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读战略“白皮书”——2004年企业战略转型实例集(论文文献综述)
庄净荷[1](2021)在《M健身俱乐部互联网转型战略研究》文中认为
郭煜[2](2020)在《K公司战略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通信行业后起之秀的中国,从刚开始的完全落后于西方、全部依靠采购国外设备,到后来通过技术进步逐步达到国产化,最后通过掌握行业核心科技在特定领域做到了全球技术领先,其中的改变和进步不可谓不大。俗话说,“一流企业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中国公司从做产品,到做品牌,最后做到在特定领域定标准,经历了从三流企业到一流企业的转变,而随着中国通信企业的崛起,必然对西方通信企业的市场份额和企业发展造成冲击,进一步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迭代和变革。在这一新的行业形势和背景下,西方通信企业是如何应对的?又应如何正确应对?本文通过对K公司的战略转型进行研究,构建其战略转型的模型,深入阐述了其战略转型的相关理论、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拟以此抛砖引玉,对其他在华的西方通信企业的战略转型带来指导和借鉴意义,并通过本次对国外通信企业战略转型方案的研究,最终为我国通信企业在竞争愈发激烈的新形势下的长足发展和不断进步提供借鉴思路和应对策略。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实证研究的方法,以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价值链理论和PEST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对K公司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一步得出研究结论。本文所述的K公司代表的就是西方老牌通信企业巨头,本文以在华的西方通信企业的视角,首先对战略转型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其次,从战略转型的角度深入分析了K公司的内外部环境,转型动因以及现行战略问题分析,内部环境分析包括了内部资源与核心能力分析,外部环境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等方面;再次,笔者还进行了战略转型方案设计,基于价值链理论,确定了K公司的战略定位,目标和路径。基于上述研究,笔者最终提出了公司战略转型的实施方案,包括集中化和差异化战略,同时还对该等实施方案所需要的体系制度和文化两方面的保障进行了深入阐述,一是要变革技术研发体系、销售服务体系和人力资源及财务体系,二是要进行内部组织和企业文化变革,俱将在下文进行详细阐释。
宋晶[3](2019)在《SQ公司数字化能力的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在政府政策的指引下,数字化已经成为制造企业提升管理经营水平的大势所趋。我国重卡制造企业SQ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率先进行数字化转型。但事实表明,正如我国大部分制造企业一样,SQ公司在数字化能力建设方面面临投资得不到回报、员工缺乏数字化知识储备等诸多问题。因此,就需要对该企业数字化能力进行评估,找出企业在数字化能力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以期为企业有的放矢进行数字化能力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提供对策。在此背景下,本文以SQ公司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数字化及数字化能力相关理论,采用基于AHP-RS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SQ公司的数字化能力评价进行研究。首先,对企业数字化能力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厘清了制造企业数字化能力的概念、内涵,以及数字化情境下企业相关能力的评价研究,奠定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访谈和问卷调研对SQ公司的数字化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定性地明确了其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本文进一步对SQ公司数字化能力建设现状进行了科学量化评估研究。具体地,基于文献研究归纳出数字化能力建设的数据采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数据应用能力三个评价指标,并结合对企业数字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和专家访谈,补充了数据定义能力和数据安全防御能力两个指标;以以上5个指标作为数字化能力评价的核心指标,基于核心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粗糙集理论(RS)分别确定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再利用黄金分割理论对主客观权重进行线性组合,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SQ公司的数字化能力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量化评价结论与前面基于访谈的定性分析结论基本一致。最后,根据以上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结论提出企业提升数字化能力的有效对策和建议。本文对我国重卡制造企业SQ公司数字化能力评价和提升对策的研究,能够帮助SQ公司提高其数字化建设水平,加快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本文的研究结论对重卡行业其他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建设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王兴凯[4](2016)在《韩国软实力外交研究》文中提出“软实力”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学中新出现的概念,作为对硬实力的一种补充,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新世纪以来,软实力不再是大国的专利,以韩国为代表的中等强国也逐渐重视和加强软实力建设,以提高本国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地位,改善国家形象,形成了不同于发达国家类型的新的软实力外交政策。本文将以韩国的软实力外交政策为例,主要采用文献阅读法、对比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就韩国的软实力外交进行系统地论述。本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就韩国软实力发展的历程和主体进行阐述,韩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软实力建设,从80年代对外援助的开始到90年代“文化立国”战略的确立,再到新世纪“全球性韩国”的推进,其软实力外交的主体、对象、手段逐步多样化。韩国软实力外交的主体依然以政府为主,国家品牌委员会、外交通商部、文化体育观光部、计划财政部等纷纷涉足软实力外交领域,成为推行软实力外交的主体,同时包括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和个人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体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第二章对韩国软实力外交的资源和手段进行分析。韩国在很大程度上既是连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的桥梁,也是连接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纽带,在发展过程中既吸收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制度、意识形态和理念,也包含了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被殖民、被奴役的历史,这些都为韩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外交资源,包括国家发展经验、国家品牌、IT技术和“韩流”。同时,韩国软实力外交的手段也日趋多样,国际组织参与、国际援助、国际维和,以及媒体和网络等都成为改善韩国形象的重要手段。第三章主要分析韩国推行软实力外交的条件、特征。韩国软实力外交近年来不断发展,首先取决于其良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其次对象国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外交政策,以及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也为韩国软实力外交的推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作为一个中等强国,韩国的软实力外交的推进中形成了其独特的软实力外交特征。第四章主要阐述韩国软实力外交的取得成果,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在对美、法、中、日、英、加六国的软实力外交特征,及其优点和缺点、软实力推行的用途和诱发动机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韩国软实力外交的模式。
梁道森[5](2014)在《华为公司服务转型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不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对电信网络设备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步被修复;在经过了一系列的瘦身减负、拓展新业务增长点等努力之后,全球主流电信设备厂商的财务状况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仍没有恢复到“入冬前”的水平。根据研究机构的统计数字,2011年前三个季度,虽然全球运营商在CAPEX方面的支出同比增长2%,但是从2011年第三季度开始,运营商的CAPEX支出同比开始下降,全球诸多网络设备市场都受到了影响。分析认为运营商在设备投资上趋于谨慎将是这几年的总体趋势。一方面,运营商的总体投资规模不会大幅增长,甚至可能下降;另一方面,网络设备的利润空间也逐渐被挤压。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传统电信业与IT领域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互联网企业踏足电信领域,侵蚀运营商利润空间的同时,电信运营商也从原来的通信网转向了更加广泛的ICT领域,投资重点发生了变化。透过客观存在,对设备商的发展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设备商已经意识到了这些变化,例如爱立信在保持原有的移动基础设施、核心IP、服务以及多媒体等业务外,宣布将重点转移至托管服务领域,诸多电信设备厂商正在实施战略转型,以适应并加快企业走出寒冬。伴随着电信运营商进行运维运营的转型,为运营商提供专业的管理服务成为厂商新的转型机遇及利润增长点;能否准确抓住机遇,将会一定程度决定在竞争中占据的有利地位;华为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设备厂商,在转型发展上进行着不断的探索,特别是在服务转型的价值和发展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本论文着重通过宏观以及行业环境分析,对电信设备商华为公司进行服务转型的价值研究,同时透过华为公司的转型实例,分析制造型企业在服务转型中所面临的问题、困难,以及积累的转型经验和方法进行探讨。本论文通过对华为公司服务转型价值梳理、转型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加以挖掘,以期通过对华为公司服务转型价值的研究,为我国制造型企业进一步深化发展和战略转型指明方向。
郝益勇[6](2012)在《提升移动网络用户体验质量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3G业务的大规模普及,网络承载的业务逐步从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转移,运营商在2G网络上积累的运营经验已经不能满足新业务的要求,运营商的关注点不再是接通率、掉话率、语音质量等网络层指标,他们会更多地关注端到端的体验质量,但是对用户体验质量的度量和评估体系尚未形成,还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从客观因素出发,围绕用户体验质量展开论述。首先,分析影响用户体验的因素,主要包括用户分类、业务分类,并从购买、使用、反馈三个过程分析了用户体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其次,以运营商的网络和应用为基础,构建用户体验质量的评估体系,目前许多通信标准化组织都有相关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侧重点不同,并且主要是关注业务质量层面,本文综合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基于双因素激励理论构建了新的评估体系,将移动网络中的影响因素分为网络层指标和应用层指标,分别对应双因素激励理论中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并认为,网络层指标需要达到一定的门限才能保证用户体验质量,应用层指标的提升可以使用户更加愉悦。第三,进一步综合技术因素和非技术因素,建立用户体验的量化评估架构,然后用小波神经网络、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用户体验进行量化分析,这两种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但是在用户体验质量为中等的情况下,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有些差异,并总结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第四,以TD-SCDMA为例,以提升用户体验质量为目的,本文从技术角度、运维角度和管理角度提出了多种优化方法。最后,通过公开数据分析了3G网络中用户体验质量对用户数增长的影响,然后用指数模型、最小二乘法以及Logistic模型预测用户数的增长规律。最小二乘法的短期预测比较准确,通过Logistic模型的预测,2013-2014年是3G用户数量增长最迅速的阶段;通过数据分析,用户体验质量对用户数量的增长有一定的影响,用户体验质量对ARPU值的影响作用很大。
安定[7](2005)在《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较少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学术界的重视,然而它们却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和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中,集中地凸现着历史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冲突。对其现实困境及走出困境的出路进行专题研究,具有较强的社会现实意义。本文分为现状研究和对策研究两个部分。在现状研究中,首先分析了当前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而对国内外城市遗产保护的概况、发展和趋势进行了介绍,并进一步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基础的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概念;结合对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的实地调研,论文从个案、误区、困惑以及启示等不同层面层层深入的对研究对象的遗产保护现状进行了概括,指出当前西部中小名城面临“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重困境;在对困境根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整合遗产保护的历史使命与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时代需求”为内涵的可持续保护策略;并进而指明实现“历史资源优势向城市竞争优势的转化”是“解困之路”的关键环节。在对策研究中,论文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西部中小名城的可持续保护策略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在城市形态层面探讨了“历史资源整合”的策略,结合国内外大量实例介绍了多样化的整合措施与手段,其目标在于使名城中的历史资源形成“合力”,凸显资源优势;通过引入“战略管理”理念,构建了“管理机制革新”策略,意在通过对城市遗产管理在体系和制度上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效率、强化能力,从而为名城保护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借助现代营销学的视角,提出了“城市形象营销”的策略,探讨了城市形象对于激发城市魅力、激活历史资源的重要作用,并针对西部中小名城城市形象营销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重点从定位、特色、品牌和推广等方面提供了分析与建议。从现状到对策,论文体现了从现实中来又回到现实中去的研究过程,为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及其他城市提供了具有现实性和操作性的建议和参考。
二、解读战略“白皮书”——2004年企业战略转型实例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读战略“白皮书”——2004年企业战略转型实例集(论文提纲范文)
(2)K公司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相关基础理论 |
第2章 K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与现状 |
2.1 K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1.1 政治环境分析 |
2.1.2 经济环境分析 |
2.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2.1.4 技术环境分析 |
2.2 K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2.2.1 K公司内部资源分析 |
2.2.2 K公司核心能力分析 |
2.3 K公司转型动因 |
2.3.1 外部动因 |
2.3.2 内部动因 |
2.4 现行战略的内容及问题分析 |
2.4.1 现行战略内容 |
2.4.2 现行战略问题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K公司战略转型策略方案设计 |
3.1 K公司战略转型定位及目标 |
3.1.1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K公司战略定位 |
3.1.2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K公司战略目标 |
3.1.3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K公司战略转型路径 |
3.2 K公司战略转型实施方案 |
3.2.1 集中化战略实施 |
3.2.2 差异化战略实施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K公司战略转型的实施保障措施 |
4.1 体系保障 |
4.1.1 技术研发体系的变革 |
4.1.2 客户服务体系的变革 |
4.2 组织保障 |
4.2.1 人力资源及财务系统的变革 |
4.2.2 内部组织机构变革 |
4.3 企业文化保障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3)SQ公司数字化能力的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数字化相关研究 |
2.1.1 数字化的概念 |
2.1.2 数字化的驱动要素 |
2.2 数字化能力相关研究 |
2.2.1 数字化能力的概念 |
2.2.2 数字化能力的发展规律 |
2.3 数字化情境下企业相关能力的评价研究 |
2.4 相关研究述评 |
3 SQ公司数字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SQ公司基本情况 |
3.1.1 SQ公司简介 |
3.1.2 SQ公司组织结构 |
3.2 SQ公司数字化建设基本情况 |
3.2.1 SQ公司数字化建设背景 |
3.2.2 SQ公司数字化建设现状 |
3.3 SQ公司数字化建设现状的访谈及问卷调研 |
3.3.1 SQ公司数字化建设现状的访谈调研 |
3.3.2 SQ公司数字化建设现状的问卷调研 |
3.4 SQ公司数字化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4.1 SQ公司数字化建设现状存在问题 |
3.4.2 SQ公司数字化建设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SQ公司数字化能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
4.1 基于AHP-RS的模糊综合评价思路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指标解释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4.2.3 评价指标的解释 |
4.3 SQ公司数字化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主观权重 |
4.3.2 粗糙集理论确定指标客观权重 |
4.3.3 基于优化理论确定指标综合权重 |
4.4 本章小结 |
5 SQ公司数字化能力的评价及结果分析 |
5.1 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
5.1.1 确定模糊综合评价因素集 |
5.1.2 建立评价集 |
5.1.3 建立权重集 |
5.1.4 构造模糊评价矩阵 |
5.1.5 计算综合评价值 |
5.2 评价结果分析 |
5.2.1 数据标准建设有待加强 |
5.2.2 战略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
5.2.3 数据存储方案有待优化 |
5.2.4 智能决策支持有显不足 |
5.2.5 数据安全防御能力有待提高 |
5.3 本章小结 |
6 SQ公司数字化能力提升的对策及建议 |
6.1 提高数字化转型战略重视 |
6.1.1 强化企业高层领导对数字化转型的意识 |
6.1.2 提升整体员工数字化素质 |
6.1.3 坚持数字化转型战略持续推进 |
6.2 加强数据标准建设 |
6.3 优化数据存储方案 |
6.4 完善智能决策支持 |
6.4.1 优化业务流程,重新规划决策支持系统 |
6.4.2 加强决策支持系统建设 |
6.5 提高数据安全防护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及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4)韩国软实力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韩国软实力外交的发展历程和主体 |
第一节 韩国软实力发展历程 |
第二节 韩国软实力外交主体 |
一、国家行为主体 |
二、非国家行为体 |
第二章 韩国软实力外交的资源和载体 |
第一节 韩国软实力外交资源 |
一、国家发展经验 |
二、国家品牌 |
三、IT技术 |
四、“韩流” |
第二节 韩国软实力外交的载体 |
一、国际组织参与 |
二、国际援助 |
三、国际维和 |
四、媒体 |
第三章 韩国软实力外交的发展条件和特征 |
第一节 韩国推行软实力外交的条件 |
一、国内条件 |
二、其他条件 |
第二节 韩国软实力外交的特征 |
一、以文化软实力为主 |
二、以域外发展中国家为主要对象 |
三、官民推动 |
四、针对性强 |
第四章 韩国软实力外交成果、局限性 |
第一节 韩国软实力外交成果 |
第二节 韩国软实力外交局限性 |
一、文化输出的局限性 |
二、援助本身条件限制 |
三、能源外交涉足 |
四、硬实力基础相对薄弱 |
第三节 韩国软实力外交模式探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5)华为公司服务转型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理论基础 |
1.4 文献综述 |
1.5 论文框架 |
2 华为公司发展环境分析 |
2.1 外部环境分析 |
2.2 内部环境分析 |
3 华为公司服务转型的价值体现 |
3.1 华为公司转型的必要性 |
3.2 服务在华为公司战略转型中的价值体现 |
3.3 服务转型对运营商的价值影响 |
3.4 大数据、互联网对服务价值未来的影响与牵引 |
4 华为公司服务转型面临的挑战 |
4.1 传统战略对服务转型带来的影响 |
4.2 华为公司服务转型所面临的挑战 |
5 如何走向服务转型之路 |
5.1 华为公司战略转型的方向及选择 |
5.2 从售后服务到服务营销的观念转变 |
5.3 界先进企业的经验借鉴 |
5.3.1 戴尔的转型之路 |
5.3.2 IBM的领航转型之旅 |
6 华为公司服务转型的措施 |
6.1 明确的方向和战略目标 |
6.2 营造包容的企业文化 |
6.3 组建具有执行力和领导力的团队 |
6.4 逐步让服务产品化、规范化 |
6.4.1 从基础服务到服务产品化 |
6.4.2 把握服务产品化的发展阶段 |
6.4.3 理解服务产品化的特点及构成 |
6.4.4 正视服务产品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6.5 开发生产具有特性优势的服务产品 |
6.6 形成组织智慧,推广系统化的方法模型 |
7 华为公司服务转型保障体系建设 |
7.1 培育具备服务转型核心能力的人才 |
7.2 服务产品的开发与管理流程化 |
7.3 把科学的质量改进方法运用在服务转型中 |
7.4 提升效率,服务工作集中化、工具化、标准化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提升移动网络用户体验质量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移动网络用户体验研究的必要性 |
1.1.1 移动通信的发展现状 |
1.1.2 移动网络运营中的新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几个概念的定义和说明 |
2.2 国外对于用户体验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用户体验的研究进展 |
2.2.2 国外对于移动网络用户体验的研究现状 |
2.3 国内对于用户体验的研究现状 |
2.3.1 国内用户体验的研究现状 |
2.3.2 国内对于移动网络用户体验的研究现状 |
2.4 对目前研究现状的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移动网络用户体验的影响因素 |
3.1 移动用户的细分 |
3.1.1 移动用户细分的目的 |
3.1.2 移动用户细分的影响因素 |
3.1.3 移动运营商对用户的细分标准 |
3.2 移动业务的细分 |
3.2.1 移动业务细分的目的 |
3.2.2 监管机构对于电信业务的分类 |
3.2.3 3GPP关于移动通信的业务分类 |
3.2.4 移动通信的业务分类 |
3.3 影响用户体验的因素 |
3.3.1 影响购买的因素 |
3.3.2 影响使用的因素 |
3.3.3 用户体验的沟通与反馈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移动网络用户体验评估体系 |
4.1 重新构建评估体系的需求背景 |
4.2 通信标准化组织的研究成果 |
4.2.1 ITU-T定义的用户体验 |
4.2.2 3GPP定义的用户体验 |
4.2.3 ETSI定义的用户体验 |
4.2.4 CCSA的研究成果 |
4.2.5 研究成果总结 |
4.3 用户体验相关指标的获取 |
4.3.1 基于网管KPI的指标 |
4.3.2 基于路测的KPI的指标 |
4.3.3 基于探针的用户体验测量 |
4.4 基于双因素激励理论的用户体验指标体系 |
4.4.1 网络层指标 |
4.4.2 业务层指标 |
4.4.3 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用户体验质量的量化分析 |
5.1 移动网络中的用户体验评估模型 |
5.1.1 技术因素(Y1) |
5.1.2 运营因素(Y2) |
5.1.3 人机接口因素(Y3) |
5.1.4 用户预期因素(Y4) |
5.1.5 价格因素(Y5) |
5.1.6 经营能力因素(Y6) |
5.2 小波神经网络分析方法 |
5.2.1 小波理论 |
5.2.2 小波神经网络 |
5.2.3 数据采集 |
5.2.4 数据分析 |
5.3 模糊层次分析法 |
5.3.1 层次分析法 |
5.3.2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理论分析 |
5.3.3 数据采集 |
5.3.4 数据分析 |
5.4 方法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用户体验质量的提升方法 |
6.1 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用户体验质量 |
6.1.1 TD-SCDMA系统结构 |
6.1.2 TD-SCDMA典型信令流程 |
6.1.3 优化技术 |
6.2 通过运维手段提升用户体验 |
6.2.1 覆盖优化 |
6.2.2 服务器和路由优化 |
6.2.3 吸引ISP入驻IDC |
6.2.4 内容优化技术 |
6.2.5 通过WLAN技术分流用户 |
6.3 通过管理手段提升用户体验 |
6.3.1 合理引导用户预期 |
6.3.2 利用价格手段调整网络负荷 |
6.3.3 围绕用户体验质量重构价值链 |
6.3.4 新技术对于用户体验的影响 |
6.3.5 融合促成无缝体验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用户体验质量对运营商的影响 |
7.1 用户体验质量对3G用户数量的影响 |
7.1.1 移动运营商用户数量的变化趋势 |
7.1.2 运营商用户数量的量化分析 |
7.1.3 用户体验质量与3G用户数量的关系 |
7.2 用户体验质量对ARPU值的影响 |
7.3 用户体验质量与SLA的关系 |
7.4 对运营商的建议 |
7.4.1 围绕用户体验进行企业流程再造 |
7.4.2 关注峰终体验 |
7.4.3 关注差异化服务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1:相关术语及缩略语 |
附录2: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从一份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开始 |
1.1.2 研究对象的选定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社会现实意义 |
1.2.2 文化研究价值 |
1.3 学术取向、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 |
1.3.1 学术取向 |
1.3.1.1 人本主义和系统论的城市观 |
1.3.1.2 可持续发展观 |
1.3.1.3 时代性与现实性 |
1.3.2 研究角度 |
1.3.2.1 城市战略管理的视角 |
1.3.2.2 城市形象营销的视角 |
1.3.2.3 城市形态整合的视角 |
1.3.3 研究方法 |
1.3.3.1 实地调研与文献分析相结合 |
1.3.3.2 整体把握与个案分析相结合 |
1.3.3.3 多维度比较分析与多学科交叉论证相结合 |
1.4 论文探新 |
1.4.1 关注“被遗忘的角落”——研究视点探新 |
1.4.2 从“城市群体”切入——研究角度探新 |
1.4.3 为名城保护注入“时代内涵”——研究思路探新 |
1.4.4 跨学科的“综合性”与立足发展的“动态性”——研究体系探新 |
1.5 研究框架 |
上篇:现状研究 |
第2章 开发与竞争——当代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机遇 |
2.1 中国城市社会的来临 |
2.1.1 全球化与城市化 |
2.1.2 城市转型与城市经营 |
2.1.2.1 中国城市进入转型期 |
2.1.2.2 当前我国城市经营的实践错位与主要障碍 |
2.1.2.3 城市经营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 |
2.1.3 城市竞争与城市竞争力 |
2.1.3.1 城市竞争 |
2.1.3.2 城市竞争力 |
2.1.3.3 核心竞争力 |
2.1.3.4 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竞争力 |
2.2 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历史机遇 |
2.2.1 我国城市化地区发展不平衡 |
2.2.2 西部地区城市化现状问题分析 |
2.2.3 西部大开发战略解析 |
2.2.3.1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
2.2.3.2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和重点 |
2.2.4 西部大开发对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双重影响 |
第3章 参照与历程——国内外城市遗产保护的发展与趋势 |
3.1 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概况 |
3.1.1 基本趋势 |
3.1.2 欧洲城市遗产保护的现状概述 |
3.1.2.1 整体保护策略——以意大利为例 |
3.1.2.2 政策体系建制——以比利时为例 |
3.1.2.3 保护规划实践——以法国为例 |
3.2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发展概况 |
3.2.1 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及其提出 |
3.2.2 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体系中的地位 |
3.2.3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确定标准、审批程序和保护制度 |
3.2.3.1 核定原则和主管、审批机构 |
3.2.3.2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制度 |
3.2.3.3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资金保障制度 |
3.2.4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分布及类型 |
3.2.5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特点 |
3.2.6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成绩和问题 |
3.3 可持续发展与名城保护 |
3.3.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与发展 |
3.3.2 历史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3.3.3 构建名城可持续保护战略 |
3.3.3.1 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 |
3.3.3.2 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保护 |
第4章 困境与出路——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研究 |
4.1 调研框架的确立 |
4.1.1 调研对象的选择和概况 |
4.1.2 调研的内容与重点 |
4.1.2.1 重点遗产和一般遗产的保护现状 |
4.1.2.2 历史地段的保护现状 |
4.1.2.3 城市建设和旧城更新情况 |
4.1.2.4 名城保护规划制定和落实情况 |
4.1.2.5 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情况 |
4.1.3 评价方法 |
4.2 个案分析——四个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现状 |
4.2.1 喀什:异域风情待更新的魅力老城 |
4.2.1.1 历史沿革 |
4.2.1.2 城市重点遗存与传统风貌 |
4.2.1.3 喀什名城保护规划要点 |
4.2.1.4 喀什名城保护关键词——老城更新 |
4.2.2 武威:迷失在拆建之间的河西古郡 |
4.2.2.1 历史沿革 |
4.2.2.2 城市重点遗存与传统风貌 |
4.2.2.3 武威名城保护规划要点 |
4.2.2.4 武威名城保护关键词——全力抢救 |
4.2.3 阆中:古蕴幽长待人识的嘉陵江山 |
4.2.3.1 历史沿革 |
4.2.3.2 城市重点遗存与传统风貌 |
4.2.3.3 阆中名城保护规划要点 |
4.2.3.4 阆中名城保护关键词——开发有度 |
4.2.4 建水:多辟蹊径炼特色的滇南名邦 |
4.2.4.1 历史沿革 |
4.2.4.2 城市重点遗存与传统风貌 |
4.2.4.3 建水名城保护规划要点 |
4.2.4.4 建水名城保护关键词——提炼特色 |
4.3 误区与困惑——六个具有代表性的名城保护问题 |
4.3.1 误区之一:城市遗产“孤岛化”现象严重 |
4.3.1.1 “孤岛化”现象的产生 |
4.3.1.2 “孤岛化”现象之一体两面 |
4.3.1.3 对“孤岛化”现象的反思 |
4.3.2 误区之二:遗产保护“原真性”原则失效 |
4.3.2.1 关于遗产的“修复” |
4.3.2.2 关于遗产的“重建” |
4.3.2.3 关于城市建设中的“仿古” |
4.3.3 误区之三:历史街区保护“消极”、更新“不当” |
4.3.3.1 先拆后保,得难偿失 |
4.3.3.2 消极等待,失而不再 |
4.3.3.3 更新不当,盲目跟风 |
4.3.4 误区之四:保护规划制定“容易”、落实“难” |
4.3.4.1 内在机制层面 |
4.3.4.2 成果评价层面 |
4.3.4.3 利益平衡层面 |
4.3.4.4 权利督导层面 |
4.3.5 困惑之一:名城风貌如何“协调” |
4.3.5.1 “模仿”与“协调” |
4.3.5.2 “控制”与“协调” |
4.3.6 困惑之二:“金字招牌”遭遇尴尬 |
4.3.6.1 巨大的市场前景与极低的竞争力水平 |
4.3.6.2 名城旅游的特点 |
4.3.6.3 当前名城旅游的两种困境 |
4.4 调研综述——困境之核与突围之路 |
4.4.1 丽江保护与发展的“模式”研究 |
4.4.1.1 “丽江模式”的形成背景 |
4.4.1.2 “丽江模式”的表象与实质 |
4.4.1.3 “丽江模式”的问题与启示 |
4.4.2 困境之核:遗产保护游离于发展主题之外 |
4.4.3 突围之路:构建名城可持续保护策略体系 |
下篇 对策研究 |
第5章 策略一:历史资源整合——挖掘名城潜能,巩固资源优势 |
5.1 城市形态学视角下的整合策略 |
5.1.1 城市的系统观 |
5.1.2 城市的复杂适应性 |
5.1.3 城市形态学的整合概念 |
5.1.4 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的框架 |
5.1.4.1 整合的前提 |
5.1.4.2 整合的原则和目的 |
4.1.4.3 整合的角度 |
5.2 城市空间层面的资源整合 |
5.2.1 历史要素之间的关联 |
5.2.1.1 历史要素的耦合——连点成线 |
5.2.1.2 历史要素的集中——聚点成片 |
5.2.1.3 历史要素的辐射——以点带面 |
5.2.1.4 历史要素的组织——网络结构 |
5.2.2 历史要素与现代要素的共生 |
5.2.2.1 “背景”的衬托作用 |
5.2.2.2 “线索”的延续作用 |
5.2.2.3 对历史神态的“传承” |
5.2.2.4 对历史“原型”的抽取 |
5.2.2.5 在新旧之间搭建“中介” |
5.2.2.6 对空间主题进行“指示” |
5.2.2.7 计有当无的“留白”效果 |
5.2.2.8 自然元素的“柔化”作用 |
5.2.3 历史意象的回归 |
5.2.3.1 “象”的再现 |
5.2.3.2 “意”的象征 |
5.3 城市功能层面的资源整合 |
5.3.1 历史单元——功能的复合与转化 |
5.3.1.1 功能的复合——综合经营能力的加强 |
5.3.1.2 功能的转换——适应性再利用 |
5.3.2 历史地段——功能的调适与更新 |
5.3.2.1 激发性更新 |
5.3.2.2 转型性更新 |
5.3.2.3 整治性更新 |
5.3.3 调整城市职能系统,促动历史要素复兴 |
5.4 城市历史文化系统的整合 |
5.4.1 风貌、风情、风物并举——系统内在结构的优化 |
5.4.2 从城域、市域到地域联合——系统外延的扩展 |
第6章 策略二:管理机制革新——实施战略管理,强化保障体系 |
6.1 战略管理——西部中小名城遗产管理机制革新的基本思路 |
6.1.1 引入现代战略管理的基本理念 |
6.1.1.1 战略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6.1.1.2 战略管理的研究方法 |
6.1.1.3 在名城遗产管理中运用战略管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6.1.2 西部中小名城实施遗产战略管理的基本框架 |
6.1.2.1 管理主体研究 |
6.1.2.2 战略分析 |
6.1.2.3 战略使命与战略目标 |
6.1.2.4 战略实施 |
6.1.2.5 战略控制与调整 |
6.2 参与和协同——历史文化名城遗产管理的体系优化 |
6.2.1 优化的目标与模型 |
6.2.1.1 针对问题——协作性差与效率低下 |
6.2.1.2 优化目标——参与和协同 |
6.2.2 政府在城市遗产管理机制中的作用 |
6.2.2.1 政府职能角色的转变 |
6.2.2.2 构建遗产管理的协作平台 |
6.2.2.3 名城保护的“第一责任人” |
6.2.3 第三方机构 |
6.2.4 公众参与 |
6.3 人力、财务和监督——加强遗产管理综合能力建设 |
6.3.1 内外结合,改善人力资源质与量 |
6.3.1.1 人力资源的现状问题 |
6.3.1.2 完善培训、顾问和资质管理机制 |
6.3.1.3 重视多方参与者的遗产素质教育 |
6.3.2 广开渠道,提高财务保障能力 |
6.3.2.1 鼓励民间资本 |
6.3.2.2 建立城市遗产保护基金 |
6.3.3 多方督导,加强监控能力建设 |
6.3.3.1 建立以第三方机构为主的城市遗产评价机制 |
6.3.3.2 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提高媒体和舆论关注度 |
6.3.3.3 加强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监督职能 |
6.3.3.4 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实行动态的管理 |
第7章 策略三:城市形象营销——激活城市魅力,提升竞争优势 |
7.1 现代营销学视角下的城市形象及其营销 |
7.1.1 城市形象 |
7.1.1.1 关于城市形象内涵的表述 |
7.1.1.2 城市形象的功能 |
7.1.1.3 城市形象的动态性 |
7.1.2 城市形象营销 |
7.1.2.1 市场和市场营销 |
7.1.2.2 西部中小名城城市形象营销的主题 |
7.2 理性定位与突出特色 |
7.2.1 名城形象的需求分析 |
7.2.2 对名城形象进行理性定位 |
7.2.2.1 市场定位的概念 |
7.2.2.2 名城形象定位的原则与误区 |
7.2.2.3 以需求为出发点理性定位 |
7.2.3 对名城特色进行提炼和拓展 |
7.2.3.1 城市特色的内涵 |
7.2.3.2 城市特色与城市竞争的关系 |
7.2.3.3 立足名城资源做足特色文章 |
7.3 强化品牌与积极推广 |
7.3.1 城市品牌的强化 |
7.3.1.1 品牌的概念 |
7.3.1.2 城市品牌的内涵和功能 |
7.3.1.3 西部中小名城品牌分析 |
7.3.2 城市形象的推广 |
7.3.2.1 城市广告 |
7.3.2.2 促销 |
7.3.2.3 其他工具或渠道 |
第8章 结语 |
附录1 中国200 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 |
附录2 比利时遗产保护相关政策体制 |
附录3 保护和发展历史城市国际合作苏州宣言 |
附录4 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 |
附录5 建水文物古迹及保护措施一览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解读战略“白皮书”——2004年企业战略转型实例集(论文参考文献)
- [1]M健身俱乐部互联网转型战略研究[D]. 庄净荷.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K公司战略转型研究[D]. 郭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SQ公司数字化能力的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 宋晶.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4]韩国软实力外交研究[D]. 王兴凯.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03)
- [5]华为公司服务转型价值研究[D]. 梁道森.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2)
- [6]提升移动网络用户体验质量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 郝益勇.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1)
- [7]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D]. 安定. 天津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