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稳定同位素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唐克非[1](2014)在《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地区金矿床时空演化、矿床成因及成矿构造背景》文中指出华北克拉通南缘是我国重要的金、钼、钨、银、铅、锌等多金属成矿带,从西向东依次发育有小秦岭、崤山、熊耳山、外方山、栾川等多个矿集区。其中,熊耳山地区是我国继胶东、小秦岭地区之后又一重要的黄金产地。除金矿外,熊耳山及邻近地区还发育了大量钨、铝和铅-锌-银矿,矿床类型包括斑岩型、矽卡岩型和热液脉型等。前人对熊耳山地区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及物质来源、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成矿动力学背景等方面开展了较多研究,但对一些关键科学问题(如成矿作用时空演化和成矿构造背景)的认识还不太清楚并存在较大争议。本论文以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地区的前河、店房、上宫和公峪金矿床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采样的基础之上,对这些矿床开展了详细的矿相学研究,查明了各矿床的矿石矿物组合、结构构造以及金的赋存状态,划分了成矿期次和成矿阶段,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系统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蚀变绢云母40Ar/39Ar定年、辉钼矿Re-Os定年、石榴子石Sm-Nd等时线定年以及LA-ICP-MS锆石U-Pb定年),为熊耳山地区金矿成矿时代分布和区域成矿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进一步对蚀变矿物和矿石矿物进行稳定同位素和稀有气体同位素分析,示踪成矿流体及物质来源,探讨金矿床与区域岩浆活动之间的成因关系以及壳源与幔源流体和成矿物质对金成矿作用的贡献。在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对熊耳山、崤山、小秦岭地区以及华北克拉通周缘(如胶东、华北北缘等)中生代成矿作用和岩浆岩成因的研究进展,探讨华北克拉通南缘中生代金成矿作用与秦岭造山带演化以及华北克拉通破坏之间的关系。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和成果概括如下。古元古代熊耳群浅变质火山岩系和晚太古代太华群中深变质岩基底岩系是熊耳山地区重要的赋矿地层。区内大量发育的NE向断裂构造带是重要的导矿构造,由含金石英脉或构造蚀变岩组成的金矿体明显受上述断裂及其次级构造控制,其形态多以脉状、透镜状和长条状为主。前河、店房、上宫以及公峪金矿床的成矿过程大致都经历了石英-黄铁矿化阶段、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以及石英-碳酸盐阶段,但金沉淀主要发生在前面两个阶段。黄铁矿是各矿床中最常见的金属矿物也是最重要的载金矿物,与其共生的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以及石英、绢云母、钾长石、绿泥石、绿帘石等。此外,在店房金矿和上宫金矿还分别发育了大量与含金黄铁矿密切共生的热液石榴子石和铁白云石。上述矿床围岩蚀变强烈,常见的围岩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黄铁绢英岩化、黑云母化、碳酸盐化及其组合等。其中,黄铁绢英岩化是与金成矿最为密切相关的蚀变类型。金多以自然金、银金矿以及金银矿等形式呈孤立状、细脉状分布在碎裂黄铁矿的微裂隙中或包裹于黄铁矿中。前河、店房、上宫、公峪以及崤山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分别为134.7+0.6~123.8+1.3Ma、206±34~202±18Ma、236.5±2.5~.7±1.4Ma、130.7±1.5~124.0±1.0Ma和156.1±1.0Ma。结合邻区小秦岭近年来获得的成矿年代学数据,认为华北克拉通南缘存在早中生代和晚中生代两次独立的金矿成矿事件。对前河和公峪矿区内与金矿脉空间关系密切的花岗岩脉和碱性岩脉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其侵位时代分别为156.4+1.2Ma~132.6±0.7Ma和236.2±1.7Ma。结合区内已有的三叠纪和晚侏罗-早白垩世的侵入岩同位素年龄数据,可以认为熊耳山地区中酸性侵入岩(脉)与该地区金矿床的形成时间基本一致。主成矿阶段形成的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的C-H-O-S稳定同位素和稀有气体同位素研究为探讨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提供了重要信息。δDH2O-δ18OH2O图解显示,前河及公峪金矿床主成矿阶段的H-O同位素组成位于岩浆水附近,暗示其成矿流体可能来源于岩浆热液,晚期有大气水的混入。上宫金矿H-O同位素组成靠近变质水区域,结合上宫金矿中-低温、低盐度、富CO2的流体包裹体特征,指示其成矿流体可能以变质水为主,但不排除岩浆来源的可能。在δ18OSMOW-δ13CPDB图解中,上宫金矿床的C-O同位素组成与同区祁雨沟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及胶东典型金矿床差异较大,但与加拿大Victorian造山型金矿省的典型造山型金矿床C-O同位素特征极为相似,进一步证明上宫金矿床的成矿流体可能以变质流体为主,成矿流体来自熊耳山南侧中晚元古代海相碳酸盐-碎屑岩地层的俯冲变质脱水。硫化物矿物的S同位素研究表明,前河、上宫金矿部分样品以及店房、公峪和崤山金矿的634s值为零值附近或者为较小的正值,总体介于-1.9~+6.84‰之间,暗示硫的来源可能都具有深源性。但需要指出的是,前河、上宫金矿床部分硫化物的fδ34S值具有明显的负值,分布范围为-18.7~-4.0%0,但并非代表了源区的特征,更可能反映了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的剧烈变化,如流体沸腾造成的流体氧化事件和强烈的水-岩相互作用等。公峪、店房、上宫以及崤山金矿床黄铁矿的3He/4He值分别为0.20~1.78Ra(平均1.16Ra)、0.18~1.09Ra(平均0.62Ra)、0.03~0.95Ra(平均0.35Ra)和0.23~1.11Ra(平均0.60Ra),显着高于地壳的3He/4He比值(0.05~0.01Ra),但明显低于地幔流体的3He/4He值(7~9Ra)。He同位素的两端元模拟计算,获得成矿流体中地幔来源He的贡献率范围分别为6.39~59.12%(平均38.23%)、5.13~36.11%(平均19.27%)、0.56~31.46%(平均11.41%)和7.36~36.82%(平均19.76%),反映幔源流体不同程度地参与熊耳山地区金成矿作用。上宫金矿床成矿作用发生于中-晚三叠世,与秦岭造山带陆陆碰撞造山作用的时间相近,其矿体产出特征、典型矿石矿物组合、成矿流体特征、C-H-O-S稳定同位素组成等都与造山型金矿相似,据此将上宫金矿床的矿床类型划分为造山型金矿床。店房金矿床的形成时间与上宫金矿相近,尽管其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特征和稳定同位素组成显示其成因可能与岩浆活动有关,成矿流体也并非来源于变质流体,但这并不否定它是造山型金矿,因为一部分造山型金矿床仍然产于侵入岩中或者岩浆热液有较大贡献。对于以前河和公峪为代表的的晚中生代金矿床,尽管其控矿构造、热液蚀变、成矿元素组合、硫同位素组成等与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相似,但根据成矿时代与区域变质作用时间的显着差异、流体包裹体特征、成矿流体及物质来源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认为,这些矿床与造山型金矿有显着差异,应属于非造山型金矿。综上所述,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地区存在早中生代和晚中生代两次独立的构造-岩浆-成矿事件。早中生代时期的金矿床不仅在熊耳山地区产出,也出现在小秦岭和小秦岭以西的西秦岭造山带,表明这次成矿作用与秦岭造山带的形成演化有关。晚中生代的金矿床不仅在熊耳山地区广泛发育,在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小秦岭地区也普遍存在,其成矿时间与华北克拉通东部的晚中生代断陷盆地、变质核杂岩、A型花岗岩、镁铁质-超镁铁质及花岗质岩、中基性火山岩及基性脉岩的年龄基本一致,并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的时间吻合。据此认为,包括熊耳山地区在内的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金矿床是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的响应和产物。综合考虑华北克拉通南缘及东部晚侏罗世金成矿作用及岩浆活动,推测华北克拉通南缘和东部岩石圈减薄的时间起始于中侏罗世。华北克拉通周缘中生代金成矿作用在时间上与华北克拉通广泛发育的双峰式岩浆岩、断陷盆地、变质核杂岩构造以及基性岩脉的耦合关系进一步证明,华北克拉通晚侏罗-早白垩世金成矿作用是克拉通岩石圈减薄的浅部地壳响应。由于这一时期的矿床在小秦岭以西的西秦岭造山带极少出现,结合现有的地球物理资料及已开展的金矿床研究,初步认为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的西界大致位于小秦岭以西的蓝田-华县一带。克拉通岩石圈减薄、破坏现象是特定构造环境下大陆岩石圈演化的必然产物,并非仅仅发生在我国华北克拉通,例如北大西洋克拉通、怀俄明克拉通等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岩石圈的减薄。但华北克拉通破坏的程度高,地表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响应广泛,是前寒武纪古老克拉通破坏的典范。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2](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数百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16个重要成矿带.这些找矿重大发现为系统开展矿床成因研究、构建矿床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创新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矿床学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之初到现在.论文首先概述了上述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矿床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早期的矿床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点关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分类.这一时期虽然研究条件落后,但学术思想活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多个有重要影响的矿床模式,同时开始将成矿实验引入矿床形成机理的探讨.第二个阶段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各种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对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机制的理解,并在分散元素成矿理论和超大型矿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同时将板块构造引入各类矿床成矿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矿床学与世界矿床学全面接轨并实现成矿理论系统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有力支撑了矿床成因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地幔柱活动、克拉通化、克拉通破坏、大陆裂谷作用、多块体拼合、大陆碰撞等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在大陆碰撞成矿、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论文概述了16类重要矿床类型的代表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大塘坡式锰矿、大冶式铁矿、铜陵狮子山式铜矿、玢岩型铁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和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分析了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成矿效应,总结了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成矿实验、矿田构造等研究方法对推动中国矿床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今后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深部成矿作用规律、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理、非常规矿产资源、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超大型矿床等是今后矿床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要创新矿床学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使中国的矿床学能逐渐引领世界矿床学的研究,服务矿产资源国家重大需求.
王晶晶[3](2015)在《土壤作物系统中水分及其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动态与农田耗水特征》文中指出水资源严重短缺对粮食安全产生了直接影响,而农田生态系统中水资源主要通过蒸散(ET)的途径来消耗。全面了解蒸散发生的规律,明确水分消耗的特征、转化过程和水分来源,定量区分ET的组分及其在生育期内的变化规律,可明确农田生态系统的水分利用、分配与传输,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证粮食安全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农田SPAC(土壤-植物-大气)系统的水分运移规律为中心点,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和东北平原(春玉米)开展农田水文过程同位素试验研究,明确了主要种植体系下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分布特征及SPAC系统水分动态变化以及不同处理对其影响,并分析了多年耗水结构特征,为今后发展适水种植和提高作物水分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系统分析了冬小麦-夏玉米及春玉米生育期内不同水源的(降水、土壤水、地下水和植株茎水)818O和8D含量组成、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在818O-δD分布图上,0-5cm的土壤水蒸发线斜率均低于当地大气降水线的斜率,说明表层土壤水经历了强烈的蒸发作用;土壤水的同位素值也随着深层向表层越来越富集,且不同处理的土壤剖面氢氧稳定同位素变化程度也不相同,强弱依次为裸土处理>常规处理>秸秆处理>覆膜处理。(2)作物根系吸水过程中没有发生氢氧稳定同位素分馏,可将作物茎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值视为各土层深度水分来源的线性组成。通过利用直接对比法和基于同位素质量守恒的Iso-Source模型得出作物不同生长期的主要吸水深度,同时估算主要吸水深度的水分利用比例。冬小麦在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主要是利用10-20cm、20-40cm、0-10cm和10-20cm的土壤水;夏玉米在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和完熟期主要是利用0-10cm、0-20cm、10-20cm和40-100cm。(3)以水量平衡为基础理论,定量研究了2011-2013年华北平原夏玉米蒸发蒸腾量的变化。借助同位素质量守恒(Isotope mass balance)和AquaCrop模型两种不同的方法对农田地表蒸散通量ET进行了分割及比较研究。同位素质量守恒(IMB)和AquaCrop模型在夏玉米的苗期.拔节期和灌浆期计算的蒸散通量(蒸腾量比蒸散量,即mt/mET)比例较一致,分别为40%左右、90%以上和80%左右,但在夏玉米的收获期,AquaCrop模型的mt/mET比例仍在90%左右,而IMB的mt/mET比例为85%。说明这两种方法对ET分割为E和T的结果具有可比性。(4)综合考虑长期气候因素和不同地下水位埋深对水分生产力(WP)的影响。采用1980-2010年(30年)华北山前平原北京地区(上庄试验站)气象数据,运用AquaCrop模型对夏玉米的耗水结构进行分析,分别设置两种不同的地下水位埋深进行模拟,即有地下水补给(地下水位埋深为1-1.5m)和无地下水补给,从而确定在不同情况下WP的差异。结果显示,在该区域的干旱年份,有地下水补给的WP变化不明显,分别为2.49kg·m-3和2.24kg.m-3;而没有地下水补给的WP明显降低,分别为1.92kg.m-3和1.97kg.m-3。该区域干旱年份的降雨量将满足夏玉米的水分供给,但是如果想获得高产和高的WP,那么补充灌溉是必不可少的。
楼金伟[4](2012)在《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文中研究指明包括斑岩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在内的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热液矿床是提供铜、钼、金、多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矿床类型,因此也是矿床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理论成就丰硕。铜陵矿集区作为我国长江中下游构造-岩浆-成矿带中的一个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区,长期以来一直被列为我国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成矿区带,同时也是我国地质工作者尤其是矿床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地区,研究成果丰富,但也留有许多长期争议的关键地质问题。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发育,以中酸性岩为主。前人对该区侵入岩及其中的岩石包体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对该区中生代岩浆的起源和演化及成岩大地构造背景、成岩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尚未达成广泛的共识。本文在全面收集前人研究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的空间分布特征,精确厘定了侵入岩的形成年龄,准确划分了侵入岩的岩石类型和岩石系列,并基于岩石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深入探讨了区域岩浆作用深部动力学过程及成岩机制。研究认为: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形成年龄集中于135~147Ma,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产物,岩浆活动持续时间大约为10~15Ma;岩体总体受基底断裂制约,沿近东西向呈带状分布,受多期不同方向和性质的断裂控制,主要呈岩枝、岩墙和岩脉状浅成侵入产出;岩石矿物成分变化较大,但多以斜长石为主,依据实际矿物成分确定区内侵入岩主要为辉石闪长(玢)岩、石英(二长)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玢/斑)岩3类;岩石化学成分特点是Si02含量中等,略偏酸性或基性,富碱富钠,高钾准铝质,均属亚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3类侵入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均与埃达克质岩石特征相似。侵入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原始岩浆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熔融,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并熔融下地壳形成埃达克质岩浆进而发生混合作用,可能是本区中酸性侵入岩浆形成的主要方式;岩浆演化可能经历了一个复杂过程,岩浆在地壳深部因温度梯度引起扩散对流作用,进而发生一定程度的熔离分异作用,形成带状岩浆房,同时伴随结晶分异作用;不同岩浆层中的岩浆与构造运动诱发的深断裂相沟通并随机地上升,脉动式侵位,形成的侵入体空间上相互穿插,时间上难分早晚;区域岩浆形成于挤压向拉张过渡的动力学背景之下,岩石圈地幔加厚后减压熔融并底侵下地壳岩石;岩浆活动的大地构造背景是大陆板块内部,岩浆作用与晚侏罗纪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但同时受到海西-印支期断裂坳陷及华北与扬子陆块碰撞造山作用形成的前中生代基底构造的制约。铜陵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在平面上主要沿近东西向基底断裂展布的铜陵-沙滩脚构造-岩浆带中部产出,集中分布于铜官山、狮子山、新桥、凤凰山、沙滩脚等5个矿田。矿床赋存于古生代志留系中-上统坟头组和茅山组至三叠系中统东马鞍山组地层及其附近岩体中,其中最主要赋矿层位是石炭系中-上统黄龙组和船山组白云岩和灰岩。矿化在垂向剖面上往往表现为上金(银)下铜(钼)以及上部浅成热液脉状矿化、中部矽卡岩型矿化和深部斑岩型矿化的分带现象。矿床成因类型多样,主要为矽卡岩型,其次为斑岩型和脉型,其中矽卡岩型有裂隙式、接触带式、层间式、层控式等矿化形式,斑岩型矿床的最新发现为矿集区深部和边部找矿提供了有益启示。矿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作用及其相关的热液作用密切相关,而海西期沉积事件中是否有火山喷发或火山喷流(或喷气)沉积成矿作用以及其对成矿的贡献尚需进一步探索和甄别。本文针对矿集区矿床成因机制及铜多金属矿化的空间分带特征,选择狮子山矿田开展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铜陵矿集区及狮子山矿田虽以矽卡岩型矿化为特征,但后期热液硫化物多金属矿化非常强烈,以致大多数矿床早期矽卡岩矿物组合受晚期叠加热液的强烈改造而改变甚至部分消失,多数矿床矽卡岩型矿石不发育,或矽卡岩中的矿化并不强;狮子山矿田各矿床的成矿作用一般可以划分为(早+晚)硅酸盐(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早+晚)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铜多金属矿化主要集中于硫化物阶段,部分铜矿化亦发育于硅酸盐阶段,部分金矿化亦发育于碳酸盐阶段。矿田内主要矿床的原生包裹体主要为富气相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3种类型,不同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的类型略有差异,但富气相包裹体常与富液相包裹体共生。成矿流体盐度较高、温度中等、弱酸性至弱碱性,在相同的成矿阶段,如硫化物阶段,金或金(铜)矿床成矿温度一般较铜(金)矿床低,反映金的沉淀成矿温度略低。热力学计算和分析表明,在成矿热液流体演化过程中,共存于同一成矿流体中的铜和金由于其络合物类型和溶解度的差异及其对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作出的响应不同,使其在沉淀的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导致铜和金的时空分离;但与此同时,由于本区构造-岩浆作用及相关的热液活动的多期叠加、成矿热液流体的连续性演化以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波动性变化,往往又导致金矿化叠加在铜矿化之上,金矿化与铜矿化又表现出共生的现象。矿床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从成矿早阶段向晚阶段演化,大气降水混入不断增加。矿石铅主要来源于岩浆作用,虽然不能排除沉积铅的加入,但无疑沉积铅是次要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的简单类比表明,冬瓜山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与Sedex型矿床明显不同,硫酸盐的硫同位素组成与VHMS型矿床不同,而它们均与斑岩型矿床基本一致;虽然区域沉积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其成岩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海水沉积作用和硫酸盐细菌还原作用,但热力学计算显示成矿热液中的硫来源于区内高钾钙碱性岩浆熔体分异的热液流体,没有保存海西期沉积硫的同位素证据。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可以认为,狮子山矿田各矿床为受统一的燕山期岩浆热液系统控制的斑岩-层控矽卡岩-浅成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
陈松涛[5](2014)在《国内人骨碳氮稳定同位素考古学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以食为天”,饮食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的饮食不仅与其生活地区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而且与人类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对古代人类食物结构的研究不仅能提供丰富的自然环境信息,而且能揭示古代人类社会的面貌及其发展过程。因此重建古人食谱一直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意义。重建古人食谱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动植物考古、生活生产工具、民族学材料、文献记载等。但这些方法多限于对食物的定性分析,却难以对食物结构做精确的定量分析。而C、N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则弥补了这一缺陷,目前正逐渐成为生物考古学的前沿和重建古人食谱的主要方法。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运用人骨稳定同位素方法研究古人食物结构。回首这30年的研究工作,我们对我国人骨稳定同位素考古学研究有以下几点认识:一、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人骨稳定同位素研究理论,C、N稳定同位素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重建古人食谱的研究。二、我国人骨稳定同位素研究已经掌握了比较科学的实验方法。较为普遍的选取保存较好骨骼致密稳固的人骨长骨,特别是下肢骨约3立方厘米;基本采用“酸--碱--酸”的试验方法,并且不断改进细节方法,还引入国外学者Jay等人的骨胶原提取方法,既能获取纯净的骨胶原,而且保证了骨胶原得率。三、我国人骨稳定同位素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数量规模,形成了众多研究成果。截止目前已发表的数据,我国C、N人骨稳定同位素研究已经涵盖遗址共约80处。这些遗址主要集中于新石器时代中期至两汉时期,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四、我国人骨同位素研究已经开始逐步向更深的领域扩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人骨稳定同位素研究不仅仅局限于重建古人食谱,而且广泛拓展到农业起源、动物驯化、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社会分化、男女关系等众多考古学问题。我国人骨稳定同位素考古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具体研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人骨羟磷灰石研究甚少,基础研究薄弱、背景值信息较少,稳定同位素方法与其他考古学方法结合程度不够,部分理论认识的误区等。这都值得学者关注,并在以后的研究中得到改善。
高德强[6](2017)在《鼎湖山典型森林水文过程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文中认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热带与亚热带交汇处,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占居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关于鼎湖山森林水文模型建立、降水量和地表径流水化学特征等方面前人用传统水文学方法做了较好地研究,但对鼎湖山典型森林(季风常绿阔叶林、马尾松针阔混交林和马尾松针叶林)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还缺乏全面理解和整体认识,林中优势植物水分来源、水分利用率以及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定量研究较少;而在研究森林植被对水文过程的影响中,已存在于水分子中的氢氧稳定同位素是很好的示踪剂。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森林水文过程研究中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将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植物水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阐明其过程与机制,克服传统水文学方法的缺点,综合反映植被和土壤对降水的截留能力,将降水对各层土壤水的贡献率、植物吸水率及林冠层对水分的截留效应定量化。本研究以我国广东鼎湖山典型森林(马尾松针叶林、马尾松针阔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定位观测和数学模型等手段研究其大气降水、土壤水、植物水、地表水(溪水)和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以及不同量级降水在土壤剖面中运移规律和林中乔、灌、草层优势植物水分利用率及利用策略,为揭示鼎湖山森林植被结构对降水格局变化的适应机制以及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等提供理论依据。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鼎湖山大气降水δD和δ18O的关系式为:δD=7.875δ18O+9.412(R2=0.982,n=120);大气降水δD和δ18O值范围分别为﹣118.26‰15.52‰和﹣16.05‰2.25‰,均值分别为﹣36.35‰和﹣5.81‰;大气降水过量氘(d)显示出冬高夏低的季节变化。鼎湖山干季的水气团主要来自局地蒸发、中国华北地区及寒冷干燥的亚欧大陆,湿季的水气团主要来自温暖湿润的西太平洋、南海和印度洋。(2)鼎湖山森林土壤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浅层地下水。表层(010 cm)土壤水δD与降水δD变化趋势一致,显示出鼎湖山森林表层土壤水δD主要大气受降水δD的控制;降水强度越大,降水从土壤表层向深层土壤渗透速度越快,降水对各层次土壤水的贡献率也越大;小雨(5 mm<降水量≤10 mm)后5天内,对枯枝落叶层水贡献率最高(047.7%),对40100 cm深层土壤水的贡献率最低(接近于0);中雨(10 mm<降水量≤20 mm)后5天内,对010 cm表层土壤水的贡献率较高(29.6%83.1%),对80100 cm深处土壤水的贡献率最低(14.3%55.5%);无论湿季还是干季,大雨(降水量>30 mm)后第1天,该次降水可入渗到80 cm以下深层土壤,且雨后5天内对80100 cm深层土壤水的贡献率高达16.1%70.7%。无论小雨还是中雨,80 cm以下深层土壤水δD值变化幅度较小,表明鼎湖山森林植被结构和土壤结构对降水在土壤剖面入渗过程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3)林中主要优势植物(锥栗、木荷、九节、乌毛蕨和马尾松)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与雨前土壤水。当5mm<降水量≤20 mm时,雨后5天内,在针阔混交林中,草本层乌毛蕨对该次降水利用率最高(080.1%),亚乔木层木荷对降水利用率最低(037.5%);在季风常绿阔叶林中,亚乔木层木荷对降水利用率最高(6.9%59.4%),乔木层锥栗对降水利用率最低(022.7%)。当降水量>30 mm时,雨后5天内,草本层乌毛蕨对降水利用率最高(31.6%91.5%),亚乔木层木荷对降水利用率最低(4.7%26.5%)。在鼎湖山针阔混交林和马尾松针叶林中,无论何种强度降水,优势植物对降水利用率大小顺序为:乌毛蕨>锥栗>马尾松>木荷。在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小雨和中雨(5 mm<降水量≤20 mm)时,优势植物对降水利用率大小顺序为:木荷>乌毛蕨>九节>锥栗;大雨(降水量>30 mm)时,这4种植物对降水利用率大小顺序为:乌毛蕨>九节>锥栗>木荷。鼎湖山森林优势植物水分利用策略与其细根分布密切相关,林中乔、灌、草不同功能型植物水分利用策略不同,从而更好地维持该群落的稳定性。(4)小雨(5 mm<降水量≤10 mm)后,降水对地表水(溪水)的影响微弱。降水δD(δ18O)的升高或降低引起地表水(溪水)δD(δ18O)的升高或降低,这种影响在降水后第4天滞后发生:中雨(10 mm<降水量≤20 mm)后,地表水(溪水)δD(δ18O)的变化曲线随降水δD(δ18O)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影响在降水后第3天发生;大雨(降水量>30 mm)时,这种影响在降雨后当天发生,这显示鼎湖山森林植被结构对地表水(溪水)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程立平[7](2013)在《黄土塬区深剖面土壤水分特征及其补给地下水过程研究》文中指出在黄土塬区,地下水资源是居民生活和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然而降水如何穿过深厚黄土层补给地下水的过程在学术上不确定;赋藏在黄土中的土壤水是该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深层土壤水资源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本文以探明黄土塬区深剖面土壤水分特征(包括垂直分布及干燥化、时间动态、土壤水资源数量及水量平衡等)及其补给地下水过程为目的,以长期定位监测和野外调查测定相结合测定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深剖面土壤水分含量,以同位素示踪技术为手段研究黄土塬区降水—土壤水—地下水之间的转换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水分垂直分布规律长武塬区020m黄土剖面土质大多数为中壤,部分土层为重壤,剖面田间持水量和萎蔫湿度分别为(21.39±0.13)%和(8.06±0.45)%。古土壤层物理粘粒含量较黄土层高约2%6%,黏土化较强,同时古土壤层孔洞、孔隙发育较差。因此,与黄土层相比,古土壤层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黄土深剖面水分垂直分布特征与黄土-古土壤序列有关,通常情况下黄土层内土壤湿度向下递增,至古土壤层出现最大值,古土壤层内湿度向下递减,至下一层黄土层出现最低值。这样一层黄土和一层古土壤构成一次湿度起伏,并有随剖面深度增加湿度变大的趋势。2土壤水资源及干燥化长期定位监测表明,土地利用方式能显着影响深层土壤含水量,且影响深度可达10m深度以下。2009年10月荒草地、18年苹果园地、8年和23年苜蓿草地020m土层平均湿度分别为18.89%、15.45%、14.77%和10.59%,休闲地、高产农田、低产农田和4年苜蓿草地015m土层平均湿度分别为21.59%、18.67%、19.65%和16.5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黄土深剖面土壤水资源量、土壤水分有效性不同,大小依次为休闲地>低产农田>荒草地>高产农田>4年苜蓿草地>18年苹果林地>8年苜蓿草地>23年苜蓿草地。黄土塬区土壤干层可划分为两类:一类为发生在一年生作物地的暂时性干层,一类为发生在多年生人工林草地的持久性干层。暂时性土壤干层土壤水分在丰水年可恢复;持久性土壤干层的发展是一个由浅及深、由轻度到重度的渐进化过程,其土壤水分只有在林草被移除后才能恢复。3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研究区降水入渗深度与雨季降水量有显着的线性关系:D=a· P–b,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系数a、b不同。一般情况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降水入渗深度大小依次为休闲地>低产农田>苹果林地>高产农田>苜蓿草地。土壤剖面上,浅层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变化剧烈,随深度增加,土壤水分随时间变化逐渐减小。休闲地在4m以上、低产农田在5m以上、高产农田在4m以上、苹果林地在4m以上、苜蓿草地在2m以上土层含水量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属土壤水分可变层;但在这些深度以下土层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较小,属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层。研究区土壤储水量季节变化分为3个阶段:土壤水分消耗期(37月),土壤水分恢复期(710月)和土壤水分相对稳定期(10翌年3月)。与实验初期相比,休闲地015m土层和低产农地下08m土层土壤储水量均显着增加,高产农地下土壤储水量无显着变化,苜蓿草地下土壤储水量显着减少。表明四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只有休闲地和低产农地条件下深层土壤水分能够得到降水的补给,而高产农地和苜蓿草地深层土壤水分将不能得到降水的补给。4土壤水量平衡中土体深度选择土壤水量平衡计算中土层深度的确定非常重要,这不仅与土地利用方式相关,也与林草植被的生长阶段相联。对于农田,土层深度选择不宜小于4m;对于苜蓿草地和苹果林地,在其生长旺盛期土层深度选择不宜小于15m;因深层取样困难,一般可取至10m计算。苹果林地(1993年栽植)取10m深度时ET计算结果分别为取15m计算结果的94.9%(2010年)和99.0%(2011年),苜蓿草地(2006年种植)取10m深度时ET计算结果分别为取15m计算结果的93.2%(2010年)和95.2%(2011年)。对于休闲地,土层深度也应选取降水入渗深度。长武塬区降水入渗深度可由其与雨季降水量关系式估算得出。5长武塬区大气降水、土壤水、地下水同位素组成特征大气降水δD和δ18O的范围分别为142.01‰1.98‰和19.62‰1.17‰,其平均值分别为55.45‰和8.09‰。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7.39δ18O+4.34(R2=0.94,n=71),研究区降水稳定同位素组成具有冬春高、夏秋低的季节变化特征,降水量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的降水事件的雨量效应显着,降水同位素值明显偏负。土壤水中δD值变化范围为126.47‰46.66‰,平均值为75.13‰;δ18O值变化范围为16.63‰4.30‰,平均值为9.56‰。土壤水氢氧同位素值落于大气降水线右下侧,表明降水在补给土壤水过程中,经历了强烈的非平衡蒸发过程,分馏明显。土壤水同位素组成在浅层土层随时间变化剧烈,随深度增加,土壤水同位素组成随时间变化逐渐减小,甚至无变化。井水δD和δ18O的范围分别为72.31‰69.08‰和10.53‰10.08‰,其平均值分别为71.31‰和10.31‰;泉水δD和δ18O的范围分别为72.36‰68.41‰和10.51‰9.98‰,其平均值分别为70.68‰和10.24‰。井水和泉水氢氧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降水和土壤水明显都小,且无明显季节变化。6地下水补给通过研究降水、土壤水、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组成变化特征,土壤水同位素组成剖面发现,降水入渗土壤过程中,具有自上而下活塞式下渗的特征,同时部分雨水可能通过一些“快速通道”以优先流的方式快速到达深层土壤。地下水补给过程中,存在着活塞流与优先流两种形式,其中优先流形式在补给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地下水补给具有季节性特点,710月份地下水补给量大于年内其它时段。但是优先流在空间上并不普遍发生,与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水分状况有关。在苹果林地、苜蓿草地等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干层将减小优先流发生的可能性;而在荒草地、农田等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水分含量较高,则容易发生优先流,从而对地下水形成补给。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黄土塬区大面积的农田转换为果园将减小地下水的补给量,对区域水文循环产生深刻影响。
邓文平[8](2015)在《北京山区典型树种水分利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植物的水分来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水分关系研究的重要方面,有助于理解该地区植物对季节性干旱环境的适应。北京山区不仅是北京市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整个华北平原生态屏障的重要环节,该区土壤浅薄贫瘠,降水量有限而且年内分布具有显着的季节性,旱季和雨季交替出现,森林植被常常面临土壤水分活性的季节性变化。而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区域降水格局的变化势必将会影响植物的建立、生长以及再生产,使得植被与水分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目前,对北京山区森林植被如何适应水资源短缺和季节性干旱环境条件的研究还较少,有必要对森林植被在不同季节的水分利用方式和来源进行研究,并根据生理生态特征变化规律,分析两个树种适应季节性干旱的机制。本研究选取了北京山区典型优势树种落叶阔叶林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L.)和常绿针叶林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他们的水分利用模式和机制。对水文、土壤、植被和地形因子进行野外调查与观测,通过对不同时间尺度的降水、土壤水、植物水以及地下水的野外采样和室内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不同时间尺度不同水体同位素特征动态变化规律,基于土壤水分同位素特征与土壤含水量的结合,分析降水入渗过程和运移方式;通过土壤水和植物水同位素特征的结合,利用直接相关法和Isosource多元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了植物的水分利用来源及贡献率;并总结了不同生长期内树种的水分利用模式;通过对不同生长期两树种生理生态特征变化规律的分析,结合树种水分利用模式,分析植物适应季节性干旱的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气降水的同位素特征由于水汽来源的季节性差异,以及研究区地形条件带来的强烈局地水汽再循环,而显示出独特的变化规律。研究区典型次降水过程,大气降水线的斜率和截距以及降水同位素的年均值与全球、中国和北京地区之间显示出较大的差异。(2)两种林分土壤水分对降水响应的敏感区域集中于表层0-30cm;侧柏林下降水在土壤中以“驱替”的形式运移,而栓皮栎林下土壤,在旱季运移方式为“混合扩散”,雨季为“驱替”。(3)研究区地下水稳定同位素特征集中分布于大气降水线附近,表明北京山区地下水受到了来自当地降水的补充。(4)两个树种在年内的水分利用模式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但栓皮栎的水分利用深度相对于侧柏更浅。雨季,水分利用来源都集中于表层土壤0-10cm,在干旱前期和中期水分主要来源区域接近,随着干旱的加剧,在干旱末期,主要水分来源区域都下移至更深的土壤层。且两者都不利用地下水作为他们的水分来源。(5)在旱季,侧柏对降水的反应较栓皮栎更加敏感,导致两个树种对降水阂值要求的差异,降水阈值最小值9.2mm;在雨季,由于栓皮栎林内长期积累的枯落物层的影响,导致栓皮栎对降水的响应敏感,并且随着无雨期的延长,其对栓皮栎的贡献率在逐渐减小。(6)在旱季,根系分布和土壤水分含量都是植物水分利用的限制因素,但是在它们之间不存在主导因素。而在雨季,根系分布为他们水分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
韩颖霄[9](2020)在《鄂东南-赣西北矽卡岩铜金成矿作用研究 ——以九瑞丰山矿田和城门山矿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成矿带,发育大量与燕山期侵入岩相关的斑岩-矽卡岩-层控型Cu-Fe-Au-Mo矿床。虽然经过多年研究,但远离接触带的脉状金矿化和层控型矿体的成因依然存在巨大争议,而且矿区内稀散金属的赋存状态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论文以九瑞矿集区丰山矿田、城门山矿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区内赋存于碳酸盐岩中的脉状金矿化、层控型矿体的成因开展研究,并对稀散金属的赋存状态进行探讨。丰山矿田矽卡岩型铜金矿床和脉状金矿床中发育大量Te-Au-Ag-(T1)矿物,如银金矿、碲金银矿、碲金矿、碲金铊矿物等。这两种矿化在铅锌成矿阶段均发育富Mn碳酸盐,可标识出岩浆热液的前锋位置;在矿田中由近接触带矽卡岩型铜金矿至远接触带脉状金矿,可识别出Cu-Mo-Te-Bi、Pb-Zn-Mn-Te、As-Te-TI的元素分带。这两种矿化中碳酸盐δ13C和δ18O值由早到晚呈正相关增大趋势,模拟计算显示这是由岩浆热液与碳酸盐岩反应过程中水岩比降低所导致的。新的硫酸盐S同位素测试和前人数据共同显示矿田内矽卡岩型铜金、脉状金矿化为单一的岩浆硫源。在城门山矿区,镜下特征显示纹层状矿石、胶状-草莓状黄铁矿均不能作为同生喷流沉积作用的证据,层控型矿体的矿物组合、生成顺序与斑岩-矽卡岩型矿体一致,即矽卡岩成矿系统可以解释各类型矿石的矿相学特征。城门山矿区发现大量与铜铅硫化物密切相关的Te-Bi矿物,包括碲银矿、辉碲铋矿、硫铋铜矿、硫铋铅矿等,这与丰山矿田中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相类似。原位微量元素研究显示黄铁矿具有早期富Se、Co,晚期富As、Au、Tl的典型特征,且含量变化与斑岩体密切相关,与其他地区的岩浆热液系统相似,而不同于喷流沉积型矿床;闪锌矿早期富Fe、In,晚期Cd、Mn的特征也符合前人对岩浆热液系统中闪锌矿微量元素的总结。硫化物原位S同位素研究显示城门山矿区的硫源为单一且稳定的岩浆硫源(834S=0~4‰),高氧逸度环境会导致局部样品富集轻硫(δ34S最小达-30%‰)。矿相学、稳定同位素、硫化物微量元素等研究显示脉状金矿化、层控型矿体与斑岩-矽卡岩型矿体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其成因类型分别为远接触带型金矿化、manto交代型矿化,与近接触带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化构成了与燕山期斑岩体相关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成矿系统;矿区内可发育稀散金属富集,例如Te、Tl元素常以细粒的矿物集合体产出,而Se、In、Ga、Cd等元素则可以赋存在不同产状的黄铁矿、闪锌矿之中;同时本文建立的黄铁矿Se/As-Co图解,在识别矿床成因类型时也可提供重要思路。
宁子杰[10](2019)在《青藏高原晚白垩世-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团簇同位素方法学及古高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最新的高原,它的地表隆升过程是理解青藏高原隆升动力学机制的关键,同时也是影响新生代全球变冷的地质过程的重要因素,还对解释亚洲季风的形成及现代中亚地区干旱等问题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在对青藏高原的隆起时间及隆升模式均存在争议,因此需要我们对青藏高原的高程演化进行精确的约束。本次我们在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使用团簇同位素古温度计的新方法,最直观定量的计算青藏高原晚白垩世-新生代的古高程。团簇同位素古温度计是近十余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依据碳酸盐矿物晶格内13C-18O键的丰度与温度的关系来计算碳酸盐矿物形成时的古温度的一种定量方法。一般选取地表古土壤碳酸盐结核或湖相碳酸岩作为研究对象以获得古地表温度,进而利用垂直温度梯度计算得到古高程。同时针对部分被成岩作用改造的样品,团簇同位素古温度计可以获得其埋藏温度,进而利用地温梯度可以定量获得埋藏深度,再结合低温热年代学和构造分析,可以用来研究陆相盆地的沉积演化史。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我们从南到北依次采集的样品为青藏高原南部始新世柳区砾岩中的古土壤碳酸盐结核,青藏高原中部尼玛盆地晚白垩世竟柱山组和伦坡拉盆地晚白垩世阿布山组中的古土壤碳酸盐结核,及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盆地始新世风火山群和渐新世雅西错群湖相湖相碳酸岩。我们利用团簇同位素古温度计首次获得了青藏高原晚白垩世的定量古高程,得到尼玛盆地和伦坡拉盆地在晚白垩世(75Ma)就已经达到2km的海拔高度。在渐新世可可西里盆地雅西错群的古海拔为2km,结合前人的研究可知当时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已经达到与现今相似的古高程。同时我们还利用团簇同位素古温度计获得了柳区砾岩埋藏深度约为3.7-4.3 km,结合低温热年代学数据,推测其大量的沉积物的剥露与古雅鲁藏布江有关。风火山群的埋藏深度约为6.8-10.3km,结合构造信息,推测其巨厚的沉积与唐古拉断裂相关,代表了前陆盆地沉积特征。这是团簇同位素古温度计在青藏高原地区埋藏方面一次新的尝试。综上所述,我们倾向于青藏高原由内向外生长的模式,自晚白垩世起,由中部高海拔的地区向南北两侧生长,在始新世中部达到现今的海拔高度,形成原青藏高原,在中新世南北两侧也达到现今的高度,形成现代青藏高原基本地貌格架。
二、五、稳定同位素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稳定同位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地区金矿床时空演化、矿床成因及成矿构造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2.1 造山型金矿研究 |
1.2.2 岩石圈减薄与大规模成矿作用 |
1.2.3 秦岭造山带中生代成岩成矿研究现状 |
1.2.4 华北克拉通破坏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5 熊耳山地区成矿作用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2.1 太古界太华群 |
2.2.2 古-中元古界熊耳群 |
2.2.3 中-新元古界官道口群、栾川群、陶湾群 |
2.2.4 中生代火山岩 |
2.2.5 新生界和第四系 |
§2.3 区域构造 |
2.3.1 褶皱构造 |
2.3.2 断裂构造 |
2.3.3 变质核杂岩构造 |
§2.4 岩浆岩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前河金矿床 |
3.1.1 矿区地质 |
3.1.2 矿体地质特征 |
3.1.3 蚀变矿化特征 |
3.1.4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3.2 店房金矿床 |
3.2.1 矿区地质 |
3.2.2 矿体地质特征 |
3.2.3 蚀变矿化特征 |
3.2.4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3.3 上宫金矿床 |
3.3.1 矿区地质 |
3.3.2 矿体地质特征 |
3.3.3 蚀变矿化特征 |
3.3.4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3.4 公峪金矿床 |
3.4.1 矿区地质 |
3.4.2 矿体地质特征 |
3.4.3 蚀变矿化特征 |
3.4.4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第四章 成矿年代学研究 |
§4.1 熊耳山地区典型金矿床同位素年代学 |
4.1.1 ~(40)Ar/~(39)Ar定年 |
4.1.2 Sm-Nd同位素定年 |
4.1.3 Re-Os定年 |
§4.2 花岗岩脉及基性岩脉的锆石U-Pb定年 |
4.2.1 样品描述及分析方法 |
4.2.2 分析结果 |
§4.3 小结 |
第五章 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分析 |
§5.1 典型金矿床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 |
5.1.1 样品描述及分析方法 |
5.1.2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特征 |
§5.2 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 |
5.2.1 稀有气体同位素原理及其对成矿流体的示踪 |
5.2.2 分析流程及方法 |
5.2.3 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特征 |
第六章 金矿床成因分析 |
§6.1 成矿时代 |
§6.2 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 |
6.2.1 成矿流体来源 |
6.2.2 成矿物质来源 |
§6.3 中生代岩浆活动与金成矿的关系 |
§6.4 熊耳山地区金矿床成因类型及与造山型金矿的对比 |
第七章 成矿作用动力学背景 |
§7.1 早中生代成矿作用与秦岭造山带形成和演化的关系 |
§7.2 晚中生代成矿作用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破坏的关系 |
§7.3 晚中生代大规模成矿对华北克拉通破坏时空分布特征的指示 |
7.3.1 对华北克拉通破坏时间的指示 |
7.3.2 对华北克拉通破坏空间分布的指示 |
§7.4 晚中生代大规模成矿对华北克拉通破坏地球动力学来源的启示 |
§7.5 对克拉通边缘岩石圈减薄/破坏及成矿的启示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主要认识及结论 |
§8.2 存在问题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矿床学研究进展概述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 |
2.2 改革开放早期至20世纪末 |
2.3 21世纪初至今 |
3 若干重要矿床类型的研究进展 |
3.1 岩浆矿床 |
3.2 斑岩型矿床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4 玢岩型铁矿床 |
3.5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矿床) |
3.6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
3.7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
3.8 造山型金矿床 |
3.9 卡林型金矿床 |
3.1 0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 |
3.1 1 沉积矿床 |
3.1 2 铀矿床 |
3.1 3 稀土元素矿床 |
3.1 4 稀有和稀散金属元素矿床 |
3.1 5 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 |
3.16超大型矿床 |
4 矿床模式与成矿理论 |
4.1 若干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 |
4.1.1 大塘坡式锰矿床成矿模式 |
4.1.2 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3 铜陵狮子山式铜矿床成矿模式 |
4.1.4 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5 康滇成矿带IOCG矿床成矿模式 |
4.1.6 石英脉型钨矿床模式 |
4.2 若干成矿理论 |
4.2.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
4.2.2 分散元素成矿理论 |
4.2.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
4.3 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 |
4.3.1 地幔柱与岩浆矿床 |
4.3.2 板块俯冲和造山与华南低温矿床 |
4.3.3 陆陆碰撞与斑岩铜矿 |
4.3.4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IOCG矿床 |
5 矿床学研究方法 |
5.1 元素地球化学 |
5.2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4 成矿年代学 |
5.5 矿田构造 |
5.6 成矿实验 |
6 找矿重大发现 |
7 结束语 |
(3)土壤作物系统中水分及其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动态与农田耗水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稳定同位素的技术概况 |
1.2.2 氢氧稳定同位素在SPAC系统中水循环的应用 |
1.2.3 农田生态系统蒸散发分割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试验站简介 |
2.1.2 气候条件 |
2.2 试验设置概况 |
2.2.1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
2.2.2 样品采集及室内实验测定 |
第三章 基于AquaCrop模型与氢氧稳定同位素对蒸散(ET)分割的原理 |
3.1 AquaCrop的作物水分生长模型及应用 |
3.1.1 AquaCrop原理简述 |
3.1.2 AquaCrop参数的计算 |
3.2 氢氧稳定同位素方法确定根系吸水来源的原理 |
3.3 同位素质量守恒法分割ET的原理及参数计算 |
第四章 环境因子和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
4.1 环境因子 |
4.2 土壤体积含水量时空变化规律 |
4.2.1 灌溉冬小麦 |
4.2.2 雨养春/夏玉米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田SPAC系统氢氧稳定同位素分布特征 |
5.1 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分布特征 |
5.1.1 大气降水量及降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的组成特征 |
5.1.2 大气降水线方程 |
5.2 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分布特征 |
5.3 农作物茎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分布特征 |
5.3.1 常规冬小麦/夏玉米植物根主要吸收土壤水层次的确定 |
5.3.2 常规冬小麦/夏玉米根系吸水来源的混合比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雨养夏玉米农田蒸散发的分割及多年耗水特征分析 |
6.1 基于AquaCrop的农田作物水分生长模型分割农田蒸散通量 |
6.1.1 模型的参数化 |
6.1.2 模型的校正与验证 |
6.1.3 模型的应用 |
6.2 基于同位素质量守恒法分割农田蒸散通量 |
6.3 AquaCrop和IMB模型区分蒸发和蒸腾量的比较 |
6.4 夏玉米多年耗水结构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2 选题依据 |
1.2 工作内容及研究方法 |
1.2.1 工作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完成工作量及研究进展 |
1.3.1 完成工作量 |
1.3.2 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深部结构特征 |
2.1.3 区域构造演化 |
2.2 铜陵矿集区 |
2.2.1 地壳结构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地层 |
2.2.4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
第三章 矿集区岩浆岩与岩浆作用 |
3.1 岩浆岩研究现状 |
3.2 岩浆岩时空分布 |
3.2.1 岩体空间分布 |
3.2.2 岩石形成年龄 |
3.3 岩浆岩矿物组成和岩石化学特征 |
3.3.1 岩石矿物组成特征及岩石种属 |
3.3.2 岩石化学成分特征及岩石系列 |
3.4 岩浆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4.1 微量元素 |
3.4.2 稀土元素 |
3.5 岩浆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3.5.1 Sr-Nd同位素 |
3.5.2 O同位素 |
3.5.3 Pb同位素 |
3.6 深部岩浆动力学过程及成岩机制 |
3.6.1 岩浆起源 |
3.6.2 岩浆演化 |
3.6.3 成岩大地构造背景 |
3.6.4 成岩动力学过程 |
3.7 小结 |
第四章 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 |
4.1 矿床时空分布 |
4.1.1 矿床空间分布 |
4.1.2 矿床时间分布 |
4.2 矿床成因类型 |
4.3 矿田地质特征 |
4.3.1 铜官山矿田 |
4.3.2 狮子山矿田 |
4.3.3 新桥矿田 |
4.3.4 凤凰山矿田 |
4.3.5 沙滩角矿田 |
4.4 小结 |
第五章 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地质 |
5.1 矿田地质概况 |
5.1.1 地层 |
5.1.2 构造 |
5.1.3 岩浆岩 |
5.1.4 矿床 |
5.2 矿床地质特征 |
5.2.1 包村金(铜)矿床 |
5.2.2 朝山金矿床 |
5.2.3 鸡冠石银(金)矿床 |
5.2.4 东狮子山铜(金)矿床 |
5.2.5 西狮子山铜(金)矿床 |
5.2.6 老鸦岭铜(钼)矿床 |
5.2.7 大团山铜(金)矿床 |
5.2.8 花树坡铜(金)矿床 |
5.2.9 胡村铜(钼)矿床 |
5.2.10 冬瓜山铜(金)矿床 |
5.3 小结 |
第六章 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 |
6.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6.1.1 流体包裹体样品采集和实验 |
6.1.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6.1.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 |
6.1.4 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 |
6.1.5 成矿流体热力学参数的确定 |
6.1.6 铜和金的络合物形式及相关热力学计算 |
6.1.7 铜和金迁移和沉淀的热力学分析 |
6.1.8 小结 |
6.2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6.2.1 氢-氧同位素 |
6.2.2 硫同位素 |
6.2.3 铅同位素 |
6.2.4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表 |
(5)国内人骨碳氮稳定同位素考古学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人骨稳定同位素原理和方法 |
2.1 稳定同位素基本原理 |
2.1.1 稳定同位素 |
2.1.2 稳定同位素的表示符号 |
2.1.3 C稳定同位素 |
2.1.4 N稳定同位素 |
2.2 样品选取 |
2.3 骨骼污染及鉴定 |
2.4 实验方法 |
2.4.1 骨胶原的提取 |
2.4.2 羟磷灰石的提取 |
2.5 数据的处理与呈现 |
第三章 国内人骨稳定同位素研究进展 |
3.1 新石器时代中期人骨稳定同位素研究 |
3.2 新石器时代晚期人骨稳定同位素研究 |
3.2.1 中原地区 |
3.2.2 海岱地区 |
3.2.3 南方地区 |
3.2.4 北方其他地区 |
3.3 新石器时代末期人骨稳定同位素研究 |
3.4 青铜时代人骨稳定同位素研究 |
3.4.1 夏代人骨稳定同位素 |
3.4.2 商代人骨稳定同位素研究 |
3.4.3 两周时期人骨稳定同位素研究 |
3.5 汉代人骨稳定同位素研究 |
3.6 鲜卑族人骨稳定同位素研究 |
3.7 新疆地区人骨稳定同位素研究 |
第四章 国内人骨稳定同位素研究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
4.1 我国人骨稳定同位素研究的特点 |
4.2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鼎湖山典型森林水文过程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水文研究进展 |
1.2.2 氢氧稳定同位素在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3 科学问题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点 |
2.1.3 土壤特征 |
2.1.4 植物群落特征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选择和设置 |
2.2.2 土壤结构调查 |
2.2.3 土壤含水量测定 |
2.2.4 植物群落结构调查 |
2.2.5 植物根系分布调查 |
2.2.6 气象因子观测 |
2.2.7 同位素样品采集 |
2.2.8 样品预处理和氢氧同位素测定 |
2.2.9 降水对各层土壤水贡献率计算 |
2.2.10 植物对该次降水的利用率计算 |
2.2.11 水汽来源模型 |
2.2.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大气降水 δD和 δ~(18)O、日降水量随采样时间的动态变化 |
3.3.2 大气降水 δD和 δ~(18)O特征 |
3.3.3 大气降水氘过量(d)的季节变化 |
3.3.4 降水 δD与 δ~(18)O的温度效应 |
3.3.5 降水 δD与 δ~(18)O的降水量效应 |
3.3.6 降水水汽来源轨迹模拟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土壤水 δD和 δ~(18)O的关系 |
4.3.2 土壤含水量随采样天数的动态变化 |
4.3.3 土壤水 δD随采样天数的动态变化 |
4.3.4 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 |
4.3.5 降水 δD在土壤剖面的垂直迁移运动 |
4.3.6 降水对各层土壤水的贡献率 |
4.4 讨论 |
4.4.1 土壤水分来源 |
4.4.2 土壤水 δD时空动态变化 |
4.4.3 降水对各层土壤水的贡献率 |
4.5 小结 |
第五章 植物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植物水 δD和 δ~(18)O相关关系 |
5.3.2 植物水 δD随采样天数的动态变化 |
5.3.3 优势植物水分来源 |
5.3.4 植物根系垂直分布 |
5.3.5 植物对该次降水的利用率 |
5.4 讨论 |
5.4.1 植物水分来源 |
5.4.2 植物对一次性降水的利用率 |
5.4.3 植物水分利用策略与根系分布 |
5.5 小结 |
第六章 地表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降水 δD(δ~(18)O)和地表水 δD(δ~(18)O)的关系 |
6.3.2 降水 δD(δ~(18)O)与地表水 δD(δ~(18)O)值和降水量随时间动态变化 |
6.3.3 不同降水条件下地表水 δD对降水 δD的响应 |
6.3.4 地表水 δD和土壤水 δD的关系 |
6.3.5 地表水 δD和植物水 δD的关系 |
6.3.6 地表水 δD和浅层地下水 δD的关系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各水体转化关系 |
7.1 引言 |
7.2 研究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各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
7.3.2 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 |
7.3.3 大气降水-土壤水-植物水转化关系 |
7.4 讨论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黄土塬区深剖面土壤水分特征及其补给地下水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研究进展 |
1.2.2 氢氧稳定同位素在流域水循环中的应用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土壤水分测定 |
2.2.2 环境同位素水样采集 |
2.2.3 水样的环境同位素分析 |
2.2.4 数据处理及制图 |
2.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3.1 研究目的 |
2.3.2 研究内容 |
2.3.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黄土塬区深剖面土壤水资源调查 |
3.1 深剖面土壤物理性质 |
3.1.1 土壤质地 |
3.1.2 田间持水量和萎蔫湿度 |
3.1.3 土壤容重 |
3.2 深剖面土壤水资源状况 |
3.2.1 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 |
3.2.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资源比较 |
3.2.3 土壤水分有效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土塬区深剖面土壤干层研究 |
4.1 土壤干层起始形成深度-降水入渗深度 |
4.2 土壤干层的下界深度 |
4.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干层状况 |
4.3.1 土壤干层的动态发育特征 |
4.3.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干层特征 |
4.4 土壤干层的分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土塬区深剖面土壤水分动态特征 |
5.1 长武塬区降水量及水面蒸发量 |
5.2 土壤水分垂直变化 |
5.2.1 土壤水分剖面动态变化 |
5.2.2 土壤水分垂直变化层次划分 |
5.2.3 可变层土壤水分垂直变化 |
5.3 土壤水分时间变化特征 |
5.3.1 0~15m土层土壤储水量时间变化 |
5.3.2 不同土层土壤水分时间变化 |
5.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深层土壤水分的长期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量平衡特征 |
6.1 休闲地土壤水量平衡分析 |
6.2 农田土壤水量平衡分析 |
6.2.1 年时段农田水量平衡特征 |
6.2.2 作物生育期农田水量平衡特征 |
6.3 苹果林地土壤水量平衡分析 |
6.3.1 年时段苹果林地水量平衡特征 |
6.3.2 苹果生育期苹果林地水量平衡特征 |
6.4 苜蓿草地土壤水量平衡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黄土塬区地下水补给过程研究 |
7.1 大气降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 |
7.1.1 长武塬区大气降水线 |
7.1.2 氘盈余 |
7.1.3 降水同位素组成的变化特征 |
7.2 土壤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 |
7.2.1 总体特征 |
7.2.2 土壤水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 |
7.3 地下水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 |
7.3.1 井水和泉水中稳定同位素总体特征 |
7.3.2 井水和泉水中氢氧同位素组成的时间变化特征 |
7.4 黄土塬区降水-土壤水-地下水转换关系 |
7.4.1 降水-土壤水 |
7.4.2 地下水补给过程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深剖面土壤水资源及土壤干燥化 |
8.1.2 深剖面土壤水分动态特征 |
8.1.3 土壤水量平衡土体深度 |
8.1.4 稳定同位素在黄土塬区水体转换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
8.2 研究展望 |
8.2.1 进一步深化研究该区深层土壤水分特征 |
8.2.2 加强对深层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研究 |
8.2.3 进一步利用环境同位素技术研究区域水体转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8)北京山区典型树种水分利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1 稳定同位素基础理论 |
1.1.1 稳定同位素的基础理论 |
1.1.2 稳定同位素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
1.2 稳定同位素在森林生态系统水分循环过程中的应用 |
1.2.1 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 |
1.2.2 土壤水分稳定同位素特征 |
1.2.3 利用稳定同位素确定植物的水分来源 |
1.2.4 不同生境条件下植物水分来源的研究 |
1.2.5 植物对不同降水量级的响应 |
1.2.6 根系水力再分配 |
1.2.7 植物适应干旱的生理生态学机制 |
1.3 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
1.3.1 存在问题 |
1.3.2 发展方向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北京山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土壤特征 |
2.1.5 水文特征 |
2.1.6 植被特征 |
2.1.7 森林资源概况 |
2.2 鹫峰实习林场概况 |
2.2.1 区域位置 |
2.2.2 土壤和地质地貌 |
2.2.3 气候和水文 |
2.2.4 森林植被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0 主要研究内容 |
3.1 技术路线 |
3.2 试验设计 |
3.3 研究方法 |
3.3.1 试验地设置情况 |
3.3.2 监测项目与方法 |
3.4 研究方法 |
3.4.1 直观法 |
3.4.2 多元混合模型方法 |
3.4.3 三角坐标变换法 |
3.4.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4 水分循环中不同水体同位素特征分析 |
4.1 降水分布特征 |
4.2 大气降水同位素特征分析 |
4.2.1 大气降水中D和~(18)O含量特征 |
4.2.2 大气降水线 |
4.2.3 降水氘盈余的变化与水汽来源推导 |
4.2.4 降水同位素组成与降雨量、温度、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 |
4.2.5 典型次降雨过程同位素特征的变化 |
4.3 降水再分配过程中稳定同位素特征的变化 |
4.3.1 降水与林冠穿透水D和~(18)O的关系 |
4.3.2 降水与林冠穿透水差值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 |
4.3.3 降水与树干流δ~(18)O之间的关系 |
4.4 土壤水分同位素特征分析 |
4.4.1 土壤水分的年内动态变化 |
4.4.2 林分土壤水分δ~(18)O的季节变化 |
4.4.3 土壤水分δ~(18)O对降水的响应 |
4.5 地下水△~(18)O的变化分析 |
4.6 不同水体同位素特征及其关系 |
4.6.1 降水-土壤水-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及其关系 |
4.6.2 降水-土壤水-植物莲干水分同位素特征及其关系 |
4.7 小结 |
5 典型树种水分利用模式 |
5.1 植物茎干水与不同水源的稳定同位素年内不同生长期的变化 |
5.1.1 干旱前期植物茎水氧稳定同位素与土壤水氧同位素的关系 |
5.1.2 干旱中期植物莲水氧稳定同位素与土壤水氧同位素的关系 |
5.1.3 干早末期茎干水氧稳定同位素与土壤水氧同位素的关系 |
5.1.4 雨季植物茎水氧稳定同位素与土壤水氧同位素的关系 |
5.1.5 侧柏和栓皮栎水分利用来源总结与对比分析 |
5.2 不同土壤层次对植物水分利用的贡献率 |
5.2.1 利用Iso-source确定不同土层对水分利用的贡献率 |
5.2.2 量化不同土层对树种水分利用的贡献量 |
5.3 不同生长期两树种对降水的响应 |
5.3.1 雨季雨后侧柏和栓皮栎的水分利用 |
5.3.2 旱季雨后侧柏和栓皮栎的水分利用 |
5.4 地下水与植物水分利用来源 |
5.5 小结 |
6 典型树种生理生态特征分析 |
6.1 树干液流及环境因子在不同生长期的动态变化 |
6.1.1 侧柏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6.1.2 栓皮栎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6.2 叶片水势在不同生长期的动态变化 |
6.2.1 侧柏和栓皮栎叶片水势日变化特征分析 |
6.2.2 侧柏和栓皮栎叶片水势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
6.2.3 侧柏和栓皮栎叶片水势对比分析 |
6.3 叶片气孔导度规律分析 |
6.3.1 叶片气孔导度日变化规律 |
6.3.2 侧柏叶片气孔导度的季节变化 |
6.4 根系分布规律 |
6.5 小结 |
7 典型树种水分利用模式的生理生态特征响应 |
7.1 典型树种水分利用模式与平均树干液流速率之间的关系 |
7.1.1 莲干水分同位素特征与平均树干液流的关系 |
7.1.2 茎干水分同位素特征与平均树干液流之间关系分析 |
7.1.3 茎干水分同位素特征与平均树干液流关系差异性分析 |
7.2 典型树种水分利用模式与叶片水势之间的关系 |
7.2.1 侧柏茎干水分同位素特征与其对应黎明叶片水势之间的关系 |
7.2.2 栓皮栎茎干水分同位素特征与其对应黎明叶片水势之间的关系 |
7.3 典型树种水分利用模式与根系分布、土壤水分含量之间的关系 |
7.3.1 土壤水分含量、根系分布和土壤水分贡献率投点分布区域 |
7.3.2 干早期水分利用主导因素分析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在读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鄂东南-赣西北矽卡岩铜金成矿作用研究 ——以九瑞丰山矿田和城门山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矿物缩写 |
1 绪论 |
1.1 赋存于碳酸盐岩中金矿化 |
1.1.1 研究现状 |
1.1.2 丰山矿田 |
1.2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层控型矿体 |
1.2.1 不同矿床类型的特征总结 |
1.2.1.1 喷流沉积矿床 |
1.2.1.2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 |
1.2.1.3 Manto交代型矿体 |
1.3 稀散金属 |
1.3.1 定义和研究意义 |
1.3.2 长江中下游稀散金属分布情况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计划 |
1.4.2 计划实施及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演化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九瑞矿集区 |
3 丰山矿田脉状金矿化成因研究 |
3.1 矿区地质 |
3.1.1 矽卡岩型铜金矿床 |
3.1.2 脉状金矿床 |
3.2 矿相学特征 |
3.2.1 矽卡岩铜金矿床 |
3.2.2 脉状金矿床矿相学研究 |
3.3 碳酸盐成分 |
3.4 稳定同位素研究 |
3.4.1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 |
3.4.2 硫酸盐硫同位素研究 |
3.5 丰山矿田成矿规律及找矿意义 |
4 城门山矿区层控型矿体成因研究 |
4.1 矿区地质 |
4.1.1 地层 |
4.1.2 矿区构造 |
4.1.2.1 断裂 |
4.1.2.2 褶皱 |
4.1.3 岩浆岩 |
4.2 矿石类型 |
4.3 矿石组合及生成顺序 |
4.4 硫化物微量元素测试 |
4.4.1 黄铁矿微量元素 |
4.4.1.1 城门山矿区 |
4.4.1.2 丰山矿田鸡笼山矿床 |
4.4.1.3 黄铁矿Se/As-Co图解 |
4.4.2 闪锌矿微量元素 |
4.4.2.1 城门山矿区 |
4.4.2.2 丰山矿田鸡笼山-曹家山成矿系统 |
4.4.2.3 闪锌矿Fe/Mn-In图解 |
4.5 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测试 |
4.6 金、银、稀散金属赋存状态 |
4.7 城门山矿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意义 |
5 结论 |
5.1 主要认识 |
5.2 存在问题和下一步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青藏高原晚白垩世-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团簇同位素方法学及古高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1.2 青藏高原定量古高程研究现状 |
1.1.3 团簇同位素古温度计 |
1.2 工作量小结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柳区砾岩 |
2.1.1 柳区砾岩沉积演化 |
2.1.2 柳区砾岩沉积地层 |
2.1.3 柳区砾岩古高程研究 |
2.2 尼玛盆地和伦坡拉盆地 |
2.2.1 尼玛盆地和伦坡拉盆地构造演化 |
2.2.2 尼玛盆地和伦坡拉盆地晚沉积地层 |
2.2.3 尼玛盆地和伦坡拉盆地古高程研究 |
2.3 可可西里盆地 |
2.3.1 可可西里盆地沉积演化 |
2.3.2 可可西里盆地沉积地层 |
2.3.3 可可西里盆地古高程研究 |
3 团簇同位素方法学 |
3.1 实验样品 |
3.1.1 记录古环境演化的碳酸盐矿物 |
3.1.2 样品采集 |
3.1.3 样品挑选 |
3.1.4 样品制备 |
3.2 团簇同位素地球化学 |
3.2.1 团簇同位素术语 |
3.2.2 同位素体与温度的相关性 |
3.2.3 实验原理 |
3.2.4 实验流程 |
3.2.5 数据处理及温度计算 |
4 同位素分析结果 |
4.1 传统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 |
4.2 团簇同位素分析结果 |
4.2.1 团簇同位素结果 |
4.2.2 误差分析 |
4.2.3 团簇同位素温度可靠性分析 |
4.2.4 团簇同位素温度季节性分析 |
5 柳区砾岩埋藏和古高程演化 |
5.1 柳区砾岩沉积相分析 |
5.2 柳区砾岩的埋藏及剥露 |
5.2.1 团簇同位素温度评估 |
5.2.2 温度改造机制 |
5.2.3 柳区砾岩的埋藏深度 |
5.3 柳区砾岩及喜马拉雅地区古高程 |
5.3.1 柳区砾岩古高程 |
5.3.2 柳区砾岩及周边区域的沉积演化史 |
5.4 小结 |
6 尼玛盆地和伦坡拉盆地古高程演化 |
6.1 沉积相分析 |
6.1.1 尼玛盆地竟柱山组沉积时代及相分析 |
6.1.2 伦坡拉盆地阿布山组沉积时代及相分析 |
6.2 青藏高原中部古高程 |
6.2.1 团簇同位素温度评估 |
6.2.2 团簇同位素古高程 |
6.2.3 氧同位素古高程 |
6.3 小结 |
7 可可西里盆地埋藏和古高程演化 |
7.1 可可西里风火山群的埋藏 |
7.1.1 团簇同位素温度评估 |
7.1.2 温度改造机制 |
7.1.3 风火山群埋藏演化 |
7.2 可可西里盆地古高程演化 |
7.2.1 可可西里盆地风火山群古高程 |
7.2.2 可可西里盆地雅西错群古高程 |
7.3 小结 |
8 青藏高原古高程演化 |
8.1 青藏高原南部古高程演化 |
8.2 青藏高原中部古高程演化 |
8.3 青藏高原北部古高程演化 |
8.4 小结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四、五、稳定同位素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地区金矿床时空演化、矿床成因及成矿构造背景[D]. 唐克非. 中国地质大学, 2014(02)
-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J].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3]土壤作物系统中水分及其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动态与农田耗水特征[D]. 王晶晶.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4]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D]. 楼金伟.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5)
- [5]国内人骨碳氮稳定同位素考古学研究述评[D]. 陈松涛. 山东大学, 2014(01)
- [6]鼎湖山典型森林水文过程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D]. 高德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01)
- [7]黄土塬区深剖面土壤水分特征及其补给地下水过程研究[D]. 程立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3(10)
- [8]北京山区典型树种水分利用机制研究[D]. 邓文平.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 [9]鄂东南-赣西北矽卡岩铜金成矿作用研究 ——以九瑞丰山矿田和城门山矿区为例[D]. 韩颖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10]青藏高原晚白垩世-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团簇同位素方法学及古高程研究[D]. 宁子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