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鉴定需要注意的问题

钻石鉴定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钻石鉴定中需注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严俊,王小祥,陶金波,张俭,胡仙超[1](2015)在《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的特异性光谱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吸收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及钻石观测仪(DiamondViewTM)对天然钻石、经辐照或热处理的天然钻石、高温高压(HTHP)合成钻石及化学气相沉积(CVD)合成钻石进行了较系统的谱图及微区生长结构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天然钻石、经辐照或高温退火处理后的天然钻石、高温高压(HTHP)合成钻石的UV-Vis-NIR吸收谱图在2001 100nm区间谱图的反射率变化明显。相比之下,CVD合成钻石的反射率的变化相对较小。基于钻石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在其图谱中的8001 600cm-1区间,合成钻石样品、特别是CVD合成钻石在上述区间无明显的特征吸收峰位。此外,DiamondViewTM检测表明:一般而言,经HTHP处理后的CVD合成钻石出现平行的位错线,并呈现淡蓝色荧光。部分天然钻石可见典型的八面体生长线或称为树的年轮状图像,且因样品经辐照与高温高压处理后其荧光图像的颜色发生改变。高温高压合成钻石呈现出块状几何生长图像。限于钻石样品类别的多样性及合成钻石工艺的复杂且不断更新特征,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的UV-Vis-NIR或FTIR光谱特征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不具有典型天然钻石图谱特征的样品需进一步辅以DiamondViewTM、光致发光光谱等其他检测仪器予以综合分析。

严俊,刘晓波,陶金波,张铮,严雪俊,方诗彬,陆倩芸[2](2015)在《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的钻石观测仪鉴定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通过钻石观测仪(Diamond ViewTM)结合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UV-Vis-NIR absorption spectr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天然钻石、经辐照与热处理的天然钻石、高温高压(HTHP)合成钻石与化学气相沉积(CVD)合成钻石进行了较系统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无色或近无色天然钻石的荧光颜色通常呈现较单一的蓝色,且无磷光,钻石荧光图像的内部较多可见呈闭合或非闭合的环状结构的生长线或不规则的折线。部分天然钻石无荧光且无磷光或者同时具有蓝色荧光与蓝绿色的磷光,但是鉴于CVD合成钻石较多同时具有荧光与磷光特征。因此,基于钻石有无磷光特征作为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的定性鉴别依据存在一定局限性。经辐照或热处理后的彩色天然钻石的荧光颜色主要呈非蓝色,部分样品因辐照处理使其自身的颜色发生改变的同时,并由此产生色心缺陷导致钻石荧光的颜色呈现多色性混杂特征。需进一步指出的是,基于UV-Vis-NIR吸收光谱特征与Diamond ViewTM图像中钻石的呈色特性是目前研究钻石经辐照处理较重要的鉴定方法。大部分CVD合成钻石的台面与亭部的局部位置出现独特的因CVD所致的清晰的平行层状生长条纹,同时具有淡蓝色磷光,该方法仍是目前相关CVD合成钻石判定的最为直接依据。

王铭颖[3](2020)在《基于宝石矿物学特征的当代和田玉雕刻工艺研究》文中指出和田玉自古便是玉雕艺术的主流用材。近年来,雕刻工具的快速发展引发了雕刻技术的诸多变化,但当代和田玉雕刻工艺的综合性学术研究却鲜有深入探索。本文运用宝石学、矿物学、器物学、工艺学、统计学、艺术学及人类学等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与分析方法,以和田玉材质及当代雕刻工艺为研究对象,对宝石、矿物学特征及其对设计雕刻的影响、当代加工方式与工艺特点、当代作品特征与风貌、工艺评价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和田玉的宝石、矿物学特性对雕刻有重要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雕刻过程中对其颜色、光泽、透明度、硬度、结构和杂质矿物等特征的合理利用。经实验测试与雕刻实践证明:和田玉的雕刻软硬度与其产状、颜色没有直接关系,而主要是由其结构所致;雕刻手感则会受到产状的影响——山料偏干、塑形能力较差;子料偏润、塑形能力较强;和田玉产地不同亦会对雕刻硬度与手感产生综合影响。大量调研考察表明,手工雕刻、计算机数控雕刻(CNC)和三维扫描复制雕刻是目前我国玉雕的三种主流加工方式。随着现代玉雕业电动工具的革新,玉器的雕刻效率及工艺精细度均得到了提高。当代和田玉雕刻的工艺品种基本为古代的延承,其中最常应用的工艺类型是俏色和镂雕技艺。俏色工艺亦可依据颜色分布特点被划分为皮色、本体、内含物与围岩俏色四种基本类型。在当代玉雕制作中,和田玉因其优良的材质特点依旧成为各类工艺中应用最广泛的雕刻原料。本文通过对5368件现代玉雕作品中的2521件和田玉作品统计分析可知:目前当代和田玉作品的题材仍以沿袭传统为主,即神话、诗篇名言、历史典故等题材的雕件居多,但同时不乏少量创新性作品出现。其次,玉器的功能性较古代相对变弱,作品的体量以中小件为主,且工艺感更为突出。再次,和田玉玉器受众已由古代皇室贵族专享转变为被现代玉器爱好者或消费者所拥有。当下,人工智能与工业自动化的发展会继续推动中国玉雕行业的批量化和规模化生产,这一趋势将促进玉雕创意设计与文化价值的不断提升。综合和田玉雕件价值的影响因素,其工艺评价可从玉料使用、造型设计、琢制工艺等角度进行。

谢艳[4](2017)在《我国珠宝产业竞争力的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珠宝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珠宝消费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份额,是世界上最大的铂金、黄金消费国,也是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玉石消费市场和钻石市场。我国珠宝产业发展情况直接影响世界奢侈品品牌企业全球布局和国际贵金属市场走向及价格趋势。通过文献和市场调研发现,我国珠宝产业研究尚浅,往往停留在定性描述上,尤其对我国珠宝产业竞争力的研究鲜有人提及。选择我国珠宝产业竞争力研究,可以为保障我国珠宝产业向着更健康、有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提高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为我国珠宝产业投资者进行初级投资评价,以及为政府决策者提供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论文梳理了珠宝产业竞争力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总结了我国宝玉石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状况,论述了我国发展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新的发展模式和趋势,通过统计学与数据分析法剖析了我国珠宝产业规模、国际贸易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然后,给出了珠宝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框架,讨论了珠宝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概率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能找出区域或国家间竞争力强弱或优劣的评价体系,从而提出了一套珠宝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接着,通过AHP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中印珠宝产业竞争力、我国三大珠宝产业集聚区分别进行了实证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从资源、产业等角度提出了我国珠宝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结果显示:(1)珠宝产业竞争力是一个比较概念,是本国(或本地区)珠宝企业通过生产和销售珠宝首饰产品,提供各种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占取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它是一种现实竞争力,持续发展的能力。(2)我国珠宝产业整体规模大,企业数量多,门店覆盖面广;近三年珠宝首饰进口额呈激增态势,而出口总额呈快速衰减现象。我国主要进口国家不稳定,仅南非蝉联第一或第二位,瑞士于2016年首次跃居我国进口国第一位;我国珠宝首饰主要出口地为香港和美国。(3)中国和印度的综合得分分别59.554、50.477,我国的整体情况好于印度,更具有竞争力;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珠宝产业竞争力综合得分分别为75.843、70.703、65.537,珠三角综合情况最优、长三角次之,环渤海相对较差。

赵远[5](2015)在《论首饰设计师应具备的宝石学修养》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名首饰设计师,具备一定的宝石学修养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是开展业务的需要,也是整个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但首饰设计师没有必要像宝石学家一样系统掌握宝石相关的绝大部分知识,只需要选择性地掌握能够为设计服务的一部分。其中,可以从基本的宝石鉴定分级,宝石的特点对设计的影响,对加工镶嵌的把控以及经济上的考虑这四个部分来分别进行阐述。其中,宝石的鉴定分级是最为基础的部分。宝石的一些最基本的性质,例如折射率、比重、硬度、光性等等,首饰设计师都应当充分掌握。当然,还有一些其他辅助性的东西,例如鉴定证书等等,也不可或缺。基本的鉴定分级也是首饰设计师懂宝石、了解宝石的一个重要途径,设计师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能够根据每种宝石的特性,做到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做到美丽最大化。一个职业的首饰设计师,还要在首饰的加工制作中有所建树。因为客户要设计师呈现的是美轮美奂的实物,而不是纸上的美图。所以,首饰设计师必须要懂得加工制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在这些之外,设计师还需要有经济上的充分考虑。一个真正的职业设计师不能埋头于设计而什么都不顾,这样会脱离现实。经济的考量不只是设计费,还包括整件作品价值的均衡性,首饰制作的成本,客户的预算,以及预防一些有可能发生的经济陷阱。这些跟宝石的评估分级,以及自身的经营能力密不可分。如果在最后一环的经济上“掉链子”,则无论在首饰设计上有多高的造诣,都是空中楼阁,无法落地。所以,一个首饰设计师应当具备的宝石学修养不仅仅是一点宝石学知识,而应当是一个逐步递增的完整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成长为一个职业的设计师。那样,中国的珠宝首饰设计行业才能整体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JamesE.Shigley[6](1994)在《宝石级钻石鉴定的回顾》文中研究表明概括地评述了天然钻石、实验室处理的钻石、人造钻石以及钻石仿制品的宝石学鉴定特征。

邹云[7](2019)在《海棠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的制定》文中研究指明海棠是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Malus Mill.)观赏植物,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具有非常高的园林观赏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四季皆有观赏价值的木本植物。我国是苹果属植物重要的基因分布中心之一,有丰富的海棠种质资源。2014年,北京市植物园被国际园艺学会栽培植物命名法规委员会认定为海棠栽培品种的国际登录权威,2017年北京市海棠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海棠种质资源及其相关科研和产业的重要性日益显着,然而目前我国缺乏海棠种质资源相关的标准化技术规范,上述单位数据和信息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开展,海棠相关的科研和产业发展无法有效进行规范化管控和发展,因此海棠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的制定势在必行。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现有的植物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等技术规范文件的研究和总结、海棠种质资源信息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两部分。现有的技术规范文件研究意在找出现有技术规范和相关法规文件的制定方法和不足,以根据海棠的特色编写海棠种质资源的技术规范;海棠种质资源信息数据研究的部分意在全面了解海棠的信息,为海棠种质资源描述规范的编写提供具体依据。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现有的植物技术规范和法规文件主要以农林作物为对象,缺少针对观赏植物特性的描述部分,本研究在海棠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的编写中针对海棠的观赏特性增加了与观赏特性相关的描述内容;2、对海棠种质资源的信息展开了全面调查,为海棠种质资源描述中的具体描述和分级提供了详实的依据;3、编写制定了《海棠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本论文的研究为国内首例观赏植物的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制定的研究,依据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的规定,能将海棠种质资源信息直接转化为数据库内容。该研究为国际海棠登录中心和国家海棠林木种质资源库的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秦临莅,赵欣[8](2020)在《阴极发光技术在宝石鉴定及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阴极发光(CL)技术作为一种无损鉴定方式,近年在宝石矿物的鉴定及研究中应用广泛。本文主要从CL颜色和CL结构两个角度来探究CL技术在宝石矿物鉴定及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宝石矿物的CL颜色及强度常应用于鉴别合成宝石和天然宝石,如区分合成钻石和天然钻石,合成水晶(无色、黄色、紫色)和天然水晶;应用于鉴别宝石是否经优化处理,如天然蓝色托帕石和辐照处理蓝色托帕石。CL结构更多地提供宝石的生长结构等信息,因此可成为鉴别天然宝石和合成宝石的决定性因素;还可为宝石是否经过人工处理提供比CL颜色更加详细、更有决定意义的依据,如翡翠优化处理品的鉴别、充填处理红宝石的鉴别;同时,在宝石学研究角度,CL结构更侧重于微区范围内的研究分析,以钻石为例,CL结构可提供钻石晶体生长阶段、结晶机制等信息,而这些生长信息又可作为对钻石进行微区范围内分析的基础,例如基于CL环带结构微区红外光谱分析、二次离子质谱仪分析。

李圣清,卢雯婷,宋聪聪[9](2015)在《合成钻石及改色处理钻石的实验室检测方案》文中指出针对近几年珠宝行业内的热点问题——合成钻石和改色处理钻石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归纳,整理出了一套适用于珠宝检测机构的检测方案,分别使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Diamondview和红外光谱仪等对气象沉淀法合成钻石、高温高压合成钻石、辐照处理钻石和高温高压处理钻石的各项特征进行了总结,以辅助珠宝实验室实际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田常清[10](2014)在《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产业无疑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近年来,随着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以及走出去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国出版产业发展迅速,国际化步伐日渐迈进,如今已俨然成为世界出版大国。然而与美国、英国等强国相比,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整体水平仍然非常有限,走出去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面临全球化背景下日益激烈的国际出版竞争,如何正确分析、评价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及其在世界市场所处地位,认识自身与他国存在的差距,进而有的放矢地找到竞争力提升路径是值得深思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出版产业因自身竞争力薄弱而面临巨大国际竞争压力为背景,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灰色统计、灰色关联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了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及其构成要素、生成路径与理论框架;围绕中外出版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竞争力评价的现实背景与意义;在以上基础理论研究、现实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评价的技术路径即方法论基础,构建了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数据收集与导入,实现了对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横向国际对比与纵向历时性测评。实证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体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与提升机会:然而较之于美国、英国等出版强国,我国总体仍处于“较弱”梯度,竞争劣势明显,提高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任重道远。在此过程中,作为产业发展的宏观规划者,政府的工作重点在于优化对产业发展的调控、监管、扶持以及驱动职能;作为沟通政府与企业的中介,行业协会应扮演好监督者、协调者和服务者的角色;作为产业的微观主体,企业可通过培育要素资源、强化品牌意识、完善管理机制、助推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合作等手段全面夯实自身实力。本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引言部分。本章主要阐述研究背景、意义,利用文献研究法综合梳理中外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并介绍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是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基础理论研究。一是对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概念及内涵探讨,提出了其文化共享性、文化例外性、可持续性、广泛渗透性四大独有特征。二是探讨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前提,阐述了它与其他竞争力、产业、政府以及国家文化安全、文化软实力的关联性。三是确定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框架,即从微观企业、中观产业、宏观环境三大系统展开构成要素的细分,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及竞争力生成路径,从内部、外部两大角度确定了竞争力分析框架。第三章是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现实背景与意义。基于基础理论研究确定的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生成路径与分析框架等,对国际出版产业总体发展概况以及世界主要国家出版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分析我国出版产业状况以及自身国际竞争力构成要素现状、走出去现状,为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及对策研究提供依据。此外,结合现实背景对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必要性及意义展开探讨。第四章是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首先确定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技术路径,包括评价目标与原则、评价思路与流程以及评价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展开评价指标的理论初选与专家筛选,构建尽可能科学、合理、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结合评价技术路径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具有灵活性、普适性的灰色综合评价模型。第五章是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系统测度与评估。一是从国际角度静态考察和比较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荷兰共12个国家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总结我国参与国际出版竞争的优势与劣势;二是从国内视角衡量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2007—2012年的动态演变情况,对竞争力提升的动力与障碍因素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三是结合测评结果系统总结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内外部制约因素。第六章是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策略。根据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分别围绕宏观层面的政府、中观层面的行业协会、微观层面的企业三大不同产业角色,有的放矢地提出提升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不同重点、方向以及策略。第七章是总结与展望。简要总结研究结论、观点,指出研究中的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的努力方向进行展望。

二、钻石鉴定中需注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钻石鉴定中需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的特异性光谱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实验部分
    1.1 样品
    1.2 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钻石样品的UV-Vis-NIR吸收谱图特征
    2.2 钻石样品的FTIR谱图特征
3 结论

(2)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的钻石观测仪鉴定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实验部分
    2.1实验样品
    2.2实验方法
3结果与讨论
    3.1天然钻石(未经后期辐照或热处理)Diamond ViewTM图像特征
    2.2经辐照或热处理的天然钻石荧光图像特征
    3.3 HPHT合成钻石与CVD合成钻石荧光图像特征
4结论

(3)基于宝石矿物学特征的当代和田玉雕刻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和田玉的材质(宝石矿物学)研究
        1.2.2 和田玉的雕刻工艺与文化研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5 完成工作量
2 和田玉的工艺发展历程与当代玉雕工艺
    2.1 和田玉工艺技法的分类
        2.1.1 常用雕刻工艺
        2.1.2 特殊雕刻工艺
    2.2 和田玉雕刻工具的发展
        2.2.1 琢玉砣机的革新
        2.2.2 和田玉琢玉工艺的进化
    2.3 和田玉雕刻方法的传承与创新
        2.3.1 传统雕刻方法与工序
        2.3.2 现代雕刻方法与工序
    2.4 和田玉琢玉工艺的演变内涵
3 当代和田玉常见雕刻工艺应用解析
    3.1 和田玉俏色工艺
        3.1.1 皮色俏色
        3.1.2 本体俏色
        3.1.3 内含物俏色
        3.1.4 围岩俏色
        3.1.5 和田玉俏色实践中需注意的问题
    3.2 和田玉镂雕工艺
        3.2.1 制作镂雕工艺的玉料材质特点
        3.2.2 当代和田玉镂雕工艺作品的主要类型
        3.2.3 和田玉镂雕实践中需注意的问题
    3.3 和田玉薄胎工艺
        3.3.1 制作薄胎工艺的玉料材质特点
        3.3.2 当代和田玉薄胎工艺作品的主要类型
    3.4 和田玉书法雕刻工艺和微雕工艺
        3.4.1 和田玉书法雕刻与琢字工艺
        3.4.2 和田玉微雕工艺
    3.5 和田玉活链及活环工艺
        3.5.1 和田玉活环工艺
        3.5.2 和田玉活链工艺
    3.6 和田玉镶金嵌宝工艺
        3.6.1 和田玉金银错工艺
        3.6.2 和田玉宝石镶嵌工艺
4 当代和田玉作品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4.1 天工奖作品评选流程及材质分布
        4.1.1 天工奖及作品评选流程
        4.1.2 天工奖参选作品的材质特点
    4.2 天工奖和田玉作品特征
        4.2.1 和田玉作品奖项分布
        4.2.2 和田玉材质品种分布
        4.2.3 题材(主要元素)分布
        4.2.4 形制与工艺效果
        4.2.5 设计与创作的方法、原则
    4.3 从历年天工奖和田玉作品看中国现代玉雕作品特征
        4.3.1 题材的变化——体现玉雕特征的主要因素
        4.3.2 艺术形式的变革
        4.3.3 工艺感形式更强
        4.3.4 功能性相对简化,受众人群平民百姓化
        4.3.5 精雕细作,突显材质之美,作品以小件居多,少见大型制作
    4.4 影响因素
        4.4.1 和田玉原材料的影响
        4.4.2 加工工具的影响
        4.4.3 玉雕师设计制作的影响
        4.4.4 地域风格的影响
        4.4.5 加工组织形式的影响
        4.4.6 消费环境的影响
5 和田玉宝石矿物学的特征及其对玉雕工艺的影响
    5.1 研究样品描述
    5.2 和田玉的宝石学特征及其对玉雕工艺的影响
        5.2.1 和田玉的光学特征
        5.2.2 和田玉的力学特征
        5.2.3 和田玉的宝石学特征对雕刻的影响
    5.3 和田玉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对玉雕工艺的影响
        5.3.1 和田玉结构分析与工艺实践
        5.3.2 和田玉矿物组成及对雕刻工艺的影响
        5.3.3 本次研究中和田玉矿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方法
    5.4 和田玉的产出类型及其对玉雕的影响
        5.4.1 和田玉产出类型对设计的影响
        5.4.2 和田玉的产出类型对雕刻的影响
    5.5 总结
6 和田玉作品的设计创作与雕刻实践
    6.1 和田玉创作理念及设计方法
        6.1.1 创作理念分析
        6.1.2 创作理念方案举例
    6.2 和田玉作品创作实践
        6.2.1 工艺流程解析
        6.2.2 和田玉雕刻作品实例
    6.3 和田玉与其他玉石材质设计、雕刻的对比
        6.3.1 设计实践——琇莹玉作品设计
        6.3.2 雕刻实践
7 和田玉雕刻的工艺评价
    7.1 评估当代和田玉雕刻作品价值的要素
        7.1.1 材料价值
        7.1.2 工艺价值
        7.1.3 历史价值
        7.1.4 人文价值
        7.1.5 配件及附件的价值
        7.1.6 其他因素
    7.2 和田玉雕刻工艺的具体评价方法
        7.2.1 玉料的使用
        7.2.2 造型设计与琢制工艺
        7.2.3 装潢与配件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我国珠宝产业竞争力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珠宝产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1.2.1 珠宝产业研究现状
        1.2.2 产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主要工作量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珠宝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概念
        2.1.1 产业及珠宝产业概念
        2.1.2 竞争力及产业竞争力
        2.1.3 珠宝产业竞争力
    2.2 相关理论基础
    2.3 小结
第三章 我国珠宝玉石资源及产业发展状况
    3.1 国内外珠宝玉石资源概况
        3.1.1 国外珠宝玉石资源
        3.1.2 国内珠宝玉石资源
    3.2 我国珠宝玉石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情况
    3.3 我国珠宝产业发展状况
        3.3.1 我国珠宝产业发展政策及环境
        3.3.2 我国珠宝产业规模分析
        3.3.3 我国珠宝进出口贸易分析
        3.3.4 我国珠宝产业发展模式和趋势
        3.3.5 我国珠宝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小结
第四章 珠宝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4.1 珠宝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框架
        4.1.1 珠宝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4.1.2 珠宝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构建的目的
        4.1.3 珠宝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4.2 评价指标的选择
    4.3 评价指标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4.4 珠宝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4.5 小结
第五章 珠宝产业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
    5.1 珠宝产业竞争力的层次分析
    5.2 我国三大珠宝产业集聚区竞争力评价对比研究
        5.2.1 我国三大珠宝产业集聚区背景介绍
        5.2.2 我国三大珠宝产业集聚区的模糊综合评价
    5.3 中印珠宝产业竞争力评价的对比研究
        5.3.1 中印珠宝产业竞争力指标要素分析
        5.3.2 中印珠宝产业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5.4 小结
第六章 我国珠宝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6.1 从资源方面来看,要重视珠宝玉石的储备和勘查
    6.2 从产业角度来看,更需要政府、行业、企业三方携手
        6.2.1 强化政策制度规范与扶持
        6.2.2 加强行业创新能力
        6.2.3 提升企业竞争力是根本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表

(5)论首饰设计师应具备的宝石学修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背景和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基本的宝石鉴定与分级
    2.1 鉴定
        2.1.1 颜色
        2.1.2 折射率
        2.1.3 比重
        2.1.4 硬度
        2.1.5 光性
        2.1.6 内外部观察
        2.1.7 宝石的特性
    2.2 分级
第三章 根据宝石“个性”,改良设计
    3.1 利用优势
    3.2 遮蔽缺陷
    3.3 其他情况
第四章 了解加工制作,预防和解决问题
    4.1 传统加工制作流程
    4.2 预防与解决问题
第五章 经济上的充分经营
    5.1 了解行情
    5.2 作品的成本协调性
    5.3 防止被骗
    5.4 引导客户
    5.5 合理报价
第六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7)海棠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的制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海棠种质资源现状研究
    1.2 海棠的观赏特性
        1.2.1 观花
        1.2.2 观果
        1.2.3 观树形
    1.3 海棠在国内外的应用
        1.3.1 海棠在我国的园林应用
        1.3.2 海棠在国外的园林应用
        1.3.3 海棠的食品应用
    1.4 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研究
    1.5 国际海棠品种登录权威
    1.6 国内外种质资源标准化的展概况
        1.6.1 国外发展概况
        1.6.2 我国发展概况
    1.7 海棠种质资源标准化的发展概况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1.9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10 主要研究内容
    1.11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海棠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与数据标准研究
    2.1 研究材料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内容
    2.4 基本信息
        2.4.1 种质资源名称
        2.4.2 产地信息
        2.4.3 气候环境信息
        2.4.4 图像信息
    2.5 其他信息
        2.5.1 遗传信息
        2.5.2 抗性
    2.6 研究结果
第三章 海棠种质资源数据调查与研究
    3.1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3.1.1 研究地点
        3.1.2 研究材料
        3.1.3 研究内容
        3.1.4 研究时间
    3.2 物候性状调查
    3.3 色彩性状调查
    3.4 外形性状调查
    3.5 其他性状特征
    3.6 小结
第四章 海棠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与数据标准
    4.1 制定原则
    4.2 制定方法
    4.3 数据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4.4 范围
    4.5 规范性引用文件
    4.6 术语和定义
        4.6.1 护照信息
        4.6.2 海棠
        4.6.3 海棠种质资源
        4.6.4 基本信息
        4.6.5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4.6.6 观赏性和其他品质特性
        4.6.7 抗逆性
        4.6.8 抗病虫性
    4.7 护照信息
    4.8 分类检索信息
    4.9 基本描述信息
    4.10 保存单位信息
    4.11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4.12 观赏特性及品质特性
    4.13 抗逆性
    4.14 抗病虫性
    4.15 其他特征特性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讨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海棠种质资源数据简表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9)合成钻石及改色处理钻石的实验室检测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检测方案
    1.1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检测
    1.4 光致发光光谱
2 常规检查
    2.1 HTHP合成钻石
        2.1.1 颜色
        2.1.2 放大检查
        2.1.3 紫外荧光
    2.2 CVD合成钻石
        2.2.1 颜色
        2.2.2 放大检查
        2.2.3 紫外荧光
    2.3 辐照处理钻石
    2.4 高温高压处理钻石
        2.4.1 放大检查
        2.4.2 紫外荧光
3 结论

(10)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框架研究
        1.2.2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
        1.2.3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基础理论研究
    2.1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内涵及特征
        2.1.1 出版产业内涵及属性
        2.1.2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概念及内涵
        2.1.3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特征
    2.2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基础
        2.2.1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探源
        2.2.2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前提
        2.2.3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外部关联分析
    2.3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框架
        2.3.1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构成要素
        2.3.2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生成路径
        2.3.3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3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现实背景与意义
    3.1 国际出版产业发展现状
        3.1.1 国际出版产业总体发展概况
        3.1.2 世界主要国家出版产业发展状况
    3.2 中国出版产业发展现状
        3.2.1 出版产业基本发展概况
        3.2.2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要素状况
        3.2.3 出版产业走出去状况
    3.3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意义
        3.3.1 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
        3.3.2 助推产业发展
        3.3.3 指导企业发展
4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4.1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技术路径
        4.1.1 评价目标与原则
        4.1.2 评价思路与流程
        4.1.3 评价方法与技术
    4.2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体系构建逻辑
        4.2.2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4.2.3 指标初选与修正
        4.2.4 指标解释与说明
    4.3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设计
        4.3.1 设计方法与基本思路
        4.3.2 灰色综合评价模型构建步骤
        4.3.3 样本选择与数据采集
5 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系统测度与评估
    5.1 基于国际比较的横向综合测评
        5.1.1 各国数据导入与测度
        5.1.2 横向综合测评结果的总体评价
        5.1.3 竞争力要素与指标的中外比较
    5.2 基于历时性演变的纵向综合测评
        5.2.1 我国历年数据导入与测度
        5.2.2 纵向综合测评结果的总体评价
        5.2.3 竞争力要素与指标的历时性比较
    5.3 基于实证研究的竞争力制约因素分析
        5.3.1 实证研究基本结论
        5.3.2 竞争力制约因素分析
6 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策略
    6.1 政府层面的宏观策略
        6.1.1 调控:宏观引导策略
        6.1.2 监管:法制规范策略
        6.1.3 扶持:政策培育策略
        6.1.4 驱动:文化提升策略
    6.2 行业协会层面的中观策略
        6.2.1 监督:管理自律策略
        6.2.2 协调:多元沟通策略
        6.2.3 服务:资源整合策略
    6.3 企业层面的微观策略
        6.3.1 基础:要素优化策略
        6.3.2 关键:内容创新策略
        6.3.3 保障:管理转型策略
        6.3.4 动力:科技融合策略
        6.3.5 途径:国际合作策略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与观点
        7.1.1 研究总结
        7.1.2 主要观点
    7.2 研究创新与不足
        7.2.1 创新之处
        7.2.2 不足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初始评价指标集专家咨询表
附录2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定性指标专家打分表
附录3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编号对照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钻石鉴定中需注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的特异性光谱初步研究[J]. 严俊,王小祥,陶金波,张俭,胡仙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5(10)
  • [2]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的钻石观测仪鉴定特征研究[J]. 严俊,刘晓波,陶金波,张铮,严雪俊,方诗彬,陆倩芸. 光学学报, 2015(10)
  • [3]基于宝石矿物学特征的当代和田玉雕刻工艺研究[D]. 王铭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我国珠宝产业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 谢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 [5]论首饰设计师应具备的宝石学修养[D]. 赵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1)
  • [6]宝石级钻石鉴定的回顾[J]. JamesE.Shigley. 地球科学, 1994(02)
  • [7]海棠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的制定[D]. 邹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 [8]阴极发光技术在宝石鉴定及研究中的应用[J]. 秦临莅,赵欣. 中国宝玉石, 2020(05)
  • [9]合成钻石及改色处理钻石的实验室检测方案[J]. 李圣清,卢雯婷,宋聪聪. 科技与创新, 2015(19)
  • [10]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D]. 田常清. 武汉大学, 2014(06)

标签:;  ;  ;  ;  ;  

钻石鉴定需要注意的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