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英语发音的某些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妥洪岩[1](2016)在《诺亚·韦伯斯特《美国拼写书》研究》文中提出诺亚·韦伯斯特(Noah Webster 1758-1843),美国著名词典学家,早期美国英语教材编写和英语拼写改革的先驱,也是正式提出"美国英语(American English)"的第一人。现如今韦伯斯特的名字已经成为美国英语词典的代名词。然而,在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眼中,韦伯斯特的历史影响,远不止他主编的《美国英语词典》(Americ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以下简称《词典》),还在于他编写的基础教育英语拼写书——《美国拼写书》(American Spelling Book,以下简称《拼写书》)。该拼写书的普及率在美国仅次于《圣经》。这部教材按照美国人的自然语言习惯对当时通行的英式英语的发音和拼写进行了系统改革。这是建立统一、纯净的美国语言体系的伟大尝试。《拼写书》是美国英语史上一部用于正音和正字的典范性著作,其在语音和拼写诸方面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且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前人对其虽有不少研究,但多局限于教材及其教育思想介绍,尚未出现专门探讨其正音、正字方面贡献的论著。有鉴于此,本文从《拼写书》的版本、内容、体例、语音标注、拼写改革等方面入手,采用文献考证、共时参证法、内部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其在正音、正字方面的具体内容,总结其在美国英语上的贡献。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综述目前国内外学界对韦伯斯特和《拼写书》的研究的现状,并提出进一步进行相关研究的必要和可能。第二章是对韦伯斯特的生平和其主要的语言类著作的归纳梳理。本章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利用现有的相关历史文献材料考证韦伯斯特的生平经历,二是介绍韦氏主要的语言类著作,梳理出《拼写书》与其语言类著作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对《拼写书》作全面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第三章是《拼写书》的基本情况的考据研究,旨在明晰该书的编写背景与各版本的成书历程。首先,通过成书背景,出版概况考订,梳理出各个版本的源流关系及其校勘价值,为深入探讨《拼写书》提供了一份较为可靠的基础性资料。得出的结论是:1804年版《拼写书》最接近原本面貌,使用和传播范围最广。在此结论的基础上,对1804年版《拼写书》的主要内容和编写体例进行归纳和介绍。第四章对韦伯斯特《拼写书》中的语音系统进行了描写和分析。第一部分探讨了《拼写书》中韦伯斯特注音方案的缘起。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韦伯斯特的注音方案是在对迪尔沃斯《新指南》注音体系的改造和对谢里丹语音数字标注法借鉴的基础上得来的。但是韦伯斯特无论在音节的划分还在数字标注方面都比前两者有了很大进步,具有简明清晰,容易掌握的特点。第二部分重点描写和分析了韦伯斯特《拼写书》中的元音系统、辅音系统和重音标注规则。其中元音16个,辅音23个,多音节单词分主次重音。在与国际音标对比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韦伯斯特的元音系统中,长音、短音、双元音相对齐全,相当接近当今英语的元音发音系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显示出了韦伯斯特语音系统的细致与严谨;韦伯斯特的辅音系统在辅音划分方面虽然不够精细,但是基本吻合当今英语辅音分类的方法,表现出韦伯斯特较强的语音分类意识。特别是,韦伯斯特在辅音系统中标注的/M/的发音,和辅音/r/发音在元音之后不能省略的规则和现在的美国英语发音规则完全一致;韦伯斯特在多音节单词中标注了主重音和次重音,以便清晰地区别不同音节的发音。这种标注模式对当代美国英语中多音节单词主次重音标注模式产生了直接影响。第五章《拼写书》的正字法研究。本章的第一部分讨论了 18世纪英国和美国正字学家对韦伯斯特正字法的影响。韦伯斯特在约翰逊和富兰克林这些前辈们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方式,对英语拼写进行了改革,而绝不是"模仿"前人的做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在第二部分中,重点论述了《拼写书》的词汇来源和正字法规则。研究发现韦伯斯特的正字法改革体现了保守性,渐进性的特点。最后一部分是韦伯斯特正字法改革方案与其他不同历史时期英美两国较为有影响的拼写改革方案的对比。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发现:符号标注拼写改革方案、扩充字母拼写改革方案、二合字母拼写改革方案虽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相较于韦伯斯特的正字法改革方案缺乏统一性,经济性和可接受性。第六章结论部分。总结了韦伯斯特及其《拼写书》在美国英语史上的地位及历史贡献,指出《拼写书》统一了语音、确立了美式拼法,无论是在语音标注还在正字法改革方面都对美国英语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客观评价了《拼写书》的不足。最后指出了本研究需要改进和提高之处。
张伶俐[2](2012)在《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通用语言。它不再是本族语者的专利,作为国际语言,它是理解、交流以及表达不同文化的方式和手段。作为世界英语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之一,可理解性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理解性的概念于1950年由Cartford首次提出,将其区别于“言语的有效性”。Smith和Nelson将其定义为“对说话人说话意图信息的理解”,并进一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可理解性(intelligibility)、能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和可领会性(interpretability)。可理解性在本研究中的可操作性定义包括可理解性和能理解性两个层面。不少学者对世界英语各变体的可理解性进行了研究,如美国英语、印度英语、日本英语、尼日利亚英语、东南亚英语、新加坡英语等等。国内学者对于中国学生英语发音的可理解性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既有文献只涉及到香港英语的可理解性研究;多数研究仅从母语负迁移的角度对中国英语口音进行研究,成果仅局限于某一方言对英语发音的负迁移,对中国英语口音的共性特征研究较少。在研究方法上,多为定性研究,较为缺乏实证性和科学性。在研究对象上,主要针对中学生或英语专业学生,而关于在大学生中占很大比重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研究却鲜见于文献。本研究结合英语作为国际语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将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发音问题研究置于全球化的情境中,通过实证研究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可理解性因素,并对中国大学英语语音教学提出建议。本研究重点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我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水平和特点如何?2)影响我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主要问题是什么?3)影响我国各大方言区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元音和辅音音素是什么?本研究的对象为中国地质大学32名二年级学生(16男16女)。他们来自我国七大方言区,即粤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吴方言、北方方言,17个不同专业。他们参加了一次语音测试并录音。语音测试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含44个音标的单词的朗读、短文《北风和太阳》的朗读以及即兴演讲《一次难忘的经历》。录音文件分别由来自全球各地19个国家的32名(16男16女)受教育者进行转写,其中11名来自内圈国家(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南)、11名来自外圈国家(苏丹、博茨瓦纳、塞拉利昂、津巴布韦、多米尼亚、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印度和马来西亚等);10名来自扩展圈国家(德国、日本、泰国、土耳其、墨西哥和越南等)。听话者完成四个任务,即对录音文件进行逐字转写,对说话者的可理解性进行评分(1-9),用三个形容词来描述中国英语口音的特点以及用200词左右表述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发音问题。我们将听话者的转写稿与说话者的录音原稿进行对比分析,出现不一致的地方被认为是可理解性失误。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总体可理解性水平为5.6分(总分为9分),虽然带有中国口音,但总体上是可理解的,基本上表达了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用来形容中国口音特点的高频形容词为不清楚、口音重、省音、语速快、犹豫、停顿多等等。(2)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主要元音音素是:单元音的音长,如/r/与/i:/以及/(?)/与/(?)/的混淆;单元音的音质,如/e/与/(?)/的混淆、/(?)/与/(?)/的混淆、/a:/与/(?)/的混淆、/(?)/与/(?)/的混淆;双元音与单元音的混淆,如/eI/与/e//(?)//i:/的混淆、/ar/与/(?)/的混淆、/(?)/与/(?)//(?)/的混淆等等。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国际可理解性的主要辅音音素是:辅音间的混淆,如鼻辅音/m//n//η/的混淆、清辅音与浊辅音的混淆、/θ//(?)/与/s//z/和/t//d/之间的混淆、/I/与/r/的混淆、/v/与/w/的混淆、/1/与/n/的混淆、/r/与/w/的混淆、/(?)//d(?)/与/tr//dr/的混淆、/(?)/与/u://(?)/的混淆;词尾辅音的省略、词尾辅音的增音、词尾辅音的混淆;辅音群的省音以及辅音群之间增发元音等问题。此外,中国大学生连续话语中过多地停顿、平调、语速过快以及语法错误也是影响可理解性的主要因素。(3)影响我国各大方言区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主要元音和辅音音素除了一些共性的特点之外,还有着自身独特的个性问题。世界英语的发展呼吁英语教学范式的转变,可理解性无疑是我国大学英语语音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应持有多元标准观,以可理解性而不是母语者口音作为语音教学标准。培养学生的“全球英语”意识,了解外国口音不等同于不可理解,增强学生对中国英语口音的自信心。其次,大学英语教师要深入了解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可理解性的共性特征、各方言区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每位学生的具体发音问题。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课堂教学重点集中在共性的核心的语音问题,而个性的非核心的语音问题则在网络化自主学习中解决。最后,我们建议在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中增设可理解性指标,更多地注重学生口语交际的有效性和流利性。
奚洁[3](2014)在《全球化语境下的语言认同与外语教育规划研究》文中指出全球化进程中,当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语言认同的选择也随之增加,主要体现为两个层面的问题:对母语汉语的认同和对外语英语的认同;对不同英语变体的认同。认同是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的重要动机,语言教育是国家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战略高度集中体现了国家的语言利益。本文从语言规划的主要动机语言认同出发,通过调查当前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之后的认同变化,了解其对母语汉语、以及对不同英语变体的认同情况,从而为外语教育规划提供实证依据。本研究以外语教育规划为缘起,以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ELF)、后结构主义的社会认同观、言语社区和想象的社区等理论为基础,使用实验研究、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方法,调查了江苏省内六所高校近400位大学生的语言认同状况,有以下研究发现。关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对不同英语变体的认同,本研究主要调查学习者的语言运用和语言情感因素,具体为通过短句听写实验测量变体的可懂度和通过言语变体实验调查语言态度。实验发现英美变体毫无疑问地在可懂度和语言态度上都显示了其长期以来作为“标准范式”的主导地位,而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对其他变体表示不够熟悉,可懂度和语言态度也相应的较低。由于中介语匹配优势,虽然中国英语变体的可懂度不是最低,但是学习者对中国英语变体的态度最为负面。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的语音共核(LFC)对变体可懂度之间的显著差异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作为一个开放和发展中的系统,需要调查更多的英语变体,分析更多的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交流时的障碍,建立ELF语料库来完善这个系统,增加其解释力和说服力。简单来说,在可懂度和语言态度这两方面,学习者对不同口音的英语变体的认同呈现出显著的等级态势,标准语言意识长期以来一直对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运用和情感因素具有巨大的影响。关于对母语汉语的认同和对外语英语的认同现状,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对汉语仍旧保持了较高的认同,但是同时也能利用新的外语资源构建新的语言认同,产生附加性和生产性的认同变化。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分析结果也印证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认同方面,受标准语言意识的影响,虽然仍旧高度地认同英美语言规范,但同时也开始认识到全球化语境下其他英语变体包括中国英语变体的合理性。基于这些认同的变化,本研究认为目前中国的英语人群的底层社区是以学校和单位为实践范围的实践社区,整个中国的英语社区还是想象的社区,归属于更大范围的想象的ELF国际社区。因此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认同具有多重性,他们通过想象与国际英语社区相联系。基于上述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语言认同的研究发现,本研究对中国的英语教育规划和政策制定在教育目标、考试导向、教材改革和教师责任这些方面提出了建议。虽然目前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的研究并不足以在大范围内进行该语言形式的教学,但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应该增加对不同英语口音的接触,提升对不同变体的熟悉度,发展自己的言语适应技能,提高国际交流中英语使用的有效性,认可自己作为合法的英语使用者的地位。基于英语教育政策的讨论,当前中国外语教育的规划同样需要关注主体性、多样性、区域性和国际性的问题。从而在战略高度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建设和谐的语言生活。
稂建中[4](2019)在《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文中提出英语曾经是偏安于世界一隅的一个欧洲岛国的民族语言,它在短短几个世纪里从不列颠出发,遍布“日不落帝国”,进而发展成为如今的国际通用语。英语及其承载的文化留给人们一笔具有全球价值的财富,这笔财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英语教育得以传承和发展。本文基于历史视角,在社会话语理论框架下,运用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系统地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具体地说,在回顾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确立这一背景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文化殖民”和“全球化视野”等主要特征,并探讨其教育价值和历史局限性。英国“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是在“古英语”(盎格鲁-撒克逊语)和“中世纪英语”的基础上,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发展而形成。“现代英语”始于16世纪,具体界定是:1500-1800年间为“早期现代英语”时期,1801年至今为“晚期现代英语”时期。本文聚焦16-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由六部分组成,除了绪论和结语外,还有五章。第二章是背景分析,探究“现代英语”教育如何在英国得以兴起。第三、四、五章分别从不同专题角度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第六章是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总体评价。具体而言:第二章主要从英格兰民族国家的建立、民族文学的发展和民族语言的形成等方面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背景。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英语取代法语,由老百姓的语言提升为官方语言;民族文学的发展将英语由生活语言转变为文学和学术语言;英语自身的规范化发展,促进了“现代英语”的形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驱动以及语言学家的贡献综合地为“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准备了条件。第三章重点探析16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通过梳理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近代英语教育政策和不同层次的英语教育,以及外来移民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教育政策,发现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致力于提升民众识字能力的同时,试图通过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同化提升民族意识、重构少数族裔民族身份、培养民族和国家认同,从而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第四章重点探析17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特性。英国殖民地英语教育伴随着其海外贸易、传教和殖民统治的步伐,在殖民早期采取语言和文化同化政策,致使本地语教育和本地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在殖民晚期调整其语言教育政策,通过英语教育培植本地精英阶层(如印度),或构建英国化主流社会阶层(如北美、澳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殖民地社会结构和文化身份重构,使殖民地英语教育呈现出鲜明的文化殖民特征。第五章针对18世纪末及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基于福柯的话语理论分析英国社会不同话语主体权力关系,阐释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影响因素。在不同时期,英国的语言政策从民族同化逐渐走向文化宽容,语言教育政策从单语走向双语或多语教育并存;同时,由于英国文化多重特质的影响,“现代英语”教育在全球化过程中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从而呈现出文化转向的突出特征。第六章从语言文化教育、民族身份教育和国家发展战略等维度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性进行反思。在语言文化教育维度,“现代英语”教育体现出语言与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和偏重语言形式和工具性作用、过分倚重社会力量等特点;在民族身份教育方面,“现代英语”教育对英国本土民众的社会身份、文化身份和公民身份建构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体现民族身份的统一性,同时它对海外殖民地民众的英国化和本土化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体现了民族身份的多样性;在国家发展战略维度,在王国、大英帝国和英联邦不同历史时期,“现代英语”教育均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历史变迁研究对我国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规划、语言政策以及语言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认为,国家语言规划应符合话语主体社会关系和国家战略,国家语言政策应尊重话语主体社会身份和民族身份认同,国家语言教育政策也应有利于知识与信仰体系重构和跨文化交流。
裴正薇[5](2014)在《英语语音教学模式:理论、选择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国外主要英语语音教学模式,在分析本土化模式和通用语模式的可行性之后,结合我国国情指出当前我国英语语音教学仍应坚持英语本族语模式。文章进而针对扩展圈国家英语语音教学的共性问题,借鉴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师资、教材、教法、评估四方面探索问题解决路径。
周榕,陈国华[6](2008)在《英语专业大学生英美英语态度偏好与实际口音特点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用言语变体实验法考察了101个英语专业大学生对英美英语的态度和认同感,再用实际英语口音测试法检测了其实际英语口音特点。结果发现,由于美国英语活力的影响,被试对美国英语的态度和认同感已超过对英国英语的态度和认同感,在权势地位、语言亲和力和语言表现力维度上,他们对美国英语的评价都优于对英国英语的评价,表现出更偏好美国英语的趋势;被试对美国英语的口音特点也有较高的识别能力,且多数人愿意以美国英语为模仿学习对象。但是,他们的实际英语口音则是三分之二为RP、三分之一为GA的混合体,表现出更多的英国口音的特点。这表明,语言活力的确影响语言态度,但语言态度与语言行为并非完全一致。
蔡龙权,宋学东[7](2009)在《交际、变异、标准:关于英语语音在中国的取向》文中研究指明文章认为语音即语言。语音符号的任意性、结构的系统性和使用的广泛性赋予语言有效的生存和交际功能。人、事、地、时的环境变化预示三方交际和存在隐形第三方,语言交际因此要求心理服从社理,社理服从物理,参与者主动适从甚至顺从地调整话语。语音变异因此是交际性语言能力的重要标记,有客观的和主观的。从标准看,发音变异有正确、准确和精确的客观度量,从交际的社会性看,有物理近切、社理贴切和心理亲切的主观评价。文章由此区分RP和GA的音位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级。英汉语系的硕大差异设定中国英语的发音必然出现显著变异,学习与使用者数量的巨大增长更可能降低发音质量。作者从中国英语教育的基础、发展和特色提出RP作为中国英语的语音取向,建议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加强外语和师范学校学生英语发音的正确和准确程度,改善中国窗口职业人士的发音形象,提升中国英语整体发音水平及其在国际英语中的地位。
田利[8](2012)在《高中英语语音教学中音系选择及其影响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按《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英语语音教学应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了解英语音系的选择及其影响对推进英语语音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十分重要。然而,迄今对高中英语语音教学的经验研究很少,对其中的音系选择及其影响的研究更是罕见。为此,本研究以山东省烟台市第三中学的学生和英语教师为对象,以相关的语言教学理论、语音学和音系学理论为指导,通过问卷、访谈和观察等经验方法,对高中英语语音教学中的音系选择及其影响进行了较为具体的研究。首先,本研究采用自编的问卷,对烟台三中高中一年级的125名学生的英语音系掌握现状、英语资料的音系状况及其对自己的英语音系的认识、主观选择意愿和对教学现状的满意程度予以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和讨论发现:多数学生实际掌握的是英国英语音系,但平时接触到的是美国英语音系资料;多数学生觉得自己的音系是混合式的,希望学习美国英语音系;学生期望改变英语语音教学的现状。然后,本研究采用自拟的访谈提纲,对烟台三中高一英语组的10名教师的英语音系选择现状及其影响予以访谈调查,结果表明:多数教师实际掌握的是英国英语音系,在英语语音教学中实际使用混合偏英的语音体系,但平时接触到的是美国英语音系资料;多数教师觉得应当教授美国英语音系,但对音系选择甚至语音教学不够重视。另外,本研究也通过教学观察发现:高中教师和学生普遍忽视英语语音教学和学习,语音教学和学习缺乏系统性,且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占的比重很小。本研究的结果可望对改变高中英语音系选择的现状,改善高中英语语音教学,推进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同时,本研究可望弥补迄今针对高中英语音系选择及其影响的经验研究极为不足的问题,从而对高中英语教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殷洁[9](2020)在《普通话上声的性别、年龄和方言背景变异》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从社会语音学的视角切入,使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自建朗读语音库,调查了普通话中上声的实际表现和性别、年龄和方言背景变异。研究一共调查了40名发音人,其中30名在北京居住的发音人,男女各一半,年龄分为18岁左右、24岁左右和53岁左右三组,每组10人;同时调查了10名(5男5女)24岁左右并且掌握一种南方方言的发音人。上声按上声后接非上声、连上变调前一个上声字、单念上声和承载句句尾上声分为四个位置,每个位置收集到上声字1800个。实验结果发现上声实际调值多样,但在性别年龄上有系统性差异。女性的归一后调值会在除连上变调的其他位置高于男性,而且在单字和句尾上声时男性会比女性更偏向于使用凹调;年龄最大的53岁组归一后的调值曲线起点低,但是在上升部分会逐渐超过其他组,而且随着年龄降低,在单字和句尾上声时会更偏向于使用低平调。上声的嘎裂情况也存在差异。18岁组中嘎裂的性别差别不大,但是男性的嘎裂会随着年龄增大而减少,而女性的嘎裂则先增多后减少,整体上女性嘎裂多于男性,嘎裂程度也更深。同时,研究还发现句尾上声比单字上声嘎裂多,而且程度深,嘎裂位置更向后扩展,但是调值曲线比单字凹陷更浅,时长更短。在不同方言背景下,同一年龄段的发音人中,有南方方言背景的发音人的五度调值曲线会比北方的更加下凹一些,在单字和句尾上声中更偏向于使用凹调,同时北方方言背景的女性嘎裂率高于南方女性的,但是嘎裂程度相对较浅,而北方方言背景的男性嘎裂率则低于南方男性的,嘎裂程度也更浅。
林祖安[10](1994)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语音学研究》文中指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语音学研究林祖安“听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英语素质的最基本条件之一”,这个观点已为越来越多的英语工作者所接受。提高听的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亦已成为当代英语教学工作者努力探求的方向。众所周知,从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来说,“听”和“...
二、美国英语发音的某些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英语发音的某些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诺亚·韦伯斯特《美国拼写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对象与意义 |
1.3 韦伯斯特《拼写书》的研究综述 |
1.3.1 有关诺亚·韦伯斯特的传记类作品 |
1.3.2 有关《拼写书》的研究 |
1.3.2.1 美国阅读教材史的研究 |
1.3.2.2 有关《拼写书》语音的研究 |
1.3.2.3 有关《拼写书》正字法的研究 |
1.3.3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和必要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性 |
第二章 韦伯斯特生平及其主要的语言类著作 |
2.1 韦伯斯特生平概述 |
2.1.1 儿童时光 |
2.1.2 求学之路 |
2.1.3 教师生涯 |
2.1.4 词典之父 |
2.1.5 其他成就 |
2.2 韦伯斯特主要的语言类著作 |
2.2.1 《英语语法教程》 |
2.2.2 《英语语言论文集》 |
2.2.3 《简明英语词典》 |
2.2.4 《美国英语词典》 |
2.3 小结 |
第三章 韦伯斯特《拼写书》考略 |
3.1 《拼写书》的成书背景 |
3.1.1 国家的独立和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
3.1.2 美国两大思想运动下民族语言形成 |
3.1.3 建国初期本土拼写教材的不足 |
3.2 《拼写书》的出版概述 |
3.2.1 始创期(1783—1787):《英语语法教程Ⅰ》 |
3.2.2 完善期(1787-1804):《美国拼写书》 |
3.2.3 改版期(1829—1843):《基础拼写书》 |
3.3 《美国拼写书》(1804版) |
3.3.1 主要内容 |
3.3.2 编写体例 |
3.4 小结 |
第四章 《拼写书》的语音研究 |
4.1 《拼写书》中韦伯斯特注音方案的缘起 |
4.1.1 《新英语指南》基础上的改造 |
4.1.2 托马斯·谢里丹注音方法的影响 |
4.2 《拼写书》语音系统研究 |
4.2.1 《拼写书》元音系统分析 |
4.2.1.1 《拼写书》的元音及其拟音 |
4.2.1.2 《拼写书》元音系统的特点 |
4.2.2 《拼写书》辅音系统分析 |
4.2.2.1 《拼写书》辅音发音考察 |
4.2.2.2 《拼写书》辅音系统的特点 |
4.2.3 《拼写书》单词重音标注 |
4.2.3.1 双音节单词的重音标注 |
4.2.3.2 多音节单词的重音标注 |
4.3 小结 |
第五章 《拼写书》正字法研究 |
5.1 18世纪英国和美国正字学家对韦伯斯特的影响 |
5.1.1 塞缪·约翰逊的正字法 |
5.1.2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正字法改革 |
5.2 诺亚·韦伯斯特《拼写书》正字法分析 |
5.2.1 《拼写书》的词汇来源 |
5.2.2 《拼写书》正字法分析 |
5.3 韦伯斯特正字法规则与其他早期拼写改革方案的比较 |
5.3.1 符号标注拼写改革方案 |
5.3.2 扩充字母拼写改革方案 |
5.3.3 二合字母拼写改革方案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研究主要的结论 |
6.1.1 韦伯斯特在美国英语史上的地位 |
6.1.2 《拼写书》对美国英语历史贡献 |
6.1.2.1 推动了美国英语发音和拼写的的规范化 |
6.1.2.2 展现了美国英国语音演变的轨迹 |
6.1.2.3 建立了美国英语发音注音体系 |
6.1.2.4 指明了美国英语正字法改革的主流方向 |
6.1.3 《拼写书》的不足 |
6.1.3.1 语音描写较为模糊,准确性不够 |
6.1.3.2 正字法缺乏连贯性、系统性和类推性 |
6.2 本项研究的局限和有待深入的方面 |
附录一 韦伯斯特及其处时代美国大事年表 |
附录二 韦伯斯特几部主要版本《拼写书》的封面和部分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1.3.1 本研究的目标 |
1.3.2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 |
1.3.3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论文的总体框架 |
第二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世界英语理论及其发展 |
2.1.1 按地理位置划分的世界英语变体 |
2.1.2 模糊变体间界限的世界英语模式 |
2.1.3 以英语水平为核心的世界英语模式 |
2.2 相关术语及概念 |
2.3 世界英语理论与应用语言学研究 |
2.3.1 现行二语习得研究范式存在的问题 |
2.3.2 新旧两种研究范式的对比 |
2.3.3 世界英语与标准 |
2.3.4 世界英语框架下的英语语音教学模式 |
第三章 世界英语变体口音的可理解性研究综述 |
3.1 世界英语变体口音特点研究 |
3.1.1 内圈国家英语变体口音研究综述 |
3.1.2 外圈和扩展圈国家英语变体口音研究 |
3.1.3 中国英语变体口音研究综述 |
3.2 可理解性研究综述 |
3.2.1 可理解性概念研究 |
3.2.2 可理解性的测量方法 |
3.2.3 影响可理解性的变量研究 |
3.2.4 世界英语可理解性的实证研究 |
3.2.5 可理解性与英语语音教学 |
3.2.6 可理解性的概括性研究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2.1 说话者 |
4.2.2 听话者 |
4.3 研究工具 |
4.3.1 测试 |
4.3.2 问卷调查 |
4.3.3 可理解性评分 |
4.4 研究设计 |
4.4.1 先导研究 |
4.4.2 分析方法 |
4.5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1 我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总体水平和特点 |
5.1.1 我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总体水平分析 |
5.1.2 我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特点分析 |
5.2 影响我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主要问题 |
5.2.1 影响我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音素问题分析 |
5.2.2 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超音素问题分析 |
5.2.3 影响我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其他问题分析 |
5.3 影响我国各方言区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音素分析 |
5.3.1 影响我国各方言区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音素分析 |
5.3.2 影响我国各方言区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音素的共性和个性特点 |
第六章 对中国高校大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启示 |
6.1 大学英语语音选修课开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6.2 英语作为国际语框架下的大学英语语音教学 |
6.2.1 大学英语语音的教学目标是可理解性 |
6.2.2 以可理解性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语音教学模式 |
6.2.3 可理解性与大学英语口语测试 |
6.3 对中国大学英语语音教师发展的启示 |
6.3.1 中国大学英语教师地位及自信心的提高 |
6.3.2 中国大学英语语音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创新之处 |
7.2.1 理论贡献与创新 |
7.2.2 实践意义及创新 |
7.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7.4 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附录七 |
附录八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全球化语境下的语言认同与外语教育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写作框架 |
1.5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全球化语境: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ELF) |
2.2 可懂度的相关概念和研究 |
2.3 语言态度 |
2.4 语言认同和英语社区 |
2.5 中国的外语教育规划和教育政策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3 研究步骤 |
3.4 分析方法 |
第四章 英语变体的可懂度和语言态度:显著的等级态势 |
4.1 可懂度结果汇报 |
4.2 语言态度实验结果汇报 |
4.3 熟悉度和辨认结果汇报 |
4.4 可懂度讨论 |
4.5 语言态度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重的语言认同和想象的ELF社区 |
5.1 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结果汇报和讨论 |
5.2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认同 |
5.3 从语言认同到ELF社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球化语境下的英语教育政策和外语教育规划 |
6.1 中国的英语教育规划和政策 |
6.2 以认同为动机、基于社区需求的英语教育规划和政策 |
6.3 ELF视野下的中国英语教育政策 |
6.4 对中国外语教育规划的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成果 |
7.2 研究贡献 |
7.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英语史和英国英语教育研究 |
二、影响英国语言教育的要素研究 |
三、语言规划、语言政策及语言教育政策研究 |
四、国内外研究评析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古英语、中世纪英语与现代英语 |
二、语言与语言教育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六节 研究的理论视角 |
一、话语理论 |
二、英国语言教育话语分析 |
第二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的确立 |
第一节 民族国家的建立 |
一、从族群到民族王国 |
二、从民族王国到民族国家 |
第二节 民族文学的发展 |
一、民族文学的发端 |
二、民族文学的奠基 |
第三节 民族语言的形成 |
一、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古英语 |
二、中世纪英语 |
三、现代英语 |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 |
一、文艺复兴的影响 |
二、宗教改革的驱动 |
三、语言学家的贡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 |
第一节 作为英格兰民族语言的英语教育 |
一、英格兰的英语教育政策 |
二、英格兰的英语教育 |
第二节 作为威尔士和苏格兰通用语的英语教育 |
一、威尔士的英语教育 |
二、苏格兰的英语教育 |
第三节 作为英国移民第二语言的英语教育 |
一、英国移民的主要来源 |
二、英国移民的语言规划 |
三、英国移民的语言教育政策 |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民族特性的体现 |
一、英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 |
二、威尔士和苏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同化 |
三、英国移民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身份重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 |
第一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本族语教育的冲击 |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
第二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
第三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 |
第一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社会语境 |
一、基于话语理论的英语教育要素分析 |
二、影响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主体 |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秩序 |
第二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政策调整 |
一、民族同化的语言教育政策 |
二、文化融合的语言宽容政策 |
三、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多语政策 |
第三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文化转向 |
一、文化概念与英国文化的特质 |
二、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使命 |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 |
第一节 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重与轻 |
一、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社会文化特性 |
二、“现代英语”教育的社会文化特征与功能 |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反思 |
第二节 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得与失 |
一、语言文化与身份建构的关系 |
二、英国本土“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建构 |
三、英国殖民地“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重构 |
四、“现代英语”教育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反思 |
第三节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成与败 |
一、语言教育作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 |
二、“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英国的发展战略 |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反思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5)英语语音教学模式:理论、选择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理论背景:模式的提出 |
2.1 Kachru模式 |
2.2 Jenkins模式 |
2.3 Kirkpatrick模式 |
3. 中国国情:模式的选择 |
3.1 本土化模式的可行性 |
3.2 通用语模式的可行性 |
4. 共性问题:经验与思考 |
4.1 师资 |
4.2 教材 |
4.3 教法 |
4.4 评估 |
5. 结语 |
(6)英语专业大学生英美英语态度偏好与实际口音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实验一:语言态度与认同情况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2.1 被试 |
2.2.2 测量方式 |
2.2.3 实验程序 |
2.3 结果和分析 |
2.3.1 总体态度比较 |
2.3.2 认同和偏好情况比较 |
2.3.3 因素分析与维度比较 |
3. 实验二:语言偏好与实际语言行为的一致性情况 |
3.1 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被试 |
3.2.2 测量工具 |
3.2.3 程序 |
3.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结语 |
(7)交际、变异、标准:关于英语语音在中国的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交 际 |
1.语言 |
2.语言交际 |
3.语言交际能力 |
二、语音变异 |
1.固定变体 |
2.语境变体 |
三、发音标准 |
1.标准的价值与相对性 |
(1) 标准的起始价值是实现规范。 |
(2) 标准的过渡价值是传递知识。 |
(3) 标准的终极价值是享受方便。 |
2.英国标准发音 |
第一, 地理位置优势。 |
第二, 受教程度优势。 |
第三, 社会地位优势。 |
第四, 学术推广优势。 |
第五, 适用仿效优势。 |
3.美国标准发音 |
(1) 音位。 |
(2) 音位变体。 |
(3) 发音标注。 |
(4) 超音段音位。 |
四、中国的情况 |
1.中国英语 |
(1) 缺省干预。 |
(2) 相似干预。 |
2.中国英语教育与英语专业教学 |
3.中国的取向 |
(1) 外部相对。 |
(2) 内部相对。 |
(3) 过程相对。 |
(4) 品位相对。 |
五、结 语 |
(8)高中英语语音教学中音系选择及其影响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实践和理论背景 |
1.2 研究的目标和方法程序 |
1.3 本文的内容和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高中英语语音教学与英语音系的相关理论 |
2.2 高中英语语音教学研究的现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 调查目的与问题 |
3.2 调查对象 |
3.3 调查方法与工具 |
3.4 调查步骤与实施 |
第四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问卷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1 问卷第一部分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2 问卷第二部分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3 问卷第三部分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4 问卷结果综合分析与讨论 |
4.2 访谈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1 访谈结果分项分析与讨论 |
4.2.2 访谈结果综合分析与讨论 |
4.3 教学观察结果总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研究的过程和结论 |
5.2 研究的价值、建议和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9)普通话上声的性别、年龄和方言背景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社会语音学与普通话的上声研究 |
1.1 社会语音学研究概述 |
1.1.1 社会语音学的兴起与特点 |
1.1.2 语音社会变异的主要表现 |
1.1.3 社会因素对语音变异的影响 |
1.2 普通话上声研究概述 |
1.2.1 上声的调位与调位变体 |
1.2.2 重音和语调对上声的影响 |
1.2.3 社会因素对上声的影响 |
1.3 嘎裂的跨语言研究概述 |
1.3.1 嘎裂与女性 |
1.3.2 嘎裂与句法因素 |
1.4 小结 |
2 本研究的研究设计、假设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问题与假设 |
2.2.1 性别因素与上声变异 |
2.2.2 年龄因素与上声变异 |
2.2.3 方言背景因素与上声变异 |
2.3 研究方法 |
2.3.1 发音人与语料收集 |
2.3.2 语料切分与标注 |
2.3.3 数据测量与归一化处理 |
3 性别因素与上声变异 |
3.1 五度调值平均值曲线 |
3.1.1 上声双字组字调 |
3.1.2 上声单字调 |
3.1.3 上声句尾字调 |
3.1.4 上声字调跨位置对比 |
3.2 嘎裂情况 |
3.2.1 嘎裂位置 |
3.2.2 嘎裂程度 |
3.3 分析与讨论 |
4 年龄因素与上声变异 |
4.1 五度调值平均值曲线 |
4.1.1 上声双字组字调 |
4.1.2 上声单字调 |
4.1.3 上声句尾字调 |
4.1.4 上声字调跨位置对比 |
4.2 嘎裂情况 |
4.2.1 嘎裂位置 |
4.2.2 嘎裂程度 |
4.3 分析与讨论 |
5 性别、年龄对上声变异的交互影响 |
5.1 五度调值与嘎裂情况 |
5.2 总结与讨论 |
6 方言背景与上声变异 |
6.1 五度调值平均值曲线 |
6.1.1 上声双字组字调 |
6.1.2 上声单字调 |
6.1.3 上声句尾字调 |
6.2 嘎裂情况 |
6.2.1 嘎裂位置 |
6.2.2 嘎裂程度 |
6.3 总结 |
7 总结与讨论 |
7.1 上声与语言内部因素 |
7.2 上声与语言外部因素 |
7.2.1 女性归一后调值高于男性 |
7.2.2 女性嘎裂率高于男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基本信息采集表 |
附录二 :录音内容 |
四、美国英语发音的某些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诺亚·韦伯斯特《美国拼写书》研究[D]. 妥洪岩.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2]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研究[D]. 张伶俐.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5)
- [3]全球化语境下的语言认同与外语教育规划研究[D]. 奚洁. 南京大学, 2014(05)
- [4]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D]. 稂建中.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5]英语语音教学模式:理论、选择与思考[J]. 裴正薇. 外语界, 2014(03)
- [6]英语专业大学生英美英语态度偏好与实际口音特点研究[J]. 周榕,陈国华. 现代外语, 2008(01)
- [7]交际、变异、标准:关于英语语音在中国的取向[J]. 蔡龙权,宋学东.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 [8]高中英语语音教学中音系选择及其影响调查研究[D]. 田利. 鲁东大学, 2012(10)
- [9]普通话上声的性别、年龄和方言背景变异[D]. 殷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10]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语音学研究[J]. 林祖安.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19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