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第一代杂交种杂交率检测技术探讨

家蚕第一代杂交种杂交率检测技术探讨

一、家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检验技术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蓝雅华[1](2021)在《成品散卵一代杂交蚕种的均匀性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为了评价蚕种批均匀程度,本研究对浙江省6家蚕种生产单位的50批蚕种进行了不同类型(笼样、常规和混匀)和不同分层(样区、样点和重复)的抽样,获得12597个克卵粒数观察值,并对此进行了有关散卵蚕种的均匀性及家蚕微粒子虫的检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生产单位间克卵粒数平均值相差17 7.81粒,不同蚕品种间的克卵粒数平均值相差202.39粒,这种差异可能与品种特性、生产期别、冷藏浸酸或越年消浴蚕种类别以及调查规模等不同有关;(2)16批蚕种批笼样卵和常规卵同步多样区抽样的样区克卵粒数极差比较的结果显示比较发现,5批蚕种的笼样卵显着或极显着小于常规卵(P=0.021、0.042、<0.001、0.029和0.014),仅2批蚕种笼样卵显着小于常规卵(P=0.042和0.022),其他批未见显着差异(P>0.05),说明样区内差异有笼样卵小于常规卵的趋势;(3)13批常规卵与12批混匀卵不同批的蚕种样区间单样取样的克卵粒数比较结果显示,8批常规卵和3批混匀卵样区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P=<0.001、<0.001、<0.001、0.001、0.015、0.025 和 0.006、0.005、0.049);23 批笼样卵和 17 批常规卵蚕种样区(或不同笼)间多点取样的克卵粒数极差值统计学分析显示,6批笼样卵样区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P=0.014、<0.001、0.019、0.026、0.013 和 0.048),其他批均未见显着差异(P>0.05),这说明样区间的差异性表现为笼样卵差异最大,常规卵次之,混匀卵最小,这种样区间的差异与蚕种的并批处理方式有关。

陈涛,张美蓉,侯启瑞,姚晓慧,吴萍[2](2019)在《基于1999—2018年全国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结果的两广地区家蚕一代杂交种质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基于1999—2018年全国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结果,分析了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家蚕一代杂交种(平附种)的蚕种质量,以进一步评估蚕种质量标准《桑蚕一代杂交种》中平附种的质量指标。蚕种质量检验结果显示,1999—2018年间两广地区累计抽样571批次,其中560批次合格;蚕种的外观质量、良卵率(广东98. 59%,广西98. 33%)、实用孵化率(广东秋制春用的冷浸种97. 90%,广西秋制春用的冷浸种98. 19%)和病卵率(广东1批次超标,广西9批次超标)等项目均优于《桑蚕一代杂交种》中平附种的质量指标,两广地区平附种蚕种质量总体较好。根据蚕种质量检验结果,建议《桑蚕一代杂交种》平附种蚕种质量标准中,将蚕种卵量作为数量指标标示,良卵率指标提高至94%~95%,实用孵化率指标提高至94%。

何艳茹,夏冬梅,袁桂阳,曹宁宁,肖慧,陈永波[3](2019)在《家蚕抗BmNPV品种选育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ydrosis virus,BmNPV)病是养蚕生产中最常见、危害比较严重的病害;遗传学研究和抗性分析表明,家蚕对BmNPV抗性由显性主效基因和若干微效基因控制。对家蚕BmNPV病的防治,除加强消毒外,选育抗BmNPV新品种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综述了BmNPV的分类、作用机制、侵染途径,以及家蚕抗BmNPV品种培育方面取得的进展。

张美蓉,侯启瑞,李桂芳,吴萍,姚晓慧,李龙,陈涛[4](2018)在《基于2008—2017年全国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结果的家蚕一代杂交种质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蚕种质量安全是蚕桑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对2008—2017年我国13个蚕茧主产省(区、市)家蚕种质量抽查结果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全国家蚕一代杂交种的质量整体较优。2008—2017年的10年间共抽查家蚕一代杂交种1 708批次,抽检批次合格率平均为96.72%,家蚕一代杂交种各项质量指标的平均检测结果均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制定的蚕种质量标准。分析2008—2017年我国家蚕一代杂交种的质量情况认为,家蚕一代杂交种的高质量得益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蚕种管理单位和国家级、省级蚕种质量监督体系的有效监管,以及蚕种生产单位对蚕种质量的高度重视。提出今后蚕种质量的监控重点应依旧以防范家蚕微粒子病为主。建议推动政府对蚕种行业的公益性保护,提高蚕种生产单位的经营效益,强化质量安全意识和质量监管水平,依托科技创新,全面保障蚕种质量和蚕种生产安全。

崔为正,张升祥,刘庆信,王彦文,王洪利,刘训理,牟志美[5](2016)在《我国家蚕人工饲料的研究概况及生产实用化进展》文中认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用人工饲料饲养家蚕获得成功。40年来,我国蚕业界在家蚕人工饲料配方的改进、饲料加工调制技术、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生理遗传学研究、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选育、人工饲料饲育家蚕的生理病理特点,以及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在蚕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试验和研究。本文概述我国家蚕人工饲料在上述研究领域的主要内容及取得的主要成就,介绍了近几年在人工饲料实用化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以及生产示范情况,分析了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在我国蚕业生产的应用前景以及今后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曾光远,邵云华,倪春霄[6](2015)在《杭州千岛湖蚕种有限公司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措施与成效》文中研究说明分析了杭州千岛湖蚕种有限公司近年来一代杂交蚕种生产中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的现状和原因,介绍了采取思想重视、完善考核制度、加大设施投入、狠抓落实"防微"工作等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控措施后,取得的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工作成效,阐述了蚕种生产中家蚕微粒子病防控的经验与体会。

许明芬[7](2013)在《强化蚕种质量检验 保障蚕业生产安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蚕微粒子病是危害蚕业生产的主要传染性蚕病,对蚕种生产危害更甚。为有效控制家蚕微粒子病危害,确保蚕种质量,维护蚕茧生产安全,江苏省蚕种行业多措并举强化蚕种生产过程控制和蚕种质量检验工作。但近年来由于蚕种生产的环境、方式、人员、条件、技术力量等发生变化以及受管理力度、恶劣气候、野外昆虫交叉感染等因素影响,家蚕微粒子病对江苏蚕种生产的危害依然严重,蚕种质量波动较大。本文就强化蚕种质量检验,保障蚕业生产安全工作谈点粗浅认识。

余爱群,邱国祥,黄嫔,钟苏苑,彭丽红,胡智明[8](2013)在《抓好母蛾检验关健环节 确保供应优质蚕种》文中认为结合广东省蚕种生产实际,总结出适用于广东省原种与一代杂交种生产杜绝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的母蛾检验关健技术,为确保供应优质蚕种提供实操性较强的宝贵经验。

许明芬[9](2012)在《规范蚕种质量检验 维护蚕业生产安全》文中指出家蚕微粒子病是危害蚕种生产的主要传染性蚕病。为综合防控家蚕微粒子病危害,江苏蚕种行业多措并举加强蚕种生产过程控制和蚕种产品质量检疫,较好地维护了丝茧生产安全。但近年来由于蚕种生产方式、生产人员、生产环境、生产条件变化及野外昆虫消长等因素,家蚕微粒子病对江苏蚕种生产的危害依然严重。本文就规范蚕种质量检疫,有效控制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谈点粗浅认识。

汪萍,李桂芳,李奕仁,李龙[10](2007)在《家蚕一代杂交种实用孵化率质量指标的再评估》文中认为依据1999-2006年全国蚕种质量监督抽查的测试成绩,将家蚕一代杂交种实用孵化率的检验情况与行业标准《桑蚕一代杂交种》(NY326-1997)中的质量指标比较发现,现有行业标准中家蚕一代杂交种的实用孵化率≥90%的质量指标偏低,平附种和散卵种的实用孵化率都采用同一个质量指标来衡量而不够合理。分析8年的检验数据认为,平附种和散卵种的实用孵化率应采用不同的质量指标来衡量:散卵种实用孵化率质量指标可提高到≥94%,平附种实用孵化率质量指标可提高到≥92%。

二、家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检验技术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检验技术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成品散卵一代杂交蚕种的均匀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引言
    1.1 家蚕成品卵检验技术
    1.2 家蚕一代杂交种散卵生产流程
    1.3 生产流程对制种批均匀性的影响
        1.3.1 前期生产蚕种阶段对制种批蚕种均匀性的影响
        1.3.2 后期蚕种加工处理对制种批蚕种均匀性的影响
        1.3.2.1 冷藏浸酸种整理对制种批均匀性的影响
        1.3.2.2 越年种浴消整理对制种批均匀性的影响
    1.4 制种批不均匀对蚕种质量检疫的影响
    1.5 产品均匀性评价的研究概况
        1.5.1 抽取均匀性检验样品数目的确定和取样方式
        1.5.2 均匀性检验测定方法的选择
        1.5.3 均匀性检验的统计检验
        1.5.4 样品均匀性的综合评价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蚕种类型及来源
    2.2 蚕种处理与抽样类型
    2.3 蚕种抽样方法与数量
    2.4 克卵粒数测定方法与数量
        2.4.1 主要仪器及耗材
        2.4.2 测定方法与数量
    2.5 均匀性分析方法
        2.5.1 F检验法
        2.5.2 t检验法
        2.5.3 测量方法差异
    2.6 成品卵家蚕微粒子病检验材料与方法
        2.6.1 生物材料
        2.6.2 主要器材与耗材
        2.6.3 成品卵家蚕微粒子病检验方法与数量
        2.6.3.1 样本制备方法
        2.6.3.2 样本检验方法
        2.6.3.3 检验数量
    2.7 数据处理方法
第3章 制种批均匀性调查结果及分析
    3.1 克卵粒数调查结果
    3.2 不同类型样区间差异
    3.3 不同抽样量间差异
        3.3.1 样点测定数间差异
        3.3.2 样区内不同样点数及重复数的极差差异
        3.3.3 样点数与重复数的极差增加值比较
        3.3.4 样区数间差异
    3.4 克卵粒数对克卵粒数极差的影响
    3.5 制种批的均匀性评价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第5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母蛾微粒子病检出结果
附录2 分样勺制作方法与分样勺的精度范围评估
附录3 不同成品卵检验方法检出率比较
附录4 各批次样点的微粒子病检出结果

(2)基于1999—2018年全国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结果的两广地区家蚕一代杂交种质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两广地区家蚕一代杂交种的生产和省级检验现状
2 两广地区家蚕一代杂交种质量监督检验的抽样情况和检验项目
3 两广地区家蚕一代杂交种的质量监督检验结果
    3.1 包装质量
    3.2 卵量和良卵率
    3.3 实用孵化率
    3.4 病卵率
4 小结

(3)家蚕抗BmNPV品种选育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1.1 杆状病毒简介
    1.2 杆状病毒作用机制
    1.3 杆状病毒感染家蚕后病毒粒子的侵染途径
2 家蚕抗BmNPV病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家蚕对BmNPV抵抗性的遗传研究
    2.2 抗BmNPV家蚕品种的调查
    2.3 抗BmNPV品种选育常规技术
    2.4 最新抗BmNPV病品种选育技术
        2.4.1 家蚕抗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2.4.2 抗BmNPV转基因家蚕基因水平的研究
        2.4.3 抗BmNPV家蚕基因编辑水平的研究
        2.4.4 抗BmNPV转基因家蚕蛋白质组水平的研究
3 展望

(4)基于2008—2017年全国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结果的家蚕一代杂交种质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家蚕一代杂交种抽样与检验
    1.1 家蚕一代杂交种抽样情况与样品分布
    1.2 家蚕一代杂交种质量监督抽样检验结果
        1.2.1 蚕种质量的年度间变化
        1.2.2 蚕种质量的省际间差异
2 全国家蚕一代杂交种质量保持稳定的原因分析与存在的风险
    2.1 蚕种整体质量稳中有升安全风险仍不容忽视
    2.2 病卵率得到有效控制带毒合格率持续走高
    2.3 蚕种质量有保障不同省 (区、市) 间存在差距
3 提高蚕种质量的建议
    3.1 提高蚕种场生产经营效益加强原蚕区基础设施建设
    3.2 严格执行蚕种管理制度加强蚕种质量监管体系建设
    3.3 坚持加强科技创新降低蚕种生产风险

(5)我国家蚕人工饲料的研究概况及生产实用化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家蚕人工饲料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 1 日本振兴蚕丝业的举措与人工饲料养蚕
    1. 2 我国蚕丝业面临的挑战与推广人工饲料养蚕的必要性
2 我国家蚕人工饲料研究的概况
    2. 1 人工饲料配方的改进
        2.1.1成型剂的筛选
        2.1.2防腐剂及抗菌素的筛选
        2.1.3饲料蛋白源及家蚕对人工饲料吸收利用的研究
        2.1.4桑叶粉适宜添加量及饲养效果的研究
        2.1.5人工饲料中维生素、无机盐及促进摄食生长物质的研究
        2.1.6人工饲料酸碱度及含水率的研究
        2.1.7低成本人工饲料配方的研究
    2. 2 人工饲料加工调制技术研究
    2. 3 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研究
    2. 4 人工饲料育在原蚕饲养及蚕种生产上的应用
    2. 5 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研究及适应性品种选育
        2.5.1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
        2.5.2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个体差异及影响发育整齐度的因素
        2.5.3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遗传模式与适应性家蚕品种选育
        2.5.4家蚕食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2. 6 人工饲料育家蚕的生态及生理和病理特性研究
    2. 7 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在蚕业科研等方面的应用
3 近几年我国家蚕人工饲料生产实用化取得的主要进展
    3.1低成本人工饲料配方和加工工艺基本成熟
    3. 2 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选育取得较大突破
    3. 3 1 ~ 2 龄人工饲料育配套技术达到了实用水化平
    3. 4 人工饲料育生产试验示范取得初步成效
4我国家蚕人工饲料研究和实用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4. 1 研究水平不高,技术力量薄弱
    4. 2 需进一步提高蚕体发育整齐度和饲育成绩
    4. 3 选育适应不同蚕区的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
    4. 4 研发新型低成本人工饲料和实现商品化生产
    4. 5 进一步改进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和经营形式

(6)杭州千岛湖蚕种有限公司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措施与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 2010—2013年蚕种生产与检疫情况
2家蚕微粒子病发生原因分析
    2.1原蚕区病原的累积
    2.2“防微”措施不到位
    2.3原种带毒的可能
3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控措施
    3.1思想重视
    3.2完善考核制度
    3.3加大设施投入
    3.4狠抓落实“防微”工作
4“防微”工作成效
5家蚕微粒子病防控的体会与建议
    5.1综合到位的“防微”措施是控制疫病的保证
    5.2预知检查检出率低,检测难度大
    5.3母蛾检验依然是控制胚种传染最有效的手段
    5.4加强管理杜绝胚种传染是安全生产的基础

(8)抓好母蛾检验关健环节 确保供应优质蚕种(论文提纲范文)

1 规范母蛾装盒与抽取, 确保检验样本的代表性。
    1.1 装蛾
        1.1.1 原种母蛾全部装盒送检, 每张原种28蛾为1集团。
        1.1.2 一代杂交种母蛾抽样送检, 每4小张蚕种为1集团[2]。
    1.2 烘蛾
    1.3 运输
2 规范母蛾微粒子病镜检, 确保孢子检出准确率。
    2.1 样本验收
    2.2 样本贮存
    2.3 拆蛾
    2.4 磨蛾
    2.5 过滤离心
    2.6 点板
    2.7 显微镜检
    2.8 清洗消毒
3 严格淘汰微粒子病蚕种, 确保一代杂交种和丝茧育的生产安全。
4 结束语

(10)家蚕一代杂交种实用孵化率质量指标的再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样品的抽查与检验方法
2 实用孵化率检验结果
3 不同制种型式中的实用孵化率分布情况
    3.1 散卵种
    3.2 平附种
    3.3 抽检蚕种的实用孵化率变化情况
4 实用孵化率质量指标的探讨
    4.1 散卵种和平附种的实用孵化率质量指标应有所区别
    4.2 实用孵化率质量指标应进行适当调整

四、家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检验技术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成品散卵一代杂交蚕种的均匀性评价研究[D]. 蓝雅华. 浙江大学, 2021(01)
  • [2]基于1999—2018年全国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结果的两广地区家蚕一代杂交种质量分析[J]. 陈涛,张美蓉,侯启瑞,姚晓慧,吴萍. 中国蚕业, 2019(04)
  • [3]家蚕抗BmNPV品种选育研究进展[J]. 何艳茹,夏冬梅,袁桂阳,曹宁宁,肖慧,陈永波. 中国蚕业, 2019(04)
  • [4]基于2008—2017年全国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结果的家蚕一代杂交种质量分析[J]. 张美蓉,侯启瑞,李桂芳,吴萍,姚晓慧,李龙,陈涛. 中国蚕业, 2018(01)
  • [5]我国家蚕人工饲料的研究概况及生产实用化进展[J]. 崔为正,张升祥,刘庆信,王彦文,王洪利,刘训理,牟志美. 蚕业科学, 2016(01)
  • [6]杭州千岛湖蚕种有限公司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措施与成效[J]. 曾光远,邵云华,倪春霄. 中国蚕业, 2015(03)
  • [7]强化蚕种质量检验 保障蚕业生产安全[A]. 许明芬. 第十届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3
  • [8]抓好母蛾检验关健环节 确保供应优质蚕种[J]. 余爱群,邱国祥,黄嫔,钟苏苑,彭丽红,胡智明. 广东蚕业, 2013(01)
  • [9]规范蚕种质量检验 维护蚕业生产安全[J]. 许明芬. 江苏蚕业, 2012(02)
  • [10]家蚕一代杂交种实用孵化率质量指标的再评估[J]. 汪萍,李桂芳,李奕仁,李龙. 蚕业科学, 2007(03)

标签:;  

家蚕第一代杂交种杂交率检测技术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