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芮城县农民教育的三“新”(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波[1](2016)在《“活人”:土地改革中农民行为的文化伦理基础 ——以山西省芮城县四个村庄土改当事人口述历史为依据》文中认为本文以山西省芮城县古魏镇北关村、南关村、东关村、庙底村四个村庄的土地改革当事人口述历史为研究基础,以1947年至1948年期间的土地改革运动为背景。通过梳理北关村等村庄农民在土地改革运动前后的行为变化,笔者发现北关村等村庄的土地改革运动没有芮城县乡下村庄的激烈,为温和式土地改革,农民在运动中的行为呈现出一定的规律。贫下中农由土改前的敬重他人,到土改中“看客”,在土改结束之后不敌视成分高的人,主动结交地主富农;中农由土地改革前的村中人际交往分子,到土地改革过程的“油捻子”,甚至外出逃难,最后在土改后积极恢复人际关系;地主富农在土地改革前重义轻利,甚至不顾危险解救被抓的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到土地改革中认真配合土改工作,最后在土改结束后,调适自身在人际交往的地位。为此本文从村庄文化的角度出发,尝试性地将村庄的文化习俗和村民的政治行为放在一起研究,通过展现贫雇农、中农、地主富农在土地改革中行为的文化基础,探索北关村等村庄在晋商文化的背景下,如何影响村民的生活并在土地改革中形成特有的行为逻辑,笔者在本文中将之称之为“活人①”,并探索文化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文化与政治行为之间的关系。本文的基本结论是:晋商文化孕育出重视人际交往的文化氛围,同时文化制约着人的行为,因此文化是政治行为出现的动机。
李盈[2](2019)在《芮城县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我国目前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成批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由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向繁华的大都市转移,导致农村的许多老年人都成为了空巢老人。再加上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芮城县作为一个以发展农业为主、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小县城,人口的流出量也非常大,许多村落甚至基本全是留守儿童和老人,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本文选取芮城县的6个自然村作为调研地,发放有效的调查问卷共226份,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以定量研究的方法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从而对目前芮城县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有了一个比较明确、清晰的认识,并发现了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在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当地实际的发展状况,剖析了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自己关于解决当地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对策建议:树立自我养老意识、提高家庭的养老保障能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进一步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专业农村养老队伍。
郭心钢[3](2020)在《晚清民国晋西南的农民经济与社会变迁》文中研究指明学界对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存在这样一种认识上偏见。一方面农民以农为本,以商为末,虽然从事一些非农职业,但较少从事商业活动,众多人口附着在土地之上,形成紧张的人地关系。另一方面农民固守土地,安土重迁,与村庄以外的地区来往较少,活动空间十分有限,从而使乡村在整体上呈现出封闭性特征。论文运用新发现的农户档案资料,研究晚清民国晋西南虞乡县西部、中条山北麓的12个村庄,发现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较多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这些村庄背山面水,碱荒、砂石地分布较广,土质较差,还饱受水旱灾害的不断侵袭,多数农户耕种土地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家庭生计。同时,环境又丰富了人们的生计方式。当地农民开发并形成类型多样的副业和家庭手工业,有以担柴割草和烧木炭为主的“跑山”业,有以果树和蔬菜为主的果蔬业,有以制作小型农具为主的编制业,有以技术工匠和家庭作坊为主的手工业,有以面制熟食为主的饮食业,有以畜禽为主的农家饲养业,以及其他乡村服务业。副业是土地收益之外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有些甚至超过土地收益。此外,经营副业使农民较多地与地方集市紧密联系起来。另一方面,晋西南地区的农民有着外出“从商”的传统和风气。晚清民国时期,由于地方社会秩序的混乱、土地收益的微薄、商业利润的吸引和农民自身对家庭生计的理性安排,当地一部分农民特别是青壮年男性劳力离开乡村,前往周边的乡镇和县城以及黄河对岸的陕西、河南等地,从事或大或小的商业活动。其中,以受雇型的学徒、店员、伙计等职业为主,也不乏一些自营、合营等资本较大的商人。农民的从商活动显示出一定的阶层差异。一些农民仅以从商收入作为家庭贴补,另一些家庭生活则主要地或全部依赖从商收入。农民通过外出从商,扩大了活动空间,开阔了视野见识,熏染了风俗习惯,巩固和拓展了社会关系网络。村庄与外界的联系变得紧密,村庄内部凝聚力也因同业、同乡的关系而得以加强。“从商”在当地乡村经济和社会结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光绪大祲中,山西特别是晋西南地区的人口受到巨大损失,这深刻影响和改变了当地乡村经济和社会正常发展的节奏。晚晴民国时期,或是官方倡导,或是民间自发,来自豫、鲁、陕、冀等省的客民陆续流入晋西南地区。从生计方式看,当地客民多以出卖劳力、担柴割草、开荒或租种土地,以及自有的小手工艺为生。从婚姻形式看,男性客民多是入赘当地或被收养为子,女性客民则以童养、改嫁、被贩卖等形式嫁入当地。客民的不断流入,客观上填补了当地人外出从事副业、商业所造成的劳力空缺,实现了区域间劳动力市场的平衡。同时,客民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生产技术、生活方式,促进了区域间的社会文化交流。可以说,客民广泛参与到了当地的劳动力市场、土地交易市场和婚姻市场当中,深刻形塑着当地的人口、婚姻、家庭、文化、经济和社会的结构。基于流动性的分析视角,与以往学界对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认识不同,我们认为晚清民国时期晋西南乡村人口流动性较强,既有本地居民流出,也有外地客民流入,因此导致当地的人群关系比较复杂。同时,二者的人口流动呈现出差异性、阶段性和延续性等特点。土客的经济方式存在差异,土着农民“重商轻农”、“重副轻农”;外来客民则“重农轻商”、“善副善工”,双方在土地关系、雇佣关系和家庭关系等方面相互补充、调剂,从而客观上实现了一种平衡。农民是否具有“理性”是个假问题。不同阶层的农民都有“理性”,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因为家长的个体素质、家庭内部发展状况、外部社会环境的差异,农民家庭对未来发展的期待和对生计伦理的安排表现出不同理解。贫穷农户以维持基本生存和温饱为首选,中等农户试图抓住机遇和有利条件实现家庭发展,富裕农户希冀努力巩固和扩大现有的资本财富。理性的阶层差异,刺激农民采取相应的生计模式,促进家庭间的生产合作,推动社会的横向和纵向流动。总之,晚清民国时期晋西南乡村整体上呈现出流动性、开放性特征,农民在家庭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着自身“理性”。“晋西南模式”所反映出的传统时期中国农民经济的诸个特征,与学界的一些传统认识或观点相左。这对于反思日本中国史学者的“村庄共同体”理论和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以及重新认识中国农民都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李甜甜[4](2020)在《山西省芮城县古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山西省芮城县在文物保护方面的成就日渐突出,通过申请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招商引资等手段,先后对芮城县境内不同等级的文物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进行了很好的保护。但是,对于同样重要甚至价值远高于古建筑的古遗址资源,却鲜有相应的保护与开发措施,这些遗址资源由于观赏价值低、遗址信息解读困难等原因,一直未受到重视,而这些遗址资源如果遭受破坏,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对古遗址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而为芮城县带来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以芮城县境内的七处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遗址——西侯度遗址、匼河遗址、金胜庄遗址、西王村遗址、东庄遗址、坡头遗址、古魏城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七处古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其存在着保护区划不合理、部分遗址无保护工程跟进、文物保护员缺乏专业素质、史前遗址展示困难、已对外展示的古遗址缺乏吸引力等问题,并分析了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即缺乏合理的规划和必要的经费投入及专业的人才队伍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国内外古遗址保护利用的成功经验和各个遗址的现实情况,本文提出了编制保护规划、注重保护管理、加强考古勘探、增加保护资金、引进专业人才的保护措施及建立史前遗址博物馆、整合遗址资源、推出芮城主题文化研学线路、申请创建专题性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等开发利用模式和思路,以期对芮城县古遗址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王洋[5](2020)在《金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四个面向 ——以碑刻史料为中心(1127-136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元时期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阶段,也是山西区域社会发生激荡转折的时期。本研究主要考察的时段是1127年至1368年,这段时间内,山西处于金、元二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之下。研究以金元时期的山西社会为考察范围,以山西金元时期留存的850通碑刻资料为基础资料,将碑刻中所反映的释道宗教、祠神信仰、水利营建、宗族发展四个面向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是一项关于地域社会史的研究,除碑刻资料外,同时运用史志、文集、家谱等资料,并注重田野调查,通过“自下而上”的视角以及“长时段”的研究方法,考察以上四个面向中所体现金元时期山西基层民众面对社会剧变时的复杂心态,以及在适应社会变化的过程中体现的能动性。文章旨在将基层民众从战乱和王朝更替下面目模糊的“黔首”,还原为充满主动性的行为主体,以人文关怀的角度对社会变革下的民众行为进行解读,并最终探讨山西社会在金元时期社会整合过程中发生的嬗变过程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文章分为九章,按照时间顺序,设置了“金”与“元”的时间分野,第一章以“金代山西宗教与社会”为研究对象,宋代以来,山西的佛教信仰氛围相当浓厚,而北宋徽宗在民间弘扬道教的举措也令道教具备了一定信众基础。金代之前已存在的大中型寺院通过经营庙产、收徒授业、弘扬教义等途径获得发展空间。在宗教管理制度方面,金代与前代不同的一点是开发了民间购买寺观名额的通道,在此政策影响下,基层民众具备了在村中开设合法寺观的条件,地方精英与僧道的交流、博弈也变得频繁起来,不少具有经济实力和道德威望的僧道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一些新创的寺观成为村民共享的公共空间。第二章探讨了金代灾害频发的社会条件与民间创开水利的热潮。金元时期处在历史上气候波动较大的寒冷期之间,受气候影响,旱灾成为山西地区生产发展的最大障碍。国家与地方精英的赈灾活动虽能纾解部分困难,但也会出现有时力有不逮的情况。为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除对前代水利工程善加利用外,金代山西水利开发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民渠的大量开创和水泉的逐步利用。随着水利工程的开发,民间关于水权的纷争也随着出现,民众通过输财、论工、家族继承、道义因素等不同条件厘定用水权力。同时,通过对不同水案进行个案研究可以发现,用水秩序中反映的国家话语与民间传统逐渐达成了微妙的平衡,官方通过地方精英对水利系统进行间接管理的制度逐渐形成。第三章论述了金代祠神信仰与山西社会的关系,由于灾害频发,被认为能够护佑地方风调雨顺的祠神成为民众寄予希望的另一途经。北宋熙宁年间曾进行过对民间祠神的大规模封赐,山西州县官员通过奏请封赐的方式为一部分地方祠神争取到了官方颁发的封号、庙额。由于金代未再度大规模封赐祠神,因此获得赐封的神灵群体基本维持北宋末的格局。在金代对祠神的管理中,地方官员、儒士与地方精英按照儒家经典,对一部分无额祠神进行了维护和再度诠释。通过对长子县上方村汤王庙的个案解读,可以形象地观察民间组织的内部结构、祈雨仪轨以及民众对异地设立“行祠”的看法。另外,由于经济利益的吸引,僧道也逐步参与到祠神祭祀中来。第四章探讨金代宗族的发展情况,由于靖康之变后的社会动荡,原先地方大族拥有的纸质谱牒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地区以石质碑幢作为载体,记录家族世系等信息。北方以先茔为中心的宗族活动也有一定发展,国家鼓励累世聚居,并为七十以上老人赐官,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众宗族意识的不断完善。此外,本文还注意到山西社会中宗族与宗教之间具有的密切联系。第五章详述蒙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变革,首先是世侯的崛起,蒙元时期各州县地方武装与原金代官员等通过投降、依附蒙古,获得了当地军政权力,由于权力能够在家族内部继承,因此称为称为“世侯”。对于蒙元时期经历战乱的山西地区,世侯为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发展生产,招辑流亡,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其次是僧道政治、经济地位的抬升,由于邱处机、海云等着名僧道的社会活动,蒙古统治者允许僧道蠲免赋税。以兴建纯阳万寿宫与刊刻“玄都宝藏”两大活动为主,全真教在山西地区迅速扩张。佛教则通过三次僧道辩论,争取蒙古统治者的支持,对全真教进行全面抑制。再次是儒士地位的相对下降,由于蒙元长达八十多年未行科举,因此儒士不得不寻求为吏、为学官等新的入仕的渠道,并在社会事务中强调自身权威,科举停废客观上为儒士深入地方社会提供了条件。第六章主要研究元代山西宗族建设的情况,山西世侯通过“根脚”和自身才干延续了家族仕途,他们是宗族活动实践的主要力量。在这一时期,世侯、平民、儒士等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家族积极采用“先茔碑”与“世系图”来记录家族发展情况,经幢与墓塔作为先茔碑的补充,在元代也一直被沿用。先茔碑的创作以平实为主,儒士在其中发挥了指导作用,谱牒中并不排斥女性与出家的族人,一些世侯与地方精英还创建了“家佛堂”作为祭祖场所,“守坟寺”这一形式在元代也得到了发展。综合来看,山西这一时期的宗族活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第七章论述元代的水利与社会关系,元代是山西水利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的时期,民间水利管理体系在前代基础上作用愈加突出,以渠长为代表的地方精英在水利管理、人力组织、水规制定等方面的参与程度亦不断加深。目前所见的一些地区,官方在推广“自下而上”用水经验与巩固渠长权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洪洞等水利规约较为完善的地区,共同的水神祭祀与使水户的身份认同关联起来,渠长的权力不仅包括在现实生活中监督渠务、分配水权,在水神祭祀体系中确立权威,进行资源竞争也是重要的一环。我们看到,通过神权、传说等方式巩固水权的行为,被证实是卓有成效的。此外,僧道等新晋社会精英对水权的把握,也是本章研究的重点之一。第八章主要讨论元代祠神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与金代相比,元代对祠神信仰的管理较为松散,无封号的祠神在社会中获得了宽松的发展空间。元代的地方儒士重视地方的文化传统和民众的实际利益,他们成为地方祠神信仰正当性的辩护者。由于元代自然环境多自然灾害,地方官员、儒士、精英与民众集中在民间神祠之中,希望通过祷告达到消灾弭祸,风调雨顺的目的。地方神祠中出现的乱象与国家管理紊乱有关。但是,元末农民起义,战乱频发,严苛的社会氛围令官员与民众过分倚重民间神祠的灵验效应,是否符合“正祀”的要求则降至次要位置。另一方面,以姜善信、广胜寺僧人为代表的宗教人员广泛地参与地方祠庙的修缮活动,并参与祠神祭祀,以争取社会精英的合作。第九章研究元代山西宗教折衷求变,积极向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至元焚经”之后,全真教对道教的管理范围限于淮河以北,地方宫观的职能也由协调扩张转为以经营庙产为主。以五台山为中心的山西佛教则得到了元朝统治者的政治、经济等多方支持。本文注意到,在世祖之后,山西不少寺观均将庙产立碑,这一活动反映了释道二教在基层社会的生存压力。通过以泽州道士苗道一为个案的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元代宗教的发展环境与蒙元之初相比有着很大区别,作为全真掌教,苗道一的成就局限在宗教方面,而甚少涉足社会事务。而地方社会中的僧道们则积极适应以村社为中心的地域社会新格局,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致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郭静佳,王广斌,杨晓颖,李娟,亢嘉琪,宗亚辉[6](2015)在《芮城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从芮城县农业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制约芮城特色农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促进芮城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发展品牌化战略,加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步伐,促进产业发展转型增效;在特色农业布局上,从芮城县的资源优势出发,高效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资源,明确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和基本思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高元宦[7](2020)在《山西北宋碑刻文献专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西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历史久远,文化资源丰富,碑刻即是历史留给山西的宝贵资源。山西历代流传碑刻众多,且多丰碑巨碣。北宋时,山西成为重要的文化重镇和经济强路,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存留大量重要碑刻。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山西北宋碑刻存目962通,现存197通,这些碑刻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不仅为我们研究北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为我们研究山西古代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本文以山西北宋碑刻为研究对象,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出发,意在考察山西北宋碑刻的总体情况及探究山西北宋碑刻的特点、内容与价值,为进一步呼吁重视碑刻、保护碑刻打下基础。本文的主要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山西碑刻的产生与发展。首先追述山西的历史地理沿革,进而分析山西碑刻产生的地理与人文环境,探究山西碑刻发展的条件,并对北宋以前山西碑刻的发展情况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整理与概述山西北宋碑刻的总体情况,分两节阐述。第一节主要分析北宋山西的社会环境并对山西北宋碑刻的存留状况进行叙述;第二节则着重对山西北宋碑刻进行综合考察,包括山西现存碑刻的统计、碑刻的年代分布及特点、碑刻的地域分布及特点三个方面,全面分析把握山西北宋碑刻的数量、分布及特点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其内容做铺垫。第三部分是本文探讨的核心和重点,即对山西北宋碑刻的内容进行探讨。首先根据碑刻的性质与内容,将山西北宋碑刻分为记事述颂、哀悼纪念、寺观庙宇、题名题记、其他等五大类,针对每一类碑刻都相应举例说明,简述其内容。其次则是挑选3通具有代表性的北宋碑刻对其进行碑文释读、内容解读等深层次的剖析,既而努力将碑刻所蕴藏的深层次内容挖掘出来。第四部分是探讨山西北宋碑刻的价值与保护。因山西北宋碑刻内容丰富,包含乡规民约、典章制度、诗歌散文、歌功颂德等,是集历史、文化、书法、雕刻等多重价值于一体的重要文献资料,对研究山西历史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因这些碑刻留存数量较少,许多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正加速减少甚至消失,因此,要想让它们能够长久保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保护。
樊思明[8](2017)在《关于山西省芮城县苹果产业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进一步提升山西省芮城县苹果产业水平,实现优质高效发展,带动芮城县经济的发展,通过对芮城县苹果产业出现的效益低下、结构失调、质量参差等问题,基于资源禀赋等条件的研究提出解决方法:1、实施品牌战略,延伸产业链;2、与当地其他产业结合发展;3、培养新型职业果农;4、优化品种结构,调整成熟比例;5、提高标准化水平。
马莉[9](2020)在《社区教育中民间艺术传承的路径分析 ——基于芮城民间艺术传承的田野考察》文中认为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是发展一定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是建设民众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在当今全球化与现代化发展的时代,民间艺术的传承必然会受到影响,目前,研究者们提出了三种民间艺术的教育传承模式,分别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然而,有关社区教育对于民间艺术的传承实践正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从社区教育的角度探讨民间艺术传承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旨在探讨社区教育中民间艺术传承的路径,以山西芮城民间艺术在社区教育中的传承为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的方法,基于社区教育中的不同教育空间,结合场域理论深入探究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社区教育中民间艺术的传承路径,为社区教育中民间艺术的传承实践提供策略和建议。结合田野调查,本研究发现民间艺术在社区教育中的传承可见于三种不同类型的社区教育空间,分别是民间艺人的传习所、现代的社区学习中心以及传统的社区文化空间。本研究在素描案例地区三种不同类型的社区教育场域的基础上,对社区教育传承民间艺术的构成要素进行深描,主要从行动者及其传承意图,以及传承的空间、时间、内容三种范域下的传承策略进行分析。同时,探讨案例地区目前有关民间艺术传承的现实问题并进行追因。基于研究发现,结合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思考了社区教育场域中有关民间艺术传承行动中的主体、影响传承行动的因素以及传承的策略原则等构成因素,归纳总结有关社区教育民间艺术传承的现代化路径,提出了粗浅的建议。
张智乾[10](2020)在《文化振兴视角下沂南县北寨村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引领农业农村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弘扬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每一个村落蕴含的独特历史和人文价值,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的和终极价值所在。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文化皆具自身特色,如何深入挖掘各地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融入乡村振兴建设中,并结合当今乡村需求,提出可供未来乡村振兴参考的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切实可行的具体策略,意义深远。本文从文化振兴视角切入,首先明确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对象沂南县北寨村,分析乡村振兴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其次,通过对比分析、实地调研与数据统计等方法,系统地梳理沂南县特色文化资源、相关规划矛盾及北寨村的特色文化资源与文化价值,通过分析北寨村目前文化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当前文化振兴视角下北寨村振兴的可行性;再次,针对研究对象存在问题选取相关典型案例分析学习,探讨文化振兴视角下不同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具体策略,并进行方法建构;在此基础上,根据沂南县县城总体规划及北寨墓群保护规划,提出文化振兴视角下北寨村保护与发展的原则、思路以及具体的保护与发展策略。本文尝试总结了文化振兴视角下北寨村可以发展的特色模式,探讨了有历史文化遗存的传统村落如何借助自身资源实现更新与发展,以期为具有悠久文化底蕴的传统村落发展、振兴提供可供参考的新的思路与途径。
二、芮城县农民教育的三“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芮城县农民教育的三“新”(论文提纲范文)
(1)“活人”:土地改革中农民行为的文化伦理基础 ——以山西省芮城县四个村庄土改当事人口述历史为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关于晋商文化研究的文献梳理 |
(二) 关于农民的政治行为研究 |
(三) 关于文化与政治行为关系的文献梳理 |
三、问题意识与研究框架 |
1.问题意识 |
2.研究框架 |
四、具体研究方法 |
(一) 实证调查研究 |
(二) 文献研究法 |
(三) 个案研究方法 |
五、相关背景介绍 |
(一) 芮城县土地改革过程简介 |
(二) 个案村庄简介 |
第二章 晋商文化 |
一、晋商文化介绍 |
1.以义制利:晋商文化的核心价值 |
2.仁爱:商业成功的基本条件 |
3.拜关公:仁义之上的经商理念 |
二、个案村庄的文化背景 |
1.河东盐池:晋商的起源 |
2.“熬相公”:少年人的从商经历 |
3.“活人”:重视人际交往氛围的兴起 |
三、小结 |
第三章 “处关系”:贫雇农的活人逻辑 |
一、敬重他人:“见了面主动问好” |
1.“对富裕农民还是蛮敬重的” |
2.“我在村里的关系都好着了” |
3.“为人处事,你好,我好,大家好” |
二、斗争“看客”:“去看看,不参与” |
1.“叫我们开会,我们就去” |
2.“分下啥就拿啥” |
3.“我要当中农” |
4.“不发言,怕惹人” |
5.“没有不对付,不打骂人家” |
三、带来好处:“拉锯时保住了性命财产” |
1.“土匪把我父亲放了” |
2.“我姨夫人好被保释回来了” |
3.“拿了地主的地,不让还了” |
4.“土匪头子向我谢恩呢” |
四、主动结交:不轻易得罪人 |
1.“不知道以后怎么样,处处关系总是对的” |
2.“不管成分高低,不歧视人” |
3.“不管台上怎么斗,该咋交往还是咋交往” |
五、小结 |
第四章 “上下结缘”:中农的“活人”逻辑 |
一、“融合剂”:人际交往中的积极分子 |
1.借小麦,还玉米 |
2.“四邻都来我家帮忙剥玉米” |
3.“路上见了村里人总是要打招呼的” |
二、土改“油捻子”:上下不得罪 |
1.“人家不分我的地,我也不分人家的” |
2.“分了房子,我不要” |
3.“斗地主时人都给要给面子嘞” |
三、谨慎:拉锯时期躲避灾祸 |
1.“灵宝有亲戚,我就过河找亲戚了” |
2.“不议论他人” |
3.“思想上有了恐慌,看别人怎么做” |
四、恢复关系:“还要在村里活人了” |
1.生产上:积极参加互助组 |
2.生活上:“邻里之间相互照顾” |
3.情感上:“村里都是乡亲,关系都很亲密” |
五、小结 |
第五章 “团结大伙儿”:地主富农的“活人”逻辑 |
一、会“活人”:“情面还是要紧” |
1.“帮长工娶媳妇儿” |
2.施舍救济穷人 |
3.解救被抓的共产党地下工作者 |
二、“活人”好:形式上的批斗 |
1.“我家为人好,剩的多” |
2.“我父亲没有受整,就是游行了一下” |
3.“和个人的作为有很大的关系” |
三、再“活人”:人际交往中地位的调适 |
1.“我没有敌对的思想,和人好好处” |
2.“不敢乱说村里人的闲话了” |
3.“找我帮忙,只要能干好就给人家干好” |
四、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一、晋商文化孕育出重视人际交往的氛围 |
二、文化底色制约人的行为 |
三、文化是政治行为出现的动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调研日志 |
2.受访者在中农院数据库中的编码 |
致谢 |
(2)芮城县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及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指导作用 |
2.2.1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
2.2.2 需要层次理论 |
2.2.3 社会支持理论 |
2.3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状况评价的维度分析 |
第三章 芮城县空巢老人养老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2 调查问卷的实施 |
3.2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3.3 芮城县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生活现状 |
3.3.1 经济供养现状 |
3.3.2 生活照料现状 |
3.3.3 精神慰藉现状 |
第四章 芮城县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4.1 芮城县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存在的问题 |
4.1.1 经济保障不足 |
4.1.2 生活照料缺失 |
4.1.3 缺乏情感关怀 |
4.2 芮城县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产生的的原因 |
4.2.1 老人的思想观念过于保守,自我保障能力差 |
4.2.2 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功能逐渐弱化 |
4.2.3 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
4.2.4 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 |
4.2.5 缺乏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服务水平总体偏低 |
第五章 解决芮城县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对策建议 |
5.1 转变养老观念,树立自我养老意识 |
5.1.1 转变养老观念,接纳社会养老 |
5.1.2 培养自我养老的意识,提高自我养老的能力 |
5.2 提高家庭的养老保障能力 |
5.2.1 加强孝道教育 |
5.2.2 克服空巢心理 |
5.2.3 提倡横向式的关照方式 |
5.3 加强政府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支持力度 |
5.3.1 加大对农村居民社会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 |
5.3.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 |
5.3.3 做好农村低保的审核审批工作 |
5.4 进一步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5.4.1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保证日间照料中心的正常运行 |
5.4.2 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 |
5.4.3 推动敬老院建设,提高利用率 |
5.5 打造专业农村养老队伍,强调人性化服务 |
5.5.1 以农村妇女和低龄老人为主体,建立一支养老服务队伍 |
5.5.2 设立养老服务培训机构,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晚清民国晋西南的农民经济与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学术史回顾 |
二、研究视角 |
三、研究区域 |
四、资料介绍 |
五、研究框架 |
第一章 自然和人文环境 |
第一节 地质地貌 |
第二节 林木、植被和野生动物 |
第三节 水系和水文 |
第四节 地方社会秩序 |
第五节 人口流入 |
小结 |
第二章 土地的占有、交易和粮产 |
第一节 土地占有 |
第二节 土地交易 |
第三节 粮食产量 |
小结 |
第三章 农家副业 |
第一节 副业的类型 |
第二节 副业在农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
小结 |
第四章 农业雇工 |
第一节 雇工的供需机制 |
第二节 雇工的收入 |
第三节 雇工的社会关系 |
小结 |
第五章 农民“从商” |
第一节 农民从商的动因 |
第二节 从商者的社会身份 |
第三节 从商的时空特征和工作类型 |
第四节 “从商”在地方社会中的影响 |
小结 |
第六章 生计模式、家庭结构与农民理性 |
第一节 农民的生计模式及其调适 |
第二节 农民家庭的分与合 |
第三节 “晋西南模式”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山西省芮城县古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 |
1.国外研究状况 |
2.国内研究状况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芮城县古遗址现状分析 |
(一)芮城县古遗址概况及特点 |
1.芮城县古遗址简介 |
2.遗址特点 |
(二)芮城县古遗址保护管理现状 |
1.保存现状及主要破坏因素 |
2.保护管理现状 |
(三)芮城县古遗址展示利用现状 |
1.展示利用现状 |
2.展示服务配套设施状况 |
3.社会经济效益状况 |
二、芮城县古遗址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1.部分遗址的保护区划有待调整 |
2.部分遗址无保护工程跟进 |
3.文物保护员缺乏专业素质 |
4.史前遗址展示面临诸多困难 |
5.已对外展示的古遗址吸引力较差 |
(二)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原因分析 |
1.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
2.缺乏必要的经费投入 |
3.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 |
三、芮城县古遗址保护措施 |
(一)编制遗址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中 |
(二)加强保护管理,减少各类破坏因素 |
1.加强文物立法,健全法律制度 |
2.强化遗址本体保护 |
3.重视遗址日常管理 |
(三)加强考古勘探,合理划定保护区划 |
(四)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遗址保护资金需求 |
1.增加政策性资金投入 |
2.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
(五)引进专业人才,提高古遗址保护水平 |
四、芮城县古遗址开发利用模式分析 |
(一)芮城县古遗址开发利用思路 |
1.与遗址原始环境相结合 |
2.整合区域内的文化资源 |
(二)芮城县古遗址开发利用模式 |
1.建立具有代表性的史前文化遗址公园 |
2.整合古魏城遗址周边资源 |
3.建立坡头遗址博物馆 |
4.设计并推出芮城主题文化研学线路 |
5.申请创建专题性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金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四个面向 ——以碑刻史料为中心(1127-136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区域、材料和思路 |
第一章 其兴也勃:金代山西宗教发展的特征 |
第一节 入金以来山西地区的宗教生态 |
第二节 金代基层社会购买名额敕牒的热潮 |
第三节 金代山西地区释道二教的经济状况与社会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秩序初建:金代山西民间水利建设的背景与过程 |
第一节 金代山西的自然环境与主要灾害 |
第二节 国家与地方精英的赈灾活动 |
第三节 金代山西的水利建设与水权分配 |
第四节 金代水案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祠赛祈报:金代山西民间祠神信仰与社会活动 |
第一节 金代山西民间祠神信仰格局 |
第二节 “载在祀典”:金代政府对神祠的管理政策与民间应对方式 |
第三节 官员的作为与态度 |
第四节 金代民间神祠的组织与祈祷——以潞州长子县上方村“圣王庙”为中心的考察 |
第五节 释道二教与祠神信仰的结合 |
小结 |
第四章 碑幢存谱:金代山西社会中的宗族实践 |
第一节 金代民间敬宗收族的路径 |
第二节 以先茔为中心的收族活动 |
第三节 孝亲聚族:金代民间宗族情况 |
小结 |
第五章 蒙元征服:金元易代对山西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山西世侯的崛起 |
第二节 释道二教地位的提升 |
第三节 科举停废与儒士地位 |
小结 |
第六章 先茔图碑:元代山西的宗族建设 |
第一节 “迁转法”颁布后的世侯家族仕宦情况 |
第二节 元代先茔碑创建的时间分野与家族类别 |
第三节 今见山西元代谱系之特征 |
第四节 以“尊祖敬宗”为中心的茔地建设 |
第五节 义与利:元代宗族建设的双重属性 |
第六节 祠堂与佛堂:宗族祭祀的宗教影响 |
小结 |
第七章 承前启后:元代的水利与水规 |
第一节 蒙元及元代官方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民间水利规约的继续完善 |
第三节 僧道等精英的水权 |
小结 |
第八章 以社为先:元代祠神祭祀中的多方角力 |
第一节 元代对祠神信仰的管理 |
第二节 蒙元前期多重社会精英对祠神信仰的重塑 |
第三节 地方精英对传统信仰的维护 |
第四节 村社——祠神祭祀的主体 |
第五节 元代官员参与祠神祭祀的方式 |
小结 |
第九章 折衷求变:元代山西社会中的宗教发展 |
第一节 祖荫难庇:“至元焚经”后全真教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泽州道士苗道一与全真教的“中兴”尝试 |
第三节 元代山西佛教的发展 |
第四节 “难持胜果”:元代中后期僧道生存空间的逐步压缩 |
第五节 僧道的应对方式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芮城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芮城县特色农业现状分析 |
2制约芮城县特色农业发展的因素 |
3加快促进芮城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山西北宋碑刻文献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方法、拟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拟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山西碑刻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山西的历史地理沿革 |
第二节 碑刻产生的自然人文条件 |
第三节 北宋以前山西碑刻的发展 |
一、先秦两汉时期的山西碑刻 |
二、魏南北朝时期的山西碑刻 |
三、隋唐五代时期的山西碑刻 |
第二章 山西北宋碑刻述略 |
第一节 北宋山西社会环境及碑刻概况 |
一、北宋山西的社会环境 |
二、北宋山西的碑刻概况 |
第二节 山西北宋碑刻综合考察 |
一、山西现存北宋碑刻列表 |
二、碑刻的年代分布及特点 |
三、碑刻的地域分布及特点 |
第三章 山西北宋碑刻的内容 |
第一节 山西北宋碑刻的内容分类 |
一、记事述颂 |
二、哀悼纪念 |
三、寺观庙宇 |
四、题名题记 |
五、诗词 |
第二节 重点碑刻内容解读 |
一、《女娲庙碑》 |
二、《汾阴二圣配享碑铭》 |
三、《狄青碑》 |
第四章 山西北宋碑刻的价值与保护 |
第一节 山西北宋碑刻的价值 |
一、史料价值 |
二、文学价值 |
三、书法艺术价值 |
第二节 山西北宋碑刻的保护 |
一、保护现状 |
二、保护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关于山西省芮城县苹果产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苹果产业发展的现状 |
1.1 芮城县资源禀赋 |
1.2 苹果产业发展历程 |
2 苹果产业发展的问题 |
2.1 效益出现滑坡,果园面积锐减 |
2.2 果农年龄老化,缺乏活力和创新意识 |
2.3 品种结构缺乏合理,晚熟品种比例过大 |
2.4 果品质量参差不齐,缺乏质量体系 |
3 苹果产业发展的对策 |
3.1 延伸产业链,加强品牌宣传,实施品牌战略 |
3.2 与当地产业发展相结合,适当保证果园面积 |
3.3 加强对果农的农业技术培训,培养新型职业果民 |
3.4 加快早中熟品种的引进,优化品种结构 |
3.5 提高苹果标准化水平,促进苹果产业化发展 |
结束语 |
(9)社区教育中民间艺术传承的路径分析 ——基于芮城民间艺术传承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民间艺术 |
二、文化传承 |
三、社区教育 |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问题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问题 |
第五节 理论观照与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路线与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
第二章 芮城民间艺术传承的文化地理背景 |
第一节 芮城民间艺术的概貌 |
一、民间工艺美术 |
二、民间戏剧 |
三、民间歌舞 |
第二节 芮城民间艺术的生态与文化境遇 |
一、生态境遇 |
二、文化氛围 |
第三节 芮城民间艺术传承的意义 |
第三章 社区教育传承芮城民间艺术的场域素描 |
第一节 圣天布艺研制所里的布扎传承 |
一、场域介绍 |
二、研制所中的传承人 |
三、传承的现实图景 |
第二节 文化馆中的民艺传承 |
一、场域介绍 |
二、传承的现实图景 |
第三节 城南社区空地上的歌舞传承 |
一、场域介绍 |
二、社区空地上的传承人 |
三、传承的现实图景 |
第四章 传承的构成因素分析:基于田野调查的深描 |
第一节 行动者及其传承意图 |
一、执着坚守的民间艺人 |
二、“接地气”的官方文化负责人 |
三、热情参与的社区居民 |
第二节 传承的策略 |
一、空间范域 |
二、时间范域 |
三、内容范域 |
第五章 社区教育传承芮城民间艺术的问题与追因 |
第一节 问题表现 |
一、主体间的意识冲突 |
二、民间艺人的无能为力 |
三、官方人员的一知半解 |
四、社区居民的疲于生计 |
第二节 现实追因 |
一、文化认同的差异 |
二、经济效益的衡量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第一节 社区教育中民间艺术传承的要素分析 |
一、传承的行动主体 |
二、影响传承行动的因素 |
三、传承的策略原则 |
第二节 社区教育中民间艺术传承的现代化路径 |
一、扎根场域,开展传承活动之基 |
二、形成合力,维持传承平衡之力 |
三、回归传统,增进文化认同之本 |
四、立足创新,适应时代潮流之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文化振兴视角下沂南县北寨村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文化背景 |
1.1.3 地域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以及相关概念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3.3 相关概念 |
1.4 文献综述 |
1.4.1 乡村振兴的类型和途径 |
1.4.2 乡村振兴中文化的作用 |
1.5 研究框架和方法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北寨村文化资源现状与分析 |
2.1 研究基础 |
2.1.1 沂南县文化资源情况 |
2.1.2 相关规划及实施矛盾 |
2.1.3 北寨村文化资源情况 |
2.1.4 北寨村的文化价值 |
2.2 北寨村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2.2.1 政府层面 |
2.2.2 村落层面 |
2.2.3 村民层面 |
2.3 文化振兴北寨村可行性分析 |
2.3.1 政府层面 |
2.3.2 村落层面 |
2.3.3 村民层面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文化振兴乡村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
3.1 多元文化探索——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
3.1.1 类型总结 |
3.1.2 模式探索 |
3.1.3 相关思考 |
3.2 保护文化遗产——以日本岐阜县合掌村为例 |
3.2.1 概况:文化遗产延续 |
3.2.2 特色:多重措施并行 |
3.2.3 启示:文化有机融合 |
3.3 文保空间创新——以芮城县龙泉村为例 |
3.3.1 概况:文物保护尝试 |
3.3.2 特色:环境设计探索 |
3.3.3 启示:文化价值提升 |
3.4 乡土文化再生——以沂南县典型村落为例 |
3.4.1 竹泉村:文化资源利用 |
3.4.2 朱家林村:乡土空间重构 |
3.4.3 常庄村:红色文化创新 |
3.5 文化振兴乡村案例对北寨村保护与发展的经验启示 |
第4章 文化振兴视角下北寨村空间发展策略 |
4.1 以文化为统领的总体原则 |
4.1.1 兼容互鉴,科学保护 |
4.1.2 因地制宜,彰显特色 |
4.1.3 市场导向,持续发展 |
4.2 以文化为纽带的总体思路 |
4.2.1 立足本土创新振兴模式 |
4.2.2 认准目标策划在地设计 |
4.3 以文化为手段的空间组织 |
4.3.1 道路规划 |
4.3.2 空间结构 |
4.4 以文化为要素的空间表达 |
4.4.1 “人—文化—空间”轴线 |
4.4.2 强化文化体验路径 |
4.4.3 营造核心文化空间 |
4.4.4 构建特色文博群落 |
4.5 以文化为核心的具体策略 |
4.5.1 传承手工技艺,激发内生动力 |
4.5.2 传统风俗表演,促进文化交流 |
4.5.3 营造生态居住,留存记忆家园 |
4.5.4 丰富文化产业,多方参与共赢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北寨村发展模式总结与思考 |
5.1.1 城乡融合 |
5.1.2 村落保护 |
5.1.3 文化统筹 |
5.2 文化振兴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
5.2.1 保护文化遗存 |
5.2.2 彰显文化特色 |
5.2.3 发展文化产业 |
5.2.4 生态与人文并举 |
5.3 不足与展望 |
引文参考文献 |
阅读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四、芮城县农民教育的三“新”(论文参考文献)
- [1]“活人”:土地改革中农民行为的文化伦理基础 ——以山西省芮城县四个村庄土改当事人口述历史为依据[D]. 张志波.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5)
- [2]芮城县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盈.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3)
- [3]晚清民国晋西南的农民经济与社会变迁[D]. 郭心钢. 山西大学, 2020(12)
- [4]山西省芮城县古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D]. 李甜甜.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5]金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四个面向 ——以碑刻史料为中心(1127-1368)[D]. 王洋. 山西大学, 2020(03)
- [6]芮城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J]. 郭静佳,王广斌,杨晓颖,李娟,亢嘉琪,宗亚辉.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4)
- [7]山西北宋碑刻文献专题研究[D]. 高元宦. 河北大学, 2020(08)
- [8]关于山西省芮城县苹果产业的研究[J]. 樊思明. 山西农经, 2017(05)
- [9]社区教育中民间艺术传承的路径分析 ——基于芮城民间艺术传承的田野考察[D]. 马莉.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10]文化振兴视角下沂南县北寨村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D]. 张智乾.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