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谈低年级识字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王敏[1](2020)在《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研究 ——以部编版教材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多元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与挑战逐渐凸显,尤其是对一个国家文化传统带来巨大冲击,直接影响到本国公民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教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国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非常的重要和必要。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对促进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语文课程肩负着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语文教材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因此本研究立足于部编版小学低学段语文教材,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来探究低学段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实况。本研究首先论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然后,从汉字文化、汉语言文化等八个方面详细梳理了部编版小学低学段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接着,通过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总结了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改进策略。研究发现,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既有可取之处,但也有不少尚待改进之处。小学语文教师们对向低学段小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清晰,重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节日文化,向小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方式多样;但同时,教师们认为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面临着一些困难,主要有低年级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和家庭中传统文化教育缺失。总体来说,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效果不甚理想:教师主动渗透传统文化的意识不强,在识字教学和古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限,忽视了教材插图中的传统文化要素等。这是由于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不高,解读教材文本能力有限,接受传统文化培训有限等因素所致。最后,从课堂教学、教师和学校三个层面构建了渗透传统文化的改进策略。课堂教学方面:充分利用识字教学、古诗教学来渗透传统文化;贴近儿童生活,组织多样化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加强与家长的合作来拓宽渗透路径。教师方面:从师范教育、教师在职培训以及教师自身三个方面提出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改进策略。学校方面:从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开发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发挥教师群体文化榜样作用三个方面着手。
程晓红[2](2014)在《以字理为基础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 ——以北京市骨干教师低年级识字教学为例》文中认为以字理为基础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是在2012-2013年北京市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过程中,基于对2012-2013年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培训的“识字教学”研究班学员的识字教学研究的需要提出的一个研究课题。本课题试图通过识字教学研究班学员提交的低年级识字教学课堂案例进行研究,呈现北京市骨干教师的识字教学总体及以字理为基础的识字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寻问题背后的原因,力求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策略,帮助教师完善教学,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分析本研究缘起,概述了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意义。本研究通过对10节北京市骨干教师的识字教学课例的课堂观察,试图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首先,通关宏观的课堂观察呈现北京市骨干教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总体现状;其次,通过观察进行聚焦,呈现北京市骨干教师低年级以字理为基础的识字教学现状;第三,通过对现状背后的原因分析,以文字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以字理为基础的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优化与改进策略。第一章:基于课堂观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呈现北京市骨干教师的识字教学现状。首先,宏观上,从字音教学、字形教学和字义教学三个方面呈现北京市骨干教师识字教学的总体现状;其次,微观上,聚焦到具体的以字理为基础的识字教学本身呈现其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归类意识不足,并且在字理引入有优也有劣,存在一些误区。并对这些问题分别从思想、知识和方法三个层面来探寻其背后的原因。第二章:以文字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为理论基础,首先提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优化策略:第一,针对字音、字形和字义的教学,从形义兼顾、。音义、音形相联三个方面提出宏观策略;第二,针对识字教学中的字理引入,从中观层面提出“提高归类意识,教方法提效率”和“以字理为基础,把握原则灵活运用”的策略;第三,从微观层面,提出“运用字理,同一类字选用同一类方法”和“以字理为基础,相同的方法可适用不同字”的策略。其次,提出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改进方法,从“教”的角度,提出“研究汉字、研究课标和研究学生”的改进方法;从“学”的角度,提出“培养间接兴趣,提高有意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和“利用正迁移,促进识字”的改进方法。第三章:对该研究的反思,提出本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例如:本研究是以课堂观察为主要研究形式,笔者没有亲历一线课堂,并且自己也没有亲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因此策略提出的有效性还需验证,另外,如何真正地做到让字理为教学所用,不为其所羁绊,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刘蒙[3](2017)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初入小学校门的儿童,其主要的学习任务是通过教师的识字教学习得汉字,达到会读会写会用的目的,这样就使得识字教学成为该阶段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任务。汉字是学生进行其他语言类学科学习的工具,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学好汉字,不仅对低年级小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为中高段乃至以后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一二年级是学习汉字的最佳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为达成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通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点燃学生对学习“字”的热情进行主动探究识字,这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关节所在,也是难点所在。笔者就根据这一难点,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首先论述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界定与理论,点明评价特征、原则以及标准,阐明了研究的重要性及意义,其次通过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现状,概括了其进步与不足,归纳总结了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最后相关实例连接,给出具有实效的识字教学策略。研究该学段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对现实识字教学的发展和未来改革,具有非凡的意义。而作为具有导向、拐杖作用的教师,更应该加深识字教学理论的理解,加强理论的实践力。在实际的识字教学中通过师与师之间、师与生之间的交流,应不断的学习并探寻提高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并且还要学会及时反思与总结,转变识字教学理念,做研究型的教师。由此,通过对识字教学实践的探究分析,增进对小学的识字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研究,促使自身理论性与识字教学能力得以提高,推动学生进行有效识字,达成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郭钰[4](2016)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以河南省P市某小学为例》文中认为识字教学,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阅读和其他后续学习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用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来进行识字教学。了解识字教学的现状,提出合理的教学对策,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效率,多年以来一直是一线教师经常研究的重要课题。识字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同时,也带动了整个小学语文教学。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工作者们不满足于识字教学的现状,仍在努力探索更有效的识字教学策略,为提高学生素质做出更多贡献。所以,在小学识字现状的基础上,找出识字教学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策略建议,是很有必要的。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将论文题目定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以河南省P市某小学为例》,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证研究,为识字教学贡献力量。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河南省P市某小学一二年级师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还存在学生以被动学习为主、缺乏良好的识字习惯、错别字现象普遍;教师对课标理解不到位,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不能很好的结合教材与辅助资源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机,学生识字能力较低;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缺乏策略意识;教学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等。为改进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教师要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强化学生的识字动机,如通过生动的课堂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让学生学以致用,提小学生高识字学习兴趣;教师要抓住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如高度重视错别字问题、及时纠正;倡导学生合作学习,提高识字效率养;教师树要立教学新理念,提高自身修养。
赵小媚[5](2020)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汉字文化的融入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文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基础,而识字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学生通过学习汉字来增强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所以,识字教学的目的不能是只让学生认识汉字,更应该借助识字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正确认识识字教学与汉字文化之间的联系,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提升小学识字教学的境界,提高学生对于汉字的认同感,亲切感,在他们心中播下中华文化的种子。本论文主要通过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相结合,在长沙市C学校选取三位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并在低年级分别选取2个教学班,即一共4个班级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课堂观察,观察的主要内容有: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集体教研的过程、教学反思的撰写、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等和识字教学相关的内容。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汉字文化融入存在的核心问题是教师缺少实践方面的操作性强的策略,而已有的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结果大多比较笼统,不利于教师在实践中去应用。基于此,本论文结合汉字文化本身的教育意蕴与调查研究结果,构建了小学识字教学中汉字文化的融入策略。教学策略根据识字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建构了相应的策略:第一环节:导入环节,策略为直观展现策略;创设情境策略。第二环节:新授环节,策略为古今对照策略;调动感官策略。第三环节:拓展延伸环节,策略为提炼主题策略;跨界学习策略。并把策略进行步骤化,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案例。在实习中根据建构的教学策略进行识字课的教学设计并实践,课后通过自我的教学反思与对听课教师及学生的访谈得出结论,初步验证策略的可行性,并提出三点改进策略: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增加写字指导的教学策略;建立有效评价机制。
依斯马依力·艾肯木[6](2016)在《维吾尔族小学低年级汉语识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X小学四年级为例》文中认为汉语是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对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汉语是第二语言。学习汉语要识字,只有识字过关才能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奠定基础,识字教学的质量关系到汉语教学的成败。由于汉字的特点,在少数民族《汉语》课堂教学中,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随着新疆双语教育的推进,很多地区实施了在一年级开设《汉语》课程的双语教学模式。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地域条件、生活条件、教学条件、语言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汉语》教学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维吾尔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受到其民族语言的影响,在汉语识字学习困难方面与同龄的汉族小学生相比差异较大,他们识字学习更困难。怎么教学才能让少数民族学生更快地,更有效地学好汉语,胜任目前新疆的双语教学模式,是民族基础教育中亟待解决问题。因此,描述维吾尔族小学生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学习困难、偏误,分析导致这些偏误的各种因素,探讨提高维吾尔族小学生识字教学的效率、效果的教学对策等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该课题的研究可以对维吾尔族小学双语教学提供有益的教学参考,同时研究成果也会丰富双语教学理论的内容。本文以小学生低年级学生学习心理特点、汉语文的语文学、语言教学规律等理论为指导,选择乌鲁木齐市第19小学四年级2个班级全体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了测验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描述了双语教学模式背景下,维吾尔族小学低年级《汉语》识字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导致小学生识字困难的原因,笔者运用所学理论,设计了针对维吾尔族小学生识字难点的课堂教学教案,并辅助教学实践,在研究和笔者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维吾尔族小学生汉语识字学习效率、效果的教学对策和建议,以期为维吾尔族小学汉语教学提供参考。
王丽云[7](2019)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讨论此起彼伏,从未停止过。诸多专家学者和一线语文教师耗尽毕生心血,为我国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一些问题仍然存在。例如,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学生的识字欲望不够强;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识字教学脱离生活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对外汉语识字教学为视角,通过详细地调查研究,为我国的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寻找到了可供借鉴的以“教师课堂讲授、师生互动、课后训练为主”的三种轻松高效的教学途径。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第一章介绍了识字教学的重要地位和识字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其主要论述了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基础性、关键性以及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的当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出现的趣味性不强、不注重利用造字规律、缺乏社会实践,脱离生活等问题。第二章是基于对外汉语识字教学的角度总结出的分别以教师课堂讲授、师生互动、课后训练为主的三类教学策略,为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提出了要注重培养学生识字兴趣、变换教学形式、结合汉字特点带领学生识字、识字教学生活化等有效的教学途径。第三章总结了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运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从具体上论述了教师在使用这些教学策略进行低年级识字教学时需要特别注意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注重学习质量、综合运用识字方法、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等问题。最后为结语,反思了本研究的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只是涉及了部分教学法并未涵盖全部,其研究深度不够;还总结了接下来应该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如应加深研究程度,针对小学低年级课本中所有要求识记的字发掘更多更具体的识字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
陈芳芳[8](2016)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模板的设计与开发》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大步迈进知识爆炸的时代,识字成为21世纪的人才必备技能。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识字教学对于儿童智力的开发和学习者能力素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阶段性目标的确定也对小学低年级语文的识字教学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习者对汉语言文学的热爱,激发学习者主动识字的愿望,学习独立识字的方法成为了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改革的目标。为不断接近这一目标,解决目前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教学与汉字文化内涵相脱离、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整合效果有待完善等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做出了广泛而深入的尝试。本研究在对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做出分析之后,尝试通过设计并开发一套适用于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模板,来解决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目标。为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研究对教学模板的概念进行了探究与界定,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小学低年级语文的识字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形成了认识和理解,并对已有的代表性识字教学产品的呈现形式与结构进行分析之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确定了以注音识字为基础、模板与识字法相契合、模板与生活文化相结合、讲练结合的四项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模板设计原则,设计了象形识字法识字教学模板、情境识字法识字教学模板、韵语识字法识字教学模板、部件识字法识字教学模板、对比识字法识字教学模板,并依托新型的思维可视化软件Prezi实现了五类识字教学模板的设计与开发。最后,本研究分析了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模板的使用形式,并对在课前预习环节、课中讲授环节、课后复习环节以及多媒体教室环境、电子白板教室环境、智慧教室环境的不同环节及环境下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模板的应用方式进行了分析阐述,以期对一线教师的实践教学有所帮助,实现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效果的目标。本研究对于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模板的设计与开发,是对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新的尝试与探索,模板的在一线教学中的应用及完善尚需进一步的实践研究,以此来推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模板发挥更好的作用。
李聪[9](2020)在《情境教学视角下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低年级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基奠。基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征,培养学生学习生字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识字效率十分重要,怎样才能切实提高低年级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效率,是当前广受学界关注的问题。李吉林是我国情境教学的集大成者,她率先将情境教学运用于识字教学领域,情境识字教学为广受识字教学困扰的一线低年级语文教师提供了教学的便利,但是在小学低年级情境识字教学课堂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细化和解决。本研究通过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切实调查了解了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诸如识字教学缺乏对于识字兴趣和能力的培养、识字过程忽视汉字文化、教学评价偏重识字数量等,在了解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以相关的认知学习理论和汉字特征为依托分析了问题背后的原因及低年级识字情境教学的必要性。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从课内、课外多方面提出低年级识字教学运用情境教学的原则,并从课内情境、阅读情境、生活情境三个方面提出了低年级情境识字教学的方法和低年级情境识字教学的步骤。最后,在教学实例部分选取了游戏情境识字教学、字态情境识字教学、故事情境识字教学、阅读情境识字教学和生活情境识字教学五个典型的教学实例对低年级识字情境教学进行了原则、方法、步骤的实施演绎和相关的理论分析。本研究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对低年级识字情境教学进行了理论方面的细化和运用方面的具化,旨在为解决低年级识字教学现存问题提供一些思考方向和建议。
张海虹[10](2020)在《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的生活化策略》文中提出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学习古诗能帮助学生认识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诗教”传统,在小学低年级“统编本”教材中生活化气息的古诗占据了重要地位,新课标也对古诗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古诗教学仍然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和人为地割裂古诗教学与学生生活的现状,笔者试图将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和生活化教学理论进行适当地结合,及时更新古诗教学的理念,合理调整古诗教学的教学目标,努力完善古诗教学的教学方法,科学地解读古诗教学内容,尝试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活化的古诗教学策略,进而提高低年级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拉近古诗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提高低年级古诗的教学效率,这便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课例分析法这三种研究方法。本论文第一章,主要从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的生活化策略之内涵、缘起和本质三个角度对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的生活化策略的概念展开一个详细的论述。第二章从基于古诗内涵、基于学生生活以及预设生成与辩证统一这三个方面论述生活化的教学目标的设定,第四小节则针对以上三方面用古诗《画》的教学示例进行实证评析。第三章从变换诵读方式、紧扣古诗文本和精心创设情境这三个角度来论述生活化的古诗教学方法,而第四小节古诗《静夜思》的教学示例与评析就是对以上三角度的实证。第四章则从古诗内容解读的儿童化、古诗内容解读的多元化以及古诗内容解读过程的生活化来阐述如何实现小学低年级古诗内容解读的生活化,同样在第四节用古诗《咏柳》与《池上》教学具体示例进行实证分析。总之,希望本研究可以给一线低年级语文教师提供一套具体实用的古诗教学的生活化策略,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进而提高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教学效率。
二、谈谈低年级识字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低年级识字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研究 ——以部编版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全球化时代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迫切需要 |
1.1.2 党和教育部门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 |
1.1.3 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现实需求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丰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 |
1.3.2 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1.3.3 为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 |
1.4 研究目的和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拟创新点 |
第二章 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传统 |
2.1.2 文化 |
2.1.3 传统文化 |
2.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
2.2.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
2.2.2 语文教育的文化使命 |
2.2.3 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必然选择 |
2.2.4 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用好部编版教材的内在要求 |
2.3 在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
2.3.1 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 |
2.3.2 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
2.3.3 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传统文化启蒙教育 |
第三章 部编版小学低学段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 |
3.1 部编版小学低学段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构成要素 |
3.2 部编版小学低学段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编排情况 |
3.2.1 教材选文整体编排情况 |
3.2.2 教材中传统文化选文编排情况 |
3.2.3 教材中传统文化要素具体编排情况 |
3.3 部编版小学低学段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要素分析 |
3.3.1 汉字文化 |
3.3.2 汉语言文化 |
3.3.3 传统文学文化 |
3.3.4 传统伦理道德文化 |
3.3.5 民俗文化 |
3.3.6 传统文化常识 |
3.3.7 传统历史文化 |
3.3.8 传统艺术 |
3.3.9 插图中的传统文化 |
第四章 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现状分析 |
4.1 访谈调查总体情况 |
4.2 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优点 |
4.2.1 教师对渗透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清晰 |
4.2.2 重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节日文化 |
4.2.3 传统文化渗透方式多样 |
4.3 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困境 |
4.3.1 低学段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 |
4.3.2 低学段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 |
4.3.3 家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
第五章 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1 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存在的问题 |
5.1.1 识字教学中汉字文化渗透不足 |
5.1.2 古诗词教学中挖掘传统文化意蕴有限 |
5.1.3 忽视了教材插图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意蕴 |
5.1.4 教师利用教材渗透传统文化的意识淡薄 |
5.2 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存在问题的原因 |
5.2.1 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不高 |
5.2.2 教师接受传统文化专项培训较少 |
5.2.3 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有限 |
第六章 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改进策略 |
6.1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拓宽渗透途径 |
6.1.1 利用识字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
6.1.2 利用古诗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
6.1.3 贴近儿童生活,组织多样活动来渗透传统文化 |
6.1.4 加强与家长合作,努力构建传统文化教育合力 |
6.2 切实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
6.2.1 师范教育中夯实传统文化知识素养 |
6.2.2 在职培训中增加传统文化专题培训 |
6.2.3 教师自身努力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
6.3 学校积极构建多元化的传统文化渗透渠道 |
6.3.1 营造传统文化气息浓郁的校园环境 |
6.3.2 积极推动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 |
6.3.3 有效发挥教师群体的文化榜样作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研究”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 :笔者调查访谈的教师清单 |
附录3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
(2)以字理为基础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 ——以北京市骨干教师低年级识字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宄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宄内容及方法 |
五、研究意义 |
六、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北京市骨干教师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北京市骨干教师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 |
一、识字教学总体现状 |
二、以字理为基础的识字教学现状 |
第二节 低年级识字教学问题背后的原因探析 |
一、思想层 |
二、知识层 |
三、方法层 |
第二章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优化与改进策略 |
第一节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文字学基础 |
二、心理学基础 |
三、教育学基础 |
第二节 低年级识字教学优化策略 |
一、宏观上的识字教学优化策略 |
二、中观上的字理引入优化策略 |
三、微观上以字理为基础的识字教学优化策略 |
第三节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改进方法 |
一、基于“教”的改进 |
二、基于“学”的改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特点 |
第三节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的评价 |
第二章 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现状分析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问卷的编制 |
第三节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四节 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
第一节 结合年龄特点,有效学习生字 |
第二节 多种方法教学,增强识字吸引力 |
第三节 融合人文理念,开展特色识字 |
第四节 拓宽评价内容,检验识字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以河南省P市某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 |
1.1.2 实践教学中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问题较多 |
1.1.3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与笔者所学专业联系密切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有关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 |
1.3.2 有关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问题的成因研究 |
1.3.3 有关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改进策略的研究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小学低年级 |
1.4.2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
1.4.3 识字教学策略 |
1.5 研究的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问卷调查法 |
1.6.3 访谈法 |
1.7 研究的重难点 |
第二章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调查 |
2.1 调查目的 |
2.2 调查实施 |
2.3 调查结果分析 |
2.3.1 识字兴趣 |
2.3.2 识字习惯 |
2.3.3 识字能力 |
2.3.4 识字方法 |
第三章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
3.1 学生方面 |
3.1.1 学生学习往往以被动接受为主 |
3.1.2 学生缺乏良好的识字习惯 |
3.1.3 学生错别字现象普遍 |
3.2 教师方面 |
3.2.1 教师对课标理解不到位,教学目标不明确 |
3.2.2 教师不能很好的结合教材与辅助资源 |
第四章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
4.1 学生方面 |
4.1.1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机 |
4.1.2 学生识字能力较低 |
4.2 教师方面 |
4.2.1 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缺乏策略意识 |
4.2.2 教师教学的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 |
第五章 改进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的策略 |
5.1 多方面培养学生识字兴趣,强化学生的识字动机 |
5.1.1 通过生动的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
5.1.2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识字动机 |
5.1.3 学以致用,把学生的识字兴趣转化为识字动机 |
5.2 抓住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
5.2.1 高度重视,及时预防与纠正错别字 |
5.2.2 倡导学生合作学习,提高识字效率 |
5.3 教师树立教学新理念,提高自身修养 |
5.3.1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念 |
5.3.2 教师要不断完善加强实践探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汉字文化的融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现状 |
三 概念界定 |
四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五 研究方法与思路 |
六 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汉字文化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教育意蕴阐释 |
第一节 汉字携带中华文化信息 |
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
二、汉字的以形表意特点 |
三、汉字的结构与字理 |
第二节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
一、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 |
二、搭建走进经典的桥梁 |
三、以知促行弘扬中华美德 |
第二章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汉字文化的融入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对语文教师识字教学情况的访谈 |
一、访谈目的及提纲设计 |
二、访谈对象的选择 |
三、访谈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对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课堂观察 |
一、课堂观察计划 |
二、课堂观察情况分析 |
第三节 访谈和课堂观察情况总结 |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
二、融入汉字文化的意识有所增强 |
三、缺乏操作性强的教学策略 |
第三章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汉字文化的融入策略建构 |
第一节 建构教学策略的考虑因素 |
一、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
二、小学识字教学的要求 |
三、策略实施的时机 |
第二节 导入环节的汉字文化融入教学策略 |
一、直观展现策略 |
二、创设情境策略 |
第三节 新授环节的汉字文化融入教学策略 |
一、古今对照策略 |
二、调动感官策略 |
第四节 拓展延伸环节的汉字文化融入教学策略 |
一、提炼主题策略 |
二、跨界学习策略 |
第四章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汉字文化的融入策略实践 |
第一节 案例描述 |
一、教学设计意图描述 |
二、教学过程呈现 |
第二节 案例分析 |
一、基本环节及策略分析 |
二、案例实践效果分析 |
第三节 案例总结 |
一、汉字文化的融入对识字教学的意义 |
二、对融入策略的反思与改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6)维吾尔族小学低年级汉语识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X小学四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三、 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文献综述 |
四、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维吾尔族汉语识字教学的现状 |
第一节 识字教学法的现状 |
一、 关于汉字 |
二、 识字的类型 |
第二节 维吾尔族学生汉语识字教学的现状 |
一、 识字教学法现状 |
一、 识字教学现状 |
第二章 维吾尔族小学识字教学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汉字本身的原因 |
一、 汉字与民族语之间的差异 |
二、 脱离实际语言环境 |
第二节 教学方法方面的原因 |
一、 反复抄写,死记硬背的落后教学方法 |
二、 识字教学法形式单一,缺乏活力 |
第三节 教师方面的原因 |
一、 缺乏合格的双语教师 |
二、 教师不重视低年级识字教学 |
三、 盲目追求识字数量与速度,忽视识字质量 |
四、 识字教学的技术手段落后 |
五、 课堂练习不充分 |
第四节 学生方面的原因 |
一、 学生缺乏识字兴趣 |
二、 学生识字效率低 |
三、 学生负担过重 |
四、 学生容易遗忘,错别字几率高 |
第五节 教材方面的原因 |
一、 频繁更换教材较严重 |
二、 人教版教材难度高,缺乏民族特色 |
第六节 环境因素 |
一、 特殊的地域环境的限制 |
二、 校园语言环境的缺乏 |
三、 家庭语言环境的限制 |
第三章 维吾尔族小学识字教学的实践探索 |
一、 教学设计思路 |
二、 前期分析 |
三、 教学目标 |
四、 教学重、难点 |
五、 教材分析 |
六、 学情分析 |
七、 教学过程设计 |
第四章 对维吾尔族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建议 |
一、 多媒体演示识字 |
二、 结合课外阅读识字 |
三、 运用辨析识字法 |
四、 运用近、反义词识字法,提高识字量 |
五、 结合民族语言进行对比,让学生读准字音 |
六、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民族语解释 |
七、 加强汉字读写练习,加以巩固识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识字教学的重要性与当前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识字教学的重要性 |
第二节 小学识字教学现状调查 |
一、识字教学现状调查的基本情况 |
二、调查结果汇总与分析 |
第三节 当前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枯燥乏味,趣味性不强 |
二、不注重利用造字规律进行教学,形式单一 |
三、脱离生活,缺乏实践 |
第二章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
第一节 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识字教学对策 |
一、直观教学法 |
二、实践教学法 |
三、字理教学法 |
第二节 以师生互动为主的识字教学对策 |
一、“苍蝇拍”游戏法 |
二、“简笔画”教学法 |
三、“萝卜蹲”游戏法 |
第三节 以课后训练为主的识字教学对策 |
一、创设情境,轻松识字 |
二、家校合作,在日常中识字 |
第三章 识字教学策略运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
第一节 以兴趣为本,重视学习质量 |
第二节 综合运用识字策略,活学活用 |
第三节 识字教学与培养人文素养并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模板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重要性 |
1.1.2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研究现状 |
1.1.3 教学模板的概念界定及其重要性 |
1.2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过程及技术路线 |
2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模板的设计 |
2.1 模板设计的原则 |
2.2 模板设计工具的选择 |
2.3 识字教学模板的设计 |
2.3.1 象形识字法识字教学模板的设计 |
2.3.2 情境识字法识字教学模板的设计 |
2.3.3 韵语识字法识字教学模板的设计 |
2.3.4 部件识字法识字教学模板的设计 |
2.3.5 对比识字法识字教学模板的设计 |
3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模板的实现 |
3.1 象形识字法识字教学模板的实现 |
3.2 情境识字法识字教学模板的实现 |
3.3 韵语识字法识字教学模板的实现 |
3.4 部件识字法识字教学模板的实现 |
3.5 对比识字法识字教学模板的实现 |
4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模板的应用 |
4.1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模板的使用形式 |
4.2 不同教学环节中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模板的应用 |
4.3 不同教学环境中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模板的应用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情境教学视角下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概况 |
2.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一、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存问题 |
1.缺乏识字兴趣能力培养 |
2.识字过程忽视汉字文化 |
3.教学评价偏重识字数量 |
(二)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1.忽视认知规律,影响课堂效率 |
2.忽视学生体验,削弱识字兴趣 |
3.忽视汉字特点,阻碍理解运用 |
二、小学低年级情境识字教学的原则 |
(一)发挥学生主体性 |
(二)教学兼顾汉字特点 |
(三)提升教师汉字素养 |
(四)注重学科综合性 |
(五)提升创新启发性 |
(六)教学评价多元化 |
三、小学低年级情境识字教学的方法和步骤 |
(一)小学低年级情境识字教学的方法 |
1.关注课内情境,激趣识字 |
2.拓展阅读情境,随机识字 |
3.步足生活情境,轻松识字 |
(二)小学低年级情境识字教学的步骤 |
1.趣味导入,整体感知 |
2.认读生字,读中识记 |
3.设置情境,交流识字 |
4.读悟内容,质疑探讨 |
5.指导书写,加强记忆 |
6.作品展示,互学尚学 |
四、小学低年级情境识字教学实例 |
(一)游戏情境识字教学实例 |
(二)字态情境识字教学实例 |
(三)故事情境识字教学实例 |
(四)阅读情境识字教学实例 |
(五)生活情境识字教学实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10)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的生活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评述 |
第一章 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的生活化策略概论 |
第一节 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的生活化策略之内涵 |
一、生活化教学理论 |
二、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
三、古诗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
四、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
第二节 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的生活化策略之缘起 |
一、应对新教材生活化古诗教学实践的需要 |
二、贴合低年级学生古诗学习心理的需要 |
三、促进低年级古诗教学目标达成的需要 |
第三节 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的生活化策略之本质 |
一、高效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谋略 |
二、合理协调教学关系的教学方法 |
三、独特展示教师风格的教学技巧 |
四、新颖彰显教学理念的教学措施 |
第二章 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目标的生活化 |
第一节 基于古诗内涵,设定教学目标 |
一、依照古诗主旨 |
二、尊重古诗内容 |
三、了解古诗启示 |
第二节 基于学生生活,设定教学目标 |
一、基于低年级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 |
二、基于低年级学生未来生活的发展 |
三、丰富低年级学生当下的生活经验 |
第三节 基于学生主体,灵动生成教学目标 |
一、课前精心预设 |
二、课堂关注生成 |
三、及时机智应变 |
第四节 古诗《画》的教学示例与评析 |
一、古诗《画》的教学示例 |
二、古诗《画》的课例评析 |
第三章 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方法的生活化 |
第一节 变换诵读方式 |
一、变换朗读方式 |
二、变换背诵方式 |
三、变换吟诵方式 |
第二节 紧扣古诗文本 |
一、紧扣关键字词 |
二、替换部分字词 |
三、留意诗中空白 |
第三节 精心创设情境 |
一、古诗情境教学的概念及依据 |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古诗情境教学的原则 |
三、精心设计低年级古诗教学的情境 |
第四节 古诗《静夜思》的教学示例与评析 |
一、古诗《静夜思》的教学示例 |
二、古诗《静夜思》的课例评析 |
第四章 小学低年级古诗内容解读的生活化 |
第一节 古诗内容解读的多元化 |
一、从单一解读向多元解读转换 |
二、从单篇阅读向群文阅读转换 |
三、从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换 |
第二节 古诗教学内容解读的儿童化 |
一、古诗教学内容儿童化解读的价值 |
二、低年级学生儿童化解读的年龄特征 |
三、儿童化解读古诗的具体策略 |
第三节 古诗内容解读过程的生活化 |
一、古诗识字教学的生活化 |
二、古诗内容还原的生活化 |
三、古诗作业设计的生活化 |
第四节 古诗《咏柳》与《池上》的教学示例与评析 |
一、古诗《咏柳》的教学示例与评析 |
二、古诗《池上》的教学示例与评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的生活化策略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的生活化策略教学经验选摘 |
致谢 |
四、谈谈低年级识字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研究 ——以部编版教材为例[D]. 王敏. 江南大学, 2020(01)
- [2]以字理为基础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 ——以北京市骨干教师低年级识字教学为例[D]. 程晓红. 首都师范大学, 2014(09)
- [3]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研究[D]. 刘蒙. 聊城大学, 2017(08)
- [4]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以河南省P市某小学为例[D]. 郭钰. 河南师范大学, 2016(05)
- [5]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汉字文化的融入策略研究[D]. 赵小媚.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维吾尔族小学低年级汉语识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X小学四年级为例[D]. 依斯马依力·艾肯木.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2)
- [7]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D]. 王丽云. 河南大学, 2019(01)
- [8]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模板的设计与开发[D]. 陈芳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9]情境教学视角下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D]. 李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10]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的生活化策略[D]. 张海虹.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