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心理辅导(论文文献综述)
吴杭,杨莹,崔丽娟[1](2021)在《王洪明:学习和科研是教师职业幸福之源》文中指出王洪明:教育学博士,正高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教师,现任松江区教育学院德研室主任,兼任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工作等,逐渐形成"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学与研究特色。成长中坚持学习和科研问:您从事教师职业30余年,成为名师,这一路的历程是怎样的?在您的成长路上有哪些重大的转折点,或者重要的人或事?
齐畅[2](2021)在《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各个阶段教师在除去关注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程度、实践技能熟练程度之外,还应着重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为此,教师应积极探寻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端正学生行为习惯的有效措施,其中"团体心理辅导"这一方法得到广大高校教师的认可与青睐,通过构建团体交际环境,来引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观察自我、认知自我以及完善自我,最终能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获得良好的适应能力。为此,教师需要探寻在实践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引进团体心理辅导的合适穷极,以此来细致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情感变化、学习成效以及兴趣爱好,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借此来增加班级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人际交往能力,营造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
胡小平[3](2021)在《农村寄宿制初中“留守学生”德育教育有效策略刍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农村寄宿初中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工作中的关注焦点主要是"留守学生"的德育教育。农村寄宿初中应该真正从学生本身出发,围绕学生为中心进行德育工作的开展,进而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我们要从当前农村寄宿制初中"留守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策略进行简要分析和研究。
谢桂红[4](2021)在《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研究 ——以宜春市奉新县S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何永贞[5](2021)在《新时代高校科研活动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石娅妃[6](2021)在《新时期高校德育管理机制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姝卉[7](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研究》文中提出
詹鋆,蔡如意,廖善芳,倪瑶[8](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功能对大学生抵制网络暴力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聚焦大学生抵制网络暴力的现实问题,主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原理,深入剖析大学生网络暴力产生的道德审判、认知失调、道德推脱等心理动因,并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通过创新网络道德的积极教育理念,融合心理咨询技术和团体心理辅导的教育方式,建构网络道德的"认知-情感-体验"一体化的教育内容,为形成大学生抵制网络暴力的长效机制提供对策建议,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功能。
吴莹莹[9](2021)在《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研究》文中认为
朱莉雅[10](2021)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入学适应”主题开发研究 ——以与Q老师协同探索为例》文中指出在从小学升入初中的阶段中,新生将面临整个环境全方位的改变。随着这一系列变化,新生可能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和心理不适症状,但同样地,这个特殊的适应过程也会为新生带来各方面发展的动力和可能性。因此,小升初阶段的“入学适应”对新生未来中学生活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的“入学适应”教育可以从多方面着手,而本研究试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编的角度出发,基于“入学适应”主题对Y中学初一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部分内容进行校本开发。在生命全程发展观和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观理论指导下,本研究借鉴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结构,在理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的基础上结合凯米斯行动研究经典模式,并运用协同式行动研究法对成都市Y中学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入学适应”主题进行校本开发。研究包括两阶段性循环行动,具体从以下七个主要行动研究步骤展开对“入学适应”主题的校本开发,第四环节到第七环节为循环圈:情境分析;问题界定;总构想(总计划);计划;行动;观察;反思。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对研究问题的提出背景、目的与意义、相关文献和概念界定以及方法与思路等进行阐述。第二章是Y中学“入学适应”主题的校本开发过程,即研究合作者们共同进行协同式行动研究的具体研究历程。该章包括行动前合作双方的知识准备、对Y中学初中“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的情境分析、“入学适应”方案的编制与实践观察、期中后对上一阶段行动的反思与改进以及“入学适应”方案再实践等方面。第三章是研究结果,提炼“入学适应”主题的校本开发过程中的研究结果,包括“入学适应”主题的四个开发内容和协同式行动研究是进行课程校本开发的有效途径两个方面。第四章对研究进行反思,反思现阶段研究中现存的突出问题并提供改进思路;分析Q老师在此次协同式行动研究中的专业成长;分析研究合作双方“合作关系”;分别就协同式行动研究“计划”、“行动与观察”、“反思”三环节进行思考来进一步明晰后续研究方向,从而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校本开发的不断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二、浅谈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心理辅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心理辅导(论文提纲范文)
(2)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阐述 |
二、团体心理辅导应用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 |
(一)增加班级凝聚力 |
(二)创设融洽的班级氛围 |
(三)推动德育工作进程 |
三、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路径 |
(一)将团体新路辅导应用在班级修正中 |
(二)将团体心理督导应用在家校合作中 |
(三)将团体心理多应用在问题生转化中 |
(3)农村寄宿制初中“留守学生”德育教育有效策略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农村寄宿制初中“留守学生”的德育现状 |
1. 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 |
2. 学校德育重要性的忽视。 |
3. 学生定期心理辅导的缺乏。 |
4. 社会生活元素的缺失。 |
二、农村寄宿制初中“留守学生”德育教育有效策略的实施 |
1. 建立紧密的家校联系制度,增强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 |
2. 构建完善的德育宣传机制,加强德育管理的科学普及。 |
3. 组织定期的心理健康辅导,提升寄宿学生的健康水平。 |
4. 建设生活化德育管理机制,增强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 |
5. 组建一对一教师负责制度,加强学校对寄宿生的关爱。 |
(8)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功能对大学生抵制网络暴力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生网络暴力产生的心理动因 |
(一)心理发展不成熟与多元价值观冲击作用下的非理性道德审判 |
(二)认知失调引发情绪宣泄式的纯恶意性攻击 |
(三)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开放性和即时交互性加剧道德推脱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界限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互惠共生 |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抵制网络暴力中的功能发挥 |
(一)政治引导功能 |
(二)心理疏导功能 |
(三)激励功能 |
(四)人际协调功能 |
(五)人格塑造功能 |
四、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抵制网络暴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
(一)倡导积极教育,遏制恶意攻击 |
1.认知引导 |
2.情感相容 |
3.体验学习 |
(二)重视道德教育,理性道德审判 |
1.培育正向的网络道德认知 |
2.强化积极的网络道德情感 |
3.塑造良好的网络主体性道德人格 |
(三)融合心理咨询,对抗认知失调 |
1.建立“倾听-共情-接纳”的心理共振氛围 |
2.运用理性情绪疗法纠正错误信念并消除情绪障碍 |
3.迁移应用团体心理辅导技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五、结语 |
(10)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入学适应”主题开发研究 ——以与Q老师协同探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2 Y中学“入学适应”主题的校本开发过程 |
2.1 研究现场的进入——合作关系建立、行动时间规划 |
2.2 前期调研与问题明确——Y中学初一新生“入学适应”问题 |
2.2.1 Y中学概况——城郊中学 |
2.2.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 |
2.2.3 初一新生“入学适应”现状调查 |
2.2.4 初一新生“入学适应”问题明确 |
2.3 行动前的知识准备——理论知识以及行动研究方法的学习 |
2.3.1 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取向的选择 |
2.3.2 生命全程发展观中的“入学适应” |
2.3.3 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 |
2.3.4 协同式行动研究方法的学习 |
2.4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方案计划与实施——方案编制与实践 |
2.4.1 “入学适应”主题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拟定 |
2.4.2 “入学适应”子主题的选择与具体活动设计 |
2.4.3 “入学适应”主题的活动实施方式确定 |
2.4.4 “入学适应”主题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选择 |
2.4.5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方案的实施 |
2.5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的问题反思与改进——方案的调整 |
2.5.1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的问题反思 |
2.5.2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的改进 |
2.6 “入学适应”主题的校本开发方案再实施——方案的再实践 |
2.6.1 课前准备——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 |
2.6.2 课上实施——多种方法观察课堂“活动” |
2.6.3 课后总结——五人小组会议 |
2.6.4 期末评价——灵活多样的过程性评价 |
3 研究结果 |
3.1 “入学适应”主题目标设计具有层次性 |
3.2 “入学适应”主题具体活动进行“螺旋式”设计 |
3.3 “入学适应”主题实施“活动教学” |
3.4 “入学适应”主题以“发展性”评价取向为主 |
3.5 协同式行动研究法是进行课程校本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 |
4 研究反思 |
4.1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的未来改进 |
4.1.1 增强“入学适应”主题的子主题和具体活动的可选择性 |
4.1.2 “活动教学”课堂中需要纪律控制 |
4.1.3 建构“入学适应”主题教育的评价体系 |
4.2 Q老师在协同式行动研究中的专业成长 |
4.2.1 教育理念的改变 |
4.2.2 课程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知识的改变 |
4.2.3 课程开发能力与反思能力的改变 |
4.2.4 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的改变 |
4.3 协同式行动研究下课程校本开发的“合作关系” |
4.3.1 合作双方的角色定位 |
4.3.2 开发中的“协同合作关系” |
4.3.3 开发中的“深度协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浅谈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心理辅导(论文参考文献)
- [1]王洪明:学习和科研是教师职业幸福之源[J]. 吴杭,杨莹,崔丽娟. 上海教育, 2021(33)
- [2]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齐畅. 科幻画报, 2021(11)
- [3]农村寄宿制初中“留守学生”德育教育有效策略刍议[J]. 胡小平. 学苑教育, 2021(28)
- [4]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研究 ——以宜春市奉新县S小学为例[D]. 谢桂红. 南昌大学, 2021
- [5]新时代高校科研活动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研究[D]. 何永贞.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6]新时期高校德育管理机制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石娅妃.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7]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研究[D]. 张姝卉. 西华大学, 2021
- [8]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功能对大学生抵制网络暴力的作用[J]. 詹鋆,蔡如意,廖善芳,倪瑶.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1(06)
- [9]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研究[D]. 吴莹莹.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10]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入学适应”主题开发研究 ——以与Q老师协同探索为例[D]. 朱莉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