要财产责任保险定价理论的评价 |
10.2.2 期权定价与精算定价结合 |
10.3 环境责任保险定价方法选择 |
10.3.1 结合运用的原因 |
10.3.2 结合运用的具体方式 |
11 分类法环境责任保险定价 |
11.1 风险分级 |
11.2 保险金额确定 |
11.2.1 国外环境责任保险金额确定 |
11.2.2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金额确定 |
11.3 免赔额的确定 |
11.4 附加费率的确定 |
11.5 无风险利率的选择 |
11.6 定价调整策略 |
11.6.1 基于损失额的BMS |
11.6.2 基于损失次数的BMS |
12 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行业环责险定价实证研究 |
12.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12.2 损失计算 |
12.2.1 计算原则 |
12.2.2 直接经济损失计算标准 |
12.2.3 人员伤亡损失计算标准 |
12.2.4 清污费用计算标准 |
12.2.5 损失计算结果 |
12.3 精算法费率厘定 |
12.3.1 考虑保险金额和免赔额后的损失调整 |
12.3.2 损失金额的拟合及预测 |
12.3.3 损失频率拟合与预测 |
12.3.4 保额损失率确定 |
12.3.5 风险附加 |
12.3.6 费用附加 |
12.3.7 总费率 |
12.4 B-S 模型定价 |
12.4.1 损失统计 |
12.4.2 模型调整 |
12.4.3 波动率确定 |
12.4.4 以1 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无风险利率 |
12.4.5 以SHIBOR 为无风险利率 |
12.5 实证结果分析 |
13 结论与展望 |
13.1 研究结论 |
13.2 创新与贡献 |
13.3 问题与不足 |
13.4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4)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国内外的立法背景 |
1.1.2 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
1.1.3 国内研究状况及本文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本理论的文献综述 |
2.1 机动车强制三者险制度的特征及价值 |
2.1.1 机动车强制三者险制度的特征 |
2.1.2 机动车强制三者险制度的价值 |
2.2 机动车强制三者险的定义 |
2.2.1 被保险人的界定 |
2.2.2 第三者的界定 |
2.2.3 保障范围的划分 |
2.2.4 追偿权的行使 |
2.2.5 险种的性质 |
2.3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制度与机动车三者险 |
2.3.1 民事责任归责原则与责任保险的发展 |
2.3.2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归责原则对机动车三者险的影响 |
2.4 机动车强制三者险的保险事故 |
2.4.1 责任保险的保险事故概述 |
2.4.2 机动车强制三者险的保险事故 |
2.5 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有无直接请求权 |
2.5.1 否定说 |
2.5.2 肯定说 |
第3章 美、日、台强制三者险制度概述 及我国三者险发展状况 |
3.1 美、日、台机动车强制三者险制度概述 |
3.1.1 美国按州政府行政管辖范围划分的强制保险制度 |
3.1.2 日本实行“国家再保险制度”的强制保险制度 |
3.1.3 我国台湾地区的“限额无过错责任制”的强制保险制度 |
3.1.4 从美、日、台机动车强制三者险制度得出的结论 |
3.2 我国机动车三者险的发展现状 |
3.2.1 全国的基本情况 |
3.2.2 上海市机动车强制三者险的实施情况 |
3.2.3 北京市机动车三者险的现状 |
第4章 我国建立机动车强制三者险制度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4.1 建立制度的必要性 |
4.1.1 交通事故的频发要求尽快建立三者险制度 |
4.1.2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的发展须要三者险制度的跟进 |
4.1.3 机动车三者险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呼唤三者险制度尽快建立 |
4.2 建立制度的可行性 |
4.2.1 《道交法》的颁布实施为制度的建立提供法律依据 |
4.2.2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制度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 |
4.2.3 车险市场的逐步成熟为制度的建立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5章 对建立我国机动车强制三者险制度 的政策性建议 |
5.1 对保险费率和责任限额应实行统一、灵活的政策 |
5.1.1 实行统一的有浮动的费率 |
5.1.2 实行统一的责任限额 |
5.2 关于经营原则与经营模式的政策建议 |
5.2.1 经营中应采用“不盈利,不亏损”的原则 |
5.2.2 应建立代办式的经营模式 |
5.3 细化赔偿办法 |
5.3.1 建立无过错责任制的赔付原则 |
5.3.2 明确赋予受害人第三者直接请求权 |
5.3.3 解决追偿成本问题刻不容缓 |
5.3.4 法定免责条款 |
5.4 应尽快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 |
5.4.1 拓宽基金来源 |
5.4.2 确立以公安部为基金管理主体的运营模式 |
5.4.3 科学制定基金的支付标准 |
5.5 其他方面的政策建议 |
5.5.1 对经营者实行税收优惠 |
5.5.2 建立行业交通安全数据信息平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青海财险公司实行保险车辆道路交通事故伤者抢救服务卡(论文参考文献)
- [1]商业车险费率改革下A财险公司车险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谢婷. 东北大学, 2017(06)
- [2]湖南省交强险运营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D]. 于波. 中南大学, 2012(03)
- [3]环境责任保险模式选择与定价研究[D]. 游桂云.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4]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D]. 李昕. 中国人民大学, 2006(10)
- [5]青海财险公司实行保险车辆道路交通事故伤者抢救服务卡[J]. 汝永才. 中国保险, 1998(01)
标签:强制保险; 责任保险; 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保险; 道路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