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桑蚕幼虫中肠各部位各时期机能差异的组织化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谢佳[1](2020)在《甲状旁腺激素类似受体(iPTHRs)及其配体对昆虫发育与表皮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神经肽类激素是一类进化上古老的内源性活性物质,其主要受体类型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GPCRs)是细胞膜上最大的蛋白质超家族。它们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不仅广泛参与动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各种生命活动,而且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密切相关。因此,神经肽及GPCRs可作为重要的药物靶标,其相应的研究也一直位于医学新药研发、农业杀虫剂潜在靶标探索的前沿。由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家族成员及其受体(parathyroid hormone receptors,PTHRs)在脊椎动物的钙和磷的调节、肾脏和骨骼的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人工合成的PTH也已在市面上获批用于骨质疏松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等疾病的治疗。而在无脊椎动物中,对该信号系统的研究较少。本课题组和日本Tanaka课题组分别率先、相继在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等代表性昆虫中发现了PTHRs的类似受体,命名为i PTHRs。然而,在昆虫等无脊椎动物中是否存在i PTHRs的内源性配体一直未见报道,i PTHRs仍以孤儿受体的形式存在。另外,本课题组早期对赤拟谷盗i PTHRs的功能研究发现,其干扰之后严重影响了昆虫蛹至成虫的蜕皮羽化过程及表皮形态建成,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主要以完全变态昆虫赤拟谷盗为实验材料,对其适应性进化机制进行分析,筛选鉴定其潜在的内源性配体并进行功能研究,同时利用组学测序对该信号系统的作用机制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另外,也在不完全变态昆虫褐飞虱中开展了对i PTHRs进行初步的结构和功能验证。通过上述实验,本研究试图为全面了解PTHRs/i PTHRs的进化、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提供新的线索,可望为害虫生物学防治中绿色杀虫剂的开发提供候选作用靶标,甚至为PTH信号系统影响人类钙磷代谢失调与骨质疏松、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等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提供参考。首先,本研究通过筛选更多类别无脊椎动物的i PTHR(含节肢动物蛛形纲、软体动物等类群)联合脊椎动物各纲代表性物种的PTHRs进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并利用PAML(Phylogenetic Analysis by Maximum Likelihood)软件包中的Code ML程序对无脊椎动物的i PTHRs进行适应性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PTHRs/i PTHRs中发生了独立的复制和丢失事件,且无脊椎动物i PTHRs数目更多样化;无脊椎动物i PTHRs经历了选择压力,筛选出21个多位于胞外近膜端及跨膜结构域的正选择位点。由于正选择位点富集的部位为配体和受体结合的关键区域,暗示无脊椎动物中配体在序列上可能存在较大变异;其次,通过广泛搜集比对信息和利用Blast搜索筛选出昆虫i PTHRs的候选配体PXXXamide。赤拟谷盗的PXXXamide的蛋白质编码区域编码109个氨基酸,与脊椎动物PTH没有显着的序列同源性,但在节肢动物中比较保守;利用GPCR受配体鉴定系统对其与i PTHRs的关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候选配体PXXXamide能显着激活i PTHRs表达细胞中钙离子关联的荧光信号,证明了PXXXamide的确是i PTHRs的内源性配体,命名为i PTH。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对其进行时空表达分析,发现其在晚期蛹、中枢神经系统、肠呈现高表达,其中组织表达模式与受体i PTHRs一致。然而,利用RNA干扰技术对其进行功能分析,结果却表明i PTH干扰后对赤拟谷盗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这与受体造成的畸形表型不一致;原因之一是可能在昆虫体内还存在另外的配体发挥作用,原因之二是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可知,干扰i PTH之后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肠组织中的大部分神经投射的阳性荧光信号已消失,但在一些神经肠内分泌细胞依旧保持着免疫阳性,可能这些仅存的i PTH即可保证机体的需要;再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该系统干扰后蜕皮激素合成与代谢、保幼激素合成与代谢及调控羽化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i PTH信号系统在干扰之后,蜕皮激素合成通路中的关键酶基因CYP307A1、转录因子E74、Broad complex(Br-C)、FTZ-F1的表达量在i PTHRs干扰后均未发生改变;即使合成通路中的CYP315A1和CYP314A1表达量呈现轻微下调,并未造成干扰组3天蛹和5天蛹蜕皮激素含量的改变;保幼激素合成关键酶CYP15A1和JHAMT的表达量在i PTHRs干扰后显着上调;羽化相关神经肽CCAP、bursicon的受体CCAPRs、Rickets表达未受影响。这些结果表明了i PTHRs造成的蜕皮羽化失败并不是通过影响蜕皮激素合成与代谢、羽化相关调控基因造成的,而保幼激素的合成受到影响则可能是原因之一;另外,通过差异转录组学和相对定量蛋白质组学对i PTHRs干扰之后的下游调控网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转录层面上,IB组与dsi PTHR1组、dsi PTHR2组分别鉴定出1231个、1683个差异表达基因,而dsi PTHR1组与dsi PTHR2组仅鉴定出1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i PTHRs在干扰后主要引起了能量与营养代谢(如异柠檬酸脱氢酶、ATP结合盒蛋白、果糖1,6-二磷酸酶)、表皮结构成分(几丁质合酶1、几丁质脱乙酰基酶、表皮蛋白若干家族成员)相关基因表达量改变,同时保幼激素代谢相关的保幼激素酯酶、保幼激素环氧水解酶表达量也明显上调;在蛋白层面上,IB组与dsi PTHR1组、dsi PTHR2组分别鉴定出34个、39个差异表达蛋白,而dsi PTHR1组与dsi PTHR2组鉴定出41个表达蛋白(主要由于dsi PTHR1组异常表达所致)。与转录组学测序一致的是,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的差异表达蛋白也集中在能量与营养代谢、表皮结构成分上,其中多个基因(如ATP合成酶亚基delta、肌钙蛋白亚基T、CPR18、CPAP1-H等)在转录、蛋白水平上均显示出下调趋势,表明了i PTHRs可能通过影响能量代谢影响赤拟谷盗的羽化行为,并造成表皮成分的合成异常;最后,通过对不完全变态昆虫褐飞虱i PTHRs的序列分析及RNA干扰功能验证,我们发现,其两个i PTHRs为物种内复制,序列相似性高达53.06%,这两个受体与赤拟谷盗i PTHR2更为接近,结合其它物种的i PTHRs多序列比对分析,表明i PTHR2可能是昆虫中的祖先基因;RNA干扰结果显示四龄若虫干扰i PTHR1和i PTHR2后部分个体蜕皮羽化失败,存活率分别降低至26.7%和55.5%,表明了i PTHRs在不完全变态昆虫褐飞虱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也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新明,李慷均[2](2011)在《单环刺螠生物学及生理学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单环刺螠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潜在药用价值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就单环刺螠对环境的适应性、消化道组织构成及配子发生、营养组分、代谢调节、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管晓娟[3](2011)在《柄袋沙蠋不同发育期乙酰胆碱和五羟色胺的免疫组化定位》文中认为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动物体内,调控动物体神经传导、肌肉运动、感觉、消化等功能的发挥。ACh在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对卵的排出,精卵的结合,卵裂期细胞内、细胞间信息的传递以及后续的生长发育过程也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五羟色胺(serotonin,5-HT)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和胃肠道激素广泛分布于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在生物的繁殖、感知及行为功能方面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动物体早期形态发育过程中,5-HT作为一种发育的信号,调控配子的发生、早期卵裂过程和细胞的分化等功能的发挥。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strept avidin-biotin complex),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及乙酰胆碱的M1受体(M1 mAChR)、M3受体(M3 mAChR)、α1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1 nAChR)和5-HT及五羟色胺的1A受体(5-HTR 1A)在柄袋沙蠋(Arenicola brasiliensis)胚胎、幼虫以及成体的体壁及其附属物、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部位的分布进行了定位。柄袋沙蠋胚胎和幼虫免疫组化定位结果显示,从未受精卵至研究的5刚毛节幼虫均有AChE、M1 mAChR、M3 mAChR、α1 nAChR、5-HT和5-HTR 1A阳性反应物质分布,但不同物质在同一发育阶段、同一物质在不同发育阶段分布的密度及程度均存在差异。总体来看,AChE与ACh的三种受体的分布、5-HT与5-HTR 1A的分布、AChE与5-HT的分布均呈现出类似的规律,强阳性反应的分布部位大致相同。未受精卵中阳性反应多集中在细胞膜及周围的胞质和核周围的胞质。阳性反应在受精卵中多集中在核区、细胞膜及周围的胞质。卵裂期阳性反应主要分布于细胞膜和核的周围。原肠胚外胚层阳性反应较内胚层强。幼虫期阳性反应主要分布于头区、纤毛着生处、刚毛着生处和消化道等部位。AChE、M1 mAChR、M3 mAChR、α1 nAChR、5-HT和5-HTR 1A在柄袋沙蠋胚胎和幼虫中分布的广泛性,表明ACh、5-HT可能共同参与柄袋沙蠋生长发育的调节。柄袋沙蠋成体免疫组化定位结果显示,AChE、M1 mAChR、M3 mAChR、α1 nAChR、5-HT和5-HTR 1A在柄袋沙蠋体内广泛分布,但分布规律有所不同。柄袋沙蠋体壁主要由表皮、环肌、纵肌组成。除M3 mAChR在体壁上皮细胞、环肌、纵肌均呈较弱的阳性反应外,AChE、M1 mAChR、α1 nAChR、5-HT和5-HTR 1A均呈较强的阳性反应,且上皮细胞的游离端有大量的阳性反应物质分布。体壁的附属物主要包括鳃、疣足、刚毛和肾管等结构。鳃为柄袋沙蠋的呼吸器官,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几种神经递质在鳃丝上皮细胞中的分布均较多,且鳃丝上皮细胞的游离端有阳性反应物质分布。疣足和刚毛为柄袋沙蠋的运动器官,疣足由上皮细胞和疣足肌构成。疣足上皮细胞和疣足肌均有AChE、M1 mAChR、M3 mAChR、α1 nAChR、5-HT和5-HTR 1A阳性反应分布,但α1 nAChR较其余几种神经递质呈现出较弱的阳性反应。刚毛呈AChE、M1 mAChR、M3 mAChR、α1 nAChR、5-HT和5-HTR 1A强阳性或阳性反应。肾管为柄袋沙蠋的排泄器官,肾管上皮细胞呈AChE、M1 mAChR、M3 mAChR、α1 nAChR、5-HT和5-HTR 1A强阳性或阳性反应,其上皮细胞游离端有阳性颗粒分布。柄袋沙蠋的消化系统主要由食道、食道侧囊、胃、肠、直肠组成。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由内向外主要由粘膜层、粘膜下层和外膜构成。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柄袋沙蠋消化道中均有AChE、M1 mAChR、M3 mAChR、α1 nAChR、5-HT和5-HTR 1A免疫阳性反应细胞和反应物质分布,但阳性细胞和阳性反应物质的数量、分布及强弱程度不同。总体来看,强阳性细胞多分布于粘膜层和外膜,粘膜层游离端有强阳性物质分布,粘膜下层多呈弱阳性反应。柄袋沙蠋的神经系统主要包括咽上神经节、围咽神经、咽下神经节和腹神经索。神经节分为皮质部和髓质部。在神经节的皮质部和髓质部中均观察到AChE、M1 mAChR、M3 mAChR、α1 nAChR、5-HT和5-HTR 1A免疫阳性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但强阳性神经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质部,神经纤维多呈阳性或弱阳性反应。另外,M3 mAChR和α1 nAChR在咽下神经节的分布程度显着高于在其余部位的分布程度。AChE、M1 mAChR、α1 nAChR、5-HT和5-HTR 1A在柄袋沙蠋的体壁及其附属物、消化道、神经系统有广泛的分布,表明其对柄袋沙蠋的神经传导、消化和运动等各种生理功能可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几种神经递质在柄袋沙蠋体内各部分的分布密度不同,可能与其在各部位发挥的功能不同有关。
张东营[4](2007)在《外来广聚萤叶甲比较营养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聚萤叶甲是近年传入我国的北美昆虫,它只取食菊科向日葵族近缘属的几种植物,目前在野外除发现大量取食豚草外,偶见在苍耳上取食。搞清新环境中广聚萤叶甲与其靶标豚草和近缘植物的营养生态学特性,可为外来生物的风险评估、安全开展杂草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本文就广聚萤叶甲对豚草与其他几种近缘植物在取食、代谢利用效率、与食料植物营养成分的关系以及与昆虫本身消化酶活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广聚萤叶甲不同日龄幼虫和成虫对豚草的取食和利用效率观察了广聚萤叶甲幼虫取食豚草不同部位叶片后的存活情况;对不同日龄幼虫和成虫的生长速率和食物利用效率进行了测定。幼虫取食上部叶片的累计死亡率显着高于下部叶片,但与中部叶片无显着差异。广聚萤叶甲幼虫鲜重在6日龄前成倍增长,之后趋于平稳;各日龄幼虫的近似消化率均很高(>80%),并随幼虫龄期增大而逐渐降低,但到10日龄时又有所升高;幼虫对食物的转化率与近似消化率之间未表现出常见的反比关系;幼虫取食的相对表现(相对生长率、相对取食率和相对代谢率)呈现早期高于晚期的变化格局。初羽化成虫(4d内)的取食量明显较高,之后基本保持平稳。2.广聚萤叶甲幼虫对几种不同食料植物的取食和利用效率以豚草、三裂叶豚草、苍耳、菊芋、普通向日葵、多花向日葵、油葵等植物饲养广聚萤叶甲幼虫,测定其幼虫对不同食料植物的取食和营养利用。结果表明,取食豚草和苍耳的广聚萤叶甲3龄幼虫,相对生长率和食物利用率明显高于取食其他食料植物,虽然取食量小于其他几种植物。取食同种植物的不同时期试虫在取食量、利用率之间也存在差异。3龄幼虫第2天的取食量多于第1天,但利用率却较小,因而其体重增加量相差不大;它们取食的食物鲜重及增加的虫体鲜重与各食料植物的含水量有明显的相关性。虽然广聚萤叶甲幼虫对七种食料植物的取食利用不同,但均能在其上完成世代发育。3.不同食料植物主要营养指标与广聚萤叶甲幼虫取食的关系对不同食料植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含水量和叶绿素进行了测定,并与幼虫体重和取食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后发现,叶绿素含量与幼虫体重和取食量无相关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含水量在食料植物间的差异与幼虫取食量的趋势相一致,与幼虫体重和取食量有一定的相关性。4.不同食料植物体内三种酶活力与广聚萤叶甲幼虫的关系昆虫消化酶活性是反映消化生理机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消化酶活性的高低决定昆虫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能力,从而决定其生长发育的速度。取食豚草的广聚萤叶甲幼虫淀粉酶活力随试虫的生长发育而逐渐降低,但海藻糖酶活力却随试虫的生长发育而升高,这是因为处于不同龄期的广聚萤叶甲幼虫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不同,造成对各种代谢物质的要求不同.以苍耳和豚草为食的广聚萤叶甲幼虫的海藻糖酶活力高于取食其他食料植物;以豚草、苍耳和三种向日葵(含品种)为食料的广聚萤叶甲,其羧酸酯酶活力较高,而取食菊芋和三裂叶豚草的试虫羧酸酯酶活力较低。综上所述,广聚萤叶甲幼虫可以在豚草、三裂叶豚草、苍耳、菊芋、多花向日葵、普通向日葵及油葵上完成生长发育,但对不同食料植物的取食、利用效率和消化能力存在差异。取食豚草和苍耳的广聚萤叶甲3龄幼虫在取食量较小的情况下,相对生长率和食物利用率仍明显高于取食其他食料植物。食料植物叶绿素含量与幼虫体重和取食量无相关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含水量与幼虫体重和取食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幼虫体内酶活性随生长发育阶段和取食食料植物的不同而变化.
郭文娟[5](2007)在《真菌对三种中药生长发育和有效成分影响的物质基础研究》文中认为真菌对三种中药生长发育和有效成分影响的物质基础研究博士生:郭文娟导师:郭顺星研究员杨峻山研究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本文从化学、生理生化及分析等方面较系统研究了两种真菌(蜜环菌、AR18号菌)对其宿主生长发育以及有效成分影响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蜜环菌菌索的化学成分研究及其对猪苓菌丝生长及猪苓酮类成分的影响;蜜环菌菌索代谢产物对天麻种子萌发和发育的影响;AR18号菌化学成分研究及其对金线莲试管苗生长和黄酮类成分的影响。首次对天然蜜环菌菌索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运用硅胶、凝胶、聚酰胺柱层析等色谱方法结合质谱、核磁共振谱等现代波谱学技术从蜜环菌菌索中分离鉴定了13个单体化合物。主要是三萜和甾体类成分,包括三萜类化合物4个,分别是木栓酮,3α-hydroxyfriedel-2-one,3-hydroxyfriedel-3-en-2-one,3B-hydroxyglutin-5-ene;甾体类化合物3个,分别是麦角甾醇,麦角甾醇过氧化物,6,9-epoxy-ergosta-7,22-dien-3β-ol;口山酮类化合物1个,为2-acetyl-1,3,8-trihy-droxyxanthone;脂肪酸类化合物3个,分别是十八烷酸,十八烷酸甲酯,二十四烷酸;小分子糖2个,分别是葡萄糖,甘露醇。其中3个为首次从真菌中分得,1个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6个为从本届中首次分得。首次对3α-hydroxyfriedel-2-one,3-hydroxyfriedel-3-en-2-one,6,9-epoxy-ergosta-7,22-dien-3β-ol的氢谱数据进行了全归属。为寻找蜜环菌菌索中促进猪苓生长的物质基础,应用真菌平板培养和HPLC等方法,系统研究了蜜环菌代谢产物对猪苓菌丝生长及猪苓酮类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蜜环菌菌索水提取物可以为猪苓菌丝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蜜环菌菌索甲醇提取物对猪苓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培养末期猪苓菌落直径最大可以较对照提高13.5%;蜜环菌甲醇提取物的4个不同极性部位(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中石油醚部位对猪苓促生长效果最显着,培养末期猪苓菌落直径较对照提高了26.4%;分离自石油醚部位的单体化合物Am4对猪苓菌丝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猪苓生长的初期有显着的促生长作用,表明Am4可能是蜜环菌促进猪苓生长活性物质的组成部分。来自蜜环菌的各诱导子都促进了猪苓菌丝中猪苓酮类成分的产生或积累。且这种诱导作用随着诱导子成分的复杂化而加强,其中以蜜环菌菌索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诱导的猪苓酮类成分最多,共可诱导14个。为寻找蜜环菌菌索中抑制天麻种子萌发及促进天麻营养繁殖的物质基础,应用组织培养、显微观察等方法研究了蜜环菌代谢产物对天麻种子萌发和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蜜环菌菌索中抑制天麻种子萌发的主要物质存在于极性大的水提取物中。来源于水提取物的上清液和蜜环菌多糖对天麻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与水提取物的作用相似,都延迟了天麻种子萌发的起始时间,降低了天麻种子萌发率,并且都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加强,其中蜜环菌多糖的抑制效果最明显。蜜环菌甲醇提取物尽管对天麻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有利于天麻的营养繁殖。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从蜜环菌甲醇提取物中获得的单体化合物麦角甾醇可以促进天麻种子的萌发并促进天麻原球茎的营养繁殖,麦角甾醇处理天麻原球茎的最高分化率为87.0%。为寻找AR18号菌促进金线莲生长的物质基础,系统研究了AR18号菌的化学成分及其对金线莲试管苗生长及黄酮类成分的影响。成功地在2吨发酵罐中进行了AR18号菌的深层液体发酵中试,并首次对AR18号菌(一种瘤菌根菌属的真菌)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运用硅胶、凝胶、聚酰胺柱层析等色谱方法从AR18号菌中共分得单体化合物35个,综合应用质谱、核磁共振谱等现代波谱学技术鉴定了其中33个化合物的结构,包括甾体类化合物8个,分别为麦角甾醇、麦角甾烯氧化物、麦角甾醇过氧化物、5α,6α-epoxy-24(R)-methylcholesta-7,22-dien-3β-ol、β-谷甾醇、豆甾醇、(22E,24R)-24-methyl-cholesta-5,22-dien-3β-ol、(24S)-24-methyl-5α-cholestan-3β-ol:黄酮类化合物2个,分别为5,7-二羟基-6-甲氧基黄酮、5,6,7-三羟基黄酮;蒽醌类化合物一个,为大黄素甲醚;核苷及其类似化合物6个,分别为腺嘌呤核苷、胸腺嘧啶、尿嘧啶核苷、2-羟基4-氧-3,4,5,6-四氢嘧啶、鸟嘌呤核苷、核黄素:环肽类化合物2个,分别为吡咯骈[1,2a]3,6-二酮六氢吡嗪、(3R,SaR)-Hexahydro-3-(2-methylpropyl)pyrrolo[1,2a]pyrazine-1,4-dione;小分子化合物8个,分别为3-羧基吲哚、4,4-二甲基-1,7-庚二酸、4’-羟基苯乙醇、4’-羟基苯乙酸、琥珀酸、丙二酸、琥珀酸甲酯、5-羟甲基糠醛;含脂肪族类化合物4个,分别为α-棕榈精、5-二十五烷基-1,3-苯二酚、二十烷酸甲酯、2,4-十五二烯;小分子糖2个,分别为D-甘露醇、葡萄糖。以上化合物均为从该属真菌中首次分得。应用组织培养和HPLC等方法研究了AR18号菌代谢产物对金线莲试管苗生长及黄酮类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R18号菌的发酵液乙醇提取物和菌丝体乙醇提取物对金线莲生长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分别可以使金线莲的鲜重增加倍数较对照提高24.5%和14.6%,使金线莲的干重增加倍数较对照提高29.9%和15.9%,而且这两个诱导子都有利于金线莲黄酮类成分的积累。进一步研究发现AR18号菌促进金线莲生长的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发酵液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和菌丝体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这两个部位分别可以使金线莲的鲜重增加倍数较对照提高38.3%和31.8%;使金线莲的干重增加倍数较对照提高59.1%和37.4%。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对上述两个部位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金线莲试管苗促生长活性的筛选,发现化合物AR7和AR10可以显着提高金线莲试管苗的鲜重增加倍数和干重增加倍数,分别可以使金线莲的鲜重增加倍数较对照提高20.4%和17.5%,使金线莲的干重增加倍数较对照提高23.0%和21.0%,且这两个化合物对金线莲黄酮类成分影响不大。AR7在发酵液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和菌丝体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中都有存在,该化合物可能是AR18号真菌促进金线莲生长的活性物质之一。AR18号菌代谢产物对金线莲试管苗黄酮类成分的种类没有影响,但对含量影响较大。诱导子的种类、浓度对不同的黄酮类成分诱导效果不同,AR18号菌发酵液和菌丝体提取物处理都能提高6种黄酮总含量,主要提高了fla-3的含量,最高达到对照的18倍。发酵液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处理的金线莲中6种黄酮含量均高于对照,且随着诱导子浓度的增加,各黄酮含量也呈上升趋势。发酵液提取物的石油醚、正丁醇、水部位处理金线莲6种黄酮总含量都与对照接近,对各黄酮类成分的影响也不相同。但发酵液的4个极性部位都提高了fla-5含量,以水部位处理的作用效果最明显,可以达到对照的5.15倍。菌丝体提取物石油醚部位能降低金线莲中已知黄酮类成分总含量,尤以对fla-3的含量影响明显,仅为对照的24%;菌丝体提取物乙酸乙酯、水部位处理的金线莲中6种已知黄酮总含量与对照接近;菌丝体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各处理金线莲中6种黄酮总含量均高于对照,作用强度与浓度呈正相关。用对金线莲生长有利的两个单体化合物AR7、AR10处理后的金线莲其已知黄酮总含量随着诱导子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综合分析AR7(m)处理既可以促进金线莲的生长,又不影响黄酮类成分的积累。进一步的研究表明,AR7可以通过提高金线莲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诱导IAA的产生或积累来促进金线莲的生长。
罗英[6](2004)在《家蚕肠液AKP的遗传分析及野桑蚕AKP基因的克隆研究》文中指出碱性磷酸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目前已从细菌、病菌、藻类、高等植物、昆虫、水生动物、哺乳动物和人等各种生物体内分离得到,并已通过多种方式应用到实际中,如医学、毒物学、核酸研究、免疫学、食品、化妆品及人、动物和植物许多疾病的检测等多个方面。对AKP的研究,目前已有许多报道,作为药用AKP,在韩国、日本等国已有产品,但国内却很少。由于目前AKP分离纯化的工艺比较复杂,同时还要受到酶源的限制,因此开发新的AKP来源显得尤为重要。 家蚕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也是分子分子遗传学研究中重要的模式生物。AKP作为家蚕体内一种与其消化吸收、物质代谢和运输,以及其经济性状和生理状况密切相关的功能酶,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其的广泛研究,但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理化性质、活性影响因素等基础理论研究上,而对于其活性的大规模调查及其遗传方式,却未见相关报道研究。国外虽然报道了从家蚕中肠内提纯的AKP的部分理化性质、动力学性质的研究结果,并克隆了AKP全基因,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关直接应用家蚕AKP方面的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家蚕基因库84个家蚕品种及遗传系统肠液AKP活性进行调查,发现某些家蚕品种具有极高的AKP活性,而这种家蚕AKP将有可能直接用于大规模生产,所以对其进行分离纯化,研究其性质和特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基于此种思考,本研究首先根据调查结果,筛选出AKP活性高的品种与活性低的品种进行杂交组合,分析了其遗传规律,然后进行了家蚕肠液AKP的分离纯化,对其基本理化性质及功能基团的特点进行研究。 家蚕与野桑蚕的血缘亲近,野桑蚕作为丰富的野生蚕业资源,是可开放利用的宝贵基因库资源;同时也是研究家蚕分化起源的重要材料。迄今已对野桑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生物学上的研究、染色体的结构及变异研究、DNA多态性研究、在家蚕育种上的应用研究以及作为桑园害虫防治上的研究。但因其茧层薄,茧丝短,尽管目前对野桑蚕的研究已比较深入,但仍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有关野桑蚕及家蚕的分子系统学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其基因水平的研究也相继开展,例如丝蛋白基因、核糖RNA基因的 、一研究等,但是对于野桑蚕AKP基因的研究却末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以野桑蚕为材料,根据GenBal水中己公布的家蚕AKP全基因序列,遵照特异引物设计原则,设计相应的引物,克隆了野桑蚕AKP基因的部分序列,并将其推定氮基酸、c渊A、DNA序列与家蚕及其它物种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分析它们的关系及进化机制。现将研究结果分别报告如下:1.活性调查及遗传分析 通过从P活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家蚕从P活性是受多基因支配的,而且有主基因控制,同时发现了高AKP活性并可能有应用前景的品系。根据从P活性调查结果确定进行杂交组合和分离纯化的实验材料。在杂交组合的14区中随机取样,分别取每头蚕的消化液,然后侧酶活性,进行遗传分析,实脸结果表明:从P活性遗传方式具有显着的数t性状特征,在受到徽效多基因控制的同时也存在主基因的作用:其活性与家蚕性别有一定的关系,推侧认为在家蚕的性染色体上可能存在影响从P活性很强的基因。 2.分离纯化 对高活性品种的肠液AKp进行分离纯化,依次经过DEAEee琼脂糖柱层析,sePhacryls一200凝胶柱层析,然后将分离得到的从P透析、干燥,进行酶纯度鉴定,纯化的从P经等电点聚焦电泳和SDs一肠E均显示一条蛋白带,表明纯化的AKP蛋白质是均一的。最后纯化倍数为200.92,活性回收率为85.4外。 3.性质研究 将纯化的AKP样品经S璐一PAGE,侧得其亚基分子童为57950KD;经等电聚焦电泳测得其等电点为4.7;其最适PH为10.5,皿稳定范围为7一12;最适温度为60℃;以磷酸苯二钠为底物,侧得其如值为1.5画。1/L. 用修饰剂PMSF、D竹、PCMB、玛略、BrAc、IAc、SUAN和侧璐选择修饰家蚕从P的儿种氨基酸残基,并测定酶活力变化,结果表明:价T、PQ.、TNBs、价Ac、IAc和sUAN的修饰能显着抑制酶的活力,活力的降低与修饰剂的浓度有关.四SF和NBS的修饰对酶的抑制作用影‘响较小。初步认为:疏基和组氨酸的咪哇墓可能是家蚕A即的活性必需功能基团,参与酶的催化作用;赖氨酸残基和二硫键与酶活力也有一定的关系,它们可能是维持酶特定构象的重要基团。 效应物甲醉、乙醉、乙二醇、异丙醉对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其抑制作用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异丙醉>乙醉>甲醉>乙二醉。:4.肠液AKP的快速提取‘‘‘‘‘‘‘‘‘‘‘-‘‘‘‘‘‘连‘J‘‘‘‘‘-‘‘‘‘二‘‘‘-‘ 通过反复试验,发现可以从家蚕体内快速提取肠液脚,且其活性不会受到影响。 5.重庆野桑蚕从P基因部分序列的测定
付建业[7](2004)在《甜菜夜蛾细胞分裂染色体行为及染色体核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甜菜夜蛾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农业害虫,近年来在我国有危害逐年加重的趋势。到目前为止,有关甜菜夜蛾的研究多集中在其生活习性、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抗药性等方面,而在其染色体方面的研究却极少见报道。 本文采用空气干燥法,表面铺张法,银染和C-带、G-带分带技术,以及电镜技术,从甜菜夜蛾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染色体形态和行为入手,循序渐进地对有丝分裂早中期染色体和粗线期联会复合体(SO)的核型、带型,以及联会复合体的亚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进一步研究甜菜夜蛾的遗传防治和抗药性机理奠定基础。研究结果主要如下: 1.甜菜夜蛾雌雄虫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62;有丝分裂早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的两条染色单体并排平行连接在一起,并出现有限的连接点,但没有观察到初级缢痕出现,甜菜夜蛾染色体为弥散着丝粒染色体;中期染色体浓缩成颗粒状。 2.减数分裂偶线期,染色体的一端聚集于细胞一极,呈花束状,同源染色体配对先于两端开始,造成了不同联会复合体的互锁现象;早粗线期到晚粗线联会复合体逐渐伸长;终变期,精母细胞同源染色体形成环状、端部交叉、尾尾相对的结构,而卵母细胞同源染色体相互平行定向,它们之间没有任何交叉相连接;中期染色体浓缩成双半球形或哑铃形。 3.有丝分裂早中期染色体核型中31条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基本呈连续性变化,1-3号染色体较长,相对长度大于4,而4-31号染色体相邻染色体间相对长度差异不大,通常10和21号染色体上出现次缢痕;粗线期SC中,1号与31号SC相对长度之比大于2,在6-26号SC之间,相邻的两条SC长度差异均不超过4%。 4.粗线期SC染色体C-带、G带显示了较为清晰的带纹,但带纹沿染色体纵长基本均匀分布,而早中期染色体C-带、G-带显带效果不理想;银染粗线期核中可观察到两个褐色的线团状的核仁。 5.本研究中联会复合体均由两条平行排列的侧体组成,其中央轴隐约可见;甜菜夜蛾联会复合体侧向单元间发生数目不等的交叉;甜菜夜蛾至少有1条联会复合体是NOR-联会复合体,其端部与核仁相连;雌虫联会复合体中发现异形的性染色体联会复合体,而在雄虫中却没有,甜菜夜蛾的性别决定机制为ZZ/ZW型。
吕顺霖,臧荣春,徐俊良[8](1994)在《氟中毒对家蚕幼虫中肠组织糖原分解代谢调节的影响》文中认为用酶偶合系统测定了氟中毒对家蚕幼虫中肠组织糖原磷酸化酶活性的影响,其结果人氟中毒使中肠糖原磷酸化酶a型和b型的活性均明显下降,特别是b型的活性下降幅度较大。由此时以认为,氟中毒抑制了家蚕幼虫中肠组织内糖的分解代谢,使细胞的能量供应减少。
吕顺霖[9](1983)在《关于桑蚕幼虫中肠各部位各时期机能差异的组织化学研究》文中认为 营养是桑蚕(Bombyx mori)生长和优质高产的基础,研究桑蚕的营养生理很有必要。用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中肠组织中某些物质的分布和变化,借以反映中肠的机能,是了解桑蚕营养生理的方法之一。为了探讨桑蚕幼虫中肠各部位和生长发育中各时期机能的差异,以及环境因素对中肠机能的影响,笔者在1980和1981年,用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了糖原、核糖核酸、碱性磷酸酶在中肠组织中的分布和变化,由此反映桑蚕幼虫中肠组织的这二种机能的差异。同时,还测定了在温度、饲料、病毒感染各因素作用下中肠内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借以探讨这些环境因素对中肠机能的影响。
二、关于桑蚕幼虫中肠各部位各时期机能差异的组织化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桑蚕幼虫中肠各部位各时期机能差异的组织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甲状旁腺激素类似受体(iPTHRs)及其配体对昆虫发育与表皮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简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神经肽及其受体 |
1.2.1 神经肽的概念 |
1.2.2 神经肽受体 |
1.2.3 昆虫等无脊椎动物的神经肽与受体 |
1.3 甲状旁腺激素信号系统 |
1.3.1 脊椎动物的甲状旁腺激素信号系统 |
1.3.2 昆虫等无脊椎动物的甲状旁腺激素信号系统 |
1.4 昆虫的蜕皮羽化行为及表皮发育 |
1.4.1 昆虫的蜕皮与羽化行为 |
1.4.2 神经肽对昆虫蜕皮与羽化行为的调控及其它影响因素 |
1.4.3 昆虫的表皮形成与发育 |
1.5 多组学分析及其在昆虫学中的研究应用 |
1.5.1 转录组学分析及其在昆虫学中的应用 |
1.5.2 蛋白质组学分析及其在昆虫学中的应用 |
1.6 本实验的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
第二章 PTHRs/i PTHRs的适应性进化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目的基因序列的获取 |
2.2.2 序列整理 |
2.2.3 系统进化关系的构建 |
2.2.4 选择压力的分析 |
2.2.5 将正选择位点定位到蛋白质结构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代表性的后生动物PTHRs/i PTHRs的系统发生关系分析 |
2.3.2 枝位点模型检测到的无脊椎动物类群的正选择位点 |
2.3.3 正选择位点在蛋白质结构中的分布 |
2.4 讨论 |
第三章 i PTHRs的内源性配体i PTH的鉴定及其功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筛选赤拟谷盗i PTHRs的潜在配体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2 候选配体PXXXamide的 c DNA全长克隆及序列比对 |
3.3.3 建立赤拟谷盗i PTHRs的细胞表达系 |
3.3.4 候选配体PXXXamide与 i PTHRs的结合实验 |
3.3.5 赤拟谷盗内源性配体iPTH的表达模式分析 |
3.3.6 赤拟谷盗内源性配体iPTH的功能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内源性配体的筛选与鉴定 |
3.4.2 PXXXamide在赤拟谷盗及代表性节肢动物中的序列比对 |
3.4.3 PXXXamide与赤拟谷盗i PTHRs的的配体-受体关系验证 |
3.4.4 赤拟谷盗i PTH的表达模式分析及其与i PTHR1 的共定位关系 |
3.4.5 赤拟谷盗内源性配体i PTH的 RNAi结果及原因分析 |
3.5 讨论 |
第四章 赤拟谷盗iPTH系统影响蜕皮及羽化的作用机制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赤拟谷盗iPTH系统对蜕皮激素合成通路的影响 |
4.3.2 赤拟谷盗iPTH系统对保幼激素合成通路的影响 |
4.3.3 赤拟谷盗iPTH系统对羽化相关基因的影响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赤拟谷盗iPTH系统对蜕皮激素合成通路的影响 |
4.4.2 赤拟谷盗iPTH系统对保幼激素合成通路的影响 |
4.4.3 赤拟谷盗iPTH系统对羽化行为调控关键基因的影响 |
4.5 讨论 |
第五章 差异转录组学分析赤拟谷盗i PTHRs的下游信号通路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试剂 |
5.3 实验方法 |
5.3.1 转录组学测序样品准备 |
5.3.2 转录组学测序的上机流程及后期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转录组学测序样品质量分析 |
5.4.2 转录组学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5.4.3 Clean Reads回帖参考基因组分析 |
5.4.4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5.4.5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5.4.6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5.4.7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
5.5 讨论 |
第六章 相对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赤拟谷盗i PTHRs的下游信号通路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2.3 实验试剂 |
6.3 实验方法 |
6.3.1 蛋白质组学测序样品准备 |
6.3.2 蛋白质组学测序样品的上机流程及后期分析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蛋白质组学测序样品质量分析 |
6.4.2 蛋白质鉴定结果 |
6.4.3 差异表达蛋白质筛选 |
6.4.4 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
6.4.5 差异表达蛋白的GO功能富集分析 |
6.4.6 差异表达蛋白的KEGG分析 |
6.4.7 基于GO与 KEGG富集的差异表达蛋白功能分析 |
6.4.8 差异表达蛋白的干扰表型分析 |
6.4.9 共同的差异表达蛋白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6.5 讨论 |
第七章 i PTHRs在不完全变态昆虫褐飞虱中的功能初探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仪器 |
7.2.3 实验试剂 |
7.3 实验方法 |
7.3.1 褐飞虱i PTHRs的结构分析及序列比对 |
7.3.2 褐飞虱i PTHRs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
7.4 结果与分析 |
7.4.1 褐飞虱i PTHRs的基因结构分析 |
7.4.2 褐飞虱i PTHRs与赤拟谷盗的i PTHRs的序列比对分析 |
7.4.3 褐飞虱i PTHRs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
7.5 讨论 |
第八章 结论 |
附录 |
附录 A:Gene Bank数据库搜索中获取的i PTH序列Fasta文件 |
附录 B:转录组学分析中基于GO与 KEGG富集的差异表达基因分类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已/待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已/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科研项目 |
致谢 |
(2)单环刺螠生物学及生理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单环刺螠对环境的适应性 |
2 单环刺螠消化道组织构成及配子发生 |
2.1 单环刺螠消化道组织构成 |
2.2 单环刺螠的配子发生 |
3 单环刺螠的营养组分 |
4 单环刺螠的代谢调节 |
5 单环刺螠分子生物学研究 |
(3)柄袋沙蠋不同发育期乙酰胆碱和五羟色胺的免疫组化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综述 |
1 多毛类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
1.1 多毛类在系统进化及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
1.2 多毛类的经济价值 |
1.3 多毛类对水质及底质的改良 |
1.4 多毛类对环境污染的监测作用 |
2 乙酰胆碱和五羟色胺在无脊椎动物的分布及其功能研究 |
2.1 乙酰胆碱在无脊椎动物的分布及其功能研究 |
2.2 五羟色胺在无脊椎动物的分布及其功能研究 |
第一章 乙酰胆碱酯酶及乙酰胆碱的受体在柄袋沙蠋胚胎和幼虫的免疫组化定位 |
第一节 乙酰胆碱酯酶在柄袋沙蠋胚胎和幼虫的免疫组化定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未受精卵AChE 免疫组化定位 |
2.2 受精卵AChE 免疫组化定位 |
2.3 卵裂期AChE 免疫组化定位 |
2.4 原肠胚及后原肠胚期AChE 免疫组化定位 |
2.5 端毛轮幼虫AChE 免疫组化定位 |
2.6 刚毛节幼虫AChE 免疫组化定位 |
第二节 M_1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在柄袋沙蠋胚胎和幼虫的免疫组化定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未受精卵M_1 mAChR 免疫组化定位 |
2.2 受精卵M_1 mAChR 免疫组化定位 |
2.3 卵裂期M_1 mAChR 免疫组化定位 |
2.4 原肠胚及后原肠胚期M_1 mAChR 免疫组化定位 |
2.5 端毛轮幼虫M_1 mAChR 免疫组化定位 |
2.6 刚毛节幼虫M_1 mAChR 免疫组化定位 |
第三节 M_3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在柄袋沙蠋胚胎和幼虫的免疫组化定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未受精卵M_3 mAChR 免疫组化定位 |
2.2 受精卵M_3 mAChR 免疫组化定位 |
2.3 卵裂期M_3 mAChR 免疫组化定位 |
2.4 原肠胚及后原肠胚期M_3 mAChR 免疫组化定位 |
2.5 端毛轮幼虫M_3 mAChR 免疫组化定位 |
2.6 刚毛节幼虫M_3 mAChR 免疫组化定位 |
第四节 α1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在柄袋沙蠋胚胎和幼虫的免疫组化定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未受精卵α1 nAChR 免疫组化定位 |
2.2 受精卵α1 nAChR 免疫组化定位 |
2.3 卵裂期α1 nAChR 免疫组化定位 |
2.4 原肠胚及后原肠胚期α1 nAChR 免疫组化定位 |
2.5 端毛轮幼虫α1 nAChR 免疫组化定位 |
2.6 刚毛节幼虫α1 nAChR 免疫组化定位 |
第二章 五羟色胺及五羟色胺1A 受体在柄袋沙蠋胚胎和幼虫的免疫组化定位 |
第一节 五羟色胺在柄袋沙蠋胚胎和幼虫的免疫组化定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未受精卵5-HT 免疫组化定位 |
2.2 受精卵5-HT 免疫组化定位 |
2.3 卵裂期5-HT 免疫组化定位 |
2.4 原肠胚及后原肠胚期5-HT 免疫组化定位 |
2.5 端毛轮幼虫5-HT 免疫组化定位 |
2.6 刚毛节幼虫5-HT 免疫组化定位 |
第二节 五羟色胺1A 受体在柄袋沙蠋胚胎和幼虫的免疫组化定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未受精卵5-HTR 1A 免疫组化定位 |
2.2 受精卵5-HTR 1A 免疫组化定位 |
2.3 卵裂期5-HTR 1A 免疫组化定位 |
2.4 原肠胚及后原肠胚期5-HTR 1A 免疫组化定位 |
2.5 端毛轮幼虫5-HTR 1A 免疫组化定位 |
2.6 刚毛节幼虫5-HTR 1A 免疫组化定位 |
第三章 乙酰胆碱酯酶及乙酰胆碱的受体在柄袋沙蠋成体的免疫组化定位 |
第一节 乙酰胆碱酯酶在柄袋沙蠋成体的免疫组化定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体壁及其附属物AChE 免疫组化定位 |
2.2 消化道AChE 免疫组化定位 |
2.3 神经系统AChE 免疫组化定位 |
第二节 M_1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在柄袋沙蠋成体的免疫组化定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体壁及其附属物M_1 mAChR 免疫组化定位 |
2.2 消化道M_1 mAChR 免疫组化定位 |
2.3 神经系统M_1 mAChR 免疫组化定位 |
第三节 M_3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在柄袋沙蠋成体的免疫组化定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体壁及其附属物M_3 mAChR 免疫组化定位 |
2.2 消化道M_3 mAChR 免疫组化定位 |
2.3 神经系统M_3 mAChR 免疫组化定位 |
第四节 α1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在柄袋沙蠋成体的免疫组化定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体壁及其附属物α1 nAChR 免疫组化定位 |
2.2 消化道α1 nAChR 免疫组化定位 |
2.3 神经系统α1 nAChR 免疫组化定位 |
第四章 五羟色胺及五羟色胺1A 受体在柄袋沙蠋成体的免疫组化定位 |
第一节 五羟色胺在柄袋沙蠋成体的免疫组化定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体壁及其附属物5-HT 免疫组化定位 |
2.2 消化道5-HT 免疫组化定位 |
2.3 神经系统5-HT 免疫组化定位 |
第二节 五羟色胺1A 受体在柄袋沙蠋成体的免疫组化定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体壁及其附属物5-HTR 1A 免疫组化定位 |
2.2 消化道5-HTR 1A 免疫组化定位 |
2.3 神经系统5-HTR 1A 免疫组化定位 |
讨论 |
1 乙酰胆碱酯酶及乙酰胆碱的受体在柄袋沙蠋胚胎和幼虫中的分布及意义 |
2 五羟色胺及五羟色胺1A 受体在柄袋沙蠋胚胎和幼虫中的分布及意义 |
3 乙酰胆碱酯酶及乙酰胆碱的受体在柄袋沙蠋成体的分布及意义 |
4 五羟色胺及五羟色胺1A 受体在柄袋沙蠋成体的分布及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4)外来广聚萤叶甲比较营养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营养成分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1.1.1 昆虫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 |
1.1.1.1 糖类 |
1.1.1.2 蛋白质和氨基酸 |
1.1.1.3 脂类 |
1.1.1.4 维生素 |
1.1.1.5 水分无机盐 |
1.1.2 植物营养成分的差异对昆虫的影响 |
1.1.3 植物的消化利用程度不同对昆虫的影响 |
1.2 植食性昆虫的营养效应 |
1.2.1 消化、吸收和利用指数 |
1.2.1.1 消化和生长 |
1.2.1.2 消化率和转化率 |
1.2.2 昆虫消耗和利用的测定 |
1.2.3 昆虫体内消化酶的影响 |
1.2.3.1 消化酶 |
1.2.3.2 酶活性水平的调控 |
1.3 植食性昆虫取食行为的生理特征 |
1.3.1 人工饲料 |
1.3.2 取食行为的生理方面 |
1.3.2.1 烟草天蛾的最优取食策略 |
1.3.2.2 对食量的调控:是食物体积的测定还是营养的反馈 |
1.4 植食性昆虫取食过程中的障碍 |
1.4.1 纤维素的消化:内在的作用还是微生物的作用? |
1.4.2 营养受限的氮含量 |
1.4.3 次生物质 |
1.5 昆虫生长、发育和生活史 |
1.5.1 与体型大小和相对发育时间的关系 |
1.5.2 虫体部分间的生长平衡 |
1.6 豚草入侵为害和引进昆虫天敌生物防治概况 |
1.6.1 豚草的危害 |
1.6.1.1 影响人类健康 |
1.6.1.2 造成农业减产及农田草荒 |
1.6.1.3 产生他感作用物质抑制作物生长 |
1.6.2 我国引进天敌昆虫对豚草的生物防治 |
1.7 广聚萤叶甲的生活史特征(原产地)以及在新环境中的情况 |
1.8 论文研究的目标和方案 |
1.8.1 研究目标 |
1.8.2 研究思路 |
第2章 广聚萤叶甲不同日龄幼虫和成虫对豚草取食和利用效率的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株和试虫的来源 |
2.1.2 食物质量对幼虫存活率的观察 |
2.1.3 幼虫食量、体重及排粪量的测定 |
2.1.4 成虫食量、体重及排粪量的测定 |
2.1.5 取食和食物利用效率参数的计算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食料质量对幼虫存活率的影响 |
2.2.2 幼虫取食量及其利用效率 |
2.2.3 成虫食量、体重、排粪量及对食物利用率 |
2.3 讨论 |
第3章 广聚萤叶甲幼虫对不同食料植物的取食和利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株和试虫的来源 |
3.1.2 食料质量对广聚萤叶甲的营养效应 |
3.1.3 不同时段幼虫取食量和体重净增加量的变化及营养指标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食料质量对广聚萤叶甲的营养效应 |
3.2.2 不同时段幼虫取食量和体重净增加量的变化及营养指标测定 |
3.3 讨论 |
第4章 食料植物主要营养指标与广聚萤叶甲幼虫的关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可溶性搪含量 |
4.2.2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
4.2.3 植物组织含水量 |
4.2.4 叶绿素含量 |
4.2.5 食料植物营养含量与幼虫取食量和体重之间的相关性 |
4.2.6 植物叶片含水量与幼虫取食量、体重增加的相关性 |
4.3 讨论 |
第5章 广聚萤叶甲幼虫不同时期取食不同食料植物体内3种酶活力的变化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淀粉酶(Amylase)活力 |
5.2.2 海藻糖酶(Trehalas)活力 |
5.2.3 羧酸酯酶(CarE)活力 |
5.3 讨论 |
第6章 全文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真菌对三种中药生长发育和有效成分影响的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药用植物活性内生真菌的分离筛选和发酵培养 |
第一节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活性菌株的筛选 |
第二节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固体发酵培养条件优化 |
第三节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优化 |
第四节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子实体培养条件优化 |
第二章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方法 |
第一节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提取技术 |
第二节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方法 |
第三节 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 |
第四节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 |
第三章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多糖和蛋白的研究方法 |
第一节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多糖的研究方法 |
第二节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蛋白的研究方法 |
第二部分 蜜环菌菌索代谢产物对猪苓菌丝生长与猪苓酮类成分及天麻种子萌发和发育的影响 |
第四章 蜜环菌菌索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一节 蜜环菌菌索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第三节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蜜环菌菌索代谢产物对猪苓菌丝生长及猪苓酮类成分影响的研究 |
第一节 蜜环菌水提取物作为碳源和氮源对猪苓菌丝生长及猪苓酮类成分的影响 |
第二节 蜜环菌甲醇提取物对猪苓菌丝生长及猪苓酮类成分的影响 |
第三节 蜜环菌菌索甲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对猪苓菌丝生长及猪苓酮类成分的影响 |
第四节 从蜜环菌菌索甲醇提取物石油醚部位分离的单体化合物对猪苓菌丝生长及猪苓酮类成分的影响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蜜环菌菌索代谢产物对天麻种子萌发和发育的影响 |
第一节 蜜环菌的菌索甲醇提取物、水提取物对天麻种子萌发和发育的影响 |
第二节 蜜环菌菌索水提取物中上清夜(SF)、多糖(W)和甘露醇对天麻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三节 单体化合物Am4对天麻种子萌发和发育的影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AR18号菌的化学成分研究及AR18号菌代谢产物对金线莲试管苗生长和黄酮类成分的影响 |
第七章 金线莲促生真菌——AR18号菌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一节 AR18号菌的发酵培养 |
第二节 AR18号菌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 |
第三节 AR18号菌化学成分研究的实验部分 |
第四节 分离自AR18号菌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AR-18号菌代谢产物对金线莲试管苗生长及黄酮类成分的影响 |
第一节 AR18号菌发酵液乙醇提取物对金线莲试管苗生长及黄酮类成分的影响 |
第二节 AR18号菌菌丝体乙醇提取物对金线莲试管苗生长及黄酮类成分的影响 |
第三节 AR18号菌发酵液提取物的4个极性部位对金线莲生长及黄酮类成分的影响 |
第四节 AR18号菌菌丝体提取物的4个极性部位对金线莲生长及黄酮类成分的影响 |
第五节 分离自AR18号菌发酵液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的单体化合物对金线莲试管苗生长及黄酮类成分的影响 |
第六节 分离自AR18号菌菌丝体提取物正丁醇部位的单体化合物对金线莲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
第七节 AR7(m)处理金线莲的IAA组化定位及光合作用研究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图 |
(6)家蚕肠液AKP的遗传分析及野桑蚕AKP基因的克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1 碱性磷酸酶的研究概况 |
1.1.1 AKP同工酶的种类及其分布 |
1.1.2 AKP的检测方法 |
1.2 AKP的研究进展 |
1.2.1 AKP的分离纯化 |
1.2.2 AKP的性质研究 |
1.2.3 AKP基因克隆 |
1.2.4 AKP的遗传研究 |
1.2.5 AKP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 |
1.3 家蚕AKP的研究进展 |
1.3.1 同工酶研究 |
1.3.2 品种差异研究 |
1.3.3 分离纯化和性质研究 |
1.3.4 基因克隆 |
第二部分 引言 |
2.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2 本研究的主要实验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2.3.1 家蚕AKP的研究技术路线 |
2.3.2 野桑蚕AKP的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部分 家蚕肠液AKP品种活性调查及遗传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样品制备 |
3.1.3 酶活力的测定 |
3.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AKP活性的调查分析 |
3.2.2 肠液AKP活性的遗传分析 |
第四部分 家蚕肠液AKP的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酶活力的测定 |
4.1.3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4.1.4 酶的分离纯化 |
4.1.5 AKP分子量的测定 |
4.1.6 等电点聚焦电泳 |
4.1.7 AKP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
4.1.8 AKP功能基团的研究 |
4.1.9 主要化学试剂和仪器设备 |
4.2 家蚕中肠消化液的快速提取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AKP的纯化 |
4.3.2 AKP的动力学特性 |
4.3.3 AKP功能基团的研究 |
4.3.4 家蚕AKP高效提取方法的探索 |
第五部分 野桑蚕AKP部分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主要生化试剂 |
5.1.3 常用溶液的配制 |
5.1.4 主要仪器设备 |
5.1.5 野桑蚕模板DNA的制备 |
5.1.6 浓度和纯度的检测 |
5.1.7 目的片段的扩增 |
5.1.8 序列分析所用软件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基因组DNA的抽提与纯化 |
5.2.2 引物设计、PCR扩增、目的片断的克隆与测序 |
5.2.3 测序结果 |
5.2.4 序列同源比对及进化分析 |
第六部分 讨论 |
6.1 家蚕肠液AKP活性品种调查及遗传分析 |
6.2 家蚕肠液AKP的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 |
6.2.1 AKP的分离纯化 |
6.2.2 AKP的功能基团研究 |
6.2.3 效应物对AKP酶活力的影响 |
6.2.4 家蚕肠液AKP快速提取方法的摸索 |
6.3 野桑蚕AKP部分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
6.3.1 测序与结果分析 |
6.3.2 与家蚕的同源性分析 |
6.3.3 与其它物种的同源性比较及进化分析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甜菜夜蛾细胞分裂染色体行为及染色体核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甜菜夜蛾的研究现状 |
1.1.1 甜菜夜蛾的发生为害 |
1.1.2 甜菜夜蛾防治的研究现状 |
1.2 我国昆虫染色体研究现状 |
1.2.1 染色体研究的方法与手段 |
1.2.2 我国昆虫染色体行为研究 |
1.2.3 我国昆虫染色体核型研究 |
1.2.4 我国昆虫染色体变异研究 |
1.2.5 我国昆虫染色体研究的差距 |
1.3 国外部分鳞翅目昆虫染色体研究进展 |
1.3.1 有丝分裂 |
1.3.2 减数分裂 |
1.3.3 染色体数目 |
1.3.4 性染色体 |
1.3.5 联会复合体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甜菜夜蛾有丝分裂的染色体行为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虫期性腺生殖细胞的细胞分裂状况 |
2.2.2 甜菜夜蛾的染色体数目 |
2.2.3 甜菜夜蛾精原细胞有丝分裂的染色体行为 |
2.2.4 甜菜夜蛾卵原细胞有丝分裂的染色体行为 |
2.3 讨论 |
第三章 甜菜夜蛾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甜菜夜蛾性腺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研究的合适虫期 |
3.2.2 甜菜夜蛾的染色体数目 |
3.2.3 甜菜夜蛾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 |
3.2.4 甜菜夜蛾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 |
3.3 讨论 |
第四章 甜菜夜蛾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甜菜夜蛾SC核型 |
4.2.2 甜菜夜蛾有丝分裂早中期核型 |
第五章 甜菜夜蛾染色体分带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甜菜夜蛾染色体C-带 |
5.2.2 甜菜夜蛾染色体G-带 |
5.2.3 甜菜夜蛾染色体的银染 |
5.3 讨论 |
第六章 甜菜夜蛾联会复合体的电镜观察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甜菜夜蛾联会复合体形态 |
6.2.2 甜菜夜蛾的联会复合体核型 |
6.3 讨论 |
6.3.1 联会复合体形成的时期 |
6.3.2 联会复合体的形态和结构 |
6.3.3 重组节 |
6.3.4 联会复合体组型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关于桑蚕幼虫中肠各部位各时期机能差异的组织化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甲状旁腺激素类似受体(iPTHRs)及其配体对昆虫发育与表皮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 谢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2]单环刺螠生物学及生理学研究进展[J]. 张新明,李慷均. 河南农业科学, 2011(11)
- [3]柄袋沙蠋不同发育期乙酰胆碱和五羟色胺的免疫组化定位[D]. 管晓娟. 鲁东大学, 2011(07)
- [4]外来广聚萤叶甲比较营养生态学研究[D]. 张东营.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
- [5]真菌对三种中药生长发育和有效成分影响的物质基础研究[D]. 郭文娟.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7(09)
- [6]家蚕肠液AKP的遗传分析及野桑蚕AKP基因的克隆研究[D]. 罗英. 西南农业大学, 2004(03)
- [7]甜菜夜蛾细胞分裂染色体行为及染色体核型的研究[D]. 付建业.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8]氟中毒对家蚕幼虫中肠组织糖原分解代谢调节的影响[J]. 吕顺霖,臧荣春,徐俊良. 蚕业科学, 1994(02)
- [9]关于桑蚕幼虫中肠各部位各时期机能差异的组织化学研究[J]. 吕顺霖. 蚕业科学, 198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