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电子计算机电源装置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冯浩楠,邢科家,孙建国,宋明[1](2021)在《一种自主化25 Hz轨道电路电子控制模块》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克服现有25 Hz轨道电路继电接口的接线复杂、故障率高、抗干扰弱等弱点,实现其电子化和智能化,设计和实现适用于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的25 Hz轨道电路电子控制模块。25 Hz轨道电路电子控制模块设计为二取二架构。在硬件设计上,模块包括CPU单元、IO接口单元、电源单元和复位单元等4种功能电路。软件遵循EN50129标准进行设计,包括初始化、通信控制、驱动和应用程序4个部分。基于FN2模型的可靠性分析得到电子控制模块满足SIL4安全等级要求。25 Hz轨道电路电子控制模块经过7项硬件测试、静态和动态软件测试和与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的集成测试,测试结果一致表明其具备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适用于轨道交通信号系统。
邓茜泽[2](2021)在《西安地区现代综合医院复合手术室建筑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全世界范围内,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和致死人数日渐上升,尤其是心脑血管类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甚为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能够安全而高效地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复合手术。伴随着复合手术的发展,现代医疗建筑中出现了新的医技空间,即复合手术室。在复合手术室中不仅能够进行外科手术,同时也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术中转换为介入治疗模式和影像检查模式,现如今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心脏外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以及骨科等多个科室之中。复合手术室的建设不仅代表了现代医学技术与工程技术的结合,也标志着一所医院的现代化水平。目前我国关于复合手术室的建设领域研究成果较少,对于已建成的案例也缺乏调研和分析,致使复合手术室的建设缺少较为整体性的理论指导和建筑设计参考模式。本文首先从医学概念和医疗模式这两个方面探讨了复合手术,为复合手术室的研究提供了医学概念基础,探讨了手术室的五个发展历程,明确了每一阶段手术室的基本特点,并从定义与内涵、分类、需求情况与临床应用、设置条件与规划流程、设备条件要求、人员配置与管理要求这六个方面对复合手术室进行了系统的概述。接着,本文通过分析西安地区医院的数量、等级及分类,选择了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这三所具有代表性的医院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建设的复合手术室进行了调研分析,总结了西安地区复合手术室的建设现状。之后结合西安地区及国内其他省市的建设实例,从位置规划、工艺流程、功能组成、空间布局以及人性化设计这五个方面对复合手术室进行了较为整体的研究,明确了复合手术室的位置规划要满足洁净手术室以及影像设备两方面的环境要求,并且应当严格遵守洁净手术部的医疗工艺流程,统筹设计医护及检修人员、患者、物品、设备运输这4条主要流线,合理规划手术间、机房、控制间以及设备间这四类功能用房,在手术间的布局中,要综合考虑核心设备的选型、辅助设备的选择以及医护人员配置三个要点,此外本文还对复合手术室的空间布局模式进了平面和剖面两个维度的图示说明,运用图表分析了各类复合手术室的尺寸和面积,并展示了具体的布局图示以供参考,接着从模块化艺术玻璃、彩色照明以及玻璃天花的应用探讨了复合手术室的人性化设计。其次,本文研究了复合手术室建筑设计的相关技术问题,总结了复合手术室在施工、辐射防护、净化空调、给排水、电气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这六个方面的建设要求。最后,本文就全篇对复合手术室的整体研究做出了总结,对我国复合手术室建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之后我国现代综合医院复合手术室建设提供参考。
王寅寅[3](2021)在《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系统在消防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科技水平突飞猛进,电子计算机技术与自动控制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消防作为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入电子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消防效率。本文将对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系统在消防中的应用展开探究。
刘伟岩[4](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认为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刘俊文[5](2020)在《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110KV变电所变压器保护装置的研究》文中认为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110KV变电所中,对于变压器保护装置进行保护判断是励磁涌流还是内部短路电流采用的原理是二次谐波制动。在实际的应用中,变压器的差动保护经常出现误动作的现象,准确率并不高。为此,我们进一步提出了新的保护原理,有效提高了变压器的差动保护性能。本文运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变压器的差动保护仿真程序和模型,对于采用二次谐波制动原理的差动保护可能因故障而产生误动作的几种常见情况分别进行了仿真和分析,结果与实际差动保护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复杂问题分析结果相符,这就验证了在特定的情况下利用二次谐波制动的差动保护会由于故障的原因而发生保护装置的错误的动作。这就验证了利用二次谐波进行的差动保护存在一定的误动作情况。针对此问题的存在,为准确无误对励磁涌流与故障电流进行判断,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新方法,并通过设计程序进行了仿真模拟验证,仿真结果充分验证了该方法的实际可行性,由此本文设计了一套数字式变压器保护装置,并进行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最终测试结果显示,该保护装置基本上满足了对励磁涌流及短路电流的识别要求。该论文有图50幅,表3个,参考文献52篇。
徐鑫[6](2020)在《大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及其电能质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国家政策积极鼓励云计算发展,大数据业务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各地掀起一股大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建设潮。徐州作为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同样也是江苏IDC业务较发达的地市之一,IDC需求旺盛,因此徐州地区有必要建设淮海大数据中心。为保证建设的大数据中心的供电可靠性以及供电质量,本文对其供配电系统和电能质量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淮海大数据中心的整体方案进行了介绍,并对数据中心,制冷站,变电站和控制系统等进行了功能分析。其次,对大数据中心的供电方案展开了研究。分析了供配电系统的供电标准及要求,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淮海IDC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方案,对园区主变电站,数据中心变电站和制冷站变电站进行了系统图设计;为保证机房24小时不间断供电,数据中心机柜及制冷站制冷设备全部采用UPS供电,对UPS设备的选择及冗余供电方式进行了研究;为验证本文设计的供电方案的安全可靠性,利用PSASP软件搭建了仿真模型,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供电设计方案的可靠性。最后,对数据中心的电能质量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机房中非线性负载运行时产生的大量谐波和功率因数低等问题,提出了四种电能质量治理方案,经比较选择了混合滤波补偿装置,在原有的电容电抗器的基础上,并联上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实现了IDC机房的谐波治理和无功补偿;为验证电能质量治理方案的有效性,设计了基于惩罚型状态变权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通过对治理后测试点数据的评估比较,验证了电能质量治理方案的有效性。
梁海峰[7](2020)在《3D打印的β-磷酸三钙结合低频脉冲电磁场对大鼠颅骨缺损修复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伤、感染、肿瘤和先天性疾病等原因可以导致骨缺损,骨缺损的治疗往往需要自体骨移植或者异体骨移植,而这些治疗方法有一定的缺陷。3D打印技术结合生物材料的骨组织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些缺陷,对骨缺损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另外,低频脉冲电磁场(pulse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s)也可以促进骨再生,但目前缺少PEMFs治疗骨缺损的研究。两者的结合可能为骨缺损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目的:1.研究以β-磷酸三钙为原料的3D打印支架与PEMFs对大鼠脂肪干细胞(rat adipose stem cells,rADSCs)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影响。2.研究β-TCP支架和PEMFs照射两者的结合对大鼠颅骨临界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1.利用3D打印技术按照设计方案定制β-TCP支架。2.3D打印的β-TCP支架做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表面形貌。3.将rADSCs种植于β-TCP支架上培养24,48,72h后,对其进行活/死细胞染色实验来评价β-TCP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和细胞毒性。4.rADSCs分别在四种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培养1,4,7d后,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The 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 rADSCs 的增值率。5.rADSCs分别在四种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培养14d后,利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检测和ALP染色评价rADSCs的成骨分化进程。6.rADSCs分别在四种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培养7,14,21d后,使用RT-qPCR检测rADSCs的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情况;7.SD大鼠颅骨缺损模型建模,植入β-TCP支架并以两种方式饲养4,8,12w后,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CT),BMD分析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评估大鼠颅骨的修复情况。结果:1.利用3D打印技术成功制造出β-TCP支架,扫面电子显微镜观察到β-TCP支架的表面形貌,尺寸及孔隙的直径,也显示出其高孔隙率的特点2.活/死细胞染色实验的结果提示β-TCP支架上的rADSCs活细胞/死细胞的比值高,β-TCP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3.CCK-8的结果显示β-TCP支架可以显着提高rADSCs的增殖速率,PEMF则在增殖的中后期显着提高rADSCs的增殖速率。4.ALP活性检测与ALP染色均提示了β-TCP和PEMF均可以促进rADSCs成骨分化。5.成骨相关基因检测提示了β-TCP和PEMF可以提高rADSCs成骨分化过程中ALP、Runx2和OPN基因的表达。6.Micro CT的三维重建结果和BMD分析的结果提示β-TCP和PEMFs均可以促进SD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两者联合应用可以取得最好的效果。7.HE染色结果提示移植β-TCP支架的缺损部分得到了很好的生长,PEMFs对颅骨缺损的修复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1.3D打印工艺可以制造出的高孔隙率的β-TCP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2.β-TCP支架和PEMFs处理可以促进rADSCs的增殖速率。3.β-TCP支架和PEMFs处理可以促进rADSCs的成骨分化过程。4.β-TCP支架和PEMFs处理可以促进SD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
李琨[8](2020)在《供水泵站工程物联网监控系统开发研究》文中认为水利信息化技术是将物联网监控技术与水利工程项目相结合,运用物联网监控技术对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设备等进行控制、分析、和处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水利工程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升级,进一步促进水利行业向“数字水利”方向迈进。“数字水利”主要由水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处理和执行等模块组成,是以人水和谐发展为指导目标,利用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战略,结合水利工程项目的具体应用需求,提出一系列可供操作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我国水利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本论文以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为依托,研究设计该水利工程项目的物联网监控系统,旨在提出以“水利信息化”和“数字水利”为基础的供水泵站物联网监控系统,以供实际供水工程运行决策。物联网监控技术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硬件、以数据分析处理等应用程序为软件,以数字化信息指令的接收和传递为核心技术,通过网络通讯实现工业过程全控制的实用性技术。本论文按照供水泵站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前、设计中和设计后的时间思路对整个工程供水泵站物联网监控系统进行开发研究。在供水泵站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前对该系统进行功能性需求分析;在设计中,对该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分别进行开发研究;在设计完成后,为保障系统稳定安全运行,提出运行前的参数测定方法和标准,在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以现场实验方式对该系统进行检验并提出一定科学规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供水泵站工程的实际需求,架构供水泵站物联网监控系统的主要框架和结构;(2)对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工控机、PLC及其控制柜等硬件设备选型;(3)提出供水泵站工程运行前流量、液位、转速、压力等各参数测定指标和方法;(4)利用组态王6.53开发物联网监控系统软件,建立不同目标的运行监控模块,实现数据采集、曲线绘制、数据查询、报警等多项功能,并完成组态软件与数据库的连接,这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5)详细阐述供水泵站实验室操作流程,设计不同转速比情况下单泵稳态运行实验,提出在水力调度运行中变频高效区范围,利用现场实验测量并绘制电动调节阀流量特性和阻力特性曲线,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6)提出虚拟实验室建设方案,为供水泵站运行提供现代化水利管理的模式提供新的思考。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在设计思路上完整有序,硬件选型选用技术成熟的工业设备,可靠性较强,软件设计选用可维护性较高的应用程序,符合设计初衷,操作系统和数据库采用实时响应控制,使用便捷,数据处理能力强。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提出供水行业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为今后供水泵站工程的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思路;本文根据供水工程管理规范,提出供水泵站运行前各参数指标的测定方式、标准,可供各大中小型泵站在新建或更新改造中参考;文中采取实验分析的方法得到的水力调度工程中变频经济运行方案,对山西省大水网高扬程供水泵站工程的优化调度运行具有参考价值。
郭榛[9](2020)在《PVDF及其共混物的设计与制备及在声学器件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声学传感器作为智能化浪潮下物联网、机器人和智能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传感器,得到不断的革新和迭代。压电式声学传感器因其高性能和自供能的特点,逐步成为了应用最为广泛的声学传感器。由于传统压电式传感器制备材料压电陶瓷存在尺寸大、形变难、毒性高等问题,具有小尺寸、柔性、高压电性能等特点的有机材料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PVDF-TrFE),成为了研究人员在新型声学传感器材料中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工艺流程设计与参数优化,制备了各方面性能优异的PVDF-TrFE压电薄膜,并在此基础上制作了高精确度、高灵敏度和高稳定性的声学传感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PVDF-TrFE压电薄膜制备工艺流程设计和参数优化研究:本章针对PVDF-TrFE压电薄膜制备中涉及的极化条件、薄膜厚度和共混掺杂等工艺流程进行了参数探索和优化。在极化阶段,通过设计和调整原位极化系统的栅极、源极电压与极化时间参数,在栅极电压3 kV、源极电压7.5 kV和极化时间10 min条件下获得了压电性能最优的PVDF-TrFE压电薄膜,压电系数d33最高可达27.25 pC/N。通过PVDF-TrFE压电薄膜厚度对其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证明30μm下的PVDF-TrFE压电薄膜的压电系数最高,过薄或过厚的薄膜都会影响极化效果。在共混掺杂阶段,通过掺入最优比例为4 wt%的纳米SiO2,显着提高了PVDF-TrFE压电薄膜的力学性能。另外,本章还对PVDF-TrFE压电薄膜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PVDF-TrFE压电薄膜的最高耐受温度高达130℃,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2)基于PVDF-TrFE压电薄膜的声学传感器制备及性能研究:本章利用最佳工艺条件制得的PVDF-TrFE压电薄膜制作了声学传感器并表征了该传感器对声学信号包括声强识别、频率识别和声源定位性能,并对其工作机理进行了分析。在声强识别方面,制作的声学传感器可以对不同声强信号的声音样本进行响应,且响应电压峰-峰值与声强信号成正比。在声源定位方面,阵列化的声学器件可以根据各部分电压响应的幅值来判断声源的二维平面内位置。在频率识别方面,制作的声学传感器在20 Hz20k Hz的范围内对各类型声音样本都可以进行区分和识别,并且识别到的频率与真实频率的相对误差不会超过1%。通过对乐器、人声和动物声音样本的测试,证明了PVDF-TrFE压电薄膜声学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和高稳定性,表明其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实用价值。
方卫强[10](2020)在《智能水环境监测装置电路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对水环境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水环境监测装置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水环境监测装置的研究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电子器件呈现出多元化、智能化、小型化、模块化的趋势,对底层电路设计优化、各功能模块接口电路设计优化、模块功体现和模块间协同工作,提高系统硬件整体性能显得尤为重要,这些电路的优化设计对水环境监测装置提高整体监测性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针对智能水环境监测装置的最底层电路展开研究,主要包括:A.针对电路信号存在的不稳定因素,结合频域和时域,通过有约束优化算法、统计优化算法、模拟退火法等算法,对电路进行算法层面优化。B.针对水环境监测中pH、温度、浑浊度等几个重要参数,以模块为单位进行分析研究,利用算法,仿真,实验等技术对电源模块电路及各传感器模块电路进行优化,以便达到电路工作的最佳状态,并取得了最佳的运行效果。C.PCB板的设计从功耗、散热、体积等方面出发,充分考虑布线走向及元器件的摆放问题,以便装置能够发挥最佳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电路及PCB设计优化后,智能水环境监测装置采集监测到的数据真实可靠,发挥了装置的最佳性能,满足实际监测的需求。
二、论电子计算机电源装置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电子计算机电源装置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自主化25 Hz轨道电路电子控制模块(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25 Hz轨道电路控制模块设计 |
2 硬件设计 |
2.1 硬件架构 |
2.2 CPU单元 |
2.3 IO接口单元 |
2.4 电源单元 |
2.5 复位单元 |
3 软件设计 |
4 系统试验 |
4.1 可靠性分析 |
4.2 硬件测试 |
4.3 软件测试 |
4.4 集成测试 |
5 结 论 |
(2)西安地区现代综合医院复合手术室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典型疾病的现状与影响 |
1.1.2 治疗模式与医治空间的发展 |
1.1.3 医疗影像设备行业的发展 |
1.1.4 所属研究课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复合手术及复合手术室概述 |
2.1 复合手术 |
2.1.1 医学概念说明 |
2.1.2 医疗流程介绍 |
2.2 手术室的发展历程 |
2.3 复合手术室 |
2.3.1 定义与内涵 |
2.3.2 分类 |
2.3.3 需求情况与临床应用 |
2.3.4 设置条件与规划流程 |
2.3.5 设备条件要求 |
2.3.6 人员配置与管理要求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地区复合手术室案例调研分析 |
3.1 西安地区医院及复合手术室建设现状 |
3.1.1 医院数量及分级、分类状况 |
3.1.2 复合手术室建设情况 |
3.2 西安地区复合手术室典型案例调研 |
3.2.1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
3.2.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3.2.3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3.3 西安地区复合手术室建设情况总结 |
3.3.1 建设现状总结 |
3.3.2 规划设计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4 现代综合医院复合手术室建筑设计研究 |
4.1 位置规划 |
4.1.1 满足洁净手术室的要求 |
4.1.2 满足影像设备的要求 |
4.2 工艺流程 |
4.2.1 工作人员流程 |
4.2.2 患者流程 |
4.2.3 物品流程 |
4.2.4 影像设备运输流线 |
4.3 功能组成 |
4.3.1 单模式复合 |
4.3.2 多模式复合 |
4.4 空间布局 |
4.4.1 空间布局要点 |
4.4.2 空间布局模式 |
4.4.3 空间尺寸要求 |
4.4.4 空间布局图示 |
4.5 人性化设计 |
4.5.1 模块化墙板及艺术玻璃的应用 |
4.5.2 彩色照明的应用 |
4.5.3 景观天花的应用 |
4.6 本章小节 |
5 现代综合医院复合手术室建筑技术研究 |
5.1 施工要求 |
5.1.1 地面施工要求 |
5.1.2 墙面施工要求 |
5.1.3 顶面施工要求 |
5.2 辐射防护要求 |
5.2.1 DSA、CT复合手术室辐射防护要求 |
5.2.2 MRI复合手术室辐射防护要求 |
5.3 净化空调要求 |
5.3.1 功能用房洁净等级 |
5.3.2 净化空调系统要求 |
5.4 给排水要求 |
5.5 电气要求 |
5.5.1 DSA复合手术室电气要求 |
5.5.2 CT复合手术室电气要求 |
5.5.3 MRI复合手术室电气要求 |
5.6 数字化信息系统 |
5.6.1 PACS系统集成 |
5.6.2 手术中心控制系统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一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二 调研表格及问卷 |
致谢 |
(3)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系统在消防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加入电子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系统的意义 |
2 实际应用 |
2.1 系统构成 |
2.2 电子计算机监控布置 |
2.3 消防联动系统 |
2.4 火灾报警 |
3 结语 |
(4)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110KV变电所变压器保护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变压器及变压器保护的重要性 |
1.2 变压器保护的现状及发展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变压器保护的原理 |
2.1 变压器保护的基本概念 |
2.2 变压器的纵联差动保护 |
2.3 变压器励磁涌流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
2.4 变压器励磁涌流的识别方法 |
3 二次谐波制动原理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原理的仿真分析 |
3.1 二次谐波制动原理存在的问题 |
3.2 二次谐波制动原理的分析与仿真 |
3.3 用小波变换原理识别变压器的励磁涌流 |
4 数字变压器保护的配置 |
4.1 起动元件 |
4.2 差动保护 |
4.3 后备保护的配置 |
5 保护装置的硬件及软件设计 |
5.1 保护装置的硬件整体设计 |
5.2 硬件电路的设计 |
5.3 软件设计 |
6 数字变压器保护装置的验证 |
6.1 变压器保护装置的测试 |
6.2 试验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MATLAB程序 |
(6)大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及其电能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淮海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
2.1 简介 |
2.2 数据中心 |
2.3 制冷站 |
2.4 变电站 |
2.5 控制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3 淮海大数据中心供电方案研究 |
3.1 大数据中心供电可靠性分析 |
3.2 供配电系统设计 |
3.3 淮海大数据中心供电可靠性仿真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IDC机房电能质量研究 |
4.1 IDC电能质量问题分析 |
4.2 IDC机房电能质量治理方案 |
4.3 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 |
4.4 电能质量治理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3D打印的β-磷酸三钙结合低频脉冲电磁场对大鼠颅骨缺损修复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大鼠脂肪干细胞的原代培养及在β-磷酸三钙和低频脉冲电磁场作用下其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效果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章 β-TCP及PEMFs对大鼠颅骨缺损修复的影响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研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供水泵站工程物联网监控系统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简介 |
2.1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工程简介 |
2.2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主要设备 |
2.3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供水系统运行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3.1 供水泵站工程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
3.2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功能性需求 |
3.2.1 主控级主要功能 |
3.2.2 现地级主要功能 |
3.3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主要框架 |
3.3.1 体系结构 |
3.3.2 层次架构 |
3.3.3 网络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供水泵站实验室硬件系统选型 |
4.1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结构 |
4.1.1 操作指导控制系统 |
4.1.2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
4.1.3 集中式控制系统 |
4.1.4 计算机监督控制系统 |
4.1.5 集散式控制系统 |
4.1.6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
4.1.7 系统结构的选择 |
4.2 主控级系统选择 |
4.2.1 工控机选择 |
4.2.2 PLC及控制柜选择 |
4.3 现地级系统选择 |
4.3.1 流量测量仪器选择 |
4.3.2 液位测量仪器选择 |
4.3.3 压力测量仪器选择 |
4.3.4 转速测量选择 |
4.3.5 电动蝶阀选择 |
4.3.6 电动调节阀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软件开发 |
5.1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软件选择 |
5.1.1 系统监控软件介绍和选择 |
5.1.2 软件实现功能 |
5.1.3 利用组态王进行软件设计的流程 |
5.2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软件界面展示 |
5.2.1 开启画面 |
5.2.2 登录画面 |
5.2.3 主画面 |
5.2.4 实时曲线 |
5.2.5 历史曲线 |
5.2.6 特性曲线 |
5.2.7 数据查询及打印 |
5.2.8 报警 |
5.3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数据库 |
5.3.1 供水泵站实验室综合数据库设计 |
5.3.2 数据库介绍对比 |
5.3.3 数据库的选择和连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供水泵站工程运行参数测定基本要求 |
6.1 供水泵站工程运行参数测定的意义 |
6.2 供水泵站工程运行需测定任务 |
6.3 测定标准 |
6.3.1 同一测定参数多次测定的极限误差 |
6.3.2 测定仪器的极限误差 |
6.3.3 被测定参数总极限误差 |
6.4 测定条件 |
6.5 流量测定 |
6.5.1 测定方法对比 |
6.5.2 流速仪测定法 |
6.5.3 超声波流量计测定法 |
6.5.4 差压测流法 |
6.6 液位测定 |
6.6.1 直读液位测定法 |
6.6.2 超声波液位测定法 |
6.6.3 静压式液位测定法 |
6.7 压力测定 |
6.8 扬程测定计算 |
6.9 转速和功率测定 |
6.9.1 转速测定 |
6.9.2 功率测定 |
6.10 其他参数测定 |
6.10.1 振动测定 |
6.10.2 噪音测定 |
6.10.3 温度测定 |
6.11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运行实践 |
7.1 实验室操作流程 |
7.1.1 系统开机运行 |
7.1.2 系统正常停机运行 |
7.1.3 系统事故紧急停机运行 |
7.2 不同工况下单泵稳态运行对比分析 |
7.2.1 实验目的与方法 |
7.2.2 实验数据 |
7.2.3 数据分析 |
7.3 电动调节阀流量特性与阻力特性曲线研究 |
7.3.1 实验目的与方法 |
7.3.2 实验数据 |
7.3.3 数据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供水泵站虚拟实验室建设 |
8.1 虚拟实验室介绍 |
8.2 虚拟实验室建设方案 |
8.3 虚拟实验室应用实践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PVDF及其共混物的设计与制备及在声学器件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压电效应 |
1.3 压电材料的历史与研究进展 |
1.3.1 无机压电材料 |
1.3.2 有机压电材料 |
1.3.3 压电复合材料 |
1.4 声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1.5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PVDF-TrFE压电薄膜的制备及其表征手段 |
2.1 实验材料及相关仪器设备 |
2.2 PVDF-TrFE压电薄膜及其器件的制备方法和过程 |
2.3 表征手段 |
2.3.1 X射线衍射 |
2.3.2 差示扫描量热法 |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
2.3.4 万能材料试验机 |
2.3.5 d33 准静态仪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VDF-TrFE压电薄膜及其共混物的设计和性能研究 |
3.1 原位极化对PVDF-TrFE压电薄膜性能的影响 |
3.2 掺杂纳米SiO2 对压电薄膜的影响 |
3.2.1 掺杂纳米SiO2 对薄膜的力学性能影响 |
3.2.2 掺杂纳米SiO2 对薄膜的压电性能影响 |
3.3 压电薄膜厚度对其压电性能的影响 |
3.4 温度对薄膜压电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VDF-TrFE压电薄膜器件的声学性能研究 |
4.1 声学器件的结构和实验测试平台的搭建 |
4.2 PVDF-TrFE压电薄膜声学器件的工作机理和等效模型 |
4.3 声学器件对于声音样本的声强响应 |
4.4 PVDF-TrFE压电薄膜结构形态对于器件性能的影响 |
4.5 声学器件对声音信号的二维平面位置识别 |
4.6 声学器件对声音信号的频率识别和实际应用 |
4.6.1 声学器件对声音信号频率的检测能力 |
4.6.2 声学器件在人声识别领域的应用 |
4.6.3 声学器件在生物识别领域的应用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分析讨论和主要创新点总结 |
5.3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智能水环境监测装置电路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特色及创新 |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路优化设计算法相关技术 |
2.1 电路优化设计算法概述 |
2.2 有约束优化算法 |
2.2.1 等式约束 |
2.2.2 不等式约束 |
2.3 统计优化算法 |
2.4 模拟退火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水环境监测装置电路优化 |
3.1 各类元器件的介绍 |
3.1.1 电容 |
3.1.2 电阻 |
3.1.3 稳压二极管 |
3.2 电源管理模块 |
3.2.1 设计思路 |
3.2.2 优化策略 |
3.3 pH、温度模块 |
3.3.1 设计流程 |
3.3.2 优化方法 |
3.4 浑浊度模块 |
3.4.1 理论设计 |
3.4.2 性能优化 |
3.5 流速模块 |
3.5.1 电路设计 |
3.5.2 电路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CB板层的优化设计 |
4.1 PCB板布线 |
4.2 元器件的布局规划 |
4.2.1 PCB板的元器件布局规则 |
4.2.2 元器件实际布局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置硬件综合调试 |
5.1 调试分析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
四、论电子计算机电源装置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自主化25 Hz轨道电路电子控制模块[J]. 冯浩楠,邢科家,孙建国,宋明.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1(10)
- [2]西安地区现代综合医院复合手术室建筑设计研究[D]. 邓茜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系统在消防中的应用[J]. 王寅寅. 中国设备工程, 2021(03)
- [4]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5]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110KV变电所变压器保护装置的研究[D]. 刘俊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6]大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及其电能质量研究[D]. 徐鑫.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7]3D打印的β-磷酸三钙结合低频脉冲电磁场对大鼠颅骨缺损修复效果的研究[D]. 梁海峰.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8]供水泵站工程物联网监控系统开发研究[D]. 李琨.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9]PVDF及其共混物的设计与制备及在声学器件的应用研究[D]. 郭榛.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10]智能水环境监测装置电路优化设计研究[D]. 方卫强.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