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提高课堂尾声的教学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吴永梅[1](2018)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有效应用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信息化的进程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在全世界进行“微”革命的同时,教育界也拉开了“微”时代的序幕——微课。微课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受到众多学者、专家的关注,微课作为优质的新型教学资源,运用于教学,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语文是我国文化的精髓,承担着传承的重任,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学往往枯燥、效率低下,这使得学生的文学水平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迫切需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而微课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这种缺陷。本研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将微课与高中语文教学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为重点,探索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途径,直接服务于高中语文教学实际。本文内容主要分为四章,将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第一章,绪论。绪论部分主要讲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研究,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章,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笔者通过师生调查问卷,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应用存在以下问题,即:前进的步履缓慢;教师对微课的认识有偏差;微课的课堂评价标准不恰当。经过反思,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是:教师没有掌握微课开发技术;微课开发的目的不明确;缺乏有效的应用模式;原有的课堂评价标准不合理。第三章,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针对第二章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本章提出应用策略:一、改变观念,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二、优势互补,开发系列化、专题化的微课资源;三、拓展推动途径,完善微课平台;四、合理设计,优化微课教学步骤;五、勇于探索,寻求高效的微课应用模式;六、考虑全面,设计有效的课堂评价标准。第四章,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方案。本章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微课应用于不同的教育教学环节(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效实施方案。最后是结语。笔者总结了论文的内容,并对微课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作了展望,同时指出自己研究的不足。通过以上章节的论述,笔者希望在“微”时代能做到新型教学资源和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找到“教”与“学”的最佳契合点,有效地指导高中语文教学。
李霖[2](2020)在《从教育目标看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人文价值》文中研究表明2011年国家教育部首次将“人文性”写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其作为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性质的第一位,并指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这足以说明在音乐课程中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健全人格方面的重要性。因此,本文以小学音乐欣赏课程作为研究出发点,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探究“音乐欣赏”及其教育目标的内涵,结合指导小学音乐欣赏课实施的文件、规章和制度,及小学音乐欣赏课课例,探讨“人文价值”在音乐教育中的具体体现,重点讨论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本文所阐述的核心问题是:当下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中“人文”的缺失,所以,我们更应从“教育”的角度理解和落实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人文目标,实现其人文价值。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绪论包括研究的背景、意义、思路及方法、文献综述。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出发,探究了音乐欣赏、教育目标的核心内涵,结合美国音乐教育的目标及21世纪“核心素养”的新内涵,探讨音乐欣赏教育的人文目标内涵。第二章,主要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此探究小学音乐教育人文价值的体现。首先,从理论角度出发,结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及其《解读》、义务教育音乐教科书及教师用书中有关音乐欣赏“人文价值”的内容体现;其次,从实践层面,结合全国2016-2019年小学五年级音乐欣赏优质课案例,包括优质课评价指标、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录,重点讨论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人文目标的实施状况。第三章,主要是对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人文价值”内涵的讨论。首先,对我国小学音乐欣赏课人文目标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当今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育“重知识、轻人文”的现状;其次,从理论角度探讨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中“人文价值”缺失的原因;最后,从教育的角度出发,理解音乐欣赏教育目标内涵,结合实际探讨音乐欣赏“人文价值”(或人文目标)的落实方式。本文认为,只有站在“教育”角度,探究音乐的人文内涵,重新理解和落实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人文价值”,才能发挥音乐教育,甚至是教育的“育人”内涵。
罗燕[3](2019)在《“三段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探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包括音乐、历史、文学等等。当今学校传统的音乐欣赏课授课方式通常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音乐,然后播放录音,欣赏的过程就是先完整听、后分段听、再完整听,就这样一种教学程序,学生参与性差,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无疑对学生对教师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和适应课堂新技能的变化?应如何探究有效的教学模式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的真正落到实处?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我尝试着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使用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三段式”教学模式。所谓“三段式”教学模式,是将初中音乐欣赏课课堂教学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段,即“时间上”分为三段、“教学环节上”分为三段、“教学效果上”分为三段,这种教学模式的形式比较简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分阶段完成,更有效的评价当堂课的学习,通过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研究的结论是:探寻初中音乐欣赏课课堂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使教师有新的教学模式可循,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音乐的魅力和内涵,同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喜欢音乐欣赏课,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李向勤[4](2019)在《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至关重要的技能之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随着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省市直接把英语听说能力考查纳入高考,强化对英语口语的考察。然而,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一言堂”以及“满堂灌”等现象严重,学生缺乏语言实践和活动的空间,很难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本研究旨在探寻能够突破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瓶颈的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环境下通过英语演讲学习来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并进一步分解为以下三个重点问题:(1)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是什么?(2)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可操作性教学途径有哪些?(3)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有哪些?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语言输入输出理论为基础,运用项目学习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按照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开展,整个研究共分为三轮:第一轮属于尝试和探索阶段,重在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第二轮属于调整和改进阶段,主要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第三轮属于提升和完善阶段,重点聚焦于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通过量化测试、师生访谈、学习反思、英语综合水平考察、问卷调查以及活动比赛等多种方式采集数据资料,分析对比,多角论证,总结归纳。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英语口语水平等语言综合素质以及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自信心等人文素养均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与增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并提出具体操作建议。本研究结论如下:(1)英语演讲项目学习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方式;(2)发挥学习小组的支架作用和最大功能是保障学习效果的有效教学手段;(3)通过多种方式的输入活动开展专题培训是英语演讲知识学习的主要教学途径;(4)开发“以输出为驱动”的课堂英语演讲学习活动是提高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渠道;(5)循序渐进地开展足量的英语演讲实践活动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关键途径;(6)形成性评价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本研究创新点有:⑴针对我国高中生的具体特点,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和具体操作建议,为愿意从事相关相关实践和研究的同行提供可模仿和解读的范本。同时,为新高考的“口语考试”提前探寻教学路径,促进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建构。⑵严格规范地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本表灵活的内部动态调节功能,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和达成目标,成效显着。⑶英语演讲项目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哑巴英语”等陈旧教学方式,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起指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得以重新塑造。⑷国内外相关研究几乎都是从大学生或成人视角探讨,而本研究主要从高中生视角开展,学生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参与者,拓展了英语演讲教学的研究视角。
佟贺[5](2014)在《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C市小学为例》文中认为现今,国际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而创造力被认为是人才竞争的核心能力。音乐的非语义性特点,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音乐学习对人的创造力培养有重要作用。因为从音乐作品的创作,到音乐的表现,再到音乐的欣赏都是音乐创造的过程。在音乐课程改革中也将创造作为音乐课程的内容领域。创造力一般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科学家的创造层次和个体自身潜能的开发和发展层次。小学阶段是人的个性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第二层次创造力的重要阶段。但是,目前小学音乐教师常常把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理解成是培养学生第一层次创造力,觉得音乐创造很难。基于此,本研究提出的小学音乐创造教学,是指将创造作为音乐教学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始终,旨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和提升创造力的教学,而不是培养作曲家的创造教学。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在厘清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探讨其内涵及价值(本体研究);第二部分是现状研究(实然研究):了解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分析产生这样现状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是理想构建与教学案例评析(应然研究):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理想样态,结合教学案例评析,给出可操作的教学建议。在本体研究方面,通过对音乐课程标准的17次修订中,分析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历史沿革,从概念和特征两方面理解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内涵。在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价值的实践性、审美性和人文性基础上,从创造性知能,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培养方面解读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价值;在实然研究方面,以C市为例,对小学音乐教师(110人)、小学生(340人)、小学音乐教研室主任(3人)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的方式获取相关的研究资料,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并分析其信度与效度。同时结合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课堂观察表进行课堂观察(32节),全面了解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在厘清影响教学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因素,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依据;在应然研究方面,从生成性小学音乐创造教学模式、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构建、教学评价方式,对小学音乐创造教学进行理想构建。对实施案例进行评析,并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提出可操作的教学建议。通过上述的研究,主要有四个研究结果:研究结果一,创造是在2001年的音乐课程改革中,纳入到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领域中,并在2011年的音乐课程改革中得到发展。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概念可以定义为,在学校教育中的小学阶段,通过音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活动,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以及各种各样的旨在提高音乐创造力的训练(音乐创造的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发挥音乐创造力,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意识、培养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学。同时,小学音乐创造教学具有创新性、富于探索性,注重学生参与性、内容综合性的特征,以及培养学生创造性知能、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价值。研究结果二,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音乐创造教学价值较认同;小学音乐教师的结构相对合理;小学音乐教学发展相对合理;学生和家长对音乐教学的支持方面。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对音乐创造教学内容和特征的理解偏差;在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缺少创造;在音乐创造教学内容、方法、评价实施方面缺乏创新;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信念存在局限;学校的教学管理比较被动等。研究结果三,影响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因素分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部分。内部因素主要有教师因素、学生因素、教学设计因素和学校文化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有音乐课程改革的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和社会教育的因素。其中,内部因素的影响要大于外部因素。而在内部因素中,因其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师信念将直接影响教师对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以及对教学的评价。所以与其他因素相比,教师的影响力是最大的。研究结果四,生成性音乐教学理念有利于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实施,基于此理论构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模式,由创设语境、自主探究、创造实践、成果表演、评价反思四个环节构成。并对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方面进行理想的构建。对应然状态下的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案例进行评析,给出可操作的教学建议。本研究为目前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研究的贡献在于:1.在观念形态上,将创造作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始终,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音乐教学中的扩展,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2.厘清了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内涵,特征和价值;3.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4.从教学的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全面分析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影响因素;5.构建了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理想样态,并给出可操作的教学建议。
胡蘅鸾[6](2020)在《中国近代作曲技术理论形成与发展研究(1919-1949)》文中提出中国近代音乐的开端往往以西方“新”音乐在我国开始传播为标志。自20世纪初期的“学堂乐歌”兴起以来,西方音乐在我国不断传播、发展。与此同时,西方专业作曲技术理论也开始进入中国。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新思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民族性和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走向探寻民族化和个性化的道路。我国近代作曲技术理论的发展,仿佛跟随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一场洗礼。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内,萌芽、成长而不断成熟。1920年,萧友梅博士将西方专业音乐教育体系与作曲技术理论带回国内,尤其是1927年国立音乐院的创建,中国专业音乐事业得以真正的展开。因此,本文选择1919年“五四”运动兴起作为“作曲技术理论”史的开端,将视角聚焦于中国近代“作曲技术理论”的发展,从音乐创作和理论发展的角度来看待1919至1949这三十年中国专业音乐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从而阐释这一时段西方作曲技术理论是如何在中国引入、传播、发展、融合的。本文将这三十年的音乐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西方作曲技术理论的引入与传播阶段(1919-1929);中国作曲技术理论的探索与发展阶段(1929-1939);西乐新理论的引入与中西乐“融合”阶段(1939-1949)。共含绪论、四个章节和结论六个部分。写作逻辑主要是:一、通过绪论部分将本文的写作目标、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及1919年之前中国音乐的状况等问题进行概述,并将“作曲技术理论词义辨析”和“西方音乐的引入”单列出来。其中“西方音乐的引入”并非介绍过程,而是在其他层面阐述西方作曲技术理论与中国音乐结合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二、第一至三章,按1919-1929、1929-1939、1939-1949划分为三个时间段,研究我国作曲技术理论每个十年间的发展成果。这样划分可以归纳出每个时期在作曲技术理论方面的特色,以及专业音乐教育领域的发展脉络。具体研究方式是通过乐谱、教材等文本,客观地反映当时作曲技术理论的运用与发展状况。三、通过第四章,将一至三章的研究结论转化为实际操作,使理论反作用于实践,并对理论研究的意义做进一步的提升。4.最后,对1919-1949年中国近代作曲技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归纳、得出结论。以期实现以下研究目标:1.对这一时期每个时段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详细分析;2.对这一时期的理论着作,尤其是对现当代仍然有启发意义的理论着作进一步解析;3.为这一时期未及梳理各自理论体系的重要作曲家做出总结;4.对中西作曲技术理论、创作思维相融合的过程进行研究;5.为音乐创作、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李哲[7](2020)在《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创作及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钢琴音乐艺术传入我国已有百余年,钢琴逐渐褪去其神秘而高贵的面纱,成为一种受众人追捧的充满无限宝藏的乐器。与此同时,我国的艺术家、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的钢琴改编曲和与钢琴相关的教材着作,致力于探究一种新型的有活力的钢琴教育模式。在众多的钢琴改编曲中,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虽不敢说独占鳌头,却也是异彩纷呈,占据着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半壁江山。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源于陕北民歌,陕北民歌的曲调、歌词、旋律源于黄土高原上人们真实的生活状况,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基调和社会风俗,作曲家在创作改编时巧妙地将这种情感展现出来,造就了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独有特色。论文主要以陕北民歌改编而成的钢琴作品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的出发点,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本论文共包含绪论部分和四个章节,绪论部分旨在了解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历史溯源及其发展和相关研究现状,同时,厘清陕北民歌的概念及其内在意蕴。第一章从历史发展的脉络出发,在全面分析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产生的国际、国内背景的基础上,阐释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对传承民歌文化内涵和促进我国钢琴音乐发展的重要作用,探索陕民歌钢琴改编曲的教学价值。第二章主要以四首具有代表性的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为例,着力于探究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创作特点和演奏技巧。在进行了历史探源和创作理念的分析后,第三章转向对高校中陕民歌钢琴改编曲的教学考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当下教师对陕北民歌及其钢琴改编曲的认知和教学应用状况,以及学生对学习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兴趣和态度。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追问。第四章是在前一章内容的基础上探究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在教学中的运用改进,挖掘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教学要旨,提出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在高校教学中的课程设计。将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运用于高校教学中,就是要通过课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促进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认知和了解,让学生立足于自己生长和生活的地方进行钢琴音乐的改编和创作,展现中国音乐文化的魅力,向世界发出中国之声。
刘娜[8](2019)在《以语用为取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阅读教学可谓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从现实语文教学中发现问题,通过对阅读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当下的教学现状: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师生互动呆板、不灵动,学生表达感知、理解、鉴赏与评价的方式单一。以此为基础,深入思考并归因,在归因的基础上,研究有关语用理论,以语用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以语用为取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两大策略体系,包括:备课策略和课堂上的实施策略。然后,以策略体系为指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策略,并构建语用教学课型与课堂模式,用切身的教学实践论证两大策略体系的可行性。论文分为四大部分,概要如下:绪论部分,阐明研究的缘起与目的、创新点和意义、文献综述和思路与方法。其中,研究的创新点在于构建教学策略体系,也是本论文的核心,包括备课策略和课堂实施策略。备课策略提出3条:1.分层关注语体形态,明确教学的基础内容;2.关注语象世界,变空白为有白;3.关注语义体系,评价主题内蕴。以此为根基,形成3条教学内容的选择策略:1.厘定文本的语体形态,深入探索文字密码;2.厘定文本的语象世界,探究其内隐和外显;3.厘定文本的语义体系,深入探索主题内蕴。两大策略环环相扣。课堂上的实施策略以时序分为导入、教学推进、教学尾声三大板块。第一板块,导入时,以语用来检测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策略;第二板块,教学推进过程中,以语用来检测学生重构的认知水平的策略;第三板块,教学尾声时,以语用来检测学生迁移能力的策略。其中,第一板块,论述了情境创设的意义、方式和方法。第二板块是核心,提出以语用来检测学生重构的认知水平的6种策略,即:1.启发学生概括、复述;2.启发学生补充提示语;3.启发学生更换人称进行角色体验;4.启发学生描述语象;5.启发学生补白想象;6启发学生发现构段、构篇密码。基于第二板块,提出教学尾声时,以语用来检测学生迁移能力的6种策略:1.以概括、复述迁移概括、复述;2.以补充提示语迁移补充提示语;3.以更换人称迁移更换人称;4.以描述语象迁移描述语象;5.以补白想象迁移补白想象;6.以发现构段、构篇密码迁移构段、构篇。第二、三板块的策略丝丝入扣,相得益彰。第一章,对语用、阅读教学、语用阅读教学等概念进行界定,阐明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系统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论述语用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与原因剖析,包括现状调查与原因剖析两大方面。现状调查包括:调查对象及方法、调查内容、调查分析与调查结论。原因剖析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制约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其中包括教师不堪重负等4种外部因素和4种自身因素;二是制约学生发展的两大因素;三是家长方面的原因;四是语文课程设置单一;五是现行教育体制下语文教学评价的单一。第三章,是论文的核心,提出以语用为取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两大策略体系。有关详情,以上创新点部分已阐述。第四章,着重阐述语用教学课型与模式、案例分析,包括口头表达练习课、朗读领悟指导课和读写迁移训练课。
唐小雯[9](2015)在《西藏拉萨市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藏地区,作为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区域,教育起步晚,发展程度不高,音乐教育的研究也相对落后。尤其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各方面的条件所限,教学与科研水平难以达到与内地同等的水平,与其他发达地区的学校相比,差距很大。在这样的状况下,加强对西藏中小学校音乐教育的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学校音乐教育,作为实施艺术教育的主要阵地,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音乐课堂教学,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承担着音乐文化传播、音乐素质培养的任务,对音乐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简言之,实施艺术教育的关键在于学校音乐教育,而学校音乐教育的关键则是音乐课堂教学。为了更为清晰地了解音乐教育的面貌,更好地发挥学校音乐教育的作用,就必须掌握音乐教育的第一手资料,必须深入音乐课堂教学的本体之中。在研究西藏地区学校音乐教育的状况时,不能仅仅从理论角度去阐述,更重要的是加强教育实践调查,将音乐教育的研究深入到音乐课堂的细节之中。本文以音乐课堂教学为核心,以拉萨市中小学校为对象,针对西藏地区的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从实地调查掌握我区音乐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从问卷调查了解广大师生的观点和态度,从教学实验和课堂实录分析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而对整个音乐教育和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把握,在立足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西藏地区的音乐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照。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概述西藏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对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梳理,并针对性地对拉萨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进行说明;第二章围绕着拉萨市音乐课堂教学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从问卷调查、访谈、听课等方式入手,对课堂教学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说明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与特点;第三章深入拉萨市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从音乐教学实验进行分析,探索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对优秀音乐教师的教学案例进行说明,获取课堂教学的直观数据并进行评析;第四章根据文献资料、实地调研、课堂实验等内容加以总结,探讨西藏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发展思路,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李昉[10](2020)在《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研究》文中认为一个国家的历史,一个民族的文化,一种文明的诞生,是由一代又一代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共同构成的。舞剧典型形象的创造,归根结底就是塑造这些鲜活的生命体。中国舞剧以这鲜活的生命体为载体,传递精神信仰,增进民族凝聚力。借助舞剧这一世界通用语言,以一种可被全世界接纳和追随的姿态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以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艺术典型理论结合舞剧的形象塑造及形态分析理论来研究舞剧时可以得出:中国舞剧文化艺术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以“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以中为本、为体,以外为末、为用的不断地对外吸收、借鉴、融合的历史。从1949年到2019年,中国舞剧系列典型形象的创造,证明了中国舞剧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民族艺术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形成了独有的典型形象发展脉络,承载的是国民精神的精华。中国舞剧典型形象蕴含了中国舞剧人对于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表现手法探索的不懈探索,形成了“道”(人文内涵)与“技”(艺术技能)并重的艺术追求。构成了以追求婚姻自由的女性形象、追求个性解放的青年形象、追求济世安民的文士形象、追求民族独立的革命者形象、追求中华崛起的奉献者形象为特征的五大典型形象“类型群”。中国舞剧的典型形象创造一直在舞剧形象的鲜明性、舞剧性格的成长性、舞剧行动的冲突性上进行典型创造;中国舞剧情节结构的构思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语言风格的营造需要“表意优先”、叙事手段的整合坚持“情思至上”。中国当代舞剧为形成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二、怎样提高课堂尾声的教学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提高课堂尾声的教学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有效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概念的界定 |
1.2.1 微课的定义 |
1.2.2 微课的特点 |
1.2.3 微课的制作方式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2.1 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应用现状调查 |
2.1.1 调查方法 |
2.1.2 调查情况 |
2.2 调查结果统计 |
2.2.1 教师卷调查结果统计 |
2.2.2 学生卷调查结果统计 |
2.3 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应用存在的问题 |
2.3.1 微课教学的步履前进缓慢 |
2.3.2 教师对微课的认识有偏差 |
2.3.3 微课的课堂评价标准不恰当 |
2.4 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应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
2.4.1 教师没有掌握微课的开发技术 |
2.4.2 开发微课的目的不明确 |
2.4.3 缺乏有效的微课应用模式 |
2.4.4 原有的课堂评价标准不合理 |
第3章 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3.1 改变观念,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
3.2 优势互补,开发系列化、专题化的微课资源 |
3.3 拓展推动途径,完善微课平台 |
3.4 合理设计,优化微课教学步骤 |
3.5 勇于探索,寻求高效的微课应用模式 |
3.6 考虑全面,设计有效的评价标准 |
第4章 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方案 |
4.1 教学案例一:《雷雨》 |
4.2 教学案例二:《林黛玉进贾府》 |
4.3 教学案例三:《登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教师问卷 |
附录B 学生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2)从教育目标看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人文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音乐欣赏及其教育目标 |
第一节 音乐欣赏及其理论内涵 |
一、音乐欣赏概念 |
二、四种音乐教育哲学理论下的音乐欣赏内涵 |
第二节 教育目标 |
一、教育目标概念 |
二、从中外教育史看教育目标内涵和特点 |
第三节 教育目标与音乐欣赏教育 |
一、从美国音乐教育的目标看音乐欣赏教育目标 |
二、21世纪“核心素养”下的教育目标 |
三、音乐欣赏课人文目标内涵 |
第二章 小学音乐欣赏课人文价值体现 |
第一节 “新课标”人文性观念指导下的小学音乐欣赏课 |
一、《2011年版义务教育音乐新课标》及其《解读》 |
二、义务教育音乐教科书及教师用书 |
第二节 全国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实践状况 |
一、教育部2016-2017年度优质课评选标准 |
二、教师用书中11首欣赏曲目的教学目标 |
三、15节音乐欣赏部优课教学目标 |
四、音乐欣赏部优课课堂案例 |
第三章 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人文价值”内涵的讨论 |
第一节 小学音乐欣赏课人文目标的实施情况分析 |
一、《音乐新课标》、《解读》中的音乐欣赏和人文目标分析 |
二、从音乐教科书及教师用书看小学音乐欣赏人文价值 |
三、15节音乐欣赏部优课案例分析 |
第二节 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人文价值”缺失的原因 |
一、音乐教育研究者缺乏系统、全面的教育理论体系 |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成为音乐欣赏教学的首要目标 |
三、一线教师缺乏教育责任和意识 |
第三节 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人文价值” |
一、音乐的人文价值 |
二、教育目标对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3)“三段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意义及目的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3 研究的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教学模式研究综述 |
1.2.2 国内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
1.2.3 音乐欣赏教学模式的探讨 |
1.2.4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
1.3 基本概念厘定 |
1.3.1 教学模式 |
1.3.2 初中音乐欣赏课 |
1.3.3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定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 |
第二章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内容概述 |
2.1 “三段式”教学模式解读 |
2.1.1 初中音乐欣赏课“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定义 |
2.1.2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
2.1.3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流程 |
2.2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3 学习金字塔理论 |
2.3 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
2.3.1 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 |
2.3.2 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 |
2.4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 |
2.4.1 延续传统音乐欣赏教学模式 |
2.4.2 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性不高 |
2.4.3 师生关系不和谐 |
第三章 “三段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构建 |
3.1 初中生音乐心理特征与构建“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心理学链接 |
3.1.1 初中生音乐心理特征概述 |
3.1.2 关注初中音乐心理特征对构建“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指导意义 |
3.2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功能特征 |
3.2.1 增强学习的自主性 |
3.2.2 丰富学生的创造性 |
3.2.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
3.2.4 展现教学的灵活性 |
3.3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总体结构构建 |
3.3.1 “三段式”“131”教学模式的构建 |
3.3.2 “三段式”“121”教学模式的构建 |
3.3.3 “三段式”“162”教学模式的构建 |
第四章 “三段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实践探索 |
4.1 前测 |
4.1.1 样本数据 |
4.1.2 工具 |
4.1.3 数据分析 |
4.2 “三段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典型案例分析 |
4.2.1 七年级《蓝色的探戈》对比教学案例1 |
4.2.2 七年级《万马奔腾》欣赏课对比教学案例2 |
4.2.3 八年级《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对比教学案例3 |
4.2.4 八年级《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对比教学案例4 |
4.3 后测 |
4.3.1 样本数据 |
4.3.2 工具 |
4.3.3 数据分析 |
4.4 案例研究结果分析 |
4.4.1 实践对比案例研究结果分析 |
4.4.2 学生回馈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1.1 使用要点 |
5.1.2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积极效果 |
5.1.3 存在的不足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4)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缘由 |
1.1.2 新高考制度的变化:听力口语考试走进英语高考 |
1.1.3 笔者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能够在适合的舞台上翩翩起舞 |
1.1.4 培养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作用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初始的研究问题 |
1.2.2 问题的提炼与聚焦 |
1.3 研究意义 |
1.3.1 实践价值 |
1.3.2 理论价值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研究 |
2.1.1 关于演讲概念的研究与界定 |
2.1.2 英语演讲 |
2.1.3 关于演讲能力的界定与研究 |
2.1.4 关于(英语)演讲能力的培养研究 |
2.2 英语演讲学习与教学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2.2 国外新近研究现状 |
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评述 |
2.3 行动研究及其在外语教学研究的应用 |
2.3.1 行动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
2.3.2 行动研究的概念界定 |
2.3.3 行动研究的特点 |
2.3.4 行动研究的过程 |
2.3.5 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研究的区别 |
2.3.6 行动研究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
2.3.7 本课题所采用的行动研究模式 |
2.4 相关理论基础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2 语言输入输出理论 |
2.4.3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
2.4.4 项目学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测量工具的编制 |
3.1 研究对象的背景分析 |
3.2 研究对照样本的选择与确定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思路与过程 |
3.4.1 总体思路 |
3.4.2 .实施步骤 |
3.4.3 研究过程 |
3.5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3.5.1 数据收集 |
3.5.2 数据分析 |
3.6 研究的伦理考量 |
3.7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测量工具的编制 |
3.7.1 明确研究目的,研究相关理论和文献资料 |
3.7.2 研究对象的特征与英语学习现状 |
3.7.3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维度与量化指标的初步确认 |
3.7.4 修改、完善量化指标,确定具体测量题项 |
3.7.5 评价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3.7.6 确定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和探索——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 |
4.1 第一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4.1.1 问题的确立 |
4.1.2 对问题的假设性分析 |
4.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4.2.1 制定行动计划 |
4.2.2 实施行动研究 |
4.3 第一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4.3.1 研究过程总结 |
4.3.2 行动研究结果 |
4.3.3 第一轮行动研究反思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和改进—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 |
5.1 第二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5.1.1 问题的确立 |
5.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
5.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5.2.1 制定行动计划 |
5.2.2 实施行动研究 |
5.3 第二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5.3.1 研究过程总结 |
5.3.2 行动研究结果 |
5.3.3 进一步总结与反思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和完善—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 |
6.1 第三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6.1.1 问题的确立 |
6.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
6.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6.2.1 制定行动计划 |
6.2.2 实施行动研究 |
6.3 第三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6.3.1 研究过程总结 |
6.3.2 行动研究结果 |
6.3.3 第三轮行动研究反思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结论 |
7.1 三轮行动研究总结 |
7.1.1 测试数据 |
7.1.2 问卷调查 |
7.1.3 学生的学习反思 |
7.1.4 笔者的教学反思 |
7.1.5 访谈 |
7.2 研究反思 |
7.2.1 研究对学生的影响 |
7.2.2 研究对笔者及课堂教学的影响 |
7.2.3 研究对学校整体教学生态的影响 |
7.2.4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的构建 |
7.2.5 研究成果的局限性 |
7.3 研究结论 |
7.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5 研究局限和有待改进的空间 |
7.6 研究展望 |
7.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C市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问题 |
二、 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创造力的研究 |
(二) 关于创造教育的研究 |
(三) 关于创造教学的研究 |
(四) 关于音乐创造教学的研究 |
(五) 关于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研究 |
(六) 小结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五、 创新之处 |
(一) 研究视角的独特 |
(二)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二章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内涵及价值 |
一、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内涵 |
(一)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概念 |
(二)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特征 |
二、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价值 |
(一) 小学音乐教学的价值——一般价值 |
(二)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价值——独特价值 |
第三章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
一、 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
(二) 访谈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三) 观察设计与实施 |
二、 现状调查结果的描述与效度、信度分析 |
(一) 现状调查结果的描述 |
(二) 调查结果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三、 调查结果的分析 |
(一)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呈现的优势 |
(二)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一、 影响教学的因素分类及分析 |
(一) 内因:影响教学的内部因素 |
(二) 外因:影响教学的外部因素 |
二、 教学内部因素对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影响 |
(一) 教师知识和信念的影响 |
(二) 教师的教学设计的影响 |
(三) 学生知识、态度和特质的影响 |
(四) 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影响 |
三、 外部因素对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影响 |
(一) 音乐课程改革对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影响 |
(二) 家庭教育对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影响 |
(三) 社会教育对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影响 |
第五章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理想构建与案例评析 |
一、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理想构建 |
(一) 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模式的形成 |
(二) 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目标的设计 |
(三) 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方法的选择 |
(四) 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内容的组织 |
(五) 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评价的方式 |
二、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
(一)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主体的特点寻找创造的素材 |
(二) 应注意学生创造性获取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
(三) 注意学生的人格,教师指导,学习环境的影响 |
(四) 运用过程性与结果性的综合评价方式 |
三、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案例评析 |
(一) 唱歌教学中的创造:《咏鹅》(一年级) |
(二) 唱歌教学中的创造:《母鸡叫咯咯》(一年级) |
(三) 欣赏教学中的创造:《同伴进行曲》(五年级) |
(四) 欣赏教学中的创造:《钟声》(五年级)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一、 结论 |
(一)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 |
(二)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发展存在优势与不足 |
(三)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是教师 |
(四) 生成性发展是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理想样态 |
二、 建议 |
(一) 注重小学音乐职前与职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
(二) 强调小学音乐创造教学设计需要生成性的发展 |
(三) 注意学校教学管理对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影响 |
三、 研究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二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三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教研室主任) |
附录四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五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课堂观察表 |
后记 |
(6)中国近代作曲技术理论形成与发展研究(1919-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作曲技术理论”词义辨析 |
1, “作曲技术理论”在中文与英文中的含义 |
2, “作曲技术理论”在中文语境中的形成 |
(1) 语义的形成 |
(2) 内涵的形成 |
(3) 本文的用法 |
三、西方音乐在中国的引入 |
四、文献综述与研究动态 |
五、本文框架与提要 |
第一章 西乐理论的引入及其与国乐的初步结合(1919-1929) |
一、萧友梅与西方作曲技术理论的引入 |
1, 萧友梅的《普通乐学》 |
(1) 《普通乐学》的框架体系 |
(2) 时代特色与局限 |
(3) 小结 |
2, 萧友梅的《和声学》 |
(1) 《和声学》的框架体系 |
(2) 时代特点与局限 |
(3) 思考与启示 |
3, 钢琴独奏《新霓裳羽衣舞》创作分析 |
(1) 引子部分内部结构与唐大曲“散序”的关系 |
(2) 十二个独立乐段与“胡旋舞”的关系 |
(3) 其他层面的思考 |
(4) 小结 |
4, 萧友梅的作曲技术理论总结 |
二、赵元任的音乐创作 |
1, 赵元任及其艺术歌曲 |
2,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分析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法 |
(2) 音高组织与织体形态 |
(3) 字句描绘与音乐表现 |
(4) 诗歌的韵律与曲调的关系 |
3, 混声合唱《海韵》分析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法 |
(2) 音高组织与织体形态 |
(3) 字句描绘与音乐表现手法 |
4, 赵元任的作曲技术理论总结 |
三、刘天华的音乐创作 |
1, 刘天华与“国乐改进社” |
2, 二胡独奏《空山鸟语》分析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法 |
(2) 音乐形象与乐器法 |
(3) 小结 |
3, 二胡独奏《光明行》分析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法 |
(2) 演奏技术与音乐形象、结构功能的关联 |
4, 琵琶独奏《虚籁》分析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法 |
(2) 演奏技术及其运用 |
5, 刘天华的作曲技术理论总结 |
四、1919-1929年中国作曲技术理论的发展 |
第二章 作曲技术理论教育体系化在中国初步形成(1929-1939) |
一、黄自的音乐创作 |
1, 《交响序曲·怀旧》分析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法 |
(2) 配器技术与织体形态 |
(3) 音高组织与音乐形象 |
2, 声乐曲集《春思曲》分析 |
1) 《玫瑰三愿》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法 |
(2) 音高组织与织体形态 |
(3) 字句描绘与音乐形象 |
2) 《思乡》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法 |
(2) 音高组织与织体形态 |
(3) 字句描绘与音乐形象 |
3) 《春思曲》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法 |
(2) 音高组织与织体形态 |
(3) 字句描绘与音乐形象 |
4, 黄自的作曲技术理论总结 |
(1)使用“主导动机”式核心材料贯穿多个作品中 |
(2)和声进行进一步淡化功能性 |
(3)旋律结合了中西音乐的一些特征,并用动机发展手法写作歌曲,探索出更为新颖的语言 |
(4) 注重“词语描绘”之结构功能: |
二、贺绿汀的理论传播与音乐创作 |
1, 贺绿汀与普劳特《和声学理论与实用》 |
(1) 《和声学理论与应用》在中国的传播 |
(2) 《和声学理论与应用》的框架体系 |
(3) 特点、优势或局限 |
(4) 思考与启示 |
2, 贺绿汀《牧童短笛》分析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法 |
(2) 音高组织与织体形态 |
(3) 创作技术总结 |
三、江文也《台湾舞曲》分析 |
1 ,江文也及其音乐风格的形成 |
2,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法 |
3, 配器技术与织体形态 |
4, 音高组织分析 |
5, 小结 |
四、三十年代其他重要作曲家 |
(一) 留学法国的中国作曲家 |
1, 马思聪 |
(1) 《第一弦乐四重奏》的创作特点简述 |
(2) 小结 |
2, 冼星海 |
(1) 《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的创作特点简述 |
(2) 小结 |
(二) 旅居中国的西方作曲家 |
1, 阿甫夏洛穆夫 |
(1) 阿甫夏洛穆夫与中国 |
(2) 阿甫夏洛穆夫的创作及影响 |
2, 齐尔品 |
(1) 齐尔品与中国 |
(2) 齐尔品在中国的创作 |
(3) 齐尔品对中国音乐的影响 |
五、1929-1939年中国作曲技术理论总结 |
第三章 西乐新理论的引入与中西乐的“融合”(1939-1949) |
一、谭小麟与欣德米特理论 |
1, 欣德米特理论在中国的传承 |
2, 《弦乐三重奏》分析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法 |
(2) 调性中心的布局 |
(3) 和声起伏的设计 |
(4) 音高组织与旋律 |
(5) 欣德米特理论在谭小麟作品中的运用 |
二、法国音乐理论、流派在中国的发展 |
(一) 王义平与钢琴独奏《恐龙》 |
1, 王义平及其师承 |
2, 钢琴独奏《恐龙》分析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法 |
(2) 音高组织与织体形态 |
(二) 王震亚与《五声音阶及其和声》 |
1, 王震亚与“山歌社” |
2, 《五声音阶及其和声》的内容与特点 |
(1) 《五声音阶及其和声》的框架 |
(2) 《五声音阶及其和声》的特点 |
(3) 小结 |
(三) 陈洪的理论贡献 |
1, 陈洪与《曲式与乐曲》 |
(1) 《曲式与乐曲》的内容与特点 |
(2) 优势与局限 |
2, 陈洪与《对位化和声学》 |
(1) 《对位化和声学》的框架 |
(2) 特点与优势 |
(四) 丁善德的创作 |
1, 丁善德及其师承 |
2, 《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分析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术 |
(2) 音乐形象与织体形态 |
三、桑桐的音乐创作 |
1, 桑桐及其师承 |
2, 《夜景》分析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术 |
(2) 音高组织与音乐形象分析 |
3, 《在那遥远的地方》分析 |
(1) 曲式结构创作技法 |
(2) 音高组织与织体形态 |
(3) 音乐表现与形象 |
4, 小结 |
四、1939-1949年中国作曲技术理论总结 |
第四章 近代作曲技术理论的发展对当代的影响与启示 |
一、音乐审美的三个层面 |
1, 音乐的层面 |
2, 艺术的层面 |
3, 文化的层面 |
二、对当代作曲技术理论的启示 |
1, 音乐层面的启示 |
2, 艺术层面的启示 |
3, 文化层面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萧友梅《普通乐学》管弦乐队乐器翻译表 |
附录2: 刘天华作品目录 |
附录3: 黄自主要作品目录 |
(7)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创作及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目标 |
1.基本思路 |
2.研究目标 |
(四)研究现状分析 |
1.中国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创作历程及其发展现状 |
2.中国民歌钢琴改编曲研究概述 |
3.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研究概述 |
一、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发展概述 |
(一)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产生的背景 |
1.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产生的国际背景 |
2.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产生的国内背景及其发展 |
3.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产生的地域背景及其特征 |
(二)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创作意义 |
1.传承陕北民歌之文化内涵,为中国民歌注入新鲜血液 |
2.推动中国钢琴改编曲的发展,丰富中国钢琴改编曲曲库 |
3.将中国民族音乐推向世界,促进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 |
(三)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教学价值 |
1.认知地域文化,形成文化自信 |
2.贴近学生生活,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
3.中西兼容,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 |
二、陕北民歌改编钢琴曲的创作技法分析 |
(一)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主要作品概述 |
(二)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创作特点 |
1.改编曲结构与织体的设计 |
2.民族化旋律的处理 |
3.作品情感类型的展现 |
(三)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演奏技法 |
1.声部之间的配合演奏 |
2.作品细节与情绪的充分表达 |
三、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在高校教学中的现状考察 |
(一)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在高校教学应用中的现状分析 |
1.教师对陕北民歌及其钢琴改编曲的认知程度 |
2.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
3.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运用于教学的文化价值 |
4.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对学生学习力的影响 |
(二)高校钢琴教学中“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存在的问题 |
1.对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在教学中现存问题的反思 |
2.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在教学中存在的具体困难 |
四、高校钢琴教学中“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教学改进设想 |
(一)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教学改进策略 |
1.由情入美:深化学生对乐曲内在文化的认知 |
2.推陈出新:活化教学模式 |
3.以乐启兴:激发学生创造力 |
(二)钢琴教学中“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教学要旨 |
1.以风格化的音乐促进技术训练 |
2.以专业化技术表现民族化音乐 |
3.特殊技巧的演奏处理 |
(三)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教学方案构想 |
1.兴趣弹奏:简易曲目学习 |
2.渐趋深入:较难曲目学习 |
3.走向专业:复杂曲目学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以语用为取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目的 |
二、研究的创新点和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以语用为取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语用、语用学、语用教学的界定 |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界定 |
(三)以语用为取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界定 |
二、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系统论 |
(二)学习理论 |
(三)语文教学理论 |
三、语用取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必要性 |
(一)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
(二)语文课程本身的要求 |
(三)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二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与原因剖析 |
一、调查分析 |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
(二)调查内容 |
(三)调查分析 |
(四)调查结论 |
二、原因剖析 |
(一)制约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
(二)制约学生发展的因素 |
(三)家长方面的原因 |
(四)语文课程设置单一 |
(五)现行教育体制下语文教学评价的单一 |
第三章 以语用为取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
一、备课策略 |
(一)文本解读策略 |
1.分层关注语体形态,明确教学的基础内容 |
2.关注语象世界,变空白为有白 |
3.关注语义体系,评价主题内蕴 |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策略 |
1.厘定文本的语体形态,深入探索文字密码 |
2.厘定文本的语象世界,探究其内隐和外显 |
3.厘定文本的语义体系,深入探索主题内蕴 |
二、课堂实施策略 |
(一)导入时,以语用来检测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策略 |
1.情境创设的意义 |
2.情境创设的的方式、方法 |
(二)教学推进过程中,以语用来检测学生重构的认知水平的策略 |
1.启发学生概括、复述 |
2.启发学生补充提示语 |
3.启发学生更换人称进行角色体验 |
4.启发学生描述语象 |
5.启发学生补白想象 |
6.启发学生发现构段、构篇密码 |
(三)教学尾声时,以语用来检测学生迁移能力的策略 |
1.以概括、复述迁移概括、复述 |
2.以补充提示语迁移补充提示语 |
3.以更换人称迁移更换人称 |
4.以描述语象迁移描述语象 |
5.以补白想象迁移补白想象 |
6.以发现构段、构篇密码迁移构段、构篇 |
第四章 语用阅读教学课型与课堂模式、案例评析 |
一、口头表达练习课案例—低段《画风》 |
二、朗读领悟指导课案例—中段《秋天的雨》 |
三、读写迁移训练课案例—高段《再见了,亲人》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9)西藏拉萨市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四、研究范围及主要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概况 |
第一节 西藏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概述 |
一、西藏地区音乐教育的历史源流 |
二、西藏地区音乐教育的迅速发展 |
第二节 拉萨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
一、拉萨市音乐教育的发展 |
二、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拉萨市音乐课堂教学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结果 |
一、学生问卷调查对象与说明 |
二、学生的态度与观点 |
三、教师问卷调查对象与说明 |
四、音乐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课堂核心问题分析 |
一、音乐课创造性活动的开展 |
二、本土特色音乐课教学情况 |
第三节 教师访谈结果 |
一、小学教师访谈 |
二、中学教师访谈 |
三、小结 |
第三章 拉萨市中小学课堂音乐教学案例与实验 |
第一节课堂教学实验分析 |
一、小学活动音乐课——边玩边学,体现童真童趣 |
二、初中特色音乐课——家乡之声,感受本土音乐 |
第二节 音乐课堂教学实录与分析 |
一、融入律动游戏的活动课 |
二、融入本土元素的综合课 |
三、评析 |
第四章 西藏地区音乐课堂教学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音乐教育亟待加强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关注 |
一、音乐教育的重心由课外转移到课内 |
二、进行音乐课程相关的交流活动 |
第二节 音乐教学需要走一条新型特色化发展之路 |
一、紧跟时代步伐,创新课堂教学 |
二、融入本土音乐,突出民族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目的 |
一、为何要研究舞剧的典型形象 |
二、如何来研究舞剧的典型形象 |
第二节 选题范围及理论依据 |
一、选题范围 |
二、理论依据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第一条进路:中国舞剧相关文献综述 |
二、第二条进路:艺术典型理论相关文献综述 |
三、第三条进路:舞蹈形态分析相关文献综述 |
四、拟解问题 |
第一章 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的时代特征研究 |
第一节 “艰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1949-1966) |
一、“艰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
二、“艰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
小结 |
第二节 “团结奋斗”时期(一)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1978-1989) |
一、“团结奋斗”时期(一)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
二、“团结奋斗”时期(一)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
小结 |
第三节 “团结奋斗”时期(二)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1990-2012) |
一、“团结奋斗”时期(二)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
二、“团结奋斗”时期(二)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
小结 |
第四节 “逐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2013-2019) |
一、“逐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
二、“逐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的形态构成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当代舞剧形象的主要构成类型 |
一、追求婚姻自由的女性形象 |
二、追求个性解放的青年形象 |
三、追求济世安民的文士形象 |
四、追求民族独立的革命者形象 |
五、追求中华崛起的奉献者形象 |
第二节 中国当代舞剧革命者典型形象分析 |
一、从“报私仇”到“为人民”——《红色娘子军》的吴清华 |
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傲雪花红》的刘胡兰 |
三、奏响民族救亡最强音——《铁道游击队》英雄群像 |
四、“双面英雄”——《永不消逝的电波》 |
第三节 中国当代舞剧奉献者典型形象分析 |
一、《敦煌》守护人的“爱的奉献” |
二、“不荒芜”的《戈壁青春》 |
三、奉献精神筑成双重生命的《天路》 |
四、伟大出自平凡——《草原英雄小姐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的未来创造展望 |
第一节 中国舞剧典型形象创造的历史经验反思 |
一、在舞剧形象的鲜明性上进行典型创造 |
二、在舞剧性格的成长性上进行典型创造 |
三、在舞剧行动的冲突性上进行典型创造 |
第二节 中国舞剧典型形象创造的时代风尚体悟 |
一、“五位一体”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
二、“精准扶贫”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三、“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三节 中国舞剧典型形象创造的舞剧本体求索 |
一、舞剧情节结构的构思坚持“以人为本” |
二、舞剧语言风格的营造坚持“表意优先” |
三、舞剧叙事手段的整合坚持“情思至上”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回顾 |
二、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怎样提高课堂尾声的教学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有效应用研究[D]. 吴永梅.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8(02)
- [2]从教育目标看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人文价值[D]. 李霖. 西南大学, 2020(02)
- [3]“三段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探索研究[D]. 罗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6)
- [4]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D]. 李向勤.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5]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C市小学为例[D]. 佟贺.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4)
- [6]中国近代作曲技术理论形成与发展研究(1919-1949)[D]. 胡蘅鸾. 上海音乐学院, 2020(12)
- [7]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创作及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李哲. 延安大学, 2020(10)
- [8]以语用为取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刘娜.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9]西藏拉萨市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调查与研究[D]. 唐小雯. 西藏大学, 2015(10)
- [10]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研究[D]. 李昉.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