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庄附近稻田进行粮蔗鱼立体开发的尝试(论文文献综述)
余丽[1](2021)在《技术、市场与文化复合性的形成:清代以来丹江地区的族群互动》文中指出
曾纯[2](2020)在《新都区林盘多功能性评价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成都市启动全域林盘保护利用修复规划,在政策引领下,结合新都区区位优势,大量资金、产业、技术、人才、信息为代表的资源向新都区乡村地区流入,理论上可以为地域林盘带来发展契机,但林盘现状仍然持续衰退。面对两者之间的矛盾,本文以多功能性理论视角探究位于大都市近郊区的新都区林盘发展特征,通过建立多功能性评价体系,进而为近郊区林盘提出复兴的可行性策略。首先根据实态调研,对新都区林盘现存的资源萎缩、规模不经济、功能同质化、体系无组织等问题,本文提出以外部回流资源为林盘经济社会调整的根本动力,在使林盘资源得到更为合理配置的基础上,促进林盘功能更新,对外形成多元化的发展路径。由此以多功能性理论为指导,对新都区的林盘建立多功能性评价体系,将影响林盘发展的外部回流资源和内部要素纳入指标体系,并反映在农耕聚居、生态涵养、农业生产、休闲旅游四类主导功能中,以层次分析法确定确定指标权重,最终构建评价模型。根据对新都区典型区域的林盘多功能性评价结果分析可以发现,林盘内的主导功能以传统农耕聚居和生态涵养为主。农业生产和休闲旅游功能受外部要素影响较大,紧邻特色小镇、产业聚集以及对外交通联系便利的区域分布。在空间分布上各主导功能的林盘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根据林盘多功能性评价识别林盘聚落资源特征,鉴于林盘规模小、空间分散分布的制约,最终引导林盘形成多功能发展的路径需要从不同地域视角建立合作机制,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林盘多功能发展的目标。以规划视角,构建“区域-地域-林盘聚落”三个层次的规划策略。其一,整合新都区区域的乡村资源,构建区域资源网络,为所在地域的林盘提供动态、多元的资源支撑;其二,以业缘和地缘构建功能多元互补、经济社会有机关联的林盘协同单元,以共同体参与区域竞争;其三,根据林盘多功能性评价提炼林盘重点发展方向,构建错位发展、协同促进的林盘体系。
朱雯雯[3](2019)在《西南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的生态智慧及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南传统村落空间营建实践所蕴藏的生态智慧对我国传统村落生态保护及当代乡村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基于人地关系视角,通过对复杂地质地理环境下西南传统村落空间营建实践进行调查分析,探索其空间营建的生态特征,进一步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生态智慧以及对村落生态营建的启示。以四川省汉源县民主村为例对其生态智慧进行传承应用,以期指导我国传统村落的生态保护及当代乡村的生态营建。(1)从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先民生态思想视角分析西南地区村落营建的生态背景,将村落空间营建实践与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古代先民生态思想联系起来,奠定本文研究基础。首先,西南地区“地形、气候、水系”区域分异的生态多样性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的生态脆弱性特征奠定了村落营建的基础条件;同时,古代先民万物有灵、生命平等的思想信仰,生态约束、保护自然的禁忌法则,相地择居、有机协同的风水生命意识等生态思想对复杂地理环境下村落空间营建具有一定的指导与约束作用。(2)探讨在复杂地质地理环境和先民生态思想共同引导与约束作用下西南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的生态特征。选取36个涵盖云、贵、川、渝四大地区的传统村落样本,从区域格局、选址环境、平面肌理、街巷形态、民居建筑、生产生活景观等方面调查分析西南传统村落空间营建实践的生态特征,反映了村民依托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及改造自然的生态实践智慧。(3)总结西南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的生态智慧及启示。首先,结合西南传统村落空间营建实践,总结其空间营建的生态智慧:“避险防灾”的生态安全智慧;因地制宜的自然适应智慧;自然循环的资源利用与能量转化智慧;相辅相成的“系统-层级”整体协同智慧;“人境共融”的可持续发展智慧。再者,在综合考量当代西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现代工程技术水平等要素的基础上,从生态基础、生态网络、生态框架、生态技术、生态管理等方面提出其生态智慧对当代村落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启示:风水观指导下的自然地理环境调查与评价;自然要素引导空间生长与布局;“生态-生产-生活”系统协同运作;因借自然,实现资源、能量高效转化;伦理道德先行,政策制度保障。(4)以四川省汉源县民主村为例对其生态智慧进行传承应用。从时空演变及历史比较维度,分析民主村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空间格局生态嬗变及其内在变化原因,并在生态智慧指导下提出村落空间营建的生态保护方法及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生态营建提供指导及借鉴。
李秋梅[4](2019)在《清代买卖契约地区差异性的初步研究 ——以清水江、徽州和浙东地区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提出清代的买卖契约,尽管在在形式与内容上日趋规范与统一,但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本文选择清水江、徽州和浙东三个地区作为代表,比较清代买卖契约在构成要件与订立程序方面的差异性。构成要件上的差异,首先体现在契约主体方面。三地买卖契约主体有单独主体、联署主体和合伙主体三大类。单独主体以男性居多,女性在户绝、归宗、夫亡守志等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充任契约主体,但其拥有的财产处置权的大小在三地存在显着差别。联署主体因受到三地家庭规模和宗族势力大小不同的影响,在订立的契约数量、主体之间的亲属关系方面呈现出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特点。合伙主体则在其形成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别。其次则表现在契约标的上,即三地买卖契约标的的种类、来源及其信息描述与当地经济发展模式和区域社会结构、风俗习惯高度契合,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最后还表现在契约性质标识、成契理由、立契时间、中人、契末署押等其他契约构成要件上。这些要件在契约中的排列顺序、表述方式、地位和作用以及外在形式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不同,是三地经济关系和法权关系及其发展变化最直接和最具体地反映。在订立程序方面,三地的买卖契约虽然一般要经过请托中人、先问亲邻与原业主,寻找买主、三面议价、书写内容、交付标的、缴纳契税、推收过割等环节,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三地实际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同。首先是先买权的表述方式、享有权利的群体及其排列次序存在较大差异。其次是契约订立启动程序的不同。徽州和浙东地区重视书面“草约”的法律效力及中人的作用,而清水江地区则较少提前拟定“草约”,中人也有缺位的现象。第三则体现在买卖契约的书写上,即代书人、书写规范和官契纸的使用都表现出与当地契约订立双方利益诉求和安全性保障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特征。第四是契税制度。三地契税制度的施行存在明显不同,其结果之一就是造成了三地买卖契约在红契与白契的数量对比、契约要件设置和契约外观上的显着不同。第五是推收过割程序的差异。清水江地区因受中央管辖力度较弱,所以推收过割程序较为简略;而徽州和浙东地区向为重赋之地,对推收过割程序的履行较为严格与规范,留有形式多样的过割凭证,但也存在一些出于降低交易成本需要的变通做法。最后是找价与回赎。清水江地区罕见找价行为,回赎约定也较为简略。徽州和浙东地区的找价与回赎现象普遍存在,但找价与回赎的具体内容、方法与形式都存在一定差别,反映出两地买卖契约在具体订立程序方面的不同样态。三地买卖契约地区差异性的形成,与三地迥异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各异的文化风俗密切相关。清代的清水江、徽州和浙东地区都受到商品经济的影响,又分别以林业、农林兼营与农业为主,因此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再加上中国传统社会所具有的血缘与地缘高度重合特征的影响,契约关系始终在以户籍为经和以地籍为纬的制度框架和宗法精神的背景下发展演变。另外,由于清代民事法律的相对简陋与粗鄙,各地区的“乡规”“俗例”对契约实践发挥着重要的规范作用,即在“法的领域”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契约的领域”。由此,国家、乡族力量及契约主体经济利益诉求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对比与变化直接造成了买卖契约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差异。买卖契约不仅关乎百姓日常的生产经营、财产交易、家庭生计,对各类物权占有的界定、经济权属的划分、家庭与家族经营收益的稳定预期也有积极作用,是维系市场交易秩序、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乃至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机制之一。
赵彦博[5](2017)在《资源代谢理念下的生态乡村设计研究 ——以岳滋村为例》文中提出近些年来中国城镇化取得的进步举世共睹,然而中国是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城镇化的一枝独秀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乡村做为中国二元化社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地位应该和城镇同等重要。由于现阶段理论研究与发展实践的不完善,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方式普遍套用城市建设模式,但城市模式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环境压力与资源消耗的问题。这种模式受乡村的产业基础限制,存在着水土不服与不可持续性的问题。因此,选择正确适宜的乡村发展模式至关重要,而生态乡村发展模式是众多备选方案中最具潜力的。通过“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的乡村绿色人居单元设计研究,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农民生活、农业生产的乡村核心问题。有别于传统的乡村设计,本文集合了产业生态学、生态建筑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通过资源代谢的视角,研究生态乡村的发展。全文主要分为五大章节。第一章节为绪论部分,主要阐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同时针对论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进行了阐述,简析国内国外相关研究的发展现状,并对论文中涉及到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概括。第二章首先对“三生一体”乡村绿色人居单元进行论述,过程中参考了生态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运用资源代谢分析,使城市与乡村的资源代谢进行类比,将乡村的资源代谢归纳为水、养分、能量三大系统,并明确生态技术是联系三者关系和构建生态乡村的关键,生态技术和基础设施可以相互结合共同提升乡村居民生活品质。第三章承接上一章节的内容,广泛研究生态技术与基础设施的结合与应用,筛选出契合水、养分、能量三大资源代谢系统的生态一体化基础设施技术,为下一章的“三生一体”乡村基础设施系统案例设计做准备。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的甄选使用适宜的技术,将入选的技术工艺进行系统分类,制成利于直观表达的工具箱表格,对入选的技术选项核心数据作出基本的标明,并对工具箱表格在设计实践过程中的基本使用方法进行说明。第四章主要是选取了一个具有北方传统农区代表性的乡村——岳滋村,对其资源代谢进行深入的调研,量化其水、能量、养分代谢数据,结合第二章的理念研究,应用第三章工具箱表格技术,设计更新岳滋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通过案例设计映证生态一体化技术与资源代谢分析的可行性。第五章节为结语部分,主要对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及结论进行总结概括,并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基于资源代谢视角的分析研究,将乡村人居空间的基础设施与生产、生活技术一体化的生态模式结合设计,是可以实现“三生一体”乡村可持续良性发展的,是能够胜任我国新农村建设的。
石玉昌[6](2017)在《互联网经济下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教育突围》文中指出清水江流域贵州、湖南两省区2013年统计贫困人口1385万人,主要集中于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人口基数大,脱贫率低且返贫率高,扶贫难度大,脱贫需求迫切等问题突出。通常,贫困与资源匮乏互为因果,但清水江温润的气候和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长期以来少数民族保存得十分完好的文化,使得该地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极为丰富。清水江流域的贫困主要表现在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济、科技、教育水平滞后这一对矛盾当中。通过文献梳理发现,清水江流域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经济繁荣的黄金时期。自明清以来,清水江一直都是整个流域物质流通的主要渠道。明朝时期“皇木进京”促进了当地以木材贸易为核心的经济繁荣发展。庞大的森林覆盖面积以及活立木蕴藏量,吸引了全国各地商人汇聚于此,形成了以清水江这条黄金水道为核心的“水上丝绸之路”。木材贸易自清水江中下游运往荆楚、江淮等地,木材的向外流通带动了资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的回流格局,形成了清水江流域独具特色的多种经营并存模式。资金流通带动到了银号、银行、典当行的发展;人才汇聚一方面是形成了以区域商团为纽带的会馆、商行,另一方面,人才汇聚也促进了书院教育在清水江少数民族地区的生长和发展。多种经营并存的经济模式改变了传统社会结构,也促成了清水江文书契约的法制社会格局。1998年天然林禁伐,清水江这一林业核心经济区没有了木材贸易的支持,经济遭遇了滑铁卢。但是,在长期的木材贸易影响下,一些小商品经济和江边贸易还依然存在。到了2003年,三板溪电站投入建设并全段截流,清水江木商经济及其带动出来的附属经济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不单核心经济体消失了,而且连流通通道也截断了,整个清水江流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变缓,临江的村落情况尤为严重,呈现出来的不单是经济的问题,社会、文化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两次变革,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从繁荣的经济中瞬间变得萧条,人们在这种人为的变化下显得无所适从,因此贫困程度也不断在加剧。在传统经济模式下,清水江流域受交通、信息、流通、技术等条件制约,经济水平一直处于现代经济的边缘地带,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非常之低。互联网经济时代到来,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一条虚拟的流通渠道形成。线上的信息流通与线下的物流结合,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将资源转变为商品流向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清水江生态与文化多样性及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复苏提供了资源与技术支持,也为少数民族“造血式”脱贫带来了契机。但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出现必须要与人口、资源、文化相适应,少数民族在长期发展缓慢的经济环境下,理念、技术、思维方式、行动方式也严重滞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为适应新的经济模式,少数民族提出了包括经济转型教育、生态开发与保护教育、互联网应用教育等新的需求。互联网时代新的“下乡运动”带动了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一些地方企业、民族企业以及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兴起,这些经济组织的运行又反推了农村、农民、农业的良性转变。农民变股民、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本的现代性转变符合时代与地区发展规律,扩宽了农民的眼界,也促进了农民自主地进行学习,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提高个人基本素质,进而激发了农村的内生发展动力,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造血式”脱贫模式。清水江流域扶贫成效甚微的症结所在是政府、扶贫部门没有形成少数民族内生的发展视角,扶贫过程中越俎代孢,用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经济植入,这种植入缺乏文化的根,缺乏人才支持的“养分”,而使得清水江流域的扶贫攻坚陷于重重围城之中。要实现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生态脱贫,须正视人口在互联网经济下的教育、技术、理念的需求,通过教育的支持,治贫先治愚,用教育生态的理念,对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实施符合时代特征、文化特征和人口特征的教育,用教育进行生态脱贫突围。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木商经济”中的江上流通带动的经济繁荣与“互联网+”网上流通的相似性以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对清水江流域经济生态的支持。在以事实为基础,以案例分析和数据统计为参照的系统分析下,本研究从资源、文化、人口、技术的关系,论证了互联网经济下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可能性,从教育需求入手探讨清水江流域内生的经济发展方向,概括出互联网经济时代的特点以及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颠覆。进一步通过案例建模,提出在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思维培养中的教育内容、路径和方法,进而构建了与少数民族教育生态相契合的新型互联网教育模式,以期能能过教育实现整个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突围。本研究的创新探索在于:(1)提出了互联网支持下少数民族地区生态脱贫的研究主题和视角;(2)提出并证明了清水江流域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济、科技水平滞后的矛盾及导致这种矛盾的根源所在;(3)使用大量数据和样本对清水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生态支持进行了论证,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得出了“造血式”脱贫面对的契机以及存在的问题;(4)提出并证明了教育生态失衡对清水江流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的原生场和次生场,指明了互联网经济下的教育需求与教育发展目标及变革;(5)用位育理论提出了构建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和少数民族认知习惯相适应的教育模式。本研究从文化适应与教育发展的视角,对互联网经济发展下的教育需求进行系统研究,挖掘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对教育的影响,为民族地区生态脱贫的教育支持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但是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范畴,各级各类教育是相互递进、相互影响、平衡过渡的。教育对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支持不是单一的某一级或一类教育可以实现,它是伴随经济、文化、科技、人口发展而发展的,教育既服务于这些因素,同时也被这些因素推动。本研究迫于脱贫的强烈需求,只选取了校内教育中的高等教育和校外教育中的农民教育作为分析要素,对整个教育的系统梳理还存在不足。同时,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引发了互联网教育的多向度发展,本研究对未来教育的发展的走向分析也还存在一定缺陷,期待后续研究能有所突破。
韦浥春[7](2017)在《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广西拥有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多样的民族文化。历史时期,中央王朝的统治、中原战乱动荡、以汉族为主的外来移民的迁入、本地壮族、侗族等土着民族与汉族的同化和争斗、土司制度的变迁、土地开发、商业西渐、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等现象,综合作用于广西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文化特征的形成,村落与建筑文化也因此在历史变迁中表现出高度的丰富性与混杂性,成为岭南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文化全球化趋势下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本文综合运用民族学、历史学、人文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视角,选择最集中反映社会制度、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作为切入点,全面、系统地描绘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态特征与深层结构,挖掘地域、民族文化内涵、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并对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传承与弘扬地域文化与民族性格进行探讨。为了避免单一的研究方法在深度、广度与侧重点上的局限性,研究基于全面、详尽的田野调查与文献整理,采用“类型学、空间句法、历史地理诠释”多法互证的综合分析方法,多维、立体地呈现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多样化与地域、民族文化的多元包容。研究首先从自然地理、历史沿革、民族发展、文化特征等方面,探讨广西民族文化、传统村落的形成原因与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其次,在广泛搜集文献资料,深入详实的调查踏勘基础上,借鉴类型学与空间句法,定性、定量地描述广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态、特征及其深层组构,构建广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数据信息库。同时,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多样性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因素进行互动关联性研究,比较同一民族不同地域、同一地域不同民族、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异同,归纳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个性、共性与特性。进一步挖掘村落公共空间形态与地域环境、民族文化的内在秩序与逻辑,推演归纳空间形态背后蕴藏的地域、民族内涵与多重影响因子的综合作用机制。最后,结合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实例,反思后效,提出更有针对性、更为具体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与营建的原则与策略,探讨地域与民族文化在传统村落保护开发、新农村建设、新建公共建筑中的适应性传承与现代性转译。
赵瑞艳[8](2014)在《基于景观信息链视角的山地传统民居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重庆市山地传统民居为例》文中提出山地传统民居作为适应我国山地地区特殊地形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之一,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还具备着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对于山地传统民居,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山地传统民居类型的保护就显得越发迫在眉睫。对于山地传统民居的保护,不仅是对民居外在和个别民居建筑的保护,更是对民居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底蕴和整个民居格局、风貌的保护。此外,对山地传统民居的保护更要与民居的开发和利用结合起来,以保护促进发展,以发展推动保护。山地传统民居作为重庆市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保留着大量明清时代的文化遗存,对这些民居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就显得弥足珍贵。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本文在充分进行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运用“景观信息链”原理并结合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将山地传统民居整个发展过程看做一个信息链,研究出其山地传统民居的起源、形成、发展、成熟以及变迁的过程,并分析了山地传统民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并对其价值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评估和分析,提出相应的山地传统民居文化的开发和保护方式,使得山地传统民居在传承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恢复和重建被破坏的民居文化景观。论文主要分四大部分来阐述:第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论文研究的对象、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及目前国内外山地传统民居的研究现状,归纳出山地传统民居研究的成果和不足,旨在为后续各章的论述建立完整而又清晰的背景。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景观信息链”的相关理论。内容主要包括“景观信息链”原理的内涵,“景观信息链”原理的发展,“景观信息链”原理的相关应用领域,以及基于“景观信息链”原理的山地传统民居研究现状。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将“景观信息链”原理在重庆山地传统民居进行实证应用研究。在研究重庆山地传统民居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特征关系的同时,确定重庆山地传统民居的“景观信息元”,“景观信息点”和“景观信息链”,进而剖析景观文化基因,恢复景观历史记忆,确定景观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完整的景观信息链。第四部分,针对重庆山地传统民居的问题现状提出切实有效的山地传统民居保护及开发措施与建议,挖掘出景观基因特征,探寻不同地区山地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将基于景观信息链视角的山地传统民居保护与开发研究进行推广。论文基于“景观信息链”原理,客观的揭示了山地传统民居的发展与其民居背后的文化内涵是密不可分的,提醒人们在尊重和保护山地传统民居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一个地区历史文脉、传统地域特色的保护,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景观,保持其特色形态,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我国未来山地传统民居发展指出一个新的方向。
熊伟[9](2012)在《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文中指出广西地处我国南疆,是地区间、民族间、国家间的交往地带,具有丰富的民族与地域文化特点,各种建筑现象异彩纷呈。针对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展开研究,全面系统地勾勒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全貌,既是应对当前文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要求,也是对岭南地区地域建筑文化研究的补充和完善。同时还有助于了解建筑文化传播、演变的一般过程,并为广西地域建筑创作提供依据和广阔的意蕴。论文试图运用文化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人文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结合文化传播、演变的一般规律,对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梳理并对广西这一建筑文化过渡区域的建筑现象进行研究和探索。在研究方法上,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并重,并在其基础上,从多学科角度综合剖析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发生和发展。文中先对广西地域文化背景予以概述和探讨,重点放在广西的百越土着文化和汉族移民对广西地域文化的影响方面。然后从民族、民系的角度构建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区划框架,将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区分为“百越干栏建筑文化区”和“汉族地居建筑文化区”。再依据建筑特点的差异,细分为侗族建筑文化亚区、壮族建筑文化亚区、苗瑶建筑文化亚区、广府建筑文化亚区、客家建筑文化亚区及湘赣建筑文化亚区六个部分。在建筑文化区划框架的基础上,首先进行两个大区(百越干栏区和汉族地居区)乡土聚落总体布局、空间特色、聚落公共建筑等方面的研究,然后结合平面形制、建筑构架、造型装饰等建筑型制的基本要素,六个亚区的壮、侗、苗、瑶、广府、客家、湘赣等各民族、民系建筑文化特点的细致研究也得以展开。研究的过程中,坚持动态的观点,关注“广府建筑干栏化”、“干栏建筑地面化”等建筑文化的演变现象,并试图探寻隐藏在这些演变现象背后的影响因素。文中亦探讨了目前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保护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保护原则和方法,蕴涵于传统乡土建筑中的匠作技术、生态思想以及相关的生活内涵等非物质文化亦应是传统乡土建筑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点。文章的最后部分概括描述了当前广西地域建筑的创作和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状况,并提出新时期广西地域建筑的创新和发展,应该充分借鉴现代岭南建筑创作理论,在深化本土传统建筑文化研究的同时加强地域建筑技术在创作实践中的运用。
赵冶[10](2012)在《广西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壮族及其先民自古就在华南——珠江流域生息繁衍,他们是广西乃至整个岭南地区最早的土着,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的主体很少迁徙的民族之一。壮族经历了先秦远古时代的自主发展、秦汉乃至民国时期在中央政权治理下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杂处中生存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族区域自治三个阶段。在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壮民族历经了“与越杂处”、“和辑百越”、“羁縻制度”、“土司制度”、“改土归流”等由历代中央王朝推行的强权措施,进而引起了在其文化形成过程中不断的整合、变迁,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质。壮族传统聚落和民居作为壮族文化传承与变迁的载体对于研究壮族社会历史文化、揭示壮族与其他民族间文化的相互影响颇具意义。长期以来,壮族作为一个汉化程度较高的少数民族,其传统聚落、民居建筑的研究并未受到与其人口数量对等的重视。又由于其多与其他少数民族聚居而使得其自身文化特性未得到充分的辨析与挖掘,这也是研究的难度所在。本文从民族学和自然、人文地理学的视角出发,基于对壮族地区人文与自然背景的全面分析,以聚落形态、建筑平面型制与构架类型作为依据,采用了文化圈属的分类方法,对广西壮族人居建筑文化进行了区划,分为:桂西北干栏区、桂西及桂西南干栏区、桂西中部次生干栏区与桂东地居区四大分区。同时,总结了建筑文化分区的真正原因在于:山形走势、气候与植被、族群与风俗习惯、流域与文化传播等诸多方面的地域差别。在建筑文化分区的基础上,剖析了各分区壮族传统聚落的差异与共性,对聚落空间形态、空间意向、公共建筑进行了分类总结,并将壮族传统聚落分别与广西地域内的侗族、汉族聚落做对比研究,廓清其特征。从平面入户方式与空间格局、结构特点、立面特征等方面深入阐述了四个分区民居建筑的特点并进行比较研究,把握壮族传统民居的建筑学基因,分析壮族民居差异化背后的族群、建筑技术与文化传播等方面的诸多差别,并对壮族民居演变的内在机理进行剖析。本文还对壮族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建造文化和营建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进而总结传统聚落及民居保护与开发的意义,并就广西境内壮族传统聚落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得失做出总结与归纳,提出了保护与开发的原则与策略。
二、村庄附近稻田进行粮蔗鱼立体开发的尝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村庄附近稻田进行粮蔗鱼立体开发的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2)新都区林盘多功能性评价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4.1 研究对象界定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可行性和创新性 |
1.5.1 研究的可行性 |
1.5.2 研究的创新性 |
1.6 小结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林盘的概念辨析 |
2.1.2 多功能性的概念辨析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林盘的相关研究 |
2.2.2 多功能性评价研究 |
2.2.3 研究评述 |
2.3 多功能性理论的本土化拓展 |
2.3.1 对我国农业农村的借鉴性 |
2.3.2 对新都区林盘的借鉴性 |
2.4 “资源—网络”理论 |
2.4.1 理论内涵 |
2.4.2 对新都区林盘的借鉴意义 |
2.5 小结 |
第3章 新都区林盘实态调查研究 |
3.1 新时期成都市林盘分布特征 |
3.1.1 林盘在成都市域总体分布状况 |
3.1.2 林盘在成都市域不同经济圈层的分布特征 |
3.2 新时期新都区林盘概况 |
3.2.1 新都区林盘基本情况 |
3.2.2 新都区林盘空间分布特征 |
3.3 新时期新都区林盘聚落实态调研 |
3.3.1 林盘物质环境分析 |
3.3.2 林盘历史文化遗产分析 |
3.3.3 林盘产业资源分析 |
3.3.4 林盘社会文化分析 |
3.3.5 新时期林盘聚落特征 |
3.4 传统林盘的有机特征 |
3.4.1 林盘空间形态及构成要素分析 |
3.4.2 林盘要素流动的封闭性 |
3.4.3 林盘空间功能的耦合性 |
3.4.4 林盘体系的地域协同性 |
3.5 新时期新都区林盘的特征 |
3.5.1 林盘资源要素萎缩 |
3.5.2 林盘核心功能解构 |
3.5.3 林盘体系无序化 |
3.6 小结 |
第4章 新都区林盘多功能划分及内在机制辨析 |
4.1 新都区林盘变化的成因分析 |
4.1.1 林盘外部环境的影响 |
4.1.2 林盘价值认知的偏失 |
4.1.3 林盘传统空间的不适宜性 |
4.2 资源回流背景下新都区林盘功能多元化探索 |
4.2.1 新都区乡村地域资源回流 |
4.2.2 新时期新都区林盘发展诉求 |
4.2.3 资源重组导向下林盘功能多元化发展 |
4.3 新都区林盘多功能划分 |
4.3.1 乡村多功能划分的相关研究 |
4.3.2 新都区林盘多功能划分的原则 |
4.3.3 新都区林盘多功能划分 |
4.4 小结 |
第5章 新都区林盘多功能性评价体系研究 |
5.1 评价指标选取 |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指标体系构建的框架 |
5.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 指标数据来源 |
5.2.1 实地调研数据 |
5.2.2 规划数据 |
5.2.3 网络数据 |
5.2.4 遥感影像数据 |
5.3 指标权重确定 |
5.3.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比较 |
5.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
5.4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5.4.1 指标标准化处理 |
5.4.2 综合评价模型 |
5.5 新都区林盘多功能性评价的实证分析 |
5.5.1 评价对象概况 |
5.5.2 评价结果呈现及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新都区林盘多功能发展的规划策略研究 |
6.1 新都区林盘多功能发展的引导层次解析 |
6.1.1 区域层面—乡村地域三生资源协同 |
6.1.2 中观层面—林盘群落协同发展 |
6.1.3 聚落层面—林盘聚落差异化重点发展 |
6.1.4 整体构建“资源-网络”的发展格局 |
6.2 区域层面—新都区乡村地域三生资源现状 |
6.2.1 新都区乡村地域生产资源 |
6.2.2 新都区乡村地域生态资源 |
6.2.3 新都区乡村地域生活资源 |
6.2.4 三生资源整合分析 |
6.3 中观层面—构建林盘协同单元 |
6.3.1 林盘协同单元构建 |
6.3.2 林盘协同单元功能优化引导策略 |
6.3.3 林盘协同单元空间发展引导策略 |
6.4 微观层面—林盘聚落多功能发展实施路径 |
6.4.1 农耕聚居主导功能林盘 |
6.4.2 生态涵养主导功能林盘 |
6.4.3 农业生产主导功能林盘 |
6.4.4 休闲消费主导功能林盘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新都区典型林盘问卷调查设计 |
附录二 :新民镇、军屯镇、马家镇内林盘的社会人口资料汇总 |
附录三 :新民镇、军屯镇、马家镇内林盘的多功能性评价结果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西南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的生态智慧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概念界定 |
1.3 传统村落生态营建研究述评 |
1.3.1 国内研究 |
1.3.2 国外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4.4 可行性论证 |
2 西南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的生态背景 |
2.1 自然地理环境的支撑与限制 |
2.1.1 自然馈赠——“地形、气候、水文”区域分异的生态多样性特征 |
2.1.2 生存压力——自然地质地理环境的生态脆弱性特征 |
2.2 生态思想的引导与约束 |
2.2.1 万物有灵、生命平等的思想信仰 |
2.2.2 生态约束,保护自然的禁忌法则 |
2.2.3 相地择居、有机协同的风水生命意识 |
3 西南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的生态特征调查分析 |
3.1 调查分析方法及概况 |
3.1.1 调查分析对象 |
3.1.2 调查分析方法 |
3.2 安全可持续生存、生产、生活考量下的区域格局 |
3.2.1 山水镶嵌,原生性强——安全生存与繁衍的环境利用格局 |
3.2.2 大分散,小聚合——高效利用空间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
3.3 山水林田,有机协同的选址环境 |
3.3.1 依山而建 |
3.3.2 傍水而居 |
3.3.3 农地格局 |
3.3.4 林地格局 |
3.4 因地制宜,象天法地的平面肌理 |
3.4.1 散点型 |
3.4.2 条带型 |
3.4.3 片状集聚型 |
3.4.4 效法自然型 |
3.5 依托自然、借势利导、趋利避害的街巷形态 |
3.5.1 依托自然—街巷空间形态 |
3.5.2 借势利导—完善的排水防涝体系 |
3.5.3 趋利避害—舒适的风热环境 |
3.6 适应自然、利用自然、融入自然的民居建筑 |
3.6.1 建筑布局 |
3.6.2 建筑形态 |
3.6.3 建筑材料 |
3.7 道法自然,顺天应人的生产生活景观 |
3.7.1 垂直梯田系统—势能、水能 |
3.7.2 “稻-鸭-鱼”农田系统—势能、水能与生物能 |
3.7.3 晒坝—光能、风能 |
3.7.4 水磨—水能、势能 |
3.7.5 人工水景—势能、水能 |
4 西南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的生态智慧与启示 |
4.1 生态智慧 |
4.1.1 “避险防灾”的生态安全智慧 |
4.1.2 因地制宜的自然适应智慧 |
4.1.3 自然循环的资源利用与能量转化智慧 |
4.1.4 相辅相成的“系统-层级”整体协同智慧 |
4.1.5 “人境共融”的可持续发展智慧 |
4.2 生态启示 |
4.2.1 生态基础——风水观指导下的自然地理环境调查与评价 |
4.2.2 生态网络——自然要素引导空间生长与布局 |
4.2.3 生态框架——“生态-生产-生活”系统协同运作 |
4.2.4 生态技术——因借自然,实现资源、能量高效转化 |
4.2.5 生态管理——伦理道德先行,政策制度保障 |
5 生态智慧的传承应用——以汉源县民主村为例 |
5.1 民主村概况 |
5.2 民主村的自然生态基础 |
5.2.1 地形地貌 |
5.2.2 水资源 |
5.2.3 气候特征 |
5.3 民主村空间格局的生态嬗变 |
5.3.1 区域格局 |
5.3.2 选址格局 |
5.3.3 平面肌理 |
5.3.4 街巷格局 |
5.3.5 民居建筑 |
5.3.6 生产生活景观 |
5.3.7 生态嬗变的村落内部影响因素 |
5.4 民主村空间格局的生态保护研究 |
5.4.1 保护目标 |
5.4.2 保护原则 |
5.4.3 保护策略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清代买卖契约地区差异性的初步研究 ——以清水江、徽州和浙东地区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主旨、意义、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主旨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二、研究回顾 |
(一)契约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二)研究与讨论 |
(三)对以往研究的归纳总结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清水江、徽州和浙东地区的经济社会与买卖契约 |
第一节 三地经济社会概略 |
一、清水江地区 |
二、徽州 |
三、浙东 |
第二节 三地买卖契约概述 |
一、清水江地区 |
二、徽州 |
三、浙东 |
第三节 地区经济社会与买卖契约之间的关系 |
一、地区经济发展与买卖契约的关系 |
二、地区社会发展与买卖契约的关系 |
第二章 契约主体 |
第一节 单独主体 |
一、男性主体 |
二、女性主体 |
第二节 联署主体与合伙主体 |
一、联署主体 |
二、合伙主体 |
第三节 主体信息描述 |
第三章 契约标的 |
第一节 与农业相关的买卖标的 |
一、标的种类 |
二、信息描述 |
第二节 与林业相关的买卖标的 |
一、标的种类 |
二、信息描述 |
第三节 房屋类及其他买卖标的 |
一、标的种类 |
二、信息描述 |
第四节 标的来源 |
一、不同种类的标的来源 |
二、不同标的来源的比例 |
第四章 其他契约要件 |
第一节 契约性质标识、成契理由与立契时间 |
一、契约性质标识 |
二、成契理由 |
三、立契时间 |
第二节 中人 |
一、称谓、数量与身份 |
二、具体功能 |
第三节 担保责任 |
一、权利瑕疵担保 |
二、中人的担保责任 |
第四节 契末署押 |
一、署押群体 |
二、署押形式 |
第五章 契约订立程序 |
第一节 先买权 |
一、先买权的不同表述方式 |
二、享有先买权的群体及其排列次序 |
第二节 买卖契约启动程序 |
一、启动方式 |
二、中人的作用 |
第三节 契约书写 |
一、书写人 |
二、书写规范 |
三、官契纸 |
第四节 契税制度 |
一、契税制度实施状况 |
二、对契约形制的影响 |
第五节 推收过割 |
一、过割凭证 |
二、重视程度 |
三、操作的规范性 |
第六节 找价与回赎 |
一、找价 |
二、回赎 |
第六章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历史文献与资料汇编 |
二、今人论着 |
致谢 |
学习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资源代谢理念下的生态乡村设计研究 ——以岳滋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社会背景 |
1.2.2 生态背景 |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目的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际研究 |
1.4.2 国内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三生一体的乡村关键基础设施 |
2.1 三生一体:乡村绿色人居环境之道 |
2.1.1 理念背景:乡村人居环境之困 |
2.1.2 三生一体的内涵与特征 |
2.1.3 三生一体的构建策略 |
2.2 资源代谢分析 |
2.2.1 概念与演进 |
2.2.2 关键代谢流:养分、水与能量 |
2.2.3 调研案例代谢分析 |
2.3 关键基础设施及一体化生态技术 |
2.3.1 关键基础设施 |
2.3.2 一体化生态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础设施技术选择与工具箱构建 |
3.1 选择的原则 |
3.1.1 生态性原则 |
3.1.2 连接性原则 |
3.1.3 景观性原则 |
3.1.4 经济性原则 |
3.1.5 其它原则 |
3.2 技术分类与工具箱结构 |
3.2.1 技术分类 |
3.2.2 工具箱结构 |
3.3 工具箱补充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岳滋村资源代谢优化与生态设计 |
4.1 案例乡村岳滋村的典型性 |
4.2 岳滋村 |
4.2.1 岳滋村概况 |
4.2.2 地形气候 |
4.3 岳滋村资源代谢现况 |
4.3.1 水代谢 |
4.3.2 养分代谢 |
4.3.3 能量代谢(能量输入、生产与消耗) |
4.3.4 代谢综合分析 |
4.4 案例设计更新 |
4.4.1 技术方案设计 |
4.4.2 沼气站设计原理和工艺流程 |
4.4.3 人工湿地设计原理和工艺流程 |
4.4.4 设计方案优化 |
4.4.5 冬季取暖 |
4.4.6 管网配套设施 |
4.5 生产系统产业设计更新 |
4.5.1 养殖模块 |
4.5.2 种植模块 |
4.6 生活系统人居环境设计 |
4.7 案例乡村远景设计 |
4.7.1 乡村产业升级 |
4.7.2 乡村空心化问题 |
4.8 设计更新后的资源代谢 |
4.8.1 岳滋村新代谢数据 |
4.8.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竞赛成果 |
后记 |
(6)互联网经济下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教育突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缘起与研究背景 |
1.1.2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3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1.4 文献综述 |
1.2 研究设计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1.2.3 核心概念界定 |
1.2.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滞后的经济、科技水平下脱贫的迫切需求 |
2.1 清水江流域经济曾经的辉煌和当下的衰落 |
2.1.1 历史上繁荣的“木商经济带” |
2.1.2 清水江截流后对沿岸地区的影响 |
2.1.3 低态势发展的经济、科技水平现状调查 |
2.2 清水江流域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济、科技水平滞后的矛盾原因 |
2.2.1 生态支持机制下的教育多重流向与偏离 |
2.2.2 流动性风险与“他者”语境的离散 |
2.2.3 多重生存关系的主体回归失联 |
2.2.4 文化变迁与生态重塑失衡 |
2.3 精准扶贫机制下“造血式”脱贫的诉求 |
2.3.1 现有扶贫工作成效甚微,受困于多重围城之中 |
2.3.2 精准扶贫机制下“造血式”脱贫的诉求 |
3 生态与文化多样性对清水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支持 |
3.1 以山地稻作为主要经济类型的农耕经济模式 |
3.1.1 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 |
3.1.2 庞大的自然蕴藏量和多样化的农作物基因库 |
3.1.3 与地理气候相适应的农耕文明 |
3.2 以苗、侗文化为核心的人文生态资源 |
3.2.1 从工具性上升为神性的器物 |
3.2.2 非物质文化资源 |
3.3 独特的自然与文化境遇下的清水江区域经济特点 |
3.3.1 农耕经济 |
3.3.2 旅游 |
3.3.3 大健康养生度假 |
4 互联网经济下少数民族生态脱贫的契机 |
4.1 互联网经济转型下传统社会与传统行业的颠覆与重构 |
4.1.1 形态之变:传统社会与传统行业的颠覆 |
4.1.2 路径之变:经济互联网化与传统行业的对峙反扑 |
4.1.3 创新驱动:以数字为始、经济为主的融合之道 |
4.2“有牛米”类“互联网+”经济模式为民族地区生态脱贫带来的契机 |
4.2.1 互联网“高端订制”催生“有牛米”类复古农业复苏 |
4.2.2 互联网经济下“复古农业”成就归因 |
4.2.3“复古农业”经济模式有效反推农村“三变” |
4.3“互联网+复古农业”经济模式面临的困境与限制 |
4.3.1 人才、知识困境 |
4.3.2 企业效率与民族生活难以平衡 |
4.3.3 技术、资金困境 |
5 互联网经济下传统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5.1 互联网革命带动的教育变革 |
5.1.1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教育 |
5.1.2 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分析 |
5.1.3 未来教育的走向 |
5.2 互联网经济转型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 |
5.2.1 办学主体多极化发展 |
5.2.2 教育投入日趋多样化 |
5.2.3 互联网技术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挑战 |
5.3 互联网化教育为民族地区生态脱贫的人才支持带来的契机 |
5.3.1 互联网创业资源为民族地区创业、脱贫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 |
5.3.2 劳动力转移方向回归 |
5.3.3 互联网新技术满足了传统教育手段的多样化需求 |
6 构建互联网时代新型民族教育模式,助攻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 |
6.1 清水江流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教育需求 |
6.1.1 经济转型的教育需求 |
6.1.2 文化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共生教育需求 |
6.1.3 信息、网络应用的教育需求 |
6.2 制定清水江流域民族地区生态脱贫的“互联网+”行动计划 |
6.2.1 清水江流域“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 |
6.2.2“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具体内容 |
6.2.3“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评估检验 |
6.3 以高校为核心,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归农、为农”教育 |
6.3.1 搭建高校“一带一路”智力扶贫平台,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功能 |
6.3.2 进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宏观调控,加强民族地区“归农、为农”创业教育 |
6.3.3 优化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强化校本课程实践性 |
6.4 建构清水江流域特色“互联网+”少数民族教育模式 |
6.4.1 人格发展教学模式:用移动互联工具包引导农户熟悉移动互联网功能 |
6.4.2 信息加工学习模式:资源平台应用 |
6.4.3 社会交往教学模式:营造社区工作坊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一) |
后记(二)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与民族文化 |
1.1.2 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与乡村复兴 |
1.2 选题意义 |
1.2.1 公共空间是村落文化与精神的载体 |
1.2.2 补充与丰富岭南聚落空间文化研究 |
1.3 基本概念 |
1.3.1 传统村落 |
1.3.2 公共空间 |
1.3.3 空间形态 |
1.4 研究范围界定 |
1.4.1 研究地域 |
1.4.2 族群范围 |
1.4.3 研究对象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1 村落的相关研究 |
1.5.2 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 |
1.5.3 广西地区的相关研究概况 |
1.5.4 综合评述 |
1.6 研究内容、方法与意义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意义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生成与演变 |
2.1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环境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特征 |
2.2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历史演进 |
2.2.1 史前-先秦:原始聚落的生成与民族文化的发展 |
2.2.2 秦汉时期:封建统治、西瓯骆越的形成与汉族的迁入 |
2.2.3 宋元时期:土司制度与壮、侗族的形成与苗、瑶、回族的迁入 |
2.2.4 明清时期:仫佬、毛南族的形成与水、京、彝、仡佬族的迁入 |
2.2.5 近代:广西多民族格局的形成 |
2.3 广西各民族文化特征的形成 |
2.3.1 土着民族的基本文化特征 |
2.3.2 汉族移民的基本文化特征 |
2.4 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空间分布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 |
2.4.1 空间分布演变特征 |
2.4.2 空间分布演变的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调查分析 |
3.1 调查分析方法 |
3.2 自然环境特征 |
3.2.1 傍水而居 |
3.2.2 依山而建 |
3.2.3 农地利用格局 |
3.3 空间形态特征 |
3.3.1 整体形态 |
3.3.2 村落规模 |
3.3.3 平面形态 |
3.3.4 界面特征 |
3.3.5 空间结构与组织方式 |
3.3.6 空间尺度 |
3.4 活动与场所特征 |
3.4.1 生产生活 |
3.4.2 节庆民俗 |
3.4.3 红白喜事 |
3.5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调查小结 |
3.6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实例分析 |
3.6.1 案例调查 |
3.6.2 空间句法概述 |
3.6.3 空间句法对空间形态与公共生活互动关联的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比较研究 |
4.1 同一民族不同地域环境下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比较研究 |
4.1.1 壮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调查与比较 |
4.1.2 壮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句法释义 |
4.1.3 不同地域壮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特征分析 |
4.1.4 不同地域壮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的影响机制 |
4.1.5 其他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地域性特征 |
4.2 相同地域环境下不同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比较研究 |
4.2.1 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调查与比较 |
4.2.2 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句法释义 |
4.2.3 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特征分析 |
4.2.4 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的影响机制 |
4.3 少数民族传统落与汉族村落公共空间形态 |
4.3.1 少数民族的“汉化” |
4.3.2 汉族的“少数民族化” |
4.4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征与内涵 |
4.4.1 共性:自然而为,纯朴务实 |
4.4.2 个性:多元个性,和而不同 |
4.4.3 特性:多源并存,文化交融 |
4.5 地域性、民族性的关联互动——多因子综合作用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与发展策略 |
5.1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现状 |
5.1.1 物态空间方面 |
5.1.2 意态空间方面 |
5.2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当代发展的问题与契机 |
5.2.1 面临的问题 |
5.2.2 发展的契机 |
5.3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与发展的原则与策略 |
5.3.1 保护的内容与范围 |
5.3.2 保护的原则 |
5.3.3 空间保护与发展策略 |
5.3.4 地域、民族文化传承策略 |
5.3.5 传统公共空间文化的发展 |
5.4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与公共空间保护发展实例 |
5.4.1 程阳八寨——旅游开发的困惑 |
5.4.2 旧州街——传统街市的兴衰 |
5.4.3 弄立村——从空间匮乏到结构完善 |
5.4.4 古民寨——夯土村落保护与发展新探索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1 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调查统计表 |
附录二:广西各民族节庆与公共空间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基于景观信息链视角的山地传统民居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重庆市山地传统民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理论概念研究 |
1.2.1 民居 |
1.2.2 传统民居 |
1.2.3 山地传统民居 |
1.2.4 景观及民居景观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山地传统民居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山地传统民居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与框架结构 |
1.5.1 论文的创新点 |
1.5.2 论文的框架结构 |
2 “景观信息链”相关概念和理论研究 |
2.1 “景观信息链”原理的起源及概念 |
2.1.1 “景观信息链”原理的起源 |
2.1.2 “景观信息链”的概念 |
2.1.3 景观基因的识别 |
2.2 景观信息链的表现形式 |
2.2.1 “景观信息元” |
2.2.2 “景观信息点” |
2.2.3 “景观信息链” |
2.2.4 “景观信息面” |
2.2.5 “景观信息体” |
2.3 “景观信息链”原理的应用领域及途径 |
2.3.1 “景观信息链”原理的应用领域 |
2.3.2 “构建“景观信息链”的途径 |
2.4. “景观信息链”与山地传统民居保护与开发的应用与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安居古镇基于“景观信息链”的研究 |
3.1 重庆安居古镇的概况 |
3.1.1 安居古镇的地域环境 |
3.1.2 安居古镇的文化环境 |
3.2 安居古镇山地传统民居的概况 |
3.2.1 安居古镇山地传统民居的选址布局 |
3.2.2 安居古镇山地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 |
3.2.3 安居古镇山地传统民居的装饰 |
3.2.4 安居古镇山地传统民居价值研究 |
3.3 安居古镇山地传统民居 SWOT 分析 |
3.3.1 安居古镇山地传统民居开发优势条件 |
3.3.2 安居古镇山地传统民居发展不利因素 |
3.3.3 安居古镇山地传统民居发展面临的机遇 |
3.3.4 安居古镇山地传统民居发展存在的挑战 |
3.4 安居古镇“景观信息链”的构成因子分析 |
3.4.1 安居古镇景观基因的独特性 |
3.4.2 安居古镇景观基因识别的方法 |
3.4.3 安居古镇山地传统民居“景观信息元”的确定 |
3.4.4 安居古镇山地传统民居“景观信息点”的确定 |
3.4.5 安居古镇山地传统民居“景观信息链”的确定 |
3.4.6 科学构建安居古镇山地传统民居景观体系 |
3.5 安居古镇基于“景观基因链”理论的保护与开发 |
3.5.1 安居古镇山地传统民居极具保护价值 |
3.5.2 安居古镇保护与开发中现存问题的反思 |
3.5.3 “景观信息链”原理符合安居古镇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 |
3.5.4 安居古镇旅游发展及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4 重庆其他地区基于“景观信息链”的研究 |
4.1 中山古镇“景观信息链”的研究 |
4.1.1 重庆中山古镇概况 |
4.1.2 中山古镇山地传统民居概况 |
4.1.3 中山古镇基于“景观信息链”的构成因子分析 |
4.1.4 中山古镇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
4.1.5 中山古镇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理论的保护与开发 |
4.2 龙塘村“景观信息链”的研究 |
4.2.1 重庆龙塘村概况 |
4.2.2 龙塘村山地传统民居概况 |
4.2.3 龙塘村基于“景观信息链”的构成因子分析 |
4.2.4 龙塘村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
4.2.5 龙塘村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理论的保护与开发 |
4.3 本章小结 |
5 对山地传统民居保护与开发的启示 |
5.1 现代山地传统民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得问题 |
5.1.1 整体建筑景观特色的缺失 |
5.1.2 文化景观保护策略的缺失 |
5.1.3 历史文脉的断裂现象严重 |
5.2 对现代山地传统民居保护的启示 |
5.2.1 注重山地传统民居“景观基因”的保护与创新 |
5.2.2 完善山地传统民居文化景观的保护策略 |
5.2.3 培育山地传统民居历史文脉的接班人 |
5.3 山地传统民居保护及开发方向 |
5.3.1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
5.3.2 发展民居旅游产业 |
5.3.3 注重对民居环境的保护 |
5.3.4 注重对民居景观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章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9)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源起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我国研究概况 |
1.3.3 广西地区的相关研究现状 |
1.3.3.1 广西地域传统文化研究概况 |
1.3.3.2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研究概况 |
1.4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1.4.1 目前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1.1 田野调查 |
1.5.1.2 文献研究 |
1.5.1.3 综合分析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广西地域文化背景 |
2.1 地理学背景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广西地域人文生态 |
2.2 历史沿革 |
2.2.1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
2.2.2 唐宋元时期 |
2.2.3 明清时期 |
2.2.4 民国至今 |
2.3 土着族群及其文化特征 |
2.3.1 广西土着族群溯源 |
2.3.2 基本文化特征 |
2.3.2.1 稻田耕作 |
2.3.2.2 多神崇拜 |
2.3.2.3 小家庭的聚居模式 |
2.4 移民与文化传播 |
2.4.1 人口迁移与构成 |
2.4.1.1 政治移民 |
2.4.1.2 军事移民 |
2.4.1.3 经济移民 |
2.4.2 汉文化在广西的传播 |
2.4.2.1 传播廊道 |
2.4.2.2 传播方式 |
2.4.2.3 影响因素 |
2.4.3 汉族移民的基本文化特征 |
2.4.3.1 宗族制的大家族聚居 |
2.4.3.2 崇尚儒教礼制 |
2.5 广西地域文化分区 |
2.5.1 文化圈与民系的概念 |
2.5.1.1 文化圈 |
2.5.1.2 民系 |
2.5.2 桂西百越土着文化圈 |
2.5.2.1 壮族文化区 |
2.5.2.2 侗族文化区 |
2.5.2.3 苗瑶文化区 |
2.5.3 桂东汉族移民文化圈 |
2.5.3.1 广府文化区 |
2.5.3.2 客家文化区 |
2.5.3.3 湘赣文化区 |
2.5.4 广西地域文化分区的特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生成及其区划 |
3.1 影响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生成的因素 |
3.1.1 自然因素 |
3.1.1.1 气候 |
3.1.1.2 地形 |
3.1.1.3 材料 |
3.1.2 人文因素 |
3.1.2.1 社会结构 |
3.1.2.2 生产生活方式 |
3.1.2.3 经济及技术条件 |
3.1.2.4 文化传播 |
3.2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的类型 |
3.2.1 干栏式楼居 |
3.2.1.1 干栏楼居以前的洞居 |
3.2.1.2 干栏楼居的形成过程 |
3.2.1.3 广西干栏楼居的基本特点 |
3.2.2 天井式地居 |
3.2.2.1 天井地居的形成过程 |
3.2.2.2 广西天井地居的基本特点 |
3.3 建筑文化的区划方法 |
3.3.1 基于建筑本体构成要素的区划 |
3.3.2 基于建筑形成影响因素的分区 |
3.3.3 基于历史民系的区系类型研究 |
3.4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区划 |
3.4.1 百越干栏建筑文化区 |
3.4.1.1 侗族建筑文化亚区 |
3.4.1.2 壮族建筑文化亚区 |
3.4.1.3 苗瑶建筑文化亚区 |
3.4.2 汉族地居建筑文化区 |
3.4.2.1 广府建筑文化亚区 |
3.4.2.2 客家建筑文化亚区 |
3.4.2.3 湘赣建筑文化亚区 |
3.4.3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区划的特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西百越文化区传统乡土建筑 |
4.1 聚落及总体空间形态 |
4.1.1 聚落类型分析 |
4.1.1.1 高山型 |
4.1.1.2 丘陵河岸型 |
4.1.1.3 平地田园型 |
4.1.2 聚落空间意向 |
4.1.2.1 聚落生态意向 |
4.1.2.2 聚落宗族意向 |
4.1.2.3 聚落风水意向 |
4.1.3 聚落公共建筑 |
4.1.3.1 宫、庙 |
4.1.3.2 鼓楼 |
4.1.3.3 风雨桥 |
4.1.3.4 其它公共建筑 |
4.2 居住建筑平面及空间组合 |
4.2.1 基本功能构成元素 |
4.2.1.1 生活起居:火塘、堂屋与卧室 |
4.2.1.2 生活辅助:架空层、晒排与粮仓、厨房 |
4.2.1.3 交通空间:楼梯与廊道 |
4.2.2 侗族传统建筑空间特征 |
4.2.2.1 山面设门的入宅方式 |
4.2.2.2 以敞廊为过渡的室内布局 |
4.2.2.3 利用充分的楼层空间 |
4.2.3 壮族传统建筑空间特征 |
4.2.3.1 檐面设门的入宅方式 |
4.2.3.2 以堂屋为中心的室内布局 |
4.2.4 苗瑶传统建筑空间特征 |
4.2.4.1 苗族传统干栏建筑 |
4.2.4.2 瑶族传统干栏建筑 |
4.2.5 汉文化对干栏建筑平面型制的影响 |
4.2.5.1 楼梯与入口由山面转向檐面 |
4.2.5.2 前堂后室向一明两暗的过渡 |
4.2.5.3 由单一主体走向院落围合 |
4.2.5.4 居住层由楼面转为地面 |
4.3 筑结构与构架 |
4.3.1 基本构架类型 |
4.3.1.1 头承檩 |
4.3.1.2 叉手承檩 |
4.3.1.3 砌体承重 |
4.3.2 屋面做法 |
4.3.2.1 屋面举折 |
4.3.2.2 屋脊升起 |
4.3.3 平面功能对干栏构架的影响 |
4.3.3.1 减柱 |
4.3.3.2 加柱 |
4.3.3.3 楼梯位置与干栏构架 |
4.3.4 其它构架做法 |
4.3.4.1 吊柱 |
4.3.4.2 偏厦 |
4.3.4.3 半接柱 |
4.4 营建机制 |
4.4.1 选址与立项 |
4.4.2 工匠传统 |
4.4.2.1 墨师 |
4.4.2.2 丈杆 |
4.4.3 建造过程与仪式 |
4.4.3.1 备料 |
4.4.3.2 下料 |
4.4.3.3 立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西汉文化区传统乡土建筑 |
5.1 聚落及总体空间形态 |
5.1.1 聚落类型分析 |
5.1.1.1 农耕型聚落 |
5.1.1.2 商业型聚落 |
5.1.1.3 军事型聚落 |
5.1.2 聚落空间意向 |
5.1.2.1 聚落宗法意向 |
5.1.2.2 聚落风水意向 |
5.1.2.3 聚落文化意向 |
5.1.3 聚落公共建筑 |
5.1.3.1 祠堂与书塾 |
5.1.3.2 牌坊与门楼 |
5.2 广西湘赣式传统建筑 |
5.2.1 平面形制 |
5.2.1.1 基本平面类型 |
5.2.1.2 基本平面的组合 |
5.2.2 建筑构架 |
5.2.2.1 屋架承重方式 |
5.2.2.2 梁架步架分析 |
5.2.3 造型及装饰 |
5.2.3.1 造型特点 |
5.2.3.2 装饰装修 |
5.3 广西广府式传统建筑 |
5.3.1 平面形制 |
5.3.1.1 街屋——骑楼 |
5.3.1.2 三间两廊 |
5.3.1.3 大型宅院府第 |
5.3.1.4 广府式民居的“干栏化” |
5.3.2 建筑构架 |
5.3.2.1 插梁式 |
5.3.2.2 硬山搁檩 |
5.3.3 造型及装饰 |
5.3.3.1 造型特点 |
5.3.3.2 装饰装修 |
5.4 广西客家式传统建筑 |
5.4.1 平面形制 |
5.4.1.1 堂横屋 |
5.4.1.2 围垅屋 |
5.4.1.3 围堡 |
5.4.2 结构体系 |
5.4.3 造型及装饰 |
5.4.3.1 造型特点 |
5.4.3.2 装饰装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继承 |
6.1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的价值 |
6.1.1 文化生态价值 |
6.1.2 历史人文价值 |
6.1.3 技术价值 |
6.1.3.1 聚落营建的生态思想 |
6.1.3.2 房屋建造的生态技术 |
6.1.4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的价值评估 |
6.2 面临的问题 |
6.2.1 社会环境的变迁 |
6.2.1.1 家庭结构的变化 |
6.2.1.2 价值和审美观念的转变 |
6.2.1.3 空心村与城镇化 |
6.2.2 人为与自然灾害 |
6.2.2.1 环境破坏与污染 |
6.2.2.2 人为破坏 |
6.2.2.3 自然灾害 |
6.2.3 规划与管理的问题 |
6.2.3.1 资金与人才资源的缺乏 |
6.2.3.3 古村寨旅游的过度开发 |
6.3 保护的原则与方式 |
6.3.1 保护原则 |
6.3.1.1 分类保护原则 |
6.3.1.2 真实性原则 |
6.3.1.3 整体性原则 |
6.3.1.4 参与性原则 |
6.3.1.5 动态与可持续原则 |
6.3.2 保护方式 |
6.3.2.1 改建与改造 |
6.3.2.2 旅游与保护相结合 |
6.3.2.3 “活态保护” |
6.3.2.4 匠作技术的延续与传承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创造新时期的广西地域建筑 |
7.1 广西地域建筑的当代发展概况 |
7.2 广西地域建筑创作之道 |
7.2.1 借鉴现代岭南建筑创作理论 |
7.2.2 深化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 |
7.2.3 加强地域建筑技术的运用 |
7.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学术期刊 |
学术着作 |
学位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广西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1.1 干栏遗构,百越余韵 |
1.1.2 壮汉交汇,涵化汉化 |
1.1.3 保护历史,赓续传统 |
1.2 研究的范围 |
1.2.1 空间界域 |
1.2.2 族群范畴 |
1.3 研究的对象 |
1.3.1 聚落 |
1.3.2 民居 |
1.4 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国外传统聚落及乡土建筑研究概况 |
1.4.2 我国传统聚落及民居研究概况 |
1.4.3 广西传统聚落及民居研究概况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广西壮族人居文化背景研究 |
2.1 自然环境背景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特点 |
2.2 历史文化背景 |
2.2.1 壮族自主发展时期历史文化 |
2.2.2 中央王朝统治时期历史文化 |
2.3 广西壮族文化特点 |
2.3.1 信仰多元化 |
2.3.2 语言多元化 |
2.3.3 区域发展不平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西壮族人居建筑文化区域分布 |
3.1 广西壮族文化分区 |
3.2 广西壮族人居建筑文化区划 |
3.2.1 建筑文化分区的原因 |
3.2.2 建筑文化分区的依据 |
3.2.3 壮族人居建筑文化区划 |
3.2.4 壮族人居建筑文化各分区比较 |
3.3 建筑文化分区特点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西壮族传统聚落类型及特点 |
4.1 壮族传统聚落的类型 |
4.1.1 桂西北干栏区壮族传统聚落 |
4.1.2 桂西及桂西南干栏区壮族传统聚落 |
4.1.3 桂中西部次生干栏区壮族传统聚落 |
4.1.4 桂东地居区壮族传统聚落 |
4.2 壮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 |
4.2.1 聚落空间形态 |
4.2.2 聚落空间要素 |
4.3 壮族传统聚落空间意向 |
4.3.1 传统聚落生态意向 |
4.3.2 聚落文化意向 |
4.4 壮族传统聚落公共建筑 |
4.4.1 寨门 |
4.4.2 风雨桥 |
4.4.3 凉亭 |
4.4.4 谷仓 |
4.4.5 祠堂 |
4.4.6 土地庙 |
4.5 壮族与广西其他民族传统聚落比较研究 |
4.5.1 壮侗族传统聚落比较 |
4.5.2 壮汉族传统聚落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西壮族民居类型及特点 |
5.1 壮族民居基本特点 |
5.1.1 干栏文化 |
5.1.2 壮族民居平面构成 |
5.1.3 壮族民居结构形式 |
5.2 桂西北干栏区壮族民居 |
5.2.1 平面特色 |
5.2.2 结构特点 |
5.2.3 民居立面 |
5.3 桂西及桂西南干栏区壮族民居 |
5.3.1 平面特色 |
5.3.2 结构特点 |
5.3.3 民居立面 |
5.4 桂中西部次生干栏区壮族民居 |
5.4.1 平面特色 |
5.4.2 结构特点 |
5.4.3 民居立面 |
5.5 桂东地居区壮族民居 |
5.5.1 平面特色 |
5.5.2 结构特点 |
5.5.3 民居立面 |
5.6 壮侗传统干栏民居比较研究 |
5.6.1 平面型制 |
5.6.2 结构构架 |
5.6.3 结论 |
5.7 壮族民居的演变 |
5.7.1 壮族民居平面形式的演变 |
5.7.2 壮族民居结构形式的演变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西壮族民居建造文化与经验 |
6.1 壮族民居装饰 |
6.1.1 屋脊 |
6.1.2 挑手 |
6.1.3 其他檐下构件 |
6.1.4 柱础 |
6.1.5 门窗及栏杆 |
6.2 壮族民居建造文化 |
6.2.1 营造过程 |
6.2.2 鲁班尺与丈杆 |
6.3 壮族民居营建经验 |
6.3.1 壮族民居气候的适应性 |
6.3.2 壮族民居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
6.3.3 壮族民居建材与构造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广西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保护与发展 |
7.1 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保护与发展的价值 |
7.1.1 历史价值 |
7.1.2 文化价值 |
7.1.3 建筑学价值 |
7.2 广西壮族传统聚落与民居的现状及类型 |
7.2.1 广西壮族传统聚落和民居现状特点 |
7.2.2 广西壮族传统聚落和民居的遗存类型 |
7.3 壮族传统聚落和民居保护与发展的实例 |
7.3.1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冲突——龙脊村古壮寨 |
7.3.2 旅游业带来的困惑——吞力屯 |
7.3.3 整体搬迁后的文化失落——那雷屯 |
7.3.4 传统的维系与生活的变革——达文屯 |
7.4 保护与发展的原则与策略 |
7.4.1 保护的对象和范围 |
7.4.2 保护的基本原则 |
7.4.3 保护和发展的策略 |
7.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村庄附近稻田进行粮蔗鱼立体开发的尝试(论文参考文献)
- [1]技术、市场与文化复合性的形成:清代以来丹江地区的族群互动[D]. 余丽.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新都区林盘多功能性评价及规划策略研究[D]. 曾纯.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西南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的生态智慧及启示[D]. 朱雯雯. 重庆大学, 2019(01)
- [4]清代买卖契约地区差异性的初步研究 ——以清水江、徽州和浙东地区为中心的考察[D]. 李秋梅.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2)
- [5]资源代谢理念下的生态乡村设计研究 ——以岳滋村为例[D]. 赵彦博. 山东建筑大学, 2017(10)
- [6]互联网经济下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教育突围[D]. 石玉昌. 西南大学, 2017(06)
- [7]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研究[D]. 韦浥春.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8]基于景观信息链视角的山地传统民居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重庆市山地传统民居为例[D]. 赵瑞艳. 重庆师范大学, 2014(03)
- [9]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D]. 熊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12(11)
- [10]广西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研究[D]. 赵冶. 华南理工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