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纤维素酶产生菌—木霉杂交育种试验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中山大学生物学系生化微生物专业纤维素酶研究小组[1](1977)在《纤维素酶产生菌—木霉杂交育种试验初报》文中指出 选育粗生、快长、纤维素酶活高、稳定性好的木霉菌株,是纤维素酶能否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提高粗饲料营养价值的重要环节。目前,生产上应用的菌株,凡粗生快长,长势好的一般酶活不高;而酶活稍高的则生长馒、长势差。例如,经多次强烈理化因素处理的绿色木霉EA3——867,酶活较高,但菌种生活力下降、生长慢,孢子稀少,三级制曲开放培养较为困难,在生产上应用有一定局限性。这类菌株如再进一步诱变,酶活仍有提高,但长势越来
李兴华[2](2011)在《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及纤维素酶基因在家蚕中的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纤维素酶催化水解纤维素,它主要包括三个成分: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β-半乳糖苷酶。它能使纤维素类生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在许多不同的领域得到应用,例如燃料乙醇、动物饲料、废水处理及酿酒工业等。通常,其酶活性一般在酸性条件下比较高,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比较低。本研究通过自然筛选获得了产酶特性良好的大肠杆菌新菌种;通过微波与紫外复合诱变获得了产酶能力显着提高且非常稳定的绿色木霉突变株;通过克隆野生型绿色木霉的若干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并在家蚕中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表达,为纤维素酶转基因家蚕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纤维素酶转基因载体的构建,为纤维素酶转基因家蚕个体的构建提供了实验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分析在37℃培养条件下,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琼脂筛选平板,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纤维素酶产生菌,该菌能够分泌独特的耐热耐碱性的纤维素酶。基于16S rRNA和ITS基因分析,并结合革兰氏染色试验,鉴定该菌为大肠杆菌,其16S rRNA和ITS的基因序列已登录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分别为FJ823386和FJ823387。测定该菌在含有1% CMC-Na的LB发酵培养基中的CMCase、FPase和β-glucosidase的活性,发现三种酶活性分别在培养时间为72 h,96h和120h时达到最高,数值分别为0.23、0.08和0.15 U/ml(或4.13、0.56和0.50 U/mg总蛋白)。CMCase活性分别在50℃和pH 6.0条件下达到最高,且分别在50~70℃中处理20 min和80℃中处理10 min以后,仍然保持最大活性的60%以上,在90℃中处理10 min后仍然保持最大活性的50%左右。2.微波与紫外复合诱变提高绿色木霉纤维素酶活性利用麸皮固体发酵培养基培养并发酵产纤维素酶真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测定绿色木霉在麸皮固体发酵培养条件下的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特性,即最佳培养时间、最佳pH和最佳反应温度,发现在该固体发酵条件下绿色木霉的最佳培养时间为60 h,最佳pH为5.0,最佳反应温度为50℃。利用CMC-Na和刚果红来筛选具有较强产酶能力的菌株。经微波与紫外的复合诱变后,筛选到7株突变菌株(M-B1至M-B7)并测定其CMCase活性。其中五株突变菌株(M-B1,M-B2,M-B3,M-B5和M-B7)较野生型菌株有显着增强的产酶能力,并且经过9代的繁殖,它们的产酶能力仍非常稳定。分子研究显示,突变体EGⅠ基因的某些碱基存在突变,表明这些突变株纤维素酶生产能力的提高可能与碱基突变造成EGⅠ蛋白的某些氨基酸发生改变有关。3.绿色木霉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以绿色木霉AS 3.3711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根据Genbank数据库上的内切葡聚糖酶Ⅰ基因(EGⅠ, GenBank登录号为AY343986)、内切葡聚糖酶Ⅲ基因(EGⅢ,GenBank登录号为AY343987)、内切葡聚糖酶Ⅳ基因(EGⅣ, GenBank登录号为Y11113)及内切葡聚糖酶V基因(EGⅤ, GenBank登录号为AY343989)的DNA序列,设计用于外显子拼接的特异性引物,用高保真酶PrimeSTARTM HS DNA Polymerase进行PCR扩增及拼接。外显子拼接的PCR产物经末端加A反应后,克隆到T载体中并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表明,在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这两方面,EGⅠ、EGⅢ和EGⅣ均与上述Genbank数据库中相应的基因达99%,EGⅤ达100%。其中,所克隆的EGⅣ基因可能是绿色木霉AS 3.3711的一个新基因,已登录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HM222525。4.绿色木霉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在家蚕中的表达通过PCR技术扩增内切葡聚糖酶EGⅠ、EGⅢ、EGⅣ和EGⅤ的成熟肽基因序列,并利用最新建立的BmNPV/Bac-to-Bac突变体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该突变体杆状病毒缺失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编码的几丁质酶和组织蛋白酶基因),在家蚕细胞系和家蚕幼虫中表达了这些重组蛋白酶。在重组病毒mBacmid/BmNPV/EGⅠ、mBacmid/BmNPV/EGⅢ、mBacmid/BmNPV/EGⅣ及mBacmid/BmNPV/EGⅤ感染家蚕BmN细胞后,经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到约49 kDa、45 kDa、42 kDa及36 kDa的重组蛋白。其中,EGⅠ在家蚕幼虫中表达时,感染时间为84 h时表达量最高,并测定此时的酶活性。其他重组蛋白也均在感染家蚕幼虫84 h时测定其酶活性。方差分析显示,经重组病毒mBacmid/BmNPV/EGⅠ、mBacmid/BmNPV/EGⅢ、mBacmid/BmNPV/EGⅣ及mBacmid/BmNPV/EGⅤ感染的家蚕,其酶活性分别在pH 7.0和50℃、pH 8.0和50℃、pH 6.0和50℃及pH 5.0和50℃条件下,达到显着性的最大值,与野生型突变病毒mBacmid/BmNPV感染的家蚕以及正常培养的家蚕相比,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4.71%和22.84%、20.94%和19.13%、48.84%和46.61%及39.86%和37.76%,且分别在pH 5.0-10.0和温度40~60℃之间、pH 5.0~9.0和温度40~60℃之间、pH 5.0~10.0和温度40~60℃之间及pH 5.0~10.0和温度50~60℃之间,酶活性保持稳定。通过家蚕能够获得大量的重组纤维素酶蛋白,可能会极大地促进将来关于纤维素酶的研究及其在工业上的潜在应用。它提供了一种构建表达纤维素酶的转基因家蚕的可能性,该纤维素酶转基因家蚕能够在家蚕消化道中特异性地表达纤维素酶,更有效地促进桑叶饲料的代谢过程,对于养蚕业意义重大。5.纤维素酶转基因载体的构建及细胞转染为了构建纤维素酶转基因家蚕,首先需要构建纤维素酶转基因载体。通过设计引物,利用PCR等技术,首先从质粒pigA3-IE-Neo中克隆了IE promoter序列、SV40 polyA序列、GFP序列以及含有IE promoter和SV40 polyA的Neo基因序列,从质粒pMD18-T/EGⅣe中克隆了EGⅣ基因序列,然后拼接合成均含有IE promoter和SV40 polyA的EGⅣ和GFP序列,最后通过酶切连接将均含有IE promoter和SV40 polyA的EGⅣ、GFP和Neo基因分别连入质粒pXL-BacⅡ中,由此获得的重组质粒被命名为pXL/EGⅣ/GFP/Neo。用去内毒素的质粒抽提试剂盒提取重组质粒pXL/EGⅣ/GFP/Neo后,转染家蚕BmN细胞,确认GFP和Neo的表达正常。
吴晓金[3](2008)在《食用菌栽培相关木霉的调查和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从木霉污染的食用菌菌筒和子实体中分离纯化了49株木霉菌株。采用形态学方法以及ITS/5.8S测序分析,对这些木霉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中国福建、浙江等省食用菌栽培相关木霉以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和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rn)为主,少量为深绿木霉(T.atroviride)和棘孢木霉(T.asperellure);木霉的种类与采集地点、受污染食用菌的种类有一定相关,如在浙江庆元香菇菌筒中分离的木霉主要是哈茨木霉,在广州刺芹侧耳(杏孢菇)菌筒中分离的木霉主要是棘孢木霉,而从福建浦城香菇菌筒中分离的木霉主要是深绿木霉。哈茨木霉、长枝木霉、深绿木霉和棘孢木霉的ITS总长分别为:575 bp-578 bp、579 bp-583 bp、565 bp -567 bp、和560 bp -561 bp,GC含量分别为:55.6%-56.7%、57.2%-58%、55.6%-56.1%和55.8%-55.9%,充分体现了木霉属ITS的长度多态性;ITS1序列总长分别为:221bp-233bp、248 bp-255 bp、214 bp-216 bp和213 bp-214 bp,GC含量分别为:55.4%-57.4%、57.5%-58.7%、55.4%-55.6%和55.6%-55.9%;ITS2序列总长分别为:185bp-188 bp、168 bp-183bp、189 bp-192 bp和188 bp,GC含量分别为:63.1%-65.6%、66.1%-67.9%、62.9%-64.7%和63.8%;所有木霉5.8S完全相同,总长为:159 bp,GC含量为:46.5%。ITS序列最适合用作分类鉴定标记,ITS1不适合用作长枝木霉的分类鉴定,ITS2则种间差异较小的木霉不能得到很好的区分。不同菌株的木霉其RAPD条带,生长最适温度、pH值、培养基含水量都有所不同,显示了食用菌栽培相关木霉具有多样性。木霉对5种食用菌栽培常用消毒剂敏感性测定,显示在同等条件下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对木霉抑制效果最好,百菌清效果次之,之后是大生,甲霜灵不太适宜在食用菌栽培中当作防霉剂使用。本文还研究了49株木霉对食用菌菌丝的侵染能力,发现不同木霉的侵染能力不同,同时还发现,对食用菌侵染能力强的木霉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侵染能力并不一定强,表现出木霉对真菌侵染的特异性。本文还探讨了木霉侵染食用菌的机理,结果显示,木霉可通过溶壁、缠绕等方式作用于食用菌菌丝细胞壁,木霉发酵液对食用菌和植物病原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木霉几丁质酶活性与侵染性没有直接关联:木霉侵染性强的菌株几丁质酶活性不一定高,产酶活性高的菌株侵染能并不一定强。几丁质酶活性、几丁质酶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均与木霉的种类无关,如:同为深绿木霉的66和69,几丁质酶活性分别为:0.0204U/mL.min和0.0044U/mL.min,前者约是后者的5倍;不同种类的木霉可以有相似的几丁质酶序列。几丁质酶活性与侵染性无关,如木霉52无论在植物病原菌还是在食用菌中侵染性都很强,但其几丁质酶活性最弱。木霉几丁质酶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与侵染性有一定关系,侵染性强的棘孢木霉29和深绿木霉52同为一类;侵染能力弱的棘孢木霉30和长枝木霉33同聚一类;侵染能力中的哈茨木霉45单独聚为一类;深绿木霉66侵染能力强也单独聚为一类。木霉纤维素酶活性与侵染性没有直接关联。侵染性强的菌株有木霉4、29、52和66,侵染性中的菌株有木霉19、38、63和69,侵染性弱的菌株有木霉28、30、37和70,但产纤维素酶活性强的菌株有木霉29和63,产酶活性中等的菌株有木霉19、28、30、37、38、52、66、69和70,产酶活性弱的菌株有木霉4号。纤维素酶活性、纤维素酶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均与木霉的种类无关。克隆得到的5个木霉纤维素酶基因序列中,4株为哈茨木霉,一株为长枝木霉,其基因、cDNA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很高,在97.3%~100%之间。木霉纤维素酶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与侵染性无关。侵染性弱的哈茨木霉20与侵染性中的哈茨木霉90同源性最近,聚为一类;同一侵染能力的木霉44、47、65和90没有聚在一起。
张粲[4](2014)在《纤维素酶高产菌筛选及产酶条件与酶学性质初探》文中认为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利用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将秸秆类木质纤维素转化为可用于发酵生产液体燃料的秸秆糖,对缓解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和能源危机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纤维素酶已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纺织、化工、造纸、中药提取、饲料等领域。但是,由于现有纤维素酶酶活力低,酶解效率有限,生产成本过高等因素,成为制约木质纤维素大规模利用的瓶颈问题。因此,通过筛选高产菌株而改善纤维素酶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大意义。桧状青霉(Penicillium piceum)9-3是本实验室从秸秆中分离得到的一株纤维素酶产生菌,它具有酶系平衡和酶产量较高的优势。本研究以桧状青霉9-3为出发菌株,通过硫酸二乙酯(DES)诱变,并对诱变菌株进行发酵培养,通过测定粗酶液的纤维素酶酶活力筛选得到一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H16,其纤维素酶活力与发酵液中总蛋白产量均较出发菌株提高了4倍左右。并且,该菌株在传代6次后性能仍然保持良好。本研究还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发酵培养基以及发酵条件的进行了初步优化,确定最佳的产酶条件为:微晶纤维素浓度为2%,玉米浆干粉浓度为1.5%,发酵温度为30℃,初始pH为5.5,装液量为30mL/250mL三角瓶,发酵周期为5d。在优化的条件下,该菌株的滤纸酶活和β-葡萄糖苷酶酶活分别达到了7.41IU/mL和52.96IU/mL。本研究还进一步针对桧状青霉H16所产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所产纤维素酶在pH4.0-6.5之间稳定性良好,最适反应pH值为5.0-5.5;最适反应温度为50-55℃,但温度耐受性较差,在50℃保温24h后,酶活力仅有初始酶活力的50%。将该酶系与模式菌株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RUT C30所产的纤维素酶酶系进行复配后,能够明显的提高RUT C30的纤维素酶酶系对滤纸(滤纸酶活力)和汽爆玉米秸秆的水解效率。
张友维[5](2007)在《哈茨木霉H-13形态及生理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木霉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植物根际和叶面的腐生型真菌,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因而被当作一种生防菌种进行使用,并引起了众多微生物学家和植物病害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本项研究采用对比研究法,与对照菌株相比,将试验菌株培养后,从菌落,菌丝体,细胞形态等宏观层次阐明主要差异;从菌物对环境物质吸收、转运及利用,阐明对环境物质选择性吸收的可调控性:从对目的物合成种类与量的分析,阐明相关酶基因表达能力与效果变化规律;为生产实践提供技术参数。文中采用将试验菌株与原菌株分别点接在PDA培养基平板上,30℃下培养3天,肉眼观察菌物呈圆斑状,菌斑上的菌丝大部分呈白色,菌斑的局部有色素合成,呈现淡黄色。在液体培养基中,木霉菌丝相互缠绕在一起,呈球状,显淡黄色。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表明,木霉菌丝纵横交错,呈网络状。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对照菌株孢子基本呈圆形,表面粗糙,中间略有凹陷,试验菌株孢子表面光滑,棱角清晰,呈馒头状,有的甚至呈方形,中间略有凹陷。通过对发酵液残留糖含量的测定,试验菌株培养液中还原糖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菌株,说明试验菌株对碳源的吸收利用速率明显要高于对照菌株。在进行产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的试验中,分别以胶态几丁质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相应的产酶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通过测定几丁质酶的酶活以及纤维素酶水解圈的大小,得出离子束诱变后,试验菌株的产酶基因的表达比对照菌株有了较大的增强,试验菌株几丁质酶的酶活最高可达0.292U/ml,而对照菌株酶活只有0.228U/ml故产几丁质酶最佳培养基是在原培养基中添加1.0%的酵母粉;纤维素酶也是木霉抑菌的又一酶制剂,文中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作为唯一碳源的产纤维素酶培养基,以CMC水解圈的大小来衡量纤维素酶的酶活,则试验菌株的水解圈的直径偏高于对照菌株。通过上述试验表明,离子束对木霉的生物学特性改造产生积极影响,经20代转接,木霉的遗传稳定性未见明显衰退,提高了木霉对环境物质吸收转化利用的选择性;发现几丁质酶、纤维素酶量与活性均有定向提高。总结上述,,离子束诱变在生防菌株木霉的改良上起着重大的作用,改良后的菌株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比对照菌株提高,遗传性状较对照菌株稳定,试验菌株对酸碱、高温及渗透压的耐受性增强,所有这些特点表明改造后的菌株更适合用作生防菌株。
高鹏[6](2005)在《纤维素酶新型发酵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纤维素酶传统发酵采用的固态发酵(SSF,Solid Substrate Fermentation)、液态发酵(SF,Submerged Fermentation)工艺及本文提出的固-液交替新型发酵工艺(SSSF,Solid Substrate-Submerged Fermentation)从单菌发酵、混菌发酵纤维素酶活性及纤维素酶得率3 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同时研究了两种提取剂及8 种氮源对固态发酵产物纤维素酶活性测定结果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前人测定纤维素酶活采用缓冲液提取剂与纯水为提取剂时测定所得纤维素酶活不同。本研究得到的酶活测定结果表明,对于青霉Q1 和黑曲霉H8,用纯水浸提时的纤维素酶活性高于缓冲液提取。以水为提取剂测定纤维素酶活性时,浸提时间应控制在45min 左右,时间过长会导致酶活降低。 2.本文提出的固-液交替新型发酵工艺(SSSF)能够充分发挥传统固态(SSF)、液态(SF)发酵工艺的优点,弥补两种工艺的不足之处,提高纤维素酶活性。 ① 纤维素酶产生菌单菌发酵时,采用SSSF 工艺可使黑曲霉H8 的FPA、CMC-Na 及AVI 平均酶活较SSF 工艺分别提高166.7%、264.0%及273.6%,较SF 工艺分别提高798.1%、2325.5%及547.6%。与之类似,采用SSSF 工艺可使青霉Q1 的FPA、CMC-Na及AVI 平均酶活较SSF 工艺分别提高185.2%、240.6%及257.9%,较SF 工艺分别提高1161.3%、2798.0%及419.5%。 ② 纤维素酶产生菌与酵母菌混合发酵时,采用SSSF 工艺可使黑曲霉H8 的FPA、CMC-Na 及AVI 平均酶活较SSF 工艺分别提高499.1%、469.0%及459.7%,较SF 工艺分别提高12659.2%、1872.8%及6718.2%。与之类似,采用SSSF 工艺可使青霉Q1 的FPA、CMC-Na 及AVI 平均酶活较SSF 工艺分别提高805.6%、434.4%及708.0%,较SF工艺分别提高1791.2%、1382.5%及558.7%。由此可见,对纤维素酶发酵而言,本研究提出的SSSF 新型发酵工艺远优于传统的SSF 和SF 工艺。 ③ 在SSSF 工艺条件下,黑曲霉H81、H82 的粗酶提取物得率分别为14.9%、18.3%,较SSF 工艺,其得率分别提高26.3%及63.4%;在SSSF 工艺条件下,青霉Q11、Q12 的粗酶提取物得率分别为15.4%、14.4%,较SSF 工艺,其得率分别提高30.5%、28.6%。所以,相对于传统的SSF 固态发酵工艺,采用本研究提出的SSSF 新型发酵工艺时,纤维素酶的产率及酶活更高。 3.混菌培养能有效提高纤维素酶活性。 ①在SSSF 中,黑曲霉H8 与酵母菌混合发酵时, FPA、CMC-Na 及AVI 平均酶活分别较单菌发酵时提高3.4%、20.1%及42.0%;青霉Q1 与酵母菌混合发酵时,FPA、CMC-Na
林金秀[7](2010)在《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纤维素是自然界中最丰富、来源最广泛的有机物质,是地球上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我国植物纤维素资源丰富,但大部分被焚烧、废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大量研究表明,要使纤维素被分解或转化成小分子化合物或其它营养物质,纤维素生物降解具有其它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纤维素酶高产菌的筛选和产酶研究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本试验从不同地区土壤中筛选得到具有纤维素分解能力菌共97株,并进行复筛得到一株高降解纤维素能力的真菌A-002,通过形态学观察、ITS区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初步鉴定菌株A-002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对长枝木霉的酶学性质研究发现该菌株的CMCase最适催化温度为60℃,最适催化pH值为5.0;FPAase最适催化温度为70℃,最适催化pH值为7.0。钴离子、铜离子和亚铁离子对该菌株CMCase有促进作用。通过研究发现,最适生长条件为最适底物的初始pH值为3、培养3天及培养温度37℃;250mL发酵三角瓶的最佳装液量为100mL;蛋白胨和硫酸铵的组合氮源为最佳氮源;以天然植物纤维素的象草叶茎组合唯一碳源为最佳碳源;表面活性剂如PEG-8000对该菌株的产酶有促进作用;添加少量的Fe2+有利于提高菌株的产酶能力。并研究天然植物纤维样品及各组分对该菌株产酶的能力影响,结果显示发酵芒萁产CMCase酶活最高;发酵芦竹叶产FPAase酶活最高;各组分中纤维素含量对CMCase产量影响最大;淀粉含量对FPAase影响最大。
蒲海燕[8](2005)在《纤维素酶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存在最广泛的一类碳水化合物,同时它也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的可再生资源。目前,自然界中纤维素只有一小部分得到了利用,绝大多数纤维素不仅被白白浪费,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利用微生物生产的纤维素酶将其转化为人类急需的能源、食物和化工原料,对于人类社会解决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能源危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纤维素酶产生菌的产酶能力低,且所产酶系的组分不平衡是纤维素酶未能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及应用的主要原因。针对目前产纤维素酶菌株在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包括诱变育种、发酵条件优化、纤维素酶基因克隆等,但是我国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生产厂家主要采用固态发酵法,纤维素酶液态深层发酵条件的研究仅处在实验室水平。 本研究以我研究室购买、诱变的纤维素酶产生菌——绿色木霉SP13010(Trichoderma viride)作为发酵菌株,研究了该菌株的形态特征和产纤维素酶的动态变化过程;比较了不同的营养源与生长条件对菌株产纤维素酶的影响;优化、确定了菌株产纤维素酶的发酵培养基;探讨了菌株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影响因素;初步确定了菌株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工艺参数,结果如下: 1、氮是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为确定SP13010(Trichoderma viride)的最佳氮源,选择了七种无机氮源和五种有机氮源分别进行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有机氮优于无机氮,铵态氮优于硝基氮,无机氮中以硫酸铵最佳,有机氮中,蛋白胨促进产酶的效果最好,二者按照1:5比例配成的复合氮源有利于绿色木霉SP13010(Trichoderma viride)产纤维素酶。 2、真菌纤维素酶是一种诱导酶,碳源同时也是主要的诱导物来源,为了研究碳源对真菌纤维素酶合成的影响,选择了不同的可溶性碳源和纤维性碳源为实验对象,结果发现结构较完整的纤维素类碳源,如稻草粉、麦杆粉对酶的诱导活性优于其它碳源物质,复合碳源有利于绿色木霉SP13010(Trichoderma viride)产纤维素酶,麦芽糖和稻草粉以1:4混合时,菌株产纤维素酶的能力优于单一的碳源。 3、钙离子是纤维素酶的重要的稳定剂,添加含钙离子的溶液,对酶的产生有显着的促进效果,NaH2PO4对产酶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以上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产酶的最佳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绿色木霉SP13010(Trichoderma viride)在营养组分为(g/L):麦芽糖,0.5%;稻草粉,2%;蛋白胨,2.08%;硫酸铵,0.42%;Na2HPO4,0.5%;CaCO3,0.1%:MgSO4.7H2O,0.03%的液体培养基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分泌纤维素酶。 4、绿色木霉SP13010(Trichoderma viride)在30℃培养108h进入生长稳定期,开始大量的产生、分泌纤维素酶,120h达到产酶高峰:在初始pH为4.0、摇床以125r/min的频率振荡;以培养100h的种子液按2%的接种量接种;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75ml时有利于菌体产酶。 5、菌体细胞壁膜的渗透性对纤维素酶的分泌有较大的影响,发酵液中添加0.3%(v/w)聚乙二醇时能有效地促进酶的产生。
燕红[9](2007)在《两株芽胞杆菌纤维素酶诱导产生机制及其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纤维素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的可再生资源,微生物对它的降解、转化是碳素循环的主要环节。它的有效利用对于解决目前面临的环境和能源危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刚果红染色平板和液体摇瓶发酵培养,从土壤样品和实验室保藏的菌种中筛选出两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细菌菌株。其中X18为我实验室购买的菌种,名为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而X10-1-2经鉴定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这两株菌均产生胞外纤维素酶,且它们所产纤维素酶对结晶型纤维素的吸附能力都较弱,认为它们的纤维素酶缺乏纤维素结合区。通过对筛选得到的两株高产纤维素酶的芽胞杆菌X18和X10-1-2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出以下结论:麸皮作为天然纤维素可较大幅度地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两株菌的最佳麸皮浓度为2.5%和3%。两株菌的最佳氮源均为豆饼,最佳豆饼浓度分别为4%和1%。产酶的最佳温度均为30℃。X10-1-2的最佳产酶pH为5,而X18的Cx酶在pH68范围内产酶最高,本试验采用pH8。X18和X10-1-2的最佳产酶时间分别为20h和60h。通过测定各种纤维素酶活性研究了不同碳源对两株芽胞杆菌产纤维素酶的诱导作用。研究发现,这两株芽胞杆菌不能由纯的纤维素材料作单一碳源诱导产纤维素酶,而仅由带有还原性基团的单糖或双糖诱导产酶,且纤维素酶系各组分的合成表达是协同发生的。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可诱导菌体产纤维素酶的物质经菌体胞壁(膜)酶和胞内酶的转化产物进行定性分析后,发现,两株芽胞杆菌的胞壁(膜)酶和胞内酶均未对这些可诱导菌体产纤维素酶的糖起到任何转化作用。利用这两株芽胞杆菌分别对麦麸和稻草进行降解。对发酵过程中上清液的还原糖浓度、可溶性总糖浓度、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测定底物残渣的失重、结晶度、红外光谱和表面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菌体产酶的过程也是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糖化过程。经过5d的培养,麦麸和稻草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有了不同程度的降解。经过降解,麦麸和稻草的表面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将X10-1-2和X18分别培养60h和20h的发酵液采用3000rpm离心15min,上清液经(NH4)2SO4分级沉淀、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分离分别得到一个电泳纯的内切型-β-葡聚糖酶(CMCase)组分。经SDS-PAGE电泳检测均为单一条带,来自X10-1-2和X18的CMCase的分子量分别为51.3kDa和37.2kDa。来自X10-1-2和X18的CMCase的最适酶促反应温度分别为55℃和50℃,X10-1-2的CMCase在55℃以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而X18的CMCase的热稳定性较差。两株菌的CMCase最适pH值分别为8.0和9.0,且在pH 7.09.0的中、碱性范围内都保持着较好的稳定性。Mn2+、Fe2+和EDTA对X10-1-2的CMCase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而Ba2+、Cu2+、Mg2+和C2O42-对CMCase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于X18的CMCase,Fe2+、Mn2+、Mg2+、Cu2+、Co2+和K+对纤维素酶在酶促反应中有一定的激活作用;Zn2+、脲、SDS、Ba2+和Na+对纤维素酶在酶促反应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不同纤维素底物的专一性实验结果表明,这两株菌的CMCase对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水解活性较强,但对Whatman滤纸和木聚糖也显示出微弱的降解酶活性。以不同浓度的CMC为底物,根据米氏方程求出X10-1-2和X18的CMCase的动力学参数分别为Km=2.12mg/mL,Vmax=5.37μg/mL·min和Km=9.84mg/mL,Vmax= 11.19μg/mL·min。通过对红外图谱特征频率区的分析,说明这两个CMCase都具有纤维素酶在红外图谱中的特征吸收频率,其蛋白质的二级结构都主要以α-螺旋的结构形式存在。通过CMCase的核磁共振一维氢谱可知,在两株菌的CMCase一级结构中,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均较少,主要由脂肪族氨基酸组成。
李淼[10](2014)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纤维素酶新菌株的选育及发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纤维素酶(cellulase)可降解纤维素为糖类被人类利用,故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目前国内外对纤维素酶的研究主要以木霉属、青霉属、曲霉属的真菌为主。青霉属(Penicillium)真菌可分泌较为全面的聚糖酶系,而且酶系中p-葡萄糖苷酶的量比木霉纤维素酶分泌的更多,但是青霉属真菌对酸碱及温度的适应性不强,所产纤维素酶的活力不高。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具有耐热、耐酸碱、耐旱、抗紫外线和耐有机溶剂等强抗逆性。选用产纤维素酶的青霉Q5和具有抗逆性的枯草芽胞杆菌K3为亲本,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既能够分泌高产纤维素酶又具有强抗逆性的融合菌株,其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对菌体生长浓度测定、显微镜观察计数和再生率计算等方法,对双亲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亲本菌株青霉Q5酶解前,在其菌丝培养液中加入质量浓度0.5%的甘氨酸和质量浓度10%的蔗糖,能够促使菌丝体较好的分散,利于酶解;在溶菌酶和蜗牛酶共同作用下进行酶解,质量浓度均为10mg/ml;35℃处理3h;原生质体生成量达到最大值,为6.85×106cfu/mL;亲本菌株枯草芽胞杆菌K3酶解前,用4U/mL的青霉素处理,在1mg/mL的溶菌酶作用下,35。C处理1h,原生质体量达到最大值,为1.46×107cfu/mL。利用高温和紫外照射的处理方式对原生质体灭活,通过原生质体的再生率确定双亲原生质体的灭活条件。结果表明,在65℃的水浴处理下,青霉菌Q5最佳热灭活的时间为2h,枯草芽胞杆菌K3最佳热灭活的时间是2.5h;在距30W紫外灯20cm处照射下,Q5最佳紫外灭活时间为15min; K3最佳紫外灭活时间为25min。采用聚乙二醇(PEG)法和高Ca2+高pH法相结合诱导原生质体融合,通过正交分析,得到融合的最佳条件是融合温度为38℃,融合时间10min,PEG浓度为40%,在该条件下的融合率为3.08×10-7。依据再生培养基上出现的菌落的形态和颜色,以及在刚果红培养基上呈现的透明圈大小进行分离,获得了5株融合子,分别是R8, R17, R35, R62, R158菌株。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分析、遗传稳定性及抗逆性研究,筛选获得了性状优良(酶活较高且抗逆性较强)的融合子R62,该融合子在pH8时保留pH6时酶活的74.01%,在pH10时保留了其在pH6的最适条件下酶活的57.35%。经过高温60℃加热处理15min后,R62所产酶活较室温处理的青霉酶活提高了37.66%,较60℃处理后的青霉酶活提高了6倍。利用融合菌株R62为出发菌株,对其发酵培养基和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确定最适产酶培养基配方为:淀粉2.99%、药媒3.02%、微晶纤维素4.04%、硫酸铵1.5%;最适产酶条件为转速220r/min、温度30℃、pH为5.5、发酵时间108h,得到纤维素酶活为189.39U/mL,相较于未优化前酶活提高了6.0%。
二、纤维素酶产生菌—木霉杂交育种试验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纤维素酶产生菌—木霉杂交育种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2)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及纤维素酶基因在家蚕中的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写与译名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纤维素与纤维素酶 |
1 纤维素的特性 |
1.1 纤维素的理化性质 |
1.2 纤维素的分布 |
1.3 纤维素的降解 |
2 纤维素酶的来源及其酶学性质 |
2.1 纤维素酶的来源 |
2.2 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 |
3 纤维素酶的组成、结构及其降解机理 |
3.1 纤维素酶的组成 |
3.2 纤维素酶的结构 |
3.3 纤维素酶的作用机制 |
4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选育 |
4.1 自然筛选 |
4.2 常规理化诱变 |
4.3 基因工程 |
4.4 基因定位突变技术 |
4.5 细胞融合技术 |
5 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6 纤维素酶的应用 |
6.1 纤维素酶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
6.2 纤维素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6.3 纤维素酶在酿酒工业中的应用 |
6.4 纤维素酶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6.5 纤维素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
6.6 纤维素酶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
6.7 纤维素酶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
第二节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
1 杆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
2 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建立及发展 |
3 家蚕BmNPV/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优缺点 |
4 家蚕BmNPV/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应用前景 |
第三节 家蚕转基因 |
1 转基因方法 |
2 转基因载体 |
3 常用报告基因与启动子 |
4 转基因家蚕的表达检测 |
5 家蚕转基因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
第四节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五节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工作报告 |
第一节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分析 |
1 实验材料 |
1.1 土壤 |
1.2 克隆宿主菌 |
1.3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1.4 试剂盒 |
1.5 DNA测序 |
1.6 主要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菌种筛选 |
2.2 刚果红染色 |
2.3 菌种保存 |
2.4 纤维素酶的制备 |
2.5 酶活性测定 |
2.6 蛋白质浓度测定 |
2.7 酶特性分析 |
2.8 16S rRNA、ITS及纤维素酶基因序列分析 |
2.9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分离 |
3.2 菌种鉴定 |
3.3 筛选菌分泌的纤维素酶特性 |
3.4 纤维素酶基因序列分析 |
4 讨论 |
第二节 微波与紫外复合诱变提高绿色木霉纤维素酶活性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菌种 |
1.2 克隆宿主菌 |
1.3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1.4 试剂盒 |
1.5 DNA测序 |
1.6 主要试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菌种培养 |
2.2 酶液提取、酶活测定及酶特性分析 |
2.3 单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2.4 微波处理 |
2.5 紫外处理 |
2.6 绿色木霉突变株的筛选 |
2.7 突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
2.8 纤维素酶基因的分析 |
2.9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CMCase的特性 |
3.2 绿色木霉的突变及突变株的筛选 |
3.3 突变株的纤维素酶活性及遗传稳定性 |
3.4 纤维素酶基因的分析 |
4 讨论 |
第三节 绿色木霉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菌种 |
1.2 克隆宿主菌 |
1.3 LB固体/液体培养基 |
1.4 基因克隆用试剂 |
1.5 试剂盒 |
1.6 DNA测序 |
1.7 主要试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绿色木霉基因组提取 |
2.2 引物设计 |
2.3 基因克隆 |
2.4 测序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绿色木霉基因组的提取 |
3.2 EG Ⅰ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3.3 EG Ⅲ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3.4 EG Ⅳ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3.5 EG Ⅴ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4 讨论 |
第四节 绿色木霉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在家蚕中的表达 |
1 实验材料 |
1.1 内切葡聚糖酶基因 |
1.2 克隆载体 |
1.3 克隆宿主菌 |
1.4 表达宿主菌 |
1.5 限制性内切酶 |
1.6 试剂盒 |
1.7 抗生素、显色剂及诱导剂 |
1.8 家蚕细胞 |
1.9 家蚕 |
1.10 培养基 |
1.11 SDS-PAGE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1.12 Western blotting主要试剂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克隆与表达策略 |
2.2 引物设计 |
2.3 PCR扩增 |
2.4 双酶切 |
2.5 目的片段与克隆载体的连接 |
2.6 热激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7 连接产物转化E.coli TG 1感受态细胞 |
2.8 含pFast重组质粒的阳性克隆子的鉴定 |
2.9 pFast重组质粒的提取 |
2.10 pFast重组质粒转化DH10Bac~(TM) E.coli |
2.11 mBacmid重组质粒的提取 |
2.12 含mBacmid重组质粒的阳性克隆子的鉴定 |
2.13 家蚕细胞的培养 |
2.14 家蚕的饲养 |
2.15 mBacmid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 |
2.16 重组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表达 |
2.17 Western blotting |
2.18 酶液提取与活性检测 |
2.19 酶特性分析及统计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重组病毒质粒的构建 |
3.2 重组病毒的构建 |
3.3 在家蚕细胞和幼虫中表达重组内切葡聚糖酶基因 |
3.4 酶活性分析 |
4 讨论 |
第五节 纤维素酶转基因载体的构建及细胞转染 |
1 实验材料 |
1.1 克隆宿主菌 |
1.2 重组质粒 |
1.3 限制性内切酶 |
1.4 PCR试剂盒、割胶回收试剂盒以及连接试剂盒 |
1.5 质粒抽提试剂盒 |
1.6 引物设计 |
1.7 培养基 |
1.8 抗生素 |
2 实验方法 |
2.1 构建策略 |
2.2 质粒抽提 |
2.3 IE-EG Ⅳ-SV40的克隆 |
2.4 IE-GFP-SV40的克隆 |
2.5 IE-EG Ⅳ-SV40与IE-GFP-SV40的末端加A反应克隆 |
2.6 IE-EG Ⅳ-SV40与IE-GFP-SV40的TA克隆 |
2.7 IE-Neo-SV40的克隆 |
2.8 IE-EG Ⅳ-SV40与pXL-Bac Ⅱ的BglⅡ/Kpn Ⅰ双酶切 |
2.9 IE-EG Ⅳ-SV40与pXL-Bac Ⅱ的连接 |
2.10 IE-EG Ⅳ-SV40与pXL-Bac Ⅱ连接产物的转化及PCR鉴定 |
2.11 IE-GFP-SV40与pXL/EG Ⅳ的Xho Ⅰ/EcoR Ⅴ双酶切 |
2.12 IE-GFP-SV40与pXL/EG Ⅳ的连接 |
2.13 IE-GFP-SV40与pXL/EG Ⅳ连接产物的转化及PCR鉴定 |
2.14 pXL/EG Ⅳ/GFP EcoR Ⅰ单酶切 |
2.15 pXL/EG Ⅳ/GFP EcoR Ⅰ单酶切回收产物的去磷酸化处理 |
2.16 pXL/EG Ⅳ/GFP与IE-Neo-SV40的连接 |
2.17 pXL/EG Ⅳ/GFP与IE-Neo-SV40连接产物的转化及酶切鉴定 |
2.18 家蚕细胞的培养 |
2.19 细胞转染 |
3 实验结果 |
3.1 IE-EG Ⅳ-SV40和IE-GFP-SV40的克隆 |
3.2 IE-EG Ⅳ-SV40与pXL-Bac Ⅱ的Bgl Ⅱ/Kpn Ⅰ双酶切及其连接 |
3.3 IE-GFP-SV40与pXL/EG Ⅳ的Xho Ⅰ/EcoR Ⅴ双酶切及其连接 |
3.4 IE-Neo-SV40与pXL/EG Ⅳ/GFP的EcoR Ⅰ单酶切及其连接 |
3.5 细胞的瞬时转染与稳定转染 |
4 讨论 |
第三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后续研究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创新点 |
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 |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
基因登录 |
参与或主持的课题 |
国际交流及会议 |
后记 |
(3)食用菌栽培相关木霉的调查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论文综述 |
1 木霉属的研究概况 |
1.1 木霉的分类地位 |
1.2 国内外木霉属的研究概况 |
1.2.1 国内木霉属的研究概况 |
1.2.2 国外木霉属的研究概况 |
2 食用菌生产中木霉污染概况 |
2.1 食用菌生产主要竞争性杂菌 |
2.2 食用菌生产木霉污染 |
2.2.1 木霉侵染的食用菌种类 |
2.2.2 木霉侵染食用菌的成因与特点 |
2.2.3 木霉侵染食用菌的症状 |
2.3 木霉污染食用菌防治现状 |
2.4 食用菌栽培相关木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3 木霉的生物防治作用 |
3.1 木霉菌生物防治进展 |
3.2 木霉的抗菌谱 |
3.3 木霉生防作用机理 |
4 木霉资源的其它应用 |
4.1 木霉生产纤维素酶 |
4.1.1 生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 |
4.1.2 木霉生产纤维素酶的研究现状 |
4.2 木霉的其它应用 |
5.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5.1 本研究的科学意义 |
5.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5.3 本项学术思想 |
5.4 以期达到的目标 |
第二章 食用菌栽培相关木霉的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来源 |
1.2 形态鉴定 |
1.3 培养基和试剂 |
1.4 木霉总DNA的提取 |
1.5 PCR扩增 |
1.6 序列测定 |
1.7 序列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形态学分类鉴定结果 |
2.1.1 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Rifai) |
2.1.2 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 Rifai) |
2.1.3 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 Karsten) |
2.1.4 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 Samuels) |
2.2 ITS/5.8S测序分析分类鉴定结果 |
2.2.1 木霉ITS/5.8SPCR电泳结果 |
2.2.2 木霉ITS/5.8S序列比对 |
3.讨论 |
第三章 食用菌栽培相关木霉种的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来源(同表2-1) |
1.2 木霉总DNA的提取(同第二章1.4) |
1.3 PCR扩增(同第二章1.5) |
1.4 序列测定(同第二章1.6) |
1.5 序列分析(同第二章1.7) |
2 结果与分析 |
2.1 ITS测序分析及分类鉴定结果 |
2.2 ITS1、5.8S和ITS2序列分析 |
2.2.1 食用菌栽培相关木霉ITS特征 |
2.2.2 食用菌栽培相关木霉ITS1的系统发育树 |
2.2.3 食用菌栽培相关木霉ITS2的系统发育树 |
3.讨论 |
第四章 食用菌栽培中相关木霉的多样性分析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木霉的RAPD多样性分析 |
1.2.1 木霉总DNA的提取(同第二章1.4) |
1.2.2 PCR扩增 |
1.3 木霉生物学特性多样性分析 |
1.3.1 木霉生长最适温度的测定 |
1.3.2 木霉生长最适pH值的测定 |
1.3.3 木霉生长最适含水量的测定 |
1.4 木霉对5种农药敏感性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木霉的RAPD多样性分析 |
2.2 木霉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1 木霉生长最适温度 |
2.1.2 木霉生长最适pH值 |
2.1.3 木霉生长最适含水量 |
2.3 木霉对5种农药敏感性测定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木霉对食用菌侵染能力的分析 |
1.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木霉的侵染能力 |
1.2.2 木霉的侵染机制分析 |
2.实验结果与分析 |
2.1 木霉的侵染能力 |
2.1.1 木霉对食用菌的侵染能力 |
2.1.2 木霉对植物病原菌的侵染能力 |
2.2 木霉的侵染机制分析 |
2.2.1 木霉引起食用菌、植物病原菌菌丝形态的变化 |
2.2.2 木霉发酵代谢物对食用菌、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3 讨论 |
第6章 食用菌栽培相关木霉的几丁质酶活性测定与基因克隆 |
1.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几丁质酶活性测定的木霉筛选及其侵染性 |
1.1.2 几丁质酶活性测定的试剂与仪器 |
1.1.3 几丁质酶基因克隆供试木霉 |
1.1.4 几丁质酶基因克隆试剂与仪器 |
1.2 方法 |
1.2.1 几丁质酶活性测定 |
1.2.2 几丁质酶基因克隆 |
2.结果与分析 |
2.1 木霉几丁质酶活性的测定 |
2.2 木霉几丁质酶基因克隆 |
2.2.1 木霉几丁质酶基因PCR扩增 |
2.2.2 木霉几丁质酶基因序列分析 |
2.3 木霉几丁质酶结构预测 |
3.小结与讨论 |
第7章 食用菌栽培相关木霉的纤维素酶活性测定与基因克隆 |
1.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纤维素酶活性测定的木霉筛选及其侵染性 |
1.1.2 纤维素酶活性测定的试剂与仪器 |
1.1.3 纤维素酶基因克隆供试木霉 |
1.1.4 纤维素酶基因克隆试剂与仪器 |
1.2 方法 |
1.2.1 纤维素酶活性测定 |
1.2.2 纤维素酶基因克隆 |
2.结果与分析 |
2.1 木霉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 |
2.2 木霉纤维素酶基因克隆 |
2.2.1 木霉纤维素酶基因PCR扩增 |
2.2.2 木霉纤维素酶基因序列分析 |
2.3 木霉纤维素酶结构预测 |
3.小结与讨论 |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纤维素酶高产菌筛选及产酶条件与酶学性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木质纤维素 |
1.1.2 纤维素酶的组成及作用机制 |
1.1.3 纤维素酶的结构 |
1.1.4 纤维素酶的性质 |
1.1.5 纤维素酶的诱导阻遏机制 |
1.1.6 纤维素酶的来源 |
1.1.7 纤维素酶的应用 |
1.2 获得产纤维素酶菌株的方法 |
1.2.1 自然菌株的选育 |
1.2.2 诱变筛选 |
1.2.3 基因组重组 |
1.3 发酵工艺优化的方法简介 |
1.3.1 单因素法 |
1.3.2 正交实验法 |
1.3.3 响应面实验法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1.3 溶剂 |
2.1.4 实验菌株 |
2.1.5 培养基 |
2.2 实验方法 |
2.2.1 孢子悬液的制备 |
2.2.2 种子液的制备 |
2.2.3 发酵方法 |
2.2.4 粗酶液的制备 |
2.2.5 分析方法 |
2.2.6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诱变筛选 |
2.2.7 发酵工艺单因素优化 |
2.2.8 酶学性质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诱变筛选 |
3.1.1 诱变时间对致死率的影响 |
3.1.2 桧状青霉的DES诱变 |
3.1.3 发酵培养筛选 |
3.1.4 高产菌株稳定性检验 |
3.2 菌株H16产纤维素酶的发酵工艺优化 |
3.2.1 种子培养基中葡萄糖的浓度对产酶与产蛋白的影响 |
3.2.2 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对产酶与产蛋白的影响 |
3.2.3 不同诱导性碳源对产酶与产蛋白的影响 |
3.2.4 诱导性碳源的浓度对产酶与产蛋白的影响 |
3.2.5 不同氮源及氮源组合对产酶与产蛋白的影响 |
3.2.6 有机氮源浓度对产酶与产蛋白的影响 |
3.2.7 发酵时间对产酶与产蛋白的影响 |
3.2.8 装液量对产酶与产蛋白的影响 |
3.2.9 初始pH对产酶与产蛋白的影响 |
3.2.10 发酵温度对产酶与产蛋白的影响 |
3.2.11 发酵工艺优化前后的产酶与产蛋白的比较 |
3.3 酶学性质的研究 |
3.3.1 酶的最适反应pH |
3.3.2 酶的最适反应温度 |
3.3.3 酶的pH稳定性 |
3.3.4 酶的热稳定性 |
3.3.5 酶的协同作用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8 致谢 |
(5)哈茨木霉H-13形态及生理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菌种 |
2.1.2 摄像器材 |
2.1.3 培养基 |
2.1.4 试剂 |
2.1.5 仪器 |
2.2 方法 |
2.2.1 菌种的活化 |
2.2.2 制备孢子悬浮液 |
2.2.3 涂布实验 |
2.2.4 抗逆能力的检测 |
2.2.5 遗传稳定性实验 |
2.3 外部形态观察 |
2.4 突变菌株与原菌株生理生化特征试验结果比较 |
2.5 哈茨木霉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外界因素对产酶能力的影响 |
2.5.1 正交法选择木霉液体发酵种子培养基组分 |
2.5.2 培养条件对木霉产几丁质酶能力的影响 |
2.5.3 设计木霉产几丁质酶条件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 |
2.5.4 培养条件对木霉产纤维素酶能力的影响 |
2.5.5 设计木霉产纤维素酶培养条件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表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试验菌株的各种性能指标 |
3.1.1 遗传稳定性试验结果 |
3.1.2 哈茨木霉突变株与非突变株之间的外部形态观察比较 |
3.1.3 生理生化试验结果 |
3.1.4 试验菌株及对照菌株对高温耐受性试验结果 |
3.1.5 耐盐性试验结果 |
3.1.6 耐酸碱性实验结果 |
3.1.7 生长曲线的测定 |
3.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发酵过程中残余糖含量变化 |
3.3 培养条件对哈茨木霉产几丁质酶能力的影响 |
3.4 透明圈法观测培养条件对木霉产纤维素酶能力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离子束注入对哈茨木霉某些形态结构性的作用 |
4.2 生理生化特征实验 |
4.3 突变菌株对碳源、氮源吸收利用能力的改变 |
4.4 培养基对产几丁质酶的影响 |
4.5 对产纤维素酶条件的研究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纤维素酶新型发酵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 |
1.1 纤维素酶发酵工艺研究 |
1.2 酶制剂发酵工艺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纤维素酶发酵工艺 |
1.3 纤维素酶合成的调节机制 |
1.3.1 纤维素酶合成的调节机制 |
1.3.2 打破酶合成调节机制限制的方法 |
1.4 影响发酵产酶的因素 |
1.4.1 培养基营养成分对产酶的影响 |
1.4.2 发酵条件对产酶的影响 |
1.5 纤维素酶的分离提纯及酶活性测定 |
1.5.1 纤维素酶的分离提纯 |
1.5.2 酶活性的测定 |
1.6 纤维素酶的生产 |
1.7 纤维素酶的应用 |
1.7.1 纤维素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1.7.2 纤维素酶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
1.7.3 纤维素酶在饲料及治疗家畜疾病中的应用 |
1.7.4 纤维素酶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
1.7.5 纤维素酶在造纸和化纤工业中的应用 |
1.7.6 纤维素酶在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上的应用 |
1.7.7 纤维素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
1.7.8 纤维素酶在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种 |
2.1.2 发酵原料 |
2.1.3 培养基 |
2.2 方法 |
2.2.1 菌种纯化 |
2.2.2 发酵工艺 |
2.2.3 酶液制备 |
2.2.4 酶活力测定与计算 |
2.2.5 粗酶制剂的制备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纤维素酶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
3.1.1 不同浸提剂对纤维素酶的影响 |
3.1.2 不同浸提时间固态发酵产物纤维素酶活性 |
3.1.3 浸提次数对纤维素酶的影响 |
3.2 固-液混合发酵(SSSF)、固态(SSF)及液态(SF)发酵的纤维素酶活性 |
3.2.1 单菌培养时3 种发酵模式纤维素酶活性 |
3.2.2 混菌培养时3 种发酵模式纤维素酶活性 |
3.3 固-液混合发酵、固态发酵对纤维素酶提取率的影响 |
3.4 混菌培养对纤维素酶的影响 |
3.5 固态发酵条件下氮源研究 |
3.5.1 8 种氮源对纤维素酶的影响 |
3.5.2 有机氮源酸水解对维素酶的影响 |
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生物质能与能源草 |
1.1.1 生物质能 |
1.1.2 我国生物质能的资源现状 |
1.1.3 能源草 |
1.2 纤维素及纤维素降解菌 |
1.2.1 纤维素及其结构 |
1.2.2 纤维素降解菌 |
1.3 纤维素酶 |
1.3.1 纤维素酶系 |
1.3.2 纤维素酶理化特性 |
1.4 纤维素酶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2. 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 |
2.1 试验材料 |
2.1.1 培养基 |
2.1.2 主要试剂配置、药品 |
2.1.3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菌株的分离培养和纤维素酶高产菌的初筛 |
2.2.3 菌株的复筛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纤维素降解菌初筛结果 |
2.3.2 纤维素降解菌的复筛 |
3. 菌株A-002 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 |
3.2 菌株A-002 的形态学鉴定 |
3.2.1 菌株A-002 形态学观察 |
3.2.2 光学显微镜盖片法观察菌体及孢子形态 |
3.2.3 扫描电镜观察菌体及孢子形态 |
3.3 菌株A-002 的分子鉴定 |
3.3.1 菌的培养 |
3.3.2 DNA 提取(CTAB 法) |
3.3.3 PCR 扩增rDNA 基因 |
3.3.4 PCR 结果检测 |
3.3.5 PCR 产物回收 |
3.3.6 测序与序列比对 |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1 菌株A-002 的形态学鉴定 |
3.4.2 菌株的分子鉴定 |
3.4.3 真菌A-002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及系统发育分析 |
4. 长枝木霉的酶学性质及产酶条件优化 |
4.1 材料 |
4.1.1 菌株 |
4.1.2 培养基 |
4.2 试验方法 |
4.2.1 菌种制备 |
4.2.2 长枝木霉产酶的酶学性质 |
4.2.2.1 温度对长枝木霉的酶活力影响 |
4.2.2.2 pH 对长枝木霉的酶活力的影响 |
4.2.2.3 金属离子对长枝木霉CMCase 的影响 |
4.2.3 长枝木霉的最佳种龄确定 |
4.2.4 不同培养时间对长枝木霉产酶活力的影响 |
4.2.5 培养基起始pH 值对长枝木霉产酶的影响 |
4.2.6 不同培养温度对长枝木霉产酶的影响 |
4.2.7 正交试验优化长枝木霉产酶条件 |
4.2.8 长枝木霉液体发酵培养基优化 |
4.2.8.1 培养基装液量对产酶的影响 |
4.2.8.2 不同氮源长枝木霉产酶的影响 |
4.2.8.3 不同碳源对长枝木霉产酶的影响 |
4.2.8.4 表面活性剂对产酶的影响 |
4.2.8.5 不同重金属对产酶影响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长枝木霉酶学性质 |
4.3.1.1 温度对长枝木霉的酶活力影响 |
4.3.1.2 pH 对长枝木霉的酶活力影响 |
4.3.1.3 金属离子对长枝木霉的CMCase 影响 |
4.3.2 长枝木霉最佳种龄的确定 |
4.3.3 不同培养时间对长枝木霉产酶活力的影响 |
4.3.4 培养基起始pH 值对产酶的影响 |
4.3.5 不同培养温度对长枝木霉产酶的影响 |
4.3.6 正交试验优化长枝木霉产酶条件 |
4.3.7 长枝木霉液体发酵培养基优化 |
4.3.7.1 培养基装液量对长枝木霉产酶的影响 |
4.3.7.2 不同氮源对长枝木霉产酶影响 |
4.3.7.3 不同碳源对长枝木霉产酶的影响 |
4.3.7.4 表面活性剂对长枝木霉产酶的影响 |
4.3.7.5 无机盐对长枝木霉产酶的影响 |
5. 长枝木霉降解天然纤维素材料的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1.1 试验对象 |
5.1.2 试验试剂与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2.1 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样品中淀粉的含量 |
5.2.2 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样品中纤维素的含量 |
5.2.3 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样品中可溶性总糖含量 |
5.2.4 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样品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
5.2.5 长枝木霉降解天然纤维素的产酶研究 |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葡萄糖、纤维素、蛋白质的标准曲线 |
5.3.2 不种草样叶与茎的四种主要成分的测定 |
5.3.3 长枝木霉降解天然纤维素的产酶研究 |
5.3.4 关联度分析 |
6.小结 |
7.参考文献 |
致谢 |
(8)纤维素酶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
1.2 纤维素酶的分子结构 |
1.3 纤维素酶及其性质 |
1.4 纤维素酶的来源 |
1.5 纤维素酶的作用机制 |
1.6 纤维素酶的基因工程 |
1.7 纤维素酶的生产 |
1.8 纤维素酶的应用 |
1.9 展望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2 培养基 |
3.3 实验试剂及配制 |
3.4 测定方法 |
3.5 实验方法 |
3.5.1 菌落和细胞形态观察 |
3.5.2 菌株产酶营养源的确定 |
3.5.3 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SP13010的形态及生物学特征 |
4.2 菌株产酶营养源的确定 |
4.2.1 菌株发酵产酶的动态情况 |
4.2.2 氮源对产酶的影响 |
4.2.3 混合氮源对产酶的影响 |
4.2.4 碳源对产酶的影响 |
4.2.5 混合碳源对产酶的影响 |
4.2.6 磷酸盐对产酶的影响 |
4.2.7 金属离子对产酶的影响 |
4.2.8 培养基的优化 |
4.3 发酵条件的优化 |
4.3.1 起始pH对产酶的影响 |
4.3.2 接种量对产酶的影响 |
4.3.3 摇瓶一级种子培养时间对产酶的影响 |
4.3.4 溶氧量对产酶的影响 |
4.3.5 发酵温度和时间对产酶的影响 |
4.3.6 菌体细胞渗透性对产酶的影响 |
4.3.7 补加碳源、氮源对菌体产酶的影响 |
4.3.8 分段变温对产酶的影响 |
4.3.9 混合发酵对产酶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9)两株芽胞杆菌纤维素酶诱导产生机制及其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综述 |
1.2.1 纤维素的概述 |
1.2.2 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 |
1.2.3 纤维素酶 |
1.2.4 纤维素酶降解机理 |
1.2.5 纤维素酶产生的诱导和调节 |
1.2.6 纤维素酶的基因工程 |
1.2.7 纤维素酶的应用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土壤样品 |
2.1.2 培养基 |
2.1.3 实验药品 |
2.1.4 缓冲液和常用试剂的配制 |
2.1.5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DNS法绘制葡萄糖标准曲线 |
2.2.2 DNS法绘制测定半纤维素酶活的木糖标准曲线 |
2.2.3 各种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 |
2.2.4 半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 |
2.2.5 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
2.2.6 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 |
2.2.7 蒽酮-硫酸法测定总糖 |
2.2.8 地衣酚方法测定木糖含量 |
2.2.9 土壤中纤维素分解细菌的分离与筛选 |
2.2.10 菌种的分类鉴定 |
2.2.11 纤维素分解菌产纤维素酶存在部位的确定 |
2.2.12 纤维素分解菌产酶条件优化 |
2.2.13 纤维素酶与纤维素底物的吸附特性 |
2.2.14 各种碳源对纤维素酶产生的诱导作用 |
2.2.15 菌体内部真正诱导物的确定 |
2.2.16 纤维素分解菌对天然纤维素降解作用的研究 |
2.2.17 发酵罐发酵产酶 |
2.2.18 纤维素酶组分的分离纯化 |
2.2.19 纤维素酶组分分子量的测定和纯度的检测 |
2.2.20 纤维素酶组分的酶学特性研究 |
2.2.21 纤维素酶组分的光谱特性研究 |
第3章 纤维素分解细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
3.1 菌株的分离和初筛 |
3.2 菌株的复筛 |
3.3 菌种的鉴定 |
3.3.1 菌落形态观察 |
3.3.2 菌体形态观察 |
3.3.3 对氧气的需求 |
3.3.4 生理生化鉴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两株芽胞杆菌纤维素酶的研究 |
4.1 两株芽胞杆菌产酶条件优化 |
4.1.1 不同碳源对产酶的影响 |
4.1.2 不同麸皮浓度对产酶的影响 |
4.1.3 不同氮源对产酶的影响 |
4.1.4 不同豆饼粉浓度对产酶的影响 |
4.1.5 培养温度对产酶的影响 |
4.1.6 不同pH对产酶的影响 |
4.1.7 不同培养时间对产酶的影响 |
4.2 纤维素酶存在部位的确定 |
4.3 纤维素酶与纤维素底物的吸附特性 |
4.4 讨论 |
4.4.1 关于产酶条件优化的讨论 |
4.4.2 关于纤维素酶存在部位的讨论 |
4.4.3 关于纤维素吸附区的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纤维素酶产生的诱导机制 |
5.1 各种碳源对纤维素酶产生的诱导作用 |
5.2 菌体内部真正诱导物的确定 |
5.2.1 两株芽胞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5.2.2 胞内真正诱导物的确定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对天然纤维素降解作用的研究 |
6.1 发酵过程中产酶与产糖的变化 |
6.1.1 发酵过程中产纤维素酶的变化 |
6.1.2 发酵过程中产半纤维素酶的变化 |
6.1.3 发酵过程中发酵液总糖含量的变化 |
6.1.4 发酵过程中发酵液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
6.2 发酵过程中底物性能的变化 |
6.2.1 发酵过程中底物残渣重量的变化 |
6.2.2 发酵过程中残渣结晶度的变化 |
6.2.3 发酵过程中残渣红外吸收光谱的变化 |
6.2.4 发酵过程中残渣表面结构的变化 |
6.3 底物残渣中各组分的降解率 |
6.4 木质纤维素降解机理的分析 |
6.4.1 发酵过程分析 |
6.4.2 产糖分析 |
6.4.3 产酶分析 |
6.4.4 底物残渣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纤维素酶组分的分离提纯及酶学特性研究 |
7.1 两株芽胞杆菌摇瓶培养和发酵罐培养的产酶比较 |
7.2 Sephadex G-75 凝胶过滤层析 |
7.3 CMCase的分子量的测定和纯度的鉴定 |
7.4 CMCase酶学特性的研究 |
7.4.1 CMCase 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 |
7.4.2 CMCase的热稳定性 |
7.4.3 CMCase酶促反应的最适pH |
7.4.4 CMCase的pH稳定性 |
7.4.5 各种金属离子和化合物对CMCase的影响 |
7.4.6 CMCase底物专一性的测定 |
7.4.7 CMCase吸附性的测定 |
7.4.8 CMCase的动力学常数Km和Vmax的测定 |
7.5 CMCase的光谱性质与结构分析 |
7.5.1 CMCase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
7.5.2 CMCase的核磁共振一维氢谱 |
7.6 关于纤维素酶分离提纯和酶学特性的讨论 |
7.6.1 两株芽胞杆菌纤维素酶组分提纯的分析 |
7.6.2 CMCase的酶学性质的分析 |
7.6.3 CMCase的光谱性质与结构分析 |
7.6.4 其他 |
7.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纤维素酶新菌株的选育及发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纤维素酶的组成及作用机理 |
1.1.1 纤维素酶的组成 |
1.1.2 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 |
1.2 产纤维素酶真菌的研究进展 |
1.3 枯草芽胞杆菌 |
1.4 产纤维素酶菌株的选育 |
1.5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
1.5.1 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
1.5.2 原生质体融合与融合子的鉴定方法 |
1.5.3 杂合子的确定 |
1.6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
1.6.1 菌株耐性研究 |
1.6.2 改良菌种 |
1.6.3 应用于酶的研究 |
1.6.4 应用于抗生素的研究 |
1.7 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7.1 研究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青霉菌和枯草芽胞杆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及融合 |
2.1 材料 |
2.1.1 菌种 |
2.1.2 培养基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亲本菌种活化与培养 |
2.2.2 原生质体的制备 |
2.2.3 原生质体灭活 |
2.2.4 原生质体的融合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亲本菌株的培养 |
2.3.2 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
2.3.3 灭活条件的确定 |
2.3.4 原生质体融合 |
2.3.5 原生质体的融合过程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融合子的筛选与鉴定 |
3.1 材料 |
3.1.1 试验菌种 |
3.1.2 特殊培养基 |
3.1.3 试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融合子的获得 |
3.2.2 融合子的检出与筛选 |
3.2.3 融合子的遗传稳定性 |
3.2.4 融合子的菌落的形态与培养特征观察 |
3.2.5 融合子的菌丝生长量及孢子产量的测定 |
3.2.6 生理生化性能的测定 |
3.2.7 融合子在不同温度处理后的酶活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融合子的获得与筛选 |
3.3.2 融合子的遗传稳定性 |
3.3.3 融合子形态与培养特征 |
3.3.4 菌丝生长量和孢子产量 |
3.3.5 培养性状 |
3.3.6 生理生化性状 |
3.3.7 亲本与融合子菌株对pH耐受性的比较 |
3.3.8 亲本与融合子在不同温度处理后的酶活比较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融合子发酵工艺条件优化 |
4.1 试验材料 |
4.1.1 菌种 |
4.1.2 主要仪器 |
4.1.3 试验试剂 |
4.1.4 培养基 |
4.2 方法 |
4.2.1 纤维素酶活的测定 |
4.2.2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4.2.3 摇瓶培养产纤维素酶条件优化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结果 |
4.3.2 发酵产酶摇瓶实验的优化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附图 |
致谢 |
四、纤维素酶产生菌—木霉杂交育种试验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纤维素酶产生菌—木霉杂交育种试验初报[J]. 中山大学生物学系生化微生物专业纤维素酶研究小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7(04)
- [2]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及纤维素酶基因在家蚕中的表达研究[D]. 李兴华. 浙江大学, 2011(07)
- [3]食用菌栽培相关木霉的调查和分析[D]. 吴晓金. 福建农林大学, 2008(11)
- [4]纤维素酶高产菌筛选及产酶条件与酶学性质初探[D]. 张粲. 天津科技大学, 2014(06)
- [5]哈茨木霉H-13形态及生理特征的研究[D]. 张友维. 安徽农业大学, 2007(02)
- [6]纤维素酶新型发酵工艺研究[D]. 高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
- [7]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研究[D]. 林金秀.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4)
- [8]纤维素酶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研究[D]. 蒲海燕. 西南农业大学, 2005(06)
- [9]两株芽胞杆菌纤维素酶诱导产生机制及其作用的研究[D]. 燕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12)
- [10]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纤维素酶新菌株的选育及发酵研究[D]. 李淼.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