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孕育过程中的混沌特征

大地震孕育过程中的混沌特征

一、大地震孕育过程中的浑沌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王茜茜[1](2021)在《基于BK地震模型的网络谣言传播模型研究》文中认为

周硕愚,江在森,申重阳,吴云,张燕[2](2019)在《地震预报的科学哲学与方法论探索——50年回眸与前瞻》文中研究说明地震预报是具高度复杂性的世界科学难题。以我国50余年实践中的问题为导向,以其揭示的自然现象为依托,从科学哲学及方法论视角,回顾经验归纳、还原论动力学、归纳-演绎和复杂动力系统等方法。通过汶川、唐山等震例探讨认识论因素在预测预报中的重要作用。进入地球系统科学新时期,建议以大陆变形复杂动力系统演化及其地震行为、经验与数值预测桥梁的图像(斑图)动力学作为地震预报的自然观和方法论。它们虽不完善,但更贴近大自然的整体性、进化性和非线性本质,又能包容连接多种思路与方法;既具前瞻性,又具可操作性;地震具可预测性,又具预测的不完全确定性;预测→预报→减轻灾害尚存在颇大的可创新空间。

段永建[3](2019)在《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研究》文中认为回溯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学历史长河,河南作家留下了他们浓墨重彩的华丽篇章,从古代文学的老子、庄子、韩非子、李斯、张衡、杜甫、白居易、韩愈、刘禹锡、李贺、李商隐、谢灵运、干宝等文坛翘楚到现代文学的师陀、徐玉诺、赵清阁、尚钺、于赓虞、曹靖华、南丁等着名作家,可以说他们都以自身的文学才华和创作业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尽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迁移等因素不是文学由盛转衰的唯一原因,但是其对文学的重要影响则不言而喻。从宋代到民国结束这一时期,河南文学从古代的鼎盛繁荣逐步走向式微的不争事实,既是对上述观点的有力佐证,又是河南文学从南宋之后逐渐衰落的真实自况。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代河南文学又逐渐走向复兴,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以姚雪垠、李凖、魏巍、宗璞、阎连科、刘震云、周大新、李佩甫、二月河、刘庆邦、朱秀海、柳建伟、李洱、墨白、张宇、田中禾、乔典运、邵丽、乔叶、傅爱毛等为代表的河南作家以“集团式”的爆发态势呈现于当代文坛,从而实现了河南文学的当代复兴和当代“中原作家群”的重新崛起,尤以为甚的是他们还创作出了以《李自成》《黄河东流去》《东方》《野葫芦引》《炸裂志》《一句顶一万句》《湖光月色》《第二十幕》《羊的门》《生命册》“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神木》《花腔》《疼痛与抚摸》《认罪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体现中原生活特色、彰显中原人文传统、歌颂中原悠久历史、弘扬中原博大文化、形塑中原历史变迁、抨击中原精神糟粕等主要特征的作品,这些作品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纵观当代“中原作家群”这些代表性作品,它们书写的一个主要向度就是借助于灾难对中原的现实生活、悠久历史、文化传统、风情民俗、精神疽痈等予以再现与反思。“灾难”指的是因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苦难,其主要内容既包括了诸种灾难给社会和人们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同时又涵盖了灾难给罹受者乃至整个国家、民族和社会所形成的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与心理暗影。毋庸置疑,从古至今,人类文明的发展无不伴随着地震、旱灾、火灾、洪水、战争、瘟疫、疾病、海啸、飓风等各种灾难的发生,一部文明史,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一部人类对各种灾难的承受史与抗争史。而河南西高东低的地势,横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与穿境而过的黄河与淮河,“得中原者得天下”的政权争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军阀混战,好大喜功、唯上跟风、“官本位”、浮夸虚荣、奴性意识等思想痼疾的“合力”效用,注定了河南在历史上是一个灾难频仍的“重灾区”。尤其是20世纪的河南,在中原历史上更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争不断、民不聊生、“水、旱、蝗、汤”、饥馑灾荒等各种灾难赓续不断的“黄金时代”。更为重要的是在抗衡灾难的过程中,不仅会产生无数救民众于水火的英雄,彰显人道主义的普世情怀,而且人的命运也会因灾难的突然降临而发生跌宕起伏的变化和意想不到的“翻转”,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会也会借助于灾难“装置”而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文学作为反映、记录与艺术再现社会现实生活的重要艺术载体,自然不会放弃对灾难母题的关注与书写,所以,灾难频仍的社会现实语境和层出不穷的“灾难故事”,就顺理成章成为当代“中原作家群”的书写重镇与开掘不尽的丰富宝藏。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当代“中原作家群”大多出生于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他们不仅长期受中原文化的影响熏陶,对中原的风土民情熟稔于胸,而且更是对中原的各种灾难要么耳濡目染、要么感同身受、要么侧身其中,“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正是籍于此,魏巍在《东方》《地球上的红飘带》中对抗美援朝战争和红军长征的书写,李凖在《黄河东流去》中对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所引发大水灾场景的刻画,宗璞在《野葫芦引》中对西南联大因战乱而南迁岁月的回眸,阎连科在《丁庄梦》中对艾滋病爆发的生动再现与深刻反思,刘震云在《温故一九四二》中对1941—1943年中原大饥荒的逼真还原与真实描摹,周大新在《安魂》中对儿子病逝悲痛之情的自然流露,刘庆邦在《红煤》《走窑汉》《神木》等作品中对矿难之后人性撕裂的生动揭示,张一弓在《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对“三年自然灾害”的深刻反思、朱秀海在《穿越死亡》《音乐会》等作品中对战争中人之生命的尊重和死亡意义的着力探勘,柳建伟在《SARS危机》中对SARS病毒爆发给人们生活和心态所带来变化的显影……都为当代文坛呈现出独具中原特色的“灾难风景”,这些作品为当代文坛的灾难书写乃至当代文学的繁荣都做出了突出贡献。论文在结构上分为导论、上篇、下篇和结论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分别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概念厘定、选题缘由、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和创新价值;上篇主要围绕着灾难母题的生成流变、主题向度、叙事模式等内容进行综合性研究。第一章主要论述了灾难母题之所以生成的“中原场域”,即灾难母题生成的自然因素和人文环境、灾难母题叙事的文学传统,以及当代“中原作家群”创作主体和灾难母题叙事之间的互文指涉关系;第二章主要论述了灾难母题的叙事流变。本章认为当代“中原作家群”的灾难母题叙事共分为三个时间阶段,且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叙事特征。具言之即1949—1978年之间的秉笔直书与人定胜天,1978—2000年之间的多元杂糅与文化反思,2000—2015年之间的日常叙事与生态建构,这种流变体现出当代“中原作家群”的灾难母题创作直面现实、紧贴时代与深刻表现社会生活细部特征的鲜明特色;第三章主要从主题思想的角度对灾难母题叙事中所蕴含的跌宕起伏的命运主题、抗衡灾难的英雄主题、意蕴丰富的人道主义主题以及中原文化反思主题等内容进行了论述;第四章主要从灾难母题的艺术建构角度进行论述,通过对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叙事的爬梳与分析,认为其灾难母题叙事主要呈现出三种基本叙事模式,即写实型叙事模式、象征型叙事模式和文化反思型叙事模式,不同叙事模式类型的建构体现出当代“中原作家群”在灾难母题创作上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论文下篇主要围绕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天灾、战争、疾病、矿难等四个灾难母题个案予以分析探讨。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当代“中原作家群”笔下的天灾母题,具体对天灾母题书写中的现实向度、饥饿表征以及天灾母题形成中的“人祸”因素进行探析;第六章指出“得中原者得天下”的中原地区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故而战争母题成为当代“中原作家群”书写的重镇。本章分别从战争母题的主题嬗变、U型结构、英雄原型、诗学阐释等角度对战争母题予以了论述;第七章从疾病母题的生成语境与类型建构、疾病母题的隐喻象征和诗学价值等方面对疾病母题进行了论述;第八章分别从矿难母题的文学传统、欲望化叙事和矿难母题所蕴含的悲情与崇高等方面对矿难予以了论述;结语部分再次对当代“中原作家群”笔下灾难母题叙事的形成原因、主旨意蕴、创作流变、叙事模式等内容予以归纳、总结与分析。当代“中原作家群”对灾难母题的文学书写、对灾难历史的再现重塑、对灾难内涵的深度挖掘、对灾难中人性嬗变的形象刻画、对灾难发生原因的深刻反思,不仅形塑出中原人在各种灾难面前所具有的抗衡灾难的韧性与顽强生命力,而且同时还大多从历史与文化的畛域出发,在自然性、人性和文化的视阈融通中,谋求灾难母题叙事的丰厚意蕴与艺术上的创新嬗变,以及对中原民众在抗衡灾难中所表现出来的善良质朴、吃苦耐劳、忍辱负重、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大爱无疆等美好品性的颂扬,对灾难中表现出的唯上跟风、虚荣浮夸、官本位、好大喜功、“侉子性”“泥性”等精神痈疽予以批驳。当代“中原作家群”的灾难母题叙事进一步丰富与拓展了当代文学灾难母题表现的精神向度与审美追求。再言之,当代“中原作家群”笔下的灾难无论是自然的、社会的、有形的、无形的、肉体的还是精神的等等,尽管它们的表现形式各样,危害程度不一,但它们基本上都是中国各种灾难现实生活的折射与缩影,这些灾难既是国家民族之殇,又是灾难罹受者的个人之痛,而作品中人物在灾难中的遭际与命运变迁,也是千千万万中国普通民众真实命运的生动写照与形象再现。探究灾难母题的文学创作,不是为了借助灾难“逆光飞翔”,更不是为了单纯怀念已逝灾难的惨烈与苦痛,而是要透过灾难的发生,在痛定思痛之后去思考与感悟在灾难中人之命运的瞬间“翻转”,在灾难中人们内心撕裂的痛楚,在灾难中救民众于水火英雄的闪光,在灾难中人之所体现出来的生命尊严,进而考量在灾难“生死场”中人们在身处绝境之时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修复灾难给我们所造成的精神创伤。更为重要的是在无数次抗击灾难中所形成中自强不息、患难与共、团结互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等抗衡灾难的精神,将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被永远保存、继承和发扬下去。所以,灾难母题叙事既要表象出抗衡自然灾难的豪情与信心,更要体现出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既要有对人为灾难的记录与再现,更要有对灾难发生原因及其悲剧后果的悲悯与反思,而此,才是灾难母题叙事的真正倚重与研究价值之所在。

王嘉悦[4](2016)在《中国灾难文学及其流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灾难文学在学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所述的灾难文学,是把灾难划定在自然变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这一范围之内来进行研究的。究其本质来说,亦可以称为“灾害”文学。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模式的中华民族自古就与自然环境和条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然变迁对中华大地上绵延生息的华夏民族生产生活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这种影响造成中国文学从远古时期的神话叙事中就已经有了对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书写。灾难文学来源于灾难历史和灾难意识,植根于中华民族历史之中的灾难意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伴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文化、政治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从神话叙事中两种截然相反的灾难意识——对自然灾难的战无不胜和对自然抗争失败的恐惧开始,到当代文学中生态意识的出现,体现在灾难文学叙事中的灾难意识不断复杂的变化。本文将类同的灾难意识汇总以便更清晰的对灾难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灾难意识进行分类。首先是围绕着人与自然相抗争的成功与否产生了中华民族最初的灾难意识。这种灾难意识随着人类对自然世界越来越客观的认识,逐渐生成了人类面对自然灾难的无奈、恐惧和屈服。而在一些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主要受政治因素影响,针对自然灾难所进行的文学书写中所体现的灾难意识,也曾一度出现对人类可以战胜自然的乐观主义,以及极端的“人定胜天”情结的产生。同时,政治意识也促成灾难意识的变异,在一定历史时期中,人类对自然灾难的态度往往夹杂着对政治的倾向性意识。灾难意识的变异不只局限在政治范畴,随着人类对自然有了更客观的认识,现代化带给人类对城市化进程的恐慌、对生活压力的焦虑,也都被倾注在人类的灾难意识当中。随着“人类中心主义”的淡化,人类与自然之间达到了更为平等或平衡的状态。于是,在灾难意识中也渗入了生态意识的萌芽。每个灾难意识的确立,都意味着一个全新灾难叙事中心的产生。从远古时期,围绕人与自然关系的神话书写,到先秦至两汉时期散文中对自然认识的深化和诗化,充满人文色彩的灾难意识贯穿于整个传统社会的诗文之中。这种诗文较少围绕着对自然界的科学理解进行书写,而更多的是体现了对皇权的拥护和对农事的关心。明清小说出现以后,灾难文学写作的叙事中心更趋向于对自然灾难完整的描述。进入近代以后,随着人们对自然和灾难认识的科学性的增强和阶级意识的确立之后,灾难文学书写的叙事中心也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刻。本文将这些叙事中心归结为三类:第一,以对自然灾难下劳苦大众的同情和对残酷现实社会的控诉为主要叙事中心。第二,以表达对执政当局的不满为主要叙事中心。第三,以歌颂革命根据地政府破除迷信、生产自救,积极带领当地群众防救自然灾难为主要叙事中心。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当代灾难文学书写在“文革”前与“文革”后形成了两个反差较大的叙事中心:一个是在“文革”前,以拥护党的政策为主的叙事中心,这实则是对民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灾难叙事中心的延续;另一个是在“文革”后,以唤起民族记忆和个人意识为主的灾难叙事中心。应该说,后者是对中国文学在灾难书写上的弥补。通过对灾难文学书写中所体现出的灾难意识及其叙事中心进行梳理,可以发现中国对灾难文学审美维度的构建,也是明晰灾难文学中所应体现什么样的灾难意识、又该围绕什么样的叙事中心来展开等问题的最佳途径。本文认为灾难的文学化应具备四种审美特质:首先,灾难带给人类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恐惧,灾难意识正是产生这种恐惧之美中;其次,人与自然相对抗所产生了悲剧之美;再次,在悲剧产生之时,人在对抗自然之力所显示出的伟大创举又具有了崇高之美;最后,在灾难过后,人类对自己家园的重建又显示出了回乡之美。悲剧之美是这四者中的重中之重,并且在其它三重审美意识中也都会对悲剧意识有所体现。中国灾难文学在对悲剧意识的展现中与起源于西方文学中的宗教性悲剧是不同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中国灾难文学的书写对审美维度的构建应至少基于以下五个特点:1、要重视对悲剧意识的体现;2、要在灾难文学书写中树立起灾难意识;3、要重视生命,展现出对生命意识的关注;4、要勇敢面对自然灾难的残酷,要有直面意识;5、要体现出灾难文学抚慰人类灾后心灵的疗伤作用。任何未来对策和预判都往往是苍白无力的。对灾难文学未来写作走向的预判也同样如此。但作为一种与人类和民族生活、生命休戚相关的当代文学叙事,又必须对中国当代灾难文学的走向做出基本的判断。本文认为灾难文学未来发展首先出现的应该就是生态意识的介入。生态文学与灾难文学将产生大面积的交集,这对灾难文学自身写作是一种冲击也是一种补充,是符合人类世界对生态环境越来越关注的时代氛围的。之后对自然灾难进行书写也会有科幻色彩的介入,这是展示灾难文学所具备的生态意识最好的一种形式。此外,深度书写同样是灾难文学急需的书写形式。它要求当代灾难文学不能只停留在将民族记忆转化为人文记忆这一层面上,也不能停留在即时性情感的抒发和苦难与不幸的描述上。灾难文学的书写需要具有更丰富的审美维度,同时也应该向时间的纵向和空间的横向做更多的延伸。灾难文学还可能揉入某种“新世纪福音”式的宗教哲思情怀,在拯救人类于“末日情结”之中进行安抚和疏导。灾难文学也要面对读图时代的冲击,在展现出文字与图像相抗衡的自身长处的同时,在形式上也会更加多样。

曹珂[5](2016)在《山地城市设计的地域适应性理论与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地城镇所处环境区别于平原地区的最大不同在于其所处山地地形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历史文脉独特。具体来说,复杂的地形造就了地貌高程差距、自然山脉与河流水体分布等情况,还进一步影响到山地城镇的地质、气候、生物以及水环境特征,使山地城镇的生态环境较平原城镇而言更加脆弱。此外,在独特地形与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山地城镇的历史文脉也呈现出与平原城镇截然不同的特征。“适应性”理念作为一种自然界生物为求生存发展,顺应环境自发变化的基本生物现象其概念最早源自西方生物学界。20世纪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城乡规划学领域一些专家、学者意识到作为人类活动产物的城市、人工环境与其所处自然环境的相互适应关系,将适应性观念引入对城市形态与人工环境的分析中,形成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作为一种系统的、共生的和动态的思维方式,适应性理念更多的是将研究对象与其环境共同看做一个整体,从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系统的去对待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这与山地城市设计在过程分析、策略选择、方法制定等阶段所需考虑的问题基本一致。文章从适应性的典型模式入手,对既有山地城市设计方法进行全新的归纳、总结,试图为我国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文脉的持续发展打开新的视野。通过全文的分析,文章建构出基于地域适应性的山地城市设计理论,从理论研究层面创新了适应性思维的三种典型模式,即从动适应、协动适应和能动适应在山地城市设计中的运用。在该方法指导下,文章进一步通过对山地城市地域性影响因素以及山地城市设计要素的梳理,从与“地形”、“环境”、“文脉”三个方面的适应出发,将山地城市设计方法归纳为“顺、用、改,防、调、解,保、承、扬”九种具体操作方法,使地域适应性理论能够应用到山地城市设计中,更具现实意义。从研究内容来看,文章主体部分共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论题的提出;第二章“传统山地城镇建设实践与思想”是对东西方山地城镇建设的实践与理论发展的总结;第三章“山地城市设计与建设现状问题剖析”是对现代山地城市建设与设计现状问题的反思;第四章“山地城市设计的地域适应性理论建构”是全文研究理论框架的建构;第五、六、七章节“契合地形的山地城镇适应性设计方法”、“兼顾环境的山地城镇适应性设计方法”与“传承文脉的山地城镇适应性设计方法”则是针对山地城镇所处地形、环境和空间文脉方面提出适应性的设计方法;最后,第八章“结语”则是梳理全文的研究思路,总结研究的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的地方,为以后的继续研究提供方向。

刘驰[6](2016)在《当代旧体诗词研究》文中提出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以来,白话新文学日益繁荣,并逐渐占据文坛的主流地位,旧体诗词的地位则一落千丈,并逐渐被文学史排斥在主流话语之外,但其创作却从未中断,尤其是文革以来,随着各级诗词学会及其刊物的创办、高考制度的恢复及大学内学术的繁荣、互联网的普及,各级诗词学会会员、学者诗人群体、网络诗人群体等诗人群体逐渐涌现,并形成了各自的创作特色,其中网络诗人群体新创尤大,在旧体诗词题材内容、思想意识、表现手法等方面颇有开创,并创作了一批异于古人、具有当代特色的佳作。然而,目前学术界对文革后旧体诗词的创作状况缺乏关注,较少有系统的研究论着,而这也是本文的特色之所在。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为文革后旧体诗词创作群体及创作情况的概论,将当代的诗人大致划分为各级诗词学会会员、学者诗人群、网络诗人群等三个群体,并对其创作状况进行概述。第二章对学者诗人群体的创作进行研究,重点在于个案研究。第三章对网络诗人群体的创作进行研究,梳理网络诗人“守正”、“革新”两大诗学主张,总结网络诗人在旧体诗词题材内容、思想意识、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新创,并对重要诗人作个案分析。

于栋华[7](2016)在《论中国画家性格与绘画风格的关系》文中认为绘画风格的形成是画家绘画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性格作为影响绘画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绘画风格起着潜在的心理影响。没有自我性格的绘画作品便没有生命力,最终将被历史淘汰,乃至遗忘。中国历代着名的画家在作品中大都注重自我性格的表露,从而创造了他们与众不同的绘画风格,历经中国绘画绵长的发展过程而仍旧被后人所瞩目。本文在研究中国画家性格与绘画风格的史料及借鉴性格与绘画风格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例证、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分析画家的性格与其绘画风格的关系,证明画家的性格对其绘画风格可能形成的影响,及绘画风格中隐含的画家性格因素。本文的第一章首先阐述了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目前研究的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等。第二章简述了性格、风格与绘画风格的概念,以及绘画风格对于画家成功的重要意义,并着重提出影响个人风格形成的性格因素的重要性。第三章和第四章为本文的重点,第三章分析影响画家绘画风格的性格因素如何对画家的绘画风格进行影响;第四章分析绘画的“体验生活”、“酝酿感悟”、“绘画表现”三个过程中性格的潜在性,说明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性格影响画家的选材;酝酿感悟的过程中,性格左右画家的思维形式;绘画表现的过程中,性格影响画家的审美行为;第五章对性格与绘画风格出现的不相符的现象进行辨析,说明性格的多重性与潜在的性格外露是造成外在性格与实际风格不符的主要原因。第六章得出本文的结论:性格与绘画风格的统一性;性格与绘画风格的可塑性;性格对绘画风格的潜在心理影响;性格的多重性的掩饰现象及风格与潜在的本我的性格相一致。并得出对当代画家的启示:在现代中国绘画人才济济的大潮中,不要盲目跟从潮流,而要充分挖掘自我性格对于绘画创作的有利因素,形成富有自我独特个性的绘画风格。

周筑宝,唐松花[8](2014)在《最小耗能原理与地震预测问题》文中指出本文认为最小耗能原理是一个与地震现象密切相关的自然界的普适性原理。在简要介绍该原理的基础上,对所谓"地震带"、"板内地震"、"特征地震"、"地震空区"等有关问题作了探讨,提出并详细地介绍了一条根据最小耗能原理建立地震预测、预报准则的技术路线;最后对地震的预测、预报是否可能实现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吴中海,赵根模[9](2013)在《地震预报现状及相关问题综述》文中研究指明虽然对"地震能否预报"一直存在争论,但众多大地震的震例研究表明,前兆异常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在地震孕育过程的不同阶段。国内外针对活动断裂的行为方式、大地震复发规律、活断层分段与大地震活动、大地震复发的概率预测和地震孕育过程与机理等,都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模型,促进了地震预报的发展。中国的地震预报工作现状面临地质构造与地震地质工作基础仍明显不足、中长期地震预报工作程度亟需全面提高、中短期预报衔接不够和防大震意识还相对薄弱等诸多问题。基于这一现状与快速城镇化的国情,需在坚持地震预报研究的前提下,全面做好新构造、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夯实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基础,并加强中短期预报的衔接,坚定防大震意识。同时切实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有效提高强震活动区带上的建筑物与重大工程的抗震能力,并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从而为地震预报研究提供持续发展的有利环境。

杨洁梅[10](2012)在《世纪之交的精神风景 ——贾平凹长篇小说《高老庄》的叙事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老庄》是一个关于省城大学教授高子路携新妻西夏回乡祭父的故事,时间跨度仅月余。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叙述者不断转换叙述视点,主要在西夏和子路之间来回切换。高老庄环境的熟知者子路与陌生者西夏,在聚焦同一对象、同一事件时,总是或隐或显地存在着认知上的差异,遇到来自对方的反对之声,而一方的思想也总会引起另一方的思索探究。两者之间相对互动的思想碰击场和话语交流场,实际上就是小说叙事的空间。这一空间本身构成了叙述的语境。在这个双声并存或偶尔多声并存的复杂语境中,叙述者让西夏与子路怎么看,他们又看见了什么,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无论是色彩叙事、“妻妾”叙事、神秘叙事,还是城乡叙事、古今叙事(两极叙事),从不同视点出发的讲述,都带有特定的观点。在西夏和子路不同观点的后面,隐藏的是双方不同的个人历史。但双方的叙述又殊途同归,将小说导向一个意义重大的存在性话题:通过两个主要叙述视点不停地追循精神发育的遗迹,回到个人历史、家族历史、村庄历史和民族历史的原点探寻存在的真相,寻求对个人、对高老庄、对高氏家族乃至对整个汉民族的解释,以及高氏家族、高老庄、汉民族正在被引向何方。如果从不同的视点来观照、解释同一故事中的各种事件,那么这个故事可能会在不断展开的细节修改中,被导向各种可能。多种可能性的存在,赋予了小说开放性的意义阐释空间。一个本来简薄、单纯、流畅的回乡祭父故事,变得细密丰满、深曲涵容、混沌模糊、阻隔难读起来,生活本身的原生性和丰富性被凸显,随之增强的是小说的艺术性和耐读性。每一次重读文本,故事主干之外的芜杂叙述和文化深度都会给人带来新的感触、新的发现、新的联想和新的解读。这种贴近生活原态的混沌叙述,貌似“无序”、“无技巧”、“无结构”,实际上却是小说叙事的匠心独运之处,对刻意追求叙事形式策略的摒弃,使小说得以进入叙述的深处,以文化制衡、悖论话语、二元对立、一体两面等多条思维线索为小说编织了一个精巧复杂的深层叙事结构。这种内在叙事策略在小说中“得于心”又“应于手”,体现出一种大象无迹、大智若愚的超叙事姿态。不被评论界十分看好的主题繁杂、语义混沌、近于生活原态的《高老庄》,衣锦还乡的子路带着羞辱与愤怒逃离了他的滑铁卢,原本十分单纯而又聪明颖悟的西夏则被那里的文化堆积诱惑了,菊娃则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拨,无论是土生土长的高子路,还是外来投资的王文龙,或是见了世面又返乡的菊娃与苏红,统统是失败者,就连西夏也在这里对子路从精神到身体双向失守了;至于外来户蔡老黑,“土匪”似的欠账、赖账,还犯下绑架和打砸抢的疑罪,可以预料他头上“高老庄第一个改革家”、“优秀乡镇企业家”、“人大代表”的光环肯定很快就会消失。那么,没有一个胜利者的高老庄,能不能被超越?何时被超越?怎样被超越?数百年来生存在那里的“十有八九都姓高”、“街上满是些矮矮的男人和女人”的家族群体离现代文明还有多远?小说之外还有多少个“高老庄”散布在今日的中国大地?从语言、思想到生存方式,现代文明的列车必须承运多少“高老庄人”必然拖曳的集体性的祖辈遗产?作为文化寓言的“高老庄”和“高老庄人”,可以称为世纪之交中国内陆乡镇的某种精神符号吗?正像小说中那个深藏邪毒而无人能够识见的白云湫一样,显然还有不少值得探险与揭秘的精神区域。这一切,也许就是《高老庄》在有意无意之间献给历史和未来的一份精神礼物。《高老庄》这份当下不甚名贵的礼物之中,包藏有极为丰富的认识价值,这一价值又决定着小说未来可观的“升值”空间。

二、大地震孕育过程中的浑沌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地震孕育过程中的浑沌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2)地震预报的科学哲学与方法论探索——50年回眸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1 应用于地震预测的几种科学方法
    1.1 归纳法:震例归纳法
    1.2 演绎法:震源动力学方法
    1.3 归纳-演绎推理法:地震预报试验场
    1.4 复杂动力系统演化及其地震行为方法
    1.5 各类方法的互补与交融
2 大地震预报失败的认识论原因初探——以唐山地震、汶川地震为例
    2.1 预测发震地域的认识论因素探讨
        2.1.1 受断层成因说束缚, 忽视动力系统复杂相互作用产生的整体涌现性 (唐山震例)
        2.1.2 以在狭小时空域内的自然现象作为演绎 (预测) 此地域未来地震的大前提, 忽视地震既是地球-中国大陆变形动力系统现今演化进程中的行为, 也是变形事件之间长程关联性及其危险性指向 (汶川震例)
    2.2 预测发震时间的认识论因素探讨
        2.2.1 缺乏整体动态识别
        2.2.2 缺乏非线性动力系统进入自组织临界态 (SOC) 时响应灵敏度会显着提高的思维
    2.3 从地震预测转化为地震预报的认识论因素探讨
        2.3.1 缺乏地震是复杂动力系统演化行为的思维
        2.3.2 地震预报是在复杂自然系统与复杂社会系统交叉域中实施的一种不完全确定性的风险决策
        2.3.3 地震预报风险决策模型及其作用
3 对大陆地震预报自然观与方法论的探索
    3.1 对大陆地震预测的开拓性探索:实践、自然现象与新理论、新技术的结合
        3.1.1 地震预测整体观逐渐形成
        3.1.2 较早引入系统科学、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科学并长期坚持应用, 促进认知由感性逐渐走向理性
        3.1.3 强化信息保障:应用空间、超导、传感和数字等新技术, 实现多尺度时 (频) -空域整体动态精确测地
        3.1.4 地震科学兴起:在当代多学科前沿交叉域综合研究地震现象的科学
        3.1.5 地震模式演化趋势:由震源走向动力学系统[13]
    3.2 地震预测自然观探讨:复杂动力系统演化及其地震行为的基本观念
        3.2.1 超越还原论的整体论:大陆岩石圈复杂动力系统整体演化及其地震行为
        3.2.2 超越机械论的进化论 (活体论) :复杂动力系统自组织演化及地震-地壳形变循回
        3.2.3 超越线性论的非线性论:复杂动力系统演化及其地震行为的非线性
        3.2.4 地震并非不可预测, 地震具有可预测性
        3.2.5 地震预测不具完全确定性
    3.3 地震预测方法论探索:介于经验预测与数值预测之间的图像 (斑图) 动力学
        3.3.1 图像 (斑图) 动力学在实践中逐渐兴起
        3.3.2 大陆地震预测思路与方法:板块边界动力→区域动态场→应力应变增强集中区→活动地块边界带→孕震危险段的时空逼近
        3.3.3 地震-地壳形变循回 (seismic-crustal deformation cycle) 的图像 (斑图) 动力学方法
4 初步认知及建议
    4.1 初步认知
    4.2 建议

(3)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概念厘定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现状
    五、创新价值
上篇
    第一章 灾难母题生成的“中原场域”
        第一节 灾难母题的自然成因
        第二节 灾难母题生成的人文环境
        第三节 灾难母题的文学传统
        第四节 灾难母题与创作主体的互文指涉
    第二章 灾难母题的叙事流变
        第一节 1949—1978:秉笔直书与人定胜天
        第二节 1978—2000:多元杂糅与文化反思
        第三节 2000—2015:日常叙事与生态建构
    第三章 灾难母题的主题向度
        第一节 跌宕起伏的命运主题
        第二节 抗衡灾难的英雄主题
        第三节 意蕴丰富的人道主义主题
        第四节 中原文化的反思主题
    第四章 灾难母题的叙事模式
        第一节 写实型叙事模式
        第二节 象征型叙事模式
        第三节 荒诞型叙事模式
下篇
    第五章 天灾母题
        第一节 天灾母题的现实向度
        第二节 天灾母题的“饥饿”表征
        第三节 “人祸”的推波助澜
    第六章 战争母题
        第一节 战争母题的主题嬗变
        第二节 战争母题的U型结构
        第三节 战争母题的英雄原型
        第四节 战争母题的诗学阐释
    第七章 疾病母题
        第一节 疾病母题的生成语境与类型建构
        第二节 疾病母题的隐喻
        第三节 疾病母题的诗学价值
    第八章 矿难母题
        第一节 矿难母题的生成追溯
        第二节 矿难母题的欲望叙事
        第三节 矿难母题的悲情与崇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4)中国灾难文学及其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灾难文学的界定与属性
    二、灾难文学的写作意义
    三、灾难文学的审美维度
第一章 灾难文学叙事中心的迁移
    第一节 远古社会与神话传说
    第二节 封建社会的灾难文学叙事
        一、先秦至两汉时期散文中的灾难叙事中心
        二、古诗词中的灾难叙事中心
        三、明清小说中的灾难叙事中心
    第三节 多灾多难的现代社会与灾难文学叙事
        一、以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残酷社会的控诉为叙事中心
        二、以对执政当局的批判为叙事中心
        三、以对解放区政府的歌颂为叙事中心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灾难文学叙事
        一、“文革”以前的灾难文学以拥护党的政策为主要叙事中心
        二、“文革”以后的灾难文学以唤醒民族记忆为叙事立场
    第五节 灾难文学作品叙事中心的规模化特征
        一、以相同灾难类型为叙事中心进行的文学书写
        二、以典型灾难事件为叙事中心进行的文学书写
        三、以同一地域为叙事中心进行的文学书写
        四、以细致场景还原为叙事中心进行的文学书写
第二章 灾难文学书写中的灾难意识流变
    第一节 英雄的胜利与死亡
        一、人类与自然斗争的胜利
        二、人类与自然斗争的悲剧
        三、人类对自然灾难的无奈
        四、人类对自然灾难的屈服
    第二节“人定胜天”的自我认识
        一、解放区文艺对灾难的乐观书写
        二、阶级斗争模式下乐观情绪的延续
    第三节 灾难的变异
        一、灾难导致对政治意识形态的变异
        二、灾难导致对城市化恐慌的变异
        三、灾难导致对心理压力的变异
        四、灾难导致对悲伤情绪的变异
    第四节 生态意识的展现
第三章 灾难文学审美维度的构建
    第一节 灾难文学所具备的审美特质
        一、恐惧之美,灾难意识的演化
        二、悲剧之美,生命意识的树立
        三、崇高之美,人性光辉的闪烁
        四、回乡之美,灾后重建的渴望
    第二节 大禹治水与诺亚方舟—中西方灾难文学审美的异同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对自然灾难进行文学书写所应具有的审美维度
第四章 灾难文学叙事的前行方向
    第一节 冲突与和解——向生态文学方向的突进
    第二节 现实与虚构——科学幻想的介入
    第三节 深度书写——对“即时性”写作的避免
    第四节 新世纪的“福音”——揉入宗教哲思的救赎
    第五节 图像与文字——读图时代的冲击与突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5)山地城市设计的地域适应性理论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概念的界定
        1.2.1 地域适应性
        1.2.2 城市设计
        1.2.3 山地城市设计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城市设计研究
        1.3.2 山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1.3.3 地域性规划设计研究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传统山地城镇建设实践与思想
    2.1 国内外山地城镇建设实例分析
        2.1.1 国外山地城镇建设实践
        2.1.2 国内山地城镇建设实践
    2.2 国内外山地城镇营建理论梳理
        2.2.1 古代营建理论
        2.2.2 现代营建理论
    2.3 山地城镇建设实践与理论规律总结
        2.3.1 城镇形态的表征规律
        2.3.2 城镇营建的内在机制
    2.4 本章小结
3 山地城市设计与建设现状问题剖析
    3.1 问题表征梳理
        3.1.1 崇敬自然山水的传统遗失
        3.1.2 套用平原城市的处理方式
        3.1.3 缺乏针对性的技术规范
        3.1.4 实践过程中特色遗失、灾害频发
    3.2 问题诱因分析
        3.2.1 规模的增长
        3.2.2 目标的功利
        3.2.3 技术的进步
        3.2.4 文化的多元
    3.3 实质矛盾总结
        3.3.1 空间拓展与传统营建方式的矛盾
        3.3.2 规模增长与既有承载能力的矛盾
        3.3.3 功能更新与地域文脉传承的矛盾
    3.4 本章小结
4 山地城市设计的地域适应性理论建构
    4.1 适应性理念的发展与引介
        4.1.1 适应性的概念及其发展
        4.1.2 适应理论的核心内容
    4.2 山地城市设计要素梳理
        4.2.1 城市设计的定义与内涵
        4.2.2 相关研究中的要素总结
        4.2.3 山地城市设计要素提取
    4.3 山地地域性影响因素分析
        4.3.1 地域性的概念与内涵
        4.3.2 山地城市设计地域性影响因子提取
    4.4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山地城市设计理论
        4.4.1 山地城市设计的地域适应观
        4.4.2 典型适应思维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4.4.3 典型适应模式及其在设计中的体现
    4.5 本章小结
5 契合地形条件的山地城市设计
    5.1 顺——从动适应地形的用地、空间及交通组织
        5.1.1 因地制宜的功能布局
        5.1.2 不中规矩的形态组织
        5.1.3 随形就势的道路交通
    5.2 用——协动适应地形的景观与绿地规划
        5.2.1 因借山水的景观与视线设计
        5.2.2 量体裁衣的绿地与环境处理
    5.3 改——能动适应地形的场地与道路设计
        5.3.1 挖填平衡的场地设计
        5.3.2 截弯取直的道路优化
    5.4 本章小结
6 兼顾环境特征的山地城市设计
    6.1 防——从动适应环境的灾害防御
        6.1.1 避让灾患的用地选址
        6.1.2 疏导灾患的空间组织
        6.1.3 防治灾害的避难规划
    6.2 调——协动适应环境的宜居调节
        6.2.1 建筑布置与日照环境的调节
        6.2.2 空间组织与风环境的调节
        6.2.3 空间结构与生态环境的调节
    6.3 解——能动适应环境的容量疏解
        6.3.1 功能与空间的疏散
        6.3.2 交通与绿地的连接
    6.4 本章小结
7 传承空间文脉的山地城市设计
    7.1 保——从动适应文脉的历史建成环境保护
        7.1.1 城镇格局的保护
        7.1.2 建筑簇群的保护
        7.1.3 空间地标的保护
    7.2 承——协动适应文脉的典型形式与技法传承
        7.2.1 典型空间组织方式的传承
        7.2.2 典型建筑布置方式的传承
        7.2.3 典型色彩配搭方式的传承
    7.3 扬——能动适应文脉的山地文化抽象扬显
        7.3.1 象征山水精神的标志景观
        7.3.2 演绎山城意境的建筑布置
        7.3.3 凸显山地氛围的环境空间
    7.4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8.1.1 论文的创新点
        8.1.2 论文的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山地城市设计地域适应性方法应用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6)当代旧体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当代旧体诗人群体及其创作概论
    第一节 各级诗词学会会员及其创作概况
    第二节 学者诗人群体及其创作概况
    第三节 网络诗人群体及其创作概况
第二章 当代学者诗词研究
    第一节 当代学者诗词之风格概论
    第二节 学者诗词个案研究
第三章 网络诗词研究
    第一节 守正与革新——网络(旧体)诗坛的两大诗学潮流综论
    第二节 网络诗词题材内容、思想意识与表现手法之新变
    第三节 网络诗人个案研究
参考文献

(7)论中国画家性格与绘画风格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当前研究的现状
    1.3 选题意义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1.6 创新点
    1.7 未尽事宜
    1.8 相关说明
第二章 性格、风格与绘画风格的概念
    2.1 性格的定义、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性格的意义
        2.1.1 性格的定义
        2.1.2 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2.1.3 性格的意义
    2.2 风格的定义、风格理论的发展
        2.2.1 风格的定义
        2.2.2 风格理论的发展
    2.3 绘画风格的概念
第三章 影响画家绘画风格的性格因素
    3.1 人文环境因素
        3.1.1 先秦两汉时期
        3.1.2 魏晋南北朝
        3.1.3 唐代
        3.1.4 宋代
        3.1.5 元明清
        3.1.6 近代
        3.1.7 当代
    3.2 时代性格影响下的时代风格
        3.2.1 先秦两汉时期
        3.2.2 魏晋南北朝
        3.2.3 隋唐五代
        3.2.4 宋代
        3.2.5 元明清
        3.2.6 近现代
        3.2.7 当代
    3.3 地域性格影响画家的风格
        3.3.1 地域性格的定义
        3.3.2 地域性格影响下的画派风格
        3.3.3 地域改变带来的风格变化
        3.3.4 李唐的风格转变
        3.3.5 徐悲鸿的风格转变
        3.3.6 刘新华的思乡爱国情结
    3.4 家庭影响画家的性格
        3.4.1 教育的意义
        3.4.2 家庭境况
        3.4.3 家庭教育态度
        3.4.4 家庭气氛
        3.4.5 童年情结
        3.4.6 绘画世家
    3.5 学校教育塑造画家的性格
        3.5.1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
        3.5.2 当代的学校教育
        3.5.3 学校教育的利弊
    3.6 社会活动
        3.6.1 社会活动的意义
        3.6.2 人生经历与绘画风格转变
        3.6.3 陈洪绶怪诞人物造型的社会因素
        3.6.4 跌宕人生对李孝萱画风的影响
    3.7 绘画天赋
        3.7.1 绘画天赋的意义
        3.7.2 大脑中枢的审美功能
        3.7.3 神思审美思维
        3.7.4 石鲁癫狂中的艺术造像
        3.7.5 审美直觉
        3.7.6 绘画天赋与遗传
        3.7.7 绘画天赋的差异
    3.8 画家气质
        3.8.1 气质的含义
        3.8.2 气质的动力特征
        3.8.3 气质学说的演变
        3.8.4 画家气质类型与风格特征
        3.8.5 躁狂抑郁气质的悲观世界
        3.8.6 何家英综合气质在绘画中的体现
第四章 性格在绘画过程中的体现及其对绘画风格的潜在心理影响
    4.1 审美需要是画家绘画的动机
        4.1.1 审美需要的含义
        4.1.2“天生我才”的徐渭
    4.2 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性格影响画家的选材
        4.2.1 审美的目的性
        4.2.2 体验生活,积累素材
        4.2.3 谢环的选材心理
        4.2.4 唐寅的选材心理
        4.2.5 石涛“残花情结”的心理含义
    4.3 酝酿感悟的过程中,性格影响画家的思维形式
        4.3.1 潜意识中本我的暴露
        4.3.2 图解潜意识的运动规律
        4.3.3 图解潜意识的斗争
        4.3.4 图解画家潜意识的演绎发展
        4.3.5 艺术“灵感”
        4.3.6 从潜意识角度分析陈洪绶的《花鸟草虫图》
    4.4 理智性格酝酿感悟的逻辑性
        4.4.1 理性性格画家的风格特点
        4.4.2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理性因素
    4.5 感性性格酝酿感悟的非逻辑性
        4.5.1 感性性格画家的风格特点
        4.5.2 八大山人绘画中的非逻辑因素
    4.6 绘画表现的过程中,性格影响画家的审美行为
        4.6.1 不同性格的审美行为差异
        4.6.2 审美动作改变时的绘画表现
        4.6.3 以美酒作为润笔的画家
        4.6.4 傅抱石“抱石皴”风格的动作审美
第五章 性格与绘画风格相囿的辨析
    5.1“画如其人”的推测
    5.2 性格的外部形象—人格面具掩盖真实的性格
        5.2.1“人格面具”
        5.2.2 画家“人格面具”是一种修养、学养的表现
        5.2.3 秦桧“因人废字”
        5.2.4 带着“面具”的“红光亮”绘画风格
    5.3 性格的内部形象—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显出相反的性格
        5.3.1“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塑造性格内部形象
        5.3.2 张萱、周昉的女性化内部性格倾向
        5.3.3 管道升的男性化内部性格倾向
        5.3.4 清代“常州画派”女性画家的男性内部性格倾向
        5.3.5 古代“名妓”画家的男性内部性格倾向
    5.4 维护身体机能恢复平衡的风格
        5.4.1 图解“压抑性格造成的极端爆发”形成的风格
        5.4.2 图解“紧张的机体需要休息”形成的风格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图片来源
图表来源
致谢
附:个人部分绘画作品

(8)最小耗能原理与地震预测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最小耗能原理与地震
    1.1 最小耗能原理简介
    1.2 所谓地震带实际上是地壳的最薄弱地带
    1.3 关于特征地震和地震空区
2 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地震预测、预报准则
3 问题讨论
    3.1 关于准则的讨论
    3.2 关于地震是否有可能预测、预报的讨论
4 主要结论

(9)地震预报现状及相关问题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地震预报的产生
    1.1社会需求催生地震预报
    1.2地震预报的历史回顾
2地震预报的依据、争论与困难
    2.1地震预报的依据———地震前兆
    2.2 关于地震预报的争论
    2.3 地震预报的困难所在
3与地震预报有关的主要理论模型
    3.1 活动断裂的行为方式与大地震复发规律
        3.1.1 活断层的基本行为方式
        3.1.2 强震的复发规律与主要模式
    3.2 活动断裂的分段性与地震预报
    3.3 孕震过程与主要模式
4地震预报体系、发布方式及其对策
    4.1 地震预报体系
    4.2 地震预报的发布方式
    4.3 火山与海啸的预报发布
    4.4 国内外的地震预报对策
5当前中国地震预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活动构造调查与研究基础相对薄弱,不能满足地震预报需要
    5.2 地震预报的指导思想仍存在缺陷
    5.3 中期与短期预报衔接不够
    5.4 须正确应对虚报与漏报问题
    5.5 重视地震前的基础工作,努力克服地震健忘症
    5.6 责任不清,防大震意识相对薄弱
6对未来的展望

(10)世纪之交的精神风景 ——贾平凹长篇小说《高老庄》的叙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色彩叙事
    2.1 “黑”叙事
    2.2 “红”叙事
    2.3 “白”叙事
    2.4 文化制衡策略
3 “妻妾”叙事
    3.1 妻妾话语的复活
    3.2 妻妾话语的实践
    3.3 悖论话语策略
4 两极叙事
    4.1 城乡叙事
    4.2 古今叙事
    4.3 二元对立策略
5 神秘叙事
    5.1 超验通灵叙事
    5.2 风水命相叙事
    5.3 一体两面策略
6 结语
    6.1 混沌叙事艺术的精神建构
    6.2 世纪之交文学地位的评定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大地震孕育过程中的浑沌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K地震模型的网络谣言传播模型研究[D]. 王茜茜.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地震预报的科学哲学与方法论探索——50年回眸与前瞻[J]. 周硕愚,江在森,申重阳,吴云,张燕.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9(07)
  • [3]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研究[D]. 段永建.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中国灾难文学及其流变[D]. 王嘉悦. 吉林大学, 2016(08)
  • [5]山地城市设计的地域适应性理论与方法[D]. 曹珂. 重庆大学, 2016(03)
  • [6]当代旧体诗词研究[D]. 刘驰.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7]论中国画家性格与绘画风格的关系[D]. 于栋华. 天津大学, 2016(12)
  • [8]最小耗能原理与地震预测问题[J]. 周筑宝,唐松花. 地震, 2014(04)
  • [9]地震预报现状及相关问题综述[J]. 吴中海,赵根模. 地质通报, 2013(10)
  • [10]世纪之交的精神风景 ——贾平凹长篇小说《高老庄》的叙事策略研究[D]. 杨洁梅.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9)

标签:;  ;  ;  ;  ;  

大地震孕育过程中的混沌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