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安部 国家教委 劳动部 广播影视部关于广泛宣传《消防安全20条》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廉晓红[1](2019)在《中国共产党党组制度的历史考察》文中提出中共党组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制度形式,是中国共产党从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基础上的一个重要制度创造,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非党的组织和机构中得到贯彻执行的重要途径。中共党组的存在以及发展壮大,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坚强有力的重要抓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组织和制度保障。本文对中共党组制度的研究置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各个大的时代背景之中,通过运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中共党组发展情况进行了宏观的历史考察和认真的梳理总结,积极探究中共党组独具特色的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共党组发展可以分为提出确立、发展承续、全面建立、弱化撤销、曲折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发展等六个不同阶段的观点。在中共党组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本文力求厘清中共党组在这个时期发展的脉络,研究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在提出确立阶段,中共党组组织建设先于制度完善的特点非常突出,在中共四大正式提出中共党组的前身——中共党团的概念之前,中共党团就已经在革命斗争实践中成立了。在发展承续阶段,中共七大正式将中共党团更名为中共党组,开始了中共党组发展的新里程。在全面建立阶段,中共党组与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背景同频共振,为适应革命战争和国家建设的需要,掀起了全面建立的热潮。在弱化撤销阶段,受毛泽东几次重要批示的影响,中共党组从全面建立开始走向逐步弱化,最终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政治环境下再无存在和发展的空间而被迫全部撤销。在恢复发展阶段,中共党组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在政治体制改革构想的影响下,中共党组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党的十三大后经历了再次被撤销的命运,只不过这次撤销范围较小,局限在政府机关的范围之内。1989年政治风波结束后,党中央吸取教训,加强对中共党组的建设,中共党组又逐步走向规范有序的发展道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发展阶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党中央加强了对中共党组制度的规范化建设,研究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这是第一部完整系统的中共党组制度规定,为中共党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在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共党组的发展有过坦途,更经历过挫折,有过全面建设的大好形势,更经历过被全面撤销的艰难境地。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艰难曲折的过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共党组展现出了异乎顽强的生命力,朝气蓬勃地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彰显了中共党组制度本身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指导下,中共党组必将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完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房厦[2](2019)在《公安政治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治传播是推动政治文明进程的重要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政治实践中不断发展,其中包括国家有效运用公安机关及警察权展开社会安全治理,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政治文明。当前,在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变化的影响下,显现了现有公安政治传播效能的不足。急需通过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将公安政治传播提升到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与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相融合的新境界,才能更有效地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实现公安机关的治理效能。公安政治传播的角色已经发生变化,它不再是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初期的宣传者或控制者,更多的是成为了一种现代性的国家治理手段。隐藏在中国公安政治传播背后的深层次问题,需要从更宏观的政治传播理论视角展开研究,不是单独以传统的“媒介中心论”去分析能够做到的。结合历史与时代背景,本文将拉斯韦尔的经典“5W”传播模式理论框架融入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展开分析。本文着重分析归纳了中国公安政治传播的一般规律、现阶段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之策。本研究首先提出公安政治传播的概念界定,以及我国公安政治传播研究的分析框架。其次,梳理政治传播的理论借鉴与中国公安政治传播历史演进。阐述建党以来公安政治传播的发展过程。最后,在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指导下,借鉴了西方政治传播研究中的结构要素理论以及传播效果理论,尝试从中国特色的政治传播理论视角,探索公安政治传播的方向、功能目标、传播系统、运行特质、难题挑战与破解路径,构建出了关于中国公安政治传播的认识模型。公安机关通过建立公安政治传播矩阵、借助组织传播通道和媒介通道发起政治传播活动,并试图对政治传播效果进行评估。公安政治传播的受众随时代变化也形成了新的特点,本文从作为自主性力量的公众舆论和公安政治传播舆论领袖两个方面对公安政治传播受传者展开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第一,公安政治传播的特殊性。公安政治传播不同于普通的大众传播,首先是公安政治传播的一体两面性——内容输出和信息管理。这是公安政治传播制度一直延续并且难以撼动的结构性安排,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政治功能。无论面对何种新形势,公安政治传播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来研究和发展,公安政治传播必须承担起维护国家根本性政治制度的重要职责,这是公安政治传播必须遵循的政治原则。其次是公安政治传播对保密原则的把握。必须在不影响警察执法权的正确行使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合理的公众知情权。第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安政治传播的功能目标主要包括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巩固公安机关的社会治理权威合法性基础以及塑造现代化的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形象。第三,公安政治话语主要体现为权威性、时代性、自我独白的特征。新媒体时代公安政治话语有去中心化的趋势。第四,公安政治传播的效果评估应该从微观效果和宏观效果两个角度去考量,不应局限于西方的“媒介中心论”,要关注宏观治理效果,既要谋求特定支持,也需要谋求散布性支持,两者要相辅相成。第五,安全环境和媒介环境的变迁,为公安政治传播体系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公安政治传播的权威性面临挑战、公众对警察政治价值认识存在偏颇、组织渠道的传播效果弱化、受众特征变化带来新的挑战、公安政治话语缺乏创新。第六,创新公安政治传播的有效路径包括:重新定位理念目标,构建以“程序——法理”为中心的合法性谋求模式;优化公安政治传播体系;探索公安政治传播的新运行机制、新的话语体系、新的运作模式以及新的效果评估方法。本文对公安政治话语的大数据分析是公安政治传播研究中的一个新的尝试。研究对《人民公安报》的公安政治话语通过Python程序进行大数据分析,并将报纸的文本分析结果以词云图、热词趋势表等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展示该报报道公安工作的一些特征,归纳总结出公安政治传播中的政治话语特征,呈现出本文大数据分析方法的新特点。
孙晓园[3](2018)在《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文本分析》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而办好学前教育,更好地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有赖于国家的学前教育政策作为支撑。建国后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学前教育政策和法规,这些政策和法规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当前我国教育立法修订的关键时期,系统回顾和分析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文本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着手,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费尔克拉夫三向度话语分析法和扎根理论分析法研究了建国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主题变迁及其背后的政策话语演变逻辑和社会实践逻辑;探讨了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文本发布的外部特征、学前教育政策文本的主题变迁过程及规律、学前教育政策演变过程中政策话语的嬗变规律及不同界别人群的政策话语特征等问题。研究发现,我国学前教育政策制定体现出以教育部为核心、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制定的特征,政策文本的形式以“通知”、“意见”居多,多为非强制性的管制政策。学前教育政策的生产经历了“探索起步-恢复发展-改革调整-快速发展”四个阶段,各阶段政策关注主题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迁。我国学前教育政策话语嬗变体现出从追求基本规范的保障性政策话语到追求效率和优先发展的发展性政策话语,再到追求普惠、公平和幼儿个体发展的公平性性政策话语的变迁过程。以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文本为例的分析还发现,不同界别人群对学前教育政策文本内涵和话语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文对我国未来的学前教育政策做出展望:幼儿教育扶持、幼儿教师政策将是政策关注热点;学前教育政策话语将“公平、效率、质量”兼顾;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将主要关注“质”、“量”的提升及资源分配的均衡。同时建议: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政府监管统筹和群众监督、为学前教育提供立法保障、多途径协调各方利益主体及其政策价值观等。
沈怡君[4](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影立法研究》文中提出电影的三种属性(宣传属性、商品属性、艺术属性)使得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历来受到特别的重视。电影立法作为一种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活动,与电影业发展形成了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电影立法的变化对电影业发展起到了规范、引导、推动等作用,另一方面,电影业的变化又向电影立法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1979年至今,我国电影业经历了从体制内调整到市场化开放再到产业化发展的历史阶段,电影立法也经历了微观管理到宏观调控的转型。2016年11月7日,《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出台翻开了电影业发展新的一页。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电影法律法规文本的梳理、电影业发展的历史研究厘清我国电影立法与电影业发展的历程,探究我国电影立法的特征,发掘我国电影立法存在哪些薄弱环节,最后进行反思并提出发展建议。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分为四个层次:首先,通过梳理1979年至今中央层级与电影业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厘清改革开放至今电影法制的发展以及电影业立法的现状。并从立法主体、立法部门、内容分类等角度进行分析。其次,对改革开放以来电影业发展的历史进行梳理,划分三个阶段,分阶段总结这一时期电影业的重要变化并归纳这一时期的立法特征,从立法背景、立法历程、立法内容、立法评价四个角度对重要的立法文件进行解读,其中重点分析《电影产业促进法》。第三,从四个方面归纳我国电影立法体系的特征并对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过程以及影响进行分析。最后,发掘我国电影立法存在哪些薄弱环节,对其进行反思并提出发展建议。
郇昌店[5](2016)在《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协同研究》文中提出公共政策是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的重要工具,政策协同对治理效果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利用文献资料、内容分析、问卷调查、特尔菲等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等工具,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协同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青少年是处于6或7—17或18岁之间,身体发育、智力成长和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的人群。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是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旨在保证青少年群体享受基本体质健康服务、实现体质健康目标而制定的相关文件,主要类型有计划、规划、条例、决定和法律条文等,涉及到教育、体育、卫生、营养和休息等领域。政策协同是指不同政策的相关要素表现出来的一致性程度,包含文本协同、制定主体协同和执行协同。(二)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文本协同分析框架包含政策目标(体质达标、活动开展、教育教学和行为习惯)和政策措施(政策落实、资源保障、项目设置、知识传授和环境安全)两个部分九个要素。(三)政策文本协同方面。1949-1966年间,政策目标中的教育教学、体质达标与行为习惯协同状况较好,体质达标与教育教学的协同状况最差,体质达标与活动开展不具有协同性。政策措施协同中,知识传授的协同状况最好,有关环境安全的协同度较低。1975-2014年间政策目标呈现明显的梯度性特征。政策措施中呈现知识传授、环境安全、资源保障之间的三角关系,有关知识传授的协同关系较好。政策措施中,政策落实与项目设置、项目设置与环境安全不具有协同性。(四)政策制定主体协同方面。1949-1966年间和1975-2014年间政策协作网络密度呈现下降趋势。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体委和团中央等均属于核心政策主体。政策合作网络的凝聚力指数上升。政策合作网络的节点平均距离变大。国家体育总局在1975-2014年呈现结构洞特征。(五)政策执行协同方面。以协调议事制度为框架研究横向政策执行协同,发现协同执行形式以体育联席会议制度为主,协作领域单一;协同执行主体以教育部门为主,协作能力有限;协同执行方式以协调会议为主,协作流于形式;协同执行推进绩效较低,部门职责不清晰。纵向执行方面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个案,呈现了政策纵向执行中分级负责机制,揭示了政策价值方面动机与行为的逻辑差异;政策设计中普惠与竞争的思路;政策生产中实验和生产的内在联系;政策执行中控制与松动的特征。(六)发达国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实践极具启示意义。政策制定中强化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间的合作;政策内容中强化营养与运动的协同作用;政策执行中关注多部门政策主体协同执行;政策实施中较为重视学校与社区的关联性。(七)政策文本协同的完善建议:政策领域上,科学认识不同要素在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政策文本上,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文本质量。目标措施上,消解模糊性和清晰性的矛盾。政策类型上,强化综合型政策的运用。政策主体协同的完善建议:鉴于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的复杂性,引导多部门政策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参与。发挥核心政策制定主体的带动作用。鼓励发挥专业智库对政策生产的建议功能。政策执行协同的完善建议:纵向执行而言,第一、强化中央政府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创新与探索。地方政府执行政策过程中自主性强化。横向协同而言,第一、大力强化地方政府体育卫生联席会议制度建设。有效治理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执行的协同惰性。
王晓菲[6](2015)在《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内容研究》文中认为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国民素质全面提升的基础,引导个体健康、多元、全面的发展,使得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效益和质量得以提升和巩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不乏问题。作为专门调整学前教育活动的学前教育立法,将会从制度层面更好地保障学前教育的稳定发展和改革的顺利完成。学前教育立法是促进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维护教育公平和法治的必然要求。然而,我国至今还没有制定专门的、独立的、全国性的法律文件,致使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及其问题解决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已有政策法规的位阶过低,法律规范的效力较弱,缺乏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条文内容亦不完善。因此,加快学前教育立法进程,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当务之急。学前教育立法研究包括立法过程和内容研究,其中内容研究是整个学前教育立法研究最基础、最核心的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厘定学前教育立法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和事实分析对学前教育立法的内容体系及其内在的规定性进行探讨,对我国现有学前教育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提出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内容改进建议。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文献综述、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学前教育立法的基本理论研究。第一,通过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立法、学前教育立法的内容三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析,阐释三个概念的本质特征以及学前教育立法内容的基本范畴;第二,通过主体性教育管理观、现代学前教育理论和法理学理论与方法三个基本理论范式研究,寻找学前教育立法内容研究的基本理论依据。第三章,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与立法内容分析。第一,通过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研究,阐明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厘清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第二,通过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内容分析,弄清楚我国现有政策法规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以增强改进建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四章,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内容改进研究。第一,选择美国、英国、日本、港澳学前教育立法进行比较研究,为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内容改进提供启示与借鉴;第二,依据以前述理论分析和事实分析为依据,从内容体系和具体内容两个范畴,提出我国学前教育立法内容改进建议。
郭炜[7](2014)在《1978-1992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78年至1992年是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史上值得关注的一个历史阶段。拨乱反正政策的落实和新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出台都在这一关键时期成功地实践。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知识分子和知识分子问题,从理解和关怀的角度,主动改善与知识分子的关系,以解决知识分子实际困难入手,通过一系列政策的调整,不断创造有利于知识分子能力和作用发挥的条件和环境。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政策鲜明地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正逐渐把知识分子问题放在“安邦兴国”的高度,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基本方针指导下,以积极的态度解决知识分子问题,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国家利益与知识分子价值共赢的发展思路。中国共产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知识分子能动作用的发挥,波及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关系是通过知识分子政策不断进行调整的。这一时期,按国内环境背景,可以细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历史任务需要解决。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主要归纳如下:如何改善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如何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如何保障知识分子的权益?如何促进知识分子的发展?在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形成和确立。本文将从国内环境背景中厘定知识分子政策出台的现实依据;对政策文本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廓清不同时期问题集中的领域和政策调控的重点;通过搜集整理真实论据来反映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实施效果并做简单评述。本文综合运用系统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在对大量材料进行梳理中完成对整体框架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全文由绪论、正文四章、结语组成。绪论部分,首先是阐释问题的提出、选题的意义。其次是界定相关概念,明确研究对象。再次是研究基础与学术史回顾。对本文理论性、科学性的必要支撑进行说明,并阐述深入研究的必要性。最后是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揭示本文的思考脉络与内在逻辑,并论证本文的研究价值。第一章首先对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沿革进行阐述。之后,详解在拨乱反正背景下的知识分子政策。基于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正确认知,中国共产党从恢复知识分子名誉地位、改善知识分子待遇、重视知识分子培养、规范知识分子管理和使用几个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建立与知识分子的互信关系,为知识分子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第二章阐述在全面调整和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和发展目标要求,秉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价值理念,中国共产党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高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待遇、推进科教体制改革、加强知识分子队伍建设方面,积极做好相关工作的落实,为知识分子施展才华营造更为宽松的环境。第三章阐述在国内外政治局势趋于紧张、改革路遇深层次矛盾的困窘时期,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从而保证了政策的平稳发展。中国共产党从深化科技、教育、文化体制改革,高层次人才的优待、管理和使用,引导知识分子合理流动、保障知识分子权益几个方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全面优化环境,通过健全法制保障知识分子权益,为促进知识分子的全面发展开辟新路径。在第四章,笔者通过获取和整理能够反映当时知识分子政策实施情况的政策文本、国家财政投入、教科文卫事业发展、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相关数据样本,在实证研究视阈下进行分析与阐释,全面总结这一时期知识分子政策的绩效。最后,笔者结合实际,阐释“尊重”应有的涵义。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理解和尊重知识分子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规律性,是知识分子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和政策执行的实效性的前提。“尊重”的立意首先要从知识分子主体性要求出发,准确把握知识分子问题的实质,强化知识分子参与政策制定的作用,以此构建中国共产党和知识分子互利共赢的和谐关系。其次,“尊重”的内容要具体,尊重的层面要扩大。在实践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立足于解决问题的需要,使政策内容具体化。要恰当地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使政策的执行具有可操作性。要针对不同群体、分类细化知识分子政策,使知识分子政策真正惠及到更多的领域和群体。再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与氛围的营造,要围绕知识分子问题的解决,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排解矛盾与阻障,积极创造知识分子作用发挥的条件。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需要有健全的经济体制、社会机制等方面的保障。要建立良好的运行、监督、反馈机制,保证政策效力的发挥和政策目标的达成。最后,要适应发展的需要,统筹现实需求,全面优化环境。要不断完善知识分子政策,保障知识分子权益,体现知识分子主体地位,创造人尽其才,各尽其能的良好局面。
彭建[8](2013)在《基于IS模型的现代汉语连动词构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连动词(如:扮演,抄送)由两个施事相同的动词语素V1V2构成,两动作先后发生,且V1在V2发生时终止,两者之间除必备的时间逻辑上先后顺序关系外,还可能同时具有结果、方式、目的中的某一种伴随关系。本文主要穷尽性筛选出《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及其它部分词典中的连动词共358个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且在CCL语料库检索系统中检索出3000余条例句作为封闭语料。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引出主题,第二、三、四为文章的论述主体,第五章为结语。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学界有关连动词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并大体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主体内容,语料来源和选取方法,说明了本课题研究的缘起及研究的意义,最后说明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介绍了连动词的各种特征、研究状况以及对它们的评价。第三章为理论框架,将认知语言学里的象似性和凸显观整合成一个IS新模型作为研究连动词的理论基奠,这也是本文的一个理论创新之处。第四章为语料分析,首先基于IS语料分析了连动词的语法、语义以及语用特征并辅以详细的语料。第五章为结语。本章总结了全文的研究情况,我们的研究目的是:第一是弥补长期以来连动词研究不系统、不深入、不全面的缺陷,努力丰富连动词的理论知识。第二是在了解前人对连动词研究情况的基础之上首次提出了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IS模型对连动词的研究赋予新的视角。不足之处:由于语料的有限性,可能分析的全面性不是那么的足够,另外本文的提出的理论模型难免带有一定局限性,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两点:第一,首次提出了IS认知模型来解释现代汉语中连动词的潜在认知机制。第二,首次建立了一个由358个连动词、3000多CCL中句子组成的封闭语料库
赵强社[9](2012)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虽然明显提高,但却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二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城乡、区域、群体和个人间的结构失衡严重,尤其是城乡差距。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十二五”乃至更长期重要的发展命题。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形成惠及全民、权利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制度视角入手,分析、探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路径,具体来说:(1)从哲学、经济学、财政学、管理学等不同角度、不同学科、不同理论寻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能的实现机制和路径。围绕“为什么提供”(均等化供给的必要性)、“由谁提供”(供给主体)、“怎样提供”(供给路径),给出本文的分析框架——“三化驱动、五位一体、七环联动”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体系和“一基本、三配套”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体系;(2)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状的历史根源和制度根源,并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角度对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制度、卫生医疗制度、公共文化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住房与就业制度、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城乡差距逐一进行了分析、评价,指出了制度的缺陷和制度改革的方向,奠定了制度创新的基础;(3)根据陕西彬县的“三化”发展相关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估计与分析,采用单位根和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分析了1990年到2011年该区域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三化同步”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的指导原则;(4)阐述了公共财政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的作用,明确了公共财政的基本定位,认为公共财政制度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根本保障,并在详细分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主要原因和科学估算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负担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制度的改革措施;接着,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现行政府管理制度的弊端和缺陷,提出要改革二元户籍制度,建立一元化户籍制度,保障起点公平;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还农民财产权利,保障权利公平;建立服务型政府制度,实现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保障服务公平。通过“三配套”制度,构建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最终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目标。最后,本文采用德尔菲法,依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获得性的原则,结合研究目的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征询专家的意见,构建了一个三层(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从基础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养老保险服务、住房服务和就业服务7个方面评价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并以陕西彬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方案。
杨帆[10](2012)在《我国监狱服刑人员权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权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现代各国都已经通过立法的形式一致的将人权确定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人不是为了生活需要人权,而是为了有尊严的生活而需要人权,人权是人区别于动物以及一切野蛮人的文明标记。而服刑人员,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社会的危害以及社会对他们复杂的情感使得他们几乎成为社会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如何对待他们,给予他们何种待遇并成为检验人权发展水平以及文明发展进程的标尺。经过各国的努力,服刑人员的权利保障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实践发展中,都取得了显着的成果,《联合国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公约》已成为各国服刑人员权利保障改革的重要依据。在我国,几千年的“义务本位”思想和政治、经济体制模式,严重的阻碍了人权的发展,而对于服刑人员的人权保障阻力更大。当前,针对国内开始关注服刑人员人权保障的发展趋势,一些民众明确的提出了《联合国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公约》标准过高,关于服刑人员权利的保障是“过度维权”,不太符合中国的国情。而已有的关于我国服刑人员的权利保障问题的探讨,实践中的改革与探索做法不一,理论研究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抛开社会各界关于服刑人员权利保障研究的各种分歧与争议,本文在研究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趋势以及人权的发展规律以后,得出一个结论,即任何一个国家、政府、公民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所有的发展、变革、措施,都应服务于人有尊严,对于服刑人员也不例外。然后,在充分考虑中国的现实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了关于中国服刑人员权利体系的构建研究。为使研究更加全面,最后,针对死刑犯、老弱病残、少数民族、外籍人员,未成年人等特殊服刑人员的特殊情况,提出了特别服刑人员的权利体系构建。通过上述努力,本文试图为监狱以及相关执法部门、服刑人员提供一个《服刑人员权利手册》。这是一个很有意义和价值的工作,基于作者能力和知识的有限,这一手册可能不够完整和合理,如若有更多的人能深入的进行《服刑人员权利手册》的研究,那么,我国服刑人员权利保障执法中的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因而,这也将是整个人权事业发展的一个突破性的成果。
二、公安部 国家教委 劳动部 广播影视部关于广泛宣传《消防安全20条》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安部 国家教委 劳动部 广播影视部关于广泛宣传《消防安全20条》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党组制度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共党组的前身——中共党团的提出与确立(1921—1927) |
第一节 党团制度的缘起与无产阶级政党组建党团 |
一、党团制度的起源 |
二、无产阶级政党组建党团 |
三、国民党党团 |
第二节 中共党团组织的出现与党团制度的正式确立 |
一、中共党团组织的出现与基本情况 |
二、中共党团制度的正式建立与法理确认 |
第三节 中共党团组织出现原因探究 |
一、苏联向中国进行革命输出的必然结果 |
二、适应中国近代革命斗争实践的必然选择 |
三、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奋斗目标不断谋求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 |
第四节 早期中共党团组织的功能作用 |
一、大力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 |
二、为党在农村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
三、积极推动国民党改组和国共合作 |
第二章 中共党团的进一步发展与承续(1927—1945) |
第一节 八七会议前后中共党团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
一、中共党团干事会的成立 |
二、八七会议的召开与白色恐怖下的中共党团建设的推进 |
三、中央第17号通告对于党团和其他党群组织关系处理的规定 |
第二节 在土地革命风暴中的中共党团的发展 |
一、中共六大对党团制度的规范与强化 |
二、在处理苏维埃与党的关系中的中共党团 |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与第一个中共党团制度条例的出台 |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党团的调整与加强 |
一、全面抗战初期中共党团组织建设政策的调整 |
二、皖南事变与中共设置党团政策的改变 |
三、抗日根据地内中共党团组织建设 |
四、中共七大党章将中共党团更名为中共党组 |
第三章 中共党组的全面建立(1945—1954) |
第一节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党组的发展 |
一、中共党组在解放区政府和群团组织中的逐步设立 |
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党组相关制度规定 |
三、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党组发展的特点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党组的全面设立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央政权系统中普遍设立中共党组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地方政权系统中设立中共党组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群众团体系统中设立中共党组 |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共党组建设特点 |
第四章 中共党组的逐步弱化与撤销(1954—1977) |
第一节 毛泽东的批示与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
一、毛泽东的批示对政务院党组运转机制的影响 |
二、政务院党组干事会的更名与撤销 |
三、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与中共党组设置的变化 |
第二节 中共八大召开后中共党组的弱化 |
一、中共八大党章关于中共党组的规定 |
二、中央财经、政法等5个小组的成立 |
三、政府部门和群团组织党组改建为党委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共党组的撤销 |
一、中央国家机关和群团组织中共党组的撤销 |
二、在中共九大党章中取消关于中共党组的规定 |
第五章 中共党组在曲折中继续发展(1977—2012) |
第一节 中共党组的重新恢复 |
一、十一大党章恢复对中共党组设置的规定 |
二、在政权系统和群团组织中中共党组的恢复设置 |
三、十二大党章对中共党组设置的系统规范 |
第二节 中共党组的再次撤销 |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政治体制改革 |
二、党的十三大的召开与中共党组的再次撤销 |
第三节 中共党组的重新建设与发展 |
一、1989 年政治风波与中共党组的重新建设 |
二、十四大党章对中共党组规定的修改 |
三、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首次提出 |
第六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党组的新发展(2012 年至今) |
第一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党组的守正创新 |
一、十八大党章中有关中共党组的规定 |
二、《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的出台 |
三、两个与中共党组相关规则办法的制定 |
四、中共党组、部门党委、机关党委等的区别 |
第二节 党的十九大后中共党组的创新发展 |
一、十九大党章中有关中共党组的规定 |
二、《党组讨论和决定党员处分事项工作程序规定(试行)》的出台 |
三、《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的正式颁布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共党组发展的原因探究 |
一、为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提供重要组织制度保障 |
二、新时代推进和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
三、适应了新时代中共党组制度自身规范建设的现实需要 |
第四节 新时代中共党组的作用发挥 |
一、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中的作用发挥 |
二、在重要经济组织中的作用发挥 |
三、党组性质党委的作用发挥 |
四、在人民团体和文化组织中的作用发挥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公安政治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政治传播研究 |
1.2.2 国内公安政治传播研究 |
1.2.3 国外警察政治传播研究 |
1.2.4 小结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政治传播 |
1.3.2 公安政治传播 |
1.3.3 其他相关概念辨析 |
1.4 研究架构及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及不足 |
2 公安政治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借鉴 |
2.1 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指导 |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的经典论述 |
2.1.2 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中国化的最新发展 |
2.2 西方政治传播理论借鉴 |
2.2.1 政治传播结构要素理论 |
2.2.2 政治传播效果理论 |
2.3 小结 |
3 公安政治传播的历史演进 |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公安政治传播(1927-1949) |
3.1.1 战时民众力量动员与对敌舆论宣传 |
3.1.2 革命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 |
3.2 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公安政治传播(1949-1978) |
3.2.1 意识形态为主的传播理念 |
3.2.2 社会主义建设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 |
3.3 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公安政治传播(1978-2012) |
3.3.1 为改革开放营造安全稳定的舆论氛围 |
3.3.2 改革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 |
3.4 新时代的公安政治传播(2012- ) |
3.4.1 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传播导向 |
3.4.2 治理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新趋势 |
3.5 总结评述 |
3.5.1 权威合法性谋求模式的演变规律 |
3.5.2 公安政治传播的一般规律 |
3.5.3 公安政治传播的特殊性 |
4 公安政治传播的功能目标与传播体系 |
4.1 公安政治传播的功能目标 |
4.1.1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
4.1.2 巩固公安机关的社会治理权威合法性基础 |
4.1.3 塑造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形象 |
4.2 传播体系之主体:公安政治传播的制度安排 |
4.2.1 公安政治传播制度安排中的上级主体 |
4.2.2 中央公安政治传播部门 |
4.2.3 地方公安政治传播部门 |
4.2.4 公安政治传播主体的协同-会同输出结构 |
4.3 传播体系之渠道:媒介维度的公安政治传播 |
4.3.1 组织传播通道 |
4.3.2 媒介通道 |
4.4 传播体系之受众:社会维度的公安政治传播 |
4.4.1 作为自主性力量的公众舆论 |
4.4.2 公安政治传播舆论领袖 |
4.5 小结 |
5 公安政治传播的运行过程 |
5.1 公安政治传播的实际运行 |
5.1.1 主动发起与被动应对 |
5.1.2 公安新闻发布制度 |
5.1.3 警务危机舆情处置 |
5.2 公安政治传播的实际载体:政治话语 |
5.2.1 文本分析:《人民公安报》政治话语的大数据分析 |
5.2.2 词云图分析 |
5.2.3 热词分析 |
5.2.4 公安政治传播的政治话语特征 |
5.3 公安政治传播的效果评估 |
5.3.1 民意测验 |
5.3.2 宏观政治治理效果 |
5.4 小结 |
6 新时代公安政治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 |
6.1 公安政治传播外部环境的变迁 |
6.1.1 安全环境的变化 |
6.1.2 媒介环境的变化 |
6.2 公安政治传播体系面临的挑战 |
6.2.1 公安政治传播的权威性面临挑战 |
6.2.2 公众对警察政治价值认识存在偏颇 |
6.2.3 组织渠道的传播效果弱化 |
6.2.4 受众特征变化带来的挑战 |
6.2.5 政治话语缺乏创新 |
6.3 小结 |
7 公安政治传播的优化与创新 |
7.1 重新定位理念目标 |
7.1.1 构建以“程序——法理”为中心的权威合法性谋求模式 |
7.1.2 理顺公安机关、媒体、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 |
7.2 优化传播体系 |
7.2.1 弥补组织传播效果的不足 |
7.2.2 促进公安媒体资源的融合 |
7.2.3 理顺官方民间舆论场分化 |
7.3 创新传播模式 |
7.3.1 政治传播话语体系的创新 |
7.3.2 涉警舆情处置能力的提升 |
7.3.3 传播内容产生机制的优化 |
7.4 提升传播效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1949-2000年中国公安政治传播相关工作条目列表 |
附录B《人民公安报》头版2005年-2016年高频新闻主题词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
1.2.2 教育政策、学前教育政策 |
1.2.3 文本、政策文本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学前教育政策研究 |
1.3.2 国内学前教育政策研究 |
1.3.3 政策文本分析的研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主题变迁 |
2.1 本章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
2.1.1 本章数据来源 |
2.1.2 内容分析法的运用 |
2.2 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文本概况 |
2.2.1 学前教育政策文本发布的权威部门构成 |
2.2.2 学前教育政策联合发文研究 |
2.2.3 学前教育政策文本类型 |
2.2.4 高被引用的政策文本 |
2.3 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文本的主题变迁 |
2.3.1 建国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数量变化及阶段划分 |
2.3.2 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文本的主题变迁过程分析 |
2.3.3 四阶段学前教育政策主题变迁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主题变迁过程中的话语嬗变 |
3.1 费尔克拉夫三向度话语分析 |
3.2 话语嬗变过程分析 |
3.2.1 满足基本办学保障的政治性教育政策话语取向(1949-1978年) |
3.2.2 以追求效率为主的发展性政策话语取向(1979-1996年) |
3.2.3 补缺性和纠偏性政策话语取向(1997-2009年) |
3.2.4 以人为本、追求公平普惠的政策话语取向(2010-2016年) |
3.3 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主题变迁过程中的话语嬗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界别的学前教育政策话语分析——以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为例 |
4.1 本章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
4.1.1 本章数据来源 |
4.1.2 扎根理论的运用 |
4.2 政府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话语 |
4.2.1 中央政府的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话语 |
4.2.2 地方政府讲话文本中的政策话语 |
4.3 媒体的政策话语 |
4.4 政协委员的政策话语 |
4.5 学者的政策话语 |
4.6 不同界别的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话语比较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文本发布形成以教育部为核心、各部门合作的政策制定网络,且政策多为非强制性政策 |
5.1.2 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主题发生了显着变迁 |
5.1.3 学前教育政策主题变迁中呈现出不同的政策话语倾向 |
5.1.4 幼儿教师、幼儿教育管理、幼儿教育发展改革政策是持续受到关注的政策主题 |
5.1.5 不同界别群体的教育政策话语倾向不同 |
5.2 我国学前教育政策发展趋势及建议 |
5.2.1 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幼儿教育扶持、幼儿教师政策是未来学前教育政策两大热点 |
5.2.2 我国学前教育政策话语将“公平、效率、质量”兼顾 |
5.2.3 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将关注“质”和“量”的提升及资源分配的均衡 |
5.2.4 学前教育政策应该多途径协调各方利益主体及其政策价值观 |
5.3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影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标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理论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基础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我国电影立法的现况 |
2.1 电影 |
2.2 电影立法 |
2.3 现行电影立法体系 |
2.4 现行电影立法体系的现状 |
2.4.1 年份数量分类 |
2.4.2 效力层级与立法主体分类 |
2.4.3 立法内容分类 |
第三章 我国电影立法的历程 |
3.1 第一阶段:1979-1992 年 |
3.1.1 电影业发展概况 |
3.1.2 重要立法领域及立法文件 |
3.1.3 小结 |
3.2 第二阶段:1993-2001 年 |
3.2.1 电影业发展概况 |
3.2.2 重要立法领域及立法文件 |
3.2.3 小结 |
3.3 第三阶段:2000 年至今 |
3.3.1 电影业发展概况 |
3.3.2 重要立法领域及立法文件 |
3.3.3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电影立法的特点 |
4.1 电影行政立法:“环节式”许可 |
4.1.1 准入许可 |
4.1.2 制作许可 |
4.1.3 传播许可 |
4.2 电影科技立法:从加速进步到推动研发 |
4.3 电影公共文化服务立法:注重公平与均衡 |
4.4 互联网电影立法:改变传统电影生态 |
第五章 完善我国电影立法体系的建议 |
5.1 我国电影立法与电影业发展动力模型 |
5.1.1 我国电影立法与电影业发展动力模型运行机制 |
5.1.2 改革开放以来文艺政策与电影立法互动关系 |
5.2 我国电影立法的问题 |
5.2.1 立法缺乏系统性 |
5.2.2 行政性立法特征突出 |
5.2.3 电影分级制度仍未施行 |
5.2.4 立法内容仍存在空白点 |
5.3 完善我国电影立法体系的建议 |
5.3.1 完善立法系统性 |
5.3.2 完善立法的利益诉求表达与博弈 |
5.3.2.1 政府的利益诉求表达与博弈 |
5.3.2.2 电影企业的利益诉求表达与博弈 |
5.3.2.3 社会团体的利益诉求表达与博弈 |
5.3.2.4 公众的利益诉求表达与博弈 |
5.3.2.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电影业数据(1979-2016) |
附录2 电影文艺政策文件索引(1979-2016) |
附录3 电影立法文件索引(1979-2016)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协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后果防范: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治理逻辑 |
1.1.2 权益缺失: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现实之源 |
1.1.3 政策协同:拟合体质健康政策碎片的有效途径 |
1.2 研究综述 |
1.2.1 核心概念含义辨析 |
1.2.2 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综述 |
1.2.3 政策协同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实践意义 |
1.3.2 学术价值 |
1.4 研究内容、对象、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对象 |
1.4.3 研究思路 |
1.4.4 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
2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文本协同分析框架 |
2.1 分析对象: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文本 |
2.1.1 文本: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载体 |
2.1.2 话语: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内蕴 |
2.1.3 框架: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分析的前提 |
2.2 分析来源: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搜集与整理 |
2.2.1 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搜集的时间标准 |
2.2.2 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搜集的层级标准 |
2.3 测量标准: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定量工具 |
2.3.1 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力度赋值标准 |
2.3.2 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要素的协同计算方式 |
本章小结 |
3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文本协同 |
3.1 建国初期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演化与协同 |
3.1.1 建国初期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演化 |
3.1.2 建国初期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协同 |
3.2 1975—2014 年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演进与协同 |
3.2.1 1975—2014 年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演进 |
3.2.2 1975—2014 年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协同 |
本章小结 |
4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制定主体协同 |
4.1 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制定的参与主体 |
4.1.1 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制定的独立主体 |
4.1.2 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制定的联合主体 |
4.2 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制定主体协同数据类型 |
4.3 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制定主体协同网络图谱 |
4.3.1 1949-1966 年政策制定主体协同图谱 |
4.3.2 1975-2014 年政策制定主体协同网络图谱 |
4.4 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主体协同网络结构特征 |
4.5 基于广度-深度的政策制定主体角色演进 |
4.6 基于网络结构指标的核心制定主体功能分析 |
本章小结 |
5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执行协同 |
5.1 横向协同执行:典型机制与执行状况 |
5.1.1 基层政策横向协同执行的典型机制 |
5.1.2 基层政府政策横向协同执行状况 |
5.1.3 基层政府政策横向协同执行障碍 |
5.2 纵向执行协同:“央—地”政府合作的视角 |
5.2.1“央—地”政策协同执行过程分析 |
5.2.2“央—地”政策协同执行经验梳理 |
本章小结 |
6 国外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协同经验与启示 |
6.1 国外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协同的经验 |
6.1.1 政策制定中强化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 |
6.1.2 政策内容中强化营养与运动的协同作用 |
6.1.3 政策执行中关注多部门政策主体协同执行 |
6.1.4 政策实施中较为重视学校与社区的关联性 |
6.2 国外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协同的启示 |
6.2.1 关注体育与营养等政策的协同作用 |
6.2.2 注重跨界政策制定主体的协同参与 |
6.2.3 强化学校和社区等场域的协同链接 |
6.2.4 凸显学生校园营养的国家给付责任 |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建议 |
7.3 研究创新点 |
7.4 研究不足 |
7.5 研究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件 1: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文本分析框架(一、二轮) |
附件 2:多部门参与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情况调查表 |
附件 3:基层青少年体质健康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
附件 4:分析政策汇总 |
附件 5:博士期间科研成绩 |
附件 6:学习经历 |
(6)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内容 |
四、文献综述 |
(一)关于学前教育立法的价值研究 |
(二)关于学前教育立法的理论研究 |
(三)关于学前教育立法的内容研究 |
(四)关于学前教育立法的比较研究 |
(五)评述与展望 |
五、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六、研究方法 |
(一)收集资料 |
(二)分析资料 |
第二章 学前教育立法的基本理论研究 |
一、学前教育立法研究的相关概念 |
(一)学前教育 |
(二)学前教育立法 |
(三)学前教育立法的内容 |
二、学前教育立法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现代学前教育理论 |
(二)主体性教育管理观 |
(三)法理学理论与方法 |
第三章 我国学前教育现状与立法内容分析 |
一、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 |
(一)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成就与趋势 |
(二)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及成因 |
二、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内容 |
(一)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 |
(二)地方性学前教育立法 |
第四章 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内容改进研究 |
一、域外学前教育立法的启示与借鉴 |
(一)美国学前教育立法 |
(二)英国学前教育立法 |
(三)日本学前教育立法 |
二、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内容改进建议 |
(一)关于学前教育立法的内容体系改进 |
(二)关于学前教育立法的具体内容改进 |
结语 |
附录一: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二:学前教育立法情况访谈提纲及其记录 |
附录三:辽宁省幼儿园及园长调查表及其统计 |
附录四:辽宁省幼儿园教师调查问卷及其统计 |
致谢 |
(7)1978-1992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与理论背景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1978—198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沿革 |
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对知识分子及知识分子问题的认识 |
二、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对知识分子的“团结、教育、改造”政策 |
三、五十年代中后期中共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 |
第二节 1978—198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背景 |
一、“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危害 |
二、拨乱反正工作的全面开展 |
三、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与社会关系的调整 |
四、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开启 |
第三节 1978—1982 年中共领导集体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 |
一、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
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三、最大限度汇聚知识分子发挥作用 |
第四节 1978—198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一、恢复知识分子名誉和地位 |
二、改善知识分子的待遇 |
三、重视知识分子的培养 |
四、规范知识分子的管理和使用 |
第五节 1978—198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小结 |
一、正确认识知识分子和知识分子问题 |
二、改善知识分子待遇,构建良好信任关系 |
三、服务建设需要大规模造就知识分子队伍 |
第二章 1983—1988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 |
第一节 1983—1988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背景 |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
二、科教领域改革全面启动 |
三、改革衍生问题的全面调整 |
第二节 1983—1988 年中共领导集体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 |
一、提高知识分子待遇,加大科教投入 |
二、利用国外智力,扩大对外开放 |
三、推进体制改革,创造知识分子作用发挥的环境 |
第三节 1983—1988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
二、提高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待遇 |
三、推进科教体制改革 |
四、加强知识分子队伍建设 |
第四节 1983—1988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小结 |
一、科教改革拓展知识分子作用空间 |
二、反思现实困境,调整知识分子政策 |
三、综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加强知识分子队伍建设 |
第三章 1989—199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 |
第一节 1989—199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背景 |
一、平息政治风波与领导层的平稳过渡 |
二、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 |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
第二节 1989—1992 年中共领导集体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 |
一、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
二、知识分子作用的发挥是衡量党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 |
三、不断深化改革,全面优化环境 |
第三节 1989—199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一、深化科技、教育、文化体制改革 |
二、高层次人才的优待、管理和使用 |
三、引导知识分子的合理流动 |
四、保障知识分子权益 |
第四节 1989—199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小结 |
一、深化改革为知识分子解缚松绑 |
二、以激励政策为核心的高层次人才的管理与使用 |
三、推动科技立法,保障知识分子权益 |
第四章 从数据看 1978—199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实施效果 |
第一节 政策文本相关数据研究 |
一、关于组织领导 |
二、关于激励政策 |
三、关于人才流动 |
第二节 国家财政投入相关数据研究 |
一、关于财政科技拨款 |
二、关于国家教育支出 |
三、关于文教科卫事业投入 |
第三节 教科文卫事业发展相关数据研究 |
一、关于教育发展 |
二、关于科技发展 |
三、关于文化卫生事业发展 |
第四节 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相关数据研究 |
一、关于知识分子变化 |
二、关于知识分子的荣誉奖励 |
结语“尊重”知识分子的当代解读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基于IS模型的现代汉语连动词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cknowledgemen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Motivation and Significance |
1.1.1 Motivation |
1.1.2 The Significance |
1.2 Research Scope |
1.2.1 The Targets of the Paper |
1.2.2 The Main Content |
1.3 Data Selection and Method |
1.3.1 The Data Selection of This Thesis |
1.3.2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Thesis |
1.4 The Definition and Standard of SVC |
1.5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Introduction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
2.2.1 The Review of Different Studies on the SVC in Chinese |
2.2.2 The Comments on the State of the SVC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Introduction |
3.2 Theoretical Basis |
3.2.1 The Iconicit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
3.2.2 Salience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
3.3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IS Model |
3.3.1 Ordering Iconicity and the SVC in Chinese |
3.3.2 Salience and the SVC |
3.3.3 The Necessity of IS Model |
3.3.4 Case Study |
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
4.1 Introduction |
4.2 Data Description and Distribution |
4.2.1 The Data Statistics |
4.2.2 The Difference in Degree of the SVC |
4.3 Data Analysis |
4.3.1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the SVC |
4.3.2 Semantic Features of the SVC |
4.3.3 Pragmatic Features of the SVC |
4.4 IS Model and Data Discussion |
4.5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in Contribution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9)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想萌芽 |
1.3.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研究综述 |
1.3.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原因研究综述 |
1.3.4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政策综述 |
1.3.5 当前研究的不足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公共服务 |
1.4.2 基本公共服务 |
1.4.3 均等化 |
1.4.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1.4.5 制度与制度创新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综合比较法 |
1.5.2 案例分析法 |
1.5.3 文献研究法 |
1.6 技术路线图 |
1.7 论文的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框架 |
2.1 为什么提供?—均等化供给的必要性 |
2.1.1 公共服务基本属性 |
2.1.2 公平增进社会福利的补偿原则 |
2.1.3 个人能力平等理论 |
2.1.4 公平正义理论 |
2.1.5 基本需求理论 |
2.2 由谁提供?—供给主体 |
2.2.1 政府单一供给主体理论 |
2.2.2 政府-市场供给主体理论 |
2.2.3 政府-市场-自愿供给主体理论 |
2.2.4 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选择的标准 |
2.3 如何提供?—供给路径 |
2.3.1 政府供给分析 |
2.3.2 帕累托最优 |
2.3.3 社会福利函数理论 |
2.3.4 公共财政理论 |
2.3.5 基于转移支付和政府偏好的公共支出选择模型 |
2.3.6 基于制度和制度变迁理论的均等化供给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制度因素分析 |
3.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 |
3.1.1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差距 |
3.1.2 基础教育的城乡差距 |
3.1.3 公共卫生的城乡差距 |
3.1.4 养老保险的城乡差距 |
3.1.5 消费支出的城乡差距 |
3.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历史根源 |
3.2.1 基于城市偏向的工业化战略 |
3.2.2 农村公共服务的制度外供给 |
3.2.3 城乡二元不对等的户籍管理 |
3.2.4 选举权利不对等的民主政治安排 |
3.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制度的现实因素 |
3.3.1 城乡有别的公共财政模式 |
3.3.2 基层政府财权事权的失衡 |
3.3.3 民主缺失的基层决策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演进及评析 |
4.1 城乡基础教育制度的演进及评析 |
4.1.1 城乡基础教育制度的演进 |
4.1.2 城乡基础教育制度变迁的评析 |
4.2 城乡公共卫生医疗制度的演进及评析 |
4.2.1 城乡公共卫生医疗制度的演进 |
4.2.2 城乡公共卫生医疗制度变迁的评析 |
4.3 城乡公共文化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
4.3.1 城乡公共文化制度的演进 |
4.3.2 城乡公共文化制度变迁的评析 |
4.4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
4.4.1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演进 |
4.4.2 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评析 |
4.5 城乡住房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
4.5.1 城乡住房制度的演进 |
4.5.2 城乡住房制度的评析 |
4.6 城乡公共就业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
4.6.1 城乡公共就业制度的演进 |
4.6.2 城乡公共就业制度的评析 |
4.7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
4.7.1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演进 |
4.7.2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评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
5.1 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
5.1.1 国外基础教育均等化制度 |
5.1.2 国内城乡教育均等化探索 |
5.1.3 国内外城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启示 |
5.2 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
5.2.1 国外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 |
5.2.2 国内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探索 |
5.2.3 国内外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启示 |
5.3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
5.3.1 国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制度 |
5.3.2 国内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探索 |
5.3.3 国内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启示 |
5.4 城乡养老保险、住房、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
5.4.1 城乡养老保险均等化的国内外制度借鉴 |
5.4.2 城乡住房服务均等化制度借鉴—山东莱芜市的探索 |
5.4.3 城乡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
5.5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
5.5.1 国外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制度 |
5.5.2 国外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发展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制度路径依赖—“三化”同步战略 |
6.1 “三化”同步的内在机制和辩证关系 |
6.1.1 “三化”关系研究的文献梳理与理论依据 |
6.1.2 “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理与互动机制 |
6.2 “三化”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彬县为例 |
6.2.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其统计性描述 |
6.2.2 实证分析 |
6.2.3 结论 |
6.3 “三化”同步发展的理论价值与路径选择 |
6.3.1 “三化”同步发展的理论价值 |
6.3.2 “三化”同步推进路径选择 |
6.4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本制度安排:创新公共财政制度 |
7.1 公共财政制度的相关理论 |
7.1.1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
7.1.2 公共财政制度的构成要素 |
7.1.3 公共财政制度框架与制度内容 |
7.1.4 财政制度创新 |
7.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公共财政的作用 |
7.2.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责任 |
7.2.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公共财政的定位 |
7.3 基于财政视角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原因分析 |
7.3.1 事权与财力配置不对称 |
7.3.2 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
7.3.3 基层财政自给能力不足 |
7.3.4 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
7.4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 |
7.4.1 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实现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 |
7.4.2 城乡医疗卫生均等化实现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 |
7.4.3 城乡养老保险均等化实现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 |
7.5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制度改革 |
7.5.1 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 |
7.5.2 健全规范转移支付制度 |
7.5.3 调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 |
7.5.4 完善地方财政制度 |
7.5.5 创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配套制度的改革与设计 |
8.1 起点公平:改革二元户籍制度 |
8.1.1 现行户籍制度的演进、特点和困境 |
8.1.2 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构建 |
8.1.3 成都市的居民“自由迁徙”政策 |
8.2 权利公平: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
8.2.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及其保障功能的演进:历史的视角 |
8.2.2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法理的视角 |
8.2.3 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反思:社会保障的视角 |
8.2.4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路径选择 |
8.2.5 模式借鉴:陕西省高陵县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 |
8.3 服务公平:创新公共服务型政府管理制度 |
8.3.1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渊源 |
8.3.2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涵阐释:文献研究综述 |
8.3.3 我国服务型政府制度构建的现状及问题 |
8.3.4 公共服务型政府创新路径:基于建立公共服务体系的视角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陕西彬县制度创新的实证分析 |
9.1 彬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总体情况 |
9.1.1 基本县情 |
9.1.2 统筹城乡工作特点 |
9.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证分析 |
9.2.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9.2.2 陕西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 |
9.2.3 陕西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评价结果 |
9.3 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方案 |
9.3.1 创新的有利条件 |
9.3.2 基本思路 |
9.3.3 制度创新内容 |
9.3.4 保障措施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我国监狱服刑人员权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中国服刑人员的人权保障应当引起关注 |
1.2 服刑人员的人权保障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路径与主要观点 |
2 服刑人员权利的来源与基础 |
2.1 人权的一般理论 |
2.1.1 人权的内涵 |
2.1.2 人权特征 |
2.1.3 人权保障的内容 |
2.2 服刑人员权利的起源与发展 |
2.2.1 服刑人员权利完全被淹没阶段 |
2.2.2 服刑人员的权利在黑暗摸索 |
2.2.3 服刑人员权利的曙光 |
2.2.4 服刑人员权利普遍受到重视 |
2.3 服刑人员权利保护的基础与依据 |
2.3.1 服刑人员人权的哲学基础:人之为人的权利 |
2.3.2 服刑人员人权的法学基础 |
2.3.3 服刑人员人权的经济基础 |
2.4 服刑人员权利的结构与特征 |
2.4.1 服刑人员权利的结构 |
2.4.2 服刑人员权利的独特性 |
2.4.3 服刑人员权利的脆弱性 |
2.4.4 服刑人员权利的标志性 |
3 国际社会关于服刑人员权利的保障 |
3.1 两大法系对服刑人员的权利保障 |
3.1.1 大陆法系对服刑人员权利的保障以德、法为例 |
3.1.2 英美法系对服刑人员的权利保障以美、英为例 |
3.1.3 两大法系的融合与发展 |
3.2 联合国对服刑人员权利保障的实践与成果 |
3.2.1 联合国服刑人员权利保障的实践 |
3.2.2 国际人权公约中服刑人员的权利体系以 SMR 为依据 |
4 我国服刑人员权利现状分析 |
4.1 我国服刑人员权利的具体内容及其保护 |
4.1.1 物质生活待遇方面的权利 |
4.1.2 人身权利 |
4.1.3 政治权利 |
4.1.4 同外界联络接触的权利 |
4.1.5 文化教育权 |
4.1.6 劳动权 |
4.1.7 宗教信仰权利 |
4.1.8 救济权 |
4.1.9 服刑人员的特别权利 |
4.2 我国服刑人员权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以 SMR 为参照物 |
4.2.1 生活水准相对低下 |
4.2.2 人身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
4.2.3 政治权利的虚无 |
4.2.4 同外界联络接触受到严格限制 |
4.2.5 受教育权得不到充分保障 |
4.2.6 劳动权被“义务化”、“手段化” |
4.2.7 宗教信仰权被忽略 |
4.2.8 救济权行使渠道不畅通 |
4.2.9 减刑、假释等其他权利不被重视 |
4.3 我国服刑人员权利保护的制约因素 |
4.3.1 经济因素 |
4.3.2 政治因素 |
4.3.3 社会文化的因素 |
5 服刑人员权利保障体系的构建 |
5.1 服刑人员权利的内容和分类 |
5.1.1 服刑人员权利的内容以及一般分类 |
5.1.2 我国服刑人员权利体系的确立 |
5.2 民事经济方面的权利 |
5.2.1 人身权的保护 |
5.2.2 亲属权的保护 |
5.2.3 知识产权的保护 |
5.2.4 劳动权的保护 |
5.2.5 社会保障权的保护 |
5.3 政治社会方面的权利 |
5.3.1 政治权利 |
5.3.2 宗教信仰权 |
5.3.3 外界接触权 |
5.4 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 |
5.4.1 文体娱乐权 |
5.4.2 受教育权 |
5.5 特别权利 |
5.5.1 依法获得假释、减刑、监外执行的权利 |
5.5.2 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和国家赔偿权等救济权利的权利 |
5.5.3 释放时的权利 |
5.5.4 特许权 |
6 特殊类型服刑人员的权利保障 |
6.1 未成年服刑人员之权利保障 |
6.1.1 未成年服刑人员改造之特殊性 |
6.1.2 国际社会关于未成年服刑人员的待遇规定 |
6.1.3 建立与完善我国未成年服刑人员权利体系 |
6.1.4 构建前科消灭制度是对未成年服刑人员权利的重要保护 |
6.2 女性服刑人员之权利保障 |
6.2.1 女性服刑人员特殊权利之诉求 |
6.2.2 国际社会对女性服刑人员的权利保护以《曼谷规则》为基础 |
6.2.3 构建我国女性服刑人员特别权利体系 |
6.3 死刑犯之权利保障 |
6.3.1 死刑犯权利的国际保护:死刑适用的人道主义趋势 |
6.3.2 我国死刑犯的现实待遇 |
6.3.3 死刑犯的临终权利 |
6.4 其他特殊服刑人员之权利保障 |
6.4.1 老弱病残服刑人员之权利保障 |
6.4.2 少数民族服刑人员之权利保障 |
6.4.3 外籍服刑人员之权利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附件 |
四、公安部 国家教委 劳动部 广播影视部关于广泛宣传《消防安全20条》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党组制度的历史考察[D]. 廉晓红.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2]公安政治传播研究[D]. 房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9(09)
- [3]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文本分析[D]. 孙晓园.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影立法研究[D]. 沈怡君. 上海交通大学, 2017(10)
- [5]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协同研究[D]. 郇昌店. 上海体育学院, 2016(01)
- [6]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内容研究[D]. 王晓菲. 沈阳师范大学, 2015(10)
- [7]1978-1992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研究[D]. 郭炜.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1)
- [8]基于IS模型的现代汉语连动词构式研究[D]. 彭建.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3(S1)
- [9]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D]. 赵强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5)
- [10]我国监狱服刑人员权利研究[D]. 杨帆. 武汉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